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我国是茶叶文化的大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独立的剧种--“采茶戏”国家。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于地区的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新春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些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武宁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每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致都在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采茶戏,是直接由采茶歌和采茶舞脱胎发展起来的。如采茶戏变成戏曲,就要有曲牌,其最早的曲牌名,就叫“采茶歌”。最初的采茶戏,也叫“三小戏”,亦是二小旦、一旦、一小生或一旦一生一丑参加演出的。

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较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

茶对戏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种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不能离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一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5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戏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戏剧中的茶事内容,不仅在舞台上常常可见,而且出现了诸如《茶馆》、《喜鹊岭茶歌》等一类以茶文化现象、茶事冲突为背景和内容的话剧与电影。《茶馆》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力作,全剧以旧时代的兴衰及剧中人物的遭遇,揭露了旧中国的腐败和黑暗。

扩展阅读

赣南采茶戏简介


赣南采茶戏是著名的客家戏,它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成为“茶灯戏”。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安远九龙山茶为清朝贡品。每年阳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云集于九龙,采购春茶。靓丽采茶女边唱采茶歌,歌声此起彼伏,一唱采茶歌,歌声此起伏,一唱众和。茶业发展,采茶歌也不断流传与发展。早在明万历年间,《插秧采茶歌》已进入了绅吏的“大雅之堂”。

据石城崖岭《熊氏大修谱》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呜呜然,撼户牖。时有联唱《十二月采茶歌》。此后,始源于同为客家人大本营-闽粤赣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粤东的采茶灯传人赣南,其与九龙茶区民间灯彩结合,演变成有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结合的采茶小戏《姐妹摘茶》。后经改编并加入纸扇等道具,创造了《卖茶》、《板凳龙》等剧目。剧中人物演变为二量一丑,即“三角班”。继而发展到有十三场、四十多折、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等茶灯戏剧,采茶灯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

这种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欢快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因此获得迅速发展。

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公布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博白县的“桂南采茶戏”榜上有名。博白素有“广西采茶艺术之乡”美称,“桂南采茶戏”是当地流传的一种由本地茶民独特的舞蹈、山歌、小调、花灯等糅合发展而成的地方戏种,每逢年节和农闲,当地农村、圩镇,采茶演唱十分活跃,群众喜闻乐见。

据介绍,目前活跃在博白城乡的采茶戏团博白县采茶剧团、沙河民间艺术团、江宁民剧团、凤山木偶团等一大批艺术团体,共有130多个采茶剧团2000多名演员,年均表演采茶戏2000多场次,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中国文联的一位专家在观看博白县采茶剧团的表演后赞誉说,“桂南采茶戏是我国的稀有剧种,应像国宝大熊猫一样保护起来!”

据了解,桂南采茶戏由江西传入博白,演唱的内容以“十二月采茶”为主,演唱的次序:开台茶,开荒,点茶,采茶,炒茶,卖茶。桂南采茶属“三小戏”,即由小生、小旦、小丑组成戏的躯干,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整个戏曲舞台艺术体系,其表演程式有唱竹马、舞狮、舞龙、打钱鞭等,唱腔以客家话为主,地老话为辅,地方特色浓厚。而博白地区的采茶是“采茶串古”的基础上吸收了本地的木偶戏、地戏、牛戏的精华逐步发展起来的,传统剧本有“张三过年”、“剃头二借妻”、“童子上京考试”、“亚兰卖猪”、“一枝花”、“杀狗劝夫”、“烟鬼扫街”等10多个,其特点是以民间故事为主。在博白客家地区,每逢有庙会、观音旦、做社,常有民间采茶团走村串户表演,观众多为老人、妇女、小孩,演到高潮时,常有台上台下一唱一和的动人情景,观众和唱时极其投入,戏散回家也会边走边唱,其乐无穷。

茶剧:赣南采茶戏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安远九龙山茶为清朝贡品。每年阳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云集于九龙,采购春茶。靓丽采茶女边唱采茶歌,歌声此起彼伏,一唱采茶歌,歌声此起伏,一唱众和。

茶业发展,采茶歌也不断流传与发展。早在明万历年间,《插秧采茶歌》已进入了绅吏的"大雅之堂"。据石城崖岭《熊氏大修谱》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呜呜然,撼户牖。时有联唱《十二月采茶歌》。

此后,始源于同为客家人大本营-闽粤赣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粤东的采茶灯传人赣南,其与九龙茶区民间灯彩结合,演变成有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结合的采茶小戏《姐妹摘茶》。

后经改编并加入纸扇等道具,创造了《卖茶》、《板凳龙》等剧目。剧中人物演变为二量一丑,即"三角班"。继而发展到有十三场、四十多折、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等茶灯戏剧,采茶灯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这种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欢快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因此获得迅速发展。

赣南采茶戏是着名的客家戏,它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成为“茶灯戏”。

赣南采茶戏风采依旧


赣南采茶戏,是一个在江西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赣南地处江西南部山区,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园半分路”之说。勤劳的赣南客家先民靠山吃山,垦荒种茶,以茶业谋生。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

茶农后来在传唱时搭配茶山劳动动作,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表演形式,亦名“茶篮灯”,进入民间灯彩行列。

随着茶业的发展,赣南广大农村圩镇也呈现出从事茶叶生产与经销的盛况。地点变了,观众对象不同了,采茶戏为适应变化的情况,除灯戏为茶山茶农服务外,把重点放在农村,大力发展以农村贸易经商和小手工业为题材的杂套戏。同时,把行当多、行装多的灯戏改革成“两旦一丑”的茶戏,亦名“三脚班”。

表演

赣南采茶戏素有“能歌善舞”之美誉。舞蹈形态主要有丑中见美的矮子步、优美动人的扇子花和风韵独特的单袖筒。矮子步是赣南采茶戏表演的基本形体动作和舞姿,其双腿前蹲,脚跟提起,趾尖落地,向前移动。扇子花,是由演员以手持扇子表演各种舞姿,组成各种形态,犹如鲜花盛开。单袖筒是赣南采茶戏男丑的服袖,它与古典戏曲中的水袖不同:其一是男角穿戴而非女旦;其二是固定在左手而非双手,经艺人加工运用于舞台,表现各种情绪,灵活多变,形象易懂。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是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的“三要素”。

赣南采茶戏音乐传统曲牌有200多个,根据其来源、风格、弦路、调式及使用状况,分为“灯腔”、“茶腔”、“路腔”、“杂调”四大类,俗称“三腔一调”。

赣南采茶戏的主奏乐器为勾筒,因其能挂在墙上,行走时勾在肩上,故取名勾筒,形似二胡却又不同于二胡的音色、构造及演奏风格。

传承

十余年来,赣南采茶戏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出,均获得了大量奖项。1993年创作的《山歌情》,几乎包揽了全国地方戏曲(南方片)展演所有的一等奖,并于当年年底应邀到北京演出,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殊荣,采茶戏的新一代优秀演员代表张曼君和龙红获得戏曲“梅花奖”;去年4月,传统采茶小戏《试妻》、《补皮鞋》剧组经江西省剧协推荐赴山东参加“博兴国际小戏剧艺术节”。

近年来,赣州市文化部门通过市场运作,将百余个赣南采茶戏和采茶曲牌以及客家歌舞录制成VCD光碟,并向全国公开发行200万张。同时,组织专业人士以赣南采茶音乐和采茶舞为基础,编排了两套赣南采茶健身操,在全市举办采茶健身操大赛,使之进一步在群众中推广。

祁门采茶戏


“祁门采茶戏”是世界名茶“祁红”故乡安徽省祁门县的一种与茶共生、为茶而演的茶乡地方戏曲,是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茶人编,茶人演;演茶人,演茶事;茶山唱,茶乡演;方音重,茶味浓。

祁门县地处安徽、江西交界之处,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祁门人业茶的记载。但祁门采茶戏的诞生,却要迟至清代末期“祁红”创制成功之后。由于当时地处穷乡僻壤的祁门人烟稀少,加之祁红制作工序繁杂、作业量大,急需大量采茶、制茶人手。因此,近邻的江西浮梁和安徽安庆等地的农人,便纷纷北上南下来到祁门,女采男制,入乡随俗,安居乐业,共兴茶事。“江西采茶戏”和“安庆黄梅戏”这两种剧种的因子,便也随之传入祁门,并与祁门的乡音古戏(如,目莲戏、傩舞傩戏等)兼收并蓄、相互嫁接成一种完全崭新的地方戏曲,祁门采茶戏于是应运而生。

祁门采茶戏的曲调十分丰富,有西皮、二凡、高二凡吹腔、反二凡、拨子、秦腔、唢呐皮、文词、南词、北词和花调等数十种。起初,祁门采茶戏以清唱的来形式表演,无论是茶山还是乡场乃至于古祠堂、古戏台,什么地方都可随时开唱。真正以戏曲表演的形式登上舞台表演,则是民国初年的事儿。当时祁门采茶戏已经相当红火,史籍中有“连演七天七夜”的演出纪录。据当地茶文化资料称,解放前夕“在祁门上演的采茶戏传统剧目就有大戏12本,小戏46本”。最具代表性的祁门采茶戏剧目有《采茶》、《海老三种茶》、《祁门红茶》、《天下的红茶数祁门》、《茶场就是我的家》等,特别是其中有六幕的祁门采茶戏《天下的红茶数祁门》尤其值得一提,因为这部初创于1937年的采茶戏的原始脚本的编剧者,正是由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于1915年在祁门县创办的“祁门茶叶改良场”的场长、著名茶叶专家胡浩川先生。这部以六幕采茶戏为载体,详细演绎祁门名茶从鲜叶采摘到初制再到精制的完整过程的祁门采茶戏,在庆祝祁门解放的欢庆晚会上公演后,反响相当强烈。而另一部剧名叫《海老三种茶》的祁门采茶戏,则以其全部采用祁门方言演唱、道白的特色而载入祁门采茶戏史册。

祁门采茶戏作为祁门茶乡弥足珍贵的茶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新编的祁门采茶戏剧目不断涌现,并在参加全县、全地区和全省的文艺汇演中屡屡获奖。现在,海内外客人谈到祁门,不但马上就能提到“祁红”名茶,而且还要提到“祁门采茶戏”,因为它是“祁红之乡”又一朵令广大茶人喜闻乐见的、饱蘸茶香的茶文化奇葩。

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主要流派之一。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进贤、永修、奉新等县,影响遍及全省大部地区。采茶戏起源于清代中叶,嘉庆年间江西信丰人谢肇桢的《南安吟:采茶歌》中有相关记载,其中“出看采茶也入魔”句,更是具体形象描绘了当时的观看盛况。

南昌采茶戏发脉于载歌载舞的采茶灯,由两个旦角和一个丑角扮唱《十二月采茶歌》及各种民间小调。后来,采茶灯的节目有了故事和人物,被为“茶灯戏”、“灯戏”,也称“三角班”,发展到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半班”阶段,剧目也有“老十三本”大戏了。如《蔡鸣凤辞店》、《山伯会友》等,并且从农村走向城市,并且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为今后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清咸丰元年(1851年)以前,翟金生《豫章景物竹枝词》记载:南昌城里“二月街头唱采茶,村童扮作髻双丫。土音方语无腔调,笑煞吴姬与楚娃。”

南昌采茶戏植根于本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载歌载舞、活泼生动、幽默诙谐、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同时,在各种文化的交汇中,不断地吸取其它剧种的艺术精华,丰富和充实本剧种的表现手段,其音乐与表演方面受黄梅戏和京剧的影响较为明显。“三角班”主要曲调有“茶灯调”和由“茶灯调”发展演变而来的“扳笋调”、“秧麦调”和杂调。进入半班后,主要曲调为“下河调”,后发展为“本调”和“凡字调”,兼唱南水词。传统剧目有以南昌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南瓜记》、《辜家记》、《鸣冤记》、《花轿记》等,富有乡土特色。

祁门采茶戏欣赏


“祁门采茶戏”是世界名茶“祁红”故乡安徽省祁门县的一种与茶共生、为茶而演的茶乡地方戏曲,是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特点是:茶人编,茶人演;演茶人,演茶事;茶山唱,茶乡演;方音重,茶味浓。祁门县地处安徽、江西交界之处,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祁门人业茶的记载。但祁门采茶戏的诞生,却要迟至清代末期“祁红”创制成功之后。由于当时地处穷乡僻壤的祁门人烟稀少,加之祁红制作工序繁杂、作业量大,急需大量采茶、制茶人手。因此,近邻的江西浮梁和安徽安庆等地的农人,便纷纷北上南下来到祁门,女采男制,入乡随俗,安居乐业,共兴茶事。“江西采茶戏”和“安庆黄梅戏”这两种剧种的因子,便也随之传入祁门,并与祁门的乡音古戏(如,目莲戏、傩舞傩戏等)兼收并蓄、相互嫁接成一种完全崭新的地方戏曲,祁门采茶戏于是应运而生。祁门采茶戏的曲调十分丰富,有西皮、二凡、高二凡吹腔、反二凡、拨子、秦腔、唢呐皮、文词、南词、北词和花调等数十种。

起初,祁门采茶戏以清唱的来形式表演,无论是茶山还是乡场乃至于古祠堂、古戏台,什么地方都可随时开唱。真正以戏曲表演的形式登上舞台表演,则是民国初年的事儿。当时祁门采茶戏已经相当红火,史籍中有“连演七天七夜”的演出纪录。据当地茶文化资料称,解放前夕“在祁门上演的采茶戏传统剧目就有大戏12本,小戏46本”。最具代表性的祁门采茶戏剧目有《采茶》、《海老三种茶》、《祁门红茶》、《天下的红茶数祁门》、《茶场就是我的家》等,特别是其中有六幕的祁门采茶戏《天下的红茶数祁门》尤其值得一提,因为这部初创于1937年的采茶戏的原始脚本的编剧者,正是由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于1915年在祁门县创办的“祁门茶叶改良场”的场长、著名茶叶专家胡浩川先生。

这部以六幕采茶戏为载体,详细演绎祁门名茶从鲜叶采摘到初制再到精制的完整过程的祁门采茶戏,在庆祝祁门解放的欢庆晚会上公演后,反响相当强烈。而另一部剧名叫《海老三种茶》的祁门采茶戏,则以其全部采用祁门方言演唱、道白的特色而载入祁门采茶戏史册。祁门采茶戏作为祁门茶乡弥足珍贵的茶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新编的祁门采茶戏剧目不断涌现,并在参加全县、全地区和全省的文艺汇演中屡屡获奖。现在,海内外客人谈到祁门,不但马上就能提到“祁红”名茶,而且还要提到“祁门采茶戏”,因为它是“祁红之乡”又一朵令广大茶人喜闻乐见的、饱蘸茶香的茶文化奇葩。

中国的采茶戏


中国是茶叶文化的肇创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独立的剧种--“采茶戏”的国家。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采茶戏,是直接由采茶歌和采茶舞脱胎发展起来的。如采茶戏变成戏曲,就要有曲牌,其最早的曲牌名,就叫“采茶歌”。

再如采茶戏的人物表演,又与民间的“采茶灯”极其相近,茶灯舞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所以,最初的采茶戏,也叫“三小戏”,亦是二小旦、一小生或一旦一生一丑参加演出的。另外,有些地方的采茶戏,如蕲春采茶戏,在演唱形式上,也多少保持了过去民间采茶歌、采茶舞的一些传统。其特点是一唱众和;即台上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也更带泥土的芳香。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内容

民俗文化:采茶戏


采茶戏是中国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如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的汉族地区。亦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茶篮灯”等。

关于采茶戏的最早记载见于明王骥德《曲律》(1624年):“至北之滥,流而为《粉红莲》、《银纽丝》、《打枣杆》;南之滥,流而为吴之《山歌》,越之《采茶》诸小曲,不啻郑声,然各有其致。”

至清代,采茶戏的发展更趋完整、丰富。李调元《粤东笔记》中记载:“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人,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明□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这说明采茶早在17世纪时已盛行于南方诸省。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为茶乡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农村中广为流传,并经加工整理提高,搬上了舞台,如福建龙岩的《采茶灯》、云南的《十大姐》等。

采茶戏的表演通常为1男1女,或1男2女,后发展为数人至十数人的集体歌舞。表演者身着彩服,腰系彩带,男的手拿钱尺(鞭)以做扁担、锄头、撑船杆等道具,女的手拿花扇,以做竹篮、雨伞或盛茶器具,或纸糊的各种灯具,载歌载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采茶戏的舞蹈动作一般是以模拟采茶劳动中的动作为主,也有模仿生活中的动作,如梳妆、表示青年男女爱慕之情的等。有的地区在表演过程中,穿插演唱与茶无关的小调,所唱的曲调和数量,视采茶表演的时间和内容而定,一般为2~4首;亦有加入民间传说故事。

采茶戏的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钹等,过门或过场音乐以唢呐为主。

采茶戏的音乐曲调有三类:①单纯的“茶歌”,为茶农劳动时唱的歌。茶歌的体裁,有山歌、劳动号子、民间小调等,音乐结构比较简单。②载歌载舞的“茶灯”,即茶农将劳动动作稍做加工,伴之以茶歌,边歌边舞。其音乐南方诸省各有特色,但骨架音基本相同,与当地流行的民歌、歌舞相结合,形成各省的独特风格。采茶歌舞中插入的小调很多,采茶音乐受小调影响很大,有些曲调甚至被小调所代替。③有简单情节的小戏。如赣南采茶戏,就是在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板腔体音乐。它以富有茶歌特点的“茶腔”、“灯腔”为主,保留了大量采茶山歌、茶灯的曲调,并吸收了湖南花鼓戏、广西彩调的曲牌,形成乡土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这三类曲调一般也认为是采茶戏曲调历史发展的大致。

台湾三脚采茶戏


三脚采茶戏是客家地区最为人熟悉的小戏,另外尚有其它的小戏,如相褒戏和拋采茶;三脚采茶戏的形式由大陆传过来,因所有故事场景都仅由二旦一丑呈现,故名三脚,在台湾所演出的戏码,多离不开张三郎卖茶的故事情节,因为剧情涉及采茶、卖茶,因此习惯称之三脚采茶。

最初三脚采茶班的成员完全是男性,每个不到十人的小团体,在北部客家地区游走于各个客家乡民聚落,不搭戏台,不备砌末,在旷地广场里卖艺赚取赏钱,跑江湖,称为落地扫。

特色介绍由客家山歌演变成三脚采茶戏经改良戏时期,再到采茶戏广播节目时期的王禄仔卖药型态,到今天的文化场(民间对政府文教预算补助演出活动的说法),其间三脚采茶戏表演的音乐及基本故事内容变化并不大(不断改变的是表演的空间环境与观众),还是只有简单的人物、故事情节和丰富的客家民谣。三脚采茶戏中以一个茶郎的故事为轴,形成各个小段戏出,主要有上山采茶、送郎、籴酒、茶郎回家等几出;其余像桃花过渡、十送金钗、拋采茶、扛茶等几出则是另外再由茶郎的故事衍生而来,如扛茶则是籴酒再发展出来的,另外像病子、问卜、公背婆、开金扇、初一朝、闹五更、苦力娘等则是以这种情节发展模式另外而成。经历过改良戏时期,三脚采茶戏在采茶戏广播节目时期中,当时不论采茶戏广播节目,或在外促销药品的露天表演,所用的音乐伴奏乐器编制,和当时其它大戏所用乐器组合多已大致相同,也是以壳弦为主要的旋律伴奏乐器,另外以和弦(帕士)、大广弦、扬琴、笛为副;再加上一组打击乐器提点戏剧进行节奏。戏剧进行中,打击乐器所用锣鼓点虽借自其它剧种,但演员所唱仍以客家民谣为主,且每出不同的段子多只用几种民谣曲调,并以其中一种为名,有的以该段出名为其中某一曲调之名。这些许多同时是剧名的民谣,多是在三脚采茶戏这种小戏出现之后才渐渐发展出来的地方小调,当然其中也有相当古老,传播区域相当广,不限于只在客家地区流传的小调民谣,或发展时间到相当晚近之后才成型的新歌谣。至于原在山野中传唱的山歌,被吸纳到三脚采茶戏中,除曲调原般外,歌词与音乐性格也进行了改变,不但降低原本环境中所特有的歌词即兴和随兴的曲调节奏特征,原本不用伴奏的歌唱乃式,也加入乐器伴奏扩大音色上的变话,以适应戏剧表演加强效果;如老山歌、老腔山歌等皆是。另外客家民歌中的平板,除运用在三脚采茶戏,同时也使用于单人故事说唱或劝世文演唱的江湖卖艺表演。

访赣南采茶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宇俊


近日,记者走进了张宇俊在赣州的家,和他聊起了他毕生热爱的事业,聆听他的采茶戏人生。

张宇俊自幼酷爱采茶戏,15岁开始学习表演采茶戏,1960年进入赣南文艺学校学习,师承赣南采茶戏著名老艺人谢德胜老先生,潜心学艺。1962年分配到赣南采茶剧团任演员,1964年在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剧中饰演男主角,代表江西省参加华东地区现代戏会演,次年赴北京并进怀仁堂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年参加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彩色戏曲艺术片,首开赣南采茶戏走上银幕之先河;1964年至2004年间,先后参加上海唱片社、中国唱片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长江戏话》等专栏,录制《怎么谈不拢》《睄妹子》《补皮鞋》等剧目和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唱腔。

据传,赣南地区的客家先民们,为求生存,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山上垦荒种茶,常常一边采茶一边唱着采发展成的采茶灯是采茶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但还不是戏。直到江西安远九龙山的茶农把由群舞形式的采茶灯改为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为主的采茶灯对唱形式,并通过这三个人物载歌载舞上山采茶,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调节气氛,传递出一种劳动的欢快情绪,这才形成了有人物、有事件、有情节、有时间、有地点的笫一个原始的赣南采茶传统戏——《姐妹摘茶》。”

张宇俊告诉记者,赣南采茶戏来源于民间,它反映的事件大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琐事,如补皮鞋、捡菌子、磨豆腐、打猪草、盘花生等等。当然其中会贯穿爱情、人情、亲情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纠葛纷争和较量,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人间喜剧。“喜剧风格是采茶戏的主要特征,哪怕是悲剧也用喜剧手段演出,从而使悲剧显得更加健康有力。”张宇俊说。

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其中单袖筒、矮子步和模拟动物动作,均为丑角刻画人物所用。

张宇俊说,“以丑角为中心的布局结构,是赣南采茶戏的主要文学特征,其他一些结构特征都是从属于这一特征的。”故有“三角成剧,小丑当家”“三脚成班,两小当家”之称。《大劝夫》《上广东》《卖杂货》《四姐反情》,虽然号称“四大金刚”,每个戏都能演一个晚上,但都不超过三个演员。《四姐反情》只有两个角色,竟然可以演三四个小时,让观众乐不可支、百看不厌。

以前有很多戏班子一年四季经常到乡下,走村串寨给山区的乡亲们表演。由于采茶戏人物少、布景简单,与其他戏曲相比,更具有随遇而安的旺盛生命力,所以特别容易在山区流行。

因此,赣南采茶戏在民间,不单单在赣南地区流传,还在闽、粤、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区相继流传开来,竞相传演,蔚然成风。赣南有俗语云:“三崽(女演员)挂牌登台,场场爆满喝彩”和“宁可饿餐饭,也要去听三句板(一种曲牌)”。

张宇俊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尤其对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悉心研究五十余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张宇俊说,原来赣南采茶戏的传统戏,都是由艺人口传身授的,没有文字剧本,唱一句,跟一句,学一句,不仅要领会老师傅怎么唱,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唱。即便用文字记录下来,也很难看出该戏妙在何处,只有看老艺人的演出才能领悟剧中的奥妙之所在。

“老妹担水荫南山,情郎子哥哎子又哎哟,那个阿哥同我接一肩,荷包并香鞋……”聊到兴致所在,张老师即兴清唱了一段《南山担水》,娓娓动听的唱腔,清脆响亮的嗓音,把女人借用“担水”的载体来传递情思,表达爱情的情景演绎得活灵活现、清新可爱,记者听得如痴如醉。他举手投足间根本不像个70岁的老者,而且随便哪个剧目都信手拈来,说唱就唱,再次印证了其丰富的艺术表演知识和实践经验。

退休后,张宇俊还是没忘记自己作为一个老艺人的担当,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向人们传播赣南采茶戏。

忆往昔,张宇俊不禁感慨:“那时候,老乡看采茶戏,都是自己掏钱买票。现在,都搞‘送戏下乡’,补贴演出,还不见得有当年演出的火爆。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学习采茶戏,后继无人!”

2006年,张宇俊身份发生了变化,从演员到学者的华丽转身,不仅在赣南师范学院担当唱腔、念白客座教授,还琢磨起了采茶戏的理论研究。“赣南采茶戏艺术,是赣南客家人中普通的劳动群众对待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在舞台上尽情宣泄的一种民间综合艺术。这种综合艺术发展到今天,要想继续繁荣发展,没有理论支持是不行的。不断学习才有传承的基础,在传承中学习才能提升文化价值内涵。”

现在,他仍旧笔耕不辍,他笑着说:“退休了,还能一直为采茶戏做些事情,很开心,我也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更好的作品,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和创新赣南采茶戏。”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采茶戏曲》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