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1887年,吴裕泰字号在北新桥诞生,当年的吴裕泰名为茶栈,以批发自产自销自家窨制的茉莉花茶为主。下辖十余个茶庄分号,风头一时无两,不但影响到老舍名篇《茶馆》,也成为传统老北京文化的缩影。

2013年,裕泰东方前门店在最具北京风情的前门大街开业。在这间外表古朴的旗舰店内,除传统茶叶外,各式新颖茶品、茶叶衍生品、茶艺展示以及其他与茶文化相关展览均有一席之地。在吴裕泰看来,传统也要与时俱进。

吃着西式茶蛋糕,品着中式功夫茶,老字号新形象,年轻人很捧场。

茶口味冰激凌堪称吴裕泰近年来最成功的创新之一,东西不贵但人气很高。即便在冬至夜都有“不怕冷”的年轻人买来尝鲜。

随着六十年来北京城的人口激增,京城茶叶市场也愈发变得众口难调。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复杂,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就是了。

三朝老字号浓缩北京百年跌宕史

看完参加《北京·记忆影像展》的近两百幅作品后,吴裕泰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丹威感慨良多,也让这位如今操盘300余家连锁店的茶业企业的掌门人重新忆起吴裕泰的跋涉历程。

作为城市文化符号之一,茉莉花茶历来是老北京人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据传茉莉花茶制作技法最初是从宫里传出来的,因此面世之初便沾着贵气,也造就了北京人对于茉莉花茶口味的挑剔。

吴裕泰在光绪年间开业之初,等待她的是同城有名有姓300余家茶庄的竞争;但创始人兼老掌柜吴锡卿凭着自采、自拼、自窨的三自方针,很快使吴裕泰跻身名门,其本人也在民国时期足足当了十年的京师茶行公会会长,可见业界认可程度之高。

从光绪年间到解放前,经过吴家几代人打理,“吴系”茶叶曾在北京开出11家分号,这在当年城区不出二环路的北京绝对算是茶叶“托拉斯”,以至于老舍先生把名篇《茶馆》里的那个茶馆命名为“老裕泰”。

作为一种文化饮品,喝茶的人对茶叶的渊源与历史格外讲究。尽管吴裕泰解放后先是被公私合营进行拆分,又是被红卫兵小将们“改旗易帜”,掌柜的也从安徽人换成了北京人,但老茶庄的血脉并没有断。这种“藕断丝连”并不仅仅体现在吴裕泰历经百年从未改变的主号为1928的电话号码上,更多是完整将百年吴裕泰沉淀的精华——产地的专一、窨制工艺的传承、对于质量的严苛毫无保留的继承。尽管在1997年的时候,当年的“托拉斯”只剩下北新桥的一间铺面,但火种还在。

老字号的底子孙丹威的运气

今天的孙丹威是中国茶业界的风云人物,1997年孙丹威担任经理时,吴裕泰早已经回到了最初的原点——仅存北新桥的一家老店。在当时,有没有人知道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孙丹威知道找谁就行了。

孙丹威不是科班出身,但她清楚,要想让“老裕泰”重新焕发生机,必须得找回世代单传的传统技艺。孙丹威的运气在于,吴裕泰第四代传人张文煜当时还健在。张文煜虽然不姓吴,但作为公私合营前就在吴裕泰制茶的老师傅,可以说尽得上面第三代传人的真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茶叶开始统购统销后,原先各家自己采购、窨茶、拼茶的活儿都不让干了,但张师傅并没有荒废手艺。他利用“职务之便”,得空就用现有材料偷偷拼茶,这一拼就是小二十年;搞得不少老顾客纳闷儿,这吴裕泰的茶就是跟别家儿的味儿不一样。

孙丹威上任那年,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请老先生出山,并拜师学艺。在张文煜的悉心传授下,之前就有些茶道基础的孙丹威很快就能上手,并且掌握了吴裕泰茉莉花茶的鉴别、窨制、拼配全套流程,使吴裕泰的窨制、拼配秘方传承得以后继有人。不但如此,孙丹威还结合吴裕泰的历史经验,又是借钱,又是谈判,重新在南方福建、广西等省区建立起自己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确保原材料的可控。几年时间下来,茶叶生意是越做越大,分号是越开越多,吴裕泰终于恢复了生气。

老吴做生意怀旧不守旧

孙丹威治下的吴裕泰,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严格遵循传统工艺流程制作茶品。这是老本行,也是吴裕泰得以彻底翻身的重要原因。不过,孙丹威并不喜欢单纯“吃老本儿”。

提起茶,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总是跟中老年人的专利;提起茉莉花茶,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就是北京人喝的茶,但孙丹威偏偏不信年轻人就不喜欢喝茶,也不信北京城六十多年来人口已经增长了十倍后,北京人还是只喜欢喝花茶。在她看来,茶叶就不该打上年龄标签,主打产品也不能一成不变。

就拿吴裕泰的抹茶冰激凌来说,即便是寒冬腊月,一尺柜台前也总得排起长队。吴裕泰最初的设想是,只是吸引年轻人对吴裕泰品牌有所认知。不成想,这款产品上市之后很快成了吴裕泰在大众点评网上的最热门话题。年轻的时候吃吴裕泰的冰激凌,上岁数难保不喝吴裕泰的茶。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作为老北京先存历史最悠久的茶庄,吴裕泰有着非常年轻的心态。

这些年来,吴裕泰又是网上开店,又是线下开时尚茶生活体验店,研制健康茶月饼,茶味无胶口香糖,此外,在一线柜台上,随着吴裕泰牌乌龙、普洱、白茶、绿茶、铁观音、大红袍等新茶品的充实到一线,看家的茉莉花茶也不再说“单口相声”,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分号,以及越做越大的市场份额。

延伸阅读

王秀兰:做“放心茶” 重振老字号


王秀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传统技能技艺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十大影响力企业家。作为国家茶叶审评专家,她从业四十余载,用“俭、清、和、静”的茶人精神立身,用“不抛弃不放弃”的进取心立业。她带领职工始终以“振兴中华茶产业、弘扬中华茶文化”为己任,秉承“诚信为本”的企业精神,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使“中华老字号张一元”发展成为全国茶叶行业的领军企业。

王秀兰自1972年起从事于茶叶生产加工、拼配窨制、审评定价、茶类衍生品的研发、饮茶与健康的研究、中华茶文化的宣传、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工作。1992年初她来到张一元任总经理时,张一元茶庄经营惨淡,账面资金只有6000元,不服输的她力挽狂澜,重振老字号张一元昔日的风采。她凭借执着的韧劲儿和独到的见解,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统购统销形式,形成自产自销新格局,而且寻回了“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张一元茉莉花茶真谛。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的项目,她本人被评为该项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的带领下,张一元不断超越创新,由传统老店快速发展为享誉全国的茶叶领军品牌,拥有200余家品牌连锁店,31个名优茶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多年来稳居全国茶叶行业内销榜首,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成为我国老字号企业中的典范。通过服务奥运及世博盛会,她让中国茶一次次登上世界的舞台。2012年,张一元总店创造了中国首家茶叶销售亿元店的行业纪录。

作为大栅栏地区人大代表,十余年来,王秀兰同志坚持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先后提出了多项加快大栅栏地区改造升级的提案及建议,被选民亲切的称为“我们的好代表”。王秀兰同志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带领广大职工先后开展了帮贫扶贫、红十字爱心行动、助学行动、助残行动、为受灾地区捐款行动、茶与健康进社区巡回讲座、茶文化进高校宣传、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在社区共建方面,坚持十余年来慰问牛街敬老院,资助大栅栏特困生刘佳完成学业,为煤东社区贫困孤儿林媛媛提供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帮扶照顾社区特困户,为和谐社区建设做了积极贡献。

作为对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老字号掌门人,她始终秉承“诚信为本”的立业之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品即茶品,好的人与好的茶一样至清至纯”的人文理念。至今“诚信为本”的牌匾和“诚、信、德、礼”等十二字真言依然高悬在每一家张一元店内。她提出来的“做良心茶,做放心茶,做百姓茶”,多年来被社会广为赞颂和传播,张一元的产品以“质量最高、销量最高、赞誉最高”赢得了市场。她始终坚持的“不打价格战,以质论价”的铁律,使得张一元成为稳定茶叶消费市场的定海神针。她始终坚持“宁可人不买,不让人买缺”的售货理念,今年面对紧张的货源,她依然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达到标准的茶宁可断档断货,也绝不勉强上架销售。正是因为这种对企业、对社会、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成就了现在的中国茶——张一元

细数普洱茶界的老字号


作为古往今来大家都喜爱的普洱茶,自然有很多老字号,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宋聘号

宋聘号茶庄,创建于清光绪六年,总部设在易武镇,产品原料以易武山为主。民国初年与钱利贞(后改名为“乾利贞”)结为亲家,而改名为“乾利贞宋聘号”。

红票宋聘

合并后的宋聘号为了扩大经营和生产,开始生产一些普通的产品。同期宋聘号也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生产的普洱产品为“福华号宋聘”,同时也代理运营总公司对海外销售的产品。现提供此样茶品,经鉴定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产品,现今为稀有物品,属难得一见的茶品。

二、陈云号圆茶

“陈云号”成立于清中后期。是民国初年最大的普洱茶商之一,当时的老板陈石云,人称“陈半山”。云南省勐腊县易武乡张家湾的曼腊茶山有一半茶园都姓陈。陈云号最兴盛的时期是1900年--1933年,当地人都这样说,易武有刘癸光,曼腊有陈云山,一个南;一个北。“陈云号”有自己的马帮,茶叶的原料以易武、曼腊茶山为主,生产出的产品运往越南的莱州,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及东南亚。1951年陈云号生产了最后一批茶叶后,从此销声匿迹了。现在所提供的这款茶品,经鉴定应该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产品,现今为稀有物品,属难得一见的茶品。

三、鸿泰昌

鸿泰昌茶庄创建于1926年,茶庄设在六大茶山----倚邦,创始人高鸿昌。茶叶原料主要以倚邦山为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鸿泰昌茶庄在泰国开设分公司,取号“鸿泰昌号”。同期也利用泰国的茶箐,生产普洱茶供应东南亚市场,堪称普洱茶历史上的第一个庞大的“普洱帝国”。

鸿泰昌号

鸿泰昌茶庄在倚邦的总部一直延伸到解放初期,消失于人民公社成立后,而设在泰国的分公司至今仍然存在,是一个孤悬海外的普洱茶王国。现提供的此款产品应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产品,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四、无纸早期红印

“红印”,这响亮的名字,在普洱茶界几乎是每个人都听过的“法号”,然而真正看过摸过或喝过的应该不到百分之一。红印,因其茶饼内飞为红色八中印而得名。

五、黄印圆茶

七子黄印品种有“八中黄印”、“七子小黄印”、“七子大黄印”、“绿字黄印”等等。但一般茶人区分则按照外观特点区分为“大黄印”、“小黄印”、“认真配方”(内飞内多了“认真配方”四个字)等几种。此款茶因八中茶字为绿色,饼身比一般茶饼稍大,故称为“七子黄印大饼”。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六、七子黄印大饼

黄印七子饼,产生于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云南七子饼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现代拼配普洱茶工艺的始祖。1959年,因侨销茶停产的缘故,中茶公司把茶饼的名称从“圆茶”改为“七子饼茶”(即“中茶牌圆茶”改为“云南七子饼茶”),生产单位也从“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改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

七、雪印青饼

“雪印青饼”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是台北一名姓黄的先生1999年11月命名的,是一种俗称,指的是某一批茶号为7532的七子饼。从配方来看,面茶为芽尖毛茶,是青饼茶中最为细嫩的茶品,产量并不是很多。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此款茶经鉴定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产品,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八、蓝印铁饼

简称“蓝铁”,产生年代有两种说法:一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产物;一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经典代表茶品。“蓝印铁饼”为云南省普洱茶行业一个新的突破产品,它摆脱了以往用布袋包揉压制茶叶的繁琐工序,采用金属模子直接把茶青放入压制脱模而成,过程简单而快捷,缺点在于加工时压力过大,茶体太紧结不利于后期转化。“蓝印铁饼”采用的原料为易武乔木茶青。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茶品。

九、73大叶青

“73厚纸大叶青”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是台北一名姓黄的先生1998年12月命名的,是一种俗称,指的是某一批茶号为7542的七子饼。

七三文革砖

从配方来看,面茶用3、4级幼嫩芽叶,里茶用5、6级叶(后期也出现过掺7、8级老叶的情况)。此款茶经鉴定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产品,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十、广云贡饼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精选上等的晒青毛茶为原料,并利用自己独创的工艺压制成普洱茶出口到港、澳、台及东南亚。因这些茶以云南、广东等地原料为主,由于融入了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独创的配方和工艺技术,具有广式韵味,台湾和香港的茶人又称之为“广云贡”,产品结构也分饼、砖、沱。

十一、八八青

“八八青”是香港一名姓陈的先生命名的,是一种俗称,指1988年至1992年生产的某一批茶号为7542的七子饼。“八八青”的意思据陈先生说:为了纪念他的茶店开业的年期,其次是以广东人的口音8字是代表行运与发财的好兆头。“88”者亦喻意发财后可再发的意思。目前此款茶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老茶,件件是珍品,收藏价值也是相当的高,而这些老茶现在在市面上基本看不到了,多数都是在藏家的手里。同时很多人好奇普洱茶老茶是什么味,老茶长期自己发酵,浓醇甘润,无刺激,耐泡,且不会让人睡不着。

十二、红印圆茶

红印圆茶始创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的佛海茶厂。红印共分为:无纸早期红印、有纸红印、早期红印、后期红印。新中国成立后,也有过生产,中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从1940年到1955年之间生产的内飞为红色八中印者为正红印。现提供的这款茶品,经鉴定应该为解放初期之产品,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茶品。

以上都是普洱茶界古董级的老茶,可遇而不可求。

南昌新旧茶馆百年文化变更


作为产茶大省的江西,茶文化源远流长,现在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茶馆也是遍布大街小巷。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旧时江南一带,南昌茶铺最多,新中国成立前南昌茶铺有200余家,仅船山路就有3座四五百人规模的大茶铺,令人叹为观止。

古时江南南昌茶铺最多

南昌的茶馆,自唐始,已有千载的历史,古时江南一代,属南昌茶馆最多,且许多茶馆的规模都非常大。北京人、四川人多称茶馆为“茶园”,广东人称之为“茶楼”,海南人称之为“茶店”,闽南及潮汕人称之为“茶桌子”,而南昌人则称之为“茶铺”。

以旧南昌“七门”为基本框架的老南昌城,在民国时辖区人口近二十万,属于中等城镇。可是这区区二十万人口的城镇,居然存在着200余家大大小小的茶馆。总的来说,城外茶馆多于城内,巷弄茶馆多于大街。茶馆主要分布地为:今八一大桥一带、今中山桥一带、今绳金塔一带以及船山路、象山南路、王家巷(今西湖商厦)一带、箩巷(今万寿宫一带)、洋船码头(今三眼井一带)等。较著名的有船山路上的宝华楼、聚贤楼、陈源发三大茶馆。这三大茶馆相隔不远,每家都设四五百个座位。靠闹市区的有:德春园、春园阁大茶楼。靠东靠北还有福裕春、万茶楼、四海全、福兴润、杏花园等大茶楼。另外还有中山路的青莲阁、福兴楼、四季春,子固路的黄一层楼、进贤门外的福星楼、高桥的福寿楼。

南昌的老茶铺,新中国成立后仍为数不少。之后,受自然灾害造成的物质短缺的影响大多倒闭。上世纪70年代,在王家巷、洋船码头、民德路、八一大桥等地还有数十家,至上世纪90年代,亦销声匿迹。

老茶铺分高中低三档

老南昌的茶铺分为高中低三档。高档的环境很好,装潢考究,一般为两至三层楼,且楼上都设雅座,以茶为主兼卖小吃,同时有清音、曲艺、琴棋等活动。中档的多为木质二层楼建筑,与老南昌民居大抵无异。楼内采光条件不佳,通风条件也不是很好。装潢上一般为木板墙,以青石板铺地,柜台设在一楼,茶桌为八仙桌,四周佐以高脚条凳,卫生条件良好。低档的南昌人唤作“茶店”,设备更加简陋,面积更加狭小。

茶铺每天上午八时左右开门,一会儿便有三三两两的茶客提着鸟笼或两手空空逍遥而来。上午十时至十一时,一般情况下每家茶铺都能满座。时至正午,茶足话尽,人们纷纷回家吃午饭。下午三时,也就是午觉时间过后,一部分茶客又来光顾。晚上十时开始准备打烊。南昌的茶铺一般实行早午晚三巡。早巡也就是南昌人所谓的“过茶”,生意是全天最火的。午巡和晚巡生意则不如早巡,并且需要重新记价。茶铺的主要消费群体为老年男性。老人们,清晨开始泡茶铺,时将正午,便回家吃饭午休,下午仍有一部分人来泡茶铺,另外一大部分奔赴澡堂。旧时有谚云“早上人包水,下午水包人”,就是老人们一天休闲生活的最好写照。

茶客走进茶铺,跑堂伙计便会迎上来招呼客人坐定,待客人点定所要的茶及茶点后,伙计会拿来一只带盖托的瓷茶碗和一双供客人夹取茶点的筷子,另外,还会带来茶点。然后,伙计会一手掀杯盖,一手执茶壶,将壶倾斜,热水顺着嘴管射出,射入茶碗,一射即准,一准即满,不多不少,滴水不漏。有时伙计还会耍出如“高山流水”、“苏秦背剑”、“童子吹笛”之类的花样以悦茶客。茶铺里的茶壶,主要分长嘴壶和冲壶两种,长嘴壶与四川茶园的长嘴壶大抵无异。而冲壶则为短嘴,锡制,置于堂中炉灶的烟孔上或是由跑堂伙计提在手中。

受南昌附近茶产地的产茶品种影响(婺源云雾、遂川狗牯脑、井冈翠绿等),茶铺几乎只供应绿茶,鲜见乌龙、红茶之类。而且,茶叶的品种和质量大都为中下等,南昌人谓为“香片”。若客人需要龙井、雀舌等高档茶,则要另外收费。一般的茶客,都是点一碗五分钱的茶(上世纪70年代市价),茶金可谓相当低廉。

茶客大多为聊天听书

茶客们在茶铺除享用“清茶细点”之外,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聊天,也就是南昌方言中所谓的“谈讬”或“撬牙膏”,聊天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如家长里短、国家大事、市场物价、稗官野史等。除了这些闲聊海侃之外,茶铺也是茶客们商定晚辈婚姻大事,调解民事纠纷的经常去处。因此,茶铺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婚姻介绍所”和“民间法庭”的角色。另外,茶铺也是人们洽谈生意,联系劳工的场所。同时社会上的各个“江湖帮会”,也经常在茶铺沟通信息、传递指令、协调关系等。但归根结底茶铺里还是老人居多。

聊天之外,茶客们还兼顾听书。这里所说的书,主要有两类,一为用南昌方言演绎的评书,其表演形式、表演内容与北派评书差不多。另一种,叫“南昌道情”。所谓“道情”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清末传入南昌城。表演时,老艺人独坐茶铺一角,右手执一小棍,左手带道情筒夹带一面铜钹。在拍道情筒的同时,用右手小棍敲打筒和铜钹,此所谓“一打三响”,堪称一绝。

此外,打纸牌、下棋也是茶铺中老人常见的休闲内容。客人饮罢结账后,跑堂伙计高声吆喝,其大意如此:“哦!楼上几号茶桌哟!某某客人结了账哦!香片某碗某角哟!点某碗某角哦!一共几碗几角哦!手中把子小账在外,欢迎客人下次再来。”这样几嗓喊来,无论身边客人还是楼下记账的老板娘都能够对茶金情况清楚明了。

新派茶馆文化正萌芽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南昌开始出现一些带有文化色彩、由相关部门协办的“茶艺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具有现代气息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般散布于豫章城的大街小巷,南昌的新派茶馆文化也随之形成。

如今,走在南昌城的街头弄里,林林总总的茶馆时不时地映入眼帘。“茶铺”二字,虽然还能在南昌方言中觅得其踪,但是,茶馆门口各色流光溢彩的霓虹灯上,却多见得“茶馆”、“茶艺馆”、“茶道馆”、“茶坊”、“茶室”、“茶吧”之类的词汇。也有略带诗气,如“听雨轩”、“悠竹轩”等。这些风格迥异的名称,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各个茶馆经营内容的取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昌茶楼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为茶艺馆,茶桌、茶具都十分考究,大厅内常以古筝一类的清音为背景音乐,每天定期举行茶艺表演和其他与茶文化有关的事宜,其价位相对较高,主要消费群体为社会中高层人士,主要消费内容为饮茶、欣赏茶艺表演、洽谈业务、聊天等;二为西化茶楼,此类茶楼格调尽显欧陆古典风情,室内装潢高档华丽,室内背景音乐以萨克斯曲之类的轻音乐为主,茶楼不仅提供各种品质的茶水,也有咖啡、牛奶、红酒、糕点等多种食物;三为一般茶楼,格调多以中式为主,西式为辅,背景音乐以轻音乐为主,主要经营茶水,高中低档茶以及功夫茶具,一应俱全,消费人群主要为中青年,茶楼内环境较差,打牌者众多;四为综合型茶楼,不仅喝茶,还提供餐饮、棋牌、KTV等综合服务,形成“吃喝玩乐一条龙”。

目前,南昌出现了一些会员制茶楼,装修古典,有评弹说书也有字画欣赏出售,但消费不低,它们正在逐步复古南昌茶铺文化。

品泾渭茯茶 享百年香韵


中国是茶的故乡,可说到中国的茶叶之乡,很少会有人联想到陕西。提起陕西,更多人脑海里浮现出来的还是兵马俑、长恨歌、华清池、羊肉泡馍、臊子面……这样的词语。殊不知,陕西还是茯茶的故乡,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知名度还不为大家所知。近日,第六届全国网络媒体陕西行的记者团就来到了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认识和感受了这一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传世名茶。在咸阳泾渭茯茶公司董事长纪晓明的带领下,记者团参观了泾渭茯茶的加工车间,并且在益生源记仿古茯茶作坊,亲身体验了一把剁茶、筛茶、炒茶、筑茶加工成砖的全过程。

茯茶大约出现在公元1368年前后,是陕西咸阳人发明的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茶叶品种,因为它的效用类似土茯苓,形状好似砖块,所以也叫“茯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由于系用官引制造,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茯茶是西、北部少数民族长期以来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茯茶之所以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关键是茶中独有“金花”,也就是冠突散囊菌。这是一种有益酵素类菌,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促进有益物质形成,使茶叶口感优化。茯砖茶加工的发花过程是通过控制外界条件,促进冠突散囊菌的生长、发育、繁殖、成熟,它的含量直接影响茯茶的品质,被作为评判茯茶品质的优劣标准,有“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的说法。“金花”有极强的护茶作用,专家研究发现,它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很强的“霸王性”,抑制各种菌株无法生存。正因为这个特征,茯茶能长期存放,且历时愈久香更浓、质更佳。

自第一块茯茶面世后,陕西茯茶以丝绸之路主要商品地位远销欧亚,陕商籍此鼎立华夏第一商帮。解放后,由于茯茶深受大家的欢迎,咸阳一度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一直到1958年,缘于“在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将公私合营后组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关闭,陕西拥有600年辉煌历史的茯砖茶加工业就此终结。

五十年后,经过咸阳市政府各级部门不懈努力,总投资1.2亿元,年产茯砖茶5000吨的陕西茯砖茶生产项目泾渭茯茶项目,正式落户秦都区沣东镇。项目单位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秉承茯砖茶的历史渊源,挖掘茯砖茶的传统文化,使这一失传六百多年的茶叶加工项目重新得以恢复。

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作为陕西苍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专业化茯茶产销企业,拥有国内黑茶行业第一个高标准清洁化生产体系,陕西第一个完善的茶叶质量审评检测体系、第一个茶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第一个茶学科教学实训基地。泾渭茯茶系列产品是陕西第一个黑茶类产品。

咸阳泾渭茯茶公司事长纪晓明告诉记者,泾渭茯茶通过古法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生产出来的茯茶产品具有“金花更加茂盛、菌花香更加明显”的特点,受到了茶学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使咸阳这一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茶叶加工绝技重新焕发光芒。

在纪晓明看来,由于历史原因,想让陕西茯茶更早更快地进入中国大市场,进入世界大市场,目前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不过,以陕西的原料和地域优势,加上各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依靠团队的坚强、专业和勤奋,他坚信,咸阳泾渭茯茶迟早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叶企业非常重要的一员,而且,这个梦想就在不远处。

董国艳:做国艳精品,创百年茶企


文/董国艳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各位女士、先生、朋友们,您们好!

今天是我们“勐海国艳茶厂”开业庆典之日,我怀着无比喜悦,万分激动和感恩的心情,热情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莅临指导,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作为洱海之滨、鸡足山脚下走出来的平凡而普通的农家女子,能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诚信经营,发展至今,我此时的心情只有感谢、感激、感恩。

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好政策;感谢西双版纳各级政府及相关部委办局的关怀和支持;感谢普洱茶业界的老前辈、专家的教诲与帮助;感谢在座的各位茶人、经销商及客户多年来的全力相助与惠顾;感谢我步入社会、人生第一站,我的第二故乡——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拜个早年!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龙年吉祥、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财源广进!

谢谢!

王秀兰:一杯茶映衬出百年坚守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成就了如今国内庞大的茶产业,品茶,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茶产品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在“生活必需品”和“高端礼品”等角色中来回转换。近十年来,张一元在业界的地位及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从企业经营来讲,张一元已经从当初账面上只有6000元的窘境,发展成如今年销售额在6亿-7亿元,并且正在等待突破10亿元的规模。从一个北京的区域性品牌,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十年对于很多现代企业来说,经历的往往是创立与起步。但对于已经存活了百年的老字号企业来说,十年只是其几经风云的路上要面对的又一次转变与坚持。所以,解读老字号企业在这个时代的音符,可以去品味出更多历史的味道。

十年间,零售企业经历了体制改革、经济开放、市场细分等重大事件。企业在承受这些转变的时候,有些已经被逐渐淘汰。但同时也成就了不少坚定走发展之路的企业。去研究这些找准位置的老字号企业,能感觉出它们对于发展的理解与把控,这对很多现代企业来说,值得参考借鉴。经过快速发展,张一元已经在自己的领域打下了一片天地。

作为百年企业来说,每任领导者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点上,张一元董事长王秀兰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张一元有“两宝”:一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茉莉花茶窨制技艺”,另一个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一元董事长王秀兰。如果在茶领域中寻找这样一家经营百余年的老字号企业,似乎更能去感触时代的脉搏。张一元,就是一家每年靠卖“树叶子”都能卖出7个亿的明星企业。如今,代表“中国十大名茶”之花茶品牌的张一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发展:改制助推张一元“复兴”

十几年前,不光是张一元,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问题——转制,这样的转变对于老字号企业的影响更加明显。在此之前,很多企业属于国有制。转制之后,没有了政府资金作为最大的靠山,如何让企业在自负盈亏的状况下生存成为首要课题。

在转制之前,张一元刚刚凭借自身努力回到了发展“正轨”。此前,各茶庄进货只有北京市统一分销这一渠道,随着改革开放,“统购统销”已经慢慢放开。这也让张一元开始面临来自市场各方的竞争,所以,如何能在市场开放大潮中站住脚,便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寻找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也成了王秀兰开启张一元发展的第一步,“带着当时张一元的全部家当,只身坐火车找到闽东茶厂进行谈判”,成为了日后茶叶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也被看做为今后张一元发展所打下的坚实基础。

在此之后,随着茶叶市场的全面放开,国家收茶的计划体制已消失殆尽,一些中小型茶厂因没有及时转轨面临着倒闭,主动向张一元求救。对于茶叶已经有了很深认识的王秀兰,一直深知茶源的重要性,她也明白张一元若想扩大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她毅然决定投资重启茶厂。当时投资的100万元,相当于张一元年收入的一半,除了王秀兰外没人敢担这个责任,之后的事实自然证明了王秀兰的判断,茶厂当年产值就达500多万元,第二年达到800多万元。

到1999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张一元在这一年正式转制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如今看来,这次改制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改制的过程,对于老企业来说需要花费更大经历。据了解,当时企业的注册资金为300万元,其中国有股比例20%,社会法人股15%,职工自然人股65%,当时张一元的全部60多名职工都是股东,这组数字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在老百姓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之前,“自己为自己的企业投资”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说起入股,几乎所有的职工第一反应就是,“赔了怎么办?保险起见还是不参与了”。所以,为了完成改制,王秀兰不得不带着公司管理层分头给职工开会做工作,通过各种思想工作才让全公司的员工达成共识。1999年4月底,张一元由选举产生了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组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这场历时半年的改制,也让张一元成为了茶庄改制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张一元在很多股东还处于惴惴不安的情况下,用一步步的发展“稳定了军心”。第一年的分红,股东中最少也拿到了1万多元,相当于一年的工资。

市场:品牌建设以维稳为主

十年间,京城的茶叶市场和老百姓的喝茶习惯,因经济环境的发展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张一元在这段时间也紧紧抓住了每一次改变的契机。

不过张一元的发展风格一直保持以稳为主,在品牌建设初期,规模扩张是必不可少的发展之路。相比于其他茶叶企业发展的扩张速度,张一元却秉持“成熟一家发展连锁一家”的战略原则,不急于在数量上取胜。十年发展路上,在王秀兰看来,管理上的创新至关重要。引进现代的ERP管理手段、提高员工素质、让新人尽快融入老字号的企业氛围,让这个传统品牌在现代市场的开发方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便开始有了要求。张一元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时机,为了能让北京的茶叶市场更加多元化,张一元为这里的老百姓打开了一个认知全国名茶的窗口。如今北京市场很多新品类的茶叶都是由王秀兰带领的张一元引进的,像岩茶就是其中之一。“大红袍”、“水仙”、“肉桂”等,都是通过张一元让北京的老百姓有所了解。2000年,张一元引进普洱茶,一夜之间,京城的普洱茶似乎就铺天盖地。

张一元在十年间不仅发展的是企业,也让京城老百姓的饮茶习惯迎来“新纪元”。张一元之所以在引进茶叶新品的过程中可以屡战屡胜,了解北京人的消费习惯,以及茶的口感、生长、加工环境等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茶叶在经过推介之后慢慢在京城立住了脚,随后又发展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市场。而这些判断的来源,正是凭借王秀兰在这个行业浸染20多年后锻炼出的经验。为了学茶,王秀兰是真正的从“学徒”干起,那时入门还不是先和茶打交道,是先学裁纸、叠纸。王秀兰凭借自身的天分和努力,慢慢学会了每种茶的“道道”。

茶叶市场也一直存在价格不透明的乱象,许多售茶人挣不懂茶的外行人的钱几乎成了潜规则。有些茶叶定价属于商家随口要价,甚至会造成一款茶出现每斤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差价。此外,将陈茶充当新茶卖,将陈茶掺入新茶等手段层出不穷,不过在混乱的茶叶市场中,王秀兰提出张一元一直以“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为经营主旨,慢慢在市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空间。

老字号:是商业模式更是文化符号

今年11月19日,最新颁布的《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意见》即将实施,这也是未来保护老字号商标的又一把“大伞”。2011年,商务部下发《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华老字号保护与促进工作的通知》。种种政策的颁布,也让很多老字号企业感觉到,国家对传统商业、对老字号的重视,尤其在近十年,愈发强烈。

近几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非常重视的项目之一。如果在传统文化中细捋分支的话,就必然会涉及到老字号企业。虽然在一些看法中,老字号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但是,老字号在很多时候会承担起现代企业很难承担的政治任务。

其实,说老字号是一种商业模式,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符号确切。老字号企业是中国历史留下来的文化缩影。说起老北京茶庄,如果顾客进入之后身上带着雪,肯定会有伙计帮你掸掉,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商业,更是文化。王秀兰作为公司领导,也深知维护老字号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在她看来,人品如茶品,只有靠质量占领市场,才能取信于消费者。

政府的重大活动,老字号企业也一定是代表国家文化的主要商品。如奥运会期间,张一元成为提供当时住在奥运村人们所喝茶叶的惟一企业。这让张一元在国际市场大大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还让各国民众了解到了中国的茶文化。

据了解,现在很多老字号企业的名称外国人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但其实,老字号的“字号”就是其文化的核心之一,这种名字字义特别简单,但寓意非常深刻,令人过目难忘。了解老字号的名称,也是在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这也是现代企业所不能模仿的。

现在很多人对于张一元的茶叶价格一直不涨颇有微词。王秀兰坚定地表示,并不是价格做不高,每种茶叶制作过程中都包含很多技术。不涨价主要是因为,有企业的“良心”在里面。“市场混乱”最核心还是“价格混乱”,类似于张一元的品牌,认知度到了一定程度,产品是会产生一些附加值,但这些附加值是需要有一个尺度来衡量的。

王秀兰认为,再有十年,老字号或将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老字号在经营中,也承担起了很多社会责任。

商报记者姜子谦

[商报提问]

“三农”是茶叶发展之本

商报:回顾张一元这十年间的发展,国家发布的哪些政策让张一元最受益?

王秀兰:这十年发展最大的受益是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其实茶产业发展的根基,就是“三农”问题。张一元的茶叶生产基地大部分都建立在国家级的贫困县,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贫困县“原生态”保存的最好,没有工业和其他产业,用句简单的话就是“深山老林出好茶”。但这些基地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经济落后导致方方面面条件跟不上,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开玩笑地说,我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去考察基地。

近几年中央在三农问题上给了充分的扶植政策。只有农民富了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才会考虑怎么把茶做的更好,怎么发展市场。只有农民的观念转变了,我们的产品才能转变。这也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茶市场不知不觉走向高端化

商报:您怎么看待现在茶市场的情况?

王秀兰:目前茶叶市场形势很好,这个市场也正在逐步向着规范化迈进。其实茶叶市场一直是相当活跃的,茶叶的需求量每年也在提高,总体来说,比前几年要规范。

而茶叶走向高端化,其实也是这几年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新趋势,这是我们“茶人”都没有意料到的。其实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老百姓生活逐渐富裕了。现在来看确实是大势所趋,这对产业发展来说绝对是好事。

市场回归理性是老字号的新机遇

商报:中国的经济市场正在慢慢转型,在未来老字号企业的新机遇在哪?

王秀兰:可以说在经过一轮的市场运行之后,老百姓的消费已经越来越明智了。而老字号的优势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现如今一提老字号,其实就是给消费者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也是作为老字号企业产品质量在长时间积累的口碑效应。可以说正是现在社会的普遍观念,为老字号企业戴上了一个“光环”。所以,在完善自己的同时跟上社会潮流,正是如今老字号的新机遇所在。

“绝不做仅限于眼前利益的事”

商报:您如何看待未来十年的市场?

王秀兰:我对未来十年充满信心。因为,无论从惠民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支持、扶植传统文化的政策未来都会更加完善。对于茶叶市场来说,经济越发达行业自然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张一元的未来也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过去十年间,可以说张一元在“前方”、“后方”都打了不错的基础,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已经明确为“奔小康”。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值得看好的。作为老字号企业来说,每一次投入考虑的都必须是未来的发展,一定要是可持续的,绝不做仅限于眼前利益的事。老字号企业如果想基业常青,这就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手记]

茶人的单纯坚守

如今的王秀兰,已经不是单单代表张一元的领导。这个名字本身,已经成为了全国茶叶市场一种权威的代名词。

只要现在国内有跟茶叶有关的事情,王秀兰基本都要出面。这也与她从业40余年来,一直处于又接触产品又接触市场的位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只要有新茶被研发出来,也一定会让王秀兰进行品尝,因为她可以对产品市场进行精确的研判。

不过王秀兰在圈子里被人称赞的,还是其20多年来一直奋斗在市场一线的精神。几年前记者曾经对其进行过一次采访,当时正值春节期间南方大水,王秀兰在得知基地被淹后第二天便飞到现场查看,那年的整个春节几乎都是在那度过的。圈里很有名的段子就是,在一个产茶基地内,当地区长陪王秀兰参观,但是茶农只认识王秀兰,其身边的区长没人认识。

老字号品牌的经营,最重要的是诚信与口碑。所以,与动辄营业额成百上千亿的现代企业来比,老字号的年销售额有些不值一提。但是,老字号通过百年积淀在消费者心中驻下的印象,现代企业是望尘莫及的。

与王秀兰几次接触中便很容易感觉出,过去老茶人的纯洁与简单。王秀兰曾开玩笑地表示,干了茶叶这行其他职业干不了了,因为干茶叶的人“心眼死”。王秀兰也直白地表示,茶叶市场上,消费者心里对价格是没有衡量标准的。所以,茶人做的就是“良心买卖”,如果“做茶人”把自己还当成“喝茶人”,那么,生意做起来就很简单,价格摆在那,由你自己来感受。觉得值,就行,不值,就是“昧着良心”发展。

吴理真机蒙山茶史辨证


本刊2011年第7期刊登了宁波籍茶文化专家竺济法先生《宋僧吴理真是如何成为西汉茶祖的》一文,后四川农大茶学系李家光副教授专门撰文《茶祖吴理真是西汉人》,由我刊编发至2011年第10期。刊发后茶界对吴理真这位历史人物所处的年代引发了争鸣。

本刊编辑部本着学术争鸣的目的,秉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继续刊发业界的讨论文章,欢迎来稿。

近几年来,笔者读了一些关于吴理真和蒙山茶的书和文章,感觉有些说法值得商榷。史贵求真,言必有据。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就吴理真和蒙山茶的一些史实加以考辨,揭示真相,还其本来面目,并求证于方家。

中唐以前无蒙山茶的记载

关于蒙山茶,在中唐以前的古籍中,无一记载。虽无记载,但是否蒙山在中唐以前就不产茶?倒也未必。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而西南地区则是原产地的主要区域。从直接利用野生茶树发展到人工栽培茶树,当也始于西南地区。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亦当远溯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种茶应相当普遍。作为蒙山,在秦汉乃至先秦种茶更是可能。

今有人提出吴理真为“世界人工植茶树第一人”、“植茶始祖”,进而奉其为“茶祖”,其实不然。

持此论者往往用一代茶学宗师陈椽先生的文字来作证。不错,陈椽先生在其《茶业通史》一书中认为蒙山是“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但仅此而已,并未称吴理真为“植茶始祖”、“茶祖”。暂且不辨“文字记载”的真伪,姑且承认是真。“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就一定是“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吗?显然不一定。“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则一定要晚于“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因为是“人工种植茶树”在先,“文字记载”在后。同理,吴理真也不是蒙山种茶第一人,在吴理真之前在蒙山种茶的大有人在。在吴理真之前,有千千万万人种茶,有千千万万地方种茶。吴理真不独不是巴蜀及中国种茶第一人,也不是蒙山种茶第一人。蒙山及巴蜀地区远在先秦,至迟在秦汉时期就开始人工种植茶树,并将茶从食用、药用发展为饮用。

事实上,“人工植茶树第一人”,就象水稻种植第一人、小麦种植第一人等等一样,是无法可考的。

陶谷《荈茗录》“圣阳花”条:

“吴僧梵川,誓愿燃顶供养双林傅大士。自往蒙顶结庵种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绝佳者圣阳花、吉祥蕊,共不逾五斤,持归供献。”

有人据此认为,在三国时代,蒙山便产名茶“圣阳花、吉祥蕊”,而且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茶。其实,所谓“吴僧”,乃指“吴地之僧”,是指历史上吴国境地的当代僧人,就如同唐人称陆羽为“楚人”一样。陶谷是五代至宋初人,《荈茗录》所记各条内容的时代是从晚唐至宋初,“吴僧梵川”当是五代前后苏吴一带的僧人。另外,双林傅大士(497—569),名傅弘,或名傅翕,字玄风,号善慧。东阳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南朝齐梁时代著名佛教居士。他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即弥勒的化身,又经常显弄神异,道俗归心,影响极大,世人称之“双林大士”。

三国人如何供养南北朝的傅大士?所以知梵川定非三国时人。圣阳花、吉祥蕊当产于五代前后。

蒙山茶兴盛于中晚唐

蒙山茶兴盛于中晚唐,这与唐代茶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的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

“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蒙山茶至迟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就成为贡茶,且为蜀地贡茶之最。

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湖州刺史的裴汶在其《茶述》一书中记:

“今宇内为土贡实众,而顾渚、蕲阳、蒙山为上。”

蒙山茶与顾渚紫笋齐名。

成书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的李肇《国史补》记:

“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意思是,蒙顶石花,号为剑南第一。

成书于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6年)的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

“始,蜀茶得名蒙顶也。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先后之人,竟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

名茶造假,不独今天,唐时蒙顶茶已开先河。

日本来华学僧圆仁(慈贵大师),在其《入唐礼法巡幸行历记》记载,归国时,大唐文宗皇帝赐

给“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蒙顶茶在唐时走出国门。

唐王敷《茶酒论》记: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蜀川蒙顶,其(骑)山蓦岭。舒城太湖,买婢买奴。越郡余杭,金帛为囊。”

五代十国蜀毛文锡《茶谱》对蒙山茶的记录有多处,其一曰:

“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尝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当以春分之先后,多构人力,俟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基本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顶,筑室以候,及期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病蠲。是时到城市,人见其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发绿色。其后入青城访道,不知所终。”

毛文锡两度入蜀为官,理应熟悉蜀中茶事。

白居易(772—846)《琴茶》诗“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刘禹锡(772—842)《西山兰若试茶歌》诗有“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韦处厚《茶岭》诗有“顾渚吴商绝,蒙山蜀信稀。”唐诗中有多首写到茶。

还有一首《蒙山白云岩试茶》,传说作者为唐代人黎阳王,但无证据。诗曰: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似为蒙山茶的地位衰落而抱不平,故或是蒙山茶衰落后的宋代人所作。

蒙山茶鼎盛于中晚唐,入宋以后,由于建安茶的崛起,蒙山茶渐衰。蒙山茶尽管在唐代一度作为贡茶,但其地位也不如湖常二州的紫笋茶。蒙山茶作贡的历史并不长,非如某些人所说的从唐至清的一千多年。

吴理真其人

现有的宋代以前的各种文献典籍、诗文,无一述及吴理真其人。难道是汉唐人不尊重这位“植茶始祖”?难道汉唐时代的蜀人、蒙山人也不尊重这位“植茶始祖”?难道汉唐时的雅州官员没有当代的地方官员有文化,认识不到“植茶始祖”价值和意义?显然不是。在蒙山茶如日中天的唐代却无人提及吴理真其人,反而是在蒙山茶衰落的宋代以后才有人谈到吴理真。只能说,有关吴理真的传说始于宋代以后。

按《宋甘露祖师像并行状》:

“师由西汉出现,吴氏之子,法名理真。自领表来,住锡蒙山,植茶七株,以济饥渴。元代京师旱,敕张、秦枢密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少倾,沛泽大通。一日,峰顶持锡窠井,忽隐化井中。侍者觅之,后得石像。遂负井右,建以石屋奉祀。时值旱魃,取井水,霖雨即应,以至功名、嗣续、疾疫、灾祥之事,神水无不灵感,是师功德有遗之也。故邑进士喻大中,奏师功行及民,宋孝宗敕赐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遗像者。”

之所以称之“甘露祖师”、“甘露普慧妙济菩萨”,是因为他“救旱”、“霖雨即应”、“神水无不灵感”,其得名非因茶而是因水。甘露井在蒙山顶,又称古蒙泉。甘露喻灵水、神水,非西汉甘露年号。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初时还没有中国人出家为僧。中国第一个出家受戒为僧的是三国时的朱士行,吴理真断不可能于西汉出家为僧。按《宋甘露祖师行状》,“元代京师旱,敕张、秦枢密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表明吴理真是宋代僧人。但其若是宋代僧人,而且名动京师,皇帝敕封为菩萨,应该是位高僧、名僧,但是各种僧传、佛教文献不见记录,所以其身份的真实性也是很值得怀疑。

吴理真“自领(岭)表来”,并非蒙山土著。其植茶技术,甚至茶种,还传自“领(岭)表”。孙渐《智炬寺留题》:

“昔有汉道人,蕹草初为祖。分来建溪芽,寸寸培新土。”

这是说蒙山茶树源自福建。这样,蒙山就不是中国最早植茶之地。有些人看到其中的不可信与矛盾,于是硬说吴理真是蒙山当地人,不是僧人是药农、农民,这是无任何依据的凭空捏造。

按《行状》,吴理真“由西汉出现”,一直活到南宋初,寿一千多年,俨然神仙者流。其死不见尸,也像神仙,“忽隐化井中,侍者觅之,后得石像”。一个来自“领(岭)表”,传说从西汉一直活到南宋的人,突然间又消失在一口井里,只留下一个石像。因为是当地民间的造神虚构,所以吴理真的身份、行迹充满着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蒙山地区历来多雨,蒙即泉水,明人龙膺著有《蒙史》,蒙山因水得名。吴理真的传说反映了当地人对水的崇拜,是把吴理真作为水神来崇拜。在民间传说中,往往僧道不分,吴理真或僧或道。喻大中据民间传说上奏朝廷,宋孝宗据其功德敕封“甘露普慧妙济菩萨”,如同封神。吴理真享受“石屋奉祀”,是因水而不是因茶。

综上所说,吴理真是宋代以后蒙山地区民间虚构出来的一个水神,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子虚乌有人物。(作者为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百年茶园”附近曾发现稀有单株“紫阳一号”


“百年茶园”附近曾发现稀有单株“紫阳一号”

——访高级农艺师、陕西省资源调查,当时就听茶农反映,历史上搭梯采茶和上树采茶的大茶树屡见不鲜,但由于乱砍滥伐及大规模的老茶园改造,栽培茶园中大茶树几乎绝迹。此次紫阳发现的百年老茶园不仅单棵茶树直径达到十四厘米,而且有800余亩的连片规模,在整个陕南来讲十分罕见。

记者:就茶叶品种来讲,紫阳“百年茶园”的特殊价值是什么?

程良斌:紫阳茶试站当时保留了一丛宝贵的品种资源,是在红椿区深阳乡平安村发现的,这丛茶不开花不结实,叶长12.8cm、叶宽7.1cm、叶面隆起,叶形为大椭圆叶,是国内独一无二的稀有单株,当时命名为紫阳一号,它是古茶区的象征。可喜的是,在其附近约10公里的上游尚坝村三合寨周边森林中发现了成片的古茶园,其中有一部分是在陡峭的林地中,由松鼠播种的古茶树群,这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十分珍贵的古紫阳种种质资源。

记者:对百年老茶园的保护与开发,你的建议是什么?

程良斌:紫阳种是我国1956年第一批21个推荐良种,也是1985年农牧渔业部农(农)第17号下发文件,推广最早的30个传统茶树优良品种之一。1978年李联标研究员组织鉴定了包括紫阳大叶泡在内的80份材料,紫阳大叶泡被评为“具有浓郁熟板栗香味的板栗香型”的7个品种之一。据此,特建议对尚坝村三合寨周边发现成片的古茶树群进行重点保护。对具有紫阳大叶泡和紫阳槠叶种等优良性状的古茶树,要作为优良种质资源进行繁育推广。

天然富硒极为珍贵、品质高端可为国饮

——访四川省茶业流通协会副会长、茶膳研究会会长李绍荣

记者:从史料记载上来分析,紫阳县茶叶的生产在历史上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李绍荣:古时的陕南因地处华山之阳,均称华阳,是“神农尝百草”最近的地方,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紫阳县是有史以来陕西省茶叶主产区,与四川盆地同属于一个生态系统,是茶树由原产地云南向东南茶区传播的必经之地,是我国最早园栽茶树、最早生产贡茶的地方。紫阳百年老茶园的发现,再次证明了紫阳悠久的茶叶历史。

记者:你曾亲自到紫阳百年老茶园考察,通过横向比较,紫阳百年茶园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李绍荣:紫阳的百年老茶园首先是天然无污染,茶园周围全是森林,海拔高,云雾缭绕,茶园采光以森林余荫和漫反射光为主,是优质茶叶生长的最佳环境。茶园内土壤腐殖土平均厚度十厘米左右,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优质的自然肥料。可以预见,如果做成茶叶产品,其营养有机成分,将远远高于普通茶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然有机富硒茶,从保健效果和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讲极为珍贵。只要加工工艺好,出来的茶叶产品品质,在国内来讲绝对是一流的。所以,我认为紫阳百年老茶园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可期。

记者:你对紫阳百年茶园的保护有何具体建议?

李绍荣:要科学开发,保护先行。只有科学开发,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一难得的自然资源。在保护原生态的前提下,加强日常管护,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茶树种群组成情况、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树龄、栽培历史。从经济开发的角度来讲,建议走高端路线。生产环节要严格控制采摘周期和产量,合理的采摘,有利于茶树生长。

勐海茶产创始人:李拂百年普洱茶路


2010年9月7日晚9时,李拂一先生于台北过世,享年109周岁。

作为一个普洱茶历史的研究者,惊闻此讯,一种悲痛、失落、空洞的感觉充斥内心。毕竟,李拂一先生是我们和遥远的清朝、普洱茶的过去、金三角那个混沌时代的时空连接点。他是大清边疆最后的见证人,是普洱茶雄起的缔造者,云南合作事业的实践者,是金三角这个边境怪胎的助产士,是在今天的西双版纳,但那时西双版纳是普洱府辖地的一部分,并且,普洱又曾经是这些茶外运的主要通道,因此,普洱茶就以大地方命名了。在清代,普洱茶的销售主要有四个方向:一、通过四川的叙府(今天的宜宾)运往四川、湖北、京城等地;二、通过老挝、越南出口香港、南洋;三、通过大理、丽江运往中甸、大凉山、西康等藏、彝地区拉萨和成都方向。这三条路运输的都是紧压茶(早期成都方向也是散茶为主)。第四路为云南本省销售,主要是散茶。

那时,滇茶进藏道路艰辛,除去大雪封山的时间,每年只能跑一个来回。沿途还时常发生的土匪抢劫、寺院搜刮、部落之间的战争,军队的劫掠也使这条路成本奇高。杨守其他们发现的这条新路虽然要穿越两个国家,运输路程加长,运输方式也混杂着马帮、汽车、火车、轮船等形式,但终究是现代化运输为主,没有土匪,安全性非常高,同时,时间、金钱上也都大大地节省了。

民国时期,边地的公务员工资是很低的,但土地并不要钱。李拂一为补贴家用,申请了百余亩茶山,于1930年,在佛海开起了自己的茶庄——复兴茶庄。当时,佛海主要生产蘑菇头紧茶,这种茶虽说制作工艺比较麻烦,但用料粗老,价格低廉,西藏方面需求量极大。复兴茶庄也是生产紧茶,年产量二三百担。此外,佛海还生产另外两种茶,一种是砖茶,一种是圆茶(现名七子饼茶),主销缅甸、泰国。经常往来于其间的李拂一也想改革,他发现泰国、缅甸的咖啡馆都在卖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红茶,如果能用勐海茶制作成红茶,市场前景无限。1934年,他将自己试制的红茶寄到汉口,请专业评茶师审评,认为品质优良,气味醇厚,但不知何故,最终没有形成生产。

也是在1934年4月,李拂一以体弱多病为由,辞去南峤县(辖今勐海县勐遮、景真等地)教育局长,回佛海担任教育局长,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茶庄的生意。那时,佛海最大的茶庄是腾冲董家(总号洪盛祥)开设的洪记(经理姓叶)和鹤庆张相时(总号恒盛公麝香号)开设的思茅恒盛公号,这两家资金充足,运输量也比较大。洪盛祥由于在缅甸、印度经营石璜、翡翠、茶叶等物资,资金相当充裕,并与当时主政的英国殖民者关系密切,因此,他们可以在沿途印缅各地委派自己的代理人帮助包装、理货、联系陆运海运等。而那些中小茶庄做这些工作则需要花很高的成本,加上中小茶庄银根紧张,他们往往要向印度放债人借高利贷,茶运到印度的葛伦堡等待和藏商交易的时候,他们又急于出手,好还掉债务。而此时,洪记就开始降价倾销,压低市场价格。当这些小商人以较低的价格卖掉茶叶离开葛伦堡后,洪记又把茶价提起来。这样,吃亏的永远是中小茶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拂一联合佛海当地的中小茶庄,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李拂一任经理,由公司负责在沿途寻找代理,在加尔各答、葛伦堡租用仓库,统一运输,统一销售。一时各茶庄如周文卿的可以兴(李拂一最忠实的盟友)、马鼎臣的鼎兴号、王球时的时利和(后加入反对联运的阵营)以及一些边民的合作小茶庄纷纷加入。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吴裕泰:三朝老字号浓缩北京百年跌宕史》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