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一煮茶法: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西汉王褒《僮约》:“烹茶尽具”。西晋郭义恭《广志》:“茶丛生,真煮饮为真茗茶”。东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晚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云:“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饮者无异也”。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

唐代以后,制茶技术日益发展,饼茶(团茶、片茶)、散茶品种日渐增多。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旧习依然难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中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代煮茶,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宋代,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挎满口”,黄庭坚《谢刘景文送团茶》诗有“刘侯惠我小玄壁,自裁半壁煮琼糜”。宋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盐酪椒姜与茶同煮,南方也偶有煮茶。

明代陈师《茶考》载:“烹茶之法,唯苏吴得之。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清代周*联《竺国记游》载:“西藏所尚,以邛州雅安为最。……其熬茶有火候”。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延伸阅读

临沧 南茶马古道发祥地之一


提到临沧,懂茶之人马上会说,那是有名的老茶乡。明清时期,这里曾一度因为生产质量上佳的普洱茶而名扬天下。“临沧是南茶马古道发祥地之一”的说法,大概也是借着这个缘由而来。随着茶马古道申报世遗的呼声日渐高涨,包括临沧在内的那些已经随着古道衰落而淡出人们视线的古城镇又再次从历史中走来。

古道重镇

茶马古道是贯穿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输送物资以茶叶为大宗,以马帮为运输工具,因此这条商贸通道被后人称为茶马古道。据专家考证,茶马古道兴起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兴盛在民国,衰落于20世纪50年代。这条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绝大部分延伸在两三千米乃至6000多米的地区,纵跨10多个纬度,横跨20多个经度,穿过中国最高的两大高原——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穿过哀牢山脉、无量山脉、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横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和雅鲁藏布江,最后一路切进南亚次大陆。

据考证,茶马古道分南道和北道两条,南道发于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已改名普洱)、临沧一带,经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达四川的甘孜,然后进入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拉萨,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国,并到达欧洲;北道发端于四川的雅安,经康定到达察隅、昌都、左贡等地同南道汇合。

茶乡悠远

澜沧江流域是古老的产茶区,临沧,因为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作为这条悠悠古道上的一条分支,其茶产业伴随着古道的兴衰起落而生息发展。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年),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开始流入丽江。凤庆地处临川地区西北部,而丽江是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最重要的一个通道,因此可以说,临沧茶叶由此开始大规模进入古道马帮。也就是在明清时期,普洱茶的种植、加工进入鼎盛时期。清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年至1876年),每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云南,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不绝,印度、缅甸、暹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均有商人来往于这条商路。这时期的茶马古道异常兴盛。而临沧茶产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正是在明清时期形成“普洱茶名遍天下”的局面。

然而,在古籍的记载中,并没有明确引用临沧的地名,而是说,“从思茅进入大理、进入保山”,通过对茶马古道的重新探寻,人们推测,史料中所记载的区位,极有可能在今天的临沧辖区内。了解临沧的历史,对我们探寻南茶马古道的本来面目有着莫大的帮助。随着探究的深入,临沧段茶马古道已日渐明晰。

茶满生活

临沧人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茶香,在城镇,有茶行、茶馆、茶楼和茶市;在乡村,有茶园、茶山、永不熄灭的火塘和放在边上的小茶罐。茶能清心提神激发灵感,喝的人多了,自然又出现了茶诗、茶文、茶歌、茶道等各种妙趣横生而内涵博大的茶文化现象。

不论到街坊邻里谁家串门,好客的主人会马上为你献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客人寒暄也免不了谈茶和品茶,话投机了的时候还常常和主人一起闻香、观色、尝味,切磋茶道。家人出门,不管是做农活也好,出远门串亲戚也罢,总有人备足早已泡好的茶水连同美好的祝福一同放在包里。

甚至,婴儿出生,要用茶水洗眼洗澡,说是消灾,易养。女人从小要学会摘茶、揉茶、唱茶歌;男子从小要学会种茶、制茶、品茶。男婚女嫁要送“三茶六礼”。人到寿终正寝时,家人总要在他的衣服口袋里放上一小点茶叶。看来,经过代代人的传承,茶已经化入临沧人的生命之中。

温星:中国普洱茶网媒体顾问之一


温星:媒体顾问之一

为了的发展,特邀原生活新报政法部主编,现春城晚报新闻策划中心副主任温星担任()的顾问之一,指导本网站的新闻策划工作。

温星,本名温元召,男,70版“媒体川军”。

现供职于《春城晚报》,任新闻策划中心副主任,《人物地理周刊》主编。

“躲猫猫”调查三剑客之一。

腾讯网推荐中国深度记者、先锋记者之一。

《北京晨报》《现代快报》2009年年度网络人物之一。

昆明市作家协会理事、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发表诗文200余章,散见《诗刊》、《诗神》、《中国诗人》、《青年作家》等及诸多报纸副刊。

有人物传记及传媒文化类专著出版。

2009年2月,参与调查昆明晋宁县看守所“躲猫猫”案,被新华社《现代快报》誉为“‘躲猫猫’调查三剑客”之一。当年底,与潘石屹、桑兰、蒋方舟等人一道,被《北京晨报》评为“用博客影响生活”和推动时代进程的“年度五大网友”之一。

个人语录:

1、以新闻立世,但求为民请命;以闲文娱己,试问有谁共鸣?

2、早年爱写很苍白的诗文,如今只做有温度的新闻——温暖那些在阳光下感到寒冷的人。

西湖龙井是十大名茶之一


西湖龙井是绿茶,龙井茶属于绿茶扁炒青的一种,扁炒青品质特点是形状扁平光滑,因产地和制法不同,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西湖龙井是十大名茶之一

西湖龙井位列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龙井茶始产于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昧;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百家问茶之一:起底老班章


资深茶人访谈,传递茶界正能量

主持人:李国标

访谈嘉宾:岩文

访谈整理:初稿李国标终稿岩文

这些年来,老班章的名头越来越大。“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早就为茶界所接受。但是,究竟什么是老班章?坊间流传的说法太多,许多看法是互相抵牾的,这让许多茶友感到一头雾水,难以适从。老班章离我们很近,因为我们都在谈论它,关于它的资讯铺天盖地;老班章离我们很远,毕竟其是深藏在布朗山深处的一个极为偏僻的小山村,我们很难知晓云遮雾罩之下的真相是什么。

因此,这期的嘉宾访谈,我们特地邀请到长期扎根茶山做茶的古农茶业掌门人岩文,来给我们讲讲老班章的真实故事。其2004年起就到了布朗山,他熟知班章村的一草一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是外地人深入班章做茶的典范。且让我们随着他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去起底老班章,见识普洱茶王者的真相。

李国标:提到老班章,我们首先会想到老班章的霸气。市面上流行的说法是,老班章的霸气是因为又苦又涩,挑战着人类的味觉极限,故曰霸气。但从2007年以来,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看法,以为老班章不是“苦茶”,其最大的个性在于是“甜茶”。那您认为老班章是什么样的茶?

岩文:苦与涩是感官呈味表现,是相对的。

其一、云南大叶种茶,多酚含量高,跟中小叶种相比,苦涩重些,滋味相对要浓烈,回甘生津同样也来得强烈。所以,对于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们,苦涩浓郁就成了其对茶的始作俑者,嗜茶如命,足迹行遍云南各个古茶山,对泡茶品茶、茶道文化均有深厚功底及独到见解,首倡全程不落地,全手工制作理念,其创建的古农茶业,专业理论结合实践,形成了从鲜叶初制到成品精制的全程核心制作技艺,在业界声名鹊起,并提出“俭德、仁和、觉心”的企业茶道文化精神。

文/岩文、李国标(本文刊登于云南法制报·云茶产业)

闽红三大工夫茶之一——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是福鼎工夫红茶,以主产地福鼎白琳命名,曾与福安县“坦洋工夫”、政和县“政和工夫”并列为“闽红三大工夫茶”。

据《福鼎文史》载,制作“白琳工夫”所用之茶产于环太姥山麓,茶园分布在海拔650-850米的丘陵地带。太姥山濒临东海,山势峻拔,天气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春夏季节,早晚白雾弥漫,且土质肥沃,属酸性砾质土壤,保水性良好。

“白琳工夫”盛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迄今约有160年的历史。白琳工夫产于白琳、湖林一带。其中,主产地白琳镇位于福鼎市中部,陆地与点头、磻溪、店下、秦屿,以及柘荣县乍洋等乡镇相邻。当时,闽、广茶商以白琳为集散地,广收白琳、翠郊、石番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再以特殊工艺标准精制后,远销重洋。

最初,“白琳工夫”是用福鼎本地的菜茶制作而成,十分讲究鲜叶原料的采摘嫩度,要求早采嫩采,否则芽叶过大,成品外形粗松,滋味淡薄,影响品质。在初制工艺中,特别注意控制适度萎凋,以提高鲜酸爽度,并严格采取轻重揉结合,及时提取成形的芽叶,以保存毫芽,发酵叶先上烘,采用双复焙的方法。

但20世纪初,福鼎市点头镇竹栏头陈氏用福鼎大白茶代替了原有的小茶种。此后,福鼎“合茂智”茶号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因此又名“桔红”,意为如桔子般红艳。

对比“白琳工夫”鼎盛时期,白琳镇老街36家茶行一字拉开的繁荣景象,此番,记者走访白琳,“白琳工夫”作坊乃至企业也鲜少找到,只能从翠郊古民居中感知“白琳工夫”的辉煌。据当地导游介绍,翠郊古民居是一座建于清乾隆十年的民居,糅合了围氏客家土楼结构和江浙一带白墙灰瓦的民宅样式,三进院落,历经13年,耗费白银64万两建成。翠郊古民居的主人吴氏正是以经营“白琳工夫”发家的,古民居也是吴家制茶贩茶的工厂、仓库,至今老厝里还保留着一台木制的茶磨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在白琳初制厂遗址地点在白琳康山村。原初制厂呈砖木结构,四面交井明楼建制,门楼楼坊式灰泥建筑,设有翘檐,门头坊正中塑五角星,留“中国茶业公司福建省公司白琳初制厂”字样。门楼被2006年的“桑美”台风毁坏,现居住于此的村民用水泥维修门楼,并涂平原门右砖墙,致使旧观不复存在。

余秋雨:普洱茶是“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之一


余秋雨先生在《极端之美--书法、昆曲、普洱茶》列为中国、乃至东方的三大极品。这极品的评价是有五个维度的:独有性、顶级性、具体性、共知性、长续性。爱上普洱茶,会是一生的事情。这其中的原因有三:

一是功效。最生活化的细节是《红楼梦》,哪天哪位小姐公子吃多了,就有人劝“该焖些普洱茶喝”,可见清朝贵族中普洱的盛行。“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

二是口味。余先生认为,普洱茶绝非“至淡”、“无味”,它是有“大味”的,如果一定要用中国文字来表述,比较合适的两个字是:陈酽、暖润。

三是深度。余先生认为普洱茶丰富、复杂、自成学问的程度,在世界上,只有法国的红酒可以相比。世上有许许多多的美食佳饮,品种单一,吃吃可以,却缺少伸发空间,无法玩出大世面,也就成不了像模像样的文化。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乔木、台地、古树,景迈、易武、班章,真的玩出了变化,玩出了花样,玩出了文化。

但余先生认为,普洱茶最大的玄机在于“发酵”。

一是大叶种古树茶的生长环境中,活跃着微生物群,它们能保存并增加多酚类化合物,如茶多酚、茶醎、儿茶素等,再加上氧化酶,为普洱茶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原料。

二是制作过程中的发酵,采摘后的“晒青毛茶”在湿热的条件下“氧化红变”,经由茶叶的低温杀青、轻力揉捻、日光干燥,微生物一步步推进发酵的过程,不断地滋生、呼吸、放热、吞食、转化、释放,终于成就了普洱茶。

绿茶是在铁锅中连续翻炒杀青,达到提香、定型、保绿的效果,以高温剥夺微生物活性,阻止茶多酚氧化,因而不存在发酵。

乌龙茶制作时先鼓励生物酶的活性,用轻度发酵提升香气和口味后,随即用高温炒青烘干,让发酵停止。

红茶的发酵程度更高,比较充分地待香待色,然后同样用高温快速阻止发酵。

乌龙茶、红茶虽然也有发酵过程,却不是微生物菌群的参与为主,实际上是一种“氧化红变”。

普洱茶的发酵,在长年累月之间,无声无息地让茶品天天升级。微生物菌群列解着细胞壁,分解着有机物,分泌着氨基酸,激活着生物酶,合成着茶氨酸。。。。。。结果,所产生的茶多酚,茶色素,泛酸,胱氨酸、生物酶、以及汀类物质、果胶物质等等,不仅大大增进了健康功能,而且还天天提升着口味等级。即使是上了年级的老茶品,也会在微生物菌群的辛勤劳动下,成为永久的半成品、不息的变动者,活着的生活。

发酵沉淀时间,发酵可以延续十几年、几十年,使茶品越来越具有时间深度,形成一个似乎是从今天走回古典的“陈化”历程。有好茶,放着吧,十年后喝都行,不必担心“不新鲜”。

漫长的时间也能让美学展现出一种深刻的逆反。青春芳香的绿茶只能浅笑一年,老练一点的乌龙和红茶也只能神气地挺立三年。反倒是从原始森林走出来的普洱,原来野而不文、糙而不精的土著面貌,反而越来越光鲜,在微生物菌群年复一年的吞食、转化、分泌、释放中,反而变成了大洁大净,大味,成为了“大自然的美学”,成为“生态文化”的典型代表,代表着未来。

唐代煮茶讲究三沸


不过,尽管茶叶在周代就已经大量种植,但在汉代以前,茶叶是被当做一种蔬菜,跟葱、姜、橘皮等煮到一起来吃的,王建荣表示,这是茶叶的蒸煮羹饮时期,真正饮用是从魏晋南北朝才开始的。而茶文化的兴盛,则要到唐代。

唐代人讲究煮茶,首先是要制作茶饼,当时已经细分为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具体的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后,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煮茶的时候,要把团饼茶拿出来,放在火上炙烤片刻,然后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再筛过,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备用。唐人是用釜来煮茶的,先在釜中装适量的水,水煮到初沸的时候,加点盐;到二沸的时候,舀出一瓢水放置在旁边,把茶末投入到水中继续煮;三沸的时候,再把舀出来的水倒回去,叫做“止沸育华”,这时茶就煮好了,再用越窑的青瓷茶盏或邢窑的白瓷茶盏盛装。王建荣表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沸腾的程度,釜是敞口的,可以看见气泡的大小,一沸“如鱼目微有声”,二沸“如涌泉连珠”,气泡一个个连起来了;三沸为“腾波鼓浪”。

正是在这种茶道的兴起中,唐代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着作—陆羽的《茶经》。而陆羽又通过理论总结,尤其是在“四之器”、“五之煮”和“六之饮”中,列出了一系列工具,制定了一整套程序,使得饮者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一种澄心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从而使喝茶从解渴式的粗放型饮法向细煎慢啜的品饮型饮法过渡,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

烹雪煮茶天上味


掬一捧无瑕的白雪,倾入釜甑,万籁俱寂中,静听汩汩水沸,轻嗅袅袅茶香,忘却世中事,闲谈山与水。古人的极致风雅由此可见一斑

“烹雪煮茶,是古时文人的风雅之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关剑平教授介绍说。烹雪煮茶之事,古代诗词中多有记载,如白居易在其《晓起》中记载:“融雪煎茗茶,调酥煮乳糜”;辛弃疾《六幺令》词中的“细写茶经煮香雪”,陆游《雪后煎茶》亦有“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自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而至郑板桥则有了《满庭芳》中“寒窗里,烹茶为雪,一碗读书灯”的诗句。从唐宋至明清,这些文人士子都在家国忧扰、宦海沉浮之外,通过雪水烹茶找到了短暂的静修与安慰。

古人选择以雪水烹茶,并非故作风雅,更重要的是古时人们对于雪水的认知。明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中对腊雪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等功效有记载,而期文人高濂的《扫雪烹茶玩画》同样记有“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古人煮茶用水讲究,认为水“不寒则烦躁,而味必啬(涩)”,而雪水又被称为“天泉”,雪融之水甘甜、清冽,用以煮茶可以提香引味。这也无怪乎风流之士对其追捧有加。

当然,现在的气候环境之下,烹雪煮茶的妙景已经很难出现了。

陈玉达

每日煮茶听琴,焚香读经,可好?


愿做那秋水女子,用雨露清茶,洗去一身铅华,连悲喜亦是清澈明净。漫漫河山,历沧桑世态,流转变迁,还是初时模样,慈悲简约。它时而像一位儒雅的高士,旷达高远,又像一位绝色佳人,翩然飘逸。

人生静美,赏过几度秋月春风,尝罢几次离合聚散,当是足矣。我亦有不舍,到底不能随了心性,怕辜负人世太多生灵,怎敢用情至深。莫若像草木山石一样,流经千年繁华,终是沉静洒脱,自然有情。

红尘处处皆道场,岁月若菩提,用一世的光阴修行,则明心见性,慈悲喜乐。

古往今来,修佛悟道之人,皆融于山水自然。看似远离尘世,不染人间烟火,却入了情境,万物生灵。到后来,一言一行,一茶一饭,皆见禅理。

存草木心性,含山水情怀,而我们,就是在细碎的生活中,点滴的光阴里,不经意地修禅。一个人,从最好的年华,走到白发苍颜,看着自己日日缓慢地老去,需要多少勇气和决心。虽说沧海不过一瞬,但回首的刹那,谁可以真正地波澜不惊。

我是简单的,每日煮茶听琴,焚香读经,栽花修草。已然忘记过往也曾风雨飘摇,为了生存如蝼蚁那般卑微的活着。佛说,历千百劫难,方知得失随缘,平淡是真。我愿做滔滔浊世里的清波,心性明澈,安静无声。

雅安茶人欧阳崇正:蒙顶山旅游文化的发起人之一


欧阳崇正,84岁,蒙顶山旅游文化的发起人之一。

他1931年生于广汉,1951年到雅安工作。1952年,在原名山县供销合作社工作。1958年,他开始和农业打交道。后来,负责原名山县农业方面的工作。1986年,任原名山县文化局局长,倡导建立起蒙山茶史博物馆,并着手打造开发蒙顶山景区。

50年间,他一直在研究蒙顶山茶,他的著作《蒙顶山丛谭》于去年出版。

雅安出茶,雅安也有很多爱茶之人。每个茶人都有一段关于茶的故事。雅安茶人欧阳崇正也不例外。

他与茶结缘是偶然,也是必然。

他不仅筑起了蒙顶山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框架,还修建了全国第一座茶史博物馆,奠定了茶文化旅游的基础。

他就是欧阳崇正,被雅安茶文化界称为“打造蒙顶山茶文化的先行者”。

2月8日,在名山城区某居民楼内,年过八旬的欧阳崇正正在家里整理读书笔记。在满是书香、茶香的房间里,手捧一杯香茗,欧阳崇正将那些与茶有关的故事娓娓道来。

结缘:茶乡的味道研究茶与茶文化伴一生

冲泡一杯蒙顶山毛峰。他小心翼翼地把珍藏的茶叶放置在精致的茶壶内,添上水,轻轻盖上茶壶盖。

闲聊几句后,他轻轻拈起茶壶,为客人斟上一杯茶。微黄明亮的茶汤顺着茶壶口,如涓涓细流,落在白色的瓷杯中。

如若有客人来访,欧阳崇正都为其倒上一杯蒙顶山茶。而他自己,每天也必喝蒙顶山茶。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锻炼、散步,9点多回家烧水,10点钟泡茶,已经成为“生物钟”。“一到那个时间不喝茶,就不舒服。”

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欧阳崇正说,蒙顶山茶对他和老伴儿来说,就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支柱。

“原来我不会喝茶,到名山后我才慢慢学会喝茶,慢慢了解茶文化。”欧阳崇正泡上一杯热茶,深情地说,“我出生于广汉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从小对文化就很感兴趣。”

欧阳崇正幼承庭训,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文化要求自己。1951年,初到雅安工作的欧阳崇正并不曾预料,这里将成为毕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会和茶结缘。

1951年前,欧阳崇正经常在家乡广汉的茶铺子看到“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的诗句,但是从来没有品尝过真正的蒙顶山茶。蒙顶山茶到底什么味儿?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欧阳崇正的脑海,挥之不去。

1952年,初到原名山县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欧阳崇正,托人买了一些正宗的蒙顶山茶,给广汉老家的哥哥寄回去。

收到茶叶的第二天,哥哥带着蒙顶山茶,来到平常经常去的茶铺子,请茶铺服务员帮忙冲泡。

没想到,沸水一冲,蒙顶山茶的悠悠香味瞬间溢出。旁坐的茶客们都被茶香倾倒。“好香呀!”茶客们赞不绝口。连泡了好几次,哥哥正准备把残茶倒掉。茶铺服务员连忙阻拦,“别忙别忙”。

哥哥把喜悦之情化作字迹,身在雅安的欧阳崇正读着哥哥的来信,十分欣喜。

从此,欧阳崇正开始喝蒙顶山茶,后来就离不开了。

从此,欧阳崇正也走向研究茶、研究茶文化的道路。

识茶:开发蒙顶山旅游提出茶文化旅游新概念

正是因为和蒙顶山茶结缘这么多年,欧阳崇正对蒙顶山才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种情感,让他这个外地人,扎根雅安,建设雅安。

“真正开始了解茶文化,是我当名山县文化局局长的时候。”欧阳崇正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1982年,原名山县成立文化局,时任原名山县农业局局长的欧阳崇正已经51岁,他毛遂自荐当文化局局长。

1982年4月20日,欧阳崇正到文化局走马上任,新成立的文化局只有三个人,一张办公桌,两把藤椅,一把三人椅。

文化局需要做些什么?弘扬群众文化,搞创作,整理文物?欧阳崇正开始思考。

上任之初,欧阳崇正到宝兴县、芦山县、天全县等地学习。

“当时名山县文化馆里除了十几幅清代、民国的名人字画和郑板桥的书画外,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到芦山,随便拿出一件都是有分量汉代文化遗产。”在学习过程中,他感觉,“名山的文化需要挖掘,需要整理,我不相信名山没有说得起话的文化遗产。”

在原名山县农业局任职期间,欧阳崇正就多次上过蒙顶山。“蒙顶山是名山的一块宝贝,何不从它入手?”于是,他请当地老百姓带他上山,开始了一系列的文化考察。

1982年7月,欧阳崇正带上只有三人的队伍,从山顶到山脚,走遍了蒙顶山上的每个寺庙,考察了整整三天,“收获颇丰”。

欧阳崇正梳理三天的心得,觉得“蒙顶山的文化部分大多与茶有关”,于是写成一篇《关于保护利用蒙顶山文物的调查报告》,并附上30多幅图片递交相关领导。在这份报告中,他提出保护好蒙顶山现有文化,还提出“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的全新概念。

之后,全市的考古专家都来了,挖掘出更多的文物古迹。

“对于开发蒙顶山,曾有人提出要在蒙顶山雕塑菩萨,但我觉得要突出茶祖吴理真。”于是,欧阳崇正请来匠人设计天盖寺山门。1984年的冬天,欧阳崇正拿到了首批开发资金3万元。拿到钱之后,第一步就是修路。欧阳崇正请来两位石匠,带着他们到青城山去参观考察,回来后,打造出了通往蒙顶山顶的千阶“天梯”。

1985年,汉白玉石雕塑的蒙茶仙姑像宣告竣工,同时,有关吴理真传说的石屋、石亭也开始维修打造。

对于石屋和石亭,欧阳崇正当时的想法是:“要‘整旧如旧’,既然茶叶从西汉时期起步,就要有西汉时的风格。”

爱茶:建茶史博物馆尽毕生之力宣传茶文化

如今,喝茶和做笔记是欧阳崇正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翻开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着他与茶叶及茶文化的点点滴滴。

多年来,名山区的文化人士有感于欧阳崇正老人对蒙顶山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建议相关部门将欧阳崇正的相关文章和笔记整理成册。

2014年初,一本名为《蒙顶山丛谭》的茶文化册子与世人见面。这本书,凝聚着老人50余年的心血;这本书,见证着老人50余年的奉献。

如今,84岁的老人在家里颐养天年,不时关注雅安茶的情况,关注蒙顶山的发展,时不时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悟。

在文化局工作的那些日子里,欧阳崇正日夜琢磨,在脑海里架构着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的框架。渐渐地,蒙顶山的开发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吴理真种茶旧址、蒙茶仙姑打造成形,皇茶园保持原样,省文化厅相关领导来观看后,建议他建立一个茶史博物馆。

随后,欧阳崇正写报告,找资金,省文化厅先后拔下28万元资金用于茶史博物馆建设。

1986年8月,省政府编委批准建立“蒙山茶史博物馆”,人员编制15人。1987年4月22日,“蒙山茶史博物馆”正式宣布对外开放,当时,新华社刊发文章报道此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博物馆成为宣传蒙顶山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1987年,蒙顶山作为省级风景旅游区正式开放,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当地导游人才奇缺。为缓解这一矛盾,欧阳崇正又承担起部分导游培训的授课任务。从蒙顶山茶的历史到盖碗茶的文化内涵,他既讲厚重的历史,也讲和茶有关的实用美学。这个培训班连续开办了6期,培训导游近200人,一些学员还曾被外地游客誉为专家级的茶文化导游。

退休后,欧阳崇正也经常客串导游,领导莅临蒙顶山,或是国内外茶学专家、茶人到访,他必参与陪同解说。

退而不休的欧阳崇正仍不遗余力地宣传蒙顶山茶文化,在各大期刊报纸上发表数篇关于蒙顶山茶的学术论文。如《伟人唤醒蒙山茶》《蒙山艺术墙解读》以及《祭茶祖吴理真文》等。

2003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权威专家对雅安蒙顶山茶文化进行考察,作为答辩者,欧阳崇正用20分钟时间将蒙顶山茶文化的历史一一道来。

“当天9个评委中就有7个人明确表态要投雅安的票。”欧阳崇正清楚地记得,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举行。

如今,84岁的老人还一如既往地关注蒙顶山和雅安茶的发展。

“要培养更多年轻人研究茶文化。”欧阳崇正建议,“需要更多的人来发展茶产业,增加茶叶附加值。”

中国茶文化:唐代煮茶讲究三沸


尽管茶叶在周代就已经大量种植,但在汉代以前,茶叶是被当做一种蔬菜,跟葱、姜、橘皮等煮到一起来吃的,这是茶叶的蒸煮羹饮时期,真正饮用是从魏晋南北朝才开始的。而茶文化的兴盛,则要到唐代。

唐代人讲究煮茶,首先是要制作茶饼,当时已经细分为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具体的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后,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煮茶的时候,要把团饼茶拿出来,放在火上炙烤片刻,然后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再筛过,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备用。唐人是用釜来煮茶的,先在釜中装适量的水,水煮到初沸的时候,加点盐;到二沸的时候,舀出一瓢水放置在旁边,把茶末投入到水中继续煮;三沸的时候,再把舀出来的水倒回去,叫做“止沸育华”,这时茶就煮好了,再用越窑的青瓷茶盏或邢窑的白瓷茶盏盛装。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沸腾的程度,釜是敞口的,可以看见气泡的大小,一沸“如鱼目微有声”,二沸“如涌泉连珠”,气泡一个个连起来了;三沸为“腾波鼓浪”。

正是在这种茶道的兴起中,唐代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陆羽的《茶经》。而陆羽又通过理论总结,尤其是在“四之器”、“五之煮”和“六之饮”中,列出了一系列工具,制定了一整套程序,使得饮者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一种澄心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从而使喝茶从解渴式的粗放型饮法向细煎慢啜的品饮型饮法过渡,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

河南巩义出土“茶圣” 陆羽煮茶三彩器


记者从河南省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市一座中晚唐时期墓葬中出土的一件唐三彩,日前被专家认定为国内首个再现中国“茶圣”陆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与陆羽形貌相关的实物资料。

这件被专家命名为“陆羽煮茶图”的唐三彩,施黄褐釉和绿釉,粉红色胎,右侧为一坐俑,左侧一风炉上置有茶鍑,二者共坐于一个长方形底板上。坐俑高约11厘米,头裹绿釉襥头,身着一件窄袖圆领长衫,端坐于一亚腰形圆座上,身体微微前倾,神情专注于身前的茶鍑,左手抚于左腿上,右手执瓢,好像随时准备分茶。

“此件三彩器的出土,为研究陆羽形貌和唐代茶事提供了直接依据。”考古队领队、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富良说,“出土这件三彩器的唐墓里有墨书砖墓志,记载着墓主人张氏夫人葬于832年,距陆羽离世仅28年,当时人们对陆羽的形象的刻画可能比较接近‘真容’”。

根据釉色和胎体专家判断,陆羽煮茶三彩器出自巩义黄冶窑。巩义是唐三彩的主产地,生产唐三彩的主要窑口黄冶窑,距发现陆羽煮茶图的唐墓仅有1公里。

2015年5月,为配合基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一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从编号为M226的一座晚唐墓中出土瓷器、三彩器、铜器、银器及墨书砖墓志等25件(套)文物,其中茶碾、茶罐、执壶、茶盂、风炉、茶鍑等一套三彩茶器,都与《茶经》一一印证。

“该墓有明确纪年,成套的茶具与陆羽像伴出,又能与文献相互印证,研究价值非常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说,“墓室非常小,只有4平方米,说明墓主人等级不高,恰恰因为其等级不高,说明当时饮茶已经非常流行。”

中国人喝茶方式的进化:从煮茶 到点茶 再到泡茶


在南宋,喝茶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在市井间随便一间饭店就要喝茶那真有点难。

新《神雕侠侣》20集,杨过小龙女上饭店吃饭,有人招呼小二,“来壶茶”——您可别小瞧这一句,这说明杨过进的肯定是高级酒楼,等闲人去不了的,虽然杨过在本剧中老说自己出身贫贱,但还是间接暴露了他作为大金王子嫡子、白驼山庄后人、大侠郭靖世侄、全真七子徒孙的江湖“高富帅”身份。因为在南宋,喝茶,那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啊。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居老末,在百姓日用的事物里都排不到前面去,随便张三李四,闲着没事都能泡壶茶喝喝,混得至不济,大搪瓷缸里满满一杯酽茶,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这是现在,在古代,可要复杂得多。

古人起先是不喝茶的。茶,一般是药用。中国人喝茶的历史,顶多上溯到西汉时代,听着是够古老的,但想想那时候我们有文字都快两千年了,所以还得说真够晚的。而喝茶成为一种时尚,就到了魏晋时期,在唐朝才真正成了气候,并且作为中土灿烂文化的一部分,还传到了日本,现在日本的茶道成了人家的国粹,阿Q点儿想,那是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哀怨点儿说,传统沦丧可见一斑。就看您怎么想了。

不过,要照唐朝那样喝茶,恐怕现在的人还喝不惯。那时,喝茶不叫泡茶,叫煮茶——先把茶叶做成茶饼,然后把茶饼烤干、碾碎,越细越好,成了茶末都不算完,最好成了茶粉。再烧水,水开了也不着急倒茶粉,而是放盐,等水再开了才放茶粉呢。水三沸以后,这茶才算煮好,然后把茶水上的茶沫子倒进茶碗里喝。听我这么一说,估计很多人就嘀咕呢,这茶是什么玩意儿呢,咸不拉几有什么好喝。我告诉你,这还是上流社会人士的喝法呢,普通百姓喝茶,里面还放葱、姜、桂圆、枣、奶等等你所想到和想不到的东西,那又是什么味道,反正我是不敢想。

宋朝时候,喝茶又不叫煮茶了,叫点茶——还是茶粉,放进茶碗倒进开水调成膏糊状,然后再倒开水,一边倒,一边还要用一种叫茶筅的工具(就理解成更细致的搅拌器吧)搅拌击打,使之泛起泡沫,然后再喝。说起来似乎简单,其实比煮茶还麻烦呢。因为首先你调膏得调得好,稀了稠了都不合适,其次倒水要倒得好,快了慢了都不合适,要和茶筅搅拌配合,所谓“点茶三味手”,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的茶汤来。有词为证:“谁斫碧琅轩,影憾半庭风月。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茎华发。龙孙戏弄碧波涛,随手清风发。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这是刘过写的《好事近·咏茶筅》,大家名字都叫“过”,刘过能喝,杨过也能喝。

因为点茶是这样的麻烦,所以这玩意儿只有闲得没事儿的文人最喜欢干,他们会观察茶汤的颜色、泡沫的图案和汤花消散的时间等以定优劣,所谓“茗战”,亦有诗为证:“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这是范仲淹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几句,原来范仲淹先生也不是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他玩得蛮高级的。

综上所述,杨过进的饭店,喝茶普普通通,谁都没有惊讶,连杨过也没抬个头。我猜,他或许见自桃花岛,或许见自全真教。要知道黄药师、黄蓉都是博通古今,素来风雅,全真教的道爷们更是幽悠世外,惯于点茶一点不奇怪,但在市井间随便一间饭店就要喝茶那真有点难为小二了,必须去专门的茶舍、茶坊才行呢。或者,再等上几百年到了明清时候,那时中国人已经泡茶喝了,一把茶叶,一瓢开水,方便简单,随便哪儿都给顾客预备着,“小二,上壶茶”才会成为进了饭店的第一句话。

茶之饮法


饮茶始于西汉,西汉以后,茶的烹饮方法不断发展变化。大体说来,从西汉至今,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种烹饮方法。

一煮茶法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西汉王褒《僮约》:“烹茶尽具”。西晋郭义恭《广志》:“茶丛生,真煮饮为真茗茶”。东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晚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云:“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饮者无异也”。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

唐代以后,制茶技术日益发展,饼茶(团茶、片茶)、散茶品种日渐增多。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旧习依然难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中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代煮茶,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宋代,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挎满口”,黄庭坚《谢刘景文送团茶》诗有“刘侯惠我小玄壁,自裁半壁煮琼糜”。宋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盐酪椒姜与茶同煮,南方也偶有煮茶。

明代陈师《茶考》载:“烹茶之法,唯苏吴得之。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清代周*联《竺国记游》载:“西藏所尚,以邛州雅安为最。……其熬茶有火候”。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二煎茶法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而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多有描述。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诗有“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僧皎然《对陆迅饮天目茶园寄元居士》诗有“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着碗聚生花”。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有“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白居易《谢里李六郎寄新蜀茶》诗有“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来搅拌曲尘”。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李群玉《龙山人惠石禀方及团茶》诗有“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汤霞”。

五代徐夤《谢尚书惠蜡面茶》诗有“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偻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北宋苏轼《汲江煎茶》诗有“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背诵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火”。北宋黄庭坚《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茶三药》诗有冈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南宋陆游《郊蜀人煎茶戏作长句》诗有“午枕初回梦碟度,红丝小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五代、宋朝流行点茶法,从五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渐趋衰亡,南宋末已无闻。

三点茶法

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荈茗录》“生成盏”条记:“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其茶百戏条记:“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注汤幻茶成诗成画,谓之茶白戏、水丹青,宋人又称“分茶”。《荈茗录》乃陶谷《清异录》“荈茗部”中的一部分,而陶谷历仕晋、汉、周、宋,所记茶事大抵都属五代十国并宋初事。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当不会晚于五代。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奉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北宋苏辙《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南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变。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北宋黄庭坚《满庭芳》词“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银瓶蟹眼,惊鹭涛翻”。

明朝前中期,仍有点茶。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茶谱》序云:“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飘汲清泉注于瓶而饮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候汤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朱权“崇新改易”的烹茶法仍是点茶法。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

四泡茶法: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过去往往依据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广雅》云”文字,认为泡茶法始于三国时期。但据着者考证,“《广雅》云”这段文字既非《茶经》正文,亦非《广雅》正文,当属《广雅》注文,不足为据。

四泡茶法

陆羽《茶经·六之饮》载:“饮有粗、散、末、饼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即以茶置瓶或缶(一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淹泡,唐时称“庵茶”,此庵茶开后世泡茶法的先河。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点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明代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置茶于瓯、盏之中,用沸水冲泡,明时称“撮泡”,此法沿用至今。

明清更普遍的还是壶泡,即置茶于茶壶中,以沸水冲泡,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据张源《茶录》、许次行《茶疏》等书,壶泡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酾茶等。现今流行于闵、粤、台地区的“工夫茶”则是典型的壶泡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之一煮茶法》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