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古树白茶】

下关沱茶茶区考察团赴景迈、南糯古茶山考察

下关沱茶生产系统茶区考察团一行50余人,于2014年12月28日从大理下关出发,过南涧、赴临沧、出双江、走勐海,抵达西双版纳州景洪市。

2014年下关沱茶在跌宕起伏的普洱茶市场中成绩斐然,除了市场渠道建设、新品开发、央视品牌宣传等前端的开拓性工作外,生产系统作为产品生产的主力军,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公司组织生产系统管理人员利用年终假期,前往滇西南茶区进行考察学习,增加对茶叶生长状态的感性认识。

一行人来到景迈古茶山,在有1800年历史的万亩古茶园中,感受古老又年轻的古茶园的气息、寻找那缕传承千年、生生不息的茶魂!高大的杂色乔木和低处密植的古茶树漫山遍野,是布朗族祖先留下来的无尽财富。布朗族经书记载:留给子孙金银财宝,会被用光;留给子孙猪羊牛马,会有生老病死;留给子孙满山的茶树,世世代代享用不尽。

景迈山古茶园有2.8万亩,可采面积1万余亩。作为茶叶产业链下游的下关沱茶,百余年来无不得益于像景迈古茶园这样的原生态茶区源源不断的原料供给。

拜别了景迈古茶园,车队继续向南,赶赴勐海,向另一座古茶山——南糯山进发。南糯山位于勐海与景洪之间,是云南知名的老茶区。

在半坡寨古茶园中,据说有800多年树龄的茶树王的儿子被命名为新茶树王,已经有20多厘米的直径了。南糯山及附近,漫山遍野都是茶园,特别是山上的古茶园,树龄都在300-800年。

看着山崖陡峭、林木葱茏、云雾缭绕、宛若仙境的古茶山,天天与茶叶打交道的下关沱茶生产系统管理团队深深体会到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意境,看到了鲜活的茶叶是如何从古老的茶树上如精灵般出现在世间,给人们带来财富、健康和美的享受。

延伸阅读

暨南大学茶文化基地建设考察团赴大益考察交流


暨南大学茶文化基地建设考察团赴大益考察交流

随着"爱智美"三位一体大学公益项目在全国各大高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茶道课程体系建设。为了使茶文化课程在暨南大学更为深远持久传播,2013年7月23日,由饶敏副校长带领的暨南大学茶文化课程基地建设考察团一行七人莅临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进行交流访问。

7月23日,考察团首先访问了昆明市区最具特色的两家大益茶体验馆——昆明溢醇茶行以及云南弘益茶文化交流中心。两家体验馆不仅是经营场所,更是交流茶文化、传播茶道的平台。暨大考察团在这里对大益的文化和公益情怀有了一些初步认识。

7月24日,考察团一行来到昆明市东航投资大厦大益爱心茶室。大益茶道院的王宏斌老师首先以“道之所存无远弗届”开篇,向各位贵宾阐述了大益茶道院成立三年来所走过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的愿景。其中,“不行善,不足以论茶道”一句更是点明了大益职业茶道师践行公益的初衷。毕业于暨南大学的资深校友,创意&策略中心副总经理李华,介绍了大益集团所倡导的“大益大美大爱”思路及深厚的文化内蕴。他以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定制茶为例,通过大益茶业集团与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合作的人文案例,全面向暨大老师们展示了大益集团的品牌文化实力与大学文化的契合。

7月25日,考察团一行前往世界茶树发源地——勐海。在勐海茶厂卜金山总经理及技术中心高林瑞主任的陪同下,考察团前往巴达茶叶原料种植基地进行参观。通过工作人员的全程解说,考察团直观了解了茶叶种植及茶园基地建设。茶厂之行,也使考察团深入了解了勐海茶厂厚重的历史、一心只为做好茶的精神和专业制茶的精髓的企业文化。

本次考察交流为基金会、茶道院和暨南大学在今后的茶道学科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要坚持向前,梦想就不会遥远。随着高等教育院校对茶道文化的逐步重视,茶道复兴之路,既任重道远,也值得全力探索与践行。

弘益茶艺师认真讲解大益爱心事业

参观大益集团

大益茶道院院长助理王老师阐述茶道院发展历程

饶副校长向大益爱心基金会赠字留念

茶山工作人员向饶副校长介绍茶树的相关知识

茶厂合影

马来西亚普洱茶商会考察团莅临楊聘號茶厂参观交流


马来西亚普洱茶商会考察团莅临楊聘號茶厂参观交流

3月26日,马来西亚普洱茶商会考察团一行约50人在陈景岗先生的带领下到楊聘號茶厂进行参观。杨聘号董事长林君励先生对各位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考察团嘉宾赠与亲自签名的“杨聘号”普洱茶纪念饼。嘉宾们在收到纪念饼时,纷纷激动的和同行的伙伴一起合影留念

嘉宾在茶厂的专业人员陪同下,参观了楊聘號茶厂各种制作和包装过程。此时,我们董事长林君励先生正向嘉宾们认真的讲解着茶叶的笋壳包装过程。

参观完茶厂之后,嘉宾们在公司领导的陪同下走访了位于布朗山的贺开古树茶园、老班章等普洱茶产地,更加深入了解了普洱茶茶区的种植过程。

傍晚,夕阳快下山时,嘉宾们到达了我们杨聘号的初制所,并深入体验了收茶、炒茶过程,嘉宾们也纷纷感叹茶人的不容易,每道加工过程都需要严谨的把关,争取把最好的茶呈现给我们客户。

嘉宾在初制所体验了普洱茶的初制过程在楊聘號茶厂之旅快结束之时,商会会长陈景岗先生表示,希望未来能继续加深与楊聘號茶叶公司的合作交流。最后,楊聘號茶叶公司祝愿马来西亚普洱茶商会考察团的“云南之旅”顺利进行!

勐昌号南糯山普洱生茶古茶第一村南糯山。


云南勐昌茶业有限公司坐落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工业园区,作为一家以正宗普洱茶批发连锁招商为主的综合型茶企,当然少不了产自南糯山的普洱生茶。

南糯在傣语裡是“笋酱”的意思,据传说有一年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视,当地哈尼族头人设宴招待,席上的笋酱让土司吃得十分喜欢,于是要求哈尼族每年要进贡笋酱,这边是南糯山名字的由来。

另一个传说则是当年诸葛亮南征,路过南糯山时,士兵不服水土,诸葛亮将手杖插地化为茶树,士兵摘叶煮水饮之,因而南糯山也被称为孔明山。诸葛亮征南中是没有到达滇南的,诸葛亮植茶只是一种愿望,一种传说。

南糯山位于景洪到勐海的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是西双版纳有名的茶叶产地。位于东经100°31'~100°39',北纬21°~22°01'之间,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18°C,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南糯村委会辖30个自然村寨,居民均为哈尼族。

南糯山古树茶生长地主要是在平均海拔1400米的地方。格朗和乡是老茶区,老茶园较多且较集中连片,主要分佈在南糯山和帕沙两个村委会。据调查统计,全乡古茶园15000亩,其中,帕沙村委会古茶园面积有3000亩。南糯山在西双版纳是生态环境最好的一座古茶山。

南糯山被称为茶树王的栽培古茶树,基部径围达1.38米,树龄800多年,可惜在1994年死去。在茶树王旁2米左右的地方,现还存活着一株干径超过20厘米的大茶树,据说是茶树王的儿子。后来人们在半坡寨古茶园中新命名了一棵茶王树。

南糯山山地附近,漫坡漫野都是茶园。所产的茶,在歷史上早已有名。很早之前,半坡老寨周围森林茂密,交通很不便利,茶叶外运只能靠马帮。由于当地茶叶的品质优良,大量的马帮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之后进入村庄,将茶叶驮到思茅、勐海、勐腊等地贩卖,还有些大型马帮直接就将茶叶驮到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去了。南糯山的老人说:“普洱本地虽然有茶叶,但口感远不及南糯山的大树茶。普洱人正是靠着南糯茶山的茶叶,制作出了闻名中外的优质普洱茶。当然,普洱茶的兴旺也带动了南糯山的富裕。”

南糯山古树茶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石头老寨、拔玛、石头新寨、多依寨、姑娘寨、丫口老寨、向阳寨、水和寨巴拉寨等哈尼族山寨。目前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种、荒废遗留的茶园。在复杂多变不同气候的南糯山中生长的古树茶皆有不同的特点,此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较高,茶气强,甘韵足.藏旧后醇滑味厚.长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实为难得之好茶!

南糯山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着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南糯山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种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时期,布朗族的先民还在此种茶;后来布朗族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山被爱伲人继承;根据当地爱伲人的父子连名制可推算出他们已经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约已经历1100多年的时间。

南糯山世代居住着哈尼族支系的爱尼人,茶树是他们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树树有力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塬产地,也是最早利用茶树的国家”,而闻名于世。南糯山被当地人称作云南古茶第一寨,此地因海拔高,气候较好,茶叶发的比较早,其茶叶特点是:南糯山的茶稍涩,回甘较快且持久,耐泡程度也是很优秀。

拔玛寨的古树茶在南糯山是最好的茶,“拔玛”是爱尼族语,是“古乔木”之意。南糯山古乔木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古栽培型茶树,这裡有8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人类茶文化歷史活化石的见证。拔玛茶有“普洱茶之王”的美誉,

南糯山茶的基本特征是:

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茶汤色金黄,明亮;汤质较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长,有生津;香气不显;山野气韵较好。

澜沧古茶:景迈陈醇 纯粹之味


澜沧古茶:景迈陈醇纯粹之味

澜沧古茶洋洋上千款茶品里,为人所熟知的,多不胜数,它们价格有高低,品质皆上乘,每一款茶品都凝聚了古茶人的智慧与汗水,并在澜沧古茶的历史长河里,闪耀出各自别样的光辉。景迈陈醇,便是其中的一员。

景迈陈醇诞生于2008年,至今共有三代,其选用3—5级,及少量7级景迈大树茶为原料,并拼配古树料压制而成,陈香明显,醇滑甘甜,是一款口感优良、性价比高的常规经典熟茶,深受大众茶友,特别是熟茶爱好者的喜爱。

一直以来,即使是在日常品饮的常规茶品中,澜沧古茶都会适量拼入古树料作为“调味剂”,以提升茶品的品质,景迈陈醇也不例外。通常,在古树熟茶的发酵过程中,所有的古树毛料会被成堆进行整体发酵。原料发酵成熟后,经过分筛,最终会被分为不同等级。级别较粗老的原料,蔗糖、还原糖等甜味物质的含量较精细原料多,其甜味感也更加明显。而景迈陈醇,正是因为加入了这些原料等级较粗老的古树料,品质得到了提升,口感更加醇甜可口,并依然能保持大众化的价格。

于茶友而言,景迈陈醇是一款有着优良口感且性价比高的日常口粮茶。而对于澜沧古茶,它更是一款镌刻了深刻历史痕迹的茶品,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景迈陈醇2008年,在整个普洱茶行逐渐摆脱2007年普洱茶风波的影响,整体行情好转的大背景下,澜沧古茶也从普洱茶风波的阴霾中慢慢走出。为了重新拓展新渠道,2008年景迈陈醇应运而生。当年的景迈陈醇为250克沱,与景迈春香搭配为一生一熟组合。凭借优良的口感、大众化的价格,景迈陈醇稳扎稳打,成功为澜沧古茶打开了新的市场新渠道,并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越来越多的茶商、茶友,也通过它认识了澜沧古茶,恢复了对普洱茶,特别是对澜沧古茶的信心。

经过了五年的转化,如今的08年景迈陈醇已是凸显出特别的陈年老味,香气浓郁高扬,还隐隐透出一股奇特的杏仁香,汤色更加红亮,滋味醇滑甘甜,成熟纯粹的气质明显。

2009年景迈陈醇:由于08年景迈陈醇受到了众多茶友的喜爱,公司选用2006、2007年景迈大叶种优质茶叶为原料,于2009年继续推出规格为357克的景迈陈醇饼。

这一代的景迈陈醇继承了08年景迈陈醇口感优良、性价比高等特质,也被公司作为开发经销渠道的重要产品,当年一上市,便吸引了各地大批收藏家、茶商蜂拥购入。通过大力的推广,2009年景迈陈醇也再一次为公司的市场新渠道开拓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功地完成历史使命。

2013年景迈陈醇:

时隔4年,为了让茶友们能重新找回久违的味道,澜沧古茶选用2011、2012年澜沧江流域大叶种乔木茶为原料,于2013年再度推出357克景迈陈醇大饼。上两代景迈陈醇成功的市场定位,也为2013年景迈陈醇推出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景迈陈醇继续以超高的性价比,成为各地合作伙伴、经销商开发渠道、拓展市场的首选产品。

新一代景迈陈醇延续了上两代的优良口感,且内含物质更加丰富,其香气显陈香、甜香,香气沉稳,滋味醇滑,甜润感明显,口感刺激性低,冲泡后期汤质如米汤般绵滑,给人以纯粹的味觉感受与踏实的心灵体验,非常适合作为日常品饮的口粮茶。

景迈陈醇也许是粗犷、平凡的,然而,它却简单得如此纯粹,纯粹得让人感觉亲切。它,陪伴我们慢慢地走过似水流年,在经历时光的淬洗后,散发出成熟的芬芳,为我们平淡的生活,装点出蜜样的甜润。

梧州茶厂刘泽森、何志强随团考察杭州宜兴等地


梧州茶厂刘泽森、何志强随团考察杭州宜兴等地

产研合作共谋新篇

10月14日----17日,以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副主任陈锦祥为团长的广西区供销社考察团前往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宜兴市参观考察,寻求合作。广西梧州茶厂厂长刘泽森、书记何志强随团考察。在宜兴市丁蜀镇,考察团拜访了紫砂壶工艺美术大师曹亚麟、鲍正平,参观了紫砂博物馆。宜兴紫砂陶历史悠久,始于北宋,盛于明清,驰名世界。学界已有共识:六百年紫砂兴盛之源,关键在于文人参与、文化气脉的浸润提升;紫砂大师的创作精魂,在于从“工”至“道”的提升。名师的人品、作品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紫砂壶工艺美术大师曹亚麟向考察团成员介绍紫砂作品创作心得

在茶都杭州,考察团参观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茶叶博览馆、老龙井·十八棵御茶。在中茶院,考察团参观了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茶叶科技创新中心、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机构,受到了张士康院长等相关人员的盛情接待。在座谈会上,双方形成了合作共识:以建设“三基地一中心和改革改制”为指导思想,以中茶院为技术合作单位,将梧州茶厂打造成为以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在行业内有较强影响力的以生产独特陈香茶为主的品质一流的六堡茶(黑茶)重点企业。(何志强)

在印象紫砂文化公司茶艺馆,考察团成员用紫砂壶冲泡六堡茶

下关沱茶:走进云南临沧茶区——懂过


临沧茶区

临沧地处北回归线,境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总体属于东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8.5℃。

其得天独厚的、最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生态、海拔、土壤、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等自然环境要素造就了临沧茶区80余万亩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懂过

懂过坐落在云南临沧邦马大雪山斜伸出来的一支余脉上。

发源于南美乡的南勐河,将勐库镇地形一分为二,在东边的叫东半山,在西边的叫西半山,坊间有言: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

东半山:忙蚌、坝糯、那焦、邦读、那赛、东来、忙那、城子。

西半山:冰岛、坝卡、懂过、大户赛、公弄、邦改、丙山、护东、大雪山、小户赛。

懂过古茶山位于勐库茶山的西半山,海拔1750米,森林覆盖指数高,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整个寨子看不见东半山,面对着的却是大户赛和邦马大雪山,从勐库坝子看不到懂过,在东半山的坝糯、那蕉也见不到懂过,两条大河阻隔着董过,五六层山峰遮挡着懂过。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懂过连接外界的路只有两条3尺宽的古道,2000年可行拖拉机的路才伸进懂过,2007年汽车才开进懂过,地理环境的封闭,让懂过与外边大市场接轨的速度慢了几拍,也让懂过失去了许多扬名的机会。

双江县以外的人对懂过知之甚少,年产茶叶上百吨的懂过没能得到它应有的名声与地位,懂过被掩藏得太久,他有许多鲜活的人物和故事不为外人所知。

懂过的“故事”

懂过,第一次听到这名字,你会觉得这地方一定有故事,而且很可能是爱情故事。然而,是我们想多了,这么美的名字,并没有那么美丽的传说。不过这里发生的故事,却是到另一种“懂过”的意义。

故事是这样的:懂过最早是一个纯拉祜族的寨子,拉祜族来双江的时间,甚至要早于冰岛傣族人,很早就在此地种茶。汉人是后来来迁徙进来的,汉人会烤酒,来懂过后烤酒给拉祜人喝。

拉祜人喜欢喝烤酒,可谓嗜酒如命,但是自己不会烤酒啊,怎么办?于是拿大片大片的土地和茶园与汉人换酒。土地被换去的拉祜族,只能迁去别处重新建寨。

自己祖辈留下的茶园,却没能守住,是多么令人痛心,这个故事给拉祜人深刻的教训。

懂过,也是懂得过去的意思吧。

懂过的茶

懂过的古树茶叶形略小,属于大中小叶种混种,水浸出物丰富;

茶叶香气可以融于茶汤之中(即香融于水);

香高、回味浓郁有个性,苦底稍重,回甘快而持久。

此外,由于懂过位于大雪山脚,与大雪山野生古茶群落相距极近,其茶性受野生茶的影响更明显,以香高味浓,沉雄质厚著称。

下关沱茶普洱茶茶叶旗舰店


下关沱茶产地位于终年积雪的苍山之麓,碧波荡漾的洱海之滨,这里常年清风吹拂,泉水甘洌,有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是加工精制茶叶的理想环境。

下关沱茶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其加工演变过程源于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云南省下关茶厂。该厂创建于1941年,位于云南最大的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集散地--大理市。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苍山洱海优良的生态环下关沱茶(百年庆)下关沱茶(百年庆)境,大理地区悠久精湛的制茶技艺,为下关沱茶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994年改制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通过国企改制成为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和原料储备企业。

公司产品包括各种紧压茶、绿茶、特种茶、袋泡茶等共四大类100多个品种,其中创制于1902年的"松鹤牌"下关沱茶,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知名品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先后三次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三次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被评为"中国茶叶名牌",首批"云南省名牌产品"等3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1997年经批准认证为中国绿色食品,2005年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产品出口欧美、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港、澳地区以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享有良好声誉。2002年,"松鹤"牌下关沱茶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国家原产地标记产品注册"。2003年,公司获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松鹤"牌下关沱茶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

下关沱茶的创始人为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镇圭),他于1902年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在国内主要做滇藏。滇川贸易,在国外主要做滇缅、滇印贸易。其经营方针是:滇茶销川藏;川丝销缅;缅棉销滇;滇藏药销川。主要靠长途贩运,调剂余缺获利。

永昌祥的下关沱茶一经问世,很快在滇、川、藏等地打开销路,其他商家见沱茶利厚可图,纷纷投资经营,下关一时成了众商家角逐沱茶的大战场。在抗战结束前,下关有大小十八家茶厂,其中,以永昌祥、茂恒、复春和、成盛、洪盛祥等商号开办的茶厂规模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昌祥在商战中稳扎稳打,力挫群雄。该号的"松鹤牌"沱茶不仅非常重视质量,而且促销、防伪方式新颖。如:在一定批量的沱茶中,都可找到附有一根标有商标的金黄色丝带的沱茶,顾客每积足十根丝带,便可到经销店换取一斤茶叶。

在四川,"松鹤牌"下关沱茶备受推崇。陈邦贤伯勉斋随笔)记载:"在四川一带饮茶之风盛行,以沱茶量多,沱茶又以下关的沱茶为量上品。茶味颇浓,颜色呈金黄色,而且耐泡。"(云南通史长编》记载:"全川人士,盛称永昌祥下关沱茶,村镇茶肆,亦以其名标榜。"沱茶产于下关却在四川出名,纯属有绦。在川、滇方言俗语中,人们习惯将团块状的固形物称为"坨"。起初,永昌祥下关茶厂生产的普洱紧压茶主要有:主销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流域的"碗臼形"和销往康藏的"带柄心脏形"两种规格。以销区定名,前者称为"叙府庄茶",后者称"紧茶"。由于下关"叙府庄茶"销川后,经沱江水冲泡,色、香、味俱佳,当地人为了表达对此茶的珍爱,遂将"沱江水"与"下关茶"进行文化联系,雅称之为--"沱茶"。"坨"与"沱",一宇之改,使人们在品尝下关沱茶时很自然的联想到下关茶的清香,回味起沱江水的悠长。时至今曰,四川一直是下关茶的主销区,当地爱茶者仍对其情有独钟,无不与茶文化的传承有关。除产品质量过硬外,永昌样在经营中十分注重诚信,一诺千金。特别是与藏胞交易中,相互承诺,一年半载中不立字据却从不失信,因此深受藏胞信任,在商界中赢得了尊重。下关沱茶3次荣获省优产品称号,国家质量银质奖和世界食品金冠奖,被授予"中国茶叶名牌"称号;1996年10月在法国巴黎荣获第十届产品质量欧洲金奖。

景迈茶的滋味特点


景迈茶的滋味特点

1、树龄古老。景迈山古茶园的茶树主要以数百年的茶树为主。

2、生态环境好。景迈山古茶园的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全部同山上的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在古茶园里,百分之六十的老树茶是需要攀爬才可采摘到的,这种混生正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

3、景迈山古树茶有大叶型也有中小叶型。叶型呈现多样化特征。

4、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景迈茶与森林混生,茶中具有强烈的山野之气,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茶香。在与普洱茶中景迈茶的香应该用普洱茶香气中最高境界的香——花香,而且是兰花之香。

景迈三香

一是:干茶香,嗅茶饼就有十分明显的兰香,其香气强度只有像千家寨野生茶之类的优质野茶才能产生。

二是:茶汤突显而持久。纯正景迈茶在茶汤中能品出兰香味,而且可以持续到十多泡后。

三是:杯底留香。杯底香是展现古乔木茶山野气韵的最直观表现,景迈茶由于混生于山野之中,山野之气强烈,杯底香强而持久,十多泡后仍可嗅到。香是景迈茶最大优点,也是人们喜爱景迈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景迈茶更容易鉴别的原因。景迈茶的香气强烈程度与采摘时间相关,春茶香强,夏茶弱,秋茶也弱。同时还与茶叶的老嫩度有关,景迈茶是越嫩越香。

5、甜味明显而持久。这也是景迈茶难于做假的又一特征。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品饮景迈茶时,茶汤一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长,好的景迈茶上午喝了,只要中午没有吃过分影响味觉悟的食物,睡中午觉起来,口中舌上都还有甜感。

6、苦弱涩强。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

7、汤质厚而口感显薄。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矛盾现象。纯正的景迈茶冲泡后会发觉汤质很黏稠,甚至有时会出现汤中气泡浮在中间不移向杯壁的现象,这是汤质黏稠才会出现。但黏稠的景迈茶汤进入口中产生的却是“薄”的感觉,这可能是涩味掩盖了醇厚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下关沱茶茶区考察团赴景迈、南糯古茶山考察》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古树白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