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茶。

央广网宜宾2月17日消息(记者刘涛、通讯员李清凌、郭晓娟)南方劈秦道,承载文明三千年;川南有嘉禾,苍天后土孕茶香。天苍苍兮,茶马古道吸天地之灵气,地浩浩兮,早春香茗受甘霖之霄降……早春二月,早茶迎节,迎来盛世无疆。这是四川宜宾市民左孝本所作《戎州茶赋千年香茗铸辉煌》中的词句,作为一名茶爱好者,他用辞赋话茶道沧桑变化,表达的是对宜宾茶的热爱之情。

宜宾人好茶,由来已久。3000多年前的宜宾就有产茶记录。历史变迁湮灭了前尘往事,但茶一直留在宜宾人身边。如今,宜宾仍然是四川的茶叶主产区,茶历史文化在宜宾源远流长,已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知名学者、百家讲坛讲师纪连海就曾在成都作题为《蜀茶与川红文化》的演讲,他指出:有史可查,宜宾是中国茶叶之乡,我们可把与茶有关的一切弄成一本书,聚集茶的历史文化。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载。僰道是宜宾最早的行政称谓,公元前1022年,僰人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始建僰侯国,其时,人们就开始了茶叶种植业。

上世纪五十年代,宜宾县蕨溪黄山茶场发现一株野生大茶树,树高1360厘米,树幅1300厘米,叶长14.5厘米,叶宽6.7厘米。测定各项指标后认为,该茶树保留了不少原始性状,是同源种被隔离分局,长期自然衍化的原始茶树群体之一,与云南野生大茶树同样古老。这株大茶树的发现,结束了宜宾是否是茶树原产地的争论。

在茶业兴盛的唐、宋时期,宜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茶马互市特别兴盛,宜宾各地大力发展茶业,用以换取马匹、盐及其它日用品,形成了专门的买马场和茶马交易市场,茶叶的品种逐渐增多,筠连的黄芽茶、雷波的黄郎毛尖、宜宾的明前毛尖等品种,在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除大宗的团茶外,还有品质优异的上用茶(即贡茶),产于宜宾县蕨溪黄山等地的龙芽茶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时代变迁、朝代更迭、战争影响,龙芽茶在明代以后便逐渐失传。明代中期以后,四川的茶叶转向加工生产砖茶(黑茶)。宜宾生产的南路边茶,更是成为了朝廷羁縻边疆民族的政治商品。

解放后,宜宾的茶叶市场更加繁荣,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过去的茶庄相继被茶叶公司、供销合作社取代,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茶叶更是成了国家专营的商品之一。市场开放后,宜宾城区经营茶叶的商店更是达到了100余家,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1986年,宜宾已被确定为四川省十二个出口茶生产基地县(市)之一,标志着宜宾的茶叶生产已初具规模。相传,宜宾市境内的百里冲山梁上,以前共修筑了四十八座庙宇,人称四十八庙到觉华,如今,庙宇已然不复存在,而当地农民,却依然继承着庙宇种茶的遗风。

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勤劳的宜宾人的传承和发扬,宜宾茶业已经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2月17日,2017年第十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启幕,届时,北京、成都、宜宾等地都将开展爱茶、品茶活动,沉积3000余载的宜宾茶文化,伴着茶的清香,将多彩多姿地向世人演绎和展示。

cy260.com小编推荐

六堡茶美妙的千年茶香


六堡茶美妙的千年茶香

前段时间,我有幸走进了神奇的六堡茶并为之痴迷。痴迷于它独特的槟榔香以及醇厚的味。这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名茶,一如它的品质特点,越陈越香,越陈越有味道。

六堡茶香飘了1500年

六堡茶,和云南熟茶普洱、湖南的茯砖、湖北的青砖等一样,同属六大茶类的黑茶,因出产在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六堡茶在历史上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

六堡茶历史悠久,清朝嘉庆年间就列为我国名茶。超过1500年的产制历史,赋予了苍梧六堡茶悠久的历史韵味。如今,六堡茶的主要产地,正是桂粤交界的梧州。尽管茶叶历经更新换代、进化演变,并融入现代工艺,可无论做成何种成品,其沁人心脾的"槟榔"香味依旧是雷打不动的诱人招牌。

改革开放以来,六堡茶茶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涌现了很多知名企业。其中广西梧州茂圣茶叶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其生产的茂圣六堡茶在2006年荣获首个黑茶类金奖,实现了六堡茶在国际茶博会金牌榜"零"的突破。2010年6月,在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上,公司展演的六堡茶制茶技艺被评为优秀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同年,该公司成为唯一获得进入上海世博会入场券的六堡茶企业,茂圣六堡茶入选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六堡茶唯一特许产品。

品质"红、浓、醇、陈",越陈越香

六堡茶色泽黑润光泽,汤色红艳,香气醇陈,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呈古铜褐色,带有松烟香和特殊的槟榔味。

六堡茶的初制程序与技术基本与湖南黑茶相同,但鲜叶采摘标准稍高,加工与湖南黑茶只是某些技术上有些区别。六堡茶采摘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新梢,经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制成。沤堆是形成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关键性工序,其目的是通过沤堆湿热作用,促进内含物质的变化,减掉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并使叶色变为深黄褐青,发出特有的醇香。初蒸渥堆是将按质拼配好的半成品,根据其干度加水湿润,然后输入蒸茶机中汽蒸,蒸后稍事摊晾,进行渥堆。堆要压实,渥堆时紧闭门窗,中间翻动1次,待茶坯色泽转化为红褐色发出陈香为适度。

六堡茶通常为篓装,根据重量其规格为30-50千克不等。六堡茶最后一道工序是晾置陈化。复蒸包装的茶篓茶的温度较高,须放置通风凉爽的地方,降低篓温,一般5-7天后进仓堆放,经半年时间的陈放,汤色变得红艳,产生陈香味,使六堡茶具有"红、浓、醇、陈"的品质特点。销区希望仓储时间久,所以有"越陈越香"的说话。

当地日常生活的保健饮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苏淑梅介绍,由于六堡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山区缺医少药,六堡当地的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用当地生产的茶叶泡茶,不仅具有解渴、消暑的功效,经过后发酵的陈年六堡茶还具有祛湿消滞、健胃养胃等功效。在广西当地,人们把六堡茶作为日常生活的保健饮品。"陈年六堡黑石茶,长生益寿力无差。祛风防癌皆胜品,老叟孩童赞美它。陈年六堡黑石茶,屙呕腹痛不离它。积食消化均可用,精神抖擞乐哈哈。陈年六堡黑石茶,小儿惊风它当家,口嚼陈茶敷合谷,再伏曲池邪尽化。陈年六堡黑石茶,七日脐风好当家。嚼碎敷于该部位,婴儿父母乐哈哈。"在六堡茶的故乡六堡镇广为流传的一首茶歌,唱出了六堡人延续了世世代代的饮茶传统以及六堡茶的养生保健作用。

六堡茶还有一个特点,即冲泡后隔夜滋味不变,饮后可使人身心舒畅,适合在炎热闷湿的气候下饮用,清凉去暑。据《梧州市志》记载,早在清代嘉庆年前后,马来西亚等地的侨胞,就已普遍用六堡茶作治病驱痢和解署的生活饮品。当时中国闽粤一带大批壮丁蜂拥到马来西亚等地当锡矿工人、苦力、割胶工人、农夫等,背井离乡的人们将家乡的茶叶和饮茶习惯也一并带到当地,而他们最初所喝的茶当中,即有具备消暑解热功效的六堡茶

此外,六堡镇当地还一直有"收老茶"作药用的习惯,至今,六堡镇及周边乡镇的老医生还保留有陈年的药用茶耙和茶膏。而"收老茶"中又以六堡农家茶中又粗又老的"老茶婆"为主。据了解,"老茶婆"是指秋天霜冻前后老茶树的老叶片,采下后用锅煮沸水杀青,阴干,挂至灶头上面保存。它的叶片粗大、老硬,霜冻前叶色黄,霜冻后叶色稍黑,香气比较平和,滋味醇和甘甜。六堡人收藏农家茶多为家庭用药,用于治疗痢疾、消毒除瘴,有健脾益肾提神的功效。

简述茶膏千年史 读懂过往的兴起与没落


简述茶膏千年史读懂过往的兴起与没落

普洱茶膏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真正的初次面世时间已无从考究,而从有记录开始计算,其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期间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漫长过程?

始于唐

有关茶膏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十国春秋》,说的是茶膏作为贡品进献给唐高祖,茶膏由此显赫亮相。不过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当时只是发现了茶汁溢出后的膏化现象,将茶叶纤维物质表面所凝的物质称为茶膏,而并没有把这种膏状的茶汁从茶叶中分离出来,所以这时的“茶膏”只能算是茶膏的雏形。

成于宋

相比起茶文化刚兴起的唐朝,宋代的饮茶风俗更加普及,制茶业达到空前繁荣,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也比较重视。通过研究和改良,宋人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后来,随着工艺的成熟,茶膏不仅作为一种独立产品而存在,还被宋人用来涂抹在饼茶表面,以增加饼茶的光亮及色泽。

兴于清

理应发展兴盛的制茶业在明朝却被限制,龙团凤饼的废止也导致了唐宋制茶工艺的消失,直到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再次悄然出现。在当时,由于民族之间、君民之间均存在饮茶习惯和要求上的区别,甚至衍生了好几种不同的茶膏制作方法。后来,清著名药学家赵学敏将“普洱茶膏”写入《本草纲目拾遗》这本严谨的著作中,“普洱茶膏”正式定名。

盛于当代

其实在清皇室解体后,普洱茶膏的制作也一度终止,只不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在传承古代工艺的同时,茶膏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茶膏也因此以更公开化的形象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

从南唐到现代,茶膏已存在千年,历史悠久,期间经历了倏起倏落,但在现今的茶叶市场中,茶膏依然没能脱离高位,只在小众范围内徘徊,总的来说,茶膏的市场普及度不高。茶膏给人的感觉始终是神秘的,或者我们可以试着去猜想,茶膏什么时候才会进入大众的视野。

千年飘香六堡茶


千年飘香六堡茶

近年来,随着云南普洱茶需求量和影响力的扩大,同属传统黑茶的梧州六堡茶也为众多爱茶之人所推崇,其独有的风味品质和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六堡茶在梧州市的销量逐年上升,喝六堡茶、谈论六堡茶、收藏六堡茶已成为饮茶爱好者追求的新时尚。

六堡茶是广西所特有的名茶,属黑茶类,古时以梧州苍梧县六堡乡所产的最为著名,故称六堡茶,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其外型色泽黑褐、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香气陈醇、有槟榔香。具有和胃理气、消滞除胀、清热化湿、醒酒、降脂等多种保健功效。民间流传有耐于久藏、越陈越香的说法。苍梧县志(同治版本)则有“——六堡味厚,隔宿不变”的评价。而茶中有“发金花”的,即生长有金色菌孢子的最受欢迎。因金花菌能够分泌除多种酶,促使茶叶内含物质朝特定的化学反应方向转化,形成具有良好滋味和气味的物质,其保健功效也特好。

六堡茶传统工艺的特点是渥堆发酵、蒸压、陈化,现代六堡茶生产企业至今还保留这种传统的生产工艺。六堡茶在独特气候环境和渥堆发酵机理作用下,在地下防空洞特殊环境里进行陈化,在湿热作用的基础上,在微生物代谢活动参与下,共同形成了六堡茶这特有的“红、浓、陈、醇”的品质风味,造就了六堡茶这一独特的地方品种

据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所载:“南方有瓜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笔香辈。”说明远在五、六世纪时,两广地区的人们已有普遍饮茶的习惯。到了魏晋朝期间,茶叶已经开始制饼烘干,并有紧压茶出现,即将鲜叶采摘后经过蒸饼捣揉出汁,用手拍紧成形,烘干后成为饼茶、团茶备用。而六堡茶的制法正是源自于这种方法。经过不断的演变,才形成了六堡茶今天的制作方法和品质。宋朝实行“茶马交易”,用砖茶运往西北换马,当时湖南就有黑茶制造,黑茶压成砖,运往西北,其中的“茯砖茶”很象六堡茶的制法。从《桐君录》来看,六堡茶可能是湖南黑茶的前驱,六堡茶的产制,当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入选中国名茶之列,产品远销香港、澳门、日本及东南亚等地,是广西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茶庄常用大字标榜“正宗苍梧六堡茶”以广招来客。由于产量有限,很多人只闻其名而没能喝上六堡茶。在文革时期,大批广西苍梧六堡茶上献中央,就连毛泽东也很爱喝六堡茶,现在北京有很多人家里收藏有20年以上的苍梧六堡茶。以前,六堡茶年产量不多,约为三万余担,除部分内销外,大部分用于出口,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在海内外,尤其是在海外侨胞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一直被视为养生保健的珍品。时至今日,现代制茶企业在对待六堡茶传统工艺的问题上,十分注意保留传统工艺的精华,同时又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剔除某些不符合卫生的因素和习惯,使六堡茶的品质、产量进一步提升。目前,整个广西六堡茶的年产量约在2000~2500吨,其中,年出口量一直在1200~1500吨,六堡茶香越飘越远!

香陈芳兰气千年普洱情 普洱茶收藏市场复苏


香陈芳兰气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收藏市场复苏

在投资领域,有人收集邮票,有人收藏字画,但是很少有人留意收藏普洱茶饼。其实早在数年前,普洱茶收藏市场一度火热,云南茶商提供的100克清代光绪年间贡品普洱茶饼曾以16万元的天价成交创下纪录。近两年来与此前大肆炒作不同,普洱茶市场逐渐回温,稳中看涨,普洱茶收藏者也开始用更理性的心态去审视市场。但是面对鱼龙混杂的收藏市场,究竟收藏普洱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收藏要有好原料

业内人士认为,关于普洱茶的优劣没有特定的标准,只能靠个人的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经验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好原料才有好茶。

在普洱茶中,云南澜沧江流域广泛分布的乔木古茶树是茶文化发展的活化石,是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起源的最有力见证,更是普洱茶最上乘的原料,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极其珍贵。

永年普洱董事长王树华告诉记者,深圳市民想要了解澜沧江流域普洱茶,可到位于会展中心的深圳茶博会现场。据了解,永年普洱自2002年成立至今近十年,一直专注于收藏和经营高品质普洱茶,其中99系列和澜沧江贡瑞系列因其品质优越深受广大普洱茶收藏者喜爱。今年,永年普洱带着精心挑选的30多款茶来到深圳茶博会供爱茶人士挑选。

勿盲目跟随市场

随着普洱茶行业的复苏,收藏市场也逐渐火爆。有些厂商打着“产地茶”、“名茶”、“大师茶”的名号,将茶叶品牌价格骤然抬高。

王树华认为,虽然这几年消费者在普洱茶收藏上态度趋于理性,但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普洱茶了解得不够透彻,容易盲目跟风,买到实际价值和标价不成比例的普洱茶。他说:“只要是乔木茶,茶树树龄到一个年限,产出的茶就是好的普洱茶,不是哪个山头,哪个人做的茶才是好茶。”

随着对普洱茶更深入的理解,开发和保护古茶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永年普洱遂于2005年在云南施甸建厂,赴澜沧江沿岸各茶山寻茶并展开“千家万树工程”。他们选定直径20至30公分以上,树龄300年以上的古茶树进行编号登记,并与农户就保护、采摘等一系列事项签订协议。该工程的实施和进一步拓展,不仅保护了大量的乔木古茶树,而且保证永年普洱获得稳定优质的原料。有优质的原料,产出的茶叶才更有收藏价值,也才会有客观的升值空间。

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有茶友说,要真正品出普洱茶的味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茶是有生命力的,需要细斟慢酌的耐心。有人认为越陈年的茶收藏价值越高。普洱茶的好劣,年限是一个标准,但又不能简单地认为年限越长越好。目前普洱茶市场上出现的十几二十年的普洱茶大多是假的,因为普洱茶热也是近些年的事,多年前的存货并不多,所以只追求年限就容易上当受骗。

事实上,普洱茶无论作为自饮还是收藏,主要是看个人品味。虽然一年茶和五年茶在汤色和口味上有很大区别,但三年和五年、五年和十年或者二十年的区别就不那么明显了。“你感觉它好它就好”,业内人士一语道破玄机,一些老道的茶客也常常难以准确判断出年限。

相关链接

普洱茶收藏有讲究

在收藏方面,普洱茶对室温和湿度的要求都比较高,但一般的家庭藏茶,只要注意普洱茶和其他绿茶、乌龙茶不同,不需要隔绝空气,相反喜好通风干燥的环境,所以可将普洱在陶瓷缸中存放,不要受阳光直射或雨淋即可。

目前很多普洱茶收藏者都是“好饮之人”,大多是以藏供饮。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是常年饮用普洱茶或者是十分资深的收藏者,不要盲目购买市面上的“老茶”。现如今,市面上真正的“老茶”可谓少之又少,盲目购买容易上当受骗。

同时,资深收藏者也为广大收藏者提供了一个组合建议:最好是每年都购买好厂家的新茶收藏,新茶价格不高,且年限越长味道越好。好的品种都要来个一筒加一片,一筒藏着,一片不定期地拿出来喝,看看有没有令人惊喜的变化出现,时机一到,便可喝那一筒;若是有钱便买下一件加一筒,一件藏着,一筒留给自己喝,时机一到,便可卖那一件;如果依照以上的方式买茶,每五年就有一批茶成熟可以喝,喝的速度比茶成熟的速度慢,结果,越来越多旧茶喝,旧茶还可以以原先数倍的价格转让给茶友。

中茶六堡 茗香似情


中茶六堡茗香似情

人道:人情冷漠,而因为喜爱品茗,我们以茶会友却积蓄了不少真情;人道:身处躁世,而因为喜爱六堡茶,我们却能从浮生中偷得“慢生活”,不徐不疾地相携走上悠然人生路。因我们共同喜爱的中茶六堡茶,我今天特地谈一谈“我们”与六堡的情谊。

周末,家中点一盏暖灯,沏一壶六堡香茗,与好友聚。我与友人最喜中茶六堡茶,开汤即可闻香气四溢,显然已经初步陈化完成,可以进入品饮阶段了。汤色棕红明亮,琥珀红光,茶香自内而发,味浓而纯厚。友人道:确实也是难得的好茶。品茗间,我却想到茗香与情谊的相像——茶与情聚美,也都有四美:

一是品质变化体现陈放之美:六堡茶贵在“陈”上。经一段时间存放的中茶六堡茶,口感发生明显变化,醇厚、爽滑。愈久愈香,像一坛好酒,更像友人间的情谊。时间涤去青涩,留下香醇。

二是香味气韵所体现的变化之美:六堡茶特点,槟榔香,而在香韵中,槟榔香浓淡交替,醇厚与清新柔和地与味蕾接踵而至。“变”与“化”,深得六堡茶收藏和品鉴之神韵,很是精妙。友人间也需变化,呆板的交往必不持久,君子之交需香浓清淡交替,柔和稳定中有新鲜感。

三是层次变化体现品鉴之美:品六堡茶,更须善于利用口腔来识别香气。六堡茶迷人之处,在于其冲泡品饮过程中,每一道的茶汤其茶香茶味会体现出层次之变化。吸入空气,让茶汤在口中翻滚,空气将茶的香味向后部口鼻交界处提升、呼出,可以明显感受到用鼻子吸气嗅闻时不易闻出的香气。老友亦是如此,不仅喜悦于相会的时刻,更要深入“肺腑”,品鉴灵魂,打通心底的“灵之交往”。

四是气韵变化体现妙悟之美:中茶六堡茶之茶气也会有一个转化过程,其过程中,或有刚中带柔,或外圆内方,或粗犷中不失细腻,或浑厚中尽显鲜活,种种变化,令人迷醉。与互相间融合无间、配合巧妙的境界,称之为“和”的艺术一样。这世上,人之万千,因有同好,谈笑晏晏,许是前缘。是福报,要珍惜。

梧州六堡茶:产制历史逾千年 黑茶却具“槟榔香”


梧州六堡茶:产制历史逾千年黑茶却具“槟榔香”

11月2日,“聚焦西江经济带”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采访团来到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探访“六堡茶文化”。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为当地著名的土特产。其产制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品之有独特槟榔香气。六堡茶,属黑茶类,是后发酵黑茶类的代表,有红、浓、陈、醇四大特色,有独特槟榔香气,往往越陈越佳,采摘一芽二三叶,经摊青、杀青、揉捻、沤堆、干燥等工艺制成,分特级和一至六级。据《当代广西梧州地区》记载,梧州辖区内由北而南的桂江是当时水路交通的主动脉。桂江两岸,山水相连,沃土成片,山岚雾嶂,温湿滋润非常适应种茶。而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须强调名山大川,只要得品种之优,环境之宜,培植之当,制作之精,便有名茶。六堡镇内的山脉虽然不是我国的名山大川,但其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生长出我国特有的黑茶。2011年以来,梧州市有四家六堡茶生产企业的六堡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分别是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

安化黑茶千年文化


说起安化的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黑茶文化。而说起安化的旅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也必然只有一个地方-茶马古道。

“茶马”一词,一是源于唐朝开始的茶马交易机制。古代中原政权为加强军事力量,以茶叶等商品与边疆游牧民族换取战马,并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茶马司”,“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二是山区茶农以茶叶换取生活物资,由于山道崎岖,交通不便,多用马匹作为驮运工具,因此,茶和马联系在一起。由此引申出了“茶马之路”,即留存至今所谓的“茶马古道”。

茶能清解脂肪,祛除油腻,补充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对于地处边陲的游牧民族,以牛羊肉为主,“不得茶,则困以病”,喝茶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习惯,而因常年迁徙的生活特性,游牧民族的喝茶种类以紧压茶为主,主要是因为紧压茶方便携带,易于储存且耐冲泡。安化黑茶的品质特征正符合西北少数民族的饮茶需求,因此,从明代被朝廷定为官茶开始,安化黑茶逐步取代其他茶类,成为了西北少数民族饮用的主要茶类,经陕西、甘肃等地茶商销往内蒙、青海、宁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直至民国年间政局动荡,交通阻塞才逐步衰落。

安化地处山区,山多地少,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宜茶环境,自古“活家口者,唯茶一项”。随着黑茶产销的兴盛,商家为了收购和运输茶叶的便利,在安化县境内集资修建茶马专道。这些道路翻山越岭,以青石板铺就,沿途建风雨廊桥、茶亭、栓马柱等供歇息之用,绵延数百里。借助资水横贯全境的地利之便,茶商在安化山区内收购茶叶后,沿茶马专道驮运至江边集镇,再通过水运销往外地。据专家考证,古代安化黑茶的运销线路是经资江运往洞庭湖,再转运湖北沙市,经襄樊、老河口至泾阳、晋阳、祁县,然后销往西北边陲。因此,也就形成了安化茶马古道与其他地区茶马古道截然不同的“船舱马背式”的独有特色。

直至今日,安化县内仍留存了大量的茶马古道遗迹,有的仅剩小段路基,有的绵延数里,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有黄花林场腰子界一段、江南至洞市黄花溪一段、陈王次庄至山口一段、洞市老街一段、永锡桥一段等等。茶马古道风景区内,保留了最为完整的一段茶马古道,由山下联环村至高城村绵延几公里的青石板路,由于未进行旅游开发前仍未通公路,这里依然靠马匹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当地人一直对茶马古道多有维护,才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每逢山下市集圩日,山里人用马匹驮着木材、山货、茶叶等去山下的市集换取生活物资,成群结队,蔚为壮观。在川岩景区内,现今仍保留了安泰廊桥、永济茶亭旧址、川岩茶叶禁碑等茶马古道遗存,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

安化素称茶乡,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期,茶叶产量誉甲天下。明清时期,所产“云雾茶”、“芙蓉茶”驰名中外,成为朝廷贡品。明嘉靖年间创制黑茶远销西北诸省。到了16世纪,安化黑茶取代四川茶叶,居全国领先地位。

西域诸民族以肉食为主,偏爱云南的红茶、四川的乌茶和湖南的黑茶,将它们视为消食养胃的珍品,对安化黑茶更是情有独钟。安化黑茶名不虚传,愈陈愈香,愈陈愈奇,极品黑茶有万两黄金千两茶的骄人身价,饮家视之为玉液琼浆,医家视之为甘口良药。

茶马古道是指唐宋至民国时期,连接内地产茶区和西北、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茶马交易的交通要道。历史上的益阳,驿道交通发达,并与茶马古道连接起来。千百年来,穿梭在古驿道上的辛勤马帮,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山林深谷的宁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开辟了一条通往边陲的经贸之路。在茶马古道上,使益阳茶名扬天下的是黑茶,其著名的品种有茯砖茶、黑砖茶、千两茶和三尖茶。

马帮和茶马古道凝聚和集中了物流和人流,在茶马古道途经的许多水陆交汇点,慢慢自然形成了集镇、驿站,以方便马帮和过往商贾行人买卖商品,住宿歇足。高城峒、江南古镇、永锡桥、洞市老街、唐家观、新化圳上、白溪、隆回滩头、宝庆这些老市镇,便是随“茶马古道”诞生、发展而来。

洞庭碧螺春的品质特点香气“嫩香芬芳” 滋味“


洞庭碧螺春

(1)产地。洞庭碧螺春产于我国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洞庭山。碧螺春创制于明末清初。当地人称碧螺春为“吓煞人香”,意为挡不住的奇香。后因乾隆下江南品饮后以为味道很好,但茶名不雅,便题名“碧螺春”。

(2)品质特点。

洞庭碧螺春的品质特点

形状:条索纤细,卷曲呈螺

色泽:银白隐翠

汤色:嫩绿清亮

香气:嫩香芬芳

滋味:鲜醇

叶底:芽大叶小、嫩绿柔匀

(3)采制。碧螺春的采制手艺异常高明,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竣事,约1个月时间。品质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最名贵。

(4)地理天气。洞庭碧螺春的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树、李树、杏树、石榴等果木交织莳植。茶树、果树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果窨茶味,熏陶了碧螺春花香果味的自然品质。洞庭分器械二山,两山天气温顺,水气蒸腾,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土壤呈酸性,土质松散,异常相宜茶树生长。

千年传承:普洱茶“膏”着喝


千年传承:普洱茶“膏”着喝

蒙顿茶膏总经理崔怀刚正在向生态中国频道记者讲解普洱茶膏。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消息(记者王风云雷杰月明):普洱茶很多人都喝过,砖茶、饼茶、团茶、沱茶都有所耳闻,但是说到茶膏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甚至会联想到狗皮膏药之类的,那可就缪之大矣!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在茶博会上就遇到了这么一家以茶膏作为主打产品的企业——蒙顿茶膏,蒙顿茶膏总经理崔怀刚也非常热情的向记者做了茶膏方面的“科普”。

记者:我们刚刚做了些采访,也了解到普洱茶的一些知识,但是今天我们第一次听到茶膏这个说法,茶膏在普洱茶里面属于什么样的情况请您给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崔总:云南普洱茶分为五种形态,即“砖、饼、团、沱、膏”,茶膏在里面是最高端的,第一是它的加工难度,第二它是茶人的智慧的结晶。那么从茶膏自身的特点来看呢,今天的茶膏具备三个特点:第一,安全,因为通过深加工可以把浓茶重金属通过超滤技术去除,解决食品安全的基本问题;第二,因为我们的茶膏是全程采用最先进的压榨与萃取技术将茶叶中的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并经过超滤与低温干燥将获取的茶汁还原为更高级别的茶品,它完整的保留了茶里面的活性物质,有普洱茶后续陈化的特点;第三个是便捷,他的冲饮没有太高的要求和技巧,很符合我们今天快节奏的生活。

记者:蒙顿茶膏在建设生态茶园方面有哪些举措?

崔总:云南很好的保留了很多原始的古茶树群落,对它们保护是第一不允许施肥不允许打农药。对他们的采摘也有严格的要求,因为第一它们是云南茶树的活化石;第二它也是我们全人类的珍宝,保护他们,人人有责。对于可开发的茶园,茶龄在两三百年的,对他们的保护也是非常的严格的,不允许过度采摘让这个茶树枯竭。绿茶包括其他的茶类,都有些这样的情况,因为采摘的太密集,使摘到的茶叶芽头养分并不是很充足,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产品模特正在向记者展示蒙顿茶膏产品。

记者:我们的普洱茶叶远销海外了,声名在外,请问蒙顿茶膏在打造国际化的品牌上有哪些计划,做了哪些事情,正做的是什么?

崔总:茶膏实际上是中国古人发明的最早的速溶茶,他有上千年的历史。那么今天像茶膏这种形态更符合整个西方的饮茶的习惯和标准,它安全便捷,健康营养。比如从2011年开始,俄罗斯、澳洲都有人陆续跟我们联系经销事宜,虽然说他们在当地还属于这个推广过程中,但是我觉得茶膏这种形态是超越茶类的,它是很容易被现在的社会所接受的,也是未来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千年云茶香满华夏:云南省茶叶产业锻造创新品牌之路


千年云茶香满华夏:云南省茶叶产业锻造创新品牌之路

【新理念·名品牌】

聆听着千年马帮的铃铛回音,来到茶马古道的源头云南省普洱市。如今的普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普洱茶生产基地,一个个普洱茶叶品牌正在树立。

目前,普洱市已取得有机认证的茶园面积达5.7万亩,通过认证,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产品售价明显提高。在普洱祖祥高山茶园,记者看到翠绿的茶叶叶片上遍布白色的蜘蛛网,茶树下土鸡四处出没寻食,验证着茶园的原生态和安全性。普洱祖祥高山茶园公司董事长董祖祥介绍,为了保证有机茶的品质,祖祥高山茶园只用农家肥,通过灯光粘板、鸡、蜘蛛来杀灭虫害。“因为不用农药,有机茶园的产量要比普通茶园低1/3。但我要坚持搞有机茶,因为这是我们的品牌,也是茶叶发展方向。”董祖祥说。

云南一些茶叶企业走出了传统作坊粗放型制茶的模式,向现代化企业转型,茶叶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普洱市木乃河工业园茶祖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艳新介绍,茶祖茶业利用太阳能制作普洱茶,建成国内目前唯一的无烟普洱茶生产厂,真正将普洱茶制作推向现代化、科技化。

“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做速溶普洱茶的企业,现在还要把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卢念东说。该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机构合作,成立了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普洱茶分中心。目前帝泊洱已获批或被受理专利118件,先后获得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的有机认证。

“普洱茶的品牌价值有55.7亿元,但云南多数茶叶企业的品牌意识比较薄弱,普遍存在散、小、乱、弱的问题。”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直言云南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他认为云南应该从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高度来集中打造普洱茶和滇红两大品牌。

“质量标准体系是树立云南茶叶品牌的基础和保障,但目前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处长张戟认为,要尽快建立云南茶叶品牌认定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云南茶叶品牌的发展。

云南许多茶叶产区采取联手抱团、统一标准的办法来做强品牌。普洱市2016年以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为契机,建立景迈山茶企业诚信联盟,打造景迈山古茶林品牌。在临沧市凤庆县,出口红茶数十年的滇红集团具有较完善的国际标准体系,滇红标准已成为滇红茶品牌和质量的重要保障。(光明报记者张勇任维东)

梧州:千年六堡茶 香飘致富路


梧州:千年六堡茶香飘致富路

从梧州市中心出发,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翻越288个弯道,便来到了苍梧县六堡镇。

“南方有嘉木,香茗出苍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六堡茶正是原产于六堡镇,当地大多数农户祖祖辈辈靠种茶为生。然而,传统种植六堡茶的方式规模小、产量低,难以带动农户增收。

近年来,梧州以打造百亿元产值茶产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在此背景下,六堡镇打出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茶旅牌”,并于2017年获评“全国特色小镇”。

如今,六堡镇已吸引来自深圳、北京的10多家企业入驻投资,今年计划投资3亿元发展六堡茶产业与六堡特色小镇。“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其实就是推动六堡镇实现乡村振兴。现在六堡茶产业链已逐步形成,对于未来我们很有信心。”六堡镇党委书记张浚铭说。

创新发展模式农户抱团发展茶叶收购价上涨15%

每天一大早,郑爱英和郑爱花姐妹便会“扎”进茶山,翻土除草。“一天做下来有200块钱收入呢!”郑爱英乐呵地说。不久后,在她们劳作的地方,一个种植面积达3000亩的生态茶叶公园将诞生。

近年来,六堡镇着力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加快建设标准茶园,推进产业富农和茶旅融合,该县成立茶产业发展局及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土地应用开发、融资和品牌打造。

“我们将农户集中起来抱团发展,以此实现茶叶标准化种植和集中销售,在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掌握定价话语权。如今,农民的茶叶收购价格平均上涨了15%,达到180至200元一斤。”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黄位明说。

目前,六堡镇共有1.8万多人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黄位明介绍,六堡镇有农村合作社40多家,吸纳贫困户种茶摘茶,从事开茶梯、除草等劳作。公司主要和农村合作社合作,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新六堡茶产业发展。

近两年来,随着六堡镇茶产业链如火如荼地发展,当地农户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张浚铭算了一笔账:六堡全镇居民2016年12月在农村信用社存款总额为1.6亿元,2017年12月达到2.03亿元,一年增加了6000多万元。

像六堡镇这样的农业示范区,在梧州市已经普遍推广。2014年来,梧州市共获认定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7个,引进经营主体272个带动农户29967户,其中贫困户9210户,经营总收入25.56亿元,39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梧州市副市长徐文伟表示,要扎实推进全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产业扶贫、农业招商引资等工作,把“产业富民”落到实处。

打造全产业链“接二连三”的六堡茶新布局

“2016年,是铆足干劲、里程碑式的一年。”那年,张浚铭来到了六堡镇,见证并参与了六堡镇的快速发展。

“目前六堡茶产业还没发展成为创税创利的支柱产业。”张浚铭分析称,这是因为六堡茶产业仍处于较初级的发展阶段,产品标准、质量尚未统一,品牌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我们希望以茶叶种植为基础,带动仓储、加工、物流和商贸旅游等二、三产业发展,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驻,形成全产业链。”张浚铭形象地把这一布局形容为“接二连三”。

为把六堡镇茶产业做大做强,当地已规划建设茶叶集散区、功能服务区、加工配套区、生活配套区等四大服务区。

如今,六堡茶集中加工区已基本建成,苍梧六堡茶产业化集中加工区、产业园区景观中心酒店、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建设当中,连接六堡镇的苍梧梨埠至昭平马江的G355国道正在建设,计划明年建成通车。

同时,当地结合六堡茶存放时间越长,价值越高的特点,延伸发展出“茶银行”这一类似仓储集散中心的金融产品,其借鉴期货贸易模式,将新采摘的茶叶处理后进行仓储,待其升值后再卖出。“一般来说,六堡茶每存放一年,价格会增长20%。”张浚铭介绍,六堡镇计划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更多金融产品。

梧州市农委副主任林英介绍,为更好促进六堡茶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梧州市还专门成立了茶叶办树立企业供货品牌,并通过大型茶业集团公司引领带动,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目前,梧州六堡茶种植面积已达到8.8万亩,产量约1.35万吨,产值14亿元。

深挖文化资源“茶船古道”再起航开拓东盟市场

对于普洱茶“茶马古道”很多人耳熟能详,而六堡茶的“茶船古道”却长期湮没在历史中。据史料记载,过去六堡茶正是从六堡镇出发,经东安江,走贺江,入西江,直达广州,最后销往南洋和世界各地。

如今,六堡茶特色小镇已吸引飞尚集团、千山茶仓等10多家企业入驻投资,并计划重走“茶船古道”,继续开辟东盟市场,深挖旅游文化资源,预计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全县茶产业发展面积达1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达30亿元。

“现代农业只是一个模式,生态农业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林英介绍,六堡镇其实是梧州探索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本。深度挖掘乡土文化,梧州万秀区发展“红色旅游”,蒙山县长坪村“水韵瑶寨”,藤县象棋镇道家村创建石表山旅游景区,往绿色、优质、生态、健康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下好“乡村振兴”这盘棋,梧州还有更长远的打算。除了依托荔枝、沙糖桔等特色农产品发展现代化农业外,梧州计划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加工业和服务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等。以蜂产业为基础,梧州规划有4个“蜂情特色小镇”,100个蜜意小村。

在梧州市美丽乡村办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廖冰看来,只有农民参与和主导的乡村振兴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离开了农民,即使将乡村建设成花园,那也只是增加了一个旅游景点。

“打造百亿元茶产业有个过程,特别是市场培育阶段。目前,苍梧县与深圳飞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投入30亿元打造六堡特色小镇。我们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梧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张远说。

开拓粤港澳“朋友圈”

梧州奏响“东融”序曲

“现在,我每周乘高铁往返梧州与佛山,连列车时刻表我都烂熟于心了。”自公司入驻梧州藤县以来,广西新舵陶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根铨便开始了长达9年的“双城”生活。与他相比,广西锂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王娟尚属“新人”。今年3月,锂霸新能源产业基地在梧州投产,王娟的梧州深圳“双城”生活由此开启。

梧州是广西“东大门”,每天往粤港澳大湾区方向的高铁多达70对。便利的交通,使得梧州与珠三角之间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交互变得更为密切。梧州逐步成为吸引粤港澳产业转移的“磁场”。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正如火如荼建设中。为抢抓机遇,梧州的发展战略也由“向东”变为“东融”。

“向为融之本,心向而身作,承接而配套,同盟而共赢!”梧州市副市长徐文伟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梧州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等合作平台加强产业合作,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粤港澳“朋友圈”,探索合作共赢、利益共享新模式。

市场先行产业转移六成来自粤港澳

距离藤县高铁站仅3公里,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正成为越来越多佛企产能转移的目的地。

早在2008年,广东提出要“腾笼换鸟”,推进产业转移,梧州便“嗅”到了这一机遇。“藤县有着丰富的陶瓷生产原材料,那时已经有很多佛山陶瓷企业从这里购买原材料。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佛山陶瓷企业引进来呢?”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李勇辉说。

从瑞远陶瓷、金舵陶瓷,到欧神诺、蒙娜丽莎,经过9年的发展,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已从一片荒山变为拥有21家陶瓷企业、工业总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园区,被当地媒体称为“南国新陶都”。

随着陶瓷产业的集聚与壮大,相关配套企业也陆续进驻园区。“科达机电目前也已经入驻,年底营业。釉料研发企业也同步进来,年底之前已对接2家。”李勇辉表示,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下一步目标,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将坚持走提档升级之路,把招商重点放在引进知名陶瓷企业上,以带动整个园区发展。

梧州连三江通两广,是广西与珠三角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生产要素以及相似的文化,使得越来越多企业从粤港澳地区转移至梧州。

据不完全统计,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60%来自粤港澳地区,其中不锈钢、陶瓷产业完全由广东地区转移过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机制创新打造跨省合作试验田

随着广东、广西市场交流日益频繁,两省区开始探索推进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2014年10月,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启动建设,面积140平方公里,广东、广西各70平方公里,成为中国唯一的横跨东西部省际流域合作试验区。

“到2030年,试验区要达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工业产值3000亿元以上!”在试验区规划展示厅内,硕大的标语抒发着这座城市的豪情壮志。“试验区肩负改革使命,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志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探索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探索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新机制。”徐文伟说。

历经3年努力,试验区“开疆拓土”、运行管理架构建立等任务圆满完成。试验区在两省区协调下,肇庆、梧州两市共同派员负责具体建设、管理,已经建立了两省区联席会议、肇梧市长联席会议、试验区管委会和开发建设公司四层管理运营架构,跨省合作机制创新初步取得成果。

机制创新带动下,试验区招商引资呈现出良好势头。徐文伟介绍,截至今年4月,试验区入驻重点企业达到338家,中兴、比亚迪、大华、国光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进驻试验区,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同时,试验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2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0亿元,两项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我们‘三年打基础’的阶段性目标已基本实现。”他说。

“东融”战略拟携手佛山探索开展“飞地经济”

“梧州与广东的合作,比自治区内其他城市更为密切。而广东各地市中,梧州与佛山的合作最为紧密。”梧州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市驻广东的招商办事处就设在佛山。就在记者调研期间,多个佛山政企代表团正在梧州考察调研,洽谈合作。

在梧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向东”一词颇为关键。早在“十二五”期间,梧州便提出并践行“向东”,且成效显著。2011年以来,梧州先后与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年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共商粤桂合作项目和事项。7年来,肇梧、梧云、梧佛、广梧、梧茂共同推进183项重点合作的项目和事项,总投资2093亿元。

今年6月5日至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赴梧州调研并提出,梧州区位条件好,历史底蕴深厚。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东融”,全面对接大湾区,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经济带,建好广西东大门。

从“向东”到“东融”,一字之差的背后,是梧州深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决心。

下一步梧州将如何加强与粤港澳地区的合作?徐文伟表示,接下来梧州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西经济带等合作平台,继续加强产业合作。

聚焦佛山,梧州将深化与佛山陶瓷产业、家具产业的合作,并共同开发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推动梧州特色农副产品打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此外,制造业是推动梧州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双方将探索开展“飞地经济”模式,达成制造业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实现产业利益共享。

816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目前,梧州861个行政村均制定了村级经济发展计划(2017—2018年),其中655个行政村发展或引进了1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31个行政村建有电子商务服务点,建成816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39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330家企业入驻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3年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2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0亿元。目前,入驻试验区的企业达到330家(其中广西方270家),年工业总产值200多亿元(其中广西方155亿元),中兴通讯、国光电子、大华企业等一批知名企业已落户试验区

183项重点合作项目

2011年,梧州先后与肇庆、云浮、佛山、广州、茂名等城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基础设施、产业、旅游、环保等方面开展合作。7年来,肇梧、梧云、梧佛、广梧、梧茂共同推进183项重点合作的项目和事项,总投资2093亿元

60%产业转移项目来自粤港澳地区

梧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60%来自粤港澳地区,其中不锈钢、陶瓷产业完全由广东地区转移过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不锈钢产业力争实现年产值超1000亿元

“十三五”时期,梧州将重点发展不锈钢下游产业,力争实现年产300万吨不锈钢上中游(冷轧带钢、高速线材和不锈钢管)及150万吨不锈钢下游(制品)的产业规模,把梧州不锈钢产业打造成年产值超1000亿元、利税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一)


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一)

一百年来,六堡茶几经兴衰起落,最鼎盛时几乎六堡乡里家家做茶,年产数十万斤,日本侵华期间,千里茶园荒芜,民生维艰。六堡茶的百年历史见证了中国近代茶业发展的曲折与艰辛,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第一回广信梧州饮茶源远流长

梧州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赵佗建南越国。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东广州),独据岭南,又建苍梧王国,封其族弟赵光为苍梧王。“高后五年,佗以其族赵光为苍梧王,治广信”。

赵佗的弟弟赵光即位后,便开始着手兴建王城,取“苍梧”(亦写作仓吾)族之名,称“苍梧王城”。岭南文化至汉代开始崛起,广信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一度成为岭南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中心。

在陆羽引用的《桐君录》“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辈”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西汉乃至更早的时候,岭南、两广人民就已经有了喝茶的习惯,也有了以茶奉客的习俗。只是当时的喝茶方式不是我们现在的泡饮法。

《晋书》中有“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的记载,《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就是说当时是将茶叶煮着来喝,《桐君录》更注明加入一些姜桂香料。?(máo)指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而这种“加以香?辈”(加入香菜配料)做法,在现在梧州周边县市的“打油茶”流传下来的做法中,还可以依稀追溯当年的“吃”茶“烹”茶之法。第二回客来奉茶最早崇茶之风

据大量史料显示,喝茶之风是最先由名流士绅阶层兴起,并逐步向社会各个阶层普及的。而且,这种崇尚饮茶之风,最先是由南方开始的,之后渐渐向北方影响。有学者研究,在西晋衣冠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建康(南京)成为当时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建康的上层社会崇茶之风才渐渐开始盛行。

而早在两汉、三国时期,在当时作为“岭南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中心”的古广信梧州,受中原战争影响甚少,乃名流雅士经学家等汇聚之地,饮茶之风兴盛,甚至已经向社会各个阶层渗透,进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形成“客来奉茶”的习俗。

而且,茶叶原产南方,岭南利于种植,资源丰富,较易获得。可以推测,岭南地区特别是当时的岭南名郡———古广信梧州估计是全国最早流行喝茶的地方之一,并且,“客来先设”的接待客人的奉茶的做法也远远领先于中原地区。因此,《桐君录》中方会在此重重的写上一笔。第三回战前盛况家家户户产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港、澳、南洋久负盛名的六堡茶一直以来得到华人华侨的推崇,非常畅销。而且水路运输畅顺,运输费用低廉,主销区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较和平安定,因此六堡茶的发展很快,在六堡乃至周边地区,种植面积非常大,产量很高。

据六堡镇老茶人陈振东回忆:“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人人都做茶。”而且,老人还说当时流传有这么个说法,说要分辨一个人是不是六堡人非常容易,只要看看他的脚,“脚黑”的一定是六堡人了。陈振东老人接着解释,说由于当时家家户户都做茶,以前的工艺做茶的时候,用锅杀青之后,要揉捻,那时多用脚踩搓揉,由于茶叶汁液的浸染,久而久之便人人“黑脚”了。据资料显示:《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就其六堡一区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1926~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从这个记载上,我们可以想像出当年的产茶盛况。

据六堡镇87岁的老茶人李旭秋回忆,其实,当时产茶制茶的多是农户,收茶的多是商户茶庄,很是分散,缺乏准确的统计,很多小茶庄看到有利可图,都在开秤收茶。估计真正的产销数量可能还不止呢,老人说,有说最多那年是收茶80多万斤。

据《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为最。六堡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六堡乡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第四回规模空前漫山遍野茶园

六堡87岁老茶人李旭秋回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六堡里面很多人种茶,漫山遍野都是茶园。即使是三几个人一户的小户人家,往往也会种有相当的茶树,产不少茶。当年,六堡的几个茶乡里,家家户户种茶做茶,景象非常壮观。老人回忆,那时候,要揉捻的茶青量很大,大都是用脚踩揉的。一般是攀扶着门头或廊道的一根横木,用脚踩揉茶青。老人说,那时候,几乎每家之中都可看到有这种的横杆、茶灶和其他制茶工具。说起那时候的踩茶工艺,老人还津津乐道说,说那时候踩茶还是很讲功夫的,有技术的茶农大大一堆的茶青可以揉踩成为很大很圆的一团,不会散开。

沱茶:下关风吹 茶香百年


沱茶:下关风吹茶香百年

正宗的白族三道茶的“头道茶”一定离不开下关沱茶,浓郁的茶水带来的“苦味”能让人深刻地体味到“苦尽甘来”的滋味。而在白族人们生活中,下关沱茶更是招待贵客、婚嫁大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礼品。

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年沱茶出下关

下关并不产茶,可作为云南主要的茶叶集散地,大理市下关汇集了来自云南省内各地最好的制茶原料,所以,这里才诞生了采用多种云南优质大叶种晒青茶作为下关沱茶原料的沱茶制作工艺。这仅仅只是下关能生产出优质沱茶的重要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一年四季吹拂不绝的“下关风”还为下关制茶中的干燥环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因此1941年下关茶厂的前身“康茶厂”选址时,还特意将茶厂建在了下关一个称为“江风寺”的风口上。

把紧压的沱茶拿在手里细细端详,听听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企划主管李其康讲解它的制作工艺,才知道沱茶真的很不简单:仅制作工艺而言,手工揉制茶叶至今依旧是下关沱茶的核心环节,手工揉制出的沱茶外形精妙绝伦,非常独特,而且具有“层次分明”的重要特点。再来细细品味下关沱茶,滋味醇厚、浓郁,且经久耐泡,往往一壶茶续上七、八泡水,依旧能品味到沱茶的醇厚口感。

作为支撑整个沱茶茶型的“底茶”,沱茶的底茶选用了味道浓郁的毛茶原料制作。而位于中间的“二盖”则选用了略比“底茶”鲜嫩的春尖茶;整个沱茶表层“头盖”,选用的则是最为鲜嫩、品相最好的“白毛尖”制成。

李其康自1968年进入下关茶厂从事沱茶生产以及企业茶文化工作已经足足43年了,见证下关沱茶发展的他专注茶文化研究的同时,还参与了下关沱茶技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工作,他与下关沱茶早已有了深厚的缘分和感情。

“下关风”吹出的茶香

喜欢云南普洱茶的人一定不会对“下关沱茶”这个品牌感到陌生。这个出自大理市下关的普洱茶传统制作技艺至今已有109年的历史,从1902年始创至今,这个“窝窝头”模样的沱茶,依旧保持着手工揉制成型的传统制作方法,而这也是至今机器无法替代的传统技艺。

还没走进位于大理市下关镇建设西路13号的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能闻到一股沁人肺腑的茶香。要知道,大理下关可是和新疆喀什齐名的“风城”,从制茶工艺上来说,这可是任何地方也难以比拟的条件。千百年来著名的“下关风”穿城而过,正是得益于此,1941年云南省下关茶厂最终选址下关。绵绵不断的下关风带走了茶叶中的水分,也将著名的“下关沱茶”茶香吹向了世界。

大理下关,位于著名的“茶马古道”与“蜀身毒道”的交汇处。历史上,下关一直作为滇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从产地运来的茶叶在下关都要经过检选及加工后又分路运出,而这里更是云南普洱茶销往西藏的必经之路。千百年来,大理白族人发挥出自己对各种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作用: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将白族优秀文化融入其中,创造出了属于大理独特的文化,这其中,就包括颇具传奇的下关沱茶。

清代咸丰年间,云南茶叶集散地逐渐从滇南转移到了交通方便和工商、手工业更为便利、发达的大理下关。得益于此,下关汇聚了各种云南各种优质茶叶。当地白族“喜洲商帮”在吸收这些优质普洱茶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将各种制茶工艺、文化相互融合,研制出了沱茶“窝窝头”独特的形状。

玲珑“窝窝头”:茶马古道的特殊记忆

曾几何时,马铃悠悠响起时,就代表着马帮正往来于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上。从大理带上货物穿过茶马古道去西藏,单程最快也要80多天,一个马帮往返大理和西藏之间一趟至少也得花上半年时间。云南出产的普洱茶,经过一路颠簸和反复的装卸货物,运抵西藏时总会出现大量的损耗。

随着茶市西移,1902年,下关“永昌祥”等几个商号对传统普洱茶形状做了一定的改进,率先研制出了形状独特的“沱茶”,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普洱茶运输途中的损耗及淋雨变质等问题。

“沱茶利用巧妙的设计,可以说走出了云南制茶发展历史上关健的一大步。制作工艺的改进,极大地推动了茶马古道的茶叶交易,这是下关沱茶为茶马古道做出的巨大贡献。”李其康说。这些被白族人称为“沱茶”的紧压茶有着极其独特的造型--犹如一个用茶叶紧紧压成的“窝窝头”,精巧而玲珑。

造型独特而小巧的紧压茶,比起传统的团茶来说更小巧和便于运输;中空的形状不但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同时又充分考虑到了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使传统的团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能有效地促进沱茶在运输途中缓慢地自然发酵,不但有效地避免长途运输中风雨等造成的茶叶发霉问题,也为沱茶长期贮藏提供了可能。

“沱茶借鉴了云南景谷‘姑娘茶’的模样,让茶体具有了更强的抗压性,我曾尝试单脚站立在一个沱茶上,70公斤的体重落在沱茶上,沱茶依旧完好无损。”李其康说。

“沱茶”二字是汉字记录的白族语,白族人称沱茶为“tuazao”,“tua”意为用模具托出来的东西,有别于散茶,指的是“用模具压出的紧压茶”。又因茶叶要用水来冲泡,故雅化为用三点水旁的“沱”字,就写成了今天的“沱茶”二字。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张锡禄做出了他的解释。

下关沱茶历史

1902年下关沱茶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已有一百零九年的历史。

1941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和蒙藏委员会合资兴办“康藏茶厂”,1948年4月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新康藏茶厂”。1950年4月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下关新康藏茶厂”,后又相继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下关茶厂”、“云南省下关茶厂”。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五)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五)

第二十一回价格倒挂收购政策失误

老茶人陈振东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堡茶衰落的另一重要个原因是由于当时的茶叶收购价格偏低,农民比对后觉得种植茶叶‘?掂’,所以一年一年慢慢把茶园荒弃。”

曾经有人在1953~1955年对六堡茶进行了成本调查,每50千克(当时流行的计量,100斤称之为一担)六堡茶的生产成本为28~36元,而1955年收购价格仅25元,低于生产成本11元,也就是说,种一担茶亏11元,种茶制茶越多,就越亏。最低的时候,茶价竟跌到了18元一担(50千克)的收购价,过低的收购价,严重地挫伤了茶农种茶制茶的积极性。

据了解,当年的收购政策还侧重于烘青绿茶的收购,而且在价格上予以倾斜。资料显示:1954年以后,六堡茶便统一制定了收购等级和收购价格,由各个供销部门统一收购。但是,六堡茶的收购价格比同等级的烘青绿茶(不经后发酵工艺)收购价格还低,所以有不少原产六堡茶的地区干脆直接做烘青绿茶,茶农们省去一道后发酵的工序,减少了麻烦,还节省了制茶的时间。这种做法,客观上导致了茶农纷纷不再用六堡茶传统后发酵工艺生产的地道六堡茶,传统工艺受到严重冲击。

当年执行的这些不利于发展传统六堡茶的收购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被人们所总结出的“加工粗制滥造,传统风味消失”等几个六堡茶衰落的因素,并最终导致六堡茶在港、澳以及出口市场的衰落。

六堡茶与烘青茶的国家收购价

当年水力带动的木制揉捻机(当地人们也称“磨茶机”)陈列在梧州市鸳江丽港侧六堡茶美食长廊中。

资料显示当年两种茶的收购价格差异:

广西1950~1980年

六堡茶与烘青茶的国家收购价(中准价)

年度六堡茶价格烘青茶价格

(元/50千克)(元/50千克)

1950 30.3034.00

1960 48.0058.00

1970 75.0085.00

1980 106.00 114.00

一直以来,六堡茶收购价比烘青茶低7.5%~20%。

苍梧县1955~1961年六堡茶收购价(元/50千克)

年 度19551956 19571958 1959 1960 1961

收购价25.00 21.00 28.50 24.30 18.0022.00 24.00

1954~1960年六堡乡(后改公社)茶叶产量统计

(按这个数据,1955~1956年较高产。最高产年为1956年,50万斤多,到1961年开始锐减)

年度1954 1955 195619571958 1959 1960

产量(吨)174.1 212.8 254.2 131.95 112.2 150.95 75.00

第二十二回摒弃传统名茶元气大伤

据了解,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下,六堡茶的生产每年虽然是保持一定的产销数量,但传统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很多消费者反映,生产出来的六堡茶质量难以保证,也渐渐失去了原有工艺特有传统风味。

导致六堡茶产销停滞的原因有很多,出口主销区政治、经济因素、人们消费口味的变化、其他品种茶如普洱茶对市场的冲击等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在当时的公社化或大队集体的茶场、茶厂,茶农不再有当年的积极性,在茶园护理、传统开发、工艺研究、质量把关等多方面都渐渐流于形式。曾经传统驰名粤港澳的名茶六堡茶,老人们觉得其“变了味”、“没有了以前的味道了”。

说起工艺的变化,六堡镇一位老茶人说,六堡茶的工艺从最初的茶农加工,到后来分初制和精制,再后来诞生出沤堆工艺,直接通过工艺做出“陈”、“红”的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粤港的消费习惯,受到欢迎。但或许正是这种工艺的演变,渐渐地偏离了原来的传统口味而渐渐失去市场,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老茶人的回忆中,经过困难时期后,元气大伤的六堡茶种植和生产依然承担起“出口创汇”的重任,不过,其竞争优势往往更多是“曾经驰名的名茶”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了。据陈振东老人回忆,在大约1974年~1975年左右,以及之后的几年,曾经大搞梯级茶园,也曾经努力想把六堡茶重新“做起来”、重振昔日雄风,但茶农们依然缺乏种茶制茶的积极性,谁也不去操心这些,最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渐趋衰落。

第二十三回岁月蹉跎产业停滞不前

据资料显示,在1981年,云南销往香港普洱茶500吨,四川销往香港普洱茶650吨。整个广西的六堡茶却由原来年销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据老茶人回忆,在1983~1984年更是走向一个大的衰落。当地人们渐渐对放弃种茶制茶。

到1989~1990年左右,更有部分用茶场来种植湿地松。“拿这些茶园茶场来种湿地松,真是太可惜了!”陈振东老人说起这事,还是这样的激动,“湿地松长高了之后,下面茶树的光照少了,雾水也少了,其发达的根系和一同生长的蕨类荒草更夺取了茶树的养分,茶树的生长会受很大影响,甚至枯死。”

陈振东老人说起,在现在这些曾经做过茶场的山上,依然可以在湿地松的下面可以找到一些“老茶头”(作者注:当地指老茶树根),有些掩盖在杂草枯叶中,假如把周边的湿地松铲去,重新翻整土地,施肥管理,或许还有部分“老茶头”能重新长起来呢。老人还说,这样的做法叫“代艾更新”。但据笔者了解到,要让昔日数千亩的茶园,全面“更新”或种植还牵涉到很多问题,并非容易。但笔者认为,只要整个六堡产业都认识到“六堡茶”这个历史名茶这个品牌价值,同心协力,六堡茶一定会重现甚至是超越当年的辉煌的。

改革开放后,重新调动起茶农的积极性,六堡茶又渐渐开始萌发出新的生机。在21世纪初,六堡茶,这个久负盛名、历尽沧桑的传统名茶也翻开了兴盛的一页。

第二十四回继承传统抓住发展机遇

与香港茶友陈生谈起六堡茶,他说,他阿叔以前很喜欢喝茶,六堡茶是其中一种。自小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喝茶。他记得他叔叔曾经说过,以前,靓的六堡茶在香港是很“矜贵”的,比之普洱和其他粗茶,算是较有档次的。在十年前(他叔叔去世前)说起,曾说现在这个六堡茶,说跟以前不同了,原来的六堡茶不是这个味道的。陈生说,他现在喝六堡茶,不知是喝的茶不好,还是普遍整个工艺问题,或者是后期陈化不足的问题,确实喝不到当年叔叔存留那种六堡茶的味道。他希望今后真能再重新喝到传统工艺和风味的六堡茶,让六堡茶重现当年的辉煌。

说到这近一百年来六堡茶的几度盛衰,六堡老茶人李旭秋很是感慨,他说,他今年89岁了,见证了六堡茶的几度兴衰沉浮,茶的兴衰与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状况关系密切,也应了那句话说“盛世兴茶”。现在人们生活安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正是振兴六堡茶的大好时机。要重振六堡茶昔日雄风,要抓住现在这个机遇,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一位经营茶庄的茶友说,经过近年快速的发展,现在梧州六堡茶已经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重振六堡茶昔日的辉煌有了很好的基础。他说,发展六堡茶,除了营销方面渠道拓展外,我们还需要对六堡茶的历史、工艺加以研究,特别是对六堡茶从前的传统工艺的发掘整理。六堡茶从前曾有这么辉煌的时刻,获得粤港澳乃至南洋市场的广泛认可,是与其特有的工艺和风味分不开的。我们现在还能否做出这样的工艺?我们现在的六堡茶与当年驰名远近的六堡茶差异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完)

后记

为了写这篇六堡茶百年历史的文章,笔者曾先后几次到六堡镇采访,走访当地的老茶人,了解到很多关于六堡茶的轶闻和掌故,找到很多第一手的资料,每次都有不少的收获。而且,每次的采访,都让笔者从中学到更多关于六堡茶的知识。六堡茶悠久而深厚历史文化和六堡人的热情,以及六堡人对六堡茶的那份自豪和执著的爱,都让笔者深深地感动。

在此,笔者谨向所有为本文提供资料的茶人、朋友致谢,并祝愿老茶人们健康长寿,祝愿六堡茶产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宜宾茶史:三千年茗香悠远芬芳》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三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