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苦丁茶”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植物的专用名称,而是数十种叶片带苦味的可制成茶叶饮用的众多植物统称。苦丁茶大多属于热带植物,喜湿怕涝,不耐干旱,在阴凉的环境中生长得很快,但一旦被水连续浸泡达一星期以上,则有生命之危。

作为一种效果十分显著的保健茶,苦丁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万承县志》等资料记载,苦丁茶作为宫廷贡品始于北宋,当时广西万承县一个名叫许朝烈的首领为了讨好宋仁宗,以求封官,遂将一株千年野生古茶树的首批嫩芽,精心制作成干茶进献给皇帝。宋仁宗饮用了几个月后,觉得此茶先苦后甘,提神舒心,健胃消滞,通肠利便,身体情况大为好转,心里十分高兴,给许朝烈封官进爵,还要求许朝烈年年进贡,不得或缺。

几年之后,满朝官员皆效仿宋仁宗饮苦丁茶养生,后宫三千嫔妃发现苦丁茶不仅是养生的良药,还是护肤养颜的妙方,争相抢用苦丁茶。宋仁宗无奈,只得让许朝烈加大进贡数量,如此一来令许朝烈十分苦恼。因为整个万承州只有这么一株茶树,每年顶多只有二、三十斤的产量。

许朝烈正烦恼之际,忽听得一阵雷声,下人来报,天雷已将茶树一巨枝劈断。许朝烈灵机一动,上书朝廷谎称茶树已被天雷劈死,再复难寻,请求免去进贡任务。

宋仁宗虽然失望,却也没有办法,只得准其所请。虽然苦丁茶并非绝种,但许朝烈为免犯欺君之罪,对外还是说苦丁茶已经绝种了。久而久之,便没有人知道真正的苦丁茶是什么样的了,苦丁茶从此绝迹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人们往往对珍贵的东西好感倍增,恨不得能拥有多点。就连茶叶亦是如此,好茶也会得到茶爱好者的争相收藏。但珍贵的东西往往都是稀少的,无论是茶还是其他,都要合理适量地使用,才不至于弄巧成拙,最终一无所获。

cY260.com编辑推荐

黄棪的历史传说 关于黄棪的历史传说


在安溪黄棪的发源地有两则生动的故事。

一为

相传清咸丰十年(1860年)安溪县罗岩灶坑(今虎邱镇美庄村),有位青年名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一位名叫王淡的女子为妻。

新婚后一个月,新娘子回到娘家,当地风俗称为“对月”。“对月”后返回夫家时,娘家要有一件“带青”礼物让新娘子带回栽种,以祝愿她像青苗一样“落地生根”,早日生儿育女,繁衍子孙。

王淡临走时,母亲心想:女儿在娘家本是个心灵手巧的采茶女,嫁到夫家后无茶可采,“英雄无用武之地”,小日子也不好过,不如让她带回几株茶苗种植。于是便到屋角选上两株又绿又壮的茶苗,连土带根挖起,细心包扎好,系上红丝线,让女儿作为“带青”礼物带回灶坑。

王淡回家后将茶苗种在屋子前面的埕角。夫妻两人每日悉心照料,两年后长得枝叶茂盛。奇怪的是,茶树清明时节刚过就芽叶长成,比当地其他茶树大约早一个季节。炒制时,房间里飘荡着阵阵清香。制好冲泡,茶水颜色淡黄,奇香扑鼻;入口一品,奇香似“桂”,甘鲜醇厚,舌底生津,余韵无穷。

梓琴夫妻发现这茶奇特,就大量繁衍栽培,邻居也争相移植。并以这茶是王淡传来的,因为茶汤金黄,闽南话“王”与“黄”,“淡”与“棪”语音相近,就把这些茶称为“黄棪茶”。原树于1967年树龄已历百余年,高2米多,主干直径约9厘米,树冠1.6米。惜因盖房移植而枯死。

二为

清咸丰年间(1850-1860),安溪罗岩茶农魏珍,到福洋探亲,回来路过北溪天边岭时,看到路边石缝间长着两株花开得引人注目的奇异茶树。便折下枝条带回家植于盆中,并压条繁殖,精心培育后单独采制,敬请邻居品尝。众人见此茶未揭杯盖已奇香扑鼻,遂盛赞为“透天香”。在众口相商之后,即取茶水金黄清淡命名为“黄棪”,并流传至今。在诏安也俗称为“八仙茶”。

信阳毛尖的历史传说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提升,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末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邑人甘以敬与王子漠、彭清阁等人商量种茶,招股集资,在震雷山成立“元贞茶社”,在历史上的老茶区震雷山北麓垦荒30余亩,种茶树3万多窝,这是近代信阳历史上的第一个茶社。1910年甘以敬又邀陈玉轩、王选青、陈相延等人在骆驼店商讨办茶社事宜,在车云山组建“宏济茶社”, 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著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1911年,甘以敬又在柳林甘家冲小孙家冲集股,建立“裕申茶社”。 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1913年,宏济茶社试采,因种植的茶树是从杭州龙井购回的茶籽所生,所以茶社为制出的茶起名为“车云龙井”。 “车云龙井”成为信阳茶叶的第一个品牌。在茶社相继成立,境内茶业透出一片生机之时,传来“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将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消息。信阳茶人陈善同(字雨人)在当时的缉私拿统领蔡竹贤的支持下,到各茶社串联,并搜集到了境内著名的车云茶、贡针、白毫、雀舌等11种茶样,每种约选3斤,用瓶装交信阳地方道署衙门实业厅所属的商会,转交省出口协会。1915年2月,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由车云山采制的信阳毛尖以其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独树一帜,获得普遍赞赏。据《信阳工商历史特产资料》记载:“1915年信阳毛尖经该会评判结果,颁给世界茶叶金质奖状与奖章”。

黄金桂茶的历史传说


在安溪黄棪的发源地有两则生动的故事:

一为:

相传清咸丰十年(1860年)安溪县罗岩灶坑(今虎邱镇美庄村),有位青年名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一位名叫王淡的女子为妻。

新婚后一个月,新娘子回到娘家,当地风俗称为“对月”。“对月”后返回夫家时,娘家要有一件“带青”礼物让新娘子带回栽种,以祝愿她像青苗一样“落地生根”,早日生儿育女,繁衍子孙。

王淡临走时,母亲心想:女儿在娘家本是个心灵手巧的采茶女,嫁到夫家后无茶可采,“英雄无用武之地”,小日子也不好过,不如让她带回几株茶苗种植。于是便到屋角选上两株又绿又壮的茶苗,连土带根挖起,细心包扎好,系上红丝线,让女儿作为“带青”礼物带回灶坑。

王淡回家后将茶苗种在屋子前面的埕角。夫妻两人每日悉心照料,两年后长得枝叶茂盛。奇怪的是,茶树清明时节刚过就芽叶长成,比当地其他茶树大约早一个季节。炒制时,房间里飘荡着阵阵清香。制好冲泡,茶水颜色淡黄,奇香扑鼻;入口一品,奇香似“桂”,甘鲜醇厚,舌底生津,余韵无穷。

梓琴夫妻发现这茶奇特,就大量繁衍栽培,邻居也争相移植。并以这茶是王淡传来的,因为茶汤金黄,闽南话“王”与“黄”,“淡”与“棪”语音相近,就把这些茶称为“黄棪茶”。原树于1967年树龄已历百余年,高2米多,主干直径约9厘米,树冠1.6米。惜因盖房移植而枯死。

二为:

清咸丰年间(1850-1860),安溪罗岩茶农魏珍,到福洋探亲,回来路过北溪天边岭时,看到路边石缝间长着两株花开得引人注目的奇异茶树。便折下枝条带回家植于盆中,并压条繁殖,精心培育后单独采制,敬请邻居品尝。众人见此茶未揭杯盖已奇香扑鼻,遂盛赞为“透天香”。在众口相商之后,即取茶水金黄清淡命名为“黄棪”,并流传至今。在诏安也俗称为“八仙茶”。

关于黄金桂的两则历史传说


1、传清咸丰十年(1860年)安溪县罗岩灶坑(今虎邱镇美庄村),有位青年名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一位名叫王淡的女子为妻。

新婚后一个月,新娘子回到娘家,当地风俗称为“对月”。“对月”后返回夫家时,娘家要有一件“带青”礼物让新娘子带回栽种,以祝愿她像青苗一样“落地生根”,早日生儿育女,繁衍子孙。

王淡临走时,母亲心想:女儿在娘家本是个心灵手巧的采茶女,嫁到夫家后无茶可采,“英雄无用武之地”,小日子也不好过,不如让她带回几株茶苗种植。于是便到屋角选上两株又绿又壮的茶苗,连土带根挖起,细心包扎好,系上红丝线,让女儿作为“带青”礼物带回灶坑。

王淡回家后将茶苗种在屋子前面的埕角。夫妻两人每日悉心照料,两年后长得枝叶茂盛。奇怪的是,茶树清明时节刚过就芽叶长成,比当地其他茶树大约早一个季节。炒制时,房间里飘荡着阵阵清香。制好冲泡,茶水颜色淡黄,奇香扑鼻;入口一品,奇香似“桂”,甘鲜醇厚,舌底生津,余韵无穷。

梓琴夫妻发现这茶奇特,就大量繁衍栽培,邻居也争相移植。并以这茶是王淡传来的,因为茶汤金黄,闽南话“王”与“黄”,“淡”与“棪”语音相近,就把这些茶称为“黄棪茶”。原树于1967年树龄已历百余年,高2米多,主干直径约9厘米,树冠1.6米。惜因盖房移植而枯死。

2、咸丰年间(1850-1860),安溪罗岩茶农魏珍,到福洋探亲,回来路过北溪天边岭时,看到路边石缝间长着两株花开得引人注目的奇异茶树。便折下枝条带回家植于盆中,并压条繁殖,精心培育后单独采制,敬请邻居品尝。众人见此茶未揭杯盖已奇香扑鼻,遂盛赞为“透天香”。在众口相商之后,即取茶水金黄清淡命名为“黄棪”,并流传至今。在诏安也俗称为“八仙茶”。

君山银针历史悠久


君山产茶有悠久的历史,据君山岛上的崇圣寺墙上明嘉靖年间中宪大夫孙继鲁所立石碑文记载,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是舜帝南巡时,由其妃子娥皇和女英亲自播种。从有文字记载的歌赋和史料记载来看,唐代君山岛即已开始产茶。

众所周知,君山银针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但真正产于原产地—洞庭湖君山岛的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在计划经济时代,君山茶场没有自主销售权,也没有注册自己的商标,直到1989年,才注册了“湘君”牌注册商标,以致许多人只知君山银针,而不知“湘君”牌才是真正产于原产地的产品。

由于君山岛的面积仅为0.96平方公里,茶园面积最多时只有470亩,所以原产地君山银针产量较少。君山银针品质独特,驰名中外,除了优良的茶树品种和独特的加工工艺外,还与君山岛上的气候、土质、植被密不可分。

一、小气候。君山岛四面环水,无高山深谷,太阳从早到晚照射全岛,年均日照进间为1740小时,空气湿度大,年均相对湿度84%,阳光中含有较多的红光和黄光,昼夜湿差较小,空气温度变化较平缓,而地面昼夜温差大,这种小气候特别有利于茶树生长。

二、土质。君山岛上土质主要为细小砂质土,肥沃深厚,土质疏松,吸热能力强,表层水分蒸发快。盛夏季节,高温迫使茶树主根向纵深延伸,以便吸收土层深处的水分和养料,以至有些茶树主根长达6米多。同时,砂质土壤散热也快,夏季子夜后,岛上的气温可降到摄氏20多度,昼夜温庆大也有利于茶树生长

三、生态环境。岛上目前有维管束植物99科221属310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左右。由于树木荫蔽的谷地和坡地,冬季气温高,春季温度变幅小,全年光照弱,风速小,湿度大,云雾多,因而使茶树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变小,海绵组织发达,角质层薄,叶片大,厚而柔软,新枝节间长,所以君山茂密的森林是生产名茶的优势条件之一。

安化黑茶的悠久历史


安化黑茶,因其产自湖南益阳安化而得名。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由于遇到下雨天而淋湿了茶,茶商痛心而又不甘心丢弃。在途径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时,发现村里病了很多人,村民们普遍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反正也长霉了,值不了多少钱,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而事实上,安化黑茶的产生,比传说中的要早得多。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炒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有松烟香,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却绕道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合他们的口味,而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后统称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据考证,1368年朱元璋犒赏立下大功的安化茶商,御赐代表皇家尊荣的“九”字符,赐号该三十九人组成的安化黑茶商队“三十九铺”。经过历代茶商传承、演变,1568年第一家“三十九铺茶馆”正式在京成立;后在晋商的推动下,“三十九铺”开始在京盛行。明清两代是安化黑茶发展的黄金期,三十九铺等一批安化茶铺也走向无比辉煌,号称“十里一铺,黑茶传奇”的茶业盛世由此开启。

安化黑茶至晚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有明一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资江沿岸各处,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业繁荣的市井,如黄沙坪、酉州、苞芷园、小淹、边江、唐家观、雅雀坪、东坪、桥口等地。

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祁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

把茶叶制作成立柱的形状,经过炒、渥、蒸、踩等数道工序,一方面增加了有限体积内茶叶的重量;另一方面是黑茶品质形成之必需。“百两茶”、“千两茶”系列有一个总的称呼——花卷。有三重含义:一是用竹篾捆束成花格篓包装;二是黑茶原料含花白梗,特征明显;三是成茶身上有经捆压形成的花纹。茶呈圆柱,像一本卷起来的书,故称“花卷”。另外,在“祁州卷”和“绛州卷”之外,有老牌本号加料绛州卷,品质最高,号称“卷王”,历史上产量极少。新中国成立后,安化黑茶的主要销售区域还是巨响于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区域,湖南本土的人很少喝,有些年间,黑茶丰产,很多黑茶卖不出去,当地茶民就把茶根,茶叶当柴烧。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声名崛起以及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应,安化政府不断的打报告给湖南省政府,请求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今天,安化黑茶从一个湖湘大多数人不知的茶叶品种,一跃成为很多湖南人送礼的首选;目前,饮用安化黑茶已日益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各地茶友茶民的主要茶饮品之一。安化黑茶,因其产自湖南益阳安化而得名。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由于遇到下雨天而淋湿了茶,茶商痛心而又不甘心丢弃。在途径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时,发现村里病了很多人,村民们普遍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反正也长霉了,值不了多少钱,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而事实上,安化黑茶的产生,比传说中的要早得多。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炒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有松烟香,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却绕道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合他们的口味,而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后统称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据考证,1368年朱元璋犒赏立下大功的安化茶商,御赐代表皇家尊荣的“九”字符,赐号该三十九人组成的安化黑茶商队“三十九铺”。经过历代茶商传承、演变,1568年第一家“三十九铺茶馆”正式在京成立;后在晋商的推动下,“三十九铺”开始在京盛行。明清两代是安化黑茶发展的黄金期,三十九铺等一批安化茶铺也走向无比辉煌,号称“十里一铺,黑茶传奇”的茶业盛世由此开启。

安化黑茶至晚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有明一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资江沿岸各处,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业繁荣的市井,如黄沙坪、酉州、苞芷园、小淹、边江、唐家观、雅雀坪、东坪、桥口等地。

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祁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

把茶叶制作成立柱的形状,经过炒、渥、蒸、踩等数道工序,一方面增加了有限体积内茶叶的重量;另一方面是黑茶品质形成之必需。“百两茶”、“千两茶”系列有一个总的称呼——花卷。有三重含义:一是用竹篾捆束成花格篓包装;二是黑茶原料含花白梗,特征明显;三是成茶身上有经捆压形成的花纹。茶呈圆柱,像一本卷起来的书,故称“花卷”。另外,在“祁州卷”和“绛州卷”之外,有老牌本号加料绛州卷,品质最高,号称“卷王”,历史上产量极少。新中国成立后,安化黑茶的主要销售区域还是巨响于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区域,湖南本土的人很少喝,有些年间,黑茶丰产,很多黑茶卖不出去,当地茶民就把茶根,茶叶当柴烧。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声名崛起以及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应,安化政府不断的打报告给湖南省政府,请求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今天,安化黑茶从一个湖湘大多数人不知的茶叶品种,一跃成为很多湖南人送礼的首选;目前,饮用安化黑茶已日益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各地茶友茶民的主要茶饮品之一。

关于历史悠久的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的故乡——岳阳自古以来不仅仅是湖南有名的游览胜地,出产的北港茶在唐朝时期就已很有名气。唐代斐济《茶述》中列出了十种贡茶,邕湖就是其中之一。唐代李肇《唐国史补》有“岳州有邕湖之含膏”的记载。相传,文成公主当年出嫁西藏时,曾带去邕湖茶。

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邕湖诸山旧出茶,谓之邕湖茶,李肇所谓岳州邕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国有千余本,土地颇类此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渭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但土人不甚植尔。”

明代黄一正辑注的《事物绀珠》列出了今茶名99个,古制造茶名101个,其中岳州出的黄翎毛,岳阳出的含膏冷属古制造茶名。明代张谦德《茶经》也有“岳州之黄翎毛、含膏冷”茶的记载。

清代《致富奇书广集》(疑十七、十八世纪问世)又有岳州邕湖产含膏茶的记载。清代黄本骥《湖南方物志》有“岳州之黄翎毛,岳阳之含膏冷,唐宋时产茶名”的记载。还引用唐释齐己邕湖茶诗一首云:“邕湖为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北港发源于梅溪,全长2公里余,因位于南港之北而得名。南港、北港汇合于乔湖,湖边五座邕庙,庙前有一湖,现名杨家湖,也就是邕湖。岳阳市康王乡北港邕湖一带,是现今的北港毛尖产地。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每初早春清晨,邕大湖水面蒸气冉冉上升,低空缭绕,经微风吹拂,如轻纱薄雾尽散于北岸的茶园上空。茶园地势平坦,水陆交错,土质肥沃,酸度适宜,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白牡丹茶的传说历史


传说这种茶树是牡丹花变成的。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清廉刚正,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骑白马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于是便向路旁一位鹤发童颜、银须垂胸的老者探问香味来自何处。老人指着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说,香味就来源于它。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建庙修道,护花栽茶。一天,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口吐鲜血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正在万分焦急、非常疲劳睡倒在路旁时,梦中又遇见了那位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问清缘由后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醒来回到家中,母亲对他说:“刚才梦见仙翁说须吃鲤鱼配新茶,病才能治好。”母子二人同做一梦,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破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忽听得一声巨响,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棵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说也奇怪,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且香气扑鼻。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她嘱咐儿子好生看管这十八棵茶树,说罢跨出门便飘然飞去,变成了掌管这一带青山的茶仙,帮助百姓种茶。后来为了纪念毛义弃官种茶,造福百姓的功绩,建起了白牡丹庙,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白牡丹在1922年以前创制于建阳水吉,1922年以后,政和县开始产制白牡丹,成为白牡丹主产区。20世纪60年代初,松溪县曾一度盛产白牡丹。现在白牡丹产区分布在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市。

碧螺春茶历史和传说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碧螺春雅名的传说

碧螺春茶名之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强暴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

岳阳是黄茶的原产地岳阳黄茶历史悠久


黄茶的原产地在哪里呢?哪里的黄茶最正宗,毫无疑问,肯定非岳阳莫属,那为什么说岳阳是黄茶的原产地呢?

岳阳是黄茶的原产地,在中国六大茶类——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中,黄茶的历史仅仅排在绿茶后面。茶书记载黄茶从西汉开始,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岳阳黄茶在唐代被列为贡茶的记载。“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室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这是唐代诗人释齐作的《谢灉湖茶》诗。诗人为自己来岳阳后能够饮到灉湖茶,而深表谢意,诗中还记叙了灉湖茶,有蜡面的兼泽和香味,碾碎冲泡时汤色如夕阳一般黄亮,这灉湖茶就是今天岳阳黄茶紧压茶的前身。

灉湖即今岳阳市南湖,是洞庭湖从岳阳城南绕入东南诸山的一片水域,水涨泽盈,水退泽涸,故为“灉湖”,又称为“滃湖”宋代范致明著《岳阳风土记》记载:“灉湖诸山旧山茶,谓之灉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灉湖诸山”即包括君山、龙山和康王、北港沿线的茶山。到宋代,岳阳已成为中国著名的茶区,属于全国十二个产茶州之一。明代初年,朱元璋罢团茶重散茶,岳阳黄茶逐向散茶发展,灉湖茶也逐步分为君山茶和北港茶。明代史籍记载中的岳州翎毛、“含膏冷”就分别是岳阳黄茶君山银针和北港毛尖的顶级产品。清代的岳阳黄茶进入鼎盛阶段,清《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始每岁贡十八斤……然君山所产无多,正贡之外,山僧所货贡余茶,间以北港茶掺之。北港地皆平冈,出茶颇多,味甘香,亦胜他处。”

岳阳是黄茶的原产地,岳阳黄茶自清末以来由于战乱缘故而进入低谷期,民国十九年(1931年),湖南省政府先后在岳阳君山、岳阳北港分别筹建茶事试验场,从事茶叶栽培和黄茶工艺制作技术研究,均因战事中断,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岳阳黄茶进入恢复发展期。特别是岳阳黄茶的杰出代表君山银针声誉日隆,1954年至1956年三次赴德国莱比锡参加国际博览会,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获金质奖章。1959年君山银针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成为中国六大茶类中唯一入选的黄茶。

这几年来,岳阳政府看到了茶叶的发展潜力,作为黄茶的原产地,开始力推岳阳黄茶,将黄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点,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黄茶的发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苦丁茶历史传说悠久为求封官献茶终成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苦丁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