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佤族是跨国境而居的民族,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及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县,沧源和西盟两县是佤族主要聚居县。佤族自称“阿佤”,其先民是古“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剌”、“哈瓦”、“卡瓦”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竹筒茶是一种古老的茶俗,用竹筒煮茶饮茶,别有情趣。

阿佤人的日常生活少不了竹,他们住竹楼、坐竹凳、用竹碗、使竹筷、睡竹箩。有一道山歌这样唱:“竹叶青青竹筒长,砍节竹筒装砂糖,吃了砂糖竹筒在,妹不变心日子长”。

如果说,在竹筒放砂糖是青年男女甜蜜恩爱的象征,那么在竹筒里煮茶水则又包含了更多的内涵。竹筒茶还可以制成姜茶用以驱寒发散;制成糖茶,用于补气血;制成薄荷茶,用于解暑。阿佤人又习惯就着竹筒茶吃用竹筒煮成的糯米饭,喝竹筒装的阿佤水酒。青年男女对坐饮酒喝茶,别具一番情趣。

佤族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百年前,现在在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的怕怕和大黑山等地,还有几百年前种植的百亩连片的半栽培型古茶园,因此,佤族饮茶的历史就更为久远了,佤族人们主要有两种饮茶方法,即烧茶法和擂茶法。

佤族的“烧茶”,佤族语称为“枉腊”,是一种与烤茶相似,而又独具一格的饮茶方法。首先,烧一壶开水,放在火塘边备用;然后,把茶叶均匀地铺在一块薄铁板上,放在火上烤,等到茶叶焦黄时,将茶叶倒入开水壶中煮;最后,煮好的茶倒入茶盅里,便可饮用。这种茶苦中带甜,散发出一股焦香,味道别具一格。这种饮茶方法一直被佤族人民世世代代所流传着,现在仍保留这种饮茶习惯。还有一种饮茶方法称着“擂茶”,也是佤族的一种古老的饮茶方法,即将茶叶加入姜、桂、盐放在土陶罐内共煮食用。

佤族以饮茶非常喜爱,所有的佤族男子都有饮茶的习惯,所以每户佤族人家火塘边都有一个煮茶用的瓦罐。佤族农民外出劳动的时候也离不开茶,有的带茶罐到地边,就地生火煮茶;有的是把茶水熬炼成茶胶,晒干成块后,待外出劳动的时候带在身边,想喝茶的时候含上一块以解茶瘾。因此,佤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茶叶,茶是佤族人最喜爱的日常饮料。cY260.cOm

CY260.com编辑推荐

松溪项溪的“烧茶桥”烧茶习俗


松溪县渭田乡项溪村有一座屋式古廊桥,桥上茶水长年不断,供过路行人和田间劳动农民免费饮用。人们称这座桥为“烧茶桥”。

“烧茶桥”上有条大板凳,可围坐50多人。另有一口大铁锅、两个大木楻,附近下蓬、潘源、溪边三个自然村的240多户人家,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到农历十月底,主动轮流到这里烧茶。烧茶农户这天要挑50多公斤柴火和0.5公斤茶叶,到这里烧六锅开水,一般要烧半天,阴雨天和农忙亦不中断。就是遇上夏收大忙,轮到烧茶的农户劳力再紧张,也要挤出一二个人来这里烧茶,且不取分文报酬。

“烧茶桥”烧茶的历史到底有多长?据当地一位91岁老妪陈遇弟回忆:自她懂事起,这桥就有人烧茶,听老辈人说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项溪村“烧茶桥”原名“溪桥”,是一座古廊桥,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而后经过多次修缮。该桥是通往松溪县着名风景胜地白马山的必经之路。白马山海拔千米,以凝灰岩风化形成奇崖绝景,山中还有历史悠久的寺庙,吸引了众多游客。桥周围有稻田千余亩,田间劳作的农民经常在桥上小憩饮茶。

松溪县地处闽北山区,民风淳朴。暑天,松溪各地都有在桥、亭内烧茶供行人止渴的传统,有的商店则在门口放茶桶供应茶水。从端午节至八月初一,每天都有人烧茶,免费供路人饮用。较有名的如游墩“都石桥”、项溪“溪桥”、渭田“五福桥”和“十八亭”、株林“马登桥”、潘墩“桥岭头”、角歧“大仙桥”、竹贤“回头殿”、溪东“八角桥”、西边“西边亭”等,特别是项溪“烧茶桥”,六百多年来烧茶传统从未中断。

湖南擂茶的趣味风俗


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南方山区、客家人聚居地的人们,有着喝擂茶的喜好。湖南、江西、福建等地,流行喝擂茶。在湖北咸丰与贵州接壤之地,也有喝擂茶的习俗,当地群众常取茱萸、胡桃、生姜、芝麻捣烂,煮沸后作茶以享客或以自奉。擂茶有着丰富的作料,具有鲜香咸辣等多种口味,其原料也因地制宜,作料多寡不等,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湖南当地的老百姓早有吃擂茶的风俗。在湖南常德,清朝嘉庆年间修的《常德府志》中就有记载:“乡俗以茗茶、芝麻、姜合阴阳水饮之,名‘擂茶’,桃源县志名五味汤,云伏波将军所制,用御瘴疠。”相传在东汉建武年间,五溪蛮叛变,顺沅水长驱直进,克郡攻县,大将马援请进,率军追至乌头村(今桃花源境内),一时之间攻克不下,又值酷暑火热,军中瘟疫流行,主帅也病了,全军被困于此。由于马援军纪严明,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当地有一位老妪献“三生汤”秘方于马援,治愈了全军的疾病。从此该秘方发展成为当今的“打擂茶”。所谓“打”者,就是“制、喝”的意思,当地人习惯喊“打擂茶”。

制作擂茶的茶叶一般都选择老叶,老叶味浓,能提神醒脑,夏饮解暑不怕热,冬饮添暖不畏寒,健胃健脾,爽口洁齿。擂茶有着诸多优点,可以健脾、祛寒、暖胃,同时因配料的不同及分量的加减而产生的功能也不同,加入菊花、金银花等配料可以增加凉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加入薄荷叶则可提高去湿热的功效;加入陈皮、肉桂等可提高温性,有助于祛寒。

在湖南桃源等地,喝擂茶的习俗中,有用当中餐的,也有在早餐中餐之间当“点心”的。喝擂茶能上瘾,一些年纪大的乡亲,一天不喝擂茶,就觉得全身哪里不对劲。喝了擂茶,立刻觉得神清气爽。逢年过节待客人,首先就是喝擂茶,并在晚上作“宵夜”。在桃源、安化等地,还有打擂茶聚会组织,以打擂茶为东,轮流坐庄,十分热闹。打擂茶还有许多讲究,除了擂茶以外,还要摆上各种土特产点心,这些点心叫“压桌”,从“压桌”的种类就可看出客人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桃花源一带的回族同胞们的“压桌”风俗甚为有趣,喝打擂茶时要讲几十种“压桌”的盘子摆成字形,客人喝擂茶时要将原来的字形拆开,再摆成另一个字。如果上摆的是“寿”字,客人就得重新摆成“福”字或者其他含有吉祥意义的字。

明刊《从来隽物有嘉名》。

安徽茶俗——“烧茶”待贵客


茶文化在中国发展几千年,它的宝贵之处在于,浸透进中国人的生活。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茶俗,在安徽有一种招待贵客的特殊礼遇——“烧茶”。

这“烧茶”烧的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茶,而是安庆潜山、岳西地区在正饭前招待尊贵客人的一种礼遇。烧茶的方式有多种,大多是用挂面(手工拉扯的面条)、鸡腿,也有用里脊肉和鸡蛋的,也有用五香蛋配红枣和花生的。具体因客人的不同而不同。不是每个客人来都能享受“烧茶”待遇的,只有特别尊贵的亲戚或重要事情的司仪来才“烧茶”。

亲家或亲家母上门,一定要烧茶,用料也特别讲究,多用鸡腿配猪骨头肉。过去谁家养女多就说谁有鸡腿吃;正月初一,女儿、女婿要到岳父家拜年,女儿、女婿坐定后,岳母就会到厨房“烧茶”,也多用面条、鸡腿,潜岳地区有“在姐姐家做,在岳母吃”的说法,既到姐姐家要拚命帮干活,到岳母家,岳母都会将好吃的留给女婿吃。然而,懂事的女儿、女婿是不肯吃鸡腿的,只吃些面条,将鸡腿留着给岳父、岳母“做人”,因为在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水平不高;接新媳妇,条件好的人家除给娘家人“烧茶”外,在婚宴之前还要给每位来宾“烧茶”,用料是每碗两个茶叶蛋配二枚红枣、两个花生,叫“倒子茶”,喩早生贵子,多子多孙;再就是“葬坟”(将厝在土面的亡人入土安葬),对地仙和改棺(也叫检棺,即将亡人骨头拿出一根根按顺序摆到改小的棺内,其实是一种陋习)的也要烧茶,用料多是鸡腿配面条。

“烧茶”是安庆潜山、岳西地区沿袭多年的一种招待方式,是当时生活水平不高对客人的一种特别敬重的表示。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越来越好,“烧茶”的习俗也逐渐淡薄了。

我们了解各地茶俗,不仅仅是为了宣传,还希望茶俗在这种关注中留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普洱茶与佤族民俗


思茅地区的佤族主要分布在西盟、澜沧和孟连,其他县市和西双版纳有少量分布,全区1990年有人口13.7万人。

佤族人喜欢嚼槟榔、抽草烟、喝浓茶。佤族盖新房,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贺新房的由家长带队,领着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礼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饭一锅、茶叶一包、盐巴一块等。喝浓茶是佤族的一种嗜好,冲茶方式也很特别,要先把茶叶放进小铁锅里炒至焦糊,再放入水煮十多分钟,然后倒在土碗中饮用。初饮者,感到苦涩难咽,过几分钟,一股甜味又回荡口舌。喝一杯浓茶,便可长时期解渴。佤族外出劳动或远行而归,都要煮浓茶喝。澜沧文东佤族在订婚进行到第三天,抢姑娘杀鸡看卦的“地亚”时,未婚夫和媒人,要请上一个“招拉姆”帮忙的人,带上一束芭蕉、一包茶叶、一包烟和一瓶酒把姑娘送回家,同时正式向姑娘的父母求婚。送订婚礼“都帕”时,礼品中也必须送有茶叶。送结婚礼“结拉”时,礼品中也要有一斤茶叶。举行婚礼“汝戛包”时,请来吃酒祝贺的人要送礼物,礼物中一定要有一碗米、一包茶叶、一块盐巴,礼物只能是单数。澜沧文东芒堆佤族特别重视茶礼“结拉”,他们有喝茶种茶的传统,在田边地头和寨子的水源头都有古老茶园,芒堆人的格言说:“野茶是奶,家茶是母,”他们认为没有“结拉”茶礼就不能结婚。佤族丧葬实行土葬,老人死后,用麻布裹尸后停放在主火塘左边,晚上在“魔巴”带领下,众人围火塘跳“布朗隆归”舞,亲友带一瓶酒、一包茶作为丧礼。在佤族文化的各种歌谣中,常常用拟人和比喻、隐喻手法来抒发人的喜怒衰乐和悲欢离合情杯。其中,茶叶、甘蔗、槟榔、芭蕉、葫芦、田地房屋、山川竹树等都是歌谣比兴的对象,茶叶就是常用的比喻、隐喻物种。

独具趣味的湖南桃源擂茶风俗


在祖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擂茶风俗是一枝独秀的奇葩,擂茶就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放进擂钵里研磨后冲开水喝的养生茶饮。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南方山区、客家人聚居地的人们,有着喝擂茶的喜好;同时,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也非常流行喝擂茶;同样,在湖北咸丰与贵州接壤之地,也有喝擂茶的习俗。擂茶有着丰富的作料,具有鲜香咸辣等多种口味,其原料也因地制宜,作料多寡不等,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且擂茶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为客家擂茶和湖南擂茶(非客家)两大类。

湖南的常德有喝芝麻擂茶的特殊习俗,而且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湖南常德,清朝嘉庆年间修的《常德府志》中就有记载:“乡俗以茗茶、芝麻、姜合阴阳水饮之,名‘擂茶’,桃源县志名五味汤,云伏波将军所制,用御瘴疠”。相传在东汉建武年间,五溪蛮叛变,顺沅水长驱直进,克郡攻县,大将马援请进,率军追至乌头村(今桃花源境内),一时之间攻克不下,又值酷暑火热,军中瘟疫流行,主帅也病了,全军被困于此。由于马援军纪严明,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当地有一位老妪献“三生汤”秘方于马援,治愈了全军的疾病。从此该秘方发展成为当今的“打擂茶”,所谓“打”,就是“制、喝”的意思,当地人习惯喊“打擂茶”。

湖南桃源擂茶是把茶叶、生姜、生米一起放到山楂木做的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若能再放点芝麻、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的感觉。而湖南的桃江擂茶是以芝麻和花生为主,然后放入碾钵里擂碎,再用白开水冲泡,最后放点白糖。擂茶制成后稠粘如糊,色呈淡咖啡色,香气扑鼻,入口滑溜柔润、甜爽。桃江擂茶和桃源擂茶的吃法不同,桃江擂茶一般放糖,成为“甜饮”;而桃源擂茶则放盐,大多为“咸食”,桃江的妇女怀孕后,有特别要喝擂茶的习俗,说擂茶喝的越多,养出的婴儿越白胖。

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擂钵,握擂棍,频频舂捣、旋转;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越细越溶越好。制作擂茶的茶叶一般都选择老叶,老叶味浓,能提神醒脑,夏饮解暑不怕热,冬饮添暖不畏寒,健胃健脾,爽口洁齿。擂茶有非常多的功效,不仅可以健脾、祛寒、暖胃,同时,因配料的不同及分量的加减而产生的功能也不同,加入菊花、金银花等配料可以增加凉性,达到清热解毒的功效;加入薄荷叶则可提高去湿热的功效;加入陈皮、肉桂等可提高温性,有助于祛寒。

在湖南桃源等地,喝擂茶的习俗中,有当中餐的,也有在早餐中餐之间当“点心”的。喝擂茶能上瘾,一些年纪大的乡亲,一天不喝擂茶,就觉得全身哪里不对劲,一旦喝了擂茶,便立刻觉得神清气爽。逢年过节待客人,首先就是喝擂茶,并在晚上作“宵夜”,在桃源、安化等地,还有打擂茶聚会组织,以打擂茶为东,轮流坐庄,十分热闹。

而且,打擂茶还有许多讲究,除了擂茶以外,还要摆上各种土特产点心,这些点心叫“压桌”,从“压桌”的种类就可看出客人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桃花源一带的回族同胞们的“压桌”风俗甚为有趣,喝打擂茶时要将几十种“压桌”的盘子摆成字形,客人入席喝擂茶,就要懂规矩,如主人摆的是“寿”字,客人就要将字拆开,重新摆成“福”字或者其他含有吉祥意义的字。喝茶也像饮酒一样,相劝饮茶,喝擂茶成了常德人民交朋结友,待人接物的一个重要方式。

到桃源第一次喝这种茶的人,一定要喝完三碗,喝完三碗才算领了主人的情,喝第一碗是“贼”,喝完第二碗是客人,喝了第三碗才是朋友,喝得越多才越是领了主人的情。由此看来,在桃源如果没有喝上三大碗热气腾腾的擂茶,你可就错过了体会当地人那一份热情好客的机会。而且读过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人都会知道,现代桃源人这种待客之道正是当地桃花源古朴民风的延续,对他们而言,通过喝擂茶体会这种民风,也算是对陶渊明笔下的那个世外桃源的一种缅怀。

桃源擂茶文化作为中华茶文化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价值,桃源擂茶文化是是茶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结合形成的智慧产物,并形成了一种民间艺术;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人们的精神文明状态,是一种精神享受。

客家擂茶与“钵”


钵的读音是[bō],本义是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器具,是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后来,钵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有铁钵、木钵等。闽西客家人习惯把小盆叫作“钵”,或者“钵头”,它与闽西客家人的习俗、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年客家文化研究者、《闽西客家大典》执行主编高晓斌说,闽西客家人制作芋头、紫薯等做成的特色小吃,会用上一种特殊的钵。这种钵是陶瓷的,像一个没有底的漏斗,外表光滑,内面粗糙。使用时,人们手握芋头或者紫薯在钵内摩擦,糊状的芋泥、薯泥就从钵底的孔里漏出来。

擂茶是客家人最喜欢的饮料之一,据说,擂茶起源于中原,随着客家人南迁流传下来。制作擂茶的关键是擂钵,擂钵用陶土烧制,口径约30厘米到60厘米,钵内斜刻着条纹。装进茶叶和其他配料,用擂杵研磨成糊状,放入盐,冲入沸水,一钵养生又好喝的擂茶就做好了。

高晓斌说,闽西客家人有个习俗,一家有女子生育时,这家的主人要在产房窗口插香,祈求神明保佑顺产。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在门口放一挂爆竹,同时在产房门口放一个钵头,内放谷壳、樟树熏烧,叫“暗火钵”,用来避邪。每当“暗火钵”冒出特殊的香味,亲友们都要来贺喜,主人则请左邻右舍吃粞丸。

不同地方的擂茶习俗


擂茶起源于古代中原,南迁流传至广东、湖南、江西等一带,又名三生汤,是一种特色食品。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福建人喝茶有两种特别的喝法,一是沿海闽南的功夫茶,一是山区闽西北的擂茶。

擂茶是用擂钵制作的一种茶。它利用擂棒在擂钵中快速旋转研磨,将茶叶等原料研成粉未或浆状,冲入开水而成的一种饮料。这种茶俗流行于江南一些省份,而福建的将乐、宁化和明溪一带。这种茶俗保留得最为完整。

将乐几乎每家每户都做擂茶,都喝擂茶,许多人喝擂茶上了瘤,不管平时还是节日,不管夏天还是冬季都要喝。将乐一带的擂茶有个突出特点,就是讲求药效,他们以茶叶和芝麻为基本原料,加些中草药,如金银花、黄菊花、陈皮、凤尾蕨、小青、甘草等,制成可帮助消化、止咳化痰、清凉解毒的擂茶,那可说是保健茶。

擂茶在将乐是人际交往中的礼节性食品。将乐人把擂茶做为招待客人的上等饮料,客人进家,主人总是先以擂茶招待。民众中每逢节日和喜庆——如结婚、生小孩、搬新居、得奖、孩子考上大学等,都要大摆擂茶,请亲友、邻居等前来喝擂茶。

宁化的擂茶习俗,历史悠久,具有自己的特色。那里擂茶的做法很讲究,先将茶叶和一定量的油盐放入擂钵中,擂好后冲入沸水,再撒上葱珠,喝起来别具风味。最有意思的是那里的擂茶还有素的和荤的区别。素擂茶就是将花生、黄豆、糯米、海带、地瓜粉条、京菜等一起煮,然后冲入上述已擂好的擂茶钵内,搅匀,即可饮用。荤擂茶用炒肉丝、甜笋丝、香菇丝、粉丝、煎豆腐、韭菜等为附加的原料,做法如素擂茶。

明溪的擂茶,在制作时除了用茶叶、芝麻之外,还有生姜、爆米和饭粒,根据各人不同需要,或加盐、或加糖、或加草药而成为咸擂茶、甜擂茶和药擂茶。

云南少数民族之佤族茶俗


思茅地区的佤族主要分布在西盟、澜沧和孟连,其他县市和西双版纳有少量分布,全区1990年有人口13.7万人。思普区的彝族支系有阿列、蒙化、倮倮泼、香堂、聂苏、拉乌等。在景东、镇沅、景谷、普洱、江城县等均有分布。他们都是爱喝普洱茶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饮茶民俗,下面就普洱茶与彝族佤族民俗做一介绍。

喝浓茶

喝浓茶是佤族的一种嗜好,冲茶方式也很特别,要先把茶叶放进小铁锅里炒至焦糊,再放入水煮十多分钟,然后倒在土碗中饮用。初饮者,感到苦涩难咽,过几分钟,一股甜味又回荡口舌。喝一杯浓茶,便可长时期解渴。佤族外出劳动或远行而归,都要煮浓茶喝。

茶与葬俗

佤族丧葬实行土葬,老人死后,用麻布裹尸后停放在主火塘左边,晚上在“魔巴”带领下,众人围火塘跳“布朗隆归”舞,亲友带一瓶酒、一包茶作为丧礼。在佤族文化的各种歌谣中,常常用拟人和比喻、隐喻手法来抒发人的喜怒衰乐和悲欢离合情杯。其中,茶叶、甘蔗、槟榔、芭蕉、葫芦、田地房屋、山川竹树等都是歌谣比兴的对象,茶叶就是常用的比喻、隐喻物种。

擂茶

擂茶是佤族中的一种古老饮茶方法。即将木擂缸擂好的茶叶加入姜、桂、盐放在陶罐内共煮后饮用,有清热解毒,通经理肺的功效。至今佤族仍保留这种古老的饮茶方法。唐樊绰《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景东)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些记载实际上就与佤族饮用的擂茶相吻合。

铁板烤茶

铁板烤茶佤族语"枉腊",是一种与烤茶相似,而又独具一格的饮茶方法。首先用壶将泉水煮沸,另用一块薄铁板盛上茶叶放在火塘上烤,致茶色焦黄闻到茶香味后,将茶倒入开水壶内煮。这种茶水苦中有甜,焦中有香。是佤族流传已久的饮茶方法。

茶与盖新房

佤族盖新房,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贺新房的由家长带队,领着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礼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饭一锅、茶叶一包、盐巴一块等。

茶与佤族婚俗

佤族订婚,要送三次“都帕”(订婚礼):第一次送“氏族酒”六瓶,不能多不能少,另再送些茶叶、芭蕉之类,数量不限;第二次送“邻居酒”,也是六瓶,表示邻居同意并可证明这桩婚事;第三次送大礼,“开门酒”只一瓶,是专给姑娘母亲放在枕边晚上为女儿祈祷时喝的,女方家的亲戚朋友要到齐,要杀大公鸡、煮鸡肉烂饭,宾主吃喝畅谈,最后商定结婚日期。送结婚礼“结拉”时,礼品中也要有一斤茶叶。举行婚礼“汝戛包”时,请杭吃酒祝贺的人要送礼物,礼物中一定要有一碟米、一包茶叶、一块盐巴,礼物只能是单数。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佤族的烧茶和擂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