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

八位大咖把脉普洱茶可持续发展

10月1日下午,第九届勐海(国际)茶王节期间,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勐海县茶叶协会、华巨臣展览、浩宇集团共同发起筹办的“勐海普洱茶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勐巴拉雨林小镇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茶产业专家、普洱茶企业及跨行业企业的四方代表齐聚一堂,共论普洱茶可持续发展。论坛现场。

论坛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统领,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茶农增收为目的,旨在探索勐海茶产业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把勐海建成最大、最优、最安全、最生态、最健康的中国普洱茶第一县。江用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发挥勐海普洱茶的优势

勐海的普洱茶不论是在云南,还是在全国,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要做大做强勐海普洱茶产业,需要政府、企业、茶农的共同努力。第一,要保护勐海的生态环境;第二,要加快创新,紧跟市场变化;第三,要用工业化的理念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第四,要拓宽第三产业的功能;第五,要深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产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何青元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用科技服务茶产业

目前勐海的普洱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人才储备不够。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更好地服务云南普洱茶产业,服务企业,加强科技成果的转换。杨文标

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借力茶博会做强茶产业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国茶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茶博会搭建了中国茶业产销对接最优平台,打造了中国茶品牌的孵化平台,持续推动中国茶业电子商务发展、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中国茶叶附加值的提高,茶博会还为金融资本与茶企合作搭建了平台,推动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促进行业自律和茶农致富增收。未来,华巨臣将继续研究探索茶+会展经济的诸多可能,全力打造以深圳茶博会为中心,布局全国的茶业大联展。李昆营

云南浩宇集团董事长突出勐海茶文化特色

勐海的普洱茶资源极其宝贵,需要结合当地各个方面的资源,整体推广,突出勐海的茶文化特色。

如今,勐海勐巴拉雨林小镇贯彻普洱茶产业升级模式,以勐巴拉现有强大配套为基础,营造普洱茶主题园区,整合金融、保险、银行、物流、仓储、电商交易等战略合作伙伴,优化普洱茶产业链,为茶农、茶厂、茶商、茶客提供服务,提升普洱茶的产品竞争力,拉动勐海旅游品质提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陈柳滨

陈升号茶业总经理茶与金融有机融合

我国的茶历史悠久,但真正形成商业市场的时间并不久。在如今的新零售模式下,茶企应该尝试多元化发展。陈升号紧跟市场,于2016年自主研发了专门为陈升号普洱茶爱好者量身定制的满足其获取资讯和线上购销需求的软件——陈升宝,支持查看市场行情、普洱资讯、供求信息、价格走势、成交总量、发布、购买、支付、预约产品入库和提货、物流查询等在线功能,是茶友交流、学习、买卖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虽然从研发到投入使用,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整体运行情况良好,目前1手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了3个多亿。接下来,陈升号将继续探索尝试,更好地融合茶与金融,服务市场。田军

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发展茶旅要突出个性

茶+旅游不是一个新话题,现在虽然很多地方都在轰轰烈烈地发展茶旅,但很多地方都是前篇一律,没有个性。勐海要发展好茶旅,一定要找好勐海画像。第一可以依托西双版纳的大旅游资源,第二可以依托古茶山的资源,第三要利用好多元化的民族和多样化的茶俗,第四可以宣传勐海恒春的天气资源。总之,做好旅游不需要追求面面俱到,只要有特色,就会吸引人。杨加龙

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做强做大勐海普洱茶市场

只有过硬的产品,值得信赖的品牌,才能赢得市场。

在机械化制茶的今天,雨林依然坚持手工制茶。机器没法把每一种古树茶的精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为了做最好的古树茶,雨林选择了用最笨的手工制茶。视原料为生命,从源头收集鲜叶、严控鲜叶标准,每一个茶农都是雨林的“第一车间”经理。过硬的产品质量让雨林古树茶在传统市场声名鹊起,在传统市场之外,雨林有意识的将品牌进行年轻化、简单化。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全面升级、多元化营销、倡导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喜欢。刘畅义

金融专家大数据助力茶产业升级

互联网时代,茶行业面临着爱茶人越来越多,但懂茶人少、茶品牌亟待建设的问题,大数据的介入或成为茶文化传播与茶品牌建设的突破口。我国目前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已经很成熟了,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消费者需求,更准确提供产品。要实现对茶行业的升级创新,就必然需要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借助互联网的新手段,实现茶商到消费者的最短销售通路打通,改变茶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偏差,追踪消费者的决策路径,打造大品牌、传播茶文化。

cY260.com编辑推荐

福鼎白茶生态茶园基地、促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福鼎白茶主产区点头镇致力于生态茶园基地建设,通过实施立体复合栽培,人为地创造多物种并存的良好生态环境,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促进茶叶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茶园。

近日,笔者在点头镇翁溪村的纪生缘(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态茶园基地看到,员工们正在茶园周围或梯壁上挖穴种植桂花树、玉兰树等林木,一派繁忙。

纪生缘(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纪相炳介绍,纪生缘已在2012年就开始着手生态茶园建设,此次纪生缘生态茶园基地主要在茶园山头、上风口、园周种植防护林以及在茶园内的行道两旁种植桂花、玉兰等花卉和常绿行道树,目前已在茶园内种植桂花2000株,樱花600株,桃花300株以及多种常绿树木。生态茶园基地正一步步实现着“头戴帽、腰缠带、脚穿鞋”的生态模式。

据了解,人工复合生态茶园是以茶为主,立体种植,多物种组合,一般按“林--茶—草”的主体种植模式,在茶园内纵横交错种植高大乔木为茶树遮阴,改善茶园的生态条件,使之有利茶树生长,同时也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构建“茶林相间、茶草共生”格局,使生物群落保持最大的稳定性;林茶间作还能净化空气,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

目前,点头镇茶区的大部分茶园大部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发,沿袭纯茶树的平面式茶园,茶园结构不够合理,从山顶到山脚,从一个山头到另一山头,整片开垦植茶,这种单调的种植模式,缺乏防护林、行道树和遮荫树绿化,极少形成“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良好布局,使茶树生境脆弱,影响着茶园乃至整个茶区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福鼎白茶的优良品质和独特保健药理功效逐渐为人们所认知,人们对茶叶品质追求也不断提升,茶企业敏锐地认识到优质无污染的产品可提高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思想上转变提升修复生态与经济效益提升的辩证关系,认识到茶园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实施茶园区域的立体种植,改善生态环境,茶园通过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建立生态茶园,不但改善茶园小气候和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危害,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同时还可使茶园向观光型、休闲型、农业示范型方向发展,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

截止目前,点头镇的天丰源、芳茗、吾要、天天品等茶企业共建立生态茶园基地十余个,完成生态茶园建设7600多亩,种植覆阴树达十万多株。

普洱茶的八大功效


普洱茶的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中医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又由于普洱茶经历了生茶到熟茶的转变过程,其生茶具有祛风解表、清头目等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气、利水、通便等沉降功效。故普洱一直被誉为一种攻补兼备的良药。普洱茶自古以来,除了解渴、品茗之外,更有消食减肥及去病的功效。普洱茶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港澳、韩国、台湾、南洋等地,皆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瘦身茶之良饮神品美称。

普洱茶功效的现代研究共列术这20项,即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降压、搞衰老、抗癌、降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抗辐射、兴奋中枢神经、利尿、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灭菌、预防便秘、解酒及其它、部分功效是与中枢有关,如兴奋中枢神经与少睡有关、利尿与排毒有关等。下面主要简术茶叶中主要物质所产生的普洱茶八大功效的作用和机理:

普洱茶的功效一。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茶多酚明显抑制体内胆固醇、甘油三脂(均为血脂主要成分)含量的上升,并能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还能发送毛细血管壁的弹性,因此,对防治动脉粥硬化、高血压及肥胖都具有重要作用。肥壮病大都是因人体代谢失调、过多积累所引起。普洱茶的减肥功效是由于茶多酚、叶绿素、维生素C等我种有效成人的综合作用。茶多酚能去脂解油腻、叶绿素能阻碍胆固醇的消化和吸收,维生素C有促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因而喝普洱茶可以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降脂(又称降血脂),是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治高血脂(或称高脂血症)。由于肥胖病往往同时引起胆固醇的升高,所以普洱茶的减肥作用同样对降脂有效。普洱茶中的茶多酚不仅能去脂肪而且还具有明显地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抑制动脉壁硬化的防治。楼福庆教授等研究表明,茶色素(儿茶素氧化而成)具有显著的抗血凝、促进纤溶、防止血小板的粘附聚焦及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作用

普洱茶的功效二。防治冠心病的功效: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以饮普洱茶对防治冠心病有效。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普洱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普洱茶的降为2.3%,常喝普洱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普洱茶的功效三。降高血压的功效:高血压指收缩压或扩张压增高,超过正常水平。动脉硬化不但导致冠心病,与高血压关系也十分密切。降压、即降低血压。普洱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都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成分。尤其茶多酚发病毛细血管的功能及儿茶素类化全物和茶黄素对血管紧张素I转化的活性明显抑制作用等,都能直接降低血压。

普洱茶的功效四。抗衰老的功效:人休中脂质过氧化过程已证明是人体衰老的机制之一,采用一些具有搞氧化作用的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E能延缓衰老。普洱茶中不仅有较多的维生素C与E,而且茶多酚还起重要作用。所日本学者研究:向来被视为抗衰老药的维生素E,其抗氧化作用只有4%,而普洱茶因兼含茶多酚,其抗氧化的效果高过74%,另外,普洱茶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也有一定的搞衰老效能。

普洱茶的功效五。抗癌的功效:普洱茶抗癌是泛指对各种恶性肿瘤的防治作用。我国预防科学院曾对140余种茶叶进行活体内。体外的科学实验、大量数据的显示肯定了普洱茶的抗癌及抗突变作用。主要对人体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具有阻断作用。普洱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儿茶素物质某些能活化导致癌特的酶系,面具还可直接和亲电子最终致癌代谢物起作用,改变其活性,从而减少对原致癌基因的引发和促成,使最终致癌物的数量减少。经大量的人群比较,也证明饮普洱茶都的癌症发病率较低。最新研究显示,中的化学成人还可以使一个在发展癌症过程中的重要分子停止动作。这意味着普洱茶的抗癌能力要比科学家预测的还要强并更加多样化。多粮类则主要是间接地通过增强机休的免疫功能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目的。

普洱茶的功效六。帮助消化的功效:普洱茶中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化合特可以增加消化道的蠕动,因而就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普洱茶的功效七。解酒的功效:普洱茶之解酒功效,因为肝脏在酒精水解过程中需要维生素C作用催化剂。饮普洱茶,可以补充维生素C,有利于酒精在肝脏内解毒。另一方面,普洱茶中咖啡碱的利尿作用,使酒精而处于状态的大脑中枢、因而起到解酒作用。

普洱茶的功效八。利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由于普洱茶中所含的咖啡碱和茶碱通过肾脏的微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以及抑制肾小管水的再吸收等机制,从而起到明显的利尿作用。

普洱茶的三大重要发展阶段


普洱茶的三大重要发展阶段

2018年第21篇《云茶大典》节选。

普洱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晒青茶及其压制的各种紧压茶成为普洱茶。

1938年前,云南只生产晒青茶及各种紧压茶。

1938年起,云南开始生产红茶和炒青绿茶。

1945年起开始生产蒸青绿茶。

1964年起开始生产烘青绿茶。

1973年开始生产渥堆后发酵的普洱茶。

因此,从商周时代起,到1973年长达三千年多年的时间里,云南普洱茶主要是指原产于普洱、西双版纳的晒青茶及其紧压茶,集中在普洱府所在地加工、销售。这种茶叶,经茶马古道马帮的长途运输和存放,历时一年半载,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茶叶缓慢氧化,干茶外形逐渐变成红褐色,汤色变得红艳,滋味回甜,变成人们喜爱饮用的普洱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直到1973年以前,云南致力发展红茶和烘青绿茶,普洱茶很少被提及。这时的普洱茶,通常被称为晒青茶、滇青成品茶和各种边销紧压茶。

第二阶段,用晒青茶渥堆后发酵制成的普洱茶。

1973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自营出口茶叶的业务,根据日本和东南亚、港、澳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在昆明茶厂试制成功了熟普洱茶。这一时期,通常称熟普洱茶为普洱茶,也就是现在有些人认为普洱熟茶才是“真正的普洱茶”的原因。

第三阶段,生普洱和熟普洱并列发展的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香港、台湾存放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经长期自然陈化的普洱茶被发现,普洱茶受到了高度重视。1993年和1994年,相继在昆明、普洱、景洪举办了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第一届普洱茶叶节、西双版纳茶王节。2002年6月在四双版纳景洪市举行“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在全国出现了一股普洱茶热,形成了生普洱、熟普洱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普洱茶成为了大众喜爱的饮品。

普洱茶专家:茶产业发展应融入“大健康”理念


普洱茶专家:茶产业发展应融入“大健康”理念

中新网惠州6月21日电(康孝娟邱宏伟李月嫦李惠敏)中国普洱茶研究首席科学家、云南省普洱市副市长盛军21日在广东惠州学院“东江大讲堂”举办“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学术讲座,他此间表示,中国的茶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没有有效地转化成产业优势,缺乏全球知名的茶企业和茶品牌,对国际茶叶市场的影响力与产茶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盛军介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有20多个省市盛产茶叶。然而中国的茶产业发展没有注重到茶叶功能的研究、应用与临床试验研究,中国的茶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没有有效地转化成产业优势,缺乏全球知名的茶企业和茶品牌,对国际茶叶市场的影响力与产茶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盛军提出茶产业将成为大健康产业的支柱产业,以大健康科学的理念进行茶相关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盛军近年来主持攻关了多项普洱茶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开发了速溶普洱茶生产技术和工艺、普洱茶茶褐素在制药中的应用等技术,以此生产的“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销售额已突破3亿元。

盛军还介绍,茶叶内含有的植物多酚对调节脂代谢、骨代谢、抗氧化、抗肿瘤等都具有功效。他提出将植物多酚列为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等七种营养素之后的“第八营养素”。

盛军说,西藏、内蒙、新疆等食用高肉食食品地区,由于大量喝发酵茶,在缺乏蔬菜、水果等极端情况下,人却没有出现代谢异常,经发现就是发酵茶中的植物多酚对经常食用高能量食物而导致的代谢、免疫异常具有调节作用。

据悉,目前中国茶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除传统茶类外,科技含量较高的茶深加工产品已成为市场新宠,茶饮料、茶食品、速溶茶满足了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需要,普洱茶茶叶深加工领域已经开始向健康食品、茶饮料、日化用品等延伸。

当天,盛军还应邀赴惠州市高榜山茶艺馆进行调研和学术交流。惠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钟政群介绍,惠州即将开办普洱茶银行。盛军认为,普洱茶银行的收藏、交易、仓储和投融资等功能是对普洱茶市场推广的一大创新。

云南普洱茶:夏茶上市,价格持续上涨,普洱茶仍被业内看好


云南普洱茶:夏茶上市,价格持续上涨,普洱茶仍被业内看好

近日记者从雄达茶城、邦盛茶城、康乐茶城了解到,夏茶已经上市。相比往年同期下跌的情况,普洱茶价格依然坚挺。业内人士称,夏茶的持续走高,将促使普洱茶下半年旺季走势更加看好,有利于普洱茶全年喜获丰收。

雄达茶城的何女士说起今年的普洱茶生意,喜上眉梢,她觉得今年普洱茶价格从春节过后,就没有出现回落的状况。原来卖200多元一公斤的春茶,这几天已卖到250元到300元。大树茶价格更是喜人,班章大树茶甚至卖到了1500元/公斤。

在邦盛茶城,刚从茶区回来的陈先生说,夏茶已经开始上市,价格坚挺,比去年同期也高出了每公斤20到50元不等。“按照惯例,夏茶上市后,普洱茶价格应该会下降,可是今年夏茶上市后,却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

邦盛茶城的茶商秦本雄介绍,今年上市的夏茶中,普洱茶老班章现在的价格是100元/公斤,布朗山的台地茶50元/公斤。而去年的夏茶中,普洱茶老班章只卖60元/公斤。

对于普洱茶夏茶持续走高的原因,茶商们表示,主要是由于成本因素影响,运输费、工时费都在增加;其次就是随着普洱茶消费理性的回归,游资炒作成分不高,避免了普洱茶大起大落的情况。

秦本雄称,下半年才是茶叶销售的旺季,加之下半年有中秋节、国庆等重大节日,茶叶需求量将大幅增加。而夏茶价格没有出现回落,普洱茶下半年的价格将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形势很喜人,有利于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云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邹家驹表示,普洱茶价格上涨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如果普洱茶价格在今年的物价因素影响下没有上涨那就属于下跌了。“普洱茶价格持续走高与今年物价上涨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其次就是普洱茶消费人群的逐渐增加。总体来说,看好今年的普洱茶市场表现。”

来自省农业厅的消息显示,2011年春茶生产期间,我省绝大部分茶区气候相对正常,雨量充沛,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较少,对我省春茶生产非常有利,茶树萌发较早、长势良好。春茶产量大幅增加、产值大幅提升、价格保持稳定、茶农增收明显。全省10个茶叶主产州市的统计,截至5月20日春茶结束,全省茶园总面积、投产面积分别是552.22万亩、407.97万亩,比2010年同期分别增3.38%、11.12%,比2009年同期分别增12.86%、31.88%;春茶产量8.37万吨,比2010年、2009年同期分别增52.41%、31.88%。

昌宁县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昌宁县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昌宁县是全国首批四个优质茶基地县之一、重点产茶县之一、十大生态产茶县之一,云南省首批12个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县之一。截至2011年,全县共有13个乡镇、106个村、1164个村民小组、4.7万户、20.01万人涉茶种茶,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48人,茶地总面积23.1万亩,其中投采茶园面积19.3万亩,占总面积的83.5%。有良种茶园面积7.86万亩,占总面积的34%;经认定的无公害茶园面积4.2万亩,占总面积的18.2%;绿色食品茶园面积1.6万亩,占总面积的6.9%;有机茶园面积0.33万亩,占总面积的1.43%;有茶叶初制所497个,初精合一茶叶加工企业47个,获得QS认证企业26个,年初、精加工能力各18000吨、20000吨。

2011年,昌宁县茶业持续、健康发展,超额完成了市、县党委、政府年初下达的任务。

一、低产底质茶园改造成效显著。2011年,昌宁县委、政府按照“稳定外延、提升内涵”的茶叶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抓改造、办样板、建基地为重点,扎实抓好低产底质茶园改造。全县经验收合格低产底质茶园改造面积达71507.9亩,综合合格率为98.1%,为年初计划50000亩的145.59%。

二、高优茶园样板建设成绩突出。2011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昌宁县高优茶园样板建设任务1000亩,全县实际完成建设5000亩,占下达任务的500%。

三、市级中心示范样板全面巩固。昌宁县温泉乡光山村是保山市最大的茶叶专业示范村,有茶园7902亩,户均拥有茶园面积22亩,人均拥有5.8亩。茶园规模大、基础好、种植标准高、管理到位。2011年全县的市级中心示范样板巩固工作,紧紧围绕温泉乡光山村实施,全部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使市级的茶叶样板建设得到了全面巩固。

四、补植茶园超额完成。2011年,市委、市政府下达该县补植茶园任务1000亩,全县实际完成2803.2亩,为市级下达任务的280.32%。

五、干茶总产继续增长。2011年,全县生产干毛茶1282.9万公斤,完成年初计划1200万公斤的107%,与上年相比增加249.04万公斤,增长24.1%。其中,烘青毛茶706.43万公斤,占总产量的55.1%;红毛茶380.11万公斤,占总产量的29.6%;晒青毛茶196.3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15.3%。

六、茶叶产业效益明显。2011年,全县各个茶所共收购鲜叶4636.65万公斤,茶农户均收入5600元,茶农人均收入1320元;虽然干毛茶销售平均价20.66元/公斤,与上年同比每公斤减0.77元,减3.6%,但仍实现茶叶工农业总产值5.4亿元,完成年初下达5亿元计划的108%,与上年相比增1.3亿元,增长31.7%。其中,农业产值2.6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0.44亿元,增长20%。形成了毛茶产量持续增长,茶叶价格保持稳定,茶农收入逐年增加的良好发展势头。

在下一步工作中,昌宁县在茶业发展中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茶产业的领导,继续坚持把茶业作为全县的主要支柱产业来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茶农对发展茶叶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和科学种茶水平;

三是继续推进中低产茶园改造,加大改种换植力度,强化茶园管理,提高茶叶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是加快打造“昌宁红”茶叶系列品牌,提高茶叶产品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程度,加快茶叶产业化建设进程;

五是建设茶叶交易市场,完善市场营销体系;

六是弘扬昌宁“千年茶乡”文化,提升茶叶产业内涵;

七是进一步理顺和完善茶业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加大茶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努力满足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

普洱茶历史:普洱茶的形成与发展


云南普洱茶历史:普洱茶的形成与发展

邹家驹

年复一年,云南茶农在用阳光自然干燥一种叫晒青的茶。

普洱茶,既发展演变于晒青茶,但晒青茶绝不等于普洱茶。普洱茶的商品概念,虽源于地名,但却是晒青茶和用晒青茶加工的紧压茶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发生质的变化后于部分销区逐步形成的。又因源于地名,产区和销区在概念上混淆了晒青茶、滇青茶和普洱茶的界线。用普洱茶称呼已发酵晒青茶及相关产品的地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和东南亚一带。过去的吐蕃和现在的西藏至今未用普洱茶称呼用云南晒青茶加工的紧茶,这是现实,说明了什么?南宋李石是内地人,他用“普茶”为吐蕃表述普洱地区来的茶,并不等于沿海地区商品概念上的普洱茶。西北地区每年大量购进和饮用云南晒青毛茶,但至今也未使用普洱茶名称。不研究了解普洱茶商品概念的由来,不会理解普洱茶定义所界定的普洱茶商品属性,将未自然发酵的晒青茶及制成品称为生普的认识,脱离历史实际,脱离市场现实,从未受到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和东南亚一带茶客的认可。有趣的是,这种认识受到了这些地区阿公阿婆的强烈反对。普洱茶销区通常所说的原旧普洱茶,有时也叫“生普”,相对于“熟普”而言,是指晒青茶类经过长期自然发酵或自然陈化形成的茶品。若未发酵的晒青茶类等同于普洱茶,中国茶叶界使用“晒青毛茶”、“滇青茶”、“紧压茶”和“普洱茶”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何区别和意义。以此类推,晒青茶类归属于绿茶,普洱茶不就成了绿茶的一员,哪有特种茶的地位。一句话,喝生饼,同喝滇青茶无异,是喝绿茶,不是喝普洱茶。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品,兴于东汉,商于唐朝,始盛于宋,成熟于明,繁荣于清,衰于民国,复兴于今。

黄桂枢老人对云南茶叶历史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据《滇海虞衡志》、《滇略》、《普洱茶记》、《普洱府志》等史籍文献记载,东汉时期开始人工种植茶叶,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五十余年悠久历史。唐朝时期,晒青茶开始作为商品行销西藏和内地,南宋李石《续博物志》中记载:“西蕃(即西藏)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朝时期,大理地方政权在步日部设“茶马市场”,以茶叶换取西藏的马匹,并因“以茶易西蕃之马”而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条滇南普洱至西藏的“茶马古道”。至元朝时期,云南茶随蒙古人西上而进入俄国。明清时期,茶业更加兴盛繁荣,清•《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万余人。”清•《普洱茶记》也写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易武庆丰号感谢他们:66位知名普洱茶人


易武庆丰号感谢他们:66位知名普洱茶人

01、张宏达

张宏达年轻的时候,他用生物学方**证,茶的故乡在中国,把阿萨姆茶种改名为普洱茶种;他踏遍国土,发现了两个新的茶种——可可茶和苦茶。如今,虽已跨入94岁高龄,但他体魄康健,精神矍铄,思路敏捷,以耄耋之年继续关心着茶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他就是茶学泰斗张宏达教授,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课题组的10位主要完成人之一。在他60多年学术生涯中为我国的植物分类研究和科教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

张宏达教授在山茶属分类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发现了众多的新种,而且在于他奠定和构建了山茶属的系统分类基础,其影响遍及世界范围。他以蜚声国际的科学成就被教研界尊称为“大师”。他毕生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耕耘,编著了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全面提出山茶属的分类系统,调整和修改外国人的山茶属系统,并以充分的事实和根据把阿萨姆种改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由此在现代科学视角上奠定了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地位。

02、邱辉

邱辉,原名邱维藩,字辉,男,云南昆明人,1929年5月生。1947年考入云南大学农学院森林系。1949年5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滇桂黔边纵第九支队政工队员、边纵四期干校政干班学员、武工队长、指导员、原普洱专署(今思茅市)建设科农林股长。1952年,先后任中茶普洱支公司股长、思茅行署外贸局茶叶科科长,行署茶叶领导小组副组长、行署茶办主要负责人。1995年12月离休,离休后至今继续在云南茶界发挥余热。

50年代中期,邱辉与同仁一道,组建茶区基层收购站(组),积极开展收购运销,深入茶山宣传,组织茶农垦复茶园,促进茶叶生产迅速恢复。他参与组织研制了第一台手摇、畜力和水力揉茶机,后推广应用传动、电机揉茶机,建立第一座节能土烘房和使用烘干机,促进从手工艺揉制到机械加工的转变。

撰写发表大量论文和其它相关文章:《论思茅地区茶叶生产区划》、《关于加速发展普洱茶生产若干问题的意见》、《茶叶技术培训教材》(主编)、《思茅地区茶树品种资源普查试点总结》、《茶叶(思茅茶叶篇)》、《关于在滇南江城县开发茶叶资源建立出口红茶基地的评估论证报告》、《漫话普洱茶》、《从邦崴古茶树的发现看茶树的起源与演化》、《论千家寨原始野生茶树植物群落在茶树起源进化中的地位》等。

03、张顺高

张顺高,湖北五峰人,1933年生,土家族,1960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自愿赴边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1961年考察发现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1963年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考察报告。主编过《西双版纳文史资料茶叶专辑》。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中华茶人联谊会荣誉理事、云南省茶叶学会(1981~1997)副理事长、云南省茶业协会荣誉理事,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顾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1992年10月,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1993年4月,他出席在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任组委会委员,会上交流了他与梁凤铭副研究员合写的论文《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被收入《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一书。1996年11月中旬,他作为专家组副组长,参与了“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考察论证会”,提出了“净光合值法”类推测算出了千家寨古茶树树龄。

04、张毅

张毅,男,1941年生人,彝族,云南易武区区长,易武乡乡乡长,主任科员,于1996年退休。亲自组织指导发展新式茶园5000多亩;继承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并无偿传授给易武、象明、景洪、勐连、广西、南宁、韩国(李连喜)等地区喜欢制作普洱茶的人员,使古六大茶山以传统工艺制作普洱茶的大小厂家发展到100余家,使普洱茶的古老制法得到传承、延续,也使我们领略到了民间传统手工制茶的流风遗韵。大大增加了茶农及地方财政的收入,带动了群众种茶的积极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主要著作有:《易武乡茶叶发展概况》、《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人物谱》、《隶书字贴唐宋绝》。其中《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过去和现在》被收录入《国饮时代·普洱茶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普洱茶·经典文选》。

05、卢国龄

卢国龄所演绎的人生,在别人眼里不管怎样富于传奇色彩,但她自己总是把这些往事和现实,都付与淡定而亲切的笑意——眼睛里依然清澈的光芒,透露着那种卢国龄特有的正直仁爱、自信坚定,构成一种超越了时空的、令人感动和尊敬的美丽:一幅幅历史画面依然生动,充满了卢国龄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已离休10余年,但她的目光依然凝望远方,她的脚步依然坚实:和老厂长邹炳良一道,带着勐海精神,创办了海湾茶厂,海湾茶厂的产品又创造了太多太多的荣誉。这些荣誉意味着,天下有好多好多的爱茶者能喝到质量卓越的好普洱茶。吉人天相,茶人茶寿。

06、邹炳良

邹炳良,男,汉族,生于1939年,云南省祥云县人,中国采用渥堆方法生产普洱茶最早探索、研究、重要的实践者之一。1957年到勐海茶厂,1984年至1996年任勐海茶厂厂长、总工程师,大益品牌创始人之一。勐海县第七届、第八届、西双版纳州第七届、第八届,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邹炳良中学毕业后于1957年来到茶乡勐海,从此他在勐海茶厂一直工作至1996年。40多年间,他先后当过工人、一般干部、股所长,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1984年当选为勐海茶厂厂长至1996年退休,是勐海茶厂历届厂长中任职时间最长者之一。任职期间,勐海茶厂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工业产值、利润、上交利税、职工收入连续11年同步增长,成为勐海县的纳税大户。

邹炳良先生和卢国龄女士在1984年至1996年勐海茶厂工作期间配制出来的优良普洱茶产品有7542七子饼、7572七子饼、7532七子饼、8582七子饼、7262七子饼等,都是普洱茶爱好者捧追茶品。

07、邹家驹

邹家驹,1953年生,中共党员,籍贯四川合理。曾任两任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现任云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是蜚声国际内外普洱茶专家。

邹家驹1976年云南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分配至云南省外贸局业务处工作,1978年至1999年先后任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外销员、副科长、副总经理、总经理。1999年任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家驹出版有《漫话普洱茶·普洱茶辨伪》、《漫话普洱茶·金戈铁马大叶种》,另有多种上乘作品刊于海内外各种刊物。有人将他称为捍卫普洱茶的卫道士,在众生狂热的普洱潮中幸有他这样一个只身孤影的理性斗士。

08、张宝三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现任省关工委执行主任,省茶叶协会会长,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长。他在担任云南思茅地委书记期间积极倡导“三结合一体化”,致力于推动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云南省委把思茅的经验以省委1993年1号文件下发,在全省推广。他到省里工作以后,仍然一如既往研究、宣传普洱茶文化。2006年4月,在他的成功牵头组织下,云南全省性的普洱茶行业协会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宣告成立。同年11月,协会建立起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涵盖学术、技术质量、茶道茶艺、市场、咨询等专业委员会。普洱茶的证明商标也由以前的3个州(市)21个县(区)扩大到了11个州(市)55个县(区)。在协会的努力下,普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2006年12月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并将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启用。

09、苏芳华

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高级工程师、云南省茶叶商会副会长、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从1965起分配到云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1976年,转到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直到2002年退休,历任科长、办公室主任等职。1981年起,开始担任云南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1986年,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低产茶园改造、提高单产技术推广项目”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被评为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云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授予云南省对外经济贸易业务能手称号;1986年和1988年被省农学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990年,他率领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组建的“云茶苑”民族茶艺表演队一行17人到北京老舍茶馆为亚运会义演,在一个月中,共演出35场,先后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客人观看了演出,开创了茶艺表演的先河,推动了全国茶文化活动的开展。1991年,他荣获首届云南省科协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云南省茶叶学会更名为云南省茶业协会,他任秘书长。2000年,在他积极奔波参与下,云南茶叶批发市场正式建成,结束了产茶大省的省会昆明没有茶叶批发市场的历史。2001年,他提议在云南茶叶批发市场举办“中国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取得圆满成功。他先后主持举办了三届“云茶杯”名优茶评比,推动了名优茶的生产。由于他的卓越贡献,2001年6月,经省科协推荐,当选为中国科协“六大”代表,光荣出席了“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全国茶界仅有的三名代表之一,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参编或主编的著作有《中国茶经》、《中国名优茶选集》、《世界茶叶100年》、《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经营史录》、《茶树原产地——云南》、《中国茶叶五千年》、《中国茶叶大辞典》等,是《中国名茶志》(云南卷)主编。主编《茶文化学》、《茶的故乡——云南》、《茶叶生产技术》教材、《云南茶叶发展论坛》、《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0、张勤民

云南省省茶业协会副会长、国家高级评茶技师。

11、王星银

云南省茶叶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普洱茶国家标准GB/T14456起草人之一。

12、李文华

李文华,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起草人之一。2004年11月-2008年12月任大益集团勐海茶厂常务副厂长、主拼配师。大益茶多款经典茶品之发明人。2009年-2010年潜心研习国学,习悟茶之道。2011年3月返回普洱茶界。

1973年,普洱茶熟茶的快速发酵工艺创始,经过三十多个春秋的磨砺与海内外市场的反复检验,现在的普洱茶熟茶产品,其用料、工艺、产品线已经日趋成熟和丰富。在这30多年间,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在毛茶茶菁等级使用,发酵成熟度,以及拼配配方等方面,云南普洱茶界有过许多实践,才铸就了目前丰富多彩的普洱茶熟茶产品线。

就勐海茶厂产品而言,普洱散茶与普洱紧压茶,发酵成熟度是略有不同的。普洱散茶产品:历史上大宗的普洱茶产品(唛号79072、79082、79092、79102等),发酵是全熟的(发酵成熟度十成,100%),主要是满足市场“及时品饮的需要”。当然,前面也说过,即使发酵全熟,这种普洱熟茶的收藏变化也是有的。普洱紧压茶产品:发酵并非是全熟的,这就为收藏中的后发酵留有不少变化的空间,为老熟茶的品味风格走向“润滑,砂化”奠定基础。总结说,和普洱茶生茶产品一样,普洱熟茶的紧压茶也是独具收藏价值的,特别是偏轻发酵的普洱熟茶产品。

13、木霁弘

木霁弘,男,纳西族,1963年出生。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古汉语、民俗学及民族文化的研究。著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普洱茶》等三十余部作品。同田壮壮一道拍摄了《茶马古道系列——德拉姆》。另有文学作品若干。

10余年的考察研究之后,木霁弘最早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一名称。今年,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成立,木霁弘担任该研究会副会长。1987年,木霁弘和同学徐涌涛得知金沙江边有一条通往西藏的古道,人称“南方丝绸之路”。通过研究,他们想出一个称呼——“茶马之道”,最后定名“茶马古道”。1999,中国第五代著名导演田壮壮与木霁弘相识,此后他们与著名作家阿城一道多次前往茶马古道考察采访。2004年,田壮壮导演的中国首部高清纪录片《茶马古道系列之德拉姆》在全球公映。由此,茶马古道文化成为了国内一大文化热点。

14、高照

云南大学退休教授,现年66岁。1962年,从云南大学植物遗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农垦局河口热带作物研究所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云南大学从事植物、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至今。1999年,在爱好普洱茶的台湾亲戚的影响下,高照收集了云南各茶区80多个厂家、近200个品种的普洱茶。在具备了研究普洱茶的丰富样品之后,他开始了普洱茶生命奥秘的研究。

15、胡明方

胡明方出身寒门,饿过肚子,却大笔如椽、出手不凡,组织援建了十几所“希望小学“;他为人谦和,说话礼貌,却“喜新厌旧”、一举出位,颠覆了中国茶界的传统外宣模式。

他就是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组委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胡明方。有人说,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用马这样的“交通工具”驮茶进京,是场代价高昂的“文化秀”。对此,胡明方非但不气恼,还“呵呵”地笑了:云南这支由120匹骡马、6位马锅头、37位赶马人组成的独特的大马帮,在跨过长江、黄河,翻越哀牢山、乌蒙、秦岭、太行山,穿越6个省市,用脚丈量祖国的名山大川的同时,不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云南热”、“普洱茶热”,使茶马文化、云南影响从南到北淋漓尽致地传播到首都北京。

16、邓时海

邓时海(1941年11月15日-),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著名学者,被业内誉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台湾是大茶艺社创社,杨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紫砂壶炒作泡沫爆破,在穷途末路之际,邓时海转行卖茶。1992年,邓时海在香港向陈姓茶商买了一批号级普洱茶回台湾,开始时无人问津,更有人指他的茶乃假茶,有害健康,生意就搁着了。他去香港跟陈某交涉,并要求退货,但货主说钱早已用完且手头甚紧,让他把茶运回香港寄卖,清货后才换钱给他。假茶市场的人三教九流,邓时海怎会把货交给他人寄卖。回台湾后突然灵机一动,倒不如写一本书说茶。其时,邓时海很早就接触到了普洱茶,而且一开始就是宋聘同兴,一生惟茶是命。1995年,当普洱茶对海峡两岸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还仅仅是水中月雾中花的时候,邓时海出版了他那本后来被公认为普洱茶圣经的巨著——《普洱茶》,被研究、销售普洱茶的人视为必读之书。《普洱茶》的出版,让许多台湾茶人和有钱有闲的人转向品饮、收藏普洱茶,进而带动了韩国、泰国的普洱茶市场。此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吹起了普洱茶流行风,并逐渐影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17、陈智同

台湾陈广和堂主事,陈智同长期收藏紫砂及陈年普洱茶经历,并对于陈年普洱的鉴识及收藏观念上向有独到的见解,在业界多年,发表许多陈年普洱形制的信息及市场发展观点。为国际印级普洱品茶会主讲人、《茶艺.普洱壶艺》杂志社长期专栏作家、顾问、《深邃的七子世界》作者,现为陈广和堂主事。

18、吕礼臻

臻味号主人,吕礼臻资深的茶文化工作者,在80年代初与茶艺馆业者共同成立中华茶艺事业联谊会且曾任台湾中华茶联总会长,为台湾茶文化起了火车头的作用,除了举办形形色色的茶艺活动、培养茶艺人才、提升社会饮茶风气,也带动了茶产业。

19、黄传芳

弗茶居主人,黄传芳从事茶艺工作已25年,自称「抱拙」、「弗茶居主人」,研究内部聚热加热法将茶的杂质秽气驱逐,此「弗茶式烘焙法」已研究十八年经过不断修正,找到烘焙茶的周期性及规律性建立起烘焙茶的理论性及科学性,发愿奉献茶艺当个终生志工。

20、白水清

白水清,1955年出生,香港普洱茶王、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香港安溪同乡会副会长。在香港普洱茶陈货市场占有60%以上的份额。由于他在普洱茶界的突出贡献,曾当选第一届“全球十大普洱茶杰出人物”,并于2003年6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银质奖章”。

2007年8月5日,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在美丽的羊城——广州,召开了成立五周年暨第三届董事会就职典礼。也是在这天,香港著名茶专家白水清先生,荣膺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一职,可谓众望所归。众所周知,白先生对普洱茶的定论、仓储和品鉴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观点,特别在老茶的领域,他的造诣至今很少有人能超越。及至1993年年,他差不多集齐了所有年份的普洱,单是超过100年的古董普洱就有10种之多,在香港普洱茶陈货市场,他占有大多份额。

21、陈淦邦

香港浮云集团副总裁,陈淦邦私人收藏家,任职香港法律服务行业,嗜好研究陈年普洱茶。1993年开始藏茶,应《茶艺.普洱壶艺》杂志社邀请陆续于各专题上撰稿发表。并于2006年出版《TheFirstSteptoChineseuerhTea》。

22、何景成

香港惜壶茶舍负责人,何景成1996年在香港与友人合资设立惜壶茶舍,现为香港惜壶茶舍有限公司负责人,2002年应《茶艺.普洱壶艺》杂志社邀请撰稿至今。2003年,致力生产了一套下关茶厂从1951年至2003年曾经生产过的沱茶花色品种。

23、林镇浩

林镇浩先生继承了其先父创立于1960年的香港岭南茶业公司,把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和祖国各地的名茶销至港九地区、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地。较好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茶的魅力,为港九地区普洱茶品饮与文化推广做出较大的贡献。

24、李达朝

香港同安茶行主事,李达朝同安茶行是由李协(字:玉庭)先生于一九四二年在香港创办的。之前,李先生在九龙已开办有宝兰生茶荘,为躲避在战乱时期被洗刧,保护家产及实力,务求日后东山再起,李先生特意在港岛的核心商业区—皇后大道中开设了同安店,当时中国正被日本军侵占,香港也已沦陷,时局很不稳定,大多亲朋好友都返回老家逃避战争的蹂躏,李先生特以”同安”为号,祈求香港早日天下太平,共同安康。日本投降后,同安在李先生的努力下得到迅猛的发展,以做批发业务为主,兼营店面零售,盛行时雇有三十多位员工,也是全香港火柴的独家经销商。在云南茶出口紧缺时期,同安在香港的新界建立了大型仓库,一方面贮藏畅销货品,另一方面进口晒青毛茶加工发酵,并掌握了发酵贮存的方法,建有保湿保温的地窖,产品还远销东南亚、台湾、韩国、日本、美国市场,是深受消费者的好评。同安茶行历经了三代人的苦心经营,一直秉承着卖老茶,存新茶的宗旨,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茶品。发展至今,同安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产品质量稳定,品种丰富,风格各异,甚具品茗价值,吸引了不少普洱爱好者的青睐。同安茶行仝人将继续发扬光大,积极推动普洱茶市场的发展,挑选加工出最好的茶品,同时希望广大普洱茶爱好者继续支持同安,给同安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推动普洱茶市场的发展,让中国茶文化更加丰富,茶叶事业更加辉煌。

25、谭松发

香港港九茶业商会副会长谭松发汇源茶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注册成立,为中国茶叶出口及经销,至今历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七十年代谭松发从事超级市场零售工作十多年之久,对海外、内地及香港市场的零售情况十分熟悉,因此影响了他日后在茶叶市场的销售模式。八十年代初,谭松发代表汇源茶行出任港九茶业商会理事之职,由于当时年纪轻且个子稍胖,人称“小胖子”。是国内与港九地区茶业界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的茶人名家。八十年代中期,他致力于茶文化研究,考查六大茶类之文化与历史,略有收获和认识,在商会中历任福利主任及副理事长之职,与商会一起成长。见证香港茶业的演变与盛衰,可说是香港茶业近代史上的一本活字典。谭先生为人健谈、风趣、乐于助人及爱好爬山,有空必约同十数知己一起出游。对茶文化方面之推广更是不遗余力,常应各大公司及社团邀请出任茶业顾问,讲授及培训员工。06年更为香港荣华食品公司,在昂坪大佛建立全港第一间现代化及电脑化资讯的荣华昂坪茶馆,并以中、英、日三国文字及图片介绍茶知识。使来自世界各地的之中外游人都能领略到中国茶文化的真谛。

26、陈德

香港茗香茶庄公司主事,茗香茶庄成立于1963年春,初期以经销广东潮洲工夫茶大出名堂,产品深受南洋、泰国、及越南等地侨胞欢迎,影响日增。七十年代产品行销台湾,“香港茶”撑起了台胞思乡之情。因台湾当局限制入口,市场上反而供不应求。一九九九开始茗香茶庄进入国内,为普洱茶的行销、加工和品饮推广、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27、郭宏隆

香港高山茶业公司主事郭宏隆先生出生于民国30年,一九七五年加入香港东荣茶业有限公司并于不久后任公司经理。一九八七后历任港九茶业商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为香港地区普洱茶的行销、加工和品饮推广、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28、林君贤林

香港林奇苑主人,君贤先生祖籍广东潮洲,于17岁时到香港,进入茶行当学徒。他做人诚实勤奋,得到老师傅传授一手制茶手艺。林先生于1995年创立了《林奇苑茶行》经营福建乌龙茶(铁观音)为主,并专营国产各类茶类,供销香港各大茶楼酒家。普洱茶一直为港人所喜爱,因普洱茶久存不坏、越陈越香、醇滑甘甜、汤浓耐泡、暖胃消脂。故获得港人收藏兴趣。林先生于80年代初期取得宜兴紫砂壶经销权,又打开了台湾经销市场。80年后期,台湾人热切转向对普洱茶的兴趣,林先生为了台湾普洱茶爱好者的需求,便率先为茶界收集古董饼茶及印级饼茶,作为两地交流桥梁,并将产品扩销到韩国、与东南亚地区。现年75岁的林先生开拓普洱茶市场,已是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茶人,对普洱茶之产地、质量、拼配工序等均有资深研究。他诚信且专业的经营手法广受茶人喜爱,亦于2001年于温哥华成立分店。

29、钟汉荣

香港永利茶庄主事,钟汉荣先生从1962年8月开始经营茶叶并研究普洱茶至今,在多年的茶叶经销生涯中,钟先生不惧千辛万苦,多次往返云南各处茶山和普洱茶原料基地考察与研究,对普洱茶的各大茶区、茶山、原料的情况了解甚透。为了把普洱茶更好的推广,他结合港人饮茶习惯,研究出适合香港地区与广东等地品饮与仓储的茶品。钟汉荣先生于1964年创办永利茶庄注册的普洱茶商标是《双象牌》,由于长期来受到消费者与市场的欢迎和赞誉。钟汉荣先生于2007年在国内注册了《金象献瑞》商标,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普洱茶品和分享香港的饮茶文化。钟汉荣先生是海内外普洱茶界里有着较大影响的一个名家,他多年来对普洱茶的研究与茶文化传播丰富了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0、曾志挥

澳门茶商工会永远荣誉会长,曾志挥1936年出生于南海九江,现任中华总商会荣誉理事,澳门茶艺协会永远会长,澳门人称其为「普洱茶王」。

31、林平祥

马来西亚资深茶人,林平祥马来西亚茶文化推广先驱,时常代表马来西亚主持茶艺之演讲。现任马来西亚主要茶艺中心及茶坊顾问。曾两次受邀到英国,先后为VAMuseum及Lipton茶公司主持茶艺讲座及研习班教学。

32、林圣泰

日本中国茶讲师协会理事长,林圣泰现任中国茶讲师协会理事长,并于日本东京涉谷开设「华泰茶庄」,除了经营茶叶、茶器外,尚规划有中国风味浓厚的中国茶艺馆「华泰茶馆」,其致力于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推广至日本人的生活中。

33、周渝

紫藤庐主人,1981年改建老家经营紫藤庐,目前是紫藤庐负责人。潜修老庄思想的周渝,心目中有个「茶文化三部曲」的巧思,所谓「茶文化三部曲」包括茶艺,属于「术」的层次之外,希望更进一步弘扬汉文化的传统茶道。

34、姜育

韩国中国普洱茶研究所所长,姜育发从事普洱茶研究二十余年,现任韩国韩瑞大学校茶学系主任教授、韩国中国普洱茶研究所所长。

35、黄刚

在北京的普洱茶界,有一个叫“京茶东邪”的人物,他就是黄刚。他说他从喝到第一杯普洱茶开始,自己的一生都无法抵御普洱茶的诱惑,他的“邪”都是普洱茶惹的祸。从一名军龄20年,具有中校军衔的转业军官,到一个对普洱茶如痴如醉的茶人,黄刚常会做出一些让人觉得邪乎的事情:他会因为得到一片好茶而大哭一场;他会拿价值不菲的老茶来培训自己茶馆的员工;他会在普洱茶最低迷的时候提着自己的行头奔走于全国各地开办普洱茶讲习班——“黄普茶校”;连邮件附件都不会发的他却能把自己的博客经营得风生水起,几乎日日更新,日日有看点,点击率超过50万。

36、史军超

史军超,男,1946年生于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族,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特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专家组”成员。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工作三十年,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学术论文百余篇。两次获得中国图书奖。是“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提出、论证人及专家组组长,是“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及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提出人及课题组组长。

他认为,普洱茶申报“双遗产”,其内涵不仅包含了世界茶树原产地所依据的古地质、古生物、古气候,茶树对土壤、气候的物理、化学条件所需要的自然系统,以及普洱茶文化所包含的诸要素,如民族、历史、文化、工艺、商贸等,及所体现的地球史、茶属史的自然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而且必将极大地提升普洱茶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将保护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源于云南的大叶种茶树。

37、戎加升

戎加升是个个体老板,先后从事过农业种植、建设工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加上自己对茶叶事业的酷爱,1993年在勐库镇创办初、精制加工的“勐库茶叶配制厂”,赚到第一桶金。当年的双江茶厂厂区,空地上杂草丛生,车间内蜘蛛网重重,令人心酸,但他没有气馁。他安排员工把厂区厂房打扫干净,自己率队到省内外考察,了解各地茶叶行情,暗访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考察结束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临沧地区,特别是双江,历史上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就目前国内外市场而言,下关、勐海等茶厂生产的普洱茶牌子硬、产品畅销不说,价格还挺高。可是,下关茶厂的原料,可以说大多数是从临沧地区各县购买的。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普洱茶是云南独有的品牌,外省的小叶种茶做不出来,而云南只承认临沧、思茅、西双版纳三地茶区生产的普洱茶。这样好的资源优势不利用,还端着“金饭碗”到处讨饭吃,这是何苦呢!于是,他痛下决心搞普洱茶。什么块型、饼型、南瓜型、塔型、沱型他都尝试,用纸包、篾盒装、笋叶包都有,第一次拿到昆交会展示,就引起了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客商的关注,订单逐年增加,产品越销越远。他直接与茶农购买鲜叶加工,提高了普洱茶的质量。随后,他注册成立了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了勐库“陈香牌”普洱茶系列产品。

38、朱卫东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到双江喝茶不喝双江沙河精制茶厂的“东半山”系列朱氏普洱茶,你等于没有喝到好茶,更没有品尝到双江的味道,就像到了北京你不去长城等于没到北京一样。双江,秘境临沧里一个太阳转身的地方,一个汉子,怀着对普洱茶的一颗赤诚之心,从一个种茶人,一路走来,一蓑烟雨,八千里路云和月,终成境界。

1987年,朱卫东在澜沧供销社走上了种茶之路,四年的种茶路让他了解了普洱茶,爱上了普洱茶,并在心中暗暗许下此生定与普洱茶结缘,一定要在普洱茶树上结出自己的事业之果。四年的种茶中,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不仅会种茶,更让他学到了制茶的技术。到精制普洱茶历史最老的勐海茶厂学习,让他初步掌握了制茶技术。“老朱”以驰名中外的勐库大叶种茶为原料,采用传统的普洱茶工艺,经过层层质量把关,生产出了远近闻名的东半山系列品种。2006年,朱卫东的双江沙河乡精制茶厂顺利通过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核查,并取得QS市场准入资格,为普洱茶的研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茶文化传播机构的王美津博士,在参观访问茶厂时结识了这位“嗜茶无度”饱经风霜的制茶汉子,在品尝了老朱亲手泡就的普洱茶后饶有兴味地在他的居室的墙壁上留下了“吃茶无度”的题字,并附题“双江朱卫东制茶一流”的赞誉。

39、王霞

王霞,女,1960年生,评茶师、茶艺师,思茅市茶叶协会副会长。普洱江湖,王霞无疑是茶坛大姐大。王霞18岁就进入了勐海茶厂,她的青春岁月仿佛注定了与普洱茶息息相关,是茶成就了她的事业和人生。在勐海茶厂,王霞靠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位主管普洱茶生产加工的技术人员。她到杭州学习,成为当时云南少有的质检员,能分辨出放在她面前的每种茶的茶性,人们都说她很神,每一个细微的味道变化都逃不过她的味觉,凭着这份“内功”,王霞成为了现行的普洱茶鉴定标准起草人、产品质量标准起草修订人、名优产品技术审定人、标准参考样品的制定人之一。

1999年至2004年,王霞任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古普洱茶业公司,她既是总经理,又是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的制定人。她精于选料,熟于制茶。2004年冬她辞去原职,独资组建“云南思茅王霞普洱茶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众多的普洱茶生产企业中,王霞是以自己姓名命名公司的第一家。

40、詹英佩

詹英佩,一个貌似柔弱的昆明女子,1986年毕业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现为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记者,云南省茶业协会、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凭着自己对故土的热爱,对普洱茶和古茶山人民的热爱,自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云南普洱茶历史、古茶山历史和茶马古道的研究和考察。

古六大茶山在历史上曾是普洱茶的主产区和贡茶的采办地,书写过普洱茶最为辉煌的历史,因抗战爆发辉煌了几百年的六大茶山茶业衰退,许多重要的史料和史实被掩藏在深山中。为了收集、整理、发掘古六大茶山的历史、文化,寻找明、清时期的古茶园、古村落、古茶庄。詹英佩五年来先后11次走访古茶山,在高山密林中只身徒步行程千余公里,寻访过50多个村寨、100多位老人,拍摄了2000多张六大茶山古茶庄,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留存情况和知情人的照片。为了寻找古茶庄后裔,还赴石屏、元江、江川、思茅、勐海、勐腊等地寻访他们的后人。

这样一个弱女子,对普洱茶古茶山文化的研究发掘是如此的深入细微,不仅自费考察、收集史料,绘制古茶山地图,捐出百幅珍贵照片,还最终完成了订正普洱茶古茶山、古茶庄史实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

42、劭宛芳

邵宛芳,女,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茶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民盟省委委员、民盟云南农业大学委员会主任、云南省科协六届委员会委员。

在20余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承担过“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文化学”、“高级茶叶生物化学”及“茶叶品质鉴评”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硕士生课程及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云南农业大学校公共选修课专用教材《茶文化学》,参编《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园艺百科全书》、参编全国统编教材《茶叶生物化学》、参编云南省农业函授大学教材《茶叶生产知识》等书籍多部。

43、格达娜

格达娜——大型纪录片《最后的马帮》中的女主角,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藏族女性。她20多岁的时候就闯入了男性世界——马帮,以她的果敢、坚毅挑起了家庭的重任,并在长期的马帮生活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担任了马帮的马锅头。

2005年举办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启程伊始,云南省相关领导就亲自将“马帮大旗”授予了47岁的她。她的一家:丈夫(巴德)、两个儿子、一个侄儿都加入了马帮队伍。他们说,虽然行程很远,但能把家乡的茶叶带到北京,他们是非常高兴的,而且这次的远行,对他们来意义的。

44、杨加龙

杨加龙,男,白族,1960年生人。2004年以个体加工户身份注册双江双龙古茶园茶厂;2005年双江双龙古茶园茶厂成功收购双江县供销社茶厂,年产量达到250吨,成为双江县规模较大的个人独资茶叶精制加工企业。茶厂位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茶厂占地面积4380平方米,已经通过ISO2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现有自主品牌“庄硚”和“勐康”。

庄硚古茶系列产品是选用临沧双江大叶种茶为原料,紧精心加工制作而成。产品主要有普洱七子饼茶、各型沱茶、砖茶等,深受广大茶友和消费者的青睐。茶厂生产的庄硚牌普洱七子饼茶荣获2005年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

45、罗乃炘

罗乃炘,1951年生于剑川。1971年,进入下关茶厂。广阔的舞台,为罗乃炘展示其才华提供了自由的空间。由于较高的悟性,不到一年,罗乃炘就被提为车间质量检验员。长期的工作实践,练就了他对茶叶优劣准确而快速的识别能力,被人们誉为“探测器”。同样,在长达10多年的副厂长岗位上,使他精于对原料市场和销售市场的分析和把握。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提出了“市场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的观点。比温州人的市场意识还早2年多。下关茶厂的产品市场也因之而不断拓展,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先后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云南仅玉溪卷烟厂、下关茶厂两家)和“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先进企业(云南仅有三家)。

1994年8月,下关茶厂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改制为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罗乃炘担当起改制后的企业董事长。这时,全国茶叶流通领域正处于改革的浪潮中。两头在外的企业,首先就是把握住两个市场。一个原料市场,一个是产品销售市场。二者缺一不可。

当年,市场疲软,原料价格却一升再升。许多厂商顶不住了。云南其他两个较大的制茶企业也陷入了困境。罗乃炘却对原料大胆提价,对产品进行全面调整,千方百计开拓市场;采取“三定”(定人、定市场、定销售指标)的市场销售办法;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获得国际市场准入权;利用网络技术,建起了“下关沱茶茶文化网站”,同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建立起了业务关系;通过了原产地标记注册。这在云南省茶叶流通领域中为首家;今年9月,公司又荣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金榜,也是云南省的惟一。

46、周红杰

周红杰出生于1962年,云南鹤庆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系茶学专业,一直从事茶学教育及科研工作。1999年,世博会在昆明召开,他参加了世博会茶园工程建设,作为项目的主要骨干,负责茶园中茶文化项目,同时积极开展了普洱茶、有机茶、保健茶、茶叶功能食品以及饮料的研究和探索,主攻普洱茶研究。

在云南农大,他主要讲授《茶叶贸易学》和《茶叶综合利用》等专业课。著有教材《茶叶贸易学》、主编教材《茶文化学》,发表研究论文三十余篇,绝大部分论文被大型丛书收录并获奖。。“普洱茶的特点及健身作用”等三篇论文先后被收入《当代管理艺术》,并获二等奖。论文“保健止咳茶研究”被收录入《中国实用科技大辞典》。其业绩先后被收录入《中国农林牧专家辞典》、《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中国英才》、《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风流人物志》、《中国当代医药界精英录》,并获中国国际名人协会学术委员会、中国养生工程研究院等授予的“全国医药界精英奖”。他目前正在做三个课题:《云南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品质标准研究》(省级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普洱茶品质形成机理与保健成分变化的研究》(省教育厅课题),《普洱茶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农大发展基金)。

47、朱志安

1965年在思茅地委农业办公室,1980年调入思茅市政策研究室担任主任从事农林茶业调研工作的朱志安,注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早在政策研究室工作的时候,朱志安就开始了万亩茶园的跟踪调研活动,总结了厂农、商农、乡农、农垦、科农相结合的五条兴农发展之路,并无数次到江城展开调研,写下了《牛洛河之路》的调研文章。

思茅是世界茶叶发祥地,是普洱茶的故乡,但却一直没有自己的茶业协会,爱茶的朱志安坐不住了。2004年初,在思茅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朱志安与同仁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于2004年8月18日,成立了思茅市茶业协会,茶城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茶企业之间不能说长道短,而是要取长补短。”朱志安说,我们需要的是叫得响的品牌,是能弘扬民族文化并将民族文化融于企业文化、融于产品的特色品牌。

48、冯炎培

冯炎培,经济师,男,大理白族,生于1939年4月,中共党员。原任云南下关茶厂厂长、党委书记、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冯炎培1952年进入下关茶厂工作,先后担任过物资采购、茶园负责人、车队负责人、车间主任等职务,从事茶叶工作近50年。1982年1月,在全省茶叶生产不景气的时侯,他受命担任厂长。冯炎培同志担任下关茶厂厂长的近20年间,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科学管理、从严治厂。

他以丰富的制茶经验和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潜心研究探索云南沱茶的最佳原料配比,提出了恢复传统的加工工艺,使“云南沱茶”的外形内质更加完美,产品质量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得到了国家质量部门的认可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他十分注重新产品开发,与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先后联合研制了“沱茶·珍珠草(护肝)袋泡茶”、联合开发了“云南三宝”;他努力发掘传统茶饮,闻名遐迩的白族三道茶是采用下关茶厂生产的三种名茶,即:云南沱茶、感通茶、苍山雪绿茶,而这三种名茶均扬名中外。

49、曾云荣

曾云荣,男,拉祜族,生于1942年9月29日,高级农艺师、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云荣1961年从云南大理农校茶叶专业班毕业分配到勐海工作至今,一直都在与茶叶打交道。可以说,为古老茶乡勐海茶业发展献计出力是他今生最大的心愿和无悔的选择。

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对勐海茶业的历史、现状作过调研。他根据勐海茶区茶株稀少,老茶树多,树势差,产量低,而茶叶又是当地居民尤其是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一实际,把改造老茶园、建立新茶园作为振兴勐海茶叶生产的主要战略任务来开展。20世纪70年代初,他曾在勐遮乡景真村蹲点达8年之久,先后建立试验示范茶园521亩,公社茶山6个、大队茶山74个,茶园面积计32000亩。

20世纪80年代在勐阿乡南朗河村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其中一亩茶叶产量达260.65千克,而改造前每亩平均单产只有21.1千克,以后,勐海县政府根据这一成果实施改造老茶园10万亩,单产目标100斤的“101”基本茶园建设工程,到2000年时实际已完成100634亩改造任务。他还组织实施建立茶叶技术辅导站、茶叶技术推广站、茶叶生产示范站、茶树良种繁育场,还设计组织实施“茶樟间作”、“茶树丰产栽培”、“茶园综合技术栽培试验示范”、“无性系良种茶园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并获得成功。曾云荣在实践工作中通过传帮带培养乡土人才36名,其中农艺师5名。此外,与县职中联合创办茶叶高中职业班3个、学生147名,培养茶叶技勐海县茶叶生产、加工、科研的中坚力量。

50、何仕华

何仕华,男,四川通江人,1942年生。原思茅地区外经贸局副局长,普洱茶研究会副会长,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副秘书长。何仕华从事茶业和对外贸易经济工作40余年,对行业管理、茶叶技术推广、茶树栽培管理、初精制茶加工、名优茶开发等有较深入的研究。他深入边远茶区解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疑难问题,举办茶叶商品基地建设、茶树栽培等短期培训班。先后在惠民、黄草坝、朗勒、景迈等地蹬点,组织指导新茶园建设,主持和参加25个茶叶项目基地论证、实施项目、组织发展密植速生高产生态有机茶园20万亩。孟连县朗勒茶树栽培试验示范项目,获科技进步奖。

何仕华说,他这辈子最爱的事就是研究保护古茶树。自1984年至2005年的二十年间,他多次跋山涉水、深入原始森林腹地和边远山区,并对小景谷、老乌山、景星、邦奈、佛殿山等古茶树资源进行调查,对澜沧景迈万亩古茶园进行调研,对镇沅和平乡千家寨野生古茶树植物群落进行考察。

何仕华还带领思茅普洱茶艺表演队,到泰国表演由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饮茶习俗组合而成的民族茶艺,以“清、敬、和、爱”的茶艺精髓,展示地方民族茶饮文化,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云南的普洱茶文化。

51、林超民

林超民,男,汉族,1945年8月生于云南省保山市。1995年3月担任云南大学副校长。同时兼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云南历史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汉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历史学、民族学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云南大学林超民教授提出,云南茶业界应致力于为把普洱茶从农副产品提升到文化产品的定位而努力。与普洱茶结缘,源于大学毕业后在勐海茶厂当工人。那时,他对普洱茶的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贸易等各方面有了直接的接触和认识,又站在自己所学专业的角度上,把普洱茶文化和历史学、民族民俗学结合,先后发表了《普洱茶史话》、《普洱茶与少数民族》、《普洱茶散论》等论著。他认为:普洱茶不仅是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纽带和象征。

在普洱茶宣传上,林超民教授认为,普洱茶暂时是有茶类无品牌,产品定位更是只在农副产品,普洱茶的宣传与推广,一定要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并且一定要注意到其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紧密联系,少一点商业附会,多一些文化附加值。

52、艾田

艾田爱茶,几十年如一日地爱,堪称当今云南茶界一大神人。凭着自己悉心研究多年得出的对普洱茶茶色、茶形、茶味、茶气、茶性、茶理、茶义、茶境、茶情的准确理解,于1994年开设“百茶堂”。由他制作的“陈香”普洱茶荣获中国茶叶学会“中华杯”全国名优茶一等奖。艾田懂茶识茶,艾老师之名,当之无愧,他的普洱“茶经”曾令台湾“普洱茶王”邓时海教授为之惊叹,并由此结下深厚友谊;他的茶艺引来了无数中外爱茶人前来拜师学艺,门中数十弟子个个是品普洱的高手;他的百茶堂令无数鉴茶、品茶、购茶学茶者神往不已。

静、直、和、清、敬,是茶友总结艾田做人之德。在创出品牌后,甘于静守一堂,把售茶的所有利润统统买成自己喜欢的各种普洱好茶收集,或取出给来品茶的朋友分享。好茶润出了艾老师的淡泊个性,也滋养了茶人的才情才艺,艾老师不仅是个茶专家,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百茶堂中那一枚枚盖在茶堂出品的茶包上的各式押印均出自艾老师之手。

53、王树文

为人处事质朴谦和的王树文,很难让人把他与什么“创意”、“奇思妙想”等词连在一起,但普洱茶文化却永远不能忽略王树文,不能忽略他几项非常重要的创意和奇思妙想。

这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他的内秀,爱读书,喜艺术,培养了他被人由于质朴谦虚而忽略的内秀;第二个原因更重要,发自他事茶爱茶的心性之真;

1989年初夏,发起云南11位书法家书写不同风格的“茶”字108个,寓意茶寿,深得社会欢迎,甚至到了现在,这“百八滇茶万里香”更成了茶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组建了“云茶苑”民族茶艺表演队,亚运会期间领队在首都表演,轰动京城茶界;随后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表演,让更多的人注意到形式美丽和内涵丰富的云南民族茶文化;

巴达山大茶树不幸遭到雷劈,劈断十多米,王树文费尽心力从当地运回一段树干,使之免遭柴薪之用。这段古茶木,王树文请剑川木雕高手雕成神农之像。以古茶树为奉祀茶祖之用,茶心茶想,令人感念;

最早有意识地系统性收集整理云南民族饮茶习俗,并且对很多茶俗作了命名: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傣族的竹筒茶、纳西族的龙虎斗等,开研究的另一领域。

54、何健玲

何健玲爱茶、喜欢与茶有关的-切事情。她热爱茶文化,和张顺高、周红杰、艾田等人共同发起、组织、成立了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并任常务理事。她还积极参加各类茶文化活动,诸如200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2001在思茅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在四川雅安举行的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等。

她开的“庆茗园”目前是“云南茶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理事单位”、云南省首批29家普洱茶文化精品店之一,2005年被认定为“四星级茶馆”,同年入选“全国百家品茗佳处”,此外,“庆茗园”还取得了培训、认证“茶艺师”的资格,而何健玲早于2004年便获得了高级茶艺师的资格并在当年的首届“世博杯”茶艺、花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了茶艺个人赛银奖。

茶是怡情养性的灵物。何健玲说,茶是有灵性的东西,喝茶讲究的是茶缘,人与茶的缘,也是人与人的缘。她还有一句经常说的话:“人品即茶品,品茶即品人”,

55、段国成

段国成,生于1955年,云县涌宝镇人。1979年至1986年在云县茶厂成品车间工作,历任车间副主任、主任,半成品组组长,精通茶叶筛制和审评。1990年至1997年任茶厂副厂长、厂长,熟悉茶厂综合管理和营销。1997年至2002年任临沧双银茶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研制出CTC绿碎茶,已申报专利。2003年任云南临沧交通运输集团云县天龙公司总经理。2004至今任云县嘉木茶业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

2002年3月,他提出了在茶房乡境内创办“嘉木茶业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项目论证,并毛遂自荐担任法人代表,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功夫不负有心人,段国成宏观上的远见卓识,微观上的慎密思考,项目论证获得一致通过。2002年5月奠基开工,2003年4月投产。

茶厂建好了,选择什么样的设备的问题又摆在了段国成面前。于是,他给股东们出了这一个考题:“选什么样的设备为宜?”股东们面面相觑,最后请他拿主意。段国成提出3点建议:“一、嘉木必须选购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CTC红碎茶生产线一条,保证24小时加工生产14万斤鲜叶。二、必须配备有传统制茶工艺和现代制茶工艺相配套的机械3套。三、必须在临沧地区首家采用蒸气杀青和烘干工艺相结合的设备。”嘉木公司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思路,采取“利益共享和利益的二次分配”的办法,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公司给予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各部门合力攻坚,实行定单收购,分户管理,做得越好公司越扶持等措施,推动云县近10万亩茶园低改高或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今年又在野鸭塘茶园发展了1000余亩高优生态茶园。

56、周德光

周德光,1946年出生在普洱,12岁被招工到普洱集团从事文艺工作,1984年调到普洱群众艺术馆做文艺辅导,1987年又调到新成立的地区旅游局,1998年退休。作为一个民间茶人,周德光呈现给人们的,并不仅仅是他那颇有几分霸气的品茗心得,也不仅仅是他侃起茶所表现出的狂傲不拘的个性和言辞间闪烁着的口若悬河的机智。说得一腔好“普洱”,做得一手好“乌龙”,更是让人称之为“怪”。性情豪放的周德光则索性自号“茶怪”,面对着人们的不解与质疑,努力在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辟一席之地,成就着他“世界茶源、乌龙归宗”的梦想。周德光说:“我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思茅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一说寻找更为全面的佐证。”

57、阮殿蓉

阮殿蓉,1968年出生于云南昭通,回族。曾任中外合资云南振思铁合金厂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1998年出任勐海茶厂厂长、党委副书记,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2年创办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普洱茶的知名商家,优秀推广人。阮殿蓉女士致力于普洱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著有茶说典藏系列《六大茶山》、茶文化专著《我的人文普洱》和《普洱茶再发现》,在《普洱壶艺》、《中国茶叶经济信息》、《茶博览》、《云南普洱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在《云南日报》、《临沧日报》开辟有“说茶专栏”。

58、焦家良

焦家良,1964年生,云南陆良人。龙润集团董事局主席,创办龙润茶集团,提出“以制药的理念生产普洱茶”的概念并实践,龙润茶为2008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香港主板上市茶叶企业。

59、吴远之

吴远之,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

60、沈培平

沈培平,男,汉族,1962年2月生,云南施甸人。任职普洱市期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将普洱茶事件营销推向了顶峰。

61、刘湘云

刘湘云,柏联集团董事长,柏联普洱茶庄园主人。布局景迈山万亩古茶园,开创普洱茶庄园模式,将普洱茶形象提升至奢侈品档次。

62、陈国义

陈国义,1948年生,广东汕头人。知名普洱茶“88青”发现及品质提升者。

63、贾鹏

贾鹏,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64、余秋雨

知名作家,普洱老茶品鉴专家。

65、雷平阳

知名作家、诗人,《普洱茶记》一书作者。

66、杜春峄

杜春峄,女,汉族,澜沧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长。1966年参加工作分配到景迈茶厂;1977年担任县茶厂副厂长主管技术;1998年组建澜沧古茶有限公司。

普洱茶的发展史


唐代之前

在商朝时期,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先祖就已经开始有制作茶叶的历史了,周朝时期他们还将茶叶进献给周武王,不过那时的茶叶并不是叫普洱茶这个名字。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征讨孟获的过程中,军队深入密林之中,由于不了解当地的环境,密林中瘴气很重,加之士兵不习惯环境,很多都病了,当地的居民告诉诸葛亮喝普洱茶可以治愈,后来诸葛亮就让大军都喝茶,士兵的病情好了很多,后来成功降服了孟获。

唐代至清代时期

到了唐代,茶马贸易发展起来,普洱茶从普洱地区通过茶马古道传向内陆地区与世界的许多角落,促进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宋朝时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不过到了明朝后期普洱茶才真正的命名为普洱茶。清朝末期由于战争等原因,加之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茶叶的发展,普洱茶产量下降。

清朝之后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缘故,云南茶叶产量急剧下降,普洱茶也随之降到了低谷。解放后,普洱茶的产量慢慢回升,到现在,普洱茶的发展迈进了新的篇章,创造了云南茶史的最大辉煌。

如何把脉中期茶(生茶篇)


如何把脉中期茶(生茶篇)

去年以来,普洱茶厂家、藏家齐发力,开始大力推出普洱茶中期茶。这一方面是因为古树纯料的茶的炒作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普洱茶大量存储时代已经到达十年期,正好到达中期茶的起点。

中期茶对于茶友来讲,存在如下几个诱惑点:一是印证自己心中的“越沉越香”的理念是否真实存在。号级茶、印级茶量少价高,难辨真假,不是每个茶友都能有机会一试究竟,而新生的中期茶则有相当数量,价格也比较亲民,给更多的茶友消费提供可能。二是强化在收藏品饮普洱老茶的道路上的信。茶友们一直被各种概念忽悠,落不到实处,总感觉普洱茶的一切是虚虚实实,可望不可即,再加上市场没有节制的炒作、吹嘘,茶友的内心自然有些怀疑自己在走的路,自己存的茶。笔者就经历过这样的过程,突然有一天喝到自己放的茶与自己的预期产生偏差,就会怀疑自己以前的理解是否有偏差,而中期茶的良好变现自然会消除这些疑虑。三是提振市场的信心。中期茶的良好表现是市场的稳定剂,消除了消费人群的疑虑,也稳定了商家的销售量。

中期茶自然也是良莠不齐,毕竟“越陈越香”的前提是茶叶本身的品质要过关。本质不好的普洱茶经历时间再长也不会成为未来的88青,因此,中期茶如果选择不当,必然造成严重后果,商家破财,茶友受伤,甚至放弃曾经追求的普洱茶道路。因此,探讨如何选择中期茶至关重要,现以笔者亲身感受,试以生茶为例来探讨选择中期茶的要点。

一、不为表象所骗

所谓表象,包括茶叶条索、颜色、包装。茶叶条索往往可以看出茶叶品质的一二,但切不可夸大茶叶条索的参考价值,条索肥厚但口感单薄的茶有之,条索单薄但茶韵十足的茶亦有之,前者笔者喝过多次,后者在易武茶王树身上体现很充分。颜色的深浅常用来推断陈期,但往往不确切,人为的操作完全可以让茶的颜色在短时间内变化,但普洱茶的口感将会大大受损,如湿仓。包装以及年份更是容易作假,在此不再赘述。

二、茶水相融

想判断一款茶的价值,最重要是入口感受。茶水相融的对立面是茶水分离,一款中期茶历经十年以上岁月的雕琢,一些物质被分解,另一些物质被制造,茶在遇到水的那一刻,将会更加贴合,从科学角度讲是水浸出物比率大幅度提升,茶分子被分解的更为细致,从茶汤上讲会更粘稠,入口更加有浸润感。

三、滑润、清爽

茶汤入口要滑,自然地在口腔和身体的内壁附上一层水膜,而后感觉舒爽,或许会有苦涩的刺激,但很快能够化开,口腔没有发干、发紧、发麻的不良感受。

四、醇厚、饱满、有张力

茶汤入口不寡淡,有厚度,较纯正,茶汤在口腔内运动时能够感觉到它的力度,即茶汤与口腔内壁相遇时产生圆润的碰撞。这种感觉要能持续六泡以上。

五、茶汤清澈。

茶汤清澈反映了一款茶的“定”,一款茶只有在到达平稳期后才会表现出这种定,如人的心境。

六、持续性。

茶的持续性最能反映茶的综合指标,一款茶要在以上五条基础上持续六泡以上方能达到好茶的要求。

以上讨论是一款合格的中期茶,如果在以上基础上还能达到如下几点可以说就是优秀了,而这些是不容易遇到的,遇到了就是福。

一、跌宕起伏。

一款茶在合格的水平上保持六泡以上,可以说是一个基准线,在基准以上,还能表现出起伏,像一条抛物线,逐渐上升,到达顶峰,在逐渐下降,给人以变化的美感和喜悦,韵味无穷。

二、舌底鸣泉。

茶入口后,带来持续的生津回甘,这种感觉不一定要非常强烈,但要能持续,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感受津液的交响曲。

三、韵味悠长。

一款茶让能你感觉到它的独特韵味,能够长时间的停留在口腔里、咽喉里、感觉里,由浓变淡,但不绝如缕,拨动心弦。

四、遍体凉瑟。

饮完茶后,整个身体清凉舒爽,这种凉涩感介于凉和寒之间,恰到好处。

五、茶气充盈。

茶气需要感知,茶汤入口后,仔细体会身体的变化,如体会到茶气游走,它通常会从胸腔升起,从身体的中焦向上焦行走,或莽撞,或温顺,不一样的茶,不一样的表现,但最终能够让你感觉热烈或舒畅,都算是好茶。

这当然还没到更高的境界,茶友们或许各有各的巅峰体验,我的感受是茶水合一。

如何把脉中期茶(熟茶篇)?


如何把脉中期茶(熟茶篇)

熟茶的陈化要快于生茶,应该可以以8年为起点,对于生茶来讲,从新茶到中期茶,它需要褪去过于过于苦涩的口感、要增加和水的贴合度,要将香气渐渐收敛,沉于内在。而对于熟茶来讲,则需要去除杂味儿,褪尽水味儿,稳定发酵效果,增加醇度厚度。一款合格的中期熟茶的评价标准是和生茶不同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汤色红浓透亮。刚发酵出来的熟茶,由于还没有稳定,水气、杂味儿都在,汤色很难透亮,往往会红而不透。而中期熟茶的基本性状已经固定,反映在茶汤上,就是汤色透亮。红浓能反映出发酵适中,如果汤色过浓,呈暗红色,估计发酵就有些过度了。

二、汤感稠滑。茶汤入口能明显感到稠度,茶浸出物多而且与水的贴合度高,晃动公道杯,能看到茶汤明显挂杯。滑度增加多来自于涩度物质的转化,茶汤入口,不需要刻意的吞咽,就能滑过口腔够到达咽喉。

三、口腔甜润。茶饮后,有甘甜感,表明茶经过转化,糖分增加,苦度下降,更易入口。口腔一定要感觉润,而不是有干、涩甚至麻的感觉,润表明茶经过转化已经“定”,茶具备了沉静的品质,而且发酵比较适中。

四、有回甘生津。回甘生津表明原茶的本质较好,也反映了熟茶的活性还在,仍然具有一定刺激性,还有上升空间。同时,回甘生津能够使熟茶富于变化,带来愉悦。

以上是基本要点,如果要寻找好的熟茶,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如下要求:

一、滋味浓郁。滋味浓郁的熟茶是不容易遇到的,这也是很多习惯生茶的茶友觉得熟茶没意思的原因,如果一款熟茶能做到滋味浓郁,而且能够持续到六泡以上,那么至少能说明原茶的底子比较厚,香气和滋味浓郁,也说明它发酵适中,保留了原茶的香气和滋味。

二、富于变化。大多数熟茶平平淡淡,从头到尾就是颜色浓淡不同,滋味几乎没有变化,很难挑起品饮者的兴趣。如果一款熟茶能够有个起落的过程,那会是怎样的惊喜。我在喝九十年代末7572时,明显感觉到它的起伏,而且有两个波峰,美不胜收。

三、回甘明显持续。回甘的力度和持续性对熟茶的价值更甚于生茶,毕竟熟茶已经经过人工陈化,已经趋于成熟,没有明显的刺激性,如能有明显的回甘和一定的持续性,自然是不可多得。

那么一款高层次的老熟茶会是怎样的感觉呢?我想,它应当和老生茶是同质的,到了某一个时间点上,你会发现很难区分彼此。

作者:郎福资,80后,大学期间开始接触普洱茶,一发不可收,至今九年有余。熟读图书馆百余本有关普洱茶书籍,每遇普洱茶,必迫不及待试之后快,典型茶虫一枚。

如何把脉中期茶(生茶篇)?


如何把脉中期茶(生茶篇)?

去年以来,普洱茶厂家、藏家齐发力,开始大力推出普洱茶中期茶。这一方面是因为古树纯料的茶的炒作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普洱茶大量存储时代已经到达十年期,正好到达中期茶的起点。

中期茶对于茶友来讲,存在如下几个诱惑点:一是印证自己心中的“越沉越香”的理念是否真实存在。号级茶、印级茶量少价高,难辨真假,不是每个茶友都能有机会一试究竟,而新生的中期茶则有相当数量,价格也比较亲民,给更多的茶友消费提供可能。二是强化在收藏品饮普洱老茶的道路上的信。茶友们一直被各种概念忽悠,落不到实处,总感觉普洱茶的一切是虚虚实实,可望不可即,再加上市场没有节制的炒作、吹嘘,茶友的内心自然有些怀疑自己在走的路,自己存的茶。笔者就经历过这样的过程,突然有一天喝到自己放的茶与自己的预期产生偏差,就会怀疑自己以前的理解是否有偏差,而中期茶的良好变现自然会消除这些疑虑。三是提振市场的信心。中期茶的良好表现是市场的稳定剂,消除了消费人群的疑虑,也稳定了商家的销售量。

中期茶自然也是良莠不齐,毕竟“越陈越香”的前提是茶叶本身的品质要过关。本质不好的普洱茶经历时间再长也不会成为未来的88青,因此,中期茶如果选择不当,必然造成严重后果,商家破财,茶友受伤,甚至放弃曾经追求的普洱茶道路。因此,探讨如何选择中期茶至关重要,现以笔者亲身感受,试以生茶为例来探讨选择中期茶的要点。

一、不为表象所骗。

所谓表象,包括茶叶条索、颜色、包装。茶叶条索往往可以看出茶叶品质的一二,但切不可夸大茶叶条索的参考价值,条索肥厚但口感单薄的茶有之,条索单薄但茶韵十足的茶亦有之,前者笔者喝过多次,后者在易武茶王树身上体现很充分。颜色的深浅常用来推断陈期,但往往不确切,人为的操作完全可以让茶的颜色在短时间内变化,但普洱茶的口感将会大大受损,如湿仓。包装以及年份更是容易作假,在此不再赘述。

二、茶水相融。

想判断一款茶的价值,最重要是入口感受。茶水相融的对立面是茶水分离,一款中期茶历经十年以上岁月的雕琢,一些物质被分解,另一些物质被制造,茶在遇到水的那一刻,将会更加贴合,从科学角度讲是水浸出物比率大幅度提升,茶分子被分解的更为细致,从茶汤上讲会更粘稠,入口更加有浸润感。

三、滑润、清爽。

茶汤入口要滑,自然地在口腔和身体的内壁附上一层水膜,而后感觉舒爽,或许会有苦涩的刺激,但很快能够化开,口腔没有发干、发紧、发麻的不良感受。

四、醇厚、饱满、有张力。

茶汤入口不寡淡,有厚度,较纯正,茶汤在口腔内运动时能够感觉到它的力度,即茶汤与口腔内壁相遇时产生圆润的碰撞。这种感觉要能持续六泡以上。

五、茶汤清澈。

茶汤清澈反映了一款茶的“定”,一款茶只有在到达平稳期后才会表现出这种定,如人的心境。

六、持续性。

茶的持续性最能反映茶的综合指标,一款茶要在以上五条基础上持续六泡以上方能达到好茶的要求。

以上讨论是一款合格的中期茶,如果在以上基础上还能达到如下几点可以说就是优秀了,而这些是不容易遇到的,遇到了就是福。

一、跌宕起伏。

一款茶在合格的水平上保持六泡以上,可以说是一个基准线,在基准以上,还能表现出起伏,像一条抛物线,逐渐上升,到达顶峰,在逐渐下降,给人以变化的美感和喜悦,韵味无穷。

二、舌底鸣泉。

茶入口后,带来持续的生津回甘,这种感觉不一定要非常强烈,但要能持续,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感受津液的交响曲。

三、韵味悠长。

一款茶让能你感觉到它的独特韵味,能够长时间的停留在口腔里、咽喉里、感觉里,由浓变淡,但不绝如缕,拨动心弦。

四、遍体凉瑟。

饮完茶后,整个身体清凉舒爽,这种凉涩感介于凉和寒之间,恰到好处。

五、茶气充盈。

茶气需要感知,茶汤入口后,仔细体会身体的变化,如体会到茶气游走,它通常会从胸腔升起,从身体的中焦向上焦行走,或莽撞,或温顺,不一样的茶,不一样的表现,但最终能够让你感觉热烈或舒畅,都算是好茶。

这当然还没到更高的境界,茶友们或许各有各的巅峰体验,我的感受是茶水合一。

云南普洱茶:说说“大益”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说说“大益”普洱茶

都知道大益牌普洱茶的质量最优,一发现真货都抢购,但有的人不太会买,受朋友委托下面我简单介绍如何在真品大益的店里省钱地购买大益普洱茶。­

首先要知道大益牌普洱茶分为常规和特质两种,常规的品种每年几乎都会生产,而且批次很多,比如7572第一批就是501,第二批就是502,以此类推,可以到505。7262熟饼已经到了511。大益的常规品种都有哪些呢?熟茶:7572、7672、7262,价格一次略高,7262是常规品种中的高端,有小勐海之星的称号。生茶:7542、8542两款,后者价格略高,口感也略好。­

特制品种是数年生产一批,但这也不是一定的,要看原料的量,因为勐海茶厂不使用当年的新茶制作,至少存放一到三年,所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只好降低产量。勐海茶厂大益牌的特质品种是所有大益牌普洱茶品种中主要的比例,大家可以看到勐海茶厂的生产战略:逐步满足高层次普洱茶用户的需要为主,只拿出很少的几个品种作为普及推广。­

大益牌的特质品种目前有:熟茶:7552浓香普洱(传说中的天然枣香味,酽普坊刚进的新品种)、8562魅力普洱(早期轻发酵产品的典范,正准备进的品种)、7592(品配嫩梗的甜醇红透普洱)、勐海之星(勐海茶厂深发酵的精华凝聚极品,茶博会金奖)、陈年橡山普饼(橡山乔木熟饼,毛料级别在3-5级非常高了,是韩国和小日本最追捧的一款,怎么也进不到货的品种)、金针白莲(经典的天然荷叶香型,茶博会金奖)、宫廷贡饼(目前熟茶中的最高档,全部金芽精制,是懂普洱茶的高官最青睐的品种,在口感较重的同时香气也突出是不容易的)、金孔雀砖茶(勐海熟砖的典范,酽普坊即将进货)、大益V93沱茶(非常淳厚,厚到粘牙,呵呵,夸张了)­

生茶的特质品种有:7742青饼(就是传说中用3年自然陈化的茶菁制作的一款生茶,汤色已经挂着橘红,褪尽了生涩的味道,清香中的蜜甜留在唇齿之间…京师酽普坊新进的品种)、五只孔雀青饼包括五个品种,都是从勐海源生态茶山乔木茶树上采下的毛料制作的,不同的山头口感不同,包括南糯山、勐宋山、勐海山、巴达山、布朗山五座山头,五只孔雀青饼也主要被韩国商人买走;陈年橡山青饼,采自橡山的茶经2年陈放制作,非常珍贵;金色韵橡青饼是陈放一年的,这些主要都被韩国人拿走,酽普坊唯一拿到的一点陈年橡山普饼也早就一抢而空。原生态乔木青饼,是最具备野性味道的乔木生茶,我连见都没见到过。勐海之春青饼是勐海之星的凤配,我见过没喝过,据说极富春天的明媚之感。易武正山青饼,是勐海茶场生茶中的国王,采自古乔木,酽普坊现存少量。甲级早春青饼是采自勐海本地3-4月上旬的芽茶制作,现在在韩国市场有。宫廷女儿贡饼是和宫廷贡饼熟茶的龙凤配,红楼梦中的63回贾宝玉饭后睡前喝的就是这款,是历史上清王室女眷最喜欢的一款生茶,酽普坊有少量存留。银孔雀砖茶是和金孔雀砖茶配的龙凤配,酽普坊准备从茶厂少量调进的品种。­

对于初起接触普洱茶的朋友购买大益牌普洱茶分为自己品尝、收藏品尝、收藏升值、送礼、单纯药用五个目的,在购买时侧重不同。­

1,自己品尝:建议购买常规品种,生茶熟茶搭配。如7542配7572,8542配7672,或者7572配7672。两种口感差别较大,一个是清蜜香,一个是重厚甜。­

2,收藏品尝:建议平时品尝低端产品的同时,存一块中档的品种如7262。稍微有点条件的建议存特制品种,如7552配8542,金针白连配白针金莲。你一边和一边存,过两三个月就明显不同,你可以在现在喝的时候用数码相机照下来,每三个月照一次,一年之后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作品,坚持几年,就是珍贵的材料,卖给勐海茶厂都行,呵呵。­

3,收藏升值:需要高端品种,勐海之星配勐海之春,原生态乔木熟饼配易武正山青饼,宫廷熟饼配女儿贡饼,金孔雀配银孔雀砖茶,7592配7742等。­

4,送人:不懂得人送大益牌普洱茶的一般品种就很好了,在更香茶庄大益牌的一般品种就好几百元了,也拿得出手。一生一熟配在一起共两个厂家原装礼盒,外面一个厂家原装的提袋,很正宗也很气派。如果送给懂行的人,或者很高位置的人,建议送大益的特质品种,比如易武正山配一款勐海之星就非常极品了!如果送给女领导可以选择宫廷贡饼配女儿贡饼,这两款都是细嫩的金芽制作,也许有什么隐喻的含义也未可知呵呵。如果是送给中央级别办一件大事,建议送大益金瓜贡茶两个一套,一生一熟,每个重达6公斤,共12公斤,人头形状,取人中之王的含义。这是仿照乾隆年间云南总督送给乾隆皇帝的金瓜贡茶制作的,春节后推向市场,限量3600套,海外市场已经订购了一半。­

5,单纯药用。降血脂/减肥/暖胃/保肝脏/保护心脑血管减少冠心病等的发生…推荐购买最低端的品种7572就行了,用量大一点,浓一点,坚持饮用3-6个月就可明显见效果。前提是其它加重不健康的因素要停止,比如没命的喝酒等。­

购买大益牌普洱茶除了要区分目的之外,讲究时机非常重要。一般的从厂家拿到货到北京时是价格最低的时候,越往后越贵,常规品种涨幅小,越是特制茶涨幅越大,如果您想喝到真正好的普洱茶大益,就要尽早购买,特别是特制品种,这是省钱的门道。现在作为自己喝购买常规品种也比过一两个月购买省钱。作为收藏使用就更是如此了。­

购买普洱茶有几个误区:­

1,不分产地、品牌、来源、级别等等,不仔细辨别包装、内质、内飞、大票,不开汤品尝、不看叶底。典型的代表是从超市购买装在大罐子里的散茶。如果您看了我所有在贝太上发的帖子,再问问卖茶的,如果那些人连最基本的都讲错,您趁早甭理他。­

2,盲目追求年代久远。一般人喝不出年代来,别听茶商说有多少多少年,这里面水分大的没边儿。退一步讲,真是存放了比如5年的茶,未必有真正好的口感。很简单一块劣质的茶怎么存放也好不了啊,再加上存放的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单纯追求年代久远,说句不好听得是无知的表现。­

3,价格决定一切。有的人单纯追求昂贵,或是要送人,一走进茶庄就说您们这里最贵的茶是什么茶,一下子就被茶商抓住了要害,以次充好就可能发生。有的人不看茶品好坏,贪图一点点便宜,结果往往买到的是假货或者是劣货,比如有个朋友花了400元钱买了一桶据说是30年的老茶,还没开汤一股霉味就散开了,内飞上面虽然有浓浓的茶渍,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用茶汤泼在上面的,不是茶油慢慢的渗出来的。大家想想30年的老茶怎么可能只有400元呢?­

4,随风赶潮。对身体的保健作用是慢慢来的,好的普洱茶的确功效不凡,但必须坚持饮用,但也要适度,严重贫血/孕妇/学龄前的孩童不适合饮茶,当然普洱茶也算在内。神经衰弱只能适量饮用熟普洱茶,生普洱茶和其它的茶都不适合。因为熟普洱茶的咖啡因在发酵中几乎全丧失了,从实际饮用的感觉来讲熟普洱茶能有助于睡眠,究竟为什么,我还没有找到理论依据。

普洱茶产业发展迎来新时期


普洱茶产业发展迎来新时期

日前,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主持召开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研究全省茶产业发展和“一部手机云品荟”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云南省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让古茶树休养生息,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加快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

为达到这一目标,全省各地各部门将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扎实实推动云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加快普洱市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近日,普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普洱市茶产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到2022年,普洱市将实现全市茶园全部绿色化,茶叶绿色加工达到一流水平,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绿色发展建“有机普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如今,普洱茶已成为普洱的一张靓丽名片,彰显着普洱发展的个性特色。

但是,近年来,受古树茶供需矛盾、市场炒作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的人们逐渐忽略了对古茶树的保护,乱采滥挖、掠夺性采摘等行为屡禁不止,不适当的利用行为造成了很多难以挽回的损失。

因此,按照《意见》要求,普洱市要严格保护古茶树资源,严禁对古茶树进行移植、过度采摘,并将开展普查工作、保护及开发重点、行政立法等具体措施,对古茶树坚决做到不炒作、不过度采摘,更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让古茶树休养生息,促进古茶树资源可持续发展。

保护了古树茶,也不能把茶园效益落下。为提高茶园的效益,普洱市对土壤条件、生态环境等达不到绿色要求的茶园选择全部退出或改种其他作物,并通过土壤改良、改进种植方式、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等具体措施提高茶园效益,力争到2022年,实现普洱市茶园全部绿色化。

截至目前,普洱市有有机茶认证企业95户,证书101张,认证企业及证书数均排名全国第一,为普洱发展“绿色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还明确了扩大有机茶园规模,鼓励扩大绿肥种植,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培肥地力,替代化学肥料使用等具体措施。

采茶云南日报供图

规范生产擦亮“金字招牌”

近年来,普洱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千亿云茶产业”战略,在抓标准、抓品牌、抓融资、抓庄园、抓整合、抓“互联网+”上狠下功夫,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条具有普洱特色的现代茶叶产业发展路子。

正如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在第十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暨首届国际普洱茶产业发展大会上所说,茶是普洱的根、普洱的魂、普洱的历史和文化,是普洱人民的依恋。

为了规范云茶产业的发展,普洱市提出了茶叶初制所全面规范化,制定茶叶初制所建设规范、制定产地初制产品标识等具体措施,力争到2019年底前完成全省茶叶重点县初制所规范建设,全省茶叶初制所基本达到规范标准的建设要求。

在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方面,《意见》提出要支持企业新建、扩建标准化精深加工生产线,在环境卫生、加工工艺、操作规程、采收管理、购销行为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到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

为了扩大普洱茶知名度,打造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打造“普洱茶”金字招牌,《意见》鼓励积极申报、创建地理标志产品,支持各县(区)积极创建区域品牌,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打响“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力争到2022年,普洱市创建茶叶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以上,重点打造区域品牌10个、企业品牌10个,做大做强普洱茶公用品牌,打造普洱茶文化之源。

对于产品质量管控方面,《意见》提出制定普洱茶生产标准技术体系、风险监测体系以及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并建设普洱茶产业“一心两库三平台”大数据,提升普洱茶产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助推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高消费者对普洱茶产品的信赖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产业必须有过硬的科学技术与科技服务来支撑,为此,《意见》要求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重重大科技攻关,加大普洱茶加工工艺设备智能化应用研究,加大普洱茶加工工艺设备智能化应用研究,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

对于产业深度融合方面,将加快普洱茶中心建设,充分体现“展示、交易、仓储、体验、科研、旅游”6大功能,打造世界一流普洱茶博物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一批茶叶龙头企业,推进茶旅有机结合,促进茶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古茶树上的春茶刚被采摘完彭诗奇摄

政策加码助“茶产底气”

茶产业是普洱重要的绿色产业,《意见》从多个方面着手,全力助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

在对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建设的支持方面,《意见》明确,对获得权威机构绿色、有机认证的茶园,分别按每亩50元、1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获得有机认证证书后连续3年续证的每个证书奖励10万元,连续5年续证的奖励20万元。

与此同时,在支持云茶产业绿色加工方面,力度也不容小觑:《意见》提出,市财政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资金,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茶叶初所加工绿色化改造,推广柴改电、柴改汽、柴改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并对每年新建或改扩建达到《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并完成绿色能源改造的,给予每个初制厂不低于20万元的奖励。

其次,在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意见》中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普洱茶产业开发创新产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等做法,将能刺激资金流向普洱茶产业。鼓励保险公司为茶叶绿色、有机生产设立收益保险,并探索“政、银、保、担、企”有机协作模式,构建对普洱茶产业复合型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作用,加大对茶产业信贷支持力度等做法,将为普洱茶产业的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在科技方面,《意见》将加大普洱茶产业基础研究、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等投入力度,重点向普洱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倾斜,优先列项予以支持。市财政还将每年给予安排标准制定、科技攻关、风险监测经费200万元。

此外,在税收奖励方面,《意见》将按市人民政府有关政策对诚信纳税的民营茶叶企业给予奖励。

守住绿水青山,捧出金山银山。不难看出,《意见》的出台和落实,将会为普洱市擦亮普洱茶这块“金字招牌”加油鼓劲、添薪助力。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八位大咖把脉普洱茶可持续发展》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