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山道一路盘旋攀高,中巴车后座的行李开始往下掉,去往福建漳平市永福镇的路进入“攻坚阶段”。头晕目眩中,仿佛看到山石上有“阿里山”字样,以为是错觉。

“你们没看错,永福确有”大陆阿里山“之称。”同行的福建省农业厅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处副处长郑钱华说。

四面环山,中为盆地。海拔近800米的永福盛产杜鹃,是着名的“杜鹃花之乡”。怎么又和阿里山扯上关系呢?

来自台湾南投县的台品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东庆介绍说,“1996年,我跑了东南亚好多地方,想找个地方种茶叶。最后来到永福,发现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台湾阿里山等茶产区很相似,当地老百姓以种花和反季节蔬菜为主,没有工业污染,很适合台湾高山茶生长。”谢东庆于是在这里驻足,包下了山地开始种茶,如今他的高山茶场规模已达1200多亩。

“现在采茶工人不好找啊!”谢东庆说起了他的“烦恼”。他在永福种植台湾高山茶成功后,口口相传,追随者众,目前永福台湾高山茶企业已达46家,年产值超4.5亿元,再加上从事花卉、水果产业的台资企业,常住台商达480多人,永福镇成为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用工需求大,采茶季节80元一天的工钱都难请到人,和当年自己“一家独大”的时候没法比。谢东庆嘴上抱怨,脸上却洋溢着身为“先驱者”的自豪。

“台湾农民兄弟的春天在这里!”谢东庆深有感触。台商在这里创业的这些年,漳平市政府对道路、节水喷灌等配套设施投入很大,政府有关部门对台商实行“保姆式服务”,国家不断推出强台惠台政策。2008年,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这里已成为两岸合作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和台湾茶产业在岛外投资最集中的区域。

“如果通往永福的路能上个等级就好了。”这是永福台商现阶段最大的心愿。谢东庆说,当年刚到永福时,还都是土路。这几年交通条件改善了很多,土路变成了省道。但是到厦门仍须近3小时,到漳平市所属的龙岩市也要一个半小时,且山路岖崎蜿蜒。如果能把省道变成国道,打一个隧道,30分钟就可到龙岩,永福发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扩展阅读

彩云之南茶飘香


茶叶变成货币的通道

种茶几百年的云南凤庆,光自己吃是吃不完的,茶叶要上市变成钱。在当今就是拿到自由的集贸市场上,但在几百年前得通过一条茶马古道输送出去,才能找到销售市场。不能不理一理一条“顺下线”的茶马古道,不能不理一理由这条茶马古道系着的茶史。明崇祯12年(公元1639年),年已53岁的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不远数千里之遥,前来云南考察。八月秋高气爽的时候,来到滇西顺宁(今凤庆县)境内,他顺着一条下关到顺宁的逶迤小路,来来回回地走着,让他感兴趣的不是这里树木茂密的山岗,不是这里水流湍急的大河,不是这里眉清目秀的山妹子,也不是这里一山对着一山对唱的山歌俚曲。一位梅姓老人用太华茶招待他,把茶放进土茶罐,在文火下泛出丝丝缕缕纯正香味,再倒入开水,一掂一抖,起起落落。

茶水倒入茶碗中,品起来苦后泛甜,清新甘醇,解暑消渴,让大地理学家不能忘怀。从凤庆县城经鲁史古镇到下关,是一条老得不能再老的茶马古道,路基大多下陷,石块踏成深坑,加上现代交通的发展,已很少有人走了。顺宁府存在的1913年以前,凤庆曾经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凤庆有此地位,是由于这里种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茶产区之一,驰名中外的“滇红”茶就诞生在这里。因而这一地区的发展变迁,就与茶业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变迁紧密相联。

300多年前的凤庆已形成了交易自由市场,大理、下关、丽江等地的茶商前来采购毛茶。几十匹骡马为一队的数十队马帮,来往于顺宁和下关之间,为各地茶商运输茶叶,由此带动凤庆茶业的迅速发展。凤庆茶叶的运销,是由马帮完成的。一条五六尺宽的古道,维系着凤庆与下关以至西藏的交通,源源不断地把凤庆优质茶原料送出外地。茶马古道在我的老家诗礼身边横过,老家的茶因此也得益于这一条上了年纪的路。现在,仍然可以在踏凹下去的青石板上读到逝去的马蹄声。凤庆的茶叶从“顺下线”到达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再由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我的祖辈每采三片茶叶中就有两片流进“茶马古道”。云南人不能老指着历史的辉煌过日子,茶叶要发展,茶农要生存,而且要生存得好,步入小康的道路,如今的艰难恐怕不比当年把茶叶从茶马古道上卖到外面容易!茶叶生产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如何提高单产、在品质上作文章,是一个新的问题。现在,云南人已经把茶叶做到国外,在西部非洲的马里共和国,一个滇西县级茶厂的老总以中国专家组长的身份,把云南茶本带到那里,接受了撒哈拉大沙漠的考验,成功地种下了一百公顷。茶是友谊的介质,又是经济的支撑点,尽管这些年咖啡的扩种,国外饮料的冲击,但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茶叶仍然是一个支柱产业。凤庆县人民政府为感谢茶叶带给茶乡人的幸福,在1991年3月5日首次举办了盛大的茶叶节,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三届了。人们还在为茶叶欢歌,为茶叶庆典。

茶香:一个科研文化的永恒主题

生产茶叶的人们,也是茶文化的创造者。在凤庆县,茶在卖钱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从出生要用茶叶水替婴儿漱口到死后要用茶叶水给死人净身,从娶媳妇要用茶作首礼到客人来临要用茶当酒的习俗,是最普通的茶俗。而三道茶、苦米茶、罐罐茶又是茶文化的传承方式,一片山间的绿叶竟是这变化无穷的茶文化礼数的媒介,不能不叹服茶的神奇。当我从茶技校学成毕业,回到故乡,为老茶树动手术,给老茶园坡改梯,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又不得不离开茶树,到只需要握着茶杯发表茶的演说的城市,在各级茶叶机构上报的报表里感知茶的生长、茶的发展。老家的茶园,经过政策性的扶持,先后增加投入,改良品种,让老百姓已失望的产业出现蓬勃生机。与此同时,凤庆县还把茶叶深加工作为茶叶这一产业的一个重点课题加以研究,先后引进印度的CTC红碎茶系列设备,一边进鲜叶,一边出精品,再加上深厚文化底蕴的外包装,把一片土生土长的茶叶通过注册商标等形式引入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茶叶这一古老的产业不仅没有落伍,而且还占据着主导产业的地位。

茶在加大包装力度的同时,权威检测机构却从一些成品的茶叶中检测到了农药的残留成分,而且这个成分一直在增加,随着化肥与农药的大量投放,茶叶这一国饮当然地受到了不利的侵害。端起茶杯,面对随之泛起的芽叶,心也随之泛起许多并非杞人忧天的思考,在提高单产与增加品质的方程式上,我们当如何演算出最佳模式,寻求出一条中国茶叶生产路子,教给千千万万种茶的农民?在绿色消费之风劲吹的时代,茶农又要如何面对减污这个问题,才能回答新时代消费者提出的考卷?

茶生长在彩云之南下面的山坡,随着一场雨水长高,随着一支山歌走进机器里面,让机声重重复复地背诵。茶香,是一种永恒的气息,像春天的泥土,随便哪一场风都会让它钻入人们永恒的记忆。而茶文化植根彩云之南,并非导演在虚拟的舞台上编排出来一场临时演出。世界上没有一种饮料附加如此丰富的文化,茶文化之所以一代代传承,还因为最美的茶歌在彩云里飘荡,是动情的茶舞在茶农心里彩排。

临涣古镇茶飘香


临涣古镇茶飘香

淮北临涣镇一对夫妇苦心经营当地一家老式茶楼,称不为挣钱为的是传承茶馆文化

时下虽然已过立春,可淮北市临涣镇浍河两岸依然带着寒气。

11日清晨6点,一股寒风掠过浍河,吹进河北岸的南阁街。此时,南阁街上的许多店铺还关着门,而张秀侠已打开怡心茶楼木门,把门口的火炉生着,坐上几只已熏黑的水壶烧水,等候茶楼第一批客人。

20多家茶馆现只剩7家

13年前,张秀侠和爱人郑同川买下这个茶馆后,又借钱加盖了一层房子,并进行了仿古装修,成为临涣镇上最大一家茶馆。“怡心茶馆在这里已有三四辈人了,具体开了多少年我也不清楚。”张秀侠说,临涣茶馆的历史很久远,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临涣的茶馆是以茶摊的形式出现的。进入唐代,临涣古城出现了茶馆,如今已成为当地一种文化。

“来一壶茶!”7点多钟,一位老汉把自行车停在茶楼门口,选了茶楼门口一个石凳坐下。“好的。”张秀侠看看门外已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走过,知道马上就会有更多的客人登门,她戴上塑膜手套,抓了一把茶梗放进壶里,然后来到火炉边,拎起水壶冲水泡茶。

“临涣老茶馆大都近水临街,多依家舍而设。”一位老人说,临涣由于有泡河和浍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是苏、鲁、豫、皖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埠,这里逐渐成为过往商贾休闲的重要场所,大家聚在一起,品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当地人也逐渐养成了喝茶习惯,并一直延续了下来。

“临涣镇上最多时有20多家大小茶馆,现在只有7家了。”张秀侠说,茶馆虽然少了,可喝茶的人并未见少。平时,她家的茶馆一天要接待200多位客人,如碰上逢集赶场,茶客还会更多。

“不能让这种文化消失”

中午时分,茶客们纷纷离去,张秀侠正准备去做饭,外面又来了一位骑自行车的老人。老人选了茶楼门口一个木凳坐下,面朝着南方晒着太阳。“来啦。”张秀侠边和老人打着招呼,边沏了一壶茶送过去。老人叫李传武,今年75岁,家在茶馆5里路外的村子。这些年,由于上了年纪,不再做农活,他就每天都骑着自行车来茶楼喝茶。像李传武这样的茶客有很多,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大清早赶来,摸着黑回去,享受着茶馆里的一种氛围、一种情趣、一种滋味。

茶客们喝茶实际上是一种习惯,喝的也是一种“粗茶”,他们喝的是六安产的茶梗,临涣人把这种低廉的茶梗叫做红茶棒。这种茶梗经临涣泉水的沏泡,雾气结顶,色艳味香,入口绵甜,回味无穷,而一旦将这种茶梗带出临涣,用其他地方的水沏泡,就喝不出在临涣的味道,大家又把这种茶叫做“棒棒茶”。

张秀侠说,开茶馆并不挣钱,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多,可她和爱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临涣的茶馆越来越少,不能让这种文化消失,他们再难也要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记者张涛、韩友升、张安浩)

普洱飘香,落叶归根


杨军,人如其名,五官棱角分明,身形挺拔,连讲话的语调也透着一股由内而外的硬朗。不少人都以为他进部队锻炼过,甚至觉得他根本就是出身于军人之家。但杨军说,听说当初爷爷帮自己取名的时候的确有希望他长大从军,可现实却没有。但或许是受这名字的影响,他从小就特别喜欢看战争片、战斗英雄的故事,心中的偶像都身在戎伍。

杨军的老家在湖南,但很有意思的是,他说其实还有一个“老家”在云南,至少他家里人这样认为。杨军的家人都非常喜欢云南,现在每年都会去旅游一两次。对于他们家来说,云南不仅是个四季如春、风光如画的地方,那还是一片种着家庭成员心酸故事的土地。爷爷的兄长在战乱年代参了军,后来成了著名的远征军的一员,家人得到的关于他的最后一条消息是人到了云南,此后便音讯全无……爸爸在红色年代响应号召,成为亿万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进步青年之一,把整整5年的青春热汗都挥洒在了祖国边陲的红土地上。这些割舍不断的深刻记忆,让杨家人暗暗在心里把云南当作了第二个故乡。和云南腊排骨都成为杨军对家的印象中的标志性事物。

我猜杨军的年龄时把他猜大了一截,倒不是因为他脸上带了多少褶儿,而是他给人的感觉,那种历经世事后的淡定、豁达,真的超过了许多临界而立之年的男人。在很多同龄人还乐于满口“事业”、“追求”、“成功”的时候,他口中反复出现的词却是“自然”、“放松”、“随缘”。我忽然就明白为什么他平时最喜欢喝的茶总是普洱了。

“普洱茶苦中带甜,我很喜欢那种苦尽甘来的味觉体验,茶水成熟、自然的醇香里也仿佛总是自带着一股浓浓的情谊,暖入心里,让整个身心都得到放松,”杨军说,“喝茶本来就是一件要花很多时间,用心去体会的事情,一个人会喜欢什么样的茶,我想多多少少都跟他的心态有一些关系。”他继续讲:“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或者用流行的说法是经验值比较高的人,都爱普洱茶。它成熟的品味除了天资,更重要的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一点一滴不易觉察地起着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成,是慢慢地摸索,逐渐趋于完美。小小的一杯茶里记录了这一切。”

杨军喜欢自己去产地淘茶叶,每年跟家人去云南玩的时候他都顺便淘回一些,除了日常喝的,也有部分是作为收藏品。有一饼南瓜形的老普洱茶是杨军最得意的珍藏,据说已有80年的历史了。“这是我在勐海那边得到的,你看,它比我们加起来都老,它看过的故事估计也比我们加起来都多吧。在我眼里,它有生命、有灵性,就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

杨军除了喝茶还特别喜欢看书,他认为一壶好茶与一本好书堪称绝配。“书籍可以启智明理,茗茶可以洗心养性。在浮躁的生活中,这两样宝贝能让我不迷失,淡定做自己。”周照

海上茶路起点在厦门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住在海边的厦门人,自古航海谋生,从而衍生出了自己的航海文化。那么,厦门的航海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起听市文化局原局长、厦门地方史专家彭一万先生讲述厦门的“大海往事”吧。

1610年

海运茶叶出国

“厦门自古便矗立在大海之中,我们的海洋文化可以追溯到明代。而从孤岛渔村发展起来的厦门,又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航海的概念?”彭一万告诉记者,“我个人观点,厦门人出海谋生至少起于明代,特别17世纪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是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证据是公元1610年,占领印尼的荷兰人,能在爪哇、万担买到厦门商人运去的茶叶。随后,他们将茶叶传往欧洲,欧洲人这才开始懂得吃茶,TEA在英语中即为‘茶’,这和闽南语‘茶’字的发言非常相近。”

1650年-1680年郑成功父子组成的郑氏政权在厦期间出口许多茶叶。164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厦门设立办事处,1676年,英又在厦门设立商馆,它们的任务是专门采购茶叶。可见,厦门确实是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而这完全是航海文化推动所致。

1821年就有帆船

驶向东南亚

郑成功之父郑芝荣,是海商集团的头领,从台海到日本、南洋,都是海商活动的范围。郑芝荣是开启台湾的第一人,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第一人,父子都很伟大。正因郑芝荣在17世纪上半期在台湾海峡与欧洲人抗衡,才奠定了台湾成为汉人社会的基础。接着,郑成功于1662年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粉碎了西方殖民者霸占东亚的企图,使东亚有了此后180年相对和平的时期。后来。施琅又于1683年攻下台湾。

台湾的两次收复,军队都以海军为基础,并且进攻方都以厦门和金门为基地,从东山一路打过去。此后,从1684年到1784年整整100年间,厦门都是清代官员渡台的惟一口岸。在伍通和洪本部,都有石碑为记。

1821年2月18日,第一艘中国帆船从厦门航抵新加坡,从此,移民大潮兴起,大量闽南移民从厦门出海下南洋,当然,有的是自愿出去,有的是出去卖苦力。因此,我们又可以说,华侨文化和航海文化也是紧密相连的。

1920年,陈嘉庚先生开始在集美学校办水产科,1925年增设航海科。1927年,二者合并成为集美高级航海水产学校,直到1989年再变为集美航海学院。这许多年间,它培养了遍布全世界的校友,享誉海内外。“有一回去香港,我遇到集美航海学院的校友会,400多位船长竟然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而在1946年9月,厦门大学在陈嘉庚先生的建议之下,成立了我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海洋学系。“纵观世界十大强国的崛起,从葡萄牙到荷英法等国家,都是以海立国,今天讲到航海文化的时候,我们更需要重视海权,保卫海权。”彭一万说。

紫砂遇上茶,将生活演绎到极致


有的沉醉于五光十色的精彩夜场,有的喜欢热闹三五好友聚会饕餮大餐,有的偏爱清静宅在家里随性自在……当然还有很多选择,比如运动健身阅读以及旅行摄影等等。

生活方式越丰富,生活品质也就越高,生活就越精彩,对我们有限的人生来说就显得格外有意义。比如,恋上紫砂。

人很奇怪,每个人喜欢的东西往往各不相同;而每个人,又可能每段时间的追求不同,也会喜欢不同的物品。所以,有时我们喜欢上了,那其实是一种很值得珍惜的缘分。而紫砂,它几乎能让所有的人化异求同,超脱凡心,给你一种静雅的生活。

紫砂壶,既是日常可亲的实用品,可以斟茶倒水;又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可以欣赏把玩。既能静静地守候在田间地头,为辛苦劳作的农人消烦解渴,袪暑送凉;也能于风雅竹炉上,伴骚人墨客吟诗作画、纵论古今。既能在街市巷陌的老茶馆中迎来送往,让忙于生计的人们有了面对内心的悠闲,为平淡的日子增添几多绵长滋味;又能在艺术品争奇斗妍的舞台上闪亮登场,吸引无数惊羡的目光。

紫砂,可以质朴内敛。它的构造拥有自由和灵性,可以暖手温心,可以成全一种委托生命想象的大美。于是原本纠缠于繁杂琐事的,在品呷香茗、把玩砂壶中安静淡定。人生感怀寄寓其中,枕石醉陶已经足够,仕途宦海已经忘却。如果既能诗书立世,又能游戏人生,在一把紫砂壶上寻找入世与出世的平衡点,岂不妙哉!

紫砂,不管你是否关注它,是否珍爱它,它都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泛着暗暗的幽光,端庄,古雅。让你觉得它装得下岁月沧桑,参得透人间悲喜,却依然平和,本色,对生活怀有一份感恩,一份真诚,一份希望。而当你用它泡上一壶清茶,捧起它,它更是暖手暖心,润肺润肠。

转自紫砂百科全书

李健:爱上慢生活,爱上茶文化


慢生活,是最能概括他日常生活的一个状态。但这个词并不是这次的重点,所有人都能想象到,李健就理所当然是过慢生活的人。

生活的味道

但,或许也跟他的冷笑话小幽默总能博得大家的笑声一样,那些再平凡不过的生活点滴,从他嘴里说出来都会变得特别有味道。

早些年,李健起床后有先喝杯咖啡的习惯,但他说后来改了,现在他起床会先喝一杯气泡水,据说可以中和胃酸,能养胃。

生活中,做饭和做其他家务这两件事情,李健选择了后者,这非常符合他在台上的形象—整洁、干净、一丝不苟。李健说,自己挺愿意收拾房子的,“我家从来没请过小时工。”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帖子,搜集了李健老婆小贝壳各种晒幸福的微博,其中一段写道:“回家去厨房看见,爱干净先生已将自己午餐和下午喝茶的壶碗清洁归位了,每当我上班的那天都是这样。”而爱干净先生自己在采访中袒露,他“很愿意拖地清洁水池”。而在收拾房子的时候,李健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扔东西。“我记得在微博上看过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说善于管理自己的家,就要抛弃那些基本没用的东西,比如有些衣服你永远不会穿,那么你就该抛弃掉;包括一些书,其实没有用,你不一定要把它留着,你可以把它给人,这样子你才有可能过得更好。家里那些破烂一点用都没有。”

但他也坦言,家里的老人家并不认同他这样的做法,聊到这个问题,李健又不经意地爆了个金句:“所以要远离长辈!”

更爱茶的味道

《我是歌手》里,李健掏出了一个精致的手冲壶,现场做起手冲咖啡,让不少歌迷对他在咖啡方面的品味深感好奇。李健说,节目中那个壶是在台湾买的,“现在去外地的时候,买不到咖啡,就自己做手冲咖啡,能取得一个比较权衡的解决办法,它的效果低于煮的,但好于速溶。”

但随着年龄增长,李健当年对咖啡的兴趣,也慢慢转移了,他说:以前他曾经很关注咖啡文化,但最近把研究咖啡的精力放到了茶上,因为发现茶的学问更博大精深。

对此,李健的观点也颇有趣,他把咖啡和茶的区别,比喻为基督教和佛教,“基督教可能主要是一本《圣经》,也就一两本书;但佛教的书浩如烟海。茶文化也一样,仅仅武夷山的岩茶就有5000多种。它太浩瀚了,那里面值得玩味的东西更多。”

如今,李健家里有专门的茶室,而咖啡器具则被摆放在厨房。“我通常是上午喝咖啡,下午喝茶,现在喝比较多的还是岩茶。”

至于酒这方面,李健显得并不太感兴趣,他说,小时候在哈尔滨有喝啤酒的习惯,后来改喝红酒,但对红酒没什么研究,现在则基本不喝酒了。“因为我喝酒会有点过敏。”

岩山永:景迈山的普洱茶人


他隔着麻袋一摸,就知道里边的茶叶来自哪一座茶山。

别人也许不信,但我信。这片褐色的土地,经过世代的耕耘,一定能孕育出这样的民间高手。我说的这位茶人叫岩山永,四十九岁,傣族,现任云南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村主任。当地人把“岩”读作“艾”,据说,傣族的姓氏中岩姓居多。

为了寻访古茶园,也为了见见真正的茶人,我们翻山越岭来到景迈村。景迈古茶园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不进到大山里边,是根本看不到古茶园的,那些古茶树默默地在山里发芽、长叶。古茶园里,几百年的茶树与几十年树龄的高大乔木混在一起生长,茶树一般都不高,而那些比它们的年龄轻得多的参天大树,却要高出前辈好几倍。古茶园里也有近一两年种下的茶树苗,比筷子高不了多少。

有人向岩山永介绍说,这几位是北京来的,对古茶树颇感兴趣,要同他聊聊。他抬头打量了我一下说:“你们北京人,这几年喝普洱茶的好像越来越多了。在北京应该知道我们景迈村吧?”我说:“看过一些资料。”懂普洱茶的人,没有不知道景迈古茶园的,正如武林中的人,没有不知道少林寺的一样。不过,我知道,在这高山深谷中,不知还隐藏着多少类似岩山永一样的高人,如果要跟他们论道,我们必须脱下知识分子的伪装,踏踏实实地跟在他们的后面,学上几年,才有资格和他们对话。每一座茶山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整日与茶山打交道的人,才能知晓隐藏在其中的秘密。那些茶,百花的芬芳聚集在每一片叶子上;那一阵阵逼人的茶气,在笋壳里隐而不发。它们与人沟通的愿望,似乎并不那么强烈。

景迈古茶树为单株乔木型,多数茶树上都长着“螃蟹脚”和多种寄生植物。岩山永告诉我,原来这里没有茶树,是景迈的第一个首领带领部族的人在这里开辟了家园。首领临终前说:“我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害死掉;留给你们金银财宝,担心你们会用完;只有给你们留下茶树,子孙后代才会取不完,用不尽。”历经千年沧桑岁月,一代又一代,景迈入辛勤劳作,使景迈的大山长出了满山遍野的茶树,一山连着一山,望不到尽头……专家考证:景迈古茶园是目前全世界所发现古茶树数量最集中、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是古老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自明代以来,景迈生产的茶叶已是孟连十司敬献皇帝的贡品。作为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产品远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古茶树从不施肥,也不喷施农药。寄生在古茶树上的一种派生植物“螃蟹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既能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也可治疗内分泌紊乩、心血管疾病,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助消化之功效。因此,“螃蟹脚”很早便成为景迈古茶的品牌标志。

岩山永家的白色楼房,是景迈村里最高的建筑,正面看是三层,背面看是五层,楼房依山傍谷而建。我们沿着山腰的街道走来,未进院落,我不禁乐了。原来,岩山永家的院门是自动电控门,电子显示屏上闪动着当天的日期和问候语——即便在大城市里一些气宇轩昂的机关,也鲜有这样现代化的院门呢。楼房的一层开的是“傣家餐馆”,而顶层开的是“傣家客栈”,共有20多张床位,常有行者和外国游客在此下榻。

在岩山永家宽敞的大厅里,四周堆放着的都是普洱茶,麻袋上面摞着麻袋,直至屋顶。有人粗粗估算了一下,这些普洱茶价值不下百万。难怪岩山永的穿着都是名牌,“老爷车”的衬衫和西裤,“七匹狼”皮带,“鳄鱼”皮鞋。只是劳作的印记还在——衬衫上浸着汗渍,皮鞋上沾满了泥点点。

“这些年,普洱茶的价格涨得太快了。”岩山永随口报出这几年的茶价:“1997年,每公斤茶是3元,1998年8元,1999年16元;到了2000年每公斤茶是32元,2001年是45元,2002年是56元;2003年和2004年基本上不变,但也涨了点,每公斤85元,到了2005年已是150元,2006年是180元。2007年,最起码是300元一公斤了。”岩山永家共有70亩茶山,这几年的收益相当可观。

几个月前,他特意去昆明花60余万元买回一辆“三菱”越野车,他不会开,便雇人开回景迈村的。买车时,还有一段故事呢——车行老板见他是个拎着包包的农民,以为他要买农用车,便告诉他走错地方了。岩山永说,不买农用车,就买轿车。车行老板不屑地差人带他到低档车处随便看看,就想把他打发走了。哪知岩山永说:“我要看看你们这里最高档的轿车。”车行老板说:“最高档的轿车是‘三菱’,60多万元呢!”岩山永说:“带我去看看。”……来到豪华气派的“三菱”越野车前,岩山永的眼睛一亮:“就要它了。”当岩山永打开包包,把60余万元成捆的现金摊在车行老板面前时,车行老板惊得目瞪口呆。

岩山永学会了开车,偶尔开上车去城里转转,那种感觉好极了。华龙酒店是澜沧县城最高档的酒店,他进城一般都住那里,很多服务员都已经认识他了。他有三个孩子,都在城里读书,成绩不是太好,但岩山永并不在意。他认为识字多少不重要,算账算得利落就行。

我们在岩山永家品尝了两种茶,一种是熟茶,一种是,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青饼”。因为青饼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有人比喻说,青饼就像是素面朝天的少女,清纯而动人;而熟饼,也就是人工发酵后的茶,就像是已婚的少妇,脂粉气太重,有时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打扮后,你根本猜不出她的真实年龄。茶就是茶,但有时茶也如人呢。

品过茶后,我们站在岩山永家的楼顶平台向远处眺望,只见茶山深处,山影与村寨、古茶与房合、森林与人融为和谐的整体。在这里,森林与村庄没有明确的界线,人们就生活在茶林中,连空气中都飘散着茶叶的清香。

用稻米烤出的油茶 云南烤茶飘香


烤茶是云南少数民族艰苦劳作的能量之源,也是节庆待客的灵性之物。所谓“每日必饮三次茶”。

据《茶经》记载,在唐朝时期,人们也喝烤茶,他们将制好的茶饼直接放在炭火上,待卷曲的茶饼伸展开,再近火炙烤多次。云南虽是茶源地,但古时制茶的技艺并不精进,也许这样便发明了独特的用陶罐烤茶的方法。云南的傣、拉祜、布朗、纳西、白、佤、傈僳、彝等民族都有烤茶的习惯。烤茶一般用小陶罐加热,将茶叶放在陶罐内翻烤,之后加入热水,在火上煨涨后饮用(佤族烤茶一般是直接将茶放在铁板上烧烤),严格意义说,傈僳族漆树茶、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等都属于烤茶的变种。傈僳族漆树茶的基调就是酥油茶,他们用本地特产漆油代替酥油,制作出了漆树茶;丽江纳西族的龙虎斗算是烤茶中的一朵奇葩,里面是要放酒的,龙虎斗不仅是一道茶饮,更是治疗感冒的一道猛药;大理的三道茶加入红糖、花椒、果仁等,展现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独特口感,同时更寓意了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华坪烤茶采用一种混合了“火麻子”和“花生”的酱料,有时还会放入乳扇,无论颜色或质地都像极了一杯“华坪版”的英伦奶茶……

华坪烤茶用秘制火麻子酱烤

距离昆明420公里的丽江市华坪县是典型的南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烤茶在这里几乎是与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规定动作”,与传统泡茶相比,烤茶彰显的是一种复合型的浓香。华坪烤茶的第一步是炒茶,即在陶罐内放入猪油(最好带一点油渣口感更佳),放入小米和茶叶炒香,此环节要用筷子不停搅动,边抖边炒,避免炒糊。之后放入一种秘制酱料,待小米、茶叶、酱料三者完全融合、香气毕现之时,便是煮茶,即倒入开水,随着“扑哧”一声,水汽氤氲,此时算是完成2/3,最后加入盐巴,在火上烧涨,将茶水倒出即可饮用。

烤茶的步骤看似简单,但内行人玩的却是门道,暂且不论原料的选取,仅技术层面的炒茶环节就要拿捏好分寸。炒太糊,味重,影响口感。炒不到位,茶香和小米的香则不能完全释放;此外便是茶叶的选择。华坪盛产一种叫乌木春的大叶种绿茶,按理说应该近水楼台,但这里的烤茶偏偏选用另一种茶叶——下关大众沱茶或砖茶。这种茶入口涩,茶气劲道,同时伴有烟味(由于夏茶季节雨水多,不能晒干,就只能在烤房烤干,烟味就出来了。雨水未干也是烟味的主要来源)。然而这些看似“重口味”的特质却成就了烤茶的关键基调;最后是酱料,这是一种火麻子与花生磨碎后混合而成的酱料,有时还会加入芝麻。花生是健康食品不言而喻,火麻子经现代医学证明也是一种长寿食品。

华坪烤茶混合小米和茶叶,会有淡淡的糊香和茶叶的微苦,秘制的火麻子酱让茶汤口感愈加香浓,出罐时加入少许盐巴更像是一种味觉上的奇妙转化,使茶汤更加咸香、回甘。有的年轻人还会根据喜好加入一小块乳扇,待其溶化后,茶水颜色就会变白,伴有浓郁的奶香。烤好的茶汤色泽淡雅,偏绿,如果将它盛入一个精致中国瓷杯中,就是一杯“华坪版”的英伦奶茶。

就像白酒要有下酒菜,英式下午茶要有精致甜点,一次完整的华坪烤茶也要有自己的配餐。在华坪荣将镇的乡间,一些农家饲养野蜂,烤茶时,在旁边摆放糍粑和饵块,饵块一般用作烤,糍粑一般用作炸,之后蘸酥麻,再裹上一层蜂蜜。糍粑的“糯”,酥麻的“香”,再加上蜂蜜的甜润,一块普通的糍粑竟能吃出幸福的味道。人们围坐火塘,边吃糍粑,边喝油茶,边话家常,这便是一段华坪烤茶的柔软时光……

永胜烤油茶用稻米烤出的油茶站在华坪的制高点,就能看见几座山峰之外的永胜县,永胜烤茶也叫烤油茶,与其说它是茶,更不如说它是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饮品。永胜烤油茶与华坪烤茶的烤制相似,但内容却更为丰富。烤茶的底料一般选用当地上好的稻米,将其焙成金黄色,茶叶也是下关沱茶或砖茶,但茶叶须先在做糯米饭时,放在甑头上蒸松,再晾晒后备用,这样茶叶便浸透着一股糯米香味。永胜烤油茶的第一步是将小米和茶叶放入陶罐中慢慢炒香,之后加水煮沸,做成第一道底汤。之后加入盐巴、生姜、麻子糊、核桃米、糯米花、米干皮……真正有生命力的民间美食不会一成不变,永胜的烤油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创意空间,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各种食材,众口都能调。如果要吃甜就加红塘,如果觉得营养不够则加入鸡蛋,就连剩余的茶渣也不会浪费,茶渣也是一种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食品,小孩子们最爱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较少有条件和闲情逸致用柴火去烤茶,有的就直接在电磁炉上烤油茶。但就像柴火饭与电饭煲煮出来的饭不可同日而语,真正的烤茶一定要用柴火慢慢煨烤,边烤边话家常。烤茶不仅仅是喝一次茶那么简单,它更多是一个情感的载体,更像是人与人、人与茶的一次对话。

丽江龙虎斗斟上小半杯苞谷酒

龙虎斗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威猛,会让人联想到“飞龙在天,降龙有悔”等绝世武功。龙虎斗自古就是纳西族人治疗风寒感冒的一剂猛茶,事实上它也是烤茶的一个变种,制作方式很奇妙,会在当中加入酒。

龙虎斗第一式是“蛟龙入水”,即熬制茶汤。首先将茶放在小陶罐中烘烤,待茶焦黄后,向罐里冲入开水,顿时罐内茶水沸腾、泡沫四溢,好似蛟龙入水。茶汤熬好后待用。

龙虎斗第二式“猛虎热身”。酒是龙虎斗治感冒的关键,在温热的茶盅里倒进小半杯苞谷酒,有的会用火柴将酒点燃,杯上立刻燃起隐约的蓝色火焰,仿佛猛虎怒吼热身,准备迎接蛟龙。

龙虎斗第三式“龙虎斗吉祥”,即将滚烫的茶汤倒进茶盅内(不能将酒倒入茶里),沸茶入酒的一瞬间,滚烫的茶汤与蓝焰的烧酒迸发出火光,茶香酒香彼此裹挟,发出激烈的“啪啪”声,酷似天上蛟龙俯冲下来,与地上猛虎激烈交缠。纳西族人把这种响声看做是吉祥的象征,通常会由纳西族少女奉上这杯仍在“噼啪”作响的龙虎斗,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龙虎斗的茶汤色泽澄黄,杯底沉落着焦黄的普洱茶叶,酒的味道依然浓烈,味道虽然不像鸡尾酒,但形态却与一杯正在燃烧的B52鸡尾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的还会在酒盅里加入一个辣子或花椒,饮者周身发汗,四体通泰,是纳西族人治疗感冒的传统秘方。

大理三道茶一只“蝴蝶”漂在茶中

早在南诏时期就有饮用三道茶的习俗,茶具和制作方法在当时就很考究。托盘用黑漆木制作,烤茶用拳头大的黑色土陶罐,使用白瓷蓝釉花的无耳茶盅。茶盅有小、中、大三种,按顺序分别在每道茶使用。茶叶一般是大理感通寺出的感通茶或下关沱茶,水以苍山溪水或龙潭水为上。

事实上,白族三道茶也是烤茶的一个变种。第一道是“苦茶”,即在火盆上支三角架,将小土陶罐底部预热,待发白时投入茶叶,抖动陶罐使茶叶均匀受热,待茶叶烤至焦黄发香时,冲入少量开水,煮沸后倒入牛眼盅内;第二道“甜茶”是在烤的基础上,加上切细的乳扇、核桃仁、芝麻、红糖等,寓意人生在世历尽沧桑,苦尽甘来。第二道茶的关键是乳扇不能炸,只能烤;第三道“回味茶”是在茶杯中放入花椒数粒、生姜几片、肉桂、蜂蜜和红糖少许,寓意着岁月漫长、酸甜苦辣、回味无穷。讲究的还要用松籽仁和核桃片做成一只欲飞“蝴蝶”漂在茶水中。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白族三道茶被赋予了更深厚的旅游文化内涵,每道茶之间都伴有歌舞,参与者一边看赏心悦目的歌舞,一边喝三道茶,回味“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境界。

彝家糊米罐罐香茶与百灵鸟有关的茶

在云南的彝族集聚地,流传着百灵从无量山百丈高崖衔来茶种为人治百病的故事,为纪念百灵鸟,客人饮茶时,少男少女总会模仿百灵鸟翩翩起舞,彝家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就和百灵鸟有关。

糊米罐罐香茶的烤罐要肚大口小,一般为土陶或紫砂制品。茶叶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泡茶讲究取无量山泉水。烤茶之前先烤罐,待罐极热之时,将茶叶放入,在炭火上翻转烘烤,当茶叶焦黄时,再将烧开的水一下子冲进去,一阵清香瞬时泛了上来……这便是糊米罐罐香茶的第一道茶,名为灵鸟衔香,意为福满人间,此时,茶汤浅黄,茶味清香淳真。

糊米罐罐香茶的第二道茶叫灵生护香,意为苦尽甘来,情深意长。将陶罐放在火炭上,加入事先炒好的糯米和茶叶,边烤边抖动,让茶香米香充分溢出。此时加入无量山3000米以上的特有红豆草和少许山河坝红糖,继续抖动到一定火候时,浇入开水,再加入一小块生姜,煮两分钟即可。客人喝完第一道茶时,第二道糊米茶已经煮好,云南红糖口感清爽,红豆草解毒去邪、清肺理气,糊米入茶温暖脾胃,生姜辛辣驱寒。一碗糊米罐罐香茶,冬可暖胃,夏可清心,是大自然赐给彝族人的厚礼。

布朗族烤茶喝新茶先制作烤茶

惠民乡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距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城70余公里。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记载,这里的茶树种植可以追溯到公元696年,距今1200多年,后经几个朝代连片垦植,至今已达1万多亩。

每年3月,景迈山的布朗族人都要赶制春茶,茶青就来自附近的古茶园,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布朗族相信自己就是茶神的子孙,春茶大部分制作成普洱茶,但老一辈的布朗族还是喜欢喝自己存放的一年以上的散茶。

按照布朗族的茶文化,在喝新茶的时候,要将其制作成烤茶,所有制茶的工具都是就地取材。首先将茶叶放在一个木瓢内,将烧热的火炭放入木瓢与茶叶混合抖动,这样便能够驱除茶叶中的寒气和杂质,同时调制出一种独特的花香,之后将茶放入一个小陶罐中烤热,加入热水,倒进碗中饮用。来自森林的古树茶,山野之气强烈,苦涩,回甘迅猛,过去布朗族先民下田劳作,必须喝茶来解乏,在他们的观念中,出门劳作要是忘记了携带饭菜,他们不会返回来拿,但要是忘记了那套烤茶的“家私”,那肯定是不行的。布朗族与茶的渊源已经渗入他们的灵魂,可以说,布朗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茶的历史。

佤族烤茶区别传统罐子烤茶

还值得一说的是,佤族烤茶也叫铁板烧茶,它区别于传统的罐子烤茶,而是将茶叶放在一块铁板上进行烘烤,至茶色焦黄闻到茶香味后,将茶倒入开水壶内煮,再用清水注入茶杯,将浓茶水兑清。佤族烤茶汤色红酽,提神生津,解热除疾。这种茶水苦中有甜,焦中有香,现在佤族人依然保留这种饮茶习惯。

傣族竹筒香茶嫩甜竹筒即是盛器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制法有两种,一是采摘细嫩芽,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甜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

另一种制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小饭甑里,与糯米一起蒸,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然后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竹筒口,放在三脚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待竹筒由青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全部烧干时剖开竹筒,竹香茶即制成。饮用时,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少许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5分钟即可饮用。这种方法制出的竹筒香茶,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

傣家人到田间劳动,常常带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时,砍上一节甜竹,上部削尖,灌入山泉水在火上烧开,然后放入竹筒香茶再烧数分钟,待茶水稍凉后慢慢品饮。饮用竹筒香茶既解渴又解乏。

哈尼人在野外劳动时也喜欢烤茶,一切茶具都来自山野,劳作席间,就地燃起一堆篝火,砍来一节新鲜竹筒,盛满清冽的山泉水,架在火上烧煮。同时采摘适量新鲜老茶叶,用盛具置于火炭旁慢慢烘烤至有一股焦糊味,待竹筒中的水烧开后,用手将烤茶揉碎入竹筒中煨煮片刻后即可饮用。

傈僳族漆油茶本地漆油代替酥油

滇西北的中甸、丽江受藏文化的影响,喝酥油茶之风很盛,传统的酥油茶是烤茶的近亲,它是将茶饼烤黄后加水煮涨,倒入酥油筒内,和酥油、盐巴等物剧烈地搅拌,使酥油变成雾状与茶汤混合在一起。酥油茶传到怒江,当地人仍以烤茶为底,只是用本地特产漆油代替酥油,创造了漆油茶。虽然外地人无法习惯漆油的味道,甚至对漆油过敏,但漆油茶在当地却是不可或缺的饮品。

漆油是用漆树果实榨出来的油脂,呈腊黄色或灰褐色。性温,味辛淡,主含漆树甙、黄酮类、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少量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与猪油、菜籽油混合冷却制成固体油脂,又名漆蜡。居住在怒江的怒族、傈僳族食俗受藏族影响,但怒江地处亚热带,不产牦牛和酥油,而产漆蜡。傈僳族和怒族同胞便用漆蜡代替酥油,制成漆油茶,又香又解渴,是他们待客的饮料。

制作漆油茶首先把芝麻仁炒香,核桃仁用开水烫后去皮、炒香、捣碎。之后土罐上火,倒入开水,放入茶叶,沸后成茶水。最后用特制茶桶,下入漆油、核桃、芝麻、盐和茶水混合为一体,上下来回地搅动,直至漆油与茶水交融,倒入茶杯即成。搅得越均匀味道越好,水油融合越彻底。

走访云南茶人系列集(七):赶骡赶马上茶山——杜春峄


文/绿鸽子

杜春峄赶骡赶马上茶山

2006“普洱茶茶王”之一的始作者杜春峄说她第一次卖茶卖的是绿茶。

做茶近四十年的拉祜族女人杜春峄,笑起来眼角的沟沟壑壑无比生动,看上去更像一个火塘边勤勉的当家女人.

1998年她接手改制后的澜沧古茶公司,远不像现在这样的风光.普洱茶在那个时候还在慢升温的阶段.守着景迈和邦葳几千亩古茶山的茶人们,甚至只能做烘青毛茶作为原料低价卖给别人,工人们掏干口袋好不容易集资13万元,还被骗去了5万.听我问:"做茶四十年,最辛苦的是什么?"杜春峄毫不犹豫地说:"最苦就是品牌打不响的时候."品牌不响,茶无人知,做为一厂之主的人自然是最心急火燎的。从来埋头技术的杜春峄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走出去推销自己的产品的。

她说:"第一次卖茶,不知道该对人家说些什么,我就先说自家的茶有什么缺点,然后再说有什么优点."或许就是这样朴素还带着羞涩的陈述打动了对方,她的第一笔生意竟然就这样的做成了。

她说她总是“傻人有傻福”,很多时候因祸得福。现在市场上炒得有价无市的0085茶,在2000年时本来是一批国外下了定单,但迟迟未兑付的压仓茶,这批茶在仓库里一躺就是三年,2004年9月以每公斤45元的价格出厂,没想到11月市场上就涨到了150元一公斤。

经历过冰河般的低谷,对于后来澜沧古茶的炙手可热,杜春峄最能体会到普洱茶热潮带来的甜头:"做茶的人,就是因为普洱茶发达了才苦中有甜的。

"杜春峄也经常会提到一个词:"感恩"。澜沧古茶80%的客户是素食的人,心地善良,她说:是他们在影响着她执着,坚持,信任和感恩。每批茶原料不好不做,发酵发得不好不出厂。早在1983年,澜沧古茶就拿到了经贸部颁发给普洱茶的唯一的奖项,获奖的是她亲手发酵的一款8级散熟茶,92年又获得全国名茶精品称号.后来的奖项不计枚数,2006年,在首届中国:"三月三,赶骡赶马上茶山..."杜春峄的歌声很柔婉,我相信,就像她16岁时在景迈古茶山上唱得一样好听.

景迈山的普洱茶人:岩山永


他隔着麻袋一摸,就知道里边的茶叶来自哪一座茶山。

别人也许不信,但我信。这片褐色的土地,经过世代的耕耘,一定能孕育出这样的民间高手。我说的这位茶人叫岩山永,四十九岁,傣族,现任云南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村主任。当地人把“岩”读作“艾”,据说,傣族的姓氏中岩姓居多。

为了寻访古茶园,也为了见见真正的茶人,我们翻山越岭来到景迈村。景迈古茶园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不进到大山里边,是根本看不到古茶园的,那些古茶树默默地在山里发芽、长叶。古茶园里,几百年的茶树与几十年树龄的高大乔木混在一起生长,茶树一般都不高,而那些比它们的年龄轻得多的参天大树,却要高出前辈好几倍。古茶园里也有近一两年种下的茶树苗,比筷子高不了多少。

有人向岩山永介绍说,这几位是北京来的,对古茶树颇感兴趣,要同他聊聊。他抬头打量了我一下说:“你们北京人,这几年喝普洱茶的好像越来越多了。在北京应该知道我们景迈村吧?”我说:“看过一些资料。”懂普洱茶的人,没有不知道景迈古茶园的,正如武林中的人,没有不知道少林寺的一样。不过,我知道,在这高山深谷中,不知还隐藏着多少类似岩山永一样的高人,如果要跟他们论道,我们必须脱下知识分子的伪装,踏踏实实地跟在他们的后面,学上几年,才有资格和他们对话。每一座茶山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整日与茶山打交道的人,才能知晓隐藏在其中的秘密。那些茶,百花的芬芳聚集在每一片叶子上;那一阵阵逼人的茶气,在笋壳里隐而不发。它们与人沟通的愿望,似乎并不那么强烈。

景迈古茶树为单株乔木型,多数茶树上都长着“螃蟹脚”和多种寄生植物。岩山永告诉我,原来这里没有茶树,是景迈的第一个首领带领部族的人在这里开辟了家园。首领临终前说:“我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害死掉;留给你们金银财宝,担心你们会用完;只有给你们留下茶树,子孙后代才会取不完,用不尽。”历经千年沧桑岁月,一代又一代,景迈入辛勤劳作,使景迈的大山长出了满山遍野的茶树,一山连着一山,望不到尽头……专家考证:景迈古茶园是目前全世界所发现古茶树数量最集中、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是古老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自明代以来,景迈生产的茶叶已是孟连十司敬献皇帝的贡品。作为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产品远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古茶树从不施肥,也不喷施农药。寄生在古茶树上的一种派生植物“螃蟹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既能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也可治疗内分泌紊乩、心血管疾病,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助消化之功效。因此,“螃蟹脚”很早便成为景迈古茶的品牌标志。

岩山永家的白色楼房,是景迈村里最高的建筑,正面看是三层,背面看是五层,楼房依山傍谷而建。我们沿着山腰的街道走来,未进院落,我不禁乐了。原来,岩山永家的院门是自动电控门,电子显示屏上闪动着当天的日期和问候语——即便在大城市里一些气宇轩昂的机关,也鲜有这样现代化的院门呢。楼房的一层开的是“傣家餐馆”,而顶层开的是“傣家客栈”,共有20多张床位,常有行者和外国游客在此下榻。

在岩山永家宽敞的大厅里,四周堆放着的都是普洱茶,麻袋上面摞着麻袋,直至屋顶。有人粗粗估算了一下,这些普洱茶价值不下百万。难怪岩山永的穿着都是名牌,“老爷车”的衬衫和西裤,“七匹狼”皮带,“鳄鱼”皮鞋。只是劳作的印记还在——衬衫上浸着汗渍,皮鞋上沾满了泥点点。

“这些年,普洱茶的价格涨得太快了。”岩山永随口报出这几年的茶价:“1997年,每公斤茶是3元,1998年8元,1999年16元;到了2000年每公斤茶是32元,2001年是45元,2002年是56元;2003年和2004年基本上不变,但也涨了点,每公斤85元,到了2005年已是150元,2006年是180元。2007年,最起码是300元一公斤了。”岩山永家共有70亩茶山,这几年的收益相当可观。

几个月前,他特意去昆明花60余万元买回一辆“三菱”越野车,他不会开,便雇人开回景迈村的。买车时,还有一段故事呢——车行老板见他是个拎着包包的农民,以为他要买农用车,便告诉他走错地方了。岩山永说,不买农用车,就买轿车。车行老板不屑地差人带他到低档车处随便看看,就想把他打发走了。哪知岩山永说:“我要看看你们这里最高档的轿车。”车行老板说:“最高档的轿车是‘三菱’,60多万元呢!”岩山永说:“带我去看看。”……来到豪华气派的“三菱”越野车前,岩山永的眼睛一亮:“就要它了。”当岩山永打开包包,把60余万元成捆的现金摊在车行老板面前时,车行老板惊得目瞪口呆。

岩山永学会了开车,偶尔开上车去城里转转,那种感觉好极了。华龙酒店是澜沧县城最高档的酒店,他进城一般都住那里,很多服务员都已经认识他了。他有三个孩子,都在城里读书,成绩不是太好,但岩山永并不在意。他认为识字多少不重要,算账算得利落就行。

我们在岩山永家品尝了两种茶,一种是熟茶,一种是,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青饼”。因为青饼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有人比喻说,青饼就像是素面朝天的少女,清纯而动人;而熟饼,也就是人工发酵后的茶,就像是已婚的少妇,脂粉气太重,有时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打扮后,你根本猜不出她的真实年龄。茶就是茶,但有时茶也如人呢。

品过茶后,我们站在岩山永家的楼顶平台向远处眺望,只见茶山深处,山影与村寨、古茶与房合、森林与人融为和谐的整体。在这里,森林与村庄没有明确的界线,人们就生活在茶林中,连空气中都飘散着茶叶的清香。文/李青松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阿里山”上茶飘香》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