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安溪铁观音的鉴别一般通过感官,即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因素进行审评。审评方法有“湿评内质”和“干看外形”两个程序。

湿评品质,安溪铁观音茶叶经沸水冲泡后,鉴别其香气、色泽、滋味、汤色、叶底等。

1、嗅香气:凡品种香型突出,香气清高,韵味悠长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2、尝滋味:茶汤入口滋味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富有品种“韵味”特征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3、看汤色:汤色橙黄明亮或发白但茶味足的为上品,汤色暗浊的为次品。

4、观叶底:经沸水冲泡过的茶叶称为“叶底”,俗称“茶渣”,将其倒入盛有清水的盘中观察。凡叶底柔软、完整、“青蒂绿腹”明显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干看外形:主要观察干铁观音外形的特征、色泽、整碎度、匀净度,以及嗅干茶的香气等。凡外形卷曲、匀整,色泽墨绿、油润、鲜活,干茶香气清纯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cy260.COm小编推荐

如何辨别安溪铁观音新茶与旧茶


安溪铁观音的采摘一年可分为四季,其中又以春茶和秋茶最好。春天雨水较多,利于茶树生长,经过一冬的积累,叶片内涵物质较多,汤水更加醇厚而爽口;夏天茶叶分为两季,由于气温升高快,茶叶迅速老化,温度高难以控制做青“发酵”的程度,所以夏暑茶品种较低。而秋天气候干爽,温差大,温湿度适宜做青造香,所以香气更高。铁观音有“春水秋香”。在当地人看来,秋天的茶则更胜一筹,容易出好茶。每年春茶的最佳采摘期在“五一”后的四五天,秋茶最佳期在“十一”后的四五天。如果天气过暖或过冷则相应提前或推迟。

有人将去年的铁观音秋茶囤货重新烘焙,制成“春茶新茶”的状况。那么,该如何鉴别安溪铁观音秋茶旧茶与春茶新茶呢。业内人士透露,存放时间久了的秋茶看起来会有些泛黄,即使经过翻炒也无法达到墨绿色,闻起来也少了春茶特有的鲜味。因此,如果茶干中有绿、黄两种颜色相混的则是旧茶翻新的。此外,几泡水过后,新鲜的春茶茶叶还是绿色的,翻新的秋茶旧茶则会渐渐青里泛黄,取一茶叶看,叶片上还会有斑点。

安溪铁观音的三个分类


一、韵香型铁观音:韵香系列产品特色,本产品制作方法是在传统正味做法的基础上再经过120℃左右烘焙10小时左右,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原料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经过精挑细选、传统工艺精制拼配而成。茶叶发酵充足,传统正味,具有“浓、韵、润、特”之口味,香味高,回甘好,韵味足,长期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盖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此款韵香型铁观音是经过高级制茶师亲自炒制的,香气与轻发酵的不一样。米香味道,口感偏重,汤水金。

二、清香型铁观音:清香系列产品:本产品为中国名茶安溪铁观音的高档产品,原料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具有“鲜、香、韵、锐”之综合特征。香气高强,浓馥持久,花香鲜爽,醇正回甘,观音韵足,茶汤金黄绿色,清沏明亮。

三、浓香型铁观音:浓香系列产品:本产品以传统工艺“茶为君,火为臣”制作的铁观音茶叶,使用百年独特的烘焙方法,温火慢烘,湿风快速冷却,产品“醇、厚、甘、润”,条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香气纯正、带甜花香或蜜香、粟香,滋味特别醇厚甘滑,音韵显现,叶底带有余香,可经多次冲泡。茶性温和止渴生津,温胃健脾。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盖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安溪铁观音的三个传说


“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又名安溪铁观音。

它的产生在民间有三种传说

第一说:乾隆年间,安溪有一位叫魏饮的乡民笃信佛教,每天清晨必以清茶一杯,敬献于观音菩萨像前。一日清晨,他进山,途中发现在乱石中有一棵茶树,在朝阳辉映下叶片闪闪发光。魏饮好奇,将其移植于自己的屋后,精心栽培。春来它枝繁叶茂,遂采撷嫩叶制茶。他发现此茶较其它茶叶重,且暗绿似铁,便顺口称其为“重如铁”,又因该茶香气浓郁特别,魏饮便用它来供奉观音。久而久之,人们便将此茶改称“铁观音”了。

第二说:清人王士让,乾隆年间出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筑书房于当地的南山之麓,自题名为“南轩”。一日,王士让见荒园间有株茶树奇异,遂移植于“南轩”后面的园地,朝夕相处,精心培育,茶树长成后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下茶叶制茶,茶叶乌润肥壮,泡饮后,香味沁人肺腑。以后,王士让应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馈赠。方望溪品后觉得其品不平常,便转献给朝廷,乾隆饮过以后,也是非常喜欢,于是召见王士让询问,王士让将自己种茶的经过一一述说。乾隆见其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遂赐名为“铁观音”。

第三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游江南,走入一家福建茶馆品尝茶,喝罢,感觉其味甘醇爽滑,有一种特殊的天然兰花的香气,茶又色泽暗绿,如铁压手,不觉赞叹此茶香美赛观音。乾隆走后,名声传开,当地人知道了品茶客人乃当今皇帝,于是约定俗成,将此茶名之为“铁观音”。

龙井茶的两个美丽传说


乾隆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虎跑泉说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兄弟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昏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老虎,小孩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万朵,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喝茶两个动作 拿起和放下


我心里一震,忽然感悟了些东西,喝茶就是这么简单,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何必纠缠不清?很多时候,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罢了。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浮沉时才能氤氲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时机则成就茶艺。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待这茶尽具净之后,自有人会记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满溢。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安静一点,淡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品茶,品人生百态。在一杯茶面前,世界安静了下来,喧嚣、浮华如潮水般地褪去,茶——人在草木间,只剩下最纯净的自己,在这一刻,茶与禅是如此地默契,茶……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

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千利休禅师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

喜欢茶,无可否认的理由,那就是健康。维生素C:茶叶维生素含量很高,只需25克就可满足一日的需要。谁不想青春永驻呢?茶多酚:它最吸引人的功效就是抗衰老。维生素B:它对皮肤有好处。无机盐和矿物质:人体必需这些元素。陶冶情操:饮茶,就是品味一种文化。

月色朦胧,将尘世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任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当你用心品茶时,茶叶绽放出的美丽、茶香亦是不同。茶之道,茶知道,守一怀净土,盈一眸恬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陶醉茶香中。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综合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特点,属于半发酵的品种,采回的鲜叶力求完整,然后进行凉青、晒青和摇青。

摇青是制作铁观音的重要工序,通过摇笼旋转,叶片之间产生碰撞,叶片边缘形成擦伤,从而却激活了芽叶内部酶的分解,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就这样转转停停、停停转转,直到茶香自然释放,香气浓郁时进行刹青、揉捻和包揉,茶叶卷缩成颗粒后再进行文火焙干,最后还要经过筛分、拣剔,制成成茶。

茶青

茶青的采集以茶芽〔心〕伸长叶面开面后,采取它的一心二叶,俗称“开面采”。茶菁的采集在整个制茶过程当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采集茶菁时是不能在下雨天及阴天中采,否则将很难行成甘醇的之味及香气,正铁观音茶只能早上九点采集到下午四点。

日光萎凋

日光萎雕也简称退青,退青也就是将采回的茶菁分散摊在阳光下亮晒,使茶叶本身的水份发散,太阳不可太大。

静置及搅拌

茶叶经过日光萎雕完成,就必须移至屋内静置,隔一段时间翻动搅拌,好让水分继续发散,使茶叶含有高香成分易于挥发出来。

浪青

浪菁是运用浪菁机来破坏茶的叶脉,使茶里的水分不在流失,并使茶里的各种物质大量释出至表面来,之后再将茶菁推置起来形成温暖更适合发酵的状态,铁观音茶要浪菁到叶边出现红边。

杀青

杀青就是以高温破坏茶中酵素作用,用[炒菁机]将茶菁的菁味炒到消退,茶香浮现,茶需炒到用手大力搓揉茶菁不再出水为止。

揉捻团揉

茶青杀青后将茶裹在布包里,用机械加手工挤压搓揉后解开布包,再热炒,就这样重复进行25回才大功告成。

最后程序

依喜好生熟茶干燥烘存。

安溪铁观音的历史


福建安溪是我国古老的茶区,铁观音境内生长着不少古老野生茶树,茶叶在蓝田,剑斗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树冠达3.2米,据专家考证,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安溪产茶始于1725,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在宋.元时期,铁观音产地安溪不论是寺观或农家均已产茶。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安溪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畅销海外。

到明代产茶稍盛,明嘉靖《安溪县志》有“茶,龙涓,崇信(今龙涓,西坪,芦田)出者多”。“常乐.崇善等里货(指茶)卖甚多”的记载。武夷从唐朝起生产蒸青团茶,明末罢贡茶之后,茶农积历代制茶经验的精髓,创制了武夷岩茶。清初,安溪茶业迅速发展,相继发现了黄金桂,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优良茶树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发现,使得安溪茶业步入了鼎盛发展阶段。清代名僧释超全有“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的诗句,这说明清代时已有溪茶生产,安溪茶农创制了乌龙茶。铁观音属于什么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的又一重大革新。安溪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超群的品质备受青睐。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乌龙茶的代表。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清雍正年间,当时安溪茶农选育出许多优良茶树品种,其中以铁观音制茶品质为最优。茶树良种铁观音树势不大,枝条披张,叶色深绿,叶质柔软肥厚,芽叶肥壮。采用铁观音良种芽叶制成的乌龙茶也称铁观音,因此,“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名。

铁观音问世后,迅速传播到周边的虎邱.大坪.龙涓.芦田.尚卿.长坑等乡镇,因其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人张乃妙.张乃乾兄弟将铁观音传至台湾木栅区。并先后传到福建省的永春、南安、华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游等县和广东等省。这一时期,安溪乌龙茶生产技术也不断向海外广泛传播,铁观音等优质名茶声誉日增。

清末,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诗人连横在《剑花室诗集》中,曾以“茶”为题做诗22首,其之七为:安溪竞说铁观音,露叶疑传紫竹林。一种清芬忘不得,参禅同证木樨心。

安溪茶最为著名的“四大名旦”是铁观音,黄金桂,本山和毛蟹。铁观音功效其中,铁观音闻名海内外,被视为乌龙茶中的极品,且跻身于中国十大名茶和世界十大名茶之列,以其香高韵长,醇厚甘鲜,品格超凡而驰名中外。

新中国成立后,安溪茶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特别是其生产了乌龙茶中的珍品铁观音,奠定了安溪作为中国名茶之乡的地位。

改革开放后,在安溪人不懈的努力下,茶业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安溪县支柱产业和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诠释安溪铁观音


安溪县珍田阁茶厂高级评茶师苏老师介绍说,福建安溪是我国乌龙茶的最主要产区,素有“中国乌龙茶都”之称。这里出产的四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等都品质超凡,蜚声中外。在安溪,不但有独到的乌龙茶栽培技术,而且十分讲究品饮艺术。早在清代,安溪的乌龙茶冲泡方法就已相当考究。

一、基本理念

安溪茶艺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融自身修养与茶的精华为一体,产生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现象,在冲泡过程中不停留在“表演”的层面上,我们追求的茶艺精神理念是尊重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人际和谐,强调环保意识。

茶艺之本:(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茶艺之韵:(雅)沏茶之细致,动作之优美,茶局之优雅,展茶艺之神韵。

茶艺之德:(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茶艺之道:(和)人与人之和谐,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遭精神理念。

它传播的是:人与大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

作为茶人所追求的精神理念:纯、雅、礼、和,总归纳于“和谐关系”,我们摆脱烦琐、拘谨、无形的虚意,因此“安溪茶艺”的展现是面对大众,面对生恬,面对大自然,是茶主与茶客直接对话,沟通情感,共同分享“灵魂之饮”,是品饮艺术的景高境界。

二、茶具选择

安溪茶艺选择茶具因地制宜,遵循民间习俗,采用的有陶质炭炉、水壶、瓷质圆层盘(托盘)、盖碗(三才杯)、小瓷杯(白玉杯)、茶罐、竹制茶道具和茶巾等。

铁观音鉴别


安溪着名茶师和老茶农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道行高者甚至能品断此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来辨别茶叶优劣。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察色:成品茶色泽鲜润,带砂绿色,红点鲜艳,叶表带白霜。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气浓馥,其独特香气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韵味无穷。以上种种,正是安溪铁观音之魅力所在。

另外铁观音的茶艺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

安溪铁观音余香


“铁观音”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外形: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重,枝心硬,枝头皮整齐,叶大部分向叶茶苗背卷曲,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新工艺中,红镶边大多已经去除)。

内质: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叶底: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最核心特征: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评叶底应肥厚软亮。

安溪铁观音“音韵”成因


安溪铁观音风靡全球的原因之一是有特殊的“音韵”。“音韵”,在不同的茶人都有不同的表述。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广大茶人所认可的、权威的提法。看来这“音韵”何解,只得留待后人品断,这也正是铁观音之魅力所在。

不同地域铁观音“音韵”也不同

安溪铁观音如果进行细分,在安溪不同地域所生产,其“音韵”表现也有差异。

南线区生产的铁观音,香气清长,香中有味,“音韵”浓醇清活。

北线生产的铁观音,香气鲜高甜爽,带有鲜乳味,“音韵”浓厚滑爽。

通常来说,品质高的铁观音茶香馥郁,其香型独特且留香较长,入口回甘带蜜味,这种独特的韵味为“观音韵”,是不能简单用“酸味”陈述的。

“音韵”并不等于“酸”

正因为“音韵”难解,有的茶商和一些刚刚接触铁观音的消费者,简单地将“音韵”表述为“酸”,认为酸就是铁观音“音韵”的基本特征,品质高的茶叶味都带酸。其实,这种提法是错误的。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程序主要有: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复烘—复包揉—烘干,共有9道工序。其“音韵”特征,是在做青阶段中通过合理地控制摇青的转速及次数,摇青的时间和鲜叶的发酵程度而形成。

鲜叶于中午时分采摘返厂后,茶农在做青阶段中,要对茶青进行晒青和凉青,还应该进行四次摇青和摊青,这时一般已到了半夜时分。在第四次摊青后,要将做青叶静置,以利茶青发酵。由于做青叶的发酵呈波浪状态,即香气,滋味的形成有一个由高峰到低谷,由低谷再到高峰,周而复始的波浪形过程,这一静置的时间跨度很长,大约有10个小时,16个小时,22个小时,30个小时四个阶段,它要根据做青叶的状况,做青发酵的情况,市场的口味而定。

“音韵”有多种表现形式

采用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方法,在正常状态下,静置的时间应由当夜的11时—12时到次日中午的10—12时炒青前,这时茶青有轻微的转暗绿和发青香适时进行炒青,成茶的滋味醇厚,一般带有明显的“音韵”,茶农经常称之为“正味”。这是“音韵”传统的表现形式。

而后,次日夜10时左右进行炒青的,安溪茶农称之为“消青制法”。通过延长摊青时间,做青叶再次呈现高峰发酵,待做青叶第二次由黄绿转暗灰绿时进行炒制。这时做青叶较硬挺棘手,带强香酸味,水分及叶内物质散发较多,已有超时炒制的意思。此轮复炒,成茶色泽浓绿,有光泽,香气粗而高,带酸味,水分呈黄褐色,叶底暗绿硬挺。茶农称之为“粗酸”。

在次日下午5时进行炒青的,安溪茶农称之为回青制法。这时的做青叶第一次由黄绿转为暗绿,硬挺,青味褪,香味呈现有微酸甜味,要在发酵程度呈现高香的前期付炒,迟延则香气退,叶转硬,就须拖至第三波。其成茶常带有“清酸”味,口感好,这是不同制法下呈现铁观音特殊“音韵”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茶农经常称之为“清酸”或“青酸”。

在次日后半夜至第三天上午炒青的,安溪茶农称之为“拖青制法”。经过长时间的摊青,做青叶反复变化,第三次由暗绿再转乌绿泛白,叶梗硬,叶片干萎,手摸有扎手感,香气粗浊,有强酸带馊,已是多度的发酵。这时复炒,做青叶含水量少,成茶枯黄绿,有轻松感,香气粗。茶农称之为“拖酸”。

在揉烘阶段,在捻揉后、烘焙前这段时间内,包在揉布中的茶团静置时间如果掌握不好,会产生“酸”,茶农称之为“困酸”;在梅雨天气情况下,天气潮湿闷热,对青叶的水分散发不利也会产生“闷酸”。

由此可以看出,铁观音的“音韵”的表现形式,有传统制法所产生的“正酸”,“回青制法”所形成的“青酸”或“清酸”,它质好价高。而“消青制法”所产生的“粗酸”、“拖青制法”所产生的“拖酸”、包揉形成的“困酸”等,则不能称之为“音韵”。

安溪铁观音可分为两大品类五种口味


安溪铁观音可分为两大品类五种口味,即清香型和火香型两大品类,其中清香型铁观音根据制作工艺不同又细分为正味和酸香两种,而火香型铁观音细分为韵香型、浓香型和陈年老茶三种口味。

正味铁观音分打青和正炒两种做法。打青做法是采青后第二天早上(凌晨5-6点左右)开始看青做茶。而正炒做法则是采青后的第二天中午12点前炒青。其成茶色泽乌绿润,香气幽雅,滋味醇厚,但带有微涩(需要关注的是,涩和甜是能互相转化的元素,所以微涩的回甘比较好)。此外,音韵明显,回甘度好,汤色金黄是正味铁观音最突出的特点。

而酸香型铁观音根据制作时间点的不一样,可细分为回青和拔青两种做法。回青做法一般是采青后第二天约下午5点炒青。拔青制法一般是采青后第二天夜里10点左右炒青。其成茶色泽墨绿,香气张扬,较纯正有音韵、带酸甜味、汤色或呈深金黄色。

此外,还有一种“非主流”做法--拖青做法,即采青后第二天下半夜以后到第三天再炒青的,称为“拖天炒”。其成茶色泽砂绿,香高韵长,音韵相对较轻,滋味醇厚,带有较强的酸味。具备干茶很绿,叶底很绿,汤色很绿的“三绿”特点。

火香型铁观音是相对于清香型的铁观音另一大品类,随着崇尚自然健康和制作工艺的日渐完善,该品类呈日渐流行态势。在业界人士看来,按照其烘焙火候控制和年限,其可分为韵香型、浓香型和陈年老茶等三种不同口味。其中,韵香型以高品质茶叶经轻火烘焙而成,其口感醇厚、香气悠扬,相比浓香型和陈年老茶,其目前市场认可度较高。而浓香型烘焙程度比韵香型更高,口感更加醇厚,“涩”味愈明显;陈年老茶一般是10年以上年限的陈年铁观音精制而成,口感和韵香型浓香型又有所不同,更注重“陈”之味道。

鉴别铁观音的优劣


鉴别精品铁观音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外行人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

察色: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味鲜溢,启盖端杯轻闻,其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

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密,韵味无穷。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说清楚,只得留待后人品断,这也正是安溪铁观音之魅力所以。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鉴别安溪铁观音的两个程序》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