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在宝安国际机场的两个候机楼里,人们都可以看到一家茶叶门店:八马茶业。作为深圳的“老字号”,八马茶业在宝安有40多家门店。八马茶业的区域经理黄女士告诉记者,这套制茶的小铜像在机场展示的同时,还在深圳市大运文化园展示。

这套栩栩如生的小铜像展示的是安溪铁观音制作的八大主要步骤,分别为:采青、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揉捻、包揉、烘焙。

黄经理介绍,小铜像显示的是安溪铁观音制作的基本流程。据了解,八马茶业是大运文化园中惟一的铁观音茶业企业。八马茶业有限公司的创办者王氏家族正是清乾隆年间发现、培育出世界名茶铁观音的王士让的后代。现在十三代传人、掌门人王文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八马茶业用古法技艺还原三百年前纯正的铁观音滋味。

在八马茶业机场店,记者看到,茶业店里的关于茶业介绍的小卡片上多了英文版。黄经理介绍,为了迎接大运会,公司专门对机场等重要区域的八马茶业门店的销售人员进行英语培训。同时,制作了中英双语的说明书。这一次,八马茶业各个分店,特别是机场等重点区域的门店,都已做足准备,要为四海宾客一展茶韵之美,并向顾客介绍茶学养生之道。

黄经理介绍,宝安区将是八马茶业重点发展区域,近期将在龙华、松岗等街道新增5家八马茶业门店。同时,计划在宝安中心区开设宝安区第一家单体店。届时,八马茶业将为宝安市民呈现更丰富的茶文化。

cy260.COm小编推荐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带着铁观音 重走海丝路


“海丝”寄语:

中国茶一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最好的载体,宋朝已是如此,今天更能因为“一带一路”的提出再现辉煌。

见到海都记者带去的“泉州号”古船模型,王文礼立即说起了一件往事,“我们在全球巡回品鉴会的首站,也有这么个‘扬帆’的启动仪式,特别振奋人心!”那是2011年,经过了长达多年的准备,王文礼把八马茶业推向世界,并把一场浓香型铁观音全球巡回品鉴会的首站,放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

“在外国人心中,中国至今仍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度,比如造就李小龙铁血无敌的中国功夫,比如博大精深的诗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王文礼深感自己有义务去做一个“解密人”,把最璀璨的中华文明向世界推广,这就是他的海丝梦。

“中国茶一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最好的载体。”王文礼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海丝”足迹,带着安溪铁观音,从泉州肇始,扬帆启航,而“一带一路”的提出如同春风,正好为他的梦想铺路。

茶香熏陶出的男人

只因不甘好茶被埋没,大学毕业放弃特区工作,返乡创办茶厂,一步步发展成中国茶出口大户

史料记载,南宋时期起,安溪铁观音就已被海外茶人们视为奇货,往往用作“镇店之宝”,与安溪有贸易关系的国家有58个,遍及今东南亚、西非、北非等地。

王文礼是安溪铁观音发祥传奇中“王说”的后代,从小在安溪铁观音的茶枞下长大,第10代先祖王滋培还是百年前声名显赫的老字号“信记”茶行的创始人。

迷人茶香熏陶出一个儒雅翩翩的男人,1992年从大学毕业后,王文礼和如今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起初也留在特区深圳工作。那时的安溪县还是全国贫困县,茶好却卖不出好价。王文礼不甘好茶被埋没,毅然返乡创办茶厂,接过安溪铁观音第13代传承人的接力棒,并着手恢复茶叶外贸,最巅峰时,八马全年出口量达3000多吨,占安溪总出口的60%、全国乌龙茶出口的15%。

深耕茶行业20年,王文礼始终专注安溪铁观音,他坚信,“将每一个品类做到极致,中国就有机会”。

这是能喝的香水

当年,郑和用茶叶换取国外的象牙和香料,如今,王文礼则用安溪铁观音换得了国际超级红酒“拉图”

2011年5月15日,王文礼缓缓地把船帆拉上桅杆,就如同当年的郑和,亲手把安溪铁观音的迷人芬芳传播到东京、悉尼、巴黎、纽约……而后,这股向五大洲推广安溪铁观音的风潮越发劲猛,数家安溪龙头茶企也纷纷开启了全球巡回品鉴会,一时间茶香满天下。

“这是能喝的香水吗?中国茶叶这么香,难怪几百年前就能风靡世界。”外国友人喝着王文礼在全球巡回品鉴会上的安溪铁观音,发出这样的惊叹。

王文礼回忆,每一站品鉴会,外国人都会对中国姑娘精湛娴熟的茶艺表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身着棉麻衣裳的素雅女子端坐在中国山水画前,手持盖碗,金黄的茶汤冒着清新可人的香气,整个场景如梦如画。

而最具历史性意义的事件,还是2012年王文礼的法国红酒之旅。当年,郑和用茶叶换取国外的象牙、香料等珍贵物件,而王文礼则用安溪铁观音换得了国际超级红酒“拉图”。世界顶级酒庄拉图酒庄的庄主说,“安溪铁观音的香气非常独特,如葡萄成熟后的甜香一样迷人,足以媲美我们的顶级葡萄酒”。

茶香还引得贵客到,拉图庄园的庄主弗朗索瓦·皮诺及其家族对中国茶叶的神奇尤为兴趣,不远千里亲临中国,学摇青、学品茗,一时轰动了整个业界。

十足的红利

在王文礼看来,茶叶兴起的背后,是国家的强盛,“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茶行业是个十足的红利

宋朝时期闽南茶叶的出口量是4000吨,现在每年20000吨的出口量早已大大超过当时的最高峰。在王文礼看来,茶叶兴起的背后,是国家的强盛,当年宋朝能够出口那么多茶叶,与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中国经济的强大不无关系。

“都说弱国无外交,弱国也无品牌,而现在中国茶叶出口依旧保持高数值,说明中国的茶叶产品仍是被进口国所认可的。”他坚信,“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茶行业是个十足的红利。

“茶叶,承载的不仅是安溪与丝路国家的经贸关系,更印刻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随着中国文化的输出,茶叶作为中国文化具有地域特征的最好载体,也将被作为重要产品引入国际市场。”

“回想起当年拉图庄主学制安溪茶的画面,还觉得很珍贵。”王文礼难掩兴奋,“这么多年,我总结出一个心得——茶虽然很古老,但是无论在过去或者未来,都是最时髦、最主流的人群在享受的。讲究生活品位的人都会爱上这种100%纯植物的健康饮料”。

有专家预言,茶、书画、太极等中国文化将掀起世界的第三次文艺复兴。王文礼说,如今人们越来越讲究回归心灵的宁静,以及和谐愉悦的品质生活,而中国茶所表现出的意境正代表如此。

茶马古道文化的血亲性


云南与东南亚,山连着山,水连着水,因而在自然地理与文化上形成血亲性。而茶马古道更是联结两者的大动脉。高黎贡山是恩梅开江与怒江的分水岭,高5000米,南下渐低,山多为3000米至2000米,而河谷盆地约1000米左右,循怒江西岸南下,形成腾冲、龙陵和德宏地区的平坝,再延到缅甸东部掸人地带,直至海边。

碧罗山(怒山),自北而南至保山道人山,自此以下渐开扩,亦渐低,分布有狭谷盆地,而怒江及澜沧江支流弯曲贯其间。山最高6400余米,下至1500米,盆地1200至1000米,河谷坝则500至400米,愈南愈低,终至缅、泰境内。

云岭山脉,至丽江境为老君山,玉龙山高峰至5000米以上,南为点苍山,高约4000米。红河发源于此,山亦分区,其西为无量山,哀牢山区为红河与澜沧江支流的分水岭,山高3500米以下,盆地1500至1000米,河谷坝降至500米,地形与澜沧江以西相似。澜沧江下游,东为老挝,西为缅甸的孟良及泰国北部,与云南边境地形相似,此地开阔,有湄南河上游,南经平原入海。

红河为富良江上源,又有黑河、白河汇流,而入于南海。此三河之水,发源于云南。红河,上源为礼社江,发源于祥云梁王山,流经弥渡,在南涧汇阳瓜江水而东南,流至新平,合河源出罗次的绿法河水,入礼社江。又东南至元江,而东与源出峨山的亚泥河汇合,经石屏而南,流入于礼社江,向东经红河县、蒙自、金平、屏边等县,入越南境至莱州,有南那河来汇(源出元江东南,流经红河县及金平而入,在那发入越南)合于李仙江,称黑河,直东南,又折北,至越池三江口与红河会合。又白河(亦名明河),其上游为盘龙河(开化河),源出砚山西,流经文山、西畴、马关,至麻栗坡入越南境,至宣光有锦江来汇,此江上游即普梅河,源出西畴,会广南、富宁之水,南入越南境,而至宣光与盘龙江合汇,又南至越池三江口,东入于海。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即湄公河上游,南流西藏,入云南保山,稍向东南倾斜,下至允景洪、勐腊,入缅甸、老挝交界为湄公河,又南入柬埔寨,越南南部入海。在滇境汇流诸水有银龙河(太平河),源出云龙:漾濞江(黑惠江),源出丽江石鼓,合胜备江及洱海之水,入澜沧江;顺甸河(勐枯河),源出昌宁,入澜沧江;辣蒜河(小黑河),源出耿马,汇勐勐河,东入澜沧江;杉木河(巴景河),源出镇源西北,汇景东、景谷、普洱诸水,南流入澜沧江:罗梭江,源出思茅西北,向南流汇普文河,至勐仑流入澜沧江。

萨尔温江(喳里江)上源即怒江(潞江),发源西藏,南流入云南贡山县而下,经福贡、碧江、沪水至保山、腾冲之间,又南经龙陵、潞西之境,入滇、缅交界,经孟定,入阿佤山与旧木帮分界,又南经缅、泰交界,在缅境马达班流人海。江东支流较大者有枯柯河、南甸河、南丁河、南滚河。

伊洛瓦底江(古名丽水,亦称大金沙江),其源为迈立开江,源出坎底以北,众水汇合而至密支那,其东源为恩梅开江,上游即独龙江,诸水汇合而南,在密支那北与迈立开江会合,而南为缅甸大水,南入于海。其支流在我国境内有:大盈江(太平江),源出腾冲东境,流经城旁,入梁河,经盈江县,在干崖汇从古勇流来之滨榔江,在盏达汇从万仞关流来之盏河;向西经蛮允,人缅境,旧蛮莫至八莫新街入伊洛瓦底江;龙川江,又名瑞丽江,源出腾冲北部,南流经腾冲东境,入龙陵后,在潞西、瑞丽人缅境旧木帮、孟密,而北流倾西至格萨,入伊洛瓦底江;南宛河,源出陇川沙木笼南,流至瑞丽入龙川江。

云南边境的气候与东南亚边境的气候也一样。澄江、玉溪、峨山、通海、华宁、石屏、建水、开远、蒙自等县,5、6、7月热,平均至25摄氏度(如澄江)、24度(如玉溪)、23度(如蒙自、开远),极端有高至31度,有低至六度,乃至冰点下3度(如蒙自)。雨量,年平均在九百至一千公厘之间,七八月,降雨较多。

邱北、广南、富宁等县,气温与盘西同,热在22度以上,冷不下至10度。雨量,年平均900公厘左右,少至8l7公厘(如广南),每年7、8月,降雨较多。

澜沧江下游地带,高山达3500米,狭谷、平原至600米,凤庆、昌宁、云县、临沧、双江、西盟、孟连、勐海、景洪、勐腊、澜沧、思茅、普洱、景谷,镇源县。5、6、7月热,平均23度,1月冷,极端气温至36度,低至冰点下1度。雨量,年平均约l4:00公厘,每年以6、7、8月,降雨较多。

景东、新平、元江、墨江、江城及屏边、砚山、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等县。6、7月热,平均约23度,有高至平均26度(如江城八月),极端气温,高30度,低5、6度。雨量,年平均在1000至1200公厘之间。

在红河下游,高山达3000米,低谷500米,河口、金子、个旧、红河、元阳、绿春等县。以河口言,6、7、8月热,平均28度以上,1月冷,平均17度,极端气温,5月有高至42度8,在1月低至2度2,每日晨午之差,3月差至30度2,殊为居烈。雨量,河口年平均达1779公厘,个旧亦达1770公厘,以6、7、8月降雨最多。

就以傣族而论,傣族在云南有84万多人。居住在泰国的叫泰族,达3800万人。居住在缅甸的叫掸族,有22余万人。居住在老挝的叫佬族或寮族为240多万人。

一、其经济有如下共同特征

①农业主业,以种植稻谷为主,这是生活的主要来源,辅植以玉蜀黍、蚕豆、碗豆以及为数不多的甘蔗、花生、棉花、烟草,耕作粗放,一不选种,二不施肥,三不锄草。

②畜牧业没有脱离农业,普遍饲养水牛、黄牛,水牛用于农耕,黄牛用来驮运,另有数量不多的猪鸡等家畜家禽喂养。

③手工业依附于农业,手工业以织布和竹器为最,织布之事全是妇女劳作,竹器则男子都能为之,陶器、铁器的生产数量少,技术比较低下。

④自19世纪中叶起,都遭受英法殖民主义者的掠夺,经济的依赖性和畸形发展趋势愈来愈突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有支配地位。

二、反映到文化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①笃信南传上座部佛教,他(她)们—生下地,就成为信徒,名字由和尚取,生老病死都得赕佛,择日盖屋、出行、结婚由佛爷卜卦。进佛寺,学经典才受人尊敬,每一个男子的一生中都要有一段寺庙僧人生活,佛寺遍及各村寨。总之,衣食住行均与佛教密切相关。

②语言基本一致,文字出自于梵文。

③都过泼水节,均有纹身习俗。在文学艺术方面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当然,也都保持着各自的个性,有如方言和文字书写体上的差异,服饰、建筑、乐舞方面的特色,独有的自然崇拜和节日等等。

三、亲缘经济和亲缘文化

血亲地理造就了血亲民族,而亲缘民族必有亲缘经济和亲缘文化,可是由于众多的因素却没有形成亲缘政治,这是长时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自远古以来,泰族的先民就已居住这个地方,公元1、2世纪已经形成部落组织,也有一大部落——掸国出现,它从日南郡和永昌郡到中国通好。

掸族早期与南面的真腊国和西面的骠国联系,而这两个政权势力不断向掸族延伸,把它逐渐分为小泰大泰两个区域(均以怒江为界),小泰区同真腊既联系又争夺,大泰区同骠国既联系又争夺。

8世纪,云南建立了民族地方政权——南诏,它的势力向南拓展到小泰区域,向西延伸到大泰区域。当时小泰区已有庸那迦和兰那政权,受南诏和真腊的控制而分为两部分联系,同时向南迁徙,扩大了小泰的区域,南方暹人速古台建立暹罗国,而北方的傣泐于宋代建景龙联盟,并在大理政权的约束之下。

大泰区则出现了兰仑和兰根两个家庭为首的统治集团,既受骠国的约束,也为南诏所统辖。西部的掸人在蒲甘政权瓦解时曾一度握有大权,惟缅族、蒙族政治势力与之相持,未能占统治地位,而东部的傣那则与南诏大理相联系。

总的来说,8世纪泰族分成了暹、傣泐、掸和傣那四部分四个区域,且傣泐和傣那居民继续向永昌、开南地区迁徙,出现了新结合。

l3世纪,元明设云南行省,在泰族区域置有车里、八百、老挝、麓川、孟养、木邦六个宣慰司,以及孟定和孟良御夷府。在缅族地区设缅甸、底兀刺二宣慰司,在蒙族区设古剌、底马撒二宣慰司。16世纪中叶,缅族洞吾(底兀刺),兼并白古(占刺)、地那悉林(底马撒),攻进阿瓦,建立了洞吾王朝。

茶马古道沉淀的茶文化


尽管当今世界的广告充斥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麦氏速溶咖啡等等最入时的各种各样饮料,但具有独特性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中国茶,作为普通的饮料仍然雄踞世界的饮料市场之首,而且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使其成为一种影响最广的“文化”。

有的欧美人津津品味着红茶,用茶配制成各种饮料,而有的欧美人也乐意用绿茶消肥强骨,茶在世界仍然风行着。当中国瓷茶器具在世界最大的索斯比拍卖行的价码开到几十万美元的时候,你会为茶的魅力感到惊讶,因为你喝茶的时候,总是大杯大碗的喝,并没有品味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当东瀛的日本人得饮茶之俗后,把饮茶“玩”成“茶道”,于是许多人明白饮茶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中国的云南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最早饮用茶并培植茶树的地方。在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南糯山至今仍长有千年的老茶树,而四、五百年的茶树则是成片,成林。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云南省除稻作文化外,贡献给世界最重要的“文化”。

在先秦的汉文献里没有“茶”字,只有一个“荼”字。《周礼》云:“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先秦典籍里“荼”出现的比较多的是《诗经》。如《谷风》:“谁谓荼苦”;《出其东门》:“有女如荼”。《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楚辞》中也有说到“荼”的。《楚辞?九章?桔颂》:“故荼荠不同亩兮”。而作为原产茶地的云南也有历史文献记载,《普洱府志》载,云南少数民族最早在汉代就已栽培茶树了。“茶”字最晚到唐时就已见于正式的文献了。唐陆羽《茶经》便对茶、茶具、制茶的方法、饮法及用水之道、茶的源流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如在《茶经?一之源》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又云:“从草木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者,义从木,当作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贾,三曰设,四曰茗”实际把茶称为贾、设、茗等,是由于品种或方言语音变化的缘由。“茶”与“荼”字应是同名同物,从中古音学来推测,其在上古为定母鱼部,姑且拟为dra音,中古以后,字音分化。据有的学者调查一些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还找到了一些同上古汉语“茶”语音相对的地方,如城步金水苗语作da;贵州彝语作ba-tu;汉语福建方言作tu。

确实云南滇域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古人类很早就在这块广阔的地域里生活了。我们知道,还在人类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采集业的发展,便刺激了人的文化思维器官,而这种思维的发展,必然引导人们去选择一些较好的植物进行定向载培,而这种思想的孕育,标志着农业社会的诞生。滇域的先民把“茶”作为定向培育的植物,开了“饮料”作为世界“饮茶”文化的先河。“饮料”与“食物”的分离,可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上的一次大变革。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中国是载培植物的最大起源和变异中心之一。而云南又是中国的变异中心。在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过因为某一“物”的发现,而使这一国家成为世界注目的地方。以中国人为例,其所产的丝绸世界闻名,罗马学者老普林尼(Gajustheelcler)在《博物志》中说:“赛里斯(Seres,丝国,指中国)国……其所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至罗马。”由于丝绸的华贵,使世界为之倾倒。当时罗马贵豪就以有丝绸服装为骄傲。因为丝绸价格极高,势必让经商者组成庞大的商队,翻越万水千山,以生命作为代价,年复一年地将中国丝绸运往世界各地进行贩卖。这些贩运的道路,由于来往人我,逐渐就形成了联系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云南的稻作文化也曾拯救了饥饿的日本,使世界深受其影响。云南的“茶”也是如此,樊绰《云南志》卷七载“茶出银主城界诸山”,指的就是现今景东,景谷及其以南地区。大叶子普洱茶,早在唐天宝年间就在澜沧江两岸大量种植。其味苦中回甜,在当时就闻名于世。

滇茶最初由马帮运入四川,并向北、向西“扩张”。唐人《封氏闻见录》说:“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渐至亲邑,城市多开店辅,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唐人饮茶之风在这里可略见一斑。由于茶的功能价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进一步向北渗透。北方食畜肉、乳制品的游牧民族也大量饮茶,如当时的乌桓、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各少数民族,由此在唐宋时期“茶马互市”为一时之盛。宋代在今普洱县境内就已有“茶马”交易市场。清初,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就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认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足见滇茶名重于天下。

茶叶运销,曾达红海沿岸及欧洲各国。欧洲文献最早说到茶的是威尼斯人GiambattistaRamWsio所著的“VoyagesandTravel”(《海陆游行记》)。“茶”的对音为“Chai”。十六世纪。茶传入欧洲,英国称“茶”为Chaa。从此,茶风靡整个欧洲,各国纷纷进口中国的茶叶。现代英语“茶”为“Tea”,法语称“Thé”,德语叫“tee”,俄语读“”,是北方方言“tsha”的对音。托尔斯泰巨著《战争与和平》中就有关于喝中国普洱茶的细致描写。

云南向西冲破大江巨山的阻隔把茶销售到西藏,其时间最迟不会晚于唐代。古藏文里的“茶”,读dza,与汉语里“茶”的古音非常相似,现在藏语的tcha的音应该是从古藏文dza演化而来。据谭文之《滇茶藏销》统计,民国年间,滇茶入藏一年至少有一万担。当时西藏来滇贩运茶叶盛况确如谭方之所述:“滇茶为藏所好,以积沿成习,故每年于春冬两季,藏族古宗商人,跋涉(原作涉)河山,露宿旷野,为滇茶不远万里而来。是以紧茶一物(按:其义不明,惟指的当是砖茶或沱茶。引者),不仅为一种商品,可称为中藏间经济上之重要联系,抑且涉有政治联系意义。概藏人之对于茶也,非如内地之为一种嗜品或为逸兴物,而为日常生活上所必需,大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概。自拉萨而河墩子,以至滇西北丽江转思茅,越重山,过万水,历数月络绎不断于途中者,即此故也。”“茶马互市”起于唐,而兴于宋。《滴露漫录》说:“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食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是山林草木之叶,而关国家大经。”这里茶已同国家的政治夸大事联系起来了。宋统治者用茶马贸易来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太平寰宇记》载:“番部地蛮夷混杂,无市肆,每汉人与之博易,不见使钱。汉用绸由、绢、茶、布、番部用红椒,盐、马之类。”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人民的需要,“茶”借此而传播得更远更广。由于“茶”的运输,必然带来相应的其他文化。《岭外代答》卷五载:“蛮马之来,他货亦至。蛮之所赍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及诸药物。”又《桂海虞衡志》记载说:“乾道葵已冬,忽有大理人李观音得……凡二十三人,至横山议市马。出一文书,字画略有法,大略所需文选、五经、春秋、本草、五藏论、大般若经及初学记……集圣历百家书之类,及须浮量钢器并砣,琉璃碗壶,及紫檀、沉香木、甘草、石决明、井泉石、密陀僧、香蛤、海蛤等等药。……其后云:……言音未同,情虑相契,……继续短章,伏乞斧伐。短章有:‘言音未会意相和,远隔江山万里多’之语,……。”该文记述了在茶马贸易中,当时滇人要求购买大量的汉文典籍,包括儒、道、佛及医学书。另外还购置了大量的手工艺品。可见,由于茶马互易的影响,使滇域的文化水平得以提高。如果我们就“茶”文化本身来看,也可以看出它沿“茶马古道”所进行的波开扩散,如对茶的饮法,历史文献对如何饮茶及讲究有所记载。樊绰《云南志》卷七记唐代“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续博物志》卷七载,茶同“杂椒,姜烹而饮之”。明代谢肇氵制在《滇略》里记述道:“士庶所同,皆普茶也,蒸而成团”。从以上文献中可以看出,“茶”这个“新文化源”由于自己的“积淀要素”的影响,不断“汲取”另外一个社会的“文化”进行“融合”,因而得到传播。“茶”文化的“要素”首先被发源地的社会所吸收,接着沿“茶马古道”逐渐向北方延伸开去。

以产茶地的傣族饮茶而言,他们对茶的加工一般是摘大叶进行粗加工,也是就把茶晾干后在锅上用火烤得略焦,饮用时用热水冲泡即可饮之。味道都是茶的本味而略带糊味。这种饮茶方式多在低海拔区,并为产茶地居民的基本喝茶法。由此产生的一些茶具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少变化性。布朗人把新采的嫩茶尖干焙好,趁热放入竹筒,置火塘过进行烘烤,待竹筒的皮烧焦后取出,以备喝水时饮用,其味兼有茶竹之馨香。同时布朗族还有饮酸茶的习惯。他们把嫩茶放入锅中煮沸,随即置有阴暗处半月进行发酵,发酵之茶又倒进竹筒埋于地下四十余天,取出便成。云南“凤庆”是“滇红”茶的发源地,历史上曾有每年一度的“春茶会”,其中有名的“顺宁茶”、“凤山春蕊”,备受当时内地茶客的亲睐,马帮贩此多得厚利。明代徐霞客所品“太华茶”便是凤庆所产。其茶随一年四季的变化配制风味不同的“茶”,茶便显出其“艺术性”,四季茶名曰:清明春尖,云雾玉露、金秋谷花,银霜太华。这里所饮之茶多经细炒加工,不配其他料,便用开水冲沏,所冲之茶,头道清,二开三开味道溢出,茶之香气遍入心扉,味道醇厚苦中带甜。沧源佤族饮茶则多是高浓缩的茶叶。据说他们喝茶时,用一大沙罐放在火塘正中,水滚以后,约放半斤绿茶,一直煮到茶水只剩几口为止,方才饮下,味道非常,茶汁极苦,但回甜效果极佳,饮之则能除百病。大理白族用茶独特,“三道茶”为其代表。“三道茶”的饮法,大约在唐宋的南诏大理国时就已开始,当时南诏大理的上层社会用此作成宫廷茶点。史称,每当上层贵族进行盛大庆典及宴饮贵宾之时,首先便要用三道茶来款待。随后“三道茶”进入寻常百姓人家,现今的白族人民凡遇嘉庆佳日或招待贵宾时仍用其作为上等饮品。“三道茶”用云南绿茶的精品,分别配以核桃·乳扇、蜂蜜、·生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进行特殊加工而成。具体加工的程序是:首先把茶及配料放入小砂罐在火上烤,一直到略成黄色时冲入少量滚沸之水,然后斟进陶茶盎,再冲少许开水即可饮之。晕时再把砂罐加满开水。每斟一次称为一道,一般以三道为限。每何况示各有千秋,头道苦,二为甜,三则回甜。当然,饮好茶定要有好泉,大理白族用于“三道茶”的水,多是苍山脚下的名泉--银箔泉之水。“三道茶”的味道清香爽口,高雅舒心,是一种极高的“审美”情趣。保山昌宁的“磨锅茶”,确是“老茶罐”所嘉好的高档饮品。制作时,把新采的上好嫩叶放入锅中杀清,温凉之后,再行反复揉制,随即再入锅中多行磨揉,而后铺在蔑垫上吹风晾晒,让叶梗上所含孕的水汽渗入叶片内部,又在锅中反复焙磨,直到每片茶叶形如米粒,晶亮如黑玉时为止。此茶制作独特,未开汤时香气早已透人肺腑,冲入开水后,异香扑鼻,并有扑扑之声而出,真是“声、色、味”俱全。据称昌宁的联席乡有棵直径一尺四寸,树幅两丈一尺多的古茶树,可见云南产茶之早和产地之多。滇西北藏族用茶则又有独特风采。“酥油茶”是藏族人民离不开的主要饮料,这是因为他们居住在高海拔地区,多食肉及乳制品,因而没有茶不行。早、午、晚必定要三四碗酥油茶下肚方觉有劲。接待尊贵的宾客,哈达、檀香、藏香、酥油茶是四宝,缺一不可。酥油茶的制作方法便是将砖茶久熬成浓汁,把所熬茶汗倒进酥油桶,再加入酥油、盐及欺了香料,使一“搅棒”来回的茶筒中上下抽动,让其混合成“水乳交融”状,沥进木茶碗就可饮用,喝后能产生许多的热卡,就能越高山,跨草原。这种饮茶的特殊习惯确也构成了滇西北高原藏族人民的一大文化特色。

滇西北藏区的酥油茶,香醇可口,沁人心脾,它作为“茶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让人永世不忘。无独有偶,据《尔雅注》所载,当时的人把做成饼状的茶叶捣碎,并加葱、姜合在一起煮成“茶粥”。唐代饮茶时尚放少许盐。后发展到“淹茶”,就是反茶叶冲成粉末,加上其他香料,再用水冲开。宋代,把茶捣粉状,即冲泡来喝。明代以后就只喝本味茶了,这就是今天的泡茶之法。

印度人饮茶之风从中国西藏而得。其音“茶”读为“贾”。最先中国云南茶由西藏到锡兰,而后传到印度的比哈尔及孟加拉等地方。茶叶一到印度便很受欢迎,加之印度是佛教发源地,佛属甚多,茶有提神醒脑之功能,无疑给参禅念经的和尚增添一付“醒脑剂”。印度人多饮红茶。他们把茶放入铜、铝壶里煮,加入牛奶、白糖,茶水成粥状,味无苦而香甜,因而成了很多印度人民的“早点”。

“茶”以一植物,被人受用,得人培植,繁衍,成为众人的饮料,进而由于它有清凉、清心提神、醒睡除烦、涤热去痰、清肃胃肺、明目解渴的特殊功效,备受人类爱戴,成一代“名饮”,可谓名重一时,形成世界级的“文化”,这些都同滇域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和人文景观有关。当“茶”成为一种文化,本身就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恒定”。“茶”从单一的“饮料”和其所拥有的“文化”进行了区分和固定,不仅因为是一种跨地域的饮料,而饮料的“文化性”则增强了这种传播性,“茶”不但是人的物的需要,也成为了人的精神所求。“茶”饮法文化的不同变化,显示出了各民族分离与连接的文化特性。

茶马古道 沉淀的茶文化


“茶马古道”是怎样形成的?这必须从茶的兴起及传播说起。

尽管当今世界的广告充斥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麦氏速溶咖啡等等最入时的各种各样饮料,但具有独特性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中国茶,作为普通的饮料仍然雄踞世界的饮料市场之首,而且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使其成为一种影响最广的“文化”。有的欧美人津津品味着红茶,用茶配制成各种饮料,而有的欧美人也乐意用绿茶消肥强骨,茶在世界仍然风行着。当中国瓷茶器具在世界最大的索斯比拍卖行的价码开到几十万美元的时候,你会为茶的魅力感到惊讶,因为你喝茶的时候,总是大杯大碗的喝,并没有品味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当东瀛的日本人得饮茶之俗后,把饮茶“玩”成“茶道”,于是许多人明白饮茶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中国的云南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最早饮用茶并培植茶树的地方。在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南糯山至今仍长有千年的老茶树,而四、五百年的茶树则是成片,成林。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云南省除稻作文化外,贡献给世界最重要的“文化”。

在先秦的汉文献里没有“茶”字,只有一个“荼”字。《周礼》云:“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先秦典籍里“荼”出现的比较多的是《诗经》。如《谷风》:“谁谓荼苦”;《出其东门》:“有女如荼”。《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楚辞》中也有说到“荼”的。《楚辞九章?桔颂》:“故荼荠不同亩兮”。而作为原产茶地的云南也有历史文献记载,《普洱府志》载,云南少数民族最早在汉代就已栽培茶树了。“茶”字最晚到唐时就已见于正式的文献了。唐陆羽《茶经》便对茶、茶具、制茶的方法、饮法及用水之道、茶的源流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如在《茶经?一之源》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又云:“从草木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者,义从木,当作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贾,三曰设,四曰茗”实际把茶称为贾、设、茗等,是由于品种或方言语音变化的缘由。“茶”与“荼”字应是同名同物,从中古音学来推测,其在上古为定母鱼部,姑且拟为dra音,中古以后,字音分化。据有的学者调查一些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还找到了一些同上古汉语“茶”语音相对的地方,如城步金水苗语作da;贵州彝语作ba-tu;汉语福建方言作tu。

确实云南滇域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古人类很早就在这块广阔的地域里生活了。我们知道,还在人类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采集业的发展,便刺激了人的文化思维器官,而这种思维的发展,必然引导人们去选择一些较好的植物进行定向载培,而这种思想的孕育,标志着农业社会的诞生。滇域的先民把“茶”作为定向培育的植物,开了“饮料”作为世界“饮茶”文化的先河。“饮料”与“食物”的分离,可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上的一次大变革。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中国是载培植物的最大起源和变异中心之一。而云南又是中国的变异中心。在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过因为某一“物”的发现,而使这一国家成为世界注目的地方。以中国人为例,其所产的丝绸世界闻名,罗马学者老普林尼(Gajustheelcler)在《博物志》中说:“赛里斯(Seres,丝国,指中国)国其所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至罗马。”由于丝绸的华贵,使世界为之倾倒。当时罗马贵豪就以有丝绸服装为骄傲。因为丝绸价格极高,势必让经商者组成庞大的商队,翻越万水千山,以生命作为代价,年复一年地将中国丝绸运往世界各地进行贩卖。这些贩运的道路,由于来往人我,逐渐就形成了联系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云南的稻作文化也曾拯救了饥饿的日本,使世界深受其影响。云南的“茶”也是如此,樊绰《云南志》卷七载“茶出银主城界诸山”,指的就是现今景东,景谷及其以南地区。大叶子普洱茶,早在唐天宝年间就在澜沧江两岸大量种植。其味苦中回甜,在当时就闻名于世。

滇茶最初由马帮运入四川,并向北、向西“扩张”。唐人《封氏闻见录》说:“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渐至亲邑,城市多开店辅,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唐人饮茶之风在这里可略见一斑。由于茶的功能价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进一步向北渗透。北方食畜肉、乳制品的游牧民族也大量饮茶,如当时的乌桓、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各少数民族,由此在唐宋时期“茶马互市”为一时之盛。宋代在今普洱县境内就已有“茶马”交易市场。清初,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就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认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足见滇茶名重于天下。

茶叶运销,曾达红海沿岸及欧洲各国。欧洲文献最早说到茶的是威尼斯人GiambattistaRamWsio所著的“VoyagesandTravel”(《海陆游行记》)。“茶”的对音为“Chai”。十六世纪。茶传入欧洲,英国称“茶”为Chaa。从此,茶风靡整个欧洲,各国纷纷进口中国的茶叶。现代英语“茶”为“Tea”,法语称“Thé”,德语叫“tee”,俄语读“”,是北方方言“tsha”的对音。托尔斯泰巨著《战争与和平》中就有关于喝中国普洱茶的细致描写。

云南向西冲破大江巨山的阻隔把茶销售到西藏,其时间最迟不会晚于唐代。古藏文里的“茶”,读dza,与汉语里“茶”的古音非常相似,现在藏语的tcha的音应该是从古藏文dza演化而来。据谭文之《滇茶藏销》统计,民国年间,滇茶入藏一年至少有一万担。当时西藏来滇贩运茶叶盛况确如谭方之所述:“滇茶为藏所好,以积沿成习,故每年于春冬两季,藏族古宗商人,跋涉(原作涉)河山,露宿旷野,为滇茶不远万里而来。是以紧茶一物(按:其义不明,惟指的当是砖茶或沱茶。引者),不仅为一种商品,可称为中藏间经济上之重要联系,抑且涉有政治联系意义。概藏人之对于茶也,非如内地之为一种嗜品或为逸兴物,而为日常生活上所必需,大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概。自拉萨而河墩子,以至滇西北丽江转思茅,越重山,过万水,历数月络绎不断于途中者,即此故也。”“茶马互市”起于唐,而兴于宋。《滴露漫录》说:“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食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是山林草木之叶,而关国家大经。”这里茶已同国家的政治夸大事联系起来了。宋统治者用茶马贸易来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太平寰宇记》载:“番部地蛮夷混杂,无市肆,每汉人与之博易,不见使钱。汉用绸由、绢、茶、布、番部用红椒,盐、马之类。”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人民的需要,“茶”借此而传播得更远更广。由于“茶”的运输,必然带来相应的其他文化。《岭外代答》卷五载:“蛮马之来,他货亦至。蛮之所赍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及诸药物。”又《桂海虞衡志》记载说:“乾道葵已冬,忽有大理人李观音得凡二十三人,至横山议市马。出一文书,字画略有法,大略所需文选、五经、春秋、本草、五藏论、大般若经及初学记集圣历百家书之类,及须浮量钢器并砣,琉璃碗壶,及紫檀、沉香木、甘草、石决明、井泉石、密陀僧、香蛤、海蛤等等药。其后云:言音未同,情虑相契,继续短章,伏乞斧伐。短章有:‘言音未会意相和,远隔江山万里多’之语。”该文记述了在茶马贸易中,当时滇人要求购买大量的汉文典籍,包括儒、道、佛及医学书。另外还购置了大量的手工艺品。可见,由于茶马互易的影响,使滇域的文化水平得以提高。如果我们就“茶”文化本身来看,也可以看出它沿“茶马古道”所进行的波开扩散,如对茶的饮法,历史文献对如何饮茶及讲究有所记载。樊绰《云南志》卷七记唐代“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续博物志》卷七载,茶同“杂椒,姜烹而饮之”。明代谢肇氵制在《滇略》里记述道:“士庶所同,皆普茶也,蒸而成团”。从以上文献中可以看出,“茶”这个“新文化源”由于自己的“积淀要素”的影响,不断“汲取”另外一个社会的“文化”进行“融合”,因而得到传播。“茶”文化的“要素”首先被发源地的社会所吸收,接着沿“茶马古道”逐渐向北方延伸开去。

以产茶地的傣族饮茶而言,他们对茶的加工一般是摘大叶进行粗加工,也是就把茶晾干后在锅上用火烤得略焦,饮用时用热水冲泡即可饮之。味道都是茶的本味而略带糊味。这种饮茶方式多在低海拔区,并为产茶地居民的基本喝茶法。由此产生的一些茶具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少变化性。布朗人把新采的嫩茶尖干焙好,趁热放入竹筒,置火塘过进行烘烤,待竹筒的皮烧焦后取出,以备喝水时饮用,其味兼有茶竹之馨香。同时布朗族还有饮酸茶的习惯。他们把嫩茶放入锅中煮沸,随即置有阴暗处半月进行发酵,发酵之茶又倒进竹筒埋于地下四十余天,取出便成。云南“凤庆”是“滇红”茶的发源地,历史上曾有每年一度的“春茶会”,其中有名的“顺宁茶”、“凤山春蕊”,备受当时内地茶客的亲睐,马帮贩此多得厚利。明代徐霞客所品“太华茶”便是凤庆所产。其茶随一年四季的变化配制风味不同的“茶”,茶便显出其“艺术性”,四季茶名曰:清明春尖,云雾玉露、金秋谷花,银霜太华。这里所饮之茶多经细炒加工,不配其他料,便用开水冲沏,所冲之茶,头道清,二开三开味道溢出,茶之香气遍入心扉,味道醇厚苦中带甜。沧源佤族饮茶则多是高浓缩的茶叶。据说他们喝茶时,用一大沙罐放在火塘正中,水滚以后,约放半斤绿茶,一直煮到茶水只剩几口为止,方才饮下,味道非常,茶汁极苦,但回甜效果极佳,饮之则能除百病。大理白族用茶独特,“三道茶”为其代表。“三道茶”的饮法,大约在唐宋的南诏大理国时就已开始,当时南诏大理的上层社会用此作成宫廷茶点。史称,每当上层贵族进行盛大庆典及宴饮贵宾之时,首先便要用三道茶来款待。随后“三道茶”进入寻常百姓人家,现今的白族人民凡遇嘉庆佳日或招待贵宾时仍用其作为上等饮品。“三道茶”用云南绿茶的精品,分别配以核桃·乳扇、蜂蜜、生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进行特殊加工而成。具体加工的程序是:首先把茶及配料放入小砂罐在火上烤,一直到略成黄色时冲入少量滚沸之水,然后斟进陶茶盎,再冲少许开水即可饮之。晕时再把砂罐加满开水。每斟一次称为一道,一般以三道为限。每何况示各有千秋,头道苦,二为甜,三则回甜。当然,饮好茶定要有好泉,大理白族用于“三道茶”的水,多是苍山脚下的名泉--银箔泉之水。“三道茶”的味道清香爽口,高雅舒心,是一种极高的“审美”情趣。保山昌宁的“磨锅茶”,确是“老茶罐”所嘉好的高档饮品。制作时,把新采的上好嫩叶放入锅中杀清,温凉之后,再行反复揉制,随即再入锅中多行磨揉,而后铺在蔑垫上吹风晾晒,让叶梗上所含孕的水汽渗入叶片内部,又在锅中反复焙磨,直到每片茶叶形如米粒,晶亮如黑玉时为止。此茶制作独特,未开汤时香气早已透人肺腑,冲入开水后,异香扑鼻,并有扑扑之声而出,真是“声、色、味”俱全。据称昌宁的联席乡有棵直径一尺四寸,树幅两丈一尺多的古茶树,可见云南产茶之早和产地之多。滇西北藏族用茶则又有独特风采。“酥油茶”是藏族人民离不开的主要饮料,这是因为他们居住在高海拔地区,多食肉及乳制品,因而没有茶不行。早、午、晚必定要三四碗酥油茶下肚方觉有劲。接待尊贵的宾客,哈达、檀香、藏香、酥油茶是四宝,缺一不可。酥油茶的制作方法便是将砖茶久熬成浓汁,把所熬茶汗倒进酥油桶,再加入酥油、盐及欺了香料,使一“搅棒”来回的茶筒中上下抽动,让其混合成“水乳交融”状,沥进木茶碗就可饮用,喝后能产生许多的热卡,就能越高山,跨草原。这种饮茶的特殊习惯确也构成了滇西北高原藏族人民的一大文化特色。

滇西北藏区的酥油茶,香醇可口,沁人心脾,它作为“茶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让人永世不忘。无独有偶,据《尔雅注》所载,当时的人把做成饼状的茶叶捣碎,并加葱、姜合在一起煮成“茶粥”。唐代饮茶时尚放少许盐。后发展到“淹茶”,就是反茶叶冲成粉末,加上其他香料,再用水冲开。宋代,把茶捣粉状,即冲泡来喝。明代以后就只喝本味茶了,这就是今天的泡茶之法。

印度人饮茶之风从中国西藏而得。其音“茶”读为“贾”。最先中国云南茶由西藏到锡兰,而后传到印度的比哈尔及孟加拉等地方。茶叶一到印度便很受欢迎,加之印度是佛教发源地,佛属甚多,茶有提神醒脑之功能,无疑给参禅念经的和尚增添一付“醒脑剂”。印度人多饮红茶。他们把茶放入铜、铝壶里煮,加入牛奶、白糖,茶水成粥状,味无苦而香甜,因而成了很多印度人民的“早点”。

“茶”以一植物,被人受用,得人培植,繁衍,成为众人的饮料,进而由于它有清凉、清心提神、醒睡除烦、涤热去痰、清肃胃肺、明目解渴的特殊功效,备受人类爱戴,成一代“名饮”,可谓名重一时,形成世界级的“文化”,这些都同滇域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和人文景观有关。当“茶”成为一种文化,本身就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恒定”。“茶”从单一的“饮料”和其所拥有的“文化”进行了区分和固定,不仅因为是一种跨地域的饮料,而饮料的“文化性”则增强了这种传播性,“茶”不但是人的物的需要,也成为了人的精神所求。“茶”饮法文化的不同变化,显示出了各民族分离与连接的文化特性。

长江中游茶业和制茶技术的发展


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中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南渡西晋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中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后期,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就是集中体现。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十之七八。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中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茶马古道”上白族文化的缩影


报道组日前来到"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喜洲古镇,这里有典型的白族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是白族及其文化的代表和缩影。

喜洲古称"大厘城",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因其富饶和气候宜人成为王族的避暑休闲之地,同时也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中转驿站,来往的马帮都要在这里停留。到上世纪初,以"永昌祥""锡庆祥"等"四大家""八中家""十六小家"为代表的70多家喜洲商号遍布西南和东南亚地区,盛极一时。

记者走进喜洲古镇,看到石板路两旁都是高大宽敞的白族建筑。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初年洱海周围就筑起了"城廓村邑"的民居,而注重居住条件是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流行俗语说本地白族人"大瓦房,空腔腔",外地客籍人则是"茅草房,油香香",意思是说白族人即使节衣缩食也要住得舒适。

白族建筑以其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白族民居大量采用以石头为主的建筑材料,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由于受苍 山洱海东西走向的影响,白族民居以北方常见的坐北朝南为贵,其民居主房多为坐东或坐西,大门设在东北角,布局上有"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马转角楼"等。

在这个蛛网形结构的古镇里,有88个古意悠远的大院落。镇上家家流水,户户养花,随意走进一家白族院落,不用打招呼,可以随处走走看看,白族居民会善意地对你笑笑,甚至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共进午餐。在伊家大院里,门窗上的木雕都是雕工精美,线条流畅,白族妇女杨凤英告诉记者,院落里住着17户居民。她在高大的屋檐下摆着一个小摊,向偶尔进院的人兜售她的儿媳妇做的小鞋、布老虎、蝴蝶等手工艺品。

整个古镇里最有特色的要数宝成府了。这处宅院占地360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原主人严宝成为其取名为"镜庐"。严宝成的父亲严子珍是"永昌祥"商号的创立者,乃喜洲首富。宝成府分南、北、中三院,北院和中院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三房一照壁""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造型为青瓦人字大层底。在北院和中院,可以看到白族茶道"三道茶"表演,我们还现场参观了在南诏时期产生的白族民间工艺扎染制作,还看到了民俗展示,如白族中堂、新娘房、宗教展示等。而南院则为中西合璧的三层洋房,登上屋顶阳台就可以俯瞰整个古镇。

我们走访了有300多年历史的赵家大院,堂屋的墙壁和地面上的石板都有约4米长,有的上面有长长的裂缝,据说是以前的地震形成的。可惜的是屋檐下的龙头形雕刻都已在"文革"期间被锯掉,门上的精美雕花也被铲掉了,只有从墙壁上模糊的大理石山水画中还能隐约感受到历史的悠远。住在院里的83岁老人赵建新说,喜洲古镇气候氤氲湿润,所以石板地上、墙上都长着蕨类植物,他养着茶花、兰花、银杏等花卉。

记者看到路边许多窗户装着可以拆卸的木板窗,陪同我们的《苍洱时讯》记者王淑云以前当过导游,她说窗户里面的下方是空的,马帮驮运的货物从窗户中递进去,就放在窗户下方。

我们走过窄窄的石板路小巷,准备离开。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她像熟人般热情地招呼我们:"不歇歇啦?走好啊!"

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


昌都地区蕴藏着三江并流、高山峡谷、神山圣水、地热温泉,野花遍地的牧场、炊烟袅袅的帐篷,以及古老的本教仪轨、藏传佛教寺庙塔林、年代久远的摩崖石刻、古色古香的巨型壁画,还有色彩斑斓的风土民情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茶马古道是昌都地区自然与人文旅游的一条重要线索,自然界奇观、人类文化遗产、古代民族风俗痕迹和数不清、道不尽的缠绵悱侧的故事大多流散在茶马古道上。它是历史的积淀,蕴藏着人们千百年来的活动痕迹和执着的向往。

茶马古道穿过川、滇、甘、青和西藏之间的民族走廊地带,是多民族生养藩息的地方,更是多民族演绎历史悲喜剧的大舞台,存在着永远发掘不尽的文化宝藏,值得人们追思和体味。

茶马古道上的旅游是口归自然之旅,是人和自然和谐之旅,是都市人精神之旅,也是探险和发现之旅。

茶马古道旅游开发是全方位的,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诸如交通和运输设施、满足食宿需要的宾馆饭店建设、用电用水和安全保障等,同时大力开发旅游产品,从而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使昌都地方的经济活起来。

复活文化 重新领略茶马古道风情


茶马古道吸引了法国探险家弗朗索瓦,也吸引了我们。站在普洱的茶马古道入口处,但见簇新的石碑屹立一旁,上书“茶马古道”四字。摩挲之下,突然间没有了历史尘封的厚重,茶马古道上时来时往的当地人,表明这条道路依旧生生不息。步行古道,脚下微微泛起的尘土,几多风雨;残留的一段石板路上,蹄印依稀,欲说沧桑。同行的人都惋惜不已,嗟叹着驿站倒了,嘛呢堆散了,壁画没了,茶马古道的痕迹,在岁月摧残下一点一点模糊了。

“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到远方。”赶马人早已不在,赶马人的山歌依旧在茶乡传唱。穿行思茅村寨,所到之处,当地人总会为你奉上一杯普洱茶,醇香四溢,如山歌般令人陶醉。

呷一口浓茶,吸一口水烟,哈尼族老人缓缓悠悠讲起茶马古道的故事:五十年前,茶马古道上何其热闹啊!马帮、骡帮、牦牛帮浩浩荡荡逡巡其间,叮叮当当的铃声能传出数里之外。茶、盐、糖运了出去,马匹、牛羊、皮毛又源源不断地运了回来。俨然,这是一条西南丝绸之路。

普洱的同志介绍,在漫长的历史中,茶马古道形成了两条主要线路:一条以云南普洱茶的原产地,即思茅、西双版纳等为起点,向西北经大理、丽江,到西藏昌都、边坝、拉萨,再南下到缅甸、尼泊尔和印度;另一条茶马古道则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等,再到尼泊尔、印度。前者蜿蜒4000多公里,附着了众多的民族文化,有西双版纳的贝叶文化,有彝族祭坛上的火文化,有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还有藏族的雪域文化等等。显然,这又是一条文化之路。

急!单一个“急”字,怎能述说思茅人此刻的心情。复活文化、发展旅游、振兴经济,又怎能撇开茶马古道?思茅已经看清想透,这里不仅有“生态康乐休闲地”,还有“茶马古道边寨情”。于茶,两年一届的思茅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日臻成熟;于茶马古道,正紧锣密鼓进行茶马古道的注册和开发,并酝酿组织马帮在茶马古道来回走动,让马锅头放声吆喝。或许不久,我们又将重新领略消逝良久的茶马古道风情。

探秘维西神秘的茶马古道文化


维西是一条茶马古道和历史文化的走廊,历史上曾被称为“为西”“为习”“临西”,意思是“内地联结西藏的重要纽带”,人马驿道以县城为站点,密如蛛网的古道沿着高山峡谷和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向西藏腹地延伸。

走进这片隐匿在高山峡谷中的土地,发现发源并流传于维西境内的傈僳族歌舞“阿尺目刮”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阿尺目刮”的发源地是叶枝乡同乐傈僳族大村,这个村寨的傈僳族民居全部是用原木搭成的“木楞子”,呈阶梯状一层层分布在山坡上。

“阿尺目刮”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仅流传在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区,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据说舞蹈的来源和形成与傈僳族群众半农半牧、特别是喜爱饲养山羊有关。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曲调可缓可急,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村里一位负责人说,同乐傈僳族崇奉原始宗教,但无庙宇,宗教活动大多通过歌舞“阿尺目刮”进行。

而塔城乡的藏族热巴舞由于历史悠久,被称为正统热巴舞。它是由歌、舞、独白、器乐等组合而成,演出时藏族男青年肩挂五条宽绸彩带和一条洁白哈达,右手拿拨浪鼓,左手持牦牛尾,动作粗犷豪迈;女青年身穿镶金边的绸缎上衣和长裙,头缠红色头巾,手持长柄手鼓和弯鼓槌,动作热烈奔放。

“大词戏”则是维西独有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从清光绪年间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大词戏脱胎于江西一带的戏曲,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从当地汉、纳西等民族的山歌小调中丰富了唱腔,从藏、傈僳、纳西等民族的舞蹈中吸收了一些动作,故而独具特色。现存的连台大本戏有《精忠岳传》《全邦修书》等。

维西县县长余胜祥说,与维西地处“三江并流”腹地的生物类型多样性相比,这里少数民族五彩斑斓的文化毫不逊色,维西的民居、服饰、婚姻、宗教、饮食等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来探秘者所知晓。

在曲园吃茶


穿过苏州老城那拓宽的景德路,走进细长的新春巷,伴着商贩各色的吆喝和吴语糯糯的调子,转过弯,曲园就到了。

大隐隐于市,一元五参观,六元起饮茶。进门前,记得在对面的小食肆里买两只饼——刚出炉的蟹壳黄。

购得茶票,带上青花的茶盏,去灶间拎一只热水瓶,穿堂过厅,觅一相宜处。曲园比不得巨贾隐臣的豪宅,却也是厅堂相颐,曲水扬波,亭台碑廊玲珑有致的。茶客亦少,哪里都是好饮处,饮前的一番寻觅,实为涤去繁华都城带来的烟火气,静心而已。

曲园是俞樾老先生的家,在江南园林甲天下的苏州老城,曲院不是个大宅子,游苏州的客人少有到这里来一览的,来吃茶的多是古巷故人,曲园似是留得百年旧宅,待有缘人的。

廊也可,厅也好,厢房也行,在仲秋的晨光里,坐等阳光更亮起来,让身上暖暖的。那就坐曲水亭上吧,且“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自斟自饮一番。

要说俞老先生曲于“曲园”也不为过,老先生为曾国藩门生,与李鸿章同门,倚末代王朝两代重臣,老先生的地位应该是得天独厚的。老先生却为仕日短,很快退隐,不再去蹚大清最后那浑水。他泛舟于苏杭间讲学,同样引领一代风骚,终老曲园,留下著作等身。曾国藩曾有“李少荃(鸿章)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之论,一语成谶。

秋园中,银杏已是一地杏黄。举目仰望,阳光里灿灿的树叶,如龙的鳞甲,高墙尽头没有扰人的高楼,一如百年前。在曲园不悲秋,道光三十年,俞樾中进士,在保和殿由曾国藩主理复试,题曰“淡烟疏雨落花天”,老先生答题首句为“花落春仍在”。春犹不伤,又奈秋何?

眼观美景饱,腹中似有饥。无妨,有自对门购得的酥黄香脆蟹壳黄点心,与龙井茶绝配。俞家的宅子似与美食有缘,在杭州,西湖小孤山麓的俞楼外,自有“楼外楼”,平伯先生忆当年时称,年幼时,家人常从楼外楼叫来外卖,那时楼外楼是一处味道很好的小馆子。数十年,小馆子长成了人声鼎沸的名膳堂,而俞楼好像一直是静寂的,从私宅到宿舍再到现在的“俞樾纪念馆”,大厅精致的玻璃柜里,一列列叠呈着的无不是《春在堂全书》。而坐在苏州曲园“春在堂”的正座上,满目却是《春在堂随笔》的雕版。春在堂不是园中正厅,却以泱泱大名的《春在堂随笔》而流芳百年。

从远处收回目光,用手机放一曲《莺莺操琴》,让吴侬软语伴着丝弦声声在窄窄的园中一点点回旋,心无所依。在老先生宅子里,已偷得浮生半日,哪里还能有什么奢望。

黑茶的“七大姑八大姨”


今天小编系统的整理了一下黑茶的相关的内容,今天主要是黑茶的主要品种介绍:湖南黑茶、四川藏茶、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几类。其中以湖南黑茶的历史文化最悠久,消费量最大。

湖南安化黑茶

湖南安化黑茶是指以湖南安化本地群体种的茶树(主要为安化当地品种)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发酵、松柴明火烘焙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干茶或以干茶为原料蒸、踩、压而成的紧压茶的总称。它最显着的特征是加工中用松柴明火烘焙干燥,干茶及其制品略带松烟香。由于黑茶的后发酵特性,它也是茶叶中在一时期内,存放时间越长,滋味越甘醇,香气越愉悦的一类茶叶。安化黑茶的神奇之处在于金花--即加工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金黄色颗粒,研究发现这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益生菌体,专家命名为“冠突散囊菌”,有较强的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等功效。

四川藏茶

四川藏茶是采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西南部过渡地带雅安境内蒙顶山云雾生态茶园,海拔1500米以上,以当年生有性繁殖高山小叶种成熟茶和营养成分丰富的细嫩红苔为原料,经杀青揉捻一一渥堆发酵干燥压型,近40道历史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黑茶、紧压茶、发酵茶。传统藏茶花色品种繁多,主要有金尖、康砖、金仓、金玉、雅细、毛尖,现在只生产康砖和金尖。康砖和金尖都是经过蒸压而成的砖茶。康砖品质较高,金尖品质较次。两者加工方法相同,不同的只是原料品质有差异。

云南普洱茶

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广西六堡茶六堡茶

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故称为苍梧六堡,六堡茶生产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现在产地分布在浔江,郁江,贺江,柳江和红水河两岸。六堡茶制造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制成毛茶后再加工时仍需潮水沤堆,蒸压装篓,堆放陈化。六堡茶品质特点是条索长整紧结,汤色红浓,香气陈厚,滋味甘醇,正统应带松烟和槟榔味,叶底铜褐色。广西梧州因梧州六堡茶享誉国际和国内,2010年和2011年举办了两次广西春茶会,形成了形良好的茶文化城市品牌效应。

这是黑茶的主要品类的介绍,接下来还会有黑茶的功效大汇总。

茶马古道—茶马司


以茶易马,是我国历代统治阶段长期推行的一种政策。即在西南(四川、云南)茶叶产地和靠近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制订“茶马法”,专司以茶易马的职能,即边区少数民族用马匹换取他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茶叶。

据史籍所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经略安抚使王韶在甘肃临洮一带与人木征作战,需要大量战马,朝廷即令在四川征集,并在四川四路设立“提兴茶马司”,负责从事茶叶收购和以茶易马工作,并在陕、甘、川多处设置“卖茶场”和“买马场”,沿边少数民族只准与官府(茶马司)从事以茶易马交易,不准私贩,严禁商贩运茶到沿边地区去卖,甚至不准将茶籽、茶苗带到边境,凡贩私茶则予处死,或充军三千里以外,官员失察者也要治罪。立法如此严酷,目的在于通过内地茶叶来控制边区少数民族,强化他们的统治。这就是“以茶治边”的由来。但在客观上,茶马互市也促进了我国民族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宋朝以后,除元朝因蒙古盛产马匹无此需要,而未实行“茶马互市”以外,明、清二代均在四川设立专门的“茶马司”,清朝康熙四年(1665)在云南西部增设北胜州茶马市,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才予废止。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八马茶业制茶铜像亮相大运文化园》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