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本刊2011年第7期刊登了宁波籍茶文化专家竺济法先生《宋僧吴理真是如何成为西汉茶祖的》一文,后四川农大茶学系李家光副教授专门撰文《茶祖吴理真是西汉人》,由我刊编发至2011年第10期。刊发后茶界对吴理真这位历史人物所处的年代引发了争鸣。

本刊编辑部本着学术争鸣的目的,秉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继续刊发业界的讨论文章,欢迎来稿。

近几年来,笔者读了一些关于吴理真和蒙山茶的书和文章,感觉有些说法值得商榷。史贵求真,言必有据。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就吴理真和蒙山茶的一些史实加以考辨,揭示真相,还其本来面目,并求证于方家。

中唐以前无蒙山茶的记载

关于蒙山茶,在中唐以前的古籍中,无一记载。虽无记载,但是否蒙山在中唐以前就不产茶?倒也未必。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而西南地区则是原产地的主要区域。从直接利用野生茶树发展到人工栽培茶树,当也始于西南地区。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亦当远溯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种茶应相当普遍。作为蒙山,在秦汉乃至先秦种茶更是可能。

今有人提出吴理真为“世界人工植茶树第一人”、“植茶始祖”,进而奉其为“茶祖”,其实不然。

持此论者往往用一代茶学宗师陈椽先生的文字来作证。不错,陈椽先生在其《茶业通史》一书中认为蒙山是“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但仅此而已,并未称吴理真为“植茶始祖”、“茶祖”。暂且不辨“文字记载”的真伪,姑且承认是真。“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就一定是“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吗?显然不一定。“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则一定要晚于“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因为是“人工种植茶树”在先,“文字记载”在后。同理,吴理真也不是蒙山种茶第一人,在吴理真之前在蒙山种茶的大有人在。在吴理真之前,有千千万万人种茶,有千千万万地方种茶。吴理真不独不是巴蜀及中国种茶第一人,也不是蒙山种茶第一人。蒙山及巴蜀地区远在先秦,至迟在秦汉时期就开始人工种植茶树,并将茶从食用、药用发展为饮用。

事实上,“人工植茶树第一人”,就象水稻种植第一人、小麦种植第一人等等一样,是无法可考的。

陶谷《荈茗录》“圣阳花”条:

“吴僧梵川,誓愿燃顶供养双林傅大士。自往蒙顶结庵种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绝佳者圣阳花、吉祥蕊,共不逾五斤,持归供献。”

有人据此认为,在三国时代,蒙山便产名茶“圣阳花、吉祥蕊”,而且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茶。其实,所谓“吴僧”,乃指“吴地之僧”,是指历史上吴国境地的当代僧人,就如同唐人称陆羽为“楚人”一样。陶谷是五代至宋初人,《荈茗录》所记各条内容的时代是从晚唐至宋初,“吴僧梵川”当是五代前后苏吴一带的僧人。另外,双林傅大士(497—569),名傅弘,或名傅翕,字玄风,号善慧。东阳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南朝齐梁时代著名佛教居士。他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即弥勒的化身,又经常显弄神异,道俗归心,影响极大,世人称之“双林大士”。

三国人如何供养南北朝的傅大士?所以知梵川定非三国时人。圣阳花、吉祥蕊当产于五代前后。

蒙山茶兴盛于中晚唐

蒙山茶兴盛于中晚唐,这与唐代茶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的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

“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蒙山茶至迟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就成为贡茶,且为蜀地贡茶之最。

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湖州刺史的裴汶在其《茶述》一书中记:

“今宇内为土贡实众,而顾渚、蕲阳、蒙山为上。”

蒙山茶与顾渚紫笋齐名。

成书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的李肇《国史补》记:

“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意思是,蒙顶石花,号为剑南第一。

成书于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6年)的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

“始,蜀茶得名蒙顶也。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先后之人,竟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

名茶造假,不独今天,唐时蒙顶茶已开先河。

日本来华学僧圆仁(慈贵大师),在其《入唐礼法巡幸行历记》记载,归国时,大唐文宗皇帝赐

给“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蒙顶茶在唐时走出国门。

唐王敷《茶酒论》记: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蜀川蒙顶,其(骑)山蓦岭。舒城太湖,买婢买奴。越郡余杭,金帛为囊。”

五代十国蜀毛文锡《茶谱》对蒙山茶的记录有多处,其一曰:

“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尝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当以春分之先后,多构人力,俟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基本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顶,筑室以候,及期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病蠲。是时到城市,人见其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发绿色。其后入青城访道,不知所终。”

毛文锡两度入蜀为官,理应熟悉蜀中茶事。

白居易(772—846)《琴茶》诗“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刘禹锡(772—842)《西山兰若试茶歌》诗有“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韦处厚《茶岭》诗有“顾渚吴商绝,蒙山蜀信稀。”唐诗中有多首写到茶。

还有一首《蒙山白云岩试茶》,传说作者为唐代人黎阳王,但无证据。诗曰: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似为蒙山茶的地位衰落而抱不平,故或是蒙山茶衰落后的宋代人所作。

蒙山茶鼎盛于中晚唐,入宋以后,由于建安茶的崛起,蒙山茶渐衰。蒙山茶尽管在唐代一度作为贡茶,但其地位也不如湖常二州的紫笋茶。蒙山茶作贡的历史并不长,非如某些人所说的从唐至清的一千多年。

吴理真其人

现有的宋代以前的各种文献典籍、诗文,无一述及吴理真其人。难道是汉唐人不尊重这位“植茶始祖”?难道汉唐时代的蜀人、蒙山人也不尊重这位“植茶始祖”?难道汉唐时的雅州官员没有当代的地方官员有文化,认识不到“植茶始祖”价值和意义?显然不是。在蒙山茶如日中天的唐代却无人提及吴理真其人,反而是在蒙山茶衰落的宋代以后才有人谈到吴理真。只能说,有关吴理真的传说始于宋代以后。

按《宋甘露祖师像并行状》:

“师由西汉出现,吴氏之子,法名理真。自领表来,住锡蒙山,植茶七株,以济饥渴。元代京师旱,敕张、秦枢密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少倾,沛泽大通。一日,峰顶持锡窠井,忽隐化井中。侍者觅之,后得石像。遂负井右,建以石屋奉祀。时值旱魃,取井水,霖雨即应,以至功名、嗣续、疾疫、灾祥之事,神水无不灵感,是师功德有遗之也。故邑进士喻大中,奏师功行及民,宋孝宗敕赐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遗像者。”

之所以称之“甘露祖师”、“甘露普慧妙济菩萨”,是因为他“救旱”、“霖雨即应”、“神水无不灵感”,其得名非因茶而是因水。甘露井在蒙山顶,又称古蒙泉。甘露喻灵水、神水,非西汉甘露年号。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初时还没有中国人出家为僧。中国第一个出家受戒为僧的是三国时的朱士行,吴理真断不可能于西汉出家为僧。按《宋甘露祖师行状》,“元代京师旱,敕张、秦枢密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表明吴理真是宋代僧人。但其若是宋代僧人,而且名动京师,皇帝敕封为菩萨,应该是位高僧、名僧,但是各种僧传、佛教文献不见记录,所以其身份的真实性也是很值得怀疑。

吴理真“自领(岭)表来”,并非蒙山土著。其植茶技术,甚至茶种,还传自“领(岭)表”。孙渐《智炬寺留题》:

“昔有汉道人,蕹草初为祖。分来建溪芽,寸寸培新土。”

这是说蒙山茶树源自福建。这样,蒙山就不是中国最早植茶之地。有些人看到其中的不可信与矛盾,于是硬说吴理真是蒙山当地人,不是僧人是药农、农民,这是无任何依据的凭空捏造。

按《行状》,吴理真“由西汉出现”,一直活到南宋初,寿一千多年,俨然神仙者流。其死不见尸,也像神仙,“忽隐化井中,侍者觅之,后得石像”。一个来自“领(岭)表”,传说从西汉一直活到南宋的人,突然间又消失在一口井里,只留下一个石像。因为是当地民间的造神虚构,所以吴理真的身份、行迹充满着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蒙山地区历来多雨,蒙即泉水,明人龙膺著有《蒙史》,蒙山因水得名。吴理真的传说反映了当地人对水的崇拜,是把吴理真作为水神来崇拜。在民间传说中,往往僧道不分,吴理真或僧或道。喻大中据民间传说上奏朝廷,宋孝宗据其功德敕封“甘露普慧妙济菩萨”,如同封神。吴理真享受“石屋奉祀”,是因水而不是因茶。

综上所说,吴理真是宋代以后蒙山地区民间虚构出来的一个水神,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子虚乌有人物。(作者为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扩展阅读

吴裕泰:三朝老字号浓缩北京百年跌宕史


1887年,吴裕泰字号在北新桥诞生,当年的吴裕泰名为茶栈,以批发自产自销自家窨制的茉莉花茶为主。下辖十余个茶庄分号,风头一时无两,不但影响到老舍名篇《茶馆》,也成为传统老北京文化的缩影。

2013年,裕泰东方前门店在最具北京风情的前门大街开业。在这间外表古朴的旗舰店内,除传统茶叶外,各式新颖茶品、茶叶衍生品、茶艺展示以及其他与茶文化相关展览均有一席之地。在吴裕泰看来,传统也要与时俱进。

吃着西式茶蛋糕,品着中式功夫茶,老字号新形象,年轻人很捧场。

茶口味冰激凌堪称吴裕泰近年来最成功的创新之一,东西不贵但人气很高。即便在冬至夜都有“不怕冷”的年轻人买来尝鲜。

随着六十年来北京城的人口激增,京城茶叶市场也愈发变得众口难调。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复杂,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就是了。

三朝老字号浓缩北京百年跌宕史

看完参加《北京·记忆影像展》的近两百幅作品后,吴裕泰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丹威感慨良多,也让这位如今操盘300余家连锁店的茶业企业的掌门人重新忆起吴裕泰的跋涉历程。

作为城市文化符号之一,茉莉花茶历来是老北京人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据传茉莉花茶制作技法最初是从宫里传出来的,因此面世之初便沾着贵气,也造就了北京人对于茉莉花茶口味的挑剔。

吴裕泰在光绪年间开业之初,等待她的是同城有名有姓300余家茶庄的竞争;但创始人兼老掌柜吴锡卿凭着自采、自拼、自窨的三自方针,很快使吴裕泰跻身名门,其本人也在民国时期足足当了十年的京师茶行公会会长,可见业界认可程度之高。

从光绪年间到解放前,经过吴家几代人打理,“吴系”茶叶曾在北京开出11家分号,这在当年城区不出二环路的北京绝对算是茶叶“托拉斯”,以至于老舍先生把名篇《茶馆》里的那个茶馆命名为“老裕泰”。

作为一种文化饮品,喝茶的人对茶叶的渊源与历史格外讲究。尽管吴裕泰解放后先是被公私合营进行拆分,又是被红卫兵小将们“改旗易帜”,掌柜的也从安徽人换成了北京人,但老茶庄的血脉并没有断。这种“藕断丝连”并不仅仅体现在吴裕泰历经百年从未改变的主号为1928的电话号码上,更多是完整将百年吴裕泰沉淀的精华——产地的专一、窨制工艺的传承、对于质量的严苛毫无保留的继承。尽管在1997年的时候,当年的“托拉斯”只剩下北新桥的一间铺面,但火种还在。

老字号的底子孙丹威的运气

今天的孙丹威是中国茶业界的风云人物,1997年孙丹威担任经理时,吴裕泰早已经回到了最初的原点——仅存北新桥的一家老店。在当时,有没有人知道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孙丹威知道找谁就行了。

孙丹威不是科班出身,但她清楚,要想让“老裕泰”重新焕发生机,必须得找回世代单传的传统技艺。孙丹威的运气在于,吴裕泰第四代传人张文煜当时还健在。张文煜虽然不姓吴,但作为公私合营前就在吴裕泰制茶的老师傅,可以说尽得上面第三代传人的真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茶叶开始统购统销后,原先各家自己采购、窨茶、拼茶的活儿都不让干了,但张师傅并没有荒废手艺。他利用“职务之便”,得空就用现有材料偷偷拼茶,这一拼就是小二十年;搞得不少老顾客纳闷儿,这吴裕泰的茶就是跟别家儿的味儿不一样。

孙丹威上任那年,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请老先生出山,并拜师学艺。在张文煜的悉心传授下,之前就有些茶道基础的孙丹威很快就能上手,并且掌握了吴裕泰茉莉花茶的鉴别、窨制、拼配全套流程,使吴裕泰的窨制、拼配秘方传承得以后继有人。不但如此,孙丹威还结合吴裕泰的历史经验,又是借钱,又是谈判,重新在南方福建、广西等省区建立起自己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确保原材料的可控。几年时间下来,茶叶生意是越做越大,分号是越开越多,吴裕泰终于恢复了生气。

老吴做生意怀旧不守旧

孙丹威治下的吴裕泰,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严格遵循传统工艺流程制作茶品。这是老本行,也是吴裕泰得以彻底翻身的重要原因。不过,孙丹威并不喜欢单纯“吃老本儿”。

提起茶,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总是跟中老年人的专利;提起茉莉花茶,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就是北京人喝的茶,但孙丹威偏偏不信年轻人就不喜欢喝茶,也不信北京城六十多年来人口已经增长了十倍后,北京人还是只喜欢喝花茶。在她看来,茶叶就不该打上年龄标签,主打产品也不能一成不变。

就拿吴裕泰的抹茶冰激凌来说,即便是寒冬腊月,一尺柜台前也总得排起长队。吴裕泰最初的设想是,只是吸引年轻人对吴裕泰品牌有所认知。不成想,这款产品上市之后很快成了吴裕泰在大众点评网上的最热门话题。年轻的时候吃吴裕泰的冰激凌,上岁数难保不喝吴裕泰的茶。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作为老北京先存历史最悠久的茶庄,吴裕泰有着非常年轻的心态。

这些年来,吴裕泰又是网上开店,又是线下开时尚茶生活体验店,研制健康茶月饼,茶味无胶口香糖,此外,在一线柜台上,随着吴裕泰牌乌龙、普洱、白茶、绿茶、铁观音、大红袍等新茶品的充实到一线,看家的茉莉花茶也不再说“单口相声”,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分号,以及越做越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饮茶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着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真茶人不多 假茶人不少


如今爱喝茶的人多,被叫“茶人”的也多,不过就跟“吃货”一样,不是光能吃就能叫“吃货”,还得吃得好、吃得有规矩、有心得,茶人亦是如此。

市面上,真茶人不多,假茶人不少,今天就带你盘点一下如何辨别真假茶人。

里暗自哭泣也没人理,泡出的茶苦得跟药一样。要知道假茶人的“真性情”,就是这么得过且过。

请茶:真茶人有问必答,假茶人是“居委会大妈”

真茶人:请别人喝茶时,先不会讲太多关于这款茶的故事,而是待别人喝完后,如果有兴趣问起来才会细细讲解。

假茶人:茶还在茶则里,水都还没烧开,有关这款茶的全部身家底细都已经告诉对方了,且还有不少因为自己不太清楚而添油加醋的地方,这套路,难道不是跟所有热心组织相亲的居委会大妈们一样么?

论茶:真茶人懂得尊重,假茶人只讲好坏

真茶人:除非真的是一款劣质茶,不然对茶是不会整体以“好”和“坏”去评价的,多是就产区、原料、工艺进行猜测性评判。并且他们对茶有着基本的珍爱和尊重,就算特别偏好某款茶,也不会贬低其它茶。

假茶人:千万别让假茶人论茶!他们饥渴难耐的嘴早就想打响一场口炮盛宴,喝到茶汤就开始话当年,瞄一眼叶底就恨不得说山头。“普洱为王,其他是屎”,评价自己不喜欢的茶,刀刀致命,句句撕逼,那刻薄力度,简直令人发指!

存茶:真茶人“科学建筑大师”,假茶人“新思维养殖大户”

真茶人:按不同茶类性情合理存放,努力给茶建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小窝”。

假茶人:胡乱放置,跟散养鸡似的,就差在茶上贴上一张“野生散放茶,质地紧实、滋味鲜爽多汁”的广告标签;要么就是把茶堆在展示架子上,除了营造一种“大家快来看我的这些能照耀地球的茶”的炫耀感之外,还真不知道对于存茶有什么帮助?

找茶:真茶人“实践”,假茶人“随便”

真茶人:找茶时,除了听别人讲,真茶人更相信“实践是检验好茶的唯一标准”,他们会自己亲自进茶山,结合所见所闻与农户、茶商、经销商打交道,再去选择茶叶。

假茶人:找茶基本看嘴,只要遇到像李阳一样具有“妖气”的老板,假茶人就会封他为大师,从此成为大师的信徒,送金送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最可怕是自己还会变成大师,出师后张口大树台地,闭口纯料拼配,可自己连茶山山脚下都没去过。

讲述泰山茶人的泰山茶事


近年来,泰山茶声名鹊起,在这其中,有一位“茶痴”,他问茶寻踪,为完善泰山茶史不断追寻,他借茶创新,研发新茶一路不止,他种茶有道,苛求品质而自建茶园,让人折服。日前,大众网记者走近国家高级评茶师、泰安平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志军,品茶着淡淡的泰山茶香,静静地听他讲述泰山茶人的泰山茶事。

孔志军爱上茶,是从自小听外婆讲上个世纪30年代在红门附近喝的好茶——平安茶开始的,随后,他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美国著名旅行家埃德加盖洛在1935年写的《中国五岳》中有泰山种植茶叶的记载,印证了外婆的话,引发了他对泰山茶历史的浓厚兴趣。

十多年来,孔志军先是创办了椿泽茶庄,再研发泰山茶的品种,继而为叫响泰山茶品牌创立了“泰山平安茶”品牌,一路上甘苦自知。为了寻证泰山茶的历史,他到处寻找泰山古茶树,转遍了泰山周边的大大小小山头,有一次,他跟朋友聊天,听说肥城王边路大小龙岗石附近有过老茶树,起身开车就走。还有一次,听说南茶北调时在徂徕山曾种过茶树,为了找到当年种茶的地点,他四处寻觅,最终在一个叫葛条沟的地方发现几棵老茶树,兴奋之时,竟然从三米高的坡上摔来下去。为了抢救和挖掘泰山茶的文化传承,他自费编辑印制了《泰山传说》,讲述泰山茶的渊源、传说和故事。

由于泰山茶长期以来品种单一、成本高,为了研制出适合更多普通消费者爱喝的泰山茶,经过多地考察,孔志军最终决定在满庄华家岭开垦绿色有机茶园,2014年的春天,第一批茶种撒进茶园,孔志军的“泰山茶梦”也发了芽。为了更好的实现泰山茶叶发展,孔志军经过不懈努力,研发出了泰山茉莉红茶,改变了泰安市只有泰山绿茶和泰山红茶的局面,开启了泰山茶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提起孔志军研制的泰山茉莉红茶,尤为值得称道。泰山茉莉红茶是用泰山红茶窨制而成的,使得泰山红茶醇厚与茉莉花香完美融合,由于工艺复杂需要进行四窨一提,因此也造就了泰山茉莉红茶独特的品质,闻起来花香高雅,品时甘甜滑润,回味无穷。又因其承蒙泰山灵气远赴云南,习得花香,满载而归,来回路程一万零八百里,成为中国行程最长、路途最远的茶,堪称“中国行程最远”的茶。

为了在全国真正喊响“泰山茶”的品牌,可以说,孔志军全身心都投入到泰山茶事业的发展中。经过他多年的研制,目前,孔志军已经开发出泰山茉莉红茶、泰山平安茶、凉水泡茶、红茶药膏、泰山绿茶等产品推向市场。

为了这些泰山茶的发展,孔志军吃的苦受的累只有他自己知道,比如,为了泰山茶,甚至把自家房子都抵押上了;为了泰山茶,辞掉公职一门钻研茶事;为了泰山茶,他可以一个人静静地跟茶叶聊天;为了泰山茶,作为企业负责人的孔志军卖茶竟然不知茶价;为了泰山茶,他可以一个人两三天不下楼,直到饿的不行才出来吃点东西……

泰山“茶痴”孔志军,他的心里只有自己心爱的泰山茶。

中国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就不太合适,不能长期大量饮用。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茶的真境界是什么


六七年前,我很迷茶、迷沉香。那个时候,先是狠狠地学茶知识,什么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然后又把各种茶分成上中下的等次。

内心的喜乐,是追逐好茶的结果——遇上了好茶,就喜,遇不上好茶,就不喜!分别心很大。后来,慢慢地明白,茶其实本无好坏,有些茶在农家的田头,用大茶壶烧煮,用大碗盛了;有些茶在知识分子的案头,用小炉炭烧,用一口杯端着;有些茶在达官贵人家的客厅,由服务人员端着……茶,真的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那些年,我到处追逐好茶,然后把好茶藏在家里。

后来我又追逐好的茶器,很是炫耀地用好的紫砂壶,一把还不行,要几把,后来是一百把。然而,茶真的一定要用这些东西来烘托吗?

我们的感觉呢?真正的好茶,应是在我们的感觉里,而不是在紫砂壶或日本铁壶里吧。

茶和茶器,都没有上下之分。分的是我们的分别心而已。是我们的分别心,让茶和茶器染上了人世的俗气,给它们早早地安上了等级,然后又用这些等级来迷惑自己,命令自己或悲或喜。

茶的真境界是什么呢?

一杯茶是一个宇宙,进入茶,就进入了宁静、淡泊、安乐的另一个宇宙,是空无的茶气中万籁寂灭、心物两忘、超然独立的心境。

茶史的发展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公元九世纪时,由日本僧人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逐渐在日本普及为大众化饮料。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以远。十五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

而荷兰人约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十七世纪时传至美洲。十八世纪初,品饮红茶逐渐在英国流行,甚至成为一种表示高雅的行为,茶叶成了英国上层社会人士用于相互馈赠的一种高级礼品。著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于十八世纪开始大规模经销中国茶,并获得了巨额利润。1880年,我国出口至英国的茶叶多达145万担,占中国茶叶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十八世纪末,英王专程派特使来中国商讨发展贸易时,从中国得到了几株茶树苗,随后即移植在印度,拟发展英国自己的茶叶生产。中国茶树苗经精心培植,终于长大成林,后来印度产制的茶叶即开始在伦敦市场上销售。

十九世纪,中国的茶叶终于走向全世界,成为了世界性饮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向马里、几内亚、阿富汗等国派出植茶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将茶树、茶籽在不利生长的酷热地区生根落户。

目前,我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引种了中国的茶籽、茶树,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中国近年来的茶叶年产量达50多万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出口。

当今,茶叶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诸多效用,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成为举世公认的“天然第一保健饮料”、“二十一世纪世界饮料之王”。

普洱茶——吴树荣


吴树荣

WUSHURONG

香港“荣记茶庄”领导者,“荣记茶庄”已有百年历史。吴先生对普洱茶的研究有很高的造诣,在普洱茶界享有极高声誉。吴先生与云南昌泰茶业集团合作研发的“卫荣号”系列普洱茶深受广大茶友喜爱。

普洱茶

云南产茶,可溯於文字资料记载的,大概早於东汉时代,而,是故与品尝其它茶类有一定的分别,也许,很多其它茶类之风范也包含在云南普洱茶的品态之中,例如绿茶的饱活,岩茶的雅远,红茶的爽丽,白茶的甘顺等,在云南普洱茶汤韵之中也可一一领略得到,只是这些味韵的特色都依植在其甘陈醇熟的味态而表达。

虽然,云南普洱茶有越陈而价值越高的特点,但只在乎於漫长的存放时间,而不重视其品质的基础与及其存放过程中之适当照顾,如此,长期的存放,是不一定对茶叶本身有所助益,反而会潻增其颓败之气态。醇滑是陈年普洱茶所应该具有的条件,而香醇陈滑的同时,甜暖净活就是决定其品格优淡的重要因素了。

上品的普洱茶,其汤色浓艳剔透,香气陈醇且骄健,味韵甜暖而润活,色面红润深沉,芽条饱壮,香味稳厚,以上各点大概就是一般上品云南普洱茶所应持有之品态风范了。

云南普洱茶的内质稳厚,故泡沏普洱茶不需要讲求特别的工夫和技巧,只需洁净的壶具,沸透的开水,适量的茶叶与及充份的泡沏时间便可。云南普洱茶除了具有它独特的风格韵味可供品赏外,日常长期饮用普洱茶也是可以收到特有的显着食疗的功效。过去,很多传统的医学典籍里,都有提到云南普洱茶的药疗功效,例如消脂涤腻,暖胃理气,解胀醒酒等。近代许多中外医学分析亦有证实,普洱茶对於降低脂肪,胆固醇与及过多的尿酸,都有确定的效用。今天云南普洱茶日益受到中外所重视,实在是有其本有的很高的实用及品赏价值的。

茶缘——用心泡茶得真味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

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吴理真机蒙山茶史辨证》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