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着《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

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上”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僧人为何嗜茶?其茶道生发于茶之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这三条是经验之谈。释氏学说传入中国成为独具特色的禅宗,禅宗和尚、居上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要求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其姿势要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坐禅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难以坚持,小和尚年轻瞌睡多,更难熬,饮茶正可提神驱睡魔;饭罢就坐禅,易患消化不良,饮茶正可生津化食;佛门虽清净之地,但不染红尘亦办不到,且不说年轻和尚正值青春盛期难免想入非非,就是老和尚见那拜佛的姣姣女子亦难免神不守舍,饮茶既能转移注意力、抑制性欲,自当是佛门首选饮料。

僧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

cy260.COm小编推荐

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着《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

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

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上”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之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着《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

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

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上”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陆羽生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抓抓坠地便落于佛的怀抱。《天门县志·陆羽传》载:

或言有借晨起,闻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婴儿,收畜之。

陆羽3岁时育于竟陵龙盖寺,由主持增智积抚养,9岁跟积公学佛,11岁逃离寺院,随杂戏班子流落江湖,并学习杂艺,有所成。28岁后交了个和尚朋友,就是诗人皎然,又称“释皎然”、“僧皎然”,28岁以后长住湖州标山那一带。陆羽自小就跟着积公学习煮茶技艺,并迷上了这门技艺,终于在建中元年.(780)48岁时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着《茶经》人陆羽能写成此书与他长期在茶区生活有关,但主要得益于佛门经历。可以说,《茶经》主要是中国僧人种茶、制茶、烹茶、饮茶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所以自带三分佛气。

僧人为何嗜茶?其茶道生发于茶之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这三条是经验之谈。释氏学说传入中国成为独具特色的禅宗,禅宗和尚、居上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要求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其姿势要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坐禅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难以坚持,小和尚年轻瞌睡多,更难熬,饮茶正可提神驱睡魔;饭罢就坐禅,易患消化不良,饮茶正可生津化食;佛门虽清净之地,但不染红尘亦办不到,且不说年轻和尚正值青春盛期难免想入非非,就是老和尚见那拜佛的姣姣女子亦难免神不守舍,饮茶既能转移注意力、抑制性欲,自当是佛门首选饮料。

僧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

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如有名的西湖龙井茶,陆羽《茶经》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云茶列为贡茶。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狮峰胡公庙品饮龙井茶,封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宜兴阳羡茶在汉朝就有种植,唐肃宗年间(757--762)一位和尚将此茶送给常州刺史(宜兴古属常州)李栖驾,茶会品饮有陆羽出席,陆羽称“阳羡紫笋茶”是“芳香冠世产”,李刺史心有灵犀一点通,便建茶会督制阳羡茶进贡朝廷,自此阳羡茶点了“状元”,身价百倍。显然,阳羡茶的最早培植者是僧人。一屯溪绿茶站名松萝茶,是一位佛教徒创制的。明代冯时可一《茶录》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莱最为时尚。是茶始于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后于松萝结庵,来造山茶于庵焙制,远迹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武夷岩茶与龙井齐名,属乌龙茶系,有“一香二清三甘四活”之美评。其中又以“大红袍”为佳。传说崇安县令久病不愈,和尚献武夷山茶,这位县官饮此茶后竟出了奇事,一百病全消。为感激此茶济世活人之德,县官亲攀茶崖,把一件大红艳披于茶树之上,故此茶以“大红袍”名之。不论此说是否合情理,武夷茶与佛门有线则是真实无伪的。安溪铁观音“重如铁,美如观音”,其名取自佛经。普陀佛茶产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僧侣种茶用于献佛、待客,直接以“佛”名其茶。庐山云雾原是野生茶,经寺观庙宇的僧人之手培植成家生茶,并进入名茶系可。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巴陵县志》记载:“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18斤。谷雨前知县遣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称白毛尖。”此茶仍由僧人种植。黄山毛峰是毛峰茶中极品,《黄山志》载:“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云雾茶就是今之黄山毛峰。桂平西山茶初产于西山观音岩下。惠明莱因浙江惠明寺而得名。别说产于中国的茶,就是日本的菜也是由佛门僧人由中国带回茶种在日本种植、繁衍并成世界重要产茶国之一。

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产茶寺庙有扬州禅智寺、蒙山智炬寺、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扬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一天台雁宕山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岳寺、西山白云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清吉祥寺、绍兴白云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慧县普利寺、岳阳白鹤寺、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东山洞庭寺、杭州龙井寺、徽州松萝庵、武夷天心观等等。

《禅茶一味》之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着“利休茶汤传书”。分为“觉书”、“会”、“棚”、“书院”、“台子”、“墨引”、“灭后”等七卷。虽然学术界及茶道界关于着者南方宗启本人以及《南坊录》成书经过等多有疑义,但仍是了解千利休茶道理论的一部重要茶书。)中,介绍了其师千利休当年在位于“堺”(今大阪府堺市——译注)的南宗寺集云庵品茗会上的一段史话。

这段史话以南坊宗启提问、千利休作答的形式展开。南坊宗启问道:“一般来说,茶道以‘台子’(原指正式茶道摆设风炉、杓立、盖置、建水、水指等一系列茶具的茶具棚架,这里特指正式“茶事”——译注)为本,但是师父您经常对我们讲‘茅棚小屋品茗会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为什么呢?”。

千利休听后缓慢地开口答道:“小草庵之茶汤,首先以佛法为修行得道之根本。讲究茶室排场,追求美味佳肴,乃世俗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陀之教诲、茶汤之本意。所谓茶汤,即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饮、插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行。至于其中详细,宜自行思忖研究。”

自古以来,这段名言脍炙人口,淋漓尽致地表达传授了千利休倡导的茶道精神。

千利休的高足山上宗二(1544~1590)依据随其师习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编辑了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山上宗二记》为利休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所撰“名物记”及阐述千利休茶道的茶汤书。山上宗二在武将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时,被其君主丰臣秀吉割掉耳鼻处死。)。《山上宗二记》中称:“茶汤风采尽在禅也。”或:“茶汤由禅宗而出,故专依禅僧风范。珠光、绍鸥皆禅宗也。”这段记述是在教诲天下茶人:茶汤之道源于禅宗,所以茶人应该效仿禅院僧侣专心侍佛的心境,修习茶道。并列举了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精神的村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为日本茶道创始者。曾拜一休和尚参禅。后经日本室町时代连歌师、画家,侍奉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左右的能阿弥举荐,教授酷爱艺术的足利义政茶道。)和武野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为日本茶道史上名人。继承村田珠光茶风,并将其传于弟子千利休。)两位茶道先人。

禅茶一味,日本饮茶风俗的普及,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源于禅林“茶礼”的礼法及其精神。名留茶道史册的茶道巨匠的创作精神和艺术修养,都来自投身禅门、参禅修行、内观自省的体验和悟证。日本茶道界,尊奉村田珠光为“佗茶”开祖,因为他在“四席半”的有限空间里,创造了追求“茶禅一味”、“和静清寂”之无限艺境的“佗茶”。

室町时代的茶人村田珠光(1423~1502)原为奈良称名寺的僧侣,后移居京都,拜大德寺一休禅师习禅,开创了禅风浓郁的“点茶法”,被誉为“佗茶”之祖。所谓“佗茶”,为茶道流派之一,流行于桃山时代。“佗茶”追求拙朴、简素、恬淡、冷峻、清寂的精神,与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茶”茶风迥异,由千利休大成。

武野绍鸥(1502~1555)为室町时代后期的茶人,师从村田珠光的门人宗陈、宗悟修习茶道,奠定了“佗茶”的实践基础,而后传至千利休。

《山上宗二记》还记述:“道陈、宗易(利休)以禅法为要。”这里是说,统率“东山流”(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命令擅长艺能的“同朋众”即侍者能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之一——译注)的堺的茶人北向道(陈北向道陈(1504~1562)系出身于堺的茶人,为千利休的茶师。曾向武野绍鸥举荐千利休。),以及其弟子千利休都颇受“珠光流”茶道影响,而以禅法为茶道之要。

《南坊录》着者南坊宗启出身于堺的富商“淡路屋”,师从当地禅通寺的春林宗俶参禅(参禅,即拜师坐禅修行。)修道,由“喝食”(喝食,即唱喝之意。僧堂进斋时,向僧众宣告斋食内容和进斋方法。“喝食行者”一般以少年僧居多。)、“藏主”(藏主为各藏、殿主管,负责掌管禅宗寺院的“看经阅藏”。),进而升任“首座”(首座为禅院中位于僧众之首的职位。),人称“庆首座”,师从千利休参究茶道之法。

天正十九年(1591)2月28日,千利休蒙受“莫须有”罪名,被迫剖腹自尽。身为千利休入室弟子的南坊宗启闻讯无比悲哀,遂将由先师处亲耳聆听到的有关茶道的逸闻整理编辑成“寂后”一卷,完成了共七卷的《南坊录》。

文禄二年(1593)2月28日,千利休离世三周年之日,南坊宗启来到恩师灵前,供香献果,诵经回向,而后悄然消失离去,最终无人知晓去向。

顺便提上一笔。经近年考证,传为南坊宗启撰的《南坊录》内容中,含有许多后世茶人添加之笔。《南坊录》共七卷。贞享三年(1656),在筑前(旧国名,今福冈县西北部——译注)黑田家的家臣立花实山处发现了前5卷。元禄三年(1690)在南坊宗启的传人纳屋宗雪处得知,纳屋宗雪曾将由他处得到的第六、第七卷抄写下来,自称“南坊流”茶道而加以传布。同时,还将该书中最为“秘密”的九条摘录出来另成一卷,加上追加增补的一卷,共九卷流传至今。

日本茶道的先驱者们赞颂不绝的“禅”的本来面目到底如何呢?首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对于理解茶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的话题吧。

毋庸赘言,禅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禅不仅对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禅宗以外的其他佛教各宗派对于日本文化史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方面。然而禅宗的影响远远地超越了这一范围,禅思想和禅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到“禅”,一般人都认为深奥叵测而难以接近,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当然,真正理解禅的真谛确非一件易事,但是禅一直为具有理智之人所追求。近年来,怀有诚挚之心的参禅者日益增多。很多在校学生及普通的工薪阶层都积极踊跃地前来禅寺,参加坐禅会。近年来,禅被视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受到大洋彼岸为数众多的西方人的憧憬和追捧,热衷于参禅问道的西方人急剧增加。

参禅热潮方兴未艾,说明禅作为打破西方文明的窒息状态的崭新的思想武器,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体系,正日益受到东西方世界的瞩目。

1976年10月,作为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我率领日本六十名禅僧,参加了在坐落于美国纽约州卡兹奇山麓、风光旖旎的比彻湖畔的国际大菩萨禅堂举行的国际坐禅大会。当年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头顶竹编斗笠,脚履草鞋,肩背袈裟背包的六十名日本禅僧步出肯尼迪机场,列队整齐,表情肃穆。鱼贯而行的身姿立刻就吸引了当地美国人的围观。围观者中发出的那惊诧和感叹之声,至今仍然萦绕耳畔,难以忘怀。

特意赶到机场迎接日本禅僧代表团的美国禅人也尽显堂堂仪表。他们“叉手当胸”(叉手当胸为禅林礼法之一,将右手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即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肃然伫立,以目致礼。虽然这只不过是日本禅家日常修行的一般仪礼规矩,但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深深地感受到:这六十名日本禅僧的禅心已经和美国人的热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美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一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有条不紊地在雪花纷飞的严寒中,共同举行了长达一周的“接心”,即“打禅七”,度过了充实而宝贵的时光。据我所知,这是首次国际范围的参禅活动。其后,以日美禅僧为主的参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参加者人数日益增多。进而扩展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东西方世界的崭新的禅法交流形式,实在令人难以预料。

下面我打算简单地概括一下禅的本质和禅的发展历史。这对于理解茶道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

在古印度,作为宗教实践的方式之一,曾经盛行瑜伽。人们认为,这种实践方式的目的在于,平心静气地控制呼吸而最终达到统一精神,提高大脑的认知思考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创造出奇迹。这就是流行于现代女性之间的瑜伽的源流。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这种实践方式就已经为众多的修行者所实践和传播。释迦牟尼佛出家伊始也曾加以修习实践。但是,释迦牟尼佛历经六年左右苦行修炼生活,却始终没有达到觉悟的目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通过苦行修炼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是一个什么境界,释迦牟尼佛为何始终未能得悟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地回顾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吧。因为禅的宗旨就是源于“释迦牟尼的觉悟”。

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着“利休茶汤传书”。分为“觉书”、“会”、“棚”、“书院”、“台子”、“墨引”、“灭后”等七卷。虽然学术界及茶道界关于着者南方宗启本人以及《南坊录》成书经过等多有疑义,但仍是了解千利休茶道理论的一部重要茶书。)中,介绍了其师千利休当年在位于“堺”(今大阪府堺市——译注)的南宗寺集云庵品茗会上的一段史话。

这段史话以南坊宗启提问、千利休作答的形式展开。南坊宗启问道:“一般来说,茶道以‘台子’(原指正式茶道摆设风炉、杓立、盖置、建水、水指等一系列茶具的茶具棚架,这里特指正式“茶事”——译注)为本,但是师父您经常对我们讲‘茅棚小屋品茗会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为什么呢?”

千利休听后缓慢地开口答道:“小草庵之茶汤,首先以佛法为修行得道之根本。讲究茶室排场,追求美味佳肴,乃世俗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陀之教诲、茶汤之本意。所谓茶汤,即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饮、插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行。至于其中详细,宜自行思忖研究。”

自古以来,这段名言脍炙人口,淋漓尽致地表达传授了千利休倡导的茶道精神。

千利休的高足山上宗二(1544~1590)依据随其师习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编辑了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山上宗二记》为利休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所撰“名物记”及阐述千利休茶道的茶汤书。山上宗二在武将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时,被其君主丰臣秀吉割掉耳鼻处死。)。《山上宗二记》中称:“茶汤风采尽在禅也。”或:“茶汤由禅宗而出,故专依禅僧风范。珠光、绍鸥皆禅宗也。”这段记述是在教诲天下茶人:茶汤之道源于禅宗,所以茶人应该效仿禅院僧侣专心侍佛的心境,修习茶道。并列举了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精神的村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为日本茶道创始者。曾拜一休和尚参禅。后经日本室町时代连歌师、画家,侍奉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左右的能阿弥举荐,教授酷爱艺术的足利义政茶道。)和武野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为日本茶道史上名人。继承村田珠光茶风,并将其传于弟子千利休。)两位茶道先人。

禅茶一味,日本饮茶风俗的普及,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源于禅林“茶礼”的礼法及其精神。名留茶道史册的茶道巨匠的创作精神和艺术修养,都来自投身禅门、参禅修行、内观自省的体验和悟证。日本茶道界,尊奉村田珠光为“佗茶”开祖,因为他在“四席半”的有限空间里,创造了追求“茶禅一味”、“和静清寂”之无限艺境的“佗茶”。

室町时代的茶人村田珠光(1423~1502)原为奈良称名寺的僧侣,后移居京都,拜大德寺一休禅师习禅,开创了禅风浓郁的“点茶法”,被誉为“佗茶”之祖。所谓“佗茶”,为茶道流派之一,流行于桃山时代。“佗茶”追求拙朴、简素、恬淡、冷峻、清寂的精神,与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茶”茶风迥异,由千利休大成。

武野绍鸥(1502~1555)为室町时代后期的茶人,师从村田珠光的门人宗陈、宗悟修习茶道,奠定了“佗茶”的实践基础,而后传至千利休。

《山上宗二记》还记述:“道陈、宗易(利休)以禅法为要。”这里是说,统率“东山流”(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命令擅长艺能的“同朋众”即侍者能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之一——译注)的堺的茶人北向道(陈北向道陈(1504~1562)系出身于堺的茶人,为千利休的茶师。曾向武野绍鸥举荐千利休。),以及其弟子千利休都颇受“珠光流”茶道影响,而以禅法为茶道之要。

《南坊录》着者南坊宗启出身于堺的富商“淡路屋”,师从当地禅通寺的春林宗俶参禅(参禅,即拜师坐禅修行。)修道,由“喝食”(喝食,即唱喝之意。僧堂进斋时,向僧众宣告斋食内容和进斋方法。“喝食行者”一般以少年僧居多。)、“藏主”(藏主为各藏、殿主管,负责掌管禅宗寺院的“看经阅藏”。),进而升任“首座”(首座为禅院中位于僧众之首的职位。),人称“庆首座”,师从千利休参究茶道之法。

天正十九年(1591)2月28日,千利休蒙受“莫须有”罪名,被迫剖腹自尽。身为千利休入室弟子的南坊宗启闻讯无比悲哀,遂将由先师处亲耳聆听到的有关茶道的逸闻整理编辑成“寂后”一卷,完成了共七卷的《南坊录》。

文禄二年(1593)2月28日,千利休离世三周年之日,南坊宗启来到恩师灵前,供香献果,诵经回向,而后悄然消失离去,最终无人知晓去向。

顺便提上一笔。经近年考证,传为南坊宗启撰的《南坊录》内容中,含有许多后世茶人添加之笔。《南坊录》共七卷。贞享三年(1656),在筑前(旧国名,今福冈县西北部——译注)黑田家的家臣立花实山处发现了前5卷。元禄三年(1690)在南坊宗启的传人纳屋宗雪处得知,纳屋宗雪曾将由他处得到的第六、第七卷抄写下来,自称“南坊流”茶道而加以传布。同时,还将该书中最为“秘密”的九条摘录出来另成一卷,加上追加增补的一卷,共九卷流传至今。

日本茶道的先驱者们赞颂不绝的“禅”的本来面目到底如何呢?首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对于理解茶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的话题吧。

毋庸赘言,禅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禅不仅对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禅宗以外的其他佛教各宗派对于日本文化史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方面。然而禅宗的影响远远地超越了这一范围,禅思想和禅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到“禅”,一般人都认为深奥叵测而难以接近,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当然,真正理解禅的真谛确非一件易事,但是禅一直为具有理智之人所追求。近年来,怀有诚挚之心的参禅者日益增多。很多在校学生及普通的工薪阶层都积极踊跃地前来禅寺,参加坐禅会。近年来,禅被视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受到大洋彼岸为数众多的西方人的憧憬和追捧,热衷于参禅问道的西方人急剧增加。

参禅热潮方兴未艾,说明禅作为打破西方文明的窒息状态的崭新的思想武器,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体系,正日益受到东西方世界的瞩目。

1976年10月,作为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我率领日本六十名禅僧,参加了在坐落于美国纽约州卡兹奇山麓、风光旖旎的比彻湖畔的国际大菩萨禅堂举行的国际坐禅大会。当年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头顶竹编斗笠,脚履草鞋,肩背袈裟背包的六十名日本禅僧步出肯尼迪机场,列队整齐,表情肃穆。鱼贯而行的身姿立刻就吸引了当地美国人的围观。围观者中发出的那惊诧和感叹之声,至今仍然萦绕耳畔,难以忘怀。

特意赶到机场迎接日本禅僧代表团的美国禅人也尽显堂堂仪表。他们“叉手当胸”(叉手当胸为禅林礼法之一,将右手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即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肃然伫立,以目致礼。虽然这只不过是日本禅家日常修行的一般仪礼规矩,但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深深地感受到:这六十名日本禅僧的禅心已经和美国人的热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美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一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有条不紊地在雪花纷飞的严寒中,共同举行了长达一周的“接心”,即“打禅七”,度过了充实而宝贵的时光。据我所知,这是首次国际范围的参禅活动。其后,以日美禅僧为主的参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参加者人数日益增多。进而扩展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东西方世界的崭新的禅法交流形式,实在令人难以预料。

下面我打算简单地概括一下禅的本质和禅的发展历史。这对于理解茶道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

在古印度,作为宗教实践的方式之一,曾经盛行瑜伽。人们认为,这种实践方式的目的在于,平心静气地控制呼吸而最终达到统一精神,提高大脑的认知思考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创造出奇迹。这就是流行于现代女性之间的瑜伽的源流。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这种实践方式就已经为众多的修行者所实践和传播。释迦牟尼佛出家伊始也曾加以修习实践。但是,释迦牟尼佛历经六年左右苦行修炼生活,却始终没有达到觉悟的目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通过苦行修炼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是一个什么境界,释迦牟尼佛为何始终未能得悟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地回顾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吧。因为禅的宗旨就是源于“释迦牟尼的觉悟”。

有关释迦牟尼觉悟的着述可谓汗牛充栋。下面,让我们参照一下深受日本学术界好评的渡边照宏先生撰的《佛教》,来追寻回顾一下释迦牟尼求道成佛的生涯吧。

有关释迦牟尼佛传记的历史资料繁多。例如《大藏经》中就有不少详细记述释迦牟尼佛生平的典籍,但是其中不乏历史事实与传记记述混杂相间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所谓佛陀的传记,并不是仅仅传达事实经过,即类似现代的新闻报道。它是以传达宗教史实为唯一目的而撰写的。换言之,这种传记不脱离佛教的教理教义。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传记。因此,即使对待此类传记中出现的异想天开之谈,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佛教倡导的教理和教义,即汲取佛教的真髓。

茶道之茶境


茶作为一种饮料,起源于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茶的古字)而解之。”

由于茶树鲜叶有较强的灭菌和解毒功用,所以茶叶最初是直接食用新鲜叶子,作为药用,后来发展为熟吃,烹煮饮用,冲泡饮用,直到今天,成为与咖啡、可可并行的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写出了品茶之境。当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来到栊翠庵,妙玉向众人献茶之后,请宝钗、黛玉去吃体己茶,宝玉也跟着去了,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极能说明中国茶文化的境界。

饮茶最重要的是一种心境。唐人裴汶在《茶述》中说:“茶……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茶味在于“淡”,饮茶时需要神清气闲,心态平和,在静默中细细品味,喧闹污浊是与茶境不符的。一人独饮,或有性情相投、心境淡泊的朋友共坐,浅斟细酌,清言雄辩,在一杯清茶中静静享受人生,韵味至深。此情此景,何等情爽宜人,于是千般忧虑都悠然忘怀,心绪清明,神驰物外。面对挚友,体会一种人生淡然的心境,才能不腻不烦而持久。所以说,在洁净无染的气氛中,一杯淡茶能涤去忧愁烦恼,能带来静穆和善。这种通过荣为中介,把我们引进一个闲静清高的人生境界,就是达到茶中极境了。

只有当眼前心中没有了富丽奢华的景象和蝇营狗苟的私念时,才能感受茶那淡远的幽香。因此,饮茶时环境和心境都极其重要。据《茶疏》所载,适宜饮茶的环境为:心手闲适,杜门避事,荷亭避署,小院焚香,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等。而作事、观剧、发书柬、长筵大席、人事忙迫时则不宜饮茶。烹茶时不能用恶水、敝器、铜匙、木桶、柴薪、鼓炭等,也不宜靠近阴屋、厨房、市喧、酷热斋舍等。茶之一物,因包含着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世界,而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茶之道是一种高洁醇美的象征,是中国艺术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节。茶的各道工序,不管是采茶、制作、还是烹煮、斟茶,洁净是其第一准则。采茶时必须是天气清明的早晨,空气清新,茶树上露水芬芳犹存,所采的茶才是上品,阴雨天采的就差了;制作时杀青、揉捻、干燥等等诸道工序更要洁净无垢。

茶讲求和谐,因此好茶要配好水,择水是极为重要的。山上的水为最好,山水中又以乳泉细流者为上。唐代茶圣陆羽曾经品评天下名泉,第一是庐山康王谷帘泉,第二是无锡惠泉寺石泉(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即源于此),第三是蕲州蕲水(今浠水县)兰溪石下水,好茶名泉,相映生辉。

烹茶更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在山麓水涯,随意设一草屋,即可作茶室,茶室氛围庄重和谐。烹茶需用小壶,以宜兴紫砂陶壶最为适宜。待水壶中水一滚二滚三滚之后,斟茶人提起水壶,将小陶壶内外一浇,使陶壶内外同时加热,放入茶叶,利用温壶的热量将干茶的香气烘托出来,让饮者闻香,称为“汤前香”。然后注水冲泡,饮者先要欣赏茶汤的“杯面香”,其次欣赏色泽,再次啜饮滋味,最后欣赏留在杯内的“杯底香”。在这小小的空间中点茶待客,香生茶室,境出尘表,举止轻缓而优雅,饮茶已不是其目的所在,而礼仪、道德,以及主客之间心灵的交流才是其主旨。

那新鲜神秘、清中带微黄的琼浆,浸人心脾,似乎犹带着清晨露水的芳香。人也因秉持诗意、温爱、幻想、祥和、宁静而将有限的生命带入出神状态之中,使人的心灵具有一种虔诚的迷醉般的安宁与和平。在这种状态中,整个灵魂沉浸在寂静清和的氛围,而导向幽玄超脱之美。

佛门弟子也好茶,认为“茶禅一味”,将饮茶功夫与宗教中的参禅悟道融合在一起。

曾有一个禅师的弟子问禅师道:“何为佛法?”禅师道:“饮茶去。”又一弟子来问:“何为佛法?”禅师道:“饮茶去。”最后小弟子来问“何为佛法?”禅师依旧道:“饮茶去。”小弟子不明白,问道:“为何对三人都说饮茶去?”禅以手指心,小弟子突然开悟。

因为饮茶就是让你去见到你至淡至纯的本性,本性就是佛,就是佛法。佛家所谓“见性成佛”,如果你没有见到自己的本性,那么你心中想佛,口中念经,行为上持戒,尽管在功德上可能获得果报,智慧也能够得到增长,但是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性,没有彻底领会生死的根本,所以也就没有见佛。禅宗认为,佛就在自己心中,而不能到外界去体认。这与饮茶时悠然自适,不多言语,静静体味自然人生的境界不谋而合。

除中国外,崇尚茶文化的国家很多,日本即其中之一。日本茶道具有传统性、规范性和广泛性。日本并无原生茶,茶及茶文化都传自中国,最早是留唐日僧最澄从中国带回茶种,12世纪,又有留宋日僧荣西将茶种带入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经将军源实朝提倡后开始推广,至16世纪千利休居士集大成,提出“四规”(和、敬、清、寂)和“七则”,礼仪与规则要求极为严格,得当时最高权臣丰臣秀吉的扶持参与,形成日本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茶道。日本茶道采用粉茶点服法,反映了我国宋代和日本中世时期的饮茶方式,尽管这种茶在生产技术上已经过时,然而氤氲古香却为其增加了一种“艺术隔离感”。

饮茶雅趣强调人应“精行俭德”,追求一种恬静安适、清心畅神的境界,就是要通过至淡至远至纯的茶味,将人从喧闹的尘世解放出来,让人以冷静的心去看忙乱纷繁的世界,回归到清明的理性和悟性上去,这也许是茶使人获得的一种独特的境界吧。

《禅茶一味》:茶人与禅宗


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著“利休茶汤传书”。分为“觉书”、“会”、“棚”、“书院”、“台子”、“墨引”、“灭后”等七卷。虽然学术界及茶道界关于著者南方宗启本人以及《南坊录》成书经过等多有疑义,但仍是了解千利休茶道理论的一部重要茶书。)中,介绍了其师千利休当年在位于“堺”(今大阪府堺市——译注)的南宗寺集云庵品茗会上的一段史话。

这段史话以南坊宗启提问、千利休作答的形式展开。南坊宗启问道:“一般来说,茶道以‘台子’(原指正式茶道摆设风炉、杓立、盖置、建水、水指等一系列茶具的茶具棚架,这里特指正式“茶事”——译注)为本,但是师父您经常对我们讲‘茅棚小屋品茗会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为什么呢?”

千利休听后缓慢地开口答道:“小草庵之茶汤,首先以佛法为修行得道之根本。讲究茶室排场,追求美味佳肴,乃世俗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陀之教诲、茶汤之本意。所谓茶汤,即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饮、插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行。至于其中详细,宜自行思忖研究。”

自古以来,这段名言脍炙人口,淋漓尽致地表达传授了千利休倡导的茶道精神。

千利休的高足山上宗二(1544~1590)依据随其师习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编辑了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山上宗二记》为利休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所撰“名物记”及阐述千利休茶道的茶汤书。山上宗二在武将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时,被其君主丰臣秀吉割掉耳鼻处死。)。《山上宗二记》中称:“茶汤风采尽在禅也。”或:“茶汤由禅宗而出,故专依禅僧风范。珠光、绍鸥皆禅宗也。”这段记述是在教诲天下茶人:茶汤之道源于禅宗,所以茶人应该效仿禅院僧侣专心侍佛的心境,修习茶道。并列举了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精神的村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为日本茶道创始者。曾拜一休和尚参禅。后经日本室町时代连歌师、画家,侍奉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左右的能阿弥举荐,教授酷爱艺术的足利义政茶道。)和武野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为日本茶道史上名人。继承村田珠光茶风,并将其传于弟子千利休。)两位茶道先人。

禅茶一味,日本饮茶风俗的普及,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源于禅林“茶礼”的礼法及其精神。名留茶道史册的茶道巨匠的创作精神和艺术修养,都来自投身禅门、参禅修行、内观自省的体验和悟证。日本茶道界,尊奉村田珠光为“佗茶”开祖,因为他在“四席半”的有限空间里,创造了追求“茶禅一味”、“和静清寂”之无限艺境的“佗茶”。

室町时代的茶人村田珠光(1423~1502)原为奈良称名寺的僧侣,后移居京都,拜大德寺一休禅师习禅,开创了禅风浓郁的“点茶法”,被誉为“佗茶”之祖。所谓“佗茶”,为茶道流派之一,流行于桃山时代。“佗茶”追求拙朴、简素、恬淡、冷峻、清寂的精神,与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茶”茶风迥异,由千利休大成。

武野绍鸥(1502~1555)为室町时代后期的茶人,师从村田珠光的门人宗陈、宗悟修习茶道,奠定了“佗茶”的实践基础,而后传至千利休。

《山上宗二记》还记述:“道陈、宗易(利休)以禅法为要。”这里是说,统率“东山流”(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命令擅长艺能的“同朋众”即侍者能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之一——译注)的堺的茶人北向道(陈北向道陈(1504~1562)系出身于堺的茶人,为千利休的茶师。曾向武野绍鸥举荐千利休。),以及其弟子千利休都颇受“珠光流”茶道影响,而以禅法为茶道之要。

《南坊录》著者南坊宗启出身于堺的富商“淡路屋”,师从当地禅通寺的春林宗俶参禅(参禅,即拜师坐禅修行。)修道,由“喝食”(喝食,即唱喝之意。僧堂进斋时,向僧众宣告斋食内容和进斋方法。“喝食行者”一般以少年僧居多。)、“藏主”(藏主为各藏、殿主管,负责掌管禅宗寺院的“看经阅藏”。),进而升任“首座”(首座为禅院中位于僧众之首的职位。),人称“庆首座”,师从千利休参究茶道之法。

天正十九年(1591)2月28日,千利休蒙受“莫须有”罪名,被迫剖腹自尽。身为千利休入室弟子的南坊宗启闻讯无比悲哀,遂将由先师处亲耳聆听到的有关茶道的逸闻整理编辑成“寂后”一卷,完成了共七卷的《南坊录》。

文禄二年(1593)2月28日,千利休离世三周年之日,南坊宗启来到恩师灵前,供香献果,诵经回向,而后悄然消失离去,最终无人知晓去向。

顺便提上一笔。经近年考证,传为南坊宗启撰的《南坊录》内容中,含有许多后世茶人添加之笔。《南坊录》共七卷。贞享三年(1656),在筑前(旧国名,今福冈县西北部——译注)黑田家的家臣立花实山处发现了前5卷。元禄三年(1690)在南坊宗启的传人纳屋宗雪处得知,纳屋宗雪曾将由他处得到的第六、第七卷抄写下来,自称“南坊流”茶道而加以传布。同时,还将该书中最为“秘密”的九条摘录出来另成一卷,加上追加增补的一卷,共九卷流传至今。

日本茶道的先驱者们赞颂不绝的“禅”的本来面目到底如何呢?首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对于理解茶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的话题吧。

毋庸赘言,禅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禅不仅对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禅宗以外的其他佛教各宗派对于日本文化史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方面。然而禅宗的影响远远地超越了这一范围,禅思想和禅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到“禅”,一般人都认为深奥叵测而难以接近,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当然,真正理解禅的真谛确非一件易事,但是禅一直为具有理智之人所追求。近年来,怀有诚挚之心的参禅者日益增多。很多在校学生及普通的工薪阶层都积极踊跃地前来禅寺,参加坐禅会。近年来,禅被视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受到大洋彼岸为数众多的西方人的憧憬和追捧,热衷于参禅问道的西方人急剧增加。

参禅热潮方兴未艾,说明禅作为打破西方文明的窒息状态的崭新的思想武器,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体系,正日益受到东西方世界的瞩目。

1976年10月,作为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我率领日本六十名禅僧,参加了在坐落于美国纽约州卡兹奇山麓、风光旖旎的比彻湖畔的国际大菩萨禅堂举行的国际坐禅大会。当年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头顶竹编斗笠,脚履草鞋,肩背袈裟背包的六十名日本禅僧步出肯尼迪机场,列队整齐,表情肃穆。鱼贯而行的身姿立刻就吸引了当地美国人的围观。围观者中发出的那惊诧和感叹之声,至今仍然萦绕耳畔,难以忘怀。

特意赶到机场迎接日本禅僧代表团的美国禅人也尽显堂堂仪表。他们“叉手当胸”(叉手当胸为禅林礼法之一,将右手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即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肃然伫立,以目致礼。虽然这只不过是日本禅家日常修行的一般仪礼规矩,但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深深地感受到:这六十名日本禅僧的禅心已经和美国人的热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美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一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有条不紊地在雪花纷飞的严寒中,共同举行了长达一周的“接心”,即“打禅七”,度过了充实而宝贵的时光。据我所知,这是首次国际范围的参禅活动。其后,以日美禅僧为主的参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参加者人数日益增多。进而扩展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东西方世界的崭新的禅法交流形式,实在令人难以预料。

下面我打算简单地概括一下禅的本质和禅的发展历史。这对于理解茶道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

在古印度,作为宗教实践的方式之一,曾经盛行瑜伽。人们认为,这种实践方式的目的在于,平心静气地控制呼吸而最终达到统一精神,提高大脑的认知思考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创造出奇迹。这就是流行于现代女性之间的瑜伽的源流。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这种实践方式就已经为众多的修行者所实践和传播。释迦牟尼佛出家伊始也曾加以修习实践。但是,释迦牟尼佛历经六年左右苦行修炼生活,却始终没有达到觉悟的目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通过苦行修炼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是一个什么境界,释迦牟尼佛为何始终未能得悟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地回顾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吧。因为禅的宗旨就是源于“释迦牟尼的觉悟”。

有关释迦牟尼觉悟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下面,让我们参照一下深受日本学术界好评的渡边照宏先生撰的《佛教》,来追寻回顾一下释迦牟尼求道成佛的生涯吧。

有关释迦牟尼佛传记的历史资料繁多。例如《大藏经》中就有不少详细记述释迦牟尼佛生平的典籍,但是其中不乏历史事实与传记记述混杂相间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所谓佛陀的传记,并不是仅仅传达事实经过,即类似现代的新闻报道。它是以传达宗教史实为唯一目的而撰写的。换言之,这种传记不脱离佛教的教理教义。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传记。因此,即使对待此类传记中出现的异想天开之谈,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佛教倡导的教理和教义,即汲取佛教的真髓。

茶道文化之茶境


茶作为一种饮料,起源于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茶的古字)而解之”。

由于茶树鲜叶有较强的灭菌和解毒功用,所以茶叶最初是直接食用新鲜叶子,作为药用,后来发展为熟吃,烹煮饮用,冲泡饮用,直到今天,成为与咖啡、可可并行的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写出了品茶之境。当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来到栊翠庵,妙玉向众人献茶之后,请宝钗、黛玉去吃体己茶,宝玉也跟着去了,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极能说明中国茶文化的境界。

妙玉先拿出七种非同寻常的茶具,茶具的精美可见茶在当时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它已经成为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命活动。

其后,妙玉煎茶,其用的水也非同小可。黛玉不知,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不由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我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哪有这样的清淳?如何吃得?”

妙玉用的茶叶如何,书中没有明言,但她奉与贾母的老君眉都那般清淡醇香,她自己所用之茶自不待言。仅在一个小小的修道庵中,随意品一次茶,就如此考究精致,不仅茶具、茶叶精妙绝伦,连煎茶之水也费尽心机,可见茶与境连。

至于吃茶之法,妙玉更有高论:“一杯为品,两杯就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牛饮驴了。”尽管这话有些夸张,但也说明饮茶是人生的一件雅事。

饮茶最重要的是一种心境。唐人裴汶在《茶述》中说:“茶……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茶味在于“淡”,饮茶时需要神清气闲,心态平和,在静默中细细品味,喧闹污浊是与茶境不符的。一人独饮,或有性情相投、心境淡泊的朋友共坐,浅斟细酌,清言雄辩,在一杯清茶中静静享受人生,韵味至深。此情此景,何等情爽宜人,于是千般忧虑都悠然忘怀,心绪清明,神驰物外。面对挚友,体会一种人生淡然的心境,才能不腻不烦而持久。所以说,在洁净无染的气氛中,一杯淡茶能涤去忧愁烦恼,能带来静穆和善。这种通过荣为中介,把我们引进一个闲静清高的人生境界,就是达到茶中极境了。

只有当眼前心中没有了富丽奢华的景象和蝇营狗苟的私念时,才能感受茶那淡远的幽香。因此,饮茶时环境和心境都极其重要。据《茶疏》所载,适宜饮茶的环境为:心手闲适,杜门避事,荷亭避署,小院焚香,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等。而作事、观剧、发书柬、长筵大席、人事忙迫时则不宜饮茶。烹茶时不能用恶水、敝器、铜匙、木桶、柴薪、鼓炭等,也不宜靠近阴屋、厨房、市喧、酷热斋舍等。茶之一物,因包含着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世界,而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茶之道是一种高洁醇美的象征,是中国艺术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节。茶的各道工序,不管是采茶、制作、还是烹煮、斟茶,洁净是其第一准则。采茶时必须是天气清明的早晨,空气清新,茶树上露水芬芳犹存,所采的茶才是上品,阴雨天采的就差了;制作时杀青、揉捻、干燥等等诸道工序更要洁净无垢。

茶讲求和谐,因此好茶要配好水,择水是极为重要的。山上的水为最好,山水中又以乳泉细流者为上。唐代茶圣陆羽曾经品评天下名泉,第一是庐山康王谷帘泉,第二是无锡惠泉寺石泉(着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即源于此),第三是蕲州蕲水(今浠水县)兰溪石下水,好茶名泉,相映生辉。

烹茶更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在山麓水涯,随意设一草屋,即可作茶室,茶室氛围庄重和谐。烹茶需用小壶,以宜兴紫砂陶壶最为适宜。待水壶中水一滚二滚三滚之后,斟茶人提起水壶,将小陶壶内外一浇,使陶壶内外同时加热,放入茶叶,利用温壶的热量将干茶的香气烘托出来,让饮者闻香,称为“汤前香”。然后注水冲泡,饮者先要欣赏茶汤的“杯面香”,其次欣赏色泽,再次啜饮滋味,最后欣赏留在杯内的“杯底香”。在这小小的空间中点茶待客,香生茶室,境出尘表,举止轻缓而优雅,饮茶已不是其目的所在,而礼仪、道德,以及主客之间心灵的交流才是其主旨。

那新鲜神秘、清中带微黄的琼浆,浸人心脾,似乎犹带着清晨露水的芳香。人也因秉持诗意、温爱、幻想、祥和、宁静而将有限的生命带入出神状态之中,使人的心灵具有一种虔诚的迷醉般的安宁与和平。在这种状态中,整个灵魂沉浸在寂静清和的氛围,而导向幽玄超脱之美。

佛门弟子也好茶,认为“茶禅一味”,将饮茶功夫与宗教中的参禅悟道融合在一起。

曾有一个禅师的弟子问禅师道:“何为佛法?”禅师道:“饮茶去。”又一弟子来问:“何为佛法?”禅师道:“饮茶去。”最后小弟子来问“何为佛法?”禅师依旧道:“饮茶去。”小弟子不明白,问道:“为何对三人都说饮茶去?”禅以手指心,小弟子突然开悟。

因为饮茶就是让你去见到你至淡至纯的本性,本性就是佛,就是佛法。佛家所谓“见性成佛”,如果你没有见到自己的本性,那么你心中想佛,口中念经,行为上持戒,尽管在功德上可能获得果报,智慧也能够得到增长,但是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性,没有彻底领会生死的根本,所以也就没有见佛。禅宗认为,佛就在自己心中,而不能到外界去体认。这与饮茶时悠然自适,不多言语,静静体味自然人生的境界不谋而合。

除中国外,崇尚茶文化的国家很多,日本即其中之一。日本茶道具有传统性、规范性和广泛性。日本并无原生茶,茶及茶文化都传自中国,最早是留唐日僧最澄从中国带回茶种,12世纪,又有留宋日僧荣西将茶种带入日本,并着《吃茶养生记》,经将军源实朝提倡后开始推广,至16世纪千利休居士集大成,提出“四规”(和、敬、清、寂)和“七则”,礼仪与规则要求极为严格,得当时最高权臣丰臣秀吉的扶持参与,形成日本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茶道。日本茶道采用粉茶点服法,反映了我国宋代和日本中世时期的饮茶方式,尽管这种茶在生产技术上已经过时,然而氤氲古香却为其增加了一种“艺术隔离感”。

饮茶雅趣强调人应“精行俭德”,追求一种恬静安适、清心畅神的境界,就是要通过至淡至远至纯的茶味,将人从喧闹的尘世解放出来,让人以冷静的心去看忙乱纷繁的世界,回归到清明的理性和悟性上去,这也许是茶使人获得的一种独特的境界吧。

茶与戏曲的渊源


茶与戏曲渊源很深,茶圣陆羽就有过一段演戏、编剧的经历。据陆羽的《陆文学自传》记载:说陆羽“卷衣诣伶党,着《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说陆羽当年不愿出嫁从佛,卷起衣被,投身戏班,不但编写了滑稽戏《谑谈》三篇,而且亲自参加演出,还耍弄木偶,演做假官,做了藏珠之戏。可惜这些剧作,未能长留人间。明代着名戏剧家汤显祖(公元1550--1616年)代表作《牡丹亭?劝农》中,就写了杜丽娘之父,太守杜宝下乡劝农。农妇边采茶边唱歌:“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芽。学士雪炊他,书生困想他,竹烟新瓦。”杜宝为此叹曰:“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下先开百草精。闲煞女郎贪斗草,风光不似斗茶清。”说的是采茶、烹茶和斗茶的情景。

在中国的传统戏剧剧目中,还有不少表现茶事的情节与台词。如昆剧《西园记》的开场白中就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之句。现代着名剧作家田汉的《环璘珴与蔷薇》中也有不少煮水、沏茶、奉茶、斟茶的场面。戏剧与电影《沙家滨》的剧情就是在阿庆嫂开设的春来茶馆中展开的。电视剧《几度夕阳红》,从何慕天与李梦竹相识、相爱,直至含泪分别,主要活动也是放在山城重庆的茶馆里进行的。在电视剧《聊斋志异·书痴》中,书痴与书仙结婚时,则采用以清茶代酒的情节。所以,自古至今,茶事戏曲既多又广,是戏曲家笔端的重要内容之一。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道与禅宗之渊源》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