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文化】

从古代茶诗看卢仝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一)

舒曼在中国首届卢仝茶文化国际高峰论坛交流文章(2012年5月15日河南济源市)

一、卢仝祖地及小传

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祖籍范阳(今涿州卢家场村),查《旧唐书·地理志》中范阳条:“范阳,汉涿郡之涿县也。”涿州条:“涿州,本幽州,范阳县。”范阳即涿州(县),亦即今河北保定涿州市。另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卢氏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高孙?,为齐正卿,谥曰敬仲,食采于卢,济北卢县(今山东长清县西南)是也,其后因以为氏,田和篡齐,卢氏散居燕、秦之间,秦有博士敖,子孙于涿水之上,遂为范阳涿人。”正因如此,自卢敖起,卢氏遂居范阳(涿州)。卢敖后,又有卢生、卢绾等,及至东汉末卢植以后,范阳卢氏逐渐发展成为北方望族。

而如今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卢氏宗祠中,其堂名均冠“范阳堂”,其联亦多以范阳为引,如,“范阳望族,涿郡家声”,“姜水源流远,范阳世泽长”等,均表现了对卢氏祖地——范阳的尊重。在2002年召开的“世界卢氏源流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各国卢氏宗系一致承认为“范阳是卢氏祖望之地。就连韩国前总统卢武玄也专程前往涿州范阳卢氏宗祠祭祖。

卢仝为世族范阳卢氏后裔,因作“两腋习习清风生”之句,乾隆形容他为“范阳见说风生腋”。卢仝出生年月不详,娶妻魏氏,子孙事迹无闻,初隐于嵩山,自号玉川子,家贫,惟富图书,力学不倦,工诗,又精《春秋》之学,闭关著述,秘不示人,惟好友刘叉得见,并授之以奥旨。卢仝后出山居洛阳长夏门东里仁坊,居屋破陋,有一光头长须老奴,一赤脚无齿老婢。卢仝终日苦吟,不营生计,常被左邻右僧送米接济,以清贫守道闻名,朝延惜才,曾两次礼征为谏议大夫,卢仝婉言谢绝。元和初年,韩愈任河南县令(治洛阳),爱其才学节操,敬待。卢仝与此前亦曾隐居嵩山的孟郊及贾岛、刘叉等均为韩门之人。元和五年,卢仝作《月蚀诗》一千六百余言,讥讽朝中败类,深得朝愈欣赏,卢仝后贫甚,为债主所迫,卖宅南游杭州,与萧庆中相识,寓居其欲售之宅,期间,与沈师鲁山人交游,孟郊从叔孟简由谏议大夫出为常州刺史,卢仝于元和七年或八年间赴常州,流连多时,与孟简结为挚友。后由淮南西归嵩山。一度北游塞外,与刘叉喜逢于桑干。晚年于济源买田宅居住。又往来京师,与诸客相会。

大和年间,韩愈同榜进士王涯任宰相。大和九年(835)十一月二十一日发生“甘露之变”,王涯等被杀。当时,卢仝恰在王涯书馆中留宿,遂被捕。卢仝辩解说:“我卢山人也,于众无冤,何罪之有?”吏卒回道:“既云山人,却来宰相宅,客非罪乎?”卢仝苍忙不能自辩。卢仝年老无发,被宦官于脑后钉钉而死。卢仝有字名添丁,不料却成谶语(明代唐寅有诗曰:“缘何坐所添丁惨,不住山中住洛中”。)卢仝临死托孤于友人,死后贾岛作诗哭之。对于卢仝是否死于“甘露之变”,学术界仍有争议,本文不作评议(注)。

卢仝性格清高介僻,忘怀霜雪,见识不凡,诗作自成一家,语尚奇诡,人称“一格宗师”。卢仝闻马异性情,诗风颇和已志,结交为友,以诗相赠,立“异同”之论,流传后世。诗曰:“昨日仝不仝,今日异自异,是谓大同而小异;今日仝自仝,异不异,是谓仝不往而异不至”。当时,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卢仝极嗜此道,悟得茶中三昧,孟简寄贡品阳羡茶于卢仝,卢仝回《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又称《七碗茶歌》),想不到此诗竟成中国茶文化经典之作,传唱至今。因其诗而被尊为自茶圣陆羽后的“亚圣”。卢仝一生写诗无数,但《全唐诗》存其诗三卷共九十余首。(未完待续:下篇《《七碗茶歌》使卢仝成为唐代茶坛三杰之首》)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从古代茶诗看卢仝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一)》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1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