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是一种什么茶】

细数普洱茶的31种茶香

普洱茶是有气味的,多数人都只认识身边熟悉的参照物来说是某某香,其中某些香味是普洱茶的魅力和韵味所在,香味的高低、醇正、持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洱茶的价值。那么普洱茶都有哪些气味呢?这些气味都是如何形成的呢?

▶清香味

这是普洱茶(生茶)以及晒青茶最常用的一个香气描述,以其有清鲜淡然之意,与浓郁芬芳截然不同,让人嗅来有素雅之感,如深山老林、广袤草原之气,无扑鼻之香,却自然和谐,让人舒适。

茶叶的清香的气味分子构成主要是青叶醇以及一些简单脂肪族分子。杀青初期,随着叶温上升,顺势青叶醇大量挥发以及转变成反式青叶醇,加上一些高温下降解产生的简单脂肪族分子共同形成了清香的特征。

▶毫香味

这在普洱茶级别很高的时候会表现出来的香气特色。顾名思义就是“毫”所表现出来的香气,与“粗”相反,这种小芽未展的鲜嫩也独具一种特色之香,让人更觉清新可人。

▶鲜爽型花香

花香在普洱茶(生茶)中很常见,而且表现得多种多样,其中很多具有鲜爽花香特色的茶往往令人印象深刻。这种类型的花香或如铃兰、或如百合,虽可香得扑鼻,香得透墙,香得沁人心脾,但香得纯粹,单只是一种纯嗅觉的享受,不似果香蜜香一般嗅来令人流延生唾。“鲜爽型花香”也可以叫做“高扬型花香”。

对生茶的鲜爽型花香贡献最大的物质是芳樟醇,这是一种高沸点香气物质,通过杀青将以青叶醇为代表的低沸点香气物质挥发掉后,其如百合或铃兰的花香就显现出来了。

▶甜醇型花香

此类香气或如茉莉,或如栀子,嗅来令人愉悦,往往使人不自觉地深呼吸,精神更为之一振。此类香气在生茶中极为常见,β-紫罗酮、茉莉酮以及部分紫罗酮衍生物等香气物质在生茶中都参与了这种香型的表现。这些香气物质基本在加工过程中生成,沸点高低不同,不同含量不同比例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是普洱茶香气特色多样的原因之一。

▶柔和型花香

此类香气以玫瑰香为代表,一些存放了几年的生茶会表现出这种香型。这种表现在普洱茶(生茶)中的柔和型香气与鲜爽或甜醇类的较易刺激嗅觉的香气不同,让人感觉不温不火,在普洱茶中较为少见,独具特色。所谓“兰香型”也可以属于此类,只是兰香比玫瑰香更低沉更轻柔,已接近于似有似无的状态了。

与玫瑰香相关的气味分子主要是香叶醇,香叶醇具有玫瑰香气,是在茶叶中重要的香气物质,级别较高的茶含量会偏高一些。但总体来说,云南大叶种中的香叶醇含量较中、小叶种低,所以能表现出玫瑰香型的普洱茶极少。

▶糖香

糖香在普洱茶中也较为常见,其中以冰糖香最为突出,它往往伴随着强劲的回甘,与凉爽的喉感,因此是茶叶品质优异的特征。还有如甘蔗香者,也自成风格。糖香的构成一方面与蜜香甜香有一些重复之处,另一方面就是一些糖类本身的香气。可溶性糖在普洱茶中含量很高,一般占干物质的4-7%。

但此处所说糖香都是对普洱茶品质做出肯定判断的积极香型,并不包括以下将要描述的焦糖香。

▶焦糖香

这往往是在普洱茶加工不得要领的时候出现的特色,颇受人关注的巧克力香亦属此类。这种香气给人的感觉如烤面包、饼干等烘烤而成的食品中的甜香,在食品工业中这非常重要,是积极的。但是放到普洱茶里面,却适得其反,它意味着茶叶经历过高温的烘或炒,导致茶叶活性下降,一些与后期转化密切相关的物质如残余酶等会被大量杀死,这就严重伤害了普洱茶该有的特色品质,所以从这种观点上来说,从长远来看,这种焦糖香的茶不适宜于长期存放。

▶水果香

此种香气在普洱茶中普遍存在,或如苹果,或如柠檬,或如甜桃,或如西瓜等等。形成原因不一,有些是因为本身具有水果香的香气物质得以显现,有些则是因为具有几种香气混合而形成的效果,因此虽然常见,却不易捉摸。如苹果香在青气将散的新茶中常见,西瓜香在存放了较长年份的生茶中时有见到,但更多具水果香的茶,都是偶有所见,如羚羊挂角,难以捉摸。

与之相关香气有部分紫罗酮类衍生物,以及具有浓甜香和水果香的部分内酯类,具有柠檬清香的部分萜烯族酯类,还有在加工及储存中产生的芳樟醇氧化物。

▶梅子香

通过一定时间存放的生茶经常会出现梅子香,在普洱茶(生茶)中是非常好的经典香型,最具代表性的梅子香嗅来有清凉之感,又略微带酸,恰同青梅气息,受到广泛好评。

为何梅子香如此令人喜爱?其主要原因是一种心理作用,即对比效应。当我们在单一香型中加入一点点的其它不同香气,就会使得两种香感都更加突出,梅子香中的对比效应就非常典型。

有些茶因为发酵不当或是存放不当出现不良酸气,往往被人牵强附为梅子香,但这二者区别很大。梅子香自然舒适与茶搭配无违和感,而不良酸气则显得突兀。有梅子香的茶滋味纯正,而有不良酸气的茶茶汤滋味也发酸。

▶干果香

此种香气在普洱茶中较为罕见,或如苦杏仁,或如松仁,或如槟榔等等。具有干果香的普洱茶往往是存放有相当年份陈化度较高的生茶以及部分熟茶。

直接相关的香气物质有具有苦杏仁香的苯甲醛,和有干果类香气的茶螺烯酮和2-乙氧基噻唑。

▶蜜香

蜜香在普洱茶(生茶)中较为常见,很多茶区的茶在存放过程中能长期表现出蜜香,而且这种香气持久耐闻,又易于描述和理解,因此容易被记住,具有蜜香的普洱茶也有较好的品质,有时候喝一泡蜜香纯正的茶,可以一整天都在口中留有余韵。蜜香与花香的配合,构成了大部分普洱茶(生茶)在陈化初期的醒目特征。

形成蜜香的主要香气成分是苯乙酸苯甲酯,该物质沸点较高,因此散逸缓慢,能较长时间存在。此外苯甲醇也具有微弱的蜜甜,对密香也有一定贡献。

▶陈香

陈香常见于普洱茶(熟茶),以及通过长时期存放转化程度非常高近于熟化的普洱茶(生茶)。陈香是普洱茶(熟茶)的核心香型,纯正的陈香是普洱茶(熟茶)的代表香型,其它的香型都是在陈香的基础上来谈,没有陈香就不是合格的普洱茶(熟茶)。

陈香嗅来类似于老木家具散发出来的那种深沉香气,但更具活力,与其它茶类摆的久了发出的呆滞的陈旧气息不同,普洱茶应有的陈香是陈而有活性的,并无沉闷之感。“活性”是普洱茶的品鉴节点,是整个普洱茶鉴赏中可以一以贯之的核心要素。

陈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香气,是陈味,木香,药香等等类型气味的混合表现,涉及的香气物质众多,其中对普洱茶陈香贡献最大的是1,2-二甲氧基苯、1,2,3-三甲氧基苯、4-乙基-1,2-二甲氧基苯、1,2,4-三甲氧基苯等,都属于在发酵中生成的物质。

▶枣香

这种香气嗅来如干枣,有些甜糖香有些木韵,一般是熟茶才具有的特征。枣香在普洱茶中是非常经典的风格。

这种香型往往在原料比较粗老的普洱茶中容易出现,因为粗老叶的总体糖类含量更高,在发酵过程中也能生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当糖香达到一定水平,就能与木香等其它香气混合而表现出类似干枣的香气。

▶桂圆香

这种香气嗅来如干桂圆,通常出现在级别较高一些的普洱茶(熟茶)中,具有桂圆香的普洱茶往往在加工过程中发酵程度较重,干燥温度较高。

在普洱茶中桂圆香与枣香有类似之处,但往往不如枣香醇厚。

▶樟香

樟香多在存放时间较长的生茶中出现,嗅来如香樟木,有沉静自然之感,与樟脑味并不尽相同,有些发霉变质的茶会具有颇似农药般的刺鼻樟脑味与樟香有关的香气物质主要有莰烯和葑酮,二者都是具有樟脑味的香气成分,混合花木香而表现为令人愉悦的樟香。

▶荷香

采摘云南大叶种茶叶幼嫩的芽茶,经过适当度的陈化后发酵,好的幼嫩的芽茶去掉浓烈的青叶香,自然而留下淡淡的荷香,荷香属于飘汤茶香。

▶兰香

新鲜的普洱茶青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由青叶香而转为青香,那些种植在樟树林下的茶树,得到樟香的参化,樟香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为兰香,兰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贵的茶香。

▶木香

木香是普洱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香气,在熟茶中尤为突出,通过某些选择微生物接种技术加工出来的普洱茶(熟茶)会具有非常突出的木香。木香与花香蜜香的高扬不同,给人的感觉低沉温和,是利于普洱茶品质的香气。

对普洱茶木香贡献最大的是α-紫罗酮、β-紫罗酮、α-雪松醇、α-雪松烯、β-愈创烯、二氢猕猴桃内酯等成分。

▶参香

类似于人参的香气,常见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放过的熟茶。

在普洱茶中香气成分有和人参香气成分类同的部分,比如具有泥土气息的棕榈酸和具有木质气息的金合欢烯均可在人参的香气成分中找到。普洱茶中人参香特征的构成除了这些物质外,还有部分木质香气和甜香的参与。

▶药香

药香自然就是中药之气,如人身处药铺所闻到的中药气息,其实就是陈放很久的草木之气,因为茶叶也是草木,在陈放久了以后,自然也会出现类似气息。

在南方气候湿热的地区茶叶陈化更快,因此数年之后就可能感受到药香,而在干燥气候中存放则长时间内难以有药香出现。

药香的相关香气物质主要是有中药味的癸醛、藏红花醛以及各种具有木香的成分。

▶野菌香

野菌香一般出现在普洱茶(生茶)中,嗅来诱人嘴馋,非常能勾起人的饮茶欲,是非常经典的香气,野菌香往往伴随着高级的品质。

其香气构成主要是亚油酸转变而成的一系列八碳风味化合物,如1-辛烯-3-酮、1-辛烯-3-醇等,该类物质沸点低散逸快,因此贮藏年限较长的茶不容易保留野菌香。

▶烘炒香

有时会出现在制作不当的普洱茶(生茶)中,是应该尽量避免的香气。

如板栗香和豆香都在烘炒香之列,烘炒香就是通过热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气味。在很多食品以及其它茶类中都属于积极香型,但普洱茶的品质特征决定了其不应经过高温,因此烘炒香的出现对普洱茶品质评价来说应减分。

烘炒香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一些含硫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必须在高温加工中才能产生。

▶霉味

因茶叶发霉而产生的不良气味,嗅来刺鼻,令人不悦。通常见于存放不当的茶,比如在温湿度过高环境下长时间存放而腐败变质的茶。

在普洱茶中与霉味相关的主要物质是3,4-二甲氧基甲苯。

▶烟熏味

烟熏味并非茶之本味,乃是在加工或贮藏中受浸染而成。属于茶叶中常见的异味,对普洱茶品质没有积极影响。

因晒青毛茶制作的特点,在雨季时节时常需将茶移入室内干燥以避免雨淋,从而容易受到山区农家室内的烟熏浸染。因此夏秋茶更容易带有烟味。

烟味的相关物质很多,最主要的是愈创木酚和4-甲基愈创木酚,这些物质的沸点高散逸慢,因此通过存放使得烟味消散难度很大。

▶烟焦味

烟焦味是普洱茶中常见的不良气味。其产生源于杀青温度过高,部分叶片被烧灼而得。因此烟焦味往往在加工很粗糙的普洱茶中才出现。

▶酸菜气

在新制的生茶中,时常会有与酸菜类似的酸气。很多老厂的加工师傅制茶时,会在杀青之后将茶堆起捂一段时间,有了这样的一道工序,茶叶在干燥之后色泽会显得更深,口感会更醇和,香气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捂得稍有过度,就会出现类似酸菜的气味。

与这种气味相关的物质主要是低级脂肪酸,易于挥发散逸,因此对于打算长期贮藏的普洱茶品质没有太大影响。

▶堆味

堆味是从形容“发酵渥堆”的上来的,就是描述一种类似混合酸、馊、霉、腥等不良感觉的发酵气味。

在新制熟茶中普遍存在,因为传统熟茶渥堆发酵工艺是一个长时间而且复杂的变化过程,数顿至数十吨茶叶堆放在一起发酵,不可能做到绝对均匀,因此部分发酵过度和不足的茶叶就会产生一些不良气味,而如何把这种不良气味在加工完成的时候降到最低,就很考验加工技术了。

如果没有发生严重的发酵不足或者是过度,那么根据堆味的浓度,通过长短不同时间的合理仓储,这些不友好的气味就能被自然分解散逸而展现出陈香。

▶水焖气

常见于用雨水叶或揉捻叶焖堆而不及时干燥的普洱茶(生茶)

如同炒青菜时用锅盖焖过,就会产生的气味一般,在茶叶加工的小环境中如果出现湿热不透气的状况,就会产生类似气味。

▶生青气

常见于杀青不足的普洱茶(生茶),似青草的气味。因鲜叶内含物缺少必要的转化所致。

▶粗青气

常见于原料粗老的普洱茶(生茶),似青草的气味。因为鲜叶粗老,含水量少,在杀青过程中必须采用“老叶嫩杀”,即杀青时间短杀青温度低,技术不够就很难保证青叶醇等相关青气物质的消散,因此常常会有粗青气。

▶日晒味

常见于存放时间较短的新制普洱茶(生茶),这种气味嗅来就如同晴天晒好的被子一样。

光线能够促进酯类等物质氧化,其中紫外光比可见光的影响更大。长时间的光照能引起茶叶化学物质的光化学反应。可以猜测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系列相关气味物质共同构成了日晒味,但其具体成分还有待研究。

精选阅读

如何品鉴普洱茶的茶香?


普洱茶茶香,是以大叶种乔木普洱茶品为主。云南普洱茶还有其他,如小叶种、变种的中叶和灌木的普洱茶品等。倚邦茶区和猛海茶区都有小叶种的茶园,尤其倚邦茶区向来是以小叶种普洱茶茶品,闻名于全国,且最受清朝宫廷中的喜爱。

要品茗出新鲜的普洱茶,必须先能分辨出生茶和熟茶。普洱生茶和熟茶的辨别,可以从香气、汤色和叶底来查找答案。

从香气辨别普洱熟茶因为是经过渥堆,所以会生成一股熟味。一般只有十年陈期以内的干仓熟茶(依常规说法,未曾霉变过的茶品为干仓茶),可以从型茶表面闻出一股熟茶味。约在十年至二十年左右,那股表面熟茶味已经消失,则可从茶汤中感受出熟味香。从汤色辨别,干仓的普洱生茶茶汤是栗红色,接近重火乌龙茶汤色,即使是陈年的生茶,比如已经有八、九十年历史的龙马牌同庆老号普洱茶,它的茶汤颜色只略比五十年的红印普洱圆茶的茶汤深一些。而熟茶的茶汤颜色是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所以在现代的茶种分类中,将普洱茶列为黑茶类,是因普洱熟茶的汤色有关的。从叶底辨别,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如果是发酵较重的,会有明显炭化,像被烈火烧烤过。有些较老的叶子,叶面破裂,叶脉一根根分离,有如将干叶子长期泡在水中那种碎烂的样子。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反之,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干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浓而暗,跟只是轻度发酵汇堆过的熟茶是一样的。

普洱茶是如何提香的?


普洱茶是如何提香的?

“普洱茶是怎么提香?”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需要从各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普洱茶到底是如何提香的。

工艺提香

对于工艺提香和纯正的香气很多茶友是分不清的,我们需要把普洱茶的香气和制作工艺结合起来,那么什么是工艺提香?

“提香”是指茶叶在初制杀青时提香,或是成品后的提香,还是冲泡时用什么方式让茶叶香气更加凸显。严格意义上,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普洱茶生茶的工艺是全程没有高温的。香气只有靠长时间的摊晾、萎凋和高温来获取。而普洱生茶又不能长时间的摊晾和萎凋,所以在新茶的时候味道没有这么高扬,到后期经过一定的陈化,茶叶香气就会慢慢融入茶汤里,也就是“汤香”。

品饮

所以普洱茶制作工艺中,是没有“提香”这个环节和工艺的。那么在冲泡时,如何品饮到更好的香气?

天气原因

在喝茶的时候天气湿度不能太大,因为湿度越高,空气中的水分越多,茶叶的含水量也就越高,茶叶受潮了,香气就容易流失,因而口感会降低,口感偏于寡淡。因而在天气较为干燥的时候,品鉴普洱茶的时候香气更加凸显出来。很多茶友会觉得冬天喝普洱茶的时候茶叶的口感更加香,夏天的时候容易水,有时候还是有点茶水分离了。

注水方式

茶叶中的芳香类物质也会受到水温高低影响的,水温较高可以在冲泡注水时把香气提起来。注水方式也是和香气密切相关的。我们常见的注水方法有悬壶高冲、回旋低冲、定点注水等等。

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意思就是:茶香是靠冲击来激发茶叶香气的,在我们快水猛冲的时候,让茶叶与水进行充分的摩擦,在茶杯中尽情翻腾,从而凸显出更明显的香气。而汤感是靠吊出来的,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对于普洱茶来说,生茶主要品高扬香气。像岩沧古茶的景迈这一类茶香气见长,采用“高冲、单边环圈注水”的方式最好,高冲时,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最能激发香气。因而有了香靠“冲”,汤靠“吊”的说法。

普洱茶香的五个层次


普洱茶香的五个层次

初品普洱茶的入门茶客,往往觉得茶汤很香,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香,但到底具体有什么区别,又说不上所以然来。一起来学习一下,涨涨姿势。

一般来说,普洱茶有五个层次的茶香,分别为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要能清晰分清这些香味,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别无他法,就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具体来看一下:

1、水飘香

是初级的茶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着。其特征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即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光剩苦涩。

2、香入水

是次级的茶香,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此类茶香给人的体验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香,不过没有闻着那么香。

3、水含香

是中级的茶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4、水生香

更好的茶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5、水即香

顶级的茶香,这类茶,必须是原料工艺淳化都很优质的陈茶,其陈香浓郁丰富,和茶汤完全地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

体验不同层次的普洱茶香


体验不同层次的普洱茶香

每次喝不同的茶,都会尝到不同的味道,品到不一样的香味。当然就算是冲泡一壶茶,不同的冲泡阶段品到的香味是不一样的。对于普洱茶来说,常说的喝普洱茶要体验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那么这些香气你都知道吗?

在刚刚品尝普洱茶时,我们需要徐汇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

水飘香

初级的香:水飘香,茶香浅,飘扬,闻得到,但是喝的时候却又喝不着。原因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却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

香入水

次级的香:香入水,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这个层次的香便是闻起来香,喝起来也香,但略弱于闻着的香。

水含香

中级的香:水含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

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水生香

高级的香:水生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香气很弱,但茶汤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且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水即香

顶级的香:水即香,能有“水即香”这样香的茶,必须是原料工艺都很优质的陈茶,其浓郁的陈香和醇厚的茶汤完全的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

以上就是关于学习普洱茶我们需要体验的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如果您比较感兴趣,可以自己在泡茶的时候注意感受下,只有自己真正的体会到了,才能更好的品味普洱茶。

普洱茶迷人的挂杯香


普洱茶迷人的挂杯香

我们在泡普洱茶的时候,总是习惯在醒茶以后,嗅一嗅公道杯或者品茗杯,清甜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愉悦,这就是常说的“挂杯香”。那为什么茶会有挂杯香?

什么是“挂杯”

所谓“挂杯”,最早是葡萄酒品鉴领域的概念,指轻轻晃动酒杯,让酒均匀地在杯壁上转圈,然后停下来,酒液沿杯璧缓缓落下,产生了肉眼可见的流动,流得越慢,在杯璧上停留的时间越久,挂杯越长,说明酒中的糖分也就越高。

用在普洱茶上,挂杯香其实就是指留存于杯中的香气。当然不同的茶挂杯香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新茶的花蜜香会比较浓郁,老茶则陈香馥郁。不同山头,不同品种,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呈现出的香味也不尽相同。

一、自带香气

刚开始喝茶时大家可能都会有疑问:普洱茶为什么会有花蜜香,是因为吸附了附近花草的香味吗?当然不是。有趣的灵魂是自带香气的。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本身含有芳香物质,成分与其他芳香植物相近,且生长环境越好(高海拔、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环境无污染等),或是树龄越长,芳香物质越丰富。

二、工艺激发

尽管含有芳香物质,但鲜叶闻起来并不香。当鲜叶采摘后制作,在摊晾和杀青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散失、酶的钝化等一系列过程,茶叶的芳香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开始显现香气。

“挂杯”是否能够评判一款普洱茶好坏?

首先,普洱茶的香气讲究香、水融合,水含香、水生香是为高境界。因此,普洱茶的挂杯香不讲求像铁观音茉莉花一般香气逼人充盈满屋,还要从茶汤品评。

另外,一些普洱茶商为了追求高扬的香气而采用高温杀青,香则香矣,后期失去了转化的活性物质,无法长久持续,显现出更丰富的香气变化。因此,挂杯香仅供参考,但不能做主要凭证。

其次,普洱茶的杯中留香又与茶具(杯子的材质、造型)、水温水质、冲泡手法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茶具由于其结构的不一样,泡茶过程中的茶汤、香气及各项感官指标等各不相同。

当然,挂杯香也能反映出一些茶叶的品质,比如香型如何、持续是否长久、有无杂味。

闻“挂杯香”的正确姿势

对于小编来说,每次泡茶最喜欢闻挂杯香了,不仅自己闻,还要让在座的茶友传着公道杯一起感受。这种情况下怎样嗅挂杯香才礼貌而不失卫生呢?

首先,将公道杯口向下倾斜,置于鼻底,可用手轻轻扇动,切勿直接正对杯口大口呼吸。

其次,好味道一起分享。嗅完以后不要急着把公道杯放回去,递给身边的人一一体验。

读懂普洱茶的“香”和“甜”


读懂普洱茶的“香”和“甜”

普洱茶茶香,是以大叶种乔木普洱茶品为主。云南普洱茶还有其它,如小叶种、变种的中叶和灌木的普洱茶品等。倚邦茶区和勐海茶区都有小叶种的茶园,尤其倚邦茶区向来是以小叶种普洱茶茶品,闻名于全国,且最受清朝宫廷中的喜爱。

香是品茗中最表面性的鉴赏,口味香纯属嗅觉感官,也是最直接而且本能所及的。一般对香的品味接受之后,会直接产生那种愉快,且飘飘然的反应而感到满足。时下的品茗风气多受到了过度重视香的品味主使,促使一般茶叶制作的发展方向,太过着重于香的要求,渐渐失尽了原有传统的那种浑厚而深度的韵味,只求表面茶香的飘浮华丽美。普洱茶品茗对香的处理和其它茶种有所不同,云南大叶种普洱茶,茶性非常的强烈浓郁,得到了樟香的掺合,显现出一种高贵古朴、阳刚亮丽的茶性美。混生在樟树林底下的普洱茶也是具有一定的特异效力的。因此,普洱茶的樟香也成自然之美。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并存。其中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尤其老茶手多半喜欢有适当的苦涩味道;酸味和水味却是大家所不喜欢,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至于无味虽并不是味道,但是习惯性将淡而无味视为普洱茶的味道,也是无味之味了!甜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来越浓。在普洱茶的行列中,用同一批普洱茶为原料但不同的制造方法,都有可能陈化出蜂蜜的甜味。只有以生茶茶菁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汤中的甜味,为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而普洱茶的甜味,都以老树乔木茶菁,生茶而干仓陈化的最好,最能表现甜味。

普洱茶的7种冲泡方法


普洱茶的7种冲泡方法

养胃、暖身的普洱茶是冬季的热销品,也是一年四季皆可饮用的特殊茶品。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然而这一种“古董”的喝法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我们都清楚不同的茶友有对应的喝法,普洱茶的泡法不止一种,今天我们就详细介绍下普洱茶的7种冲泡方法。

一、盖碗冲泡

【必备器皿】茶海、盖碗、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

【适宜茶品】各种普洱茶。适用面较广,试茶、品茶都可以采用盖碗冲泡。

【适用场合】各种场合。茶店,茶艺馆,茶艺表演,私人茶室,居家,办公无所不适。

【操作流程】

1、温杯用开水把准备好的干净的器皿再冲淋一次,一方面为了卫生,同时也是给盖碗、公杯、品杯加温。

2、投茶把要冲泡的普洱茶投入盖碗中。投茶量或者说茶与水的比例关系对整泡茶的影响很大,100cc左右的盖碗我们推荐投茶5克左右为宜。一定记住“观音怕淡、普洱怕浓”。特别提醒有乌龙功夫茶习惯的普洱初学者,一定不要以乌龙的投茶量来泡普洱,会过于浓,因为普洱茶产区的海拔更高,内含物更丰富。

3、润茶注入开水到投入茶叶的盖碗中,洗茶一到两次,让茶叶充分的苏醒、伸展开来。不建议饮用润茶的茶汤,温一下杯倒掉或者直接倒掉。请注意注水的速度和角度。注水的速度会影响到水的温度,注水快则温度高,注水慢、水流细则水温相对要低一些,要针对所泡茶叶特性的不同来做出适当调整。注水的角度会影响到水对茶叶的冲击和茶叶的翻滚,豪较多的茶和熟茶不能过于冲击和翻滚,否则茶汤会浑浊不透亮。

4、泡茶泡茶时要注意出汤的时机,出汤过快则茶汤寡薄,出汤过慢则会太浓。

5、分杯把通过滤网冲泡好的茶汤分杯到品杯当中供大家分享,注意品杯不要倒太满,“酒满茶半”,最多不要超过七分。这是中国茶道的一个礼节,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6、品茶三口为品,意思就是要小口慢慢喝。烫的话薄薄的吸品杯最表面的一层茶汤,一杯普洱茶中表面的一层温度最低。二、小壶冲泡

【必备器皿】茶海、小壶、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

【适宜茶品】各种茶品都可以用小壶冲泡,但较新的生茶一般不采用此法,其它的茶都可以用小壶冲泡。

【适用场合】各种场合。

【操作流程】同盖碗冲泡一致。

三、小壶闷泡

【必备器皿】茶海、小壶、大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

【适宜茶品】细嫩芽茶,比如熟茶里的金芽、茶皇、宫廷散茶,或者是生茶里的全芽茶。

【适用场合】茶店、茶艺馆、居家。

【操作流程】参看盖碗冲泡法。但泡的时间比盖碗冲泡要长,一般每次闷1分钟以上。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小壶闷泡一般要把多次泡出的茶汤集中到一个公杯中,然后在分杯品饮。

四、大壶闷泡

【必备器皿】茶海、大壶、大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

【适宜茶品】粗老熟茶、老生茶、老熟茶。

【适用场合】品茶的场合都比较适宜;不适合茶店试茶、茶艺表演等场合。

【操作流程】选用350cc以上的大壶,投茶5到7克,然后同盖碗冲泡。

【注意事项】不要因为壶大就多投茶,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不可根据小壶冲泡的比例来投茶。闷的时间的把握。一方面要充分了解茶性,用时间来控制茶汤浓度,另外还要兼顾场合的需要,品茶的人多,就可以略微多投一点茶,出汤快一点,不让大家久等,人少则反之。

五、铁壶煮茶

【必备器皿】铁壶(内附虑斗)、大公杯、品杯、滤网、电磁炉或煤气灶等可以给铁壶加热的设备。

【适宜茶品】级别较粗老的熟茶或老茶。

【适用场合】居家、茶店、茶艺馆。

【操作流程】铁壶煮茶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流程:先泡后煮;热水煮;冷水煮。投茶量依次递减,600cc的壶投茶5到7克即可。

【注意事项】煮茶可以使茶内的可溶性物质充分溶解到茶汤中,操作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加水不要太满,沸腾后会有大量的泡沫溢出;二是要注意防止烫伤,铁壶壶身的温度不比盖碗,真的会把人烫伤,操作过程中要多加小心。

六、飘逸杯冲泡

【必备器皿】飘逸杯、随手泡

【适宜茶品】各种普洱茶,生熟咸宜,但不推荐老茶等高档普洱茶用此法冲泡

【适用场合】居家、办公室

【操作流程】把茶叶投入虑斗中,润茶后同盖碗的操作。飘逸杯的杯体在一个人用时也可直接做品杯。

【注意事项】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用饮水机代替随手泡。

七、盖碗洗+小壶泡+铁壶煮

【必备器皿】茶海、小壶、盖碗、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铁壶、大公杯、电磁炉或煤气灶等可以给铁壶加热的设备

【适宜茶品】极品老茶

【适用场合】茶叶店、个人茶室、茶艺馆等冲泡设施齐全、对冲泡、品饮有较高追求的场所

【操作流程】用盖碗润茶,然后把润好的茶转投到小壶中,用小壶沏泡品饮,待茶泡淡后投叶底到铁壶中,在煮一两次。

【注意事项】这是一套最隆重的泡茶方法,只推荐在冲泡极品老茶时使用。

以上就是普洱茶的7种冲泡方法的全部介绍,希望这样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冲泡普洱茶最好使用紫砂壶,但是不同的茶具冲泡出来的风味不同,在没有紫砂壶的情况,不妨试试其他泡法,感受不一样的滋味。(资料来源:茶讯网)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原理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原理

普洱茶具有“陈化生香”的特点,与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不但耐仓储,而且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品质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投资增值功能,如今,普洱茶仓储陈化已发展成为重要的产业。

普洱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含化学成分进行非酶促自动氧化,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引起褐色物质形成和香味改变的过程。在茶叶仓储过程中,类酯化合物氧化,产生挥发性成分2,4-庚二烯醛等具有陈茶气味特征;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的自动氧化,形成茶褐素和黄褐色聚合物等;使普洱茶陈香显露、色泽褐变、茶汤红褐,苦涩物质降低,滋味逐渐醇和。

在湿热条件下,黑曲霉、根霉、毛霉、酵母菌等真菌的孢子或菌丝体以茶叶为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生长繁殖。

在真菌的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糖化醇、醇化醇和酯化酯等酯类,使茶叶进行糖化作用、酶促作用和氧化作用等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茶叶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增加,茶多酚和茶碱减少,使茶汤由青、黄色变成宝石红,可溶性物质增加,茶叶口感逐渐醇厚、甘甜,感觉变得更加滋润。

广州、香港、台湾和西双版纳等地方全年温度基本上都在20℃以上,其春季、秋季也经常在30℃以上,夏季更是经常在40℃左右,且早晚温差不大,一般的湿度都在70℃以上,冬季的湿度也在55℃以上。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储藏普洱茶,普洱茶陈化较快。

在冷藏条件下,蛋白质熟化、糖产生焦化反应,糖类变成醇类,最后变成芳香酯等,是多数发酵食品香气的源泉。在较低温度下仓储普洱茶,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缓慢变化。在昆明的温/湿度条件下,3-11月真菌可以繁殖,6-10月是后熟的良好时期,冬季产生酯化醇,积累芳香酯。

综上所述,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干净、清新的储藏条件,热藏熟,冷藏香,冷热的交替,季节的轮回,达到滋润普洱茶的效果。

体验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


体验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

体验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初学时,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

水飘香

初级的茶香,水飘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着,其特征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即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光剩苦涩。

香入水

次级的茶香,香入水,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此类茶香给人的体验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香,不过没有闻着那么香。

水含香

中级的茶香,水含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水生香

高级的茶香,水生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水即香

顶级的茶香,水即香,这类茶,必须是原料工艺淳化都很优质的陈茶,其陈香浓郁丰富,和茶汤完全的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

初学时,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体验香入水,最关键是比较泡茶时挥发出来的香气和喝茶时的香气,若喝起来比较香,则应当将注意力移到喉咙和口腔中,体验水含香的程度,若茶汤喝完后比含在嘴里还香,则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在喉咙部位,体验水生香,重点关注茶汤下咽后喉咙部位的香气的散发特征,持久度和浓度。

普洱茶的核心价值: 越陈越香 ?


普洱茶的核心价值:越陈越香?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普洱茶的价值是多元的,包括生态价值、健康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由越陈越香特性所带来的普洱茶的陈化价值。“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过程的形象化描述,是普洱茶价值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的核心内容是陈化的机理,“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品质概念。普洱茶陈化的过程,是普洱茶品质提高戓再造的关键,一方面陈化可以让普洱茶的口感由生利转向醇和,更适口,茶性由寒凉转向温和,更有利于人体。而在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普洱茶的内部发生着以氧化为主体的各种细微的化学变化,从而不断改善着普洱茶的品质;另一方面,由陈化价值所衍生出普洱茶的金融属性,让普洱茶成为一种能够收藏投资的商品。围绕越陈越香的核心价值,普洱茶的价值链在不断延展。

当然,越陈越香的“香”,其内涵是丰富的,并非单指表面上的嗅觉之香。事实上,普洱茶的芳香物质比起绿茶、乌龙茶,本来就是偏少的,而且在陈化过程中,芳香物质是不断减弱的,普洱老茶的香气是极弱的。“越陈越香”只是一个抽象的表述,“越香”其实是品质的提升。因此业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在尝试用更合适的词汇来表述普洱茶的陈化或者说醇化过程,如陈文品教授提出的“陈化生香”,周云川提出的“越陈越浓”、高照教授提出的“热存熟、冷存香”等等,都是围绕着普洱茶的品质提升展开的。

无论怎样表述,真正深入研究普洱茶的人,都会确定无误地告诉我们,普洱茶在自然后发酵的过程中是会改善和提升品质的。我们目前还是姑且用“越陈越香”来表述吧,因为它已经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符号性概念。它必然是普洱茶核心价值的核心,普洱茶失去这一核心价值将会失去立身之本。因为普洱茶论鲜爽比不过绿茶,论高香比不过乌龙,论出口比不上红茶,论工艺更是简陋。粗枝大叶的普洱茶,如今能够在全国的名优茶中拔得头筹,正是因为其核心价值的驱动力。今年,普洱茶的公共品牌价值达到了60亿,在全国茶类品牌中首次跃居第一。

现在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具有“越陈越香”的核心价值呢?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必须是优质的普洱茶。优质的普洱茶=优质的原料+正确的工艺+良好的仓储,这是一条公理,三者缺一不可。

故纸堆里的云南普洱茶香


故纸堆里的云南普洱茶香

恐怕没有哪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热衷谈论“民国”。人们体悟“民国范儿”,认为它是“一种趣味,一种风尚,一种美学”,人们阅读民国小学生作文,感叹彼时人的纯善与忧患意识。就连商业电影,比如姜文的《让子弹飞》,还有尔冬升的《大魔术师》,无不让人对那个时代产生种种念想。我们在做“云南茶的民国时代”这个选题时,也想着李拂一、范和钧这样颇具民国茶人范儿的人物。在发黄的书页里,苍老的是岁月,而其中的文脉和茶香,愈久弥新,也启迪今天的茶界吧。

周学曾景东《茶山春夏秋冬》

《茶山春日》:本是生春第一枝,临春更好借题词。雨花风竹有声画,云树江天无字诗,大块文章供藻采,满山草木动神思。描情写景挥毫就,正是香飘茶苑时。

《茶山夏日》:几阵薰风度夕阳,桃花落尽藕花芳。画游茶苑神俱爽,夜宿茅屋梦亦凉。讨蚤戏成千里檄,驱蝇焚起一炉香。花前日影迟迟步,山野敲诗不用忙。

《茶山秋日》:玉宇澄清小苑幽,琴书闲写一山秋。迎风芦苇清声送,疏雨梧桐雅趣流。水净往来诗画舫,山青驰骋紫黄骝,逍遥兴尽归来晚,醉初黄花酒一瓯。

《茶山冬日》:几度朔风草阁寒,雪花飞出玉栏杆,天开皎洁琉璃界,地展箫疏图画观。岭上梅花香绕白,江午枫叶醉流丹,赏心乐事归何处,红树青山夕照残。

点评:民国《景东县志稿》卷十八载有这四首诗,作者周学曾是民国训导。与浙江、江苏等东部茶相比,文人对西部茶的着墨可谓惜墨如金,而在民国写云南茶的古体诗就更少见了。因此,周学曾的《茶山春夏秋冬》显得十分宝贵,是对云南茶文化的升华。从内容上看,四首诗写出了诗人春夏秋冬四季到云南景东茶山游览、夜宿、吟诗的感受,诗情画意之外,兼有“讨蚤戏成千里檄,驱蝇焚起一炉香”的野趣。

徐珂《梦湘呓语》

民国16年(1927)徐珂撰《梦湘呓语》中载:“珂平生不喜龙井茶,而嗜云南普洱茶。”……“亦如普洱茶之能消食,若君山则味至淡,色诚白、之二者,珂悉赏饮之。”

点评:首先,需要介绍的是“普洱茶资深爱好者”徐珂(1869―1929),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1889年参加乡试,中举人。他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外,非常关注新学,以至于1895年赴京参加会试时,曾参加过梁启超发起的呼吁变法的“公车上书”活动。又曾成为柳亚子、高旭等人1909年首创的爱国文化团体“南社”的成员。编撰过清代掌故遗闻《清稗类钞》等。

记述文人墨客品茗论茶的《梦湘呓语》,出现了作者自己对普洱茶的评论,虽然不多,但表明云南普洱茶在民国的影响在持续。

柴萼《梵天庐丛录》

《梵天庐丛录》记载说:“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山,性温味厚,坝夷所种,蒸以竹箬成团裹。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

点评:《梵天庐丛录》是柴萼1925年撰写的笔记小说,里面这段有关普洱茶的描述很有意思。首先表明,民国时期普洱茶名遍四海,懂茶的名士贵宦都喜欢,普洱茶从一种宫廷品饮文化蔓延到了文士和官员阶层,价格在当时很高。“价等兼金”,意思是易武、倚邦普洱茶价格是黄金的两倍。而“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柴萼将普洱茶与龙井对比,以杜甫喻普洱茶,而以陶渊明喻龙井,前者博大精深,集茶美之大成;后者清新可爱,显得寡淡小众。这才今天看来,也是如此。

马一浮《桐庐负暄》

《桐庐负暄》载:“这时候正是隆冬……僮仆搬了几只椅子,捧了一把茶壶,去安放在篱门口的竹林旁边。这把茶壶我见惯了:圆而矮的紫砂茶壶,搁在方形的铜炭炉上,壶里的普洱茶常常在滚……弥高弥坚,忽前忽后,而亦庄亦谐的谈论……我的心被引入高远之境。”

点评: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这段描写,表明江浙一带喝普洱茶在文士学者中比较常见,而且相互影响,也可见“煮茶”这一品饮方式。

董泽撰《纪襄廷墓志》

《纪襄廷墓志》“……公之为人,曾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怀抱,初不以谋一人一家之幸福为己足。曾日观景谷之山脉重重,农田稀少,每岁米谷所出不敷食用。民生日困,盗匪充斥想焉。如捣而思,有以匡救之。经若干心血之研究考察,以景谷气候土质之宜于种茶也。乃向外选购种子,先于陶家圆试种百株,复于塘房山续种数十万株,胼手胝足,躬亲栽植,保护培养,煞费苦心,不数年而蔚然而林可供采摘,并以所栽出者资为观摩,广事倡导,使大众群起为普遍与大量之种植。于是景谷若山荒山,已由无用化为有用,将荒山变为茶山,以昔日穷乡僻壤之地区,一变而为商贾云集之市镇,国计民生日以富裕,地方文化日以发展。公苦心倡导种茶以福国而利民之丰功伟绩,久已无人不道,有口皆碑。前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教授王毓嵩先生曾书赠公一联日:景谷之茶衣食万姓庄跻而后见公一人。事功所在,固将与景谷茶同垂不朽也。”

点评:民国二十九年(1940),前云南教育交通两司司长、东陆大学校长董泽,为景谷县(原景东县)前清进士奉上谕赏给六品衔的茶人纪襄廷撰写墓志,刻立于景谷乡纪家村纪襄廷墓左右。墓志所撰墓主人纪襄廷,名纪肇猷,生于清咸丰八年(1858),卒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是清末民初在景谷引种茶叶的老茶人。

陈邦贤《自勉斋随笔》

《自勉斋随笔》载:“四川一带饮茶之风盛行,以沱茶为最多,沱茶又以下关的沱茶为上品,茶味颇浓,颜色呈金黄色,而且耐泡。”

点评:《自勉斋随笔》是四川民国文士撰写的随笔集,里面提到了云南的沱茶。这句话表明,沱茶在民国期间,在四川大受欢迎,下关沱茶品质优异,对汤色和耐泡性作了言简意赅的描写。

李拂一《佛海茶业概况》

《佛海茶业概况》载:“佛海一带所产茶叶,品质优良,气味浓厚,而制法最称窳败,不规则之多次发酵,仅就色泽一项而论,由绿而红以至暗褐,印度之仿制无成,或以此耶。近年来南洋一带人士之饮料,大多数已渐易咖啡而为红茶,消费数量,虽未有精确之统计,然以其人口之众,及饮用范围之普遍而推测之,当不在少数。遍南洋售品,大部为印度、锡兰所产,唯是价值高昂。在印缅方面,每磅平均售价在半盾以上,似非一般普通大众之购买力所能及。佛海茶叶底价低廉,若制为红茶,连包装运费在内,估计每磅当不超过四分之一盾之价格,亦即印、锡红茶售价之半。即仅就南洋一带而论,当又获得新畅销。若再能运销欧美,则前途之发展,尤为不可限量。此应以一部分改制红茶,广开销路,在印度尚未对佛海茶高筑关税壁垒以前,作未雨绸缪之准备,此其一。”

点评:李拂一,原名李承阳,字一,1901年生于普洱。祖籍广西桂林,台湾国民党终身国大代表。

《佛海茶业概况》,是一篇近7000字的长文,分为绪论、产区及产量、品质、制发及包装、运输及运费、出口数量及税捐负担等8个部分。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佛海茶业在民国时期的情况,是非常宝贵的文献资料。而从语言风格上,可以看出民国语文的特点:简洁,精准,有金石之声。

鹿桥《未央歌》

《未央歌》:“童孝贤此时早已不听他的了。因为他们出了校门顺了公路往西走已到了凤翥街北口。这里一路都是茶馆。小童早看见一家沈氏茶馆里坐了几个熟朋友喊了一声就往里跑。在茶馆里高谈阔论的很少。这几乎成为一种风气。在茶馆中要不就看书作功课,若是谈天只能闲谈些见闻,不好意思辩论什么道理,所以大宴要赶忙结束这一路说来的话,而小童已冲进茶馆里笑语一片了。大宴也笑着跟进去。”

“学生们坐茶馆已经成了习惯。为了新舍饮水不便,宿舍灯少床多,又无桌椅。图书馆内一面是地方少,时间限制,――凭良心说人家馆员可够辛苦了。早上、下午、晚上都开,还能不叫人家吃饭吗?――或是太拘束了,他们都愿意用一点点钱买一点时间,在这里念书,或休息。这一带茶馆原来都是走沙朗、富民一带贩夫,马夫,赶集的小商人们坐的,现在已被学生们侵略出一片地上来,把他们挤到有限的几家小茶馆去了。”

点评:《未央歌》是华裔作家鹿桥的著名小说,故事的背景是西南联大。黄舒骏被小说深深触动,写了一首《未央歌》:“当大余吻上宝笙的嘴边,我总算了了一桩心愿。只是不知道小童的那个秘密,是否就是蔺燕梅……”在小说《未央歌》里,昆明的茶馆成为一道特别的景观,既是生活的茶馆,也是特殊年代学习、社交的场所,由此可体会“昆明有多大,西南联大就有多大”的联大风气。

姚荷生《水摆夷风土记》

“从前十二版纳出产的茶叶先运到思茅普洱,制成紧茶,所以称为普洱茶。西藏人由西康阿登子经大理来普洱购买。民国七年云和祥在佛海开始制造紧茶,经缅甸印度直接运到西藏边界葛伦铺卖给藏人,赚到很大的利益。商人闻风而来,许多茶庄先后成立。现在佛海约有大小茶号十余家。最大的是洪盛祥,在印度和西藏都设有分号,把茶叶直接运到西藏销售。较小的商号联合起来,推选两个人负责把茶叶运到缅甸的景栋,再经仰光到印度,卖给印度商人,由他们转销西藏。”(姚荷生《茶的都市――佛海》)

点评:姚荷生(1915-1998),医学教育家、作家,江苏省丹徒县人。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1937年随校迁至昆明。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并留该校农业研究所工作。1938年12月参加云南省建设厅组织的“边疆实业考察团”赴西双版纳,1939年2月28日抵车里(今云南景洪),1940年深秋始返昆明。姚荷生在版纳期间,“往返各地,投宿夷家,衣其琴,甘其食,听传说于乡老,问民俗于土酋,耳目所及,笔之于书,日积月累,居然成伙。”(《自叙》)。这就是《水摆夷风土记》的诞生经过。

《水摆夷风土记》分两部分。第一部是“征程记”,叙述了作者从昆明到车里(景洪)的旅途艰危。第二部分是“十二版纳见闻录”,作者以巨大的热情,自然客观地描绘出20世纪30年代西双版纳傣族的生存状态、民俗风情、自然环境、社会组织、语言文字以及民间文学等。藉由此书,我们得以多角度地感受云南茶在民国时代的风貌。

方国瑜《普洱茶》

《普洱茶》载:“清道光年间至光绪初年,普茶运销盛极一时,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于途,还有缅甸、锡兰、暹罗、柬埔寨、安南等国的驮马商队,每年来往于西双版纳……”“在景东、景谷、普洱、思茅、西双版纳、澜沧、耿马、临沧、镇康、云县、保山诸处居民,都有蒲蛮族,自称‘布朗’,以往记录濮、朴、蒲,都是布的同音异写;又布朗族与佤族(自称布饶、布幸)、崩龙族(自称布雷,即今德昂族),语言同一属系,族属亦相关(称蒙克族,亦称南亚语族),古濮人分别名号甚多,当包有今布朗、阿佤、崩龙(德昂)诸族之先民。”

点评:方国瑜(1903-1983年),字瑞臣,纳西族,教授,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九三学社成员。20世纪30年代,方国瑜在报刊上发表短文《普洱茶》,第一次简明扼要介绍了普洱茶的历史,对普洱茶的产地和命名,从历史、语言和经济三个方面作了界定,从而成为后代学者研究普洱茶史的一座丰碑。

普洱茶品香切忌过度联想


普洱茶品香切忌过度联想

人的嗅觉比较敏感,思维反应速度快,容易体验到最初发生的香气,并马上会产生联想,大脑会根据记忆内容对嗅觉进行指示,继而令嗅觉不再准确,意淫和分析令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思维上,从而忽略了过程中香气的凝聚、变幻、发散,以及呼吸通道在整个过程中状态的改变,让人体验到浅表的一部分香气,而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体验。

一个茶汤中的气味往往由多种气味组成,之所以人们能够对其进行辨别和区分,是因为不同的气味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挥发特性和节奏,譬如挥发性高的气味会在最初出现,而融合度好的气味会持久存在,因此,要辨别一个茶的香气特征,需要的是全过程的体验。

人脑,是人体产生意识的主体器官,当人们的大脑在分析和运算时,其嗅觉就会停止工作,从而令品茶者体验不到整个过程中的多种香气。

品茶过程中联想的作用,是为了形容香气,以交流让别人共鸣,品茶在先,交流在后,因此,合理的状态是先体验,后动脑经,最后再交流。

喝一口茶所产生的香气,会在至少十多秒钟内持续存在,好的茶香可持续更长时间,而我们却很难做到在那么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在嗅觉上。原因就是我们的大脑喜好思考和分析联想。

品香,也是需要锻炼的,重点不在于锻练呼吸的敏锐,而是锻炼放松思维的能力,尽量不去跟随大脑的联想和意淫。锻炼呼吸的敏锐可以让人具有快速的辨析某种香气的能力,而放松思维,则可以让人体验到更全面和真切的香气。

普洱茶5种紧压茶制作


普洱茶5种紧压茶制作

紧压茶,是以普洱茶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蒸、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砖形或其它形状的茶叶。那普洱茶有几种紧压茶呢?它们的工艺有什么不同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一起来看看。

(1)普洱圆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园茶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开始生产至今。传统普洱园茶制作选上好茶叶为原料,放入铜蒸锅中,使散茶就蒸气受蒸而柔软,再将蒸柔软散茶倒入特制的三角形布袋中用手轻揉,并将口袋紧接于底部中心,然后放入特制的园型茶石鼓中,压制成四周薄而中始厚,直径宽约七八寸的圆型茶饼,既为传统普洱圆茶。包装时每七个圆茶以笋叶包作一包称为“筒”,传统普洱七子圆饼茶之名由此得来。传统普洱圆茶十二筒为一篮,又称“一打装”,两篮为一担,一匹马驮运一担,约重120斤。传统普洱七子圆饼茶,曾大量销往海内外。

(2)普洱砖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砖茶制作选晒青毛茶作原料,传统普洱砖茶的制作加工同园茶基本一致。加工制作时原料茶放入铜蒸锅中蒸软,然后倒入砖形模型和方型模制中压制。

传统普洱砖茶的模制上有凸型的“福”、“禄”、“寿”、“禧”、等字样,紧紧施压后便制成压印有各种文字的传统普洱砖茶。传统普洱砖茶每四块包作一包,外用竹笋叶包装,每篮十六包,两篮为一担,“普洱砖茶”销往藏区为最多。

(3)普洱心型紧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心型紧茶选普洱散茶为原料,蒸至柔软后倒入紧茶布袋之中,由袋口逐渐收紧,同时按顺时针方向紧揉袋中之茶,使之形成—心脏形茶团,即制成传统普洱心型紧茶。

传统普洱心型紧茶每七个以竹笋叶包为一包,称之为一“筒”,十八筒装一篮,两篮为一担,约重110斤,昔日传统普洱心型紧茶主要销往西藏,少数外销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

(4)普洱竹筒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竹筒茶制作以普洱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方法独树一帜,别具风格,有着浓厚的民族风味。制作时将一级普洱晒青毛茶放入底层装有糯米的甑内蒸软后,再放入竹筒内,边装边压紧打实,放在烘架上以文火徐徐烤干,冷却后割开竹筒,外用包装纸包装。这种传统的普洱竹筒茶既有茶香,又有竹香和糯米香,竹香和茶香交融。传统普洱竹筒茶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是待客的普洱茶珍品。

(5)普洱沱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沱茶的制作工艺分称茶、蒸茶、袋揉压制、定型、脱袋、干燥、包装等工序。将蒸热后变柔软的散茶倒入圆底三角型小布袋,把袋口收紧,在压制过程中放入模上加压成型,压好成型的沱茶还需连布袋一起放在盘架上散热冷却,待后才取出脱袋定型。经干燥后进行包装即制作完成传统普洱沱茶,传统普洱沱茶主要专销藏区。

以上5不同种形状的普洱茶加工方式不是一样的,味道也是各有区别的,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对比着喝喝试试。

云南普洱茶:茶香马铃醉古道


云南普洱茶:茶香马铃醉古道

几阶寞落的石板,几家古朴的茶庄,几座颓败的驿站,几户安静的人家……如此漫漫的古道,却引起了我无尽的遐想,让我在日光倾城下享受着明媚的茶香。

云南普洱名扬四海,很多人却不知那条古道小径的起点隐藏在一个叫易武的小镇中,长存何年。普洱茶的清香已渗透在小镇的每一处风景中。

顺着古道行走,前方的路总是跌宕起伏,石板已从光滑的银白磨损至今的灰黄,当年的马帮,在此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迹。茶庄的门石上,有撑开的油纸伞,伞上有墨色渲染的景致,墨痕早已淡开,宛若清泪。茶庄内弥漫着煮茶的烟气,如纱衣女子轻现的鬓影钗光,人影在烟气中闪动,似睡梦中长眠的梦幻。驿站的马栏上已尘埃落遍,里面的柜台上有几筒干茶,人影早已不见,马鞍摞在一起,也已尘封好久了,光年在此沉睡,周遭的阒静淹没了世间的嘈杂。马群,而今早已不在了。古道上的人家,寥寥几户,都是自家经营茶生意。往低矮的篱笆内张望,木砌的小房,有佝偻的老人在房内轧茶,一举一动都是缓慢和平实的,偶有鸡群钻出篱笆,一切归于流年光景。

千古君王,多少盛市,若有一杯上等的普洱,便是世间一大乐享,天子至上,妃嫔媵嫱,朝庭百官,这些显赫有名的大人物,又怎么知道他们杯中一杯清茶在茶马古道上历历血汗史?马帮是寂寞的,马铃叮当是唯一的旋律,马帮汉子皮肤黝黑,神情隐忍,送一趟茶,少说几个月,多则一两年,山间古道的马帮铃声仿佛还在耳畔回荡。

古道没有高山的雄伟传奇,没有江南的金色水乡,它的样子亦如它的名字一样再无太多的铿锵有力的修辞,如这世间只不过是一转身便是人走茶凉,一转身已是背向天涯。

茶香马铃醉古道,置身于斑驳的古道上,周遭只剩下干干净净的缄默与存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细数普洱茶的31种茶香》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是一种什么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