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户来访时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将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将茶杯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

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CY260.com编辑推荐

奉茶之道“客来敬茶”的民俗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历来深谙待客之道。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招待宾客到访之时的礼仪方面,讲究与学问可谓是博大纷繁。这其中,奉茶当是公认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户来访时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将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将茶杯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

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品茶得趣


旅游中,当人们跋山涉水到口渴汗流的时候,手头若有一罐茶饮料,开而啜之,顿令人浑身舒爽。如果家里来了不速之客,来者准备谈几句话急着要走,那么临时冲泡烫茶敬客,没有必要,而取易拉罐待之,既方便又礼貌。不过一般人公休假日,亲朋好友小叙,“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兰亭序》)互无戒心,牢骚全无顾忌,议论海阔天空。在这种情况下,人手一只易拉罐,未免太扫兴。俗话说:“手拿罐头,呒啥话头。”所以,传统的泡茶实在不可少,边品茶边聊夭,茶助文思,茶提诗兴。因此,自古以来,茶的瘾君子一般精行俭德。但是,有一个时期,朋友与运动并不并存,清茶小叙,也可能半句牢骚惹来一身祸水。现在这种品茶聊天的清福又回来了。二三其人,清茶相叙,谈笑一阵,口中无辫子,莫怕挨棍子,乘兴相会,坐久而散。这真是“尘心洗尽兴难尽”,笑口常开可延年。

在《岩栖幽事》中有这样一段话:“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所以,即使到茶馆“吃茶去”,也是二三人相约为佳。不过到茶馆吃茶也是有意义的。

何时开始有茶馆,这是无法确定的。古代民间卖茶水的事早有记载。当初在漫长的驿道旁,荒村野渡边,半路亭中,分径岭上,古人为了照顾旅客,设摊卖茶,放桌放凳供休息,这种茶寮在前几年公路不通的边远山区还能见到。他们烧开水的风炉是三眼长火弄,40度向上接连烟囱,每只灶眼上放一只“来烧罐”,客来一把柴火,半支烟功夫,水就沸腾了,原来这种“来烧罐”是用做砖瓦的陶土制造的,壶高20厘米左右,壶腰直径不过22厘米,腰以下渐小,底直径10厘米,底部有锥状“漏斗”突入壶腹,从而增大了受热面积,所以,水容易烧开。三把罐子交替受热,供应开水神速。在村镇集市的形成中,茶馆也应运而生,为农民销售产品有个落脚点。而在城市,茶馆进一步发展,馆内陈式也不断变化,从长条桌到八仙桌,从大堂到内设雅座。以清初北京馆为例,当初店堂内设长案,茶叶与开水分别计资,有自备茶壶和茶叶者,可只买开水。茶客以旗人为主,虽官至三四品者,亦携鸟笼入坐茗憩,与马夫走卒杂坐攀谈,而一般显要则不入茶馆。

据古文记载,江宁(今南京)乾隆未叶始有茶馆,从“日色亭午,座客常满,或人凭阑而观水,或促膝以品泉”的记述,这种茶馆是相当文雅的。而同治初年,上海的茶馆,有的可供鸦片,有的茶馆在“每日未申之时,妓女联袂而至”,可见相当混乱。旧社会,湖州城内有十多家茶馆茶楼,友会聊天的,谈论诗文的去处都有,而大多数茶馆是生意人交流信息的场所。解放后,茶馆一度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技知识,破除迷信的阵地。后来,茶馆一度衰落了,因为运动中无知己,人心隔肚皮,何必品茶聊天自掏晦气。改革开放后,茶馆又兴旺发达了,但是似乎只适应市侩们的需要,一般退休职工可望不可进,只好自备茶瓶,三三两两相叙公园边沿阶石,排排坐消磨个把小时,茶水虽凉,阳光温暖,要想说的话吐出为快,心中一乐,真是清福。

茶之道


杨晓光

浙江湖州市西南十三公里处,有一座小山,名唤“杼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夏王杼曾巡狩至此,山故而得名。这里,留下了鲍照、江淹、谢灵运、颜真卿等众多名人的足迹。“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这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发出的由衷赞美。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的作者,被誉为“茶圣”的陆羽和唐代高僧皎然先后长眠于此。杼山,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茶文化的圣地。

悠悠岁月,漫漫长河。站在茶圣墓前,翻开尘封千年的《茶经》,仿佛扣开沉淀深厚的历史大门。穿过悠悠的时光隧道,历史深处走来银须飘飘的茶圣,他把盏问茶,仰首低颔,品味茶的清韵;他问语苍天,深吟浅唱,探究茶的精妙。沧海桑田,流淌的是渺渺茶韵,茫茫尘世,升腾的是悠悠茶香……

上苍对中华民族何其厚爱。早在宇宙洪荒年代,就把这绿色的精灵撒播在这块土地上。“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那时起,茶便与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必需品。茶,早已凝结成中华民族难以割舍的历史情结和文化符号。

一一千两百多年前的盛唐末期,湖北竟陵湖边的一个弃儿,被龙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收养。弃儿无名,积公卜得一卦,以卦中“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之辞,为其取名陆羽。

陆羽,这只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孤鸿,仿佛注定就是为茶而生。这片洁白的羽毛和那片绿色的茶叶,仿若一对生死相依的恋人,一经相遇,便终生如影相随。

从小长在寺中的陆羽,常侍茶于师。在饱学好茶之师身边,陆羽自幼深明佛理,深得艺茶之术。稍长,志不在青灯古佛,弃寺而去,他要去实现一个伟大的梦想。

年轻的陆羽立下宏愿,要写一部前无古人的茶学经典。他身背行囊,离开家乡,游走天下。为考察茶事,他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藤鞋,起早贪黑,跋山涉水,独行山野,采茶觅泉,评茶品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相伴。他行万里路,品万峰茶,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

不久,他来到了湖州,来到了杼山,来到了古刹妙喜寺。在这里,陆羽遇见了一代诗僧、寺庙主持皎然。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相会,中华茶文化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俗一僧,朝夕相处,“结成缁素忘年之交”。他们在一起吟诗作赋,品茗斗茶,共论禅理,切磋茶艺,倡导和推广“陆氏茶品饮法”。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孰知茶道全而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对饮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动人的歌颂。在他看来,沉醉于茶,能放下生死、贫富、毁誉;陶醉于茶,能超越一切时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瞬间永恒”。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情景!

一批文人雅士慕名而来,纷纷加入这茶的盛宴。他们在这里品茶、赏茶、鉴茶,赋诗、联唱、抚琴、作画,探索品茗意境,传播茶道文化,把饮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茶道,随着茶的芬芳,就从这里慢慢飘散开去。

杼山,这块茶文化的福地,也给了陆羽无穷的写作源泉。他闭门谢客,潜心研究,集六年之功,完成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对茶的起源、茶的功效、茶的特征和栽培、茶的加工和煮饮技艺,以及茶的产地,唐以前有关茶的诗赋和茶事典故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堪称一部茶学百科全书。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是《茶经》开宗明义的一句话,也是整部《茶经》的灵魂。茶,出自深山幽谷,本性洁不可污。饮茶之人,自然应是“精行俭德”之人;懂茶之人,一定是“精行俭德”之人;爱茶之人,更一定是“精行俭德”之人。陆羽在这里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浓缩在一碗茶汤之中,把自然界的造化升华为一种形而上的文化。

陆羽的一生,就像大自然中的一片茶,性洁、纯粹、高雅。荣华富贵、名闻利禄、灯红酒绿,在他的眼里,都是过眼云烟。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这千古绝唱,表达的是陆羽的心声。是的,为了茶事,他多次婉拒高官厚禄,甘愿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为了茶事,他翻千重山,行万里路,浪迹天涯几十年。为了茶事,他始终与之相守,过着闲云野鹤般的自由生活。他识茶、懂茶,在问茶中净化自己的灵魂,确立自己的人生信仰。一首《不羡歌》,是他人生观的生动写照。如果说“精行俭德”是《茶经》的灵魂,《不羡歌》就是“精行俭德”的最好注脚。陆羽的一生,虽只有清茶一盏相伴,但那部传世之作,使他不朽地走向了世界,他的名字历经千年仍然散发着茶的芳香。

二岁月沉淀,淡定的陆羽带着他的千古茶事,渐渐遁入时空的深处,回炫出一个绵延千年的背影。小小一叶茶,却从此融汇着“精行俭德”的古老遗风,昂然承载起深远丰赡的文化内涵,激励着后世的人们追逐一种“纯粹如茶,雅致如茶”的精神境界。

茶的境界,是文人士族们面对人生沉浮时最贴心的精神安慰。白居易一生官途坎坷,心灵困苦,“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无一系,浩浩如虚舟”。在饮茶中他得到生命的感悟,获得精神的解脱。欧阳修为官四十一年,贬谪外放十二次。“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他与茶为伴,忘怀得失,操守始终如一。郑板桥为官清廉,看透了官场的腐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他向往的是“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宁愿回家过着“白菜青盐粘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的清贫生活。

茶的境界,也是历代有作为统治者推崇的一种价值观念。清乾隆皇帝深谙茶的妙处,对茶表现出了极大的崇敬。他一生爱茶、品茶、乐茶,尤其对杭州的龙井茶情有独钟。他六下江南,四上龙井。风篁岭、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龙井古道上的八景都留下了他咏叹的诗句。他颇有用意,每年初春时节,都要择吉日在龙潜之地的重华宫设立茶宴宴会廷臣。茶宴以沃雪烹茶,再加以梅英、松子和佛手,谓之“三清茶”。寓意要像梅花那样高洁,像松树那样挺直,像佛手那样清逸。茶宴上众大臣们还要联诗作句,小到时令节气,大到国家兴亡。君臣联句作成的诗文,曾载入《御制诗集》。有诗为证:“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也许,在乾隆皇帝眼里,一碗茶汤就是一种简约的媒介,可以传递出秩序、礼仪和信仰,也可以弘扬起一种儒之正、佛之和、道之清的文化气场。

到了近代,一群身着戎装的共产党人,也受茶吸引,因茶而喜,以茶为诗,由茶启廉,留下一个个动人的佳话。

喝茶,是毛泽东的一大嗜好。他爱茶、懂茶。“我的生活里有四味药:吃饭、睡觉、喝茶、大小便。能睡、能吃、能喝、大小便顺利,比什么别的药都好。”他还说,“茶可以益思、明目、少卧、轻身。”可以说,从毛泽东走出家乡韶山的那一天起,他的生活中就没有离开过茶。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这是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的名句。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共产党员身份出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代理宣传部长的毛泽东,在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与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柳亚子先生相识,他们一起同座饮茶,谈革命,论时局,畅谈中国的未来。饮茶,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三十多年过去了,来北京参加建国大业的柳亚子也许认为自己对革命有功,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关照,也许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在昆明湖边发起了牢骚,动起了归隐之心。“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老先生要学东汉时期的著名隐士严子陵,回江苏吴江老家分湖隐居了。

此时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用诗做起了思想工作。他想起了粤海品茶,想起了渝州索句,一位领袖和一位名士就这样开始了诗的唱和。“饮茶粤海未能忘”,这是一种多么难忘的友谊。昔日饮茶勾起的美好回忆,成了沟通两人情感世界的桥梁。“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毛泽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离骚屈子幽兰怨,风度元戎海水量。”毛泽东不忘旧友的高尚品德和春风大雅的宽广胸襟,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有些牢骚的名士。“躬耕原不恋吴江”,当初的牢骚化作满腔激情,投入到建国大业中去。

周恩来,这位共和国的开国总理,也是一生爱茶,关心茶业的发展。在著名龙井茶产地杭州梅家坞的一张老照片里,朗逸的总理正在教室窗外慈祥地看着茶农孩子们琅琅诵读。如今,每一位来这里喝茶的茶客无不被那美丽的瞬间所深深打动。

周恩来既是一位总理,也是一位茶人。他深谙茶的精行俭德之道。一只破旧的搪瓷大茶缸,跟着他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的窑洞里,用的还是这只大茶缸,既用来喝茶,也用来打饭、热菜。直到进了北京,才换上一只朴质无华的白瓷茶杯。

1975年的深秋,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这位与病魔顽强斗争,从不肯轻易麻烦别人,更没有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的总理,突然提出要喝安徽产的六安瓜片!当工作人员把觅得的六安瓜片热茶捧到他的面前时,总理的双眸顿时一亮,两道浓眉也随之舒展开来,瘦削的脸颊在掠过一抹微笑的同时,更流露出一副欣慰无比的神色。

小小的六安瓜片,把周恩来的思绪带到了1939年的早春。时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从遥远的山城重庆出发,不辞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风尘仆仆,来到了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镇。在这里,叶挺将军以新四军军长身份招待他的,便是当地盛产的传统名茶——六安瓜片。在军部大礼堂几百人参加的报告会上,周恩来谈形势,讲任务,论统战,鼓斗志,整整十个小时毫无倦色,为他提神助兴的,也是一杯六安瓜片。离开云岭,将军赠送给他的,还是一大方筒新炒的六安瓜片。

皖南事变,叶挺蒙冤五载出狱,两人在山城重庆促膝茗话,喝的是周恩来特地让人觅购的六安瓜片。此时的周恩来深知,除了六安瓜片,哪怕再佳的茶品,也不足以慰藉这位心爱战友。那次彻夜长谈,陪伴他们的,是重沏了不知多少次的六安瓜片。就在那次长谈中,叶挺郑重地提出回到党的怀抱的请求。

不料重庆茗叙,竟成永诀。周恩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念念不忘的是六安瓜片,喝到了它,犹如见到了昔日的战友。如此深邃的临终茶思,如此浓郁的盖世茶情,如此纯粹的茶道精神,可比天高,可比海深……

三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们的祖先从小小的一片茶中发现了遍存于万物中的和谐秩序。洁净中见天然,简朴中见自在,宁静中见真善。味醇香雅苦后余甘的茶汤,涵着“和、敬、清、廉”的茶性,就这样顽强不息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淌。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有了一杯清茶,我们便能坐悟道德,物我两忘;在喧嚣繁杂的尘世里,有了一杯清茶,我们便能持一素心,波澜不惊。在这绿色精灵面前,我们能够抛弃贪念,净化心灵,回归生命本真的净土。

茶,我们绿色的心灵家园。从这方家园汩汩流淌出来的,是和美、宁静、明廉、纯洁、谦恭的美德。因为有了茶,我们这个民族才更加聪慧,更加文明,才更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是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东西都将随波而逝,而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和着那柔和恬淡的茶色,将永不泯灭!那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守望的心灵家园。

(制图:沈一帆)

赵朴初的禅诗茶趣


3月26日讯:赵朴初先生一生爱茶,且常以茶禅入诗,深得茶中真趣。

以茶寓佛理。朴老的许多茶诗,常借茶寓佛理。如他有一首著名的茶禅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诗化用唐代卢仝的“七碗茶”诗意,引用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林法语,自然贴切,生动活泼;空灵洒脱,饱含禅机;体现茶禅一味的佳作,为世人所广为传诵。

朴老常以茶会友,以茶悟道。安上法师送碧螺春给朴老,朴老吟诗:“好参微旨赵州茶,清味领禅家。”讲的是茶禅一味。一次,他请剧作家曹禺一同喝茶,说:“清心须清腹。我最喜爱的是早上起来,泡上一杯好茶。”曹禺问朴老:“你喝茶,可有禅意?”赵朴初说:“但以喜心喝茶,就有禅意。”此言颇得禅茶三昧!

1983年,朴老赴日本访问,恰逢高僧大西良庆108岁生日,朴老作汉俳多首为之贺寿,首首不离茶。其中一首曰:“惠我以汤盘,历历孤明一字禅。将心与汝安。”主人赠以茶盘,诗人贺以茶诗。茶话欣同,如坐春风。朴老的这次访问,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又增添了一段友谊佳话。1991年,“中日茶文化交流800周年纪念”,朴老又欣然题诗一首:“阅尽几多兴废,七碗风流未坠。悠悠八百年来,同证茶禅一味。”

以茶养生。朴老平生不喝酒,不抽烟,唯一的嗜好是喜欢喝茶,自称“茶篓子”。早年,他曾吟诗“冷意初凝借茗浇”,表示了用喝茶驱寒的心情。即便在病中,他也饮茶,所谓“舌存堪味茗”。晚年更是“茶香朝夕药香俱”。朴老还曾写了一首通俗诗《老人何所好》,内中有这样几句:“老人何所好?陈醋与新茶。陈醋助饱食,百忧驱海涯。新茶烫心胸,文思发奇葩。”言自家心声,得茶中真趣。

茶,是朴老一生的钟爱;茶更是他传播中华文化,抒发爱国情怀的载体。“茶经昔读今茶史,欲唤天涯认故乡。”朴老的一生,犹如一杯清香四溢的清茶,香播四方,风流永存!

于丹:品茶趣品人生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琴棋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表达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来讲,色香味俱全。表面看来,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实际上,茶有茶道。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同,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静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一定要喝昂贵的茶吗?

《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让壶里一直不干就行了。“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也不一定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常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一定要非常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人只要能做到这些,“纵难希遇羲皇,亦可匹俦嵇阮”,就算无缘生活在伏羲上皇时的理想时代,至少也可以像嵇康、阮籍那样,啸傲山林,怡情自乐。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忙忙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谈到茶的缘起,讲到“心思澄澈”,就不能不提及一个人,他就是“茶圣”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一部《茶经》,让他名垂青史,为世人传诵,为后世评说。

从历史背景来看,陆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起伏的乱世,经历了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几代更迭。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由盛至衰。从个人的经历看,陆羽身世蹊跷,他三岁被遗弃,“陆羽”之名和“鸿渐”之号,都是成年后自己起的。庆幸的是,遭父母遗弃的陆羽被龙盖寺老僧智积收养了。如此幼小的孩子,自然无法念经诵佛。那又能做些什么呢?“茶禅一味”,于是,师父教他烧水、煮茶、识字、念书,学会了很多知识,譬如烹茶辨水。

佛寺的生活清清静静,陆羽在禅茶的熏陶中成长。但随着见识的增加,对外面攘攘红尘难免心存向往。终于有一天,他不告而别,逃出寺外。据说,陆羽走后,师父深感痛心,从此不复饮茶,一来为了怀念陆羽;二来喝其他徒弟烹的茶,喝不出陆羽的那番天真滋味,喝不出陆羽参透的禅茶智慧,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徒弟。

离开禅寺的陆羽进了戏班子,做了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他遇到了一位贵人李齐物。

陆羽的家乡在现在的湖北天门,唐代时称作竟陵。当时谪守竟陵的是原河南太守李齐物。李齐物偶遇陆羽,非常欣赏他,让他离开戏班,还为他聘请老师,教他读书,陆羽由此结识了当时的很多名人。

又过了六年,陆羽认识了被贬官到竟陵的诗人崔国辅,两人一起辨水,共同烹茶,游处三年。这三年中,陆羽才开始真正名扬文坛,开始专注于茶道,开始了自己最热衷的事业。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陆羽南逃,到了无锡惠山,乱离红尘,不碍他徐徐开启了一段游惠山、品惠泉的悠闲生活。

读《茶经》时,我们会发现,陆羽特别注重水的类别。他将全国各地的水分为二十品,足见他静心体味之精深。当他喝到无锡惠山泉水时,对茶的领悟突然被激活了。

随后,他到了浙江湖州,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一位朋友诗僧皎然,两人成为至交。

皎然不仅诗上功夫了得,对茶道更是有精深的研究。他虽年长陆羽十几岁,但两人因茶而引为知音,“缁素结交”四十余年。陆羽写作《茶经》时,得到了皎然很大的帮助和指导。陆羽后来四处游历,到过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经历了多年颠沛流离之后,最后将自己葬在湖州,选下的墓地恰好与皎然塔遥遥相对。

陆羽爱茶、爱水,与他早年在龙盖寺的经历密不可分。他心里头永远无法放下的一个人就是他的师父智积。唐代宗时,陆羽写出《茶经》,名动天下,被迎进宫中,成为皇室奉养的名士。

一次,在宫中品茶聊天时,唐代宗问他:这一辈子还有什么心愿希望我帮助你完成?

陆羽说:平生最愧对之人就是我师父,如果能让我与师父再见上一面,此生无憾了。

于是,代宗就派人请智积和尚到宫里品茶。

智积委婉地回绝:自从陆羽走后,老僧已不复饮茶了。

前来延请的官员坚持说:这可是当今圣上请你,还是去一下吧!

智积万般无奈,只好随行来到宫中,与代宗一起品茶。席间,代宗吩咐最好的御茶师,用最好的茶、最好的水,精心地烹煮。但是,智积和尚只是礼节性地端起茶,沾一沾嘴唇,随即就放下来。他对代宗说:不复饮茶,就真的不想再饮了。自陆羽走后,喝什么茶都不入口了。

代宗悄悄地吩咐,第二泡茶由陆羽来烹煮。闲谈之间,茶端上来,智积和尚仍是礼貌性地沾一下嘴唇,手顿时僵住了,瞬间老泪纵横。他对代宗说,陆羽原来就在宫里啊!就这样,师徒俩劫后重逢,仍然在一盏茶中。

这只是一个传说,并非信史所载。但可以由此看出,一壶茶由什么人来泡,用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寄托,喝的人是可以知味的。陆羽之所以与众不同,被世人尊为“茶圣”,就在于他泡茶时的用心、专注,以及那份虔诚陆羽的生命也如涓涓山泉,浸润了茶中最透彻的滋味。

《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一共十章。第一章写“茶之源”,说的是茶的由来,对“南方嘉木”追本溯源。第二章写“茶之具”,即制茶的过程需要哪些工具,配备什么样的设备。

第三章写“茶之造”,即采茶、造茶的七道工序。第四章写“茶之器”,介绍当时的茶具,共列出全套茶具二十四组。第五章写“茶之煮”,介绍如何辨水,用何种水烹何种茶,将泡茶之水分为上中下三等。第六章写“茶之饮”,介绍如何饮茶、分茶,如何喝出茶的真滋味。第七章最有趣,写“茶之事”,讲古人与茶的缘分,讲茶的典故和寄托。第八章写“茶之出”,讲茶叶的不同产地和品质优劣。第九章讲“茶之略”,与“茶之具”中种种繁复茶具对应,说明茶之本质在草木之间,当人真正回归自然时,冗长繁复的程序都可以省略掉,因为已经心接万古自然了。第十章写“茶之图”,陆羽认为在饮茶的场所,都应悬挂弘扬茶道的画轴,因为饮茶是一种文化仪式,要有一定的氛围,有一个雅致的环境。

一部《茶经》对中国文化之影响无可估量,著名诗人梅尧臣作诗赞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唐代中期,禅宗兴起,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而在煮茶、喝茶的过程和形式中,思想慢慢得到感悟,恰好应和了禅宗的这一理念。于是,从那个时期开始,“茶禅一味”的说法渐渐风行于世。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大多生长于南方,其生长之地也颇有讲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上等之茶生长在岩石中,中等之茶生长在沙砾、沙土中,下等之茶则生长在泥土中。“野者上,园者次”,野生的最好,园林种植的次一等。“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山阴下生长的茶最好不要喝,因其总不见阳光,过分阴寒、凝滞,喝了对身体不好。

喝茶,喝的是日月沐浴之下,山泉滋养之中,一年四季流动的自然之气。喝茶,就是让我们跟随这种草木之性,真正将自己还原到自然之中。

陆羽在《茶经》里已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点关联是多么重要。所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说,人要注意自己的品德操行,为人节俭,德行高洁,这样的人喝茶,清茶润心,自然就会有默契。

大家都知道“神农氏尝百草”,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一些草是会让人中毒的。传说神农氏最早发现了茶叶,并用来解百草之毒。古代人很早就知道,茶是清冽的、性寒的,茶可用来去燥,用来败火。

周作人先生写过一篇《喝茶》的散文,“我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好一个“十年尘梦”,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

茶很清雅,不是浓郁的东西。真正的茶玩味的就是清和闲。记得我自己二十几岁时,完全喝不惯茶,更喜欢浓醇的咖啡。咖啡里有本味的苦,有糖的甜,有奶的香。喝完一杯咖啡,感受那种百味含混的浓沉醇厚,顿觉浑身热气腾腾,陶醉不已。

喝茶,对少年而言的确太淡了。浓情对咖啡,清心品淡茶。人只有渐行渐长,在岁月中经历了种种浮躁的事、烦恼的事、忙碌喧嚣的事,再回到一杯茶中,才会感受到清淡里有一种隽永悠长。

茶,今有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等,品类繁多。而旧时人们喝的多是绿茶。

泡绿茶,古人讲究“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淡淡的几片叶子泡在水里,慢慢地释放出茶香时,清浅的绿色好像沏进了一片阳光。在这样清浅的绿色里,你能听见山风,能感受到山泉,一泡绿茶的前世今生都在清泉中被唤醒了。这种写意之美,正是中国人对茶最迷恋之处。

喝如此清淡之饮显然需要安静。“独饮得茶神,两三人得茶趣,七八人乃施茶耳”,一个人跟一盏茶静静地交流,能得其神韵;两三个人喝,颇有意思,能喝出茶趣,能喝出好友间的情投意合;如果七八个人群聚一起喝,就跟施舍茶一样,不过是为了解渴而已。

可惜今天人们喝茶,往往呼朋唤友,人声喧杂,虽是热闹,却少了份清静,越来越远离茶神、茶趣了。

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是一个整体,无法切割开来。也许你只需一盏茶、一壶酒,就能感受到所有的一切。走出国门,我们会发现整个亚洲文化也深受其影响,比如日本茶道讲究四个字——和敬清寂,与中国的茶道同脉同宗。

“和”就是一种中和之美。喝茶时能感觉到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和谐。

“敬”源于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念,意指喝茶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彼此要有恭敬之心。我们以茶待客时,叫“敬茶”,常用的话是“请用茶”,没有人会把茶杯往客人面前一墩说“喝茶”!这就是恭敬之心。孔子说“仁爱”的第一点就叫“恭则不侮”,你对别人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敬茶,其实是敬人,也是敬自己的心。

“清”指茶叶的清雅。“茶秉天地至清之气”,好茶的茶汤一定是透亮的,你能看见草木氤氲化育,能看见茶的魂魄在水中释放。茶的生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四季的风雨,经历了霜雾雹露,所以我们喝到的茶,是大自然孕育的精华。我很喜欢《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叫做“光而不耀”。一个人的人格,要有内在的光泽,但不能太耀眼。如果你的光芒到了刺眼的地步,不可逼视,这样的生命就太喧嚣了。如今的人们,大多外在锋芒毕露,缺少了内心的澄澈,而茶吸收了天地至清之气,自能洗涤我们内心的凡尘污垢。古人说:“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这一辈子,你可以得到些什么呢?很多东西都是不可带走的,但是山中一杯茶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消受的。一碗清茶入肚,把草木清新之气吸纳进自己的生命之中,让体内的浊气在茶中逐渐消解、宣泄,那些滋养出来的清新光芒,自然会让我们变得“光而不耀”。

最后一个字是寂寞的“寂”。如今人们往往害怕寂寞,将寂寞等同于孤单和内心空虚。实际上,真正的“寂”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虚静空灵。一个人的心没有虚静,就不能懂得万物之变化,就不能看见世界的本真;一个人的心不空,就无法收纳万种境界。

中国人十分讲究这个“寂”字,认为寂寞之中往往蕴涵着大道。《老子》第二十五章讲什么是“道”时有这样的句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里面本身就包含了“寂兮寥兮”,唯其寂寞,并且“独立而不改”,坚守自己的操守品格,“周行而不殆”,即生生不息,处于周而复始的运动之中,这是万物的根本。这种“寂”不是死寂,而是生机勃勃中一点灵动的清寂。

很多人醉心于日本茶道,更有一些哲人和艺术家潜心研究它。

上世纪初,日本有一位精通美术和茶道的艺术家冈仓天心,常年旅居欧美。1906年,他用英语写下了著名的《茶之书》。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美’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他用如此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残缺美”的理解。这种“温柔试探”唯有在茶道之中才能完成,因为它必须是静谧从容的。

冈仓天心用颇为浪漫的言辞,来形容充满感情的茶。在他看来,茶“既没有葡萄酒的倨傲自大、咖啡的顾影自怜,也没有可可那种做作的天真”。在他的眼里,茶这种源自东方草木之间的饮料是最能让心思静的。

茶道融合了东方道德伦理、宗教思想的精髓。它讲求卫生,要求保持洁净;它不求排场,讲究在简朴中见到自然;它追求平等,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爱茶,都是真君子,都有自己的品格在其中。

关于煎茶之道


我国的品茶艺术即发轫于此。古人历来认为,茶叶好,水质佳,如煎汤不得法,则未必能煎出好茶,故煮茶是饮茶的关键之一。我国早在三国时,民间就制制饼。饮用时先用米汤浸泡,再用无焰炭火炙烤,而使其烘干变红,再捣成碎未放入瓷壶,注入沸水饮用。也有的再加入葱姜、橘子,以调和苦涩味。此饮茶方法为唐宋时期“茶饼”的雏形。延续至唐代时,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鲜叶洗净后蒸青,再压榨除去茶汁,以降低其苦涩味,制成茶饼研末煮饮。唐代的煎茶法是将茶未放于水釜中煮饮。以“斗茶”为代表的宋代饮茶,是把茶未放茶盏中调制成糊状后,再以沸水冲之。明代的瀹茶,则是进化到与近代类似的以沸水冲泡散茶。

唐宋以茶饼研末煮饮的饮茶法,决定了煎茶在古代饮茶艺术中的重要性;唐代的烹茶法,也使茶道中最早的艺术品饮得以形成。关于煎茶的火候。古人对煎水煎到什么程度为宜,与把焙茶用水适中与否称为“火候”一样,将煎水适度与否称作“汤候”。辨别汤候,古人也有两条标准:一是看水沸时的沸泡多少和大小,一是看水沸的声响。

水既要煮沸,又不宜过老。水如过沸,失之过老,会破坏水中、特别是上等泉水中含有的对人体的有益成分。用此等“老汤”泡茶,会使茶汤颜色不鲜明,味道不醇厚,而有滞钝之感。而用水温过低的水泡茶,失之过嫩,又会使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浸出不快、不完全,用此种“嫩汤”所泡的茶,味淡薄,汤色差。有的高级绿茶则更忌泡茶的水过烫,过烫会将细嫩茶芽泡熟,而破坏茶中的有益成分,不利于饮茶卫生。

关于煎茶的燃料:古人饮茶除讲究择名茶、名泉,将饼茶在无焰小火上仔细炙烤,待冷却后碾末外,还讲究选好煮水的燃料,将燃料作为烹好茶的必备条件。

他才是真正懂得茶趣的人


从古到今,数不清的文学家曾为茶执笔,写下饮茶的所悟与所乐。民国才子高产的年代,文人的时间多半也泡在一壶茶里。其中,有一个人,经历得起人间疾苦,也懂得享受饮茶之乐。

他,就是鲁迅,那个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铁骨志向的鲁迅。

化笔杆为枪杆的民族英雄

那是一个被外邦凌掠的年代,懦弱、麻木、无知和病态笼罩着整个民族。学医的鲁迅深知,中国人的病光靠吃药治不好。于是,鲁迅放下手术刀,提起笔杆,用血淋淋的文字惊醒无数沉睡中的人,成为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电影《祥林嫂》剧照

民族大义前的硬汉,也可以为爱柔软

在世人眼里,鲁迅的一身铮铮铁骨让奴颜和媚骨无地自容,却鲜有人知,鲁迅也曾在爱情面前臣服。迫于家族压力,鲁迅娶了一个不识字的小脚女人朱安。对爱情无望的他,在学生许广平的热烈追求下,终于鼓起勇气,说“我可以爱!”爱情之路走得并不容易,两人依然相知相伴共度一生。

放下手中烟,便是“瘾”茶人

在生活中,鲁迅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饮茶爱好者。在北京时,他是茶楼啜茗的座上客,他在日记中经常提到,他喜欢去青云阁,在喝茶时伴吃点心,且饮且食;在广州时,他和朋友常去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喝茶,还说“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这是鲁迅在《喝茶》一文中写下的话,也是至今茶桌上流传度最高、被茶友奉为名言的一句茶话。

普洱茶的高级玩家

2009年,广东大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普洱茶拍卖会:一位广东的曾先生以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竞得由鲁迅和徐广平收藏数年的清宫普洱茶砖。省茶文化学会一位秘书长表示,该普洱茶砖的单价高达4000元每克,创造了迄今为止国内普洱茶砖单价的最高记录。

鲁迅收藏的清宫普洱茶砖

据鲁迅的后人周海婴先生说,他认为这些清宫茶砖来历有两种可能性较大,一是鲁迅的叔叔曾在清廷担任监斩官,由宫中带出的,二是许氏家族曾为清廷官瓷的监造,与宫中关系也较密切。众所皆知,清朝时期茶农进贡的普洱都是顶级的茶叶,能够收藏到其中一二,可以说是普洱茶爱好者中的“高级玩家”了。鲁迅就是其中一个。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时代在变迁,他的文字依然如烈日灼心,他的茶话依然温润沁人。志向当铭记,杯茶敬英雄。

“铁观音”的来源趣说


喝惯乌龙茶,我对其中的精品“铁观音”情有独钟。“铁观音”是我国乌龙茶的佼佼者,驰名海内外。它的发祥地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这是世人公认,从无争议。我曾去过安溪多次,但从未涉足西坪。去年冬初,我在参加安溪县国际茶叶高峰会期间,专程走访西坪镇,探觅“铁观音”原产地胜迹。

西坪距离安溪县城不远,有着便捷的公路直通。进入西坪,山路逶迤,群岭拱抱,地势险峻,呈现出一种殊异的景观。我一路上放眼四望,一垄垄的茶园弯转交织,由近至远波漫延荡,环带形的茶树丛,从山脚到山巅梯次层叠,工整有序,锦绣般的大地旖旎秀丽铭茶案坊。虽然时序已是冬日,山岚雾霭依旧恋恋不舍地在无际的茶山中袅袅飘忽,树青叶绿勃勃生机。我心想,这样的山,这样的地,怎能不长出好茶叶呢!

专业生产安溪铁观音茶叶拥有1008亩生态茶园

安溪栽培乌龙茶已经有千年历史,“铁观音”从古至今较为一致的说法有三百多年,源自一株(也有说是两株)茶树苗。但是,这株母本茶树在哪里?一说在尧阳村,一说在松岩村。这次,我到西坪,相继去这两个村进行实地考察。两个村各自认定“铁观音”最早源出的所在,均位于山涧岩缝之中,高耸突兀之处,那确实是能生产出好茶的地方。两个村现在对这两个地方十分看重,进行精心整治,兴建纪念碑、亭,吸引游客,以示荣耀。但是,碑亭标志的茶树虽然也有相当年岁,粗壮的茎干外皮皱裂流露出饱经风霜,可惜已不是母本原株。

坚持“铁观音”源产在尧阳村的,主要依据这样一个故事:1736年,也就是清乾隆元年,尧阳南阳有位读书人王仕让,勤奋好学。一日,在书轩旁偶然发现一株生态奇异的茶树,爱不释手,遂移植在书轩圃内,精心培育,适时采摘精制。果然,制成的茶品非同一般,色香味俱佳。次年,王仕让进京,特意带上这一茗茶敬送礼部侍郎方苞。方苞转献内廷,乾隆皇帝饮品之后大加赞赏,“以其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于是赐名为“铁观音”。有说乾隆皇帝不仅赐名,还为之亲笔题词。尧阳村族姓谓王,又因王仕让的缘故,这一“铁观音”来源的说法,被称为“王说”。

坚持“铁观音”源产在松岩村的,主要依据另一则故事:1725年,也就是清雍正三年,松岩村松林头茶农魏荫,笃信观音菩萨,每日晨昏都要以清茶三杯敬奉。数十年如一日,其虔诚之心感动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忽有一夜,观音菩萨赐梦,让他在蒙间见到一株葱郁温润的茶树。第二天清晨,魏荫遵循梦中指引,终于在打石坑石崖峭壁上找到一株异于他种的茶树。魏荫如获至宝,把它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用心护育,亲自培土、莳草、浇水,采撷制作的茶叶,果然是上品。“奇为观音所赐,又茶紧结沉实似铁,故名曰‘铁观音’。”松岩村族姓谓魏,又因茶农魏荫培育制作,这一“铁观音”来源的说法,被称为“魏说”。

两则故事说来生动有趣。从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出,“铁观音”来源于西坪无疑,但是具体母本原株在哪里,怎样得名的,双方各执一词,坚持己见。特别是因何叫“铁观音”,一“仕”一“农”,大相径庭。在考察中,我询问再三,查阅资料,着力求证,但是都找不到足于作为依据的历史文献。从故事本身分析,“魏说”过于虚幻,扑朔迷离,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实难令人信以为真。“王说”也有诸多不一致的地方,茶树的发现,有说是王仕让在书轩旁发现的,有说是王仕让偕友游南山发现的;“铁观音”的命名,有说是方苞,有说是乾隆皇帝。王仕让一位乡村仕人,与大名鼎鼎的大学士方苞有何交情,乾隆皇帝是否喝过“铁观音”,是否题过词,都无从考证。看来,故事纯属一种民间传说,是尧阳王族与松岩魏族商品营销的谋略。这种谋略颇似现代社会市场竞争中,推介品牌所采取的手段。

茶之道 在于品


饮茶之道,就在于品

有位作家说过,学会了品茶,您的人生定会从此不同;宋朝大才子苏东坡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意思是说魏帝炼丹炼出来的长命丹我不要,我还是每天多喝几杯茶吧。另外,即使是工作狂,大文豪鲁迅也时不时地对品茶发一通感慨,“有好茶,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受这种清福,就要练就嘴上特别的感觉。”

这种“嘴上特别的感觉”,说到底就是嘴上的功夫了。这可是大学问。饮茶之道,就在于品。

《红楼梦》中就曾道出“品”字诀大口是喝,小口为品;“喝”是为了解渴,“品”的目的是享受,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红楼才女妙玉是这样描述“品”与“喝”的不同之处的。

《红楼梦》四十一回,“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宝玉先禁不住,拿起壶来斟了一杯,一口饮尽,复又斟上……”后来妙玉点拨宝玉:“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禅茶研究,茶艺之道


茶人应有的典范,智、仁、勇、诚等四种基本德目,与佛家所强调的“般若思想、菩萨精神”的意义是不谋而合的。本文阐述从茶艺的学习中展现人的外在生命以及人类本有的觉性开发的相关性。

科技昌盛,经济繁荣,伴随而来的是社会乱象繁多,原因是,人类的物欲强盛导致精神生活没有提升。物质主义产生人类心灵渐受蒙蔽,生活压力也逐渐地增加,自我伤害的问题时时可见,对生命的应对方式变成了负面的模式。因此,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学习负面的几率也相继增加,一个美好的生命无法正常发展,实在令人忧心。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已,它是来自于父母的心血、精神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生命体,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佛教也说:“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见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1]可见,古人对生命伦理的重视,在在表现于吾人的生活之中,所以个人的生命也是攸关家庭、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共同体。

对今日的新人类倡导生命本质的重要与传达正确的生命之道,除了正规的教育体系之外,随着科学时代前进,也需要一些文化、宗教、哲学等等不同领域中从心灵上着手。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要如何真实地面对它呢?换句话说,平时的日常生活机能性的工作可以有人帮忙,但是属于内在之生命之道却无法依靠他人,一定要靠自己不断的努力与精神层次的培养。

人都想从尚自由,不希望被人约束,所以会有随心所欲的念头,但是,我们深入探讨的话,可以看出因为不喜欢被约束,以至于为所欲为,乃至于社会道德观念日益骤减。人因为立足点不同,所看的方向也不同,自己想做的因为别人的不能认同而产生分歧的意见,也因为一件事不能苟同而有对立与冲突。在长久积累的情况之下,为了达到自己的希求与欲望,人的身心都处在备战状态之中,如此的身心怎们会有真正的自由呢?反而成为意识的奴隶。

所以要能无诤,唯有认识自己的生命本源。以佛教来说,生命是由四大(即地、水、火、风)所组成的,这是有生灭的;而内在的般若智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开发智慧流露出来的真如自性,回归自性的生命之美、生命之纯真、生命之道、是今日真正提升生命本质的意义。

茶道大行至今,可以看出儒、释、道三家之禅修者都与茶有极大的关系,他们要求的是深入禅境,而禅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诤。直下无心就是道,就是禅。禅是跳脱世间的束缚,完全自在的境地,人因为被束缚的原因是在于对人事物的执着。例如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就是这个外在的功名利禄绑住了心,身有生老病死之苦所以有祸患发生,也是心的执着而让身不得自在。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放得下,看得破,就能够无拘无束。看得破就是佛,放得下就是禅的境界。

学茶艺、品茶是一种生命的过程体验。所谓“艺通乎道,艺与道合”。其实学习茶艺文化,并非只是供人喝茶、欣赏茶艺的表演作品,茶艺所展出之文化气质具有教育意义与生活的启示。中华茶文化的思想以及运用茶特有的性质精神与反省,对社会人类的思想向上、行为向善的影响深刻,可能与其它一般的游艺环境不尽相同,因为茶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佛教有净化的教育思想。整个茶艺的流程如同一首旋律优雅的音乐,时而高,时而低的音符在时空中飘舞,这也像儒家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移情作用,茶艺之“茶以载道”,不是“弃智任情”的游艺,而是要茶人“正心诚意”,而且敦厚知理,在一啜一饮的静心之中反观,体会茶的美妙,茶若有若无淡雅、自然之性,可以洗除浮躁,从世俗跳脱出来,净化并且提升自我的心灵。透过恭谨的行茶,透过静心的反省,所得到的是一种无以言喻之内在生命智慧的升华。

由此可知,生命中有一种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借着契理契机的方法让智慧开展,了解世间虚假之真相,透视万法的缘起缘灭、无常的来临,提早觉悟。透过茶艺过程之寂静,其实,真理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每一分每一秒的心念中,所以可以帮助我们时时有觉悟的心。

学习觉悟没有特别的方法,也没有特别的神秘感,只有把我们人生的烦恼弄懂,把烦恼看透,那就是佛陀教示“道”的真意。茶艺展现的精神涵养也是如此。

【红茶趣】那些旅华的外国茶人


隋唐以来的古代中国,不少外籍高僧、外交家、航海家、富商大贾、科技人才、文人雅士旅居中国,得以亲近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领略中国的茶风茶俗。他们积极地传播中华茶文化,引进中国茶叶的产制技术,开展国际间的茶叶商贸活动,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古代,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担当起传播中华茶文化使者的角色。

【永忠】:

约是公元777年,日本高僧永忠来华,20年后与空海、最澄同年归国。约30年的留学生活使永忠成为日本国第一茶僧,他归国后掌管崇福寺和梵释寺,率先引进中国的寺院茶礼,据《日本书纪》弘仁六年(815)4月的一项记载,说嵯峨天皇游幸梵释寺,“大僧都永忠手自煎茶奉御”,这一非凡之举为饮茶敲开了沉重的宫门,为日后茶成为日本国饮立下头功。嵯峨天皇于两个月后(815年6月)命令京畿内地区及近江、播磨等国种植茶叶,以备每年进贡用。这就是日本的“御茶园”。

【金大廉】: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中国与百济、新罗的往来比较频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关系也比较密切。特别是新罗,在唐朝有通使往来120次以上,是与唐通使来往最多的邻国之一。新罗人在唐朝主要学习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有的人还在唐朝做官。因而,唐代的饮茶习俗对他来说应是很亲近的。唐代文宗太和二年即朝历德兴三年(828),朝鲜使者金大廉从中国引进茶籽,在朝鲜智异山下华岩寺周围种植成功。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载:“冬十二月,遣使入唐朝贡,文宗召对于麟德殿,宴赐有差。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命植于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有之,至于此盛焉。前于新罗第二十七代善德女王时,已有茶。唯此时方得盛行。”韩国饮茶始兴于9世纪初的兴德王时期,并且开始种茶,这时的饮茶风气主要在上层社会和僧侣及文士之间传播,民间也开始流行。

【郑梦周】:

朝鲜高丽末期学者、诗人。初名梦兰、梦龙,字达可,号圃隐。1360年登第,曾任门下侍中。出使过中国。他热爱中国茶文化,嗜好饮茶,其《石鼎煎茶》诗云:“报国无效老书生,吃茶成癖无世情;幽斋独卧风雪夜,爱听石鼎松风声。”他不仅是重要的外交官,还是在朝鲜传播中华茶文化的使者。由于他和赵浚、李崇仁等人的不懈努力,将中国朱文公家礼注入朝鲜茶文化,在男子冠礼、男女婚礼、丧葬礼、祭祀礼中,均行茶礼。流传至今的高丽五行献茶礼,核心是祭祀“茶圣炎帝神农氏”,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内涵丰富,是韩国茶礼的主要代表。

【利玛窦】:

意大利传教士,1583年利玛窦到了广东,在中国南方辗转度过18年后,终于在1601年进入北京。之后的十年,利玛窦以其精湛的数学和天文知识,和对中国经典的通晓,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欧洲的传教士们同时也担当起了中学西渐的任务,他们是最早中国文化和思想西传的媒介。公元16世纪前后,随着中西交往的扩大和加深,欧洲人对中国茶叶有了感性认识。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生活的时间长达28年之久,期间为了传播西方的宗教,有了与中国老百姓和文化人密切接触的机会,并入乡随俗养成了饮茶的习惯.

利玛窦和金尼阁合作写了日记体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书中对17世纪初叶的中国有颇为详尽的描述,曾使西方知识界为之轰动。书中还述及中国茶叶的知识,利玛窦根据自身经历将中国饮茶习俗给欧洲人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此书曾出版了四种拉丁文本、三种法文本以及德、西、意、英多种文本。

【瓦西里·斯塔尔科夫】:

1638年,俄国大臣瓦西里·斯塔尔科夫给蒙古汗进贡,后者也回赠给沙皇各种礼品,其中有几包所谓最珍贵的礼物不知何名的草。据传,沙皇并不喜欢这种绿草泡出的水。后来,沙皇使节从中国带回另一种茶,俄国人才喜欢上这种异国的饮品。1679年,俄国与中国签订了第一笔购茶合同。瓦西里·斯塔尔科夫是开创中俄茶叶贸易的关键人物。

【Warren夏云峰】:

WarrenPeltier,中文名夏云峰,字翔鹰,号飘云居士,别名金鹰,美籍,中西茶文化使者。著有“TheAncientArtofTea”《中国古代茶技艺》等书。2007年因为爱上一片神奇的东方叶子,一个人从加拿大来到中国。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习得中文,获得硕士,品上好茶,取得茶叶真经,还娶了个中国的白富美。

他走在研究中国茶文化的茶路上,深刻了解古今中外茶叶的历史,他要让世界茶人知道、了解中国茶文化之深奥来历、乐趣。他认为,中国茶人不但需要培养、提高西方茶人的、茶教育,利用茶文化来招引世界;而且更需要修正外国人对茶的品味,因为在西方和别处近代最受欢迎的是低质量的超市茶。他是中国红茶的爱好者,也是红茶文化坚定的支持者,他提出“世界茶道(WorldTeaism)”、“地球茶村(TheGlobalTeaVillage)”、“茶部落(TeaTribes)”、“红茶粉(BlackTeaFan)”四个新概念,并为此不遗余力在世界范围奔走推广。或许100年以后,人们会说,夏云峰是21世纪第一个把中国红茶文化带到世界的国际友人。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趣看奉茶之道》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