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

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23日启幕景迈山古茶林将申遗5月12日,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媒体见面会在昆明举行。普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茶节组委会执行主任赵联涛主持媒体见面会,市政府副市长、茶节组委会执行主任杨卫东作新闻发布。

见面会上发布了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的具体活动内容和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还推介了大型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和申遗歌曲《想那个地方》。

据悉,由中国文化院、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将于2015年5月23日至25日在普洱举办,这是两岸四地共同合力弘扬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推进茶业界交流合作的一次盛会,也是茶界专家学者、茶人、茶商的一次隆重聚会,对于弘扬传承普洱茶文化,助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介普洱茶科技创新成果,推进茶业界的深入交流,深化经贸合作发展,展现“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诠释“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城市品牌,展示普洱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届茶节主题为“天赐普洱·世界茶源·传承文化·保护遗产”,内容包括:名家荟萃的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技艺精湛的普洱茶加工、斗茶大赛,商贾云集的普洱茶产品交易博览会和普洱特色产品展销会,支持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活动,气势恢宏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醉人心扉的申遗主题曲《想那个地方》,还有古朴庄重的传统祭茶祖仪式和原生态歌舞晚会《佤部落》等活动。目前,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的筹备工作正紧密锣鼓进行,高峰论坛、竞赛活动、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祭茶祖仪式及传统文艺节目的挖掘提升成效显着,嘉宾邀请、宣传工作已全面启动。

其中,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先生倡议发起,秉持中国文化院“一体两翼”文化方针,邀请了20余位茶文化专家学者,携手两岸四地着名茶人和茶文化专家,共同打造国内顶级探讨与弘扬茶文化的交流平台。首届论坛于2014年5月在武夷山成功举办,以“茶·人·传统文化”为主题,围绕“茶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茶与信仰”、“茶与现代社会”和“茶产业转型升级”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在此基础上,第二届论坛以“茶·文化·生态”为主题,将进一步从“茶与人”、“茶与信仰”、“茶与自然”三个分议题入手,进一步研讨这三方面的关系,揭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与精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Y260.com编辑推荐

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闭幕 普洱文化永续传承


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闭幕普洱文化永续传承

5月24日,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圆满闭幕遗产保护没有终点,普洱文化永续传承。5月24日晚8时,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在云南普洱落下帷幕。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在闭幕辞中表示,两天来,我们共同品味了犹如人生、先苦后甜、历久弥香的普洱茶韵,共同穿越了承载着“和睦和平、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同命同行”梦想的茶马古道,共同感受了“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古老厚重而又浪漫时尚的生命律动,共同展望了建设人类幸福家园的美好愿景。这是一次用茶文化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盛会,是一次两岸四地茶文化竞相绽放的盛典,是一次以茶为媒、广交天下的盛宴。必将对传承和弘扬普洱茶文化,加快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推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把普洱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驿站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会唱的调子像山林一样多,就是没有离别的歌,我想说的话像茶叶满山坡,就是不把离别说,最怕么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舍不得呦舍不得,我实在舍不得……”中国文化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在发表惜别赠言时,深情朗诵了《实在舍不得》歌词,并与在场的演员、志愿者及参会人员共同演唱了《实在舍不得》。

在闭幕式上,活动举办方为获得本届普洱茶斗茶大赛古树晒青茶金奖和现代茶园晒青茶金奖的选手现场颁奖。据统计,斗茶大赛得到了广大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茶人和茶农的积极响应,共有20个企业和单位组队参加团体赛;参赛选手多达230余人,131支茶样参加斗茶大赛,其中古树晒青茶样78支,现代晒青茶样53支,参赛茶样涵盖了普洱市26座古茶山和规模化的现代茶园。

据悉,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期间,普洱市成功举办了祭茶祖仪式、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普洱茶加工和斗茶大赛、中国优质农产品信任系统普洱站上线启动仪式、普洱茶产品交易博览会、普洱特色产品展销会、大型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和申遗主题曲《想那个地方》展播、中国佤族原生态歌舞晚会《佤部落》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高峰:全力推进普洱景迈山古茶园申遗


高峰:全力推进普洱景迈山古茶园申遗

11月11日至12日,省政府副省长高峰深入到普洱市澜沧县调研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工作,重点研究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问题。

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厅负责人,市委书记卫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联涛,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忠民,市政府副市长童书玮分别陪同调研。

高峰一行走进澜沧县职业中学、澜沧县人民医院、澜沧县县小、惠民镇卫生院了解当地教育卫生发展情况,深入酒井乡老达保文化传习场所和景迈山古茶园核心区大平掌、惠民镇翁基布朗族古村落、糯干傣族古寨实地考察,同当地茶农和少数民族群众交谈,详细了解相关情况。

12日下午,在听取了普洱市申遗工作情况汇报后,高峰对普洱市在古茶园生态保护、古村落风貌保持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景迈山古茶园申遗有利于弘扬挖掘普洱茶文化,实现普洱品牌价值升级,解决“三农”问题,将为普洱发展助力,为云南添彩,为国争光。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明确目标,打好基础,强化保障,统筹推进申遗的各项工作。要尽快完成申遗文本、保护规划制定工作,力争在2016年实现申遗成功。高峰要求,普洱要发挥特色和优势,打好绿色、文化、幸福“三张牌”,推动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要进一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认真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办人民放心、满意的教育;要围绕“文化乐民育民富民”,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和谐优势、发展优势;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入和发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卫星说,高峰副省长深入普洱市调研,指导景迈山古茶园申遗工作,为我们下步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卫星强调,申遗是普洱的大事,云南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全市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申遗有利于提升普洱的国际国内形象;有利于用文化包装普洱,提升普洱品牌的含金量;有利于宣传推介普洱,推动普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文化遗产保护负责的态度,增强推动申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卫星表示,普洱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将申遗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谋划、来推进,进一步加强领导,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制定保护法规,加大投入,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全力以赴推进申遗工作。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澜沧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

普洱市领导督查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 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筹备情况


普洱市领导督查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筹备情况

为确保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成功举办,5月6日,普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善强带领茶节组委会秘书处、商贸处等负责人深入茶节各活动场地检查筹备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和完善。

张善强一行先后来到宁洱县普洱游客服务中心、普洱文化中心、普洱大剧院、思茅区茶马古镇、鼎城国际茶室等地,对场馆建设和各项筹备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

实地督查工作结束后,张善强主持召开茶节筹备工作会,听取组委会各处室的筹备情况汇报,对存在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张善强指出,成功举办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有利于扩大普洱茶品牌影响力,推进茶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必将成为普洱地方经济腾飞的助力。组委会筹备人员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细化方案,查缺补漏,完善措施,加快推进茶节筹备的各项工作。

针对下一步筹备工作,张善强要求组委会各工作处、各成员单位,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要充分认识举办茶节的重大意义,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地做好茶节筹备工作。二是工作推进要加快。要抓好筹备工作的细节落实,加强部门间对接协调,按计划、按进度、按要求加快推进筹备工作。三是效果标准要高。要深入一线,认真研究存在困难和问题,细化工作方案和流程,明确目标责任,反复督促检查,努力把活动办成一次热烈、隆重、节俭、高效的节庆。

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天誉六堡茶成为一颗闪耀的新星


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天誉六堡茶成为一颗闪耀的新星

9月12日,第十四届中国中国—博览会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开幕。

届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第14届东博会主题国文莱苏丹哈桑纳尔,柬埔寨首相洪森,越南常务副总理张和平,老挝副总理宋赛,特邀合作伙伴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马明,泰国国务部长翁信,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林康宪,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姜增伟出席开幕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开幕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表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大力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各领域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张高丽称,中方始终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中国愿继续秉持亲诚惠容理念,与东盟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谱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新篇章。

本届博览会重点举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第二届改革发展论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茶船古道”——六堡茶产业发展新动能高峰论坛两项活动,集智聚力推动区域合作、茶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天誉六堡茶闪耀亮相东盟主会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广西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彭清华、广西梧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黄俊华、广西梧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朱学庆、广西梧州市委副书记蒋海东、广西梧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吴浩岭、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腾、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邱锡荣等领导亲临天誉茶业展位亲切交谈,深入了解六堡茶的发展现状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黄俊华书记肯定天誉茶业对六堡茶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领导们对天誉茶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示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天誉茶业以“传承创新、共赢致远”为企业发展理念,坚持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双向结合,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开拓消费市场,瞄准目标区域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以“茶船古道”历史轨迹和六堡茶历史文化积淀为底蕴,打造国际化的企业品牌。

第十五届中国普洱茶节4月17日开幕


第十五届中国普洱茶节4月17日开幕

4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普洱茶节在普洱大剧院隆重开幕。本届茶节由普洱市人民政府、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商务厅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共同主办,以“普洱品牌天下共享”为主题,旨在充分挖掘普洱“无形资产”,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使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让世界认知普洱、共享普洱。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在开幕式上致辞介绍,近年来,普洱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千亿云茶”战略,通过抓标准、抓品牌、抓融资、抓“互联网+”、抓庄园、抓整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做好弘扬普洱茶文化这篇大文章,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作为“云茶”“中国茶”的一张响亮品牌,普洱茶已经成为普洱市扩大开放,加强交流和深化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开幕式上宣布陈宗懋院士工作站在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站。

(陈宗懋院士工作站在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站,为中心更好服务茶产业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普洱市有120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18万亩栽培型古茶园,该市围绕云南省“千亿云茶”战略,确立了“绿色、生态、有机”的产业发展思路,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茶园改造,推进茶叶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探索建立茶企业诚信联盟,构建集中加工、全程监控、信息可查询的质量追溯体系。截止2016年,云南省普洱市全年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03.4亿元,茶叶种植面积和产值均居云南全省第一。

在当天的茶节开幕式上,参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观看了专题片“大国茶匠·普洱故事”,四大茶匠亲临现场,以茶会友,他们分别是80岁高龄的肖时英、“半个世纪的茶妈妈”杜春峄、“没有秘籍的传承人”李兴昌、“将有机进行到底”的董祖祥。他们四位茶匠以匠人之心,将青春奉献给了茶,奉献给了普洱。

随后,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6家企业代表联盟作诚信宣言,共同开启普洱茶品牌打造的新征程,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放心、安心、认可,全力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6家企业代表联盟作诚信宣言)在节会期间,同时举办普洱茶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华茶商普洱行、茶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报告会、茶叶质量安全与绿色防控报告会、纪念普洱市更名十周年座谈会、普洱茶加工斗茶大赛、普洱茶艺大赛、普洱茶产品拍卖等18项活动。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讨论会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讨论会

3月19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讨论会在北京中国文化院举行。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门的申遗专家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文本出谋划策、把脉问诊。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熊正益,市政府副市长童书玮参加讨论会。会上,申遗文本编制团队就申遗文本和保护管理规划文本的编制情况进行了演示说明。听取介绍后,参会的专家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其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富有见解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说明理由和修改意见。大家认为,在文本编写及申遗过程中,要以深入的遗址研究、严谨的价值阐述以及充分的现场展示和完美的保护,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奠定基础。童书玮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专家对普洱申遗工作给予的帮助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文本编制单位要按照要求,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尽快修改和完善文本,再发现问题、再核实情况、再深入研究、再简练文字,对编制中不充分、不准确的地方做到字斟句酌,使其更加完善,为文本编制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市、县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为文本编制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熊正益要求要尽快修改完善申遗文本,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推进申遗工作。市、县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大申报遗产区的保护力度,科学维护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的价值意义及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申遗成功。据了解,我市启动申遗工作以来,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2012年9月,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2012年6月,普洱景迈山古茶园通过了国家文物局遗产专家现场考察评估,2012年11月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入场券”;今年1月,申遗文本通过云南省专家初审,文本将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于今年3月底前上报国家文物局。

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将在蒙顶山茶叶交易所上线交易


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将在蒙顶山茶叶交易所上线交易

3月6日,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普洱市运营中心与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正式签署产品挂牌协议,标志着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即将在茶交所智慧贸易平台上线。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理事长南康、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普洱市运营中心总经理王俊杰出席仪式并代表双方签字。

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是在普洱市政府的推动下,由澜沧古茶、澜沧县芒景古茶农民合作社、澜沧景迈布朗公主茶厂、澜沧景迈金山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澜沧古老茶山庄景迈山茶厂联合发起成立的。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章程》规定:加入诚信联盟的茶企业必须向诚信联盟申报自有或者建立合作关系的古茶林面积,诚信联盟对申报面积进行核实后,合理确定联盟企业的古茶林普洱茶产量并公示。诚信联盟确定的古茶林面积和古茶林普洱茶产量须报澜沧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和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审定,确保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原料的真实性。对制假售假,损害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声誉的联盟企业,一经发现,立即终止联盟企业资格,并终身不得加入诚信联盟。

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产自海拔1100-1662米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其内含物质丰富,天然健康,口感醇厚,具有“明显的幽兰香或蜜香、杯底留香持久”的特征。为确保消费者能喝到真品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联盟严格实行质量管控体系。

一是引入官方认证。通过诚信联盟认证的企业获得试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专用标志”,该标志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普洱茶的专用标志,使用这个标志必须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目前加入诚信联盟的5家企业已经获得普洱茶专用标志的使用权;第二部分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产品名称;第三部分是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保护管理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个单位的名称,它的主要作用是以国家行政机关和检验机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来确保产品的真实性;第四部分是产品的二维码,主要功能是满足消费者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的查询和追溯需要。

二是制定产品标准。诚信联盟在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配合下,制定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生茶)紧压茶》产品标准,该标准规定:只有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范围内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明显的蜜香、杯底留香持久”特征的普洱茶(生茶)紧压茶才能叫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同时,该标准在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基础上增加了97项检测项目,检测项目达100余项。

三是实现生产过程全程监控。运用技术手段,从鲜叶采摘到毛料制作到压制成型,全程实行视频监控,监控中心可随查看现场情况,避免造假制假。

四是严格进行质量检测。联盟产品要有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报告。

普洱景迈芒景山人的茶叶经:将古茶做出品牌


普洱景迈芒景山人的茶叶经:将古茶做出品牌

古茶需爬到树上采摘

布朗小伙张光明

景迈芒景山中的布朗族古寨,除了茶有名还是一个旅游景点。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冬日里的景迈芒景山,漫山村落与茶园从沉浸于云海中的甜梦里醒来,云雾升腾,翠峦舒展。

芒景村翁基小组的布朗族小伙张光明,开始冲泡早餐后的第一道生茶,一口下去,提神生津。“接待游客的客栈要抓紧了,制茶的厂房也要尽快搞好,将来申遗成功了,等着我们的事儿还多呢!”张光明一面品茶,一面打理着生意。

而10公里外景迈村芒埂小组的傣族姑娘仙贡,打开了自家经营的特色农家乐的大门,准备迎接南来北往来收茶、旅游的客人。“将自家的茶叶品牌推向市场,做出名气,精深加工,提高茶叶附加值……”仙贡对于自家茶叶的发展之路,很有想法。

祖祖辈辈生活在景迈芒景山的人们,尽管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却皆因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10年来,普洱茶热潮将这座山的居民们捧上一夜致富的云端,却也让他们经历泡沫经济的破灭。幸运的是,当普洱茶最终回归理性消费时,许多山人因茶而富,一些山人因茶而名,千年万亩古茶园景迈芒景山,给予山人的最好馈赠也将踏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漫漫征程。

千年古茶园,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

车辆行进在景迈芒景山,弹石路的颠簸仍止不住那满眼的绿色。位于大山中的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是这座大山的灵性所在。古茶树分布于景迈、芒景等10余个傣族、布朗族村落,总面积达2.8万亩,有林成片采摘面积超过1万余亩。

据专家考证,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由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迄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生长在万亩丛林中的古茶,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品质优良,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是目前保存完好、年代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保存完好的茶树基因也被视作未来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

看着翠绿的青山,张光明有些出神,生长于斯,他眼前的这片绿色是他重要的根,无论年少时走南闯北,还是如今五湖四海地跑,他总恋着这里,对他来说,赖以生存的便是这采不完的茶叶、数不完的茶树。说起张光明,许多外地人都认识他。张光明的布朗族名字叫“倪罗”,之后,他向外人介绍时,更多的是用张光明。

而对于早已是当地名企业家的仙贡而言,这片绿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更高的追求。仙贡是传统的傣族名字,事实上,上学时,老师也为她也取了个学名——朱艳芳,不过,多年以后,她更愿意向外人介绍“我叫仙贡”。自从读书回山,仙贡的命运再次与绿色茶山息息相关,仙贡爱这片绿,不止是固守,更是发展。“在普洱、昆明已开有专营店,做精茶产品,让景迈山的气息深入大城市。”仙贡在谋划着自己的绿色版图,书写着自己的创富故事。

大山的古茶,没人料想能成为摇钱树

在同样的年龄里,张光明和仙贡有着同样的记忆:从古树上辛苦采回来的茶叶,似乎并没有更多的经济价值。张光明家只将这些茶叶粗制一下,当做劳作间的普通饮品。仙贡家则将多余的茶叶存下来,等到有人进村收茶时,交换一些生活用品。

1983年,仙贡出生在景迈村芒埂小组的一个傣族家庭。3年后,10公里外芒景村翁基小组布朗族小子张光明也来到了世界上。两人关于童年的回忆,均与采茶相关。

那时的古树茶,对于生长在景迈芒景山的孩子们来说,经济意义远没有现今那么重要。采茶,只是沿袭传统的农业活动。5岁时的张光明,第一次跟着大人到两公里外的茶林采茶,那时他还不会爬树,只能仰头看着大人们从高高的树上把绿色摘下。大人们会把绿叶夹在自家带来的豆腐中,混合着一并吃下,这样一顿简单的饭便是一天劳动最大的犒劳。竹箩里背着一天劳动的果实回到村寨,开始了炒茶,揉捻,晒干;有时,被蚊虫叮咬过后,大人们会教他采一片鲜茶叶,或者用泡过的茶渣,嚼碎后擦一擦,不到5分钟,就能消痒止痛。事实上,布朗族的祖先帕哎冷,当年看中的就是茶叶的药效,在他们的眼中,这种称为“腊”的东西,药用功能远不止消痒止痛。

茶,在傣族同样称之为“腊”,在仙贡的记忆里,采茶更像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除了就着茶尖吃下的午饭外,采茶时节里,无论走进哪户傣家,都能看到炒茶,“空气中都能嗅到令人神清气爽的茶香味。”

20多年前的景迈芒景山,古茶树如此野蛮地生长着,世代生存于此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几乎没有人上心的绿色,会在日后成为摇钱树。当仙贡站在茶树下仰望,张光明第一次爬上茶树,两个少年的生活依旧是贫穷和无助的。

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张光明没读完小学就辍学了,他甚至很少有机会走出大山。到最近的集镇,30多公里的山路,只能看运气才能坐到出山的拖拉机,他的愿望,是有一辆摩托,而那时,整个山寨别说摩托,就是拖拉机也只有两台。1999年,张光明试图将一些从古茶树上摘下的茶叶出售,没有人买,因为茶商们更喜欢条索更为均匀、饱满的台地茶。

仙贡还清晰地记得,以前走出大山赶集是件辛苦而又幸福的事,天还未亮,就得点起火把,背上茶叶,走几小时到集市,最后买回或换回一些生活用品,还可以美美地吃上一碗米干。“那时我就想,我一定要读书,离开这个地方,到城里找工作、生活。”仙贡当年的梦想很简单。命运在那时眷顾了仙贡,1999年仙贡如愿以偿考上了重庆的一所中专学校,她背着书包,离开了家。

回家做生意,芒景古茶赚得金钵满盆

2004年,普洱茶开始大热。茶价几乎打着滚翻了几个番,古树茶的价格涨到了每公斤50元,在茶厂做出纳的仙贡最明显的感觉是,来的客人增多了。“一车茶就能有好几千元的收益,而我每个月苦死苦活只有300元。”仙贡第一次动了在茶叶上找钱的心思。

“老树茶没有人要,也没人采老茶树,我也没有做茶叶的打算。”回顾起最初几年的景象,张光明说,那时的自己,心思根本没有放在茶叶上,刚刚具备了劳动力的他,在离家2公里的地方,挖了6亩地种甘蔗。辛苦一年,亩产11吨的甘蔗以95元/吨的价格被人收走,除去成本,张光明赚了3500多元。2003年,拿着人生第一笔“巨款”,他到惠民镇以6500元的价格买了翁基小组第一辆摩托,“当时还是赊了一半钱买的。”张光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同一年,张光明继续在地里种甘蔗,他渴望着和上一年同样的收成,没想到,山寨放养的牛把甘蔗吃得个半残,最后只剩得10多吨,装了辆车,连工本费都没有苦到,望着远去的甘蔗车,张光明蔗农的生涯结束了。

2002年,仙贡读书回到澜沧,在县城找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她完全没有回乡的打算,而是准备复习考公务员。当年9月,仙贡在公务员考试面试环节以0.3分之差与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她在熟人的介绍下回到了景迈山,来到了当地引资来的一家茶厂当出纳、做饭等,月薪300元。更早时候,仙贡的妈妈已经活跃在芒埂一带做茶叶收购生意,2002年家里在村寨建了个加工茶叶的小厂房,那时,仙贡对茶叶还没有更深的认识,只是觉得10多元/公斤的价格收来的毛茶,经公司一倒腾,竟然能卖到50元/公斤,相比之下,妈妈收购鲜叶卖出去所赚到的钱就太少了。

2004年,伴随普洱茶的火热,芒景一带台地茶价格也有了起色,从2002年的10元/公斤上涨了不少,不过那里的古茶树,还是无人问津。不过,比古树茶更为赚钱的生意还是有的,倒卖古茶树上的螃蟹脚(衍生在古茶树上的植物),收购价就达到了400元/公斤。那时的张光明,窥见了商机,在当地收了不少螃蟹脚,然后走10公里路送到景迈大寨,每公斤能赚1元多辛苦钱,一晚上弄200公斤左右,赚的钱也就水涨船高。

2005年初,仙贡辞去了茶厂的工作,专心回家打理自家茶厂。此前一年,她家已经通过收茶卖茶淘到了第一桶金,除去成本,银行卡上有了超过5万元的积蓄。经过在外茶厂一年多的工作学习,仙贡已经认识了不少客户,而且摸清楚了如何通过茶叶赚钱的商业规则,加之本来家里就有收茶制茶的基础,2005年一年,仙贡家茶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些一次性订购2吨、3吨茶叶的大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为了这些客户方便,仙贡家在村口花20余万元钱盖起了一幢小楼,有4个房间可以接待9个客人同时居住。

同一年,张光明回到了翁基,在走南闯北中,他结识了一个陈姓的四川商人。“他觉得我们这里的茶叶不错,就叫我做茶算了,他来收。”张光明回忆道,“我就开始在山寨里收购鲜叶,然后拉到2公里外的翁洼进行加工,加工好的茶叶13元/公斤,弄到勐海就可以卖到30元/公斤。”

冰火两重天,茶价暴跌戳破泡沫经济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山人们以为茶叶会一直走向高位时,命运开了个玩笑。价值规律成为了戳破普洱茶泡沫经济虚假繁荣的那颗针,美梦破灭了。仙贡和张光明成为了击鼓传花游戏的失败者。

2006年~2007年,普洱茶从大热到暴跌,许多人义无反顾投身茶业,有的很快暴富,有的却空手而归,而有的则赔得血本全无。2006年,仙贡家迎来了重大转折,租地、扩大原来的岩勐茶厂规模。仙贡家的茶厂已经有了50吨左右的规模,到年底厂房扩建完成,原计划60万元搞定的事情最后竟花了90多万元,可没有人在意这些,节节上涨的茶价,让他们充满了希望。在2007年初茶价高位时,用当年第一批春茶赚来的钱买了一辆帕拉丁越野车。这在村寨引起了轰动,从没有摩托到越野车代步,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仙贡一家通过茶叶完成了飞跃。“当时来的客人多了,需要到机场接,没有点像样的车不行。”仙贡对记者说。

2006年,张光明到勐海等地收茶,因为不懂技术,在天气上吃了很大的亏,收了水汽重的鲜叶,屡创新高的茶价并没有让他们得到多少实惠,吃点中间差价的他们,最终以每人亏本1.8万元散伙。张光明没有后悔,他注意到从这一年开始,芒景一带古树茶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虽然产量不高,当地的古树茶最低也能卖到70元/公斤,而越发稀少的螃蟹脚更是逼近1000元/公斤的大关。2007年,张光明揣着以前卖螃蟹脚剩下的5000元,向一个朋友借了款,拉回了一台制茶机,将自己的初级茶叶加工厂办了起来。

在2007年初一天一涨价的行情下,张光明以120元/公斤的价格向老乡们收购了差不多9吨茶叶,钱还没付,他想再屯一屯,卖上更好的价钱,殊不知,下半年一瞬间茶价崩盘了,跌到了大约9元/公斤,原收购价450元/公斤的老树茶直接就无人问津。“突然间差了乡亲们90多万元,我觉得天旋地转。”张光明悻悻地对记者说道。

张光明把这9吨茶拉到了思茅,一呆就是3个月。有家不敢回,茶叶卖不掉,他觉得完了。“当时也有人出到20元/公斤买茶,这么多茶才卖18万元,我拿什么还账?”张光明感到了绝望。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张光明无奈之际,遇到一个曲靖老板愿意以原价购买张光明部分茶叶,当年9月,张光明以125元/公斤的价格把1.6吨茶卖给了这位老板,拿着到手的20万元,张光明一分钟不敢耽搁,立即赶回老家,先兑付了一部分钱给老乡。

靠着慷慨的曲靖老板,张光明分批次卖出了一些茶叶,拿到当年最后一笔茶叶款12万元,张光明并没有及时兑付给老乡,而是回乡买了120亩茶山。这时,张光明的总欠账也达到了50万元。2008年延续了2007年的茶叶寒流,生态茶的价格甚至低到了11元/公斤,这让张光明感到悲哀。张光明硬是咬着牙,靠着茶价每年理性上浮15%,一点一滴地将欠下的账,用了3年时间还完。

仙贡日子也不好过,虽说有长久合作的大客户,她还是欠下了乡亲们近50万元的茶叶款。因为2006年底的扩厂,仙贡的库存有所下降,在2007年茶价泡沫中虽然有损伤,但不至于伤了元气,加之有稳定的客户来源,随后的两年,收来的钱还了前年的鲜叶款,账很快就还完了。

古茶将申遗,助推芒景茶叶品牌发展

景迈芒景山的两个不相识的小伙伴,在2013年的冬天,终于对未来有了同一种美好的期待。当然,这种期许还不仅仅来源于经济。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已经踏上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征程,这是张光明和仙贡最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茶价回归正道,受益的还是土生土长的当地茶农。从2009年开始,仙贡瞅准了进山收茶人越来越多这个契机,扩大了原先客栈的规模,将原先可以吃点便餐,随便住宿的小楼庭院扩大成独具特色的景迈人家农家乐。

靠着当年种下的百余亩茶园,张光明在2011年迎来了收获,不仅有了10多万元的盈余,还成了家。因为资金不足,张光明本想做个客栈的计划稍微推迟了些,可看着茶价平稳,张光明心里越来越敞亮。他认真地考虑了未来,到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翁基这个商标,虽然他的茶厂还不是很大,仅有8吨左右的库存,可是他已经设计好了6个品种的茶叶。“布朗族的翁基古茶,最高可以卖到3000元一饼。”张光明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道。

仙贡要想得更长远些。早在以弟弟名字命名的岩勐茶厂建立之初,她就虚心请教每一位来景迈山的客人,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书籍,查阅资料,虚心学习,掌握了先进的茶叶制作和管理机制。去年底仙贡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860万元。有了钱,仙贡有更大的规划。“以前,茶叶不好卖的时候,我们都是送茶,心想着送10个客人总会有2个客人过来买茶叶吧,果不其然。”仙贡说。到如今,仙贡也想通过类似的方式把景迈山的茶做成品牌推向市场。一定要做品牌,这样才有高附加值。仙贡的想法还不仅如此,通过3年左右的市场反馈,仙贡想采用独家定制等方式为消费者做茶服务。“以后,我们只做半年茶,然后用半年时间来为客户服务。”仙贡说。在她的版图里,和弟弟妹妹齐心协力,延伸茶叶产业链,做精深加工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在张光明、仙贡的眼中,景迈芒景的名声之所以不断远扬,正是因为祖辈们为他们留下了茶树这一宝贵财富。因茶,景迈、芒景的茶农们收入越来越高,生活得到不断改善,年收入几十万元不再是神话,收入上百万元的也大有人在。在当年看似高端、奢侈的摩托车,现如今已变得再普遍不过,许多人家都拥有了轿车。同样因为茶,景迈芒景也成为绿三角旅游环线开发建设的重点景区。目前,景迈芒景一带还被列为茶祖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核心区域,此项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在打造茶祖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的同时,千年万亩古茶园的申遗工作也正徐徐拉开帷幕。景迈芒景大山的子民们知道,如果申遗成功,又将多一个金字招牌,游客的增多,必然带动茶价的上涨。同时,他们也希望因茶而形成的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被世界所熟知,景迈芒景的独特普洱茶,亦能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23日启幕 景迈山古茶林将申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