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特色。

梧州大力发展名优特色农业见成效

近年来,梧州市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扩大砂糖橘、六堡茶、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发展名优特色农业,实现助农增收。

据统计,2013年梧州市全市砂糖橘总产量35.76万吨、总产值为8.36亿元,农民人均种植水果收入由2008年的198.76元提高到2013年的426.54元。今年,梧州市将通过实施“柑橘上山优果工程”,科学调整水果种植区域布局,计划种植柑橘总面积32万亩以上。7月份,梧州市通过招商引资与无锡明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开展项目合作,该公司将投资约5亿元,在梧州市建设万亩砂糖橘标准化果园和配套的集农产品加工、冷藏和交易功能于一体的市场。目前,梧州市已形成了以砂糖橘为主,荔枝、龙眼为辅的水果优势品种产业结构布局。

作为梧州市特色优势农业项目之一的六堡茶种植,近年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施品牌战略,从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品牌营销,不断延伸产业链,为茶农铺设一条增收致富之路。目前,在六堡茶主产区苍梧县,六堡茶种植区域已经扩大到狮寨、梨埠、木双、京南、岭脚等镇,种植面积达5.23万亩,全县注册登记的六堡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有12家,六堡茶生产经营微型企业3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9个。

为推进梧州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做大做强品牌蔬菜产业,今年全市计划新建“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1400亩,继续建设完善品牌蔬菜基地10000亩。通过土地流转给企业,促进蔬菜种植基地化,农民在收租的同时还可以到蔬菜基地或进城务工,实现收入多元化。

另外,梧州市桑蚕、八角、肉桂、巴戟、坚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方兴未艾。如,蒙山县紧抓桑蚕丝绸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以及丝绸加工业,目前已有12家丝绸生产企业落户该县工业园区,逐渐形成以茧丝绸、真丝家纺、真丝服装为主的特色丝绸产业链。

cy260.com小编推荐

广西苍梧县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广西苍梧县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为进一步提高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县不断完善无公害六堡茶产品生产管理办法,规范六堡茶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苍梧县突出重点,按照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集中力量,创办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采取行政推动、技术依托和质量监测等方式,努力达到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和统一产品标识,并建立无公害六堡茶产品生产管理档案及责任可追溯制度。

该县切实抓好无公害六堡茶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加强茶叶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并制定和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大力推广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最佳用药时机。并大力推广使用诱虫灯、茶树黄板等无公害杀虫技术。此外,严把六堡茶储藏、包装和运输关,防止二次污染。

该县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六堡茶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执行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包括种苗、建园、生产、加工和产品质量等标准。建立茶叶质量监测监督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都要建立自检室,确保产品质量。切实搞好无公害六堡茶的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建立市场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产销信息、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等网络建设,提高无公害六堡茶开发、管理和营销水平,及时向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提升普洱茶产业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提升普洱茶产业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对首当其冲的普洱茶产业如何借力腾飞?如何抓住机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等话题,记者采访了普洱市政府副市长杨卫东。

杨卫东说,普洱的发展、希望、优势和潜力都是绿色生态,希望在山、发展靠绿。普洱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确立了“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思路,把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提升作为普洱发展的基础,把绿色产业作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把茶产业作为全市最具特色、惠及广大农民收入的第一支柱产业来抓,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加快普洱茶工艺创新、功能探索和基础研究,实现了“农业普洱、文化普洱、科学普洱、人文普洱”四个普洱的兼容并蓄、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良好局面。“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它为宣传普洱,弘扬普洱茶文化,提升普洱茶国际地位和品牌树立了新标杆,必将进一步促进普洱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人文普洱”文化传承和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

杨卫东分析,普洱茶价格在2006年、2007年曾经出现了疯狂攀升进而快速回落的一幕。这个事情要从两面看,虽然对广大茶农和一些茶企业造成了一定损失,但也为我们整个茶产业后续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正是从那时起,普洱茶价格回归理性,政府、茶企业、茶农对普洱茶产业发展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绿色生态有机概念深入人心,茶叶品质不断提升,价格逐年上升,茶农茶企得到了实惠。以今年来说,古树茶像澜沧景迈山的卖到了500元/公斤,墨江景星凤凰窝卖到了900元/公斤,宁洱困鹿山卖到了1200元/公斤,镇沅的老海棠、打笋山、老乌山等地的古树茶价格也不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好的古树茶,市场前景广阔,这就是我们茶叶原料的长远战略。杨卫东接着分析,对于种植年代不太久的茶叶,如果走的是“有机”之路,“钱景”同样光明。如董祖祥于2000年组建的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他走的就是一条“有机”之路,施经过高温杀掉大肠杆菌后的农家肥,采用灯光、粘板、鸡、蜘蛛等物理、生物的方法防治虫害。公司的茶叶从育苗、开沟、种植等各个环节都充分体现着“有机”。如今,董祖祥种植生产的有机茶已远销到了北京、广州等地,价格达2800元/公斤,仅今年就出口欧盟10多吨,产品供不应求。由此可见,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对健康重视了,对饮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有机茶正好符合现代人追求生态、自然、安全、纯净的要求,祖祥高山茶的市场和价格充分体现了有机茶的独特优势。

杨卫东进一步分析,普洱茶如今的良好品质和巨大的市场份额得益于普洱良好的生态系统,茶树的生长环境良好,少施肥、少施药,加之以规范采摘、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环节,从源头上保证了茶叶原料质量。建设生态茶园,就是要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立体复合园林,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从茶叶生长环境入手,提升茶叶原料品质。生态茶园改造启动以来,仅今年市、县(区)各级共投入1.4亿元,每亩茶地种植香樟树、樱桃树、灯台叶等树种8-12棵,191万株,现已基本完成了全市生态茶园改造第一步的覆荫树种植工作。

杨卫东指出,从2000年至2012年的13年间,普洱市以普洱茶为重点的茶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全市现代茶园总面积143.66万亩,毛茶总产量6.08万吨,茶叶总产值36.18亿元,古树茶117.8万亩。可以说,茶产业实实在在地成了普洱市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增收致富支柱产业。虽然我市茶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农村茶树资源分散,管理方式落后,茶园建设有规模但质量低,与生态有机茶园要求有较大差距;茶叶企业多、小、散、弱,茶叶产品品牌多、杂、乱,营销滞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全市茶产业的科学发展,落实“科学普洱”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全市绿色、有机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工作思路,打造“绿色、生态、优质、高效、安全”的良好农业发展模式,引领整个茶产业实现新的跨越。今后,要狠抓基地建设,规范茶园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禁止使用高残留、高毒性的农药和化肥,大力倡导有机肥,提升普洱茶品质。其次是要扶持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开拓市场,促进销售,增加农民的话语权,帮助农民更加方便地获得信息和技术服务,提高市场反应能力。鼓励茶企业申请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此外,还要发挥普洱茶研究院和普洱茶国际检测中心等科研机构的技术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提升普洱茶在种植、生产、加工的水平,最终生产出消费者放心的安全食品,消费者满意的优质产品,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茶农和茶企业的收入。

杨卫东说,发展茶产业,要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就是要用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这一品牌,同样的,我们要把这一理念用来推动普洱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发展咖啡、石斛等优势产业,着力发展林下资源。同时,要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加大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发展普洱的高原特色农业,关键的突破口就是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这是今后一个发展方向。普洱市已成功引入国家重点制药企业天津天士力集团,该公司生产出的速溶普洱茶珍、普洱茶健康饮料和普洱茶因子饮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追求。最近,惠科、沃森等一大批有实力的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普洱,关注普洱的大农业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吸引更多更大更好的企业到普洱投资,带动普洱市高原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

杨卫东一再强调,普洱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以不牺牲生态和破坏生态为前提,而是要走一条绿色、生态、自然、环保、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

圣源茶业:发展特色农业 搞活农村经济


发展特色农业搞活农村经济

——自治区对思良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进行考评验收

11月8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第二考评组以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邓建华为组长,在梧州市副市长黄恩的陪同下,到梧州市万秀区思良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作项目考评验收。万秀区区委书记蓝盛新,区长高洁凤,区委副书记覃必元,副区长马金花、莫靖华,区政协副主席黄煜等一起随同。

在项目考评验收中,副市长黄恩向邓建华组长等考评组一行介绍了梧州市万秀区休闲农业项目的投资规划和开发情况,蓝盛新书记就万秀区思良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相关项目建设等向邓建华组长一行作了汇报。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作为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项目展示代表,以农业特色六堡茶在展示厅作展示和接待。

邓建华组长在黄恩副市长等陪同下来到示范区圣源公司六堡茶展示区域时,高兴地一边谈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一边品尝圣源六堡茶。期间,黄恩副市长提到,目前,通过电商就可以把我市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比以前通畅快捷多了。对此,圣源公司总经理韦燕娟介绍,现在只要扫一扫我们的二维码,就可以完成对产品信息的全面了解,完成支付结算后,产品就可以直接到家了。

在畅谈品茗当中,圣源六堡茶特色农产品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据了解,万秀区思良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项目建设,以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特色,结合“生态乡村”活动和“特色生态游”的要求,按照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装备设施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五化”建设标准,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品牌以及农业观光旅游,凸显出示范区的新业态功能和附加值,对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考评组一行先后深入到铁皮石斛生态园、西瓜种植大棚、花卉蔬菜育苗中心、农业文化展示厅等进行仔细检查。期间,考评组一行还参观了夏郢镇凤凰村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对万秀区结合思良江自然环境,变水患为水利、变荒滩为沃土,结合实际、具有特色地开发生态休闲农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初步符合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相关条件和要求。

近年来,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作为万秀区辖下的企业,把六堡茶生产作为一项生态特色农业项目来抓,在刚刚获得“2016年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称号的圣源茶业,更多的是进一步加大对品牌市场的宣传力度和优势品牌的精准定位等。梧州市政协委员、圣源公司总经理韦燕娟认为,在加大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创新思维来做到更好地精准扶贫,将是今后一项重要的工作。认为可以通过电商增收来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还可以把我市更多的物美价廉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下一步,圣源公司将在万秀区夏郢镇旺坡村设厂,对当地农民进行专业培训,指导他们如何手工编织六堡茶包装竹篮子,逐步形成及延伸六堡茶产业生态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梧州苍梧六堡茶“南茶北上”获成效


梧州苍梧六堡茶“南茶北上”获成效

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因产于梧州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在2012年中国茶业学会年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和水产畜牧兽医局联合颁发了“2009—2012年南北农业合作对接工作突出贡献”奖,该奖唯一得主茂圣茶业公司是2003年始建的梧州第一家六堡茶民营企业,因在“南茶北上”、“北技南下”的对接工作中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推动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奖。

在茶博会开幕式上,茂圣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加强科技合作,重点研发新品种。梧州六堡茶目前年产量超过8000吨,主要销往北京、上海以及两广和东南亚等地。上世纪末,梧州六堡茶以两广本地销售为主,2010年,茂圣六堡茶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六堡茶唯一特许专卖产品,并通过与上海茶企的合作,迅速打开六堡茶在上海的市场,后又通过推介会进入北京、重庆市场,真正实现了梧州六堡茶“南茶北上”。

六堡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年代,普通百姓感冒、腹泻无法就医,梧州人就用六堡老茶煮水治病,效果显著,在当地人眼里,六堡茶就是他们健康的守护神。后经过权威专家两年多的实验论证,2012年11月8日,茂圣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六堡茶的功效研究成果予以公示,不仅丰富了六堡茶的功用,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六堡茶的养生之道,受益于六堡茶。

一般茶类以新茶为贵,而六堡茶却是越久越香,并且久存的六堡茶会生成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金花霉菌。六堡茶从杀青、揉捻、渥堆、烘干、陈化到最后进入市场,大约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品牌要靠品质来支撑,只有品质好,品牌才能存活。我们是第一家民营企业,必须带好头,对整个六堡茶产业负责。”据茂圣董事长苏淑梅介绍,为从茶种、茶园管理和生产技术方面保障茶叶的稳定可靠,生产地道正宗的六堡茶,茂圣公司在六堡镇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从资金到技术对茶农进行扶持,发力发展新茶园,目前已拥有5000多亩种植基地,其中1500多亩基地已通过有机茶认证。作为第一家生产六堡茶的民营企业和梧州六堡茶的三大龙头之一,茂圣公司把传承六堡茶传统工艺,发扬正宗六堡茶文化放在首位,虽然已达到年产一千多吨的规模,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茂圣严格按照传统工艺进行发酵、陈化,以保留六堡茶原有的“红、浓、陈、醇”特色。

西双版纳州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西双版纳州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1年,西双版纳州茶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狠抓优质基地建设

开展了无公害茶园、绿色食品茶园、有机茶园认证工作,完成认证面积40.34万亩。开展了3184亩标准茶园创建工作,完成1881亩低产低质茶园改造和540亩茶园喷滴灌示范园建设,稳步推进大渡岗500亩低产茶园改造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景洪市启动了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大益勐海茶厂完成了包装流水线、原料静电拣剔处理、色选机、新型液压压茶机及成型饼茶自动生产线等5个项目的技改,实现车间内部物料搬运机械化。

着力进行市场营销和品牌打造

“大益”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西双版纳州中国著名品牌零的突破;“陈升号”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大益”、“七彩云南”两家茶企荣膺“中国十大著名茶企业”称号,西双版纳州成为“最具中国茶文化魅力地区”。

积极走出去加强区域合作

大益集团在韩国釜山成立了大益国际韩国株式会社;在老挝北部琅勃拉邦、丰沙里等五省试种95亩星油藤;组团参加越南首届国际茶文化节活动;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期间,开展了普洱茶文化展示与体验活动。

积极推进生物产业规范化法制化进程

去年,西双版纳州制订了茶叶产业“十二五”规划,多形式宣传《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部分茶企业重视并加强了新产品研发及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大益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启动,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按相关要求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为广大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农资供应、技术辅导、信贷资金和产品加工、贮藏、营销等方面积极发挥服务作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梧州调研:了解六堡茶发展情况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梧州调研:了解六堡茶发展情况原题:依靠科技创新“稳粮增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梧调研现代农业发展7月8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到我市,就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农业发展进行调研。他强调,农业工作要始终坚持“稳粮增收”理念,重视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钱克明,农业部办公厅巡视员、副主任陶怀颖,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蒋家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谢泽宇、副厅长王健,梧州市领导刘志勇、严伯贵陪同调研。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通过产业扶持和品牌培育,其市场影响力正迅速提升。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不断研发六堡茶新产品,成为我市发展较快的茶业企业之一。韩长赋先来到茂圣公司,进车间看生产、听介绍,深入了解六堡茶制作工艺以及企业发展情况在包装车间,他拿起一小筐六堡茶产品闻了闻茶香,询问茶品的销售价格、茶叶原料的行情。听取公司负责人的详细介绍后,韩长赋连连点头肯定茶品品质优、企业市场开发理念好,要求自治区农业厅和梧州市充分发挥六堡茶历史悠久、品质独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优势,继续改进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继续做好品牌培育与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带动农民增收。(略有删节)

梧州茶厂参加第二届梧州特色产品博览会


“人说三鹤茶叶好,我请朋友共品尝”――梧州茶厂参加第二届梧州特色产品博览会5月16日上午,市领导李奕权、严伯贵、关远芳等莅临梧州茶厂展位5月16日-18日,2014第二届梧州特色产品博览会在梧州市文化中心举行。参展产品涵盖特色食品类、六堡茶类、农副产品类、工艺品类、日用品类,代表梧州市具有本土特色、在社会上拥有良好口碑的产品,受到了众多观展市民游客的青睐。“中华老字号”广西梧州茶厂携产品参加博览会。“三鹤茶世界品”在其特装展位上格外醒目,“红、浓、陈、醇”四绝品质的“三鹤”牌六堡茶赢得了爱茶人士的交口称赞。“古城水都美,商埠故事多。六堡茶缘连四海,醇香味美传九州。人说三鹤茶叶好,我请朋友共品尝”,参展负责人的即兴作诗,赢得了品茶者的共鸣。5月1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奕权、副市长严伯贵、市政协副主席关远芳等领导出席梧州特色产品博览会开幕式并莅临梧州茶厂展位,对梧州茶厂传承、弘扬六堡茶品质特色和文化、努力打造“中国六堡茶第一品牌”的成绩表示肯定。近年来,梧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梧州市特色产品企业及行业的发展,“三鹤”牌六堡茶等一批“梧州特色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及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成为梧州传承历史文化、提高城市知名度的耀眼名片。(何志强)各界人士品尝“三鹤”牌六堡茶

推动高原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推动高原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推进、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思路的提出,云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据云南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联系人、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山区产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了地理标志后,文山三七就从“土特产”变成了高原特色品牌;品牌效益推动了三七产业的发展、农户增收。据数据显示,仅2012年上半年文山全州三七产业实现现价总产值(不含种植业)8.86亿元、销售收入22.62亿元、税利2.2亿元,预计年底实现总产值47亿元、销售收入72亿元、税利13.7亿元,这三项数据分别是2005年(14.99亿元、11.49亿元、2.65亿元)的3.14倍、6.27倍、5.17倍。在“十一五”期间三七种植平均每年解决长期用工2.57万余人、短期用工711.41万人次。在海外市场方面,文山三七由原来的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传统消费国家扩展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欧美国家,出口量由2005年的220吨飙升至2010年的1000吨。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认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每个地理标志产品都有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质监部门负责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的使用,有力地维护了地方特色产品的声誉。以普洱茶为例,企业申请使用普洱茶专用标志须执行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综合标准》、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这些规范对普洱茶的保护区域、种植、加工工艺等做了详尽要求。据业内人士介绍,2002年广州茶博会上100克的普洱茶拍出了16万的高价。这次拍卖引来市场对普洱茶的过分预期,市场的逐利本能导致疯狂的扩张,2007年普洱茶产量达到高峰的9万吨。普洱茶地理标志的使用促使企业、市场回归理性,消费者也能放心地购买普洱茶,现在普洱茶产业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相关部门在2011年针对全国地理标志所做的调研,将云南的文山三七、普洱茶以及宣威火腿列入综合价值指数“五星级”地理标志行列,而获得五星级评价的地理标志仅占所有调研总量的6%。2005年6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从而加强了对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的管理、监督、执法。云南省质监部门还针对地理标志产品多为地方特色农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生产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一些企业对地理标志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加大了对宣传工作的推进力度。记者了解到,云南特产很多,但是很多并未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由于没有地理标志保护,仿制品较多,冒用产地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该更多地支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要提升相关生产经营者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认识,培养其权利意识,让其参与到地理标志价值的开发中。此外,要延长相关产品的产业链,以地理标志为卖点,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梧州大力发展名优特色农业见成效》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白茶特色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