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在喝茶中真的让今天都市的孩子多一点懂得呢?四时是什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看看春生,“春”,原来我们写大篆的时候,上面是“草”字头,底下还有个“屯”字,象征种子破土,发芽,右下角是一个太阳,那画出来的是欢欣蓬勃的大地回春图啊。写到今天的“春”字,太阳还是在下面,很多人说“日”为什么在下面?因为中国人的大地回春,暖气、阳气的蒸腾,是从大地出来的。所以你会觉得地下复苏的时候,新枝、嫩叶都开始向天空招展致敬了。我们喝茶,最早从绿茶那一点雀舌,到长出来的旗枪,一枝一叶的那种新鲜脆嫩,都是大地暖阳的精华,所以你会觉得沐春风而思飞扬,春天这个生长的季节,万物在向天空致敬。而中国人说:“临秋云而思浩荡”,到秋天,枝头的果实啊、谷穗啊,一切被压弯的时候,它就开始了向大地的回归。

所以春生夏长,夏天蓬勃,秋天要秋收了,最后到冬藏。你看中国字写得多么好:厦者、大也。这个民族大,华夏,华美丰硕的一个民族。屋子大,我们叫厦门,所以你看,外面放上一个屋子的架子,大厦就起来了。夏天,是太阳大,人的火气也大的季节,所以怎么能不用绿茶去平衡呢?到了秋天,“禾”木旁加一个“火”,今天的农民不也火烧秸秆吗?所有的庄稼收完了,草木灰还田,到了这个季节了,万物收获。而到了冬天,“冬”的上面的这个大反文,是结绳记事记到了两头,一年终了。下面的两点,是象形的两个碎冰门,当然安溪是不会体会到那种刺骨严寒的。但是你如果到了东北,听东北话有个形容词说:哎呀这天啊,嘎嘎的冷。什么叫“嘎嘎的冷”,就是那种冰门嘎嘎破碎的声音。所以当一年季节结绳记事到了头,还有碎冰门,这个时候就叫冬天。

看看中国的四季啊,你怎么敢违背它。春生夏长,人澎湃的时候,你一定要喝不发酵的茶去降燥去火。到了秋天,为什么现在各地的人都这么认铁观音、认乌龙茶呢?是因为乌龙茶里面,铁观音喝完了翻过来看它的这种青叶镶红边之美,它在半发酵的过程中含着不发酵茶的清洌,也含着发酵茶的甘醇,它的那种韵味的悠远,恰恰就平衡了中国的春夏秋冬的燥热与严寒,它让人达到这样一种温和的平衡。

所以,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不极端,它中和了所有的美。而中国人往往在萧瑟严寒的天气,是喜欢喝点全发酵茶的,比如红茶。中国人喝红茶、喝熟普洱,都是愿意在一片萧瑟的寒气中,喝那一点暖暖的琥珀红,入心暖身,所以那种生命中的温暖,是靠着茶香氤氲激活的。我一直觉得人要相信,相信是一种理由,相信是一种信仰,我们今天的人就是越来越不信这些茶了,宁可去信大把的补药。其实中国人四季平衡,一定是有它的原理的。这样跟着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有茶香相伴的话,我想我们还一直活在自己的水土里。所以我真的很希望,一代一代中国的孩子,可以不再熟悉农耕的方式,但是起码还爱一盏中国茶。

现在有些时候,一说喝茶,都是英式红茶,喝的都得是下午茶,加牛奶,兑茶点,一个人得398(元)、598(元),很豪奢地聚这么一场。谁能知道最早的英式红茶,是怎么运出去的?谁还能知道那些最初的渊源和故事呢?谁还能够去追溯正山小种的前世今生呢?看看我们这一方乡土上,对茶有多么的忽略?其实说一句悲哀的话,现在中国的孩子,知道正山小种这个名字的,绝对不如知道立顿红茶的多。但这就是祖宗和孙子之间的关系,我们谁还能让大家循着茶香,触摸到祖先的骄傲。我们总说爱国啊,爱国不是一个空口号啊,今天不是所有的孩子背上都能刺着“精忠报国”冲上战场的。我觉得一个人爱茶里面,也能够去滋养他爱国的基因吧。一个人爱喝自己祖辈的茶,用中国人的方式去获得一种宁静和清雅,你能说这里面没有哲学吗?

cy260.COm小编推荐

中国人喝茶方式的进化:从煮茶 到点茶 再到泡茶


在南宋,喝茶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在市井间随便一间饭店就要喝茶那真有点难。

新《神雕侠侣》20集,杨过小龙女上饭店吃饭,有人招呼小二,“来壶茶”——您可别小瞧这一句,这说明杨过进的肯定是高级酒楼,等闲人去不了的,虽然杨过在本剧中老说自己出身贫贱,但还是间接暴露了他作为大金王子嫡子、白驼山庄后人、大侠郭靖世侄、全真七子徒孙的江湖“高富帅”身份。因为在南宋,喝茶,那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啊。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居老末,在百姓日用的事物里都排不到前面去,随便张三李四,闲着没事都能泡壶茶喝喝,混得至不济,大搪瓷缸里满满一杯酽茶,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这是现在,在古代,可要复杂得多。

古人起先是不喝茶的。茶,一般是药用。中国人喝茶的历史,顶多上溯到西汉时代,听着是够古老的,但想想那时候我们有文字都快两千年了,所以还得说真够晚的。而喝茶成为一种时尚,就到了魏晋时期,在唐朝才真正成了气候,并且作为中土灿烂文化的一部分,还传到了日本,现在日本的茶道成了人家的国粹,阿Q点儿想,那是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哀怨点儿说,传统沦丧可见一斑。就看您怎么想了。

不过,要照唐朝那样喝茶,恐怕现在的人还喝不惯。那时,喝茶不叫泡茶,叫煮茶——先把茶叶做成茶饼,然后把茶饼烤干、碾碎,越细越好,成了茶末都不算完,最好成了茶粉。再烧水,水开了也不着急倒茶粉,而是放盐,等水再开了才放茶粉呢。水三沸以后,这茶才算煮好,然后把茶水上的茶沫子倒进茶碗里喝。听我这么一说,估计很多人就嘀咕呢,这茶是什么玩意儿呢,咸不拉几有什么好喝。我告诉你,这还是上流社会人士的喝法呢,普通百姓喝茶,里面还放葱、姜、桂圆、枣、奶等等你所想到和想不到的东西,那又是什么味道,反正我是不敢想。

宋朝时候,喝茶又不叫煮茶了,叫点茶——还是茶粉,放进茶碗倒进开水调成膏糊状,然后再倒开水,一边倒,一边还要用一种叫茶筅的工具(就理解成更细致的搅拌器吧)搅拌击打,使之泛起泡沫,然后再喝。说起来似乎简单,其实比煮茶还麻烦呢。因为首先你调膏得调得好,稀了稠了都不合适,其次倒水要倒得好,快了慢了都不合适,要和茶筅搅拌配合,所谓“点茶三味手”,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的茶汤来。有词为证:“谁斫碧琅轩,影憾半庭风月。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茎华发。龙孙戏弄碧波涛,随手清风发。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这是刘过写的《好事近·咏茶筅》,大家名字都叫“过”,刘过能喝,杨过也能喝。

因为点茶是这样的麻烦,所以这玩意儿只有闲得没事儿的文人最喜欢干,他们会观察茶汤的颜色、泡沫的图案和汤花消散的时间等以定优劣,所谓“茗战”,亦有诗为证:“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这是范仲淹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几句,原来范仲淹先生也不是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他玩得蛮高级的。

综上所述,杨过进的饭店,喝茶普普通通,谁都没有惊讶,连杨过也没抬个头。我猜,他或许见自桃花岛,或许见自全真教。要知道黄药师、黄蓉都是博通古今,素来风雅,全真教的道爷们更是幽悠世外,惯于点茶一点不奇怪,但在市井间随便一间饭店就要喝茶那真有点难为小二了,必须去专门的茶舍、茶坊才行呢。或者,再等上几百年到了明清时候,那时中国人已经泡茶喝了,一把茶叶,一瓢开水,方便简单,随便哪儿都给顾客预备着,“小二,上壶茶”才会成为进了饭店的第一句话。

户外喝茶,也是一种风景


喝茶是一种宁静的自由的活动,如若说泡茶是每个人内心对自由的表达,那么这份自由又何尝不是在喝茶地点的选择中。户外摆茶席喝茶与其说是任性还不如说是一种喝茶的态度,是随意和追求饮茶品质的表现。

户外喝茶讲究的是自然的味道,茶席在户外的摆设中需要应景,同时也要讲究和谐,不要破坏了自然的景色,抢夺了自然的味道,更不可随地乱丢废弃物。

在户外喝茶的特点:

1.户外喝茶,感受着新鲜的空气。

2.与地面更加接近,在喝茶的同时感受着泥土的芬芳。

3.在户外喝茶,由于空间的开阔,更容易让人放松。

4.在不同的户外喝茶,可以欣赏不同的风景,增添了茶不同的味道。

总之户外喝茶比起室内喝茶从感官上来讲更加丰富。

户外喝茶,如果能够使用当地的茶叶,同时取来当地的山泉水来煮茶,会更有调子,茶是当地的茶,水是那边的水,所以茶喝的当然是那里的风景了。

户外茶席不应该过于复杂,以实用为标准,过多的器物,会显得杂乱,携带起来也很不方便。

喝茶是个人的行为活动,无论在哪儿喝茶,讲究的是健康与自然,只要自己喜欢怎么喝茶都可以。

于丹:品茶趣品人生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琴棋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表达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来讲,色香味俱全。表面看来,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实际上,茶有茶道。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同,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静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一定要喝昂贵的茶吗?

《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让壶里一直不干就行了。“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也不一定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常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一定要非常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人只要能做到这些,“纵难希遇羲皇,亦可匹俦嵇阮”,就算无缘生活在伏羲上皇时的理想时代,至少也可以像嵇康、阮籍那样,啸傲山林,怡情自乐。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忙忙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谈到茶的缘起,讲到“心思澄澈”,就不能不提及一个人,他就是“茶圣”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一部《茶经》,让他名垂青史,为世人传诵,为后世评说。

从历史背景来看,陆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起伏的乱世,经历了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几代更迭。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由盛至衰。从个人的经历看,陆羽身世蹊跷,他三岁被遗弃,“陆羽”之名和“鸿渐”之号,都是成年后自己起的。庆幸的是,遭父母遗弃的陆羽被龙盖寺老僧智积收养了。如此幼小的孩子,自然无法念经诵佛。那又能做些什么呢?“茶禅一味”,于是,师父教他烧水、煮茶、识字、念书,学会了很多知识,譬如烹茶辨水。

佛寺的生活清清静静,陆羽在禅茶的熏陶中成长。但随着见识的增加,对外面攘攘红尘难免心存向往。终于有一天,他不告而别,逃出寺外。据说,陆羽走后,师父深感痛心,从此不复饮茶,一来为了怀念陆羽;二来喝其他徒弟烹的茶,喝不出陆羽的那番天真滋味,喝不出陆羽参透的禅茶智慧,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徒弟。

离开禅寺的陆羽进了戏班子,做了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他遇到了一位贵人李齐物。

陆羽的家乡在现在的湖北天门,唐代时称作竟陵。当时谪守竟陵的是原河南太守李齐物。李齐物偶遇陆羽,非常欣赏他,让他离开戏班,还为他聘请老师,教他读书,陆羽由此结识了当时的很多名人。

又过了六年,陆羽认识了被贬官到竟陵的诗人崔国辅,两人一起辨水,共同烹茶,游处三年。这三年中,陆羽才开始真正名扬文坛,开始专注于茶道,开始了自己最热衷的事业。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陆羽南逃,到了无锡惠山,乱离红尘,不碍他徐徐开启了一段游惠山、品惠泉的悠闲生活。

读《茶经》时,我们会发现,陆羽特别注重水的类别。他将全国各地的水分为二十品,足见他静心体味之精深。当他喝到无锡惠山泉水时,对茶的领悟突然被激活了。

随后,他到了浙江湖州,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一位朋友诗僧皎然,两人成为至交。

皎然不仅诗上功夫了得,对茶道更是有精深的研究。他虽年长陆羽十几岁,但两人因茶而引为知音,“缁素结交”四十余年。陆羽写作《茶经》时,得到了皎然很大的帮助和指导。陆羽后来四处游历,到过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经历了多年颠沛流离之后,最后将自己葬在湖州,选下的墓地恰好与皎然塔遥遥相对。

陆羽爱茶、爱水,与他早年在龙盖寺的经历密不可分。他心里头永远无法放下的一个人就是他的师父智积。唐代宗时,陆羽写出《茶经》,名动天下,被迎进宫中,成为皇室奉养的名士。

一次,在宫中品茶聊天时,唐代宗问他:这一辈子还有什么心愿希望我帮助你完成?

陆羽说:平生最愧对之人就是我师父,如果能让我与师父再见上一面,此生无憾了。

于是,代宗就派人请智积和尚到宫里品茶。

智积委婉地回绝:自从陆羽走后,老僧已不复饮茶了。

前来延请的官员坚持说:这可是当今圣上请你,还是去一下吧!

智积万般无奈,只好随行来到宫中,与代宗一起品茶。席间,代宗吩咐最好的御茶师,用最好的茶、最好的水,精心地烹煮。但是,智积和尚只是礼节性地端起茶,沾一沾嘴唇,随即就放下来。他对代宗说:不复饮茶,就真的不想再饮了。自陆羽走后,喝什么茶都不入口了。

代宗悄悄地吩咐,第二泡茶由陆羽来烹煮。闲谈之间,茶端上来,智积和尚仍是礼貌性地沾一下嘴唇,手顿时僵住了,瞬间老泪纵横。他对代宗说,陆羽原来就在宫里啊!就这样,师徒俩劫后重逢,仍然在一盏茶中。

这只是一个传说,并非信史所载。但可以由此看出,一壶茶由什么人来泡,用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寄托,喝的人是可以知味的。陆羽之所以与众不同,被世人尊为“茶圣”,就在于他泡茶时的用心、专注,以及那份虔诚陆羽的生命也如涓涓山泉,浸润了茶中最透彻的滋味。

《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一共十章。第一章写“茶之源”,说的是茶的由来,对“南方嘉木”追本溯源。第二章写“茶之具”,即制茶的过程需要哪些工具,配备什么样的设备。

第三章写“茶之造”,即采茶、造茶的七道工序。第四章写“茶之器”,介绍当时的茶具,共列出全套茶具二十四组。第五章写“茶之煮”,介绍如何辨水,用何种水烹何种茶,将泡茶之水分为上中下三等。第六章写“茶之饮”,介绍如何饮茶、分茶,如何喝出茶的真滋味。第七章最有趣,写“茶之事”,讲古人与茶的缘分,讲茶的典故和寄托。第八章写“茶之出”,讲茶叶的不同产地和品质优劣。第九章讲“茶之略”,与“茶之具”中种种繁复茶具对应,说明茶之本质在草木之间,当人真正回归自然时,冗长繁复的程序都可以省略掉,因为已经心接万古自然了。第十章写“茶之图”,陆羽认为在饮茶的场所,都应悬挂弘扬茶道的画轴,因为饮茶是一种文化仪式,要有一定的氛围,有一个雅致的环境。

一部《茶经》对中国文化之影响无可估量,著名诗人梅尧臣作诗赞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唐代中期,禅宗兴起,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而在煮茶、喝茶的过程和形式中,思想慢慢得到感悟,恰好应和了禅宗的这一理念。于是,从那个时期开始,“茶禅一味”的说法渐渐风行于世。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大多生长于南方,其生长之地也颇有讲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上等之茶生长在岩石中,中等之茶生长在沙砾、沙土中,下等之茶则生长在泥土中。“野者上,园者次”,野生的最好,园林种植的次一等。“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山阴下生长的茶最好不要喝,因其总不见阳光,过分阴寒、凝滞,喝了对身体不好。

喝茶,喝的是日月沐浴之下,山泉滋养之中,一年四季流动的自然之气。喝茶,就是让我们跟随这种草木之性,真正将自己还原到自然之中。

陆羽在《茶经》里已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点关联是多么重要。所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说,人要注意自己的品德操行,为人节俭,德行高洁,这样的人喝茶,清茶润心,自然就会有默契。

大家都知道“神农氏尝百草”,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一些草是会让人中毒的。传说神农氏最早发现了茶叶,并用来解百草之毒。古代人很早就知道,茶是清冽的、性寒的,茶可用来去燥,用来败火。

周作人先生写过一篇《喝茶》的散文,“我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好一个“十年尘梦”,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

茶很清雅,不是浓郁的东西。真正的茶玩味的就是清和闲。记得我自己二十几岁时,完全喝不惯茶,更喜欢浓醇的咖啡。咖啡里有本味的苦,有糖的甜,有奶的香。喝完一杯咖啡,感受那种百味含混的浓沉醇厚,顿觉浑身热气腾腾,陶醉不已。

喝茶,对少年而言的确太淡了。浓情对咖啡,清心品淡茶。人只有渐行渐长,在岁月中经历了种种浮躁的事、烦恼的事、忙碌喧嚣的事,再回到一杯茶中,才会感受到清淡里有一种隽永悠长。

茶,今有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等,品类繁多。而旧时人们喝的多是绿茶。

泡绿茶,古人讲究“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淡淡的几片叶子泡在水里,慢慢地释放出茶香时,清浅的绿色好像沏进了一片阳光。在这样清浅的绿色里,你能听见山风,能感受到山泉,一泡绿茶的前世今生都在清泉中被唤醒了。这种写意之美,正是中国人对茶最迷恋之处。

喝如此清淡之饮显然需要安静。“独饮得茶神,两三人得茶趣,七八人乃施茶耳”,一个人跟一盏茶静静地交流,能得其神韵;两三个人喝,颇有意思,能喝出茶趣,能喝出好友间的情投意合;如果七八个人群聚一起喝,就跟施舍茶一样,不过是为了解渴而已。

可惜今天人们喝茶,往往呼朋唤友,人声喧杂,虽是热闹,却少了份清静,越来越远离茶神、茶趣了。

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是一个整体,无法切割开来。也许你只需一盏茶、一壶酒,就能感受到所有的一切。走出国门,我们会发现整个亚洲文化也深受其影响,比如日本茶道讲究四个字——和敬清寂,与中国的茶道同脉同宗。

“和”就是一种中和之美。喝茶时能感觉到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和谐。

“敬”源于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念,意指喝茶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彼此要有恭敬之心。我们以茶待客时,叫“敬茶”,常用的话是“请用茶”,没有人会把茶杯往客人面前一墩说“喝茶”!这就是恭敬之心。孔子说“仁爱”的第一点就叫“恭则不侮”,你对别人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敬茶,其实是敬人,也是敬自己的心。

“清”指茶叶的清雅。“茶秉天地至清之气”,好茶的茶汤一定是透亮的,你能看见草木氤氲化育,能看见茶的魂魄在水中释放。茶的生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四季的风雨,经历了霜雾雹露,所以我们喝到的茶,是大自然孕育的精华。我很喜欢《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叫做“光而不耀”。一个人的人格,要有内在的光泽,但不能太耀眼。如果你的光芒到了刺眼的地步,不可逼视,这样的生命就太喧嚣了。如今的人们,大多外在锋芒毕露,缺少了内心的澄澈,而茶吸收了天地至清之气,自能洗涤我们内心的凡尘污垢。古人说:“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这一辈子,你可以得到些什么呢?很多东西都是不可带走的,但是山中一杯茶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消受的。一碗清茶入肚,把草木清新之气吸纳进自己的生命之中,让体内的浊气在茶中逐渐消解、宣泄,那些滋养出来的清新光芒,自然会让我们变得“光而不耀”。

最后一个字是寂寞的“寂”。如今人们往往害怕寂寞,将寂寞等同于孤单和内心空虚。实际上,真正的“寂”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虚静空灵。一个人的心没有虚静,就不能懂得万物之变化,就不能看见世界的本真;一个人的心不空,就无法收纳万种境界。

中国人十分讲究这个“寂”字,认为寂寞之中往往蕴涵着大道。《老子》第二十五章讲什么是“道”时有这样的句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里面本身就包含了“寂兮寥兮”,唯其寂寞,并且“独立而不改”,坚守自己的操守品格,“周行而不殆”,即生生不息,处于周而复始的运动之中,这是万物的根本。这种“寂”不是死寂,而是生机勃勃中一点灵动的清寂。

很多人醉心于日本茶道,更有一些哲人和艺术家潜心研究它。

上世纪初,日本有一位精通美术和茶道的艺术家冈仓天心,常年旅居欧美。1906年,他用英语写下了著名的《茶之书》。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美’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他用如此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残缺美”的理解。这种“温柔试探”唯有在茶道之中才能完成,因为它必须是静谧从容的。

冈仓天心用颇为浪漫的言辞,来形容充满感情的茶。在他看来,茶“既没有葡萄酒的倨傲自大、咖啡的顾影自怜,也没有可可那种做作的天真”。在他的眼里,茶这种源自东方草木之间的饮料是最能让心思静的。

茶道融合了东方道德伦理、宗教思想的精髓。它讲求卫生,要求保持洁净;它不求排场,讲究在简朴中见到自然;它追求平等,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爱茶,都是真君子,都有自己的品格在其中。

为什么中国人爱把茶当礼品?


茶,是按斤买,论克喝,一斤可以喝几个月,大家觉得好茶真贵。烟呢,是按条买,论盒抽,十几块几十块钱一盒,发一圈没了。酒是按瓶买,论斤喝,百十来块钱一瓶,一顿饭干了。

我们泡这一壶茶,差不多7-8克,大伙7-8个人也都能喝到。喝一杯茶,心静了,健康了!好茶不贵,健康常驻!送烟送酒,不如送好茶,更是送健康!

一:茶为国饮,送茶即送文化

人送礼,讲究礼轻情意重,送茶其实不止是送茶叶,更是送文化,中国茶文化5000多年。上下五千年,茶饮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已根植于中国传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而中国传统节日,七夕鹊桥以茶为媒、中秋月圆以茶怀乡、重阳尊老以茶益寿、春节欢庆以茶待客等,茶饮不仅是亲朋团聚、传递祝福、表达感情的媒介,更演变为中国节日文化的特定符号。因此佳节送茶,送的更是文化与品位。

二:喝茶保健,送茶更送健康

我们送礼,更讲究意义,单纯为了节日送礼,我们显得过于肤浅,送礼,意义深重。茶是世界第一大保健饮品,古有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喝茶能止渴生津、消食去腻、排毒醒酒、利尿通便、祛痛风、防辐射、缓衰老等,古今医典、中外科研都肯定了其药用功效。特别是现代生活高压、人类亚健康状况日益明显,茶饮作为风靡全球的时尚养生品,“送茶更送健康”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三:茶饮文化深厚,更是传承文化

中国悠久历史文化,我们需要传承人。遗失了我们的茶文化,相当于失去了我们中国的国魂,所以送茶更是传承文化。现在大家保健意识提升,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是礼仪之邦、重礼仪,中国人人热情好客,往来送茶盛行已久,茶叶的保健功效这几年也被市民看好。

不要忘记喝茶,因为喝茶能够在你吃完月饼后帮你解除油腻,更有益于身体健康,作为一个爱喝茶的资深茶友,在这里,我不推荐大家送礼送烟和酒,因为这些不是我所提倡的生活态度,反之,大家可以戒烟戒酒改为喝茶,这样也许对你更好,这是我所推崇的健康生活。

邹广田:让普洱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邹广田,1961年12月29日生于广东,汉族,党员,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1983年8月进入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在销售、生产、人力资源、质安等多个岗位任职,先后担任副经理、厂长、人力资源部经理、副董事长、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务。2013年2月起,任总经理。

最近两个月,我一直处于“在路上”的状态。在闲暇时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普洱茶?我想普洱茶能被大众认可,不会仅仅只是因为有健康的功效,也不会只是作为一个可品可饮的产品存在。它作为一个在云南本土区域范围内受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而成的产物,必定在未被大众所知的时候就已经在本区域内获得了认可。而现今能被更多人接受,必然是本土区域一种生活方式的发散,普洱茶在慢慢变成一些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变成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一种习惯的形成及保持往往是很难的,中茶普洱也在致力于实现这一点。

中茶普洱一直坚持做标准化的产品。从原料的选定、初加工、拼配、质检到成品上市,每一步背后都要有系列化的标准进行验收。以质量检验为例,一款茶品至少需要经过原料质检、成品自检及送检三套标准程序,背后还有国家质检总局及中粮茶业内部的市场抽检。现在我们能做到每一片茶叶都有自己的检验报告,这只有标准化的制度才能实现。

中茶普洱是一个经受历史考验的企业。从1938年到现在,中茶留下了诸多历史名品,大红印、八八青、七三青、水蓝印等等,这些茶品的口碑在行业内人尽皆知。以水蓝印为例,2013年我们以历史配方及工艺为基础成功实现名品复刻,并定名为“臻品蓝印”。今年9月以来以“茶美生活,蓝色风暴”为主题的“臻品蓝印”系列品鉴会在郑州、澳门、荆州、梅州、深圳、马来西亚等地陆续开展,“臻品蓝印”所到之处,“蓝色风暴”旋即刮起,只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产品才能实现这一点。

中茶普洱一直希望成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消费者的认可是基于信任的基础,而今信任难得。信任基于品质、品牌、制度、社会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而成。让大众接受普洱茶,除却其本身的品质特征外,更重要的是蕴含了当地人文、历史等内涵,再通过体验式的宣传,方能让大家深入了解其魅力。

中粮茶业王震总经理说过:“中粮茶业卖的不只是茶叶,而是一种以茶为中心的经特别创意的有具体标准和操作流程的茶生活方式。我们向客户提供的产品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整个享用的过程。”茶饮是健康饮品,将会是未来世界最为重要与流行的饮品。中茶普洱希望让消费者在饮茶中感到身心愉悦,体会到饮茶的美好,感受到茶对生活的提升,进而养成一种健康的饮茶生活习惯。

近期线下品鉴会还再持续,“蓝色风暴”过后,我也希望能在所经之地留下一种被广泛认知、认可的生活方式。

有一种自然的宿命:建盏和茶


茶自古以来就是全国的饮料。从神农开始。它在泸州公爵名闻遐迩,盛产于唐宋,在明清时期广为流行。今天,茶仍然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的多样性逐渐从茶具演变而来,令人眼花缭乱,其中许多曾经在历史上兴盛一时,几乎涅盘于剑教历史上,其他千百年的茶纠缠,成为一部漫长的纪年通史。

黑瓷是陶瓷工业中的奇葩

如果有一件事深深地打动了你,那无疑是颜色突兀的黑瓷,没有白瓷的透明度和青瓷的典雅,黑瓷生来就有一种朴素的风格,即使成品比较粗糙,也无法阻挡人们对它的喜爱,黑瓷的流行只是宋代青瓷白瓷烧制技术达到顶峰,而黑瓷烧制技术处于基本形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特的黑瓷使其能够在市场上粉碎其他瓷器,确立了宋代茶菜的主流地位。

在聚会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如果说在宋代,对建庄的迷恋是最沉溺的时代,那也不比宋代的徽宗强多少,这时,茶道在北宋和南宋,从王公贵族到商贩、典当,都很流行。打茶就像今天的麻将,成为全国人民共同享有的国粹和娱乐,因此,许多伟大的文学英雄也为打茶写诗词,写书论,这与大观茶的理论相去甚远,在打茶中有两个可量化的标准:一个是我国的国粹,另一个是我国的国粹。我们要为汤的纯白色而自豪,另一种是对汤的灰黄色感到羞愧。其次,我们自豪地用汤花来点头,我们为散落的汤花感到羞愧。茶战的重点是酿造技术,没有痕迹,如果有白色泡沫覆盖的茶杯,那就更完美了。泡沫看起来更好,当然是黑色的箔,这是宋代黑色瓷器更流行的主要原因。

成于茶,败于茶

剑术起源于茶,所以剑术中的所有产品都与茶碗有着密切的联系,与茶是分不开的。与剑术相比,其他陶瓷产品将逐渐衍生出更多的装饰收藏品,但剑术更是茶碗。因此,一旦茶文化发生变化,剑术也将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愤怒,而且建传衰亡后很难进入寺院。

事实上,建州的衰落更受国家命运的影响,唐宋盛世,茶文化兴盛,受当时国庆节的制约,南宋末年,蒙古帝国进入中原时,茶文化是当时第一个进入明朝后,团契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当时,这个国家正处于一种浪费状态,等待繁荣。为了减轻负担,团圆逐渐被分散的茶叶所取代。沸水冲泡茶成为一种简单快捷的喝茶方式,而茶的饮用方式的改变使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茶的颜色不清楚,更不用说剑术的地位了。

时至今日,建剑的出现更多地是从古代工艺的发掘中出现的,而建剑的复兴是现代陶艺家为追求古代建剑灿烂文明而倡导的一种新旗帜,随着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建传带来的历史文化和茶源文化,也使建传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时期,今天我们看到的建传,更是现代技术的结合,也是一种具有不同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

于丹:在饮茶中留住乡土人情


人在草木之间,它给了我们一种态度,它给了我们一种中国人血液中的乡土。乡土,不见得是我们手里的耕作和脚下踩过的田野。乡土,有时候是我们魂牵梦萦自己去执守的一份信念而已。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面说过一句话,“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我们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园。”今天再看这句话,我们的感受就更深了,费先生写《乡土中国》这本伟大作品的时候,他哪知道中国的房价会有一天飙高到如此程度,他哪知道我们脚下的泥土正以疯狂速度被柏油盖满,他哪知道我们的孩子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泥土了,而更悲哀的是有很多大都市的孩子,是从空气雾霾中知道什么是灰尘的。

田野何在?乡关何在?如果中国人再不喝茶了,如果我们的孩子都只去喝饮料了,我们不觉得,血脉中的某种传承,有可能被斩断吗?

用中国的茶,为这个民族留住乡土。这在一些茶乡还是可以期待的,因为喝茶不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而是一种态度的传承。我们今天很少有人喝出卢仝七碗茶的滋味了。当年人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饮卢仝七碗茶。”不需要去求仙,不需要去炼丹,好好喝茶就是养生了。而今天,当各式各样的补品满天飞的时候,我们宁可信任大把的胶囊,却不再信任一盏茶汤。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我们还能够在饮茶中留住乡土吗?

有人说茶会流失钙质,农药残留啊等等,对它的贬低固然是一种对它声誉的损毁,但有时候,过分的抬举也不见得就是对茶的提升。比如说,现在中国人喝茶实在是有点矫情了,特别是现在不敢再轻易请人吃饭,豪奢的宴席过后,最流行的是请人喝茶。喝茶要去的都是外表朴素,内在门槛很高的茶馆。今天喝绿茶,是明前的龙井,什么时候采摘的,什么时候炒制的,不喝这样的茶不好意思说是绿茶;喝岩茶,这是那三棵树上的大红袍,如果不是拿枪守着的这个树,都不好意思说这是岩茶;喝普洱,你说这是哪个寨的,我是哪个号的,你是八十年的,我就敢说是一百年的,不拿出这样的茶来,似乎就没有面子。但这是中国人真正喝茶的道理吗?有的时候过分的抬举,是另外一种贬损,我真不希望喝茶变成茶馆里的事,我希望的茶,是百姓茶事,是家家户户所存留的生活的仪式感。

中国人说生活,大家都知道这个说法,叫做:琴棋书画诗酒花,这是被人们认为雅士,风雅、门槛高。下一句呢?说得多亲切,多温暖,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本来就跟柴米油盐在一起,茶本来是百姓开门七件事,茶就应该是一个人可以静品,呼朋唤友可以闲谈,从小到大伴随一生的一件事。年年岁岁,草木更新,人在草木之间接受春秋往来的涤荡,喝茶有那么矫情吗?所以我还想呼吁:让大家懂茶了、爱茶了是好事,但别再号召大家都上茶馆斗茶了。我们今天的争斗还少吗?中国人原来这么崇尚以和为贵的一个民族,我们的脾气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暴躁,没有像今天这样出言不逊,甚至大打出手,每一个人为了自我利益的扩张与别人纷争。这个竞争,甚至从上小学就开始了。家长开始跟孩子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跟你的同学都要竞争。争了一辈子的中国人,争争斗斗,最后在茶上还要斗啊。喝茶,真正的本义是什么?开门七件事,早晨起来就想着有一泡清茶,一团和气,一天好时光在茶香里展开,我想中国的茶,就回到了我们血脉中的滋养。

于丹:且将新火试新茶


我一直认为喝茶是种仪式,心不静是泡不好茶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茶禅一味,喝茶是用茶香洗涤内心的过程与仪式。而“茶”字本身就是“人在草木间”。人在草木间,浸染山林之气,可以看流云、观虹霓、饮泉水,在这样的过程中,人心是亲近自然的。

茶也是要和着季节与心情来喝的。绿茶,一定要喝明前的。春天,大地阳气蒸腾,万物生长。江南茶树上的芽尖刚刚绽开,清明前采下来的嫩叶,用早春那刚刚封冻了一冬的凌凌泉水泡开,你会觉得草木之间生长的力量在眼前氤氲化开,春的新鲜、灵动带着一点点青涩,像刚刚舒展开的梦想,一下子全都在了这盏春茶之中。因此春天喝绿茶能够让人苏醒,让人精神焕发,让自己在春天里,跟着大地的草木一起蓬勃生长。生长的过程延续到盛夏,绿茶也一直能喝到盛夏。

一立秋,就该喝乌龙了。最雍容方正的乌龙茶当然是铁观音,我觉得最典雅的乌龙要数台湾产的冻顶乌龙,这种高山茶犹如它的名字,带着一股清冽之气和远远的幽香。而中国台湾的文山包种也是很好的乌龙茶,绵软醇厚,充满文人气息。翠玉乌龙也是很雅致的茶,三两知己小聚时喝它最合适。在清秋喝乌龙,是因为它茶色清亮、疏朗、绵长,有秋高气爽的味道。茶的颜色会让人联想到秋天,空气中透出金属般的光泽,盛夏的浓郁已经过去,人的心情走向清朗,世界走向饱满与成熟,天地开阔。这正是乌龙茶的况味。

到了冬天,是喝熟普最好的时候。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由生到熟,由翠绿的微涩到深红的绵软。隆冬时节,外面皑皑白雪、万物凋零。此时,手捧一盏浓浓的熟普,看着它红酒一样的颜色,喝上一口,醇香绵厚,暖意顿生。

一天之内,时间不同、心情不同,喝的茶也可以不同。早晨喝龙井,喝北方硬一些的茶,比如信阳毛尖,喝云雾气息更重一些的四川竹叶青,一天心情会很清朗;午后如果还想喝绿茶的话,可以喝非常柔细的碧螺春。用85摄氏度的水泡开碧螺春,犹如午后的阳光,淡定而悠远。

品茶,除了随季节、时间变化外,还要随人生的境界一起变化。20多岁的人往往喜欢咖啡胜过喜欢茶,苦苦的咖啡加进去香香的牛奶,再放上甜甜的糖块,甜、苦和浓香混合在一起,就是20岁的青春,有一点混乱,但是充满勇敢、生机勃勃。人遇见茶是要讲究机缘的,如果你对世界的看法、事业上的打拼、情感世界等等一切,都还在万分纠结的时候,是不会喜欢上茶的,因为你还没有走出咖啡的那份“浓郁”。但人过30岁,却往往会喜欢上茶,那时,你已经开始慢慢体味到茶里不求当下的浓郁、而求隽永的回甘,是另一种人生的境界。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留出喝茶的光阴。正如苏东坡所言:“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禅是一种境界


禅是一种境界。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体现在一个“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个“和”字上。

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禅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在于一个雅字。

作为禅与茶相结合而形成的“禅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

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

禅茶:一种智慧的思维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魏晋玄学,还包括了儒学中的一些观点,使它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人修养方式,开拓出独特超越解脱的途径,这种禅不但易于接受还影响到许多东方国家。

据说圆悟克勤禅师曾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并给了茶一种崇高的使命,就是由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起了人的一种文明并指导人们思考着生和死、心和色、思维与存在等根本问题。由此,一碗茶水就不再是一种生理需要的饮料了。中国的茶饮源自巴蜀,唐代之后成为比国之饮,这和当时的宗教氛围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禅就是茶的翅膀。因为茶的本性是冷静的、思索的、理智的。

茶像一根根悄无声息的血管流进了千家万户,串连起一个个彼此相亲的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一千多年前。在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人们还可以用棒喝顿悟的思辨方式开示,到今天的科技信息时代,“生活禅”、“人间禅”的提出,无疑是禅学的发展。基内涵是引导人们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将个人融入大众,那么,与人们生活必不可分的茶就是最佳的媒体之一,那是我们需要用心去体悟的。

水是茶之母。水是白的,白色既可视为完满俱足,又可视为空无所有。如果在一碗茶中,它与茶叶平分秋色,就像青山之颠飞过的白鹭予人以高洁远俗感,蓝天中几朵白云给人以悠闲恬静感,深色衣裙上的零碎白花或一缕白边又令人想到是活泼又是静穆。那么在一碗茶中的白水可不可以看作天地宇宙之气在浸泡着我们一个个的人体呢?一碗茶中的你只是一片小小的茶叶,正因为有了你、我、他,我们才能在白色无色的水中浸泡出一碗韵味隽永的芳香。也因为如此,茶中贮满和平、安祥、圆融,为什么人类要在一个地球上彼此争斗呢?

水是无垠的,茶叶是单个的。关爱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生活中的禅了。

器是茶之父。泥土与火电结合成最质朴的陶或瓷。捧在手上就像托起了大地所有元素。而我们人类生命短暂,躯体渺小,我们必要和手中的茶碗产生一种依恋的亲和力。不要只看成一件容易打研究会或只能盛着茶水的容器。

唐代中国的赵州僧人说了“吃茶去”三字禅,成为一则至今难以破解的公案,我看了许多这方面的书,还要老实承认我看不懂。韩国釜山市已故的茶星崔圭用老师提出他的“吃茶去”,并在山中刻了很大的石碑“吃茶来去碑”,成为两国禅茶文化的交流纪念。但是去和来有什么区别吗?彼此的方位有了变化,去和来有什么影响喝茶的关系吗?对此,我也作了一偈:“赵州僧人吃茶去,韩国茶星吃茶来。茶碗圆团似明月,欲知西北即东南”。关于这个问题,原在赵县柏林寺、现在黄梅四祖寺的净慧禅师当我的面说:“吃茶去的去,不代表空间的转换,时间迁流,都是指当下的,可见当时吃茶风气很浓厚。至于说修行,它也不是空的,别人没法替代,是如人喝茶,甘苦自知。禅应该说是没有来去,也可以来去。但赵州僧人说的是吃茶去。”禅公案理解不能机械化强求一律,它关乎个人的悟性。

中国在上世纪因为民族和国内的问题几乎动乱了年。茶中的文化内涵,包括禅与传统的美学思想一方面是它自身的魅力,一方面是几乎一代人的期盼,只在最后的年才渐渐在中国大陆复苏。才有了与韩国、日本茶团体的交流,才有一批热心的人重新去系统整理和频繁交流。尤其在禅茶一味的体悟实践方面,韩国与日本茶人要比中国目前的状况研究得深刻。这不仅是历史原因,也是社会经济方面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中国是茶的母国,饮茶历史之久远,茶树品种之众多,各民族茶俗之丰富是世界其它产茶国无法比拟的。中国的茶人正在努力。

茶,是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

无茶的日子,真的觉得平淡、索然无味。

一个人在寂寞的冬夜,泡一杯清茶,独坐在窗前,看落叶飘零,听风敲窗棂,在氤氲的茶雾中,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浅浅的苦涩,想浓浓淡淡的心事……轻轻晃动手中的茶杯,看淡绿色的茶或针或片,忽上忽下,簇拥着,沉沉浮浮,变换着不同的位置,试图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平衡点。

轻吹杯口,带动一漾一漾的茶涡,看茶叶聚聚散散,无奈分离。

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了一切的疲惫冷漠。人仿佛也醉了,朦胧中,久久不愿醒来。

是夜,茶香满室,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亦如茶。

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

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后才能坦然。

无论是谁,如果经不起世情冷暖,浮浮沉沉,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浓香。

你看那茶刚冲入水的时候,在水里来回翻滚,不就像初涉世事的我们吗?

到处碰壁,遍体鳞伤。日子过得久了,历经了人情冷暖,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了杯底,用沉默来作为惟一微笑的表情,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足以接纳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

有一梦中场景让吃茶人如痴如醉,不胜神往:

帘外潺潺的雨夜,屋内融融的炉火,一位温婉贤淑的女子闲闲地立在身旁,一捧香茗,一卷诗书。虽无红袖添香的意味,却也有红颜续茶的意境,一介书生,如此不亦乐乎哉!

喝茶惯了也就行随心性了,开始也许还有些附庸风雅,但是慢慢由“喝”到“品”,逐渐喝得出茶的苦涩,“嗅”得出茶的清香,终至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

那么,满月凌空之时,泡一壶好茶慰藉自己吧。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于丹:喝茶,用中国人的方式获得一种宁静和清雅》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