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依附于茶树枝干而生,伴随着枝干的形态蜿蜒盘旋。或灰白如干菌,或碧绿似春草,千变万化极尽自然之美。

这就是茶树地衣。许多古茶园内,地衣与苔藓在茶树之间最为常见,放眼望去,满是沧桑与原生态的欢愉景象。从西双版纳雨林深处的刮风寨,到武夷山正岩山间的牛栏坑,全国各地茶区,你都能寻觅到这些附着于茶树表面的身影。

在市面上,这样带有苔藓地衣的茶往往售价较高;许多商家在宣传自家茶叶的时候也以地衣为产品亮点……那么为什么带有地衣苔藓的茶较为被市场青睐?地衣苔藓究竟是何物?

老单丛、普洱、岩茶……

地衣是市场敲门砖

伴随着懒散的秋阳,我走进这家位于重庆市南桥寺的“老单丛茶铺”,老板是个中年人,顾客上门自然泡茶以待。

闲聊几句,老板开始极力推荐某款老单丛。为了证实其所言“原生态、无污染、自然健康”的观点,拿出手机给我看了许多茶山拍摄的实景图。图中的茶树深处高山峻岭,根部及枝干被大量苔藓、蕨类地衣围绕,甚是美观。

“你看这茶树上的地衣,就是树龄很长的标志。我们茶区的茶,从来没有人管理干预,任其自然生长。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伴生植物!我们还有一款等级较高的老单丛,你能喝到其中淡淡的清新青草味,这就是地衣的魅力了!”

至于价格,稍微计算便可知道,以“地衣”为卖点的老单丛,相较于口粮系列的同类茶几乎高出50%以上。虽然没有在产品信息中详细标注,但俨然成了好茶的代名词。

无独有偶,打开网上销售平台,不论单丛、普洱、岩茶……但凡稍微有所名气的店家均附带着产品的工艺、原料、审评的图片。其中在原料的介绍中,价高的茶往往都有一幅茶树枝干特写图,与上述老板给我看的图片略有神似。

而价格方面,自然也比其他产品稍高一些,大约在30%以上。当然,一些“镇店之宝、茶王、茶后”就需另算了。

茶树的地衣苔藓越来越成为商家推销产品的有力方式之一,而销量方面,这些有地衣实物图的茶,常常也处于同类产品的平均销量以上。为什么带有地衣苔藓的茶卖得更好?茶树地衣究竟是什么?

部分专家:茶树有疾,疾在腠理

若要理清茶树地衣、苔藓的利弊关系,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茶树地衣、苔藓到底是什么?通过这篇2008年昆明植物研究所曾发布的调研论文《云南茶树上的附生地衣》我们能有个大致轮廓。

在其摘要中指出:对云南茶叶农场中的附生地衣进行调查发现:附生在茶树上的地衣有25属,51种;其中,45种是首次报道附生在茶树上,包括2个中国新记录种:癞屑衣和阿曼原胚衣,以及20个云南新分布种。

壳状地衣的共生菌丝侵入茶叶树干外皮层组织,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地衣酸,一定程度地加速了农场中茶树的老化;靠近茶树发芽点生长的壳状地衣和叶状地衣,造成芽体发育不良,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影响。

这份有多位科研人员参与的调研报告同时也详尽地标注了如何科学规范地清楚茶树表面的地衣与苔藓。不得不说在科学的结论面前,地衣与苔藓确实是阻碍茶树生长的“绊脚石”之一。

不止这份科研结果,其实早在1956年至1959年间,我国就有科研队发布了《茶树苔藓地衣的调查及防治研究》文献。部分摘录如下:

“……群众称之为茶胡子、青苔、茶虱等。苔藓地衣对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很大,茶树枝干被苔藓地衣包围的,就不能萌发新芽,茶树生长不茂盛,同时地衣有菌丝,苔藓有假根、侵入茶树皮层,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养分,且苔藓地衣蔓生在枝干上也妨碍光线的照射,茶树生长势渐弱、产量减低……”

为什么茶树常有地衣苔藓相伴?这与树龄、温湿度、地势、土质、水源的影响都密不可分。

但是,我们仍需明白一点:无论是如今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三坑两涧”,还是祁门红茶的原产地。茶树是一种喜阴的植物,对漫射光更加偏爱。所以盛产好茶的地方常常较为潮湿,日照短且云雾长。这样的环境中,苔藓地衣自然不足为奇。

上述的调研结论,也要结合彼时“促产量、集中管理”的背景来说,具备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比如把遮阴的大树去掉一部分。比如适当减少茶树密度,去掉茶树周围部分植物以保证茶树养分等。

那为什么如今带有地衣苔藓的茶卖得更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市场的角度加以考量。

茶商茶农:市场需求决定经济价值

带有地衣的茶销量更高,而茶品价格与茶农、茶商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亲自走访茶山的茶友应该都知道,地衣与苔藓并非某个特定茶区才有的景象,从普洱到岩茶,从绿茶到单丛,可以算得上屡见不鲜。

即便没有上过茶山的朋友,应该也从朋友圈的图片中体验过那种苔藓包裹茶树的自然沧桑之美。这也是茶商与茶农们认可的两个“准则”:树龄够长、原生态无污染。

知名寻茶人胡锦明这样描述地衣:“十多年间,我遍寻了不少云南各地的大小茶区。越是深处密林,越是人迹罕至,茶树被地衣苔藓依附的情况就越加明显。但我不觉得这是很大的坏事,相反,如果某个茶园一棵茶树上都看不见一点苔藓,那我会觉得这里的生态有问题。”

老胡的观点代表着市场上一部分茶商的看法。但不止茶商,大部分消费者也更愿意购买苔藓地衣情况显著的茶叶:“因为这些东西(苔藓)看起来很有感觉,就是茶树在自然环境中的样子。”

对茶叶有更加深刻认识的茶友还表示:“苔藓与地衣这样的伴生物也会协调茶叶滋味,让茶汤更加丰富饱满。在岩茶水仙中如果喝到苔藓的香气,那无疑是极好的。不论哪个地区的茶叶,苔藓地衣都是好茶的标志之一。”

另一位茶商举了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有位种菜的农民非常科学规范地种植青菜,他家的菜又大又好,但销量平平。后来他用剪刀在菜叶上挑了一些小洞,类似虫咬的痕迹,很快便将菜卖光了。”

苔藓地衣也是如此,抛开它对茶叶滋味的影响不说,有丰富藓、蕨类植物覆盖的茶树往往更受青睐。至于前文提及的地衣影响茶叶产量的问题,老胡用亲身经历给出答案:

“首先我不否认地衣影响茶叶产量,这是科学。但是经济价值就有待考量了。我在刮风寨收茶的时候,未修枝的茶树往往产量少,但能卖到600元/公斤;修枝的茶树产量高,但只能卖400元/公斤。虽然产量增加了,但对茶农来说经济价值可能不增反减。”

“80年代的时候,南糯山曾经提倡增产。将老树挖掉种植小树,因为那时候大树小树的差距不明显,小树产量更高。但从长远来看,被地衣覆盖的老树经济价值越来越大,到现在小树完全无法比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仅于此,茶农们对茶树地衣也保持着开放的态度。老班章核心产区的一位茶农对我们说:“茶树长地衣是很正常的,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植茶树,到我这里也不愿意过多地调整。被苔藓影响而枯死的茶树枝干我们选择直接折下来就可以了,虽然每年都有这样枯死的症状,但不至于伤害整株茶树,更不论直接将茶树致死。”

由此可见,茶商、茶农以及消费者,对茶树地衣问题都保持着乐观或是开放的态度,而这个群体又是决定茶叶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集中管理的茶园,人为干预较多。人们为了喝到更好的茶,所以会误认为苔藓是一种评断标准。

事实上,有苔藓是共生环境,而非苔藓越多越好。苔藓长得越好,会阻碍茶树的健康,吸收茶树养分和水分。如何权衡利弊?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与市场需求之间,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之下将茶树地衣问题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或许是健康品饮原生态好茶的最优途径。

cy260.com小编推荐

百年古茶树上的寄生物--螃蟹脚


在云南澜沧、版纳的老茶区的古茶树上,寄生着一种叫(螃蟹脚)的寄生植物,只有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能找到。它和老茶树长在一起,吸了茶树的灵气,自己也成(精)了。其神奇的药用功能被交口相传,采摘者众。

螃蟹脚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古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小珊瑚,因寄生枝杆节状。带毫,形如蟹。故此被当地人称为“螃蟹脚”。螃蟹脚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扁枝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别名有螃蟹角、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枫香寄生、风饭寄生、路路通寄生、百子痰梗等,是云南省民间常用的止咳祛痰药,只有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能找到它。

新鲜螃蟹脚外观为绿色。晒干后转为棕黄色。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时有浓郁的特殊清香。陈化后有较浓药香味儿。螃蟹脚通常在上百年的古茶树才能找到。因其生长极为缓慢。加之过量采摘,野生螃蟹脚的数量已极为稀少。市场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正宗古树上的螃蟹脚,味道清香,如口爽滑,回甘强烈,生津止渴。

对槲寄生治疗癌症的研究,国外早已开展并日臻成熟,专家预测“槲寄生”有望成为继紫杉醇之后又一种天然抗癌药。《中药大辞典》载:其“辛苦温,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据医学专家考证“螃蟹脚”其性寒凉,味微酸,饮之后回甘爽甜。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降低血脂,血压。对治疗宿食内小便赤热等有明显疗效。对清热解毒、风湿、胃溃疡、结肠炎、乙肝有明显的辅助作用。民间常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等。常饮可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前列腺炎,消除疲劳,延年益寿,孕妇慎饮。

“螃蟹脚”治疗癌症的适用于癌前状态。而且还适用于预防术后复发,对治疗乳腺癌术后疗效跟随观察,治疗组319例,对照缎253例。结果表明。治疗组各方面改善明显,5年后可与世界文献中最好的结果相比。10年后仍高于平均水平。此外,还适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肿瘤,可延长生命,改善病人的一般症状,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病程,甚至对极严重的病例也很少需要常规地使用止痛药。

此外,对胃癌、肠癌、肺癌术后均可提高生存率,对…期卵巢癌、直肠癌晚期、结肠癌、膀胱癌有很好疗效,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所以我们把螃蟹脚加到熟茶里一同泡喝有较好的医疗作用。

【辨别真假螃蟹脚】

目前市面上的螃蟹脚价格差异很大,从一百多元到一千多元不等。有不少茶客向抱怨花了高价却购回了假的螃蟹脚。那么我们应如何区分真假螃蟹脚呢,假的螃蟹脚有两种,一种根本就是用普通的茶叶假冒螃蟹脚。另一种就是非正宗螃蟹脚,即并非生长在景迈古茶树上的正宗螃蟹脚,而是寄生在其它杂木上的。它们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景迈古茶树上的螃蟹脚,枝节较为短圆,晒干后色彩应为褐黄。而杂木树上的螃蟹脚。枝节扁长,有突出条纹,色彩发绿。

【长期食用效果佳】

正宗古茶树上的野生螃蟹脚,味道清香。入口爽滑,回甘强烈。生津止渴。即可单独饮用,也可加入普洱茶中一起;中泡,可以大大提升普洱茶的口感,为普洱茶最佳伴侣。长期饮用有益身心健康,是人们理想的保健品。另外还可以用来煲汤,是极佳的食疗佐料,螃蟹脚对缓解痛风症状尤其有效,不过他同时强调螃蟹脚性凉,不可多喝,一般人每月饮用两次就够了。

古茶树如何辨别?


古茶树如何辨别?

云南大叶种古树茶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茶出云南。但真正的古树茶的区分没有一段时间的磨砺和茶区的实际考察是很难弄明白的。,现在有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对于新茶生饼:

1,古树茶如果压制成饼,从外形上看:饼型表现的是压制工艺是手工还是机器压制;闻饼面:茶饼面的香气清纯以茶叶的自然香气为好。

2,开汤:冲泡古树茶是有一定要求的,品鉴时茶器一般选用盖碗。首先必须温杯,掌握投茶量是冲泡的关键,茶多茶少都会影响茶的滋味,而且投茶量是个因人而异的事,没有一个标准而言,需要的是冲泡的经验,现在的茶艺培训中冲泡标准茶与水是1比100的标准是比较死的,应用的时候需要活用,可以说茶与水的比例的掌握是考核一个茶艺师观察力和实践能力的最好方式。醒茶:茶为万药之首,“洗”这个词已经让我觉得亵渎了古树茶得纯净,而且洗这个词,总让人觉得是不干净才洗的。醒茶注意水温(沸水)浸泡快进快出。

3,闻香:醒茶后的茶香最能嗅出茶的本质,香气以自然高香为优。

4,杯底香:古树茶的香气是比较独特的,而且比较容易挂杯,就是喝完茶后,杯底留下的香气,主要以蜜香气为主。留香的长久是鉴定茶树年龄的一种方式。

5,耐泡度:因为古树茶的根茎都比较深,植物之间根系的附生性,让古茶具有了一些特殊的滋味和香气,也增加了茶汤的绵长性,所以一般古树茶的耐泡度都比较长,一般在20泡以上汤色不变滋味不变,所以品鉴古树茶一定要有耐心。我这里有一款10年的冰岛茶茶柱,昆明摆放有100泡的耐泡度,汤头不变香气不变,是许多茶友都鉴证过的。

王迎新:漫说云南古茶树


王迎新:漫说云南古茶树

原始森林里草木葳蕤,花香草药香混合着落叶的味道,云南大叶种古茶树傲然其间,苍劲的枝干上覆盖着毛茸茸的苔癣,油绿硕大的叶片边沿锯齿分明。清晨的雾气散去,阳光斑驳地洒下来,茶树的叶子越发油绿清亮,在混合着花香的空气里默默生长。世界茶树的源头中心——中国云南,这些大叶种茶树就这样在这里站立了几百年、几千年。

早在199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出版的《茶的故乡——云南》一书中,已故的茶叶专家彭承?就专门论述过专家学者从物种起源考察论证“茶树起源于云南”的五大根据:一;云南具有茶树系统发育过程的自然条件。二;从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进行考察。三;茶树近缘植物的分布,是考察茶树原产地的重要标志。四;云南野生大茶树分布辽阔。五;云南茶树有古老茶树的生物学特征。世界茶科植物有共23属380多种,分布在西南的就有260多种,其中以云南为最多。据中科院《780》工程调查,仅仅云南腾冲一个县内,就发现有8属70多种。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研究分类,茶组植物世界上共有40个种,我国分布有39个种,云南就占了33各种。这些研究表明了云南茶树资源的丰富,同时对现存的野生大茶树的分布予以了印证。考察报告中指出;云南境内有四十多个县的深山老林中发现野生大茶树和栽培型大茶树。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是上天对云南的馈赠,对所有爱茶人的恩赐。

漫步在景迈山、老班章、攸乐山、勐库大雪山或者易武的古茶园里,各种林木交杂共生,高大的酸多依树、枝叶青翠的香樟树为茶树搭起一道天然的遮荫凉棚;落叶在地面上堆积起厚厚的一层,慢慢腐化为肥料。灌木丛生,山花烂漫其间,各种昆虫在花木间穿梭。茶山里的蜘蛛最有特点,古茶树林里的蜘蛛色泽鲜亮,个头比一般蜘蛛大。它们在茶树枝上布网捕捉小虫子,为茶树的健康提供了生态绿色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有的地方为了增加茶树面积,人为地把古茶园里的杂树尽数清理掉,种上古茶树的实生茶树苗。这样做改变了古茶树赖以生存了千百年的自然环境,其次以实生苗栽培的茶树会出现基因衰退的现象。还有的地方,为增加茶树的“产量”,对茶树周围的杂草施以除草剂,对土壤造成污染,茶叶的品质也将收到影响。这些都是在古茶树的开发利用中不明智、不科学的做法。

古茶树资源有限,如何在不破坏它的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科学地去保护它们,确实刻不容缓,制止一些不科学的做法,急功近利的做法,才能让在地球上存活了上千年、远比我们个人生命要长的古茶树们依旧常绿常青,依旧在春天萌发出新芽。同时要合理采摘,采摘春、秋茶,不采夏茶,精采精制,让古树茶在我们的茶盏里芬芳永远。

古树茶之所以予人印象深刻,还在于它的品饮价值。一只洁净的白瓷盖碗里,色泽墨绿,条索肥壮,银毫满披的古树茶充溢着野性天然的美,散发着淡淡的、近似花香又不全似花香之气息。当沸水注入,轻轻把茶叶托起,一点点把它浸透,茶香随水汽飘起,令人闻之欲醉。这香气似乎是有生命力的,随着茶叶冲过程而会发生变化,刚开始润茶时的清香尚带着一点点青味,第一二泡的香气则更为纯正,接下的时段里,古树茶丰厚的内涵物质将会在近由泡、甚至二十泡里逐渐呈现浓醇、甘醇、甜润之滋味,而香气也会有最初的花香、蜜香转至最后的菌香。

曾经有一位非常热爱古树茶的人,很想知道古树茶的内含物质里究竟有哪些超群的成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好喝?他自己掏腰包把景迈古树茶样送到了思茅质量检验局进行检验。检验报告出来后,纸上的几个数字叫他明白了,古树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总糖、寡糖等各项指标含量均高出一般标准,感官的愉悦被科学的严谨清晰地解析出来,这些数字证实着古树茶优异品质的存在理由。不过,古树茶里还有许多更为微妙的成分还未被研究或公布出来,比如它的香气构成,古树茶叶香气在不同年份、不同温度、湿度下的转变,是哪些物质在起着作用?

况且,云南古茶树的鉴赏之美并非单一,而是丰富而充满个性的。云南的古茶山各个山头自有其独特的韵味,也就是茶人们常说的“山头味道”,就算是同一座大山里,海拔高和海拔低的地方、向阳和背阴的地方,所长茶树的茶叶风味也有不同。

景迈的蜜花香、微涩而回甘悠久,易武的平衡柔美、仪态万千,老班章的气韵饱满、老曼娥的大苦大甘、冰岛的茶质丰厚,每一种都可以让人品味悠久,痴迷其间。在六大茶类里,这样悠长有序,起伏跌宕的品饮体验非普洱茶莫属。因此这也是无数茶人爱上普洱茶,并为之着迷的缘故。

丰富的品饮层次感,嗅觉味觉与视觉之美的综合审美体验,清晰而有深度的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就这样构成了云南古树茶不可复制的气质。质朴、优雅、独立、稀缺。

以茶会友,是一种深交


以茶会友,表人品,交真心,让人越喝越明白。

茶是清醒的,酒是孤独的

茶和酒都是中国传统的待客交友方式,但茶杯和酒盅里装的是不同的情趣。“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茶可一人食或三五好友慢品,勉世界纷扰,尝苦后回甘。酒,更偏爱热闹,可图一时快感,却剩醒后孤独。

喝茶能让人头脑清醒,思路开阔,固历来文人爱喝茶。

喝茶,是一种高级的社交

周作人在《喝茶》里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对场合是挑剔的,一般选安静优雅之地,如茶馆、茶社、茶室,只有在静默的地方才能品味到茶的质朴纯正。喝茶一直被大家看作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是文人雅士的活动。“下午茶”最初是英国上流社会发明的,在茶文化浓厚的中国,古代,茶备受王公仕宦推崇,在现代,茶也常用于国家外交场合,领导人会面以茶为礼,更显尊贵与尊重。

喝茶待客更显真诚

茶道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饮茶艺术。选茶、泡茶、奉茶、品茶都遵从礼法,非常严谨。喝茶过程中,一举一放都藏着茶德。《红楼梦》中有一段关于妙玉品茶的论述,妙玉给贾母、黛玉、宝钗、刘姥姥选用不同的茶杯,给贾母和黛玉、宝钗泡茶也会用不同品质的水,这些“礼”是妙玉在长时间品茶中练得的功夫,也是一个饮茶人必须要学会的事情。这种讲究礼节、严谨的社交方式更显一份仪式感,喝茶人都能从一杯慢茶中感受对方交友之心的真诚。

以茶为媒,易觅知音

会喝茶的人一般是向往闲逸生活的,即使工作再忙,也能给自己适度的休息。所以他们活得通透,不会被时间赶着跑,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能掌握“慢”的智慧,在茶叶浮沉、茶暖茶凉中亦能平淡地对待人和事。真正对喝茶有讲究的人,没那么多时间蜚短流长、尔虞我诈。

“茶”,是“一草”、“一木”、”一人”的结合,“人”字居中,说明茶因为人赋予其情感而变得有茶性。即使洁净茶具、冲洗茶叶,没有一颗纯粹的心,终究泡不出一杯好喝的茶。品茗之际,更能识人;以茶为媒,易觅知音。

云南古茶树(园)保护与管理


云南古茶树(园)保护与管理

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具有悠久的植茶历史,至今仍保存有13万亩古茶树,分布于海拔760~2060米的澜沧江水系下游的山区丘陵地带。古茶树都生长在远离城市,空气清洁,生态环境良好的山林中。在茶与天然林复合生态环境下生长的古树茶品质独特、安全,深受消费者喜爱,非常畅销。茶农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对古茶树过分的采摘,加上管理粗放,造成茶树树势衰退,甚至死亡。为了挽救这一宝贵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加强古茶树(园)的保护与管理。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树冠管理与土壤管理相结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不破坏古茶园生态环境,而且使古茶树树势得到恢复,树幅扩大,茶叶产量、品质得到提高。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一套古茶树(园)的管理措施,为古茶树(园)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供西双版纳州各古茶区参考。

保护生态环境

一、保持古茶树原生境

保护古茶园生态环境,维护原境原貌,减少人为干扰,禁止乱砍滥伐古茶园及其周围的森林植被。

二、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古茶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恢复古茶园生态系统。主要做法为:1、补种适宜当地的、并且与茶树生长相协调的乔木树种,增加古茶园的覆荫度,完善生态系统。补植塘深宽为50×50厘米。2、对株数较少的古茶园,可适当补植茶苗,增加茶树的种植密度。种植塘深宽为50×50厘米,表土回塘,用当地的实生苗进行补缺。

土壤管理

一、茶园耕作

大多古茶园森林覆盖率高,落叶形成的腐殖层厚,土壤疏松,肥力较高,一般不需要中耕松土。但对于森林覆盖率低、肥力低下和土壤板结的古茶园,则需要采取适当的中耕除草措施。

中耕除草措施适用于缓坡古茶园,年耕作1次,时间在11月至12月,方法为:以茶树主干为中心,在树冠覆盖范围内进行,耕作深度20厘米左右,将草翻埋。坡度较大的古茶园不宜采取耕作措施,芟草即可,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茶园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茶园肥培管理

茶树是多年生叶用植物,每年采摘次数多,土壤养分消耗大,需要补充一定的肥料才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古茶园施肥可采用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基肥用农家有机肥,如牲畜粪便、厩肥、堆肥、油饼等均可。追肥以生物肥为主。

基肥:10至12月;施肥量:牲畜粪肥、厩肥每株5公斤、油枯0.5~1kg。方法:以树干为中心,在树冠覆盖边缘垂直的地面开环形施肥沟,施肥沟深20厘米左右,施后盖土。

追肥:5月下旬;施肥量:商品生物有机肥0.5~1.0公斤/株(可根据肥料说明施用),施肥沟深15厘米,施后即盖土。

树冠管理

一、剪除枯枝、细弱枝,促进新枝萌发生长。

每年5月中下旬,对古茶树上的细小枯枝和病弱枝进行修剪,剪后进入雨季较容易形成新枝。

二、采养结合,合理采摘。

在对古茶园加强肥培管理的同时,应贯彻采养结合,合理采摘的技术措施,采取“春茶采摘、夏茶留养、秋茶采摘”的采养方式:春茶留鱼叶采,夏茶不采或留一叶采,秋茶留鱼叶或一叶采,以保持良好的树势。

清除寄生(附生)植物

古茶树大多生长在阴湿的环境条件下,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很容易受一些寄生(附生)植物的侵染,如苔藓、地衣等。如果寄生(附生)植物已严重影响到古茶树的生长,导致树体衰老加剧,则应采取用削好的竹片仔细将寄生在树干上的苔藓、地衣刮除干净,以保障茶树的正常生长。

无量山古茶树资源的特点


景东无量山是最适宜生长茶叶的地方,茶叶自然生态,品质第一。无量山地处纬度偏南,即在北回归线以北附近,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高谷深,峰峦叠嶂,江河纵横,坡向各异,海拔高差悬殊,地貌复杂,气候垂直变化异常明显。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步,无明显冬季,寒潮影响微弱,年温差大,兼有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在漫长的地质大循环中,下古生界无量山群是典型的山原地貌,分别与川河和“东方多瑙河”澜沧江组成羽状水系。

无量山最高海拔3371米,最低795米,从河谷最低点到山峰最高点,水平距离61公里,相对高差2575米,每公里平均下降41米。更为突出的是无量山东坡,从无量山最高点到海拔1151米的菊河与川河交汇处,直线距离15公里,相对高差2219米,平均每公里下降147米。年平均气温为18.3度,降雨量1086.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743.3毫米,日照年平均为2131.6小时,年均霜期为12天,是最适宜生长茶叶的地方。无量山古茶树资源的特点十分鲜明:

一是无量山茶树从野生型、自然杂交演化到现代群体品种,每一个演化形态的茶树都能找到相应茶树植株,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茶树品种资源演化的自然博物馆。

二是无量山野生茶树群落分布面积大,在海拔1600米至2800米之间的带面均能找到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基部干围在1.5米到2.9米之间。野生大茶树随处可见,是证明无量山是世界茶树发源地的有力证据。三是人工栽培的大茶树,分布广,株数多。从普查的96株样株看,直径在0.3米以上的古茶树在景东80%的村子里都能找到,多的几百株,少的几十株,十分普遍,是景东无量山生长利用茶的无声证明。

唐朝学者樊绰于864年在其所著《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夷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是普洱茶也是云南茶见诸于史籍的最早最可靠记载,“银生”即现在的景东,是南诏国“银生”节度府所在地。

勐库镇古茶树资源概况


勐库镇古茶树资源概况

勐库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立体气候突出,年日照2400小时左右

勐库镇是勐库大叶茶的故乡。位于双江自治县北部,地处东经99°46'~99°58',北纬23°33'~23°49'。双江县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第二大镇,双江第二大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商业贸易中心。勐库镇总面积为475.3平方千米,境内山多坝少,山区面积占59.55%,坝区面积仅占0.45%,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河谷交错、山峦起伏,河沟纵横。全镇辖16个村委会,103个自然村,157个村民小组,人口3万余人。境内聚居着拉粘族、佤族、布朗族、体族、白族等12个少数民族。

勐库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立体气候突出,年日照24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18℃,境内降水丰富,坝区年平均降水量1065毫米,山区年平均降水量1700~1900毫米。

茶业是勐库镇的传统支柱产业,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在勐库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创造了独特灿烂的茶文化。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以生长着优良的勐库大叶茶树品种。

勐库镇现有栽培型古茶园2160亩,在西半山和东半山各村均有分布。最著名的是冰岛古茶园,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双江勐勐土司派人选种200余粒,在冰岛种植成功150余株。1980年查证时尚存第一批种植的茶树30余株。2002年3月调查,有根颈干径0.3~0.6米古茶树1千余株。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推广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品种。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双江傣族十一代土司罕木庄发的女儿嫁给顺宁土司,送茶籽数百斤,在顺宁繁殖变异后,形成了凤庆长叶茶群体品种。勐库大叶茶传入临沧县邦东乡后,最终形成邦东黑大叶茶群体品种。500多年来,勐库大叶茶从冰岛古茶园直接或间接向区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大叶种茶区传播,仅临沧市就形成80多万亩规模茶园。

勐库野生茶树资源集中在勐库大雪山茶树群落。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于1997年被发现,现存茶树群落面积达1.2万亩,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云南为古茶树办“身份证”


云南为古茶树办“身份证”

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芒景一带,有着千年万亩古茶园,但千年万亩古茶园里,究竟生长着多少棵古茶树?每年产量又是多少?这一直都是一个谜,日前记者从澜沧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获悉,他们正为那里的古茶树办理“身份证”。届时,古茶园里究竟有多少棵古茶树、产量有多少都会一清二楚。

记者在景迈、芒景古茶园看到,许多茶树上都挂上了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纸片,纸片一面写着序号,另外一面写着茶树的树高、树幅等相关信息。

澜沧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为古茶树办理“身份证”。据介绍,景迈、芒景两村位于澜沧县惠民乡,距离县城72公里。那里的茶园面积达2.8万亩,其中连片可摘的古茶园面积约16900亩。据介绍,古茶园系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为此,景迈、芒景的茶园亦被称为千年万亩古茶园,在古茶园里,茶树与其他树木一起生长,由于栽种历史悠久,许多茶树长得很高,采茶时,茶农们还需爬上茶树。

“景迈、芒景万亩古茶园是惠民旅游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古茶园数字化管理工作,对古茶园古茶树进行标识,同时对茶叶产量作限量,更好地保护古茶园品牌。”澜沧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9月,他们开会为古茶树办理“身份证”,用GPS对其定位,标识牌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

“我们的古茶园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共有十余个寨子涉及到古茶树。”惠民乡党委书记李雪松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完成景迈大平掌核心区古茶园登记挂牌和电脑录入工作,今年内其余登记挂牌和电脑录入工作亦将完成。

醇厚,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温暖


醇厚,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温暖

普洱熟茶的各种滋味里,醇厚应该是最常见的了。

如果我们给一款熟茶打分,没有异味、杂味和堆味的熟茶只能是及格;在此基础上有甜润口感的熟茶,可以打70分;醇厚口感的熟茶,可以打75分;再往上的加分项,当然是为丝滑和陈香准备的,这个咱们下几篇再单独说说。

醇厚不等于浓厚,茶汤的厚度和浓度并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当茶汤滑进口腔,你感受到的浓厚饱满的感觉,就是熟普的醇厚。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时,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在口感上就会有这样的表现。

通常醇厚饱满的茶汤,品饮起来有两种情形:一种谓之砂化感;一中谓之粘稠感,都是醇厚饱满,却有高下之别,二者的区别在于用料的不同,工艺的变化,更多在于时间的沉淀。

有人也称醇厚为饱满度、压舌感、砂化感等等,其实都是熟茶茶汤入口之后醇厚的表现,也许,有人说普洱茶是重口味之茶,尤其熟茶,那红艳艳的汤色,先就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好浓的茶汤,一定很苦”。然而,在我看来,熟茶更显温和,又怎会重口味?不过是不懂罢了。也有很多人喝懂了熟茶,即使浓浓的酱油汤,也有人喝得摇头晃脑、啧啧不绝…

醇厚,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温暖;普洱熟茶的醇厚,则给人一种纯粹的自然。

品普洱熟茶,或许无法说清具体的感受,但是却可毫不犹豫的说出舒适与否。从不奢求太多,只求品一份醇和厚实,品一份甜香润滑,品一份舒适惬意,真真切切、简简单单,这已经是熟茶给我们最好的恩赐!

云南西双版纳州加强对古茶树资源工作的保护力度


云南西双版纳州加强对古茶树资源工作的保护力度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认真实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政策,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和宣传培训及管理,使群众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古茶树资源资料档案不断完善,茶园、古茶树的科学管理和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州的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古茶树的法律保障体系。西双版纳州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据2004年的全州古茶树资源普查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州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分布面积达13万余亩,古茶园面积达8.46万亩,是西双版纳州悠久植茶历史的见证和“活化石”。2011年2月25日,经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2011年5月26日,经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于同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2年11月28日,州人民政府发布了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相配套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明确了行政执法主体、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了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古茶树资源的格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古茶树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为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加强宣传,不断增强群众的保护意识。西双版纳州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在全州掀起学习《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的热潮,使广大群众学习和了解《条例》内容,理解和掌握《条例》的立法精神,营造学习贯彻《条例》的浓厚氛围,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古茶树资源保护法律意识。确定2011年8月为《条例》宣传月,将《条例》刊登在《西双版纳报》,印发《条例》读本,发放宣传单,勐海县在古茶树(园)周边张贴宣传材料500多张,勐腊县制作安装永久性保护宣传牌,扩大了宣传范围,增强了群众对资源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西双版纳州还通过“勐海县茶王节”“易武茶叶商品展销会”“七村八寨斗茶大赛”“贡茶现场认购会”等活动,促进了外界对古茶山、古茶树资源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当地群众对保护古茶树资源的意识。

加强培训,不断提升群众的保护技能。西双版纳州认真落实《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的意见》,组织人员深入古茶树保护区域调研考察,制定出台相关古茶树资源保护实施方案,实施“万名茶农”培训工程,精心组织技术力量,在全州古茶树分布区涉及乡镇,以普洱茶国家标准、古茶树资源保护,普洱茶原料加工管理与规范、病虫害防治、栽培与管理技术、中低产茶园改造等为内容,开展茶叶科技培训。《条例》颁布以来,培训茶农近5000余名,发放材料5000份,有效提高了茶农对茶园和古茶树科学管理保护的技能。

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整体管控水平。西双版纳州积极开展古茶树资源建档工作,协助云南省茶叶协会、省茶科所、省档案局积极开展全州古茶树资源建档工作。对全州典型古茶园、古茶树进行实地勘查,掌握古茶园、古茶树环境条件和地理位置,了解古茶树形态特征及生长情况,同时形成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建档。资料档案不断完善,为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措施及对古茶树资源加强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准确的档案资料。

古茶树和古树茶的“精、气、神”


品字由三个口字组成,所谓“品”就是指品格,品质。通常放在人身上,比如说“您这个人真有品”意思就是说,这个人非常地有品味,人品也很好;也可以用于品尝、品鉴、品味食物或者是物品。本文所提到的品是指品鉴普洱茶、品评普洱茶。

此图为作者提供

中华民族的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认为,人体有"三宝",即:精、气、神。精气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只有养足了精、气、神,人体才会健康发展,少生疾病。我本人才疏学浅,不懂中医,也没有研究中医,平时闲暇的时候关注中华养生节目。对于普洱茶尤其是茶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茶挚爱和穷尽所能的执着与追求,结合20多年的品鉴、收藏古树普洱茶的体会真诚地和资深茶人、爱茶人士、茶油们、普洱茶收藏家、茶学专家等分享和交流一点儿茶路上的心得。

此图为作者提供

一、古茶树的“精、气、神”

古茶树也有“精、气、神”,具备精气神的古树茶,才是收藏、品饮的最佳茶品。普洱茶失去了精、气、神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好比一个人的精气神的能量已经耗尽,生命快到或者已经走到了尽头。古茶树的“精”指的是:古茶树的精神面貌,比如:当我们走到一片古茶园里,看到茶树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茶树上的寄生植物也生长旺盛,吐露芬芳;茶园周边没有工业污染、人为破坏、干预少,茶园里生态环境优良,植被茂盛、树木、花草,争妍斗艳、充满活力,这片古茶园肯定“精”足。古茶树的“气”描述起来有一点儿抽象,我们谈谈中医里讲人的“气”主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中医对“气”的描述是: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能周流不息,如环无端,人体则健康无病。

此图为作者提供

咱们观察一片古茶园,如果茶园海拔1400米以上,周边没有工业、农业、人为等污染,生态环境优良,茶树枝叶茂盛,茶树的树龄都几乎一致,茶树枝粗壮、枯枝病叶少,每天该茶园的日照时间可以达到3至6小时以上,茶园土层表面腐殖质多、裸露的土层土壤干净,抓一把闻有正常的土壤本味,那么该茶园古茶树“气”重,品饮对人体的健康非常好,也可作为古树茶收藏的最佳选择。古茶树的“神”指的是:古茶树的神韵、韵味、喉韵、意韵。一棵或者一片古茶园,甚至一座山的古茶园看上去充满活力与生机,就会给人美好的感觉,随意采摘嫩叶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会觉得苦尽甘来、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体验,这就是古茶树的“神韵”。

二、古树茶的“精、气、神”

古树茶的“精”指的是:古树茶叶的外形和内质,比如:咱们看到一款古树干茶散料,外形条索粗壮、茶芽肥大、茶毫多而且密、茶的叶油光充盈、梗饱满坚韧,茶梗基部露出尖尖的、小的茶芽头,这款散茶“精”优。茶的内质需要品鉴、甚至茶叶权威机构科学检测得出报告为准,饼茶、砖茶、沱茶、龙珠茶、竹筒茶等都可以参照观察古树茶的“精”,对于品鉴、品评以下将会谈到体会。古树茶的“气”指的是:古树茶叶的茶气,无论是干茶散料、饼茶、砖茶、沱茶,外形饱满、油润,茶芽、茶叶、茶梗粗壮、劲道,茶毫多、浓密,生茶闻起来有花香、蜜香、果香、木脂香等香型,熟茶闻起来有陈香、药香、菌香、果胶香等香型。那么该茶品的茶气会呈现优秀的表现,特别是生长在原始森林、国有林、集体林、风景林、水源涵养林等深山老林的高杆古树茶茶气十分霸道,山野气韵特别强大,长期品饮身体筋络通畅、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古树茶的“神”指的是:古树茶叶的神韵,无论是古树干茶散料还是茶产品,外观看起来圆润、饱满、粗犷,茶梗劲道、茶叶油润、茶芽毫密厚实;闻味道、茶叶的气息纯正,古树茶特有的山野气息钻入鼻孔,沁入心脾,此茶神韵一定通透。

三、品古树茶的“精、气、神”

一口品古树茶的“精”。一款好的、精致的古树茶,不在于茶的包装昂贵和奢华,好茶在于真和纯,我们看古树散茶或者是压制过的茶品,外观干净、茶梗、叶、芽均匀漂亮。打个比喻:犹如一位清纯的美女或者资深艳丽的太太;要么,外表清秀英俊的美男子或者稳重干练的成熟型男;甚至,老态龙钟、白发苍苍、慈祥和蔼的老太老头(如:岁月积淀以后的老茶),都会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美好的印象。品古树茶的“精”,以10克品鉴古树茶为冲泡标准,冲泡条件要求茶具和水质要干净,无论采用刚泡法和柔泡法,茶汤冲泡出来,汤色干净、透亮,茶香气袅袅的飘出,端起茶杯吸一口气,茶香冲入鼻孔,神清气爽、怡然自得,可谓“精”足。

此图为作者提供

第2页/(共2页)

一口品古树茶的“气”。古树茶的茶气好理解,也深奥玄妙,当我们品到一款古树生茶、熟茶、或者10年以上的老生、熟茶,会感到身体里热流涌动,从身体上部或者下部一阵阵的发热、流汗,甚至身体里明显地有气流在窜动,后背脊柱流汗、头顶百会穴、足底涌泉穴热流涌动,此为古树“茶气”。如果在品饮过程中,身体流汗停止以后,再次品饮同一泡古树茶,使身体再次激活发热流汗,该古树茶气强、生命力旺盛,是普洱古树茶中的极致精品,也是收藏、品饮的“黄金、钻石”级别的臻品。此类古树茶多以生长在原始森林里,采摘次数少、人为的干预和破坏少,远离人居环境的茶树龄100年以上的高杆古树茶居多。

此图为作者提供

一口品古树茶的“神”。古树茶的“神”也就是茶的韵味、神韵,一款好的古树茶可以入心,也能让人灵魂开窍。每当我们静心品鉴一款古树茶,整个人的心情放松,随着茶汤喝到喉咙、胃里,茶汤与身体肌肉、神经、筋络、骨骼等发生反应。茶气刺激和窜动到身体各个部位,身体自然而然的循环通透,大脑潜意识的体会到该古树茶的玄妙之处,并且在脑海里浮现、勾勒、产生美图美景,或者整个人的潜意识漂移到古茶树林里,这就是古树茶的“神韵”,也是极致普洱古树茶所能够带来的完美意境体验。

以上是个人20多年以来,坚持不懈的学习品鉴古树茶的一点儿认识和体会,旨在和爱好普洱茶的茶友交流学习,向资深的茶学专家、前辈学习请教,共同分享历经“孤独寂寞冷”的茶路、心路的真实写照,把快乐的品茶心得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共勉。我本人也选取50至60年树龄、海拔1450米以上的勐海生态茶,散料、饼茶为样本,选取100至300年树龄、海拔1450至1800米的勐海古树茶,散料、饼茶为样本,干仓库存放于勐海县城,经过5年、8年、10年、12年一个周期的品鉴比对。

总结出勐海50至60年茶树龄生态茶和100年以上茶树龄古树茶的“精、气、神”的变化和实践品饮体会,古树茶的“精、气、神”突出的优于生态茶,并且古树茶“精、气、神”越好,收藏、品饮、增值的空间越大,茶的生命力越旺盛,对人的身体和保健、养生功效越好。云南省勐海县香茗雅苑家斌致敬,以茶会友、广结善缘,美哉、妙哉,平淡如水佛相伴,亿万人民拥护新时代的共产党。

大叶种茶树群体种: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的分布


关于大叶种茶树群体种,相信大家都傻傻分不清,还会有疑问,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大叶种茶树群体种——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的分布,仅供参考。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它们都是通过自然杂交、以种子进行繁殖的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后代。

“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中、龙陵、德宏等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云南各地。“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云南各地。

“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滇东南、滇中等地。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198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1987年通过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国家级良种主要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199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梅、云瑰、矮丰等;199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选9号、云抗37号,它们都是勐海种的后裔。在上世纪云南省政府行为参与下,以“云抗10号”为代表的云南大叶种“勐海种”的后代,被广泛推广到云南各地,并有繁殖扩大的趋势。

此外,近几年来,云南出现诸多云南大叶群体种的后代,如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香归”。

喝茶是一种享受 不必刻意去懂


喝茶是一种享受不必刻意去懂

茶,觉得好喝就行,不用刻意去懂。

不懂茶并不影响一个人体验茶带给他的乐趣。

人人都知道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

我国的饮茶人数也在逐年增多。

但是也常会遇到一些朋友,

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

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

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

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那么重要。

如果喝了某个茶感觉还不错,

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

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

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资格爱好。

茶是享受,本着享受和放松的心态喝茶,

暂时不必想着去弄懂它,

反而会越喝越懂,

要是一开始就说自己不懂,

对茶有隔阂感,

岂不是越来越不懂?

懂茶与不懂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每天都在喝茶。

好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

三人成品,

于尘世偷来闲暇时光,

不啻为人生之一大乐事。

无论是高官权贵,

还是普通百姓,

茶喝的是口感,

喝茶应该是一件轻松、享受而又健康的事情。

希望所有的茶友能抱着一个健康、简单的心态去喝茶,

真正地在茶中喝出健康,喝出快乐。

常说茶能修心,

当我们喝茶的时候,

请把身份放在一边;

请把虚荣放在一边;

请把贪欲放在一边。

茶承受不起那些分量,

平静的人才能从茶中寻到惬意时光。

云南将为3200年古茶树举行祭祀仪式


云南将为3200年古茶树举行祭祀仪式

记者从第七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获悉,首届中国凤庆红茶节将于5月4日至10日在临沧凤庆举办,届时临沧凤庆将会举行3200年“高龄”“锦秀茶祖”古茶树祭祀仪式、采茶制茶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以展示最深厚的滇红茶文化底蕴。

凤庆种茶、制茶、饮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素有“茶乡”之称,是驰名中外“滇红茶”的故乡。位于凤庆的“锦秀茶祖”古茶树树龄高达3200年,是目前地球上发现的最粗大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堪称“世界茶王之母”。在本届中国凤庆红茶节上,有一项重要的活动便是“锦秀茶祖”祭祀仪式,届时凤庆将向全社会展示古老的茶文化。凤庆还有民国以前栽培的古茶园2万多亩,野生古茶树资源3万多亩。

据凤庆县委王美荣副书记介绍,举办首届中国凤庆红茶节对大力弘扬凤庆茶文化,把凤庆打造成“中国红茶之都”,这对于推动凤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在首届中国凤庆红茶节上,凤庆县还将开展大型的招商引资活动。

凤庆在1939年就已创建茶厂,现已开发出10多类130多个品种的茶叶,产品外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6年10月,时任云南省长的和志强把“滇红特级功夫茶”作为国礼赠送给来昆明访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而“滇红特级功夫茶”从1958年至今,都被国家外交部指定为接待外宾的外事礼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古茶树上地衣苔藓对茶树是一种伤害》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