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钟汉荣先生从1962年8月开始经营茶叶并研究普洱茶至今,在多年的茶叶经销生涯中,钟先生不惧千辛万苦,多次往返云南各处茶山和普洱茶原料基地考察与研究,对普洱茶的各大茶区、茶山、原料的情况了解甚透。为了把普洱茶更好的推广,他结合港人饮茶习惯,研究出适合香港地区与广东等地品饮与仓储的茶品。

钟汉荣先生于1964年创办永利茶庄注册的普洱茶商标是《双象牌》,由于长期来受到消费者与市场的欢迎和赞誉。

钟汉荣先生于2007年在国内注册了《金象献瑞》商标,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普洱茶品和分享香港的饮茶文化。钟汉荣先生是海内外普洱茶界里有着较大影响的一个名家,他多年来对普洱茶的研究与茶文化传播丰富了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编辑部:请问钟汉荣先生是那年开始做茶的?

钟汉荣:永利茶庄创立于1962年。

编辑部:那么多年了,您做过哪些种类的茶?

钟汉荣:我做过很多种类的茶,铁观音、普洱、花茶、散茶、还有广西的六堡茶、四川的沱茶、安徽的沱茶等等。到现在为止,普洱做的多一点,还有了自己的品牌—“金象”商标。

编辑部:为什么您要中意普洱茶多一些呢?

钟汉荣:。实际上做茶很需要经验的,怎么挑茶,怎么拼配,怎么放茶,都很关键,做茶一定要找出茶的“实味”和“虚味”,那些是真“实”,那些是真“虚”,这是很关键的。

扩展阅读

香港茶艺协会会长叶荣枝


香港茶艺协会会长叶荣枝

美髯公。首届国际普洱茶评鉴会在农大搞,专家扎堆,日本的马来西亚的韩国的台湾的香港的。接到消息我马上赶去远郊的农大,直扑茶苑专家楼。可是众专家中,唯独没有叶荣枝。传言,或者网见,他是美髯公。

第二天,评鉴会正式开始,专家们都穿着白大褂一样的工作服,茶样或用透明塑料袋装着,或放在木盘里,连同评审的杯子、勺子都是专业的。我一眼就认出了叶荣枝,他下巴上的美髯就是接头信号。我也是一身实验室的白衣,走过去,和他打个招呼。众多专家中,他最不像专家,看上去像一位仙风道骨的缥缈客。一口缓慢的香港普通话,很好懂。不过,对某款茶和其他专家持有不同看法,一时着急,飞出一串粤语来,众人大笑。评鉴会争议最大的是对几款深加工产品的科学创新奖的评定,对一款茶膏,叶始终坚持:“我觉得不怎么样……”

书法家。百度上没有,在一个冷门的网站上看到一幅墨宝,字如急雨,肆意挥洒。下面就是叶的小传:叶荣枝,广东新兴人。一九七七年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现从事茶文化工作。先后受学于丁衍庸、李润桓、龙子铎、黄君实诸师。初喜作篆隶,从张迁碑入手。后广习诸漠碑,参以竹术简、摩崖、残纸,聊抒己意云尔;近多习行草,求忘形之乐,不计工拙……茶人居然是个书法家。早知如此,我就会在见到真人那刻跑上去,让他松开Ipad2,铺开纸,写个啥。

周伯通。脱掉“白大褂”,叶从实验室出来,像换了一个人:绛紫的布衣,浅灰的麻裤,黑色的布鞋,肩上斜跨一个黄色的布包,简直是从金庸武侠小说里穿越而来的人。最打眼的还是他的美髯,为他增了几分仙气。而他后脑勺上花白的辫子结了个结,非常俏皮,也让人过目不忘。我一直想问没问他的是:叶老师,您每天都要认真梳理这条小辫子吗?他一跳一跳地,说:“大记者,你刚才不是说给我拍照吗?”他是守信的。我举起相机,他飞过栏杆,站到旁边的一丛芭蕉树前,准备好了孩子般的笑容。

泡茶。叶荣枝说,只要了解每种茶叶的特性,掌握适当的分量、水温及冲泡时间,每个人都可以泡好茶。比如看外观,茶色如面色,要明亮澄清而不暗哑。茶叶也要好身段。其外形统一匀称,条索紧结细密,拿起来重而干爽,闻下去带点清香,便是好茶。“身段”一说,直通苏老师“从来佳茗似佳人”之意。

的缘分。“当时完全不懂壶,也不知道壶质的优劣,就是觉得那个壶很特别,一般茶壶都有上釉,但那个壶却没有,很朴素,觉得它的造型很美。”

缘分的线很长。中文大学毕业后,叶荣枝在大学的文物馆当陶瓷研究员,刚巧馆方承接了维他奶公司的罗桂祥的委托,协助进行一个有关紫砂壶的研究工作。其时,罗桂祥是香港有名的收藏家,收藏了许多茶壶。正因为这项研究工作,叶荣枝翻阅了许多茶和茶具的书籍。

后来,叶荣枝和罗桂祥组建公司推广紫砂茶壶,1978年第一次茶具研究展览,就是他一手搞出来的活动。上世纪80年代初,紫砂壶被人爆炒,成为高价收藏品,而在1986年到1987年间,因为仿造壶的混入,整个香港紫砂壶市场变得十分混乱。于是,叶荣枝决定“重出江湖”,找回昔日的老雇员,重新制造生产紫砂壶,也为紫砂壶重新定位。叶荣枝说:“紫砂壶堪称陶瓷史上的奇葩,但看壶如看人,即使做得很美,看来也是丑,壶的美丑与气质优劣,靠的是制壶人的修养,爱壶者讲求的则是投机,投缘。”

乐茶轩。香港茶艺协会会长叶荣枝的名片上没有任何头衔,除了名字和电子邮箱,还有乐茶轩的信息。没错,乐茶轩是香港休闲文化的一张名片,而叶荣枝就是老板。乐茶轩据说茶馆极富空间感,以充满中国气息的酸枝及红木家具配合现代的简约风格,馆内部分桌椅与摆设如清朝的屏风、一代宗师民国画家邓芬的国画等更是店主多年收藏的古董。除了不同等级的茶,客人可预约享用福元昌、宋聘、同昌黄记等极品普洱茶。

名字。关于叶荣枝的名字有一个段子附送。在怡心园吃饭,邵宛芳对众专家说:“我们能在一起吃饭,都是因为‘一叶情’,啊,是叶子的叶,不是晚上的夜。”转过来对近座的叶荣枝,做嫉妒羡慕恨状:“你这个名字真好,三个字都和茶有关,不做茶太可惜了。”

极端之美:就普洱茶对话余秋雨和陈永堂


余秋雨的在《极端之美》一书认为,依照“独有性、顶级性、具体性、共知性、长续性”的标准考量,“能够全然通过的中国文化极品就很少了。在我眼前只剩下了三项:书法、昆曲、普洱茶。”因为写过一些“双陈普洱”的文章,所以记者首先拜读了《极端之美》之《品鉴普洱茶》。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近年来仅见的写普洱茶的大手笔。

“双陈普洱”品牌的创始人陈永堂,一位世居东莞的纯粹茶人。我跟着他爬过版纳的茶山,看过他和勐海制茶专家杜琼芝共同经营的普洱茶厂,几度走进他在东莞的十数万平方米的茶仓。几年中数次接受普洱文化的洗礼,渐渐明白了只要喝过“双陈普洱”就再也离不开的缘由。

一直在搜肠刮肚,想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对“双陈普洱”的感觉,一直未能如愿。在《品鉴普洱茶》中,看到了余先生对不同普洱茶口味的描述,一段极优美的文字。仔细读过,觉得不需要别的文字了,照录如下:

这一种,是秋天落叶被太阳晒了半个月之后躺在香茅丛边的干爽呼吸,而一阵轻风又从土墙边的果园吹来;那一种,是三分甘草、三分沉香、二分当归、二分冬枣用文火熬了半个时辰之后在一箭之遥处闻到的药香。闻到的人,正在磐跋声中轻轻诵经;这一种,是寒山小屋被炉火连续熏烤了好几个冬季后木窗木壁发出来的松香气息。木壁上挂着弓箭马鞍,充满着草野霸气;那一种,不是气息了,是一位慈目老者的纯净笑容和难懂语言,虽然不知道意思却让你身心安顿,滤净尘嚣,不再漂泊;这一种,是两位素颜淑女静静地打开了一座檀木厅堂,而廊外的灿烂银杏正开始由黄变褐;……

这正是三年来“双陈普洱”给我的越来越深刻的情感记忆,它在我胸中回转激荡、不吐不快,却又难以言表。我曾想用“醇厚、温暖”来概括,余先生对普洱茶的感觉显然比我丰富细腻得多,他归纳的“浓酽、暖润”四个字,实在是最恰当的。

余秋雨先生时常语出惊人,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坛上倒是不少见。同为语出惊人,其间的区别却不可不仔细分辨:有无知无畏者,有哗众取宠者,也有于寻常事物中透视出大气象、解析出大道理者。余先生推崇普洱茶为中国文化“三极品”之一,是又一次语出惊人,着实属于“透视出大气象,解析出大道理”的那一类。

我推崇陈永堂的“陈化时间,陈化质量”。多少年来,“越陈越香”是评价普洱茶品质的铁律,似乎天理昭然,从没有人提出过异议。事实却是,在各大中城市的茶市上,因贮藏不当而发霉变质的湿仓普洱茶随处可见,这说明“越陈”未必“越香”。在普洱茶国家标准和云南省标准中,对茶树种植和成品茶制作过程都有严格详尽的规范,唯独对贮藏仅作了寥寥数语的一般性要求。陈永堂认为,问题主要出在贮藏阶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他倾注了几乎全部心血探索普洱茶生态仓储、科学仓储的规律,创立了“陈化时间,陈化质量”的“双陈”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双陈”的茶仓绝不仅仅是存放茶叶的地方,那里是普洱茶实现生命最后升华的生态家园。云南的普洱茶专家张顺高、黄炳生、苏芳华、曾云荣、杜琼芝等人说,陈永堂是“普洱茶科学仓储的开拓者”,云南省茶叶协会正在考虑根据“双陈”的仓储实践修订普洱茶标准。

陈永堂是做茶的,他在版纳的大山中用脚步丈量普洱茶的悠远,在东莞茶香四溢的茶仓中参悟普洱茶的生命嬗变,使他对普洱文化的理解渐臻化境,终成大家。余秋雨先生是喝茶的,他用文人的智慧和敏锐把脉普洱茶的前世今生,以水过无痕的至纯至简,吟就了一篇自然与人文水乳交融的普洱之歌,于文化,余先生本是大家。他们俩走着不同的路,却进了同一座殿堂。

2015年是“双陈普洱”品牌创立20年。简略梳理它20年不平凡的历程,对于写这篇文章和读这篇文章的人,都将是对普洱文化的一次再思考。

缘由其实很简单:上个世纪90年代初,陈永堂喝到了一片存放年头很长却难以下咽的普洱茶。“为什么不是‘越陈越香’”?于是他开始了20年锲而不舍的探索实践。他建了三间房子,分别存放同一款茶,第一间不加调控完全自然存放,第二间用空调、除湿器等现代科技手段调控,第三间模仿古代粮仓进行生态调控。一年后,第一间房里的茶发生霉变不能饮用,第二间房里的茶味变淡失去了普洱茶的醇厚口感,第三间房里的茶喝起来香气浓郁层次更加丰富。结论是:普洱茶的确越陈越香,但是必须有适宜的陈化环境。依照实践结果,陈永堂建起了10多万平方米的生态茶仓,以“陈化时间,陈化质量”理念为支撑的“双陈”品牌问世。应该说,这是一个文化层面的起点。

陈永堂做的第二件事,是收购市场上尚有陈化价值的老茶,放在生态茶仓中作进一步的陈化试验。那几年中,他手里的钱都换成了茶,茶仓里的茶在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不断改善生命质量,吸引和感动了越来越多的普洱茶人。2006年是普洱茶市场“发高烧”的一年,有茶商找到陈永堂,愿出几倍的高价买他的茶,遭到断然拒绝。这期间他提出了普洱茶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形态理论,生态呵护和人文关爱支撑着“双陈”的仓储理论和实践不断趋于完善、精细。

第三件事,陈永堂把关注点投向了澜沧江大峡谷两岸的茶山,在勐海和易武茶区建立了四个选料基地,以优惠价格收购古树茶青。同时,他与勐海有名的制茶专家杜琼芝合作建起了制茶厂,依照经典配方和传统工艺,研制具有陈化价值的配方普洱茶。2005年至今,“双陈”推出了数十款配方茶,在登记注册的会员中派售,每一款茶都在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这些茶的绝大部分售出后仍然存放在“双陈”的茶仓中,因为消费者相信,茶在那里能得到更加周到的呵护。陈永堂戏称自己是会员的“仓库保管员”。

我们无法在这篇不长的文章里展示20年“双陈”的全部精彩,采撷其中的几个片段,是想告诉读者,从茶山、茶厂、茶仓里走出的“双陈普洱”,披着生态文明的质朴,也时时闪烁着文本文明的光芒。仅此已能说明,不论是书法还是普洱茶,真正的生态文化同时也一定是文本文化,似乎没有必要人为地在二者间划一条界线,也无法人为地让文化的重心从一种形态转向另一种形态。原题《走着不同的路,却进了同一座殿堂——就普洱茶对话余秋雨和陈永堂》(来源:当代中国画报,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中超利永竞买新模式:秦权壶800万成交


亿元购壶的余温还未散去,中超控股子公司利永紫砂陶携名家巨作再出新动作。中超利永紫砂近日在中超百年利永紫砂博物馆(北京)紫砂汇发起了业界首场紫砂竞买会,开创紫砂竞买新模式,根据中超电缆发布的公告称,当场实现成交2400多万元,成交额超过总额的78%。

参与竞买会的紫砂作品均为制壶名家作品,作者有历代名家(七大老艺人顾景舟、蒋蓉、朱可心等)、几乎当代所有大师(吕尧臣、汪寅仙、何道洪、徐汉棠、李昌鸿、季益顺、毛国强、程辉等)及中青年实力派陶艺家(唐彬杰、高旭峰、李寒勇、吴界明、邹跃君、马璟辉、周宇杰等)。这些精挑细选的大师高手级作品,代表了现当代紫砂陶艺的最高艺术水准,艺术价值已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并具备持续升值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中超利永特地从此前斥资亿元够得的28把顾老作品中选出一把景舟秦权壶,以及原收藏的顾老僧帽壶一起参与竞买,这也是本次竞买会的最大亮点。

与各大拍卖公司组织的拍卖会不同的是,本次首创的竞买活动,竞买者通过暗标竞价的方式参加竞买,相比拍卖,更能以较低价格、较少成交费用获得心仪作品。竞买会所有紫砂作品均通过权威“紫砂全息数字防伪技术”做备案,全息影像防伪与溯源认证系统等一系列技术保障系统为紫砂作品未来在艺术品市场的流通提供保障。VIP客户除享受此次竞买资格之外,同时还享有作品回购、分期支付、质押融资、金融理财、私人订制、代购代售、咨询服务等一系列完善优质的专业服务。

成交纪录显示,精品高端壶在竞买中仍被收藏投资爱好者一致看好,受市场热宠,尤其是顾景舟、汪寅仙、何道洪等高价壶及中青年实力派精品力作成交活跃,而且价格持续走高,如今年5月1.04亿元所购顾老28把中的秦权壶,在本次竞买中更是以800万元价格成交,是当时购壶均价的2倍多。(韦夏怡)

钟永:结缘白茶 种植大户倾其一生为茶而生


2月6日,刚过立春,中都镇黎明村5组的农户们就忙碌了起来,这一天他们要集中进行茶苗种植。“前后相隔40公分,左右间隔15公分。”村主任一边提醒农户注意栽种间距,一边介绍这已是该村种植的第三批白茶,全村共种植了318亩。等到正式投产后,能实现每亩1万元的收入。

一斤白茶售价3千,最贵高达8千。如此震撼的数据对于种茶大户钟永清,曾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而现在,他引进的安吉白茶,尚在试种阶段就实现了2千元每斤。钟永清认为,结缘白茶便是屏山茶产业走向成功的开端。

谈及缘何引进白茶,已为屏山县理事的钟永清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中都人,他这一生都注定离不开茶叶。从小就看到家中长辈种植茶叶,苦心经营却只能换得几毛钱。后来村民们纷纷挖掉茶树改种粮食,钟永清对此感到无比揪心,由此暗下决心努力学习茶技。

1992年茶叶专业毕业的钟永清回到了家乡,自告奋勇地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他先后做过技术人员、承包过茶厂。期间,他通过技术指导,让村民的鲜叶从1元每斤卖到了5元每斤,也曾因为投资失败变得倾家荡产。直到2000年,钟永清以第二家批发商的身份,进驻成都五块石茶叶批发市场后,才结实了安吉白茶,这一传说中的茶叶瑰宝。

实地调研茶叶之乡再树瑰宝品质

2011年,钟永清带着疑惑走进了浙江省安吉县,深入实地调查亩产值过万的白茶。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走访十余家农户,全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每亩至少收入1万元,甚至有的白茶能卖到每亩3万元,这与普通川茶每亩几百元的价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次结缘深深触动了钟永清,他先后7次去吉安调查学习,并邀请浙江等地专家前来调研考察,下定决心把白茶种植技术引入中都。当年,他便在中都镇7个村流转了600亩土地进行试种,不断邀请市县专家进行指导交流。

2012年,钟永清成立屏山县天仙玉叶茶业有限公司,并带动473户茶叶种植户,共同组建了屏山县永清白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核心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拓市场、抓基地、创品牌,使合作社发展获得了显著成效,在同年的西博会上初露锋芒,受到较高的好评和效益。

“中都白茶氨基酸含量高达9.3%,是一般绿茶含量的3倍,比原产地白茶还高出3个百分点。”钟永清自豪地说,利用红沙土优势,结合中都特色油菜,将枯萎的油菜做底肥,中都白茶不仅能提前一年投产,而且品质更高。

连片推进万亩基地创造边远乡镇过亿产值

在中都镇黎明村农户栽种茶苗当天,该镇新权村3组的村民开始采摘第一波早春茶—乌牛早。相较于2月底3月初采摘的早茶,乌牛早整整比宜宾其他早春茶提前了接近一个月。但钟永清表示,这100亩早春茶并非发展重点,而是为了提高农户种植白茶的抗风险能力,错开采摘高峰期而培育的,以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一边是县城最偏远的乡镇,一边是助农增收致富的佼佼产业。中都镇与白茶的关系,仿佛白茶与乌牛早一般,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2014年,随着中都镇成功试种白茶,当地党委、政府已把茶产业作为富民裕镇的重点产业来培育。加上新发展的1200亩,目前,中都白茶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亩。屏山县农业局长朱淑佳介绍,屏山县茶产业发展规划已经通过评审,按照规划,3年内中都镇将发展白茶1万亩,实现茶业综合产值1亿元以上,把中都镇打造成万亩白茶生产基地。

与茶结缘 残疾小伙当庄主


30岁时,一场车祸让林林的双腿严重受伤,而身残志坚的他在轮椅上走出了另一番天地。昨天上午,记者在崂山脚下见到正包装茶叶的林林,他说腿部残疾曾让他难以接受,但他只花了1年时间,便走出了那片阴影。10年后的林林,不仅成为专营茶叶、草莓和海参的农庄庄主,还成为崂山区残疾人的主心骨之一,帮残疾朋友们解决了一大批就业岗位。

小伙子重新“站起来”

2003年,林林在一起车祸中双腿受伤,留下了不轻的残疾,这让当时正准备创业种茶叶的他的人生突然停滞。“当时感觉天塌了,自己在床上躺了很久,一年的时间什么也干不了。”林林回忆起当时只有苦笑,但即便躺在床上林林也没有放弃做生意,为了重新起步,他快速与肇事方达成赔偿协议,很快便开始坐在轮椅上炒茶叶。

“腿残疾了,日子还得过,我不是那种容易颓废的人,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坐在轮椅上的林林很快重新“站立”,手上的生意也很快进入了正轨。林林曾长期从事茶叶生意,创业后他开始自己种茶叶,只销售自己出品的崂山绿茶。虽然每年的产量只有3000斤左右,但林林的“崂山春”茶早已经打响了名头,供不应求。“里面有朋友们的帮衬,也有远道而来的客户,因为我只卖自己种、自己炒的有机茶,所以质量上有保证,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林林时常回想起创业之初和双腿受伤后的辛苦,但正因如此,他有了更多的动力。

特色旅游突然火起来

林林的脑子是出了名的“活”,很多不搭边的资源在他的整合下,都成了赚钱好门路。“崂山特色乡村游”就是林林的新项目,今年初,他开始策划运营,把草莓采摘、采茶体验、挖蛤蜊、体验加工海参、做大馒头、爬二龙山等组合起来,形成一条有特色的旅游体验路线。“我提前做了两亩的草莓温室大棚,真没想到会这么火,一天要接待300多人,采摘草莓都要排长队。”新的尝试让林林意识到农家乐已经不仅仅是在餐饮上,怀旧式的乡村游才是王道。

为了挖掘乡土文化,林林成立了青岛小时候生态园有限公司,“春天和夏天开展亲子游、家庭游,体现这一代中年人小时候的感觉,品尝绿色有机菜,健康和怀旧是很重要的卖点。”林林说,对未来的谋划中,他有信心把手中的30亩地都利用起来,这不仅不会影响炒茶的主营业务,还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增加新的旅游收入。“我还有个设想,就是做网络平台销售。我有很多农产品,都可以在网络上销售,通过线下物流配送,这也是适应年轻人的网购爱好。”

帮残疾人艺术家推广作品

林林还热爱书画,自己写一手好毛笔字,“周围的残疾人朋友多才多艺,各种书画、雕塑艺术作品都很精美,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好的渠道推广出去,一旦集中起来就是巨大的力量。”有了这个想法,林林在自己的门店里开辟出一大片空间,成立了崂山区残疾人文化艺术创作展销中心,从去年开始,林林尝试在门店和网络推广残疾人朋友的艺术作品,没想到竟然有十几万元的收益。通过这些作品的销售,解决了一批残疾人艺术家的经济难题,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好环境和动力,“这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有了这个基础,大家就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为了回馈创业中自己得到的帮助,林林还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许多残疾人深居简出,性格很孤僻,所以更需要一个公共的娱乐场所,所以我打算成立一个活动中心,给大家提供一个打球、打牌、创作的地方。”林林表示,年底前各种设施就能到位,将定期组织活动,还打算成立乐队和文艺表演队,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

为残疾人创造工作岗位

虽然身有残疾,但林林总是精神饱满,即便再忙,脸上也挂着笑容,闲下来的时候也搞创作,写几笔书法自娱自乐。但林林也有心事,与残疾人接触多了,他发现很多残疾人朋友没有工作,缺乏身体锻炼,没有机会和外界做深入的交流,造成他们距离主流社会越来越远,这让林林感觉自己应该再多做点什么。

“成立辅助性就业中心是个好办法,专门为残疾人创造工作岗位,不仅仅是解决经济问题,最重要的是让残疾人逐渐融入社会。”林林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招了32个残疾人职工,多数是智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他们的岗位主要分布在做馒头、草莓蔬菜种植、工艺品制作等。在林林看来,他们的工作速度和质量并不那么重要,作为补充力量,残疾人员工能做点事情,锻炼身体和大脑就挺好。现在员工们每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有各种保险。

谢忠荣:茶中人生


茶鬼是我们老友,因懂茶而得名,我们敬他;又因懂茶,从茶买卖中赚足了经济基础,我们服他。一日,茶鬼教我们分茶之五味,把人的一生品得是有滋有味。

第一味茶之香韵。是否浓郁沉稳就代表茶之本质,好比我们初来到这个世界,天性是否聪慧一样。上学的时候,最容易分出来,好成绩的同学几乎是领跑了整个求学的过程,而一些成绩差的只能拖班级的后腿,不是不想学,是学不来、学不好,从没那种悟性演变成没那心思,有个别的还早早缀学了事。这就类似于古树茶和台地茶的本质之分,当然,虽然老树茶的茶气更足,味厚回甘好,但台地茶在水浸出的氨基酸、多糖和硫、磷、钾、钙等元素的含量上明显地比老树茶的高,也算是各有千秋,关键是在对的时候和地方。

第二味茶之甜度。就像我们的选择,有人选择清白前行,有人选择不择手段,有人选择随遇而安。这都是正常的,方向选对了,可能成功一蹴而就,选错了可能就一塌糊涂。但走过的路是否让人品出清甜,这就是人生努力的结果了。当然,成不成功也许并不重要,关键要做一个不让大多数讨厌的人。高雅清甜肯定是好茶,入口苦臭就不能再喝了,至少得让人品出淡淡的甜味吧。

第三味茶之汤色。忙了一通,终于到了出茶汤的时刻,我们跌跌撞撞,总算到了收获的季节。这阶段,无论你收获的是金钱还是名声,一定在别人看来是有值得向往和学习的地方。有的人不择手段抢别人的果实,被人嗤之以鼻;有的人脚踏实地起家且善行街坊,一定让人高竖大拇指。就如茶汤是否金黄通透、是否有黏稠感和厚实度,只要在口中转一圈,就足以分清好茶和坏茶。

第四味茶之回甘生津。人生成熟期,所作所为,总应该有一些担当,不能任着性子来。人的劣根性在于总是希望能不劳而获,总是希望享受过上等生活,总是希望低付出高收入,但是偷来的抢来的,睬着别人的肩膀捞取的,回想起来也不会感到光彩,会浑身不自在,坐不安睡不稳,结果是惶惶不可终日。真累!回甘和生津是茶的基本滋味,活到这阶段,你是否也有一招半式拿得出手,值得炫耀呢?

第五味茶之喉韵。茶已穿肠抵胃,好茶是会在喉部形成清凉舒适感,使呼吸尤为顺畅舒爽,还会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韵久留的感受。人生漫长旅程,苦吃过了,累也受过了,痛也痛过了,那么你是否有让一家人因为你的努力过上了平安和谐的日子,是否有些事情让周边的人为你点赞,是否为社会奉献过?如果你从中品出了喉韵,茶鬼说:应该算是不枉此生了。

蔡荣章“茶人”


文/蔡荣章

茶界有很多专业性的工作职称,例如:能掌控制茶技术的“制茶师”。茶叶初制厂需要这样的专家;能以感官评鉴茶叶制成品品质与特性的“评茶师”。茶叶精制厂及茶业公司的品管室需要这样的专家;能有效控制茶汤浓度与茶性的“泡茶师”。茶艺业与品茗时需要这样的专家。以上这些职称都是比较强调技能性的。如果偏向于艺术性、思想性、道德性,大家就不便轻易地用“师”了,比如称呼在茶道领域上有一定心得的人,就少有人用“茶道师”:称呼出大力支持茶文化的人也叫作茶文化护主。至于已经被使用的“茶艺师”,还是偏向技能性的用法。那么,在茶道领域上有一定心得的人要怎么称呼呢?不用茶道师,那用“茶道大师”如何?您会说那是特指高成就的人。但是我们仍然不喜欢“大”字与“师”字,因为不够谦卑,不符茶道领域的风格。在中、日茶界已使用很长一段时间的“茶人”是颇为适当的用语,茶人在字面的意思没有将我们需要的内容表达得很清楚,但够“谦”、够“虚”、够“大”。我们称呼在茶道领域上有一定心得的人为“茶人”,称者不会觉得肉麻,受者也没太硬块的压力,遇到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我们可以再加个“大字”,而尊称为“大茶人”。至于有人用过的“茶师”,除了“师”意太重,还容易被理解为制茶师。

偏向于艺术性、思想性、道德性的职称往往是别人对他(她)的尊称。不会有人自称为茶人,就如同不会有人自称为诗人、音乐家、学者一般。有人将茶人普及化使用,只要是与茶有关的人都称为茶人,但是与茶有关的领域都已有了各自的称呼,如种茶的称茶农、制茶的称制茶业(者)、卖茶的称茶商、喝茶的称喝茶人或爱茶人,茶人就留给茶道使用。

如果不属于茶人,要怎么称呼在茶道或茶文化领域工作的其他人呢?如他勤于研究、沉浸于茶道的生活方式,喝茶喝得很有心得,这些人就自称或被称为“茶文化工作者”如何?

茶人是不怎么起眼,也不是很气魄的称谓,有人觉得用“茶道大师”来得“惊心动魄”些,也因此茶道大师如今在一些地区已泛滥成讥讽的意思。当人们称呼我们是茶人时,我们不应该觉得怎么只是“茶界的人”?而应该兴起“茶道界举我等为代表”的念头,因为茶人确是这个意思。

茶人是茶道界、茶文化界的正面性代表人物。“茶人”与“茶学”、“品茗空间(茶席——”同为茶文化发展的三根柱子:茶人让人们看到茶道在与自己同样的躯体上产生的效用;茶学让人们知道茶道完备且丰富的知识结构;茶道建筑(品茗空间)让人们容易在心里有个茶道的图像。茶人是尊贵、富责任性的称谓,且又那么有茶味。

茶人可以只是个人自娱,悠游于茶道之中;也可以致力于教育与传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茶道生活里来:也可以努力开拓茶道的“思想”与“作为”,使茶道的领域更为宽广。这三方面的茶文化工作者或许很多,但必须有具体成绩与影响力者方足以承受茶人的称呼。如果他的成就在茶文化发展历程中起到大幅改革的作用,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那应该是一代宗师的大茶人了。

王龙华:香港茶人


王龙华:香港茶人

文/楠叶

亦雅亦俗,在大雅中隐含普世之民俗,在俗事中又深蕴中国文化“以茶会友”之雅趣,以求雅俗共赏之境。亦商亦道,因做茶商终日与茶为伴而渐知茶味、晓茶性、悟茶道,悟道后又以诚实、勤劳、真诚为根本经营茶事。在经商中悟出大道,以儒家中庸之道广结茶缘,终于成为茶界商与道结合的典范。这就是香港茶商王龙华先生给人们的印象和人们对王龙华先生的评价。

王龙华先生出生于福建安溪,乃茶叶世家。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进士名叫王仕让,曾任地方官员,是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人士,此人才华极高,悟性极强,朝野皆知。一日与友在南轩游玩时,见山上岩石间有棵茶树格外灵气,与众不同,知道绝非凡品,便移至南轩茶圃精心培育并反复研究制作,所得茶叶在泡饮时香馥味淳、沁人心脾,于是在奉召赴京述职时将此茶馈赠给礼部侍郎方望溪,方望溪品饮此茶后见其香味异常,便上贡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饮后十分喜爱,立即召见王仕让,并大加赞赏,王仕让恳求乾隆皇帝为此茶赐名,乾隆应允,见其茶叶乌润结实似铁、叶形犹如观音,乃取名为“铁观音”。从此铁观音青史留名,流芳至今。而王仕让此人则是王龙华先生的族人,也可能是王龙华先生的祖上,按族谱记载王仕让乃王氏第三代,王龙华先生乃王氏第一十八代,其间历尽270年左右。所以王龙华先生是名符其实的传承有序、名门之后、继承祖业。

王龙华先生自小就沐浴在茶园的阳光中,生活在茶叶的世界里,茶园的泥土让他至今都带有一点“土气”,但茶叶的芬芳和厚重也蕴育了他的醇厚与真实,那曾经呼吸的清新空气和哺育他成长的纯净溪水使他至今都显得那么纯朴。可见茶人的造化自有其特殊的土壤和环境,通过茶蕴育的人是另一种境界——自然而又真实。

王龙华先生的人生道路十分坎坷,因为出生和成长在一个动乱的年代,他没有受过好的教育,6岁左右就在茶园里采茶,10岁左右便踏上社会,与悲惨年代很多中国人的命运一样,王龙华先生也曾经下南洋创业,历尽了人生的艰辛。1973年他以安溪铁观音茶人的身份申请移居香港,1978年终获批准,他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折。

王龙华先生的成就起始于1988年,得益于他对普洱茶这个品种所具有的市场潜力的判断和对投资普洱茶机会的把握。那个时期人们对普洱茶还没有现在的兴趣与热情,但王龙华先生却看到了普洱茶的前景和未来。王龙华先生是最早专门经营普洱茶的商人之一。开始时因为普洱茶市场很小,推广和经营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和艰辛,但王龙华先生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推广和宣传普洱茶的足迹,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广阔的市场网络体系,购买和储存了大量的普洱茶品种,为迎接普洱茶的繁荣与昌盛的到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客观地讲,王龙华先生是为普洱茶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人。茶终降大恩于斯人也!所以王龙华先生不仅享受了香港普洱茶市场的成长,也收获了台湾普洱茶市场的繁荣和大陆普洱茶市场的昌盛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王龙华先生所经营的普洱茶品种十分齐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号级茶、60年代以前的印级茶、70年代以后的七子饼茶、乔木类茶、特别是2000年以后生产的古树茶等等,王龙华先生几乎应有尽有。其创意并组合的“七子饼一条龙”极具收藏价值。“七子饼一条龙”不仅说明了王龙华先生对普洱茶的文化认识,也说明了王龙华先生普洱茶藏品的丰富。王龙华先生在香港、深圳等地都开设有茶庄,茶庄名称叫“怡馨龙”。人名、庄名都有一个“龙”字,真可谓双龙戏茶,终成茶叶一条龙。

王龙华先生是普洱茶世界里一位辛勤的探索者。他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品饮心得,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普洱茶特别的认识、理解和甄别能力,为普洱茶爱好者总结和寻找出一款又一款的好茶。例如他在对20世纪90年代的各种普洱茶进行反复比较和对比的基础上,将1996年生产的外包装为紫色大益的普洱饼茶挖掘出来,并冠名为“紫大益”。此茶浑厚饱满、气足韵长、未来可期,是90年代茶中之翘楚,极为难得,现在已成为茶人们追捧的普洱名茶,深受普洱茶爱好者的喜欢。这是王龙华先生对普洱茶的贡献。还有现在大受人们欢迎的“八八”青饼普洱茶的发现听说也有王龙华先生的功劳。“八八”二字与中国文化中的美好寓意相吻合,人们在品茶时当然希望找到一种吉祥的感觉,于是很多茶人在收藏和品饮“八八”青饼时,除了享受这款茶的香、味、韵,还会产生很多遐想。希望人们在拥有和品饮“八八”青饼时也不要忘记了王龙华先生。

现在,王龙华先生的又一倡导可能会形成普洱茶消费与收藏的新方向。他与普洱茶大玩家何作如先生等人在分析、研究“号级”普洱老茶、印级普洱茶的原料特征、拼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应该收藏古树茶的建议。这种思想深得普洱茶界的认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王龙华先生很淳朴、很厚道,在普洱茶利润丰厚,赝品充斥市场的今天,王龙华先生远离诱惑,坚守道德底线,做到了品质、时间等内在价值与价格表现相符,其实事求是的态度、诚实的品德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凤凰卫视台、深圳电视台专门对他进行了报道和采访,这是茶商、茶人难得的殊荣。当王龙华先生出现在荧屏上时,一身茶气,居然不见了那点“土气”,而表现出一种睿智、大方、沉稳和内敛的普洱茶专家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茶人的自信。另外,王龙华先生的成就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他现在已被世界普洱和文化的忠实参与者!

王龙华先生将继续在普洱茶的世界里探索,寻找茶的真谛、商的真谛、人生的真谛,他在普洱茶的世界里一定会找到人生的快乐和归属。

大隐隐于市。

对话茶学博士:李远华


2010年初,作为福建省第一位茶学博士,李远华从重点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被聘请到武夷学院。两年多来,他先后主持了国家级、省级的各类重大科研项目6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1篇。作为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他还具体实施了财政部支持项目“武夷学院茶叶工程中心”建设,使武夷学院茶学专业三年间跃入“国家级特色专业”行列。

李远华与国际茶业协会主席米切尔合影

问:李博士,您好!您目前在主持哪些项目呢?

李:目前,我主要主持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VA菌根促进茶树生长的转录谱分析和相关候选基因克隆”、2011年南平市科技对接重点项目“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产业化示范”、2011年省政府教学改革项目“产学研用联合培养茶学应用型人才”等。

问:您能详细谈谈这些项目吗?

李: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VA菌根促进茶树生长的转录谱分析和相关候选基因克隆”,是福建省茶叶界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也是闽北建国以来首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研究项目。VA菌根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一种真菌肥料技术,通过VA菌根技术能极大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营养的吸收、抗逆性及抗病性。这个项目成果将对未来武夷岩茶品种的根际微生物应用、实现菌根化栽培具有深远意义;2011年南平市科技对接重点项目“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产业化示范”,主要是进行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开展武夷岩茶、红茶等产品开发及茶企业的产业化示范。简单地说,就是鉴定不同的茶种适合制作什么样的茶,这将大幅度提升武夷茶的品质与效益。而2011年省政府教学改革项目“产学研用联合培养茶学应用型人才”则是改变传统灌输型教学方式,以“探究式”教学方式为主,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茶学大学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问:您在茶学研究领域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您如何通过这些成果来服务武夷山的茶企、茶农?

李: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武夷山的茶企也不断增多,大小企业星罗棋布。两年来,我基本走遍了武夷山的主要茶企和茶山,在走访中,对茶山的土壤、日照、茶种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和建议告知茶农。我对一些茶企如华辉茶业、芳茂茶业、兴舒岩茶公司、青龙食品等提供了从技术到营销全方面的指导,比如茶园建设规划、品种选用、加工厂房设计、加工技术的提升、茶叶品质的提高、茶叶新产品的开发、茶叶销售队伍的建立、企业茶文化的内涵要求以及与国内茶界的交流,等等。

问:听说您利用武夷茶研发了一种茶腌制食品,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李:这种新食品叫做乌龙茶腌菜。主要是通过对茶叶进行晒青、摇青、杀青、揉捻、腌制等工艺,制作出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的腌制食品。目前,这种制作方法已获批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乌龙茶的腌茶制作方法”。该产品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武夷岩茶夏秋茶鲜叶的综合利用问题,开发有市场前景的腌制茶产品,实现闽北乌龙茶深加工技术的提升,为茶产业服务。这种乌龙茶腌菜经标准测定,含有茶多酚、茶氨酸、可溶性糖、咖啡碱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预计明、后年间能够面市。

问:作为茶学领域的专家,从茶学研究的角度讲,您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设想和规划?

李:我希望我校茶学学科经过几年的发展,能够成为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同时,把年轻的茶学教师培养成专业骨干力量,把武夷学院茶学与生物系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茶学人才。

龙井茶在香港


好多年前我在香港工作,因为带着“官方机构”的头衔,似乎是“有脸面”的人,很多认识不认识的人来香港,无论是公干还是私干,都会登门拜访。因为是杭州人,客人带来的礼物大多是茶叶。此外,我还常常收到从各地寄来的茶叶。每年过了清明,远方的茶叶就陆续寄送过来。此中档次最高的是梅家坞的龙井,那时,朋友寄来的龙井明前茶每市斤的价格大概要上千元。除了西湖龙井外,还有黄山的毛峰、吴县的碧螺春、安溪的铁观音、云南的普洱茶、北方的茉莉花茶、台湾的冻顶乌龙茶,名目繁多,美不胜收,各种各样的茶叶放满了几个抽屉,其中以龙井茶为最多。每天到了办公室,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泡茶,然后坐下来,静静地闻龙井那股特别的清香味道,闻着它的气息就想起了家乡杭州,就想起了家人和朋友。

然而以我喝茶的能力,这些茶叶喝几年都喝不完。我在香港和中外商人打交道,经常收到一些礼物,如领带、香烟和洋酒,于是我便将龙井茶作为礼物馈赠,而他们对龙井茶的认知也明显不同。台湾和东南亚华商都非常喜欢龙井茶,谈生意时我以龙井茶招待,他们会兴高采烈,喝了一杯还要一杯。临别告辞时,接过我送给他们的龙井茶,常常是一脸的受宠若惊,然后会坚持要请我到豪华的饭店去吃饭,以表示礼尚往来的礼貌。到了次年春节的时候,我会收到那些商人寄来的新年贺卡,里面的言词绝不会漏掉对龙井茶的赞美。

而许多洋人虽也喝茶,却是只知红茶,对中国的茶叶很陌生,甚至根本不知道在中国大名鼎鼎的龙井茶。有个以色列商人问我:“龙井茶是不是来自有龙生长的水井里面?”有的洋商喝上一口龙井茶就皱眉头,我好奇地问为何皱眉?他居然回答:“坦率地说,此茶像马尿一样难喝,绝对不如印度和英国的红茶。”

广东人和香港人也不喜欢绿茶,包括龙井茶在内,他们喜欢的是福建和云南的茶叶。在饭店餐厅里最普遍的茶是普洱、国宝和铁观音,是那种味道有点像红茶,但比外国红茶力道更强的茶水。刚到香港时,我还会主动送龙井茶给当地的港商,后来我就不得不停止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友好行为。

大概是入乡随俗吧,时间长了我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我很抗拒广东茶的味道,后来渐渐地也喜欢起来,觉得那是另外一片饮茶的天地。但不管怎样,龙井茶始终是我的最爱。在夜深人静时,我常常坐在阳台上,一边独自仰望异乡的天空,一边品着家乡的龙井茶,那是我一天忙碌后最快乐最安逸的时刻。

尽管我经常把龙井茶作为礼物送人,但由于每年收到的太多,送也送不完,到了第二年开春时,新的龙井茶又从浙江蜂拥而来,老的茶叶只好扔到住宅楼梯间的垃圾桶里。每每这样做的时候,我心里总有一种负罪感,感到自己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好心,也辜负了茶香里弥漫的一片乡情。

茶庄里的老寿星


春雨绵绵的一个下午,福州市鼓西路旧米仓一户普通人家。老寿星吴益馨老人正坐在客厅里,手拿放大镜看报纸,身边的茶桌上摆着一个紫砂壶和一个白色镶花的瓷杯。虽然外面阴雨滴滴答答,这里却分外的和谐宁静。

老人今年已经101岁高龄了,她是福州百年老茶庄“五顶峰”老板邱哼莆长子的大媳妇。老人思路清晰,每天看报,偶尔也看电视,还会接、打电话,有的时候儿子出去应酬,母亲都会给他打电话说:不能喝酒,你高血压啊。

仔细端详老人的茶杯,大约只有125毫升,然而就是它,已经为老人盛茶水几十年了。老人回忆起当年五顶峰茶庄还兴旺的时候,家里每天都是用锡茶壶泡茶,一家人都是这样喝。虽然茶庄的“明前绿”很好、很出名,但那是用来卖的,家中都是喝香片,就是比“明前绿”差些的,相当于现在三四级的绿茶。过去医药没现在这么方便,自家小孩肚子痛、感冒发热等,也是泡一包香片给他们喝下,然后去睡觉,效果还很好。

至上世纪50年代初,茶庄中落,老人家里自此改喝茉莉花茶,自己买茶坯回来加工制作。上世纪70年代初,老人的儿子在供销系统工作,经常在闽南、广东跑业务,见那里都是喝功夫茶,所以也改喝铁观音,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老人对茶叶品质并不苛求,价格也就是在百元以内,但喝茶习惯却颇为讲究:早晨起床,洗漱后一杯茶,中午饭后一杯茶,午休起床后一杯茶。由于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晚上现在一般不喝茶了。平时口渴了就喝茶,肚子不舒服了,也得泡一杯浓茶喝。

老人桌上的紫砂壶,是儿子上世纪70年代从浙江带回来的。抓一撮茶叶放进壶里,倒开水洗一遍,把水倒掉,然后再加水,一会儿茶水直接从壶里倒到杯中就可以喝了。老人说,茶叶可以治疗感冒等疾病,肚子不舒服,泡个浓点的茶喝了去睡觉,醒起来的时候就会减轻很多。

《三月茶香》醉 汉味风情浓


作为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展演剧目,大型现代风情楚剧《三月茶香》。

《三月茶香》创作于2006年,以上世纪二十年代汉正街为背景,展示一对从鄂西茶乡来汉口茶庄寻梦的恋人不同的人生轨迹。与传统楚剧不同,该剧进行大胆创新,以清新优美的风格,让楚剧变得时尚。

武汉楚剧院院长宋涛:在创作开始这个戏就要在地方戏曲的基础上,拓展她的创作空间,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用创新的作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剧中充满老汉口的人文风情和音乐创新是《三月茶香》的两大特色,该剧充分运用楚剧的三大声腔,在保持浓郁本体特色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强化了楚剧音乐的歌唱性。由女声领唱的歌谣,音调清悠隽永,好似一股山茶清香扑面而来,贯穿全剧始终。

楚剧,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2006年,楚剧入选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对话香港永利茶庄主事——钟汉荣》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