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时下,对把玩精品、高端日本老铁壶的玩家,藏家来说,龙文堂名人安之介,无人不晓。在日本铁壶界领域,安之介,不仅仅是艺术的化身,更是不朽的传奇。

世系生卒年生平

初代四方龙文享保20年-宽政10年(1735~1798)丹波龟山藩士,制铜艺精,发明用蜡型铸造的方式来制作铁壶。

二代四方安之助龙文堂安永9年~天保12年(1780~1841)初代的嫡子,四方龙文名波雄,字鼎介,通称安之助,号龙文堂,制作文房具、香炉等中国风的东西,受到当时文人墨客的赏识。赖山阳、青木木米的亲交门人京都的秦藏六、近江的龟文堂。

三代四方安之助宽政8年~嘉永3年(1796~1850)新泻医者良斋之子,文政10年(1827年)继承为龙文堂三代。

四代四方安之助(又名龟次郎)文化13年~明治17年(1816~1884)釜师松下安兵卫的次子,龙文堂三代长女的女婿,作品曾参加维也纳博览会、费城万国博览会等。

五代四方安之助(又名喜一郎)

天保14年~明治19年(1843~1886)四代的长子,明治16年继承为龙文堂五代。

六代龙文堂安之介(又名沟口喜兵卫)天保11年~大正10年(1840~1921)五代的妹婿,钫师沟口喜兵卫家业。其作品多次获奖。

七代龙文堂安沟口之介(又名荣次郎)明治6年~昭和7年(1873~1932)5代次女的女婿。第6代健在中帮助父业,大正10年继承为龙文堂。

八代龙文堂安之介(又名沟口安太郎)明治33年~昭和

(1900~1968)七代的长子。大正13年东京美术学校铸造本科毕业。

扩展阅读

铁壶生锈?听听清光堂的堂主怎么说


铁壶因其化学属性,在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铁锈。

铁,会生锈腐蚀是它的本质。但如果是正确的使用方法,会将它完好的传承给未来爱用的人。

如果能够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是我们最希望的。

如何保养一把铁壶,来听听看日本铁器世家、400年铸物名门清光堂第十代传人佐藤琢实怎么说。

开始使用时

使用过程中铁壶内层会产生褐红色的斑点,请不必担心。长时间使用附着的水碱会逐渐增加,反而会冲出含有铁成分、口感圆润、甘甜的热泉水。

使用后的养护

使用后放在已熄灭的火炉或风炉上,去除内层水气,进行彻底干燥。

此时如使用电磁炉,请务必关掉电源,绝对不可壶内没有装水的情况下干烧,干烧会使壶内外层的漆脱落导致水变浑浊,或造成漏水问题。

严禁使用研磨沙子、去污粉、钢丝球洗铁壶。

铁壶外层经热喷涂处理,请使用柔软的干布擦拭就展现出自然的光泽。

保管时要使内外层彻底干燥,在不潮湿、通风的环境下保管。

任何器具如果不顺其本质使用,就不能做到物尽其用。

铁本来生锈后回归原土,但如果正确使用的话,会保持秀丽的姿态陪伴人终生。

使用铁铸造器皿可以补充现代人普遍缺乏的铁成分,大大提高健康指数。

除此之外,要想使铁壶保持经久耐用,在开壶及使用过程中也要多加注意。

开壶关键就是使其内部生成一层防锈层,并保护其不受破损。

开壶的方法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即用温火多次烧煮,直至水质清澈透明,无异味。

开壶就是唤醒壶,去除壶内的异味,使内壁表层与水和氧气接触,形成稳定的防锈层。

开壶时最好选用山泉水或者地下水,因为这种水矿物质含量丰富,比较容易生长出水垢。

爱壶到手之后先里外用柔软的刷子刷一遍,把铸造过程中留下的一些粘碎和铸印,再用清水冲洗几遍,直到冲刷干净。接下来开始开壶。

01.温火煮水(最好是山泉水或者地下水)

新壶洗净后,连续煮水3-5次,直到煮出来的水无杂质无异味即可。

此种开壶方法适合爱好收藏和把玩的朋友。用此法开壶,随着次数的累积,在壶内壁会形成白白的水垢,极有成就感。

02.煮茶开壶

铁壶第一次使用,将普洱生茶放入铁壶内加水煮约10分钟。烧开后将壶内的水倒掉,重复上述3-5次,直至水质透明即可。

如此茶叶中的丹宁和铁壶中溶解出的铁份,会在铁壶表面形成一层丹宁铁的皮膜,就能使之不容易生锈了。

03.交替烧煮,炼壶开壶

第一遍,在铁壶里装满清水,然后放到火上煮,煮沸了就倒掉。

第二遍,加茶叶(废茶即可)加水,然后放到火上煮,煮沸了全部倒掉。

第三遍,加柠檬加水,然后放到火上煮,煮沸了全部倒掉。

第四遍,加米汤加水,然后放到火上煮,煮沸了全部倒掉。

最后再用清水煮一遍,这样开出来的壶,很容易形成保护层,日后打理起来也相对容易。

茶碗之美


茶盏,历代有各种不同的称谓,每一种称呼背后即表达了茶人对茶盏之美的诗人想象,也体现了不同时代里茶盏的器型变化。

在饮茶之始,由于茶在当时的生活饮品中还没有占据主流位置,因此也就没有真正专门用来饮茶的器具,喝茶时常与酒器、食器一起混同使用。自秦汉以后,饮茶之风日渐兴起,茶具才开始从日常的食器、酒器中分离出来。至唐代,茶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饮品,并且形成了茶人兴茶、皇家重茶、文人写茶、佛教崇茶、举国饮茶的社会现象,此时方才出现了专门用于饮茶的器具——茶盏。

在唐代,茶盏常被称为茶碗(盌”、茶”。在唐代诗文中,茶瓯出现的频次要远高于茶碗。

茶碗的诗文,有:卢仝《七碗茶》的“一碗喉吻润……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的“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茶瓯的诗文,有:边塞诗人岑参《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的“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姚合《杏溪十首·杏水》的“我来持茗瓯,日屡此来尝”。

整个唐代诗人中,留下茶盏诗词最多的当数白居易。白居易自号醉吟先生,不独好酒,而且嗜茶如《想东游五十韵》的“客迎携酒榼,僧待置茶瓯”;《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的“烟香封药龟,泉冷洗茶瓯”;《山路偶兴》的“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招韬光禅师》的“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等等。

到了近现代,随着茶道的发展,日本茶碗逐渐获得较大的名声,非常著名的有"乐窑"、"织部窑"、"志野窑"等出产的茶碗。

除了和物茶碗外,茶碗的另外两个重要来源是中国的天目山建安窑和高丽国。前者被称为"天目茶碗",是茶道中最早使用的茶碗,十分名贵,但随着利休等人逐渐将茶道引向朴拙自然,天目茶碗不再流行,现在已经极少使用,价值却与日俱增。而高丽茶碗实际上就是高丽民间的饭碗,十分简单粗糙,但在利休等大茶人眼里,却恰好体现茶道的本质,因此被大量的使用。

紫砂之七戒


很多朋友最初介入收藏的目的,并非是因为喜好,而是出于一种当前媒体宣传中经常暗示的所谓巨大利益的驱动。所以需要七戒来洁净我们的内心。

七戒之一戒嗜财

只所以将戒嗜财,列为八戒之首。是因为今天的商业社会,一切都和利益挂钩,生活中的所有,几乎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很多朋友最初介入收藏的目的,并非是因为喜好,而是出于一种当前媒体宣传中经常暗示的所谓巨大利益的驱动。很多朋友很快进入收藏品领域又很快的退出,发现并非想象的那样,买一个罐子,买一张画,转手可以卖几十万,上百万,房子、车子、票子一夜俱来。有的还损失了巨额的财产,被骗子迷惑。更甚者参加违法的勾当,盗挖古墓、滥掘遗址、走私文物出境,使自己走入万劫不复之地,皆因嗜财。

七戒之二戒虚妄

收藏中有许多的故事。可以说每一个收藏爱好者,都是从听故事开始的。慢慢自己也加入了讲故事的行列中去。讲故事对收藏的用处有三,一、可以通过故事的述说,将精品变为普通品,将珍宝变为旧货破烂,可以便宜到手。这类手段多出于高水平的玩家,大家通常叫做“捡了”,但此不同于“捡漏”。(此手段的获得需要锻炼,专家们不完全提倡使用,不过一切因人而异。就此有句俗语大家要一定记住那就是"货卖识家",能体会此中滋味,你就会有许多老交情,否则你只能买一个人一次的便宜货)。二、通过故事的述说,将普通品变为精品,将旧货破烂甚至赝品变为珍宝,将去年的新东西,说成婆婆的妈妈的舅舅的姥爷从宫里带出来的工艺品,听完了,你信了,你兜里的银子就变成别人的了。三、通过故事的述说,而博得名声,这就如同章克标先生描述的"登龙术"一样,在收藏这行当里,名声的价值非常大,不怕不懂,就怕没名。有了名声,就有了………不说大家也明白。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分的清虚实。不要最后自己也被虚进去。

七戒之三戒痴愚

痴,为迷。愚,为蒙蔽。收藏一定要有度,无度则万事俱废。《笑林广记》中那费千金而得之,左手执虞舜之碗,右手持周公之杖,身披孔子之席,“求赐太公九府钱一文。”的富豪,大家不应该忘记。他的确并非是一个笑话,今日藏界确有如此者,想来都令人心酸涩。

七戒之四戒恚嗔

"自忿为恚,忿他为嗔。“收藏是和人打交道的事,多是买他而卖她,求于彼而释于此,所以闲言碎语,我非你是,你是我非,各是其非,各非其是,不绝于行里。终至互不相让,恶语诽谤,责骂怨愤,令到人人大生不快。收藏本为雅致之道,调心养性之术,如因恚嗔而日日不悦,则得不偿失”。

七戒之五戒悭嫉

"气量"对一个期望有所成就的收藏爱好者而言,无疑于夜路的灯,河上的桥,海纳百川故而能成其大,山聚万土故而能成其高。收藏本身就是一种吸纳,所吸纳的不单是物,也包括人。每个收藏爱好者都会有其成功和出色的一面,嫉妒别人的成功,窃喜别人的失败,是万万要不得的。学习他人之优,而为己之优,则会日登一步,山高云青。

七戒之六戒贪念

在收藏活动中,一旦动了贪念,则自己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猎物。不贪利、不贪物,一切随遇,你的收藏才会有躲过陷阱的警醒和更多快乐的回忆。

七戒之七戒自欺

有不少朋友,收藏经年,室中堆满了坛坛罐罐瓶瓶碗碗。一说起自己的收藏就去翻目录图册,元青花和这博物院的一样,明官窑和那美术馆的一样,玉石器和英国收藏的一样,青铜器和日本收藏的一样。别人好意劝说,质问东西存疑。就大发雷霆直言别人不懂、嫉妒、诋毁自己的成就。以后有所感悟,发现自收藏艺术品的蹊跷后,也不愿意承认,殊不知自欺这会影响一个藏家的一生。

茶具种类之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瓷器发明之后,陶制茶具就逐渐为瓷制茶具所替代。江西景德镇所产的薄胎瓷器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瓷器茶具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出现最早。青瓷茶具自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由于宋代瓷窑的竞争,技术的提高,使得茶具种类增加,出产的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品种繁多、式样各异、色彩雅丽,风格大不相同。

浙江龙泉青瓷,以“造型古朴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特别是造瓷艺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的“哥窑”“弟窑”,继越窑有发展,学官窑有创新,因而产品质量突飞猛进,无论釉色或造型都达到了极高造诣。因此,“哥窑”被列为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也被誉为名窑之巨擎。

哥窑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蟹壳青等,以粉青最为名贵。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纹片大小相间的,称为“文武片”,有细眼似的叫“鱼子纹”,类似冰裂状的称“白圾碎”。这本来是因釉原料收缩系数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疵病,但人们喜爱它自然、美观,反而成了别具风格的特殊美。它的另一特点是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有“紫口铁脚”之称。

从宋代起,龙泉青瓷不仅是国内畅销产品,也已成为重要出口商品。哥窑的青瓷茶具于16世纪首次运销欧洲市场,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2、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白瓷茶具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白瓷就有“假玉器”之称,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3、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弱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宋蔡襄《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试家自不用。”这种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瓷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

浙江余姚、德清一带也曾出产过漆黑光亮、美观实用的黑釉瓷茶具,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嘴呈鸡头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至今还存有一件,名叫“天鸡壶”,被视作珍宝。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龙文堂安之介史略》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