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

英国是传统饮红茶的国家,已有300多年历史,当今茶仍是英国的第一大饮料,消费量占饮料总消费的44.5%,有饮料习惯的人占70%-80%,茶可谓是英国的“国饮”。英国人把饮茶视为是“思考和谈话的润滑剂”。1990年以来英国年进口茶叶18万-20万吨,除转口外净进口茶约14万-15万吨,每人年平均饮茶3千克。目前在英国除家庭饮茶,其他如“饮茶舞会”、“茶会”等也有复苏,茶馆、茶室也卷土从来。习惯上泡茶冲水次数,根据茶类的不同也有差别,武夷小种红茶冲泡红茶2-3次,工夫红茶冲泡2次,绿茶、珠茶冲泡3-4次。普通饮茶都加入牛奶或奶酪,多数人用冷牛奶掺和,但也有的喜爱热饮,先在茶杯中放入牛奶,然后注入茶汤,再加糖调味。苏格兰人采用奶酪与牛奶交互使用。英格兰人多用牛奶,有的在杯中放一片柠檬。英国的茶室遍及都市城镇,可随时随地饮茶,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国。英国人有习惯于早上躺在床上看报,不洗脸先喝茶,每天上午10时或下午3时为喝茶时间,也有把下午喝茶称为“下午茶”除爱喝红茶外也有少数饮绿茶、花茶和乌龙茶。

扩展阅读

回族饮茶习俗


回族禁酒,宴宾待客,以茶为敬,这是与其他周围少数民族以酒为敬最根本的区别,所以在宴请待客、节日礼仪、婚丧嫁娶中均是以茶为敬,这也是惟回族独有。在大理、巍山、洱源一带回族之间的礼仪交往都是敬送糖、茶为主,看望老人不能空手前往,都要准备一份上好的茶叶和糖;回族家请“园经客”(在特定的纪念日敬诵全本《古兰经》而邀请亲朋好友团聚),被邀者一般都要送给主人茶叶、糖果、糕点以表寸心;再者回族青年之间恋爱相好,处一段时间以后,男方父母到女方家求亲要送上一份茶、糖,叫“开口糖”;回族之间助丧、悼念到死者家一般称“点茶”。从诸多方面的礼仪习俗中可以看出“茶”在回族的生活中是一种不可缺的生活物质元素,回族在自己的生活习俗中赋予“茶”一种生命的情感,一种感情的寄托。从某种意义上讲茶叶这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饮品,来到回族的生活中已经不是一种纯粹意义的物质价值,它更是蕴涵了一种感情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回族钟爱茶,同时对饮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茶道,回族家最常饮用的是苦而香纯的烤茶,在招待贵客时煨烤茶、冲糖茶、沏花茶时都要敬这道茶。

回族家最喜欢烤茶,茶叶选用青茶或焙制的绿茶。选用陶釉或纯粹的土瓦茶罐,在火塘边或者是火炉上,用炭火(非明火)边烘边抖,直到茶叶呈赤黄色散发出喷鼻的香味,便恰到好处。精细的方法俗称“百抖茶”,即是慢烤细抖,掌握好火色,烤好后,稍停片刻,便将滚开水徐徐倒入茶罐内,随着茶水沸腾慢慢加添。这头道茶味道浓量多,却是香气扑鼻,味甘而苦名叫“老苦茶”。喝后回甜甘纯,有心舒胸畅之感,且赋有苦中有甜,以苦为乐的人生意义。二道茶是“甜茶”,也叫糖茶,茶罐中放水靠火涨沸约十分钟,倒在茶盅内再放进核桃片末,片末要薄而脆,入口不用嚼即可以化,然后将另一水煮的泡姜糖水加入掺和,味道香甜带辣,有健胃发功润肺的作用。以此寓意生活先苦后甜,甜不忘苦,做人要厚道,做事要干练利落不能拖泥带水之意。这第三道茶,把茶水再涨沸后,稍加茉莉、金银花、菊花的满盅茶,茶味道淡而甜,香郁爽口,暗喻人生平平淡淡,和和美美才是真。“苦甜淡”三道茶蕴含回族人家千百年间根植于玉洱银苍间所品味出的一种人生哲理,做人一辈子的三步曲。

回族人家沏茶、饮茶、敬茶都很讲究,盛茶汤的要用细白瓷盅,先用温水将茶盅烫洗后,才将茶汤一一倒入盅内,茶水不能太满,一般是一次倒入的茶水一口有余,当在倒茶水时发现某一盅茶汤中有一直立浮动的茶梗喻意“茶客”到家,就要将这杯茶敬给最长、最尊贵的客人,然后才按年龄大小、辈份敬茶。在向客人敬茶时,同时要端上糖果、点心或是一些糯米做的甜食,喻示着这主人热情好客,女主人能干会持家。在客人面前,一般家里的妇女、小孩都不陪坐,沏好茶做好甜食端上桌后,她们都要退让出去。

平时一般的宴席桌面上就不敬“三道茶”,只敬客人烤茶。结婚男方到女方家接新娘要先敬上一盅“糖茶”;女方家送亲到新郎家第一时间也是敬一盅“糖茶”。到晚间请阿訇证婚念“喜经”也要敬客人“糖茶”,喻示一对新人美满幸福。

回族生活中对茶有许多的饮用方式,每一种饮茶方式都有它特殊的功效和寄予表达的意义。在茶的饮用上他们还创造了一些有益健康和治病方式。有一种茶是将核桃仁用羊油烤糊,然后将烤糊后的核桃仁捣成碎末,用茶水和红糖水掺合,吃这种糊核桃茶能起到消食健胃治疾的功效,对消化不良的胃疾很有帮助。

回族对茶情有独钟,这跟回族的信仰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回族大多习惯饮绿茶,抓一把吹口气在鼻子上闻一闻,就知道这茶好不好,经不经泡。

日本饮茶习俗


日本饮茶的历史较久,一般国民喜爱玉露茶和煎茶,农村多饮粗老的番茶,很少加糖和牛奶,近20年来兴起一股饮乌龙茶和黑茶热,认定是减肥、美容、健身的最佳饮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罐装茶饮料的消费在全国基本普及,而绿茶罐装饮料的开发也有10多年历史。日本年消费茶叶总量在5万-6万吨,每人年均饮茶1.04千克。

日本男女结婚设宴待客,新娘一定要给客人敬茶,它的含义是:女孩出嫁男方,有如茶花一样纯洁,茶水一样清白,没有丝毫的混浊。然而男女离婚是不喝茶的,以示一刀两断,决不藕断丝连。

日本民间以茶招待客人极为考究,称为“茶道”。“茶道”的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崇向“茶道”之美,茶质、水质、环境优良是饮茶者善性的首要条件。日本人认为喝茶,一人自饮有脱俗之感,二人同饮备感亲切,三四人共饮兴趣盎然,六人以上聚饮则不免过于庸俗。

日本人长期习惯于饮醇和爽口氨基酸含量丰富的烘青茶,而多酚类含量高苦涩味较浓的茶则不受青睐;采用茶壶冲泡斟杯饮用,注重汤色、滋味和香气,对外形没有严格要求。市场上还出现茶叶冰淇淋、茶饮料、茶挂面等饮食品。

法国饮茶习俗


法国人饮绿茶,要求绿茶必须是高品质的。饮绿茶方式与西非饮绿茶方式一样,一般要在茶汤中加入方糖和新鲜薄荷叶,做成甜蜜透香的清凉饮料饮用。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西靠大西洋。自茶作为饮料传到欧洲后,就立即引起法国人民的重视。以后,几经宣传和实践,激发了法国人民对“可爱的中国茶”的向往和追求,使法国饮茶从皇室贵族和有闲阶层中,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法国人最爱饮的是红茶、绿茶、花茶和沱茶。饮红茶时,习惯于采用冲泡或烹煮法,类似英国人饮红茶习俗。通常取一小撮红茶或一小包袋泡红茶放入杯内,冲上沸水,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鲜鸡蛋,再加糖冲饮的;还有流行饮用瓶装茶水时加柠檬汁或橘子汁的;更有的还会在茶水中掺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做成清凉的鸡尾酒饮用的。

花茶,主要在法国的中国餐馆和旅法华人中供应。其饮花茶的方式,与中国北方人饮花茶的方式相同,习惯于用茶壶加沸水冲泡,通常不加佐料,推崇清饮。爱茶和香味的法国人,也对花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年来,特别在一些法国青年人中,又对带有花香、果香和叶香的加香红茶发生兴趣,成为时尚。

沱茶主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因它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国一些养生益寿者、特别是法国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每年从中国进口量达2000吨,有袋泡沱茶和山沱茶等种类。

信阳饮茶习俗


信阳是名茶之乡,盛产白毫细嫩、汤色碧绿的上乘“信阳毛尖”。信阳人爱喝茶、会喝茶,茶喝得可谓尽心尽意而又家常至极。

茶将茶乡人的朴拙纯厚天长地久地浇灌在山乡村岭,茶已与信阳人血脉、魂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那清纯简洁、内涵丰富、苦中有甜、甘味无穷的品性正是茶乡人所崇尚的精神品格。信阳人又把浓浓的友情泡在这酽酽的茶汁里,款待四海友人,八方宾朋。早春三月,谷雨前后,豫南山乡的万亩茶园新芽吐翠,生机盎然,山山坳坳绿得那么博大,那么纯净,那是信阳茶农孕育了千百个日日夜夜的真情和汗水,八万个芽叶才能采摘出一斤优质毛尖茶,信阳茶是最浓缩的爱,最凝练的情!

信阳饮茶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无论各色人等,男女老幼,朝野雅俗,无论为文的为商的为官的为民的,也无论有身份的无身份的钱多的钱少的,几乎人人皆有嗜茶之好,人称茶为“国饮”,但唯有到了信阳才能真正体味到这种泱泱大国透彻入里的“国粹”和民族意识。如若要研究信阳的民俗学,首先要论及的则应是信阳的茶道。见客先上茶,这是信阳人一般的家庭礼俗。不倒茶,主人便觉无法显示热情,愧对来客;不饮茶,客人又会手足无措、言语不畅。如果来客是位烟君子倒还好,若不会抽烟便更觉无趣。在信阳,不倒茶意味着逐客,客人阻止倒茶或续茶,则表示片刻即走。往往是一杯热茶捧着,氤氤氲氲中,亲朋好友的叙谈才亲密无间,气氛融洽。茶成了好客的信阳人交友的重要仪式和内容,客人来请喝茶,客人走了要送茶,对遥远的友人,信阳人还喜欢寄一包新茗送情谊。茶,在信阳友情的锦缎上,犹如织锦的金梭,往返穿行,运载着缕缕情丝和绵绵厚义。

信阳在喝茶上十分讲究,极儒雅,极繁文缛节,贵族气十足。主人在陪客人饮茶时,不断打量客人杯中茶水的存量,如果喝去一半,就会及时续茶,使茶汤浓度保持一致,水温适宜。到信阳作客,饮茶应漫饮细啜,边谈边饮,不可狂饮暴喝。客人喝足,倒掉残茶,即示意不再饮用,否则,主人还会给客人续茶。在信阳以茶敬客,敬客的茶要好,沏茶的水要好,茶具旧时多用茶壶,先泡茶后倒茶水,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用茶杯直接泡茶,否则视为不大方、失礼。茶具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沸水要落了滚才可沏茶。杯中放了茶叶,注入浅水,但并不饮,而是倒去浮沫再注水,这叫“洗茶”。经过了这番洗,茶方可饮。送给客人的茶水不是十足的满杯,而是七成满,俗称“茶七酒八”。茶杯是绝对不可盖的,这既不同于北京的盖碗茶,更不同于闽南的功夫茶。信阳人饮茶无论城乡都讲究一个观赏美,客人到来,一溜十几个玻璃杯亮晶晶排开,一一放茶叶,又一一注浅水洗茶,再一一斟满,一杯杯捧到客人手上。尤其是当你到农民家做客,看到胼手胝足的主人不厌其烦地为你做着这一切,及至你捧起杯来,但见杯中绿叶徐徐而落,一枪一旗渐次展开,茶汁莹绿剔透,犹如人捧了块芳香四溢的翡翠时,你会觉得有这样的茶喝着,就是给个神仙你都不愿去做的。

云南彝族的饮茶习俗


由于我国高山峡谷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缺少蔬菜,所以这里的少数民族常以喝浓郁热茶的烤茶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所谓“每日必饮三次茶”。烤茶种类多样,咸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艰苦劳作的能量之源,也是节庆待客的灵性之物。

烤茶,云南人都亲切地称呼为“罐罐茶”,也有叫做“百抖茶”或“小罐茶”。彝族罐罐茶是云南楚雄彝族自制州独特的传统茶俗,也是云南老百姓的一种颇具当地特色的饮茶方式。老年人特别喜饮瓦罐烤茶。

烧制罐罐茶时,先将土罐内水气烤干,然后放入茶叶,然后边烘烤边轻轻抖动,直至茶叶颜色变黄,发出焦香气味时,再将其倒入杯内,用沸水冲泡饮用。

注意的要领是,茶叶如烤不到火候,就透不出特有的焦香,但如烘烤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茶叶焦糊而失去茶味.这就要求茶烤至恰到好处不停的在小瓦罐里翻转、抖动而使茶叶受热均匀,待茶烤出香气后,即冲沸水入罐(不满罐),这时罐内发出"嚓嚓"声,茶汤化作茶沫、茶泡罩在罐口上下涨落,如此反复冲入沸水三、五次,至茶汤不溢出罐口为限,这茶香四溢的"罐罐茶"就大功告成。

罐罐茶色泽深红,味道浓香,讲究的就是色的浓酽和味的苦涩,胜于泡茶,所以罐罐茶喝起来浓香可口,茶汁十分浓烈,喝起来有劲,喝多了还会"醉人",初次喝口感又苦又涩,罐罐茶饮后可提神醒脑,据说益于消化,增强食欲,同时还起到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清心明目等功效。

罐罐茶每次倾入茶杯中的茶汤不多,每次只斟浅浅半杯,饮茶时,不能大口大口地喝,多彩的茶汤色调、富于变化的袅袅热气,喝一口,惟觉香气溢口。

罐罐茶的功夫在于一个"抖"字。抖是罐罐茶的关键。要注意的是,抖时罐始终不离火苗,且要不紧不慢地抖,以让茶叶在罐中受热均匀,既不焦,也不糊,这样制作出的罐罐茶才能剔其涩苦味,而入口香气四溢,舒心爽口。

据说在罐罐茶中滴入几滴白酒,可治风寒感冒,如加些焦糊的大米又可治痢疾,添上少许经火烧过的食盐,又可成为止泻、医治头痛的良方,放入姜丝或姜片,又能治疗流感。

云南少数民族的罐罐茶演化出来的盐巴茶、糊米茶、蜂蜜茶、核桃蜂蜜茶、生姜红糖茶等,有的具有药用价值。

中国回族的饮茶习俗


宁夏回族民间茶俗甚多,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而且还从选茶、赠茶、用茶、点茶、配茶、煎茶、冲茶、递茶、加水、品饮、宴请等诸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茶事礼俗。可以说回族民间茶文化内容丰富,兴旺发达,经久不衰。

宁夏回族民间有谚语云:“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响盖碗。”每个回族家庭至少有两套盖碗盅子,有的多达十几套。他们喜用盖碗子饮茶,不用缸子和杯子。饮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族茶谚云:“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那些上了年纪的回族老人每天清早礼完“榜布达”(晨礼),有喝早茶的习惯。他们围在火炉旁,烤上几片馍馍,总是要“刮”一碗子的。这碗子也叫“盅子”,是一种陶瓷器皿,古代叫“茶盏”,底小口大。茶碗、茶盖、茶托(长方形叫盅船、茶船)配套,俗称“三泡台”(好似战地碉堡)。有的茶盖上绘有蓝色的花纹或红色的小花朵,还有的绘有绿色或黑色阿拉伯文“清真”字样,既精巧美观,又方便耐用。喝茶先备一壶滚烫的开水,把茶、糖等原料放入盅内,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再喝。用盖碗盅子喝茶有很多好处,民谚云:“一防灰(清洁),二防冷(保温),三防茶叶卡喉咙(安全)。”

择茶、泡茶、配茶种类甚多,都依经济条件、茶宴大小、宾客身份、生活需要而定。一般常见的有红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糖、枣、茶)、红四品(红茶、红枣、红糖、枸杞)、白四品(白毛尖茶、白糖、芝麻、白葡萄),还有开胃化食的五味茶,即绿茶(苦)、山楂(酸)、芝麻(香)、白糖(甜)、姜(辣),健脾强肾、提神明目的五珍茶(龙眼、枸杞、葡萄干、杏脯、祈门红茶),生津养胃、健身美容的元宝茶(珠茶、红枣、枸杞、桂元肉、葡萄干),提气补虚、强身健骨的八宝盖碗茶(茉莉花茶、冰糖、红枣、芝麻、元肉、枸杞、葡萄干、核桃仁)等。一般回族家庭除山区喝罐罐茶以外,川区回民多喝“三香茶”和“白四品”,所选茶叶有茉莉花茶、毛尖茶、陕青茶、红茶、砖茶、珠茶等。家庭条件好的喝龙井、乌龙、碧螺春等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宁夏回族群众还根据需要,自制了明目清心的枸杞泡茶、止咳化痰的锁阳膏茶、滋阴补肾的羊骨髓茶和八宝甜面茶。

“客人远至,盖碗先上”,家里来了客人,宁夏回族多用盖碗茶来招待。他们先将盖碗擦洗干净,盛上茶叶和佐料,揭开茶盖半遮掩,将沸腾的开水注入盅碗内,冲出一圈一圈浪花,恰似牡丹开花。泡约五分钟,双手递给客人。客人饮茶边喝边“刮”,不得用嘴吹或吸出声响。否则会被视为不懂茶礼、没有教养之人。喝茶时要留茶汗,不得一次喝干,要边喝边添。左手擎着托盘,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抓住盖顶,第四指卡住盖口,“刮”一下,喝一下,茶露汤色,常喝常有,清香爽口,连绵不断。这一套茶事活动,就贯穿了“轻、稳、静、洁”的饮茶礼节。“轻”指冲、刮、喝要轻,不得出声;“稳”指沏茶要稳要准,落点准确,一次沏妥当,似蜻蜓点水,不浅不溢,不漫不流;“静”指环境幽雅,窗明几净,无干扰,无噪音;“洁”指茶碗、茶水清洁卫生,一尘不染。

宁夏回族喝茶全在于“刮”,不会“刮”就等于不会喝茶。俗话说:“吃油香要掰呢,喝盖碗子要刮呢!”回族吃油香要掰开,一小块一小块地吃,禁忌囫囵吞咬,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节之人。喝茶要用碗盖一下一下地“刮”动,使茶叶和佐料加速溶解,使汤汁尽快变温,喝时又不会烫嘴。使用茶盖不仅可以防尘防灰、保温,而且还可起到搅拌茶叶的作用。民谚说:“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意思是说,“刮”第一遍时只能喝到最先溶化的糖的甜味,“刮”第二遍时,茶叶与佐料经过泡制,香味完全散发出来了,这时的味道最佳。“刮”第三遍时只剩下茶叶淡淡的汤色,能起到解渴的作用。回族先民用茶消食,以茶代药,以茶代酒,继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茶文化传统。回族婚礼中的提亲裹包,以茶包为主,订婚时亲邻喝“定亲茶”,结婚时喝“喜宴茶”,婚后与老人喝“阖家茶”。某人干事业决心很大,也用“下茶”来形容,表示坚决,与古代“茶不移木”同出一辙。

“金茶银茶甘露茶,比不上回族的盖碗茶。”因为盖碗茶多有糖、红枣、核桃仁、枸杞、桂元肉等配成,本身就是“长寿果”、“益寿果”,营养价值极高,所以各类盖碗茶对强身健体大有裨益。“回回老人寿数长,早起礼拜喝茶汤”、“不抽烟,不喝酒,盖碗子不离手”,这些都是回族养生保健的宝贵经验,从中不难发现饮茶在回族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性。

各国不同的饮茶习俗


不同茶叶的冲泡和饮用方法都是各有讲究的,而不同的爱茶人,在饮茶方面也有着各自的喜好。你知道吗?全世界有很多国家和地方,它们也有着各自的饮茶方法和习俗。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各国不同的饮茶习俗。

目前,在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喜爱品茗,甚至有些地方把饮茶品茗当作一种艺术享受,颇受推崇。但是,各国的饮茶方法并不相同,不同国家之间是各有千秋。

在英国,茶可以被称为民族饮料。英国人喜欢现煮浓茶,加上糖块和少许冷牛奶。

泰国人则是喜欢在茶水里加冰,一下子就冷却了,甚至冰冻了,这就是冰茶。

蒙古人喜欢把砖茶放在木臼中,捣成粉末状,加水后锅中煮开,放上一些盐巴,还会加上牛奶和羊奶。

新西兰人把喝茶作为人生的最大享受之一。许多机关、学校、厂矿等还特别订出饮茶时间。各乡镇茶叶店和茶馆比比皆是。

马里人饭后喝茶。把茶叶和水放入茶壶里,然后炖在泥炉上煮开。茶煮沸后加上糖,每人斟一杯。

加拿大人泡茶方法最为特别,先将陶壶烫热,放上一茶匙的茶叶,再以沸水注于其上,浸七、八分钟,然后将茶叶倾入另一热壶供饮。一般会加入乳酪与糖。

斯里兰卡居民酷爱喝浓茶,茶叶又苦又涩,他们却觉得津津有味。而斯里兰卡的红茶全世界闻名,在其首都科伦坡有经销茶叶的大商行,经由专家凭舌头尝试味道,再核定茶叶的等级和价格。

法国人最爱饮用的茶以红茶为主,其中热爱绿茶与花茶的人也不少。法国人饮用红茶的方法和英国人类似,采用冲泡或烹煮法,通常取一小撮红茶放入杯内,冲上沸水,再配以糖、牛奶、。有的地会拌以新鲜鸡蛋,再加糖冲饮的。还有一种法国很流行的品茗方法是在饮用瓶装茶水中加上柠檬汁或者橘子汁

法国人也比较喜欢花茶,常见的地方主要是在法国的中国餐馆和旅法华人中供应,饮花茶的方式与中国北方人饮花茶的方式相同,放入茶壶然后注入沸水冲泡,通常不加作料,习惯清饮。法国人饮茶可以说和他们传统的浪漫习俗一样,不甘于很平淡的品茗方法,总是习惯推陈出新,所以近些年来,沱茶在法国也是比较受到欢迎的一种茶品,不过跟国人的饮用方式不同,法国人都喜欢进行调饮。

从上述内容来看,不同国家的饮茶习俗是不尽相同的。在饮茶方面有着各自的喜好,不仅是制茶工艺的区别,还有对口味的追求,均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你有机会到达一个新的国度,一定要品品当地的茶哦,想来一定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其中。

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


茶与咖啡、可可号称世界三大饮料。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加强,东方的茶也在许多国家成了新宠,从而在全球出现了形形色色的

饮茶习俗。

美国人饮茶力求简单、快捷,他们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喜欢喝速溶茶。这种茶是将茶叶加工成粉末,然后加入柠檬汁、白糖等佐料制成的。饮用方法和饮速溶咖啡一样,只需加入开水即可。

南美人喜欢喝用当地马黛树叶制成的马黛茶。据说喝了这种茶,不仅能帮助消化,而且特别提神。

埃及人喜饮甜茶。他们在待客迎宾时,常庄重地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入许多白糖。但是,这种浓甜茶只要喝上二三杯,嘴里就会感到粘粘糊糊的。

印度人爱喝一种加入姜或小豆蔻的“萨马拉茶”。他们喝茶的方式十分奇特,把茶斟在盘子里,伸出舌头去舔饮。另外,绝不用左手递送茶具,因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厕所的。

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人喜饮绿茶。在饮用时他们总要在茶里加入少量的红糖和冰块,有的人还喜欢放入薄荷,再加入一些冰糖,称为“薄荷茶”。这种茶清凉香甜,喝起来有凉心润肺之感。由于北非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不许饮酒,因此,饮茶成了待客佳品。客人来访时,见面3杯茶,按照礼节,客人应当一饮而尽,否则就是失礼。

道教与茶 饮茶习俗


道家清静淡泊、自然无为的思想,与茶的清和淡静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中国的饮茶始于古巴蜀,而巴蜀也是道教的诞生地。道教徒很早就接触到茶,并在实践中视茶为成道的“仙药”。道教徒炼丹服药,以求脱胎换骨、羽化成仙,于是茶成为道教徒的首选之药。在茶从食用、药用向饮用的转变中,道教发挥了重要作用。

壶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把茶与道教最高目标羽化登仙直截了当地联系了起来。南朝着名道教理论家陶弘景在药书《杂录》记:“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丹丘子、黄山君是传说中的汉代神仙人物,饮茶使人“轻身换骨”,可满足道教对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追求。

西晋道士王浮《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曰:‘予丹邱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丹邱(丘)子向虞洪乞茶。

道教徒崇尚饮茶,其对饮茶功效的宣扬,提高了茶的地位,加强了饮茶习俗的传播。正是通过两晋南北朝时期道士、方士对饮茶的宣扬,促进了饮茶的广泛传播和饮茶习俗的形成。

维吾尔族的饮茶习俗


茶也是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料,可以说是“不可一日无茶”。

若至维吾尔族人家作客,一般由女主人用托盘向客人敬第一碗茶。第二碗开始,则由男主人敬。倒茶时要缓缓倒入茶碗内,茶不能满碗。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将碗口捂一下,即是向主人示意:已喝好。喝完茶后,还要由长者作“都瓦”(默祷)。作都瓦时,要将两手伸开合并,手心朝脸默祷几秒钟后轻轻从上到下摸一下脸,“都瓦”即告完毕。主人作都瓦时,客人不能东张西望,嘻笑起立,需待主人收拾完茶具后,客人才能离席,否则视为失礼。维吾尔族人分居于新疆天山南北,饮茶习俗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别。北疆人常喝奶茶,一般每日需“二茶一饭”。喝奶茶时,常以一种用小麦面制成的圆形面饼“馕”(为民族传统面食)佐食。北疆伊犁地区的妇女还有在喝完奶茶的液体后,再将沉于壶底的茶渣和奶皮一起放在口中嚼食的“吃茶”习惯。南疆人则常喝清茶或香茶。维吾尔族人的饮茶方式仍是沿袭我国唐宋时的煎茶或煮茶法。煮茶用具,北疆大多使用铝锅,而南疆喜用铜质长颈茶壶或陶瓷、搪瓷的长颈茶壶。喝茶时均用茶碗,一般用小碗喝清茶或香茶,而用大碗喝奶茶或奶皮茶。此外,还有人喜食将糖放进茶水煎煮的“甜茶”和用植物油或羊油将面炒熟后,再加人刚煮好的茶水和少量盐的“炒面茶”。

各个国家的饮茶习俗


欧洲

荷兰:17世纪初就从中国进口茶叶。有早茶、午茶、晚茶风气。习惯红茶,有的还佐以糖、奶、柠檬等。

英国:17世纪传入茶饮。有下午茶之风。红茶为主。80%的英国人每天饮茶,年均饮茶3-7公斤。茶叶消费占总饮料消费一半,茶叶进口量长期遥居世界第一。

法国:17世纪传入茶饮。最早进口中国绿茶,以后是乌龙茶、红茶、花茶、沱茶。饮茶成为法国人日常必需。

非洲

摩洛哥:由丝绸之路传入。日常饮“三道茶”,绿茶为主。95%的茶叶来自中国。

肯尼亚:20世纪自印度引种茶叶。主要饮红碎茶,近几年开始有饮绿茶的。

美洲

美国:17世纪末,茶叶随移民来到新大陆。18世纪以中国武夷茶为主,19世纪以绿茶为主,20世纪饮红茶激增,最近几年风饮白毫乌龙。

大洋洲

澳大利亚、新西兰:多为欧裔,饮风多同英国

亚洲

印度:17世纪由中国传入,世界红茶主产地,习惯奶茶。

日本:汉唐时由中国传入,承继中国古法,形成茶道。直接以茶末加以点煮。产茶。

韩国:汉时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后形成完整的“茶礼”。现在饮茶既有传统的点茶法,抹茶、叶茶并存,也有新发展的茶艺。红茶、绿茶、乌龙茶都饮。

武夷山饮茶习俗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历史,茶习俗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千姿百态,各呈风采。就武夷山饮茶习俗而言,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等形式。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饮茶习俗至今在有的农村或茶艺馆还依然可见。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A、敬茶:在武夷山的农村较为普遍的茶俗便是“客来敬茶”,“一杯香茗暂留客”,表达了武夷山人对客人的问候和敬意。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体现武夷山人重情好客的美德和传统礼节。

宋代以来,武夷山民间流传着“客至莫嫌茶当酒”的风俗,大抵客至,寒暄问候,邀请入座,主人的家属,立即洗涤壶盏,升火烹茶,冲沏茶水,敬上一杯香茶。主人讲究“端、斟、请”;客人则留意“接、饮、端”的举动,主人以左手托杯底,右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躬着茶,微笑地说:“请用茶”。饮茶人宜双手接杯,道声谢谢,端杯细啜,赞主人茶叶佳、好,一道茶后,寒暄叙话,主人复斟茶,饮毕不能将余渣倾倒,主人要待客人告别后方可清理、洗涤茶具。

B、擂茶:武夷山有的村流行着一种“喝擂茶”的习俗。擂茶是农家招待客人必备的饮料,其原料一般只用茶叶、大米、桔皮擂制。讲究的还放入适量的中药菌陈、甘草、川芎、肉桂等。喝起来特别香甜,是一种可口的饮料,特别是在炎夏,具有清凉解暑的功效。在喝擂茶的同时,还备有佐茶的食品,如花生、瓜子、炒黄豆、爆米花、笋干、南瓜干、咸菜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敬茶时擂茶碗内溢出的阵阵酥香、甘香、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实在令人心驰神往,是待客的佳品。

所以说茶文化不仅仅是当代人的,更是一代代的传承/我们更需要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茶俗文化底蕴厚重,茶俗文化独树一帜,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中国民间茶俗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回族的饮茶习俗——盖碗茶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回族的先民在古代时从事游牧业,并以牛羊肉、乳酪为主食。故其对茶之消食除腻作用特别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尤其爱好饮茶,并以茶代酒。长期以来,回族的各种茶俗甚盛。下面介绍的是回族的饮茶习俗——盖碗茶。

回族喝茶的一大特色是都喝盖碗茶,即俗称的"三件套"、"三炮台",由茶碗、茶盖、茶托组成。有的茶盖上还绘有蓝色的花纹或红色的小花朵,有的还绘有绿色或黑色的阿拉伯文"清真"字样,精巧美观,方便耐用。

用盖碗茶喝茶,既防尘又保温,又能边喝边"刮"(茶汤、茶叶),回族人不但自己喝,还用盖碗茶招待客人,以示欢迎的最高礼遇。"客人远至,盖碗先上"。回民家中来客,都以盖碗茶招待。先将盖碗擦洗干净,放入茶叶和佐料,揭开茶盖(半遮半掩)将沸水注入,在茶碗中冲出一圈一圈的浪花,冲泡5分钟后,双手递给客人,并说"请喝茶"。

客人边饮边用碗盖刮茶场面,还得注意不用嘴吹或吸出响声,否则视为不懂礼貌,无教养。饮茶时不得一次将茶喝干,要留存茶汁,边喝边由主人续水。"刮"时,用左手捧托盘,用右手大拇指和二拇指抓住盖顶,用第四指卡住盖口,"刮"一下喝一次,茶要露汤色,常喝常有,清香爽口,连续不断。

回民以茶待客,注重"轻、稳、静、洁"的饮茶礼节。"轻",指冲、刮、喝要轻,不得出声。"稳",指沏茶要稳要准,落点准,似"蜻蜒点水",不溅不溢、不漫不流。"静",指环境幽雅,窗明几净,无干扰,无噪音,凝神品味。"洁",指茶碗、茶水清洁卫生,一尘不染。

回族的茶谚说:"吃油香要掰呢,喝盖碗子要刮呢!"回族人吃油香要用手掰开,一小块一小块地吃,切忌囫囵吞咬,不然为不懂礼貌。而喝茶时要用碗盖一下一下地"刮"动,使茶叶和佐料加速溶解,使汤汁尽快变温,喝时不烫嘴。

回族茶谚又说:"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即是说,"刮"第一遍时只能喝到最先溶化的糖甜味,"刮"第二遍时,茶叶与佐料经过泡制,香味则完全散发,其时味道最佳。而"刮"第三遍时只剩下茶叶淡淡的汤色,只能起解渴作用。

回族饮的盖碗茶非常富有营养。盖碗茶亦茶亦药。因其不但放置茶叶,还要放入糖、红枣、核桃仁、枸杞、元肉等多种营养果品,营养价值较高,故常饮盖碗茶对健脾生津、强身健体大有裨益。"回回老人寿数长,早起礼拜喝茶汤"。回族老人长寿的较多,仅宁夏地区的百岁回族老人就达50人之多。这同他们戒烟酒,嗜饮茶,讲卫生有较大关系。

住在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六盘山一带的回族,除了与汉族相同的“盖碗茶”、“八宝茶”饮俗以外,还有与回族杂居的苗族、彝族、羌族一起有喝罐罐茶的习俗。在当地,每户农家的堂屋地上,都挖有一只火塘(坑),上置一把水壶,或烧森柴,或点炭火,这是熬罐罐茶必备器皿。清晨起来,主人第一件事,就是熬罐罐茶。

喝罐罐茶,以喝清茶为主,少数也有用油炒或在茶中加花椒、核桃仁、食盐之类的。

由于罐罐茶的浓度高,喝起来有劲,会感到又苦又涩,好在倾入茶杯中的茶汤每次用量不多,不可能大口大口的喝下去,但对当地少数民族而言,因世代相传,也早已习以为常了。

喝罐罐茶还是当地迎宾接客不可缺少的礼俗,倘若亲朋进门,他们就会一同围坐在火塘边,一边熬煮罐罐茶,一边烘烤马铃薯、麦饼之类,如此边喝酽茶、边嚼香食,野趣横生。

让你了解各国的饮茶习俗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茶在各国都有其自己的风俗,世界各国的饮茶风俗是不一样的。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人喝肉骨茶——肉骨茶,就是一边吃肉骨,一边喝茶。肉骨,多选用新鲜带瘦肉的排骨,也有用猪蹄、牛肉或鸡肉的。烧制时,肉骨先用作料进行烹调,文火炖熟。有的还会放上党参、枸杞、熟地等滋补名贵药材,使肉骨变得更加清香味美,而且能补气生血,富有营养。而茶叶则大多选自福建产的乌龙茶,如大红袍、铁观音之类。吃肉骨茶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人们在吃肉骨时,必须饮茶。如今,肉骨茶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食品,肉骨茶的配料也应运而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的一些超市内,都可买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肉骨茶配料。

泰国人喝腌茶--泰国北部地区,与中国云南接壤,这里的人们有喜欢吃腌茶的风俗,其法与出自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制作腌茶一样,通常在雨季腌制。腌茶,其实是一道菜,吃时将它和香料拌和后,放进嘴里细嚼。又因这里气候炎热,空气潮湿,而用时吃腌菜,又香又凉,所以,腌茶成了当地世代相传的一道家常菜此外,在气候炎热的泰国,人们喝茶时总是要在热气腾腾的一杯茶中加入冰块。茶水只盛半杯,很容易冷却饮后使人备感清凉。当地人不饮热茶,只有外地客人来时,才倒一杯热茶招待客人。

印度尼西亚人喝冰茶——在一日三餐中,印度尼西亚人民认为中餐比早、晚餐更重要,饭菜的品种花样也比较多。但他们有个习惯,不管春夏秋冬,吃完中餐以后,不是喝热茶,而是要喝一碗冰冷的冰茶。凉茶又称冰茶,通常用红茶冲泡而成,再加入一些糖和作料,随即放入冰箱,随时取饮。

越南人喝玳玳花茶——越南毗邻中国广西,饮茶风俗很有些与中国广西相仿。此外,他们还喜欢饮一种玳玳花茶。

苏丹人喝薄荷茶——苏丹人喝茶,喜欢在绿茶里几片新鲜薄荷叶和一些冰糖,饮时清凉可口。有客来访客人得将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礼貌。

印度人喝奶茶——他们喝茶时要在茶中加入牛奶、姜和小豆,沏出的茶味与众不同。印度人喝茶的方式十分奇特,把茶斟在盘子里,伸出舌头去舔饮,可谓独具一格。他们国家的饮茶习俗大体上是山区人饮绿茶丘陵和平原地区人多饮红茶。

蒙古人喝砖茶——蒙古人喝茶时把茶砖放在臼中捣成粉末,加水放在锅中煮开,再加上牛奶或羊奶。这种用配料煮成的砖茶很受草原牧民的欢迎,也是待客的上品。

马里人喝甜茶——马里人喜爱饭后喝茶。他们把茶叶和水放入茶壶里,然后炖在泥炉上煮开。茶煮沸后加上糖,每人斟一杯。他们的煮茶方法不同一般:每天起床,就以锡罐烧水,投入茶叶;任其煎煮,直到同时煮的腌肉烧熟,再同时吃肉喝茶。

英国人喝什锦茶——茶几乎成了英国人最喜爱的饮料之一。他们常在茶里掺入橘子、玫瑰,有时加一块糖或少许牛奶。据说,茶中加入这些物质,就使易于伤胃的茶碱减少了,更能发挥茶的健身作用。饮茶在英国分早茶、午饭茶、下午茶和晚饭茶。

美国人喝速溶茶——美国人饮茶力求简单,不愿为冲泡茶叶花过多时间,也不愿茶杯中有茶叶痕迹出现这种茶是将茶叶加工成粉末后再加柠檬、白糖等佐料制成,饮时既方便又省时。

俄罗斯人喝果酱茶——先在茶壶里泡上浓浓的一壶茶,然后在杯中加柠檬或蜂蜜、果酱等配料冲制成果酱茶。冬天则有时加入甜酒,以预防感冒,这种果酱茶特别受寒冷地区居民的喜爱。

阿根廷人喝马黛茶——主要是把当地的马黛树叶和茶叶混合在一起冲泡饮用,有提神解渴和帮助消化的作用。喝茶时,先将茶叶放入杯中冲上开水,再用一根细长的吸管插入大茶杯中轮流吸饮,同时还伴舞助兴以增饮茶情趣。

巴巴多斯人喝莫比茶——加勒比海附近的巴巴多斯人用一种叫莫比的树叶制成薄荷清凉味的茶,此茶清香醇厚,又甜又凉,久喝不厌。有客来访,客人先饮主人敬的3杯茶后再交谈,以示敬意。当地的黑人姑娘还头顶10多公斤重的茶水沿街叫卖。

爱斯基摩人喝红茶——这是个非常喜爱喝茶的民族。一天到晚饮用红茶,无论是交易、闲谈都是以茶开始。这种茶不加糖也不加牛奶,讲究纯茶味。在北极漫长的白昼里,人们都以喝茶打发日子,这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玉液。

斯里兰卡人喝浓茶——这种茶又苦又涩,但他们都喝得津津有味,该国不但全民饮茶,而且茶叶还畅销世界各地。全国茶行遍布城乡,茶叶经营有一定规模的茶行还有试茶部,由专家凭舌头试味,再核定各类茶叶的等级和价格。

埃及:埃及的甜茶。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许多白糖,只喝二三杯这种甜茶,嘴里就会感到粘糊糊的,连饭也不想吃了。

北非:北非的薄荷茶。北非人喝茶,喜欢在绿茶花里几片新鲜薄荷叶和一些冰糖,饮时清凉可口。有客来访,客人得将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礼貌。

南美:南美的马黛茶。南美许多国家,人们用当地的马黛树的叶子制成茶,既提神又助化。他们是用吸管从茶杯中慢慢着品味着。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英国的饮茶习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知识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