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春节在福安俗称“做年”。福安“做年”,除了春联、守岁、拜年等与全国大同小异的习俗外,也沿袭一些地方民俗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正月初一喝“做年茶”。

“百节年为首”。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糖甜甜,橘圆圆,放火炮,大做年。”初一零点一过,各家开门放火炮,叫作“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凌晨,还要去抢挑第一担“龙头水”回家,以示纳财。一大早,大人小孩先喝一杯甜蜜蜜的糖茶,谓之“做年茶”,寓意“尝甜头”。是时,家里辈分最小的媳妇,按家里人数把茶盅摆放在茶盘上,盅里放把茶匙,然后用瓷羹舀出适量冰糖粉齑、橄榄(橄榄两头尖)、红枣两粒(枣与早谐音,寓意开门红)和茶米放进茶盅,用瓢舀烧滚沸汤泡茶。然后,双手捧起茶盘,按先长辈后小字辈依次敬奉上一盅盅热气腾腾的做年茶。小字辈要站立起来,茶盅接在左手,右手搅拌茶匙。之后,大家站立起来,面向长辈恭敬,齐声说道:“请茶!”长辈笑答:“做年茶!”并示意大家坐下后,各人自由舀上红枣和橄榄片先嚼、饮茶,大家美滋滋喝起了糖茶。留下茶粕(茶渣),不能泼掉,象征有食有剩。由家庭主妇双手捧空茶盘,也按原来递茶的长幼辈分顺序来收回茶盅。泡做年茶时,还要多出一盏,称“添丁茶”。

福安茶谚:“年初三盅茶,官符药材无交家。”意即年初请你喝三杯茶,这一年你就不会因祸与衙门打官司,也不会因病和药店打交道。这种通过喝茶活动来表达的新春祝福,最典型的是舌尖上的“糖茶”。“糖”者甜也,甜甜蜜蜜,吉利如意。故每遇重大民间节日或婚礼、祝寿等喜庆日子,必以糖茶相待:新年叫“做年茶”,成婚叫“新妇茶”,初一出门叫“出行茶”……正月里走亲访友,都要喝上一盅糖茶 (待客泡茶与饮茶礼节习俗同做年茶一样)。客人举步离开时,必须回首对主人说道:“多谢糖茶!”主人双手作揖笑答:“一盅糖茶。”(意思是说礼轻何必挂齿)泡一杯糖茶,初一早茶尝甜头。杯间趣语,都为了讨个吉利,表明祝福之意。喝一盅“做年茶”,唇齿留香甜,甜了舌尖,甜了年味,甜甜美美福安人“做年”的记忆。

(老树/本版国画)

CY260.com编辑推荐

陈两固:专注做茶三十年 带徒授艺“全放招”


陈两固潜心研究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

市第三届基层“最美人物”评选活动“最美农民”提名奖

姓名:陈两固

年龄:50岁

籍贯:福建安溪

职业: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

核心提示

“做茶最是看天吃饭,要做出一泡好茶,从茶叶的品种到土壤、工艺乃至气候等多方面都很重要。”制茶30多年的陈两固,如今已是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为做好“传帮带”,他成立安溪首个铁观音制茶大师工作室,开展国家级非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习活动,先后有5000多人慕名前来学习参观。他为高校授课超过100场次,培训茶农超1万人,成立合作社带领茶农致富。□本报记者张晓明文/图

回归传统保证质量赢得销量

暑茶时节,安溪感德槐东村茶农陈春风的家里,弥漫着一股铁观音特有的香气。看到陈两固到来,他立刻拿出几泡刚做出的暑茶让“大师”点评下。在他看来,“大师”的功夫就是了不得,自己总能从他的传授中收获不少。

前些年,铁观音受到市场追捧,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茶农放弃耗时耗力的传统手工做法,转向机器制茶寻求盈利空间,也使得茶叶生产的门槛降低,鱼龙混杂。制茶30多年的陈两固,仍一直坚持传统做法。“回到传统,其实就是回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2011年老固茶叶合作社成立伊始,他就推广羊粪豆秆等农家肥,茶园种树梯壁留草,有效改善土壤和生态,茶叶质量连年提升。虽然成本较之前增加了一倍多,但每年客商络绎不绝,收入反倒增加了二三成。像陈春风这样拥有10亩左右茶园的社员,年纯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越是传统的,就越是赚钱的。

传道授艺5000多人慕名学习

陈两固生于制茶世家,2000年,创办两固茶场和两固茗茶,专事安溪铁观音;2010年始,屡摘安溪、福州、泉州等地茶王赛奖牌。经30多年探索,他积累丰富的茶叶采制经验,并四处授徒、开讲。如今,他是感德镇唯一的安溪铁观音制茶大师。

在陈两固制茶大师工作室,记者看到,摇青、摊青、杀青、炒青、包揉、烘干等各道工序的制茶工具一应俱全,摆设整齐;安溪茶业史、茶文化、茶叶种植、茶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等相关,除了探讨行情,茶农更多的是请教制茶技艺。不善言辞的陈两固谈到制茶时总是流露着笑意,滔滔不绝,换了个人似的。

陈两固所带领的合作社有100多名社员,其中有5人进入大师工作室,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在陈两固大师工作室里,大师‘全放招’,毫无保留,也不收费,让我收获很多。以前我做的茶质量不稳定,较好的能卖100多元/公斤,现在质量稳定,基本都能卖超过200元/公斤,收入明显增加。”陈两固的弟子、种茶28年的陈金全真切感受到大师工作室带来的实惠。

如今,陈两固有效带动安溪感德镇232户茶农、1682亩茶园加盟合作社,带领当地近万名茶农发家致富。

做茶就是做良心事业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卿谈品牌建设

走进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阵阵茶香扑鼻而来,品着清茶,我们听总经理王贵卿徐徐道出他们的“海堤”牌茶叶如何创建国际品牌的成功秘籍。

“海堤”茶叶香飘海外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茶”)成立于1954年,销售茶叶150余种,销售网络遍及中国香港、日本、东南亚、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喜欢喝“厦茶”生产的“海堤”茶,众多国外茶客对“海堤”茶亦是念念不忘。

曾荣膺“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称号的总经理王贵卿,堪称中国茶叶界的领军人物,他虽不是生于茶乡,却是个地地道道的事茶者——从大刀阔斧拉开“厦茶”改制发展的序幕,到运筹帷幄摸索企业管理发展的路径,他带领着“厦茶”团队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30年。

“从部队转业到厦门,我一直‘浸泡’在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中,对茶叶有着特殊的感情,几乎不可一日无茶。因为爱茶所以特别重视茶叶质量。”王总认为,茶叶的质量应该排在第一位。

确保食品安全,有赖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厦茶”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十分良好的口碑、市场认同率和很高的客户忠诚度,这都得益于其对产品品质的严格把关。早在几年前“厦茶”就已经完善了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每一款产品都出自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之下,从茶叶基地到生产过程,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控制体系和达标标准。“在我们每一个‘厦茶’人的理念里,做茶其实是在做一份良心事业,因为事业是崇高的,所以大家打拼起来特别有动力。我认为,茶叶是有灵性的,不管是产于安溪的铁观音,还是产于武夷山的岩茶,都有其独特的韵味,真正懂茶的人追求的是茶叶高保真的茶韵。打造高端的乌龙茶品牌,要避免浮躁和急功近利,哪怕企业发展步伐慢一些,也要保证茶的文化底蕴和产品质量。”身为闽南茶协联盟主席、厦门市要想在市场上长期立足,不仅要质量安全,还须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把顾客当作上帝来对待,为每一位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厦茶’产品能够远销海内外,并拥有众多的忠实消费者,既有品质的保障,又有价格亲民等优势,‘厦茶’对终端茶叶店服务的严格要求,也使‘海堤’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分量不断提升。”

喝茶容易做茶难!


有这么一批人,秉承着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美德,发扬着“爱拼才会赢”的美好精神。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茶园里,每天辛勤的劳作着,他们用心的经营着这么一片茶园,用他们的双手采摘茶青制成茶叶,茶叶的清香芬芳、茶汤的甘醇可口便是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他们就是一杯好茶背后的那个人——茶农。

一杯好茶,靠的是茶农们从源头把关,细心呵护每一颗茶树、精心培育茶树的生长、才能收货丰富肥硕的芽头,当然,从一片茶叶到一杯好茶,其中还包括很多道工序,他们都离不开茶农们的智慧和辛勤。

茶季,不少茶农一大早就背着竹篓来到茶园采茶,指尖的动作轻巧而娴熟,双手齐动的采摘茶叶,像几只麻雀不停的叼啄。几分钟后,嫩芽就不见了!一眼望去,茶树已然换了一个颜色。

随着岁月的进程,每一个人的掌纹里都会有生活与光阴的沉淀。因为长期采茶,茶农的食指和拇指指尖已经染成了墨绿色,手上还出现了裂纹。

采下来的茶叶是不能用力压,也不能在太阳下被暴晒,要及时送回家。茶青采摘回来后,要将其在地上摊成薄薄的一层晒青。铺放在较阴凉的地方!如果不能及时送回家的,要放于阴凉处(树底下)!

炒茶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炒茶时要求火很旺的,一旦温度不够,会延长炒茶时间,直接影响茶叶最终品质,所以照看柴火是很重要的!炒一次茶的量大概在10-20斤之间,翻动起来不但费力,还不容易翻匀。如果用力过猛,茶叶还容易飞出灶外。茶叶的炒的程度也不好把握,这时的茶叶是很烫手的,炒茶的过程,会有很清香的气味!所以每到茶季,从村子走过,一路都是茶香!

手工包揉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情,揉捻完铺开放凉之后,要放入“焙笼”重新加热,加热的热源一部分是大家熟悉的木炭,但更多是使用煤球的。

包揉结束后,就是烘干了,我们叫“炕焙”,之前的包揉用的“焙笼”,一般是一次放一个茶球的量,“炕焙”就放3个,在加热中,慢慢的把茶叶掰开,揉散;知道茶梗干透,能清脆的折断,铁观音就算加工完成了!

其实茶农不容易,做完的的成品茶还愁卖不上价。你说做茶容易吗?

云南茶王”王一球:匠人精神做茶,郎河要做百年老店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低不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这里是云南西双版纳西部的勐海县。这座与缅甸接壤的边陲小城,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野生茶树和古茶树群遍布,而街头那一块醒目的“中国普洱茶第一县”更是透露了最大的秘密。

古往今来,在这个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茶山、茶企、茶厂、茶园、茶农。似乎所有的身份都和茶有关,和茶有关的人物和故事可谓数不胜数。

76岁的王一球,郎河茶业的创始人,显然是勐海县茶界里叱咤风云的一个。他一辈子和茶打交道,一点一滴把茶变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高要求高标准,用匠人精神做茶

7月初的勐海县,气候果然温润舒服,只有持续的蝉鸣声提醒着这是夏日。蓝色有领T恤、白色西裤、棕色皮鞋,王一球以这样的装扮走过来,其矫健的步伐,很难令人相信,这是一个早已过了古稀之人。

王一球

王一球的故事,从来离不开茶。

194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的茶叶世家,王一球从小就与茶叶产生联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开始投身于茶叶,1996年在勐海成立郎河茶厂,2006年勐海郎河茶业有限公司成立。

从勐海的生产基地到广州的全国营销中心,这些年来,郎河茶业在市场中成功的塑造了“郎河”系列优质品牌。郎河茶业也从几公斤订单逐渐做到几千吨的订单,的乱定价局面。回归本源,真正做到让中国老百姓喝上称心、放心的普洱茶。

王一球爬上茶树

对标吴裕泰,把郎河做成百年老店

接触过王一球的人,多数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的谦恭态度和对茶业的赤诚之心。

郎河茶业的老客户、广东新会的林先生说,王一球对客户像对亲人一样,产品性价比极高。这么大年纪还经常四处调研,也经常拜访客户,是那种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亏他人的人。

王一球和大儿子王小林

王一球很喜欢喝茶聊天。找退休工人一起喝茶,调研的时候就找客户喝茶。在氤氲茶香中,他常能喝出一些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伙伴。当然,二十多年的合作关键还要归功于郎河茶叶的质量,正如他所说:“这个行业不管竞争多激烈,只要有匠人精神,扎扎实实做事,就有未来”。

现如今,郎河公司的事务实际上都交给了大儿子管理,但王一球仍然亲自监督茶叶生产的第一线。他几乎每天都要去车间查看,车间很宽阔,走路要花上半个小时才一个来回,年迈的他却从不喊累。接受采访当天,他刚从美国回来,此次去美国是参加展览会顺便拜访美国二十多年的老客户。

王一球和美国客户

采访结束已近黄昏,王一球坚持要亲自开车送记者回酒店。他说自从六十六岁学开车,便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因为厂里经常有客人来,司机们都送客人,自己当司机最方便。对他来说,只要能把茶做好,这些辛苦都不算什么。

关于郎河的未来,王一球先谈到了自己的仰慕对象——北京的“吴裕泰”,这家老茶庄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已有一百二十余年历史,从清朝起,经历历史变迁一直保留到现在,是中国茶叶的标杆。“这就是一个百年老店的标志,不是靠炒作。”

他想好了,郎河茶业要对标吴裕泰,做成百年老店,不靠炒作,而是靠品质把郎河品牌流传下去。

李英:做茶贵在坚持


的。”有很多时候机会是自己把握的,但也是自己放弃的,李英抓住了她的机会,靠自己的汗水,创造了一个属于她的世界...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很多人认为一辈子只专注于做一件事,那太浪费时间了,可是,如果要把一件事做好,那可能花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而李英就把做茶当做是一生的事业来看待,她没有想要把自己的事业做得多大,要让多少人知道,她只想踏实地做好。当笔者问到,“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让您曾想过放弃做茶?”她不假思索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放弃做茶”,她认为,在漫漫长路的人生中,当然会有绊倒过你的石头,但要不要站起来继续走下去,就要由你自己来决定站起来与否。当你坚持并专注于做好某一件事时,即使它的过程是多么的艰难,也不会对此感到一丝的苦,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笑对生活中的一切。从事茶行业17年,她并没有为自己今天事业上所得到的成功而骄傲过,相反,她认为每天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无论做茶过程中所经历的苦与甜,她都不放在心上,只把所学到的道理牢牢记在心里,提醒自己下一次要做的更好。态度决定一切,李英那份专注于茶的态度,甚是让人感到钦佩。

李英告诉笔者,她做了那么多年的茶,也品尝了不少的茶,可她却一直钟情于“中茶7581”,这是中茶普洱1975年的经典茶,代表着昆明茶厂,而正是这款茶伴随着她一路走来,她喜欢这款普洱茶的圆润厚重。普洱是越陈越香,包容性很强,而陈年的普洱茶必须用沸水才能调出骨子里的陈味,就像与长者交流,要有相称的智慧,才能相谈甚欢,也正如她在茶行业打滚多年,看尽人生百态,已经宠辱不惊。

如何才能谈得上“懂茶”?她认为,“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可能真正爱茶,而爱得深时,自然就懂了。我将会一生为茶,茶成了我的精神寄托。”做茶确实能为李英的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但她更看重茶能让她交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要爱茶的人,我都可以与他成为朋友...”无聊时,约上几个朋友,围坐在一起,沏上一壶茶,聊聊家常...李英,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人。

继中茶普洱马饼在东莞首发后,而再次选择东莞作为中茶蝴蝶牌白茶的首发地的原因是,“不但可以填补白茶在东莞的空缺,同时可以让全国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和了解白茶。东莞是一个藏茶、品茶且茶文化底蕴很深的地方,东莞人也热衷于藏茶,再加上东莞的消费能力非常强,因此东莞的茶业市场非常大。近些年,东莞更是作为全国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它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全国普洱茶市的神经。”李英回答道。

李英是个很实在、很谦虚的人。在她看来,茶叶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向并不重要,因为她只想做好当前。她相信只要用心做好茶,树立好的口碑,增强客户的信心,这才能走得更远,爬的更高。“未来的事我预测不了,我只能把握好现在,把现在做好了,才实在!”

李英从97年做茶至今,促使她一路走来的是“坚持”二字,她坚信当初选择了作为“中茶普洱”东莞总经销商是正确的,“选对了一个品牌,一直坚持做下去,不能随市场的变化而轻易言弃。在茶叶市场里不分新手老手,不分男人女人,只要选定了一个方向,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走下去,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李英坚定地说。

沈永楼:与茶为伍数十年,一心只做“名优新”


图为沈永楼在介绍加工红茶的经验。

在浙东的四明山深处,有一方被称为“神奇大岚”的热土,大岚有“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桂冠,更是“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在这方热土上,有着一群“茶人”企业家,在“神奇大岚”茶文化旅游节期间,记者结识了一位几十年如一日与茶打交道的企业家,他就是余姚市四明龙尖名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永楼。

沈永楼回忆自己“茶人”之路的起点,还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刚开始种茶,他对技术、管理并不熟悉,得益于余姚市、宁波市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支持,省市的茶叶专家经常来山上指导茶农的茶叶生产管理加工,他认真听取专家的经验,在生产实践中慢慢体会种茶产茶的“门道”。几年下来,无论是茶叶的种植技术、防病治虫,还是采摘加工,他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己也全身心地投入到茶业中去。

沈永楼谈起自己“茶人”之路的转折点,还有一个略有曲折的故事,那就是引种“安吉白茶”。“安吉白茶”在省内外打响品牌时,当地出于地方品牌保护的考虑,限制“安吉白茶”的外地引种,沈永楼想把“安吉白茶”引种到四明山还有一定困难。这个引种难题的解决,得益于余姚农林部门的工作人员与安吉方面协调,最终把“安吉白茶”这个茶中“凤凰”引到了四明山深处的大岚种植。

沈永楼欣慰地介绍,刚引种时,他们也没有把握能不能种好“安吉白茶”,引种“安吉白茶”是他生产优质茶的重要一步棋。也许是大岚地处高山这一得天独厚的好环境,他引种的“安吉白茶”品质上乘,口感和香味明显好于平原地区种植的“安吉白茶”。收获季节,他种的“安吉白茶”十分好销。即便在这两年销量和价格普遍走低的市场环境中,沈永楼的白茶都能一销而空,价格也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他总结了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茶叶品质好打开了市场。

身为一个长年从事茶业的“茶人”,沈永楼意识到企业要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开发茶叶新品种来开拓新的市场。近几年,随着红茶热、保健茶热的兴起,他又摸准市场脉搏,先后开发了红茶、黄金茶新品种,和白茶一样,它们也受到了市场的热捧。记者来到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加工生产新茶。在二楼厂房,沈永楼打开一个门,介绍里面的茶叶正在发酵准备加工上品的红茶。

为了迎合消费者高端的消费需求,沈永楼还开发了“白茶花”这一独特新品种茶,“白茶花”和黄金茶一样都有独具韵味的芳香,可谓茶中珍品。虽然这两种茶产量不高,但价格高、效益好,市场供不应求,开发高端茶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在公司,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茶叶加工设备,沈永楼自豪地告诉记者,公司经过多年引进先进设备,已经成为四明山区茶厂中生产加工设备最齐全的厂家,先进的设备大大提升了茶叶生产的效率和茶叶的品质。2013年,公司获得了“浙江省标准化名茶厂”的荣誉,在去年举办的第9届浙江绿茶博览会名茶评比活动中,公司的白茶荣获金奖。

茶的年味


除尘节一过,年,就携着一路喜庆、喜悦和欣喜,一路小跑着,奔近了。

春节,就这样一路身姿摇曳地,走近了。

路过夫子庙的附近,红春联、红灯笼、红店招……一应俱全,一路喜庆的中国红,一路喜滋滋的忙着购年货的人们,还有一路忙着赶回老家过年的归客……

年味,就这样,从人们热热闹闹的购物中冒了出来;从人们匆匆返家的旅途中透了出来;从扳着手指算着给家人买礼物的喜悦中展了出来;从有条不紊地结束繁忙的工作中,悠悠地渗了出来……

年味,还从每个进出各茶馆、茶空间的客人们购买茶叶的心情中漫了出来。除了茶的香味之外,茶的年味中,还加上了许许多多、不同心情的过年的味道:欢庆的年的味道自不必说了;还有忙碌了一年之后,结束了手头的工作,想着一年来自己取得的小小成绩和收获,相比手中的那杯茶有着成功喜悦的味道;一年到头忙忙碌碌的工作学习,千头万绪的事情处理,此刻,在接近春节的时候也一并地放下,那手中的茶汤里就有着一股轻松的味道;平时各自相忙,朋友们乘着大节来临,你你我我、我我他他、你你他他的相互聚会茶聊,更有着“不亦乐乎”的喜悦;而进出大小商场,大包小包购着礼物的人们,他们那盏茶汤的味道,肯定蕴含着浓浓的亲情的味道……

茶空间里进来的一对小恋人,应该是春节里即将要去拜见老丈人丈母娘或拜见未来公婆的,商量了好久,他们乐滋滋地买了两款“孝品一道”的白茶,由此足可见,两位年轻人对长辈的用情之真切,这是孝道之味;

路边的茶叶店内,有对夫妻领着孩子,在精心挑选着一个紫砂杯,或许是带给年迈的老母亲,或许是买给伏案的老父亲,说着带盖的杯子既可保温又可以捂手取暖的话,一旁的孩子看着,也一起出着主意,这又使尊老有了传承的味道;

画院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在茶馆里,一边喝着手中的煮着喝的老白茶茶汤,一边讨论着线条的走向与勾勒,也一边等着老师的前来授课,一旁又有散发的墨香,裹着手中的茶香,更是一道醉心的习茶习画的茶的年味!

但愿,茶的年味,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诱人,越来愈醇香!

叶茹

纪念孔明兴茶1780年


纪念孔明兴茶1780年

由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勐腊县人民政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发起单位,与积极响应的云南省民委服务中心、云南省海湾茶业有限公司、厦门金壶春茶业有限公司及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等单位的代表.于2004年7月2日在昆明金壶春茶艺茶馆举行会议,就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历史悠久,口碑传颂为汉代孔明平定南中时,深入"不毛"所兴。各民族尊孔明为茶祖,世代祭奉。史载"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时"以茶易西蕃之马",明代""世庶所用皆普茶也",清代达鼎盛时期,普洱茶远销京师、甘、青、西藏、南亚、东南亚、为中国的世界名茶而今,由于普洱茶的特别保健功能和茶区完好的自然生态,已在中国大地、港、澳、台地区、日、韩、东南亚、乃至欧美,兴起了普洱茶时尚热,为他茶不可替代.市场、世风对普洱茶发展提供了难逢的机遇。

王秀兰:做“放心茶” 重振老字号


王秀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传统技能技艺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十大影响力企业家。作为国家茶叶审评专家,她从业四十余载,用“俭、清、和、静”的茶人精神立身,用“不抛弃不放弃”的进取心立业。她带领职工始终以“振兴中华茶产业、弘扬中华茶文化”为己任,秉承“诚信为本”的企业精神,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使“中华老字号张一元”发展成为全国茶叶行业的领军企业。

王秀兰自1972年起从事于茶叶生产加工、拼配窨制、审评定价、茶类衍生品的研发、饮茶与健康的研究、中华茶文化的宣传、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工作。1992年初她来到张一元任总经理时,张一元茶庄经营惨淡,账面资金只有6000元,不服输的她力挽狂澜,重振老字号张一元昔日的风采。她凭借执着的韧劲儿和独到的见解,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统购统销形式,形成自产自销新格局,而且寻回了“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张一元茉莉花茶真谛。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的项目,她本人被评为该项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的带领下,张一元不断超越创新,由传统老店快速发展为享誉全国的茶叶领军品牌,拥有200余家品牌连锁店,31个名优茶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多年来稳居全国茶叶行业内销榜首,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成为我国老字号企业中的典范。通过服务奥运及世博盛会,她让中国茶一次次登上世界的舞台。2012年,张一元总店创造了中国首家茶叶销售亿元店的行业纪录。

作为大栅栏地区人大代表,十余年来,王秀兰同志坚持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先后提出了多项加快大栅栏地区改造升级的提案及建议,被选民亲切的称为“我们的好代表”。王秀兰同志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带领广大职工先后开展了帮贫扶贫、红十字爱心行动、助学行动、助残行动、为受灾地区捐款行动、茶与健康进社区巡回讲座、茶文化进高校宣传、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在社区共建方面,坚持十余年来慰问牛街敬老院,资助大栅栏特困生刘佳完成学业,为煤东社区贫困孤儿林媛媛提供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帮扶照顾社区特困户,为和谐社区建设做了积极贡献。

作为对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老字号掌门人,她始终秉承“诚信为本”的立业之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品即茶品,好的人与好的茶一样至清至纯”的人文理念。至今“诚信为本”的牌匾和“诚、信、德、礼”等十二字真言依然高悬在每一家张一元店内。她提出来的“做良心茶,做放心茶,做百姓茶”,多年来被社会广为赞颂和传播,张一元的产品以“质量最高、销量最高、赞誉最高”赢得了市场。她始终坚持的“不打价格战,以质论价”的铁律,使得张一元成为稳定茶叶消费市场的定海神针。她始终坚持“宁可人不买,不让人买缺”的售货理念,今年面对紧张的货源,她依然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达到标准的茶宁可断档断货,也绝不勉强上架销售。正是因为这种对企业、对社会、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成就了现在的中国茶——张一元

千年习俗阿婆茶


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最为有名。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

“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阿婆茶”,数天前就四出邀请,筹备茶点。是日,洗涤茶具,摆设桌椅。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宾主相互招呼,依次就座,先冲茶,送蜜饯,削水果,以表主人的一片心意。冲茶时必先点茶酿,后冲满杯子,表示真诚待客。客人喝“阿婆茶”至少要喝“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以示礼貌。“阿婆茶”的流行,使许多农村中老妇女加入行列,她们围着八仙桌,嗑嗑瓜子,喝喝茶,张家长,李家短,倾吐心里话。她们喝“阿婆茶”,还忘不了自己手里的针线活,纳鞋底,绣花鞋,做五月端午节小孩穿的老虎鞋,尽在喝“阿婆茶”的过程中完成。当然,好婆、婶子也轮流作东,以表示亲密无隙姐妹情、街坊谊。

这些年,“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曾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因而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而在三毛茶楼喝“阿婆茶”,真是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狠抓茶业质量——采访做茶人


奇苑茶业总经理徐茂兴:高铁开通,肯定对茶业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茶业质量安全卫生是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事关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大事。因此对茶叶无公害生产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严把源头,建立生产基地和结合生产季节开展技术培训,确保茶叶生产用药安全,同时大力推进无公害产地认证和市场准入认证。要推行质量可追溯体系——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对基地实施质量管控,从源头控制茶叶质量安全,保证茶园种植的规范化、生态化,并最终形成茶叶质量的前期保障和后期问责机制。我们奇苑公司茶园基地一律下豆饼肥或茶仔饼肥,以改善土质,在景区内茶园基地四周从不扩大开发茶园,以保持茶园生态。

富泉茶叶厂厂长黄廷富:武夷山一定要紧紧围绕“生态、健康、安全”的目标来做茶。茶叶的加工工序,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武夷茶制作过程要求更高,除了温度,湿度外,对生产环境、水质、酵种都有严格的标准。目前我们已建立了独有的质量管控体系,它涵盖了茶树种植、鲜叶采收、车间卫生、鲜叶摊凉、鲜叶杀青、鲜叶揉捻、茶叶渥闷、茶叶干燥、晒青毛茶存储、运输、筛分、拣剔、发酵、茶叶压制、包装、运输等生产流程,严把质量关,每一道流程都有专人监控记录备案,如一款茶品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源头。

星村镇茶农田见秀:我们厂是严格按茶叶食品安全QS的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的,管理很细,要求很严。如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进入车间时要洗手、消毒并穿工作服、帽、鞋;工作帽、服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统一发放。不同卫生要求的区域或岗位的人员要穿戴不同颜色或标志的工作服、帽,以便区别。车间门窗结构严密,保证操作人员手的清洗消毒,保持洗手间设施的清洁;防止润滑剂、燃料、清洗消毒用品及其它污染物对食品造成安全危害;在加工过程中,对制品要按等级、规格存放并标识;落地茶和废弃物要分别在指定地点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装,并及时处理。(蔡锦生刘小林张熠丰整理)

马德记把做茶当成事业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是一个有思想和追求的茶人,他只做生态茶,他创建的茶苗圃填补了信阳苗圃繁育的空白,他就是信阳平桥区马氏生态茶叶合作社负责人马德记。

管护生物杀虫维系生态平衡

在采访中,马德记说得最多的是“生态”两个字。他说:“我们合作社出去的茶只有生态茶没有其他茶,有好的茶资源才能做出好的茶叶,所以一切要从源头抓起。”

马德记说:“我们的茶园,从来没有喷洒一滴农药,从一开始,我就采用灯光诱虫和紫色板黏虫,效果非常好。我们茶园装的都是太阳能灯,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发光诱虫。”

马德记认为,种茶不能盲目,要讲究科学种植,种多大面积,留多大间距,这都有讲究。他还为茶园建了防护林,以维系生态平衡。

创新培育原种茶研制“信阳红”

为创造优质的茶资源,茶园新插茶树苗,都是由马德记自己的苗圃中培育出来的。马德记茶园有最古老的原种茶69亩,据马德记介绍,原种茶的特点是口味好,产量低。通过潜心研究,现在他已经培育原种茶300余亩。

马德记告诉记者,2009年12月27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参观他的茶园时,提出能不能尝试生产红茶。不久,“信阳红”研制成功,立刻在北京、郑州刮起了“信阳红风暴”,书记的点题,给信阳茶企和茶农指明了一条增收创富的道路。茶农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马德记愧疚地说:“卢书记是在我茶园提出‘信阳红’金点子的,而我却不是信阳第一家生产‘信阳红’的。书记提出的点子,我不敢盲目去做,怕把好事做砸,一直在思考,通过去福建、安徽、湖南等地学习考察后,我觉得卢书记才称得上真正的茶专家,只有对茶深有研究,才能点出这样的题。我聘请了一个有四十多年红茶制作经验的老师傅和两个博士生在我场里指导了一个月,那时我也跟着学习,终于研制出了质量上乘的‘信阳红’。”

严把质量做好茶

在谈到茶品质方面,充满睿智的马德记自信地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像我们前期试验做的质量还不稳定的红茶,我都封存在仓库里,以后也可以作为企业发展历程的纪念品,但决不能流入市场。去年9月15日在“信阳红”茶品质鉴定会上,平桥区茶办在我仓库里任意抽了两份红茶样品,通过评比得了两个金奖。”

为保证生产出来的是原生态茶,马德记的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不只收社员的,并且都有备案,采用质量追溯制。加入马德记领办的合作社的茶农收入比原来高出四五倍。

由于马德记的生态茶叶合作社生产出了高品质红茶,得到了信阳市委书记王铁的大力支持,帮助该合作社在平桥区征了120亩地,并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红茶生产线。

在采访结束时,马德记说:“我一直把做茶当成事业来做而不是当成生意来做。作为茶人要有责任感,要抓好茶叶生产的源头,严把质量关。”

陈英灿:做茶地基要打很久


祖籍厦门,出生在印尼三宝垄,现居香港。其外曾祖父张宝镜曾创立印尼的“义和茶行”,其祖父陈吉六和祖母张水贯(张宝镜长女)创办台湾“义和茶厂”,并创“金三九”品牌。“义和”在鼎盛时期,曾在印尼有数间茶厂和商号,在泰国和中国台湾、大连、厦门等开设分号。张宝镜因此成为“印尼茶王”。1949年,“义和”重组,成立“义和成茶行有限公司”,总部设于印尼三宝垄,由张宝镜的长外孙陈亚纯(陈英灿之父)担任总经理。“金三九”品牌如今在印尼仍存,为印尼四大茶厂之一,并已传至第五代。

1982年,陈英灿在香港成立“义和成茶行”。2007年5月,陈英灿在厦门成立“义和成茶行”。

英灿聊起外曾祖父张宝镜一手缔造的茶叶传奇颇为自豪

在大雨倾盆的初夏午后见到陈英灿,他刚自香港到厦门。

65岁的他,看起来非常年轻有活力,也十分诚恳。用时下流行的话来形容,陈英灿是一个特别有正能量的人。

说起自己和茶的故事,陈英灿最有体会的是:“做茶,地基要打很久。有的人做到5年、10年就转行了,很可惜。”

关于“印尼茶王”的家族传奇

最早,陈英灿接受采访只是想说说他家族的故事。

这是非常值得他骄傲的历史,他也希望可以讲述给更多的人听。

他拿出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有他的外曾祖父、“印尼茶王”张宝镜年轻时绅士装扮的照片,也有年迈后和妻子的合影。在一张四代同堂几十个人的家族合影中,陈英灿指指最前排的一个小男孩,说这就是他。那时的他,还是照片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家族成员。

还有一张有些颓败的老洋房的照片,这是张宝镜发家后,在1915年回到他的出生地——厦门禾山乡五通村霞边社修建的,张宝镜曾经先后在这幢华丽的番仔楼里住了三年。如今,照片上的老楼已经在城市的改造中被拆除,仅有的痕迹就是旧照几张。

1874年,张宝镜出生在海边渔村,他的故事在那个年代里,是被各种机缘成就的华侨巨富的传奇之一。19岁那年,张宝镜因家贫过南洋——这样的开始,在当时的闽南并不鲜见。他随三兄到印尼梭罗市,在二兄店里帮忙,勤劳善经营,渐渐当上掌店的经理,展露出生意天分。六年后,因与耽于玩乐的二兄意见不合,遂请辞预备回乡。在印尼的三宝垄候船时,遇到苏姓客户,劝他自立门户,并愿意与其他行号一起协助这个勤勉的年轻人创业。

1901年10月,张宝镜的“义和”商号在梭罗正式开业。

陈英灿说他的外曾祖父是个很有生意眼光和谋略的人。1913年,张宝镜在旅行中路过新加坡,见到煮冰糖——即买下砂糖然后加水来煮,冷却结成冰糖后出售——的盈利很好,回到印尼就开始经营,果然获利颇丰。隔年欧洲爆发战争,轮船难以经行印尼的爪哇,冰糖没有销路,行情大跌,从事冰糖业务的很多商家破产。但没有买期货的张宝镜不仅没有损失,还趁着市场低价大量买进,战争后糖价大涨,张宝镜大有盈利。

1920年6月,“义和”商号位于印尼垄川的分号“义和栈”开业。同年,张宝镜在梭罗最好的商业中心大巴刹街买下一座大厦。此时,台湾的“义和茶厂”也开业了,陈英灿的祖父作为张宝镜长女张水贯的丈夫,被委以重任,派往台北发展家族产业,经营加工茉莉花茶,创立“金三九”品牌,产品全部输往印尼。陈英灿说,“在那个时候,这才是真正的财路,因为,加工茉莉花茶输往印尼,我们是先驱。”

这样盈利丰厚的产业,也有其他的财团跟进。同样来自厦门的当时的印尼首富黄仲涵,被誉为印尼的“米王”和“糖王”,曾想涉足茶业经营。但因为张氏在台北有茶厂的优势,黄家虽然拥有船队——当年张宝镜每次去台北都要乘黄家的船,但黄家在茶业的竞争上,并没有能赢得张氏,后逐渐放弃茶业。而张氏也同时放弃糖业,专注经营茶业。从此,张宝镜被称为“印尼茶王”。

1931年,泰国曼谷的“义和发茶行”开业,专销台湾“义和茶厂”所出品的“金三九”茶叶。

1933年,“义和茶行”在印尼日惹设立分号,由张宝镜的长女张水贯掌管。1934年,台北的“义和茶厂”在大连设立了分号。同年,印尼北加浪安的茶厂开业。陈英灿说他的祖母张水贯是张宝镜五个女儿中最爱也最会经商的。其实,张氏的茶叶王国迅猛发展,有赖张水贯和陈吉六以及他们的儿子陈亚纯。

1935年,张宝镜还在厦门大同路开了钱庄和当铺“振和”号,发行自己的银票,全省通用。

张宝镜在印尼华侨中很有影响力。1959年,张宝镜曾作为侨界代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国庆。

张宝镜家族四代同堂的合影,前排右五是童年时的陈英灿

少年记忆重叠半生求索

陈英灿祖籍厦门,是今火车站附近的梧村人。1949年,他出生在印尼的三宝垄。

也是这一年,张宝镜的茶叶王国重组,正式成立了“义和成茶行”,总部设在三宝垄,陈英灿的父亲即张宝镜的长外孙陈亚纯被委任为总经理。

三宝垄是印尼爪哇岛中部的一个城市,郑和下西洋时首站到达此地,因他的“三保太监”之名而得名,这里历史悠久,闽南华侨多。陈英灿在三宝垄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陈家的茶厂设在日惹——印尼王朝的古都所在地。“从三宝垄到日惹车程只要两个小时,我从小喜欢跟随父亲视察茶厂。从三宝垄到日惹这条路上,傍晚的田野,常会看到农民在烧着稻草,烟云飘过的时候,田野在若隐若现,好似一幅流动的图画。”

“在这条路上,我不知道走了几百次、几千次,但从不厌倦。”2003年,陈英灿又回到印尼,特意走在这条路上,“我也不知道我找寻的是什么?或许那是我童年的回忆。”

印尼是个多火山之国,离陈家五十公里外,就有爪哇最大的墨拉比火山。有一次下午三点,电台发出火山爆发警报,“我还记得,当时我家的宣传车立即出动,满载救济物资赶到现场救济难民。我父亲告知我说,‘那里的农村是我们的市场,那里的农民都买我们的茶叶,那里有很多农民买不起奶粉,就用我们的茶叶冲泡并加糖来哺育他们的婴儿。’”

那个时候,在印尼流行一句话,“或许你并不知道什么是可口可乐,但你一定听过三九茶。”

“三九”的茶叶,销售到印尼千千万万的小吃店。“在印尼,中国人经营的是茉莉花茶,我们就是开设茉莉花加工厂的,将绿茶窨上茉莉花,焙火、包装和销售。”

陈英灿少小的回忆里,还有些有趣的事情。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主席刘少奇和陈毅副总理率团访问印尼,从三宝垄到日惹途中的“婆罗浮屠”,陈毅和夫人乘坐的是陈英灿家的房车,陈毅还赠送给陈家的司机一包中华香烟。陈英灿说陈家的司机非常宝贝这包烟,说是来自中国的“人参”,要抽到烟蒂都快没了才肯丢掉。

1965年6月,因为印尼排华事件,16岁的陈英灿高中还没毕业,被当时任华侨总会副主席的父亲安排回国,要到集美的华侨学校读书。7月,陈英灿遭遇了文化大革命,本想回国深造的陈英灿说,“运动一来,没上过一天的课,连老师的影子都没见过,而校长只是在一次批斗大会上远远地望到。”

陈英灿的舅舅在福州体育学院网球队,他因此就去福州读了一年的书。接着,遇到中央提倡“回老家办革命”,他只好又回集美。

书还是没能继续读,父亲陈亚纯在1969年过世,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印尼。1971年,陈英灿到了香港谋生。前两年是辛苦的打工生涯,后来陈英灿见印尼的贸易很兴旺,加上在印尼的舅舅也做进口商,要进中国内地的货得经过香港转运,就叫他帮忙。陈英灿开始做贸易转运,收取2%的佣金,这样一做10年。

有一次,陈英灿的一个朋友说既然他家里是做茶的,他自己为什么不做,况且印尼出产的茶叶也不错。陈英灿受到启发,他四处打听销路,让人拿他的茶样到茶行推销。陈英灿因此开始他的茶商生涯——1982年,他在香港成立了“义和成茶行”,虽然也用了家族的商号名称,但说来其实和他的家族生意并没有关系。

做茶的前两年,陈英灿还能赚点钱,后来因为人力等费用太高,每个月来10吨的货,进仓就要亏本,只能马上分给别的茶商,这个10吨茶叶只能赚5000块。接下来几年都辛苦,“也赚不到几个钱,我甚至问自己:‘是不是入错行了?’”眼见自己年轻的黄金时代就要过去了,陈英灿觉得很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陈英灿当时有个老客户,向来衣着朴素,但已经是香港茶叶行业里的首富。陈英灿跑去问他,他做茶叶怎么可以赚到这么多钱?老人说,看陈英灿很勤劳也很勤奋,叫他不要灰心,“他说我说做茶就像是火车启动,刚开始声音很大,速度不快,但是后来轮子顺了,就容易了。”

陈英灿觉得有道理。

转折福地在台湾

也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方,机遇正等着。

某次陈英灿在回香港的飞机上,座位旁边坐着个台湾人。他和这个人聊茶,发现台湾是个正在升温的高端茶市场。他于是想尝试跑跑,自己到台湾去推销铁观音。

1988年1月13日,陈英灿十分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这一天,他一到台北,就听到蒋经国去世的消息。这是他第一次去台北推销茶。虽然十多年前他已经去过台湾两次,但推销茶叶还是第一次。“回想那时,我怀着彷徨和紧张的心理来到台北,由于已经离开甚久,台北的一切变得相当陌生了。……我记得,以前我陪母亲到台北治病时曾经到过迪化街找亲戚。因此,我到台北的第一步就先到迪化街。只可惜他们已经搬走了。我沿着热闹的街头行走,每当见到茶店必上门推销。”有一次,他进到一家茶店,老板听说他是从香港来推销茶叶的,感到愕然,问他,“你们香港人做生意是这样的吗?不必有人介绍就撞进来!”他回答说,“是的。”

这样在街头无目的地推销,陈英灿说后来好像有无形的手牵着他到甘州街——这里原来是台北茶叶批发街,一家叫“德芳茶行”的老板黄进来,看到陈英灿的名片上有“义和成茶行”和“印尼”,就问,“台北以前有家‘义成茶厂’,也是印尼老板开的,跟你是什么关系?”陈英灿顿时振奋起来,回答说,“那是我外曾祖父开的。”黄老板接着说,印尼的大老板每次来台北都是他去码头接回来的。张宝镜在台湾名气也不小,他的名字被记入早期的“台湾名人录”,还曾投资台湾第一剧场。

这个黄老板告诉陈英灿,迪化街头的堤坝后的大河因为可驶入大船,因此是早期台北的商业中心,而义和茶厂的厂址就在迪化街上。陈英灿在找到亲戚后,得知台北义和茶厂的确切位置,就去现场,“用脚步来度量,大概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而张宝镜当时在印尼的数家茶厂,个个都是足球场那么大。

陈英灿在台湾推销了一圈,发现没有人对铁观音有兴趣,这个买卖做不成。

但推销的过程中,有人问他有没有普洱。台湾此时刚开始普洱茶热,这个人拿出的样品一饼要200多元人民币,陈英灿觉得利润很高:因为这样的茶饼在香港50块就能买到了,就算加上成本也不过100块,可以赚到一倍的钱。

陈英灿于是开始他持续十年的跑单帮生涯,一次带几十饼普洱茶去台湾。他觉得自己有点走运,台湾有很多人要他的普洱茶,“去一次台湾,手上的普洱茶饼都能卖掉。虽然不是像走货柜那样的数量,但每星期都跑一次台湾,这一段时间赚钱好像很容易。”

命运或许有着惊人的巧合,当年张宝镜是在台湾财路大开,终至发展成为“印尼茶王”;而他的祖父和祖母,是张氏在台北拓展的先行者和掌权人;而陈英灿则在台湾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张宝镜建于老家厦门霞边社的洋房被拆除前的留影

享受造梦和攀登的过程

有了在台湾打下的基础,陈英灿后来开始每年去云南收茶——他只做高端的古树茶,因为普洱茶“越陈越香”也“越陈越贵”,他屯着好茶,储存起来10年后再卖。“存茶要技术,香港人这个最在行。”香港在1950年代开始做普洱茶,台湾则是1990年代,而广东是1970年代——因为香港仓储费用高后才转到广东,马来西亚则是从2000年代开始,行话叫“马仓”。“屯茶在香港最好,温度和湿度都合适。”

陈英灿的茶生意很稳定,他说自己是一边旅行一边做买卖。1990年,他带着儿子去斯里兰卡采购红茶,参观茶厂和茶园,儿子当他的英语翻译。向往云南很久的他,1993年到云南思茅参加第一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和“中国古树茶遗产保护讨论会”。1995年他就带着女儿去云南的思茅参加“中国普洱茶叶节”,但会前先去景洪参加泼水节。

关于茶的各个方面,陈英灿都爱琢磨爱思考。

1993年云南思茅的会议上,陈英灿问在座的专家:“什么是普洱茶?”这是他多年的疑问,他迫不及待发问,而且要问到底。会议上,他第一次听到中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的名字——张宏达是在茶的学说中给“普洱茶”正式中文命名之人。

张宏达教授

陈英灿一直惦记着这个名字。直到1999年,他在香港的大公报上看到张宏达的名字,身份是“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他原以为张宏达在北京。陈英灿赶紧写信,表示要登门拜访。“很意外地,很快就收到回信。”他到中山大学去找张宏达,白发苍苍的、已经八十五高龄的张宏达不仅到传达室来接他,还带他参观校内的植物博物馆,参观各种茶叶标本,“临走的时候,张教授送了我很多资料,还有他的《文集》。返港后,我反反复复阅读和学习他的著作,慢慢地使我逐渐明白,茶在植物学家的学说里的那另一片天空。”

陈英灿自己去认识茶专家,写信,拜访,也因此结识了一些于他有益的朋友,比如曾任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阅读。他写了《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发酵机制的探讨》《新的“茶马之路”悄悄崛起》等在茶杂志上发表,从茶史说到工艺,已经十分专业。

即使对茶已经不是外行,但陈英灿说,如果还有人问他“喝茶到底有什么好处”,从前的他是“肚子里总会好像有很多话要说,只是最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现在的他则会说,“茶好比可以喝的蔬菜,而且茶通常都会种在高山上,高山上的蔬菜都要比平地上的更加鲜爽。”

“我的客户中高人很多,说起茶云里雾里的,我不喜欢这样,我比较现实,也可能我没文化,我没读过大学嘛……本来我的茶就一万块,被他们一说,变成五万块,我觉得也很好,普洱为什么这么贵,都是这些人在创造奇迹。”陈英灿这段幽默而意有所指的话,让我们会心一笑。

陈英灿的孩子们在事业上都有自己的选择,他倒也看得开,虽然希望自己的事业有人传承,但他说“听天命吧”。

2007年5月,陈英灿回到祖籍地厦门,成立了“义和成茶行”,计划全面拓展中国内陆市场。

“有人曾对我说,做事何必那么拼搏?这问题就好比爬山,爬山虽然辛苦,但对于喜欢爬山的人来说,这却是一种挑战,当你爬得越高的时候,所看到的景色自然也会有不同。在平地上看日出日落,完全没有在高山顶上所看到的那般绚丽。”

陈英灿的儿子是个机长,喜欢登山运动,他曾去登喜马拉雅山,“我问我儿子,为什么要挑战极限?我和我儿子都觉得有事业心的人就要有攀登的心。”

“只要活着,就要有梦,不仅要有梦,还要造梦,而且要尽量造得好一点,哪怕达不到,这样每天生活的勇气和质量都不一样。”陈英灿引用了马云的演讲说,“即使总有一天到火葬场,但我享受这个过程。”

不管这个年代是否还能产生传奇,一些故事还在继续被书写着。

也许,我们都可以从陈英灿和他的祖辈与茶相逢相契的故事中领会到一点点关于世道关于人心、关于坚持关于执着的道理。

正如普洱茶的陈香之味,而处现下急于求成的茶业乱象中的年轻茶人们是否懂得?

中超电缆紫砂竞买做局


今年5月下旬,中超电缆(002471.SZ)旗下子公司中超利永花一亿元买了28把壶,惊奇业内,也被视为其紫砂壶嫁接金融资本的关键性一步。

随着金融资本与各级艺术品种类投资嫁接通道不断成熟,中超电缆又为其打造艺术品金融市场链条向前迈了一大步。8月17日晚间,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中超电缆”)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于2015年8月16日下午2:20在中超百年利永紫砂博物馆(北京)紫砂汇举行了首届紫砂竞买会,主题为建立一个紫砂交流、投资、收藏平台,打造紫砂交易新模式。

据公告,本次参加竞买的作品总价值3,060.00万元,成交29把壶,合计金额为2,413.40万元,成交率为78.87%。

本次竞买会确认金额为2,413.40万元,占公司201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0.50%。成交记录显示:顾景舟、汪寅仙、何道洪等精品力作成交活跃。

公告称在此次竞买会中,中超利永首次采用了全息数字防伪技术以及采取一系列售后服务的新模式。且中超利永以后将定期推进此类营销新模式,促进公司紫砂事业的发展。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超电缆今日也发布了重大事项停牌进展公告,称其因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股票简称:中超电缆,股票代码:002471)已于2015年6月30日上午开市起停牌。

公告中介绍了截至本公告日,此次重大事项涉及的各项前期工作的进展情况,分别是与XX大学、XX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等单位合作,以及在停牌期间新增了拟筹划收购XX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部份股权、认购其他金融、保险公司的部分股权项目。

并进一步说明公司下一步工作计划是积极推进与XX大学组建航空精铸公司项目,争取早日签订协议。成立XX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宜兴紫砂交易中心项目。

鉴于以上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股票价格异常波动,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2015年8月18日上午开市起继续停牌,但公司债券(债券简称:14中超债,债券代码:112213)不停牌,预计2015年9月10日前复牌并披露相关公告。

此前,在8月6日中超电缆发布的2015半年度报告中称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规模有所扩大,主要涉及电线电缆、电磁线、电缆接头、电缆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紫砂壶及紫砂壶配件、金属材料的销售。

与2014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3.32%。201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300,063,920.99元,上年同期主营业务收入为2,211,716,767.55元,增长3.99%。

报告中还提到2015年下半年度该公司将继续通过并购等对外投资方式进行行业资源整合,同时将“新文化”产业作为另一发展重点。并称2015年下半年度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超利永预计可实现1000万元-2000万元净利润。

从中超电缆展开的前期工作和之后计划来看,将艺术品推入金融市场此举能做出多大的局,还有待复牌后的检验。

(编辑李新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做年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