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

“臻味号”古树普洱茶广西茶客厅将举行交流会

由云南“臻味号”发起,集云南古茶园古树普洱茶相关产品和文化推广的兴趣爱好社群组织“臻友会”,于9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得到了广大茶友的支持,截止目前已拥有过万名会员,正式签约茶客厅300多家,遍及区内的南宁、钦州、柳州、来宾、桂林,并拓展至广东广州、珠海、深圳、茂名,四川成都,河南郑州,北京等城市。

普洱茶走到今天,已进入细分市场,“臻友会”的成立,创新地以“互联网+普洱茶”的行业形态,以o2o商业模式,融入“兴趣众筹+茶品品鉴+空间体验”为一体的线下体验,为志趣相投的茶友营造自由交流的多维社区,让他们在无界、友好的环境中尽享“茶”给生活带来的愉悦。

其中臻味茶客厅就是线下为“臻友会”茶友提供优质环境与好友圈,专注茶事的活动中心,目前在南宁、钦州、柳州、桂林等已发展了21家臻味茶客厅。臻味茶客厅不一定是茶店、茶馆,也可能是热爱古树茶的爱好者自己的小天地或者其他类型商业场所,只要对臻味号和臻友会有一定了解并认同合作理念,有能力和意愿组织茶友和会员开展茶客厅体验活动,那就可以申请为臻味茶客厅。

12月19日下午,区内多家臻味茶客厅“厅长”将齐聚南宁市金洲路金旺角大厦a座4楼红门堂,共同交流臻味茶客厅成立以来的体验和感受,欢迎感兴趣的茶友到现场交流了解。

cY260.com编辑推荐

澜沧古茶召开茶农合作社、初制所交流会议


澜沧古茶召开茶农合作社、初制所交流会议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迈、芒景古茶树的环境和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7月4日,澜沧古茶在云南厂部召开景迈芒景各片区合作社和初制所交流会议。茶妈妈杜春峄、景迈芒景合作社、初制所负责人及厂部领导代表参加了交流会。会上,澜沧古茶向各合作社、初制所负责人展示和分享了公司上半年的努力与成果;大家就2013年上半年的鲜叶采摘、原料加工收购等情况进行了总结交流,学习厂部最新的生产技术、茶园管理方法等,并最终达成共识,对景迈芒景现存不多的稀缺古树茶资源进行定期养护,予以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景迈芒景的生态环境。这也是澜沧古茶保证原料品质尤为重要的一面。

各合作社、初制所负责人通过视频了解公司发展

景迈芒景是澜沧古茶的活水源头,澜沧古茶在景迈山有近半个世纪的根基,目前有十余个专业的合作社及初制基地。一直以来,澜沧古茶和景迈山的茶农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一种长期建立起来的稳固合作关系。本次交流会的举行,不仅让最新的工艺、相关行业信息在公司与茶农之间得到及时传达,是澜沧古茶与合作社、初制所保持良好沟通、交流的体现,而且为景迈芒景古树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茶品品质的优化与提升,作出了一个优秀茶企业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臻味号普洱生茶蝉联“特等金奖”


臻味号普洱生茶蝉联“特等金奖”

近日,2011年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揭晓了茶品特等金奖及金银、优质奖等各类奖项,云南臻味号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臻味号普洱生茶荣获2012年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全国名优茶质量竞赛特等金奖。

广州秋季茶博会是国内规模最大,市场效益最好,专业化程度最深,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茶业博览会,展会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茶业的“风向标”,被媒体称为“全球茶业第一展”。

云南臻味号茶业有限公司历年来参加广州春、秋两季茶博会。竞赛活动由2012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组织举办,组委会按照六大基本茶类(红茶、绿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分茶别评奖。通过邀请全国著名茶学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参评茶样按外形和内质进行感官密码审评,并确保本次竞赛评比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合理。

臻味号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原生态古茶园为原料基地,秉承古法传统工艺,坚持一山一季一饼茶的制茶理念,将原生态古老茶园的原汁原味的普洱茶呈现给消费者。多年来的坚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厚爱,同时也得到行业赞同。

非遗六堡茶文化推广交流会在梧州举行


非遗六堡茶文化推广交流会在梧州举行7月2日上午,非遗六堡茶文化推广交流会在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举行。广西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顾航一行参加本次活动,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荣志晓陪同出席。本次活动指导单位是广西自治区文化厅,由濡菲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苍梧县黑石山茶厂主办。濡菲六堡茶创始人韦洁群女士致欢迎词。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顾航讲话并主持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文化厅领导代阎崇年老师赠送黑石山茶厂书法作品。活动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各方宾客参观体验非遗六堡茶的制作工艺。濡菲六堡茶的创始人石柱斌先生和韦洁群女士均为土生土长的六堡人。石柱斌先生家里姐弟众多,初中毕业就在苍梧县土产贸易公司参加工作,赚钱养家并肩负起送弟弟们上学的重任。石柱斌先生于1976年由苍梧县土产贸易公司到六堡镇公社茶厂担任厂长一职,直至1986年六堡公社茶厂因意外失火倒闭才离职回乡下创业。韦洁群女士自幼便经常跟随父母到茶场里面,自小耳濡目染,对六堡茶表露出极大的兴趣以及天赋。有几个瑶族制茶老前辈惊讶于她对六堡茶的兴趣和天赋,私底下一直有意培养她的制茶技能。在跟随瑶族老前辈学习几年后,韦洁群加入了六堡公社茶场的日常工作中,凭借过人的天分与不懈的努力,得到茶厂里面精制发酵车间一众老师傅的赏识,由茶场的普通员工转为茶厂车间技术员。接下来的十多年,韦洁群在一众老师傅的悉心教导下,对于六堡茶加工流程以及制作技艺更加熟练精湛。在收获赞赏的同时韦洁群也吸引了石柱斌厂长的目光,最终两人以六堡茶为媒成就一段美好姻缘。1986年六堡公社茶厂由于意外失火倒闭,夫妻双双离职回塘平村创业。夫妻二人在创业的同时也不忘在塘平村收购一些好茶并完好地储存下来。直至2000年,夫妻二人看到六堡茶产业复兴的苗头,着手准备建立自己的茶厂,即今日的黑石山茶厂。凭借丰富的制茶经验夫妻二人制作出品质上乘的六堡茶,开始为六堡茶的崛起之路默默奋斗。与此同时,他们的小女儿石濡菲从小耳濡目染,也对六堡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于2006年接管了黑石山茶厂。夫妻二人商议决定以小女儿的名字濡菲作为茶厂产品的商标,这便是濡菲六堡茶的由来,也蕴含了夫妻二人对六堡茶这份事业能世代相处下去的美好期待。自2006年开始,石濡菲便在父母的带领下致力于六堡茶的种植、生产、加工,研发和销售的工作。六堡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韦洁群女士荣获自治区级六堡茶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六堡茶制作技艺于2014年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年底,韦洁群老师成功晋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石濡菲也成为了新一代的自治区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处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所以获此殊荣后韦洁群和石濡菲意识到必须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并普及传统六堡茶的纯手工制作技艺。作为当地较有规模的茶厂,她们每年在厂内开设三次培训班,把六堡茶的制作技艺传授给当地的村民们。累计培训指导人数达到100多人,以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模式扶持手工制茶的农户多达60多户,以合作社的形式培训38户农户成为本村的传统制茶能手。在培训班里面挑选出技术过硬的学员担任茶厂的生产工和技术员,为提高和传承传统六堡茶的制作技艺做出必要的贡献。

香高味远的老曼峨古树普洱茶


香高味远的老曼峨古树普洱茶

老曼峨寨位居偏远的中缅边境的大山皱褶之中,但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名气却很大。这缘于它是整个勐海县布朗山最古老、最大的布朗族村寨。据寨里古寺内的石碑记载,其建寨时间恰好就是傣族传统的傣历元年纪年,至今已有1371年的悠久历史;这里的古茶园中,一棵棵刻满沧桑岁月的古茶树,见证了布朗族先民"濮人"久远的种茶历史。

走上村小组长岩温宽家的新式布朗楼房,他先用时尚的飘逸杯沏了几泡香高、味浓的"老曼峨茶"给我们品尝。尔后,他拿出纸张已发黄的傣文"寨志"、叫来老康朗,一边用布朗语念一边翻译,讲述该寨布朗族先民迁徙、立寨的历史。

老曼峨寨子是着名的"布朗山古茶山"核心区之一,属班章村委会,有156户760人,主要以种植茶叶、稻谷为主。交谈中得知,老曼峨寨如今仍保持着3205亩古茶园,遍布在寨子四周边的莽莽丛林中。普洱茶市场兴起后,越来越多的茶商、茶叶爱好者喜欢上了老曼峨古乔木茶,先民留下的珍贵古茶园,为后代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为此,各家各户对古茶园管理更加用心、下工夫。村里专门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保持好古茶园的原有生态环境,任何人都不能在古茶园中施用农药和化肥,确保老曼峨古乔木茶的独特品质。

一到春茶、秋茶采摘季节,每天都有不少省内外的茶商、普洱茶爱好者驾车来到寨子选购古乔木茶。自1999年起,布朗山先后列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综合扶贫开发试点乡、全省扶贫攻坚乡,各级政府加大了扶贫力度。在国家扶持资金支持和县茶叶产业办技术帮助下,老曼峨村民们新种植了4000多亩生态茶园,茶叶品质虽比不上古茶树茶,但却是同类茶中的上品,销售也不错,成为了村民新的"摇钱树".

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布朗山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也是江外古六大茶山之一,是布朗族居住地,古时称濮人,是最早种植茶树的民族。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全寨有140余户人家,600多人口,均为布朗族。布朗山乡全乡辖勐昂、章家、新龙、曼囡、吉良、曼果、班章7个村民委员会,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843人。布朗山乡有12000余亩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糯、帕点、曼新龙、曼捌、曼囡老寨和吉良等村民小组,另有台(坡)地茶园18000余亩及广布全乡的野生苦茶和甜茶,为生产优质普洱茶提供了优质的原料保障。

老曼峨古树普洱茶的特点:条形肥壮厚实、紧结显毫、汤色剔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

解读云南古树普洱茶(2)


解读云南古树普洱茶(2)

普洱茶产区独特的地理环境

云南古树普洱茶因为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人文底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普洱茶产业的主要推动力,对行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普洱茶,并开始收藏一些古树普洱茶。

初学者容易被古树两个字所迷惑,见到大茶树便激动不已,并以此作为自己玩茶的切入点,把树龄大小或者是树的大小作为茶叶品质的评判标准。而茶始终只是一种饮品,最大的价值是靠品质给人们带来健康,藏茶更多的是希望其后续转化能给自己带来惊喜,这就需要对原料的品质作综合分析,成就一款好的普洱茶需要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首先要有先天的地理环境优势,茶树生长在生态优良的无公害茶园,原料得到科学的加工处理以及合理得当的后期仓储转化。普洱茶藏身于云南这片得天独厚的神秘境土,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

地理环境

云南地理位置特殊,属于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云南茶区多分布在海拔1200~2000米左右的澜沧江两岸山区丘陵地带的温凉、湿热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不仅为区域内的茶树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说是普洱茶品质化学形成的先天优势。

气候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侯和山原气候的特点,表现为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并且常年雨量充沛,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普洱茶产区的年平均温度在17~22℃,年降雨量在1200~1800毫米,这些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区域内种植的云南大叶种创造了适宜的生长条件,也有利于普洱茶化学品质的形成。所谓的“高山云雾出好茶”,充沛的雨水能促进茶树的氮代谢,使得鲜叶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含量提高。

日照

太阳光质与茶叶品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红光有利于茶多酚的形成,而蓝紫光则促进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像云南的高海拔茶园,特别是古树茶生长的高山密林里,雨量充沛,云雾多,长波光受云雾阻挡在云层被反射,以蓝紫光为主的短波光穿透力强,从而会导致茶叶内的氨基酸、叶绿素和含氮芳香物质较多。

温度

气温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5摄氏度。而温度决定着茶树中酶的活性,进而又影响到茶叶化学物质的转化和积累,因此不同海拔最高度的茶叶原料,鲜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等茶叶品质化学成份的含量也不一样。

海拔

可以说海拔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茶多酚和儿茶素随着海拔提高而减少,而氨基酸则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另外,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空气稀薄,茶树的蒸腾作用相应加快。芽叶本身不得不分泌出一种抵抗素来抑制水分的过度蒸腾,这种抵抗素就是茶叶的宝贵成分——芳香油。所以高海拔地区生长的茶气相对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同时,气候特征也会随海拔变化有所差异,又进一步作用于茶树生长。

纬度

地理纬度不同伴随日照、气温和降水量等气候条件的变化,对茶叶化学成分特别是次生代谢产物有明显影响。纬度偏低,地表接受日光辐射量也较多,有利于碳素代谢,也就有利于茶叶多酚类物质的积累。

所以说云南普洱茶的品质取决于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在这片“彩云之南”的美丽国度,曾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美丽传说。独特的地理风貌、复杂的气候类型与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共同孕育出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这是大自然的眷恋和馈赠,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云南的名片,是世界的绿色黄金。

解读云南古树普洱茶(1)


解读云南古树普洱茶(1)

①什么是古树茶?

古茶树顾名思义,就是栽培年代久远有些树龄甚至已经无法考证的茶树。古茶树上所采摘的鲜叶按标准制作的毛茶称古树普洱茶,是普洱茶的一个细分市场,近年来始终以一种高姿态、高热点受众人追捧。那么,古树普洱茶真的代表普洱茶的最高品质吗?以及多大树龄的茶树才算古茶树?等等一系列问题也随即而来,并在行业内争论不休。

古树普洱

一般人觉得100年以上的就算是古茶树了。骨灰级茶友却认为一百年到三百年只能算“大树”,三百年以上才能称之为“古树”。但古茶树的树龄判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跟植物学、地理地貌、自然气候、历史都密切相关。茶树树龄根本无法明确区分,这样的细分也不太具有实际意义。

其实古树茶树龄的时间界定,是有特殊的历史原由的。

近代云南大量种植茶树,是在清道光之前(1820-1850),从清末开始云南茶区多有战乱、瘟疫等发生,茶树的种植栽培自然陷入停顿;至民国初期(1912),方开始在凤庆地区种植生产红茶;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后才大规模开辟台地茶园。

由此,按茶园种植年代来划分显得更加合理,在古普会标准:《云南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标准》和《收藏级云南古树普洱茶制作标准》中,将1949年前人工栽培的茶园定义为古茶园,1911年前人工栽培的自然状态下生存下来的古茶园成为原生态古茶园。并综合茶园生态、茶叶品质等因素将古树普洱茶分为普世级、品鉴级和收藏级三个等级。根据古普会标准,品鉴级和收藏级古树普洱茶原料应产自1911年前种植的原生态古茶园。

雨林古茶坊:古法手工精制古树普洱茶


雨林古茶坊:古法手工精制古树普洱茶

编者注:本文是编者2014年春季亲赴西双版纳勐海县茶山所见所感,亲眼见证了雨林古茶坊茶人守护古茶园,传承古法手工,将古树普洱茶呈现世间的全过程。雨林古茶坊采茶、收茶、制茶全程无时间限制对外界公开,欢迎全国茶友赴茶山亲身体验。

感恩天赐古茶园

寻访古树普洱茶的源头,看制茶匠人用手心的温度熨烫鲜叶,看雨林古茶坊茶人隐匿在西双版纳茶山深处,对百年古树普洱茶的守护与传承,能感动于古茶树的沧海桑田,便断断容不下速成的口感。“内质丰富,茶汤厚润”,它虽不语,却给予满口香醇。

西双版纳早在1700多年前已种茶,是世界茶树的发祥地之一,亦是普洱茶的故乡。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境内生长着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超过5万亩,是先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厚重而珍贵的财富。

树龄的长短对普洱茶品质至关重要。台地茶树龄较短,一般为十余年或几十年种植时间,高密度栽培需要施肥、打农药。台地茶生长周期短,根系不发达,吸收的土壤养分有限,茶碱含量较高。

从植物学上说,任何树种生长超过100年即可称之为古树,雨林古茶坊所采收的都是超过300年树龄的古茶树,它们历经时间的考验,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存活下来。千百年的共生,古茶树已和周围的生长环境、周围生物群落融为一体。古茶树根系发达,内涵物质极为丰富,后期陈化必然优于内涵物质少的。

树龄的长短造就了品质与口感的天差地别,古树普洱茶口感柔和、汤醇厚、内涵物质丰富,生态、好喝又健康。

以传统手工致敬时间

茶山的少数民族茶农是最懂茶的人,他们的先辈种茶制茶,世代守护古茶园、传承制茶工艺,雨林古茶坊将他们当做老师,又和他们亲如兄弟。

走进雨林古茶坊布朗山二十三坊,热火朝天的收茶制茶场面尤为壮观。雨林古茶坊向茶农收取鲜叶的价格是双方共同协商而定,上交鲜叶——现场检验是否符合标准——称重——现款现结,茶农脸上洋溢的是丰收的喜悦,雨林茶人心里感受到的是欣慰。另一边,古茶坊内十余口铜锅齐上阵——古法手工杀青,茶叶翻滚、热浪蒸腾……“春茶季的时候,为了保证质量鲜叶都要及时精制,我们古茶坊里师傅常常通宵达旦奋战”古茶坊坊主说到,此等茶人心让编者感到深深叹服,而更让人震撼的是,像布朗山二十三坊这样的古茶坊雨林人在西双版纳人迹罕至的深山修建了85座!

一款古树普洱茶的诞生,要经历:采摘——自然萎凋——手工杀青——摊晾——手工揉捻——阴凉——晒青——第一次剔捡——原料检验入库——原料出库第二次精挑细选——称重——蒸制——手工包揉——石墨压制——阴凉——第三次检验——低温烘干——第四次检验——包装,全程由当地少数民族师傅手工完成,雨林古茶坊古树普洱茶,呕心沥血之作!

我只见过这一家茶企全程公开

雨林古茶坊茶山行活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茶友、媒体团等等共同行山路、访茶园、亲制茶,这种零距离探寻古树普洱茶制作过程的方式比任何有关茶的故事都更动人。茶人的世界没有捷径所以茶路必然不易,雨林茶山行至今已接待全国乃至海外的客人超过4000人次,用坏的轮胎已经堆积成山。雨林古茶坊首家开创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茶山行活动引领茶友们参观见证古树普洱茶的诞生,我只见过这一家茶企这样全程公开。

真实、公开、诚信、一诺千金,这是我深入雨林古茶坊源头腹地最大的感受,感恩此次茶山行所学、所见、所感,感恩天赐古茶山,感谢雨林古茶坊坚持高标准呈现高品质古树普洱茶于天下茶友!

回程路上,听到当地雨林古茶坊几位发起人早期寻茶的小故事:他们开着皮卡车,带着帐篷、铁锹、面包上路。在一次去勐腊县寻找古茶园的过程中,由于不认识路,又遇到塌方,寻茶人被困在一个村寨里,由于彼此不熟悉,他们没有被邀请住进村寨里。在被困的一周时间里,他们吃住都在车上,寨子里唯一一家小卖部的食品都被他们买光了,在面临断粮的临界点时,大雨终于停了,路通了,几位才得以脱险。

解读云南古树普洱茶(3)


解读云南古树普洱茶(3)

茶园生态环境

上一期我们讲到成就一款高品质的云南普洱茶应具备的几个因素,并对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作了简要介绍。大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云南普洱茶的先天优势,今天我们来讲讲大环境下的茶园生态,同样对普洱茶特别是古树普洱茶的品质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古茶园形成的时间是漫长的,万亩古茶园积淀的历史也是厚重的,历史上的普洱茶几经沉浮,战乱人祸社会动荡古茶园也随之被几度沉静几度重视,少数民族茶农种植茶树大都采用最原生态的方式管养,茶市不好便“放荒”修养生息,茶市好便上山采茶。这让古茶园的生态环境一直保持在最有利于茶树生长的环境中,植被、土壤、以及伴生的植物在最佳“平衡且可持续生态循环”状态下。

一、土壤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地,茶树所需的养分和水分,都是从土壤获取的,因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与茶树生长紧密相关。云南普洱茶产区土壤多为赤红壤、红壤、黄壤,pH值在4~6之间,更适合茶树生长。

《茶经》有云“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高山古茶园土壤风化比较完全,石砾较多,土壤通透性好,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包括茶树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一应俱全,以致茶树有效品质成分和各种保健营养物质丰富。

二、植被

古茶园与台地茶园相比,前者树木比后者多。而植被的繁茂,不但有利于调节空气湿度,增加地面覆盖度,从而改善茶园温湿条件和增加土壤肥力。

三、伴生植物

张顺高老师曾作过“五代茶园”的划分,从中可以看出普洱茶的栽培驯化历史以及茶园发展进程。茶树是一种从森林里走出来的人工作物,以园式栽培相比,最初的驯化栽培是混林共生的。茶树需要一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但以弱光照为宜,尤其需要较多的漫射光。而古茶园由于被树木所荫蔽,光照达到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长,从而给有机体的生化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含氮化合物的形成和增加,对改善茶品质十分有利。

“茶园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它由以茶树为主体的生命系统和由光、热、水、气、土、生物等因子结合在一起的环境系统所构成,它的结构演变由从事茶叶生产的人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来导向,真正的制导因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人们对三大效益的认识。茶叶生产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受经济规律的严格支配。当人们的认识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科学知识的限制,尚不能深刻洞察生命系统对环境系统的依存关系时,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经济效益)表面上高于重于生态效益的现象,会诱导生产活动偏离生态稳定性的运动轨道,最后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这一原理可以为某些文明消亡作出解释,也是茶园历史结构演变的认识根源。”

古树茶之所以如此受亲睐来源于其生态价值符合当下人们追求健康的价值观念,不仅给人以独特的品饮享受也有非凡的经济价值。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我们能不能守护好每一株古茶树?自然状态下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是循环往复的,一旦循环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将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因此,守护好茶园生态就是守护古茶树。

古树普洱茶知识你了解多少?


古树普洱茶知识你了解多少?

1.普洱茶的定义

普洱茶,又名滇青茶,

属于黑茶类,

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

故名普洱茶。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

2.什么是古树普洱茶

古树茶是指采摘存活百年以上的云南大叶种乔木科茶树上的叶子制作成的茶叶。古树茶仅在以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的古镇易武为首的古六大茶山和勐海县的新六大茶山茶区有古树群落,故而产量十分稀少,并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

3.古树茶的特点

①古树茶根植较深,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所有的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的自身去完成,因此茶叶本身所含的矿物质相对比较高; 

②古树已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并能够抵抗各类病虫害,故无需使用农药,相较于其它茶而言,更自然,无污染。 

③古树的根部深入土壤,更利于吸收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并转化为营养物质。因此古树茶内含物质丰富,古树茶叶也因此更加的耐泡,更具香气,滋味醇厚,回甘生津。相较于其它茶而言,无需施肥,故更天然。

④古树茶仅分布于云南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茶区,产量十分稀少,采摘较难,因此古树茶的价格相较台地茶的价格更高。

4.古树普洱茶的价值

制作工艺精悍的上等纯料古树茶已成为众多藏家的新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古树茶都能够保证升值。可以储存和收藏升值的古树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古树茶的茶饼必须是采摘自百年以上古乔木树,且必须是纯料,不能有拼配,否则会影响日后口感和茶饼的储存保值升值空间。 

②古树茶的茶饼必须以精悍的加工制作技艺手工精致而成。其中,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普洱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精制的古树茶收藏价值最高。 

③古树茶的茶饼必须储存在干燥通风、条件适宜的环境下,如储存在潮湿,或有异味的环境,则升值空间非常有限,甚至会导致无法长期保存。

5.古树普洱茶代表企业:臻味号

​以倡导"大树""纯料""古法""老寨"的行业制茶模式的臻味号,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创新,已发展成为以云南西双版纳勐海茶区原生态古树茶园为基础,集茶叶初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并拥有以领先的手工制茶技艺与一山一寨一毛茶初制所的茶基地。

首届"藏之有道"普洱茶交流论坛在广州举行


首届"藏之有道"普洱茶交流论坛在广州举行

记者近日获悉,首届“藏之有道”普洱茶交流论坛于5月9日在广州举行。本次活动由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主办,届时广州市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广州市茶文化促进会领导、普洱茶知名品牌代表、普洱茶经销商、普洱茶界资深茶友、合和昌公司高层等众多嘉宾将相聚一堂,共同探讨普洱茶2012年收藏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前些年,普洱茶收藏成为了业界热点,甚至演变成社会关注的一大话题,普洱茶收藏也经历了起起伏伏。随着理性收藏的回归,如今,普洱茶的收藏价值再次受到了收藏爱好者和茶友的关注。近年来,普洱茶收藏不断出现了新的特点,如何更好地推动普洱茶收藏的发展,让行业更加规范化,让更多的人深入到这个领域,享受其特有的乐趣和发展成果,已成为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据主办方合和昌茶业公司高层介绍,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经一定时间的自然陈化、存放后,就口感而言,必将出现更醇和、滑润等感觉,呈现出特有的陈香。另外,众所周知,普洱茶收藏价值,首先来源于茶本身好的品质,即业内所说的“茶底”,好的“茶底”决定了普洱茶的口感及价值的提升空间。品质好的普洱茶,随着时间的沉淀及正常饮用消耗,存量肯定越来越少,年代越久,口感越好,价值越高。合和昌高层告诉记者,所谓“藏之有道”,说明普洱茶收藏其实是大有文章的。

逐渐理性,回归价值本身,是普洱茶现今收藏的新特点。那么,如何更好的收藏普洱茶、普洱茶收藏价值评估、收藏新热点等将成为首届“藏之有道”普洱茶交流论坛上嘉宾们重点探讨的话题。除了探讨与交流普洱茶收藏心得,会议发布了“2012年普洱茶收藏趋势报告”。同时,合和昌“藏系列”2012年新品也在本届会议上揭开神秘的面纱,近期将在其官方微博及官网展开相关互动活动。首届“藏之有道”普洱茶交流论坛即将举办,不仅引发了行业人士的强烈关注,同时得到了各大媒体的大力支持,届时知名电视台、报纸、电台、网络媒体记者将出席并报道本次活动。

别让“古树”成为普洱茶“负资产”


别让“古树”成为普洱茶“负资产”

春茶在望不安生,网上近日流传一篇文章“你喝的不是茶,是农药”,大肆渲染茶叶农残超标。后面发现此文实乃旧闻,且里面许多谬误已被澄清,让茶客们虚惊一场。细究起来,这也折射出消费者对茶叶生态安全的不放心。也是因此之故,普洱古树茶成为市场的骄子,不打农药、口感更优异成为无往不利的卖点,一火就是十几年。但凡事有利有弊过犹不及,如今“古树茶”渐成整个行业的“负资产”,怎一个乱字了得!

不信你到云南的茶城、全国卖普洱茶的店铺看看,不摆几饼“古树茶”,就是业内菜鸟。要是追问一下:你这古树多少年了?回答基本看店家的胆量:少则一两百年,多则三五百,千年古树茶也不在话下。一般消费者云山雾罩中买的古树茶,其实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古树?有几成古树料?是纯料还是拼配料?更有甚者,可能买来的“古树茶”仅是一纸包装。怪哉!不喝古树不甘心,喝着古树不放心,成了普洱茶消费的常态。

稍懂普洱茶历史的人都知道,传统普洱茶多是有性繁殖的茶园茶,俗称乔木茶、大树茶。后来随着茶树新品种和台地茶的推广,“乔木茶”不便采摘、卖相不佳一度被打入“冷宫”,计划经济时代尤其如此。阴差阳错,古树茶2000年前后扛起“老茶”之后的普洱茶大旗,对2007年普洱茶“崩盘”之后的市场复苏和成长居功至伟。如今,市场又开发出古树熟茶、古树红茶、古树单株等品类,古树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古树茶是普洱茶也是云南的独特优势,已经并将继续造福广远,值得善待善用。

遗憾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客气地说,“古树茶”作为茶类概念被用滥了,作为市场营销手段被弄玄了,作为科研对象和文化遗产面临危机,甚至有被污名化的倾向。由于一些山头古树茶利润丰厚,加之被承包、被“领养”,过度采摘催肥增产的例子不少,对这笔珍贵的资源造成破坏。其中最让人遗憾的,是过度推崇“古树茶”带来行业造假流行,“古树茶”的标签随便贴,业内似乎对此习以为常、不以为耻,成为普洱茶的“诚信硬伤”,几为普洱茶这潭水“既深又浑”的罪魁祸首。

说古树茶成为行业“负资产”,还在于过度推崇古树茶给外界造成误读:台地茶不安全,不好喝,一律都是品质低劣的代名词。试想一下,云南的六百多万茶农,多少家有古树茶?笔者亲眼见过台地茶一斤春茶十几块还没人要的酸楚场面,茶农辛辛苦苦种茶最后只能撂荒,采摘压根收不回成本。有人可能以为“这是活该”,台地茶就该这种待遇。如果按这种逻辑,我国几大茶叶主产区的壮阔茶园都该被淘汰。

关于古树茶的营养价值是否优于台地茶,业内一直说不清或者不愿说清。那么口感呢?其实茶叶的滋味香气来自品种、产地和工艺,如果从全行业来说,工艺才是“核心竞争力”。现在普洱茶推崇自然生态过了头,似乎冰岛、老班章怎么都好喝,大树就一定比小树的好,如此还要制茶工艺作甚?不潜心研究、精益求精地追求普洱茶工艺技术,一味宣称是名山、是古树,这个偏向荼毒深远。

那该怎么办?“古树茶”的消费偏向果真是市场选择,政府、业界都无可奈何吗?不然。作为单个的商家可能是逐利和盲目的,但负责任的企业、真正的专家、诚信的店家和茶客,尤其是把方向、谋长远的行业主管部门,须有为“古树茶”纠偏、驱魅的诚心和魄力,坦诚引导消费者:古树茶没那么神。如果主管部门真对古树茶造假较真,克服取证等畏难情绪,拿出云南整顿旅游市场的勇气,杀一儆百让卖假茶者提心吊胆,“不信东风唤不回”。另外,茶叶最终靠产品说话,淡化古树茶概念,用生态茶园的好产品去征服味蕾,才是行业正道。

“古树茶”是祖先留给这代茶人的遗产,不光是财富也是责任。为古树茶“纠偏驱魅”,才能持续保护利用它。行业也该自觉理性,而不是急吼吼地去迎合误导不成熟的茶叶消费。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臻味号”古树普洱茶广西茶客厅将举行交流会》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