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精通茶道的人一般都知道:泡一壶好茶,水与茶叶同等重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

茶有三等九品,水自然也绝非独孤一味,我国古人向来就很注重对于茶水的择取。

茶圣陆羽认为山泉水最宜入茶。他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许多好茶者便追随其论点于“亲揖而比之”后对各大泉水进行了一一排序,从而择出了最宜入茶的“天下第一泉”:扬子江南零水、庐山康王谷水、北京玉泉山泉、济南趵突泉等。有些名泉虽未列“第一”,却与各名茶堪称绝配,例如西湖龙井与虎跑水、顾渚紫笋与金沙泉、武夷岩茶与九曲溪、径山茶与茱翁泉、碧螺春与太湖水几乎只要有名茶的地方,就会有名泉相伴,可见茶与泉的不解之缘。

也有人认为天泉最宜入茶。所谓“天泉”即露水、雨水与雪水。露水入茶则伴有弥留的花叶香,与茶浑然天成。雨水入茶以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雪水则必须是在冬天的第一场瑞雪后从梅树上采集而得,故又名“梅水”。采集后不可当即饮用,必须贮存于陶罐后深埋地下,至来年夏至后方可开封煮茶。好以天泉入茶者,最具代表的非“金陵十二钗”中的妙玉所属,其招待贾母一般的贵客常用“旧年蠲的雨水”,与黛玉、宝钗等喝“梯己茶”则选用更加“轻浮”、自己也“舍不得吃”的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收的梅花上的雪。

虽然古人择水大都凭借的是经验与喜好,却与现代的科学结论不谋而合。现代科学将自然水分为软水与硬水两种。以软水泡茶,溶质少,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高,茶味浓而茶香足;反之以硬水泡茶,溶质多,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而茶香散。因此,泡茶择水以软水为宜。而在无污染的情况下,自然界中只有雪水、雨水和露水(即“天泉”)属于软水,故最宜入茶;而山泉水为暂时硬水,通过煮沸即可变为软水,并且经过砂岩层多次过滤,所含杂质极少,更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无机物与矿物质,因此也是上好的泡茶水。

然而,虽然今天我们已从科学的角度获得了泡茶择水最为精准的标准,但却也不乏无奈地发现:我们离那一汪清醇甘美的茶水已越来越远。

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已不知要到哪里才能找到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从而获得无污染的茶水了。由于SO2和氮氧化物过量排放,雨水成了酸雨;由于厄尔尼诺现象肆虐,没水成了没雪;由于工业对土地的掠夺以及高新科技累积的三废“负资产”,山泉生态的自净系统已难负重荷而最为揪心的还是人们对于这些污染的无知与漠视,尤其是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为不自觉造成的环境破坏正迅速蔓延:城市建设造成的尘土飞扬、新车驰骋排放的大量尾气、与旅游业同时兴起的“旅游污染”当我们越是以高度的工业文明大张旗鼓地追求着液晶屏的尺寸、建筑物的高度、城市的经济指标以及每年的加薪幅度时,就越是以一种看似不经意却触目惊心的破坏力,催化着“天然茶水”的流失。

这从深层次上也反映出现代人“价值观”的扭曲与缺失。古人对茶水的执着近乎苛刻,原因在于他们喝茶是为了养性,因此他们可以跋山涉水只为取一瓢“真水”入茶,可以栽梅埋雪独为那一屡飘香;而现代人喝茶大都是出于习惯于敷衍,他们过度关注眼前的利益与现时的政绩,而往往忽略利益之外的人生乐趣与生存法则,因此在汽车、房产、金钱、权利等面前,越来越渺小、委琐,无谓甚至不屑的茶水又何足挂齿,在他们看来人类生活品质的高低远有比“一汪茶水”与一点品茗的情致更具分量的衡量物。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好好对比一下,便不难发现,我们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不是科技,不是房产、汽车,不是家电等硬件设施,而是生活环境、价值观念与自身素质。您是否可以想象:在外面奔波一天,回家后鞋底上几乎没有一丝灰尘;打扫别墅的玻璃门窗,外面的永远比里面的干净;您是否愿意认同每家每户都要配备净水机、软水机、水处理机等成套的水处理系统;人们都应以无污染的山泉水为日常饮用水,而不能再为贪图方便只喝纯净水;您又是否能够相信,为了环境的净化,国家与地区必须自觉减少化工区,甚至人为地降低经济效益而这一切在我们国人眼中的难以置信与匪夷所思,在发达国家就是不争的事实,就是我们与之最大距离的所在。

Cy260.com精选阅读

春日说茶


4月10日讯:中国人的待客文化讲究的是一个喝字,喝茶,喝酒。清茶待客无需酒,主要是喝茶容易,不像喝酒不能干喝,最简单的标配也要有盘花生米,几只鸡爪子。而喝茶,只要有茶叶有开水,便可随时随地开喝,可独啜也可聚饮,就像川人那样,从早到晚一整天都泡在茶馆里冲壳子摆龙门阵。人生如喝茶,喝茶是人生。

喜爱喝茶的人,都很在意喝每年新采的春茶。人间四月正采茶。春分到,采春芽。远近山崖上,采茶女如蝶。晨来伴薄雾,暮归竹篓斜。纤手掐嫩芽,翠叶春盈篓。春水试青颜,蟹汤解千愁。春天的第一杯茶,是许多人挂念的。嫩绿的茶叶,翠色明亮,泡上一杯,清韵淡雅,宁心除烦。春茶本就是一年中品质上佳的好茶,喝上一杯春茶,品着清茶香气,如同嗅着春天的气息一般,看杯中嫩叶沉浮,回味口中满满的鲜香,饮用一杯茶,便记住了春天的模样。

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尤物,生于高山幽谷之地,任风抚摸着,雨水滋润着,泥土供养着,阳光哺育着,自由自在地成长,吸纳着天地的精华,凝聚着自然之灵气,清净无语,禀性高洁。茶又与日月同辉,与时令同长,芽叶大小肥瘦春夏秋冬各不相同,这茶也因此便有了分野,有了季节,何时喝何茶,便也有了共识。

春茶的标识大概都在江南了。西湖的龙井,太湖的碧螺春,都是春日的江南名茶。虎跑泉水龙井茶,君山岛上碧螺春,“啜罢江南一碗茶,金芽嫩采枝头露。兔毫盏内新尝罢,留得余香满齿牙”。自汉、唐、宋、元、明、清以降,江南的春茶便一直是名扬九州、独占鳌头的天下名茶。

茶生南国,江南从来多名茶。地理上江南天然是茶区,茶好、水好,也与茶文茶诗、茶歌茶曲又好又多,世代传承关系极大。我曾写诗一首,分析其中的原因:“江南自古多名士,文人雅客喜品茗。山泉青颜一壶煮,蟹汤一杯香齿牙。啜罢江南一瓯香,笑看残阳补断霞。一路走去一路歌,留下佳句只咏茶。”

诗歌无茶不香,茶无诗歌不名。江南的茶,江南的水,配之以江南的锦绣诗文,不传于天下便不正常了。就连风流才高的乾隆帝四到江南逛扬州、巡杭州,龙舟荡西湖,饮过虎跑龙井,竟也写下四首咏龙井茶诗:《观采茶作歌(前)》、《观采茶作歌(后)》、《坐龙井上烹茶偶成》、《再游龙井》。皇帝为龙井茶赋诗作歌,兹事体大矣,这皇帝做广告的效应,还用得着说?

江南的茶出名,也与茶专家的专著有关。唐代的陆羽是历史上公认的“茶圣”,本是湖北人,长期生活在江南,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茶经》专著三卷,写名篇佳章无数,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后来,又一个陆姓人氏,清代的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陆廷灿,撰《续茶经》三卷,目录与陆羽的《茶经》相同,分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等十门类,把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续茶经》七万余字,从采摘、蒸焙、试汤、候火,对茶艺、茶文化、茶经济的影响深远。陆羽与陆廷灿被后人称为“茶圣”、“茶仙”,俩人都博学多著,既是茶专家,又是学者、诗人,都留下了许多咏茶诗文。不同的是,陆羽咏的多是江南茶,而陆廷灿推崇的却是武夷山的茶,有《咏武夷山茶》诗:“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取次分。”

武夷山在地理位置上比江南更南些,种茶的历史悠久,武夷茶闻名遐迩,史书上记载早在会盟伐纣时就将武夷茶献给周武王了,宋代即为贡茶。武夷岩茶产于深长狭谷,“九龙窠”的岩壑幽涧之间,品质独特,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茶汤甘馨可口,回味无穷。故诗云“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2016年秋,我随省里的专家团到武夷山茶区考察学习,见武夷岩茶的母树只剩下半山腰的那几株,成为游客争相合影的背景,其地位类似于黄山的迎客松。游客到武夷山,除了享受“人在画中游”的九溪十八涧美景,茶区游是一项重要内容。客人到了茶家,主人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都是先喝起来。主人茶道娴熟,洗泡滤冲,多个年份的茶齐喝一遍。电壶煮山泉,浓香生古瓷。武夷岩茶茶色紫红、茶香醇厚,香高气扬,韵显底亮。“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唇四座香”。游客喝足了,咂吧着嘴,划卡点钞,大包小袋,携茶而归。武夷山的茶农,每家年收入一般都在五六十万元,多则年入百万元,不羡神仙不羡官,守块茶园有钱赚,真正是靠茶致富了。

武夷山的茶农里有不少制茶高手。这些大师高手近年也不断被请到别处的茶区去制茶,在汉中的茶区,就有从武夷山重金请来的制茶师傅。南人做事精细认真敬业,在他们的技术支持下,陕南茶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陕南的茶,在中国几百种名茶里,也有着特殊的名位。陕南这块地方,是南方的最北端。陕南的茶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北端的茶,生长在巴山脉地,富硒地带,生长期长,采摘期晚。春芽的最早开采一般在春分以后,明前茶的产量很少。大量的开采是在谷雨之后了。今年春分刚过,陕西东裕茗茶在汉中西乡的茶园开采春茶,深谙茶道的张为国先生给我打来电话,邀我去看春茶开采。张为国把每年的新茶开采看得很是神圣,搞得很有古人采茶的范儿,组织了100名女童采新春金芽。我因离不开,写诗一首发给他:“岭南春来早,明前采嫩芽。试火煮新茶,茗香满齿牙”。张为国采制的新茶是“汉中仙毫”,都是一芽独秀,撮入杯中,冲入开水,茶叶如一簇簇松针,先是悬立于水中,过一时辰,慢慢下沉,变成一湾里密密匝匝的扁舟,新叶翠绿,水色浅黄,轻呷一口,清香淡雅,新茶入味慢慢品,半是僧道半是仙。

三月下旬的秦巴山地,油菜花开,一片金黄。“香风十里送春回,斜倚竹筐采春芽。采茶歌里春光老,归来清香犹在手。”陕南的茶,自古因交通不便,蜗居在巴山窝子里,自采自饮,又少了茶诗茶文的推送传播,与江南的茶尽管都同属青茶,但名声要少了许多。因地理位置处在南方的末梢,陕南的茶,生长较之于江南的茶,总是要慢半拍,春茶采的也晚,夏茶和秋茶似乎味道更好些。远远山崖新芽翠,清明已煮紫阳茶。紫阳茶名声在外,由来已久。清代曾做过兴安(即安康)知府的叶兆倬有诗,描写了陕南茶的采摘:“桃花未尽菜花开,夹岸黄金照落霞,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紫阳毛尖在唐代就已是长安大明宫里权贵们喝的贡茶了。一叶初展的毛尖,状似松针般挺直,泡于杯中,“蟹汤负盏斗旗枪”,“水交以淡,茗战而肥”,香气清雅甘厚,啜一口提神醒脑。从品种而论,陕南的茶以春茶为优,类似于江南的茶和四川的茶。共有长江水,常饮江南茶。陕南的茶,无论是紫阳毛尖,还是汉中仙毫,生长环境,制茶工艺大致相当。近年来,不断从福建浙江茶区请来高手制茶,从采摘到制茶、茶艺、茶文化等方面,茶质茶品已是大有提升,茶经济的规模正成倍放大。陕南茶的清香已飘到了海内外。

还有一种关于陕南茶的描述似乎更为古老。据说西汉的汉中人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带的就是陕南的茶、陕南的丝绸。其实单就当时的交通水平看,翻越秦巴万重山,茶盐马帮到长安,可能还不及漕运、陆运船车接力来得快。虽有茶盐古道马帮穿梭,那茶叶和丝绸,也大多来自更加遥远的南方,这些有史书记载的事应该是靠谱的说法。一些茶厂为了卖茶,穿凿附会,编些历史故事,玩些商人的小伎俩,硬是要拉扯上古人为自个儿刚注册没有几日的茶叶品牌背书,在中华博大丰厚的茶文化里,却是徒添笑料罢了。茶之作为商品,有历史有故事当然好,没有也不打紧,根本还在于有质量,质量是无言的广告。

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普洱茶这些年名气很大,成为茶中新贵,这与它的个性和特色有关。普洱茶生于云南深山幽谷,属黑茶系,乃茶中重口味,汤色红黄鲜亮,口感厚重味道足,苦涩中回味甘醇,能降脂减肥平血压,可以调节人体代谢功能,增强免疫能力,预防多种疾病,具有保健作用,是一种攻补兼备的良药。茶本来就是药,这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早有记载。

普洱茶树生长的地方一般都在云雾缠绕的高山之上,树龄100年以上的普洱茶老树,目前只有几百棵。普洱茶有散茶、饼茶、沱茶、砖茶和柱茶,按制法分为生茶和熟茶。喝茶要喝鲜茶,这是一般品茗常识。但普洱茶正好相反,存放越久茶香越加醇厚,它追求的是岁月的痕迹。普洱茶同古玩、艺术品、瓷器一样,有收藏价值。茶品中只有普洱茶有此地位——“可以喝的古董”,这是普洱茶的精妙之处。茶品万千,独爱普洱,那也是一种追求。喝普洱茶,感觉那一饼饼圆茶中酿就的是时间的厚,在体味“舌底鸣泉”的快感中,在越陈越香中使心灵得到净化。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植物学界的结论是,生于南方的不论是何种茶,其茶树均来自此地。大半个中国的茶树,也都是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徙,茶树的种子四处散落,一直散落到了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末端的陕南,也散落到了台湾。地域变了,茶的味道也就有了差异,有了林林总总的众多品种。说到茶,不能不说台湾的高山茶。几年前的八月我去台湾访问,到阿里山茶的原产地嘉义县,痛饮正宗的阿里山高山茶,回味起来,至今感受独特。阿里山的高山茶为青心乌龙茶,生长在海拔800米到1300米的山区。随着我们乘坐的车子在云雾间盘绕出没,便到了阿里山著名的邹族文化部落茶园。进入茶园有一简单的迎客仪式,男子头戴翎羽,赤膊袒胸,肤色黧黑,形似印第安人或毛利人。我在新西兰见到过的毛利人就是从亚洲漂徙过去的。女子则头戴花冠,身着织锦。男的有点像祭司,摆几下手中树枝,口中念念有词,大吼几声。礼仪毕,进入茶园,便见茶园耕管精细,满目油绿。茶园边平地处,一洋派建筑,内饰新潮,是茶叶店。同武夷山茶区一样,客到先品茶。一位肤色白皙、长相西洋的年轻女子,为我们展示茶艺,冲杯换盏,忙个不停。一问始知有荷兰人占台湾时传留的混血基因。女子伶牙俐齿,熟知各地茶的特点。从地域研究的结果看,全世界最优良的茶园集中在北回归线附近约50公里以内的山区。阿里山茶区在北纬23.5度,台湾的高山茶大都出在这个地区。高山云雾出好茶。因雨水充沛,常年云雾蒸腾,生长于中低海拔的山坡地,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缓慢,芽叶柔软,叶肉厚肥,加之精进的制茶技术,阿里山的高山茶香气浓郁,滋味甘醇,是台湾茶中的极品好茶,这种未发酵的春茶,一旦喝过,便觉别的茶味淡如水了。

阿里山的高山茶,因其地理环境优势,一年四季都能采制新茶,以其品质、诚信和产销一体而享誉国际顶级茶叶市场。在当地市场,要买到每年阿里山的竞赛获奖茶,还是要靠点运气的。阿里山的高山茶,是茶中贵族,茗中精品,要想常喝这种茶,自然也离不开经济实力。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春分过,采新芽,采茶的季节和图景是早已固化了的,大抵年年如此。年年岁岁茶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茶技、茶艺、茶情、茶趣、茶味、茶道却都是因人而异,是啜茗一盏还是牛饮几杯,全看你对茶的感受了。

《茶经》深似海,品茗识雅俗。

茶的文化大得海里去啦。

茶文化 春秋说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谓“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为饮茶(即茗)始于春秋时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齐晏婴所作,根本难以成立。且万蔚亭辑《困学纪闻集证》卷八下云:“(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载入茗事中……”虽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饮之茗。故茗饮之事不见于经。世又以诗之“谁为茶苦”,为饮茶之证,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张冠李戴。似此春秋战国恐无饮茶之风,故《周礼·天官·家宰第一》言浆人供王之六饮,一曰水,二日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尚未见饮茶。

自汉以后,饮茶之记载,时有所闻,三国时吴孙皓每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韦曜不过两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以时茶茗,恐已为招待宾客之用,不然,宴会中,何以有茶?晋张华尝谓“饮真茶,令人少眠”(张华《博物志》),是晋亦有饮茶之风,所以茶茗之起,由来已久,宋裴汉《茶述》谓:“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宋朝)。”固误。《洛阳伽蓝记》谓饮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尤误。所谓饮茶之风,开始于汉魏则可,盛行于汉魏则不可,因南北朝时,此风尚未普遍,何论于汉魏,关此《茶史杂录》引逸事两则如下:

齐王萧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浆,常饭鲜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萧一饮一斗,号为漏卮,后与高祖会食羊肉酪粥,高祖怪问之,对日,羊是陆畜之宗,鱼是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因号茗饮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献谓萧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荼莒之餐(即鱼)亦有酪奴”。

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谓:“北朝后魏京师士子,见齐王萧饮茶,引为怪异,号为漏卮;由后之说,尤养特欲为萧正德备茶,则一为少见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证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鲜卑族用物,此时饮茶,恐限于某地,行于某阶级,实非普及民众,故只能谓为饮茶之开始时期。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

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其意,答日:下官生于水乡,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坐客大笑。

由前之说,北朝后魏京师士子,见齐王萧饮茶,引为怪异,号为漏卮;由后之说,尤养特欲为萧正德备茶,则一为少见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证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鲜卑族用物,此时饮茶,恐限于某地,行于某阶级,实非普及民众,故只能谓为饮茶之开始时期。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

茶韵说


茶的着作,诗歌、广告中屡见茶韵、茶汤之韵、岩韵、韵味绵长等词句。什么是韵,什么又是茶韵。

先明白什么是韵:这个字古字作韵,指声音。《说文解字》:“韵,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员即圆字的简写,圆浑之圆;匀为韵之简写,调匀之匀。韵为圆浑和谐的意思。东汉蔡邕《琴赋》:“繁弦既抑,雅韵乃扬”;西晋陆机《演连珠》:“赴曲之音,洪(宏)细成韵”;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喓喓学草虫韵”都是指声音的和协。后来,声的抑扬用到了文字上,好育好记好听,刘勰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唐王勃说“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他的《滕王阁序》便是明证。押韵是为了音律的和,唐白居易说“九岁谙识声韵”,有了音韵和节奏,才称得上琅琅上口,既悦耳又美。把韵用到生活中,又成了一项审美标准。像^***,五官端正叫美,气派风度叫韵。“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韵比美更上一级,现代人可以称为气质。气质是花钱买不到也借不着的,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气度给众人以基本一致的认识,是人文化修养的外露。韵从声音一扩大,就有:

“神韵冲简,识宇标峻”——宋顺帝《诏溢王敬弘》——神韵

“阮浑成长,风气韵度似你”——《世光新语?任诞》——气韵

“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晋书?桓石秀传》——风韵

“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文选》——韵宇

“康乐(谢灵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南史?谢弘征传》——家韵

以上诸例韵的复合词,虽细微却不可混用。除韵宇指人的器量胞怀,家韵指一户人家的处世作风外,都是指在^***状貌基础上的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美的官感反应。

从音节韵律到人的精神状貌,再扩大到对艺术作品的品评。刘勰把山水画的“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标准。荆浩《山水画录》称:“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并说“韵者,隐露立形,备意不俗”。“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鹰运用到文字上是“一曰体、二曰志、三曰气、四曰韵”并指出文字创作是作者人性内在精神美的外观表现。对一些架势大,貌似惊人,但内容苍白无力的作品,不仅不存在什么气韵,反而是“譬之壮夫,其躯干枵然,骨气强盛,而神色昏蒙,言动凡浊,则庸俗鄙人而已。”这种尖刻的评论,说明气和韵都是从整体的质量、精神上来认定的,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品评准则。北宋范温认为“有余意谓之韵”,就象“闻之撞钏,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矣”。读到这样的话,就慢慢转到我们要探讨的“茶韵”中来了。推开去说,非但是范温说的“声外之音”,应该还包括形外之态、言外之意、诗外之情、画外之趣,书外之神、茶外之味,风流韵事等等都可用韵字来描述。

潮州茶人叶汉钟先生来湖州时探及茶韵中的岩韵,他认为韵即气。武夷山采制的茶香茶味的产生的感觉,就是脑海中呈现出来武夷山的山水风土人情,别处的茶叶无可取代的,就是岩韵。

长安茶人马嘉善先生在湖州时探及茶韵,他认为这是茶香茶味进入人的腑脏之后,与^***生气相结合的一种气息。每种茶对每个人所产生的结果并不一致,因此茶韵对每个人的理解也有不同。共同的是体内所产生的那一种一种太和之气,有一种飘渺的愉悦感,就是茶韵。

武夷茶人林治在《神州问茶》中有一节谈到岩韵。他认为武夷山是以石为神髓,水为灵韵的名山。在品茗时要想到岩石的安然、永恒、脉动……心领神会的吸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岩韵是谁也讲不清,难以言传的爱石恋石情结。

四川徐金华先生《徐公品茶》中有“茶韵”一节。称:“韵者味也。茶韵即各种茶的独特的韵味或风韵”。但他在“茶气”一节中也认为武夷茶的名气非同一般,其原因之一就是有吸收大山之灵气。

北京茶人张英立先生来湖州时探讨茶韵。他认为,传世佳茗极多,但茶与韵相连的却只三种。即福建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与武夷大红袍的“岩韵”,还有安徽太平猴坑所产的猴魁称为“猴韵”。他认为清代梁矩章《归田琐记》中的香、清、甘、活四字中的活字即指茶韵。最后他认为,对于韵可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韵不仅是短时的感受,流布也长可达百千年。现在研究兰花和对艺兰事业有贡献的,称之为“楚骚遗韵”,典出楚国的屈原崇尚兰花的高洁香远;对集中描写和体现汉唐文化的作品、展示称之为“汉风唐韵”或“大唐遗韵”。在小的方面,弹琴的“指韵”,书画的“笔韵”、“墨韵”;曲艺“京韵大鼓”也指历代北京之风味气韵,非指语音之韵,这些例子说明,形成韵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是需要千万人共识确认的。

茶韵,在大的方面就是中国的茶和中国的历史,地方风土,审美标准和个人修养的总和,非指茶的形、色、香、味,指一种精神境界,属茶外之味。小的方面是人在品饮茶汤之后产生愉悦、空灵,瞬间的迷幻和浮想联翩的境界,也是茶外之味。因为都是茶赋予的,故为茶韵。

女人与茶道——女人的茶道礼仪


女人与茶道文化,女人的茶礼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令年轻人对喝茶失去了兴趣。“我没时间,也完全不懂茶文化,”大家通常对煮咖啡更感兴趣。而在袅袅的茶香中我们能够发现崭新的生活方式,茶艺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下面为大家介绍女人学习茶道礼仪的好处。

女人·静心神

泡茶、喝茶讲究安静的环境,常处于这种环境中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有助于使人静心神、修身性,感觉自身沉浸在文化当中,浮躁的心态逐渐变得平和、安静。

女人·重细节

冲泡茶的过程是极为讲究的,而且非常注重当中的细节。在选择茶具、环境的格调、茶叶的多少、水温的高低、时间的把控等等这些环节上都需要小心操作、精心调理。在学习茶艺过程,可以慢慢培养一个人的细心、耐性。

女人·懂礼节

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要做到相互尊重,做好相互之间的礼节。泡茶也不例外,相互之间的礼节是不可缺少的,学习茶艺,经常泡茶容易培养成一种良好的礼节习惯,待人处事更懂礼仪。

女人·共和谐

学茶艺、懂茶品的人,通常都不会直接评价一款茶的好坏,而是从客观上讲述茶叶的特点。如待人处事一般,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接触茶艺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言语谨慎的习惯,做事学会多分析、少评论,懂得更好地与人和谐相处。

女人·宜取舍

茶道讲究天人合一、归于自然,学茶艺要懂得尊重其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冲泡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长期泡茶,就会懂得,需要综合自身的素养、能力,来做相对对自己合适的事。

茶道荟萃


何谓茶道?万事万物一与“道”字相关,便显得深不可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道”说成包容万物、无处不在、博大精深、生生不已的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现象,太精妙深邃了。

山野庄户人家或市井平民,只把茶作为商品,品了上千年,除了提神醒脑、去油解腻的效用外,还把茶当作独坐、闲谈、外出、居家的“伴儿”。说它有何奇处,谁也拿不出答案,只感到离不开,他们以为这就是茶道。

文人葛兆光在《茶禅续语》说:“茶是什么味?清。但五味之中有酸甜苦辣咸,却无甚么‘清’,世人以‘清’评茶味,却不知它非唇吻齿间来,若要真个说茶之味,只好说‘苦’。”针对这个‘苦’字,古医书《本草拾遗》有“茗,味苦平”。但还是说茶先苦而后甘的评语多些。如《诗经》中有“谁谓茶苦,其甘如饴”。《茶经》“啜苦咽甘,茶也”。说茶有“妙香”之味道的话也不少,如《黄山志》中“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茶园十二韵》中“出蒸香更别,入焙火微溫”等,或许这些就是文人雅士的“茶道”?

其实,“道可道,非常道”。所谓“茶道”,绝非挂在口上,流于形式,或自我标榜的题目,也非讲究境、器、茶品、茶具的茶艺,什么物质一与“道”字相关,便生出无穷之奥妙、无尽之遐思,不是文化、技艺、说教所能包容的。当年李日华在《六砚斋笔记》中所谈“非真正契道之士,茶之韵味并未易评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品茶到了“以心品茶”的品悟层次;到了“苦尽甘来”的品饮之感;到了“茶味惟有方寸知”的品味效果,或许近了“茶道”。

现今茶馆星罗棋布,生命力很强,有些茶馆的消费水平大大高于酒吧及餐厅,这就是“茶道”的魅力,而不仅仅是那里拥有雅室、名画、美乐、茶艺、品茶的人,往往心不在茶上,多在沟通、交流、谈想法;饮酒的人,心多在酒上,往往挑剔酒的品牌、以畅饮达醉为乐,多在事情成功后欢聚一堂。事业、生意、学问、人情,远非几杯茶就能“达彼岸”的,人生漫程越觉味郁,越品越想品,既清脑又提神,既儒雅又显俊逸;而酒,虽先感怡畅、甘美而似有后患,往往端杯误事,而先机遇于交臂之间。但酒却是验证一个人的定力、机智、自知之明的“试液”,从此角度说,也有“道”理。

把所见、所悟、所闻、所触归纳起来,茶道究竟如何解释,如云在空、鹤在野,只闻其声观其形,不知其理与其情。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品赏心理的人们,对茶道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品一味达半生的茶水,确有它超群脱俗之处。古时有人向高僧问道,高僧只说“吃茶去”三字。究竟到何处吃?吃什么茶,什么时候去,都无交代。据闻求道的智者竟对此三字深有所悟,可见茶道的源头在中国。中国古圣贤对此有着精深的诠释。

1、茶道之清:清,也就是无杂。古人认为,喝茶本是雅事,因而与俗人饮茶是有违茶的清的精神。因此而引申出来了品茶即品人,茶品即人品之说。我们在从古往今来的众多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相关的内容和叙述。明人屠隆在《考余事》中说:“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明人陆树声和徐渭都作有《煎茶七类》之文,二人把“人品”列在首位。陆树声说:“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徐渭也说:“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同时代的许次纾在他所著的《茶疏》“论客”一节中说:“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辨,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汲水点汤。”陈继儒在其所著的《岩栖幽事》中则说:“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由此可见,品茶人数是有严格限制的,否则就落下了“施茶”的话柄。张源在《茶录》中亦有类似的说法:“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饮茶活动本身就是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提升个人修养。就茶道来说,在历来的文章中讲静多于讲清。因静是清的结果,静比清来得更为直接,更为表面化。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所写:“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韦应物所写的、“性洁不可无,为饮涤烦尘”皆是写茶之性本洁,而饮茶之人必须性清才能相得益彰。试想本是雅事,品茶之时却仍想着蝇营狗苟之事,岂不败兴。所以说茶道的精神之一应当是——清。

2、茶道之真: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新静要真闲。茶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由三重含义:

⑴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

⑵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⑶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爱护生命,珍惜声明,让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畅适,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真实,做到“日日是好日”,这是中国茶道的追求的最高层次。

3、茶道之和:在茶道中和主要表现在中和,人和、和气、和谐、和悦等几个方面。

俗话说水火不能相容,但在茶道中水火不仅相容,而且是相得益彰。“风能兴火,火能熟水。”当然这也只是和在茶道中的一种最为简单直接的表现,亦是最为朴素的天地和谐的表现。

在茶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和则是表现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人和物之间的和谐和悦。这一点在古往今来有关茶道的著述中提得也是最多。如明代许次纾在他所著的《茶疏》中对人的要求是“夜深共语,洞房阿阁,宾主款狎”,明代冯可宾也有“茶宜:佳客会心文童”的要求。在不宜中许次纾认为:人事忙迫和相宜之事相违背的都不可;冯可宾在茶忌中则认为:主客不韵忙冗。此皆有背和的宗旨。人和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而饮茶则使这种美益甚。人和则生和悦之情。心情和悦则人世间是万事万物都会因此而彰显和美之意。这就是和的最终作用,亦是最主要的作用之一。

4、茶道之净:茶道之净的境界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说,一就是饮茶环境的净,另一个就是饮茶茶具的净,只有这两条做到了才能真正的做到茶道的境界,才能真正的享受品茗带来的乐趣。我们再来看前人对于饮时“净“的高论。

茶宜明窗净几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小院焚香;

茶忌恶具主客不韵冠裳苛礼荤肴杂陈案头多恶趣。

从以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对饮茶的环境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以在此我们把净作为茶道的主旨之一,这并非是空穴来凤。

5、茶道与人性:儒家思想的主张是崇尚礼乐,他们在人们日常的品茗中亦发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从中挖掘出了处世的进退之道。

早在南北朝以前更早的时期,茶就被用在祭礼之上。茶道重礼,这和儒家重礼异曲同工。陆羽甚至认为,在进行茶道时,“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茶道礼仪之严,可见一斑。

我国自唐朝以来,宫廷中的重要活动(春秋大祭、殿试,以及举行的群臣大宴等等)都有一定的茶仪茶礼,以示尊重。进入宋代,儒家更将茶礼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就是所谓的家礼之中,如普通家庭中的婚丧嫁娶修屋筑路待客等大事,无不举行茶礼。甚而有“无茶不成礼”的说法,客来敬茶的说法也是因此而来,由此可见儒教的礼制在当时社会的影响之深入。

茶道器具的配合务求和谐,环境务求清静雅致,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必须和谐统一。这从陆羽的风炉设计思路上都可以看得出来。

儒家认为饮茶可以使人清醒,更可以使人更多的自省,可以养廉(茶以养廉),可以修身,可以修德。

品茶一旦上升到了与人格节操相对应的高度,也就是对茶的清淡宁静品格的欣赏十分和谐的统一起来了。人品和茶品的高度统一,就无意中达成了心灵与自然的自然契合,这正是儒家所要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6、茶道与境:古人对饮茶品茗的环境要求也是相当高的。人不能多(人多曰施),亦不能杂,境要清幽,干净整洁为佳。欧阳修在其《尝新茶》一诗中,记他得到朋友馈赠的新茶而不用来待客时,有“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之句。很显然,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中,对品茶的环境也是有相当要求的。从欧阳修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对品茶的环境诸如天气、品茶地景色,饮茶的人(须佳客),所用茶具(洁净),泡茶用的水(甘泉)的讲究是很高的。

到了明代,人们对品茶的环境要求日趋严格。冯可宾就有品茶的“十三宜”和“七禁忌”之说,所谓的“十三宜”是指: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含、会心、赏鉴、文僮;“七忌”乃是:不如法、恶具、主客不韵、冠裳苛礼、荤肴杂陈、忙冗、壁间案头多恶趣。徐渭则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总而言之,都是反复强调在品茶时对茶、水、器、环境、人、心情等等的要求。

明代又人最讲究品饮环境,这在明人表现的画卷中也可以看出。明季文士往往把品饮活动置于大自然的环境中,独览山水之胜,饱尝林泉之趣,使整个品饮活动充满了诗情画意,颇合于天地之道。

力求茶的质地优良,水质纯净,冲泡得法,茶器精美,这是饮茶的基本要求。但要使饮茶从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艺术的享受,那么,品茶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青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当然是理想的品茗环境了。

至于家庭饮茶,环境是固有的,难以选择,但在有限的空间,通过一定的努力,同样可以营造一个适宜的品茶环境。例如,可以选择在向阳靠窗的地方,配以茶几、沙发、台椅等。尽量把室内之物放得整洁,窗明几净,尽量做到安静、清新、舒适、干净,同样也能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品饮场所。

7、茶艺:一般说来,茶艺就是单纯的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这当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而泡茶实质上就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操作问题,这是一个具有一般品质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茶艺的实质要求不仅如此,这泡茶的过程中同时要求具有美感。

泡茶之人自己要感觉到这是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而作为品茶者在观看这一泡茶的过程中亦有艺术享受的感觉。这也就是说,作为艺茶之人,他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仪表是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表演艺术。如果茶艺馆的从业人员了解这一点,就不会将自己等同于一般饮食服务员,而是自觉在从事一项普及茶文化知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社会工作。

茶道 《易经》


《周易》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奇书。台湾大学者南怀瑾称《周易》是“哲学中的哲学,学问中的学问”。它是儒家“五经”之首,是道家的根本,亦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融合对象(以易理解释佛经)。“周易文化”应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茶文化亦是源远而流长,茶之道博大精深,更令不少人耗毕生精力钻研此道。

然而,谈中国茶道,一般人均把目光注视在儒、释、道三家与中国茶文化的渊源关系上,有人甚至说,没有儒、释、道,茶无以形成文化。应当客观地评价,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既曾分别作用于茶文化,又曾综合地融会贯通共同作用于茶文化。既然儒、释、道都归根结底于《周易》,茶道是在中国本土上成长起来的文化,必然归根于“周易文化”。

中国茶道无论是对茶器、茶具、茶叶、泉水的精选,还是对品茶过程的讲究,如品茶环境氛围的营造,品茶心理素质的调养,品茶鉴赏能力的比较等,都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是物求自然。火炉砂铫,紫砂壶瓷杯,均要本土本色,茶叶茶汤均要本香本味。茶叶,不设色,不加香,色求清淡,味求纯真。本香本味,方可亲近自然、品韵本原。其次是人求专心。专心方能致“静”,方能与“天”沟通。“静”是茶人的一种审美修养和体验。“归根曰静”。心“静”,方可虚怀若谷、洞察分毫,象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出天地万物。品茶必须是“忙”着和“闲”着的人“静”下心来。四德齐备而茶叶上等,这是客体的完美,加上主体的“虚静”,使得心灵格外空明,精神不断升华净化,“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人一旦能达到清明如镜的境地,则可以鉴天地之变,观万物之化。茶使人心静,茶使人智灵,品茶人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通玄会,可通达“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达到“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自由世界。所以,品茶论易,谈天说地,说古论今,交朋结友,一切的人事活动和心灵感悟都可以借助茶来表达。

茶性阴,但阴太盛则需资阳气以相补,其中真正体现了阴阳相济之理。

茶圣陆羽《茶经》所载茶具的形制充分反映了他对周易阴阳理念的理解。他在《茶经》中说:“(茶)木如瓜芦,叶如卮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棕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采得蒸焙封干,有千类万状也。”

古人深知茶道之变化,因为茶性最容易改变。茶叶也最容易吻受异味,如果包装不当,周围的气味很容易被茶叶吸收而导致茶叶窜味。茶道,将茶理寓于形式,讲求名茶、好水、美境、佳人、雅事、细器。

茶道,讲求洗茶、泡茶、闻香、啜饮各个程序,不得矫情。不同的茶,有的清淡,有的浓酽,有的在若有若无之间,有的却厚重得化不开来。

茶可以为饮,为食,为药;茶可以为听,为赏,为悟;茶可以为诗,为画,为书。中国茶道从远古的《周易》中承传了变易之道,种植有变化,采收有变化,制作有变化,品味有变化。茶道以一种奇特的形式流传世界,年年在变,月月在变,日日在变,变出博大,变出雄伟,变出壮观,变出精微。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故尔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审美的过程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需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

这就正如日本禅师寂庵宗泽所说的那样:茶意即禅意也,因此舍掉禅之外,就没有茶意;不知道禅味的话,也就不知道茶味。这证明,日本茶道就其本质来说,它只不过是一种禅道模式。他们奉行的茶道美学,则是禅味至上主义的禅道美学,始终至虔至诚地追求充满禅道理念的枯寂之美。所以,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很难体悟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试想,若让心界的全部空间充满宗教的教义、教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如此境况,怎能有感悟茶道的虚静之美可言呢。当然,日本茶道的宗教信仰,本是无可厚非的。这里作出两种不同性质的茶道审美文化的比较,旨在说明因两国国情的不同,因而彼此在茶道审美文化方面亦殊有差异。正视这一点,则更有利于彼此之间开展茶道文化交流,便于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悟空壶里说禅茶


佛家参禅,少不了禅茶。要演绎禅茶,自然少不了精美的茶具。壶匠制壶,深谙禅茶与佛缘的关系,总要围绕佛家经典,挖掘些许故事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笔者友人收藏的这把壶就是借《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民间喜闻乐见的形象,精制出了悟空禅茶壶。

这把悟空禅茶壶,壶底落款磨损严重,经专业人士辨识,制壶时间约在清同治6年,依稀可辨的还有“万氏”署名字迹。此壶原为武夷山一座佛寺所产,长期由老僧专人保管,文革破“四旧”冲击佛寺,老僧见势不妙,偷偷将此悟空禅茶壶藏匿民间。后老僧病危,寺院会首为支付老僧治病药费,贱价将此壶卖给民间喜集壶者。当年买壶者已逝,如今由其后人收藏。

悟空禅茶壶坯料为宜兴紫砂,泥质细腻,经润色工艺处理,与松树色泽和谐,呈棕红亮色。悟空禅茶壶的整体造型为松树墩高提梁。悟空禅茶壶高48厘米,壶腹直径约32厘米,巧妙的是悟空禅茶壶可容七碗茶,与唐朝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意趣妙合。

卢仝《七碗茶诗》中描述的喝茶情形,是依层次递进的,因此禅意亦由浅入深。最为生动有趣的是,悟空禅茶壶壶盖是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形象,悟空禅茶壶的主题正蕴藏于此。悟

空禅茶壶壶嘴与提梁都以松枝造型取代,品相完好,风格一致。悟空禅茶壶壶盖上塑造一具孙悟空仰卧之像,双手朝天作揖,双脚交叉高翘,与垂挂着的小猕猴相互顾盼,孙悟空的精明与滑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悟空禅茶壶外表装饰巧妙,缀上突出的松树纹理,攀有数只小猕猴,悟空禅茶壶更显得情趣盎然。

赏玩这把悟空禅茶壶,还可以领略到丰厚的佛禅韵味。这把悟空禅茶壶中的“悟空”形象,是把佛门子弟追求“万事皆空”的禅机形象化了,只用一头人见人爱的灵猴,就将禅机诠释了。“悟空”是佛界参禅的最高意境,“悟空”坐于茶壶之上,佛之禅机也在茶之上。禅茶活动又是通过“悟空“这一形象来展现的。虽说茶有茶悟,禅有禅悟,然而它们又有相关的妙悟。茶悟出佛缘,茶悟出禅意。一边焚香静气品茶,一边把玩壶盖上悟空的超然神态,佛的真谛,茶的灵气,氤氲茶座,沁人心脾。品茶与参禅,就是觉悟所在。由茶得禅再得悟空,境界无穷美妙。

“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空字无妙法”。茶道的最高意境就是禅意。因此,舍掉禅意,就没有了茶意。不知道禅味的话,也就不知道茶味了。

如今,一些寺院又大行禅茶礼仪,选用了多种禅茶具,但笔者观之,没有比这悟空禅茶壶更具典型意义的了。悟空禅茶壶从佛界返回民间,百姓用此壶品茶,未必如卢仝所言用七碗分盛,未必按卢仝说的那样去寻求喝茶的感受,当就落座品茶赏壶,也获益非浅。因为悟空禅茶壶既体现了茶道与禅道的圆融,又展示了民间制壶工艺的魅力。悟空禅茶壶实为难得的壶界珍品。

茶道精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这七种主要义理。中国茶道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

“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佛、道、儒三家思想杂揉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知道“和”的思想,并不是儒家独有的。儒、释、道三家均提出了“和”的思想,三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儒家重视礼义引控的“和”。道家倡导纯任自然的“和”,反对人为的规范。佛家推崇的则是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形式下的“和”。儒家的“和”,体现中和之美;道家的“和”体现无形式、无常规的自然美;佛家的“和”,体现规范之美。

中国茶道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已”的随意性;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实用心理。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和谐——中国茶文化不朽的灵魂。

“以茶待客”是中国的习俗。有客人来,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极大的尊重;即使客人不来,也可通过送茶表示亲友间的情宜。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人人情高谊,见外方人之被欺凌,必众来救护。或有新来外方人住京,或有京城人迁居新舍,邻里皆来献茶汤,或者请到家中去吃茶,称为“支茶”。

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

“静”是中国茶道的灵魂,“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只是一份残缺的心灵。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路。

感悟到一个“静”字,就可以洞察万物、思如风云、心中常乐。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家也主静。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高僧还是儒生,都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路。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洞察明鉴,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虚静的空灵的心境,当茶的清香浸润着你的心田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就会在虚静中升华,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和交汇,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

论茶道


茶生水之畔,山之颠,坡之阳,壤之饶,常年雾气遮绕,烟岚窈窕,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清明时节,采其嫩叶,或如雀舌,或像尖枪。机揉手搓,炭烘火烤,所制之茶,若银针,似毫勾,条索紧细,色泽润绿。“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茶乃国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非每人知晓,但是若置身青山绿水、雕梁画栋之间,啜上一口苦中有香、香中有爽的茶汁,似乎也能无师自通地感受到茶之文化的精髓。芳菲三月,来到郊外,眼前又见茶树枝头泛出新绿。蓦然抬头,依稀兀现陆羽端坐檐下,旁边的红泥炭炉之上,深褐色的陶壶冒着白色的热气,淡淡的清香氤氲开来……

茶源

作为中华民族的国饮,茶叶发乎神农,闻于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流于现世,如今成了风靡世界的21世纪饮料大王。千年以前,一位早年出家后来还俗的和尚——陆羽,写下《茶经》之后,上自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嗜茶,甚至中国附近的各个民族,也都学习传播了这个风尚,以至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即使《王褒僮约》所载的饮茶、卖茶的境况来看,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经相当发达,可谓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悉,现有50余个国家植茶。历经千回百转的历史岁月,中国茶叶带着全部的文化密码,横陈我们的面前。

茶种

国人不仅重视名茶的开发研究,而且重视新创名茶的开发培植,因此各类名茶已有数百品种之多。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茶叶多达6000多个品种,能够呼出其名的也在千种之上。若按制作方式分类,则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若按商品分类,则有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在此简述几个主要品种,以飨诸位:产于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碧螺峰,产于河南车云山的信阳毛尖,产于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普洱茶,产于安徽齐云山的六安瓜片,产于安徽歙县的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祁门的祁门红茶,产于贵州都匀的都匀毛尖,产于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产于福建崇安的武夷岩茶,产于江西庐山的庐山云雾,产于湖北恩施的恩施玉露,等等。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说茶道水》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