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有什么功效。

普洱茶在加拿大市场有潜力

加拿大茶叶协会主席LouiseRoberge

中国经济网杭州10月26日讯在2011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期间举办的“中外茶业行业领军沙龙座谈”上,加拿大茶叶协会主席louiseRoberge指出,随着加拿大移民的增加,茶叶市场正逐渐多样化,其中普洱茶在加拿大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louiseRoberge表示,对加拿大来说,茶是有市场潜力的。加拿大人喝红茶,另外加拿大的市场随着移民的增加,茶叶市场正逐渐多样化,加拿大很多移民来自中国。过去十几年中,加拿大的绿茶销量不断增长,加拿大进口的绿茶85%都来自中国,来自中国的红茶也在不断增长。

louiseRoberge指出,普洱茶在加拿大非常有潜力。针对加拿大市场,中国应制定一个战略推广计划。现在普洱茶是一个比较热的话题,还有乌龙茶,在加拿大也有所增长。 

louiseRoberge说,目前,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非常关注红茶的功效,加拿大的消费者也不例外。普洱茶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推广。

cY260.com编辑推荐

加拿大品茶员品评梧州六堡茶


加拿大品茶员品评梧州六堡茶

该国茶叶公司考虑将六堡茶纳入采购目录

4月25日下午,来自加拿大加美利亚·新利西斯茶叶公司(CamelliaSinensisTeaCompany)的品茶员在梧州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内品茶、试茶并采购六堡茶。外国品茶师的动作利索娴熟,不输国内老茶客。赵洋/摄

4月25日下午,梧州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迎来两名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客人——来自加拿大加美利亚·新利西斯茶叶公司(CamelliaSinensisTeaCompany)的品茶员。

泡茶动作很娴熟

在位于富民二路的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内,记者见到两名外国人。弗朗索(FrancoisMarchand)介绍,自己和另一名同伴在公司担任品茶员(TeaTaster)一职。

说话间,弗朗索从随身携带的包内拿出一只只茶杯,以及带有盖子的茶碗,然后往碗内放茶倒水。

与梧州人品六堡茶的方式不同,弗朗索直接往茶碗里放入约3克茶,然后再放100克水,5秒钟后掀盖,倒茶进杯品尝。一连串的动作显得利索、娴熟,让人难以相信中国老茶客特有的泡茶动作,竟会出现在一个外国人身上。

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负责人陈伯昌说:“这是冲泡绿茶的方法。六堡茶冲泡方法是放5克茶叶,冲150克水,用紫砂壶泡。”

冲泡方法有差异,但丝毫未影响弗朗索品尝。品茶时,他不时会冒出让人惊讶的专业话语:“这保存了23年的六堡茶有烟熏味,这是农家茶的特色?”“与普洱茶相比,六堡茶有槟榔香。”“六堡茶的树种与云南大叶种有何区别?”……

品茶完毕后,他向记者介绍,到梧州后他将考察六堡镇,然后采购少量六堡茶带回加拿大公司总部,再进行茶叶成分分析研究,研判市场消费群体。

打算采购六堡茶

作为公司里十多名品茶师之一,弗朗索品茶历史已有20多年。他介绍,公司从世界各个茶叶原产地收购茶叶,然后运回总部分级、加工,再销往加拿大、美国以及欧盟地区。

弗朗索表示,加美利亚·新利西斯茶叶公司是北美地区较大的茶叶研究和批发公司之一,现批发经营着世界各地2500种茶叶品牌。

弗朗索十分熟悉美国人、加拿大人的茶叶消费习惯。他表示,在正规的社交场合,北美人喜欢饮用咖啡、红酒。近年来,在休闲及工作场所,饮用绿茶、红茶、黑茶的人群开始增多。以前人们喜欢饮用袋泡茶,现在不少加拿大人开始接受冲泡茶叶饮茶。

这次梧州之行,弗朗索认为收获巨大。他表示,近年来六堡茶名声越来越响,该公司打算近期将其纳入采购目录。弗朗索说:“全球有无数爱茶之人,六堡茶是好茶,一定能够找到更多的知音。”

什么在主导普洱茶消费市场的勃兴?


什么在主导普洱茶消费市场的勃兴?

普洱生茶再次勃兴的滥觞,应当归功于港澳台茶商的先知先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萌发,到最近十年的大兴于世。前十年当中,由于受制于市场容量的限制,港澳台地区的普洱茶商,虽然躬耕于普洱生茶的领域,但无论是产量或销量,都相当有限。大陆地区的茶商,在觉醒之后迅速跟进,并牢牢地把控了普洱生茶的生产、流通渠道,占据了最为广阔的普洱茶消费市场。广东省普洱茶市场就是这次商业浪潮的产物。

不同以往的地方在于,最近十年普洱生茶市场的火热,是以名产区的山头茶为热点,这完全走的是名优茶的路线。在这方面,大陆的普洱茶厂商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接管了市场的主导权。隐患在于,名山头古树纯料普洱生茶,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只占云南普洱茶总产量的5%左右,只经得起二、三线的普洱茶中小企业运作。既往主导普洱茶市场的一线企业,不甘于自身拥有巨大优势的常规产品量大利微,转而杀入这个狭小的领域,大、中、小普洱茶厂商殊死搏杀的结果,名山头古树纯料茶的市场迅速枯竭。要做小产区古树纯料生茶,就不可能有量。所以产品迅速陷入同质化,是真的都是真的,品质相差不大。是假的都是假的,品质相差亦不大。在这一波普洱生茶财富浪潮中,最令人喟叹的莫过于产区的品牌得以确立,而企业的品牌并没有树立起来。出自同一个产区的古树纯料生茶,更被重视的是谁更纯更真,品牌的贡献度极度的弱化,出现了“大品牌不如小品牌,厂家产品不如私人订制”的论调,甚嚣尘上。名山头古树纯料生茶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如今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面临发展的瓶颈,重朔品牌道阻且长。

短短二十年的时间,普洱茶从一种偏居一隅,边销藏区、外销港澳台东南亚的小茶种,一跃成为当今中国领军茶,老茶的牵引功不可没。历史上云南地方就有饮用老茶的习俗,只是从未得到重视。明代大理白族进士李元阳在其编纂的《大理府志》中就宣称:“感通茶,性味不减阳羡,藏之年久,味愈胜也。”民国六年(1917年)《路南县志》中赞叹宝洪茶:“藏之越久越佳。”敬昌号的老板马祯祥回顾抗战时期的普洱茶:行销内地的都是新春茶,销往香港的都是陈茶,贮藏越久味也就越浓越香,有时甚至存放二三十年之久。这些记载都出自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远比茶书的可信度高。许是应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直到1995年,邓时海教授《普洱茶》一书在台湾出版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属性逐渐广为人知,成就了后来老茶市场的空前盛况。普洱茶消费市场的急剧上升,导致存世稀少的老茶快速被消耗殆尽,造假的不端行为更进一步加深了老茶的信任危机,可以说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由此中期茶的市场勃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回顾过去几年,之所以中期茶并没有出现市场火爆的市况,是基于众多的原因。新常态经济导致购买力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中期茶尚未完成从产品到品牌的转换才是主因。当下广东珠三角区域,一众仓储大茶商,优点是存茶量大,缺点是绝大部份产品并非是自己生产,扮演的是守门人的角色。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价格的不合理。不可不察还有消费者的习惯问题,中国地域广阔,饮食习俗差异极大。广东珠三角地区普洱茶商,正在努力建立起仓储标准,即便是最终建立健全标准,能否满足全国各地的市场都是未知数。面向未来,普洱茶巿场终将从产品牵引市场,转向以消费需求主导市场。对于消费者需求重视度不够是当下普洱茶厂商最大的短板。从常规性产品角度来看,普洱熟茶应当是主体,普洱生茶则是补充,中期茶作为市场的牵引力量。从消费者需求角度来看,现有普洱生、熟、老茶面向的客户群体仍然是传统的客户群体,这个群体即所谓的政商两类群体。按照经济学家们的推测,中国有2亿人以上的中产阶级人口。

由于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市场的分化,即使占领了其中最大的市场份额,这个群体亦不足以消费掉现有普洱茶的产能,更不足以消解掉168万吨的内销茶产量。茶叶消费市场,正在从过去30年中名优茶牵引、中产阶层群体消费,转向更为广阔的民茶巿场。单以普洱茶而言,生茶中以名山头古树纯料占据高端消费市场的时代将渐行渐远,转向以合理拼配扩大中低端消费市场为导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下,就是赚钱很难,需要一块钱一块钱的来挣,好处是市场容量巨大,而且消费需求稳固。

熟茶中,提升性价比是不二选择,既往在生茶市况火热挤压下,都是最差的原料被用作熟茶发酵,价廉质低几乎成了熟茶的标签。今后性价比高的熟茶,在健康驱动下终将王者归来。老茶对市场的牵引,可以被看作是创造需求。当满足自身需求的家庭藏茶,成为普洱茶市场的共识后,市场将获得更为广阔与长远的发展空间。

普洱茶市场有大品牌吗?


普洱茶市场有大品牌吗?

普洱茶有大品牌吗?很多人会说大益、下关、中茶,这些不都是普洱茶的大品牌。其实细究起来,这些属于普洱茶市场的大品牌,并非普洱茶的大品牌。

与10年前相比,品饮普洱茶的人群已经扩充了数倍。现在想要找到一个没有普洱茶的地方恐怕只能从特别不发达偏远小城去筛选了。到处都有普洱茶的影子,但确很难找到一个随处可见的品牌。

普洱茶线下市场由两部分组成:普通消费圈与茶客消费圈。茶客消费圈由大大小小的茶城、茶庄组成。普通消费圈则是超市、商店,一切非专业卖茶的地方,但这都是普洱茶的短板。简单来说,这些地方卖的普洱茶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以劣质普洱茶居多。从受众的角度来看,非专业卖茶的才是未来普洱茶主要的出货渠道。

普洱茶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但为什么没能出现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问题是出在企业身上还是消费者身上?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市场没有出现大品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普洱茶现有的市场体系。一个企业一旦做出影响力,品牌投资价值就会大大增加。企业就会迎来一个快速赚钱的黄金期,也就是期货化的金融市场。这是一个令企业无法拒绝的诱惑,往年做茶只能赚几百万或是几千万,一旦金融化后,这个收益成倍或是几倍去增长,茶出的很多,但流入零售市场的很少。都被投资者拿去炒货了,到这个时候产品根本进不了零售市场。初始批发价只有百十元的产品被炒到几百元甚至是上千元,这样的茶到了零售环节应该卖多少?同时还有一个问题,这样的茶在市场当中根本不拆件,这样问题就来了,不拆件如何摆上货架?不摆上货架怎么让消费者接触?消费者接触都接触不到,茶企又如何面向全面的消费市场?

很多人在抱怨为何普洱茶无法诞生出立顿这样的跨国茶企。有人怪宣传不够,也有人怪市场环境不好,但话说回来了,市场环境稍微好一点就都去炒茶了。哪有企业会脱颖而出,小众茶(参考泛滥的老班章)做不成奢侈品,量产茶(参考期货炒茶)做不成常规消费品。观念不改变,普洱茶市场很难出现有影响力的品牌。

如何判断普洱茶的后发酵潜力?


如何判断普洱茶的后发酵潜力?

即便都是好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转化潜力。如何选对普洱茶之余,还具备鉴别判断新茶转化价值的能力,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讨论的话题。

什么茶可以被收藏?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做这里先告诉你答案:只有选料精良和工艺纯正的普洱新茶,经过合适的仓储,才会成为优质的陈年普洱茶,也只有这种茶,才具备长期存放收藏的价值。

由于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香,因此对于普洱茶有需求的茶客追求的往往是陈茶不是新茶。但是,优质的陈茶是优质新茶演变而来的,所以品质较差甚至低劣的普洱新茶饼来仓储转化,如何存放,都不会成为上佳普洱茶。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问“手上有个茶前几年还是新茶很难入口,但是在存放了几年以后就变好喝了“,其实这类型的茶仅仅只是从难以下咽转化成能喝而已,更优质上佳没有一点关系。

还有人有些人说”买了两个不同的茶饼,一开始的时候口感都差不多,但放了一段时间后,两个茶的口感味道汤色都不一样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如何判断新茶的陈化潜力。

即便都是好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转化潜力。如何选对普洱茶之余,还具备鉴别判断新茶转化价值的能力,这话题十分值得讨论。

判断一些普洱茶是否具备转化潜力,需要具备:

1、建立普洱茶基础信息库:对于茶客存茶,既然选择存,那么必须有足够的毅力、耐心和不错的记忆能力。普洱茶陈化不是一天两天就成完成的事,这是一个时长跨度可逾十年的浩大工程。对买回来的每一款茶进行及时记录了解的情况和信息,以免将来忘记。

2、一定的存茶历史:了解这片茶的变化,才能及时有效的掌握这片茶的陈化脉络。不管这片茶是往好的方向转化还是越变越差。通过持续的跟踪记录,除了了解这款茶之外,如果茶友的个人信息库建立的足够完善,还可以通过多款茶提供的信息来了解这一类普洱茶或某个品牌类似产品的陈化脉络。

3、提高归纳能力与逻辑思维:从尝试不同的新茶,跟踪一款茶的转化经历中,是会获得大量信息的。这些信息按照规则存储于脑海之中,是建立个人信息库以及从存茶历史中获得经验、知识的基础。如果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去归纳信息,那么当你要调用信息的时候,就会发现十分的迅速有效。

4、空杯心态,不断更新认识:判断新茶的陈化潜力这个问题是非常大也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人可以说自己完全明白和宣称可以解释在存茶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问题。所以,做为普通存茶者,一定要有空杯的心态,这样才能够学习和领会到更多的东西。只是一知半解且刚愎自用那么永远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判断普洱茶陈化潜力的能力。

而说到收藏不能不提到流通环节,市场上有不少藏家就是通过收藏普洱茶来达到投资理财的目的,但是你手中的茶是否具备商家回购和增值空间呢?藏茶可以属于个人爱好,纯粹的为品饮而藏,藏茶也可以是商业行为,纯粹的等待升值。无论属于哪一种,购买时对茶品的鉴别与认识都是必备技能,只有拥有了足够的经验与认识才能辨别出一款茶是否具备转化潜力。为爱好,具备转化潜力也就意味着你在若干年后可以享受品质上佳的陈化老茶;为收藏,具备转化潜力也就意味着你在若干年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手中的佳茗变现。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茶友是否具备转化潜力是存茶的先决条件,但是如果不能把握存储条件导致存放不当或者没有相应的存储环境,即使再好的茶品也是不能够转化出上架的老茶的。

在普洱茶市场博弈下 纸箱经济就是个怪胎


在普洱茶市场博弈下纸箱经济就是个怪胎

一个装茶叶的箱子到底值多少钱?这从来不是问题,但是装在箱子里的茶叶一旦被炒作,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纸箱跟着茶叶的价格暴涨,箱子要破了,茶叶跟着不值钱了。

在过去的5年里,装茶叶的纸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几百块一个,上千块一个甚至5000元一个,还只能装一提茶叶。这是哪个国家的神木打成的纸浆做出来的箱子啊,就是拿一百元一张的钞票去糊也不可能糊成5000块吧。别说外行人看不懂,就连在普洱茶市场混了这么多年的我也看不懂。

在我看来,纸箱就是个装茶的外包装,茶叶在存放搬运的过程中,纸箱破裂那是常有的事。箱子坏了,只要茶没换,换个箱子就是。毕竟茶最终是入口的东西,也没见谁泡茶之前,先从纸箱上撕一块下来,泡出水尝尝味道,然后说一句:“嗯~对路~这是2008年的纸箱,箱子的味道散发的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味道。”

纸箱经济背后是利益博弈,庄家茶叶多,箱子完整。散客茶叶少,箱子坏掉的多。庄家在收茶的过程中,以箱子破损为名,就可以使茶叶积压在茶客手中,使流通货成为不流通货。在这背后是满满的算计,至于散客们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毕竟规则是庄家定的,想要在这个市场里玩下去,就得按照规则来。慢慢的,箱子变的比茶还重要,在交易的过程中,人们先看箱再看茶,看完茶后回头再检查箱子,生怕箱子掉一个角。

现在普洱茶投资市场已经非常畸形了,谈论普洱茶品质的人越来越少,玩噱头的人越来越多。茶客越来越少,炒家越来越多。如果有一天在这个市场里一个茶客都没有了,炒家、庄家去赚谁的钱去?

纸箱经济就是一个怪胎,当这个怪胎长大之时,就是普洱茶投资市场的消亡之时。愿纸箱经济胎死腹中,愿普洱茶投资市场健康发展。

普洱茶在香港


普洱茶在香港

普洱茶发源地在云南,然而将普洱茶以藏放转陈旧方式来品饮却是广东省一带、尤其是香港的传统。旧普洱茶不但作为港人的日常饮料,同时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及美洲各地,所以香港一地可以说是陈旧普洱茶的推广地。从前几年开始,报章媒体不断报导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减肥、抗癌、消血脂、排尿酸、降胆固醇等作用,更有一部《粉红女郎》的电视剧,因剧中有用普洱茶减肥的情节,从而在香港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普洱茶热。生活在热带的人寿命往往不及寒带人长,香港地处热区,人均寿命却位于世界第二,人们认为这与他们普遍喝普洱茶有着密切的关系。港人年均茶叶消费量接近两公斤,是全国人均茶叶消费量的近6倍,因此进入世界上10个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也就不足为怪了。

香港茶肆曾有一联云:普洱铁观音松祷烹雪醒诗梦;龙井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在此联中,普洱茶位尊第一,这自然也说明了普洱茶在香港的受宠程度。据资料载,作为中国茶叶外销的重镇,香港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茶叶贸易关系。而在外销的茶叶中,以1998年为例,外销绿茶是2583.1吨,外销普洱茶和红茶达到了5211.5吨。目前香港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5年从云南销往香港的普洱茶已过万吨。全球普洱茶十杰、香港惜壶茶舍主人何景成表示,香港是内地普洱茶较大的消费市场。

香港著名美食家、茶博土蔡澜,1995年曾在《一周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名叫《普洱颂》。该文在阐述了香港人爱喝普洱茶缘由之后,笔锋一转,如此写道:“普洱茶已成为香港的文化,爱喝茶的人,到了欧美,数日不接触普洱茶,浑身不舒服。我每次出门,必备普洱。吃完来一杯,什么鬼佬垃圾餐都能接受。移民到国外的人,怀念起香港,普洱好像是他们的亲人,家中没有茶叶的话,定跑到唐人埠去喝上两杯……。”由此可见,香港不产茶,却是中国的一大品茶之都。香港街头,入目皆“茶”字,茶行、茶庄、茶楼、茶室、茶寮、茶座、茶餐厅、凉茶铺……比比皆是。能有这般茶文化气象,显然也非一日之功,没有百年时间的造化是难以如此的。在香港,阮福所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应当改为:“港人尤重之”了。据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董事长、现居香港的陈文怀先生所著《港台茶事》一书载:“香港每年要销五六千吨普洱茶,平均每人每年差不多要喝一公斤,像蔡氏(蔡澜)这样的茶博士,每年没有上十公斤是过不了年的"。

一群深耕在普洱茶区的品牌复兴了市场


一群深耕在普洱茶区的品牌复兴了市场

提起古树茶、大树茶,则不得不提起96真醇雅号,正是因为这批茶,揭开了古树茶、大树茶的当代之旅。因为在此之前,普洱茶是没有古树、大树、台地的概念的。事实上,在一开始,古树、大树的概念是模糊的,反倒是台地茶的概念是十分清晰的。而古树茶、大树茶的集中变化与发展,则是近十年的事情,也是古树茶、大树茶整体概念开始清晰的十年。1、模糊的古树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以吕礼臻为首的一群港台茶人、茶商跋山涉水来到易武茶区,与易武乡已故乡长张毅先生合作生产出后来被市场称为“真醇雅号”的当代易武茶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认识到,这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不仅打开了尘封多年的易武茶区,也开始了当代普洱茶的茶树之争。在“真醇雅号”之前,没有人去注意普洱茶的产地特征,也没有人去严格区分普洱茶的原料出自哪片茶园。但是,在此之后,野生茶的概念诞生了。在公元1998年,勐海茶厂接受香港茶商的订单,生产了一批名为“野生乔木”的普洱生茶。而在1999年,刚成立不久的昌泰茶业以易武野放茶为原料,生产了后来鼎鼎有名的“99易昌号”。在当时,我们现在所认知的古树茶、大树茶一般被统称为野生茶。在2000年之后,当时刚创立不久的昌泰茶业,整体实力有限,为了避免与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直接竞争,除了在包装上另辟蹊径不采用常规的“八中标志、云南七子饼茶”包装外,还设计了一句广告词,那句广告词为“下关生、勐海熟、昌泰野生最难寻”。从字面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昌泰是为了告诉消费者,下关茶厂是善于制作生茶的,而勐海茶厂则以熟茶取胜,昌泰则是野生茶专家,而且突出了“最难寻”,亦既是点出野生茶的稀缺性。后来,野生茶的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云南普洱茶生产厂家的认可,也由野生茶延伸出野放茶、乔木茶、古树茶、老树茶等概念。这段有趣的过往,我们可以从1998年—2004年这段期间云南众多茶厂所生产的产品品名中去回忆。当时,勐海茶厂在1998年生产了前述的98野生乔木、98老树圆茶、99易武正山野生茶(99绿大树)、01野生大叶等茶,而其他众多中小厂家生产的乔木茶、野生茶、老树茶更是多如过江之鲫。在当时,并没有人去诟病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的茶青来源不好。到了后来,因为政府因素,野生等词汇不再作为品名出现在茶品外包装上。于是,乔木、老树等概念被保留了下来。到了2005年前后,古树、大树开始作为一种概念出现在市场上。在一开始,对于何为古树、何为大树存在着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茶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为古树、也有人认为300年以上的为古树,也有人认为100年以上的为古树。这一概念的争议一直存在,直到2010年之后,整个普洱茶业界才形成比较统一的概念,既是茶树龄40年以上的称之为大树茶,而古树茶则认为需要树龄100年以上。大树茶、古树茶古树茶概念的逐渐清晰化,也使得在2005年至2007年,许多打着大树茶、古树茶旗帜的厂家出现,并生产了许多产品。然后,似乎是整个云南普洱茶业界,除了大益与下关外的所有人,不约而同的一起若有似无的“攻击”大益与下关,说大益与下关多年以来都是使用台地茶,使用拼配的手段来做茶,根本比不上我们所使用的古树茶,纯料的手段做的茶。于是,古树纯料派与大厂拼配派开启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仗”。2、台地拼配与古树纯料在说台地拼配与古树纯料之前,必须先厘定台地的概念。第一,台地茶是指密植高产茶园;第二,台地茶一样是云南大叶种,是由云南茶科所经人工选育得出的优良品种;第三,云南大规模推广台地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厘清了上述几个概念再来说台地茶就很清楚了。台地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结合目前有关资料,台地茶大范围运用与普洱茶现代化生产有极其紧密的关系。台地茶可以说是整个云南茶产业的基础,因为古树茶园的产量远远不及台地茶园。所以,对于大型茶厂而言,台地茶是其生产茶叶的主要来源。而大益、下关等大型茶厂,因产量因素,其茶青来源确实主要来自台地茶园。所谓拼配,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同等级、茶区、季节的茶青相互结合,扬长补短,使成品茶具备更优良的口感以及更好的经济效益。相对应的,古树纯料,则指的是采用单一茶区、单一季节,甚至是单一级数的古树茶青所制作的普洱茶。从某种角度来说,古树纯料与台地拼配茶是泾渭分明的。普洱茶市场除了受茶叶本身价值的影响外,确实受到诸如营销、消费者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营销与消费者观念是互为影响的。从营销学角度来说,消费者是可以被“教育”的,也就是说,消费者的观念经常会被商家宣传所影响。古树茶市场的发展其实是因为消费者对于绿色、有机、生态食品的追求而发展起来的。而事实上,若是追根溯源,当初最早在古树茶市场耕耘的普洱茶厂家,在当时作为普洱茶的新生力量,要去挑战大益、下关的传统势力范围,似乎也不现实。因此,要从两大厂手里争夺消费市场,除了在渠道、营销等方面下功夫外,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产品与两大厂的产品做一个区分,以显示自己产品的优势,那么,台地茶与古树茶的分野,天然成就了这个区分。只是在2005年之后,由于中国普洱茶市场逐渐热络,因此,普洱厂家、普洱茶商之间开始相互竞争,去争夺越来越庞大的消费市场。因此,面对大益、下关这两个庞然大物,几乎所有生产古树茶、大树茶的厂家以及他们的经销商们,开始有意识的贬低大益、下关的产品,称其为台地拼配茶,是低端普洱,上不了台面的。这一争论,从2005年开始一直持续至今。事实上,然而要鉴定一款茶的的优劣与否不是通过简单的观察就能说出个具体一二三。普洱茶很注重后期的转化带来不同的口感,因此首先要区分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口感。但笔者认为,在区分古树茶与台地茶之前,首先更应重视茶园海拔、生态、管理等因素。如果一片古树茶园,生态环境不好、管理不良,其所出产的茶叶品质一样达不到上乘。若一片台地茶园,如大益的布朗基地,生态环境一流、海拔较高、管理较好,其所出产的茶叶品质一样可以出产优质茶叶。因此,以古树茶、台地茶来简单粗暴的区分云南普洱茶的品质,笔者认为是不妥的。现在市场主流说法是古树茶韵味悠长、水路细腻、香气优雅、苦涩度较低,而台地茶则韵味较差、水路粗、香气浮、苦涩度较高。实际上这并不绝对。云南大叶种分为苦茶与甜茶,古树茶中的苦茶一样苦涩不堪。况且,从茶叶制造工艺上来说,要提高普洱茶现喝的口感并不难,比如加长萎凋时间、减轻揉捻程度等均可以有效的降低茶叶的苦涩度,而通过控制炒青温度、干燥温度则可以有效的影响香气。因此,我们判断一款普洱茶是否优质,不能简单的以古树茶、台地茶进行区分,而应该具体到产茶区、茶园生态、茶园管理、制作工艺等各方面来衡量。3、古树茶、大树茶概念的再次厘定在2007年中国普洱茶市场崩盘之后,有许多中小厂商销声匿迹。古树茶、大树茶也因此沉寂了一段时间。在那之前,许多古树茶、大树茶的生产者是来自台湾的一些普洱茶商。台湾本身也是产茶区,有着优良的乌龙茶生产工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许多茶商乃至台湾的制茶师将一些乌龙茶的生产技艺带入普洱茶的生产之中。因此有许多资深的普洱茶消费者对于那几年所谓的“古树茶、大树茶”持一种否定态度,认为那种新茶就十分适口的生茶,是“乌龙化”、“绿茶化”的普洱,对其陈化前景也产生了担忧。在2007年至2010年这段时间,普洱茶市场整体较为沉寂。直到2010年,广东的许多资金实力雄厚的茶商开始进入云南,从事普洱茶生产。应该说,正是这一群人,使得古树茶、大树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以合和昌、宝和祥、巅茶、广雅为首的等新兴品牌的努力下,使得古树茶、大树茶的概念在2010年开始,有了全新的诠释。他们一反以前古树茶、大树茶就是纯料茶的概念,相对应的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古树茶/大树茶拼配概念。在他们的努力下,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开始逐渐的恢复传统。他们的所生产的茶不再是香甜润滑,清淡爽口的感觉,而是更为接近普洱茶传统工艺的一种口感。在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普洱茶市场繁荣的背景下,这些新品牌以及他们所提出的理念迅速的得到了市场及消费者的认可。也使得整个古树茶、大树茶的概念从头到脚来了一次革新。这些新品牌所生产的茶叶的品质也得到了市场级消费者认可。也正是因为他们以及大益、下关等传统普洱厂家的努力下,中国普洱茶市场走出2007年崩盘的阴霾,开始了新一轮的强势增长。从2010年至今,新兴品牌的茶品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化。就目前来说,他们的茶品转化趋势要远远好于以前的古树纯料茶。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市场及消费者进一步的认可其制茶理念。从1996年至2005年,是古树茶、大树茶概念萌发的阶段,也是普洱茶业界尝试走出一条大益、下关之外的生存之路的十年。在前面十年,古树茶/大树茶的概念、生产工艺的概念乃至品牌的概念都在不断的尝试与变化中。而从2005年至2014年,则是整个业界变化最大的十年。整个业界从古树纯料与台地拼配的旷日持久战开始,到2010年,新兴品牌的集体崛起。这对于普洱茶业界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十年。这十年,中国普洱茶市场经历了2005-2007的繁荣,也经历了2007年的崩盘,经历了2010年的复苏。市场正是在这样的繁荣、崩盘、复苏中得到成长。而在其中的厂家、商家,亦是受益良多。正是因为有了一群深耕在普洱茶区的新兴品牌,以及大益、下关这些老牌厂家的坚持,才有了中国普洱茶市场的复苏。而新兴品牌也走出了完全不同于前面十五年里古树茶、大树茶厂家的路子,不再攻击大益、下关等老牌品牌,转而提出自己完整的一套普洱茶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并且身体力行的去实践,去让消费者认可自己的产品、认可自己的品牌。2005年到2014年,正是古树茶、大树茶从纷乱走向规范的十年。笔者也希望,无论是大益、下关等老牌厂家又或者合和昌、宝和祥、广雅、巅茶等新兴品牌,都可以在2014年中国普洱茶市场深度调整的状态中,坚持自己的制茶理念,坚持产品驱动市场的原则。惟其如此,才是中国普洱茶市场得以健康发展的最大前提。

市场投资:普洱茶基金产品市场遇冷


普洱茶基金产品市场遇冷

“中吉号四美俱全高端普洱茶投资理财基金”募资不够现已夭折

“每年三四月是春茶上市的高峰期”,广州芳村茶叶市场一家普洱茶专卖店店主直言,“今年好的春茶价格上涨了30%”。普洱茶向来有“能喝的古董”的称号,存得越久越值钱,具有收藏与投资的价值,因此自2011年开始与“普洱茶”相关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然而新快报记者调查发现“普洱茶”理财产品的热度不甚理想。

与价格上涨比率相较普洱茶基金收益不划算

近日,有投资者透露曾被定位为“创新普洱茶投资方式”的基金“中吉号四美俱全高端普洱茶投资理财基金”(以下简称“中吉号基金”)已终止项目,并全数退还招募资金。

据悉,去年4月,“中吉号基金”由深圳市诺亚信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亚信”)联手云南中吉号茶叶有限公司推出,该基金的投资标的是云南“四美俱全”普洱茶资产包,含定制普洱茶共2000箱,每箱含纯麻黑7饼、蛮砖7饼、倚邦7饼、茶王树7饼,每箱共28饼,每饼400克。据公开资料,该基金的投资者最低认购标准是10份,每份(即每箱)人民币1万元,可以每10份为单位增加认购份额。当时,诺亚信文化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张先生对产品充满信心,曾公开表示“资产包的茶叶均为来自普洱名山,不管作为投资的理财产品还是个人收藏饮用都有极高的价值。”然而,本预计去年12月就招募关闭的“中吉号基金”,却在今年2月时停滞,并向投资者提出基金“需重新定价”,延至4月之后,该基金负责人冼先生给出解释,“去年秋季普洱原茶价格跌了近一半,为保护投资人利益,我们不得不等今年春茶出了后重新定价”。

时值春茶上市时节,“中吉号基金”却悄然夭折。昨日,新快报记者联系诺亚信询问该基金现状,该基金另一位负责人陈先生坦言,“这个项目已经结束”。据陈先生透露,项目结束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太少,资金募集失败。“投资者对这个项目兴趣不大,可能因为我们是两年期的原因”,他提到,产品本身不错,预期有8%-10%的收益,但很多投资者只愿意接受一年期产品,“目前不会再考虑推出普洱茶相关的基金了”。

事实上,“中吉号基金”并不是首个试水该领域的基金产品。2011年8月,工商银行和大益茶业曾合作推出一款工银大益“黄金组合”一年期的普洱茶理财产品,到期后虽然可收到7.2%的最高预期收益,可是投资者们纷纷表示失望,因为这一年间普洱茶新茶价格普遍有10%-15%的增幅,而陈茶升值幅度更有高达50%的。

业内人士分析,普洱茶基金虽然在基金里算收益可观,但就普洱茶价格上升比率来说这样的收益率实在不划算,两年期更是不值,这或许才是“中吉号基金”夭折的主因。同时,普洱茶价格波动频繁,且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无法给投资者带来信心。

“疯炒”已成过去时

投资者渐趋理性多数为收藏

新快报记者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了解到,自2008年以来,普洱茶价格渐渐回升,每年有10%至15%的升幅。芳村茶叶市场某大益茶代理商说,今年来,市场上普洱茶因年份增加,价格涨幅5%-10%,“一饼茶也就涨5元到20元不等”,这样的价格波动对于存得越久越值钱的普洱茶来说属于正常范围,“有些批次若茶底不好,价格会有回落。”广州市贡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旭崇认为,目前普洱茶投资者们愈加理性,现在囤茶为等待价格暴涨的人很少,多数是为收藏好茶。

2007年底至2008年初,普洱茶价格在短期内狂跌,据不完全统计,200亿元的普洱茶市场缩水近一半。无论是普洱茶收藏还是消费者,都遭遇寒流,新进市场的小商户损失惨重,包括大厂也大受冲击。经历过当年“疯炒”的茶商们评价,“当年普洱茶炒作,就像是炒股票;经历过后,现在很多人成了惊弓之鸟”。

大益茶业常规普洱茶近七年价格比较(单位:元/饼)

品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大益757279605064565750

大益754212564577993109115

(数据来源自普洱第1网-广州芳村普洱茶每日行情)

“鸿如普洱茶集资案”一审定性非法集资

近日,媒体报道“鸿如普洱茶集资案”,也将群众的视野拉回5年前普洱茶市场大起大落的时候。资料显示,2007年时,云南鸿如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如”)包装的“普洱茶投资模式”承诺投资者高达16%的年息,并有担当投资顾问提取5%-7%的提成,在当地掀起“炒茶狂潮”。直到2011年5月,鸿如被杭州市公安局以涉嫌非法集资等罪名查封。据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初的判决书中显示,截至案发,在云南鸿如名下投资普洱茶的投资者多达1168名,云南鸿如集资款总额为1.45亿元。

普洱茶:天气干旱是开启后期潜力的关键


普洱茶:天气干旱是开启后期潜力的关键

值此大暑时节,梅雨过后,酷热交加,每天出门都像是融化在阳光中的巧克力,轻轻一捏仿佛就能挤出汁来。可在千里之外的云南,却又是另一番景致。七月的云南恰逢雨季,古茶树们也又一次受到了大自然的“洗礼”。夏茶往往叶大而薄,梗长而细,条索粗松轻飘,叶底肉不饱满而缺少弹性。可谁能想到,这与大自然的天降恩物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普洱茶“专家”辈出的今天,五花八门的评审标准也令人哭笑不得。不少茶友认为,普洱生茶条索蜿蜒颜色鲜绿便为好茶,却往往忽略了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前提条件。那么真相究竟为何?茶马源主人笑道,“真正同一产区的普洱茶,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制法,所出茶品都会天差地别。以茶马源所存普洱为例,同为莽枝地区的春茶,2006年的口感相较于2007年而言,就无其那般醇和馥郁、内质丰厚;但就干茶外形的粗壮度来讲,2006年的匀整条索远远优于2007年的锋苗显毫。究其根本,只是因为2007年那一年是云南的大旱之年。”“对于古茶树而言,云南每年只分为两个季节:5月份到10月份为雨季,10月份到次年5月份为旱季。雨季茶叶的生长速度快,雨水充足,茶叶内水分较大,所以夏茶品质较差;旱季茶叶生长速度缓慢,完全靠根部在冬季所吸收储备的养分而发芽,因此茶叶内积攒的干物质,营养成分充足,所以春茶最优,茶汤经久耐泡,品质醇厚。”茶马源主人感慨道,“疾风知劲草,择珠凭慧眼。对于普洱茶收藏,一直有‘盛世存茶,乱世存金’的说法。我可以用六大价值来形容普洱茶收藏,分别是时间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交流价值、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茶马源所选用的普洱茶原料厚重而充满韵味,张力十足。对于自身品质较高的普洱茶来说,干旱无异于一把金钥匙,是开启其后期潜力的关键之一。如果茶友们考虑存茶,不妨借鉴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这一启示。以同一产区的普洱茶来讲,大旱之年的品质同样优于平顺之年,比如茶马源2007、2010、2012等年份的普洱茶品质就优于其他年份的。”

在普洱茶制程中,高温环节对茶有哪些影响?


在普洱茶制程中,高温环节对茶有哪些影响?

普洱茶的变化过程中活性酶起着重要作用,酶的温度反应是35~40度活跃,超过60度开始死亡。

普洱茶制程中有几个高温环节,处理不好会影响普洱茶的变化。

一、杀青,杀青锅温可以达到200度以上,由于鲜叶水分的保护,杀青会杀死一部分活性酶,减缓茶叶的红变,形成普洱茶的独特风味,但如果杀青时间过长,杀出炒香则活性酶会死亡过多,不利茶叶的变化。

二、揉捻后干燥。如果日晒温度只有30~40度不会影响茶叶变化,但如果是用烘房干燥,温度又超过60度的话就会导致活性酶的死亡,不利茶的后期变化了。

三、压饼时的蒸汽高温。压饼时茶要用蒸汽蒸软,这时的蒸汽温度一定是高于60度的,但由于是水蒸汽,且时间只有几秒钟因此影响不大。

四、压饼后的干燥,如果日晒就没有影响,如果用烘房烘干就要注意温度了。

正确的,烘房温度应该在40度左右,且烘干天停半天轮流烘2一3天,在茶叶水分烘到百分之十左右就可以。如果烘房温度超过60度,而且把茶叶水分烘到百分之八以下,茶叶的后期变化就会受影响了。

普洱茶市场:青岛普洱市场的“潮起潮落”


普洱茶市场:青岛普洱市场的“潮起潮落”

1天价格跌1万

青岛普洱市场的“潮起潮落

疯狂普洱茶“崩盘”只要3天

相信许多人对2007年普洱茶经历的那场“暴涨暴跌”依旧记忆犹新。那一年,确实是疯狂的一年,“炒茶”一度齐名于“炒股”,甚至凌驾其上,一时间,大量资金投入普洱茶的炒作中,厂家商家甚至消费者,都在囤积普洱。一斤价值几百元的普洱茶,凭空被炒到几万元,人们甚至用“一克普洱一克金”来形容普洱茶的昂贵。然而好景不长,普洱茶市场最终“崩盘”,普洱茶一夜间被打回原形。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赚了钱,但大部分人亏了钱,甚至有的血本无归……

兴起普洱茶渐受欢迎

“姑父栾方勇十几岁就跟着父辈做茶业生意,最早从香港接触到普洱茶,了解到普洱茶的功效,认为比较有潜力,1996年,他到云南做起了普洱茶生意。”西双版纳栾氏茶业青岛经销商张莉说,刚开始卖普洱茶的时候,由于市场的认知度不高,在济南开的专卖店常常半个月都不开张,便宜的普洱茶只有十几元一斤,是典型的平民茶,市场需求量也很小。

正因普洱茶长期沉默,2000年之前,产量很少,上了年份的老茶饼更是奇货可居。张莉介绍,以千年古茶树制成的普洱茶饼保存得当的话确实“越陈越香”,受港台地区的带动以及后来加入进来的福建、广东茶商的推波助澜,普洱茶市场在2003年后逐步繁荣。“增值幅度每年20%至30%左右,这是符合普洱茶价值成长规律的。”张莉说,到了2005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好多人都听说普洱茶有暖胃的功效,就跑到店里来尝一尝、试一试,开始喝普洱茶、收藏普洱茶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暴涨普洱茶贵比金价

回忆起2006年、2007年普洱茶过山车似的疯狂涨跌,张莉仍唏嘘不已,“不仅是茶商疯狂,整个市场都已经疯狂了,就连思茅市也改名为‘普洱市’。”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普洱茶市的炒作开始变味,新加入的散户越来越多。”青岛恒生德茶场的宋占波说,经过此前一系列的“概念炒作”,白领以饮普洱茶来展现自己的时髦,并不懂茶的文化人以饮普洱茶表明自己的内涵,商人送礼以送普洱茶为档次,甚至机关内的司机也要学着一把手端起一把紫砂壶品普洱茶。有这么多的市场利好因素支撑,加之普洱茶“越存越有价值”之说,大量连“生茶与熟茶”、“晒青与炒青”都分不清,甚至认为“霉味就是陈味”的散户在2007初涌进普洱茶市,而拥有130多家业户的青岛茶叶市场也进入了家家户户卖普洱的时代。

“当时,每天都能接到厂家发来的传真,普洱茶一天一个价,说实话,我已经看不清市场了,就连茶农也开始炒鲜叶,最便宜的普洱茶也翻了5番,变成五六十元钱一斤。”张莉说,那一年,她店的年销售额达到了100万元。

2007年初,最贵的一饼普洱茶在青岛卖了8.7万元的高价,折合每克240多元,远超当时的黄金价格。

暴跌回归百姓市场

“一夜之间,普洱茶从天价跌落到2005年的水平,2008年,2009年是许多普洱茶茶商最苦涩的日子,大量的囤货被套牢,越便宜越没要的,这就是市场追涨杀跌的法则。我们的年销售额也下滑到三四十万元。”张莉说,炒普洱茶的人确实有一夜暴富的,投入10万赚了百万,但更多的是先赚后赔,或是直接被套牢,被压得翻不过身来。

“其实,普洱茶的爆炒对我们经营者的伤害是最大的,人们对普洱茶有了很大的误解。”张莉说,经过两年多的沉淀,现在的老百姓才重新开始了解普洱茶,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普洱茶。

主营崂山绿茶的宋占波说,普洱茶就是一种大众饮料而已,只要消费者回归理性,爆炒之后的价格回归是逃不掉的宿命。

业内说法恶炒导致恶劣口碑

“普洱茶的天价违背了价值规律,炒作大于普洱茶本身的价值,所以普洱茶的价格才会这么快地下跌。”青岛茶叶市场总经理、李沧区茶叶商会会长翁兴登说。

翁兴登说,炒作过后的普洱茶在消费者中间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资本倾销方式的恶劣造成了消费者对普洱茶的不信任。普洱茶产业遭受重创,多年来在低谷中徘徊。

其实,普洱茶作为传统的茶饮料原本就是一个保健性能较好的边销茶、平民茶,因此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消费者都应该理性地看待。翁兴登认为,只有为普洱茶找到真正的消费者,才能推动这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爆炒风波过后,凭借普洱茶独特的口味和大众化的价位,今后只要不乱炒,已经在中国茶叶品牌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普洱茶必然会进入更多百姓家。

最新动态产地再现炒作苗头

2007年对于普洱茶的恶意炒作让普洱茶的价格严重背离了价值,最终导致泡沫破裂并让这个行业一蹶不振,低迷长达3年之久,严重损害了普洱茶行业的健康发展。那些跟风炒作的投资者往往会承担市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大量资金被套牢,自己蒙受巨大损失。如今,大量来自广东、福建、河南、山东、黑龙江等地的茶商前往云南普洱茶产地收购古树茶,又呈现出游资炒作的苗头,希望广大投资者要谨慎入市,切莫成为新一轮价格泡沫的牺牲者。

人物对话

记者:为什么要去炒普洱茶?李强:所谓“无利不起早”,在商言商,当时目的很明确,就是投机挣钱,想趁着普洱茶火的时候捞上一把。记者:现在回头看,后悔炒普洱茶的经历吗?李强:不后悔,从中学到了很多,这就像炒股一样,大家都想高抛低吸,但这个火候很难把握,现在再看其他的资本炒作,就觉着像小儿科,看透了。

砸在手里近百万茶商却说很幸运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4月9日傍晚,南方茶商李强(化名)在自己经营的茶楼里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炒普洱茶的经历。

今年37岁的李强从小跟着父亲来到青岛经商,之前也涉猎过不少行业,如服装、建材等,2001年年底,开始经营自己的茶行,那时他主营崂山绿茶,生意做得也顺风顺水。2005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突然开始火了起来,经常会有顾客到李强的店里询问“有没有普洱茶卖”。时间长了,李强就寻思着自己的茶行里也该进点普洱茶卖,“那个时候,全民都在谈论普洱茶,卖茶叶的店铺里要是没有普洱茶都叫人笑话。”

倒手就能翻番

2006年初,李强来到普洱茶的产地云南去拿货,然而这里的疯狂景象让他傻了眼。“普洱茶供不应求,几乎市场上有多少就被人买走多少。各地的经销商一窝蜂地涌进云南,带着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资金的炒家比比皆是。

“在云南几个大茶厂,连夜排队等着提货的车队排出了十几公里,我通过朋友介绍,才从一级经销商那进了20万元的普洱茶,想从厂家直接拿货,没有一两百万元的保证金,根本不可能。”李强说,大家都是直接成箱地把普洱茶搬上车,根本没人去检查品质如何。在手里囤了两个月后,他以55万元的价格出售,净赚35万元。

“当时买我茶的人肯定也是炒家,茶叶都是按吨走量,谁没事会买上一吨茶放家里喝啊。”李强说,尝到甜头的他再次前往云南,又进了一批普洱茶,刚运回青岛即以翻番的价格出手。

从天堂跌落地狱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李强又联系了几个圈内的朋友,凑了300万元的资金再次到云南进货。然而,天堂与地狱总是一步之遥,普洱茶的暴跌毫无预兆,给众多炒家当头一棒。“许多人发了疯似地筹集资金追涨,囤积了大量货源,却一下子跌入深渊”。李强说,跳水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就3天时间,前天还是22000元,第二天上午就跌到15000元,第二天下午就12000元,还没弄清怎回事,第三天刚睡醒就成了9500元了。

至今他还能记得普洱茶价格跌落时的情景,墙倒众人推,好茶平着往外卖也没人要了,价格从几千元一饼跌落到几百元、几十元。“很多人都蒙了,可以说是成也普洱,败也普洱,砸在我手里的普洱差不多近百万吧,不光将前两次赚的钱赔了进去,还赔进去了平时进货的流动资金。”李强说,那时的他心里全是苦涩,只能拿赔得比他更多的人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别人都赔了1000万,2000万,我赔这点算什么,有人要自杀的,有人闹离婚的,我已经很幸运了。”李强叹气说。

“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主题演讲在成都举行


“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主题演讲在成都举行

11月5日,由天下茶友网、瑞荣号隐茶茶庄和成都宽和茶馆共同举办的“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主题演讲在成都宽和茶馆举行。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顾问刘荻、香港瑞荣实业贸易公司总经理陈惠芬、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会长何修武、著名大树茶企代表瑞荣号川渝总代理代丹、天下茶友网创始人杨健等嘉宾和众多茶企、茶友和省内主流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天下茶友网创始人杨健主持,在简要介绍活动背景和主题后,进行主题演讲。会上,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顾问刘荻就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进行了深入、仔细地分析,他说,国内的普洱茶市场整体呈现为一个“乱”字,普洱茶山多,那块山火就打那块山的茶,加上部分商人的炒作,如马帮这种概念、普洱有降血脂、降血压功能、三年为茶、十年为参等等,使市场上普洱的价格虚高,普洱茶的品质让消费者失望。随着普洱茶品质提升和品牌发展,现在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回归理性,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普洱茶,使其市场朝良性发展。

演讲会场全景在谈到普洱茶树时,刘荻还就普洱大树茶与小树茶的区别进行了讲解。他说:大树茶的品种多数由野生种和地方特有品种转化而来,树形特征:树体高大,根系深,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多数为自然生长状态,叶厚富革质,花大瓣多,种皮粗糙,世代借种子繁殖,由于树龄较大,抗性强,多数为晚生种,而且只能在特定地方环境状态下才能生长出她特有的品质。芽叶肥厚硕大,叶底油暗饱满;内含物丰富,特别是矿物质含量较高,香气高,汤质饱满,韵味重,山野气韵强,水浸出物高,茶汤饱满度和纯厚度高。而小树茶条形单薄,芽头偏小,叶色鲜绿,梗细叶薄,汤色清黄,涩比苦重,草青味重,汤质偏薄,叶底翠绿。

作为多年潜心研究普洱茶的刘荻而言,他认为普洱茶的发展正经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品质上乘,风味独特的普洱茶将赢得市场青睐。而对于绿茶大省的四川,四川茶发展的路在何方,刘荻这样说道:四川作为天府之国,人杰地灵,资源丰富,茶商企业众多,在国内绿茶中占据重要地位。四川茶要发展,必须抱团出击,整合品牌优势,茶企业联合专业策划团队打造高品质茶会,使更多茶友了解川茶,感受川茶。“今在天宽和茶馆举办的普洱茶品鉴会对于川茶来说是很好的推广渠道,经常开展这样的品鉴活动,相信川茶一定能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在加拿大市场有潜力》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有什么功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