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南路边茶是四川生产的、专销藏族地区的一种紧压茶。过去分为毛尖、芽细、康砖、金玉、金仓六个花色,简化为康砖、金尖两个花色。过去主产于雅安、乐山两个地区,现已扩大到全省茶区。在雅安、宜宾、重庆、万县等国营茶场(厂)集中加工。

南路边茶原料粗老并包含一部分茶梗。因鲜叶加工方法不同,把毛茶分为两种:杀青后未经蒸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或叫金玉茶;杀青后经多次蒸揉和渥堆然后干燥的,称“做庄茶”。毛庄茶因制法简单,品质较差,已被淘汰。南路边茶初制工艺较繁琐。做庄茶传统做法最多的要经过一炒、三蒸、三踩、四堆、四晒、二拣、一筛共18道工序,最少的也要经14道工序。60年代以来,经过不断改进,新工艺已简化为8道工序。现将做庄茶的传统工艺和新工艺作分别叙述。

南路边茶品质优良,经熬耐泡,制成的“做庄茶”分为4级8等,做庄茶的特征为茶叶质感粗老,且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有如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老茶的香气,冲泡后汤色换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滋味平和。杀青后未经蒸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或叫金玉茶,其叶质粗老,不成条,均为摊片,色泽枯黄,无论是外形、香气,还是滋味都不及“做庄茶”,南路边茶最适合以清茶、奶茶、酥油茶等方式饮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cY260.com编辑推荐

关于南路边茶制茶工艺


南路边茶是四川生产的、专销藏族地区的一种紧压茶。过去分为毛尖、芽细、康砖、金玉、金仓六个花色,现在简化为康砖、金尖两个花色。过去主产于雅安、乐山两个地区,现已扩大到全省茶区.在雅安、宜宾、重庆、万县等国营茶场(厂)集中加工。

南路边茶原料粗老并包含一部分茶梗。因鲜叶加工方法不同,把毛茶分为两种:杀青后未经蒸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或叫金玉茶;杀青后经多次蒸揉和渥堆然后干燥的,称“做庄茶”。毛庄茶因制法简单,品质较差,已被淘汰。

南路边茶初制工艺较繁琐。做庄茶传统做法最多的要经过一炒、三蒸、三踩、四堆、四晒、二拣、一筛共18道工序,最少的也要经14道工序。60年代以来,经过不断改进,新工艺已简化为8道工序。现将做庄茶的传统工艺和新工艺作分别叙述。

一、做庄茶的传统工艺

做庄茶的制造工序依次为:杀青、初堆、初晒、初蒸、初踩、二堆、初拣、二晒、二蒸、二踩、三堆、复拣、三晒、筛分,三蒸、三踩、四堆、四晒。

①杀青传统杀青法是用直径93厘米的大号锅杀青,每次投叶量15-20公斤,投叶前锅温约3000C,方法是先闷炒,后翻炒,翻闷结合,以闷为主.时间10分钟左右,鲜叶减重约10%。现在一般使用川一90型杀青机杀青,锅温240-260℃投叶量2025公斤,闷炒7-8分钟,待炒到叶面失去光纸叶质变软,梗折不断,并有茶香散出,即可出锅。

②扎堆扎堆即渥堆。其目的是使茶坯堆积发热,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使叶色由青绿变为黄褐,并形成南路边茶的特有品质。扎堆是做庄茶的重要工序,多的要进行四次扎堆,少的也要进行三次。第一次扎堆在杀青之后,杀青叶要趁热堆积,时间8-12小时,堆温保持60℃左右,叶色转化为淡黄为度。以后每次蒸踩后都要进行扎堆,时间8-12小时,作用是去掉青涩味,发出老茶香气。堆到叶色转为深红褐色,堆面出现水珠,即可开堆。如叶色过淡,应延长最后一次扎堆时间,直到符合要求时再晒干。

③蒸茶目的是使叶受热后,增加叶片韧性,便于脱梗和揉条。方法就是将茶坯装入蒸桶内,放在铁锅上烧水蒸茶。蒸茶用的蒸桶,俗称“甑”。上口径33厘米,下口径45厘米,高100厘米,每桶装茶12.5-15公斤。蒸到斗笠形蒸盖汽水下滴,桶内茶坯下陷,叶质柔软即可。

④踩茶蒸好茶坯趁热倒入麻袋中,扎紧袋口,两人各提麻袋一头,将茶袋放在踩板上端,然后两人并立于茶袋上,从上到下用脚蹬踩,使茶袋滚动,促使茶坯紧卷成条。两人脚步要齐,用力要匀,茶袋以缓慢滚动为好,不宜过快。踩板用6--7厘米厚的木板制成,长约6米,宽约1米,装成30度斜坡,两边安置竹竿作扶手,以便于操作。蒸和踩紧密相连,一般是三蒸三踩,少的也要两蒸两踩。

⑤拣梗、筛分第二、三次扎堆后各拣梗一次,对照规定的梗量标准,10厘米以上的长梗都要拣净。第三次晒后进行筛分,将粗细分开,分别蒸、踩、扎堆,然后晒千。

⑥晒茶每次扎堆后,茶坯都要摊晒。摊晒厚度6-10厘米,并做到勤翻,力求干度均匀。每次晒后茶坯都要移到室内摊一、二小时,使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方能进行下一次蒸、踩。如茶坯干湿不匀,蒸后含水量也不同,蹬踩时叶片容易破烂。摊晒干度适当是做好做庄茶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掌握好每个工序的干度。根据实验,第一次晒茶,晒至六到六成半干(含水量25-35%)为宜,第二次晒至七成到七成半干,第三次晒至七成半到八成干,最后一次晒至八成半到九成干,毛茶含水量为10-14%。

二、做庄茶新工艺

新工艺的制造工序依次为:蒸青、初揉、初拣、初干、复揉、握堆、复拣、足干。

①蒸青蔗青就是用蒸汽杀青。就是将鲜叶装入蒸桶,放在沸水锅上蒸,待蒸汽从盖口冒出,叶质变软时即可,时间约8-10分钟。如在锅炉蒸汽发生器上蒸,只要1一2分钟。

②揉捻揉捻分两次进行,现已推广机揉。鲜叶杀青后,趁热初揉,目的使叶片与茶梗分离,不加压,揉1-2分钟即可。揉捻后,茶坯含水量为65一70%,经过初干,使含水量降到32-37%,趁热进行第二次揉捻,时间约5^-6分钟,边揉边加轻压,以揉成条形而不破碎为度。

③渥堆渥堆方法有自然握堆和加温保湿渥堆两种。

自然渥堆是将揉捻叶趁热堆积,堆高1.5-2米,堆面用席密盖,以保持温湿度。约经2-3天,茶堆面上有热气冒出,堆内温度上升到70℃左右时,应用木叉翻堆一次,将表层堆叶翻入堆心,重新整理成堆。堆温不能超过80℃,否则,堆叶会烧坏变黑,不堪饮用。翻堆后,再经过2-3天,堆面又出现水汽凝结的水珠,堆温再次上升到60-65℃,叶色转变为黄褐色或棕褐色,即为握堆适度,开堆拣去粗梗进行第二次千燥。

加温保湿握堆是在特建的握堆房中进行的.室内温度保持65-70℃,相对湿度保持90-95%,空气流通,在制品的含水量为28%左右.如能具备如此条件,握堆过程只需36-38小时,即可达到要求,不仅时间短,而且握堆质量好,可提高水浸出物总量2%,色、香、味均佳。

④干燥渥堆后的茶坯,含水量在30%以上。而做庄茶含水量要求达到12-14%。所以,渥堆后的茶坯必须经过干燥处理才能达到要求,且能固定品质,防止变质。

干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初干叶含水量达到32-37%,再干叶含水量为12-14%。一般采用机器千燥。

沩江白毛尖的特点简介


沩江白毛尖制造分杀青、闷黄、轻揉、烘焙、拣剔、熏烟六道工序,烟气为一般茶叶所忌,更不必说是名优茶。而悦鼻的烟香,却是沩江白毛尖品质的特点。沩江白毛尖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叶缘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明亮,松烟香芬芳浓厚,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沩江白毛尖颇受边疆人民喜爱,被视为礼茶之珍品。

白毛尖又名“都匀细毛尖”、“白毛尖”、“鱼钩茶”、“雀舌茶”。其茶牙尖细如条,色泽绿中带黄,白毫特多,茶水甘爽、清香。含多酚类化合物高于一般茶叶百分之十左右,氨基酸含量也较高。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得优胜奖。198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沩江白毛尖历史悠久,传说,远在唐朝就已称着。清同治年间《宁乡县志》说:“沩江六度奄,罗仙峰等处皆产茶,唯沩江称为上品。”又1941年《县志》载:“沩江茶雨采制,香嫩清醇,不让武夷、龙井。商品销甘肃、新疆等省,久获厚利,密印圭院内数株味尤佳。”传说,原密印寺院内有一个老禅师,善作茶,并能识沩江地土、山向,何处产茶最佳。沩江白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西部的大沩山,衡山、安化两县的昆仑大山脉蜿蜒从西部的桂岩山插入县境,大沩山系桂岩山北支,最高海拔千余公尺,山上有一天然盆地,地势高峻,群峰环抱,纵横达10余公里,盛产茶叶。沩山主峰毗卢峰直插云霄,峰上有六大胜景,峰下有唐朝兴建的密印寺。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峰奇山峻,风光秀丽。尤其令人赞叹不绝的要算卢花泉瀑布,一泻千丈,恰似银河落九天,加之境内溪河密布,常年云烟飘渺,罕见天日。故有“千山万山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见山”之说。属黄茶。

沩江茶之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民国时期仍有记载曰沩山茶之香嫩清纯不让龙井、武夷。以密印寺院内所出为最佳。又有传说,院内一老禅师,善作茶,又能识沩山地土和山向,何处产茶为佳。文革时期曾发现寺内大佛像体内存茶30余斤,有人称此为“茶禅一味”之见证云云。泉城红、泉城绿、甘肃、新疆等地喜饮此茶。

沩江白毛尖于清明后7-8天开采,芽叶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初展。当天采摘当天制,以保持芽叶的新鲜度。制作工艺中,熏烟为沩山白毛尖独特之处,乃关键工序。发烟燃料为新鲜芳香之枫果球和黄藤,暗火慢焙以提高烟气浓度,以便茶叶充分吸附烟气中的芳香物质。悦鼻的烟香为沩江白毛尖的特点。成茶外形叶缘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明亮,松烟香芬芳浓厚。

2020恩施玉露茶简介及特点


恩施玉露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匀整。故改名“玉露”。

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施兆鹏先生给予极高评价并挥毫题词“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恩施玉露深受国人及东南亚一带的厚爱,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为保护这一地方特色产品,恩施市于2006年申请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年底以第48号公告批准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借此东风,当地一些企业积极打造茶叶品牌,一批现代茶农脱颖而出。现在,这里已发展茶园4000多公顷,100多个“茶老板”办起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企业,开发的系列产品畅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

西路边茶的制茶工艺


西路边茶简称西边茶,系四川灌县、北川一带生产的边销茶,用蔑包包装。灌县所产的为长方形包,称方包茶:北川所产的为圆形包,称圆包茶.现圆包茶已停产,改按方包茶规格加工。西边茶原料比南边茶更为粗老,以采割1-2年生枝条为原料,是一种最粗老的茶叶。

产区大都实行粗细兼采制度,一般在春茶采摘一次细茶之后,再采割边茶。有的一年刈割一次边茶,称为“单季刀”,边茶产量高,质量也好,但细茶产量较低。有的两年采割一次边茶.称为“双季刀”,有利于粗细茶兼收,但边茶质量较低。有的隔几年采割一次边茶,称为“多季刀”,茶枝粗老,质量差,不能适应产销要求。杀青后晒干即可。西路边茶毛茶色泽枯黄,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制造茯砖的原料茶含梗量约20%左右,而制造方包茶的原料茶更粗老,含梗量达60%左右。

特点

西路边茶的毛茶色泽枯黄,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南路边茶品质优良,经熬耐泡,制成的“做庄茶”分为4级8等,做庄茶的特征为茶叶质感粗老,且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有如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老茶的香气,冲泡后汤色换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滋味平和。“毛庄茶”叶叫做“金玉茶”,其叶质粗老不成条,均为摊片,色泽枯黄,无论是外形、香气,还是滋味都不及“做庄茶”的品质优异南路边茶最适合以清茶、奶茶、酥油茶等方式饮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关于西路边茶制茶工艺


西路边茶简称西边茶,系四川灌县、北川一带生产的边销茶,用蔑包包装。灌县所产的为长方形包,称方包茶:北川所产的为圆形包,称圆包茶。现圆包茶已停产,改按方包茶规格加工。

西边茶原料比南边茶更为粗老,以采割1-2年生枝条为原料,是一种最粗老的茶叶.产区大都实行粗细兼采制度,一般在春茶采摘一次细茶之后,再采割边茶。有的一年刈割一次边茶,称为“单季刀”,边茶产量高,质量也好,但细茶产量较低。有的两年采割一次边茶.称为“双季刀”,有利于粗细茶兼收,但边茶质量较低。有的隔几年采割一次边茶,称为“多季刀”,茶枝粗老,质量差,不能适应产销要求。

杀青后晒干即可。西路边茶毛茶色泽枯黄,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制造茯砖的原料茶含梗量约20%左右,而制造方包茶的原料茶更粗老,含梗量达60%左右。

西路边茶特点

西路边茶的毛茶色泽枯黄,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南路边茶品质优良,经熬耐泡,制成的“做庄茶”分为4级8等,做庄茶的特征为茶叶质感粗老,且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有如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老茶的香气,冲泡后汤色换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滋味平和。“毛庄茶”叶叫做“金玉茶”,其叶质粗老不成条,均为摊片,色泽枯黄,无论是外形、香气,还是滋味都不及“做庄茶”的品质优异南路边茶最适合以清茶、奶茶、酥油茶等方式饮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云茶:打造千亿元产业的“云南路径”


云茶:打造千亿元产业的“云南路径”

"两会"召开前夕,部分嘉宾做客云南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大会秘书处主办的"两会聊天室"。

在2017年云南省“两会”召开前夕,部分委员、专家和企业家做客云南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大会秘书处新闻组主办的“两会聊天室”,共谋千亿元“云茶”产业发展之道。新华网赵汉斌摄

目前“云茶”已形成640万亩种植面积、年产量36万吨、综合年产值达600多亿元的产业。在2017年云南省“两会”召开前夕,部分委员、官员、专家和企业家做客云南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大会秘书处新闻组主办的“两会聊天室”,探讨千亿元“云茶”产业发展路径。

“云茶”产业扬帆破浪正当时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认为,云南是公认的世界茶源,产业分布地域广,在我国茶产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来是云南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茶产业,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有着实际意义。

同时他认为,“云茶”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虽然“云茶”综合产值可观,但一产产值与其他重点产茶省、区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茶农、茶企收入不足。此外,产业链延伸不足,也制约了云南茶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让资金、人才、科技等现代生产要素加快流入,促进茶产业与旅游、金融、餐饮、“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把“云茶”打造成为产值达千亿元的产业是完全可能的。

放眼长远规划产业提高“云茶”品牌带动力

2016年6月,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公布,云南普洱茶品牌价值居全国第三,公共值达57.09亿元。

云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敏正认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促进云南茶产业发展有很好的基础。云南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孕育了优质的“云茶”,产值、产量已位居全国第二,产品销往全国以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众多优秀茶企业脱颖而出。以普洱茶为例,加工企业超过一千家,但茶企散、小、弱、乱的情况也同时存在。他认为,目前,“云茶”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公共标识,二是缺乏全面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王敏正说,“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将进一步加大对茶产业等传统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把茶产业列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围绕打造“千亿茶产业目标”,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茶农增收为目的,用现代金融及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的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云茶”品牌带动力,基本形成茶产业现代市场营销体系,把云南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茶产业生产、加工、贸易、文化和茶旅游基地。

树“云茶”大品牌规范集约化发展路径

据《2015年度云南省茶产业发展报告》分析,从总体结构上来看,普洱茶、滇红茶两大茶类产量占“云茶”总产量的73%,成为云南省茶叶骨干产品。此外,一些茶企生产的茶粉、茶膏、茶饮料及化妆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有新发展,丰富了“云茶”产品结构。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宏丰元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亚平认为,“云茶”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不可复制的,但在产业发展路径上,恰恰又需要复制成熟的经验。茶人在品味这个山头、那个山头的产品时,可以体验多样化的风味,但这不是大众化的。要形成“云茶”更大的普及率和更广泛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品牌发展模式,实现茶企的大团结、大联合,打造出统一的普洱茶和滇红大品牌。这需要在生产、原料、流通以及品牌建设等各领域进行总体规划。

云南龙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焦少良则认为,“云茶”亟需从打造品牌入手,面向普通消费者,做容易识别的、大众消费得起的好产品,才能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他认为品质是品牌的基础,可以借鉴云南烟草产业发展的经验,做好“第一车间”,同时以制造“云药”的要求严格来做好“云茶”,在生产工艺、运输、仓储、销售等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实现产品可追溯。在品牌推广方面,要实现理论研究、产品类型和营销模式的创新,才能实现打造世界级品牌的可能性。(新华网昆明,赵汉斌)

蛮砖古茶山资料简介与普洱茶特点


蛮砖古茶山资料简介与普洱茶特点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蛮砖山东接易武,北连倚邦,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清代有茶园万亩以上,从磨者河边到曼林山顶六十里路沟沟壑壑都是茶。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过去都是大茶村,各村产茶都在2000担以上。曼林的古茶园目前在勐腊县境内的五个茶山中保存得最好,有1000多亩成片的古茶园,其茶树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

蛮砖山茶园虽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易武的茶号都到蛮砖茶山买原料,蛮砖茶农说:“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蛮砖茶山有两个有名的大寨,一个是曼林寨,一个是曼庄村。曼林寨是蛮砖茶山茶园最多的寨,曼庄村是蛮砖茶山的中心大寨和人口最多的村。

蛮砖茶山史话最多的当数曼庄村,蛮砖茶山的兴衰与曼庄村的兴衰有直接关系,从明朝末年至清朝末年,蛮砖茶山的茶叶集散地和中心大镇便在曼庄。曼庄在史书中称为蛮砖,蛮砖的得名,一种说法是跟诸葛亮崇拜有关,说诸葛亮当年来六大茶山时,在曼应埋下了一块铁砖,于是这里就称作埋砖,后又演绎为蛮砖;另一说法为傣语,傣语中曼庄的意思是大寨子、中心之村,因曼庄过去是土司头人们经常聚集开会商议解决各种事务的地方,故称曼庄。

曼庄人在民国以前都是以茶为生,粮田开垦较少,自抗战爆发后茶业衰退,住户有减无增,时至今日曼庄也只有20多户人家,几乎都是丰家、卫家、权家的后人。这是一群舍不得丢不下茶山的人,他们说祖宗的大坟、祖上几百年种下的茶树都在这里,他们心中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三。他们要陪着祖宗,守着茶山,也守着心中那份不灭的希望。蛮砖茶山的古茶园保存下来的尤其多9长得又特别好,或许是对他们这份情感的回报。

蛮砖古茶山普洱茶特点:

相较其它古六大茶山,茶菁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较沉,不若曼撒、易武香扬,近年茶质表现仍在水平之上。

巴达古茶山简介及巴达山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巴达古茶山简介及巴达山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西部。

大黑山1800年野生“茶树王”

以拥有贺松大黑山1800年野生“茶树王”而驰名的巴达古茶山,位于县境南端,与缅甸接壤,包括勐海县巴达、西定两个纯山区乡的古茶树分布区域。两乡土地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为哈尼、布朗、拉祜少数民族聚居山乡。

巴达古茶山拥有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在古树参天、藤蔓攀附、物种丰富的贺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为大理茶种,著名的1800年野生型“茶树王”就生长在这个群落里,野生型古茶树群落有6000亩。同一山区还分布有3451亩栽培型占茶园资源。

贺松大黑山海拔1760-2000米,属于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地面积5平方公里,现已划为自然保护区,大理茶树树基部围最大2.5米,大理茶小苗(树高80厘米以下)随处可见。野生“茶树王”位于大黑山中间的缓坡带密林之中,海拔1910米。

人工栽培型古茶园面积为2162亩,均为普洱茶种,海1580-1900米之间,树型乔木或小乔木,披张,枝干灰白。基围在0.28-0.79米之间,离地分枝在1米以上。叶片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身背弓或内折,叶质软,叶色黄绿,叶尖渐尖或尾尖,叶基楔形。古茶园分布在风景林中,土壤为黄壤。茶园中生长的树木较密,遮阴度较高的风景林中,古茶树处于自然生长状态。

巴达古茶园最多的是章朗,章朗寨现有244户人家,是西双版纳最大的布朗族寨子,也是布朗族历史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寨子。布朗族建筑、语言、服饰,布朗族生活习俗在章朗都得以完整保留。寨头那座金碧辉煌的缅寺(佛寺)里有块大碑,碑文记载章朗寨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400多年古寨留下了布朗族很多历史信息。西双版纳州政府于2004年在章朗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布朗族生态博物馆,作为介绍布朗族历史文化的窗口,近两年来国内不少民族学研究者常来章朗作考察研究。

章朗是布朗族古寨,凡布朗族古寨就一定有古茶园,这就是云南人常说的“濮人种茶”的定律。章朗古茶园分布在章朗寨子附近的树林里,有近千亩之多,但这些古茶园摞荒的时间太久,大部分没有刈复出来,茶园里草深齐腰,还长着许多阔叶木。章朗的古茶树看上去没有南糯山、老曼峨的古茶树年代久远,树围在七八十公分的占多数,茶树大多没有砍过稍尖,树高五六公尺,采摘不容易。尽管章朗古茶原料已卖到200多远1公斤,但村民们并没有花大功夫去修复古茶园,分析原因,可能一是劳动力不够,二是荒草杂木太多太深,茶树又高不易采摘。现有两三家勐海茶商在章朗设点收茶,但每天能收到的茶叶并不多。章朗丽勐海县城五六十公里,被层层大山阻隔,受汉文化影响不深,寨子里很多老人至今还不会讲汉话,要了解章朗寨的历史真不容易。章朗过去交通不便,比较封闭落后,三十年前还是刀耕火种,可这个十分封闭,生产力又落后的寨子如何能盖出了个金碧辉煌的缅寺(佛寺)来真让人弄不明白。章朗的缅寺是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寨子中建得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缅寺,寺里的佛房房顶涂着金粉,寺内有大大小小八个佛塔,太阳底下金晃晃的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尤其是那个涂着金粉的佛龛有三四公尺高,四面镂空,雕着人物花草,其艺术构思和工艺技术令人吃惊。从缅寺建筑来看,章朗的布朗人对建筑艺术、绘画、佛教的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下布朗人是如何创造出剩余财富来建如此辉煌的寺庙,真难诠释,对布朗族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应去章朗古寨看看,一定有文章可做。

巴达古茶山的普洱茶特点:

叶片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身背弓或内折,叶质软,叶色黄绿,叶尖渐尖或尾尖,叶基楔形。口感类似布朗山茶区,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微苦涩,然平均茶质较为薄水,上颚中后段有特殊气味。,l.茶汤香满于喉舌,苦稍长,微涩.轻度收敛.第三泡以后渐显柔顺细滑感.舌面收敛后出现凉感.

三大安溪铁观音产地茶叶具体特点简介


安溪县有24个乡镇产茶,所产茶叶在市面又都同类同名,消费者只能凭借不同茶企茶店的品牌名略加区分。然而对于追求有特色有个性茶叶的人来说,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想要买对茶,先要走对路”。

特殊农产品,讲求“天、地、人、种”四者和谐,往往是同一产区的不同山头,甚至同一山头不茶叶是一种同高度的茶园,茶叶也有所区别。因此,“买对茶” 就在于先要明确茶叶的个性及品味;而“走对路”则在于买者,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和品位要求的茶产区所产茶叶。

那么,同为安溪所产的秋茶铁观音,不同产区的茶到底有什么不同特质,又如何顺利买到它?昨日记者采访安溪、泉州市区多名茶商,综合他们的看法,在此着重介绍安溪最著名的3个茶产区:安溪西坪、祥华、感德3镇乡所产秋茶铁观音的各自特点,以及其中有代表性的产地村落。

西坪茶

汤浓韵明不很香

西坪是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其所制茶叶的茶质,采用纯粹传统型制法,因此茶质相对实在、地道。

特质

其茶质特征主要有三方面:即汤浓韵明微香。“汤浓”指所泡茶汤呈金黄色,色泽亮丽,色度较深;“韵明”指安溪铁观音特有的“观音韵”明显,喝后口喉有爽朗感觉;“微香”则指比较而言,其汤味虽香但悠悠然不强烈。

据悉,西坪铁观音如此茶质特征,一方面是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区位条件:另一方面还因为当地茶农秉承对茶的传统制法,尤其秋茶绝少使用空调制茶,加上讲究发酵,因此特质明显。

鉴别技法

据了解,纯正地道的西坪茶不难鉴别,只须取几种茶冲泡就能比较出来。其中的技法要领:一是汤色金黄亮泽,连泡几泡都能保持基本浓度;二是闻味清幽,没有浓香感。

祥华茶

味正汤醇回甘强

祥华茶久负盛名,产区多数山高雾浓,茶叶制法传统,所产茶叶品质独树一帜,以回甘力强最为显著。

特质

典型祥华茶的特质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口味纯正,指该茶入口后茶味充溢,鲜有其他异味;其二汤醇,即汤水厚实,有稠感,俗称“茶水好”;其三回甘强,指茶水入口吞咽后,留于口齿舌部的感觉清甘爽朗,且强烈持久,让人久久回味,意犹难尽。

分析祥华茶茶质特征形成原因,公认的有三点:一是茶树种纯正优质;二是种植环境自成特点;三是制法上多数恪守传统型方法,尤其讲究发酵度适中。

鉴别技法

鉴别祥华茶要掌握要领诀窍,较简易的方法有:第一,细心体味其是否回甘持久,吞汤时稍留汤水于口中片刻,之后搅动舌尖与齿相摩,汤水下咽后张嘴,有鲜甘味久存者当为祥华茶无疑;第二,观察汤水,较稠者,无异味者,可作认定祥华茶之参考。

感德茶

香浓汤淡带微酸

对于泉州市区茶客来说,大多对感德茶不陌生。此茶在一些茶叶专家看来,又被称为“改革茶”、“市场路线茶”,近年在一些区域和人群中颇受欢迎,其最大的特点是茶香浓厚。

特质

感德镇所产茶叶,近年来以其“特色鲜明”,在茶市占有重要席位。综观其特质,主要有如下特点:

首先:其香气浓郁,无论闻盖杯,或是汤入口,甚至冲泡揭盖之际,其香之浓,几可溢室,令人跃跃欲试。

其次:汤水色泽相对清淡,尤其头泡、二泡茶更是如此;三泡之后,其汤色呈黄绿色,清醇见底。

最后:汤水入口,细搅可感其带微酸,口感特殊,而且酸中有香,香中含酸。

感德茶制茶时发酵时间稍短于传统制茶时间,因而色泽微绿有鲜感。其酸有两种解释:一是发酵不足所致,二是此酸正是韵味体现。至于浓香,分析认为是祥华特殊茶园环境,以及制茶时采用创新办法所致。

鉴别技法

同西坪、祥华茶相比,感德茶鉴别起来相对较易,其要领据介绍主要是:

一是汤色浅绿且香气显著;二是入口可感微酸

毛蟹的简介


茶条紧结,梗圆形,头大尾尖,芽叶嫩,多白色茸毛,色泽褐黄绿,尚鲜润。茶汤青黄或金黄色。叶底叶张圆小,中部宽,头尾尖,锯齿深,密、锐、而且向下钩,叶稍薄,主脉稍浮现。味清纯略厚,香清高,略带茉莉花香。毛蟹植株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稠密;叶形椭圆,尖端突尖,叶片平展;叶色深绿,叶厚质脆,锯齿锐利;芽梢肥壮,茎粗节短,叶背白色茸毛多,开花尚多,但基本不结实。一年生长期8个月。育芽能力强,但持嫩性较差,发芽密而齐,采摘批次较多,树冠形成迅速,成园较快,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栽培,产量较高。适制乌龙茶,为高级“色种”的原料;制红、绿茶,毫色显露,外形美观,品质尚佳。

原产于安溪县福美大丘仑。无性系品种。据萍州村张加协(1957年71岁)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我外出买布,路过福美村大丘仑高响家,他说有一种茶,生长极为迅速,栽后二年即可采摘。我遂顺便带回100多株,栽于自己茶园。由于产量高,品质好,于是毛蟹就在萍州附近传开。

毛蟹植株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稠密;叶形椭圆,尖端突尖,叶片平展;叶色深绿,叶厚质脆,锯齿锐利;芽梢肥壮,茎粗节短,叶背白色茸毛多,开花尚多,但基本不结实。一年生长期8个月。育芽能力强,但持嫩性较差,发芽密而齐,采摘批次较多,树冠形成迅速,成园较快,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栽培,产量较高。适制乌龙茶,为高级“色种”的原料;制红、绿茶,毫色显露,外形美观,品质尚佳。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南路边茶的特点简介》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