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爱茶人士在泡茶时很讲究用什么茶具,紫茶壶泡出来的茶好喝,是很好的选择。紫砂壶不仅要会用,还得会养,才能保证茶香。为了让更多人能用好紫砂壶、体验养壶的乐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养紫砂壶应该注意的问题。

置放环境要讲究

紫砂壶吸附性较强,所以放置的环境要求干净、不能有异味;如果放置于太潮湿或太干燥的地方,对紫砂壶来说也不太好,容易影响紫砂壶的气味和光泽。另外,紫砂壶属于易碎品,家里如果有小孩的话一定要将心爱的紫砂壶放在安全的地方。

一壶只泡一种茶

前面已经说过,紫砂壶的吸附性比较强、容易吸味;正因这个原因,所以我们一般建议“一壶一用”,即一把紫砂壶只泡一种茶,因为泡的茶种类一多容易串味,影响喝茶的口感,同时对紫砂壶的光泽也会有一定影响。

使用频率要适当

对于一些老茶客来说,一天到晚喝茶可以说是见怪不怪;而一些喝茶时间不长的朋友,可能还没养成规律性的喝茶习惯。如果是用紫砂壶泡茶,那么小编建议还是要保持一定的泡茶频率、做到持之以恒;因为泡茶频率太低的话紫砂壶容易过于干燥,而使用频率太高紫砂壶会一直处于潮湿环境中,处理不当的话容易有异味。所以,如果是要养壶,那么最好能够保持“每日一泡”的使用频率。

温润好壶要内养

有些朋友为了追求短时间内将紫砂壶养得色泽比较好看,所以会采取用茶汤去淋壶的情况。关于这一点,有业内人士指出用茶汤去淋壶,这样养出来的壶容易导致色泽不均匀,而且也无法达到真正“珠圆玉润”的效果;最恰当的养壶方式,是通过泡茶的方式让壶体内部吸收茶汤,壶体外部只需用开水淋一下即可。

不用冷水用热水

一把紫砂壶从烧制完成开始,建议从开壶到冲泡、清洗等过程,都不要用冷水,原因是未经烧煮过的水大多水质偏硬、杂质较多,用于润壶、泡茶都不同合适;只使用热水而不用冷水来养壶,还能让壶体保持较为恒定的温度,对于泡茶也有好处。

总的来说,养壶的过程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基本方法并持之以恒,就能在泡茶之余养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紫砂壶。在习惯用紫砂壶泡茶之后,所有的用壶方法、注意事项其实都会了然于胸,并且更有利于将茶泡茶,做到“壶润茶香”的境界。

编辑推荐

紫砂壶怎么养


紫砂壶的养护需要注意温壶、温茶、温杯。评价一件紫砂壶的内涵,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

紫砂壶的养护:

1、温壶;

温壶是指在放茶叶之前,先用热水冲洗一下紫砂壶,主要是为了防止冰冷的紫砂壶吸收水的热量,降低水的温度,影响口感。

具体方法是:将烧热的水,从距离10~15厘米的高度,以绕倒的方式注入紫砂壶中,约八分满,注意水柱不宜太粗,最后盖上壶盖约1分钟即可。

2、温茶;

温茶是指在泡茶之前,先加热一下茶叶,目的有两个一是鉴别茶叶的好坏,二是避免茶叶吸收水的热量。

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温壶后立刻放入茶叶,盖盖闷约1分钟即可,这种方法适合鲜嫩的轻焙火茶。二是温壶后,先放入茶叶,然后注入开水,冲水方法为绕倒。水将茶叶打湿后即盖上壶盖,并马上将水倒出。这样茶叶也能吸收热量与水分,达到温茶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焙火稍重或陈年的老茶。

3、温杯;

温杯是指让茶杯提温,目的有两个,一是避免茶杯吸收茶水的热量,导致茶水短时间变凉,影响口感。二是端起杯子品茶时,手与嘴唇能感受到较舒适的温摩。

这个程序比较简单,方法比较简单,将热水冲进杯中稍待片刻再倒出即可。

紫砂壶适合泡的茶:

1、紫砂壶泡茶,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者,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壶音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

2、容量在200ml以下的平矮紫砂壶最适合喝铁观音,因为茶壶可以在瞬间达到高温,正好满足了铁观音的冲泡要求。(如书扁、合欢等)

3、普洱茶、红茶要求保温时间长,用较高深、窄长的250ml左右的紫砂壶饮普洱茶、红茶的最佳(如石瓢、西施壶等)。

4、250ml左右的广口紫砂壶是泡绿茶的较好选择,因为绿茶不适宜长时间的高温浸泡,它要求茶具必须尽快散热(如仿古壶、井栏壶等)。

宜兴紫砂壶怎么养


宜兴紫砂壶最简单的养法用开水泡一个小时,再用冷水泡一个小时。再用开水泡一个小时,然后自然晾干,就可以用了。一个壶要固定泡一种茶,比如绿茶、乌龙茶、红茶等。乌龙茶、红茶等发酵茶,都要洗茶的,第一遍的茶水,大约沸水泡30秒,水倒出来,这水可以浇壶的。第二遍的可以喝了。茶壶清洗只要用水冲干净就可以了,千万不可用洗洁剂。

养壶的方法主要有:

1、新壶新泡首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重香气的或重滋味的,如果讲究的话,都应专门备泡的壶,同时也可使新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把壶淹没,用小火煮壶,将茶叶同时放入锅中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待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又无异味处,自然阴干即可使用。

2、新壶使用时应首先用茶汤煮一番,除去新壶的烟土味和洗除污垢即可使用。

3、旧壶重新使用,应做到每次冲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开水洗涤残汤,以保持清洁。

4、注意壶内茶垢。有些人泡用完后,往往只除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存在茶壶内随壶阴干,日久后累积茶垢。但如果维护不当,壶内就易生异味。所以在泡茶前应以滚沸开水冲烫一番。

5、把茶渣存在壶内养壶,这种方法不可取。茶渣闷在壶内易发酸馊异味,有害于壶,饮后也有害于人体健康。

6、壶在使用时应做到经常擦拭,并应不断用手抚摸。久后不仅手感舒服而且能焕发出紫砂陶本身的自然光泽、浑朴润雅,耐人寻味无穷。

7清洗壶的表面时,可以用手加以擦拭,洗后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柔细的布擦拭,然后放于干燥通风又无异味处阴干,久而久之,自然会与这把紫砂壶发生深厚感情。

宜兴紫砂壶简介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紫砂壶的藏与养


紫砂壶至兴起时开始便受到广泛的喜爱,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紫砂虽然受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处于低迷的状态,但通过新一代的努力紫砂重新步上了正轨,特别是80年代初,国内外均掀起了“紫砂壶热浪”,收藏者与日俱增,甚至一些人到了疯狂与痴迷的地步。紫砂壶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紫砂壶的藏

宜兴紫砂壶制作水平档次拉得特别开,有几十块钱买一把的,也有几百上千,成千上万的。紫砂壶爱好者买什么档次的壶,首先要看你的经济实力。当代不少中青年陶艺师,他们的制作水平和艺术气质都相当不错,只是目前尚未成名或名气不大,作品的价格就低得多,他们之中肯定会有些人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名家或大师,这就得看你的眼力了。玩紫砂跟收藏书画是一个样,有时在低档产品中,偶而也有可能选出古拙朴实的好壶来,须知黄金本是从沙里淘出来的,关键还是在于你会不会“淘”了。

当我们面对紫砂壶,入目的第一感觉就是泥质,不论它是哪种泥色,都应具有纯净的温润感觉,看上去色泽鲜洁。壶的优劣跟泥质的高低有关。这高与低包括泥料本来的质量和烧炼的火候,“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沙土气。”不过,新买的壶外表总不及用过的那么光泽,新壶通常保留着泥土的天然本色,有一股土腥味,显得粗、燥、亮。而旧壶细、润、柔,原因是壶内石英分子在不断的冷热水交替中起着变化,再加上持壶者悠悠品茗时用手摩挲,使色泽润滑光华。旧时有些藏壶家买了壶出钱请人家先用上几年。制壶史上一些著名的陶艺家,他们能够把壶“养”大之后的相貌估准,这个就是他们技艺高超之处。所见的一些传世名壶,壶身莫不光润古雅,藏壶家称之为“色浆”。

选藏紫砂壶还得看制作工艺的精湛与否。壶体造型与附件的配置,它们各个方面的比例是否恰当,外轮廊线段结构上的缓冲过渡以及明暗面的技法处理,空间与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等。

其中壶盖最容易暴露出工艺的优劣。明清两代大师的作品,一般将壶盖盖上便能把整把壶拎起来,这代表着制壶技艺的高水平。通常口盖关系要紧密通转、平正妥贴,圆形壶盖的精细微妙处在于通转不滞且准合无间隙摇晃,倒茶时无落帽之忧;方器和筋纹器的盖子,从各个方面盖上去,都要能和颈肩吻合。

壶的装饰内容与壶的形体要和谐统一。一把紫砂壶佳作,除了它的形态美外,要达到形神兼备,气质要好,有了内在气质,才可久玩不厌,越用越有通灵之感。

二、紫砂壶的养

有的藏壶家购壶后只知鉴赏,不大懂得“养”壶。一把壶烧成后,由于胎骨火气重,紫砂间微孔结构松,壶性很脆,容易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只有通过“养”才能改变其性格。买来新壶,最好把它浸泡在锅内冷水里,水里放把茶叶,煲上半个小时,先除掉壶上的土味、杂味和蜡质,便可用来泡茶了。

“养壶”主要靠茶叶来养,一般选用绿茶,绿茶性温,茶叶以当年产新茶为佳。茶叶的等级要高,越是紫砂壶精品越发要上等茶叶,泡茶的水也要质好,最好用山泉水或矿泉水。泡茶也讲究,先用沸水浇壶身外璧,品茗者常说的“润壶”,然后再冲水。品茗时若常用湿毛巾抚摸壶身,则润扑之色油然而生。玩赏家常喜爱多把壶轮番使用,并习惯饮什么茶用什么壶,饮红茶用甲壶,绿茶用乙壶,乌龙茶改用丙壶,严加区别,不相混淆。

茶壶每次使用后,壶身应擦拭干净,壶内残茶剩汤不必立即倒弃。这倒不是为了过后再饮,因为紫砂有一定吸水性,残茶留在壶内任其吮吸,时间久了,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壶暂时不用,壶身内外擦干爽,不积湿气,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紫砂壶切忌包裹式密封,封闭久后易生“霉斑”。壶的保存要注意勿让它沾油烟,污染后难洗涤,洗刷时不要使用清洗剂,这样很容易破坏“色浆”。

紫砂壶的藏与养都是需有一定技巧的,而收藏紫砂壶要理性的对待,买紫砂壶你的用途是什么需要明确,方能正确选择所需,泡养紫砂是一门学问,静心静气好好“伺候”会让你有成就感的。(文章来源:网络;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紫砂壶不仅会用 还得会养》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1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