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五年白茶】

百年不孤独,因为始终有你

当百年茶企遇上百年车企

百年的企业就如同一把能丈量时间的尺子,它的每一代与我们的后代一起成长,一起见证历史的变迁,所以百年不孤独,因为始终有你相伴。

而这一次的“藏地观茶”之旅就由两家同样具备百年奋斗史的民族企业——下关沱茶和长安汽车携手挑起了大梁!

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02年,上世纪50年代,数十家创办于20世纪初的大小茶叶商号,通过公私合营全面并入下关茶厂,114年不间断生产发展之后,终成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茶企代表。

而长安汽车则起源于1862年由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洋炮局,曾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于上世纪80年代初,正式进入汽车领域。时至今日,也励精图治成为世界闻名的中国车企代表。

当两家百年民族企业携手回望,立于中国民族企业之林的下关沱茶与长安汽车,开始了砥砺前行的“藏地观茶”之路!

这里惠风和畅,他们乘风而来

7月16日,是“藏地寻茶”车队出征的前一天。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建设西路下关沱茶博物馆门前。由下关沱茶及长安汽车邀请的全国媒体代表、茶人代表组成的“藏地观茶”队伍缓缓走进博物馆,在活动出发之前,进行了一场沱茶文化的寻根之旅。

一边蓝天白云,一边细雨沙沙,两种不同的天气在大理这个充满历史感的古城融合得令人惊奇,又令人陶醉。也许天空也在预示着两个百年企业的相遇注定受到关注和铭记。

嘉宾们不仅在博物馆见证下关沱茶的历史与文化,并且还亲身体验了下关沱茶非遗制茶工艺的制作方式。而在之后的藏地旅程中,嘉宾们也将深入体验长安汽车提供的坚实座驾——长安欧尚、长安CX70所彰显的长安百年品质与匠心。

古道西风应犹在,瘦马不知何处寻

这一群人,有资深的媒体大咖,有观点独到的自媒体红人。对于长安汽车,对于进藏旅程,都有深厚的视角。然而对于这条进藏的茶马古道与下关沱茶,却有着强烈新鲜感。

面对博物馆里所有封存着百年记忆的照片和物品,重见茶马古道的艰辛,见证下关沱茶的历史延续,嘉宾们仿佛跨入了从未了解过的未知世界的大门。

嘉宾们走进“沱茶之源”展馆,一进门便会看到,当年茶马古道的沙盘路线图。其中一条最重要的滇藏线,同时也几乎就是本次观茶之旅的路线图。

当年茶马古道上马身上的铜铃还在,他们对这个以前预示着文明发展脉络的大铃铛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不少人一直在为其拍照,不停地研究资料文字内容。而这一次,长安汽车的鸣笛声将替代铜铃,欢唱着,转动着、追溯着这段历史。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彰显汉藏情缘

这里还有镇馆之宝——1986年下关沱茶赠送给十世班禅德尼·确吉坚赞的礼茶和2006年下关沱茶赠送给十一世班禅德尼·确吉杰布的礼茶。

嘉宾们不禁感叹,汉藏的情谊早就有茶叶这一纽带了。据展馆员介绍,这一批赠送给第十世班禅和第十一世班禅的礼茶非常之珍贵,曾有人出高价收购,但下关沱茶博物馆为了纪念汉藏情缘,从未打算出售这批珍贵的礼茶。

这样的画面,不禁让人感到“无独有偶”四个字的重要,以下关茶进藏古道为路,以长安汽车为旅梦之马,这样的时光重叠,这样的文化融合,掀起无尽感叹。它们都是两个延续百年的企业,可能正因为同样的文化沉淀让他们早就结下共走“藏地观茶”之路的情缘。

在非遗体验馆里制出第一坨友谊之茶

下关沱茶最神秘和值得骄傲的就是压制沱茶的创始,同时,下关沱茶制作技艺也是国际级非遗传承项目。所以在博物馆的中庭里,三位穿戴白族服饰的制茶师正为大家展示下关沱茶的制作手艺,这样的展示无疑让“非遗”活了起来。

能在现场见到制作,是非常难得的。更加幸运的是,大家可以亲自在现场为自己压制自己的专属宝焰紧茶,并且可以在内飞与包装纸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祝福,那么这一坨茶就只属于你自己。

感受茶的制作,也是感受文化的冲击。网络达人、拥有大批粉丝的自媒体人“kikiwiwi看世界”,已经忍不住坐到了压茶凳上了。对于偶有时日也会喝茶的他来说,下关沱茶的工艺、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然而其历史文化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下关沱茶的历史、联系滇藏的纽带,以及茶马古道的记忆,都很迷人。”

面对即将到来的两家百年企业携手的“藏地观茶”之行,“kikiwiwi看世界”无比期待着在路途中的户外茶会,“在一个净涤的环境,一次泡茶的仪式,我期盼这样一个流程中满满溢出的文化。”

期盼在蓝天雪山下,晶莹湖畔泡茶的,可不止是“kikiwiwi看世界”。土豆网的编导刘娜也是见证此行的媒体人之一,平时很少喝茶的她,在参观完下关沱茶博物馆以及压制出自己的宝焰紧茶后,也对下关沱茶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在这里,我看到了技艺,看到了传承,无论茶还是生活,这都是我们需要感受的。”刘娜期望着,观茶之旅中,能更多的感知到茶的魅力,体会到下关沱茶与长安汽车这种融合背后的意义。

这是属于见证者自己的茶,更是下关沱茶和长安汽车的友谊之茶,拿着这坨标志着合作开端的友谊之茶,有人感叹:“刚在博物馆里一同回望过去,而这坨茶却标志着未来的开始”。

今天只是开始,未来13天里更加精彩

促使这两个相生百年的企业能够在今天进行第一次跨界合作,走进西藏,只为了汉藏的世代情谊,重新走上茶马古道,为藏区人民奉上一杯好茶。

茶马古道是以前运输茶叶等物品的重要通道,一直以人背马驮的形式延续着,而如今长安汽车的车队将以更加快捷的方式重新走向藏区,让百年前的画面重现,不过更快、更多、更轻松愉快。

所以今天,两个企业是一个合作的开始,也是一个相识的开始。

在之后的13天里,我们将从大理出发,沿214国道走上滇藏之路,途经丽江、香格里拉、林芝等地最终进藏,途中会为沿途的寺庙、藏民赠送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的茶叶产品。

我们还将在梅里雪山下、然乌湖旁为你带来最极致美的茶会现场,手把手教你在青藏高原如何泡出一壶好茶。

所以,未来的13天里,敬请期待茶语网每天的新鲜报道。

“藏地观茶”之旅漫画日志

百年守望,执手万年

请问,到我了吗?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令你思绪万千的下关沱茶&长安汽车百年发展史。

延伸阅读

百年精品六堡茶


百年精品六堡茶

梧州六堡茶是中国黑茶类的历史名茶,六堡茶生产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就以其特有的“红、浓、陈、醇”的独特风味和特殊的槟榔香味声名鹊起,被列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

梧州六堡茶是中国黑茶类的精品,一直以来作为中国黑茶类的侨销茶远销国外,深受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广大侨胞以及我国港、澳地区各界人士的喜爱。100多年来,梧州六堡茶作为中国黑茶类的主要出口产品,一直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国内消费者对黑茶类中的精品六堡茶了解不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黑茶类茶叶需求量的增加,梧州六堡茶已逐渐被国内消费者重新认识,陈年六堡茶被称之为可以喝的“古董”,中国茶叶的“XO”。

梧州市政府把六堡茶产业列为十大优势农业产业,加大力度扶持发展,并向国家申请了梧州六堡茶原产地标志注册认证。梧州市政府准备每年举行一届“梧州六堡茶节”,利用六堡茶节打响梧州六堡茶的品牌效应,提高梧州六堡茶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用新兴工业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做精梧州六堡茶。把六堡茶产业做成我市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西江“船帮”带旺六堡茶

走进苍梧县梨江、东安江两岸的古民居,一栋栋已有百年历史的老屋内,几乎都镶嵌有佛山陶瓷的精美工艺品。住在古民居老屋里的老人们告诉我们,当年从广州开往封川江口的商船,逆水而上时带来了佛山的陶瓷,顺水而下时装满了梧州六堡茶。当年六堡的茶农通过用小竹排把六堡茶运到梨江口汇集,再用小船运到封川江口,再装大船下航。六堡茶成为西江流域的“船帮茶”,再经广州出口到世界各地。

六堡茶远销海外,得益于西江流域的“船帮”,得益于广州这个茶叶国际贸易口岸。广州有着悠久的茶叶对外贸易传统历史,是中国历代茶叶国际贸易的主要口岸。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清朝康熙皇帝在1685年的亲笔御批,钦定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茶叶对外通商口岸,这是广州作为中国通往欧洲的“海上茶瓷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的最有力证据。梧州作为“海上茶瓷丝绸之路”的一个新站点,六堡茶成了西江流域的“船帮”和远洋航船的“船帮茶”。

当年,广州口岸需要大批茶叶出口,茶商们追寻着西江黄金水道“船帮茶”,走进六堡茶船古道寻觅六堡茶。茶商们看好六堡茶这个黑茶类的精品茶,纷纷在六堡街开设茶号,收购六堡茶。每逢春茶、秋茶采收季节,茶农们把茶装到小竹排,从乡间小溪水道把茶送到六堡合口街的码头前出售。

据苏海文在《中国茶讯》1951年第二卷第7期介绍: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合口街设庄收茶叶,计有“广元茶”,“广福泰”,“新记”,“三纪”,“永组”,“公盛”等茶庄六个,以后将六堡茶炊蒸在箩,由合口街用小铲装运至梨埠,在春夏水大时每铲装运四十担。秋冬水小时每铲只能装运二十担。由梨埠换大木船运至封开,再用电船装运广州,再出口港、澳。

当年西江“船帮”带旺六堡茶,壮大了六堡茶这个产业,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成为六堡茶农的主要经济收入。

六堡茶,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一天,天界的仙母娘娘领着一班仙女下凡到苍梧县六堡黑石村,被这里的人间仙景迷住,仙女们捧起黑石山下的泉水,入口顿觉清甜滋润,远道的劳累一扫而空。仙女们环顾四周,看到这里山多田少,田里种的稻谷百姓难以糊口,生活困难。仙母娘娘于是就在黑石山上种了两棵茶树,并告诉黑石村的老百姓,只要把茶树的叶芽晒制成茶叶,拿去卖给山外的人,就可以换取粮食了。传说中黑石山上这两棵老茶树,就是所有六堡茶的始祖。

国际茶博会唱响六堡茶

云南普洱茶与梧州六堡茶同属黑茶。当年“马帮”驮着云南普洱茶走进云、贵、川、藏时,“马帮茶”成为边民喜爱的边销茶。而梧州六堡茶被西江流域的“船帮”带去漂洋过海,“船帮茶”便成了畅销海外市场的侨销茶。

为了做大做强普洱茶,云南省组成大型“马帮”,驮上云南普洱茶重走“茶马古道”,继而取道进京进行全方位宣传云南普洱茶,“马帮”所到的城市,掀起了热销普洱茶旋风。云南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普洱茶产业,用新型工业改造传统产业。在迅速扩大绿色茶园种植同时,规范搞好普洱茶生产加工和销售工作,利用一切宣传平台宣传云南普洱茶,云南普洱茶迅速占领全国黑茶市场,快速形成规模的普洱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地方税源增长的新兴产业。

边销茶普洱茶以强大的攻势成为国内热销茶。而侨销茶的梧州六堡茶,还养在“深闺人未知”。梧州六堡茶要改变以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历史,要在中国黑茶市场上占据一席位置,必须要做好对外宣传,以行业的整体效应提高梧州六堡茶的知名度。

近年来,中国茶业协会与世界茶业行业协会等组织,分别在我国大城市召开国际茶叶博览会,目的是全面展示我国茶叶产业化、现代化、规范化发展的崭新形象,大力推广茶叶品牌化,为企业搭建一个综合性、专业性交流和发展平台,让中国最优秀的茶业品牌进入世界茶业领域。梧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茶博会这个平台,积极对外宣传梧州六堡茶,展现梧州六堡茶的精品。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首次出击2006年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参赛的“5623”号六堡茶一举登顶获得金奖后,连续在全国各直辖市、各省会城市举办的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获得了六个金奖,与国内黑茶类品牌企业平分秋色,成为中国黑茶类获奖的领航企业;随后,梧州市古鼎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和广西梧州市上冠六堡茶有限公司在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也分别获得了三个金奖,在北京、西安、南京、哈尔滨唱响梧州六堡茶。

在2007中国(上海)博览会第四届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三个企业同时登上了领奖台,捧回了三个金奖。国内外的茶商们对梧州六堡茶刮目相看,梧州六堡茶名声大振。

在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梧州市政府组织六堡茶企业参展,梧州六堡茶首次以大展团亮相国际茶业展会,显示整体优势而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并在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取得丰硕成果。梧州市政府获得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梧州六堡茶茶业协会获“优秀组织奖”,梧州六堡茶企业参展的产品获得六金、二银八枚奖牌。其中,梧州茶厂、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梧州市古鼎六堡茶业有限公司、梧州随缘六堡茶厂、梧州六堡山茶业有限公司参展的六堡茶获金奖;梧州六堡山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一壶春六堡茶厂参展的六堡茶获银奖。梧州六堡茶在当年“海上茶瓷丝绸之路”的广州重新亮起昔日的光彩。

近两年来,品尝六堡茶、议谈六堡茶、收藏六堡茶,已成为饮茶爱好者追求的时尚。

“老茶婆”是如何制作的?

六堡茶原生态类的“老茶婆”,其制作工艺可追溯到近两千年前的东汉。

制作过程:在清明前的早上采集、杀青(过热水),自然晾干,放在农家冷楼上自然陈化。六堡茶沤堆类采制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经特殊工艺制成。六堡茶成茶条索长整,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香气醇陈,甘醇爽口,叶底呈铜褐色,并带有松烟味和槟榔味。

六堡茶具有和胃理气、消滞除胀、清热化湿、醒酒、降脂等多种保健功能,六堡山村里的群众,普遍用六堡茶作治病驱痢和解暑的生活饮品。

“老茶婆”茶味最正宗

六堡山岚雾嶂,温湿滋润非常适宜种茶。六堡茶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水土和耕作条件及生产管理,造就了六堡茶这一独特的地方品种。历史上六堡茶区中最有名的为黑石村茶。据地方志记载:“黑石村所生之茶,其山俱为黑石与得水亦足,而茶叶亦大而厚,味亦浓。”茶商们走进六堡茶区中最有名的黑石村,黑石村村民告诉茶商们,六堡茶最古老的茶树始祖,就生长在黑石茶山上,黑石村也就是因山上的两块黑色的大石而得名。黑石山上林木苍翠,郁郁葱葱。山林里生机勃勃,青翠欲滴,山道湿漉,山谷云气氤氲,烟雾缥缈。

村民还告诉茶商们,六堡茶原生态类的“老茶婆”,是茶味最正宗的六堡茶。

原产地标志认证做大六堡茶

梧州六堡茶作为中国黑茶类的主要出口产品远销国外,在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仅六堡茶园面积曾一度达到一万多亩,年产六堡茶达1200多吨。梧州六堡茶一直在香港市场占主导地位。但自60年代后,由于“以粮为纲”重视了粮食生产,而对茶叶生产重视不够,以及茶叶收购和流通体系改变等种种原因,再加上六堡茶一些加工企业不注意抓产品质量,使六堡茶传统风味消失,销量逐渐降低,我市的六堡茶生产出现了严重萎缩。终于为其他名茶所取代。1981年。云南销往香港普洱茶500吨,四川销往香港普洱茶650吨。而广西六堡茶却由原来年销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同时,越南的贺江茶,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青茶也打入香港市场,梧州六堡茶销售量逐年下降,六堡茶产业不断萎缩,六堡茶仅剩1000多亩的老茶园,且管理粗放,产量很低,年产茶叶只有10多吨(包括部分绿茶)。

回顾六堡茶的产业发展的历程,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要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必须要做好原产地标志认证工作,用六堡茶统一生产标准规范六堡茶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六堡茶的品质特色取决于原料茶叶生产地域及茶叶加工成品地域。梧州市已经申报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注册,目的是使六堡茶走上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同时把全广西适合加工六堡茶的所有原料集中于最适宜生产的地域———梧州,实现人、财、物、技术、独特地理特征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六堡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梧州市委、市政府已决定重振“六堡茶”品牌,尽快恢复六堡茶生产,把“六堡茶”这个品牌做强做大。市委、市政府把六堡茶列入梧州市2007~2011年农业优势产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对恢复六堡茶生产给予大力扶持,把发展壮大六堡茶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市政府已把藤县岭景大益村列为茶叶专业村,把六堡镇塘坪村列为“六堡茶”专业村建设,新建示范茶园200亩,并从广西茶科所引进“福鼎大毫”、“金龙大白”和“桂绿一号”和三个良种茶品种45万株,解决发展六堡茶产业的种苗紧缺问题,争取在五年内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万~3万亩。

在搞好六堡茶种植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创办六堡茶加工企业。目前,我市已引来福建商人投资1.2亿元创办千年六堡茶生产加工企业,投资规模2000万元的苍梧县银泰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这些龙头企业以高起点、上规模,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为我市发展六堡茶产业化开了个好头。

建设茶业市场,抓好梧州六堡茶的销售。2008年2月2日,一个以六堡镇为基地,梧州市为大本营,面向国际广阔市场的梧州茶城在鸳江丽港隆重试业,我市共有14家六堡茶生产企业参加这次试业。梧州茶城成为弘扬六堡茶文化的一个好场所,宣传梧州六堡茶的一个好平台,梧州茶城成为梧州旅游的一个新景点,梧州六堡茶成为游客们最喜欢的旅游产品。

六堡茶产业目前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好机会,我市正抓往这个契机加快茶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提升茶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摘自梧州日报

沱茶:下关风吹 茶香百年


沱茶:下关风吹茶香百年

正宗的白族三道茶的“头道茶”一定离不开下关沱茶,浓郁的茶水带来的“苦味”能让人深刻地体味到“苦尽甘来”的滋味。而在白族人们生活中,下关沱茶更是招待贵客、婚嫁大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礼品。

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年沱茶出下关

下关并不产茶,可作为云南主要的茶叶集散地,大理市下关汇集了来自云南省内各地最好的制茶原料,所以,这里才诞生了采用多种云南优质大叶种晒青茶作为下关沱茶原料的沱茶制作工艺。这仅仅只是下关能生产出优质沱茶的重要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一年四季吹拂不绝的“下关风”还为下关制茶中的干燥环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因此1941年下关茶厂的前身“康茶厂”选址时,还特意将茶厂建在了下关一个称为“江风寺”的风口上。

把紧压的沱茶拿在手里细细端详,听听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企划主管李其康讲解它的制作工艺,才知道沱茶真的很不简单:仅制作工艺而言,手工揉制茶叶至今依旧是下关沱茶的核心环节,手工揉制出的沱茶外形精妙绝伦,非常独特,而且具有“层次分明”的重要特点。再来细细品味下关沱茶,滋味醇厚、浓郁,且经久耐泡,往往一壶茶续上七、八泡水,依旧能品味到沱茶的醇厚口感。

作为支撑整个沱茶茶型的“底茶”,沱茶的底茶选用了味道浓郁的毛茶原料制作。而位于中间的“二盖”则选用了略比“底茶”鲜嫩的春尖茶;整个沱茶表层“头盖”,选用的则是最为鲜嫩、品相最好的“白毛尖”制成。

李其康自1968年进入下关茶厂从事沱茶生产以及企业茶文化工作已经足足43年了,见证下关沱茶发展的他专注茶文化研究的同时,还参与了下关沱茶技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工作,他与下关沱茶早已有了深厚的缘分和感情。

“下关风”吹出的茶香

喜欢云南普洱茶的人一定不会对“下关沱茶”这个品牌感到陌生。这个出自大理市下关的普洱茶传统制作技艺至今已有109年的历史,从1902年始创至今,这个“窝窝头”模样的沱茶,依旧保持着手工揉制成型的传统制作方法,而这也是至今机器无法替代的传统技艺。

还没走进位于大理市下关镇建设西路13号的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能闻到一股沁人肺腑的茶香。要知道,大理下关可是和新疆喀什齐名的“风城”,从制茶工艺上来说,这可是任何地方也难以比拟的条件。千百年来著名的“下关风”穿城而过,正是得益于此,1941年云南省下关茶厂最终选址下关。绵绵不断的下关风带走了茶叶中的水分,也将著名的“下关沱茶”茶香吹向了世界。

大理下关,位于著名的“茶马古道”与“蜀身毒道”的交汇处。历史上,下关一直作为滇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从产地运来的茶叶在下关都要经过检选及加工后又分路运出,而这里更是云南普洱茶销往西藏的必经之路。千百年来,大理白族人发挥出自己对各种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作用: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将白族优秀文化融入其中,创造出了属于大理独特的文化,这其中,就包括颇具传奇的下关沱茶。

清代咸丰年间,云南茶叶集散地逐渐从滇南转移到了交通方便和工商、手工业更为便利、发达的大理下关。得益于此,下关汇聚了各种云南各种优质茶叶。当地白族“喜洲商帮”在吸收这些优质普洱茶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将各种制茶工艺、文化相互融合,研制出了沱茶“窝窝头”独特的形状。

玲珑“窝窝头”:茶马古道的特殊记忆

曾几何时,马铃悠悠响起时,就代表着马帮正往来于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上。从大理带上货物穿过茶马古道去西藏,单程最快也要80多天,一个马帮往返大理和西藏之间一趟至少也得花上半年时间。云南出产的普洱茶,经过一路颠簸和反复的装卸货物,运抵西藏时总会出现大量的损耗。

随着茶市西移,1902年,下关“永昌祥”等几个商号对传统普洱茶形状做了一定的改进,率先研制出了形状独特的“沱茶”,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普洱茶运输途中的损耗及淋雨变质等问题。

“沱茶利用巧妙的设计,可以说走出了云南制茶发展历史上关健的一大步。制作工艺的改进,极大地推动了茶马古道的茶叶交易,这是下关沱茶为茶马古道做出的巨大贡献。”李其康说。这些被白族人称为“沱茶”的紧压茶有着极其独特的造型--犹如一个用茶叶紧紧压成的“窝窝头”,精巧而玲珑。

造型独特而小巧的紧压茶,比起传统的团茶来说更小巧和便于运输;中空的形状不但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同时又充分考虑到了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使传统的团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能有效地促进沱茶在运输途中缓慢地自然发酵,不但有效地避免长途运输中风雨等造成的茶叶发霉问题,也为沱茶长期贮藏提供了可能。

“沱茶借鉴了云南景谷‘姑娘茶’的模样,让茶体具有了更强的抗压性,我曾尝试单脚站立在一个沱茶上,70公斤的体重落在沱茶上,沱茶依旧完好无损。”李其康说。

“沱茶”二字是汉字记录的白族语,白族人称沱茶为“tuazao”,“tua”意为用模具托出来的东西,有别于散茶,指的是“用模具压出的紧压茶”。又因茶叶要用水来冲泡,故雅化为用三点水旁的“沱”字,就写成了今天的“沱茶”二字。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张锡禄做出了他的解释。

下关沱茶历史

1902年下关沱茶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已有一百零九年的历史。

1941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和蒙藏委员会合资兴办“康藏茶厂”,1948年4月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新康藏茶厂”。1950年4月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下关新康藏茶厂”,后又相继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下关茶厂”、“云南省下关茶厂”。

六堡茶的百年南洋路


六堡茶的百年南洋路

六堡茶是侨销茶,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飘洋过海,流传至南洋诸国。由于中国与南洋诸国是隔海相望,海运成了六堡茶运输最主要的方式。从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明时郑和下西洋的海上茶叶之路,再到如今交通便利、畅通无阻的海上运输,六堡茶就这样扬帆起航,到达南洋彼岸。

《汉书》记载,汉武帝平南越后,派出宫廷组织的商船队,带着大量的丝绸和黄金,从北部湾出发,越过南海,绕过印度支那半岛,穿越马六甲海峡,沿着孟加拉国湾,抵达印度半岛南部和隔海相对的古斯里兰卡,最远时也曾抵达古罗马帝国(大秦)。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端。至汉代以来,经过千百年来持续不断的发展,六堡茶也逐渐成为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类重要货物,通过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中华物产连同文化一起作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传播到南洋诸国。

到了公1405年,郑和奉大明永乐皇帝之命,率二万七千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下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到之处,加强了中国和各国之间的往来,发展了包括茶叶在内的中国大批货物和各国货物之间的交换,扩大了中国茶叶的输出量和茶种外传的地域范围,对东南亚和东非的饮茶风俗起了推动作用。据说,一些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福建籍船员就留在东南亚,成为明朝以后的一代华侨,正是这些华侨,把中国饮茶的习惯带到了东南亚各国,更把六堡茶传播到海外。六堡茶以清热解毒、养胃健胃的特性见长,非常适宜地处热带的东南亚地区的居民长期饮用,自此之后六堡茶在东南亚地区的销量越来越高,成为中国茶叶品种中的侨销茶之王。

到了近代,随着越来越便利的交通,六堡茶的出口越来越多,并获得了海外侨胞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认可,在南洋打响六堡茶的良好声誉,形成了最初的海外六堡茶市场。

如今,六堡茶在南洋已到了深入人心的程度。这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对某种茶叶的偏好,而是在内心情感深处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六堡茶,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承载了海外华人特别是东南亚华人那份浓浓的乡土之情。

“百年南洋”六堡茶,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这段不平凡的海上之路,让六堡茶在海外永远飘香。

陈升号十年 铸就百年品牌


陈升号十年铸就百年品牌

11月25日,陈升号十周年庆典隆重举行,十年走来,陈升茶业先后建立了四大普洱茶原料基地,四大基地村寨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陈升茶业的发展,而陈升茶业也带动了基地及周边居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让“民族团结”之花灿烂盛开。

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以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公益爱心企业”称号授牌仪式。

陈升号河北运营中心组织石家庄,唐山,保定等地的机构负责人和嘉宾参加了庆典全过程,欢聚于勐海,共同见证了陈升号的辉煌;明天,让我们迎接下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十年!向十年来支持陈升茶业成长的所有人士致敬!

通过庆典活动,大家亲身体会到了企业的发展和潜力,对陈升号企业的凝聚力更强了,在参观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研发基地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唐山市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石若刚表示,正规科学的现代化生产造就了陈升号的优质品牌,与时俱进的企业精神和匠心打造,令陈升号品牌的价值更具市场竞争力。

据悉,陈升号的又一力做,易武福元昌号,在产品研发和新工艺发展,传承历史品牌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未来的陈升号企业,在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发展上将会再接再励,共同谋求中国茶叶的新布局新发展。

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上)


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上)沱茶从诞生到当下,已接近百年。对大多数人来说,百年已经超过他的一生;对于历史,百年仍然保留着适度的鲜活。在《普洱》杂志本2011年10月刊上,笔者曾就沱茶的历史和意义做了概括性的阐述,当时的阐述更偏重于文献。从本期开始,笔者将就前文遗留的一些概念做一点补充阐释,同时通过对一些沱茶家族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采访,给大家讲述一些有趣的创业故事和传说。沱茶是不是横空出世的?沱茶的诞生有人说是1902年,有人说是1916年。即使是1916年,也已经接近百年了。一百年前,那个窝头形状,中间有个背窝的沱茶不是横空出世的,他有兄弟,也有前辈,他的前辈是五子圆茶,他的兄弟是藏销紧茶,两种茶似乎都可以叫姑娘茶。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香港人仍然管蘑菇头紧茶叫作姑娘茶。沱茶的传说是这样开始的。1902年,有个景谷人叫李文相的,在景谷开设制茶作坊,仿制姑娘茶开始揉制景谷半圆形紧压茶。什么是姑娘茶?姑娘茶应该是女儿茶的另一种称谓,是一种由少女采制的老秤四两重的团茶。早期,它可能是球状,1793年来中国的英国史团副使史但顿勋爵在《出使中国记》说,皇帝赏给他的女儿茶是球型的圆茶。到李文相时代,这种球型茶变成了馒头型的茶。云南话里称一小堆一小堆的东西为“一坨”,同时,云南的月饼也是这种形状,重量相似,称为“四两坨”。也许,就因为这个“四两坨”的“坨”字,这种新出现的形状就在小范围内被称为了“坨茶”。这种如馒头形状的普洱茶,“形色味皆盛,所出无多,价亦数倍,多为外人购去。即在滇省,殊不易得。”大约在1908年前后,云南大理的汪姓茶商和陈姓茶商到景谷学习“坨茶”制法,随后在大理的下关开设制茶作坊,用景谷料、勐库料制作“坨茶”。当时,在滇西和康定地区已经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永昌祥商号就雇佣他们代工,生产销往四川的茶。1916年他们将这种馒头型茶的中间揉出一个后窝,更利于通风保存。因为永昌祥的这种茶主要销往四川,而四川又有个沱江,他们就将“坨”字改为“沱”,很快,沱茶之名顺长江漂流,成了全国的知名产品。沱茶的创制就是在汪姓茶商手上完成的。随后,大约在30年代,汪姓茶商退出,永昌祥建立自己的制茶厂,聘请陈姓茶商为总技师,继续生产制作沱茶。

锡兰红茶的百年发展历史


锡兰红茶是高地茶,通常制为碎形茶,呈赤褐色,口感厚重、风味强劲,虽较苦涩但回味甘甜。除了传统口味的红茶,还有苹果、香草、芒果、黑莓等新型的果味系列红茶,很受年轻人欢迎。锡兰红茶,世界四大红茶之一,被称为“献给世界的礼物”,深受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欧美国家对锡兰红茶情有独钟。接下来跟着小编来看看编年体式的锡兰红茶的历史吧。

18世纪末,斯里兰卡沦为英国殖民地。此时斯里兰卡的主要作物是咖啡,而没有人对种茶叶感兴趣。

1824年,英国人将中国茶叶引入斯里兰卡,在康提附近的佩拉德尼亚植物园播下第一批种子。

1852年一位名叫詹姆斯泰勒的苏格兰人来到斯里兰卡,在一家大咖啡种植庄园工作,当时主要负责斯里兰卡的种植业从咖啡向茶叶种植的转型项目。泰勒在一个19英亩的住宅区内进行了他的第一次商业性的茶叶种植,他把加工好的茶叶运往英国,受到好评,这为斯里兰卡茶叶种植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70年代,枯萎病使咖啡园遭受灭顶之灾,摧毁了岛上的咖啡种植业,能够抵御病害的茶叶代之而起,茶叶得到天赐良机。英国种植园主们,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在斯里兰卡中部山区购得大片土地,并从印度雇来大批劳工,开发大面积茶叶种植园,取得惊人的效益。

19世纪80年代,斯里兰卡的茶叶产业迅速扩展壮大,茶叶产量从1870年的23磅,激增到1890年的2万吨,逐渐取代了中国向西方输出茶叶的地位。

以上就是锡兰红茶的历史,茶叶为斯里兰卡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的饮料市场茶饮料占70%,而这当中有80%是红茶或者是红茶提取物制作的茶饮品,而外国红茶基本垄断了星级酒店、咖啡店、休闲吧和茶室的茶桌。

虽然中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国,是红茶的发祥地,尽管我国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滇红工夫、单丛红茶等红茶早已闻名。但在世界流行的茶饮中,英国、斯里兰卡、印度等红茶却更具名气,而在各个产红茶的国家中,斯里兰卡是目前世界红茶市场上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一)


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一)

一百年来,六堡茶几经兴衰起落,最鼎盛时几乎六堡乡里家家做茶,年产数十万斤,日本侵华期间,千里茶园荒芜,民生维艰。六堡茶的百年历史见证了中国近代茶业发展的曲折与艰辛,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第一回广信梧州饮茶源远流长

梧州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赵佗建南越国。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东广州),独据岭南,又建苍梧王国,封其族弟赵光为苍梧王。“高后五年,佗以其族赵光为苍梧王,治广信”。

赵佗的弟弟赵光即位后,便开始着手兴建王城,取“苍梧”(亦写作仓吾)族之名,称“苍梧王城”。岭南文化至汉代开始崛起,广信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一度成为岭南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中心。

在陆羽引用的《桐君录》“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辈”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西汉乃至更早的时候,岭南、两广人民就已经有了喝茶的习惯,也有了以茶奉客的习俗。只是当时的喝茶方式不是我们现在的泡饮法。

《晋书》中有“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的记载,《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就是说当时是将茶叶煮着来喝,《桐君录》更注明加入一些姜桂香料。?(máo)指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而这种“加以香?辈”(加入香菜配料)做法,在现在梧州周边县市的“打油茶”流传下来的做法中,还可以依稀追溯当年的“吃”茶“烹”茶之法。第二回客来奉茶最早崇茶之风

据大量史料显示,喝茶之风是最先由名流士绅阶层兴起,并逐步向社会各个阶层普及的。而且,这种崇尚饮茶之风,最先是由南方开始的,之后渐渐向北方影响。有学者研究,在西晋衣冠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建康(南京)成为当时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建康的上层社会崇茶之风才渐渐开始盛行。

而早在两汉、三国时期,在当时作为“岭南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中心”的古广信梧州,受中原战争影响甚少,乃名流雅士经学家等汇聚之地,饮茶之风兴盛,甚至已经向社会各个阶层渗透,进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形成“客来奉茶”的习俗。

而且,茶叶原产南方,岭南利于种植,资源丰富,较易获得。可以推测,岭南地区特别是当时的岭南名郡———古广信梧州估计是全国最早流行喝茶的地方之一,并且,“客来先设”的接待客人的奉茶的做法也远远领先于中原地区。因此,《桐君录》中方会在此重重的写上一笔。第三回战前盛况家家户户产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港、澳、南洋久负盛名的六堡茶一直以来得到华人华侨的推崇,非常畅销。而且水路运输畅顺,运输费用低廉,主销区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较和平安定,因此六堡茶的发展很快,在六堡乃至周边地区,种植面积非常大,产量很高。

据六堡镇老茶人陈振东回忆:“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人人都做茶。”而且,老人还说当时流传有这么个说法,说要分辨一个人是不是六堡人非常容易,只要看看他的脚,“脚黑”的一定是六堡人了。陈振东老人接着解释,说由于当时家家户户都做茶,以前的工艺做茶的时候,用锅杀青之后,要揉捻,那时多用脚踩搓揉,由于茶叶汁液的浸染,久而久之便人人“黑脚”了。据资料显示:《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就其六堡一区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1926~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从这个记载上,我们可以想像出当年的产茶盛况。

据六堡镇87岁的老茶人李旭秋回忆,其实,当时产茶制茶的多是农户,收茶的多是商户茶庄,很是分散,缺乏准确的统计,很多小茶庄看到有利可图,都在开秤收茶。估计真正的产销数量可能还不止呢,老人说,有说最多那年是收茶80多万斤。

据《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为最。六堡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六堡乡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第四回规模空前漫山遍野茶园

六堡87岁老茶人李旭秋回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六堡里面很多人种茶,漫山遍野都是茶园。即使是三几个人一户的小户人家,往往也会种有相当的茶树,产不少茶。当年,六堡的几个茶乡里,家家户户种茶做茶,景象非常壮观。老人回忆,那时候,要揉捻的茶青量很大,大都是用脚踩揉的。一般是攀扶着门头或廊道的一根横木,用脚踩揉茶青。老人说,那时候,几乎每家之中都可看到有这种的横杆、茶灶和其他制茶工具。说起那时候的踩茶工艺,老人还津津乐道说,说那时候踩茶还是很讲功夫的,有技术的茶农大大一堆的茶青可以揉踩成为很大很圆的一团,不会散开。

下关沱茶甲川渝 百年盛典点亮山城


下关沱茶甲川渝百年盛典点亮山城

1917年大理永昌祥商号在四川开设裕利丝厂,规模化经营“川销滇茶,滇销川丝”,下关沱茶通过马帮驮运入川,沿长江而下,到达重庆。川渝之地自此开启了下关沱茶百年黄金时代。

2017年,下关沱茶入川渝地区100年。

2017年4月28日上午9点30分,“下关沱茶甲川渝百年盛典”在重庆融汇丽笙酒店经纬厅隆重举行。著名茶叶专家、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勤晋老先生应邀出席,原渝中茶叶公司董事长苗芸先生,重庆茶叶商会会长司辉清先生,茶语网创始人兼总裁张阳先生,重庆苗品记创始人苗伟先生,著名影视演员王冬明先生、以及著名茶人叶炳怀先生,资深藏家杨泰伦先生等均出席盛典。另外,来自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全国专卖体系的各经销商代表、行业专家和学者、重庆消费者代表、媒体记者等三百余人受邀参与百年盛典。

著名茶叶专家、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勤晋先生到达现场

公司褚九云总经理、唐德平董事与司辉清先生交流

嘉宾苗芸(右二)、苗伟(左一)、唐德平(右一)与公司高管杜发源(左二)在现场

茶叶专家、公司领导作主题发言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国风先生首先上台致辞,表达了下关沱茶对川渝地区不能割舍的深厚感情,不忘来时路,牢记梦归处。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国风先生致辞

著名茶叶专家、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勤晋先生也来到现场,分享自己多年的研究,讲述普洱茶历史演变与人类的健康。

著名茶叶专家、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勤晋先生作主题发言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发源先生在现场讲述下关沱茶入川渝百年历史,百年下关,百年情缘。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发源先生讲述下关沱茶入川渝百年

消费者代表与资深藏家分享自己与下关沱茶的故事

下关沱茶最忠实消费家庭,重庆土生土长的胡毅父子两人,现场讲述自己与下关沱茶的故事。下关沱茶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国风先生还为父子两颁发了一个特殊的奖项——最佳消费者家庭奖。

另外,交通茶馆交通茶馆经理佘定明女士和下关沱茶资深藏家受邀出席盛典,与众茶友、老重庆一起分享经验。

现场颁奖

“迈进新百年”主题论坛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总经理褚九云先生主持下关沱茶“迈进新百年”主题论坛,邀请到重庆茶叶商会会长司辉清先生,重庆苗品记创始人苗伟先生,茶语网创始人、总裁张阳先生,著名影视演员王冬明先生作为嘉宾参与论坛讨论。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总经理褚九云先生主持论坛

下关沱茶“迈进新百年”主题论坛进行中

民谣弹唱、歌舞表演、川剧变脸引爆现场气氛

盛典以精彩的评书贯穿全场,将盛典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篇章,说书人妙语连珠,绘声绘色地说辞让现场贵宾拍案叫绝,掌声阵阵。

民谣弹唱、歌舞表演、川剧变脸引爆现场气氛,一时间掌声雷动,惊叹连连。

​声光电舞蹈抛砖引玉,甲字沱茶荣耀亮相

一段将舞蹈、光影,音效完美结合的声光电个人舞蹈震撼登场,带来极致的视觉体验,将盛典推向最高潮,在火光四射的屏幕中,下关沱茶最新产品——甲字沱茶在大众瞩目中宣告上市。

最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裕纲先生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朱孝廉先生为下关沱茶送上自己的墨宝,两位书法家用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大气明理,知己好茶”、“下关沱茶甲川渝”表达了对下关沱茶百年的祝贺。

自此,持续两个多小时的下关沱茶甲川渝百年盛典暂告一个段落,下一个全新百年正在展开。让咱们携手共进,一路长歌,共创下一个百年的辉煌。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五)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五)

第二十一回价格倒挂收购政策失误

老茶人陈振东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堡茶衰落的另一重要个原因是由于当时的茶叶收购价格偏低,农民比对后觉得种植茶叶‘?掂’,所以一年一年慢慢把茶园荒弃。”

曾经有人在1953~1955年对六堡茶进行了成本调查,每50千克(当时流行的计量,100斤称之为一担)六堡茶的生产成本为28~36元,而1955年收购价格仅25元,低于生产成本11元,也就是说,种一担茶亏11元,种茶制茶越多,就越亏。最低的时候,茶价竟跌到了18元一担(50千克)的收购价,过低的收购价,严重地挫伤了茶农种茶制茶的积极性。

据了解,当年的收购政策还侧重于烘青绿茶的收购,而且在价格上予以倾斜。资料显示:1954年以后,六堡茶便统一制定了收购等级和收购价格,由各个供销部门统一收购。但是,六堡茶的收购价格比同等级的烘青绿茶(不经后发酵工艺)收购价格还低,所以有不少原产六堡茶的地区干脆直接做烘青绿茶,茶农们省去一道后发酵的工序,减少了麻烦,还节省了制茶的时间。这种做法,客观上导致了茶农纷纷不再用六堡茶传统后发酵工艺生产的地道六堡茶,传统工艺受到严重冲击。

当年执行的这些不利于发展传统六堡茶的收购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被人们所总结出的“加工粗制滥造,传统风味消失”等几个六堡茶衰落的因素,并最终导致六堡茶在港、澳以及出口市场的衰落。

六堡茶与烘青茶的国家收购价

当年水力带动的木制揉捻机(当地人们也称“磨茶机”)陈列在梧州市鸳江丽港侧六堡茶美食长廊中。

资料显示当年两种茶的收购价格差异:

广西1950~1980年

六堡茶与烘青茶的国家收购价(中准价)

年度六堡茶价格烘青茶价格

(元/50千克)(元/50千克)

1950 30.3034.00

1960 48.0058.00

1970 75.0085.00

1980 106.00 114.00

一直以来,六堡茶收购价比烘青茶低7.5%~20%。

苍梧县1955~1961年六堡茶收购价(元/50千克)

年 度19551956 19571958 1959 1960 1961

收购价25.00 21.00 28.50 24.30 18.0022.00 24.00

1954~1960年六堡乡(后改公社)茶叶产量统计

(按这个数据,1955~1956年较高产。最高产年为1956年,50万斤多,到1961年开始锐减)

年度1954 1955 195619571958 1959 1960

产量(吨)174.1 212.8 254.2 131.95 112.2 150.95 75.00

第二十二回摒弃传统名茶元气大伤

据了解,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下,六堡茶的生产每年虽然是保持一定的产销数量,但传统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很多消费者反映,生产出来的六堡茶质量难以保证,也渐渐失去了原有工艺特有传统风味。

导致六堡茶产销停滞的原因有很多,出口主销区政治、经济因素、人们消费口味的变化、其他品种茶如普洱茶对市场的冲击等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在当时的公社化或大队集体的茶场、茶厂,茶农不再有当年的积极性,在茶园护理、传统开发、工艺研究、质量把关等多方面都渐渐流于形式。曾经传统驰名粤港澳的名茶六堡茶,老人们觉得其“变了味”、“没有了以前的味道了”。

说起工艺的变化,六堡镇一位老茶人说,六堡茶的工艺从最初的茶农加工,到后来分初制和精制,再后来诞生出沤堆工艺,直接通过工艺做出“陈”、“红”的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粤港的消费习惯,受到欢迎。但或许正是这种工艺的演变,渐渐地偏离了原来的传统口味而渐渐失去市场,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老茶人的回忆中,经过困难时期后,元气大伤的六堡茶种植和生产依然承担起“出口创汇”的重任,不过,其竞争优势往往更多是“曾经驰名的名茶”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了。据陈振东老人回忆,在大约1974年~1975年左右,以及之后的几年,曾经大搞梯级茶园,也曾经努力想把六堡茶重新“做起来”、重振昔日雄风,但茶农们依然缺乏种茶制茶的积极性,谁也不去操心这些,最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渐趋衰落。

第二十三回岁月蹉跎产业停滞不前

据资料显示,在1981年,云南销往香港普洱茶500吨,四川销往香港普洱茶650吨。整个广西的六堡茶却由原来年销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据老茶人回忆,在1983~1984年更是走向一个大的衰落。当地人们渐渐对放弃种茶制茶。

到1989~1990年左右,更有部分用茶场来种植湿地松。“拿这些茶园茶场来种湿地松,真是太可惜了!”陈振东老人说起这事,还是这样的激动,“湿地松长高了之后,下面茶树的光照少了,雾水也少了,其发达的根系和一同生长的蕨类荒草更夺取了茶树的养分,茶树的生长会受很大影响,甚至枯死。”

陈振东老人说起,在现在这些曾经做过茶场的山上,依然可以在湿地松的下面可以找到一些“老茶头”(作者注:当地指老茶树根),有些掩盖在杂草枯叶中,假如把周边的湿地松铲去,重新翻整土地,施肥管理,或许还有部分“老茶头”能重新长起来呢。老人还说,这样的做法叫“代艾更新”。但据笔者了解到,要让昔日数千亩的茶园,全面“更新”或种植还牵涉到很多问题,并非容易。但笔者认为,只要整个六堡产业都认识到“六堡茶”这个历史名茶这个品牌价值,同心协力,六堡茶一定会重现甚至是超越当年的辉煌的。

改革开放后,重新调动起茶农的积极性,六堡茶又渐渐开始萌发出新的生机。在21世纪初,六堡茶,这个久负盛名、历尽沧桑的传统名茶也翻开了兴盛的一页。

第二十四回继承传统抓住发展机遇

与香港茶友陈生谈起六堡茶,他说,他阿叔以前很喜欢喝茶,六堡茶是其中一种。自小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喝茶。他记得他叔叔曾经说过,以前,靓的六堡茶在香港是很“矜贵”的,比之普洱和其他粗茶,算是较有档次的。在十年前(他叔叔去世前)说起,曾说现在这个六堡茶,说跟以前不同了,原来的六堡茶不是这个味道的。陈生说,他现在喝六堡茶,不知是喝的茶不好,还是普遍整个工艺问题,或者是后期陈化不足的问题,确实喝不到当年叔叔存留那种六堡茶的味道。他希望今后真能再重新喝到传统工艺和风味的六堡茶,让六堡茶重现当年的辉煌。

说到这近一百年来六堡茶的几度盛衰,六堡老茶人李旭秋很是感慨,他说,他今年89岁了,见证了六堡茶的几度兴衰沉浮,茶的兴衰与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状况关系密切,也应了那句话说“盛世兴茶”。现在人们生活安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正是振兴六堡茶的大好时机。要重振六堡茶昔日雄风,要抓住现在这个机遇,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一位经营茶庄的茶友说,经过近年快速的发展,现在梧州六堡茶已经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重振六堡茶昔日的辉煌有了很好的基础。他说,发展六堡茶,除了营销方面渠道拓展外,我们还需要对六堡茶的历史、工艺加以研究,特别是对六堡茶从前的传统工艺的发掘整理。六堡茶从前曾有这么辉煌的时刻,获得粤港澳乃至南洋市场的广泛认可,是与其特有的工艺和风味分不开的。我们现在还能否做出这样的工艺?我们现在的六堡茶与当年驰名远近的六堡茶差异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完)

后记

为了写这篇六堡茶百年历史的文章,笔者曾先后几次到六堡镇采访,走访当地的老茶人,了解到很多关于六堡茶的轶闻和掌故,找到很多第一手的资料,每次都有不少的收获。而且,每次的采访,都让笔者从中学到更多关于六堡茶的知识。六堡茶悠久而深厚历史文化和六堡人的热情,以及六堡人对六堡茶的那份自豪和执著的爱,都让笔者深深地感动。

在此,笔者谨向所有为本文提供资料的茶人、朋友致谢,并祝愿老茶人们健康长寿,祝愿六堡茶产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螃蟹脚,百年古茶树上的寄生精灵


在云南澜沧等老茶区的古茶树上,寄生着一种叫螃蟹脚的寄生植物。它和老茶树长在一起,吸了茶树的灵气,自己也成精了。

螃蟹脚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为绿色(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小珊瑚,带毫,如蟹足,故被当地人称为“螃蟹脚”。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时有浓郁的特殊清香,陈化后有较浓药香味儿。螃蟹脚通常在上百年的古茶树才能找到,因其生长极为缓慢,加之过量采摘,野生的已极为稀少。正宗古树上的螃蟹脚味道清香,入口爽滑,回甘强烈,生津止渴。《中药大辞典》载:其“辛苦温,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据医学专家考证螃蟹脚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降血脂血压等功效。

螃蟹脚既可单独饮用,也可与普洱茶一起冲泡,还可以用来煲汤。不过,螃蟹脚性凉不可多喝,一般人每月饮用两次就够了。

辨别

目前市面上的假螃蟹脚有两种,一种根本就是用普通的茶叶假冒,另一种则并非生长在景迈古茶树上的正宗螃蟹脚,而是其他杂木上的寄生植物。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古茶树上的螃蟹脚枝节较为短圆,晒干后色彩应为褐黄。而杂木树上的螃蟹脚枝节扁长,有突出条纹,色彩发绿。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百年不孤独 因为始终有你(当百年茶企遇上百年车企)》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五年白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