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与普洱茶。

普洱茶投资市场与消耗市场,谁主沉浮?

对于外行人而言,市场是一个琢磨不透的东西,跟股市一样,上上下下,有时候看着毫无道理。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潜在的门道。谈普洱茶,必然绕不开投资属性和消耗属性,普洱茶从历史走来,经历了90年代的复兴,千禧年后的起起落落,走到今天,生茶和熟茶平分天下,投资市场与消耗市场同在,其中的规则已经能摸透一二了。

2000年后普洱茶在大陆兴起,是投资驱动的市场。普洱茶的饮用价值以及越陈越香的属性被社会所认可,传统的跑单帮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发展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专业化的交易平台,比如陈茶汇的前身---普洱第一网。普洱茶交易平台的出现,使得产能增加,大量产品输出,行业兴旺。普洱茶一路高歌。直到2007年春天,达到了交易市场最火爆的时候。

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崩盘,普洱茶出现了三年的低谷期,2011年又迅速升温,新茶价格快速上涨。甚至比许多10年左右的茶还贵,很多茶庄早期积累的茶无法消耗出去。那个时候陈茶汇创建人李子超先生提出了中期茶的概念,并正式成立陈茶汇,专门运作中期茶交易,中期茶依靠陈期以及价格优势出库。此后,市场逐渐理性,新茶价格慢慢回落,中期茶的开始开始发力。

20年的起起落落,为普洱茶积累了资本以及一大批中老期茶,使得普洱作为后发酵茶的优势被大众所接受。走过了投资市场疯狂扩张的时代之后,在社会大健康的召唤下,普洱茶开始慢慢走向消费时代。

2014年下半年开始,普洱茶的收藏市场趋于饱和,不少茶庄积压的茶无法消耗出去。在这个节点上,出现了以润元昌为首的普洱茶品牌,开始做小青柑产品,小青柑带动了普洱茶的消耗市场,一时间消耗大量熟茶库存。市场上对于精品熟茶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精品熟茶成为了新的热点,并且存在很大的空白市场。

润元昌早从2012年开始提出“春茶发酵的熟茶”概念,重资本大仓储累积熟茶发酵原料,经过两三年的积累终于可以稳定持续地推出精品熟茶产品,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可。三级熟散茶、好韵系列等精品熟茶受到了市场的热捧。有润元昌的渠道介绍:“这类精品熟茶在市场上很火爆,几乎没有什么库存压力。”渐渐地,普洱茶市场投资驱动让位于消耗驱动,开始悄然走进千家万户的茶桌。

不可否认,普洱茶只有做成大健康产业,开启大众消费市场,才能走出被投资驱动的高端市场锁死的困境,开启大众消费新时代。

然而,普洱茶走到今天,意味着可以告别投资市场,真正转向了消耗市场吗?我认为不是的。

品饮消耗和投资的关系,相当于跷跷板的两头:当投资市场过于盛行,就没有人谈论品饮,而只顾谈论价格;当投资气氛减弱,就开始有更多的人去讨论茶的本身,推广品饮与消费。价格虚高的普洱茶将回归理性,价格合理的普洱茶将受到欢迎。品质高价格合理的高性价比普洱茶,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精选阅读

普洱观察:消耗越多、市场越热


普洱观察:消耗越多、市场越热

在普洱茶建仓的时代,毛茶价格的高低决定市场行情的好坏。对于普洱茶尤其是高端普洱茶来说,如果能够在几年内毛茶最低的时刻建仓,很容易就可以在普洱茶市场中赚取丰厚的回报。但是对于当下或者以后的普洱茶市场而言,这样的方式会越来越行不通。

以2014年普洱茶市场为例,整个2014年高端普洱茶行情虽然遇冷但也是近5年内难得一见的牛市。几个高端普洱茶企业出货量达到历史新高,但是市场消耗量相比2013年增长却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整个2014年生产的高端普洱茶大部分还都积压在经销商手中。就算今年山头茶价格下跌很大的幅度,茶企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向市场供应大量的优质普洱茶。与之对应的就是茶客的购买会增加,部分资金宽裕的经销商会增仓。

就目前的普洱茶市场而言,追求品饮的人群数量已经到达瓶颈,(南方品饮市场已经成熟,北方市场需要时间)就算成品茶价格回落50%,茶客最多消耗高端普洱茶产品的二分之一,剩下的一半还是以增仓的方式进入经销商的仓库。如果明年继续跟今年的行情相当,成品茶最多还是一半被市场消耗,一半进仓库的结局。但是现在普洱茶市场的问题是大部分经销商的库存已经到达高位,年复一年的建仓不过是痴人说梦。唯一能解开这个死结的办法就是强行让产量略高于市场消耗量少许。

毛茶价格的下跌只是为高端普洱茶能够被更多的人接受奠定了基础,茶企除了要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之外,更应该把精力放在终端市场的需求上面,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你的产品,降低经销商销售的阻力,品牌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壮大。单单把注意力放在茶山而忽略市场本身的企业,最终只会流失大量经销商。

普洱茶投资分析:市场抑价解析


普洱茶投资分析:市场抑价解析

中国普洱茶网讯(独家):在普洱茶市场中,普洱茶的价格一般厂家只有一半的话语权,另外一半的话语权则掌握在分销商和投资客手中。通常情况下,厂家并不能左右分销商和投资客的交易行为。但是分销商和投资客过热的市场行为往往会使得很多普洱茶价格远远偏离了其真实价格。从表面上来,一款茶价格的飙升似乎对厂家、分销商、投资客三方都很有利。基本每个角色都在赚取丰厚的利润,但是从过去普洱茶投资市场的行情来看,暴涨以后必然就是暴跌。而在暴跌的过程中,受到损失的不仅仅是分销商和投资客,损失最大的往往是厂商,因为暴跌通常会导致一个茶企的没落。这点我们从07年那场普洱茶风波中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到,有多少龙头企业在那场风波中倒下。为了要防止可能出现的暴跌,分销商和投资客是不具有调节能力的。厂商如果想要控制过热的市场通常可以采用公布配货价或者增加配货量的方式来进行市场调节。公布配货价格能从心理上给分销商和投资客给予压力,而增加配货量则可能稀释一款产品资金的分配量。事实证明,适当补货要比公布产品配货价好很多。就拿大益旗下的产品来说,大益丹青和龙印在2013年就分别出现了文章开头所说的情况。产品热度很高,随时都有崩盘的风险,而作为大益的掌门人吴远之先生对丹青采取的公布配货价的方式,而对龙印是采取补货的方式。事实证明,补货确实能在保持产品价格不大幅下跌的同时抑制价格的上扬,而公布配货价则有矫枉过正之嫌。就拿丹青来说,虽然在高峰的时候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但是丹青毕竟是大益的当家熟茶,其价格应在金针白莲之上,而且在熟茶也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这2者价格理应都有提升。但是实际上,吴先生在2013年5月西安的产品发布会上,为了抑制大益丹青过热的市场,公开说出了大益丹青的配货价,结果丹青的价格一泻千里,并且还影响到金针白莲的价格。这不得不说在丹青的抑价上,大益集团是有所偏失的。而龙印的抑价则显得很成功,不但抑制了龙印的快速上涨还保持龙印长时间内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这也说明了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补货是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的,同时负面影响会很小。市场是千变万化的,虽然产品每天都在变但是市场本身是不会变的。在市场行情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每家茶企都应该选择适当的方式来抑制自己旗下过热的产品,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

柑普茶市场:谁的产品力硬 市场就拥护谁


柑普茶市场:谁的产品力硬市场就拥护谁

2016年中国各省及地区GDP排名显示,前六依次排名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台湾,而如果你关心茶叶行业,你就会发现,上述排名除了绿茶主产销区域江苏和浙江,目前广东、山东、河南三地已经成为普洱茶的重要消费市场。

2016各省及地区GDP排名

河南郑州,既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又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茶城林立,茶文化商业气息浓郁,近年来受普洱茶北上的影响,当地普洱茶消费环境已经逐渐形成,再加上柑普茶的持续火热,以郑州为核心的中部地区也成为各家普洱茶品牌积极开拓的重要区域。

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域

季节性茶叶消费依存,柑普茶持续受捧

中原地区向来有按季节消费茶叶的习惯,春天喝本地的绿茶及龙井等,秋冬以白茶红茶及熟茶为主,但近两年来秋冬饮用小青柑的群体也日益扩大,除了受小青柑全国火热及下半年进入小青柑生产销售旺季的因素影响,还有北方秋冬雾霾天气频发的因素导致。

具备良好保健功效的小青柑很受消费者欢迎

另一方面,小青柑一颗一泡的方便易携特点,符合日常饮茶的民众需求,没有过多的茶文化包装,非常的亲切及生活化;再加上温和暖润的茶性,老少咸宜,柑普茶也因此成为当地人一年四季都可以喝的茶品,不会受传统的季节性饮茶习惯限制。

易泡便携的小青柑

节日礼品与日常消费并重,茶叶消费日益理性

很多茶叶经营者已从传统的注重节日礼品消费向日常茶叶消费与节日消费并重的方向转变,一方面与当下茶叶消费回归理性的大背景契合,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日常饮茶的民众越来越多,茶叶尤其是普洱茶礼品及收藏品的属性逐渐减弱,回归饮品的本质需求。

品饮消耗成为小青柑消费主流

这也能从郑州越来越多的茶叶市场由注重大宗批发转向零售批发的变化一窥端倪。如郑州核心市场之一的唐人街茶城,向来以中高端的茶叶零售闻名,相对成熟的消费者更注重茶叶的品质保障,品牌茶叶成为当地市场信赖度较高的消费选择。

车来人往的唐人街茶城

近日润元昌在郑州唐人街茶城上线了柑普茶标杆品牌展示,除此之外,润元昌已经在云南勐海、广东芳村、东莞和新会、陕西西安和山东济南陆续上线了柑普茶标杆品牌广告和春茶发酵的熟茶展示,结合当地市场渠道伙伴的影响力,一起加强品牌形象的推广与宣传。

润元昌在全国各地上线的柑普茶和熟茶展示

事实上润元昌除了注重广告方面的营销推广,更注重品牌产品力的打造,相继建立3家柑普茶现代化加工厂,增强品控与研发能力;坚持与当地核心产区优质柑园合作并参股梅江最大地区的柑园种植,牢牢把控最上游柑源优势;柑普茶品类丰富,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等,故正宗地道柑普茶赢得了各地市场的口碑与青睐。

3家自有工厂

参股梅江庄园

现代化加工

每一个茶叶消费市场或许在文化或消费习惯上有所差异,但产品力无疑是撬动不同区域市场的有力武器,因为消费者可以培养,市场可以开发,产品却是最稳固的基础。润元昌柑普茶标杆品牌布局全国区域市场之路持续进行,未来期待与携手你同行。

普洱茶投资分析:何谓普洱茶的市场周期


普洱茶投资分析:何谓普洱茶的市场周期

前2天一个茶友找我咨询,他说这会手上有点闲钱,看上2款分属不同品牌的茶叶,这2款茶价格都差不多,只不过他的预算只够买一件茶,让我看看买哪款更合适。

所以我也比较了一下这2款茶的各项情况,无论是品牌的知名度,还是产品的口碑,包括一些专业茶客对这2款茶的评价,确实难分伯仲。我就跟我朋友这样回复的:“这2款茶都不错,都可以入,如果你不是很着急,可以先等等。(在圈内混久的人都知道一款新茶前几个月的价钱差不了多少。)等看看这2款茶的市场周期再决定入哪款。”

可能很多人都对普洱茶的市场周期这个词还很陌生,这里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概念。大家评价一款普洱茶的好坏往往是从这款普洱茶的品牌、性价比、山头以及同类型老茶的陈化这些因素去判断。而这些评判标准都受到人主观臆断的影响,同样的品牌在不同人眼里地位不尽相同,1000块的普洱茶对于土豪不过是口粮茶,对于工薪阶层的爱茶者确是奢侈茶。

不同的评判标准往往使得一款普洱茶从上市的那一刻起就褒贬不一。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不同的观点有利于普洱茶整个产业向前发展;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些互相矛盾的观点只会扰乱投资者的视线。要想做好普洱茶投资,只有更多的去参考市场本身的情况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收益。

普洱茶的市场周期则是一款普洱茶从上市的一刻起按一定比例到流通到终端消费者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如果一款普洱茶有50%的数量在茶友手上同时这款茶整体数量较高,那么这款茶就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这中间所消耗的时间则决定茶升值的速度与频率。打个比方,一款茶第一天上市就被茶友购买了一半,很多经销商必然会缺货,缺货就要调货,调货的过程中又会拉动茶价的上涨,一款热门投资茶就此出现。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没有任何一款量产茶能在第一天就被消费者买走一半(人为炒作不算)。

通过这2年多的观察,无论是行情好时的热销茶,还是行情差时的热销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市场周期都比较短,一般来说一款茶从上市开始到销售一半总消耗的时间在6个月以内就会变成投资茶。所以,作为普洱茶投资者在投资前不妨考量一下普洱茶的市场周期。

普洱茶市场稳定 老茶投资依旧难


普洱茶市场稳定老茶投资依旧难

经历过跌宕起伏的普洱茶市场如今越来越稳定,面对回归理性的价格,不少人开始琢磨着投资这种"越老越值钱"的茶叶,而一些"先行者"更已着手谋划手中存茶的出路。然而,记者昨日采访发现,要想把茶叶藏出价值,各种条件要求苛刻,而家藏的老茶要想变现也颇费周折,最终成交价可能远低于你的预期。

普洱茶市场稳定老茶投资依旧难

昨日上午9时许,中山广场附近一家茶店刚开门,在某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的郭俊便迫不及待地找到老板,要出手自己存着的一款2006年品牌普洱茶。"这款茶我有30件(每件42斤),当年熟人价每饼50元。"郭俊告诉记者,今年他了解到这款茶按照市场规律价格涨了不少,每饼500元左右。"这个收益率已让我满意,又想腾出地方和资金干些其他事情,所以希望能找到买家。"然而,茶店李姓老板却向他浇了冷水,"如果我回收,每饼最多给你150元。如果试泡后,发现你保存得不够好,价格还会低很多。"对于这个结果,郭俊完全无法接受,当即表示要再到茶城寻找其他买家。而记者也决定同他一起,进行一番市场探访。

从上午10时转到11时,郭俊在振富茶城地下一层联系了4家销售普洱茶的茶店,但结果并不乐观。其中一家表示厂家有规定,不允许经销商回收老茶;两家称除非是当年自己店内卖出的茶,否则不考虑回收,就算收,出价也只能给到今年市场价的1/3;而在最后一家茶店,老板低得离谱的出价更是让郭俊掉头就走。

和郭俊的遭遇类似,家住沙河口富国街的付先生也在思考如何处置家中整整占了一个房间的普洱茶。近日,他给记者打来电话称,2007年下半年,一位同事通过关系从云南低价买进大量普洱生茶。考虑到可能会升值,从不喝茶的他也购入不少囤在家中。今年发现身边不少人开始重新认识普洱茶,付先生也开始为手中茶叶的出路做打算。

业内说法

不确定因素很多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昨日采访了云南龙生色茶业大连办事处负责人王红。"正确理性收藏普洱茶确实可能会升值,但其中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王红介绍,保存条件、制作工艺、茶坯质量、市场保有量等都会影响普洱茶几年后的价格。"存茶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如果茶叶受潮霉变或沾染异味,便失去了价值。熟茶的发酵技术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其是否有存放意义。而生茶茶青的来源档次会决定其的转化、升值空间。另外,某一年份的老茶珍贵稀缺程度也左右着价格走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可以存放的普洱茶一定要是晒青制作的。"

而对于付先生的疑惑,四川茗茶老板李强建议,可以先打开一饼请懂行的人品尝,发霉变质就只能放弃,而如果保存没问题、茶叶转化明显,可以继续放下去。至于这些茶未来的出路,李强认为,一是可以自己开茶店销售;二是对接一些专门回收老茶的南方厂家,但需要留心寻找接洽;三是在一些认可老茶的茶友圈流通。"另外,如今老茶在人情往来中比较有市场,不妨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普洱茶投资分析:如何建立正确的收藏市场


普洱茶投资分析:如何建立正确的收藏市场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最核心的市场竞争力,由越陈越香衍生出的普洱茶收藏市场使得普洱茶消费者有了投资预期。也正因为普洱茶有了这样的特质,很多早期的普洱茶消费者从他们收藏的普洱茶中获取了不菲的收益。因此普洱茶市场中也划分出专门交易老茶的收藏市场。

国内高价老茶的交易大约可以追溯到10年以前,也就是2005-2006年福今大益崛起的时期,10年过去收藏市场的交易额日益增大,但是整个收藏市场在某些方面并不能让藏家满意。

不合理的市场话语权

老茶的价格不能由经销商一个人说的算,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消费者买老茶是一个价,想卖回市场又是一个价。市场中交易的老茶往往都是消费者手上没有的。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市场话语权高度集中在经销商手里,以质论价才是收藏市场的正确价值观。不能说经销商手上有什么样的老茶,市场就只能交易这些老茶。只出不进的市场绝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如果消费者长期不能把手上的老茶变现亦或是赔本变现,普洱茶“越陈越香”终将沦为笑柄。

合理的品牌溢价率

老茶讲品牌讲传承,大牌子的产品更有保证这谁都知道。但是目前有品牌老茶的价格明显要高出品质相同的其他厂家的产品太多。我不反对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性老茶卖出高价,但是我反对一个大品牌下的所有老茶都卖出高价。大品牌意味着高产能,除了极个别产品存世量少以外,很多产品的库存可以用庞大来形容。这样的产品如果卖出高价,一方面市场难以有这么大的资金去匹配,另一方面对其他品牌太过不公,这违背收藏市场应多元化的原则。在同等品质下,大品牌的老茶价格应该比小品牌老茶价格贵这理所当然;但需要一个合理的范畴,品牌溢价率这个参数必须要引入未来的老茶市场。

透明的价格体系

对于很多奸商而言,卖老茶的过程就是一个坑人的过程。这有点像中关村卖电脑,坑的就是生人。尤其是一些手里比较有钱但又不怎么懂老茶的新人深受其害,一片市场价只有几百元的老茶在奸商那里经常被卖出几千元甚至是几万元的高价。人吃亏上当最多1次2次,不可能一直吃哑巴亏。这样的事情做久了,老茶的名声搞臭了,这个市场也就不复存在。对于从业者来说,谁也不想看到芳村茶叶市场变成北京中关村电脑城一样,让茶人提起就充满厌恶的地方吧。

回顾07年市场沉浮,再观今朝普洱茶之现状


回顾07年市场沉浮,再观今朝普洱茶之现状2014年刚开始,普洱茶,特别是名山古树茶大热,原料价格战纷纷攘攘,经销商压力山大。因此行业诸多声音在猜测是否是07年再度来临的前兆。猜测永远都只停留在猜测。要好好理解今日普洱茶市场,除了清晰目前所发生的大大小小价格战,品牌战之外,更要观大局之变。回顾06、07年市场大热前的沉浮,深度了解普洱茶市场的变化,07年的崩盘又是建立在何种背景之下,再观今朝普洱茶之势态,普洱茶行业出路在何处。且看茶泡泡网特约供稿人笨泥如何诉说普洱茶大热前市场的历史。2000年前后至2005年的中国普洱茶生产结构笔者尝试解构2000年前后的中国普洱茶市场,实际上,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普洱茶市场,从生产结构上,并无太大改变。也就是说,占据普洱茶生产市场龙头地位的,依旧是大益与下关。在2000年左右的世纪之交如此,在2012年也依然如此。在世纪之交时,亦即是2000年前后,大量的生产普洱茶的私营茶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云南。典型的如勐海系从业者邹炳良所创建的海湾茶厂(老同志)、阮殿蓉所创建的六大茶山。还有昌泰茶业等等一批私营茶厂。而整个中国普洱茶消费市场的壮大以及普洱茶产量的大幅度提升,亦是始于那个阶段。根据勐海茶厂原厂长阮殿蓉女士的回忆,在1998年其刚接手勐海茶厂之时,整个勐海茶厂一年茶叶产量约为600吨左右(注1)。而同期的下关茶厂由于长期担负国家边销茶的供应任务,因此当时下关茶厂每年的年产量约在3500吨左右。在当时,云南全省普洱茶产量约为8000吨。也就是说,两大国营茶厂的产量占到整个普洱茶产量的二分之一。(注2)当时间慢慢来到两大茶厂改制前夕的2003年,当年云南全省普洱茶产量为2.2万吨,同期勐海茶厂产量为1200吨左右,下关茶厂则为6000吨左右。两大厂在整个普洱茶生产市场的占比已由1998年的50%下降至2003年的32%。(注3)这意味着,以前普洱茶生产端由两大厂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已经转为由两大厂引领,中小茶厂全面开花的局面。在这段期间,成立于1999年的昌泰茶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2000年前后,市场上贩卖的普洱茶,基本都为中茶包装(无论是否两大厂的产品又或者其他小茶厂的产品)。而昌泰茶行独树一帜,推出了自己的包装,其售价在当时的普洱茶市场亦属于最高端,当时昌泰的新茶售价普洱高过勐海、下关的新茶两倍或者以上。而事实上,昌泰早期的成功,除了其在产品特色确有过人之处外,经销商的推动也是另一要素。当时的普洱茶市场,无论是大益、下关又或者昌泰,经销商的在整个市场上的地位均十分之重要。2000年前后,大益的经销商FT向大益订制了一系列经典产品,如销台六号、金大益、银大益等;大益另一经销商新叶茶庄则向大益订制了绿大树系列,该经销商同时也为下关的经销商,亦向下关订制了8853等茶品;而大益的经销商福今更是与大益联合推出了至今仍被许多茶友所追求的“大白菜”系列,该系列茶也使得班章茶区名扬整个普洱茶市场。但是,对于茶厂而言,经销商的作用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原因无他,对于消费市场而言,销售管道,或者说通路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对于茶厂而言,经销商控制着茶厂的通路。如果经销商愿意经销茶厂本身的制式茶品,则茶厂的获利空间则较为客观。但是对于经销商而言,茶厂的制式茶品的大部分利润都被茶厂拿走,而在消费市场上,每家经销商又需要与其他经销商进行竞争。再加上,由于普洱茶本身的特点,其价值体现更多的在于时间上面。举个例子,以一片2000年的大益7542而言,当年新茶时候市场售价不过每饼10元上下,而12年后的今天,干仓2000年的7542,售价已经直逼甚至突破每饼4000元。对于经销商而言,其本身并不从事生产,属于纯贸易类的企业,因此他们对于资金周转速度的要求非常之高。因此除了部分资金实力非常之强的大茶商之外,基本没有茶商愿意在手上囤积大量新茶,等待新茶变为老茶再来获利。一则没有这个资金实力;二则时间成本太高;三则普洱茶毕竟是食品,万一不小心在仓储环节出了问题,马上血本无归。所以,茶厂的经销商们都希望向茶厂订制茶品,因为自己订制的茶品,无论是向厂家购买原料进行订制又或者自己采购原材料请厂家拼配、压制,都有个好处。那就是经销商可以自己对茶进行定价,那对于经销商而言,可以自己定价,则获利空间自然大有可以发展的余地。因此,在2000年前后至2003年,各个茶厂的经销商都纷纷向茶厂订制茶。而由于经销商掌握了通路,茶厂不得不依靠经销商的订单来生存,因此只能大量的接受经销商的订制茶订单。如此一来,恶性循环产生了,茶厂的生产能力毕竟有限,替经销商生产订制茶意味着本身制式茶品产量的减少,而对于订制茶,茶厂有无定价权,因此至多就是挣取一定的加工费用。而经销商销售自己的订制茶,其获利空间又远远大于销售厂家制式茶品。长期下来,结果是肥了经销商而瘦了厂家。终于,茶厂撑不住了,于是经销商问题成为茶厂改制的原因之一。然后,2003年勐海茶厂改制,2004年下关茶厂改制,2003年昌泰茶行开始谋求变化,逐步减少经销商的影响力,并且因此得罪一批经销商。(注4)但是,虽然2003年开始,普洱茶生产端发生了诸多变化,其生产结构却没有发生变化。如今的普洱茶市场,依旧是两大厂主导,而其他中小茶厂全面开花。不过,虽然生产结构没有变化,但是实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在下结在进行分析。

普洱茶市场:青岛普洱市场的“潮起潮落”


普洱茶市场:青岛普洱市场的“潮起潮落”

1天价格跌1万

青岛普洱市场的“潮起潮落

疯狂普洱茶“崩盘”只要3天

相信许多人对2007年普洱茶经历的那场“暴涨暴跌”依旧记忆犹新。那一年,确实是疯狂的一年,“炒茶”一度齐名于“炒股”,甚至凌驾其上,一时间,大量资金投入普洱茶的炒作中,厂家商家甚至消费者,都在囤积普洱。一斤价值几百元的普洱茶,凭空被炒到几万元,人们甚至用“一克普洱一克金”来形容普洱茶的昂贵。然而好景不长,普洱茶市场最终“崩盘”,普洱茶一夜间被打回原形。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赚了钱,但大部分人亏了钱,甚至有的血本无归……

兴起普洱茶渐受欢迎

“姑父栾方勇十几岁就跟着父辈做茶业生意,最早从香港接触到普洱茶,了解到普洱茶的功效,认为比较有潜力,1996年,他到云南做起了普洱茶生意。”西双版纳栾氏茶业青岛经销商张莉说,刚开始卖普洱茶的时候,由于市场的认知度不高,在济南开的专卖店常常半个月都不开张,便宜的普洱茶只有十几元一斤,是典型的平民茶,市场需求量也很小。

正因普洱茶长期沉默,2000年之前,产量很少,上了年份的老茶饼更是奇货可居。张莉介绍,以千年古茶树制成的普洱茶饼保存得当的话确实“越陈越香”,受港台地区的带动以及后来加入进来的福建、广东茶商的推波助澜,普洱茶市场在2003年后逐步繁荣。“增值幅度每年20%至30%左右,这是符合普洱茶价值成长规律的。”张莉说,到了2005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好多人都听说普洱茶有暖胃的功效,就跑到店里来尝一尝、试一试,开始喝普洱茶、收藏普洱茶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暴涨普洱茶贵比金价

回忆起2006年、2007年普洱茶过山车似的疯狂涨跌,张莉仍唏嘘不已,“不仅是茶商疯狂,整个市场都已经疯狂了,就连思茅市也改名为‘普洱市’。”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普洱茶市的炒作开始变味,新加入的散户越来越多。”青岛恒生德茶场的宋占波说,经过此前一系列的“概念炒作”,白领以饮普洱茶来展现自己的时髦,并不懂茶的文化人以饮普洱茶表明自己的内涵,商人送礼以送普洱茶为档次,甚至机关内的司机也要学着一把手端起一把紫砂壶品普洱茶。有这么多的市场利好因素支撑,加之普洱茶“越存越有价值”之说,大量连“生茶与熟茶”、“晒青与炒青”都分不清,甚至认为“霉味就是陈味”的散户在2007初涌进普洱茶市,而拥有130多家业户的青岛茶叶市场也进入了家家户户卖普洱的时代。

“当时,每天都能接到厂家发来的传真,普洱茶一天一个价,说实话,我已经看不清市场了,就连茶农也开始炒鲜叶,最便宜的普洱茶也翻了5番,变成五六十元钱一斤。”张莉说,那一年,她店的年销售额达到了100万元。

2007年初,最贵的一饼普洱茶在青岛卖了8.7万元的高价,折合每克240多元,远超当时的黄金价格。

暴跌回归百姓市场

“一夜之间,普洱茶从天价跌落到2005年的水平,2008年,2009年是许多普洱茶茶商最苦涩的日子,大量的囤货被套牢,越便宜越没要的,这就是市场追涨杀跌的法则。我们的年销售额也下滑到三四十万元。”张莉说,炒普洱茶的人确实有一夜暴富的,投入10万赚了百万,但更多的是先赚后赔,或是直接被套牢,被压得翻不过身来。

“其实,普洱茶的爆炒对我们经营者的伤害是最大的,人们对普洱茶有了很大的误解。”张莉说,经过两年多的沉淀,现在的老百姓才重新开始了解普洱茶,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普洱茶。

主营崂山绿茶的宋占波说,普洱茶就是一种大众饮料而已,只要消费者回归理性,爆炒之后的价格回归是逃不掉的宿命。

业内说法恶炒导致恶劣口碑

“普洱茶的天价违背了价值规律,炒作大于普洱茶本身的价值,所以普洱茶的价格才会这么快地下跌。”青岛茶叶市场总经理、李沧区茶叶商会会长翁兴登说。

翁兴登说,炒作过后的普洱茶在消费者中间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资本倾销方式的恶劣造成了消费者对普洱茶的不信任。普洱茶产业遭受重创,多年来在低谷中徘徊。

其实,普洱茶作为传统的茶饮料原本就是一个保健性能较好的边销茶、平民茶,因此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消费者都应该理性地看待。翁兴登认为,只有为普洱茶找到真正的消费者,才能推动这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爆炒风波过后,凭借普洱茶独特的口味和大众化的价位,今后只要不乱炒,已经在中国茶叶品牌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普洱茶必然会进入更多百姓家。

最新动态产地再现炒作苗头

2007年对于普洱茶的恶意炒作让普洱茶的价格严重背离了价值,最终导致泡沫破裂并让这个行业一蹶不振,低迷长达3年之久,严重损害了普洱茶行业的健康发展。那些跟风炒作的投资者往往会承担市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大量资金被套牢,自己蒙受巨大损失。如今,大量来自广东、福建、河南、山东、黑龙江等地的茶商前往云南普洱茶产地收购古树茶,又呈现出游资炒作的苗头,希望广大投资者要谨慎入市,切莫成为新一轮价格泡沫的牺牲者。

人物对话

记者:为什么要去炒普洱茶?李强:所谓“无利不起早”,在商言商,当时目的很明确,就是投机挣钱,想趁着普洱茶火的时候捞上一把。记者:现在回头看,后悔炒普洱茶的经历吗?李强:不后悔,从中学到了很多,这就像炒股一样,大家都想高抛低吸,但这个火候很难把握,现在再看其他的资本炒作,就觉着像小儿科,看透了。

砸在手里近百万茶商却说很幸运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4月9日傍晚,南方茶商李强(化名)在自己经营的茶楼里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炒普洱茶的经历。

今年37岁的李强从小跟着父亲来到青岛经商,之前也涉猎过不少行业,如服装、建材等,2001年年底,开始经营自己的茶行,那时他主营崂山绿茶,生意做得也顺风顺水。2005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突然开始火了起来,经常会有顾客到李强的店里询问“有没有普洱茶卖”。时间长了,李强就寻思着自己的茶行里也该进点普洱茶卖,“那个时候,全民都在谈论普洱茶,卖茶叶的店铺里要是没有普洱茶都叫人笑话。”

倒手就能翻番

2006年初,李强来到普洱茶的产地云南去拿货,然而这里的疯狂景象让他傻了眼。“普洱茶供不应求,几乎市场上有多少就被人买走多少。各地的经销商一窝蜂地涌进云南,带着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资金的炒家比比皆是。

“在云南几个大茶厂,连夜排队等着提货的车队排出了十几公里,我通过朋友介绍,才从一级经销商那进了20万元的普洱茶,想从厂家直接拿货,没有一两百万元的保证金,根本不可能。”李强说,大家都是直接成箱地把普洱茶搬上车,根本没人去检查品质如何。在手里囤了两个月后,他以55万元的价格出售,净赚35万元。

“当时买我茶的人肯定也是炒家,茶叶都是按吨走量,谁没事会买上一吨茶放家里喝啊。”李强说,尝到甜头的他再次前往云南,又进了一批普洱茶,刚运回青岛即以翻番的价格出手。

从天堂跌落地狱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李强又联系了几个圈内的朋友,凑了300万元的资金再次到云南进货。然而,天堂与地狱总是一步之遥,普洱茶的暴跌毫无预兆,给众多炒家当头一棒。“许多人发了疯似地筹集资金追涨,囤积了大量货源,却一下子跌入深渊”。李强说,跳水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就3天时间,前天还是22000元,第二天上午就跌到15000元,第二天下午就12000元,还没弄清怎回事,第三天刚睡醒就成了9500元了。

至今他还能记得普洱茶价格跌落时的情景,墙倒众人推,好茶平着往外卖也没人要了,价格从几千元一饼跌落到几百元、几十元。“很多人都蒙了,可以说是成也普洱,败也普洱,砸在我手里的普洱差不多近百万吧,不光将前两次赚的钱赔了进去,还赔进去了平时进货的流动资金。”李强说,那时的他心里全是苦涩,只能拿赔得比他更多的人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别人都赔了1000万,2000万,我赔这点算什么,有人要自杀的,有人闹离婚的,我已经很幸运了。”李强叹气说。

普洱茶投资分析:论当前普洱茶市场中的“三惨”


普洱茶投资分析:论当前普洱茶市场中的“三惨”

市场持续低迷,当前的普洱茶市场不仅仅是茶商跟经销商不好过,受到行情的拖累,整个市场链条上的人都挺“惨”,这里就跟大家聊聊当前普洱茶市场中的“三惨”。

茶客之惨

市场下跌谁的利益损失最大,无疑是喝茶的茶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茶客都有今天买茶明天跌的经历。对于这些消费茶的人而言,茶叶就像大米面粉一样,属于消耗品。今年花100元买的茶叶,明天就卖80,转眼间20块就打了水漂,换谁谁都不愿意啊。在行情低迷时期,越早抛售亏损越小。但抛售又会导致市场存货增多,价格整体被拉低。随着炒客们的抛售,越早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亏损就越大。久而久之,喝茶的都不会轻易买茶,本来是炒家玩砸的市场,结果茶客来背锅,有点惨。

茶农之惨

若茶山还是10年前的茶山,哪怕市场再低迷茶农依然生活的逍遥自在。可惜普洱茶市场的爆炒也让很多茶农一夜之间从贫农变为地主。有道是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让习惯了大鱼大肉的茶农再去吃粗茶淡饭,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茶商没有资金去收茶,哪怕茶叶再好也只能贱卖。因为毛茶价格的下跌而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茶农算的上是比较惨。

存茶之惨

与前面2者相比,最惨的人莫过于手上存有大宗商品的专业投资者。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普洱茶大宗投资就是建立一个仓库,存放很多普洱茶,等到产品进入陈化期后提价卖出来获得收益。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大宗普洱茶收藏玩的是金融杠杆,仓库中的普洱茶因为陈化带来的升值使得原来1000万的资产估值变成2000万。收藏者就可以用这部分茶去做抵押贷款,通过贷款去赚更多的钱。普洱茶市场一旦下跌,这些投资者的财产就会大幅缩水。债主为了保险起见,往往会收回贷款。注意:在行情低迷时期大宗普洱茶变现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这样很容易就会让存茶者资金链出现断裂,继而引发大老板沦为乞丐的悲剧。所以,行情低迷时期最惨的人莫过于手上持有大宗普洱茶产品的人。

普洱春茶上市 该如何面对茶叶市场价格沉浮?


普洱春茶上市该如何面对茶叶市场价格沉浮?

“普洱气候比较好,春茶往往都比外省其他产茶地更早上市。”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忠华告诉记者,今年3月上旬,普洱一些茶山的茶就已经开摘,与外省相比要提早10多天。不过,今年“明前茶”的价格较去年有所回落。

“清明之前采摘的茶,被称为‘明前茶’。”居奇老茶坊经理赵勇说,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质量好、产量少、价格高,一般都是高档名优茶。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采摘上市的称“雨前茶”,一般都作为中档名优茶进行销售。“‘明前茶’因其品质优良,常常是作为茶中珍品。”赵勇说,因为价格高,“明前茶”主要还是被加工成礼品茶销售,但受政策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礼品茶的销量和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的数据,2014年,一公斤普洱茶的平均单价达到88.6元,然而今年春茶行情与去年相比,名优绿茶的下降幅度在10%左右,高档茶的跌幅较大,比如易武茶,去年每公斤的售价在1600元到1800元左右,今年每斤的售价大概在1000到1200元左右。去年每公斤700多元的普洱景迈山茶,现在每公斤的价格大概跌了100元左右。

茶价回落各方反映淡然

专家:茶价理性回归良性发展的必经过程

茶商:本地茶商批量进货外地茶商等待“抄底”

茶农:茶价低但产量增可以走量方式补差额

位于茶城大道一家茶室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今年春茶价格趋冷,其实茶商们并不感到意外。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持续低迷的市场大环境影响,虽然茶叶价格看涨,但其销售已开始显现疲软,市场上茶商的库存压力都很大,再加上今年春茶受天气影响,很多地方的产量应该都在增加,供给增多而相应的需求没有跟上来,春茶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

“此次茶叶价格较之去年有所回落,是在宏观经济形势大背景下的正常变动。”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忠华对记者说,这是一种价格趋于理性回归的现象。茶叶与石油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不同时点,受不同因素影响会处于上升或下滑周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两个周期间循环往复。2013和2014年,在国内茶叶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云南茶市场上的滇红和普洱的价格却持续走高,普洱市场上茶叶产量大幅增加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产品的需求趋向于饱和,处于上升周期的峰点,一些市场上的炒作、投机行为的出现,使得进入市场生产方的厂商增多,生产量扩增,导致茶叶产品供过于求,经过两年的积累,今年茶叶市场必然就会出现茶叶销量和利润锐减,产品价格下降的情况。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一种产品进入下滑周期,行业内会淘汰一部分生产厂商,使得供求关系回到上升周期的平衡点,开始新一轮的产品上升周期。所以说,今年春茶价格回落只是一个茶叶市场保持良性发展的必经过程,茶企、茶农和消费者应对此保持清醒,理性看待市场的正常调整。

在茶叶销售市场,记者了解到,今年向茶农批量购买茶叶的商家多为本地茶商,而之前经常大批量进货的外地茶商目前大多以购买茶样为主,部分下游经销商和收藏家则抱着“抄底”的心态在观望。

“往年春茶尤其是明前茶上市时,价格通常都会有10%到20%的上涨,而且茶还没开摘就有茶商来茶地等着要货。”思茅区南屏镇曼连村刀官寨茶农普红梅告诉记者,今年家里茶叶产量相较去年有所提高,但茶叶价格却下跌了,加上人工成本又上涨,普红梅希望,能通过“走量”的方式把跌价的那部分差额补回来。

如何面对茶叶市场沉浮权威人士称:品质依旧是王道茶企还需用心“做茶”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尽管今年的春茶市场不如前两年那样“红火”,但大部分的茶叶经销商还是对本地茶叶市场前景保持乐观的态度。

“虽然今年春茶价格走低,但是一些品质较好的茶叶价格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动。”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忠华说,这说明现在的茶叶消费已经是品质至上的消费,只要是真正品质好的茶叶,价格受大环境影响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经销商只要在茶叶品质上下功夫就一定可以扭转颓势。此外,随着消费者健康、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对于茶饮的健康、保健属性会更加的关注。我市的茶叶氨基酸和茶多酚等含量都比较高,在北方城市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和美誉度,有着很好的消费基础,随着宣传推广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在需求量上还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包忠华认为,处于理性回归的市场才能逐渐淘汰掉那些因为投机、炒作而产生的泡沫。他同时建议,在价格回落期,真正用心于制造优秀产品的茶叶企业不能抱着“抄底”的态度观望市场,而应根据企业生产计划按时购买优质原料投产。

“对于春茶的推广,可以通过茶叶产地自驾游、‘斗春茶’活动等方式进行。”居奇老茶坛经理赵勇认为,通过文化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增加产品附加价值,不仅可以提升产品价格,还有利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此外,在产品包装上创造新意,开发适合大众消费的简包茶叶等,这也是有效应对市场低迷的方法之一。

普洱茶投资市场和宏观经济有什么关系?


普洱茶投资市场和宏观经济有什么关系?

先附上两张图:

中国2006-2016年经济增长率(反应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普洱茶投资市场2006-2017整体发展趋势

仔细比对一下,你会发现,2006-2008年这一段,二者趋势的确一致,但是从2009年开始,二者的发展完全对不上号,且是常常背离,呈现反相关。这似乎与现在的小众投资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妙,2009年以后实体经济下行,越来越多的资金找不到投资的地方带热了一些产业,比如红木、红酒、古董、普洱茶之类的。

所以我们的答案是普洱茶投资市场和宏观经济关系不大,期待宏观经济能对普洱茶市场起到拉升作用的妄想还是不要有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惹一身骚!

其实这种结果并不奇怪,越是发育程度低的产业越不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普洱茶本就是个小产业,只占到整个茶叶市场5%的份额,更何况普洱茶的投资市场呢,小到针眼里了!

普洱茶投资是一个规模和发展程度很低的市场,从业人员偏少,社会影响力小,交易出不了芳村,迄今为止还被打上骗人和庞氏骗局的标签,它是一个封闭性的系统,有自己的小周期和运行规律,以至于它可以偏离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影响而独立存在。

事实上普洱茶的投资基本由圈内人主导,交易过来交易过去就是哪几张熟面孔,即便市场好起来也多在圈内人的鼓动下而兴盛,还处在低层次发育的熟人市场。

普洱茶投资市场圈子封闭,从业人员偏少,有自己独立的一套运行系统,而且与外界产业格格不入,类似于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对外界一无所知,市场大势产生的负面影响当然和它没什么关系,不过红利似乎它也分享不到,关起门来自己就是土皇帝。

但有时候需要明白的是,宏观是我们需要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有所作为的,宏观我们不能改变,只能承受,要是产生大的冲击更是无力回天,何况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宏观经济的好坏,唯有微观才是我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以大有作为。

只有普洱茶市场发展到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才会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也会顺便把这种影响传导到投资市场,这需要时间和业者的努力,诸君共勉!

普洱茶投资分析:品牌究竟在普洱茶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


普洱茶投资分析:品牌究竟在普洱茶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

普洱茶品牌化是大势所趋,任何一种商品尤其是可以长期存放的商品都必须是可以被追本溯源的。一件商品的品牌标识如同这件商品的身份证,是证明其价值的最重要特征。很难想象,如果一片普洱茶在没有鲜明的品牌标识在经过多年的陈化之后,放到市场当中有多少人会愿意买这样的一片普洱茶。在普洱茶收藏圈里有这样一个误区,如果是自己收藏但不准备用来交易的普洱茶可以选择籍籍无名的小品牌或者是一些私压的普洱茶。因为这样的普洱茶从价格上要比同类品质的品牌茶要便宜许多。表面上来看这没有任何问题,茶客只要自己在仓储上多加留心,这类普洱茶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能购买到这类茶的茶客大多都是普洱茶爱好者,在购买普洱茶的品种以及数量上都接近小型茶商的水平。这些茶的数量远远超出茶客本身消耗的数量,经过多年的转化,老茶的被交易或者藏客之间的交换就变得稀松平常。这时候,一堆毫无辨识度的普洱茶老茶就是负担:用来交换没什么人认识,拿来交易无人敢买,喝还喝不掉。为了避免上面的情况发生,茶客在购买普洱茶的过程中只能倾向于购买品牌茶中的优等品。自己的库存应该是这样的情况:大部分茶应以品牌茶为主,少量库存应该是性价比极高的私压茶。回到文章开头,品牌应该在普洱茶市场中扮演公证人的角色,见证普洱茶的陈化,保证普洱茶的后期价值。但是普洱茶的品牌化进程必定曲折。回顾近10年的普洱茶市场,有明星品牌因为经营不善最终倒闭的,也有行业龙头因为策略不当而跌落云端的。在普洱茶炒作盛行的年份,更有因为炒作而诞生的普洱茶品牌,这都给普洱茶的品牌化进程增加了障碍。但是作为发展中的市场,普洱茶品牌化是大势所趋。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投资市场与消耗市场,谁主沉浮?》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白茶与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