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金顶的佛光,报国寺的钟声,机灵的猕猴,以及金庸笔下最具个性的郭襄、周芷若开创发展的峨眉派武功,几乎是人们对峨眉山最经典的几大印象。其实与这些美景与传说一样经典的,还有峨眉山的禅茶文化。佛教文化与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绚烂的两笔重彩,在历史上也一直交错发展,彼此影响,浸入了中华民族精神灵魂之深处。

一部峨眉山禅茶史,既是茶文化的成长缩影,也是禅宗的发展足迹,更是古代寺院经济制度的侧面反映。

绵延至今“三道茶”

如今去峨眉山,都会听到一种叫“佛门三道茶”的养生秘诀:寅卯、午未、戌亥为每天饮茶最佳时间。第一道茶,为晨饮之茶,即寅卯时辰饮茶。这道茶需在“恭前饮用”。即入厕前清饮三杯,能够将杂陈于体内的毒素秽气清洗出去,起到去秽气下浊物的神奇茶疗效果。第二道茶就是上午11点到中午1点之间饮绿茶两杯,能够起到防治口腔系统疾病,具有排毒养颜、明目醒脑的茶疗效果。而这第三道茶,就不是用来喝了,是用来洗。每天睡前半小时用浓淡相宜的绿茶清洗面部,重点是眼部,能够排毒养颜,安神补脑。

相传,这个峨眉山佛门“三道茶”的茶诀,源于南北朝时期驻锡峨眉山洪椿坪的中印度高僧宝掌和尚“一日三啖”的食茶之法。宝掌法师就是史料记载中的“千年和尚”,传说运用各种养生之法活了一千多岁。当然,这样的神话是否科学尚不考,但由此足以见峨眉山禅茶文化的养生传统。并且也可以推断,峨眉山僧人种茶饮茶习俗很早便有。

据可考的古典文献,峨眉山茶事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峨眉地区最早出现的原始农耕。最先将峨眉山森林中野生古茶择而饮之的,是远古农耕时期纷至沓来觅寻长生不老修行之术的中国远古原创道教人物。然而到了隋唐以后,佛教的兴盛和寺院经济的扩展以及当时的土地制度,佛门的种茶制度得到了繁荣的发展。

峨眉山万年禅茶始于唐宣宗在位期间,由时为峨眉山南岳临济宗第三代门人的昌福禅师创立,并创编茶道律谱《峨眉茶道宗法清律》一书,以其“人水合一、人茶合一、人壶合一、天人合一”的四大茶品、茶人、茶道、茶事理念,揽天地山水、人文性情于一体,并传授茶法给众僧人,随后传给下一位主持隆元法师。隆元法师是峨眉山本地人,对茶的种植和制作都较为精通,通过他的努力,峨眉禅茶又溶入了一些种茶和制茶的方法,并获得大量民间俗家弟子的支持和修习,此后,峨眉山禅茶遂发扬光大。

Cy260.com精选阅读

茶与佛教的千年奇缘


茶与佛教的千古奇缘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一、茶叶与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午后不食之补充的饮料。这样,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

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中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唐宋以后,佛教中的禅宗得到迅速发展。禅宗强调以坐禅的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宋代禅僧饮茶已经十分普遍。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的记载。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此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寺院饮茶及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寺院内演说佛法的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宋林逋诗曰:“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寺院专设“茶头”掌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具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众僧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每焚完一枝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

《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历史上许多僧人以煮茶、品茶而闻名于世。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他的《饮茶歌消崔石使君》诗,赞誉了剡溪茶的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五代十国时,吴僧文了善烹茶,游历荆南,被称之为“汤神”,授予华定水大师上人的称号。宋代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宋代有一种倾注茶汤于碗中使汤纹形成各种物象的游戏,称作“茶百戏”。僧徒福全擅长茶百戏,能使汤纹组成一句诗,并列四碗可组合成一首绝句。由此可见佛教徒对于茶事的鉴赏研讨可谓精妙非凡。

后世尊为“茶圣”的陆羽,虽然不是僧人,但却出身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迹也几乎没有脱离过寺院。三岁时,被竟陵西垱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一手高超的采制、煮饮茶叶的手艺。他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煮茶叶的高僧,并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前人的成就,著成《茶经》一书。书中论述了茶的形状、品种、产地、栽培、采制、煮饮和茶具等问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整个社会饮茶风俗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宋代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徒、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即现在我们常用的冲泡茶叶的方法。名冠中外的宜兴紫砂陶壶,是茶具中的珍品。相传,紫砂陶壶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中一位不知名的老僧创制的。他选用精细的紫砂细泥,捏成树瘿形坯胎,采用特殊的烧制方法制成。烧出的紫砂壶不仅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而且有很好的保味功能,泡出的茶汤醇郁芳馨,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寺院与茶叶的生产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同时有主张亲自从事耕作的农禅思想,因而许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种植茶树,采制茶叶。如唐代湖州(今浙江吴兴县)的山桑、佛师二寺,凤亭山的飞云、曲水两寺;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圈岭善权寺;钱塘(今杭州市)天竺、灵隐两寺都出产茶叶。五代十国时,扬州禅智寺,寺枕山岗,建有茶园。宋代以后,南方凡是有条件种植茶树的地方,寺院僧人都开辟为茶园。由于佛教寺院大都建在群山环抱的山腰峡谷之中,自然条件宜于茶树生长。所以,现今我国众多的名茶中,有相当一部分名茶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的。如四川蒙山出产的蒙山茶,相传是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称作“仙茶”。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宋元以后“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之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武夷岩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僧徒们按照不同时节采回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

名茶最初产于寺院中

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尤善制茶,出产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有名的碧螺春茶。明隆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屯绿茶”的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特优的质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佛教寺院在长期的种植和饮用茶叶的过程中,对栽培、焙制茶叶的技术均有所创新。茶树有喜爱温湿和耐阴的特性,为了创造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唐代湖南佛寺中创造了竹间种茶的方法。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在永州龙兴寺品尝到新采的“竹间茶”,作《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同年,刘禹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作《西山兰若试茶歌》曰:“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诗中提到在竹间种茶的方法,可使茶树有适度的庇荫环境,并且“竹露所滴其茗,倍有清气”。佛教徒们创造的“竹间茶”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茶园庇荫栽培方法。从刘禹锡的诗中,可以看到僧徒们将新采的竹间茶,经过炒焙的工艺处理,使满室生香。

这种炒青工艺方法,以往认为始于明代,其实,在唐代湖南的佛寺中就已经产生了。

中国佛教在茶叶的种植、饮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佛教与茶叶的传播

公元四世纪末,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随着中朝两国华严宗、天台宗禅师的往来,茶叶被带到朝鲜半岛。公元十二世纪时,朝鲜松应寺、宝林寺和宝庆伽寺等著名寺院都提倡饮用茶叶。不久,饮茶的风俗也在民间广泛流行起来。中国茶叶虽早在汉代就已传入日本,但到唐宋时期,由于佛教僧人的传播提倡,饮茶才成为日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习俗。唐代时,日本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到中国留学,回国时将茶种和制茶工具带回日本,在寺院附近栽种,得到嵯峨天皇的称赞。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从中国引进了寺院的饮茶方法,制定了饮茶仪式,著《吃茶养生记》一书,被誉为日本第一部茶书,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俗有重大作用。元代,日本圣一禅师将中国的“点茶法”和“斗茶”的习俗传入日本。

总之,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佛教不仅在茶叶的种植、饮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茶叶向海外传播的一座桥梁。

煮出大慈 千年沉浮禅茶一味


7月6日,大慈寺,中韩茶艺表演者向大家展示茶艺。

泡茶。

三胞胎表演中国传统茶艺。

分茶。

无相禅茶创立1200多年后,中韩禅茶表演者同台献艺

外面烈日当头,骄阳似火,大堂内轻音绕耳,茶香弥漫,令人消暑静心。昨日,为纪念成都大慈寺唐代祖师无相禅师圆寂1250年,无相禅师创立“无相禅茶”1200多年,中韩禅茶茶艺交流会在大慈寺举行,中韩双方的禅茶专业表演人士同台献艺。

茶中有道

修禅开创无相禅茶

关于无相禅师与大慈寺的渊源,大慈寺现任方丈大恩法师曾专门撰文研究。无相禅师本姓金,是唐朝大慈寺繁盛期新罗国(即现在的韩国)的王子。公元728年,无相禅师来到长安学习佛法,受到唐玄宗礼遇,入蜀求佛法时在资州(现在的资中)一住14年。

后来唐玄宗为避安禄山入蜀,路过大慈寺时,见僧人施粥济贫,便赐“大圣慈寺”匾额和一千亩田,并请来无相禅师主持扩建寺院。自此,无相禅师一手将大慈寺打造为当时成都最大的佛寺,后最终在大慈寺圆寂。

在资州时,无相禅师拜禅宗五祖弘忍的再传弟子处寂为师。无相在处寂身边学禅两年,又到寺外的金谷山中苦修头陀行。他最早创立“无相禅茶”就是在金谷山修行时期的事。

处于金谷山的石崖之中参禅悟道、静坐修行,最大的障碍是昏沉嗜睡,心不清明。为了提神醒脑,解困除乏,无相禅师逐渐养成了饮茶习惯。再与参禅相结合,融合“清静、空灵”的思想,在饮茶中使身心得到解脱,即茶中有道,就开创了禅茶之法。

茶中有禅

12道程序畅叙禅机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无相禅师饮用的禅茶主要有两种,一为当地采摘焙制之茶,一为他人奉送的蒙山等地之茶。

来到大慈寺后,无相禅师继续提倡禅茶之法,大慈禅茶沿袭“无相禅茶”而发展起来。而成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史上,也留下禅茶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过1200多年的时间历练,“无相禅茶”现已发散传播为现今大慈寺的“大慈禅茶”、韩国的“无相禅茶茶艺”以及日本的“无相茶道”。

禅茶的基本特征是在茶艺中融入了禅机,或以茶艺来昭示佛理。在禅茶的每一道程序都融汇一个佛理或昭示一种禅机。

其基本程序,分为静心、步入禅堂、焚香祈愿、圣水洗凡尘(涤具)、佛祖拈花(观茶)、菩萨入狱(投茶)、漫天法雨(泡茶)、菩萨点化(分茶)、普渡众生(敬茶)、禅茶一味(闻香观色)、即心即佛(品茶)、畅叙禅机共12道。

三胞胎同台中韩专业人士秀茶艺

昔日“无相禅茶”由大慈寺发源,今日中韩禅茶专业表演人士又在此聚首。昨日上午,中韩双方的禅茶表演人士为大家带来了近两个小时的茶艺展示。中方的茶艺表演由大慈寺禅茶研究会与四川省茶文化协会的成员联合呈现,包括“无相禅茶”、“观音禅茶”和四川特色长嘴壶禅茶茶艺表演。韩方代表演示的则为“高丽抹茶”茶艺。17岁的周双雪三姐妹首先作为中方代表表演“观音禅茶”。

三人为三胞胎姐妹,就读职业学校时曾一起选修茶艺专业。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佛教背景音乐,三人的表演娴熟优美,引人目不转睛。随后大慈寺僧人表演了“无相禅茶”茶艺,曾在世博会上表演长嘴壶茶艺的裴英杰和他的搭档表演了长嘴壶禅茶茶艺。

韩方代表玄锋说,虽然同是发源于无相禅师的禅茶,但中韩双方的禅茶茶艺还是有许多不同,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共同交流学习。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晶说,中韩无相学术研讨会及禅茶茶艺交流会曾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举行过一次,以后还将继续举行。

泡在茶碗里的成都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这首诗本来讲的是参禅与饮茶,可字字句句里透出来的天然的超脱与淡然,都像极了在描述成都人的生活态度。

成都是座泡在茶碗里的城市,未入蜀地就会先闻成都的茶文化。“在成都哪有上全天班的,都是上午上班,下午喝茶,喝茶时顺便就把工作上的事情谈了”。这话虽然成分夸张了些,但有多少外地人正是通过这句话开始靠近成都,并在抵达后透过一家家的茶馆认识真正的成都,从此就地生根,也一头栽进这茶碗里。

成都的饮茶历史悠久。既有“尚滋味,好辛香”饮食条件下的饮茶需求,也有“蒙顶山上茶”这样的饮茶条件,更有“禅茶一味”的饮茶文化。真不知是蜀人的天性淡然超脱加剧了对幽幽茶香的爱,还是茶的清幽荡涤人心,将人浸润得心境淡泊、与世无争,却又并非推责与慵懒,只是更懂生活的本质。或许两者水乳交融,早已化为一体。这就使得蜀地天生多了一味禅意。

哪天若有外地人迷失于成都,恍惚不知身处何处,不需问路,河边饮茶谈天的人可以做证,街边的露天茶馆可以做证,这里是成都。

周末了,吃茶去。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实习记者马永生摄影杨涛

千年习俗阿婆茶


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最为有名。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

“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阿婆茶”,数天前就四出邀请,筹备茶点。是日,洗涤茶具,摆设桌椅。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宾主相互招呼,依次就座,先冲茶,送蜜饯,削水果,以表主人的一片心意。冲茶时必先点茶酿,后冲满杯子,表示真诚待客。客人喝“阿婆茶”至少要喝“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以示礼貌。“阿婆茶”的流行,使许多农村中老妇女加入行列,她们围着八仙桌,嗑嗑瓜子,喝喝茶,张家长,李家短,倾吐心里话。她们喝“阿婆茶”,还忘不了自己手里的针线活,纳鞋底,绣花鞋,做五月端午节小孩穿的老虎鞋,尽在喝“阿婆茶”的过程中完成。当然,好婆、婶子也轮流作东,以表示亲密无隙姐妹情、街坊谊。

这些年,“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曾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因而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而在三毛茶楼喝“阿婆茶”,真是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千年“茶圣”到底啥模样?


昨日下午,湖北省美术院展出了一幅长5.5米,宽2米的大幅中国画,名为《陆羽皎然品茶图》,这幅画将悬挂到即将通车的汉宜高铁天门南站的大厅里。为了还原陆羽的真实相貌,我省著名画家陈立言花费一年心血,翻阅无数资料,终于考证出了陆羽的形象。

站在《陆羽皎然品茶图》前,陈立言告诉记者,一年前,天门市政府找上门来,希望能为即将建成的天门南火车站画一幅大型国画,对于画画,曾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在国内享有盛名的陈立言来说,那是简单不过的事。可是,天门市政府提出,陆羽是千年来享誉世界的天门名人,最好能表现茶圣,向千万旅客传递天门文化。

陈立言答应了对方后,但又觉得十分为难。提起陆羽,不仅在中国,就是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也享有盛名。但1000多年前的陆羽,到底长得是什么模样?

陈立言发现,国内外很多茶馆、茶厅、茶叶店都把陆羽的形象刻画成穿宽袍大袖,戴明代官帽的形象,就连1989年一家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的故乡》一书中,也将陆羽描绘成如此形象。

陈立言说,陆羽是唐代人,唐代的装束受北魏鲜卑民族的影响,亦便于骑马射箭,都是着短装,圆领柨头。悬挂在火车站大厅的画,不能再出错。

陈立言把自己关进书房,查阅了《茶经》、《中国——茶的故乡》、《5000年来中国106名文曲星》、《韵海镜圆》等大量的著作和文稿,终于考证出陆羽的形象:方脸、凤眼、八字眉、络腮胡、身着短装、布衣头巾。

这幅《陆羽皎然品茶图》,陈立言画了一年。火车站大厅悬挂的画,是给来往旅客欣赏的,如果画面太复杂,就晦涩难懂;若画面过于简单,又缺少容量,给人浅薄之感。

陆羽出身传奇,天门市所要的画究竟表现哪一个时期的陆羽?陈立言再次向书本和历史请教,他去了不少茶楼、茶社和茶叶店,看雕像、看绘画,走访过百余普通市民,询问陆羽在其心目中是个什么形象。

最终,陈立言选择了唐代宗八年的一段故事。这年,书圣颜真卿被贬任湖州太守,也正是在这一年,陆羽在浙江湖州抒山妙喜寺结识了诗僧皎然,在颜真卿和皎然的帮助下,陆羽开始修订《茶经》,继而印刷发行。其间,陆羽常与皎然大师讨论研究茶道。

这则故事虽然不是发生在陆羽的故乡天门,但如果没有浙江湖州、没有颜真卿、没有皎然,就不会有《茶经》的诞生。《茶经》三卷十章,文笔精炼、叙事扼要,流传世界,它向人们传递的正是天门千年文化积淀的核心。

从《陆羽皎然品茶图》上,人们不仅可以读到千年前的经典故事,还可以看到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写意。

在画面上,作者简单的几笔,绘出了“春天的春卷、夏日的枇杷、秋天的葡萄和冬日的茶花”,中国文化常常表现美好幻想,那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一棵树上结出水果和五谷,一年四季总是风调雨顺,是画家的思想与胸怀,亦是作者对江汉平原终于实现百年铁路建成通车,以及高速铁路带给陆羽故乡人民幸福明天的期盼。

记者汤华明

陈立言所画的《陆羽皎然品茶图》。局部放大的陆羽头像。

揭秘千年武当道茶叶


八仙观的称谓由何而来?

进武当山门,爬好汉坡,经磨针井,翻二垭子,越老君堂,便来到武当山现存九宫八观最早的道观——八仙观,其建造于元代,比明代大修武当还早两百多年。

武当山八仙观村地处武当山脉中段,海拔在600至1200米之间。其地深幽,聚气藏风,冬暖夏凉,素有云雾山村之称,在深山峡谷、悬崖峭壁间,生长着许多原始的野生茶树。

相传,八仙过海,到武当山参加玉皇大帝册封真武盛会,慕名武当道茶,在老君堂盗来太上老君用炼丹般工艺制作的修性养生的长寿道茶,八仙群聚在一片古茶树下,煮茶品茗,茶醉得道,故建八仙观。山民以这里聚仙藏气,世代植茶,成为盛产道茶而闻名的八仙观村。

武当道茶系明清贡品

武当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武当道茶良好的品质。地处北纬36度的武当山恰巧位于中国的肺部,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四季无大风,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从而构成一个和谐之地。

明代皇帝将武当山作为皇室国庙,组织全国20万能工巧匠大兴武当宫观14年,武当道人将武当道茶作为贡品由派来监修武当的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及宫廷太监,将武当道茶作为贡品带回宫廷。

自明朝以来,武当道茶即作为贡品被皇帝独自享用!

八仙观村宜种植茶叶

据有关史书记载,古时植茶、制茶、饮茶在道观寺庙风行,于是出现历代名山大川道观寺庙出名茶的现象。如碧螺春、武夷岩茶、武当道茶等就出自名山道观寺庙。

由于历史的沧桑,武当茶树在解放前夕,除深山中野生的茶树外,树龄上百年的家植茶树所剩不多,武当道茶的制作工艺则也隐藏于道人或武当山民间。

1984年,湖北省茶叶协会组织专家学者来武当山八仙观等村,通过对八仙观村的土壤、气候、茶叶内质等进行考察论证,八仙观村土地属宜茶土壤,加之海拔高,植被好,相对湿度大,发展茶叶具有比较好的生态条件。

于是,专家们撰写出了关于建立武当山名茶基地的报告,省地市决定在武当山八仙观村等建立名茶基地。于是,八仙观村从1987年开始,在村书记王富国的带领下,现已兴建茶园3000多亩,成为十堰市农业局有机道茶生产示范基地,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道茶文化之乡”。

游八仙观欣赏茶艺

桃红柳绿的三月,在武当山八仙观,身着古装的俏丽女子以纤纤葱指轻弹慢抹,在精彩的茶艺演绎中,飞扬出一曲曲古筝弦律……

武当道茶表演技艺众多,比较突出的有武当功夫太极十三式茶艺,系根据古代八仙云游武当,留恋道茶飘香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洞宾背剑、韩湘吹笛、仙姑采茶、采和挎篮、钟离摇扇、拐李炼丹、果老骑驴、国舅点礼、旋转乾坤、仙鹤展翅、道法自然、一柱擎天、万山来朝……这构成了提壶演技太极十三式!

据十堰市茶叶协会副会长、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总经理王富国介绍,在武当山道茶文化中,蕴藏着道家博大精深的修性养生健身的哲理。

好莱坞导演赞叹武当道茶

由于武当山八仙观独特的地理环境,科学施用有机香饼肥料,2001年所产道茶一次性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又因其武当道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道茶文化之乡”。

多年来,随着武当道教文化的弘扬,武当武术、文化的发展,一些海内外知名人士、茶道专家、文艺、武术名家借访武当名山或参加武当国际旅游节、国际武当武术节、武当山下民歌等活动之际,慕名到八仙观寻访武当道茶,交流武当茶道。

日本八代市市长寿川宗央慕名来八仙观茶叶总场品茶交流茶艺后,欣然写下:“八仙真神佑,养身人长青”;北京大学教授俞伟超为武当道茶题字“武当针井,天下好茶”;中国著名茶叶专家沈培和赞美武当名茶:“武当针井形态美,仙山武当道茶好”……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代表湖北省特色知名品牌产品,先后多次赴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经贸洽谈会和茶文化交流会,受到高度称赞。

2008年6月7日,中央电视台《问道武当》摄制组慕访仙山武当八仙观道茶拍摄纪录片,并作为“共祈太和”的开篇场景镜头。

20天后,美国好莱坞资深导演克里斯蒂·里比编导的长篇纪录片《圣山》武当摄制组,又慕名摄制八仙观武当道茶文化。迷人的风光、优美的生态旅游观光茶园、悠扬动听的武当采茶民歌,令人陶醉。导演克里斯蒂·里比连声赞叹“OK!OK!”

同年8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武当山地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山一江”的黄金旅游线上,博大精深的道茶文化成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里灿烂夺目的瑰宝。

链接:武当道茶

为弘扬武当道茶,八仙观茶叶总场通过挖整传统道茶工艺,生产出武当系列名茶:

武当银剑:因“武当剑”得名,属高档礼品茶,多次荣获国家金奖,国际名茶。干茶样外形扁平光滑,挺直似剑;泡之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尝之甘甜鲜爽,回味无穷。

武当针井:因武当山磨针井“铁棒磨成绣花针”故事而得名。此茶外形似针,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栗香持久。

武当太和茶:以武当山亦名太和山为创意命名,外形似龙牙形,汤色嫩绿明亮,冲入杯中似葵花朝上,是明清朝代的朝廷贡品。

武当奇峰茶:以武当七十二峰朝金顶,群峰耸峙为创意命名,干茶样条索曲美,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可口。

武当道茶王:即武当太极养生功夫茶,因其工艺源于武当内家36功法之一的太极乾坤球功得名,是武当道教养生茶道之精华。

古镇周庄千年习俗--阿婆茶


在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一种独特的饮茶习俗。

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炖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阿婆指中老年妇女)最为有名。这是本地与别处截然不同的喝茶习俗,也是古镇妇女联络感情、消闲遣兴的传统社交形式。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周庄人喝“阿婆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阿婆茶”,数天前就四出邀请,筹备茶点。是日,洗涤茶具,摆设桌椅。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宾主相互招呼,依次就座。喝茶时,主人先在桌上放上几碟腌菜、酱瓜、酥豆之类的小吃,作为佐茶菜,所以周庄人喝茶不叫“喝茶”而称之为“吃茶”!冲茶时必先点茶酿,后冲满杯子,表示真诚待客。客人喝“阿婆茶”至少要喝“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以示礼貌。“阿婆茶”的流行,使许多农村中老年妇女加入行列,她们围着八仙桌,嗑嗑瓜子,喝喝茶,一边做针线,一边聊家常,其乐也融融!好一派大家庭似的温馨!当然,大家会轮流作东,以表示亲密无隙的姐妹情、街坊谊。这些年,“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于是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而在三毛茶楼喝一杯清香纯净的“阿婆茶”,真是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千年古茶“渠江薄片”


渠江发源湖南新化县古台山,经奉家、天门、长峰等地注入资水,乃新化第三大水系,在地理志上颇为有名。

新化奉家山为奉姓聚居地,历代产茶,渠江薄片、月牙茶、蒙洱茶尤其出名。《新化县志》载:“渠江薄片、月牙茶为宫廷贡品,全国享有盛誉。”《茶谱》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乡人每年采摘不过十六、七斤”,“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奉氏族谱》载:“奉氏秘方,渠江薄片,一斤换米十升。”可见渠江薄片的制作精细、价格昂贵,因产量少,故可饮用之人少。

渠江薄片乃千年古茶,集文化与历史一身。从源头细说,是中国黑茶的鼻祖,源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两朝为贡茶。唐至五代十国时期,渠江薄片已经成为中国十大茗品之一。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将渠江薄片列为皇家贡茶,专供皇室成员使用。清代,渠江薄片继续列为皇家贡茶,有五百余年的贡茶史,是中国贡茶历史上最悠久的茶品。

据现在可考的史料记载,有宋代吴淑《茶赋》云:“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齐名。”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渠江之薄片,会稽之日铸,皆产茶有名者。”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载:“武夷、渠江二茶试之,固一水也,武夷则芡而燥冽,渠江则如铁而清香。”明末方以智《通雅》载:“渠江之薄片,唐宋时产茶地及名也。”这些记载和评价,对后人了解渠江薄片的价值很有好处。

渠江薄片制成后,外形为古铜币样,香气纯正持久,滋味醇和浓厚,汤色橙红明亮,饮用方便。渠江薄片原料选取奉家、天门的头等高山云雾茶,经两蒸两制冷渥堆后,压制成古铜币,茶叶已经消除黑茶涩味沤味,变得芳香异常。

奉家山这个小小的山村,自解放以来,很多茶叶专家和品茗高手不远千里寻找渠江薄片的踪迹,到奉家山勘察茶园,我曾有幸到过那里。奉家山一带群山起伏,峰石奇异,树木葱茏,云雾茫茫,海拔在600至1800米,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特殊,常高空阳光灿烂,山中云雾翻腾,低空细雨蒙蒙,瞬间暗淡无光,阵雨迷蒙,山色一新。有诗句描述:“云暗雨来疑是夜,山深寒在不知春。”奉家山土壤肥沃,腐殖丰富,茶树生长迅速。我曾在奉家山看到大量古茶树生于岩缝内,泉水渗于山石间,常年不涸。取此泉水,回寓所冲泡渠江薄片,茶叶在杯中翻滚,其色如铁,芳香异常。久烹于灶,锅底无滓。此举是多年前之事,现仍记于心。

周庄千年饮茶习俗 “阿婆茶”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千年古镇周庄就有充分体现,而且在周庄附近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炖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阿婆指中老年妇女)最为有名。这是本地与别处截然不同的喝茶习俗,也是水镇妇女联络感情、消闲遣兴的传统社交形式。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

“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阿婆茶”,数天前就四出邀请,筹备茶点。是日,洗涤茶具,摆设桌椅。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宾主相互招呼,依次就座,喝茶时,主人先在桌上放上几碟腌菜、酱瓜、酥豆什么的,作为佐茶菜,所以周庄人喝茶不叫“喝茶”而称之为“吃茶”!冲茶时必先点茶酿,后冲满杯子,表示真诚待客。客人喝“阿婆茶”至少要喝“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以示礼貌。

“阿婆茶”的流行,使许多农村中老妇女加入行列,她们围着八仙桌,嗑嗑瓜子,喝喝茶,一边做针线,一边聊家常,其乐也融融!好一派大家庭似的温馨!当然,大家会轮流作东,以表示亲密无隙的姐妹情、街坊谊。这些年,“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

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因而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而在三毛茶楼喝“阿婆茶”,真是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千年古县的端午茶俗


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我国的人们在端午节都有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等习俗,然而,有很多地方除了吃端午粽外,还有一个非常独特有趣的喝端午茶习俗,尤其是在千年古县松阳,自古就有“喝了端午茶、百病都走远”的说法。

①什么是端午茶?

端午茶是一种民间传统保健饮料,而且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同时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茶与端午节密不可分,端午茶是随着端午节的产生而应运而生的,端午节的由来,在民间有很多充满神秘色彩的奇幻传说,有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或助吴伐越名士伍子胥的;有说是为纪念孝女曹娥的;还有说是源于古代的祭祖节等等,尽管众所纷纭、对象各异,但是节日所表达的本意、内容、形式则大抵相似。

③端午节的历史

据大量考古研究资料证实,在新石器时期,我国有一个史称百越族人的部落,为了永久祭祀他们的祖先,并求助于龙的神威驱病消灾、除灭邪恶,于是创立了祭龙节日,即端午节。在《风土记》记载:“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正中节,故作种种物避邪恶。”因此,在传统的端午节里不仅有吃粽子、包薄饼、赛龙舟等习俗,而且还有取午时水、饮午时茶、上山采集草药等风俗。从这种意义上讲,古人创立的端午节是一个全民族自我保健、去病防疫、避邪消灾的盛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利用端午节采集各种草药,制作端午茶也不足为怪,是一种反映农业社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现象。

④端午茶的采制

采集端午茶,松阳人十分讲究,因为端午茶是家庭日常不可缺少的保健饮料。在采集过程中,人们都习惯性地搭配一些既有药用功能,又甘醇清香的草药,使配制出的端午茶更清香可口。端午茶是由石菖蒲、山苍柴、坚七柴、山木通、食凉撑、倒妞刺、鱼腥草、大发散、金锁匙、鸭掌柴、黄生芩、马蓼晓、樟树叶、插田妞、六月雪、地匣儿、金珠莲、水桐子、黄栀根、地风蓬、牛舌草、墙络、陈骨皮、铁火叉、野棉花、桂皮、艾叶、麦冬等中草药配制而成。而端午茶的制作从草药清洗开始,对采集的草药先进行分类净洗,还规定要利用端午正午时洁净的山坑水或饮用水,因为千百年来,百姓一直把午时水当作“神水”看待。传说以午时水洗过的草药制成端午茶,对防治百病更具神效;然后将洗净处理后的草药稍晾干,用柴刀剁成1~2厘米长的小段,在锅里略经炒制,再晒干或者切后直接晒干就成为松阳端午茶。

松阳端午茶,以其质朴和实用,从古代神话般的端午节中走来,伴随着千年历史,至今仍然是护佑松阳这方水土上百姓身体健康的“神茶”。松阳端午茶即便在现代医药技术日臻完善的情况下,也仍有它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会随着不受地域限制的市场浪潮,永久地流传下来,成为独特的茶文化习俗。

几千年茶马文化


在我国神秘的西南地区,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盘旋着一条被原始森林和现代化柏油马路覆盖的千年古道,它无声地讲述了千百年来茶叶入藏的故事,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程最远的文化传播要道——茶马古道。

茶马互市遗址:从古至今,天全为边茶生产基地,种植加工边茶形成传统,至今不衰。古代官方实行茶马专营,引课等制度,历代于碉门设茶马司严格加强管理,并开设“碉门茶马市”(古代四川南路边茶马批发交易中心),汉藏商贾云集,商品交易活跃,有力地促进了藏汉经济贸易往来、民族合作团结。

茶马古道不但贯穿了滇、川、藏“大三角”地带,其触角还深入到了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它既是一条把滇、川等地的茶叶输往西藏和其他地区的通道,也是东西方互接的“脐带”,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还是推动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茶马古道实现了滇、川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与藏区的骡马、毛皮、药材等物资间的交换,而负责运输这些物资靠的都是马帮和牦牛帮。

驮铃和马蹄声几乎成为茶马古道的标识。

商贸上的往来同样带动了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藏传佛教应运而生。于是,茶马古道路途上走的不再光是运输物资的马帮,还有前去朝圣转经的信徒。

古道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上,还留有当时信徒们绘制、雕刻的大量佛陀、菩萨和高僧,及各种形象的神灵动物、海螺、日月星辰等。这些或古朴或细致的艺术造型,赋予了茶马古道一种精神上的庄严与神圣,也为那遥远而艰辛的路途增添了几许宗教神秘色彩。

茶马古道因其难以想象的困难险阻和遥远漫长,渐渐被历史的洪流和原始森林地貌掩盖起来,只留下古道石板上二寸多深的马蹄印,和沿路一座座古老而神圣的玛尼堆、转经房,在告诉着人们这条道路上曾出现过、发生过的那些关于文化,关于民族,关于宗教,苍茫而深厚的历史宏章。

几千年的茶马文化


在我国神秘的西南地区,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盘旋着一条被原始森林和现代化柏油马路覆盖的千年古道,它无声地讲述了千百年来茶叶入藏的故事,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程最远的文化传播要道——茶马古道。

茶马互市遗址:从古至今,天全为边茶生产基地,种植加工边茶形成传统,至今不衰。古代官方实行茶马专营,引课等制度,历代于碉门设茶马司严格加强管理,并开设“碉门茶马市”,汉藏商贾云集,商品交易活跃,有力地促进了藏汉经济贸易往来、民族合作团结。

茶马古道不但贯穿了滇、川、藏“大三角”地带,其触角还深入到了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它既是一条把滇、川等地的茶叶输往西藏和其他地区的通道,也是东西方互接的“脐带”,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还是推动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茶马古道实现了滇、川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与藏区的骡马、毛皮、药材等物资间的交换,而负责运输这些物资靠的都是马帮和牦牛帮。驮铃和马蹄声几乎成为茶马古道的标识。商贸上的往来同样带动了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藏传佛教应运而生。于是,茶马古道路途上走的不再光是运输物资的马帮,还有前去朝圣转经的信徒。

古道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上,还留有当时信徒们绘制、雕刻的大量佛陀、菩萨和高僧,及各种形象的神灵动物、海螺、日月星辰等。这些或古朴或细致的艺术造型,赋予了茶马古道一种精神上的庄严与神圣,也为那遥远而艰辛的路途增添了几许宗教神秘色彩。茶马古道因其难以想象的困难险阻和遥远漫长,渐渐被历史的洪流和原始森林地貌掩盖起来,只留下古道石板上二寸多深的马蹄印,和沿路一座座古老而神圣的玛尼堆、转经房,在告诉着人们这条道路上曾出现过、发生过的那些关于文化,关于民族,关于宗教,苍茫而深厚的历史宏章。

千年古县松阳的端午茶俗


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我国的人们在端午节都有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等习俗,然而,有很多地方除了吃端午粽外,还有一个非常独特有趣的喝端午茶习俗,尤其是在千年古县松阳的端午茶被当地人称为“百病茶”“万能茶”,也有“喝了端午茶、百病都走远”的说法。

上山砍柴,渴了,喝碗端午茶;下地干活,累了,喝碗端午茶;哪怕小孩放学回家也要喝碗端午茶。炎炎夏日,在浙西南山区松阳县,家家户户都知道一招清凉解暑的方法,那就是喝千年流传下来的端午茶。

端午茶与端午节密不可分,在松阳,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包薄饼、赛龙舟的习俗,而且还有在门楣上插艾叶、菖蒲等风俗。特别是在端午节前后,人们会上山采集石菖蒲、山苍柴、野菊等草药,然后晾晒制作成端午茶,整个夏天就以喝端午茶来度过炎热夏天。

据大量考古研究资料证实,在新石器时期,我国有一个史称百越族人的部落,为了永久祭祀他们的祖先并求助于龙的神威驱病消灾、除灭邪恶,于是创立了祭龙节日,即端午节。在《风土记》记载:“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正中节,故作种种物避邪恶。”因此,在传统的端午节里不仅有吃粽子、包薄饼、赛龙舟等习俗,而且还有取午时水、饮午时茶、上山采集草药等风俗。从这种意义上讲,古人创立的端午节是一个全民族自我保健、去病防疫、避邪消灾的盛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利用端午节采集各种草药,制作端午茶也不足为怪,是一种反映农业社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现象。

又相传,唐景龙年间,唐道教名士、括苍山仙人叶法善游历名山大川。一路上不断听闻浙南一带遭遇瘟疫,松阳染者很多。他立即返回故乡,召集众道士采制卯山仙茶,以卯山泉水煮泡,然后倒入大缸、木桶中施茶给百姓,后来这场瘟疫就这样平息下来了。叶法善因此被松阳人奉为济世救俗的“叶天师”,这种能治病消灾的茶也就演变成了端午茶,法善施茶的故事也流传至今,已逾千年,甚至连用大缸、木桶施茶的乡俗也沿袭下来。早年,松阳各处驿站、凉亭、寺观都置大木桶、大缸,泡上整缸整桶的午茶,让行人客商自取饮用,以解夏日之酷暑。

采集端午茶,松阳人十分讲究,因为端午茶是家庭日常不可缺少的保健饮料。在采集过程中,人们都习惯性地搭配一些既有药用功能,又甘醇清香的草药,使配制出的端午茶更清香可口。端午茶是由石菖蒲山苍柴、坚七柴、山木通、食凉撑、倒妞刺、鱼腥草、大发散、金锁匙、鸭掌柴、黄生芩、马蓼晓、樟树叶、插田妞、六月雪、地匣儿、金珠莲、水桐子、黄栀根、地风蓬、牛舌草、墙络、陈骨皮、铁火叉、野棉花、桂皮、艾叶、麦冬等中草药配制而成。

而端午茶的制作从草药清洗开始,对采集的草药先进行分类净洗,还规定要利用端午正午时洁净的山坑水或饮用水,因为千百年来,百姓一直把午时水当作“神水”看待。传说以午时水洗过的草药制成端午茶,对防治百病更具神效;然后将洗净处理后的草药稍晾干,用柴刀剁成1~2厘米长的小段,在锅里略经炒制,再晒干或者切后直接晒干就成为松阳端午茶。

松阳端午茶,从古代神话般的端午节中走来,伴随着千年历史,至今仍然是护佑松阳这方水土上百姓身体健康的“神茶”。松阳端午茶即便在现代医药技术日臻完善的情况下,也仍有它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会随着不受地域限制的市场浪潮,永久地流传下来,成为独特的茶文化习俗。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峨眉千年禅与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