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生茶和白茶】

藏地观茶历险:为了一碗酥油茶,我们竟然用生命作赌注

“藏地观茶”溯源文化之旅漫画日志

2016年7月19日,“藏地观茶”溯源文化之旅出发后的第三天,著名茶界大V——茶人王心在早上7:04发布了一条禅意与醋意并重的微博,主要内容是对没能一览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的绝美胜景表示遗憾。

大家看到的只是美图和略带醋意的遗憾,但王心之所以在每日长途奔波之后,还能在6点过醒来看梅里雪山的日出,背后则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真相:

王心和部分嘉宾、媒体代表以及工作人员,自从开始“藏地观茶”之旅后,便开启了“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高反模式。经常睡到凌晨四五点就蓦然醒来,因为叫醒大家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高反。

头疼、眩晕、反胃、大喘气,尽管生理上承受着各种不适,但这并不能减损大家对这次“藏地观茶”之旅的激情和坚持,我们一直在路上!而我们今天的行程的第一个目的地,则是位于德钦县西当村的藏族同胞吾金的家,为他和家人送上下关茶。

本来我们的行程可以不用去吾金的家中,但为了将下关茶送进藏族村落,同时体验吾金家用传统方式打的酥油茶,我们还是坚持朝着吾金家进发了,这后面的历险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他是西当村的吾金,他是藏民兄弟的代表!

早上6:38,当大多数嘉宾还在睡梦中,位于雪山脚下,澜沧江另一边的吾金都吉一家已经开始了这个月最忙碌而又最满怀期待的一个上午。今天,他们将作为德钦县西当村的藏民代表,迎接“藏地观茶”车队69位客人的来访。

吾金家里一共有6口人,包括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这一次,他早早的开着自己的长安欧尚出门,就是为了接自己的弟弟一家与妻子的阿姨来帮忙,顺便到县城搬运午餐所需的大量蔬菜与肉食。

这一趟就会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幸好长安欧尚敞阔的空间能让他跑一趟车就完成这些事情。尽管如此,这个上午对他们来说,依旧是异常忙碌的。

我们从飞来寺出发,车在盘山路上一路盘旋而下,跨过澜沧江大桥,然后再盘旋而上,将近2小时,才到达西当村。一路上路况极险,感觉车轮就紧挨着陡峭的悬崖边擦过,而崖下就是奔腾的江水,多看几眼都眼晕。

还好在光秃秃的大山中总是出其不意地冒出一块绿油油的庄稼田和片片小村庄,不断给人惊喜,而且长安欧尚与长安CX70的行车平稳、爬坡稳健让人也在惊险中感到心安。

在西当村,绕过一片葡萄园,上了一个小坡后,就来到了吾金都吉的家——一座典型的藏式小院。他们一家人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早早的等候在了门前。

“藏地观茶”的嘉宾大理州委统战部藏区科科长赖益群,以及下关沱茶代表及长安汽车代表共同从长安欧尚与长安CX70后备箱中搬下了下关砖茶,赠送到吾金都吉一家人手中。

当留下这珍贵一幕的众多相机快门声响起时,吾金都吉的大儿子祥琼次仁瞪大了眼睛,兴奋地问道“怎么这么多人在拍我?”,有人回答说“因为你是大明星啊。”孩子咧着嘴笑了,大家也跟着高兴地笑了起来。

这里有茶的故事,还有葡萄的故事

其实在这一次吾金都吉一家的拜访中,随行嘉宾——网络大V、高级葡萄酒品鉴师嫣然还发现了一处美好,那就是吾金都吉门前的一大片葡萄园。

这看似普通的葡萄园背后却别有玄机,嫣然随即开始为大家讲述起这片“不简单”的葡萄园背后的故事。

原来,这一片具有当地葡萄园范例的园地,是来自欧洲非常古老的原生品种,十分稀有和难得,它甚至比当下欧洲大部分地区的葡萄品种还要古老。

1860年法国巴黎传教士罗启祯传教受挫,带着《圣经》和几粒葡萄种子离开西藏,在云南德钦的茨中村扎下了根。此后的数十年间,来自法国波尔多的品种葡萄遍布了梅里雪山下许多的土壤。

梅里雪山下,这一片,以及其他来自法国的葡萄品种在这里享受着与世无争的无污染环境、终年雪山融水的灌溉。很多非经嫁接的法国波尔多原生根茎品种也因此被保留下来。

淳朴的吾金一家,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没受过世俗污染的世外桃源,爱喝茶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哦!

一不小心直击酥油茶制作全过程

收到云南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特意前来赠送的宝焰牌下关砖茶后,吾金都吉藏族人的性格完全表露了出来,欣喜都写在脸上。

他让妻子达瓦拉姆在我们临走前用宝焰牌下关砖茶为我们炮制一壶新鲜的酥油茶,因此,我们这次吾金家之行,不仅喝到了最新鲜的酥油茶,还亲眼见证了一壶传统酥油茶的诞生。

打酥油茶先从煮茶开始,把凉水倒入壶中,加入沱茶后再把水烧开。转折点从这里开始,大约十分钟之后达瓦拉姆把烧开的茶水倒入制作酥油茶的桶内。

紧接着加入新鲜的牛奶,然后再加入那一坨已经制好的酥油,再佐以食盐,变化便从这里开始。

“打”这个字估计就源于此处,达瓦拉姆用木柄在桶内反复捣拌,达瓦拉姆说:“一般次数达到1500次左右的时候,酥油与茶汁会融为一体,就是我们所喝到的酥油茶了。”

吾金都吉将酥油茶递到我们手中时说:“以前挖虫草和砍柴的时候,每天早上和中午都必须喝它才能有力气干活。”

从中国到泰国,从西藏到重庆,她和下关茶缘分匪浅

打好的酥油茶茶香伴着奶香扑鼻而来,吾金都吉的家人——他妻子的阿姨干态拉姆走过来为我们送上一碗用下关砖打的酥油茶。

可能缘分使然,这位与下关砖茶有着多年情结的干态拉姆阿姨说,没想到今天收到礼物,竟然是她喝了一辈子的下关砖茶。干态拉姆和下关茶的故事要从很多年前说起。

干态拉姆当年曾是德钦县歌舞团里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18岁就已入团。在自己29岁那一年她遇到并嫁给了自己的丈夫,一位中泰混血的登山队员。

在跟着丈夫远赴泰国时,干态拉姆还带去自己一直喜欢喝的下关砖茶。无巧不成书的是,她的婆婆竟然是位重庆人,也是一直在生活中不能缺少下关沱茶的沱茶爱好者。

一块砖茶就敲开了干态拉姆与婆婆之间横跨两个民族文化及婆媳关系的大门。两个异乡人在异地因有着共同的回忆而彼此走进,这可能是下关砖茶带给喝茶的人们最大的乐趣。

如今的干态拉姆也是因为太思念故乡,也或许是思念这口用下关砖茶打出的酥油茶,从而重返西当村定居。话未说完,干态拉姆又为我们碗中续上了情意满满的酥油茶……

可以说,我这条命是长安欧尚给的

午饭过后,与吾金一家挥手一别,我们踏上了进藏的旅程。头车的领队告诉我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迎来真正的进藏挑战,车队会从德钦经盐井到达芒康。虽说导航上路程总共才236公里,但严峻的路况并没有在这些高科技仪器上显示出来。

一路上,山体滑坡的碎石,常发性地遍布着214国道的路面,稍有不慎便会对行车造成相当的危险。更不用说偶尔会遇到对向一些风驰电掣而又不怎么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

这不管是对于驾驶者还是我们的座驾长安欧尚和长安CX70,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这次“藏地观茶”的实际驾驶过程中,我们一定确定以及肯定会在滇藏线上遇到弯大、路窄、坡陡的路况。

对于长期走这条线的老司机,这或许不算太大的挑战,但是对于一些对于滇藏线不熟悉的司机,或者对离合掌控得相对没有那么熟练的司机来说(我真的没有注重性别),他们简直是在挑战吉尼斯!

好在长安欧尚和长安CX70具备了上坡辅助系统的保驾护航,在途中无数个坡道起步的挑战中闯关成功,有人甚至私下表示没有因为这些坡道起步的挑战,而丢掉自己驾校教练的老脸……

不是我存心要夸奖一路为我们保驾护航的长安汽车,今天茶语网三位编辑与一位摄影师在从吾金家到盐井一段道路的惊险遭遇,真是不得不提。

嗯,你们之所以现在还能看到这篇文章,真是多亏藏族老司机“五八”的及时反应,以及长安欧尚ESP电子助力转向功能。

当时目睹了整个过程的茶语网编辑“天棒”,也就是在下表示:藏族老司机“五八”驾着长安欧尚潇洒地准备切线过弯,猛然间一辆大货车从对向车道呼啸而来,并且还侵占了我们车道近1/4的位置。说时迟那时快,“五八”手中方向盘紧急向右旋过,一脚老刹车踩得我们的小心脏差点振翅高飞……

可以说,今天写稿子给你们看的这个人,现在这条命是长安欧尚和老司机“五八”给的!顺便在此呼吁:安全行车,从我做起,珍爱彼此生命,拒绝粗暴驾驶!

6个小时后,车队抵达芒康,正式进入西藏了,尽管一路充满艰辛,尽管一路充满挑战,我们仍然期待明天的行程。

精选阅读

扎寺加持:"藏地观茶"活动圆满收官


扎寺加持:"藏地观茶"活动圆满收官

7月27日,“藏地观茶”团队在日喀则走进历代班禅住锡地——扎什伦布寺,将3吨多下关宝焰牌边销普洱茶送入扎寺,此举受到了扎寺僧侣的欢迎,并在当天上午为所有礼茶开光加持,“藏地观茶”活动也圆满收官。

清晨等候入寺的“藏地观茶”车队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清晨的扎什伦布寺沉浸在金灿灿的朝霞中,时而传来的鸟鸣愈发凸显出扎寺的静谧,雄伟的宫殿在朝霞的映衬下更显威严。

朝阳下的扎寺

当天凌晨5时许,扎什伦布寺的措钦大殿(大雄宝殿)内梵音绕梁,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生产的宝焰牌世代茶缘紧茶、乌金贝隆砖茶、宝焰紧茶以及世代茶缘紧茶专用金刚结被陈放在大殿内,近百名僧侣为这些茶礼和金刚结加持祈福并诵经3小时。

陈国风董事长在扎什伦布寺措钦大殿为加持茶叶祈福

世代茶缘紧茶被送入大殿内

大殿内的僧侣为茶叶加持

被加持的茶叶和金刚结

上午8时许,庄严的加持仪式结束后,班禅东陵扎什南捷殿(历代班禅大师灵塔殿)正前方,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风、监事会主席朱子纲,藏地观茶活动领队李小波以及全体队员向扎什伦布寺敬赠礼茶,扎什伦布寺管委会副主任年扎代表寺院接受了公司赠送的茶礼,并向藏地观察活动全体队员赠送哈达。

赠茶仪式即将开始

赠茶仪式结束后,扎寺的高僧还与藏地观茶队员一起把加持后的金刚结系在宝焰牌世代茶缘紧茶上,在扎什伦布寺被开光加持的其它金刚结,还将被护送回大理,一对一地结缘在公司2016年金鼎产品“世代茶缘”紧茶上。

随着“藏地观茶”赠茶入寺、户外茶会等一系列活动的圆满结束,“藏地观茶”团队最终来到扎什伦布寺赠送数吨礼茶。扎什伦布寺为历代班禅大师住锡地,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大师曾于2006年亲自视察云南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并亲笔为公司题写了“世代茶缘藏汉合欢”的题字。10年后,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带着班禅大师的教诲,以“世代茶缘”紧茶等公司产品为茶礼,敬赠扎什伦布寺,抒写世代茶缘、藏汉情深。

加持后的宝焰牌“世代茶缘”紧茶

“藏地观茶”团队赠送给扎什伦布寺的世代茶缘紧茶,是十世班禅大师于1986年视察下关茶厂时希望恢复生产的心脏型紧茶“班禅礼茶”的延续。“班禅紧茶”在藏区深受藏族人民喜爱,宝焰牌心脏形紧茶也曾长期销往藏区,成为家喻户晓的顶级礼佛茶品。

在扎寺被加持的下关茶

在“藏地观茶”活动开展期间,云南下关沱茶集团公司还代表云南省各少数民族同胞,在7月21日至24日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时轮金刚灌顶大法会上敬赠了绝无仅有的数千片“乌金贝隆”砖茶,并受到法会活动加持。

敬赠时轮金刚灌顶大法会的礼茶

“藏地观茶”活动自今年7月15日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开展了13天时间,期间,活动队员们在飞来寺梅里雪山脚、然乌湖和羊卓雍措湖共开展了3场户外茶会;分别至松赞林寺、东竹林寺、塔巴林寺、色拉寺、萨迦寺和扎什伦布寺敬赠礼茶,并在大理进藏沿途为藏区少数民族同胞赠送下关宝焰牌边销普洱茶近5吨,以实际行动为“世代茶缘藏汉合欢”添砖加瓦。

“藏地观茶”活动沿途赠茶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生产的边销茶一直与藏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且深受藏区少数民族欢迎。藏区民众日常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而打制酥油茶的茶叶多为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生产的宝焰牌边销普洱茶。

“藏地观茶”队员喜获扎寺加持纪念礼茶

随着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今年5月免费为藏区赠送了20吨宝焰牌边销普洱茶开始,“藏地观茶”活动也受到了藏区民众的关注,下关沱茶宝焰牌边销普洱茶,也成为了维系藏汉深情的重要纽带。

“藏地观茶”活动已圆满划上句号,10年前,“世代茶缘藏汉合欢”成为“情满宝焰沱茶进藏”活动的发端;十年一剑,“藏地观茶”活动凝练出的“世代茶缘”紧茶,恰如一粒藏汉深情的种子,在滇藏大地上生根、发芽,并不断开出“藏汉合欢”之花。(◎文/JCheng图/JCheng)

湖南蓝山“湘粤温情驿站” 一碗姜茶温暖旅客心


1月18日,湖南宁远县在粤务工人员罗雄飞和老婆凌晨3点从广东佛山出发,坐摩托车9个多小时经过南风坳春运安全服务站,当服务站递上热腾腾的姜茶时,激动地说,回家的感觉真好啊!

南风坳是湖南蓝山县和广东连州市交界地,海拔1200多米,素有湘粤第一关之称。这里山高坡陡,气候恶劣,平常日均车流量近万辆,春运时日均车流量3.5万余辆。为确保永连公路南风坳段的畅通,在此设立了省际蓝山县春运检查服务站,还增设了省内首个春运交通安全服务站,为过往骑摩托车返乡人员提供服务,防止疲劳驾驶引发事故。

服务站自2012年1月8日正式启动以来,每年春运期间,共接待返乡和返粤务工人员达6万多人次,免费为他们提供姜茶、热面条、蓝山油茶等饮食以及取暖、休息场所,并配备预防感冒、晕车等常用药品。期间,不仅让过往的旅客在寒风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温暖来访农民工的心。因此,这一服务站被旅客们形象的称为‘湘粤第一关’的‘温情驿站’。

为了更好地喝普洱茶这些事情必须要注意


为了更好地喝普洱茶这些事情必须要注意

宋黄庭坚《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可见古人都有人品这一说法,而如今更是处处见人品,更有人可以没有学位,不可以没有学问,更不可以没有人品之说,像喝茶这样优雅的事儿,更是茶品见人品,我们怎能失礼呢?

1、不要随意抽烟、递烟

喝普洱茶时,在未经主人或在场客人允许之前,是不能抽烟的。如果实在想抽,等喝了五泡之后,征询一下旁人的意见,得到同意后,方可抽。另外,才坐下就发烟、递烟的行为,是很失礼的。

2、主人要主动介绍茶

主人事先要说出准备好的茶的种类,然后问客人喝什么。再简要地说一下所冲泡的茶叶的名称、茶类产地、品质特征、冲泡要点及文化背景等,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还没弄清楚客人喜欢什么茶,就直接冲泡,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3、冲泡前要烫壶、烫杯

在冲茶、倒茶之前用90℃以上的开水冲烫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请人喝茶,冲泡前不温杯,会给人造成不卫生的印象。

4、不要徒手抓茶叶

用茶匙取适量茶叶,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将茶叶倒出。用手抓茶叶,茶叶不仅容易受潮,还会混入手上的气味或其它杂味。

5、壶嘴对他人

就像我们在递剪刀的时候,都会把尖的一边对着自己一切尖锐、危险的物品都是不能对着他人的,如烧水壶如果对着人,喷出的蒸汽容易烫伤,壶嘴、茶针之类尖锐的东西对着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壶嘴针对他人,也表示请人快速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

6、敬茶要七分满

中国人讲究“七茶八酒”,倒酒时可以倒满,但斟茶时只斟七分,一方面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另一方面客人在拿茶杯时也不容易烫到手,合情合理,这便是中国人的茶桌之礼!

7、递茶时不要触碰杯沿

泡好的茶在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用托盘,需要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

8、一口闷或亮杯底

中国人喝酒时讲究“感情深,一口闷”,喝完时也会把杯底朝下或杯底亮给别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但喝茶不同,要慢慢地品,十分忌讳“一口闷”或者“亮杯底”,不过可以发出声音,让茶汤与口腔融合更好,声音也是对茶的一种赞赏,当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费了好茶,如果实在喝不下了,就留下半杯茶汤在杯里,主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品评普洱茶步骤一之观汤色


品评普洱茶步骤一之观汤色

尝试、尝试、再尝试,成为高手的路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多实践,积累足够的经验。

品评普洱茶,可分为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观茶汤】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明暗、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如何优雅地冲泡一杯红茶?


茶和水的比例

泡茶时,泡茶要掌握好茶与水的用量比例。家庭泡茶大多是凭经验行事。对茶叶和沸水用量的配比也应酌情而定。

用壶冲泡红茶时,最少一壶的投茶量应在5克,如果茶叶太少,即使少冲水也无法充分发挥出红茶的香醇味。

茶与水的用量之比,也会因人而异。

如果饮茶者比较重口,可以适当加大用茶量,泡上一杯浓茶汤;如果是平常没有什么喝茶习惯的人,可以适当少放些茶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

茶器的选择

事实上,红茶是包容性最好的茶。它用玻璃器皿、陶瓷盖碗、紫砂壶任何一种来冲泡,都能表现出它出色的一面。

掌柜觉得,这或许也是它能风靡全球的一个原因吧。建议茶友们在器具这方面也可以多做尝试。

水温的掌控

通常,冲泡红茶为90℃的水温,冲水后须马上加盖焖茶,以保持红茶品质的芬香。

然而,水温与茶叶品质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茶叶品质比较好,水温高也不会影响红茶冲泡后的口感及耐泡度。例如,我们的正山小种,用水温度达到100℃,其汤色以及冲泡次数丝毫不受影响。

闷泡时间

据掌柜自己泡红茶的经验,大多红茶都是不用闷泡的。因为大多红茶的揉捻发酵时间长,所以茶汤很快就出味了,一闷反而涩。

然而,好的红茶在泡到十泡之后,再闷泡一分钟,则还是能喝到红茶的韵味,茶香也还不会被透支。

续水次数

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时间不一样,茶叶第一次冲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冲泡时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冲泡时,能浸出约10%,第四次冲泡时,只能浸出2%~3%,所以大凡工夫红茶的条形茶,最好只冲泡2~3次。

红茶的红碎茶,由于在加工鲜叶时,经充分揉捻切细,只能冲泡一次,就能使茶汁充分浸泡出来。

吴平:那一年 我们一起去学评茶


那一年我们一起去学评茶

(2007年7月7日,培训班教师农艳芳教授(左4)亲自主持审评六堡茶活动,六堡茶行业专家廖庆梅(梧州茶厂原副厂长)先生(左3)悉心指导。)

学评茶的事情过去了十多年,我还记得:2007年7月1日,应梧州市农业局的邀请,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艳芳教授、古能平教授、吴美兰教授等专家来到梧州市举办评茶员培训班,这是第一次梧州市举办这样的培训班,因而受到广大茶叶从业人员和六堡茶爱好者们的热烈欢迎,原计划招收50名学员,竟然有60多人报名,挤爆了教室。

(这是学员们选送的六堡茶样品,一律密码编号,由每一位学员独立审评,堪称最接地气的斗茶。)

学员中,既有年轻的美女帅哥,也有从事茶业生产经营30多年的老行家;既有年轻的刚走出校门的茶学专业毕业生,也有从茶学专业毕业且从事茶叶加工20多年的师哥师姐;既有茶庄老板,也有六堡茶爱好者;既有从事茶叶监管的管理人员,更有市级领导!

(培训班教师农艳芳教授(右2)正在讲解茶叶审评记分表的填写要求。)

那时,大家成为同学,就放下身段,专心听老师讲课和示范,不懂就问,收获甚多,经过7天的培训,顺利通过了评茶员考试,稍后拿到了评茶员资格证书。

(六堡茶行业专家廖庆梅(梧州茶厂原副厂长)先生(右2)在讲解审评六堡茶外形的要领。)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培训的最后一天,由学员选送的30多个六堡茶样品,在授课老师和六堡茶专家廖庆梅先生的带领下,还举行了一次评茶活动,还排出了名次,或许这可以称得上最接地气、最不计较得失的一次六堡茶斗茶了。这个使教学与实战相结合的评茶活动,既是学习,也是检阅,使学员们加深了对六堡茶的认识,也提高了审评技巧。

(一位参加审评的学员正在认真的体会六堡茶的滋味。)

可喜的是,大多人不是为获得评茶员资格证书而参加培训,而是将参加培训作为一个新起点。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很多学员仍然不断地追求进步…因为经过评茶培训,初步掌握了评茶的基本知识和要领,此后对茶叶进行感官审评更加规范,对茶叶感官质量评判更加全面、准确、专业,也更加令人信服。

(大部分学员与老师的合影)

至今,学员中,有人从企业的普通员工成为评茶骨干、中层干部;有人从中层干部成为企业高管,甚至制茶大师;有经企业学员们选送的六堡茶样品,纷纷获得全国金奖、国际金奖,甚至挺进世界博览会;有人从小老板成为了大老板,连坐驾也从摩托车换成了高级豪华车;有人在六堡茶行业自行创业,生意越做越大越强;有人将地方茶叶企业打造成全国知名茶叶企业,企业品牌价值倍增;有人不断参加培训,考取高级评茶师,还成为评茶员的培训教师;有人从六堡茶爱好者成为品鉴高手,甚至成为六堡茶研究者,不少人还成为六堡茶标准的制定者……

对个人而言,十一年前的那个“评茶员证”是那么的不起眼,却是一个不可忘记的回忆、不可忽视的起点……修行,修行!仍然在路上!

安吉白茶竟然不是白茶


安吉白茶竟然不是白茶?

去年和朋友逛茶博会时,茶界大门仿佛在我面前透了一个缝,让我这个新手小白得以窥见各种茶的天光,在边逛边蹭茶的过程中,我慢慢打开这扇门,终于被见识到的所有茶种折服。于这一天,我认识了福鼎白茶,了解到这种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及寿眉、贡眉,还知晓了人们口中常说的安吉白茶并不是白茶,而是绿茶。对于这一点,我和朋友都表示很诧异,就像大家私下里将大红袍划分到红茶领域,将铁观音归到绿茶范围内一样,我们以前都想当然了。在茶老板不厌其烦纠正我们“大红袍与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安吉白茶是绿茶”之后,我们算是受教了。今天我特别想和大家聊一下“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这个话题。

安吉白茶名字由来:安吉两字取自茶树生产区域浙江安吉县。之所以被称为白茶,是因为这种茶树是绿茶茶树的白化变种,这与人人避之的白化病不同,白化后的安吉白茶茶树是稀有品种,这种品种在变异状态下,茶叶嫩叶呈玉白色,远远望去,好像树身覆盖了白雪一般,因此被成为白茶。这让我想到《茶人三部曲》中的忘忧,忘忧从出生时,便是发白身白的小白人,为常人所排斥,后来日本侵略杭州,大家逃难时,他来到了深山老林里,见到了浑身雪白的安吉白茶茶树,便觉得自己找到了灵魂,找到了组织。虽然安吉白茶嫩叶呈现白色,但并非一直都如此。叶片发白与温度有关。春季温度保持在19℃左右时,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较少,叶片为白色,当温度上升五六摄氏度时,叶绿素含量增多,叶片由白变绿,在春季出现倒春寒时,温度重新降低到15℃时,绿叶还会重新变成白色。

安吉白茶为何不是白茶,而是绿茶?这与安吉白茶的制作工艺有关。白茶只经过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绿茶虽然不发酵,但会经过杀青、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等环节,这些加工工序与白茶截然不同,制作出来的茶叶色香味等品质和特点也有显著区别。安吉白茶虽然也有白毫,但在制作中,白毫脱落,因此最终成品不具备白茶的白毫特点。安吉白茶外形挺直略扁,色泽主基调为翠绿色,冲泡后的安吉白茶香气比较高扬,喝起来味道以鲜爽为主,鲜爽是绿茶特色,其和优质绿茶一样,味道鲜美甘甜。安吉白茶品质优异,因此被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安吉白茶虽然不是白茶,尽管被世人误解,但这都改变不了其是绿茶、其品质优异的事实。

发酵:熟茶的生命旅程


发酵:熟茶的生命旅程

熟茶的渥堆发酵对于普洱消费者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谜,神秘之神秘。首先是因为熟茶渥堆发酵历时较长,一般在45天左右,一般性的参观很难观察到发酵的全过程;再者,很多茶厂将熟茶发酵车间视为禁地,严禁参观。

笔者不止在一家茶厂的熟茶车间外看到“涉及国家商业机密,严禁参观”之类的字眼。熟茶发酵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技术活,但又不同于制造业之类的技术,有标准的规格和流程,因为在渥堆发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常有人说熟茶发酵是“三分靠人,七分靠天”。

因而发酵的场所,空气的温湿度,潮水、翻堆、开沟等程序的时间都没有十分严格的标准可循,而是充满了经验色彩,对于一个茶厂来说,一个熟茶发酵师傅技术与经验的好坏,对厂家出品的熟茶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熟茶微生物发酵的微观世界中还有着许多未解之谜,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了解一些熟茶发酵一般性的工艺流程,对于进一步认识熟茶、品鉴熟茶确是有着深远意义的,本期介绍熟茶发酵工艺的流程。

选地

选什么样的场地,对发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新的发酵房不能马上拿来发酵用,需要进行养地,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新地面的异味,保证发酵茶的品质。养地的过程是这样的:把熟茶的碎茶、茶末等,铺在地面上,大约1cm高,然后浇透水。

接下来每隔2-3天洒一次水,保持表面湿润。直到水泥地面变黑,茶末没有茶味为止。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这个养地的过程得重复几次,才可以进行正常发酵。地养好后,用水冲洗干净地面,等地面干透就可以试发酵了。

一般来说,起初几批茶很难发酵出较好的效果,所以都会用较廉价的茶来发几批,即便失败,损失也不大。所以,为了可靠起见,最好选择经常发酵,已经用了多年的熟地发酵。

直接在水泥地板上,或者是在用水泥瓷砖砌出的发酵池里发酵是目前大多数传统茶厂的发酵场地。现在也有些新兴企业出于更加卫生的考虑,采取离地发酵的方式,一般是在离地几公分处铺上一块有无数小孔的夹层不锈钢板,把茶堆在钢板上进行发酵。

堆茶

通常把晒青毛茶堆成50~70厘米高,进行发酵准备。至于是50cm还是70cm,就跟茶叶的等级有关系了。一般,越是粗老的茶,堆高也就越高。从外形看,堆子上面是平坦的,边缘呈梯形。堆子有100多公斤的小堆,也有10~20多吨的大堆,根据各厂的技术标准和需要掌握。

洒水

水质的好坏对发酵茶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勐海地区的茶厂都抽取地下水来发酵。由于勐海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构成了勐海熟茶的优势。从口感来说,勐海地区井水清澈甘甜,一般直接泡生茶就有不错的口感。据检测,勐海地区的水多为酸性。

所以,在发酵普洱茶时时候,大多数参考勐海地区水的酸碱度,来选取发酵用水。洒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一般是每100公斤毛茶需要加30~50kg水。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到底是30kg还是40kg,还是50kg,就取决于经验了。

所谓看茶做茶,一般嫩茶洒水要少一些,粗老的茶菁洒水较多。洒水均匀以后就盖上发酵布开始发酵了。

翻堆

茶洒水堆高后用发酵布盖住,让温度上升。堆温一般在50~65°C之间,大约两周的时候翻第一次堆。每次翻堆后,堆高逐步降低,从60cm逐渐往下降。通过堆子上插的温度计来检测堆温,以控制温度不要超过65°C。

接下来差不多每周进行一次翻堆,如果温度高的话就要翻得更勤。每次翻堆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块,为平衡茶堆的温度、湿度,增加透气性,解散“结团”茶条。如果温度过高,翻堆不及时,就容易引起“烧堆”,致使茶堆碳化而报废。

开沟

几次翻堆后,堆高继续下降,通常不超过40cm。一周后,即发酵周期的第35天左右,堆子温度降为35°C左右,就可开沟,让茶冷却并干燥。每隔3-5天开一次沟,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养茶

堆置一周左右,这个过程叫做养茶。大约45天左右,得到了渥堆后的毛茶,一个渥堆发酵流程完成。当然,这个周期的时间是可以变化的。因为温度是变化的,堆子高度也会变化的。所以根据原料、气温等各种环节来调节。

渥堆完成以后还只是熟茶的毛茶,最后要成为流通的商品还需要几个步骤。

分选:很多厂家会将一堆中不同级别的茶分筛出来,拉开价格档次,按不同级次销售,也就有了宫廷普洱和普通普洱的区别。一般使用分筛机进行分选,同时,剔除非茶类夹杂物,如石头、谷壳等,剔除老梗、花、果等茶类夹杂物。

灭菌:一些卫生要求高的茶厂在压饼前会对熟茶的毛茶进行灭菌或微生物灭活处理。

最后当然就是蒸压成型,包装出厂了。但是熟茶刚刚渥堆出来多少都会些堆味,有些茶厂会将毛茶在仓库中存放1-3年,待堆味散去才压饼出厂。

这只是一般流程的介绍,各厂还有自己保密的技术细节,就不得而知了。

茶叶也有生命!


抓一把茶叶丢在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那一把茶叶中的每一片所释放出来的。我们喝茶的人,从来不会去分辨每一片茶叶,常常忘记一壶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叶所组成的。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我们应以茶叶为师,最好的茶叶需要五六斤茶青才能制成一斤茶,而每一片茶都是泡在壶里才能还原、才能温润、才有做为茶叶的生命的意义;我们也一样,要经过许多岁月的涮洗才能锻炼我们的芬芳,而且只有在奉献时,我们才有了人的温润,有生命的意义。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 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

一壶好茶,

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

说珍惜世界,

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

做一片茶叶!

当我们这样想时,

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普洱茶的生命美学


普洱茶的生命美学

茶叶生命的意义来自需要茶的人,研究茶的人,和爱茶懂茶的人。

一撮普洱茶,在实验室里是众多科研项目的研究课题,在西北少数民族同胞眼中是必不可少维生素,生活必需品,在需要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动脉硬化、抗衰老的人眼中是非药物,纯天然的最佳保健品。同样一撮普洱茶,因为爱茶,懂茶的人能从不同的茶中品出不同的性质特征,不同的意义,茶在这里就不仅仅是单纯的饮品了,而是一种生动的、活泼的、充满各种情怀的生命。

生命之宝贵,可以说是悠悠万物,唯此为大。当人类认识到生命价值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注重养生之道了。孔子倡言修身养性,强调“仁者寿,德者寿”;老子提出“知足常乐”;庄子认为“养生者忘形”,更有《达生》《养生主》等篇章述养生的妙谛。

现代人对于养生的追求不止健康,还对自我形体修塑有极大的追求,“胖”在中国并非完全贬义。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对胖的认识总是跟财富、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不过现在,中国人体型变胖的趋势,已演变成一种健康危机。

英国人保罗·弗伦奇曾写过一本书《富态:腰围改变中国》,叙述了中国社会财富增加导致中国人腰围变粗的故事。弗伦奇将问题的答案归结于中国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上。“30年间,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剧烈变化。上班族两点一线的生活大部分‘锻炼’都集中在代步工具上。”好在有普洱茶,这片充满智慧和乐趣的东方树叶是形体修塑的最佳选择,在喝茶欣赏汤色、享受茶味的同时,就轻易达到减肥塑形的目的。

曾任国际普洱茶流通商会会长的曹冬生教授,在担任日本东洋医学研究所所长期间,发现日本对普洱茶也有很深的研究,并也有很多的研究学术论文和书籍。法国国立健康和医学研究所等四家科研机构和医院联合经多次、反复实验、临床对照应用,对普洱茶的降血脂、降血尿酸、调节胆固醇、醒酒、减肥、促进新陈代谢、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各方面效果和科学依据做了详细的报道,并在临床对照中找到了实际效果。

台湾大学孙璐西教授发现普洱茶抑制胆固醇在肝脏中的深层次合成达41%,增加肠、胃蠕动,使食物和脂肪在胃、肠中储留时间缩短,减少脂肪吸收的同时也加速了脂肪的排泄,使脂肪在粪便中排泄率达66%。云南昆明医学院附一院内科心血管组临床使用普洱茶对高血脂病55例与葡萄酒后产生了新的物质和效果,其“逆转醇”这物质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不可估量的好效果,它能改变血管的弹性,对防止血管粥样硬化和心

血管系统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普洱茶其发酵后的综合作用不但优于前二者,而且对人体健康的综合作用更加明显,更加齐全。”

茶叶的医药价值并非现代才被人类发掘,《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云:“茶,治便脓血,甚效。”还有《本草拾遗》,《食疗本草》、《茶赋》等。现代,一批普洱茶界权威专家,带领科研团队用科学、严谨、客观的实验报告和论文让普洱茶活跃于生物科技,成为未来的健康产业,这不正是中国茶医药美学对人体健康之美所做的独特贡献吗。

古人将茶入药,也将茶叶的保健功能发挥到日常饮食生活中,茶膳就是中国茶文化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最早的茶膳是茶粥,亦名“茗粥”将茶叶与米同煮成粥而得名,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宋时代的江南地区。

唐代诗人储光羲有《吃茗粥作》一诗,“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描写了吃茶粥的惬意。现代,用茶来料理美食,茶叶入膳,取茶叶的清香,让茶与食物完美结合,为菜肴锦上添花的一桌茶香满溢的茶膳,是众多餐厅的看家菜肴,茶叶被厨师赋予了另一种生命,进入人们生活。

有人会问,所谓的“复活”生命除了需要茶的人以外,大多都是人们赋予茶的人文情怀,哪有‘生命’存在。其实,这就好比我们欣赏一副书画大师的作品,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虽寥寥数笔却生动传神跃然纸上,会觉得画面带有一种灵动气息的生命意义和精力寄予。喝茶何尝不是如此,普洱茶从离开茶树那一刻起,就期待着与水相逢,水唤醒茶,茶成就水,茶因水而重生,茶因人而变得充满生命的意义。

总之,喝茶就好,何必那么认真的钻牛角尖呢?

最后在科普一条,据香港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喝茶不仅可以减缓压力,还能提升创意能力。茶叶中含有一种天然氨基酸——茶胺酸。临床实验证明,人体只需摄取50毫克茶胺酸,约于45分钟后,α-脑电波会逐渐增加,使人保持头脑灵活之余,又不会导致过度紧张,有助于开启灵感的大门。古代骚人墨客经常从饮茶中得到灵感而文思泉涌,因此跟茶有关的故事和诗词歌赋也就源源不绝。

此刻,水已沸腾,这是谁的茶,在等哪杯水?

藏一份窖藏六堡 “金块”


藏一份窖藏六堡“金块”

大浪淘金,时光淘六堡茶。对于热爱六堡茶的茶客们,遇见一款心仪的茶不亚于淘到一块黄金。收藏不同的六堡茶,看它们随着时光的流逝发生变化,一天天变得陈香凸显,一天天多一份红艳动人。为了给茶友们的收藏中带来更多的体验,中茶六堡产品常常在传统六堡茶的基础上做出新的尝试,譬如“野韵”系列,又比如这一次给茶友们带来的这份“窖藏金块”。

舌尖识“金”

未见“金块”形,先闻“金块”名,有的茶友心中便认定这会是一款紧压砖茶,万万没想到打开包装看见内里竟然是一只小竹箩。揭开箩盖的一刻,才解开大伙心中的疑惑——原来箩内所盛的是金花茂盛的小型块状六堡茶。

先一试茶滋味,取一小块“金块”投入盖碗之中,悬壶高冲,洗茶润茶,沸水的浸润之下茶叶一点点散开。第一道茶汤倾泻而出,汤色橙红通透,茶汤入口,纯正清爽的香气之间翻腾着几分山野气韵,与经典之作“野韵天成”有一脉相承之感。二道、三道……细细品味,淌过舌面的醇厚爽滑茶汤在唇齿间留下了持久高扬的菌花香,回甘生津明显。茶行至七道之后,汤色依旧明亮,而口感则愈加爽口甜润。

茶人掘“金”

感受着茶的延绵不绝的余韵,取干茶细看,“金块”并非自然成型,而是把大块紧压茶撬开得来的。虽然外形不规则,但每一块“金块”的大小基本一致,方便茶友们冲泡饮用,细节之处透露着中茶六堡茶人的用心。采茶、制茶、紧压、窖藏、再度撬开,包装……可以想象,制作这一款“窖藏金块”会比平常投入更多几分精力。

时光淘“金”

在茶友的经验中,六堡茶的转化不仅受到环境影响,而且不同形态的茶,紧压砖茶与传统大箩筐茶经历相同的时间,亦会有着不同的转化效果。此次中茶六堡将紧压茶小型化,这样一种新的尝试会让“窖藏金块”在转化中有怎样的表现呢?收藏一份“窖藏金块”,让时间在流逝中来告诉你答案。(李万曦)

普洱茶的生命哲学


普洱茶的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时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集大成者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他曾提出:“哲学必须从生命内部,从时间里把握生命。”他认为生命分为“植物生命”、“本能生命”和“理智生命”。很难说清普洱茶是属于哪种生命,或许普洱茶这个生命体是超越这三者以外的。当制作普洱茶的鲜叶从枝头摘下开始,便已经脱离了“植物生命”,不再需要阳光、水分、泥土的供养,当它们在炙热的铁锅中翻炒杀青后,钝化和破坏了叶片中氧化酶的活性;接着的反复重力揉捻,破坏了叶片表面的细胞壁;又在强紫外线的阳光下蒸发掉了绝大部分水分,最后在蒸汽和重压之下成为了一个有形的、干燥的、固态的物体。

而这一切却只是一个生命体的正式诞生,他不需要任何食物来供养,只需要自然界的空气以及存在于空气中的水分,以相对静止的外在形态存在,又以内在微生物菌群的相对运动,在时间的轨道上绵延生命,继而会慢慢变得与他初生时的样子相去甚远。从新生走向成熟,饼型从紧实走向松散,滋味从青涩走向醇厚,口感从刺激走向温和,汤色从黄绿走向红褐……所有的内含物质也更趋向于有利于人类健康。

柏格森的理论框架在于“哲学要研究时间的绵延,必须从生命开始,因为对一个有生命之物来说,时间是它的生命的真正本质,是他的实在性的意义所在。”普洱茶也因为时间之手的塑造获得了生命的真正本质。我大胆地将这种生命的真正本质看作一种对生命的未知,以及对未知的期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个只有人类才会思索与拷问的哲学命题,生命也因为未知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尽管对普洱茶未来的期待是人类赋予的,但普洱茶的未来却不是人类能够标准把控的:今天用易武春尖压制的普洱茶,在若干年后能否成为宋聘号;今天的老班章纯料普洱茶,若干年后又会变成什么滋味?今天的7542,若干年后会不会变成88青?我们还能否复制现存老茶的制作工艺和陈化路径?

这一系列对未知的期待让普洱茶对人们的吸引力有增无减。可无论怎么样的期待,不管哪般的焦急,都不能忤逆了普洱茶的生命轨迹,只能学着慢慢品味这时间的缓慢艺术,否则茶会给予你毁灭性的报复,比如高度湿仓茶、霉变茶、高锰酸钾茶等等被忤逆者都已经被市场彻底淘汰了。

“变化”几乎是所有哲学理论的基础,在“生命哲学”的理论中,“变化”成为一种“延绵”,“在绵延中,过去包容在现在里,并且向未来持续地涌进,在这种联成一气的过程里,才有生命的永恒性。”普洱茶生命的延绵,需要具备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支撑,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进行着对普洱茶陈化路径和陈化环境的研究,为的是能够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控普洱茶未来的变化,将未知的范围逐渐缩小。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藏地观茶历险:为了一碗酥油茶,我们竟然用生命作赌注》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生茶和白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