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张顺高,湖北五峰人,1933年生,土家族,1960年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后赴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1967年至1974年,张顺高受国家农业部派遣到非洲马里援建茶场,并栽培组长,历尽艰难,完成援建茶场的任务,被马里授予二等国勋以茶为生活和事业的核心纽带,谱写了一曲和谐、深情的茶叶人生。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茶文化的优良传统。

普洱茶专家张顺高

1961年,张顺高和刘献荣先生前往勐海巴达大黑山考察,发现了野生大茶树,并于1963年在湖南《茶叶通讯》上1963年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考察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公布国内发现的树龄最大野生大茶树,被冠以“野生型茶树王”名号,引起了国内外茶界专家极大关注。1967年至1974年,张顺高受国家农业部派遣到非洲马里援建茶场,并栽培组长,历尽艰难,完成援建茶场的任务,被马里授予二等国勋。1977至1980年,张顺高又赴上沃尔特考察种茶可能性,,任该国茶树试种中国专家组组长。1980年至1988年任云南省茶科所所长期间,带领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全力推进全省茶叶科技研究、推广,积极主动帮助勐海县发展规范化密植速成生态茶园。1983年,张顺高被选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代表赴北京领奖。1990年,调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先后当任中华茶人联谊会荣誉理事、云南省茶叶学会(1981~1997)副理事长、云南省茶业协会荣誉理事,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副会长、顾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等。2007年4月,张顺高荣获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经过多年实验,他大胆地提出了云南大叶茶密植速成高产稳产栽培新技术。1986年,又推出“生态茶园”新理念导向,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张顺高主编过《马里共和国法拉果茶农场技术规范》、《西双版纳州文史资料(茶叶专集)》、《云南茶园建设技术规范》;参编过《西双版纳国土经济学研究》,《巴达野生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论茶树速成高产栽培法》、《云南茶叶发展战略》、《中国茶叶战略转移的思考》、《生态学学习笔记》、《中国茶园建设生态之路》、《茶树太阳光谱考察》、《西双版纳南糯山哈尼族诺博(茶叶)文化研究》、《云南茶叶发展和我的茶海之梦》、《茶文化与21世纪议程》等书籍。1992年10月,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1993年4月,他在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交流了他与梁凤铭副研究员合写的论文《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1996年11月中旬,他作为专家组副组长,参与了“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考察论证会”,提出了“净光合值法”类推测算出了千家寨古茶树树龄。他与梁凤铭副研究员合写的论文《普洱茶和》、《茶文化是茶叶生产力》发表在《云南茶叶》等杂志上,生平简历人载《中华当代茶界茶人辞典》。促进了云南民族茶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cy260.COm小编推荐

普洱茶泰斗——张顺高(六)


文/杨普龙

发现巴达野生大茶树和测定千家寨茶树王树龄

1952年,南糯山半坡新寨古茶林中,发现了一株直径1.38m的大茶树,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南糯山茶树王,为栽培型。

1961年10月,先生参加工作刚一年,领导让他带人去巴达大黑山。据农民反映,那里有株相当大的茶树。他们步行三天到达巴达公社,向公社说明来意之后,次日清晨,公社派两名武装民兵护送他们去大黑山,那是莽莽无际的原始森林,直径一两米的大树比比皆是,林冠闭日,见不到天,虽是正午,也是光线暗淡。进人林区之后,一路见到直径三五十厘米的茶树成群。中午,到达了大茶树地点,由于森林里天黑得很早,先生匆忙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记录,取土样,采茶树花果枝叶标本,测量茶树直径为1.0m,树高采用三角法测量,做好记录,匆匆返回,走出森林,太阳已经落山了。民兵带他们赶回公社已是晚上9点多了。第五天,他们回到勐遮,第六天回所,计算树高,因为有30多米高而怀疑。1962年2月,他们又二次进山复查,证明测量无误。先生根据生态环境,结合采访群众,进行了茶果枝叶鉴定、样品生化分析,确定为野生型茶树,并写成了《巴达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发表于湖南《茶叶通讯》1963年第1期,一时震惊茶坛。此后,很多报纸、画报社接连不断地进山拍照发表,成为当时一大珍闻,蜚声中外。此后几年,在云南其他地方以及贵州、四川相继发现了大量的较大野生茶树,从此,茶树原产地不在印度,而在中国、在云南这一事实得到了强有力的证实。此后,全国茶界名流、社会知名人士,纷纷前往勐海造访谒拜。

先生说,上巴达大黑山考察时,他并未意识到,这次行动竟有如此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和学术意义,这成为他一生献身茶叶最为荣幸的事,而且他当时刚从学校毕业,就有这么好的机缘。

1992年,思茅地区树群落和古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在第三届国际普洱茶学术研讨会上发表。

普洱茶泰斗——张顺高(一)


图为:张顺高

文/杨普龙

先生终于退下来了,从他创立的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的职务上退了下来,担任名誉会长。大家都欢欣鼓舞,也松了一口气,他太辛苦了,该歇歇了。孰料,他还是一样的对会里的大小事情,牵肠挂肚,还是每次大老远的倒公交来开会。新春团拜会马上就要到了,他还是放心不下,从会场到会务、从礼品到午餐都一件件的落实。

先生在退下来之前,又接下了两块牌子,云南省老科协茶叶分会和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云南联络处,同时,还兼任云南其他几个茶叶社团的专家组组长。他还是操劳的命,退而不休,退不下来了。其实,退本来是件很简单的事。只是,第一,谁都有自己的事,谁都在忙自己的活,一个民间团体,清水衙门,谁会倾注那么多的心血?第二,在专家满天飞的普洱茶界,要找一个真正称得上专家、能服众的人还真不是件易事。先生无论于学术、于实践,于人、于德都堪称楷模,堪称专家中的专家,大旗,还得由他扛。

先生生于1933年,祖籍湖北五峰,土家族,于今已78的高龄。1956年,先生考入湖南农学院。1960年茶学专业毕业后,因对云南、对西双版纳的向往,自愿申请,由国务院统一分配到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茶科所坐落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茶叶生涯,开始了云南的茶海之梦——把云南打造成茶叶的海洋。

先生的一生,似乎几项荣誉,一串职务,一堆著作就可以总结。但是,这背后的付出、贡献,每一项都是很多人难望其项背的。先生笑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马里共和国国勋、吴觉农勋章三项荣誉就足够了,至于眼前才评上的研究员,算不了什么。先生淡泊名利,看淡荣辱,当然无所谓。职称一事,也是敬重他的人一直耿耿于怀的,以先生的贡献、学养而言,比起现今的许多教授、研究员,不知高出几许,博导都绰绰有余。其贡献,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建树、创新,更有润泽苍生,福庇万民的数百万亩茶树、茶园。这些绿金不仅遍开在云南的黄土高原,还开在了万里之外的撒哈拉沙漠边缘。

普洱茶泰斗——张顺高(七)


文/杨普龙

建立大叶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理论框架

云南科技文化相对落后,没有自己独立的先进茶树栽培技术,长期以江浙为范本。然而大叶茶与小叶茶、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热区土壤与江南土壤,均有极大差别,套用来的东西,多不符合云南实际,按云南资源特点和云南省情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茶树丰产栽培理论是云南茶人的历史职责。20世纪60年代初,先生进行了“云南大叶茶树种植密度与排列方式试验”和“综合丰产试验”,对全省各茶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合理密植是茶树速成高产的中心的概念。七年的马里种茶实践,对水、土、肥在茶树丰产中的地位有深刻体验。1975年,他又作了“云南大叶茶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从每亩600—8000株的几十种种植密度与排列,配以不同的水、土、肥基础做试验,其中两亩试验地栽后次年投产,三年亩产500斤,五年800斤,创云南茶叶之最。1976年底,先生赴上沃尔特考察和种茶,交由陈清华负责管理。在上沃尔特,他采用速成栽培法,从播种到采摘仅两年时间就完成了茶树试种。1980年回国后,继续进行研究,1983年进行成果鉴定。这项研究,获1979年云南科学大会省委省革委一等奖,州科学大会一等奖,1985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成果证书,据省农业厅证明,该成果推广180万亩,对云南茶叶生产面貌的改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经过20多年的科研和生产的实践,他对大叶茶的丰产规律有了深刻认识,撰写了《论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法》,在1983年10月全省茶园丰产会议上作了专题报告,刊登于《云南茶叶》1984年第1期,被评为一等优秀论文。文章从云南茶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出发,紧密结合云南茶叶生产的实际,阐明了土肥对茶树丰产的基础地位,利用大量实验数据和生产调查作支撑,论证了密植是茶树高产的中心,提出了实现茶树速成高产的修剪、养树、采摘三个关键环节,构建了云南大叶茶丰产栽培理论的框架。这就是:以土肥为基础,以密植为中心,把好修剪、养树、采摘技术关键,云南大叶茶就可以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按这个理论框架制定的技术措施,紧扣云南实际,对云南历史上大叶茶长期稀植、极端粗放的耕作、重栽不重管、重采收不重投入、吃自然饭的传统生产方式有极大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云南茶叶摆脱极度低产的长期困扰,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它对推动云南茶园建设现代化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茶叶大发展,发生了重要作用,对建立云南自己的、具有云南特色的茶树栽培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

生态茶园理论的创立与实践

茶树的系统发育是在亚热带的森林中完成的,养成了喜温、喜湿、喜欢漫射光的特性。栽培茶树,适当荫庇,则生长更好,品质更佳。我国茶农在长期栽培历史中,顺其自然,在茶园物种配置上,采用多种经济植物配合,而云南勐海则有著名的樟一茶,澜沧有杞木一茶等模式,湖北则有乌柏一茶、油桐一茶、棕一茶等,但是没有确定的量和规则,缺乏规范。参加工作后,先生首先做了遮阴树的丰产试验,20世纪50年代末,普文农场率先实行了橡胶一茶叶组合,六七十年代,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在边缘热带勐仑进行了胶茶人工群落的系统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海南推广了20万亩,给海南农垦带来了巨大效益。在援马里时,先生采用在茶树的上层采用芒果合欢,下层采用千斤拔三层立体配合,收到了良好的抗干热、抗日灼、改善茶树生态环境、增加收人、增进地力的多种效果。

1983年,云南生态经济学会成立,他参加了学会和中国生态经济学家在昆明举行的大型讲座,开始接触生态学。同年10月,由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倡导主持召开的西双版纳国土经济学研究,是首次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的全国性盛会。先生担任茶叶方面的研究与撰稿,开会时与于老多有接触,陪他参观了茶树王,回京后,他寄来了他的生态学论文《我对生态的一些看法》。这是一份当代中国生态学全面系统的研究大纲,先生茅塞顿开,引发了他对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无比兴趣,他如饥似渴地收集当时所能找到的有关生态学的资料,刻苦学习钻研,并与茶树栽培紧密结合起来。为使云南茶叶生产具有自己的风格,让云南茶树栽培理论显示出云南的特色,1984年,他在勐海六届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勐海茶叶经济生态县》的建议,1985年主持建立南糯山茶叶经济生态乡试验示范,把生态学引人茶区的建设。1986年编辑了《云南茶叶》生态专辑,为之作序,并发表了《生态学学习笔记》,向茶叶界全面系统地介绍推广生态学,同时正式提出了生态茶园新概念。他还进行了“园林式复合茶园生态系统结构研究”。同年,在他主持的全省茶叶综示区中,把生态茶园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茶区推广。1988年,他主持了江城县牛洛河万亩生态茶园的建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1992年,在中国茶叶学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茶叶发展之路”讨论会上,他全文宣读了《中国茶园建设生态之路》。文章以全新的观点和理论方法向中国茶园建设传统模式挑战,受到了全国茶界同仁的高度重视。核心是: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中国茶园建设,必须走生态茶园之路。这是先生对云南茶叶乃至全国茶叶界在理论与实践上所作的创新性贡献,并首先为云南茶界所接受,广泛应用于实践,对建立云南特色的茶树栽培学,推动云南茶园建设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阳光谱光质与茶叶优质高产

“高山云雾出好茶”沿用了千年以上,几乎成了划定宏观茶叶品质的世界性约定。是不是真理?若是,具体关系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应有一个科学的说法。经云南省应用基金会批准资助,1988年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昆明生态所、云南气象局合作,进行了“茶树太阳光谱考察”研究。1990年,先生和夫人梁凤铭被调到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在那里完成了项目的研究。

该研究以澜沧江流域茶区为对象,从低纬到高纬选择南糯、勐库、凤山、苍山四座茶山为代表,每座茶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1-5个海拔段设点共13个,对气候、土壤、茶叶生化、红茶和绿茶品质、太阳辐射光谱的自然分布、茶树对光谱的选择吸收、茶树光合作用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的考察研究,全面掌握了茶叶生化、茶叶品质、土壤、气候和太阳光谱等的地理变化规律,得出了南红北绿、低红高绿的基本概念,并提出了红、绿两大茶类,纬度、海拔两个方向的茶叶优质高产地理区划意见,即红茶的优质高产区在北纬20021’——250、850-1850m,高产特优区在北纬23021’—24033、1200-1850m;普洱茶优质高产区在北纬21020—250、1000-1730m;一般绿茶中产优质区在北纬21020—250、1730-2050m;名茶低产优质区在北纬250以北、2000m左右及以上。

之所以选择澜沧江流域茶区为研究对象,原因是:澜沧江流域是茶树的起源地和传播中心,是最早驯化利用茶树的原点,该流域是云南茶叶主产地区,占全省总产的70%-80%,云南的大茶山、大茶厂、滇红、普洱、苍山雪绿等名茶和云南六大古茶山、国家级大叶茶良种、已发现的所有特大古茶树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一区域,一句话,它代表了云南茶区。

综合性茶叶生态研究,在一个8万平方公里规模上的大型综合性生态研究,特别是对太阳光谱光质的考察,开茶树生态研究史的先河。在中国,在世界,都是没有先例的。这个考察,工作十分艰苦,观测调查点都是在山上。从山麓到山顶,设点1—5个。从太阳升起开始工作,直到日落,出工收工两头黑,晚上还需制样茶,处理样品。抬仪器上山,大多没有路,往往需要几十人,室内分析测定,计算机处理数据,工作量十分巨大。经一年野外考察,三年室内作业,完成了20万字的研究报告;找到了优质茶的地理存在,为优质高产茶叶的区划、规划和计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开创了应用茶树生态学研究新领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茶叶科学,是云南茶叶科技的一项创新和技术进步。

普洱茶泰斗——张顺高(四)


文/杨普龙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茶叶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民族平等最根本的是经济上的平等。改善少数民族的经济处境,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所以,先生一直把茶叶技术推广服务、茶叶发展的重点放在那些最贫困的民族地区。在先生任所长三届九年的时间里,先后在勐海县的傣族、南糯山哈尼族、布朗族,景洪市攸乐山的基诺族,西盟县岳宋的佤族,孟连县朗勒的傣族、哈尼族,澜沧县的拉祜族,双江县勐库的哈尼族、瑶族,江城县的哈尼族、彝族,潞西市芒伴景颇族等新老茶区,与当地合作,设立综合丰产、低产茶园改造、良种推广、生态茶园、综合试验示范区、星火计划等各类试点、样板和项目,使茶叶成为当地民族同胞的支柱产业和经济来源。

西盟原来产茶很少,全县年财政收入才有5万元,县委把先生请去考察,看过以后,先生答应设点,县委书记和副书记怕茶科所的人吃不了苦,说:“你们搞西盟镇吧!”先生说:“哪里最贫困,就在哪里搞。”“岳宋最穷,大男人都没有裤子穿,在国务院挂了号。”“那好,就以岳宋为重点,西盟镇也搞。”茶科所派出两位同志在那里扎了四年,建成了3000多亩速成高产新茶园,至今仍福泽当地的佤族同胞。

勐海南糯山是栽培茶树王的所在地,它被茶叶界身拜心拜,赵朴初先生都去拜望过,是历史名茶之乡。1957年,产茶3700担。有的农家茶叶收入占全家收入的80%。后因长期掠夺经营,1979年降到了900担,老茶树每年以7%的速度死亡,茶叶衰败后,转向毁林种粮,三年之内,森林几乎全部被毁光,再三年之后地力耗尽,粮食无路,经济陷入危机。为挽救名山名茶,帮助哈尼族同胞走出绝境,1985年,先生建议县委在南糯山设立了茶叶经济生态乡项目。1986年,先生又向省里争取到国家首批星火计划项目,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流沙河两岸南糯山、勐宋山发展了新茶园8000多亩。农科部门配合,实行科学种田,发展杂交稻,轮歇地由9000亩退至2600亩,一举挽救了名茶之乡,现在农民茶叶采不完,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遏制,仅南糯山产茶已达2万担以上,成为云南茶叶第一村。2006年时,村党支部书记江且说,农民有了私人轿车30多辆。名茶名山发扬光大。哈尼族农民在先生离开勐海前激动地说:“我们可以把你养起来,我们养得起你。”

澜沧县是发展茶叶的好地方,茶科所去设点前,产量为9000担左右,经茶科所在卡朗、富邦建立新老茶园示范点各1个,种植茶叶就迅速在全县推开。后来又在惠民建立了一个生态茶园综合示范区2000多亩,茶树栽培新技术进一步推广。在富邦,茶科所派去的徐爱民尤其出色,多次得到省委书记普朝柱的表扬,并被评为“全国青年突击手”。20世纪90年代,澜沧茶叶已达5万担以上,现已达10万担,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使当地的拉祜族同胞告别了赤贫的生活。

江城县是云南多雨中心之一,是茶叶最佳发展地区,县委、县政府想用茶叶搞一个脱贫项目,苦于得不到科学论证和技术做后盾。县委书记苏全忠和杨县长几次登门,把先生和梁凤铭(梁老师为先生夫人,也是功勋卓著的茶叶专家)等专家请了去。经过一个多月的爬山越岭考察,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规划设计,提出了牛洛河万亩茶叶经济生态园的可行性研究与总体规划设计意见书。1988年1月4日,在思茅通过论证,获得了13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是当时全省最大的单项扶贫项目。政府聘请先生和梁凤铭为顾问,在省、地、县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三年就建成了10300亩速成丰产生态茶园,第五年产茶8000担,速度之快、成效之好,为中国茶史所未见。时任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省长和志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992年12月16日,在牛洛河茶场五周年庆典上,亲送精裱大型条幅,称赞牛洛河茶场是城乡结合、科研与生产结合、开放与开发结合,使贫困山区生产力产生跳跃式发展的典范。它使2000多户瑶族、哈尼族同胞脱贫,年收入由185元上升到1300元。

孟连是与西盟齐名的贫困县,先生应邀到那里考察之后,感到土壤不够理想,大多是石灰岩地区,为慎重起见,派人去一边试验,一边发展。最后在朗勒建立了5000亩茶园,形成了孟连的新产业。

普洱茶泰斗——张顺高 (三)


文/杨普龙

三任所长,茶科所成为云南茶叶科技中心

从上沃尔特回国后,先生就被任命为云南省茶科所所长,接替蒋铨老所长。所长的职务,为先生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平添了责任:把茶叶科学技术变成茶叶生产力,出成果、出产量、出人才、出效益,把茶科所变成全省茶叶的样板,科技中心。

由于十年文革的动乱,茶科所已是科研停顿,生产水平低下,人才缺乏,生活水平、工作条件都极其落后,已经跟一个山乡农技站相差无几。这样的茶科所,可想而知有什么知名度和影响力了。没有了影响力,没有了权威性,还谈什么生产力、号召力,怎么可能引领云南茶叶?把茶叶科学变成生产力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整顿势在必行。先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首先就是改善科研人员的生活科研条件。在上级的支持下,茶科所修起了围墙,院内搞起了绿化,建起了科研大楼、民族风格的行政办公楼和图书馆,并兴建了职工宿舍,添置了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其次是健全了科研体系,组建了栽培、品种、制茶、生理生化、开发、植保、茶机、情报资料八个研究室。并健全了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机构健全了,机构的运行需要有人才。先生大胆起用年轻人挑重担,并一次性引进了9名大学生,提拔了一批科技干部,同时还派出28人到全国各地进行对口培训和进修,派出5人去日本、斯里兰卡研修,经常请一些专家学者到所里来做学术报告,在所内展开知识竞赛等。这一系列的措施,大大提高了茶科所的科技力量和科技人员的素质。

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对50年代以来形成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昭雪,落实党的政策,搞好职称评定与晋升工作,形成了一个奋发向上的良好环境,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活力与创造力。

把茶科所本所茶园建成示范样板和科技中心。全面进行深耕改土、兴修水库,全面实现了喷灌,茶园进行了承包管理。一系列的措施,茶科所试验示范茶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单产由1980年的104斤,提高到了1985年327斤,并且全部在三级以上。茶科所单产800斤的高产试验茶园、300-500斤的丰产样板、100多种品种的全国品种圃,以及丰富多彩的茶树种质资源圃,接待着每年数以万计的省内外参观者,络绎不绝的到云南茶科所来参观、学习、取经。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农业厅的部署,茶科所向各茶叶主产区、农场,派出技术组,与当地茶叶部门联合开辟新茶园、改造低产茶园、推广丰产及良种样板和试点。每个点从设点考察、方案制定、组织管理及经费落实、指标制定等,先生都亲自参与,甚至细致到生活条件、下乡补贴都一一制定。在下乡补贴上,先生从实际出发,根据艰苦程度,以远高于城市的标准发放,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茶科所举办的样板点,全部取得成功,在广大茶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增强茶科所信誉、提高茶科所公信力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

同时,先生还利用茶科所在科研上的优势,把科研成果大力推广到农村,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比如云抗系列优良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低产茶园改造、云海白毫系列名茶的创制等。一批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项目也在先生的主持下得以开展,如园林式复合生态茶园研究、国家星火计划、省茶叶综示区、茶树太阳光谱等。

先生在学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创立了《云南茶叶》杂志,并利用这一舆论武器,向全国大力宣传云南茶叶,宣传茶科所的技术成果和学术思想,宣传科学种茶,进行学术、技术、经验和信息的交流。

通过三届九年的任职,先生领导的茶科所成为云南名副其实的茶叶科学制高点和学术领地,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鼓励。1983年,先生被选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工作者代表到北京,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受到国家劳动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三部委的联合表彰。

普洱茶泰斗——张顺高(五)


文/杨普龙

成就云南茶海之梦

1960年,先生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云南时,云南茶叶仅16万一18万担,以后虽有发展,但长期停滞在25万一30万担之间。新中国成立前的古老茶园日趋衰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茶园,除农场外,大多未老先衰,连年重复改造、恶性循环,而同期浙江茶叶却得到了大发展,产量由70万担升为200多万担,在他们的茶叶滞销时,云南有些人不加分析,人云亦云茶叶“卖不掉了”,几度刮起冷风。而先生却持不同的看法,认为问题出在方针政策上。实际上云南茶叶一是总产太少,二是面积太小,需要大发展,可是一直没有大发展的方针指引,长期处于晦暗不明、乍暖还寒的笼罩之下。

1983年10月,普朝柱任省长,来茶科所看了先生主持的茶树速成高产试验茶园之后,极为认可,说:“我想和你们来研究一下茶叶的方针。”借此机会,先生向省长畅所欲言地汇报了自己的看法,在半天的时间内,对云南茶叶的优势,三中全会后的农村变化,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广泛交换了看法,得出了必须大发展的结论。

第二天,先生请普省长给正在勐海举行的“云南茶园丰产和恢复发展初制所会议”的代表讲话。省长从市场需求,从山区脱贫致富的要求等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与科学的阐释,他的意见是把300万亩300万担作为2000年的奋斗目标,要求80年代再搞150万亩。当即对籽种采收调运、人才培训、技术指导作了布置。全省一百多个产茶县的代表,从来没有听见过这种振奋人心的讲话,一致感到:茶叶的春天来到了!群情激动,犹如春雷一阵,使大地苏醒,纷纷要求将省长讲话印发,回去传达。当时,省农业厅、农大、农科院力主印发,可是习惯了长期搞改造提高、跟着江浙人吹冷风、宣传茶叶卖不掉的人却说:省长不是省政府,方针要以省政府文件为准,反对印发。为避免意见分歧影响会议成功,先生想了一个办法,因为他当时是《云南茶叶》主编,说:“你们不发,我来发,人手一份,发向全国。”并立即安排整理录音,送正在印刷的《云南茶叶》第四期,排头条。《云南茶叶》从来没有发过评论,这次破例,先生还为普省长的讲话写了刊论《茶叶的春天》,为云南茶叶新方针欢呼,为新方针贯彻鸣锣开道,推波助澜。清样出来后,亲自送到省长办公室请修改审定。省长讲话与刊论一出来,犹如春雷惊蛰,春风化雨,受到茶界和人民的热烈拥护,全省茶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被空前调动起来,他们迅速行动起来,一场“千山万岭银锄落,地动高原铁臂摇”,向茶叶进军、让山区脱贫的气势恢宏的大戏,在全省宜茶山区拉开了战幕。同时,先生按普省长指示,以最快的速度,主编了《云南茶园建设技术规范》小册子,印发一万册,送到茶叶干部和农民手中。同时,发挥茶科所初步形成的云南茶叶科技中心的力量,向全省各重点茶区派驻科技人员蹲点跑面,试验示范,长会短训,进行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不失时机地利用省、地、县各种会议见缝插针,宣传新方针,传播新技术。

舆论指导行动,理论指导实践,作为茶科所所长,先生先后在国际会议及全国、全省茶叶会议上、刊物上,发表了《滇南茶区的自然优势》、《西双版纳茶叶开发研究》、《论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法》、《云南茶叶发展战略和战略措施》、《中国茶业战略转移的思考》、《云南茶叶基地建设的经济技术问题探索》、《生态茶园和茶叶经济生态园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茶园建设的生态之路》等文章,对省委的新方针进行阐释和补充,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同时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在技术上进行引导,使其向紧贴云南实际、具有云南特色的方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1986年元月,国家开始实施星火计划,在省科委支持下,云南首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大叶茶优质丰产栽培和红碎茶初精制合一加工技术开发》项目资金184万元,被先生争取到勐海实施,发展新茶园8000多亩,建立了星火茶厂,点燃了乡镇企业的星星之火。

1986—1989年,先生负责省农业综合示范区的茶叶综合示范区,加强了技术推广的经济实力和主动权,在勐海、腾冲、双江、思茅、澜沧、潞西6县设速成高产、低产变丰产、茶树良种、生态茶园等各种综合示范面积6000多亩,带动面17.22万亩。

1985年,为建立云南茶树良种基地,先生领导的茶科所为思茅茶树良种场专门培育茶苗,提供50亩母本园的苗木,使该场顺利建成。

在先生担任所长的年代,恰值云南茶叶空前大发展,茶区广大,所务繁杂,各种业务、党务、工作的会议和学术活动接连不断,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总是高频率、高速度运转。为了云南茶叶的春天,为了“茶海之梦”,他抓住机遇,把他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云南茶区各兄弟民族,倾注给了横断山脉的云南大叶茶。春华秋实,十年的辛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世纪90年代,云南茶叶已达140万担。比粉碎“四人帮”前,接近增加3倍。短短十年来,取得了比三中全会以前两千年茶史总成绩还多数倍的巨大成就。比新方针诞生前,净增产量100万担,茶叶已经成了云南受益面最为广大的支柱产业,为94%的山区各民族人民脱贫致富,拓宽了新路。

为云南茶叶献身一辈子,先生最终赶上了这个迟到的春天,目睹了曾是梦中的茶海绿波。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张顺高


张顺高,湖北五峰人,1933年生,土家族,1960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自愿赴边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1961年考察发现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1963年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考察报告。主编过《西双版纳文史资料茶叶专辑》。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中华茶人联谊会荣誉理事、云南省茶叶学会(1981~1997)副理事长、云南省茶业协会荣誉理事,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顾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1992年10月,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1993年4月,他出席在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任组委会委员,会上交流了他与梁凤铭副研究员合写的论文《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被收入《中国研究》一书。1996年11月中旬,他作为专家组副组长,参与了“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考察论证会”,提出了“净光合值法”类推测算出了千家寨古茶树树龄。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张顺高:普洱茶保健科学普洱茶讲座


张顺高:普洱茶保健科学普洱茶讲座

主讲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云南省农科院发展和演变,从明朝时期的"士庶所用,皆普洱茶也"到清朝时期被列为贡品,再到民国和抗战之后的逐渐衰败,为众多老科技工作者勾画出了一条普洱茶兴衰史的轨迹。演讲着重阐述了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和功能成分,以及普洱茶的保健机理,通过介绍分析普洱茶微生物发酵变化产生的特殊成分,详细阐明了普洱茶保健的科学依据。除此之外,张顺高先生也普及了普洱茶的种植和制作的相关知识。

从事多年茶叶研究的张顺高老师总结道:"普洱茶是当今世界上最珍贵又最廉价的保健饮料,在各类茶中独占鳌头,也是今后世界上最具市场潜力的生活饮品,前途不可限量".他也希望,普洱茶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并喜爱。

随后,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王树文先生现身说法,结合自身20来年喝普洱茶带来的诸多裨益,号召现场所有的老科技工作者"喝茶要喝普洱茶".在场的老科技工作者对此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老科技工作者积极提问,诸如怎么鉴别普洱茶的真伪,如何选购质量上乘的普洱茶,普洱茶的农药残留是否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等等,两位老专家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台上台下的互动讨论此起彼伏,讲座由此推向了高潮。

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到场的老科技工作者们都觉得,这样的讲座让他们受益颇丰。据悉,云南省老年科技工作协会,还将在今后陆续开展一系列类似的科普讲座。

张顺高:谁说普洱不产茶?


张顺高谁说普洱不产茶?

走进张顺高老师坐落在昆明北郊的小院,就像走进了一片小小的热带丛林。

高大的橡皮树宽阔的绿叶为小院带来阵阵骄阳下的凉爽,攀爬蜿蜒在院栏上的山乌龟的叶片宛如一颗颗绿野之心。仔细看看,小院中竟还有十余棵长得枝繁叶茂的小茶树。张顺高一一指点给我们看,这棵是云抗10号、那棵是由普洱古树茶培育出的小苗,另一棵叶和杆都带有点紫色的,就是人们传说中的紫鹃!小小院落,因有了这些可爱的小茶树一下子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茶树,能在昆明都市里生长得这样的生机勃勃,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要知道院落的主人可是当年云南省茶科所所长,也许这就顺理成章了许多。

让滇茶“表里如一”

1933年出生在湖北的张顺高,自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后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他与云南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云南得天独厚的茶树资源是每一位茶叶研究工作者梦想的天堂。在云南的茶山茶海里,张顺高1961年发现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1963年他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了相关的考察报告,并主编了《西双版纳文史资料茶叶专辑》。

67年代末,张顺高受命到非洲马里援建茶叶农场,任栽培组长,由于工作突出,被马里授予二等国勋。70年代张顺高又奔赴西非的上沃尔特(今布吉纳法索)考察种茶可能性,并担任该国茶树试种中国专家组组长。张顺高的夫人梁凤铭同是茶科所研究人员,在张顺高奔赴非洲的10年里,梁凤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独自承担起了养育儿子的重任。这对相濡以沫的茶中伉俪把一生的情感与茶紧紧交融在了一起。后来,张顺高与梁凤铭联手共同撰写了《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等多篇论文。其中,《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一文早在1993年4月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与国内外学者专家就进行了交流,受到了茶学界的热切关注。

张顺高一直勤勤恳恳地致力于云南茶叶研究工作,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一篇篇茶学论著是他心血的结晶,也是云南茶叶发展历史上一座座重要的里程碑。

谈到当下云南茶业的发展,张顺高认为,云南茶文化元素非常的丰富,但人们还没有好好完全地把它研究透;云南的茶品质很高,但缺乏文化方面的推动。针对云南茶叶在国内、国际茶叶市场一直处于低价位的问题,张顺高提出了:“让滇茶表里如一”的观点。他说:由于传统上认为云南茶叶价格就是低,以及人们对云南茶叶的文化性意识不强,造成了云南绿茶、红茶价格上不去的局面。但他同时认为,云南茶叶价格低也是一种竞争优势。而对于茶文化意识的加强,就需要加大对云南茶叶的宣传,发掘其不曾被人们认识和了解的文化内涵,让滇茶“表里如一”才能让云南这个茶叶原产地得到充分的发展。

“文化是茶的生命力”,正是这一信念促使着张顺高不断为云南茶文化的发展而努力。2000年,张顺高与张芳赐、王树文、何仕华等一群志同道合的云南茶界老专家和学者们共同创办了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2002年,促进会正式挂牌成立,举办了多项茶事活动,促进了云南民族茶文化的发展。

还普洱一个说法

2005年12月7-9日,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普洱茶研究院、思茅市商务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古茶树考察鉴定组对普洱县宁洱镇白草地豹子洞、宽宏困鹿山、梅子乡永胜村罗东山的野生大茶树和古茶园进行考察。张顺高是这次考察小组的组长,组员都是云南茶叶界赫赫有名的老专家们。

古茶树生长的地方大多山高林密,有的地方就根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车开不进,连马也爬上不去,只能自己用手抓住垂落的藤蔓一点点爬上去。下过冬雨的地面滑湿非常,稍不留神,便会滑倒。张顺高笑着告诉我们:蔡新教授滑倒过,何仕华老师也滑倒过。徒步9个小时后,来到野生茶树群落中最大的那棵茶树下时,大家不禁相视而笑了,每个人都是一身的泥和水。

经过实地调查采访,这次在梅子乡永胜村罗东山发现的野生茶树群落中的5号野生大茶树为乔木,树高14.75米,树幅14x12.8米,最粗分枝围2.34米,从叶面、叶基、叶质、叶齿、花冠、花瓣、果分析,属大理茶种。罗东山野生茶树群落茶树密度高,生态环境优越,生长旺盛,是最具典型性的野生茶树群落。经生态环境评估并与其它古茶树比较分析,树龄约为1800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大理茶种茶树。在最靠近野生茶树群落的村庄里,考察小组还找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制茶留下的痕迹。这一发现让他们惊喜万分,因为这不仅将证明普洱有着野生茶树群落,还进一步证明了当年普洱县拥有制茶的悠久历史。

在宁洱镇宽宏村困鹿山,考察小组发现了一片栽培古茶树,树龄至少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在普洱县城的清真寺里,有一棵树龄达400年的栽培型大理茶种古茶树,这是现今人们在城市里唯一能看到的古茶树。由此而知普洱县历史上不仅是普洱茶的集散地,而且是普洱茶重要的原产地之一。这对多年来流传着的“普洱是云南南部产茶区的茶叶集散地,当地其实不产茶。”的说法,是一个科学的否定。考察小组最后认为,普洱县处于茶组植物种质资源起源中心范围,普洱也是古普洱茶的原产地。

面对这“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的大自然恩赐的绿色宝库,张顺高和老专家们感概万千:普洱县的野生茶树整个群落生长于原生的自然植被中,而且如此保存完好,未受人类破坏,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活基因库,在人们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应该竭尽全力地保护好它们原有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位位老茶人的肺腑之言,也是天地间矗立千年的古茶树们与人间的一次温暖对话。

2007年春,张老师和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专家一起考察昔日的皇家茶园----困鹿山古茶园。记得那一年春天干旱,茶叶发的并不好,且有采摘过度的迹象,老专家们都很心疼。

文/绿鸽子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专家张顺高》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