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

用普洱文化诠释中华传统文化

12月15日下午,大型纪录片《天赐普洱》启动工作业务座谈会召开,节目摄制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各自的专业领域积极为《天赐普洱》的摄制工作建言献策。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联涛说,《天赐普洱》是从文化层面宣传和推介普洱,从国家层面向世界讲述普洱真实的故事、具体的故事。在座谈会上,赵联涛以一曲浑厚深情的拉祜族民歌《实在舍不得》,将与会人员一下子带向了美丽纯朴的普洱茶乡。他的“大象食堂”的由来、黑冠长臂猿母子情深的故事向专家学者们展示了普洱“天人合一”的和谐人文,他的关于普洱负氧离子指数的解说和佤族老大爹在森林中小憩的美妙故事让到过和未到过普洱的人们对普洱充满了眷恋之情、向往之意,他的“服务好,协调好,落实好”的工作表态,让与会的专家学者感受到了普洱市拍好《天赐普洱》的信心与决心。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执行总编导刘刻表示,普洱不仅仅是茶,普洱还是多种美丽影像的集合,是许许多多的美丽人生、美丽心灵生动故事的集合,是民族文化的集合,是山水风光自然的集合,这一切构成了普洱美丽的密码。《天赐普洱》就是要带着观众逐步解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茶之上的,具有精神性、信仰性和文化性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

“怎样的一片土地,才能生长出《实在舍不得》这样美丽的歌谣!”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茶典》总编辑徐寒表示,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发展机遇,普洱都可谓“天赐”。他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的艺术存在于大自然之中。艺术其实是一种对话,《天赐普洱》的摄制组要全身心融入普洱这片土地,去发现、结识普洱的山山水水,并与之对话,这样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最生动的,才最能打动人心。

中国纪录片著名导演、国家纪录片大奖获得者欧阳斌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普洱文化中具体体现为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天赐普洱》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灵魂信仰,具有普世意义。片子要拍好,故事得讲好,个案要有深度。正是普洱当地百姓原始的树神崇拜,以信仰的方式保护了自然环境,才有了今日的“天赐普洱”。因此,节目的拍摄要充分表现人类的贪欲和克制,考虑人类的复杂性和事件的复杂性,体现纪录片的厚度和深度。

会议上,专家学者还就《天赐普洱》的前期准备和宣传,后期制作和修改,及宣传渠道和方式作了全方位探讨,为节目的摄制蓄足了能量。

cy260.com小编推荐

老树普洱茶,推动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动力


老树普洱茶,推动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动力

在中国首届茶与健康高层论坛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说道,虽然日、韩的茶道是从中国传入的,但日韩的茶文化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中国,中国在茶文化的自身挖掘和宣传显然不够的。记者专程采访了一直以来都倡导由普洱茶来再次推动中华茶文化发展的小窗茶局文化顾问树根谭先生,他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更多注重的是经济的发展,文化层面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冷落,可乐、咖啡等等快餐式的饮料植入到了年青一代人的生活里,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茶作为中国人传统饮品的地位,因此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长江后浪没有推前浪”的尴尬局面;

二是大量快速经济型台地茶的栽植,很多茶的原本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营养物质蕴含量不够,不仅茶气不足,也经不起多泡几开,这种营养物质的不足,在口感上造成了“无味淡味”的印象,茶文化是人用来的体验,自然也影响到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茶闻名世界,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千年延续至今的、具有“普洱茶之后”美誉的冰岛古茶被发现和聚焦,则赋予中国茶文化以更加深厚的底蕴,中国茶文化再一次被照亮了,中国茶文化再一次被注入深厚的底蕴和哲理美学……

普洱茶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茶,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他们不仅仅是修身养心的一种,更是我们的根文化的一部分。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普洱茶以自身独特的品质,而传统的普洱茶的含义就是以云南古树乔木大叶种为原料。近年来,随着普洱茶医药保健功能的发现,普洱茶,特别是普洱古树茶受到越来越多茶人和社会精英、社会大众的喜爱。冰岛古树茶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种。

冰岛古树茶产于世界上古茶园、古茶树最多的云南地区,主要分布于临沧茶区的勐库茶区居中。勐库河把勐库茶山分为东半山和西半山两部分。东半山茶香气高昂,显毫,但茶气相对弱一些,西半山正相反,香气弱但茶气十足。冰岛村就恰恰位于勐库河畔,所产茶兼具东半山和西半山的特色,集勐库茶区优秀品质于一身。古茶树资源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已成为云南茶叶发展悠久历史和人类发现并利用茶叶的“活化石”。

冰岛古茶树的悠久历史更是难能可贵。据考证,在明代成化二十一年之前,冰岛及冰岛附近,就有茶树种植了,经过祖祖辈辈的驯化和自然的历练,冰岛古茶不断繁殖,形成了冰岛古茶。目前,冰岛村的茶树树龄基本都在700、800年以上。冰岛村的古茶树,生长茂盛,枝、叶、芽头肥壮,树基部张出的最大叶片比手掌还大。在小窗茶局记者一行喝到了真正的冰岛普洱茶,冰岛茶真的如其名字,像喝到一杯冰水入口时很舒逸爽口,但随后整个口腔都充满浓郁的茶香味;舌根部位回甘两颊生津不断,细细的品闻杯底,还透着一股明显的冰糖味,回味无穷。

树根谭先生说,以冰岛古树茶、老班章古树茶等具有代表性的普洱茶来说,经过几十年甚至上几百年的生长,老茶树所蕴含的营养物质可想而知,一般的台地茶是远远不能相提并论的。记者一行两人也亲身见证了一泡冰岛普洱茶3个人细茗到17、8泡还茶气香存着,整整一个下午一泡冰岛就让记者一行深深的感受到普洱茶的魅力,在这个下午,记者一行两人在采访过程中,从国学到时事,从西方哲学到中国当下经济讨论……谈笑风生中随着这泡小窗冰岛寨的深厚韵味一起发酵,原来这才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中《围炉夜话》《菜根谭》《小窗幽记》中的茶道境界,“茶文化”的魅力就此深深感受!

难怪树根谭先生一直倡导由普洱茶来再次推动中华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是因为普洱茶不仅回归了历史上云南作为边疆地区导致普洱茶没能进入中原主流文化的中华茶文化正统地位,也更是因为老树普洱茶本身所蕴含的营养成分和所承载的茶文化基因一样,厚重却又易被爱好者所拥有和传播!

普洱与中国文化院联袂推动普洱文化发展


普洱与中国文化院联袂推动普洱文化发展

▲在中国文化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路亲切会见普洱市委书记卫星一行。

8月19日,市委书记卫星率队到中国文化院就普洱文化传承、弘扬、推介进行工作对接,并达成重要共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路亲切会见卫星一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艳波,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联涛,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忠民等参加会见。

会见中,许嘉路指出,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理念、思想和文化,把东方的智慧介绍给世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就是文化,保存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保护了这个民族。普洱有世界级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以及茶文化。普洱的几个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系统的文化、成套的习俗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如拉祜族的《实在舍不得》等歌曲,体现了对朋友的诚心、忠心和爱心,打动、感动了人心。普洱文化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弘扬开来,其意义超越了民族与地区,就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普洱市在保护生态、民族文化等方面作了艰辛的努力,值得肯定和弘扬。

许嘉路强调,当前普洱正面临各种利益的诱惑,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实现人民富裕,这条路很艰难。这次中国文化院组织、策划的“天赐普洱”纪录片拍摄,取材要深入民间、深入生活,用语言、音乐和画面表达所见、所想与所感,用纪录片宣传普洱文化中体现的“天人合一、天下一家”的理念,用可见的、可尝的茶为媒介,表现出包含、蕴藏在普洱山水中灵动着的文化之魂。

卫星指出,在世界三大饮品茶、咖啡、可乐中,茶是最自然、最本土化、最绿色健康的饮品,代表着中国的本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饮品的根,人们可以在品茶中品味历史、回归自然。普洱是中国边境大市、文化大市、资源大市、民族大市,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有着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和清洁的水,有生长千百年的古茶树,孕育着得天独厚的灵气。此次宣传片的拍摄,是普洱市与中国文化院合作的标志,是文化传承、弘扬、推介的重要举措,除了要在国内重要媒体播出外,还要争取在世界知名频道播出,进一步把普洱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卫星表示,这次到中国文化院学习,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普洱市希望与中国文化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普洱成为中国文化院的研究基地,让中国文化院成为宣传普洱文化的窗口,使普洱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不断提炼、不断丰富、不断升华,探索走出一条文化传承、弘扬、推介的新路。宣传片要体现茶马古道开放包容的品质,传承团结、和谐、拼搏、自信的精神,以茶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为切入点,展示和承担起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宣传片可以通过“茶之都、茶之源、茶之魂、茶之情、茶之路、茶之梦”等不同篇章综合介绍普洱市、普洱茶、茶马古道等各方面的内容,以“茶之都”介绍普洱的基本情况,“茶之源”介绍普洱茶悠久的历史及普洱茶为人类健康养生做出的贡献,“茶之魂”介绍普洱深厚的茶文化、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优越的生态文化,“茶之情”介绍世人对普洱茶千年不解的情缘,“茶之路”介绍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历程,“茶之梦”介绍普洱茶的未来和前景。普洱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宣传片的拍摄工作,力争打造一部普洱文化的传世佳作。

普洱茶文化之魂:茶马古道文化


普洱茶文化之魂:茶马古道文化

自唐宋起,西南产地的茶就因一项被称为“茶马互市”或曰“盐茶互市”的贸易活动而在流通着。刘健的《庭闻录》在清初时期这样记载:“顺治十八年(公园1661年)3月,北胜(今永胜)边外达赖喇嘛、干都台杰以云南评定,遣使几墨勒根赍方物求于北胜州开茶市,以马易茶。”这是一条关于云南的茶马贸易的确切史料。后来丽江府改设流官,且交通较便,茶市改设丽江。藏族商人每年自夏历九月至次年春天,赶马队到丽江领茶引,赴普洱贩茶。从丽江经景东至思茅,络绎不绝的马帮成群结队,每年贸易额有达五百万斤之多——这就是当年因茶繁荣的茶马古道,它打通了一条与藏区人民紧密连接的通道。

1729年(大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今天的宁洱县设置了普洱府,1736年,在思茅设立官茶局,从此思茅成为了普洱与西双版纳之间的茶叶中转站,清檀萃《滇海虞衡志》中云:“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从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1876年),思茅城商贾云集,普洱茶贸易异常兴盛。滇南商道已成为一条“茶叶商道”,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都有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思茅与普洱之间的这条路上。

后来,因为社会动荡、战争、清政府腐败等种种原因,茶马古道伴随着普洱茶产业的迅速衰落,也被废弃了。1990年的夏天,云南大学木霁弘教授等人来到了川滇藏的三角地带,在古人留下来的几条老路上徒步行走。在这几条远离城市,人迹罕至的古道上,就连吹过的一阵风都不愿意过多停留。

正是在这几乎快被彻底废弃和遗忘的道路上,他们凭借着文人的特殊敏感,用近似诗人的感觉去触摸这条曾经熙攘的古道,想发掘出眼前这条无名神秘古道的某种幽远而又深沉的内涵。

第一次,他们把这条无名的古道命名为“茶马古道”。两年之后,这次随意诗意的命名成为了一个正式的概念,这四个字,让普洱茶从几近湮灭的历史尘烟中,飘出了文化的茶香。随着田壮壮的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第一部纪录片《德拉姆》的拍摄,茶马古道彻底火热起来,国人们通过这样的影像,看到了怒江峡谷、古道、悬崖、激流还有碎石坡,田导演用光与影的艺术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真是表现了云南固特自然生态环境。

从此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一种涉及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的多维度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的进行大力地推进了云南地方史、地理文化、民族历史的研究,成为一场极为成功的云南地方传统文化的整合运动。

2007年,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普洱茶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以茶马古道为核心的云南地方文化整合运动彻底开展起来,并从中产生了以旅游业为首的新的产业价值。

二百多年间,世序更替,人事浮沉,无论是普洱府,还是普洱市,都与茶马古道从始至终地共同见证普洱茶历史的变迁。茶马古道,最终成为了普洱茶文化的灵魂,围绕这条古道上的所有一切也都热了起来,而随着茶马古道流动的最重要负载物——普洱茶,此时则顺理成章地将茶马古道文化融入其中,同时也将这场由茶马古道引发的普洱茶文化复兴运动推向了高潮。

深耕传统好文化 做足三鹤妙文章 广西文化厅厅长张虹视察广西梧州茶厂文化品牌建设


深耕传统好文化做足三鹤妙文章广西文化厅厅长张虹视察广西梧州茶厂文化品牌建设

7月31日晚,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张虹莅临梧州茶厂视察调研。张厅长一行参观了六堡茶陈列馆、独具特色的木板干仓,详细了解“三鹤”六堡茶的发展历程、生产经营情况,对梧州茶厂抓质量、抓品牌、抓文化的实践和成绩表示肯定,勉励企业再接再厉,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传承创新,推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特色鲜明、有历史、有故事、有情怀、有温度的茶文化品牌。作为“中华老字号”六堡茶龙头企业,广西梧州茶厂2012年荣获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广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来,以“传承六堡茶文化,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为企业使命,坚持"诚信、务实、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致力于六堡茶文化研究、挖掘和发扬。1、坚持质量制度和质量文化一起抓,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弘扬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使“绿色、健康、好喝、经典”的"三鹤"六堡茶成为消费者的首选。2、注重老木板干仓等工业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充实了文化氛围浓郁的六堡茶陈列馆的展示内容,弘扬老字号文化,为各界人士提供体验经典六堡茶品质和文化的理想场所。3、内强素质、外树品牌,提炼了彰显品牌实力的宣传语,积极参加各类茶业博览会和茶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提升"三鹤"六堡茶的文化精髓和影响力,为推动广西茶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3月,广西梧州茶厂荣获广西茶文化研究会授予"广西茶文化研究、推广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普洱茶的文化


普洱茶的文化

普洱的茶山,确实值得向往,即便不是这个季节。我一直在世界各地漫游,深知目前普洱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何谓一流水准?

那就是用现代人历尽歧路后终于明白了的智慧,小心翼翼地保护并营造了远古时代地球生态未被破坏前的原始状态,同时使之更健康、更科学、更美观。那种丰富、多元、共济、互克、饱满、平衡的自然奇迹,其实也是人类与自然谈判几千年后最终要追求的目标。首尾相啣的一个大圆圈,画出了人类的宏大宿命。为此,我常去普洱,把它当做一个课堂,有关哲学、人类学和未来学。

于是,一杯普洱茶,也就在陈酽、暖润之中,包含着人与自然间的幽幽至义。经常有朋友在茶桌前郑重地说一声,今天,请喝五十年的老茶。

我则在心里说,其实,这是五千、五万年的事儿。喝上一口,便进入了一个生态循环的大轮盘。在这种大轮盘中,人的生命显得非常质感又非常宏观,非常渺小又非常伟大。但最大的享受是使人生多了一份惦念。这种惦念牵连着贮存处的一个角落,再由这个角落牵连南方的连绵群山。这一来,那一小堆存茶也就成了一种媒介,把我们和自然连在一起了,连得可触可摸、可看可闻、可感可信。说大了,这也就从一个角度,体验了“天人合一”的人格模式和文化模式。

普洱茶的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更稳健、更着地、更深厚、更悠长。因此,在中国文化开始从“文本文化”转向“生态文化”的今天,它也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标志。

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地道中国人的安适晚年,应该有普洱茶伴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喝一口便知。

文化普洱 茶香更浓


文化普洱茶香更浓

哈尼族马帮茶道展示。

茶周刊讯:日前,第十一届中国普洱茶节在云南省普洱市隆重举办。本届茶节以“书画普洱”为主题,赋予普洱茶新的人文情怀,突出展示“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普洱新形象,精彩呈现历久弥新的普洱茶文化和绚丽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

茶节期间,普洱市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百名美术家、百名书法家、百名摄影家走进普洱,深入茶山,了解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感受普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和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充分体验“生态、和谐、妙曼”普洱,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和镜头捕捉精彩瞬间,用一幅幅美丽画卷展现普洱茶文化和普洱各族人民追求美好幸福新生活的场景,三百多幅书画摄影作品一起在普洱展出,成为此届中国普洱茶节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茶节期间,还举办了第四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评比活动,在报名参评的国内外茶人中,评选出了在推动科学普洱发展,以及在普洱茶资源、品种、原料、加工、营销和弘扬普洱茶文化等方面作出显著成就或突出贡献的十位人士。同时举行了第六届全国民族茶艺茶道表演大赛,来自国内20个参赛代表队的135名选手参赛,促进各民族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茶艺表演水平;民间斗茶品茶活动的开展也丰富多彩,促进了茶文化发展。茶节期间同时举行了第三届云南省普洱茶交易会,各地茶商云集普洱,名优产品汇集普洱,推介茶产品,弘扬茶文化,开展多形式、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交易会成为一次起点高、专业性强、辐射面广的盛会。

天长地久勐库茶“奉茶大典”演绎中华文化精髓


天长地久勐库茶“奉茶大典”演绎中华文化精髓

奉茶大典现场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戎加升致辞

6月19日上午,由中国茶文化促进委员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云南省茶叶协会主办,北京市茶业协会、北京福建茶业商会承办,知茗堂(北京)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视大公传媒、尚茶网协办的“天长地久·勐库茶”奉茶大典仪式在北京地坛公园方泽坛隆重举行。来自中国茶文化促进委员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云南省茶叶协会、北京福建茶业商会、云南省临沧市以及双江县的嘉宾200余人参加了奉茶大典。典礼由北京福建茶业商会执行副秘书长汪朝江先生主持。9:09分,在悠扬的古琴之声,唱赞官宣布典礼开始,身着中华传统汉服的主祭祀官入场开启奉茶大典。唱赞官唱请神农,两名侍女手捧神农氏牌位登上主祭坛,主祭祀官将神农氏排位庄重的摆放在主祭的神位之上,主祭祀官带领在场嘉宾向神农氏进香,鞠躬致意。祭祀仪式过程中,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戎加升先生向神农氏进献重达5000g的“天长地久·勐库茶”圆饼天茶,知茗堂(北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先鸣先生向神农氏进献重达4999g的“天长地久·勐库茶”方砖地茶。两份茶品共重9999g,代表着天长地久的含义,诠释了天圆地方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对中华人文始祖神农氏的崇敬。随后,唱赞官唱《天长地久·勐库茶赋》:世间香茗,洋洋大观。云南普洱,茶中瑰宝。勐库良种,世界名茶。双江勐库,高卧西南高原群山之间,仰雪山之巍峨,俯双江之交臂,重峦叠嶂,泉水鸣蝉,金乌玉兔,云雾弥漫,身至其中,心如隔世,此即勐库茶之故乡。勐库茶者,其叶尖而渐微,片厚而柔软,齿疏而浅钝。细观之,汤色浓艳,展南国之妩媚;纤毫显露,呈北宇之辉豪……奉茶大典期间,还进行了中国传统茶艺表演,在宽袍大袖的汉服挥动之间,“天长地久·勐库茶”演绎成汤色浓艳的香茗,并由戎加升先生将三杯天茶和三杯地茶再次进献给神农氏。此次奉茶大典是中国茶行业首次在北京地坛举行的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的祭祀活动。据本次奉茶大典的艺术指导朱锦武先生介绍,奉茶大典的全部仪式和流程是遵照中国传统皇家祭祀流程来体现,在复原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希望通过仪式对神农氏表示敬意,也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和茶文化。奉茶大典仪式后,中国茶文化促进委员会会长黄赤淳先生、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分别致辞,对奉茶大典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女士对“天长地久·勐库茶”奉茶大典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此次奉茶大典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茶文化完美地呈现出来,为中国茶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提及此次奉茶大典为何选择地坛公园举办,知茗堂(北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先鸣先生说,茶叶是天地孕育的灵物,是天地赐予国人的瑰宝,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坛是中国明清两代统治者祭祀大地的场所,通过祭地的仪式来祈求大地平和、万物滋养。“天长地久·勐库茶”的含义就是取自天地合一、天圆地方的含义,在地坛公园举行奉茶大典也是祝愿中国茶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当天下午,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还举办了“天长地久·勐库茶新品发布暨赏鉴会”。天长地久·勐库茶项目组发布了鉴赏家级茶品,包括勐库味道、勐库大树、勐库茶王三款200g圆饼普洱生茶。天长地久·勐库茶鉴赏家系列产品采用云南双江勐库地区产的大叶种晒青毛茶,原料均采用大树茶,鉴赏家系列茶汤通透,色泽明亮;清新脱俗,一尘不染,入口即化;带有幽柔花蜜香,醇厚香甜,喉韵深远,舌面有渗透感,扩散性好。“舌底鸣泉”之感令人心旷神怡。

普洱茶文化展:感受不一样的普洱茶文化


普洱茶文化展:感受不一样的普洱茶文化2011年12月26日至30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之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展在龙舟广场举行,除了有省内、州内知名茶叶公司、企业,以及茶文化底蕴深、经营特色突出、经营历史悠久的茶庄参展外,还有民间茶艺表演、现场签字售卖普洱茶珍藏纪念和艺术节茶庄纪念饼等活动。普洱茶文化展成为爱茶人士的好去处,也是体验普洱茶文化、品茗的好去处。图为:拉祜族烤茶走进普洱茶文化展区,"易武抱朴轩茶庄"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茶饼、工艺茶等,门口陈列着各种茶马古道马帮用具,透出浓浓的马帮茶文化氛围。以马帮为主体的茶马古道运输随着历史的进程已退出舞台,许多古道、驿站、堆店等茶马古道遗址在岁月的长河中也消失殆尽,但"茶马古道,悠悠岁月"的情怀,在这里能体会到一二。享有我州最具影响力的普洱茶贡茶第一镇盛誉的易武古镇,是着名的茶马古道源头和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易武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以生产七子饼茶、沱茶、砖茶等普洱茶闻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远销西藏、东南亚各地,明、清时期,因生产贡茶而闻名遐迩。2000年创建于易武老街的"抱朴轩茶庄",专业加工生产普洱茶各类产品,有传统的普洱茶各类茶饼、砖茶、金瓜茶、葫芦茶、工艺茶等30多个系列产品。其产品原料均精选古六大茶山无污染、纯天然的乔木大叶种茶,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制作精细、条索清晰、白毫显露、口感淳厚、汤色金黄而厚等特点。2007年,抱朴轩茶庄被我州评为食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并在2010年举办的首届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斗茶大会中获得金奖。此次来艺术节参展,抱朴轩茶庄还应主办方邀请,带来了自己的舞狮队,在开展当天表演狮子朝贺,为艺术节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气氛。同样来自易武的同兴号茶庄,前身是易武茶庄,创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前身称中信行、同顺祥,是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有名的四大茶庄之一。据清贡茶案册记载,云南圆宝贡茶(七子圆饼茶)为该茶庄首创。在艺术节期间,同兴号茶庄向顾客展示了手工传统压制茶饼的工艺,茶饼包装上印有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纪念字样,落款为"易武同兴号茶厂压制".顾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茶饼的内签上署上姓名,或是写上祝福的话语,赠送亲朋好友,或是留作纪念。一些省内、州内的名牌企业、公司也汇聚其中。包括享有西双版纳茶产业"十八个最"的古老品牌---云南同庆号,最现代化的普洱茶生产企业---七彩云南茶厂有限公司。清乾隆元年(1736年),同庆号茶庄在易武设坊制茶,最早推行普洱茶六选六弃之精细做法,因其品质超群而声名大振,是当时西双版纳普洱茶生产销售量最大的茶庄。同庆号茶庄使用的龙马内票图案,是中国历史上商标之瑰宝,已载入茶文化史册。其所产普洱茶,均采自六大茶山乔木型明前古茶,均系传统手工制作,受到国内外广大普洱茶爱好者的赞誉。同庆号国礼普洱茶更是再现了西双版纳州出品"国礼茶"的至高荣誉。七彩云南茶叶旗下拥有覆盖全国市场的"七彩云南"茶叶品牌和高端子品牌"庆沣祥"茶庄品牌,是我省着名的茶企业,在今年第四届"金芽奖"中国茶品牌评选活动中,七彩云南茶叶公司被评为"中国普洱茶标志性品牌"大奖。此次展销会上,两家公司都带来了各自的优质普洱茶产品,种类繁多,还有专业人士为顾客现场表演茶艺,是普洱茶爱好者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品茗的好地方。此外,我州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茶艺表演,也是本次展销会的一个亮点。西双版纳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发祥地、原产地,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清朝普洱贡茶的采制、采办中心,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源远流长。世代生活在西双版纳的13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保留着各自独特的食茶、饮茶和用茶习俗,同时,各民族彼此之间也形成了一些相同或相近的茶俗。最具代表性的有:傣族的烤茶、茶水泡饭、喃咪茶、竹筒茶;哈尼族的土锅茶、烤茶、竹筒茶、喃咪茶;布朗族的酸茶、炒老茶;拉祜族的烤茶、竹筒茶等。其中,酸茶、凉拌茶、喃咪茶是布朗族、基诺族等民族受特殊的地理与社会环境、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以茶为菜的生活习俗,专家说是世界上其它民族没有的,是最为原始、古朴的食茶习俗的遗留,也是最原始、最古老、最简易的茶文化,是茶树原产地、茶文化发祥中心的历史佐证。西双版纳各民族爱茶、用茶、敬茶、祭茶,视茶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灵性之物。独特的饮茶习俗和祭茶、采茶歌舞等民族茶文化,丰富和拓展了普洱茶的文化内涵。宾客不但能亲眼看到哈尼族的土锅茶、拉祜族的烤茶等的制作过程,还能亲口尝一尝、品一品,感受不一样的普洱茶文化。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用普洱文化诠释中华传统文化》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