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做茶人要爱茶、品茶、懂茶,否则做不好茶”——这是三江集团董事长丁国江对金占芭员工常说的话。

老挝金占芭茶业公司隶属三江集团旗下。如今的三江集团产业很大:从三江国际商贸城、四星级的三江大酒店经营,到三江购物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再到房地产开发、自然资源及矿业开发......丁国江有忙不完的工作、操不完的心。

然而,无论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他依然会挤出时间聚友品茶、论茗。有时,他干脆把茶床当会议桌,与来人边饮茶边谈工作。每逢这时,茶总是由他亲自冲泡斟给客人,让人感到“谈事儿”环境的轻松温馨。一但聊起“茶”,他可以忘了时间、忘了吃饭,似乎茶可饱腹。兴致来时,他还会和朋友以茶为题赋诗、作对、秀秀书法。。。。他太爱茶了,爱得深沉、爱得痴迷。听到金占芭在哪里又发现了古树茶林,他会高兴好几天;得知送检报告“金占芭古树茶零农残、无污染”的检测结果,他的兴奋溢于言表。也许和他来自浙江茶乡有关,茶,已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来,他投入数千万资金在老挝创办的茶产业如今已颇具规模,和他一起工作多年的人知道:他对做好金占芭品牌的执着是来自对茶的挚爱,是来自对老挝古树茶无比纯洁的优秀品质的信赖。丁董事长认为:老挝有如此丰富的优质茶资源,不开发利用实在太可惜了。金占芭古树茶零农残、无污染、花果香郁,是茶中珍品,应该把如此生态健康的美茶与世人分享。

cy260.COm小编推荐

投资紫砂壶的方法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把请客人喝茶作为一种待客之道,而一些文人雅客也将饮茶作为清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选一处僻静之地,泡上一壶茶,执一本书,边看书边饮茶那是何等的轻松自在,特别是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白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有时难免身心疲惫,这时如果能有一种方式能让自己全身心的放松下来,彻底卸下身上的包袱,好好的让自己的心休息下,那是多么的惬意啊。而拥有几千年茶文化的中华名族,把饮茶作为了一种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泡一壶好茶就必须要有好的茶具,而随着近几年砂艺热潮的兴起,热爱紫砂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多,紫砂壶也成为了都市白领喝茶的首选茶具,不难预测2012年紫砂壶的前景肯定是一派光明。

宜兴紫砂壶起于明,兴于清,繁荣于现代,它规矩的壶身盛载着数百年来的文化底蕴。从具有时代气息的壶嘴里倒出的是古今交融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就是它的真正的文化内涵。在过去的三年,紫砂壶价格的涨幅已经超过了十倍,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一年只做几把壶,名家壶已炒成天价。出自名家的紫砂壶通常是普通买家趋之若鹜的,认为除非用于投资,其实壶的作用就是泡茶,几十万上百万的紫砂壶通常是不舍得拿出来用的,人生在世就像茶壶一样,泡出的茶香才是人生的滋味。

紫砂壶的市场认可度与日俱增,藏家对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千元的紫砂壶逐渐被人普遍接受。随着中高端壶的价格因为供求关系趋紧出现上涨,低端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随着上一代工艺大师逐渐老去,优质紫砂壶的数量正在减少,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也会导致价格上涨。

来自市内部分紫砂壶交易商家的信息显示,随着买家渐增、泥料越发珍贵等趋势,紫砂壶的市场价也正如春后转暖的气温节节攀升,价值5000元左右的“潜力股”更被买家热捧。

很多人都知道,宜兴紫砂壶以特定的材质性、工艺性、文化性和优良的宜茶功能而著称。那么,怎样才能选到货真价实的艺术品?行家称应注意三点:

一是最好不要购买200元以下的促销品,搞不好,那根本不是用紫砂来做的茶壶。朱泥本山绿泥壶500元以下的大多不是真品!

二是如想跨入收藏行列,买家首先应花时间,学习紫砂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和调砂泥等。只有用纯正宜兴紫砂泥做出来的壶才具有使用、投资和收藏价值。

三是要学会收藏精品、真品。衡量紫砂壶收藏价值之高低,关键是艺术价值,也就是说,紫砂壶并非越老价值越高。此外,紫砂的材质、颜色等也是决定其价位高低的要因,而名人留在壶上的印章、纹理(即山水画、茶铭)则是提升其附加值的砝码。

紫砂壶投资新策略


随着春茶的陆续上市,紫砂壶也变得异常火热起来,更多的紫砂爱好者在这个时候大量选购紫砂壶,或用来收藏,或用于自用,对于自用的朋友或者对紫砂要求不会特别高,但如果是用于收藏就需要谨慎购买,不仅仅局限于大师的名号进行购买,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要分辨泥质。真正的紫砂壶是用烧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做原料的,这具有一般陶瓷器皿所缺乏的透气性,并且吸水率高,手摸有细而不腻的砂质感觉。这种泥质只在江苏宜兴有,因而只有真正紫砂泥烧制的壶才是正品。其他诸如用紫色土或者化学配料制造的则非这个体系。

其次,要注意着色。紫砂壶从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细,如若摆到家中,当作家居装饰品一点都不是面子。而且壶坯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泽取胜,只是在陶坯成型后,上面印刻的书画诗文纹案都要用粉质颜料加填于轮廓中。这种自然本色和着色方式是紫砂陶壶的一个显着特点。

从亮色上来看,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长期经人手抚摩,表层呈现出润泽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少有光亮。有光亮的,多是用州白蜡打磨上去的赝品。

从文字上看,旧壶的款都是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新壶即使用阳文,字体也往往因为摹仿而或显呆板,或笔划长短粗细不一。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当然最明显的是造型和气味。造型方面以"古拙雅趣"者为精品,这个与茶道的精神有关联。气味方面,长久使用的壶具有自然渗透的茶香。伪造者异味明显,造型熟练程度欠佳,气韵拙劣。

年代久远者、名家精品自然质高价优。但年代断定和真假判断就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比如明代制壶只重型制、质地,作品均为素色无彩。因此,只要壶身加上色彩就肯定是明代以后的作品。从出水孔来看,出水孔非单一孔的不可能是民国以前的壶。从壶身装饰来说,壶身上刻有诗文绘画的古壶,绝对是清陈曼生时代以后所制。

综合以上要点,加上经验和知识的积蓄,相信藏家会在此门类收藏中自得其乐,并使收藏品稳步升值。

金受申:喝茶(二)


金受申

茶叶的种类

北京人常喝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

(一)茉莉香茶包括所有经过茉莉花窨焙的香片茶。其中细目不下二三十种,以“蒙山云雾”、“蒙山仙品”为最佳,以次有“黄山风眉”、“黄山仙雾”、“双窨梅蕊”、“双窨茗芽”、“老竹大方”、“铁叶大方”等,此类香片茶有的也曾充贡品,由两淮盐运使呈进,以黄山所产为主。至于此类四个字的雅名,只是茶店对顾客的介绍,实际内行另有简名。即购者也只说要多少钱一斤的龙井或香片,没有呼名的。

(二)珠兰清茶茶经窨制则失茶味,但不经窨制又只觉苦涩,而珠兰茶可缓其冲。此类茶叶另销一部分嗜爱者,并非普通人的喜好。珠兰茶在茶店呼为“兰窨”,有“兰窨岩顶”、“兰窨娥眉”、“兰窨宝珠”等,有一二十种名称。京人通称为“连蕊”,写于茶馆茶牌上的,只是珠兰茶中的一种名称。珠兰茶颜色清淡而非龙井,亦非素茶,非静心人不能辨其妙点。

(三)武夷红茶红茶为熟茶的一种,冬天饮之能祛寒暖腹。此种茶向为旧京人所不喜欢,一般家庭中极为少见。自欧风东渐,跳舞厅、咖啡馆里都有了红茶,西餐馆用红茶代替咖啡,有时还加牛奶、砂糖,于是红茶大走“红运”,茶食店中有了红茶,新家庭中也预备下红茶,但早茶晚酒之士是不屑问津的。红茶以“铁观音”“上下岩茶”为最佳,以次有“龙须”、“白毫”、“红寿”、“九曲君眉”、“桂花红眉”、“大红袍”、“红雨淋”,名色佳隽、更有做成茶团或茶束成对计价的,如“水鲜龙团”、“武夷龙须”等。

(四)龙井绿茶茶店以“红绿花茶”四字为号召,红即红茶,绿则指龙井及六安素茶。

龙井茶自以西湖龙井所产得名,但龙井地大不过一顷,能有多少茶树?即西湖近处亦不见得能喝着真龙井,何况远隔数千里,几元钱就能买一斤呢!茶店将龙井叫做“龙茶”,倒实际一些。按等级分,最好的是”超等龙茶”,其次才是“西湖龙井”、“明前贡龙”、“春分贡龙”等。绿茶尚有“洞庭碧螺”、“四望攀针”、“六安梅片”、“六安针晃”、“六安春茶”等,最次的是“大广丁”。

(五)各种花茶茶店中花茶以菊花为正宗,有“贡菊”、“黄菊”、“白菊”等,统名之为茶菊,和药店所售有粗细之别。此外“霍山石斛”也列入花茶之中,但价值高昂,多有不预备的。花茶还有“枸橼茶”、“野蔷薇茶”、“桑顶茶”、“桑芽茶”、“苦丁茶”、“玫瑰花”、“安化贡尖”等类。至于窨茶中的茉莉花、珠兰花,也叫花茶。近年苏州首以“玳玳花”入茶,渐传北方,玳玳花已成今日茶店中必有品了。

(六)普洱茶昔盛今衰的普洱茶产自云南的普洱,种类也不少,以“蛮松芽茶”为最佳,次为“蛮松普”。它的装制与一般茶叶不同,装成茶饼的名”七星饼”,装成茶砖的名“普洱茶砖”,装成茶膏的有“普洱茶膏”。装成茶团的,分大小两种,大的重百两,名“百两普洱团”,小的可以零星称用,名“普再星团”。喝普洱茶必须熬煎,有时还要加姜片,为边塞旅行的必备之品。

第2页/(共3页)

茶叶在产地采摘以后即经人工择制。红茶更须经过炒、晒、蒸等手续,茶的寒性全被涤净。其他窨茶、绿茶则稍经加工即直运各地,所谓双窨是到销地以后重加茉莉花窨蒸,花的数量要与茶成比例,过多过少皆不可。窨焙有一定时间,大约为一对时(二十四小时),至时开封。不及时味不佳,稍过时味亦变臭,即香极生臭之理。

北京的水

北京人喝茶,对于水虽不讲究,而实亦顾及此点。早年北京没洋井及自来水(北京第一个洋井,说者虽皆以耳闻目见为说,实仍以十二条西口刘家洋井为最早最佳,主人刘五,山东人,能画马,而隐于商贩),普通井水,虽不是土井,是砖井,仍以苦水为最多,那时八旗军家,四季发米,全是老米(俸米是白米),煮老米饭,应以使苦水为香越,所以苦水也为人所重视。做菜做汤,有时用甜水或“二性子”水,洗衣涤器浇花,则以二性子水为主,至于烹茶,才用甜水。够不上甜水井,家道又贫寒的人家,也以二性子代甜水。早年北京井水,因汲浚不深,所以成为苦水,水苦涩有碱性,昔年最多。二性子水较苦水稍佳,介于甜苦之间,并数较苦水井为少。甜水井最少,甜水井固然是汲淘深的缘故,实也因当地适有佳泉。笔者曾饮“上龙”井水,上龙为昔日有名甜水之一,尚不如洋井之深,然甘洌过之,可见为地有佳泉之故。

第3页/(共3页)

早年挑水的山东人,聚处为“井窝子”,能得一二性子水,已能发财,人家向备两缸,一贮苦水,二贮二性子,中等人家,则另备一小坛,以贮甜水,大家则摒弃苦水不要。挑水的有专挑某种水的,有兼挑两三种水的,其专挑甜水的,则为水夫中翘楚。以前宫中例用玉泉山水,其有茶癖的,或和黄龙包袱水车夫交友,或许以金钱,以期得偶然盗用少许御水,但仍须在预定地点相候,有时且要迎出城老远的去。有的和玉泉山当差人员相识,可以取用一些。其各府第,自以水车每日向各甜水井拉水。“大甜水井”一处,每日可卖水费五十三两整宝一个。那时北京有一俗谚是“南城茶叶北城水”,所谓北城,盖指安定门外而言。安定门外甜水甚多,当是地脉所关,以“上龙”、“下龙”二处为最佳。二井相离,不足二百步,上龙在北,下龙在南,现在下龙已然填堙,屋宇无存,上龙仍由毛三兄支持开茶肆。安定门外下关北口外,地当小关之内,有甘水桥甜水井一处,此井由元明以来即有名,甘水桥尚是元代旧名,以明代为最热闹,文人墨客,常在此吃茶,久之百戏杂陈,几成闹市(明代公安派文人所游之地,至今仍有茶可吃者,只剩西直门外白石桥一处了)。到清代虽没有以前的繁华,卖甜水是仍旧的,直至洋井盛行,此处立刻冰消了。安定门外角楼北土城边还有一处“满井”,水齐井口,俯身可饮,水更清甜,此地在明代也是文人常到的地方,也相当热闹,在清代却寂寞无闻,也没人在此取水。此井现在仍存附近土地滋润,清幽异常。前几年曾和门人王永海三数人前往,自携试验化学用的汽油炉及茶具酒果,在此踏过青,难得并无主人相问,极有清幽的趣味。

本文节选自书籍《茶人茶话》,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金艳红-“公主”与茶


很多时候,金艳红给我的感觉除了是个商人,更是一个竭力传播布朗文化的“公主”。

在采访中,金艳红给记者介绍了景迈古茶山的传奇,布朗公主的故事,以及布朗族的习俗,甚至还教了我几句简单的布朗话,公主叫“南”,茶叶叫“腊”

这个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讲起,传说茶祖帕岩冷死后,他的妻子———傣王的七公主继续留在为布朗后代们教授制衣、制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佛教礼仪直到老死,所以,七公主和茶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她在布朗人心中一直有很高的地位。尔今,有这样一位女子,也在续写着祖辈与茶密不可分的历史,用她的真心奉献给世人最甘醇的“布朗公主茶”,她就是被很多人称为“布朗公主”的澜沧景迈布朗公主茶厂的负责人—金艳红。

熟悉和不熟悉的人都爱称呼金艳红为“公主”,这里的公主代表的不是所谓的“公主情结”、“公主病”等这些贬义词,而是与她的身世有关,金艳红介绍说,她的祖辈曾是旧时当地布朗族中的“贵族”,很多人知晓了她家的历史后,都打趣她叫她“公主”。对于这个公主称呼,她也常常感到无可奈何,“除了家里人,好像别人都这么叫我,开始不习惯,后来也就习惯了,反正我家茶厂就叫布朗公主茶厂,大家怕是把我当做‘品牌’了,喜欢叫我公主就叫吧。”

“公主”的故事,绝对不仅仅是有着特殊的身份和经营着茶叶生意这么简单,80后的她,有着一双水汪汪的会说话的大眼睛,脸上总是带着甜美的微笑,给人很阳光的感觉,就是这样一个年轻女子,却把布朗公主茶经营得红红火火,在业界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金艳红很喜欢谈起她的家乡———澜沧县惠民乡芒景村,那里有成片的茶林,纯净的空气,质朴的村民,也许是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长大,“公主”总是有种谦和温婉的气质,让接触到她的人都忍不住想进一步了解她。和她聊天,确实是一件快事,她婉转好听的声音向你道来一个个久远的故事,时不时还来两个“包袱”,让我完全忘记了是在采访,更忘记了采访本和相机还躺在包里,交谈间,她的故事早已经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解不开的茶缘

“小时候,村子外面有很多茶树,外面自己家也种茶,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一起去采茶,别人都是把采来的茶叶放进背篓里使劲压紧以后继续采,以便能装得更多,而我嫌累,就把茶叶松松散散地随意扔进背篓里,佯装采了很多的样子去向妈妈‘邀功’,经常被妈妈责骂。”采访中,金艳红谈起了小时候的很多事情,大多都与茶叶有关。的确,在那样一个世代种植茶叶、制作茶叶的地方,金艳红闻着茶香、听着美丽的传说、看着祖辈们把质朴的情感揉进茶叶里……如她所说,她的这一生,注定与茶有解不开的缘。

金艳红对于茶有很深的感情,从和她的谈话间就能感受到,古茶、粗制、加工、QS认证、春茶……这些词汇出现的频率总是特别的高,可以说,对于茶,金艳红“钻”得很深。对于茶叶的好坏,她可以一眼就辨别出来,这与她常年的积累有关。除了从小对茶叶的了解,甚至连茶叶的粗加工这种“苦活计”她都干过。

“茶叶的粗加工我学习过,采来鲜叶后,要在大铁锅里面翻炒,待凉了以后又用手揉,经常呛得我满脸的泪水,真的是一边“哭”一边做茶,又累又好笑。”虽然茶叶的粗加工很辛苦,但是,提起这些,她总是一脸轻松。

虽说从小就生活在茶的怀抱中,家族世世代代都在做茶,可是,认定了要做茶叶后,她又下了很多功夫,到外地考察,学习别人的经营管理经验,常常看些经营管理和茶叶方面的书,虚心地向前辈和专家请教茶方面的技术。尔今,对于茶她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对于如何经营好自己的茶厂,她也一步步摸到了门道。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公主

金艳红说,几乎每个人都会对她家的历史好奇,所以,她经常得像“背口诀”一样向朋友们介绍她家的情况,“没有办法,大家对我们布朗族了解得太少了,希望我的介绍对他们了解布朗族,了解我们的茶文化有帮助。”

虽然顶着“公主”的“头衔”,可是从小,她在乡亲们的眼里就像一个普通的女孩,大家如同对村子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平等地去关心爱护她,都亲昵地称呼她的布朗族名字“玉歌香”。而祖辈那些风光的历史,金艳红的父母并没有从小就告诉过她,这些家史反而是长大以后一点点从亲戚口中知晓的。讲述中,金艳红说,一直以来她都和同龄人一样,该上学就上学,该干活就干活,高兴了就和小伙伴撒欢地到处奔跑,不开心了就大哭一场,她的成长经历丝毫与娇滴滴的公主沾不上边。

“现在是新时代了,虽然而祖辈曾是“贵族”,曾经住着大房子……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也不觉得自己是个‘公主’,‘公主’哪有像我这样得天天操心的啊?哈哈!”谈起“公主”这一身份,金艳红这样自嘲道。

虽说她极力撇清与公主的联系,可是,她泡茶时那一脸专注的眼神,对待朋友和客人那谦和的态度,真的很像童话中善良可爱的公主。从芒景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到

家里的“掌门人”

有一件事情,是公主至今难忘的,就是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虽然考上大学在当今早已经不算一件引人注目的事,可是,2002年的那一纸录取通知书却让她成为了芒景村第一个大学生。虽然内心窃喜,可是她却极力掩盖着脸上的笑容。如她所说,那天的她很激动,高兴的到处走来走去,甚至开心地“消灭”了两大碗饭。

在思茅师专学校中文系学习的三年里,金艳红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让她知道该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更奠定了她做茶的信心。

大学毕业后,金艳红并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了茶叶的相关知识,摸索做茶的门道,并不断给家里的茶厂出谋划策,从幼稚到成熟,她的建议也一点点被家里人接受。直到2008年的一天,父亲郑重地告诉她:“从今天起,茶厂的大部分事务由你来管理吧,我在后方支援你。”听罢那一句话,金艳红说,她立刻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在肩。也就是从那一年起,二十出头的她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开始接手所谓的生意上的事情,成了家里的“掌门人”。让更多的人认识布朗族

很多时候,金艳红给我的感觉除了是个商人,更是一个竭力传播布朗文化的“公主”。

在采访中,金艳红给记者介绍了景迈古茶山的传奇,布朗公主的故事,以及布朗族的习俗,甚至还教了我几句简单的布朗话,公主叫“南”,茶叶叫“腊”……

据她介绍,在2006年的时候,布朗公主茶厂出资在芒景村立了一个铜质的公主像。“当时立公主像的时候就像过年一样,村子里所有的人都来了,就连附近村子的人也来了,我家茶厂大摆了三天的宴席,虽然别人看着有点‘烧钱’,但是,我家人都觉得值,立公主像,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的布朗公主,了解我们布朗族的历史。”谈及立公主像的初衷,金艳红的表情瞬间凝重起来。

不仅是这样,金艳红还经常带着国内外的客商到芒景考察,并把布朗公主茶推荐给国内外的客商,让他们爱上这里,爱上这里的茶。另外,今年国庆节的时候,金艳红筹备了好久的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布朗公主山庄也在芒景村开门迎客了,营业至今,其充满布朗特色的建筑和浓郁的布朗文化受到了许多游客的青睐。让布朗公主茶一天比一天好

对于布朗公主茶的未来,金艳红有自己的打算,但是这个打算却不是夸夸其谈,她只是淡淡地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布朗公主茶被更多的人接受,让更多的人喜欢,希望茶厂不断壮大,一天比一天好。几句简单的描述,道出的却是不简单。目前,金艳红的布朗公主茶已经远销到韩国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凭借着优质的茶叶和自己良好的信誉,每年,她家的订单都如雪片一般涌来,在业界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渐渐打响了布朗公主茶这一品牌。“公主”也“愁”嫁

虽说金艳红有着很好的条件,可是,她却忙得没有时间管自己个个人问题,所以,她现在还是单身。这也成了她的一个“心病”。

金艳红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朋友基本都结婚了,有些都当妈妈了,每次回老家都被亲友追问个人问题,还要帮我介绍男朋友,呵呵,搞得我也着急了!”虽然终日忙得不可开交,可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却一点没有减少,她略带羞涩地告诉记者说,虽然忙和累,她想努力在三十岁以前结束单身。

采访结束后,金艳红甜甜的笑和那些动人的故事还久久在我脑海中盘旋萦绕。我在期待,期待这个充满灵气的女子续写布朗族与茶密不可分的历史,让布朗公主茶香飘海内外。

品茶与品人


不抽烟,不喝酒,工作之余泡上一壶好茶,邀二三知已,品品茶聊聊天。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和休闲方式。

品茶一般来说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品茶的地方。要选择清静淡雅之处,最好是荫萠之下、花园之中、书房之内等等。二是要有清心寡欲的人。所谓清心寡欲就是性情随和心地善良,不用心机,清淡处世的人。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中,配上这样的人,品茶才能品出味来,才能于品茶中得到乐趣。每每是一杯香茗在手,清香悦鼻,顿觉神清气爽。细啜慢饮,回味无穷。博古论今,谈天说地,忧烦尽去。吟诗作画,听琴对弈,雅趣横生。

可以肯定的说内心趋于浮燥的人是不会去品茶的。他们受不了这种寂寞,也没有这份耐心和细心,便无法领略这清雅的乐趣。他们喜欢的是酒桌上的喧嚣和牌桌上的争斗。如果他们去品茶了,十之八九也是迫于无奈的应酬。较之于茶,他们比较喜欢的是烟和酒。那些玩意有较强的刺激感,符合他们的心里需求。当然他们也需要茶,但那是用来解渴、用来“牛饮”的,而绝不是用来品的。花上几百元买条烟,上千元买瓶酒,眼都不眨。要花钱买茶,他们是舍不得的。话又说回来,即使好茶到了他们的手上,也只是体现了茶的商品价值,却难以体现其使用价值。

品茶对泡茶的器皿和水质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妙玉用贮存了五年的梅花上的雪水来泡茶,招待贵客黛玉、宝钗和宝玉。她所用的茶杯也是玉质的古玩珍宝。茶圣陆羽的《茶经》上说到泡茶用水时,也有山水上(泉水),江水中,井水下之说。泡茶的器皿似乎有陶器上,瓷器次,其它下之论。水和器是茶的帮衬,没有这种帮衬,再好的茶也难品出什么好味来。

想想人亦如此。光有自身条件是不行的,还要有相应的外部环境,才能如鱼得水,发挥自如。就我们的国情而言,一个人要想成功以下条件好像必不可少,即:才貌、机遇、位置、人缘。这里面,人缘似乎还要摆在首位。为什么?不必细说,大家一定都知道的。

茶有六大类,即绿茶、红茶、黄茶、青茶、白茶、黑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品质特点。绿茶香醇,红茶鲜爽、黄茶醇厚、青茶馥郁、白茶清亮、黑茶爽口。各具特色。但不管是什么茶,品茶一般要从色泽、香气、滋味和形状四个方面来品。比如绿茶,一般来说要求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看起来才养眼,喝起来才上口。有一个方面欠缺就不能算好茶,其档次就要大打折扣。

人也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有经验的人,能从一个人的气质、谈吐,爱好和行为上分辨出这个人的“档次”。比如说出口恶言恶语的人,至少说明他缺少修养。就像做红茶发酵没有发好一样,做出的茶必然是红不红,绿不绿的。或者发黑发臭的也有。

茶有优劣。喝好的茶是一种享受,喝不好的茶简直是受罪。有时去别人家做客,主人热情的泡上一杯茶来。不经意间喝上一口,一股陈味、轻微的霉味、其它东西的串味直扑肺腑,真是难受。含在口里,进不得,出不得甚是尴尬。

与人相交也有类似的感觉。交上一个好朋友,一个知已,总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就是与正直的人打交道,心里也很受用。尚或不慎结识了一个不好的人,那也是件烦人的事。对于那些奸恶之人,人们往往是要避而远之的。

像爱抽烟、爱喝酒一样,爱茶的人也有不少。其爱法和喝法也各不相同,大可不必强求一致。但是学学品茶,于品茶中品出知识,品出韵味,品出快乐。最好是于品茶中交上几个豁达大度,性情平和的朋友。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茶具收藏投资进入历史新纪元


自2010年紫砂壶大师顾景舟与吴湖帆合作的石瓢壶以1232万元高价创下世界纪录之后,今年又有几件顾景舟紫砂壶作品拍出千万元的天价,带动其它的紫砂壶名家作品也水涨船高。眼下宁波玩壶的人越来越多,不但紫砂壶专营店增多,很多茶叶专卖店也开辟了紫砂专区。随着紫砂壶的价格连年攀升,紫砂壶正成为投资新宠。

在紫砂壶的主力支撑下,今年茶具收藏大盘整体升温。从前一直充当配角的茶具,已经摇身变为拍场主角,就在即将举行的民和夏拍中,它还和普洱茶一起组成了“典藏普洱茶具专场”。

“伪紫砂”事件催生“炒泥族”

“与石、兰花并称为‘文人三雅’的紫砂壶,眼下行情大涨,不仅紫砂泥价格翻了一番,近三年来精品紫砂壶整体涨幅高达10倍以上。人工成本翻倍自然是原因之一,但这一定程度上和炒紫沙泥有关。”宁波当代十大收藏家之一、云适堂古代茶具博物馆文化策划人陈刚告诉记者,去年央视曝光的“紫砂煲”事件让市场上的伪紫砂壶也现出原形,这让人们更看重紫砂泥的品质以及更有保证的工艺师作品,为了保证紫砂的品质,很多藏友亲往宜兴,到工艺师家中“淘”其祖传的紫砂泥。为此宜兴市政府一度还将封闭依旧的紫砂矿重新开封,又开采了一段时间。

但同时陈刚指出,紫砂泥料作为紫砂壶制作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不可或缺的,确实非常重要,没有紫砂泥,也就没有所谓的宜兴紫砂壶。但泥料本身的价值是有限的。在紫砂壶价格构成中,紫砂泥只占到不到20%的比例,这种情形在精品名壶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制作、吴湖帆绘刻的“相明石瓢壶”拍出1232万元的价格,真正体现其价值的是紫砂壶本身的艺术性、文化性及其美学价值。

从大环境来看,陈刚认为紫砂壶涨价和通货膨胀也不无关系,国家出台政策,房子限购,股市风险大,很多投资者闲钱没地儿去,自然把目光投向紫砂、黑茶、青花瓷等。

俗话说:壶用紫砂,杯用瓷。瓷器茶具市场也一路看涨。据资深藏友介绍,现当代瓷从产地来看主要分为景德镇瓷、德化白瓷以及湖南醴陵瓷三种。相比紫砂,瓷器茶具的涨幅就比较平稳,在手工费和瓷窑天然气价格同时翻倍增长的推动下,景德镇瓷泥涨幅达30%到50%,景德镇瓷器茶具的年涨幅在20%到30%之间。举例来说,一个景德镇青花手工瓷杯的价格已经从去年80元涨至120元。各种上涨因素中,其中手工费要占到50%的比例。

“名家效应”引领茶具投资风向

除了原料上涨,名家效应也是推动其涨价的重要因素。“天价顾景舟作品带动了一批名家作品价格上扬,”陈刚分析,“根据制壶工艺水平,紫砂工艺师按级别分为市级工艺师、省级工艺师、国家级工艺师等等,工艺师级别提升,其制作的紫砂壶也随身价上涨,因此不少藏家选择一些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收藏,以期获得增值空间。”记者了解到,从市价来看,工艺师每提升一个级别,作品价格几乎就要翻10倍,国家级工艺师的作品在50万元左右,大师级作品更是价格飞涨,顾景舟作品今年频频过千万,而往年也就在1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

然而他也坦言,这也造成了紫砂壶收藏市场“太过看重虚名”的现状,为了让作品早日升值,一些工艺师通过各种途径“捞名头”,难免心浮气躁。“其实民间无名工艺师的作品中也不乏精品”。陈刚分析,紫砂变化万千的绰约风姿和千百年来积淀的厚重文化让人陶醉。其实,紫砂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具备将陶瓷、篆刻、书画等多种艺术门类融合一起的特质,因此,投资紫砂要懂历史文化及书法绘画等知识,要有悟性及鉴赏紫砂的好“眼力”。

而从古董瓷市场来看,在元代以前高古瓷及明清、尤其是清三朝瓷器整体市场行情走高的带动下,民国精品瓷器也水涨船高。陈刚收藏的一款民国新粉彩瓷茶具,3年前市场价仅1.2万元,眼下市场行情已经超过12万元。涨势如此迅猛,除了材质品相不错外,该粉彩瓷系珠山八友徒弟所绘是最大主因。在民国瓷中,珠山八友名家瓷是非常重要的品种,在当时价格就已经超过了清末官窑的卖价,眼下更是炙手可热。选择一些民国瓷精品,尤其是民国时期画意比较浓,文人气息比较强烈的精品器物(包括茶具)作为投资,正成为眼下宁波收藏界的一个新动向。

茶具收藏不必拘泥于茶壶

记者发现,宁波的茶具藏家对茶壶情有独钟,而对其它茶具则甚少关注。其实,中国人喝茶的历史悠久,茶具的分类也十分繁杂,单从材质上看就有金属、瓷器、紫砂、琉璃、竹木、漆器等等,陈刚表示,“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具收藏原本可以更加精彩,”“茶叶罐、茶盏托、茶杯、甚至烧水壶,都有着丰富的类别和材质,里面有更加精彩的故事和更加丰富的人文价值。”

在民和夏拍的“典藏普洱茶具专场”图录里,记者看到了几件比较特别的拍品,都是日本制造的古董铁壶,其中一把还镶嵌了银块。“它们其实是古代日本人用的烧水壶,工艺非常精美,这种烧水壶的制作工艺虽然是从中国传入日本,但长期下来,中国的烧水壶制作已经以实用为主,但日本人的茶文化保存得非常完整,对烧水壶的制作也非常考究”。陈刚告诉记者,他家中的一把日本烧水壶中还装有两片响片,会根据水温变化发出不同的响声,“古人诗云,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讲述的就是这种意境。”

普洱人的习俗


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作礼,这是普洱人的传统习俗。客来时,敬杯茶,以增情谊;口干时,饮杯茶,润喉生津;疲劳时,喝杯茶,舒筋解乏;心烦时,品杯茶,静心清神;闲暇时,品珍茗,口鼻生香;滞食时,饮杯茶,消食去腻。普洱人为客人冲茶也颇有讲究,就是杯中茶水只能七分满,而留下三分“情”。

饮茶,因人品性与追求不同,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将茶当做饮料而大杯、大碗海饮解渴,此为“喝茶”;二是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与茶具,饮用时细细品啜回味,此为“品茶”;三是在品茶时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人际关系等,此为“茶艺”;四是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和道德,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此为“茶道”。清?袁牧云:“品茶应含英明华,并徐徐体贴之”。即将茶汤含在口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在吞下时应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品茶,目品其形,鼻品其香,口品其味。品“普洱茶”,是一品其香味,即靠近杯沿用鼻由轻至深地嗅其香气;二是品其滋味,即将茶汤少量入口,用舌尖将茶汤边吮啜、边打转,以辩别滋味的浓淡、醇甜和苦涩。“普洱茶”入口,先微苦而后甜,稍后顿号感鲜爽,烦倦顿除。品饮“普洱茶”上品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口内生津;二是齿颊回味苦醇,留香持久;三是喉底回味苦爽,感觉气脉畅流,心旷神怡。田芝蘅在《煮泉小品》中,也道出了品茶之要谛:“鉴赏茶叶,首重风韵”。

“普洱茶”是茶中珍品,采摘要求严格,精工细制,有的品种更是手工制作的工艺精品,其饮用自有许多讲究。日常生活中,普洱人的饮茶方式多以清饮为主。古代茶人云:“水乃茶之母”。宜茶用水,分为天水、地水两大类,天水即雨、雪、霜、露之水;地水则为泉、江、河、湖、井之水。因而,水的选择,对于饮用“普洱茶”也至关重要。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茶笺》一书也认为“山泉为上,江水次之;如有井水,必取多波者为佳(深井)。”可见,名茶还须用好水,方能保持其品质。因此,在普洱县城,人们首选“东门山泉水”冲泡“普洱茶”饮用。

至于茶县,饮用“普洱茶”一般以瓷盖碗为佳。但在饮用如“普洱毫峰”之类嫩度高的名茶时,则应选透明玻璃杯,这样,冲泡时芽尖矛顶水面而后徐徐下沉,如士后春笋,芽影水光相映交辉。另外,不宜用保温杯冲泡普洱绿茶,那样会闷熟茶叶,影响你品饮绿茶的特有风味。品饮名优茶,还必须讲究泡饮之法:即先用滚水烫热茶具,放入茶叶,然后冲入约茶具容量四分之一的滚水将茶叶浸泡约1分钟,待茶叶泡开后再将水添满,盖上杯盖静置2~3分钟即可饮用。这样,你才能真正品尝到一杯好茶。

邦东“牛”人


曾经有人说:冰岛归来不喝茶。我却不以为然,在云南,好茶太多,只是大家更多地认识了班章、易武、冰岛、昔归等等(此处排名不分先后。)走完冰岛,我决定再去距离临沧城区六十多公里的邦东乡看看。

“一览众山小,一吐停不了。”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让我实在吃不消。迫不得已,大家晃晃悠悠地下了车,赶紧看看远处的风景。

都说帅到没朋友,我看未必,一个路过的邦东乡村民就主动招呼我上了他的摩托车,“一览众山小,摩托最好跑”,很快就来到了朋友的茶园。

牛乐,一个朋友的朋友,虽说这关系有点远,但是听说他打理的茶园在邦东颇具规模,今日特登“山门”拜见。

牛乐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他整个人都比我大一号,声音非常的浑厚、低沉,握手也很有力度。他的茶园里古树交错生长在乱石堆中,茶树下的泥土厚且松软,各种寄生植物杂生,春茶芽翠绿而饱满,牛乐对每棵茶树都如数家珍。

他拉我站上了一块巨石,俯瞰整片茶园。他说:“陆羽说,好茶生于乱石,你看这些茶树,是不是跟茶圣说的一模一样?”

“这里所有的茶喝的都是大雪山上流下来的泉水。”

“你信不信,连土都是甜的!”

他告诉我,虽然这些茶树都不是他的,是从村民手里租来的,但接手那天起,他就开始不断地告诉村民要有“有机生态”的理念。他希望十五年后,当茶园还给村民时,比起十五年前要更好!

牛乐是个东北爷们儿,跟我算半个老乡。

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不远万里从大东北跑到云南来。

“还不是为了一个姑娘。”

“十年前,就是她,让我喝上了云南茶,后来,跟着她一路喝到了云南。“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北方人比较简单,他们有一种天生的幽默感。吃晚饭的时候,我发现他跟我一样都是左撇子。

他夸我:“你们左撇子好啊!聪明!”

我也抱拳:“谢谢哈,你们左撇子也聪明!”。

“哈哈哈哈……”

我们聊起做茶的事情,他说他会确保每一片叶子从茶园到茶杯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天然纯净、无污染的。如果足够干净的好茶,第一泡根本就不用洗茶。”我做的茶,我自己都会带头来喝第一泡。”

古树出好茶没错,但好的原料也要遇到对的人。牛乐对茶的尊重与执着,让我觉得他是与邦东这片古茶林最匹配的人。

一泡好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人对了,茶就对了!

野茶值万金


一教授,与朋友赴安吉天荒坪“天下银坑”,该景点所以出名,是因《夜宴》与《越王勾践》等片取景于此。他们游览后在景点外找了家农家住下。

教授爱喝茶,尤爱好茶。农家女主人是本地人,贮有自采的野茶,沏给教授喝。教授认为这茶远胜于别人赠他的高档名茶,向女主人提出要买一斤,并约定来年春天谷雨后再来小住数日,希望还能获得一斤。

野茶无人管理,纯天然无污染,采它颇费体力要登山攀岩,东寻西找,不小心还会擦去皮蹭破手,苦不堪言!冬去春来,女主人闲时常上山采野茶。一日,在攀岩时不慎踩空,跌下时断了锁骨与肋骨,被送至安吉医治花去万余元。

当教授次年又来时,女主人没有食言,奉上野茶后意味深长地说:“教授,这茶可珍贵哩,一斤值万金啊!”教授困惑地说:“你这是跟我说笑吧。”“是的,不过我也没瞎说。”她把事情经过一一道来。教授很内疚,都是为了自己才让她受了皮肉之苦,又花了不少血汗钱。他过意不去,表示要补偿,她拒绝道:“你的心意我领了,怪我自己不留神,这茶还是按去年的价卖给你。”

这个故事,很感慨:野茶的珍贵自不待言,而山民的纯朴更是千金难买的!

冲动是投资紫砂大的隐患


紫砂带给我们一种从未有过的文化传承方式,也给了一些收藏投资者另一片天空,紫砂壶的火热也催生了高仿制品的不断涌现,那种已达到以假乱真地步的仿制品总能给人一种幻想,让人容易变得冲动,因而判断一款紫砂壶是否有价值也就成了抑制冲动横生的方法。

1.对历史作真伪的识别,首先要了解有史以来造假、作假的秘史背景,这些也是紫砂吸引情趣人的引力所在,如果你稍加了解,就依靠某人列出鉴赏标准的条文了。

2.千万不要自己知道几个紫砂历史名家的名字,在什么地方碰到了他们的茶壶,就赶快买下,以为是自己的运气、福分——百分之百地上当,因为我们碰到这样的“收藏家”太多了。

3.到现在,还没有权威机构对历史名家作品的造型、风格、技艺水平、印款、陶刻铭文,以及坭料烧成的特定条件、制作工艺的结构特征,认真地建立标准器的档案资料。所以,我认为对历史作品的认定,现在还是采用经验比较的方法更正确。经常接触老壶,且在尽心研究的人,与对紫砂传统工艺制作有经验的人,最好是对仿制老壶地下内部情况有所了解的人,几方面反复讨论才会比较有权威性的定论。

4.选购现代宜兴紫砂壶名家制作的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认职称、认电视、报纸、刊物的宣传,认得奖名头,认办展览,认行销手段,认包装策划,所以很多从业者花大量的心思在这些上面。我老是讲,手工艺品是手工费时做出来的,如果坐不定、不本分,不把时间精力用在制作作品上、用在文化艺术理论的探求上,能有好作品出来吗?好几千人有职称,而且里面包含了根本不会做壶或没时间做壶的,他们的作品照样在市场上活跃行销,你说能有鉴定技巧吗?所以,选壶是自身喜爱与水平的具体体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关键是你进什么圈子,受什么影响,与你走正道或走曲径会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真正的名壶在高面上的极为稀有,而且我们也很难判断,商家都会签约几个年轻的艺人,而这样也正好形成了另一种现象:商家就成了年轻工艺师的经济人和合作伙伴,想要更好的辨别紫砂真伪,还需要你更多的了解与学习紫砂知识,方能起到一定作用。

青海人的茶道


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饮品,在长期的饮用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就象:有的饮茶以求延年益寿,有的饮茶排忧解闷,也有的儒士以饭茶消遣取乐。世代生息在青海高原上的各族群众,因生活的地域环境和民族传统习惯的不同,其饮茶的习俗也各具地方特色。

青海高原的少数民族酷爱饮茶,人们日常见面打招呼间吃的什么,常会听道“馍馍茶”的回答,民间也有“无茶则病”,“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些足以说明茶与高原人生活息息相关。住在西宁、海东地区的回、撒拉等民族,喝茶一般不用茶罐、茶壶,也不用茶杯,而是用制做精细、颇为讲究的“三炮台”,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盖碗茶。盖碗茶具一般由底下的小托盘、中间的小茶碗和上面的盖子组成,碗上烧制有书法家题写的“清心明目”、“可清心也”等一些脍炙人口的回文佳句。无论从哪个字读起皆能体味出高原人嗜茶如命的情感,对清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高原人把喝盖碗茶叫刮碗子,茶一般选用上等的茉莉花茶,放上桂圆、冰糖、红枣、枸杞、葡萄干等辅料,饮时冲上开水,稍等片刻,一手端着托盘,一手拿盖向外翻刮,让辅料融化,边喝边添水,一碗可以喝一至二小时。盖碗茶香甜爽口,其味无穷,长期饮用具有抗癌保肝、生精益气、补肾养血、明目祛风、益寿延年的功效。

因此,平时无论是参加婚宴或访友,主人都会端上盖碗茶。就在人们在工作、劳动之余,约上亲朋好友,坐在茶馆里一边刮碗子,一边聊天,好不自在,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西宁以西的大通、门源、湟中等地的群众,因气候寒冷,经济收入低等原因,基本上不饮用花茶、清茶,而是喝“燕窝茶”。这种茶制作时采用价格低廉的砖茶,先把水烧开,再加上草果、姜片、花椒、青盐等作料,再滚上几分钟,喝了以后驱寒助消化。在这些地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人没钱鬼一般,茶没盐水一般。”平时若客人到家,茶里不放盐视为对客人的不礼貌或客人是不受欢迎的人。奶茶飘香,情深意浓,这是对生活在牧区的藏族、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倘若你到青海牧区旅游或做客,只要刚到牧民帐房前,好客的主人便会招呼你入帐,不一会儿女主人便端上一碗热腾腾的奶茶让你享用。奶茶一般采用高原特有的牦牛奶,熬制时用牛粪作燃料先把砖茶放在铜壶或铝壶中煮,待茶烧开后加鲜奶,沸时不断用勺扬茶,直到茶乳充分交融,除去茶叶梗,加盐和酥油即可。但有时不加盐,只将盐放在一边,根据自己的口味增减盐量。夏天喝奶茶不把奶茶盛满,只盛大半碗,这样喝起来味浓香又凉得快。到了冬季,有的牧民在熬制奶茶时还要放一些辣的,喝了可以提高抗寒能力。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聊聊“金占芭”投资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