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有仙茶之誉的蒙顶茶产于我国四川蒙山,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自唐以来,一千多年中岁岁进贡,年年送京,直至民国除旧革新,为茶种极品。

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出于此。”蒙顶种植茶树早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县人吴理真亲手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

享有“仙茶”之誉的蒙顶茶,以它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云南记》说:“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县西南。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蒙顶茶之所以为世独珍,不仅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品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制艺特别精良。“蒙山有茶,受全阳气,其茶芳香,为天下称道。”远在东汉,已有“雷鸣茶”、“吉祥蕊”、“圣扬花”等茶问世。

“蒙顶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唐代是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天宝元年(742年)入贡皇室,从此名播神州。当时进贡长安的散茶类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紧压茶类有龙团、凤饼。宪宗时,蒙顶茶已成为进贡最多的一种,《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蒙顶茶因入贡京华而誉满天下后,达官贵人不惜重金争相购买,身价百倍,昂贵异常。“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

因此,当时名山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谓盛况空前。唐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日本从公元630-894年间,派出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佛教文化、生产技术、建筑艺术等,前后共13次,每次多达数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僧以及随员。

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此时,蒙顶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

如果说唐代开创了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宋代则是蒙顶茶和名山边茶发展的极盛时期。蒙顶茶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制茶技艺进一步完善,创制出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贡品。那时,四川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名山茶叶产量又居四川之首。

从宋神宗元丰初年起,近百年中,名山茶叶产量常在一百万公斤左右。名山茶叶成为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所特别喜爱、适合他们饮用的“边茶”,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并“立为永法”。名山茶叶成为历代王朝与藏族、回鹘等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成为汉族人民同藏族、回鹘等族人民增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解放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上世纪80年代,又创制春露、春眉等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前3种名茶已作为国家级礼茶。

近10年来,蒙顶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量增长,质量提高,不仅为国内人民所喜爱,而且跻身于国际市场,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香港《文汇报》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为题,报道蒙顶茶“不愧为实至名归之茶中极品”。

cy260.com小编推荐

峨眉雪芽历史追溯


峨眉雪芽盛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是绿茶中的珍品,生产历史悠久,是贯穿峨眉山茶史与茶文化中的千古香茗,其称谓年代久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峨眉雪芽历史追溯。

峨眉雪芽历史追溯

峨眉雪芽神农试百草,知茶味虽苦,而后弥甘,每饮辄齿颊留香,舌底生津,乃教众人种之采之,斯为茶之始也。

茶之兴盛,随世而进,南北朝佛教兴起,茶更大行其道。因深山寺庙,多盛产茶叶,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食客,广结善缘,此谓茶禅一味也。据《峨嵋读志》载:“峨嵋山多药草,茶尤好,异於天下;今水寺后的绝顶处产一种茶,味初苦终甘,不减江南春采。”

此茶采自清明节前,白雪未尽,春芽初萌时,故名“峨眉雪芽”,唐时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来,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称。自古以来誉称峨眉名茶中的精品。早于公元7世纪中,即以中国十大名茶的显赫地位,著录于茶圣陆羽的《茶经》和李肇的《唐国史补》等古籍之中。

峨眉雪芽“峨眉雪芽”盛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冬寒未解,新芽却披着朝霞晚翠破雪而出。宛如慧眼微合,虽小芽一叶,细细观之确有得禅静之妙。

春雨初霁,僧人口念弥陀,净心采摘。必用拇指和食指之尖,轻掐其芽,否则嫩芽蔫而不鳝,其茶色味顿然而逊。以山在年轻女尼所采之茶尤称妙品,她们既有一颗妙善的慈悲心,又有飞针走线、巧绣陀花雨的佛性;玉手纤纤,禅心净净,虔诚诵偈,采供佛前,这是任何茶乡、茗山无法相比的。

唐代著名诗僧贾岛畅饮了“峨眉雪芽”之后,在《送朱休归剑南》诗中咏出了“新芽抽雪茗”的美誉。白居易是个饮茶大行家,他写了一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谢人送赠的四川新茶,说的是:“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未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收到红纸包封的新蜀茶,白居易立即添水煮茶尝新,并写诗致谢友人,也不忘自夸是识茶之人,他尝到的,想是那时的峨嵋雪芽了。

至明朝万历年间,峨眉山高僧无穷禅师不辞万里艰辛赴京面圣,携清明雪芽为供品,神宗偕慈圣太后品茗甚悦,御赐峨嵋茶园,僧众广种此茶。

峨眉雪芽生态园公元1072年,苏东坡先生在杭州兼任首席试官,与众公大人阅卷于钱塘江口的望海楼,喜获润之夫人送去的“峨眉雪芽”,于是大家动起手来,从凤凰山上采来了桑柴,吸来了惠泉的甘露,亲煮而饮。沸水一沏,一层池状泡沫浮于水面,如雪初溶,一时茶香满楼。

大家边饮边唱,直到夜静,方才依依而散。东坡先生在《试院煎茶》一诗中写道:深感遗憾的是我没有出自名窑的青花玉盏捧在手中,盛满香喷喷的“峨眉雪芽”,畅饮乡人的深情厚意。不过请放心,饮了“乡茶”我会写出好诗来的。

公元1174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与峨眉山的别峰大师结成忘年之交。1181年的阳春三月,大师听说陆游调任崇州,深感“相见时难别也难”,虽方外之交也不免离情依依,便差寺里小僧送去刚从中峰寺后白岩峰下采摘焙制而成的“峨眉雪芽”,以为道别之仪。陆游高兴之余请来了两位茶道名士,取了丁东井的清泉,品茗于万景楼下的林樾中,吟出了他的百首茶诗中的佳作:“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

供佛法会陆游是茶圣陆羽的后代,世居江南名茶之乡,是诗人中品茶的高手。“峨眉雪芽”一勺入口,竟惊叹叫绝:好极了,好极了!“不减红囊顾渚春”呀!顾渚春是江南一代名饮,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中。唐诗人陆龟蒙好饮此茶,便在山中劈了茶圃,所产之茶,自名“探春”。

到了8世纪中叶,竟成专供朝迁饮用的南品。每到清明季节,以红锦为囊包装飞送进京,故名“红囊顾渚春”。陆游好饮此茶成为癖好。在其茶诗中评价尤高:“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春。”品饮了“峨眉雪芽”之后,却以“身是江南老桑”的茶道高级专家的身份,诗评其为“不减红囊顾渚春”,可见“峨眉雪芽”茶质之优,确是名冠茶族。

至清康熙年间,圣主品此佳茗,命僧众年年逢清明必贡此茶,至此京华内外享誉此“第一山中第一禅茶”。

而今峨嵋山上,清明时节,白雪未尽,春芽初萌时,重现山中僧尼沐浴静心,口诵佛经轻捻新芽,延续1000多年的茶禅一味。承日月之精华,汲山木之灵气,蕴佛禅之慧心,得此佳茗。

试想古寺老藤,煮茶对弈,夕阳苍松,栖霞晚风,何等清逸。“和以行之,敬以志;轻以居之,寂以养志,雪芽得之,佛近心已”。

一壶茗茶品禅味;半榻茶烟养性灵。

桂花龙井的历史追溯


桂花龙井茶,只因誉满天下的“绿茶皇后”西湖龙井与代表杭州城市形象的桂花窨制而成。这一春一秋,历经半年之久才有一次完美的邂逅。集茶味与花香为一体,茶引花香,花益茶味,两美兼备,相得益彰。丹桂飘香时,一盏桂花龙井茶,她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她承载着不仅是城市的历史,更寄托了人们的精神向往。

《桂花龙井》,花薰茶十友之一,作曲家张福全。在音乐中融合大自然的音声:水流、虫鸣、鸟叫、海潮声等,使听者能随着音乐进入花与茶所融合的世界,在茶香萦绕中,感觉到清风微拂、彩蝶轻舞、山岚飘飞、云海翻滚……,而能悠游于大自然的英华之中。

桂花历代作为一种名贵树种,其花被世人所喜爱,除了供人们欣赏之外,也是文人墨客作为寄物思情的载体。如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有诗《鸟鸣涧》为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到了宋朝,桂花茶已被追捧和喜爱。宋代刘士亨在《谢璘上人惠桂花茶》中云:“金粟金芽出焙篝,鹤边小试兔丝瓯。叶含雷信三春雨,花带天香八月秋。味美绝胜阳羡种,神清如在广寒游。玉川好句无才续,我欲逃禅问赵州。”且说桂花龙井,茶坯以精制西湖龙井上等原料为主,西湖龙井茶的前身是唐宋时期杭州灵隐、天竺一带寺僧种植炒制的佛门山茶。杭州地处东南,气候温润,物产丰阜,远古时期,即为我国早期“茶”的发祥地之一。 由此可以推断,桂花龙井早在宋代时期已经存在。

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湖龙井文明古今中外,位居我国名优茶之首,誉为“绿茶皇后”。同时杭州地处我国 东南沿海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适宜桂花树生长地带。两者结合也成必然,在民间早已形成了品桂花龙井茶得习俗,在当地颇为盛行。每到桂花龙井盛开时,当地茶农都会窨制一些桂花龙井茶。中秋团圆时节,全家共食月饼共品这难得的桂花龙井,以形成了一种别有风味、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再者,到过年时,桂花龙井也是招待亲朋好友以及贵宾的最佳饮品。

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精神、文化等生活需求的多样性,茶产业的发展。桂花龙井从农户走到了市场,已经不再是杭州本地人的宠爱,更是代表了杭州的品质休闲生活。在杭州众多茶叶企业中,杭州山地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山地牌桂花龙井,获得了广大销售者的喜爱。

径山茶的历史


径山因径通天目而闻名,是天目山的东北峰,因建于唐、盛于宋的径山万寿禅寺而成为了佛都名山,自宋至元堪称东南禅林之冠。在宋代时被誉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号称“江南第一山”。唐天宝元年(742年),江苏昆山行僧法钦(714年—792年)云游至径山,即在此开山结庵,成为了径山寺的开山鼻祖。唐大历三年(768年)其徒崇惠赴帝都长安(今西安)与太清宫道士斗法获胜,被唐代宗李豫赐为“国一大师”之号。除了万寿禅寺外,径山还有化城寺、法华寺、吉祥寺、石泉寺、大理寺、釜托寺等寺庙,现大都还存有遗址。

径山茶与山齐名,始栽于唐,盛于宋,元、明、清时的径山茶仍享誉不衰,形成了源于自然、崇尚自然,讲究真色、真香、真味的独特品质和风味。据历史记载,在距今一千二百六十多年的唐代,径山便开始植栽茶树、制作茶叶,可以说,径山茶是浙江历史最为悠久的茶之一。叶清臣、吴自牧、欧阳修、田汝成、谷应泰等名人对径山茶的独特品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径山寺与径山茶在唐代闻名以后,由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被奉为“茶圣”的陆羽(733年—804年)慕名而至。据《新唐书·隐逸传》记载,陆羽一度隐居双溪将军山麓。并在径山植茶、制茶、研茶。唐上元元年(760年),陆羽写成了传世名著——《茶经》,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于一味。

日本僧人也多次到径山参学,开展文化交流。据史料记载,“径山茶宴”是南宋时期从径山传入日本的,日本至今流行的“茶道”就是源于宋代径山寺内盛行的“茶宴”。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赴径山拜师的日僧圣一国师圆尔辨圆回国,“径山茶宴”也随之传入日本,他还将从径山带去的茶籽进行播种,又仿径山茶制作方法生产了日本的“碾茶”。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入宋到径山求法的日本高僧南浦昭明(1235—1380年)返乡,把在径山期间学到的种茶、制茶技术和茶宴礼仪在日本广为传播。径山茶从起初来客招待、品茶论佛,发展到宋代的“径山茶宴”,继而茶宴东渡扶桑“作客”,流传到了东瀛,演变发展为今天之“日本茶道”。径山遂有“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之美誉。

径山的禅文化与茶文化同兴盛于唐。农禅并重一向为佛教之传统,植树、种菜、栽茶和制茶、饮茶,相沿成习。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记载,第一棵(批)径山茶是由国一大师法钦亲手栽种,专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法钦在住持径山寺期间,常与其他僧人和来客品茶讲经、谈佛论禅,真可谓“茶入口中,佛在心中”。而相传“茶圣”的陆羽用来烹茶品茗的一股山泉,也已成为了与径山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一个古迹:天下第三泉——“陆羽泉”(已列入了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历代不少名人像诸遂良、沈括、邓牧、章太炎等都曾在径山之地留下过他们的踪迹。李白、苏轼、陆游、徐渭、范成大、张羽、王守仁、吴焯等文人墨客还为径山留下了200多首诗词佳赋。特别是《径山藏》的刊刻,更是我国出版史上的一大盛举。

径山的山、水、茶、寺、禅、经、文相依相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极为丰厚的人文历史和禅茶文化积淀,使径山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和延续的一种载体和符号。

1998年,余杭成立径山茶行业协会时,就在原来制订的产品标准基础上,协会起草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DB33/T257径山茶》标准。该标准涵盖了茶园及鲜叶生产标准、加工技术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

此后,又经2005年和2010年两次修订,标准更趋完善规范。每年协会都要组织多次培训,以确保茶叶品质始终过硬。

追溯茶历史——贵定云雾茶


贵定云雾贡茶追溯历史--唐、宋、元、明、清的5朝贡茶,显示出宫廷对贵定云雾贡茶的钟爱,更显示出她不同凡响的高贵品质。

无独有偶,贵定云雾贡茶还有“五个一”。这就是关于贵定云雾贡茶的5个历史典故。分别述说着:一个世代与茶为伴的民族及其生活习俗;一片划定宫廷茶园的贡茶碑诞生;一个因茶休养生息的古村落的文明;一个稀有的独特的本地优良茶种的繁衍;一个因茶闻名遐迩的山脉,及其引发的佛教兴盛的奇迹。

这“五个一”,见证着贵定云雾贡茶悠久的历史,折射出这支茶叶的尊贵和稀有。贵定云雾贡茶的“五个一”:

其一说的是海葩苗。世居于贵定县云雾山的海葩苗,是苗族人口最少的支系,全国仅有3万余人。“蓝色海水白浪花,来自海边带海葩”,这是海葩苗的山歌,歌中记录着他们来自何方,记录着他们从故乡带来了一种海贝,也是古币。海葩的汉译就是“大海之花”。从海边带来的海贝,寄托了海葩苗对故土的无限思念,海贝成了他们的图腾。在鸟王村,每一个海葩苗妇女的装束,背上都有一个“背牌”,这个背牌集海贝、银饰、蜡染、刺绣为一体,海葩苗少女拥有着与大海同色的服装,用海贝装饰的背牌中央,有一个神秘的刺绣图案,那是这个支系苗族特有的标识……

海葩苗世代与茶山为伴,每年清明前夕,当地人就会选择吉日,举行一年一度的采茶祭祖仪式,经过道师的问卦,来决定首先采摘哪座山的茶叶为吉。因为他们笃信,老太公们的信仰和智慧告诉他们,“先走哪方采茶好,祖先指路要看它(指卦象)”。

其二就是鸟王村。这个村子的布局,早有“鸟王十八寨,寨寨十八家”之说。村里苗族同胞世代生活在云雾缭绕的茶山之中,远离尘嚣,常年气候润湿,植被、土壤远离现代工业和集镇,所生长植物皆属原生态状况,茶叶品质之超群,为当今所罕见。鸟王村历史上素有好茶习性,处处留有制茶遗风,很早就掌握了种植茶叶的技术,所产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其三说的贡茶碑。唐、宋、元、明、清时期,贵定云雾茶便屡次进贡。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朝廷在鸟王村关口特立贡茶碑。官府为了保护好云雾贡茶这一古老的宫廷贡品,朝廷还特地拨银四百二十两,扶持鸟王苗家扩大贡茶生产。嘉庆十年(1805年),为保护贡茶生产地域不受侵犯,又竖立“贡茶地界碑”,圈定了云雾贡茶产地范围,民间商贾不得染指。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贡茶碑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四,就是千百年来在贵定生息繁衍的鸟王茶种。该茶树因产于云雾山麓鸟王苗寨而得名,千万年来,它在云雾山中生长繁衍,是中国十分罕见的优良茶种,具有不同种类。按树种分,有乔木型、半乔木型、灌木型。按树形分,有直立型、半直立型、披张型。按叶形分,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按发芽时间分,有早芽种、中芽种、晚生种。云雾山中至今还有大量的野生古老茶树,是贵州乃至中国茶史的“活化石”,印证了贵定是茶的发源地之一。

其五,说的是传承佛教文化的圣地阳宝山。该山位于县城北面10里,有文献称之为“黔东之胜”。这里海拔1560米,岩壑奇秀,山巅宽敞。明万历年在此先建莲花寺,后又建飞凤山寺庙,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明清时代,阳宝山就是与峨嵋山齐名的佛教胜地。自古佛门与茶有不解之缘,无庙不种茶,无僧不嗜茶,阳宝山自然不能例外。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品尝贵定云雾贡茶后,挥毫写下“佛茶”二字。如今阳宝山的茶,已身价倍增。

蒙顶山茶的历史


秦灭蜀之前,古巴蜀先民主要利用的是野生茶树,2300年前的古巴蜀人还处于原始、简单农耕生活状态,生产落后,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玉米原产自美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引入西班牙,明末引入中国)等农作物和驯养家禽、家畜,对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有相当高的依存度。因此对茶叶的利用,时间上可能已经超过3000年,利用方式上应该比较原始。最早食用鲜叶,之后是摘下叶片晒干收藏、烹煮羹饮。

在秦灭蜀之前,茶叶的利用也仅限于巴蜀地区。尽管不能证明茶树的种植始于何时,但是,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到目前为止,能够证明的最早开始人工茶树种植的地方是四川雅州的蒙顶山。

早在西汉时期,相传当地人吴理真在蒙山上种植茶树。吴理真是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0年)人,由于在蒙山种植茶树,带动了当地茶叶生产的发展,据说至今蒙山顶上留下的七株茶树是当年吴理真所种。到了宋代,茶叶成为与盐、铁一样重要的生活物质和军需物质,对宋代中央财政起到了重要作用。据宋代《金石苑》记载:“甘露祖师由西汉出现,吴氏之子,法名理真,自岭表来,住蒙山植茶七株,以济饥渴。元代京师旱,敕涨秦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少顷,沛泽大通。”

《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出于此。”蒙顶种植茶树早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县人吴理真亲手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中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享有“仙茶”之誉的蒙顶茶,以它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云南记》说:“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县西南。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1991年,吴理真种茶遗址——皇茶园、汲水浇茶的古蒙泉、结庐休息的甘露石室、河神之女采茶仙姑的雕像,正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参观,驻足凭吊。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茶,随着南北丝绸之路走向五洲四海。

“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蒙顶茶之所以为世独珍,不仅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品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制艺特别精良。“蒙山有茶,受全阳气,其茶芳香,为天下称道。”远在东汉,已有“雷鸣茶”、“吉祥蕊”、“圣扬花”等茶问世。“蒙顶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唐代是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天宝元年(742年)入贡皇室,从此名播神州。当时进贡长安的散茶类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紧压茶类有龙团、凤饼。宪宗时,蒙顶茶已成为进贡最多的一种,《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蒙顶茶因入贡京华而誉满天下后,达官贵人不惜重金争相购买,身价百倍,昂贵异常。“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当时名山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谓盛况空前。唐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日本从公元630-894年间,派出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佛教文化、生产技术、建筑艺术等,前后共13次,每次多达数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僧以及随员。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此时,蒙顶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

关于沱茶的历史


沱茶原状产于云南省景谷县,又称“谷茶”。是云南茶叶中的传统制品,历史悠久,古时便享有盛名,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滇略》一书中就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

最初制作的形状内凹外凸,如小碗臼。做成这样的形状既保证了紧压团茶的良好透气性,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又增大了团茶凹凸面与空气的接触,能有效地促进其缓慢地有氧自然发酵过程,对生料普洱团茶的后发醇十分有利,能使其长期贮藏。

沱茶的产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普茶指普洱茶,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后,加工揉制,压缩体积,便于携带的压制茶了。历史上,景谷人李文相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创办制茶作坊,用晒青毛茶作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

两年后被下关“茂恒”、“永昌祥”商家仿制成“碗形茶”,经昆明、昭通运到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一带销售。景谷团茶的加工,奠定了云南沱茶的雏形。沱茶名称的由来,沱是由团转化而来,有说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故而得名。不论说法如何,但可以推定,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1902(清光绪二十八年年),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

关于西山茶的神话传说


广西桂平市风景秀丽的西山,盛产名茶,据《桂平县志》记载:“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井、观音岩下,矮株散植,根吸石髓,叶映朝暾,故味甘腴,而气芬芳。”

传说,西山有一块巨大的棋盘石,周围树木遮天,是避暑胜地,神仙也常来此游玩。一天,东天大仙和西天大仙来此下棋,双方商定,输棋者受罚,对胜者的要求必须照办。两人下了很久,不分胜负。这时两人口都渴了,西天大仙便吹口气,变出了一杯香茶;东天大仙也吹了口气,变出了一杯泉水。两人你喝水,我饮茶,西天大仙正被香茶陶醉时,被东天大仙乘机将了他一军,西天大仙输了。这里正巧走来几位和尚,问两位大仙是何物如此清香,得知原来是香茶。东天大仙便罚西天大仙把茶种撒在这里,让这山坡上长出香茶,供人们享用。只见西天大仙吹了口气,无数茶种纷纷撒落在山上。东天大仙接着吹了口气,许多泉眼也相继落在这里,涌出了泉水,泉水色白似乳,众人齐声喊道:“乳泉!”乳泉育仙茶,茶树旺盛生长,茶芽齐发,香气浓郁。后来众人都说,西山茶是仙人所赐,所以格外香甜。

黄山毛峰历史发展,可追溯到1200年前!


中国10大名茶之一,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其特级黄山毛峰因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而出名。下面来了解下黄山毛峰茶的历史!

黄山毛峰茶的历史

黄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隶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明代的黄山茶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提高,品种也日益增多,而且这时的黄山茶已独具特色、名声鹊起,黄山毛峰茶的雏形也基本形成。

弘治十五年(1502)的《徽州府志·土产》记载,“近岁茶名细者有雀舌、莲心、金芽,次者为下白、为走林、为罗公,又其次者为开园、为软枝、为大号,名号殊而一。”这种由“雀舌”而知形状、由“金芽”而知色泽,与“形如雀舌之状、色如象牙而黄”的黄山毛峰极为相似。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1567-1572),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徽州府志贡品》记载:“歙之物产,无定额,亦无常品。大要惟砚与墨为最,其他则以北源茶、紫霞茶。”说明当时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亦很有名。

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1875年试创黄山毛峰,始入上海,英商品尝称好,当即名扬上海,后来“谢裕大茶号”上批量加工洋庄及少量黄山毛峰出口,享有“名震欧洲四、五载”之雀,当黄山毛峰运往关东(东北营口),时称奉庄“谢裕大茶行”销售,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然后销向华北,遂名扬天下。

解放以后,黄山毛峰被人们以名山产名茶,并作推断为“黄山云雾茶”的后身。

1937年《歙县志》云:“毛峰,芽茶也,南则陔源,东则跳岭,北则黄山,皆地产,以黄山为最著,色香味非他山所及。”后因战乱,民不聊生,黄山小源茶民过着“斤茶兑斤盐”、“斤茶换升米”的贫苦生活,黄山大源每年也只有少量黄山毛峰生产。

1949年夏,黄山丞相源僧师对来访的政府官员,曾采用当年生的大小相似的茶叶生片,每两片面合成一对,以4-5对为一扎(即棕榈叶丝或苎麻梢捆扎),作为礼品相赠。

198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将徽州地区的太平县改为县级黄山市,并将歙县的黄山公社划归黄山市,设为汤口镇。歙县茶叶公司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查。

1984年春开始,在富溪乡选点于新田、田里两村13个村民组生产特级黄山毛峰。其中新田村充川(原名充头源)组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品质最优。作为歙县礼茶,“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前送往北京。

1985年歙县茶叶公司在收购特级黄山毛峰时,提出以富溪乡充头源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质量为标准。

1994年起,歙县茶叶公司转向黄山小源的富溪乡,在黄山毛峰原产地充头源恢复特级黄山毛峰生产,出口西德、香港。

以上就是关于黄山毛峰历史的介绍了。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扎下了根。作为茶的发源地,每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

追溯历史:熟茶发酵的七个阶段


追溯历史:熟茶发酵的七个阶段

1、藏销茶发酵

文献最早见于1910的勐海恒春茶庄,主要用于紧茶发酵,当时的紧茶主要销往西藏地区,数量十分可观。

紧茶的制作并不复杂,每年冬天快到的时候,把之前收购积存的干燥青毛茶取出来,开灶蒸压后,将茶叶装进布袋,压制成心型,不进行烘干,接着放在屋里的阴凉处,堆积发汗,大约发酵四十天,布袋发微热,约40°C左右,袋内茶叶就算是已经发酵完毕了,此时解开布袋,取出紧茶,包上绵纸,就可以包装定型了。

2、湿水筑茶

“湿水筑茶”也称为“佛海茶叶制法”,分为初制、再制两道工序。

初制:茶农将采来的茶青放入锅里炒,使其萎凋,接着将茶叶取出,放在竹席上揉捻,晒干或晾干后即可。

再制:将茶叶放进竹篮里面,放入竹篮时需要加少许的水,防止茶叶变干易脆。一个人站在竹篮外边,逐次加茶,用拳头或者用棒子捣压,使茶叶变得紧密,这就是“筑茶”。接着分堆存放,任由茶叶自然发酵,自行干燥。

3、湿仓快发酵

大家常听的湿仓茶,就是泼水(温水)湿茶快发酵的产物,早期港台地区用于加速普洱茶青饼陈化。把茶放在湿气较重的地方,例如地窖、防空洞、土房等环境,加快其发酵速度。通常会伴有陈泥味和霉味,且口感较薄,叶底暗栗色或黑色。

4、渥堆发酵

普洱茶自然后发酵的时间往往很长,有可能是十几年、数十年,为了加速陈化普洱茶,研发出了人工发酵技术。

向堆茶进行潮水,翻拌均匀后,渥堆放置,使其发酵。茶堆中部温度到达35℃左右时,需要不时地洒水,防止茶叶变干。

70年代,中茶云南省公司统一了渥堆晒青毛茶发酵工艺,从此普洱熟茶时代正式开启。

5温水发酵

下关沱茶就是用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把粗大的茶叶和一些碎茶,加温水发酵,茶叶温度升高,待茶堆有酸味,即发酵完毕,这是一种轻发酵的方式。

6、离地发酵

谈到行业里比较新颖的发酵方式,很多茶友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离地发酵”,这的确是近年来被普遍应用的,与传统发酵不同的是,离地发酵使用一定的材质的工具,使茶堆离开地面发酵,比如发酵箱、木板、竹筐、竹篮、木槽等。

将茶叶与地面隔离的原因

①为了防止底部的茶叶腐烂变质、产生腐臭味、同时减少堆味的产生;

②如果茶堆的水分过多,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腐败,产生腐臭味。从木板散失多余的水分,避免出现水分聚集,透气性更好,使得发酵更加均匀;

③传统渥堆发酵,茶叶与地面直接接触,制茶人员反复走动、灰尘飞扬、茶堆水渍,卫生差。而离地发酵操作更干净,提高茶的卫生标准。

7、“润活”发酵

这是润元昌首创的”润活“发酵技术,通过新工艺提高茶叶释放度,获得了更加滋润鲜活的口感,同时降低了内涵物质的损耗,更好地保留了茶叶的活性,更好地发挥春茶的潜力,以利于后续陈化。

“润活”发酵技术由润元昌经多年实践潜心研发,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保护。

需求是产业创新的思想和动力来源,大健康时代为我国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机遇,普洱茶的产业基础不断在发展,消费不断升级,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春茶是一年中内涵物质最丰富的茶,润元昌是业内率先提出”春茶发酵的熟茶“这一明确定位的品牌,全线熟茶产品坚持采用春茶原料发酵。

润元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持续打磨制作工艺,潜心研发,深耕行业,持续推动行业创新。

关于霍山黄芽茶历史发展


霍山黄芽起源于唐朝,明代列为贡品,清朝列为皇家御用,是霍山县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唐代李肇《国史补》记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大蜀山也。”史书记述:寿州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肫得仙。

1、源于唐朝

据史料记载,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之前。唐李肇《国史补》把寿州霍山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

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

2、明列贡茶

霍山黄芽自明代列为贡品。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

3、清代盛产

清乾隆四十一本《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载:"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以似凿。顾霍邑山多绕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之地惟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出西南,迟在雨后,帮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今为详著其地此霍被六大较可睹矣。东山贡茶岁居其八九(东山25处属县境的有与儿街、但家庙、单龙寺、东西溪等21处)。又据《霍山县志》载:"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

4、失而复得

霍山黄芽曾一度失传。1971年以来开始挖掘、研制、恢复生产。1972年4月27日至4月30日,县茶办室选派农业局茶厂、坝上茶站三位茶叶技干,在乌米尖同三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茶农共同炒制黄芽茶,共计14斤茶样,当即用白铁桶封装六斤上报国务院进行鉴评。翌年县土产公司又布点三处,正式生产黄芽,金字山为重点,数年来,由审评室老茶师负责技术辅导。其余两处为乌米尖和金竹坪。此后,经过大化坪区农技站、茶站的技术人员反复切搓,试验改进,黄芽茶采制技术有所提高,品质规格趋于固定。黄芽茶收购量1973年178公斤,1980年644公斤,1985年多渠道收购量猛增至3700公斤,每斤茶价8.50元。

5、名冠三黄

霍山黄芽现与黄山、黄梅戏齐名并著,并称“安徽三黄”。

现今的霍山黄芽系散茶又称芽茶。开采期一般在谷雨前后二、三日采摘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其炒制技术分为炒茶(杀青和做形)、初烘(摊放)、足火(摊放)和复火踩筒等过程。七十年代以来,"霍山黄芽"每年都特贡中央国家机关为办公用茶。90年获商业部农副产品优质奖、93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霍山黄芽1999年获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成茶评比一等腰三角形奖,2000年获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名茶评比金奖,同年500克极品霍山黄芽在安徽省博物馆以11800元高价成功拍卖,霍山黄芽是1001——200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唯一推荐产品。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关于追溯蒙山茶历史》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