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

策划:编辑部

本期人物:德丰昌掌门人张贵景

稿件采写:罗春燕

八月,和煦的阳光,洒满了茶叶市场的每个角落,在一栋不是很起眼的店铺门口,我们见到了今天()的采访对象,张贵景,一位颇具儒雅气质的中年男士。不大不小的空间,中间布置了一张优雅、精致的茶席,四周零星分布着,各类用绵纸包装好的茶饼,这就是张贵景的办公室。德丰昌今年新出了几款古树茶,在他的力邀下,我们品茗了其中一款,而我们的谈话,就这样,在等待水壶咕咕作响中开始。

从家族的茶叶传承,一直聊到北方市场的开拓,包括凤宁号与德丰昌的创建和发展历程,其中最让我们感兴趣的,还是德丰昌在业内首倡的:将产品信息参数化、公示化,打造一条全新的、透明化产品“流水线”。一款好的普洱茶从原料到成品,主要讲究两个基本条件,即环境和工艺,德丰昌将许多茶商秘而不宣的产品关键信息全透明,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购买的茶,从原料到工艺的生产全过程,让“买的放心,卖的安心”。从而开启了,一种行业全新的透明化交易模式。

张贵景在与记者交谈

1982年出生于凤庆的张贵景,从小可算是在茶树下长大,但大学毕业后的他却并没有从事有关茶叶的工作,而是就职于一家外资企业,担任区域销售总监的职位。拥有这样令人艳羡的工作,却为何辞去,进入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行业呢?张贵景笑着说:“我的家族本来就是从事有关红茶行业的工作。父亲、大伯等都是凤庆茶厂的老员工,后来出来创业,他们从小就接触茶叶,有着丰富的制茶经验。父亲退休以后,我必须回来照顾他经营一辈子的心血。”虽然,张贵景说着这番话时,显得一脸轻松的样子,但其中经历的挣扎,可能也只有他自己体会最深。子承父业,张贵景因此被迫选择放弃自己待遇优厚的工作,转而回到家乡。并于2009年注册了云南凤宁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宁号),正式加入到家族茶叶经营中来。

办公室两侧陈放的茶饼

深耕北方市场的“德丰昌”

既然,家族是红茶世家,那为何会选择进入普洱茶行业呢?虽然二者都是茶行业,但本质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我选择进入普洱茶行业,首先是基于我个人喜好,自己偏爱喝普洱茶。其次,国内做红茶的企业有很多,消费者对云南茶的认识度上说,普洱茶会比滇红茶多一些。所以经过我们团队将近一年的市场调研,认为普洱茶市场是有发展前景的,所以,我们才决定进军普洱茶行业。”张贵景向()解释道。

普洱茶行业,从2007年的鼎盛发展,到2008年的陡然衰落,这中间的巨大落差,导致许多因为普洱茶的暴利,而想进军普洱茶行业的人,望而却步,但是这并没有成为吓到张贵景团队的理由。2011年,张贵景率领团队从北自南,开始了他们的普洱茶市场调研之路。

“我们考察了以北京为主的北方市场,以西安为主的西北市场,以及整个华东、华中市场,甚至包括普洱茶比较热门的南方地区,主要以广东、福建、云南为主。在这个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普洱茶行业还是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诸如整个北方市场,由于很少受到普洱茶“炒作”“收藏”等思想观念的影响,这些地方的喝茶人,反而更看重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大多数人都是把茶买回去喝,收藏量也不会太大,没有投资目的,收藏也是为了喝,这就给了普洱茶一个健康的老朋友氛围。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普洱茶在北方囤积很少,更容易流通。”张贵景一边烧水,一边解释道。

正是基于前期准备工作的充足,以及慧眼独到的见识,张贵景团队迅速决定将北方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从凤宁号建立之初,张贵景就并没有把红茶作为企业的唯一发展途径,而是“双向并举,齐头并进”。“我们有着丰富的红茶制茶经验,这一切都源于我父辈们的努力。所以凤宁号创立之初,就是把红茶作为企业发展的’先行兵’。在保证红茶,能够在北方市场站稳脚跟之后,我们才逐步尝试推出普洱茶,并创立“德丰昌”普洱茶品牌的。”

明亮、宽敞的初制所

产品信息参数化,倡导市场交易新标准

近几年来,古树茶消费成为普洱茶行业又一股热潮,各大茶商也都纷纷打出“名山”“老寨”“古树茶”的旗号。由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使得普洱茶“收藏”之风盛行,导致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普洱茶时,更加关注普洱茶的“山头”和茶树的树龄,认为越老的茶越有收藏价值,甚至不惜花重金购买一些古树原料的新茶,自己存储,坐拥升值。但是这种收藏之风的背后,是许多大众消费者“喝不懂茶,不会喝茶”。

德丰昌将产品定位于“参数化”“公示化”,打造一种全新的、透明化产品“流水线”。一款好的普洱茶从原料到成品,主要讲究两个基本条件,即环境和工艺。德丰昌将整个原料生产渠道全透明,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购买的茶,从原料到工艺的生产全过程,让“买的放心,卖的安心”。

张贵景介绍道:“普洱茶茶种有异及生长环境的不同,是造就味道迥异的一大原因。尤其是,其中茶树生长的土壤条件,土层中含有的矿物质成分的不同,形成了茶叶冲泡后的不同口感。由于普洱茶生产,从原料开始就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造就了百家之味的特点。轮到消费者购买茶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消费者往往分不清楚,真正的名山正寨的茶是什么味道。因此,我们在每款产品的备注里,都会将茶树生长所涉及的环境、土质及土壤成分、以及茶树所在的海拔、年平均降水量、还有茶友关心的茶树树龄等问题,一一标注清楚,做到茶叶从源头上的可追溯性”。

以德丰昌今年推出的昔归古树生茶为例,张贵景为我们做了介绍:“首先,我们会告诉顾客,这款茶是精选芒麓山云南大叶种之邦东黑大叶古树茶青,一般采用混采的采摘方式,平均所采的树龄在200年左右,以及这些茶树生长的环境,土质状况,年降水量,加工工艺及品鉴的主要特点等等”。在顾客了解了基本的茶树生长环境之后,德丰昌会根据顾客的喜好进行推荐:喜欢单株的茶青制得的茶叶,那就可以选择定制服务;能接受混采方式,就选择大众产品。

绿树掩映中的制茶厂

当然一款茶的好坏,不是只靠茶树的生长环境就能决定的,还包括鲜叶采摘之后的工艺环节。“我们的参数表上也会将工艺环节标注清楚。参数涵盖初制与精制及包装环节:比如采摘方式,是混采还是纯料;鲜叶的萎凋程度;杀青过程采用的是手工炒制还是滚筒杀青;揉捻程度是重度揉捻还是轻度揉捻;是否拼配,如果这款茶是春茶配秋茶,那我就写明是春茶配秋茶,是大树就写大树,有乔木就标注有乔木拼配,如果顾客看重购茶时的性价比,就建议他选择拼配。如果更加看重古树纯料就可以选择企业的私人订制服务。拼配之后的压制环节,我们也会标注采用石磨还是机械压制,在顾客有选择需求的时候,我们也会为他客观地分别解释石磨压制和机械压制的好坏:如果想存储时间久、香气保留时间长,就选择机械压制。如果是想在数年内喝掉,那么可以选择石磨压制。将选择权交到顾客手中,选择与否全凭自己需要。压制完成来到包装环节,绵纸包装用了几层绵纸?笋壳包装扎了几道篾绳?都将一一标明。”通过这种透明、公开的方式,将主动权交到消费者手中,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德丰昌不仅提供产品从环境到工艺的所有参数,对于许多不了解普洱茶品饮,或者不清楚古树茶味道的顾客,企业专门推出自己独创的“品鉴参数”。根据企业所建立的产品数据库,以及参考一些有关普洱茶品饮的正规出版的书籍、老国营茶厂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茶叶研究所的相关权威人士,德丰昌总结得出,自己的普洱茶冲泡的六要素:“醒”“器”“量”“水”“温”“段”,以供爱茶人士的参考。

张贵景说:“很多消费者买茶回去以后,存在两种现象:一是不知道怎么泡;二是嫌正规泡法太麻烦,没有那些器具不说,还没有那个时间。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总结出的普洱冲泡六要素,会简单的告诉顾客,泡茶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例如:醒,醒茶时间长短,怎样醒茶;器,什么样的茶,适合采用什么器皿冲泡;量,投茶量是多少,老茶跟新茶又该投多少,我们都会给出一个参考;水,什么茶应该用什么水,比如:冲泡普洱一般不选择纯净水冲泡,因为会造成香气无法散发,滋味淡薄,最好采用矿泉水、山泉水冲泡;温,冲泡的温度,在不同的冲泡时段用不同的温度,比如:新普洱茶性近绿茶,60℃下茶叶中的维生素开始溶解,70℃氨基酸、多酚类物质开始释放(一般茶叶内的氨基酸在60度水温时开始溶解,维生素在水温70度以上容易受到破坏,茶单宁和咖啡碱在水温70度就逐渐溶解出来,);段,把普洱茶简单分成三个段位冲泡,如果从普洱品饮的营养角度出发,我们会建议顾客把普洱新茶的冲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五泡之前,建议中低温冲泡,看外形,喝香气;第二个阶段,六至十泡,喝滋味、鉴内质;十泡以后,高温闷泡,喝甜水,看叶底、评工艺。通过这种方式,将冲泡茶的过程简单化,同时也方便对普洱茶工艺、品饮口感、内质等方面时行鉴别。”

蓝天白云下的凤宁成品厂

“教材产品”引导理性消费

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发展,对于一些名山、正寨所产的普洱茶,无论是从外形、香气,再到口感,众多消费者和茶商都有了大致的说法。例如:昔归茶,香气高扬,滋味厚重;老曼娥茶茶汤厚重,苦若黄连。虽然对于这些纯正古树茶的滋味,大家都有了一致的认定,但是市场上真正古树纯料的普洱茶,产量实际上是很少的,茶商大都采用拼配的方式制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品饮、分辨出这其中的差别,非常费力。

德丰昌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选择普洱茶品饮价值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在消费交易中的透明化,针对每一款德丰昌推出的常规产品,都会有相应的“对比教材”。

张贵景介绍道:“许多消费者,其实自己品饮的时候,是分不出真正的古树茶是什么味道的,因为他可能连台地茶都没有喝过。针对这个现象,我们每一款常规产品的推广,都会配套推出一些可以让消费者对比参照的样品茶。如果顾客进店想喝古树茶,我们会同时泡给他:乔木、台地、大树、特大古树茶,如果不能分辨出其中的差别,我们会建议他从最简单的茶喝起。”

不仅在消费过程中实现产品对比交易,2016年伊始,德丰昌团队开始在整个北方市场免费推出“盲品比对品鉴”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对比喝,喝懂茶,喝得起茶”。“我们今年共计划了120场品鉴会,目前已经完成了60多场。每场品鉴会开始之前,我们都会让参与者大致了解云南普洱茶的相关知识。然后,对于大家都感兴趣的古树茶,我们会提前讲解一些相关背景知识,比如这种山头茶在业内大家公认的味道、香气。最后,采取盲品的形式,让参与者亲身分辨其中的差别,实实在在学会喝茶,弄懂茶叶。”

德丰昌始终秉持“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喝茶”的理念。不仅要让消费者学会喝茶、喝懂茶,每年还会组织“茶山游”活动,让每位消费者亲身体验普洱茶“从茶叶到茶杯”全部过程,努力践行普洱茶从“收藏”的价值,转为“饮品”的价值。

深山密林中生长的古树茶

全新观念,定位年轻化消费市场

无论是普洱茶,还是绿茶、红茶,今后的消费主力军,必然是“80、90后”年轻群体,而这种消费群体的转变,也会引起普洱茶市场格局的变化。德丰昌便将目光瞄向了这群“80、90后”。

“今后的市场,将主要以这群年轻化群体为主,但是这种年轻化的消费观念,与现在普洱茶市场面向的中年、老年阶层消费群体不同。这种年轻群体的消费忠诚度极低,他们选择一种产品时,往往凭借个人喜好,毫无定性可言。所以无论是德丰昌,还是今后的普洱茶市场,这个趋势,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因为,新的消费群体必将取代旧的消费群体,而唯一能够抓住这种新兴消费群体的,只能是自己产品的口味,符合他们的胃口。只有他们觉得你的产品好喝,才会选择购买你的产品。而这个时候,普洱茶作为收藏的属性,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新兴群体,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产品的饮用价值。”张贵景笑着说道。

因此,为了适应这种年轻化消费群体的到来,德丰昌计划明年推出熟茶散装产品,以满足年轻群体的快速消费需求。“熟茶的养胃功效,是众所周知的,而年轻群体在追求健康、养生文化的同时,更加看重方便、快捷,因此,我们计划推出的这款熟茶散装产品,除了在口感上符合年轻化消费习惯;在便捷性上,也是考虑到了他们‘即时即需’的消费习惯。”

德丰昌每款产品外包装都印有《百茶序》

一壶茶被泡至无味,()的采访也接近尾声。我们看到德丰昌的每款产品,外包装上都印有:百茶序,很好奇的问了原因。

张贵景解释说:“普洱产于滇,而盛于世。滇有百茶山,百山有百寨,百寨地百异,百地茶百种,百茶生百境;承百家工艺始成,后而存于百地,百人百艺经百器百水而烹之,始出不同之百味,故而造就其百山百味百无定性之奇......

这首《百茶序》,大概地解释了普洱茶的历史,以及造成它百味的原因,对于那些不了解普洱茶的人来说,百茶序能够提供给他们普洱茶入门级的知识。同时,它也诠释了我们品牌的经营理念,代表了我们德丰昌一直秉承的态度: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喝茶,轻轻松松喝喝懂茶。”

轻声阅读这首百茶序,能够感觉出作者的用心良苦,以及他对于的掌握全面。据了解,这首百茶序,由张贵景亲自执笔,并申请了版权保护,以后也将成为德丰昌的标识。

延伸阅读

茶德


所谓“茶德”,简言之,是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味的哲学思想范畴,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

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的应具有俭朴之美德,不单纯将饮茶看成仅仅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唐末刘贞德在《茶十德》一文中扩展了“茶德”的内容:“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提升了饮茶的精神要求。包括了人的品德修养,并扩大到和敬待人的人际关系上去。中国首创的“茶德”观念在唐宋时代传入日本和朝鲜后,产生巨大影响并得到发展。日本高僧千利休提出的茶道基本精神“和、敬、清、寂”,本质上就是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在品茗的清寂中拂除内心和尘埃和彼此间的介蒂,达到和敬的道德要求。朝鲜茶礼倡导的“清、敬、和、乐”,强调“中正”精神,也是主张纯化人的品德的中国茶德思想的延伸。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晚芳提出的“廉、美、和、敬”,程启坤和姚国坤先生提出的“理、敬、清、融”,台湾学者范增平先生提出的“和、俭、静、洁”,林荆南先生提出的“美、健、性、伦”,等等,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因茶文化的发展与普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饮茶人的应用的道德要求,强调通过饮茶的艺术实践过程,引导饮茶人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实现人类共同追求和谐、健康、纯洁与安乐的崇高境界。

【访谈】俊仲号:创新为王 破普洱茶同质化魔咒


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

策划:编辑部

本期人物:俊仲号创始人汪俊仲

稿件采写:刘宗敏凃春艳

几尺见方的木盒,材质很好,打磨得非常光滑,木材本身的颗粒和纹理纤毫毕现;手指抚过,相当顺滑;同时,保留木材本身的质感和颜色,精致和粗犷、霸气,截然不同的矛盾风格,神奇地在一个盒子上出现,达到奇妙的和谐并存。

木盒里,是各种形状的普洱茶,有“雪茄”形状的夙愿;有不用茶刀茶针轻松手撕即泡的“薄冰”;有凤凰蛋、元宝以及更有利于同步转化的铜钱形的柱子……从包装到产品形态,没有一款是传统熟悉的普洱茶,五花八门,出乎意料;所有产品唯一相同的,是精致的木盒木箱以及风格。

瞬间觉得“原来普洱茶也可以这样!”“好特别”“这到底怎么做到的?”,随即冒出的就是“真不怕麻烦”。

在普洱茶整个行业面临产品同质化痛点的时候,这些特别的普洱茶,有着不一样的吸引力,让人眼前一亮。

再进一步了解,包装及产品形态的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装在里面的普洱茶,不管生茶熟茶,无论来自哪个产区,全部都是纯料。

这家“特别”“不怕麻烦”,只做百分百纯料的普洱茶品牌,叫做——俊仲号。

(俊仲号创始人汪俊仲摄)

俊仲号,取自创始人汪俊仲的名字。

“打破传统,是俊仲号的灵魂。”汪俊仲对(,树起一个技术壁垒。

“茶痴”郑惠丰


郑惠丰的茶故事讲不完,概括起来就两个字———“茶痴”。

喜欢茶的清悠、高雅,所以大学时选择了茶学,1983年9月,郑惠丰怀揣着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的毕业证书,到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从此更是与茶特别是潮汕功夫茶结下不解之缘。23年来,自己与茶一样,耐得清苦,甘于寂寞,珍惜生活,爱惜“茶”业,无论在公司、茶厂、茶店,还是时下的潮汕工夫茶研究所,他从事的都是茶,特别是工夫茶的产、销、研,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茶的事业。凭着对茶文化执着的追求和深刻的理解,目前他成为汕头唯一的高级评茶师,还担任潮汕工夫茶研究所副所长。

面对红尘滚滚,周边喧嚣阵阵,23年来郑惠丰不为世俗和时尚的假象所惑,潜心于茶的事业,如一叶扁舟,荡漾于绿色的茶海,学种茶孜孜不倦,习制茶业精益求精,问茶事一丝不苟,求茶艺心无旁鹜。郑惠丰用“半斤茶叶千滴汗”的辛苦,经过遍访名师和实践锻炼,他练成自己一套绝招。对各类的茶叶,都能较为准确地评定其茶类,品种、区域、土质、海拔气候的特性及各加工环节对茶叶质量形式的影响,并确定其在市场的定位、定价。那种潮汕工夫对茶文化的理解,更是让人为之刮目。

众所周知,潮汕工夫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其独特的泡制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是潮汕民俗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作为工夫茶故乡的潮汕人,郑惠丰对工夫茶的总结提高,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弘扬潮汕特有的茶文化,不仅要讲究烹制之法,而且对作为原料的乌龙茶,更要予以重视,这是工夫茶色、香、味的根本所在。为此郑惠丰近十年来,潜心于上等乌龙茶的研究和制作,从1996年至今每年茶季,郑惠丰坚持到高山产地茶场中买鲜叶原料制茶。每年有4至5个月的时间在产地制茶,目前,同一种鲜叶,他能够制出五六种不同风味的茶。前不久,我国茶学界泰斗张天福在一次品尝会上,喝了郑惠丰和潮汕工夫茶研究所的同事共同研制的乌龙茶后赞不绝口,还欣然提笔写下:“潮汕工夫出佳茗”。

郑惠丰曾自拟了一副春联“采闽粤灵气,弘潮汕工夫”,他说到做到,目前他已分别在福建省的安溪、武夷山以及潮安县设立铁观音、大红袍、单枞茶的实验基地,并且与母校等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挂钩,决心进一步研制出上等好茶,他和研究所的同事最大心愿就是完整地展示和弘扬家乡特有的工夫茶文化,让潮汕工夫茶的茶香飘向五湖四海,传遍四面八方。

#水滴茶名人访谈#拼配大师李文华访谈录(一)


问一:象山熟饼的口感,它的味道很特别,令人一品难忘。当时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拼配出这款茶品?在您拼配的熟茶里,您心里认为它大概能排到第几位?过程中有什么故事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答:象山普饼是05年新研发的第一款熟茶,总结了过往的产品,跳出了级别拼配的理念,以个性特征、口感舒适度为追求,想开创一个陈香、稠滑、甜润、不失厚重的勐海风格茶品,这也是历史条件下应对市场挑战之举。为什么起名象山,象山是勐海镇的圣山,过去高点为勐海土司所据,勐海老街依山而建,的返生、透亮、稠度降低、砂化现象。品70年代的7572,感到明显的醇甜、砂化现象。

 5年后的象山普饼,稠滑、浓厚会减少,顺滑、醇厚会增加,可能会出现砂甜的现象,陈香还是以谷物、坚果类的陈香为主。

 看象山普饼,可以总结的是,最传统熟茶,红熟发酵与多层次拼配是必然之选,而轻发酵、或轻发酵拼配则是另外一个熟茶的走向了,道之不同。

精行修德总是茶


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

中国茶、中国茶道以及中国茶道精神,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现代教育极其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历代文人名士早已作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唐《喜园中茶生》曰:“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得与幽人言。”北宋范仲淹在《斗茶歌》中说:“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范仲淹赞美武夷岩茶为仙茶,系神仙所栽,为天下第一。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馥郁馨香的兰芷,并以茶的俭朴清淡自比,由此而引用屈原《渔父》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申明自己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写道:“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他认为茶具有“清、和、澹、静”的美德。并以此引申为社会伦理美学。他接着说:“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天下之士,励志清白,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以不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总之,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钟灵毓秀,造就优良茶德。茶性俭,苦而后甘,它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秉性,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们的喜爱。而且,由于中国茶道的演化,茶德早已超出了自然的范畴。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云:“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直截了当地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人格化、神秘化,把饮茶从解渴的日常层面,上升至精神寄托的高度。茶成了高尚情操的象征,超越了茶叶的经济的物质的范畴,与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学、艺术、伦理等领域联系起来。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也品察了人生的趣味,培养了高尚的情操。

由此,挖掘茶德,以此育人,为众多有识之士所推崇。唐茶圣陆羽在中国第一部讲茶叶的《茶经》中说,饮茶“最宜精行修德”,把品茶当作励志、雅志的一种手段。“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把茶视为凡间纯洁的象征,把饮茶视为心之体验,品茶即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以此怡情养性。清癯如茶的郑板桥“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可见他是多么重视茶在塑造人形象方面的作用。茶性俭,茶味清香,茶品高雅,茶中寓“静”,茶中蕴“和”,中国茶文化贯穿着以和为贵的和合文化。因而品茶不仅可以获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滋润,而且还会受到以茶为溶剂的文化源泉潜移默化的熏陶,对人们起到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此外,茶还有智化功能。品茶出诗文,诗文丰富茶文化。这已绵延了我国古代数千年历史。在现代,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不仅把中国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而且他还特别提倡,要通过饮茶方式(茶道茶艺),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

茶艺师刘洁:微访谈


微访谈

说说你的梦想。

刘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比如现在啊,在丽江这里做酒吧的歌手,做兼职茶艺师,随心所欲地过生活。也算是梦想照进现实了吧,未来还有什么新的计划?

刘洁我还没有享受够现在的生活呢,我想未来只要是接近自然,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去哪里都好。你了解茶文化吗?

刘洁我只能算是略懂皮毛,冰山一角,还在不停的学习中,对于我来说会心便是好茶。喜欢喝茶吗?

刘洁喜欢,那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次唱歌之前,我都会喝一些,生津润喉可好了。

黄昏时分,我窝在束河古镇的酒吧里,点了一瓶啤酒,静静聆听窗外潺潺的流水声,遥望着远处归巢的飞鸟和金灿的落日,古镇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好像与我一样,放空自己享受这漫无目的的“流浪”。本来和刘洁约好8点见面,我经不住这古镇的诱惑,提早到了1个小时。

不一会Let’sstartfromhere熟悉的旋律在空中缓缓流淌,那轻柔的声线把这首经典的歌曲唱出了一股清新的味道,我手拄着腮四处寻找这好声音的源头,透过雕花的玻璃窗,看到一个穿牛仔裤,帆布鞋的娇小女生抱着一把吉他,坐在高脚凳上闭着眼睛忘我地歌唱。

一连几首歌下来,我越发喜欢这个笑容和歌声一样甜美的女孩,没想到这时她竟然朝我走过来坐到了我的对面,笑嘻嘻地说:“你好,我是刘洁,让你久等了,不对,应该是你早到了。”我一脸诧异,“你怎么知道是我在等你呢?”,“因为你桌子上放着《普洱》杂志啊!”,我低头看了一眼桌子后,相视而笑。

很快我们聊开了,原来刘洁是地道的重庆妹子,来丽江读书以后就爱上这里的一切“别看我晚上在酒吧驻唱,白天我可是兼职的茶艺师呢,来云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实现了自己当歌手的小小愿望,爱上了能让我静心的普洱茶。”

我们天南地北的聊到深夜,这个时候刘洁抱来一把野花,自己动手把野花插在木质的瓶子里,她说店里的花必须三天一换,她喜欢这活计,所以都揽到自己身上。月光柔软的洒在她身上,刘洁认真地摆弄着花,嘴里喃喃自语到:“真美,花儿明天美美的开,一定要多开几天。”

佳人档案

姓名:刘洁

身高:163CM

星座:狮子座

职业:酒吧歌手

爱好:茶艺、吉他

喜欢的颜色:天空的颜色

喜欢的影视作品:士兵突击

最喜欢的植物:满山的野花

最喜欢的动物:狼、狮子

转载自《普洱》杂志!

东渡禅师的茶德之花


东渡禅师的茶德之花

荣西七十一岁时,用中国古文体,写成《吃茶养生记》。他在书中说道,茶是养生的仙药,延龄的妙术,不可不知。茶若生于山谷中,则为其地之神灵;若采之人伦间,则可以长人命。还说,天竺、唐土,都以茶为贵,我朝亦嗜爱之,乃古今之仙药。

作为仙药的茶,当然还是抹茶,荣西著《宋朝焙茶样》,言及台州末茶,有人遂以为日本抹茶来自中国台州,可宋代没有末茶,只有片茶和散茶。

荣西在中国,足迹所至,按顺序是杭州、明州、台州,台州为末,因而称台州茶为末茶,使人误以为如日本人自制的粉末状的末茶。

镰仓初期,荣西再兴吃茶之风,提倡“茶德”——茶的药用性,而有了寺院教化茶,为僧人受戒方便使用,还向庶民施茶,用茶的药效救济病人。

镰仓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因烦恼害酒,久醉不醒,荣西进茶一盏,并献上《吃茶养生记》,实朝醒来,心中感悦,便推广“茶德”,此为武士喝茶之始。

从此茶文化,便在武士的心中,开出了苦涩的“茶德”之花。荣西禅师宣讲“茶德”,认为“饮茶可使人高尚”。

除了自己种茶,他还把茶种送给京都高僧明惠上人。 明惠上人种茶在尾山上,种出了日本闻名遐迩的“尾茶”。他认为,修禅有三大障碍:一为睡魔,二为杂念,三为坐相不正。不除掉这三大障碍,禅便难以修成,尤以睡魔为甚,欲驱除之,当饮茶。

把饮茶从功利性的茶德,提升为艺术化的茶道,以一段禅宗公案为契机。僧人村田珠光,听说了“赵州茶”,顿悟“禅茶一味”,由茶入禅的法门。

茶艺师 李国微的薇访谈


说说你最喜欢的生活状态吧!

李国微:我挺讨厌嘈杂的,那种喧嚣的生活不适合我,平静、安逸的生活状态才是我最向往的,也是我现在努力的目标。

有特别迷恋的地方吗?

李国微:有啊,日本就是我特别迷恋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最最喜欢的樱花。樱花开放时我置身其中,粉红的花瓣就像细雨一样柔和的飘落在身上,那种漫天飞舞的绚丽,让人永生难忘。

作为茶艺师,你一定遇到过比较有趣的事情吧?

李国微:当然啦,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泡的时候,有人把熟普当成红酒喝,还奇怪的说:“这个红酒怎么一点酒味也没有呀,还是热的。”

怎么会选择茶艺师这个职业呢?

李国微:我想是一种机缘巧合吧,刚毕业时正好是普洱茶最火热的时候,我想多了解关于普洱茶的知识,就选择了这个职业。

李国微:选中了一条雪白的连衣裙,飘逸的层层白纱梦幻满分,配上她精致的锁骨和柔顺的秀发,恍若芙蓉出水,不染半点尘迹。

晨光照耀在水面上,洒下一片金黄,四周的绿树如同海浪一样在风中起伏,一条木头的栈道顺着河畔,延伸至远处。微风扬起了李国微的飘逸裙摆,她像个顽皮的孩子在栈道上不停奔跑,还不停地回头说“快到了,快到了,前面有一大片芦苇塘,真的好美”,我和摄影师连走带跑都气喘吁吁,她却没有一丝喘息,就像音乐盒里不停旋转的芭蕾公主,美丽并充满活力。

阳光给洁白的芦苇镀上了诱人的金色,李国微倚靠在栈道上,遥望着远方,飘渺的思绪随着芦苇的花穗在风中轻轻风扬,伴着芦苇发出的“沙沙”声,眉间出现一丝不容易察觉的浅淡的凝结——女孩的心思,旁人不必去测——也许随芦花轻扬,“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那样的句子,突然就飞上了她的眉梢。

也许因为她是茶艺师,在她身上可以感受到一种古典娴静的淡雅气质,好像不用冲泡茶叶,也能嗅出她散发的淡淡茶香,让人摸不清是她选择了茶叶,还是茶叶选择了她。

佳人档案

姓名:李国微

身高:161CM

星座:白羊座

职业:茶艺师

爱好:泡茶、听音乐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绿色、紫色

最喜欢的植物:樱花

最喜欢的零食:冰激凌

最喜欢的歌曲:《琵琶语》转载自《普洱》杂志!

茶润品性 精行简德


茶,南方之嘉木也。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后,中华民族就一直生活在茶香氤氲之中,茶也便润泽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茶之本性,最能医疾祛疫,颐养人生。著名的医学家陈藏器首先提出了“茶为百病之药”的观点,“止渴除疫,贵哉茶也。”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对茶的养生保健功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写道:“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日本高僧荣西,他在中国学习佛法,并亲身体验了佛茶的健身功效,他写的《吃茶养生记》中称:“山谷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生之,其地则灵,人若饮之,其寿则长。”李白也认为,茶能使人调六合而成美,人饮茶之后,不仅能心情怡愉还能使人肤色娇嫩如花,真乃润泽人生之佳品也。

茶性之味,最能润泽人的行为品性。茶汤之味,先苦后甘,先薄后浓。真正用心品茶的人,首先感觉到的是人生就在茶中。人从出生入世,不仅有生理上的伤痕痛苦,而心灵及精神上的苦涩,更是难语之言,有时候如坠入苦海,连岸边也渺茫无望。这时,慢慢品啜,你会感到苦涩之味正在医治心灵,正在磨砺意志,正在让你在涅槃中超度自我。犹茶之由苦而渐甘,由淡而醇,心灵伴着茶香,则孕育出一股阳刚之气,精神为之振奋,心田为之靓丽,困难和挫折便在你的搏击下而消遁,事业如日之中天,人生如喷薄欲出之朝阳,迎来的是一片日华和成功的风采。

茶性之圣洁,最能润泽涤雪人的品格。茶生于高山幽谷,得日月之华,蕴天地之灵。远之嚣尘,出于混沌,采之如仙叶,茶可谓清纯高洁之物。真正品茶的人,应净之灵枢,涤之杂念,洁之心犀,去之物欲,方能得茶之真味,入茶之本源,这样的茶人便在茶香中升华了自己,不同流合污,不恣意妄为,行正直之道,纳清爽之气,是一个德高品佳之人,一个光明磊落之。.苏东坡笔下的叶嘉其人,便是茶人中德高之风范。

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这是陆羽在其《茶经》中对茶性的至高诠释。这精行俭德,是对品茶人行为的深度润泽。可理喻为品茶人因茶而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即行为精诚、道德谦和、谨行为事、超脱达观。无论是处庙堂之高或江湖之远,无论是食有鱼,出有车或家徒四壁,都能处之坦然,以德为仰,中国多少贤达先哲伟人雅士,莫不是在茶香中,润泽出了灿烂的人生。

茶之九德 福鼎白茶


清、香、甘、和、空、俭、时、仁、真,谓茶之九德。

清:可以清心。名茶多出产于深山幽谷中,外形清秀,香味清幽,最具有大自然的清明灵秀之气,最能清人心神。

香:如兰斯馨。茶有真香,香气悠远深长,起人幽思,极品茶还应具有兰花般高雅的香气。

甘:苦尽甘来。茶有真味,滋味甘淡清醇,小苦而微甘,耐人品味。

和:中气平和。茶的香、味以“和”为贵,饮茶后应有一种“平和”之气润泽于五脏六腑间,久不能去,谓之和。

空:“五蕴”皆空。茶的香、味又以鲜活、空灵为贵,饮茶后不留不滞,就叫做空。

俭:饮而有节。茶不可多饮,不可过饮;茶品及茶具不可过求奢侈,总以节俭为茶人美德。

时:知时而动。采之以时,造之以时,投之以时,瀹之以时,饮之以时。茶之时义大矣。

仁:生仁爱心。茶德仁,自抽芽、展叶、采摘、揉碾、发酵、烘焙到成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是对苦难的升华,也是对道德的升华,所谓“杀身成仁”,茶之谓也。仁者“爱茶”,唯有仁人志士才能体会出茶的仁德,并生仁爱之心。

真:得天地真情。茶有真香真味,香气清幽,滋味甘淡,能使人领略到大自然的清明空灵之意,不仅能澄心净虑,更能品饮出天地真情,人间真情,甚至悟出茶中“至道”,是为真。其中“俭”字与《茶经》相符,也最能体现茶以及茶人的品德修养;仁德,是茶九德的核心。

细数茶叶十德 礼仁让表敬意


唐时期就有人曾冠以茶叶十德“礼仁让表敬意...”古时结婚时就需要用茶来敬高堂之上的父母双亲,更是有以茶会友的人们。

小时候吃饭大人们是给了很多规矩的,第一碗先恭恭敬敬地送到老人手中,依此类推,最后一碗是自己的。吃饭的时候不能大声说话,不能互相开玩笑,随时注意老人是否需要盛饭、拿干粮什么的。不能一只手给长辈递东西,端碗也有讲究,用五个手指头竖起来抓着饭碗不行。喝稀饭不能嘘溜嘘溜地出声,吃东西嘴不可呱唧呱唧地响,只能吃自己面前的饭菜,不可用筷子满盘子里拨拉找肉吃。如果违反这些规矩,大人们当时在饭桌上也不会大怒,有时会瞟一下、瞪一眼,再不管用就用筷子拨拉你的筷子。这些还是不能制止你的无礼,那么饭后轻者挨熊重者一顿胖揍。

当然,这说的是一般的家常饭,如果来客人了,家里一切女宾及孩子均不得上桌。等客人酒足饭饱,撤下饭食再吃,而且剩下多少吃多少。老人如果喜欢喝几盅,要等到他老人家喝完酒,再一起动筷子吃饭。小孩子当然没人愿受这样的约束,为此挨打被骂也是常事。但是,当自己成为饭桌上的家长之后,开始使用老人们传下来的规矩规范自己孩子,这一切就变得十分自然,顺理成章。

饭桌上有这样一些规矩,却没有形成文字类的规范,执行起来就比较随意,有的家庭很注意这些礼节,有的就显得无拘无束。茶,就不一样了,从开始就有一种风气左右着它,而且成为一种精神代代相传。孔孟等山东老乡创立了影响世界的儒学,虽然先哲们没有在自己的言论中对茶说三道四,但儒家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被后来的茶人拿来作为茶事的典章礼仪,明确告知大家喝茶的时候,脑子里不能没有仁、义、礼、智。乐于喝茶的中国人其性格应像一碗好茶,绿油鲜嫩的茶树叶子,温润如玉的成品茶叶,似有似无满是神秘的色汤,回味悠长绕梁三日的茶香。置身其中做到平和、醒脑、智慧、远见、识人,哪怕喝上茶兴奋也只能借着茶劲去自省、养廉、修德。

其实,这就是吃饭时大人们脑海里的规矩。把茶叶放到壶里用开水冲下去,然后倒出大半杯再倒进壶里,这叫打一打,让壶里的茶叶更充分地受到刺激,之后再开始倒茶水。第一碗茶水当然是给客人或者长辈,如同饭桌上的第一碗饭。喝茶的时候小孩是可以上桌的,但不是让你喝茶,而是给大人们添水倒茶。小的时候我经常干这样的活,可是真正捞着喝一杯茶水,还是上了大学以后。老家福建龙岩的同学林钟明,每次放假返校总是带两样东西,老母亲做的闽西南风味的泡菜,自己从深山里采摘的老茶树叶炒得茶叶。我的喝茶习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作为回报,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求老爸从青岛运来青啤几箱,送给林钟明带回龙岩老家,结果惹出笑话。老乡们都是第一次喝啤酒,说有些马尿味,实在喝不来。此话一出,林钟明大怒,先是自己大喝一顿,又把剩下的啤酒全部摔碎。前不久我们同学聚会,林钟明还为此道歉,但就是那些啤酒练出了他的酒量,每次到济南都是我们被林钟明打败。这是一起典型的南北融合的成功案例,林钟明让我恋上了茶,我用啤酒打通了他的脉络,成了龙岩“酒仙”,锤炼出一个廉洁清正的政府官员,又转场成为企业家。

唐代有一个叫做刘贞亮的人,经过思量,给茶冠以“十德”:尝滋味、养身体、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

琢磨琢磨,说了半天,不就是要表达这样一个心愿吗?中国人在国外的形象差点,有的是文化和认识的差异,如被外国人笑话的“男人拿单反,女人打把伞”;有的纯粹是我们多少年来的“失教”,把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全扔到了九霄云外:大声喧哗,不排队,公共场所抽烟,乱扔杂物……的确让人烦,身处异国他乡,有时候我都不好意思啊。同胞们提着茶壶边走边喝,到处欣赏美景,抢购奢侈品,看出我们对茶的深情。可是,喝茶要有茶境,人静、心净。宋人欧阳修就说:“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正是如此。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能静气养神,对于爱茶之人来说茶是良品可以治病,若是喝上一杯茶,那么滋味回味无穷。

马德记把做茶当成事业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是一个有思想和追求的茶人,他只做生态茶,他创建的茶苗圃填补了信阳苗圃繁育的空白,他就是信阳平桥区马氏生态茶叶合作社负责人马德记。

管护生物杀虫维系生态平衡

在采访中,马德记说得最多的是“生态”两个字。他说:“我们合作社出去的茶只有生态茶没有其他茶,有好的茶资源才能做出好的茶叶,所以一切要从源头抓起。”

马德记说:“我们的茶园,从来没有喷洒一滴农药,从一开始,我就采用灯光诱虫和紫色板黏虫,效果非常好。我们茶园装的都是太阳能灯,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发光诱虫。”

马德记认为,种茶不能盲目,要讲究科学种植,种多大面积,留多大间距,这都有讲究。他还为茶园建了防护林,以维系生态平衡。

创新培育原种茶研制“信阳红”

为创造优质的茶资源,茶园新插茶树苗,都是由马德记自己的苗圃中培育出来的。马德记茶园有最古老的原种茶69亩,据马德记介绍,原种茶的特点是口味好,产量低。通过潜心研究,现在他已经培育原种茶300余亩。

马德记告诉记者,2009年12月27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参观他的茶园时,提出能不能尝试生产红茶。不久,“信阳红”研制成功,立刻在北京、郑州刮起了“信阳红风暴”,书记的点题,给信阳茶企和茶农指明了一条增收创富的道路。茶农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马德记愧疚地说:“卢书记是在我茶园提出‘信阳红’金点子的,而我却不是信阳第一家生产‘信阳红’的。书记提出的点子,我不敢盲目去做,怕把好事做砸,一直在思考,通过去福建、安徽、湖南等地学习考察后,我觉得卢书记才称得上真正的茶专家,只有对茶深有研究,才能点出这样的题。我聘请了一个有四十多年红茶制作经验的老师傅和两个博士生在我场里指导了一个月,那时我也跟着学习,终于研制出了质量上乘的‘信阳红’。”

严把质量做好茶

在谈到茶品质方面,充满睿智的马德记自信地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像我们前期试验做的质量还不稳定的红茶,我都封存在仓库里,以后也可以作为企业发展历程的纪念品,但决不能流入市场。去年9月15日在“信阳红”茶品质鉴定会上,平桥区茶办在我仓库里任意抽了两份红茶样品,通过评比得了两个金奖。”

为保证生产出来的是原生态茶,马德记的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不只收社员的,并且都有备案,采用质量追溯制。加入马德记领办的合作社的茶农收入比原来高出四五倍。

由于马德记的生态茶叶合作社生产出了高品质红茶,得到了信阳市委书记王铁的大力支持,帮助该合作社在平桥区征了120亩地,并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红茶生产线。

在采访结束时,马德记说:“我一直把做茶当成事业来做而不是当成生意来做。作为茶人要有责任感,要抓好茶叶生产的源头,严把质量关。”

高德的“人间普洱茶道”


他是山东人,深得齐鲁文化的熏陶,为了在人间安放一张茶席,让更多的人通过研习普洱茶道,身心变得健康、愉悦,而穿着一袭青衣,穿越宋明的时空来到现代,彷佛想把现代人拉回古代,体验一下古香古色的仿宋代点茶。

他是现代人,却梦回宋朝,大大方方做了一回“我是大宋人”。他是异乡人,从无锡到昆明,他比当地人更像当地人。

无锡惠山寺的竹炉山房让他痴迷。一只小小的惠山听松庵竹茶炉,让明清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诗文共二百一十余首(篇)、书法绘画十三幅。为了探寻竹炉的奥秘,他甚至亲手复制了一个竹炉。因为竹炉,他有幸深入了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愿意生活在明代,一个竹炉,一壶好水,一个童子,在苍松、修竹之下,二三好友,静心品茗。如果说,宋代的斗茶是热闹与夸耀的,那么明代的茶道,指向了人的内心,是一个人寂静的体验,或者两三个解人行的雅事。

在无锡,他比无锡人还无锡人,因为惠山寺的茶炉山房这个机缘,他走得太远。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宋代与明代。他穿起了明代的青色布衣,轻轻地拈来宋代的“点茶”,明代的“竹炉”,倡导“仿宋代习茶”之生活茶道。

可是,他还缺少适用于点茶的茶。宋代的龙团凤饼,不但离我们太久远,而且复制起来成本也太昂贵,那毕竟是上贡皇帝喝的。他想推行的是生活茶道,用价廉物美的寻常道具,来演示几百年前的生活场景。习茶的器具,用的是仿宋代的“十二先生”与仿明代的竹炉,仿制的成本都不高。但茶叶呢,就用现代茶吧。他从西湖龙井、武夷岩茶一路试来,可惜这些名茶都不适合点茶,日本的蒸青茶保留有中国唐宋茶叶的古风,倒非常适合点茶,但他是个较真的人,觉得民族感情过不去。后来他尝试用普洱熟茶点茶,效果奇佳。这样他的仿宋代点茶的生活茶道体系,算是初步完善了。可普洱茶又像曾经的竹炉一样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的心又到了远方,再一次从无锡的主人变成昆明的客人。

昆明天天是春天,是一个让外地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他这个客人来了自然是不想走的。何况他还想探寻深邃的七子饼世界,在普洱茶道方面做点锦上添花的事情。于是,他又一次发扬了主人翁的精神,一方面向云南的资深茶人请教,研习的文化特别是民族茶文化博大精深,构建普洱茶道,需要打破普洱茶目前固有的文化边界,不但要向茶文化发达地区取经,而且要向古人学习,吸纳中国古代茶道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因此,他才尝试“仿宋代习茶的普洱茶道”,今后他还会尝试用普洱茶来仿唐代习茶、仿明代习茶,等等。在茶道建设上他不但是个拿来主义者,还主张“从根做起”。他所谓的“根”,是指云南原生态的茶文化,主要是指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他说,云南就是世界茶业的根。茶树起源于云南,最早被人类利用在云南,因此云南保留有茶文化的根,怎样把根留住,并发扬光大,是当代云南茶人必须正视的课题。他举例说,云南有些少数民族把茶叶煮熟了,加生姜等作料,加盐巴,当菜吃,这就是一种茶叶使用的“根”,因为人类最早不是把茶叶当饮品,而是作为食物来吃,然后是当成药物。在“普洱茶根文化”的建设上,目前其在尝试将少数民族的烤茶引入到仿宋代习茶中来。

“茶道是金木水火土的艺术,要体现五行的相生与流转。因此,茶叶作为木,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而水与火也非常重要,唐宋人总结出‘活水还要活火烹’。所谓的活火,就是炭烧得充分的火,一方面要用质量好的炭,另一方面需要用扇子扇风,以助火势。在炭方面,我采用的是云南常见的梨炭。水也是选用云南品质优良的山泉水。而烤茶器具属于土,我选用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烤茶的土罐。这就是将少数民族的烤茶引入到茶道中来的一种体现。烧水的壶,用的是云南鹤庆产的银壶,这属于金。”他说,“自己尽量在普洱茶仿宋代习茶中采用云南产的器具。除了梨炭、土罐、银壶,还用了产于玉溪、建水一带的云南青花瓷,竹炉上的竹编,也是用傣家手工竹编。”

最后,他的茶道是充分生活化的。在访谈中,我开玩笑问他,听说茶界有人说你已经有点大师的意味了。你是不是想像所谓的大师那样来开创自己的普洱茶道体系。他听了,非常认真地说,我没有想那么深远,我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些普洱茶文化的实践。至于要把这个体系搞多么博大精深,要成什么大师,这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我只想当一个普通人。茶道对我而言,仅仅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主业是策划,我只是利用空闲时间玩玩而已,至于玩到什么境界随缘吧。我没有把它当成道,人为的拔多高,而是当成生活化的东西。一种健康有益的生活,跟其他生活,比如喝红酒、咖啡,打羽毛球,是一样的,是一种爱好,一种休闲放松方式。每个月,或每个礼拜,安排一个下午,给自己一点时间,于昆明周边的山水之间入西山滇池边,筇竹寺、龙泉观、黑龙潭寺等,约三两知己,风炉煎水习茶。

作为生活化的茶道,仿宋代习茶是非常随缘的。不像一些茶会,器具一定要名贵的,每次都是固定的。高德先生的茶会,采用的都是寻常的器具,以体现道不远人,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的精神。而且,其还根据现场的环境来布茶席,尽量利用现场本来就陈设的器物、花草植物,因为外来的东西很难融进这个现场氛围,显得不协调。比如,他在昆明黑龙潭公园龙泉观搞茶会,其时正是观里梅花盛开之时,就在梅花树下摆席,摘一朵梅花放在盏里,一友古琴、一友书法,营造出一种非常自然的和雅氛围。针对都市白领运动不足的特点,目前他正在尝试将云南道家的养生文化跟普洱茶习茶相结合,以道家入静方法静心入静,以道家养生功如坐式八段锦、六字诀等合入习茶,既是一乐又能调节身心健康。

穿越到古代,不是为了复古,也不是为了博取眼球。他只想在尘世安放一张生活化的茶席。无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少数民族的,还是国际的,只要是趣的,有文化内涵的,他都愿意尝试,并融会到他的习茶之中来。说到底,他只想做一个普通的爱茶人,传播着快乐、健康、平易的普洱茶道文化。

普洱(熟)茶、仿宋代习茶法研习流程

一、习茶要记

1、习茶导引者一人,辅助者一人,摄影记录一人,参与茶友四人,茶席列座共五人。

2、凡入习茶空间者必须着中式传统服装,禁带手机。

二、流程:

1、涤尘:凡入茶室者必须净手、扫尘、放下通讯设备。

2、礼遇:相互行礼(汉礼)

3、伺茶:根据抽签分承茶工,燃炉、煮汤、煎水、布席、磨茶。

4、入静:根据道家养生操,简单放松。

5、赏画:《文会图》,以图为引,简单介绍宋代茶文化、习茶法、茶器名今古区别。

6、习茶:

(1)再次净手。

(2)根据伺茶分工依次配合展开炙茶、磨茶、罗茶、煨盏、点茶(调膏、击拂)、分茶(茶百戏)

7、乐茶:

每人一盏、一笔,随心随意勾勒所思、所乐之字、简笔画。

8、品享:

普洱茶点茶法的口感、煮茶的口感。

9、赞茶

以茶汁为墨,在习茶贴书写对茶的赞美。

10、拾心

共同清洗茶器、归置茶具。

11、惜缘

再互致茶礼、走出茶室。习茶结束。

主持人:李国标

访谈嘉宾:高德

撰稿:李国标

茶德三字的真谛


“诚”、“清”、“真”,可称之为茶德三字真谛,或曰“茶德三昧”

古往今来,尽管历代茶人对“茶德”的理解释说或有歧义,但比喻士君子美德修养则是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考察历代茶人与茶学研究者对茶事的体悟,我们决定大略可以将中国古代茶德归纳为“诚”、“清”、“真”三个字,可称之为茶德三字真谛,或曰“茶德三昧”。

所谓“诚”,是要求茶人应有的心性修养,即:

诚厚——怀宽厚仁爱之心,

诚明——修磊落光明之性

诚信——守忠信恪礼之操

诚敬——持谦敬由衷之行;

所谓“清”,是指茶事过程中主客观条件的儒雅风韵与简约素雅,即:清真——真色、真香、真味皆具的茶品。

清俭——静心设造的俭约而雅致的茶具、行茶之物与品饮过程的感觉和终饮的结果,即:

真情——开诚推心之情,

真性——潇洒帅然之性,

悟真——悟解事物哲理的过程,

归真——返璞清心的境界。

这样茶德就具有了超越物质公用和一般生理活动层面的文化意义。

茶事,或曰饮茶过程,只有在其具有了洗涤俗烦、升华情感、完美心灵的精神世界作用时,才可以称得上是“德”——道德与哲学的认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访谈】产品参数化——“德丰昌”开启透明交易模式》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