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江山还要文人捧,堤柳至今尚姓苏。”这是近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在《咏西湖》中的一句诗。的确,在文人的笔下,描绘出了许多名山胜景,让后人慨叹。中国茶,历来与文化密不可分,文人雅士争相呤颂,蔚成厚重“茶文化”大观。自唐以来,描写茶章的作者达千人以上,所作诗、词、赋难以统计。在文人的热捧下,“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茶,名扬四海。而黑茶,也能在茶诗茶赋的浩海中,找到咏唱它的佳作。清代两江总督陶澍,嘉庆二十年在北京举行消暑集会,除以安化黑茶招待客人外,还作长诗《咏安化茶》一首,使安化黑茶名动京畿。但是,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品质优越、龙行天下的黑茶而言,这样的“势”显然还远远不够。应挖掘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黑茶,在民间就传流着许多山歌、民歌、只要稍加整理,就可成为文艺精品,如“十二月采茶歌”,制“千两茶”的“踩茶号子”等。它们的语言生动质朴、自然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茶乡风味。特别是“踩茶号子”,在压制“千两茶”时几个大汉如吼般同声呐喊,粗犷而不失韵调,自然而不失节律,颇有原生态民歌之风。

“压起来呀/把杠抬呀/重些压呀/慢些滚呀/大杠压得好呀/脚板稳住劲呀/小杠绞得匀呀/粗茶压成粉呀/细茶压成饼呀/香茶销得远呀/好茶治百病呀/黄肿包吃了能消肿呀/要止泻病喊得应呀/又止渴来又提神呀/无名肿毒冒得生呀/喝它几碗赛雷公呀/噢哩喂哎喂哩伙呀/压了一轮又一轮呀。”

这支“踩茶号子”,喊时韵腔很足,如果配上音乐,绝不会逊色于“九月九的洒”、“好汉歌”、“走西口”等曲调。这应该是我们文艺家们最好的创作素材。因此,应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全面系统地搞好黑茶文化的挖掘、整理、提升工作,利用影视、歌曲、节会等形式,大力弘扬黑茶产业茶文化,得升黑茶产业经济济价值的扩散效应。

cY260.com编辑推荐

说说有关于茶叶野史 苦丁茶文化


关于苦丁茶,又叫紫笋茶,传说是茶女阿香用鲜血所染红的,当然这个传说不可信。不过关于苦丁茶的传说和野史趣闻倒也不止这一桩,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下,关于苦丁茶的文化。

在唐天宝得到了杨贵妃之后,就开始诏告天下,访长生养颜秘方,杨光庭在偶然的机会下得知了当地有一道茶叫着苦丁茶,有着很神奇的养颜美容功效,于是采摘后献杨贵妃饮用,没想到效果奇佳,唐玄宗于是命令司空山年年进攻。

唐朝之后的明代,根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患"结宫",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便秘,在岭南有一赤脚中医用苦丁茶进攻,治愈了明太祖的顽疾,于是苦丁茶就成为了贡品。

明朝之后,清朝的野史中也有流传一个传说,慈禧太后中年以后,有严重的糖尿病,太医试了各种方剂都于事无补,遂向民间征求良方,当地有百姓有用苦丁茶治疗糖尿病的实例,于是大胆向朝廷进攻苦丁茶,慈禧太后饮用之后病情减轻。当地的百姓见太后龙颜大悦,于是就请降旨保护苦丁茶,避免过度采摘而频临灭绝,太后准奏。

在近代,还有朱德元帅在1927年9月下旬,率领南昌起义的时候,因为当地气候炎热,不少士兵昼夜行军导致头痛发热,加上口干舌苦,当地的百姓于是采摘了苦丁茶给起义的军官兵们煮茶水后,效果奇佳,一度还被封为神茶。

上述就是关于苦丁茶的趣闻历史介绍,当然其中真真假假有一些水分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辨清,权且当着茶余饭后的一段趣闻,也算是增长一番茶叶见识吧。

关于中国茶文化知识科普


中国可以说是茶的故乡,饮茶的历史,也是在中国存在几千年的厉害,茶的品种也有很多,比如红茶、白茶、乌龙茶之类的。那么关于中国茶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是一种半发酵的茶,透明的琥珀色茶汤是其特色。

最能体现中国茶文化特色的当数乌龙茶,因为乌龙茶的品尝比较讲究,冲泡也颇费工夫,因而人们称它为"功夫茶"。

毛尖茶文化——讲述关于信阳毛尖的故事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一直都有“绿茶之王”的美称。那么拥有这么高荣誉的信阳毛尖,一定有着很特别的故事才使它一直被广大人民牢记,具体是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在河南名茶信阳毛尖产地的茶山里,随处能够看见一种尖尖嘴、大大眼、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小鸟。这种鸟叫嚷起来可好听啦,因为它爱蹲茶树林,爱捉茶树虫,茶农特别喜欢它。据说,茶山上那棵又高又大的老茶树,一定是这种鸟儿衔来的种籽种活的哩。在茶乡,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特别久特别久往常,这一带山上本来没有茶。官府和老财霸占了山林,逼迫老百姓给他们开山造地。乡亲们脸朝黄土背向天,日出干到太阳落,又累又饿,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瘟病,死了特别多人。

有一个叫春姑的姑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到处奔跑,想找一位能给乡亲们治病的人。

一天,春姑在彩云山上遇到了一位采药老人,便向老人说出了心底的苦衷。老人听后,叹息连声,想了一会,对姑娘说了一件上辈人讲的奇闻:依旧洪荒时期,神农氏曾经跑了特别多地点,尝遍了百草,找到了一种宝树。

这种树的叶子片片都是宝贝,只要人们喝了用它煎的汤,便神清目爽,积劳顿消,百病可徐。这种宝树在啥地点呢?老人也说不准。他只听说一直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架大山,涉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够找到了。

为了搭救乡亲们,春姑历尽艰苦险阻,克服重重艰苦,终于翻过九十九架大山,涉过九十九条大江。可就在这时,她也得了可怕的瘟病,倒在山泉旁了。神秘的山泉水将漂来的一片树叶送进姑娘口中,顿时,春姑苏醒过来了。不仅苏醒了,还感到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呢!

春姑从口中取出那片树叶,她想:这一定一定是那种宝树上的叶子吧!因此,顺着山泉向山上寻去。果然,在泉水尽头的大山巅上找到一棵大树,树叶和救了她生命的那片叶儿一模一样。春姑可高兴啦,爬到树上,摘下一粒金晃晃的种籽,不由得看着它唱起歌来。

她的歌声惊动了一位银须银发的老者,他一定是人人敬慕的神农氏。神农氏走到春姑四周,捋着胡子把姑娘打量了一番,赞成地说:“你真是一位好心的姑娘。这树叫山茶树,种籽采下来,必须在十天内播进土里,才能成活!”

春姑一想:糟啦!我来查找宝树的时候定了九九八十一天,十天内如何能送回去呢?便失落的哭了。她的泪水激动了神农氏老人家说:“好赖娘,不要失落,我给你想个方法!”只见他拿出神鞭,“叭叭”抽了两下,好看的春姑急忙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小画眉。

神农氏对小画眉说:“你赶快飞回去,等到茶籽种上,露出芽芽时,只要你忍住不笑,再象刚不久那样失落地哭一场,你就会变回本来的模样。”春姑可高兴啦,她拍拍翅膀点点头,表示明白了。接着,拜辞了神农氏,衔起那粒金晃晃的茶籽,就飞上了天空。

抹茶文化


抹茶源于中国,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早在唐朝年间,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斗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由此可见,中国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比现今的乌龙茶道还早了几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来,却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中国抹茶道遂告失传,形成历史断代。目前在世界上颇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过当年的遣唐使荣西在中国学成后带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誉为日本之最。

抹茶的生产

1.抹茶(Matcha)的栽培--覆盖

抹茶(Matcha)的原料是碾茶,碾茶仅用春茶制作。除了严格的肥水管理以外,它的制作有两个关键词:覆盖和蒸青。春茶在采摘前20天必须搭设棚架,覆盖芦苇帘子和稻草帘子,遮光率达到98%以上,也有简易覆盖,用黑色塑料纱网覆盖的,遮光率只能达到70~85%。实验证明用不同材质、颜色的物品给茶遮光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日本学者竹井瑶子的研究显示∶“覆盖遮荫改变了光照强度、光质、温度等环境因素,因而影响到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 露天茶不含B-檀香醇、苯甲酸及其酯,除低级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外,其他香气成分的含量明显低于遮荫茶”。经过覆盖的绿茶叶绿素和氨基酸明显增加,类胡罗卜素为露天栽培的1.5倍,其氨基酸总量为自然光栽培的1.4倍,叶绿素为自然光裁培的1.6倍。

2、抹茶(Matcha)的加工--蒸汽杀青

采摘下的新鲜茶叶当天杀青干燥,采用的是蒸汽杀青法。日本学者深津修和上美智子的研究分别表明,在蒸青过程中,茶叶中的顺-3-已烯醇、顺-3-己烯乙酸酯和芳樟醇等氧化物大量增加,并产生大量的A-紫罗酮、B-紫罗酮等紫罗酮类化合物,这些香气组分的先质为类胡罗卜素,构成了抹茶(Matcha)特殊的香气和口感。所以,覆盖栽培的绿茶并且蒸汽杀青的覆下茶不但香气特殊,色泽翠绿,味道也更鲜美。

3、抹茶(Matcha)的碾磨――茶叶超细粉碎。

抹茶(Matcha),其本意就是用茶叶超细粉机碾磨的茶。磨茶的石磨称为茶磨,北宋诗人黄庭坚最早记述茶磨∶“浸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计尽巧极至迂磨,信哉智者能创物。”茶磨跟我们平时看到的磨豆浆面粉的石磨完全不同,制作极其复杂。现代中国茶磨已经绝迹,据说在日本,目前能够制作茶磨的工匠也只剩下不到10人了。石磨运转缓慢,一台茶磨工作一个小时,生产的抹茶 (Matcha)只有40克,还不到一握。抹茶在显微镜下呈现为“不规则撕裂状薄片”,其颗粒度为2~20微米(680~6800目),这几乎是现代所有的机械粉碎所不能攀登的高度。日本石磨专家、三轮教授用当代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电子设备对古老的石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后,得出的感叹是:“对于抹茶 (Matcha)来说,至少在目前,任何机械碾磨都不可能胜过石磨。”现在已经有更先进的粉碎设备了-球磨抹茶机,总体效果球磨抹茶机比石磨要好。

信阳毛尖茶文化的诗词 茶文化知识的诗词


信阳毛尖茶诗、茶歌、茶俗以及古老的信阳毛尖传说,美丽动人,古今传诵。那么信阳毛尖茶文化诗词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信阳毛尖茶文化的诗词,一起来看看。

信阳毛尖茶文化的诗词

鹊桥仙春满茶乡

李乾山

清风料峭,路遥山远,欣喜东君又到。

晨烟飞起多云飘,抬望眼,雪融梅俏。

小桥流水,启人心窍,忙了采茶姑嫂。

春潮袭地卷花朝,辘辘脆,余香袅袅。

戊寅品茗信阳毛尖

王澄

高朋入座清风至,几缕夕阳簸影斜。

竹馆初煎云涧水,清斋细品雀舌茶。

茶能醉我何须酒,墨亦香人足胜华。

丝管声声吟画壁,轻烟袅袅戏诗家。

戊寅与呤友谈茶论道

胡秋萍

丝竹绕梁耳畔萦,闲来端坐问茶经。

清香一缕参禅意,雅趣三分会友情。

心系诗园勤有句,窗含夕照静无声。

身居闹市寻幽处,云涧深深忘利名。

子安茶赞

李兴国

日丽风和访古丘,茶林披翠庆丰收。

千层碧浪浮香气,万顷琼枝泛緑油。

壁立岩峰生紫笋,水飞石涧涌清流。

子安独得山河秀,细品润心亦润喉。

青峰云雾茶

吴曾俊

青山叠叠复重重,到处峰峦馥郁同,

云绕碧枝香千里,银针雀舌沐春风。

重上九华山

王天福

一年一度到茶山,不赏奇葩觅嫩尖

袅袅青丝云岭暖,芸芸清气月光寒。

霞飞翠谷芝兰秀,雾绕青丛碧若烟。

花甲老翁招贵客,铭香四座饮犹甘。

茶乡即景

柴明成

茶乡品茗话桑麻,春暖清明乐万家。

红杏枝头抒芳秀,嫩黄翠柳萌新芽。

牧童放牧驱牛走,村妇采茶云雾崖。

心巧绘成山色美,映红两颊满天霞。

咏春

雷云霆

何来绿树一丛丛,栽遍青山碧岭中。

夜月笼烟浮瑞气,晴空映日起香风。

佳人拾翠春相问,良侣踏青心尽同。

借问陆君知得否,评茶应赞豫毛峰。

茶韵

嗜好无为为爱茶,年年梦魂绕山崖。

最思春季风摇绿,更恋雨前露润芽。

寒夜宴宾堪代酒,清晨催兴应观花。

须知片片皆辛苦,纤手双双血映霞。

信阳毛尖茶文化的诗句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雪中偶题》

7、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

8、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张籍《夏日闲居》

9、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李咸用《访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茶文化的诗句

1、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2、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吕岩《大云寺茶诗》

3、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4、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茶诗》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钱起《与赵莒茶宴》

6、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元稹《自述》

7、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曹邺《题山居》

8、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郑谷《雪中偶题》

猜你感兴趣:

1.校园信阳茶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2.信阳毛尖茶的传说

3.信阳毛尖的茶文化是怎样的

4.信阳毛尖茶鉴别方法

5.信阳毛尖茶品种

关于安化黑茶的历史


安化黑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遇到下雨,把茶搞湿了,茶商心里很难过,扔掉,又可惜。他们到了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死了很多人。村民们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长霉了,不值钱了,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事实上,安化黑茶的产生,比传说中的要早得多。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

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杀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有松烟香,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却绕道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合他们的口味,而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

安化黑茶至晚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有明一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资江沿岸各处,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业繁荣的市井,如黄沙坪、酉州、苞芷园、小淹、边江、唐家观、雅雀坪、东坪、桥口等地。

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祁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

把茶叶制作成立柱的形状,经过炒、渥、蒸、踩等数道工序,一方面增加了有限体积内茶叶的重量;另一方面是黑茶品质形成之必需。“百两茶”、“千两茶”系列有一个总的称呼——花卷。有三重含义:一是用竹篾捆束成花格篓包装;二是黑茶原料含花白梗,特征明显;三是成茶身上有经捆压形成的花纹。茶呈圆柱,像一本卷起来的书,故称“花卷”。另外,在“祁州卷”和“绛州卷”之外,有老牌本号加料绛州卷,品质最高,号称“卷王”,历史上产量极少。

关于安化黑茶的发展


近年来,安化黑茶产业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茶农积极性高涨,茶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07年全县新建、改造的茶园达1.825万亩,现有茶园总面积达10.9万亩,产量达到10225吨,产值14480万元,其中黑茶产量8825吨,产值12590万元。同时引进外资近2亿元开发茶叶产业,其中中粮集团投资1亿元,湖南怡清源茶业公司投资4500万元,湖南可耐尔农业发展公司投资4000万元。

该县黑茶产业发展思路是,通过统筹规划,大力整合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茶农发展生产;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拓宽市场;在开放的基础上,加快企业改制步伐;积极推介宣传安化黑茶产业和安化黑茶品牌,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安化黑茶资源优势,力争在10年内将安化建设成为拥有茶园30万亩、年产茶3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的中国黑茶之乡。

2008年,益阳全市茶叶总产量达2.1万吨,总产值达8亿多元。其中黑茶总产量达到1.8万吨,黑茶创产值6亿多元,比2006年增长4倍多。益阳已成为中国较大的黑茶生产基地,也是目前较为活跃的黑茶文化发展基地。

2009年10月,首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在益阳茶业市场隆重举行,“中国黑茶之乡”称号正式花落益阳。

古劳茶的茶文化


古劳茶的茶文化

历史上鹤山是茶叶产区,尤以古劳茶闻名遐迩,而当地饮茶民俗源远流长,茶文化丰富多姿,直至今天仍为人所称道。

一、香飘万里的古劳银针

历史悠久的古劳茶叶,抗战前茶田逾4千亩,盛产于丽水、茶山、麦水、下六等地,仅丽水一个茶区达千亩,有翠岩、龙芽、雪菊、白露、银针等品种,尤以茶山石岩头产的翠岩银针素负盛名。事因西江水从北向南直冲茶山,被石岩头顶着,使西江水转向东流,造成茶山石岩头一带云遮雾障,露水丰富,适宜植茶。据道光版《鹤山县志》称,“最佳者曰石岩头茶,以其生于石上,味特香烈”,又据《鹤山农业志》记载,“古劳银针茶形似寿眉(国内名茶),尖如针,叶背显毫白如银,叶底青翠,茶汤浓滑芳香,远胜寿眉数倍,”并具有“头泡火气味,二泡糖生香,三泡神怡然,再泡味尚醇的特色”。传说,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曾专门送古劳茶叶给宋家三姐妹品尝,可见其地位之特殊。古劳银针、龙芽等名茶,曾经越洋过海,远销欧美、澳大利亚,故那时古劳茶有香飘万里,名传五洲之说。

二、女子出嫁要带“永结同心”茶壶

作为茶乡古劳,民间喝茶之风甚盛,古(劳)、麦(水)、丽(水)、维墩、坡山等地尤甚。不少农家是喝自制的茶叶,其工艺很讲究,茶叶采自早上露水未干之前的茶芽,通过杀青、揉搓、初炒、做条、摊凉、焙干等一整套工艺,使茶叶达到浅绿明亮,清香回溢的品质。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置有一到几套茶具,还有竹制、木制的茶台,大户人家更有酸枝、坤甸等高档茶几与景德镇茶具、始兴朱砂壶等精品。女子出嫁,要带有“永结同心”的茶壶和用来保温的茶箩(如图)。结婚拜堂,要向高堂及亲友敬奉一杯上等银针,每月初一、十五,新媳妇要向长辈斟茶这是惯例。最具特色的莫如流传很久的“焗细茶”习俗。

所谓“焗细茶”或叫“饮细茶”(细茶泛指上等青茶叶)的民俗,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据老一辈的“茶骨”说,明末清初,古劳各地已有聚众饮茶习惯,推算起码有几百年历史。农闲期间人们交往频密,能维系感情,增进妯娌和睦的活动当推“焗细茶”了。

三、“焗细茶”有一套规矩

古劳“焗细茶”,虽然没有闽浙、潮汕的茶道这么复杂、繁琐,但它也中规中矩,不能乱套。大体按以下程序实施:

首先是发通知,多数由年长者发起,一般在午饭后通知各家各户,那时尚未有电话,主人就到村心高喊“来饮细茶啰”,好在房舍密集,鸡犬之声相闻,左邻右舍的婶姆心领神会,自觉来“焗细茶”,有的自带茶杯,甚至担櫈仔,小孩子也跟来凑热闹。

接着主人将厅堂打扫干净,或在院子的树下,摆好桌椅,客人进屋后围住茶枱坐定,年长者坐在对着大门口的正席。然后,主人端出自制的上等银针,用瓦煲煲好约90度的“虾眼水”泡茶(据说水太滚烫会破坏茶味,以90度为宜),泡茶用水,一般采自当地的水井,茶乡井水清澈甘冽,适合泡茶。待闻到茶香,主人用“企身”茶壶,倒进各人面前的茶杯。饮茶也有规矩,一要先斟人家,自己包尾;二要斟齐后才一起举杯品茶;三是喝剩的茶末不能倒在地上,否则视作对主人不敬。之后边斟边喝,边品边聊,气氛融洽,其乐融融。此时,主人视人数多寡频频加茶叶,保持特有茶味。有的准备一些瓜子、糖果之类待客,增加气氛。据说,茶过三巡,有的心存芥蒂的妯娌,在品茶中相互谦让,将不愉快的事一扫而光。

一个墩(村)有人带头,其他婶姆便跟着干,今天你“焗细茶”,明天我来请,周而复始,形成不成文的规矩。此项民俗以往一般在已婚妇女中流行,续后,青年女子和个别男子汉也参与其中。

关于安化黑茶的冲泡


1、茶具的搭配:冲泡黑茶宜选择粗犷、大气的茶具。一般用厚壁紫砂壶、陶壶或如意杯冲泡;公道杯和品茗杯则以透明玻璃器皿为佳,便于观赏汤色。

2、用水选择水质:泡茶用水一般以泉水、井水、矿泉水、纯净水为佳。水温:水温要高,一般用100度沸水冲泡;也可用沸水润茶后,再用冷水煮沸其滋味更佳。茶水比例:高档砖茶及三尖茶茶水比为1:30左右,粗老砖茶为1:20左右。

3、冲泡方法:冲泡黑茶时,较嫩的茶多透少闷,粗老茶则多闷少透。粗老茶也可煮饮,每个茶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真品黑茶才有其特定功效。

第一步:投茶将黑茶大约15g投入如意杯中。如意杯是泡黑茶的专用杯,它可以实现茶水分离,更好的泡出黑茶。如意杯是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它的最大特点是方便、快捷。

第二步:冲泡按1:40左右的茶水比例沸水冲泡。由于黑茶比较老,所以泡茶时一定要用100摄氏度以上的沸水,才能将黑茶的茶味完全泡出。

第三步:茶水分离如果用如意杯冲泡黑茶,直接按杯口按钮,便可实现茶水分离。再将如意杯中的茶水带入茶杯用直接饮用即可,也可直接用如意杯饮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关于黑茶文化的开发》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