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类。

作为世界性3大无醇饮料之一的茶叶,被誉为是21世纪的饮料,并以其天然、营养、保健的品质特点而备受世人青睐。茶叶作为一类特殊商品,不完善的包装往往会使茶叶的形、色、香、味受到损坏,为了实现长时间的贮存和运输,茶叶需要进行有效的包装。

一、茶叶包装的技术要求

茶叶中含有抗坏血酸、茶单宁、茶素、芳香油、蛋白质、儿茶酸、脂质、维生素、色素、果胶、酶和矿物质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都极易受到潮湿、氧气、温度、光线和环境异味的影响而发生变质。因此,包装茶叶时,应该减弱或防止上述因素的影响,具体要求如下。

1、防潮

茶叶中的水分是茶叶生化变化的介质,低水分含量有利于茶叶品质的保存。茶叶中的含水量不宜超过5%,长期保存时以3%为最佳,否则茶叶中的抗坏血酸容易分解,茶叶的色、香、味等都会发生变化,尤其在较高的温度下,变质的速度会加快。因此,在包装时可选用防潮性能好的,如铝箔或铝箔蒸镀薄膜为基础材料的复合薄膜为包装材料进行防潮包装。

2、防氧化

包装中氧气含量过多会导致茶叶中某些成分的氧化变质,如抗坏血酸容易氧化变成为脱氧抗坏血酸,并进一步与氨基酸结合发生色素反应,使茶叶味道恶化。因此,茶叶包装中氧的含量必须有效控制在1%以下。在包装技术上,可采用充气包装法或真空包装法来减少氧气的存在。真空包装技术是把茶中装入气密性好的软薄膜包装袋内,包装时排除袋内的空气,造成一定的真空度,再进行密封封口的包装方法;充气包装技术则是在排出空气的同时充入氮气等惰性气体,目的在于保护茶叶的色、香、味稳定不变,保持其原有的质量。

3、防高温

温度是影响茶叶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温度相差10℃,化学反应的速率相差3~5倍。茶叶在高温下会加剧内含物质的氧化,导致多酚类等有效物质迅速减少,品质劣变加快。根据实施,茶叶的贮存温度在5℃以下效果最好。10~15℃时,茶叶色泽减退较慢,色泽效果也能保持尚好,当温度超过25℃时,茶叶的色泽会变化较快。因此,茶叶适合于在低温下保存。

4、遮光

光线能促进茶叶中叶绿素和脂质等物质的氧化,使茶叶中的戊醛、丙醛等异味物质增加,加速茶叶的陈化,因此,在包装茶叶时,必须遮光以防止叶绿素、脂质等其它成分发生光催化反应。另外,紫外线也是引起茶叶变质的重要因素。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采用遮光包装技术。

5、阻气Cy260.com

茶叶的香味极易散失,而且容易受到外界异味的影响,特别是复合膜残留溶剂以及电熨处理、热封处理分解出来的异味都会影响茶叶的风味,使茶叶的香味受到影响。因此,包装茶叶时必须避免从包装中逸散出香味以及从外界吸收异味。茶叶的包装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阻隔气体性能。

二、茶叶的包装方法

作为一类特殊的商品,由于受到自身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茶叶的包装有别于其它一般性商品的包装。目前,常用的茶叶包装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金属罐包装

金属罐包装的防破损、防潮、密封性能十分优异,是茶叶比较理想的包装。金属罐一般用镀锡薄钢板制成,罐形在方形和圆筒形等,其盖有单层盖和双层盖两种。从密封上来分,有一般罐和密封罐两种。在包装技术处理上,一般罐可采用封入脱氧剂包装法,以除去包装内的氧气。密封罐多采用充气、真空包装。金属罐对茶叶的防护性优于复合薄膜,且外表美观、高贵,其缺点是包装成本高,包装与商品的重量比高,增加运输费用。设计精致的金属罐适合于高档茶叶的包装。

2、纸盒包装

纸盒是用白板纸、灰板纸等经印刷后成型,纸盒包装防止了易破损,遮光性能也极好。为解决纸盒包装茶叶香气的挥发和免受外界异味的影响,一般都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茶叶再装入纸盒。纸盒包装的缺点是易受潮,最近几年来出现了纸塑复合包装盒,克服了纸盒易受潮的问题,这种采用内层为塑料薄膜层或涂有防潮涂料的纸板为包装材料制作的包装盒,既具有复合薄膜袋包装的功能,又具有纸盒包装所具有的保护性、刚性等性能。若在里面用塑料袋作成小包装袋,防护效果更好。

3、塑料成型容器包装

聚乙烯、聚丙稀、聚氯乙烯等塑料成型容器有着大方、美观,包装陈列效果好的特点,但是其密封性能较差,在茶叶包装中多作为外包装使用,其包装内多用复合薄膜塑料袋封装。

4、复合薄膜袋包装

塑料复合薄膜具有质轻、不易破损、热封性好、价格适宜等许多优点,在包装上被广泛应用。用于茶叶包装的复合薄膜有很多种,如防潮玻璃纸/聚乙烯/纸/铝箔/聚乙烯、双轴拉伸聚丙烯/铝箔/聚乙烯、聚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等,复合薄膜具有优良的阻气性、防潮性、保香性、防异味等。由于多数塑料薄膜均具有80%~90%的光线透射率,为减少透射率,可在包装材料中加入紫外线抑制或者通过印刷、着色来减少光线透射率。另外,可采用以铝箔或真空镀铝膜为基础材料的复合材料进行遮光包装。复合薄膜袋包装形式多种多样,有三面封口形、自立袋形、折叠形等。由于复合薄膜袋具有良好的印刷性,用其做销售包装设计,对吸引顾客、促进茶叶销售更具有独特的效果。

5、纸袋包装

又称为袋泡茶,这是一种用薄滤纸为村料的袋包装,用时连纸袋一起放入茶具内。用滤纸袋包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浸出率,另外也使茶厂的茶末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袋泡茶有冲泡快速,清洁卫生、用量标准,可以混饮,排渣方便,携带容易等优点,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青睐。早期的袋泡茶一般都有袋线,以满足多次浸泡的方便,由于考虑到环保的要求,现在逐渐流行不用袋线的袋泡茶。

延伸阅读

紫砂壶的泡养方法及养壶守则


紫砂壶已经成为茶客和品位人士品茶最常用的器皿,如何泡养才能使得紫砂壶容光焕发,养出较好的效果等问题成为部分壶友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养壶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不能为了养壶而养壶,要学会在泡茶品茗的同时滋养心爱的紫砂壶,重点是享受泡养的过程。

紫砂壶老玩家认为,养壶如养性,养壶之道,其实就是养人之道。养壶之法在两处,外养与内养。外养即勤泡茶,勤擦拭。由于泡茶时温度较高,壶壁上的气孔会略微扩张,此时可用茶巾擦拭紫砂壶表面,使得茶水中的微生物吸附于紫砂壶壁的气孔之中。久而久之,紫砂壶表面就逐渐温润了。

那么内养又为何?内养的关键是:一仆不侍二主,一壶不泡二茶。由于紫砂壶的特殊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只泡一款茶的紫砂壶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长久使用,壶内壁积聚茶垢,即便沸水注入空壶,也会茶香四溢。

泡养方法

1、先将开水将壶身的里外淋烫一下,这样既可以起到净壶和去霉的效果,也可以起到暖壶醒味的功效。

2、如果使用茶叶,首先要注意将壶身略微的垫高点,让圈足超过水面一定高度,防止壶身留下了水线或色泽分布不够均匀。

3、将第一次泡好的温润泡茶汤盛放在茶器中备用,等冲第二泡茶的时侯再使用此茶汤浇淋壶身以及外表,这样反复的施行直至全过程的结束。

4、由于紫砂壶自身就具较高的透气性,遇热时,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气孔相对来说会慢慢扩张变大。这时可以采用养壶巾去擦拭壶身,让茶油慢慢的渗入到茶壶里面的细孔当中,时间长了便可以累积出光泽来。

5、每次泡完茶将它冲至无味以后,应当仔细的将茶渣去除干净,然后再用热水将壶内壶外再涮洗一次,将茶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且将壶盖拿下来,以便于茶壶的风干。否则,由于紫砂壶的口盖密合度比较严密,放任它密封阴干,是很不卫生的。

有些壶友趁着壶身高热的时侯,用沾有茶汤的棉布巾在茶壶上下擦拭,由于这时器表温度比较高,湿巾里面所包含的茶汤一擦就会挥发掉,留下可以使壶身滋润的茶油,如此便能够提高养壶的成效。

也有的人先冲出一泡比较浓的茶汤用来作为墨汁,紧接着用软性毛笔或养壶毛刷沾此茶汤,反复均匀涂抹于壶身,用来提高茶壶接触到茶汤的时间以及频率。

养壶守则

里外兼修不冲第二茶

养壶养的不仅仅只是外表,壶的内部也应该一并去调养,这样才能够收到内外兼修的效果。养壶的诀窍最重要的就是:一把壶只能够泡一种茶。因为紫砂壶的结构具有特殊的双气孔,它善于吸收茶汤,所以一把经常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开水去冲也能够冲出淡淡茶汤来。

因此,一把不冲第二种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够保持原来的味道不变,否则如今的乌龙茶,明天的普洱茶,后天的花茶,那么必然茶味混杂,毫无独特性可言了。

通常开始养壶以后,首先要避免再用洗洁精之类的化学物品去清洗,以免清洁剂的异味吸附或刷去了壶的光泽。不妨以养壶巾擦干净,或者用软毛笔沾着茶汤清洗干净。

另外,紫砂壶的造型多种多样,有些比如花货、筋纹器等这些茶壶比较容易产生茶渍死角,可以用软毛牙刷勤加清理。另外,壶的底部不太容易接触到茶汤,壶把经常含有手上的油脂,容易排斥茶汤;还有壶嘴下沿应当刻意去擦拭,像以上的这些细节部分,都依靠壶主用心的去照顾。

养茶壶卫生第一位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的人为了在壶里面形成“茶山”,让它看来更加具有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在茶壶当中,放任它自然风干,但由于许多地区高温多湿,霉菌极其容易滋生在茶壶里面,若就卫生的观点来判断,这种方法实在不可取的。

更有一些人泡完茶以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放在壶里面,直到下回使用前倒掉,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起到内浸外养的功效。其实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是既擅长于吸附茶汤,自然也容易吸收到霉菌。以这种方法养出来的壶,只怕以后冲茶时,也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与健康,实是得不偿失的行为。(伍策梦枕橹声)

安溪铁观音茶园利用生物技术防治茶叶病虫害


在福建省安溪县某铁观音茶园里,一面面书本大小的黄板均匀地插在其间,黄板上满是被粘住动弹不得的害虫。这些黄板叫诱虫板,黄板上装有一个小小的诱芯,诱芯中放有人工合成的昆虫信息化合物。信息化合物释放后,害虫就会被引诱过来,被诱虫板粘住而“有来无回”,是茶园害虫茶小绿叶蝉的克星。

据专家介绍:信息化合物模拟昆虫熟悉的气味,通过气味将虫子引过来,再用物理方法杀虫。诱虫黄板的成本并不高,每亩茶园需插15至20片,每年的5月、9月各插放一次,年亩成本60元左右。

在该茶园里,还挂有夜蛾诱捕器和茶尺蠖诱捕器。诱捕器都有一个上空的瓶子,里面盛有药液,害虫被散发出的气味吸引,爬进瓶子就再也出不来。据介绍,针对不同的虫子研制的昆虫信息化合物也各异,目前研发出的已有上百种。其中,对交配期的害虫,就通过释放雌虫性信息素引诱雄虫,茶农们戏称是“美丽的陷阱”。

以往一年采茶季,每季都要喷施农药3次,一次农药要30多元。“这几年铁观音茶叶效益不错,但病虫害防治成为茶农的一大烦心事,打化学农药就怕农残超标外面人不买。”某茶农说。

“生物防治比单纯的喷施农药不仅省钱,关键是不用担心农残超标。”安溪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生物防治虫害示范基地里的茶园农药使用大大减少,年亩增收节支250元。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让咸安茶农尝到甜头


11日,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汪大珍茶场老板张长川正忙着安装杀虫灯、黄色板以及诱捕器,抢抓时节防治茶叶病虫害。

“这是一种全新的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张长川介绍,自己的茶园被纳入咸安区核心示范茶园建设后,前年开始尝试这些新方法,不仅省工省本,农药残留也减少了。“往年要治虫5次以上,去年只治了2次。”

近年来,为做大做强茶产业,咸安区着力打造一批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区农业局积极引进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集成使用了太阳能杀虫灯,茶尺蠖性诱杀虫平台和黄色粘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无污染,无农药残留。

经过三年的试用,示范基地内害虫控制效果明显,农药使用量下降20%,防治成本下降25%。

目前,该区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茶园达到3000亩,茶叶质量安全更有保障,经济效益也明显增加,茶农对防控技术充满信心。下一步,区农业局将在全区茶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天台县严控化肥农药使用 推行茶叶绿色防控技术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记者来到位于石梁镇大同的茶园,采访这里茶园负责人陈正明。

陈正明是横岭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是天台县最早响应肥药双控茶人之一。去年,天台县肥药双控政策一出台,他就积极响应。

以前,陈正明用土办法杀虫,就是在装满水的锅上面装上灯,用柴油把水烧开,晚上灯开了,虫子都掉到水里。这种方法只能在天晴的时候用,下雨天不能用,病虫害仍有发生。现在为了确保茶叶的安全,他一狠心花了四五万元购买了11盏太阳能杀虫灯。他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太阳能杀虫灯,于是带我们去参观茶园。茶园面积不大但在山顶显得视线很开阔,基本每片区域都有一盏太阳能杀虫灯。我们跟随陈正明来到其中一盏灯前。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最上面的是太阳能电池,中间是频振波诱杀灯与高压电网,下面是装虫袋。陈正明说:这每一盏要3000多元,不仅效果很好,而且能管理近30亩范围的病虫害。他还告诉我们,茶园里除了太阳能杀虫灯外,还有另一种简单有用的黄板设施,因为小型的虫子都喜欢黄颜色亮的东西,而这个黄色的东西就是粘虫板,小虫一叮就粘牢,每天都会杀死母茶毛虫,四月份母虫一出来就杀死了,第二代很难产生,虫籽就没有了,这个粘虫板一年要换好几万片,粘的害虫数量可想而知,我们一边仔细听着陈正明的讲解,一边看着这些“神奇的武器”,这时陈正明拿出一个装虫袋,里面已经装着很多害虫的尸体,周边的老百姓也反映害虫比不用时少了很多。

陈正明说自从用了这样组合使用后就没有用过农药了,而且它相比较于传统的杀虫方式优势明显。传统的锅要火烧下雨天就不能开,而太阳能杀虫灯只要有光照就能使用,晴天有自然光,雨天阴天太阳能储存的能量又可充电。所以不管晴天雨天白天黑夜都能使用,而且是全自动的,你设置好时间,在光线暗到一定程度它就会自动亮了,效果很好。

据了解,去年天台县开始实施肥药双控,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加强防治的生态化管理,有效控制和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而茶叶产业作为天台县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已成为这一政策的第一批实施主体。目前,该政策已被天台县委县政府作为长期的民生工程层层实施,进一步维护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民众提供绿色健康的食品。

茶汤品饮之内涵分析


现在我们要谈的仅限于赏茶里的“茶汤”部分,其他如茶叶的外观、茶叶的冲泡过程、叶底(沖泡过的茶叶)的审识,甚至于茶汤的颜色,都不包括在内。要先理解我们从茶汤中可以喝到什么“内涵”,才能进一步去分辨它的优劣与欣赏它的个性。这是“评茶”与“品茶”的必修课程。

喝茶时我们最先会注意到的是茶汤的“稠度”,所谓稠度是指茶叶“水可溶物”溶解在这杯茶汤中的多寡。我们经常说:这茶泡浓了,是指茶叶的内含物溶出太多,如果说是泡淡了,则是指溶出太少。我们练习泡茶就是要学会把茶泡到我们认为最恰当的“稠度”。前面说到“水可溶物”,因为茶叶内还有不溶于水的成分,一般泡茶总是用水浸泡,除非从事化学分析才会使用到其他溶剂。影响茶汤稠度最主要的因素是浸泡的“时间”。

喝茶时我们还会注意到茶汤的“强度”,这强度是指茶汤对口腔的刺激强度,这刺激不是指喝了茶会不想睡觉的那种生理作用,而是味觉与嗅觉上的反应。有些茶喝进嘴里,感觉得非常激烈,苦涩味强的茶是属于这一类,有些则非常温顺。一般说来,“水温”高时,浸泡出的茶汤强度会高一些。

进一步我们还要留意茶汤的“调和度”。所谓调和度是指茶汤内各种滋味的“组配”状况,组配得好,我们就说这杯茶汤的调和度佳,品嘗起来很有立体感,否则我们会觉得很单调,只是平面的而已。不应该用高温浸泡的茶却用高温浸泡了,即使不是泡得太浓,苦涩味也会偏高,因为苦涩味的成分在高温的浸泡下溶出的速度较快;如果浸泡的时间再长,那一定是又苦又浓了。当然也可能是茶叶本身的问题,如一般常喝到的日本蒸青绿茶,甘味经常偏重,如果再以较低的水温浸泡,那就一面倒的倾向甘味了,如果希望调和一点,可增高一点温度,缩减一些时间。前面我们一再强调“这杯茶汤”而不说“这泡茶”,因为“茶汤狀况”是浸泡的结果,虽然与茶叶的品质有关,但现在我们谈“茶汤”的认识是偏重在“泡茶”后的结果,能谈论的对象也只是这次泡出的“茶汤”。

另外还有一项茶汤品饮的内涵是“茶性”,包括茶的类别(如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红茶等)、茶青的品种、茶树生长的地区气候与土壤、制茶师的手法等等。这些茶性即使在同一项上述所说的“汤况”之下,如同样的稠度、强度、与调和度,仍然会显现不同的“个性”。如何有效突显该泡茶的特性也是茶人应尽的责任。茶人在泡茶的时候,就是利用水温、茶量、时间与浸泡器的质地等来表现该泡茶最佳的茶汤状况。

茶的冲泡分为单次性冲泡、多次性冲泡与浓缩性冲泡,多次性冲泡时要求每一泡都要泡到相同的“浓度”。如小壶茶法,通常会置一次茶,冲泡五道左右,这时的前后五道就会被要求泡得平均,不能一道浓一道淡的。这时所说的“浓度”是一个概念性的名词,只表示茶汤进口吋,打击口腔壁的力道。因为前后五道茶汤的品质是不可能一样的,一定是前几道好,接着一道不如一道,平均的只是给予口腔的感受程度。同一壶茶,浸泡到后来,稠度降低了,只好拉长浸泡的时间,溶出一些尚未被溶出的成分,这时大多是一些“强度”较大的滋味,往往是偏向苦涩的味道。再说,这时候其他滋味业已減弱,这些强度较大的成分即使也已经转弱,仍然足以撑起茶汤的“浓度”感。很多人练习泡茶时会准备一组不拿来饮用的杯子,每泡一道茶就留下一杯作对照,等五、六道茶泡过后,看看茶汤的颜色是否平均地往上爬“深”,因为浸泡时间拉长后,茶汤的颜色会加深的。如果数道汤色看来全一致,反而喝来的滋味会往下跌。

重磅数据:2018年云南春茶形势分析(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发布)


2018年云南春茶形势分析(一)

一月的云南,晴好天气18天,5天多云,6天小雨,白天气温多波动在15~20℃,夜间多在2~4℃,气温和雨量均较好的满足了茶树越冬条件,绝大部分茶区茶树处在舒适的越冬休眠期。1月8日至13日,勐海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逆袭,部分茶园轻度受伤,寒害等级介于1~2级,部分未成熟枝叶轻度受害。处于较低纬度的江城、孟连等地,得益热量优势,茶树最早萌发,牛洛河所产的“早春毛峰”于1月11日抢先上市。

二月的云南,晴好天气14天,10天多云,阵雨1天,阴有小雨或雨夹雪3天,白天气温多波动在15~20℃,约有一周时间气温攀升至22~23℃,夜间低温多维持在2~4℃。在滇南茶区,大部分早生种茶树开始萌发,缓慢生长,陆续上市,牛洛河“早春毛峰”、“银丝”等上市量接近200吨,全省各类早春茶约有500吨上市交易,每公斤售价在600~1200元之间。

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临沧市、普洱市茶区,中生种茶树开始萌动。据科维乐设在临沧邦东的茶叶追溯系统的气象遥感监测数据分析:二月十日以来,临沧茶区光照强度于上午11时30分以后即达到了50000勒克斯以上,抵近茶树生育的光饱和点,白天气温维持在13~20℃,完全满足了茶树生育需要,在光热作用下,茶园气温、土温迅速回升,茶树开始大面积萌动。但凌晨至上午9时11分气温均低于10℃,夜间低温和较低的土壤温度制约了茶树的生长速度,茶树整体处于缓慢复苏之中。

进入三月以来,云南春风和煦,阳光明媚,雨热丰润。截止3月20日,出现了阵雨5天,小雨1天,晴好天气12天,气温稳定在15~23℃,雨热分布很好地满足了茶树的生理需求,全省大部分茶区茶树快速萌发。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纷纷投产,早春绿茶上市总量已突破500余吨,每公斤售价基本稳定在400~1200元。价格小幅上扬,较去年同期涨15%左右。

3月12日后,临沧市双江、云县、凤庆、沧源等地早春红绿茶投产,红单芽、金丝红、春蕊、春芽等产品大量问世。18日后,保山市、德宏州、大理等茶区相继开采,云南茶叶整体进入春茶大生产。

受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和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精神鼓舞,加之云南省政府2017年底出台的《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利好,云南茶界精神振奋,外商云集。2018年云南茶叶向好趋势已现端倪。

根据云南省气象预报,2018年四月份云南茶区气象条件无异常迹象,水热资源有利茶树生育亦趋明显。我们预计,2018年云南春茶将是“两增一涨”的局面,即春茶产量增,产值增,价格将小幅上涨。古树茶持续走热、滇红提质增效、滇绿深度开发和白茶青茶兴起等,都将促进云茶产业跃上新的台阶。

2018年云南春茶形势分析【二】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茶香满茶都

孟春走了,仲春去了,季春已经到来。2018年的云南春茶,天时地利人和,开门大吉,茶山鼎沸,量价齐增,喜近还忧。

一、风调雨顺,明前茶增产成定局

自2月10日以来,我省气象条件良好,是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三年以来最佳的生育年景。尽管3月7~10日少部分温凉茶区出现短暂倒春寒,但持续时间短,回温快,对早春茶未造成不良影响。

截止4月5日,在明前茶生产期间,我省茶区白天气温多稳定在18~23℃,夜间低温盘旋于7~9℃,昼夜温差波动在12~15℃之间。日照充足、雨热充沛,日温差大,使茶树在天堂般环境下健康成长。对比近三年同期茶树状况,“发芽整齐,发芽密度大,生长势旺盛”是2018年云南早春茶生育的突出特点。

继3月18日全省茶区大面积开采之后,得益于气象利好,茶树生育速度加快。自26日始,各茶区纷纷迎来采摘高峰,首轮采摘“洪峰”出现在3月30日至4月4日。经“清明”小憩调整,春中茶再掀热潮,“双高峰”态势已然形成。预计全省明前茶总产达6.5万吨,较去年同期(低温减产)增15~18%。

二、品质优异,生态茶受宠被重视

分析云南2018年3月~4月5日的气象讯息,不难发现:自春茶开采以来,全省日均温几乎都在25℃以下,18℃以上,属茶树生育最佳生物学温区,茶树在此温区内,生育速度随气温升高而加快;而一个多月来的夜间低温,几乎都稳定在7~9℃之间,昼夜温差保持在13~14℃,温差之大,已非我省常态气象。茶树白天光合作用强,光合效率高,夜间呼吸消耗少,净光合积累增多,新梢持嫩性增强,芽叶肥硕,鲜叶等级高,批次清晰,茶叶优质化表现突出。可以断言:2018年的云南明前茶品质是十分优异的。

优质带来优价,致早春茶鲜叶价格持续走高,高优生态茶园鲜叶均价较去年同期每公斤普遍增高9~12元,增幅达30~40%。因所处产区和等级差异,各茶区表现不尽相同,其中:

①、版纳茶区增幅达40%,每公斤鲜叶价格波动在40~50元之间。明前晒青毛茶每公斤价格约160~260元。

②、普洱市增幅约35%,每公斤鲜叶价格波动在30~40元之间。明前晒青毛茶每公斤价格约120~160元。

③、临沧市增幅35%,每公斤鲜叶价格波动在30~50元之间。明前晒青毛茶每公斤价格约120~260元。

④、保山市增幅约30%,每公斤鲜叶价格波动在25~40元之间。明前晒青毛茶每公斤价格约100~180元。

⑤、德宏茶区增幅约30%,每公斤鲜叶价格波动在20~30元之间。明前晒青毛茶每公斤价格约80~160元。详见下表:

三、持续聚焦,明前古树茶量少价攀

古树茶是云南的珍稀资源,是人类古代农业文明的遗产,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标志和名片,一直广受关注,倍受追捧。其价值早已超越了茶的植物性、功能性、成本性限制,是茶的神格和品格的双重展现,被市场持续关注。2018年云南明前古树茶交易方式创新,“单株和小单元古茶树春季采摘权竞价交易”现象凸显,表明市场对古树茶追求更加精细精准。不同代级古树茶差异性选择已现层次。兹以九个古树茶产区为例,列表如下:

四、白茶兴起,滇红滇绿发力增效

充分挖掘云南大叶种的适制性和品质优势,实现“六茶共舞·多茶并举”是我省近几年来规划茶产业特色化发展精准施策的措施之一。

白茶是云南的新兴茶类,保山、德宏、大理、楚雄等茶区都有生产,以白单芽和月光白为代表的产品产量逐年增加。2018年全省明前白茶产量约3000吨,每公斤售价约160~280元,与国内同类茶相比,品质和性价优势突出。

以凤庆为代表的云南滇红,内销占比快速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增强,特殊区域、特殊品种的特色产品增多,价格竞争力强。2018年全省明前滇红产量约8000余吨,每公斤售价约180~360元。古树明前红茶每公斤售价在380~680元不等,最高逼近2800元。

滇绿是云南的传统茶类,具有“上市早、品质优”的早春优势,也是花茶的优质茶坯。2018年春茶以来,以宝洪茶、“早春毛峰”、“银丝”、早春绿、银竹、尼诺春尖、清凉山、梁河回龙茶等为代表的小产区、小品种茶纷纷面市,特色突出多名品。每公斤售价约260~680元。最早上市的牛洛河“银丝”价格达每公斤1200元。

青茶在云南普洱、保山、大理、临沧均有生产,产量逐年增加。因“开面采”的特殊需要,目前尚未应市。

五、茶旅融合,政府茶协聚力引领登台阶

继云南省政府出台《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后,普洱市政府出台了打造“普洱山”和“凤凰山”两大茶产业特色经济圈方案;临沧市政府规划发展滇红、勐库、永德、沧源四个现代茶产业孵化园;政策利好前所未有。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中华茶商德宏行”、中茶落地勐海、普洱茶协会落地茶区“以茶会友”、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茶区考查、昌宁县古茶协会在行动、茶企渠道聚会、茶客坐地制茶茶山游……2018年的云南春茶,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百舸争流。“全渠道营销”成为茶企探索销售新增长的重要手段。

需要警惕的是:普洱茶精准化消费细分与源头资源被瓜分,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的反向伤害。抢占地标性古茶树资源行为正在泛滥,利好心态干扰了常态经营,良好天气使春产增产趋势明显,明前茶鲜叶涨幅较大等,导致买家“只打雷,不下雨”,持币待购,观望等待,部分茶区已现压库迹象,茶企应增强风控意识,稳步搏击市场。

本文经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授权刊发,文章由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协会专家徐亚和撰写。

铁观音的摇青技术


以下以铁观音初制摇青技术为例具体解释:

1、“走水”获高香“保青”是关键

摇青是制好铁观音的关键,而“走水”又是摇青的主要目的之一。所谓“走水”,即通过摇青,使“嫩梗中所含有的相当数量的芳香物质”和含量比芽叶高出1—2倍的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随水分扩散到叶片,使之与叶子里面的有效物质结合,一道转化成更高更浓的香味物质,这也是乌龙茶高香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走水”的进行,除了要求叶子要处于运动状态,还要求梗叶有一定的水分含量差和保持叶肉细胞的生理机能(亲水能力),也就是茶农所说的“保青”。相反,若过早丧失叶肉细胞的生理活性,就叫“死青”,“死青”就制不出好茶来,因其“走水”无法进行,叶子在摇青过程中得不到水分的补充,叶子失水过多,制成茶外形干枯、内质香味较低淡。

2、摇青操作的“三守一攻一补充”

铁观音摇青操作上素有“三守一攻一补充”之说法,即第一、二次摇青宜轻,转数不宜过多,停青的间宜短,一般第一次摇3分钟,第二次摇青5分钟,以免使水分散失过多,以保持青叶的生理活性,使萎凋后的叶子能慢慢复“活”过来。到第三、四次摇青则要摇得重,摇得足够,使叶缘有一定的损伤,有青、臭气散发上来,一般第三次摇青10分钟,第四次摇青30分钟。“一补充”则是在第四次摇青摇得不足,叶子“红变”不够时,再补摇一次。每次摇的转数应由少到多,停青时间也是由短到长。第一、二、三次停青停到青气消失,表面叶子萎软下来之后,就要及时摇“活”,以免叶子因水分散失过多而“死青”。

3、铁观音摇青中“消水”程度的掌握

“消水”即茶青的水分丧失情况。“消水”适度的掌握,是摇青的技术所在。在摇青摊凉过程中,若摊凉太久,不及时摇“活”,致使摇青叶失水过度,手握叶子有沙沙响声,并有枯燥感,就叫“尽水”。若摇青过程中停青不足,水分散发不够,摇青叶还有“假活”现象,芽仍挺立饱水,手握有梗断之觉,这样就行杀青,就叫“大水”。“尽水”叶制出的成茶,外形松懈,色泽枯黄。“大水”叶制出的成茶,外形也不够紧结,色泽青灰。二者的品质都比较差。

“消水”适度的掌握,往往因季节、气候及品种的不同而异。铁观音摇青“消水”适度的掌握,应掌握“春消、夏皱、秋水守牢”的原则,因为春季气温低、温度大,茶青肥壮多水,做青过程中水分应蒸发多一些,即在摇青时可摇得重一些,停青时间长些,待到做青适度时,梗叶要“消”即嫩梗外观干瘪柔韧,折而不断,这时才会有浓郁的香气。至于夏、暑茶园气温高,水分蒸旋陕,失水应少一些,梗叶略皱,发酵适度即可。秋茶因含水分少,只有保持鲜灵陛,才会形成高强香气,所以至做青适度时,梗叶仍略有光泽,才能体现秋茶的秋香特色。

4、“发酵”程度的掌握

据老茶农的经验认为:“发酵”程度的掌握。应做到“春秋等香,夏暑等红”的原则,因为春秋季节气温比较低,叶子变红较慢,帮摇青可摇到梗叶水“消”,有较高的清花香显露,再行杀青。而夏、暑茶气温较高,叶子边摇边“发酵”,就不能等“梗叶消,有高香”了。而主要是看叶子红变适度时,就要立即杀青,否则变会“发酵”过度,降低品质。

5、低温低湿的北风天

北风天是制高级茶的好天气。因为在这种天气下,叶子中的多酚类的酶促氧化进行得比较缓慢,叶子发酵比较慢,摇青可摇到“梗叶消”,使叶子里面的内含物能充分转化为成茶的香气和滋味物质,同时,在低温低温隋况下,叶子内含物的化学变化比较缓慢,物质的转化,积累大于消耗,并有利于摇青时的“保青”,使“走水”能顺利进行。梗中丰富的有效物质能得以充分的利用,所以说“北风天”是制观茶的好天气。

总之,要制好铁音,应“天、地、人”相配合。天即“天时”,也就是制茶的和天气。地即“地利”,是指铁观音特定的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及良好的鲜叶原料,这也是制优质铁观音的先决条件。再者是人,人要“人宜”,即制茶的技术水平,要制好铁观音,就要懂得“看青做青”,要掌握好摇青工序的操作要领及程度,这是制好铁观音的主观因素。

关于铁观音的采制技术


铁观音茶的采制技术特别,不是采摘非常幼嫩的芽叶,而是采摘成熟新梢的2—3叶,俗称“开面采”,是指叶片已全部展开,形成驻芽时采摘。采来的鲜叶力求新鲜完整,然后进行凉青、晒青和摇青(做青),直到自然花香释放,香气浓郁时进行炒青、揉捻和包揉(用棉布包茶滚揉),使茶叶卷缩成颗粒后进行文火焙干。制成毛茶后,再经筛分、风选、拣剔、匀堆、包装制成商品茶。

凉青、晒青、凉青:鲜叶按标准采收进厂经过凉青后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叶子宜薄摊,以失去原有光泽,叶色转暗,手模叶子柔软。顶叶下垂,失重6—9%左右为适度。然后移入室内凉青后进行做青。

做青:摇青与摊置相间进行,合称做青。做青技术性高,灵活性强,是决定毛茶品质优劣的关键。摇青使叶子边缘经过摩擦,叶缘细胞受损,再经过摊置,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伴随着叶子水分逐渐丧失,叶中多酚类在酶的作用下缓慢地氧化并引起了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乌龙茶的特有品质。铁观音鲜叶肥厚,要重摇并延长做青时间,摇青共3—5次,每次摇青的转数由少到多。摇青后摊置历时由短到长,摊叶厚度由薄到厚。第二、三次摇青必须摇到青味浓强,鲜叶硬挺,俗称“还阳”,梗叶水分重新分布平衡。第四、五次摇青,视青叶色、香变化程度而灵活掌握。做青适度的叶子,叶缘呈朱砂红色,叶中央部分呈黄绿色(半熟香蕉皮色),叶面凸起,叶缘背卷,从叶背看呈汤匙状,发出兰花香,叶张出现青蒂绿腹红边,稍有光泽,叶缘鲜红度充足,梗表皮显有皱状。

炒青:炒青要及时,当做青叶青味消失,香气初露即应抓紧进行。

揉捻、烘焙: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层白霜。包揉、揉捻与焙火是多次重复进行的。直到外形满意为止。最好才焙火烤干成品。

簸拣:慢烤后的茶叶最后经过簸拣,除去梗片、杂质即为成品。

鉴别新旧茶 六大茶叶的选购方法


提问:市场上茶叶品种很多,如何挑选到优质的茶叶?

回答:选购茶叶时,要注意区分新茶与陈茶,小心买到去年的“鱼目”。在色泽上,新茶青翠嫩绿、陈茶枯灰黄绿,这是由于叶绿素的分解造成的。

同时,陈绿茶中维生素氧化产生的茶褐素会使茶汤变得黄褐不清。在滋味上,新茶醇厚鲜爽,陈茶则由于茶叶有效成分氧化减少而使滋味淡薄,失去鲜爽之感。细闻气味,新茶的香气清鲜,陈茶香气低浊,有经验的消费者还可试着通过特有的“新茶香”来区别。

此外,还要注意茶叶的含水量,试着捻一下买到的茶叶,看看是否够碎、够干燥,含水量过高的茶叶不易保存,容易滋生细菌和霉变。

六大茶叶选购方法不同

绿茶

最显著的特点是“三绿”,即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以香气高爽带花香,滋味鲜醇回甘为佳。绿茶花色众多,品质不可凭一而论,以外形为例:西湖龙井素有“乞丐的外形,皇帝的内质”之称;太平猴魁则要求“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很多绿茶都以芽头多表示细嫩,但“六安瓜片”则是没有嫩芽的等。

红茶

可以观察红茶的外形,以色泽乌润、相对紧实匀整、碎茶末较少的为优,原料细嫩的红茶带有金毫;同时可以用手感受红茶条索的重量,身骨沉重为佳。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开汤品饮,红茶根据加工工艺、产地、茶树品种等呈现不同风味,品质较好的红茶大多香气甜和,部分带有高锐花果香,滋味甜醇,汤色明亮带有金圈。

黑茶

黄汤、褐叶、味道醇浓是黑茶的品质特点。就拿比较典型的湖南安化黑茶茯砖来说,闻起来带有特有的菌花香气,汤色橙黄明亮;广西六堡茶,茶汤偏棕红色或红褐色,香气则是槟榔香。大家比较熟悉的普洱茶则香味醇厚,根据工艺的不同还带有红枣、糯米等香气。

乌龙茶

乌龙茶主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根据产地不同各有特色。

好的乌龙茶多带有天然花果香,只为醇厚回甘,并根据品种不同有独特的品种香和韵味。

白茶

当年新生产的白茶表面明显覆盖着一层“白毫”。白毫银针单芽是比较肥壮的,白牡丹叶面比较舒展,枝叶连理看得比较清楚。汤色呈杏黄、橙黄色,看上去比较通透明亮。

黄茶

黄叶、黄汤是黄茶比较明显的特点,冲泡之后滋味醇厚,没有类似绿茶的那种“青涩”感觉,比较适口。

比如,君山银针以形似针、芽头肥壮、满披毛的为好,蒙顶黄芽则以扁直、芽壮多毫的为佳。

“茶”的出现及演变


“茶”字出于《尔雅·释木》:“槚,苦荼(即原来的“茶”字)也。”。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由于中国各地方言对“茶”的发音不尽相同,中国向世界各国传播茶文化时的叫法也不同,大抵有两种。比较早从中国传入茶的国家语言依照汉语比较普遍的发音叫“cha”,或类似的发音,如阿拉伯、土耳其、印度、俄罗斯及其附近的斯拉夫各国,以及比较早和阿拉伯接触的希腊和葡萄牙。俄语和印度语更叫“茶叶”(чай、chai)。而后来由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先后占据台湾,从闽南语中知道茶叫“te”,或类似的发音,所以后来了解茶的西欧国家将茶称为“te”(后演变为tea),尤其是相距很近、互相之间完全可以用自己语言交谈没有问题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茶的名称却完全不同。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从而道通天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代表茶字的还有茗字。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叶包装技术及方法分析》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种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