茶叶文化。

茶禅一味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至唐代,而茶文化兴起。制茶法由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至清工夫茶;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由上层社会“雅玩”入俗为民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事。

茶渗透于文化生活而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定亲,以茶馈礼,以茶贸易,民情风俗,均与茶不可分离。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煮茶

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迦叶微笑,遂有以心传心之教外别传,南北朝时由达摩传来中国。传说达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堕地而成茶树,其事近诞,而其所寓禅茶不离生活之旨,则有甚深意义。嗣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而禅文化兴起。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于语言历史而有禅话、禅史、语录、灯录;于文学艺术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于建筑工艺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于学术思想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茶一味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一味者,则始自唐代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之茶圣陆羽。其所着《茶经》,开演一代茶艺新风。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农禅并重为佛教优良传统。

禅僧务农,大都植树造林,种地栽茶。制茶饮茶,相沿成习。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如佛茶、铁观音,即禅僧所命名。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创造。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

茶意境

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盖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着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禅文化之潜移默化,其增益于世道人心者多矣。

cy260.COm小编推荐

茶禅佛之不解缘


茶禅佛之不解缘

“自古名山僧建多”。天下山水多矣,美景所在多矣,然而成为人文名胜的,与佛家有关联者,却要占十之六七。佛教传入中国二千余年,给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注入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名寺名山产名茶”,茶文化则是伴随佛文化而四海飘香的一支奇葩。

茶,中土古已有之,是被看作药的一种。直到佛教传入之后,出于坐禅修行的需要,茶的功能才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广泛的应用。“茶圣”陆羽在佛寺中长大,深谙茶性,始著《茶经》,既成就了茶文化在中国文化主流中的地位,也表明茶文化与佛文化、禅文化有不解之缘。

坐禅时吃茶,是为了不昏沉、不迷惘;吃了茶坐禅,是为了明心见性。只有不昏沉、不迷惘,才能明心见性;只有明心见性,才能不昏沉、不迷惘。看起来,佛家说“茶禅一味”,实在是有来头的。也正因为如此,“茶”与“道”竟水乳交融,打成一片,合称“茶道”。时下有所谓“茶艺”者,弃道而从艺,总让人感到表演色彩太浓,尚不得茶之本色三昧也。

吃茶而悟禅,吃茶而成佛,并不是天方夜谈。河北赵州有位佛家大祖师,人们问他如何成佛,他常常只有三个字:“吃茶去!”因此说从吃茶到悟禅而成佛,并非遥远。关键在自家的体会。当然,茶也须是那好茶。

如何才是好茶?好茶须来自净土,净土当首推名寺名山。佛国净土,都是生态环境得到悉心保护的地方,远离尘世的污染,那里的“佛茶”、“禅茶”,且不谈其“道”,仅就其“质”而言,也应是令人放心的。即便未必想成佛的人们,品上一盏“禅茶”,洗心涤虑,也是人生一件快事吧?

兴之所致,拈韵奉哂:

茶禅一味古德训,康健安宁世所珍。

千载佛门崇净土,有机二字悟道心。

茶之禅两则


一个大学哲学教授,文采斐然,长年在论坛撰文,有美女粉丝无数。每文出,众多美人纷纷在其后莺啭燕啼,赞扬声不断,把个教授乐得骨头都酥了。

这天教授去访一禅师,禅师待之以茶。甫坐下,那厢娉娉婷婷走来一美人香客,那真是千骄百媚,教授见也怜。于是教授目不转睛,把那美人从小脚到高髻,饱赏殆遍。可是一回头,发现禅师正盯着他看,不免有些窘,用茶掩饰,说道:

“这茶味真美!”

禅师不动声色,说道:“当心胃!”

教授于是羞愧,自知不如。

评曰:大凡世间美物,如美人美茶美文美酒之类,常使欲望大开,须得当心。

大学教授去拜访禅师,禅师用最好的茶招待。茶香,风清,花艳,鸟呜,二人席地而坐。教授一气饮完好茶,叹道:“此处品如此好茶,虽神仙不换矣!”

禅师不紧不慢用手指其后,道:“那树后有茅坑,可以小便。”

教授又愧,自知不如禅师。

评曰:心中只有美而无丑,片面。究其原因,往往欲望使然。是以欲望常常是智慧之敌。

品茶与悟禅


《庄子·天道》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着名学者于丹女士在其《于丹趣品人生》一书中,将此诠释为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因为水流就是如此,故宁静的水流就能映照到世界。她强调的是生活需要一点悠闲功夫营造的情趣,来调节生命为生存和发展而紧张凌乱的忙碌,让生活慢下来。

其实,繁忙的现代人,若创造条件,放慢节奏,耐下性来,细细品茶,不失为一种简约优雅又时尚直接的静心方式。也难怪时下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商铺林立,银行多过米铺,茶叶茶具行多过银行。虽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生意红火得很,这是不争的现状。

喝茶,平淡中有回甘,清香里渗苦涩,洗尽古今铅华,常喝乐此不疲。一壶清泉,几撮香茗,三五知己,伴着蒸气与浸泡的各类名目繁多的茶叶,糅合升腾的氤氲,三指轻夹小巧玲珑的功夫杯,或谈经论道,或家长里短,或思维盛宴,国事、家事、天下事;房经、车经、股经、山海经,纵论天下,畅叙人生……那一抹幽香,沁人心脾,清爽了五脏,滋润了六腑,让人不自觉地将忙碌的工作、琐碎的生活节奏放慢下来,再偷闲细细梳理一下,盘点自己目前已拥有了什么,同时也理性地少奢求还未拥有什么,那样,我们浮躁的内心必将平静片刻,幸福也就悄悄地、不经意间在敲门了……

我们不妨书生意气一回:切勿小看一小杯浅尝辄止的茶,它分明是盛满了一杯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智慧。品茶就是品生活,品生活就是悟禅。

诚然,禅的真义是什么?笔者不才,也从未在此领域作过钻研,更谈不上心得。恐怕读遍所有的经书也未必能找到所谓的“标准答案”,正如一位西方哲人所言,世界上无人能找到两片同样的树叶。乍似却异,千人千面,见仁见智。只是日常耳闻目睹,耳濡目染,因如我们从中似乎悟到一点点在生活、工作中,在现实世界里随处可见的人、事、物中蕴含的极其丰富的与茶道、禅道何其相似的世道。

我们知道,广义上的禅,是指每个人对心灵的感悟,而悟是无限的,悟是需要毕生去修行,而修行也是无限的。在生活中禅确实是随处可见:禅就是世间万物的本原,同样看到的是山水,每个人眼里必然是不一样的山水,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悟了道(禅)的慧眼看,天地一切包罗万物皆为禅机,悟道前看山是山,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前后内涵却截然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已融入悟道者内心世界,并成一体已包容于心,是属于自己的山水并为我所用。

归结起来,我们在平时日常快节奏高负荷的工作生活中,只要能暂时放下,就能轻松做到品茶与悟禅同在,忙碌中不要忘记了四季的表情、城市的面孔、大自然的模样;疲累中不要忽略了亲情的珍贵、朋友的隔膜、儿时的梦想,还要包容同事的误解、上司的责备、生活的不公。有学者云,人活着的最好状态,应是以出世的精神入世。因为我们首先是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同时我们又是社会中人,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因此,我们每位社会人活着就必须要有精神坚守,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人们一年都难得吃上肉,交通工具几乎是清一色的自行车,盼到年节才有肉吃,出门有自行车代步,就会感到幸福了,但当下物质财富越发丰富,人们的精神家园却越来越荒芜。人心浮躁不安,甚至偶有抑郁、厌世就决绝地通过各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各种犯罪和腐败等社会负面现象不绝。有时我们还会往往对不少事情看不顺眼,困惑而愤世嫉俗,深恶痛绝而随波逐流,甚至自甘堕落……凡此种种,都说明我们正处于这个社会急剧转型期,在各种欲望及纷繁矛盾包围中,自己的心灵还未能找到一处合适安放的地方。

品茶就是品生活,品生活就是悟禅机,悟禅就是悟做人的修行。正是:

细啜慢品时,轻松一刻到;

品茶如悟禅,茶道即禅道。

生活有真谛,尽在手中杯;

会心一杯茶,幸福来敲门。

中国乃礼仪之邦 以茶待客礼仪必不可少


中国国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无论贫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有"浅茶满酒"的讲究,一般倒茶或冲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泡茶水温也要因茶而异,乌龙茶需用沸水冲泡,并用沸水预先烫杯;其他茶叶冲泡水温为80~900C,细嫩的茶末冲泡水温还可再低点。

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做客饮茶,也要慢啜细饮,边谈边饮,并连声赞誉茶叶鲜美和主人手艺,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饮。主人陪伴客人饮茶时,在客人已喝去半杯时即添加开水,使茶汤浓度、温度前后大略一致。饮茶中,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的功效。

总之,我们待客敬茶所遵循的就是一个"礼"字,我们待人接物所取的是一个"诚"字。让人间真情渗透在一杯茶水里,渗透在每个人的心灵里……

吉祥寺之禅茶一味


大唐贡茶院位于浙省长兴县顾渚山侧的虎头岩,这里有翠绿的竹海,闲时在竹海里散步爬山意境非凡,心情十分舒畅。时常会看到一群白鹭从头上飞过,山清水秀空气新鲜很适合修身养性。据说唐代茶圣陆羽来过顾渚山,当时就在贡茶院吉祥寺里研写茶经。这里生产的紫笋茶,也是陆羽命名的,因为茶长的像竹笋颜色又紫。在唐代紫笋茶一直进献给皇帝作为贡茶。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大唐贡茶院的一员,实在是十分荣幸!第一天坐上大唐贡茶院的班车时,我很不习惯,在座的都是工作人员,只有我一个是光头和尚,特别不好意思,过了几天后大家都熟络起来,才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心地善良,虽然车上很拥挤,但大家像一家人一样温馨亲切,也是缘份吧。

整个贡茶院和吉祥寺连为一体,共有160亩地,所有的建筑都是木制结构,环境是古朴典雅的大唐风格。游客们观看后都纷纷赞叹,特别是上海人常说:地方老灵就是门票有点贵。

在吉祥寺如有特殊人物就由我接待,上香、泡茶、敬茶。吉祥寺里供奉着法相庄严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代表着聪明和智慧,德才超群,所以总有学生们顶礼参拜,求文殊菩萨加持,学业有成。我也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头脑面对世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是否每天都清静,像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没游客的时候,我会傻傻地望着顾渚山上的云朵,云压得很低看起来要下雨却又不下,这时候整个寺院都十分幽静,青山原不动浮云住来去,似乎自己已陶醉于唐时梦境。忽然在大悲咒的美音中回过神来,原来自己还站在大殿门口发呆呢,一首诗便脱口而出:夕阳西下几时留?山下溪水茶香悠。鸟语花香飘自在,禅悦钟声永相传。

也许是因为自己出身在西双版纳,从小与茶结缘,每天能在这么优美的环境里品茶参禅,领悟很多道理和境界,真是种福报呢!

禅,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禅,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佛教在中国兴起以后,由于坐禅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为茶文化在中国和全世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其核心是“茶禅一味”的理念。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来中国。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达摩在南朝难以立足,便到北方传播禅学,北方禅教逐渐发展起来。禅宗主张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里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实际与道家打坐炼丹接近,也有利于养生;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也接近,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禅宗在中国传到第五代弘忍,门徒达五千多人。弘忍想选继承人,门人推崇神秀,神秀作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说:“你到了佛门门口,还没入门,再去想来。”有一位舂米的行者慧能出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这从空无的观点看,当然十分彻底。于是慧能成为第六世中国禅宗传人。神秀不让,慧能逃到南方,从此禅宗分为南北两派,中唐以后,士大夫朋党之争激烈,禅宗给苦闷的士人指出一条寻求解除苦恼的办法,又可以不必举行什么宗教仪式,作个自由自在的佛教信徒,所以知识阶级的文人墨客也推崇起佛教来。而这样一来,佛与茶终于找到了相通之处。

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互配合。

禅者之茶此心无住


“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

其实,禅者无分别,其所饮之茶,我称之为清净无染之“心茶”!真正的禅者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禅的境界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黄蘖希运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未曾踏得一片地。”禅者只观自心,不问外境,古德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不破一法,而又不为境所缚。禅者饮茶,亦复如是。其意不在茶,而在乎自性清净之心也!世间之茶,可以色、味分别其优劣,“禅茶”看的却是禅者的境界。高者如赵州老僧,可以以茶为剑,斩断学人之妄想。《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师(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语带禅机,“到此间”即可以指所住之寺院,也可指修行之境界,僧答“曾到”,如果是说曾来过此寺院,那根本未入禅门,也只能到门外喝口清茶了,如果是自认已到了禅者的境界,则“吃茶去”则是让其安心修道,照顾自己的“心茶”,院主以分别心,不明赵州之意,则“赵州茶”即是“德山棒”,痛打院主之妄想心,如目连之开山救母,赵州古德可谓是敲碎凡尘救心出,可惜院主根机未熟,不会师意。赵州以茶度人,可谓禅茶之最高境界也!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

后来之禅师,虽少有赵州之境界,但亦重心不重茶,此心无所住,无来亦无去,随处都是“和、敬、清、寂”,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二者冥器、顿入禅境。而凡俗之人,但求茶之外相,观其色、嗅其香、品其味,一念心起,早堕凡尘,去禅远矣!

《禅茶一味》之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着“利休茶汤传书”。分为“觉书”、“会”、“棚”、“书院”、“台子”、“墨引”、“灭后”等七卷。虽然学术界及茶道界关于着者南方宗启本人以及《南坊录》成书经过等多有疑义,但仍是了解千利休茶道理论的一部重要茶书。)中,介绍了其师千利休当年在位于“堺”(今大阪府堺市——译注)的南宗寺集云庵品茗会上的一段史话。

这段史话以南坊宗启提问、千利休作答的形式展开。南坊宗启问道:“一般来说,茶道以‘台子’(原指正式茶道摆设风炉、杓立、盖置、建水、水指等一系列茶具的茶具棚架,这里特指正式“茶事”——译注)为本,但是师父您经常对我们讲‘茅棚小屋品茗会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为什么呢?”。

千利休听后缓慢地开口答道:“小草庵之茶汤,首先以佛法为修行得道之根本。讲究茶室排场,追求美味佳肴,乃世俗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陀之教诲、茶汤之本意。所谓茶汤,即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饮、插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行。至于其中详细,宜自行思忖研究。”

自古以来,这段名言脍炙人口,淋漓尽致地表达传授了千利休倡导的茶道精神。

千利休的高足山上宗二(1544~1590)依据随其师习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编辑了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山上宗二记》为利休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所撰“名物记”及阐述千利休茶道的茶汤书。山上宗二在武将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时,被其君主丰臣秀吉割掉耳鼻处死。)。《山上宗二记》中称:“茶汤风采尽在禅也。”或:“茶汤由禅宗而出,故专依禅僧风范。珠光、绍鸥皆禅宗也。”这段记述是在教诲天下茶人:茶汤之道源于禅宗,所以茶人应该效仿禅院僧侣专心侍佛的心境,修习茶道。并列举了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精神的村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为日本茶道创始者。曾拜一休和尚参禅。后经日本室町时代连歌师、画家,侍奉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左右的能阿弥举荐,教授酷爱艺术的足利义政茶道。)和武野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为日本茶道史上名人。继承村田珠光茶风,并将其传于弟子千利休。)两位茶道先人。

禅茶一味,日本饮茶风俗的普及,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源于禅林“茶礼”的礼法及其精神。名留茶道史册的茶道巨匠的创作精神和艺术修养,都来自投身禅门、参禅修行、内观自省的体验和悟证。日本茶道界,尊奉村田珠光为“佗茶”开祖,因为他在“四席半”的有限空间里,创造了追求“茶禅一味”、“和静清寂”之无限艺境的“佗茶”。

室町时代的茶人村田珠光(1423~1502)原为奈良称名寺的僧侣,后移居京都,拜大德寺一休禅师习禅,开创了禅风浓郁的“点茶法”,被誉为“佗茶”之祖。所谓“佗茶”,为茶道流派之一,流行于桃山时代。“佗茶”追求拙朴、简素、恬淡、冷峻、清寂的精神,与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茶”茶风迥异,由千利休大成。

武野绍鸥(1502~1555)为室町时代后期的茶人,师从村田珠光的门人宗陈、宗悟修习茶道,奠定了“佗茶”的实践基础,而后传至千利休。

《山上宗二记》还记述:“道陈、宗易(利休)以禅法为要。”这里是说,统率“东山流”(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命令擅长艺能的“同朋众”即侍者能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之一——译注)的堺的茶人北向道(陈北向道陈(1504~1562)系出身于堺的茶人,为千利休的茶师。曾向武野绍鸥举荐千利休。),以及其弟子千利休都颇受“珠光流”茶道影响,而以禅法为茶道之要。

《南坊录》着者南坊宗启出身于堺的富商“淡路屋”,师从当地禅通寺的春林宗俶参禅(参禅,即拜师坐禅修行。)修道,由“喝食”(喝食,即唱喝之意。僧堂进斋时,向僧众宣告斋食内容和进斋方法。“喝食行者”一般以少年僧居多。)、“藏主”(藏主为各藏、殿主管,负责掌管禅宗寺院的“看经阅藏”。),进而升任“首座”(首座为禅院中位于僧众之首的职位。),人称“庆首座”,师从千利休参究茶道之法。

天正十九年(1591)2月28日,千利休蒙受“莫须有”罪名,被迫剖腹自尽。身为千利休入室弟子的南坊宗启闻讯无比悲哀,遂将由先师处亲耳聆听到的有关茶道的逸闻整理编辑成“寂后”一卷,完成了共七卷的《南坊录》。

文禄二年(1593)2月28日,千利休离世三周年之日,南坊宗启来到恩师灵前,供香献果,诵经回向,而后悄然消失离去,最终无人知晓去向。

顺便提上一笔。经近年考证,传为南坊宗启撰的《南坊录》内容中,含有许多后世茶人添加之笔。《南坊录》共七卷。贞享三年(1656),在筑前(旧国名,今福冈县西北部——译注)黑田家的家臣立花实山处发现了前5卷。元禄三年(1690)在南坊宗启的传人纳屋宗雪处得知,纳屋宗雪曾将由他处得到的第六、第七卷抄写下来,自称“南坊流”茶道而加以传布。同时,还将该书中最为“秘密”的九条摘录出来另成一卷,加上追加增补的一卷,共九卷流传至今。

日本茶道的先驱者们赞颂不绝的“禅”的本来面目到底如何呢?首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对于理解茶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的话题吧。

毋庸赘言,禅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禅不仅对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禅宗以外的其他佛教各宗派对于日本文化史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方面。然而禅宗的影响远远地超越了这一范围,禅思想和禅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到“禅”,一般人都认为深奥叵测而难以接近,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当然,真正理解禅的真谛确非一件易事,但是禅一直为具有理智之人所追求。近年来,怀有诚挚之心的参禅者日益增多。很多在校学生及普通的工薪阶层都积极踊跃地前来禅寺,参加坐禅会。近年来,禅被视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受到大洋彼岸为数众多的西方人的憧憬和追捧,热衷于参禅问道的西方人急剧增加。

参禅热潮方兴未艾,说明禅作为打破西方文明的窒息状态的崭新的思想武器,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体系,正日益受到东西方世界的瞩目。

1976年10月,作为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我率领日本六十名禅僧,参加了在坐落于美国纽约州卡兹奇山麓、风光旖旎的比彻湖畔的国际大菩萨禅堂举行的国际坐禅大会。当年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头顶竹编斗笠,脚履草鞋,肩背袈裟背包的六十名日本禅僧步出肯尼迪机场,列队整齐,表情肃穆。鱼贯而行的身姿立刻就吸引了当地美国人的围观。围观者中发出的那惊诧和感叹之声,至今仍然萦绕耳畔,难以忘怀。

特意赶到机场迎接日本禅僧代表团的美国禅人也尽显堂堂仪表。他们“叉手当胸”(叉手当胸为禅林礼法之一,将右手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即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肃然伫立,以目致礼。虽然这只不过是日本禅家日常修行的一般仪礼规矩,但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深深地感受到:这六十名日本禅僧的禅心已经和美国人的热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美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一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有条不紊地在雪花纷飞的严寒中,共同举行了长达一周的“接心”,即“打禅七”,度过了充实而宝贵的时光。据我所知,这是首次国际范围的参禅活动。其后,以日美禅僧为主的参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参加者人数日益增多。进而扩展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东西方世界的崭新的禅法交流形式,实在令人难以预料。

下面我打算简单地概括一下禅的本质和禅的发展历史。这对于理解茶道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

在古印度,作为宗教实践的方式之一,曾经盛行瑜伽。人们认为,这种实践方式的目的在于,平心静气地控制呼吸而最终达到统一精神,提高大脑的认知思考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创造出奇迹。这就是流行于现代女性之间的瑜伽的源流。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这种实践方式就已经为众多的修行者所实践和传播。释迦牟尼佛出家伊始也曾加以修习实践。但是,释迦牟尼佛历经六年左右苦行修炼生活,却始终没有达到觉悟的目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通过苦行修炼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是一个什么境界,释迦牟尼佛为何始终未能得悟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地回顾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吧。因为禅的宗旨就是源于“释迦牟尼的觉悟”。

《禅茶一味》之佛陀的生涯


释迦牟尼佛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历史人物。例如,释迦牟尼佛的生涯并不是在降诞至圆寂的八十年时间范围内完成的。换言之,在释迦牟尼佛降诞之前的过去世生涯中,就已经开始了成就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准备阶段。因此,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一般由数百年前的过去世开篇记述。

例如,佛教“本生谭”中有一个着名的《舍身饲虎》的故事。日本最古老的寺院法隆寺现存的尽人皆知的国宝——“玉虫厨子”(吉丁虫纹饰佛龛——译注)的门扇上,就绘有这个极富戏剧性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见于记述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传说的“本生谭”中。

传说曾为国王摩诃罗陀幼子的萨埵太子,在深山中看见七只小虎围着一只饥渴羸弱的母虎。王子遂生大悲心,舍身以饲饿虎,拯救生灵。法隆寺的佛龛门扇上栩栩如生地绘制了这一场景,使络绎不绝的参拜者为之感动景仰。前年,我参访了憧憬已久的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莫高窟第428窟壁画上描绘着日本奈良法隆寺佛龛门扇上绘制的萨埵太子纵身跳下深谷之后的场景。场面栩栩如生,令人感慨万千。壁画上形象逼真地描绘了母虎正在吞噬萨埵太子的腹部,而7只小虎蜂拥在萨埵太子身边,拼命地啃食全身的场景。

所谓释迦牟尼佛的生涯由过去世的数百年前开始。通过各种传记加以整理、记载、传播。直至降诞之前,在诸天神的祝福下由天上界“兜率天”降临凡世,进入母体胎内。

所谓“佛陀”,即意味着“觉悟者”。当时,印度称整个身心都达到某种宗教境界者为“觉悟者”。世间之人坚信不疑这种“觉悟者”将降临人世,而翘首以待。世称具有成佛资格者为“菩萨”,释迦牟尼降诞成佛之前就是一位“菩萨”。

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释迦牟尼,不是佛陀的名字,是佛陀的称号,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释迦牟尼降诞于公元前565年,圆寂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中国的孔子同一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译注)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2500多年前,古印度境内诸国林立,其东北部恒河边有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王后叫摩诃摩耶,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城(今尼泊尔境内——译注)城主觉善王的长女。拘利族是释迦族的胞族。

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经十月怀胎,即将临产。按印度当时当地的风俗,临盆的妇女必须回娘家分娩,于是净饭王派遣宫女侍从护送夫人启程。夫人一行中途行至迦毗罗卫和天臂城交界处的“蓝毗尼园”(今尼泊尔境内——译注)时,园内树木苍翠蓊郁,芳草萋萋,百花争妍,景物宜人。摩耶夫人漫步在花园中休憩,看见一棵高大的无忧树枝繁叶茂,柔软低垂,树上花果鲜丽,芬芳可爱,便举手攀摘花果,于是,佛陀就从摩耶夫人右胁诞生世间了。

佛陀诞生后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随即于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然后立于中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他以其卓越知行和勇气,开辟了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纪元。这就是佛陀于世间示现成佛的缘起。

公元633年,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三藏(玄奘(602~664)为中国唐代高僧,通称“玄奘三藏法师”。为究明佛法,西行印度取经。归国后,毕生从事汉译佛教经典事业。)法师西行求法,曾经途径蓝毗尼圣地。据玄奘三藏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玄奘三藏法师当时在蓝毗尼见过无忧树和摩耶夫人沐浴过的水池,更重要的是还见到过孔雀王朝阿育王在蓝毗尼朝圣时所立的圆形石柱,以及石柱上所刻文字。石柱顶部雕有一匹马,并且已被霹雳拦腰击成两段。

此后的岁月里,蓝毗尼便湮没无闻,逐渐地消失于原始森林之中。1896年,受印度政府委托,德国着名考古学家费西尔博士在现尼泊尔境内,距加德满都280公里处发现了玄奘三藏法师记述的蓝毗尼阿育王石柱的下半部分。他们根据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并经多次勘查发掘,证实了蓝毗尼园的地点,此处遂成为公认的佛陀诞生地。从此荒废已久的蓝毗尼园又一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阿育王石柱的发现,再次印证了阿育王被佛教情怀和佛陀诞生圣地感召的史实。

孔雀王朝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雕刻是阿育王石柱柱头。阿育王为铭记征略、弘扬佛法,在印度各地敕建了三十余根纪念碑式的圆柱。阿育王石柱上的铭文被解读出来,上面用古老的波罗蜜文字铭刻着阿育王的亲笔敕文:“天爱喜见王(即阿育王——译注)于灌顶登基二十年后亲自来此地恭礼朝拜,证实此处确为佛陀诞生之地,并敕令于此雕琢竖立巨大石柱,用石栏围护,以志纪念。此处为世尊佛陀诞生之地,所以下令蠲免蓝毗尼村的土地年贡,并废除普通税率,厘定只交收成的八分之一。”

1979年12月,我有幸参拜了蓝毗尼园遗址。亲眼目睹了佛陀降诞之际从地下涌出的一冷一暖两个清泉以及摩耶夫人沐浴过的水池,感慨万千,不禁勾起了我对往昔蓝毗尼圣洁而芬芳的回忆。

佛陀降诞后七天,母亲摩耶夫人罹病往生。净饭王悲从中来,悼痛不已,回顾年幼的王子,更是怆恻。于是他把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接进宫中,托付她抚养王子。摩诃波阇波提贤淑仁慈,视王子悉达多为己出,十分钟爱。童年时代的王子,聪明伶俐,无出其右。

据佛经记载,佛陀降诞后,有位名望素着、博学多识的星相学家阿私陀来到王宫为太子占相。阿私陀细细地端详安然而卧的太子,悲喜交加地说:“非凡人!非凡人!太子相貌奇妙,面如满月,是释迦族的光荣。将来如果在家继承王位,一定为“转轮王”(古代印度能以威望统一四方天下的君主之称——译注),因此我为国王高兴。但据我观察,太子必定要出家学道,成就一切智慧,成为人天至尊的导师,转大法轮,普度众生。可惜我已经暮年,不能聆听太子的教诲了,所以我为自己而悲哀。”净饭王听到星相学家阿私陀的话后,忧喜交加,他殷切地期望太子放弃出家的选择,继承王位,成为一统天下的转轮王。

净饭王为太子命名“悉达多”,梵文是“吉祥”和“成就一切”之意。太子虽然襁褓丧母,但在父王和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无微不至的呵护养育下,日益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太子少年时代就开始修习当时王族必备的最高学问和技艺。净饭王为他请婆罗门跋陀罗尼为师,教授“四吠陀”和“五明”之学。太子天资聪慧,崇文尚武。除了掌握了印度当时最高的学问以外,他还精擅击技、射术和骑术,博学多艺。此外,据有关经典记载,太子自幼性喜清净,乐于只身独居一处,沉思冥想。

悉达多太子十七岁成婚,共有三位夫人,第二位夫人是表妹耶输陀罗公主为正妃,为他生了儿子罗睺罗。“罗睺罗”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覆障”,就是潜伏的一种障碍和束缚。这时的悉达多太子已经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生怕有了儿子而增加自己留恋家庭的感情,所以命名罗睺罗。净饭王期望以人间宫室犬马、声色歌舞来羁绊太子,了断太子出家修道之念。他为悉达多太子建造了一座四季皆宜、奇妙无比的宫殿,命名为“四时宫殿”。宫殿内四季如春,楼上阁下弦歌不绝,宫女歌妓侍立左右。悉达多太子拥有世人所羡慕的一切,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知人间还有春去秋来的凄凉,不知人生还有悲欢离合的哀愁。

但是,由“菩萨”而成为太子的悉达多并不为眼前的一切所满足和陶醉。他耳闻目睹人自有生以来,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经常只身一人陷入沉思冥想之中。悉达多太子的脑海里经常深远地思考:“世间尚有数不尽的苦恼和忧虑都未能得到解决,一味追求享乐就能够解决吗?然而,世间的愚昧之人往往忘却自身将衰老、罹病、死亡而厌恶他人的衰老、疾病、死亡,自己终将摆脱不了衰老、罹病、死亡的命运,所以我要逃避快乐享受,去寻找寂静修行之地,探索人生的解脱之门。

年轻英俊的悉达多太子对于一般俗人所憧憬向往的安乐享受的日常生活丝毫不感兴趣,而将世间大众切身面临的衰老、罹病、死亡之苦作为自身的烦恼痛苦来考虑去思索。最后终于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找到在精神上解决天下众生烦恼痛苦的可行之路。

放弃继承王位而出家修行,这意味着悉达多太子将要舍弃眼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和将要继承的王权统治地位,舍弃终日侍候左右的家臣美女以及对其寄予厚望的父王和将其抚养成人的姨母,还有深深相爱而日夜相伴的妻子儿女。从萌生舍弃王位之念到决定出家修行,悉达多太子的头脑里展开了无数次斗争和反复,进行了艰难而充分的思想准备。命运注定悉达多太子将要毅然决然地选择出家修行,最终觉悟正道而成为佛陀。

悉达多太子终于舍弃一切而逃离王宫出走。29岁那年的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太子命令侍从车匿将爱马犍陟牵出马厩,为了防止马蹄发出声响而用布将马蹄包裹严实,策马逾城出宫了。出城后,太子一路径直向南,马不停蹄地奔跑了一整夜。拂晓时分,太子将侍从车匿和爱马放回城里,拔剑削发改装为沙门(修道者——译注),来到尼连禅河伽阇山苦行林中,加入到托钵乞食、栖止山林的修道者行列。

当时的修行者都脱离自己的家庭,舍弃社会身份和一切财产,只身一人加入到集体修行组织,依靠在家信徒的喜舍维持修道生活。悉达多太子出家以后曾前后师从两位圣者,其中一位圣者叫阿罗逻·迦罗摩,是一位隐栖在恒河北岸拉加格里哈山的沙门。在圣者阿罗逻·迦罗摩的门下,悉达多太子和众多弟子从师钻研禅定法的真髓,修习透过呼吸和禅定得到四禅八定的方法。太子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方法,达到了与圣者相同的境地。

但是这种修行方法并没能使太子从人生的困惑中解脱出来,而达到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世间众生的烦恼和痛苦这一出家修行的目的。这是因为太子还没能找到诸般烦恼和痛苦产生的根源以及消灭痛苦的方法。于是,悉达多太子继续南下,跨过恒河,进入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

在以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雅利安人(中国古称安息人——译注)为主的中印度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附近,居住着许多修行团,悉达多太子也加入到了修行者的行列之中。有一天太子托钵入城,城主频婆娑罗王目睹太子超凡的庄严德相而大为倾倒,遂尾随过去与太子攀谈起来。这段邂逅成就了日后频婆娑罗王归依佛陀,该地成为佛陀最初说法之处的因缘。

其后,悉达多太子又慕名师从当地最着名的另一位圣者郁罗迦·罗摩继续修习禅定,然而依然没有解除心中疑惑而一无所获。因此,他决定放弃拜师求学的方式,调转方向走上了依靠自己的力量,体验禁欲苦行,以求解脱的修行道路。

悉达多太子来到美丽的尼连禅河畔,开始了只身一人的苦修苦行生活。他力图通过折磨自身的肉体而获得精神解脱的自由境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在树下跏趺而坐,不分昼夜,身不着衣,不避风雨,不卧不起,专心静坐,修习禅定;尝试了节食、断食乃至抑制呼吸等修行方法。最终,极度地摧残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已经衰弱到了死亡的边缘。

长达六年的苦行修道生活,并没有使悉达多太子找到真正的解脱方法,经过种种磨炼苦行,他终于醒悟到:当时印度的哲学思想体系中没有使人达到大彻大悟的道理。单纯依靠折磨摧残自身肉体的苦行徒劳无益,不可能达到精神觉悟的目的。为了恢复长年苦行消耗的体力,他决定马上终止苦修苦行。

于是,悉达多太子接受了村中一位牧羊女子苏嘉塔供养的乳糜,逐渐恢复了昔日的强健体魄。随后又去尼连禅河边净身沐浴洗衣,用清净的河水清洗了身上六年的积垢,顿觉遍体清凉,元气焕发。开始了尝试通过冥想而觉悟真理的道路。他来到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密的毕钵罗树下结跏趺坐,进入静思冥索的状态。他发下誓愿:“如若不能证得无上大觉,宁可粉身碎骨,永不起此座!”

据佛经记载,悉达多太子即将成佛,祥光上冲六欲天上的魔王宫殿。魔王波旬心惊胆战,害怕太子圆成佛道,便使出浑身解数威胁利诱,对悉达多太子横加干扰。其实所谓魔王波旬不是来于外境,而是生自内心,它不过是世人内心深处的爱欲、贪婪、权力、财富等种种欲念的化装表现而已,可以理解为我们世间凡人生活着的欲望世界的统治者。只要世人随心所欲地生活度日,就不可能逃离魔王波旬统治的势力范围。悉达多太子了断了一切欲望而觉悟成佛,就意味着战胜了魔王,逃离了它的统治。因此,魔王波旬为了防止缺少一个奴役统治对象而竭尽其能事,千般诱惑,万般阻拦。最终,在悉达多太子坚如磐石、不屈不挠的信念面前,魔王波旬只能死心断念、败阵逃遁。

魔王波旬败退后的当天深夜,悉达多太子终于进入静思冥索的最后阶段。他追忆自己矢志放弃王位出家,为达到觉悟真理的本来面目,长达六年的苦修苦行的艰难经历,重新调整思维方法,用大智慧观照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深思世间诸般烦恼痛苦的根源,冥想人生解脱之道。

悉达多太子自身心中十分明了,今天或者明天,运用自己深邃的洞察能力将探索阐明这样一个真理,即“世人由生至死,继而转世再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其间历经衰老、罹病、死亡之苦。由衰老而走向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诞生,诞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存。追本溯源,执着、欲望,感受、感触及感觉机能的存在,心与物的矛盾等,在于世人的精神活动和生活活动,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无知’。”即悉达多太子证悟了生命的本源,觉悟到了“世间万般诸苦的根源在于根本‘无知’”。

由根本无知而生出万般苦恼。如果灭除了根本无知,则产生万般苦恼的诸般原因将渐次消亡,最终万般苦恼悉数消亡。这个根本法则依据“由(缘)根本无知,而(起)生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之现象称为“缘起说”,这正是佛教思想的出发点。悉达多太子证悟到了这一根本无知,并以身示法,灭除了根本无知,进而由诸苦中解脱出来,成为大智大觉的佛陀。

悉达多太子在毕钵罗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明月高悬。次日凌晨,繁星满天之际,悉达多太子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从这一时刻起,素来被称为悉达多太子,即过去世的“菩萨”成道而为“佛陀”,而被称为“佛陀释迦牟尼”或“释迦牟尼世尊”,亦称“释尊”。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乃助修之资 亦是悟禅之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