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图为:吕才有,系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院长、教授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喝茶已经不仅仅是解渴那么简单了,它更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提到茶,不能不提享誉世界的云南普洱茶。目前,普洱茶产业发展形势怎样,又如何做成千亿元产业?普洱茶的魅力在哪里,它为何备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院长吕才有教授做客《新华访谈》,解析普洱茶产业,讲述“博士茶人”和这一片树叶的故事。

视点一:普洱茶产业“墙内开花”,墙内外都香

近年来,普洱茶产业重新受到重视,并占据了云南茶产业三分之二的份额。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加,对普洱茶有了新的认识。消费群体也由国外转向国内,呈现“墙内开花,墙内外都香”的景象。

普洱茶作为云南茶产业的领头羊、排头兵,特别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受到重视。此前,普洱茶作为特种茶,主要销往国外发达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以前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现在是内外都香。

到目前为止,普洱茶占据了云南茶产业三分之二的份额,云南在中国茶产业处于前三的水平,而云南普洱茶又处于领先的水平。因此,普洱茶在云南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视点二:普洱茶:魅力独特的茶业界黑马

云南大叶种是一个独特的品种,它的内涵成分是其他中小叶种的两倍,特征性成分中内涵成分丰富。普洱茶还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可以概括为“一减三调”。

从理论研究来说,无论是云南本地和外地的茶,都是山茶科山茶属山茶种的植物,采用它的叶片来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形成不同的茶类。到目前为止,普洱茶占据了云南茶产业三分之二的份额,云南在中国茶产业处于前三的水平,而云南普洱茶又处于领先的水平。因此,普洱茶在云南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云南是茶叶的故乡,茶的发源地。云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为生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茶叶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世界上已发现的山茶属茶组植物44个茶种和3个变种中,云南独有26个茶种和两个变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5%以上,茶树品质优良,枝叶肥厚、内含物质丰富,是制作普洱茶及滇红茶的优质原料。

普洱茶的独特性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云南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环境成就了普洱茶。“一方水土产一方茶”,云南属于特殊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在云南品种的独特性方面,云南大叶种是一个独特的品种,它的基因型表现为乔木型和小乔木型,特别是它的内涵成分是其他中小叶种的两倍,特征性成分里,内涵成分比较丰富;在加工方面,普洱熟茶有一个独特的加工工艺叫做“渥堆”,学术称之为后发酵,而其他茶类没有这个工序;在品质特征方面,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熟茶通过后发酵以后,形成了陈香明显的特征;最后,它还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我个人概括为“一减三调”,也就是它有减肥的作用,无论是从现代科学实验和经验的积累来看,晚上瞌睡还特别好。每天喝三道茶,总量不超过20克,饮用是安全的。

当然在喝茶的过程中,我认为要适当讲究,关键是对水、投茶量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普洱茶需要高温冲泡,更有利于内涵物质的浸出,也更有利于健康。

视点七:普洱茶学院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研发支撑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主要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己任,同时再进行文化的传承。我希望普洱茶学院成为一个引领普洱茶发展方向的国际化的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主要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己任,同时再进行文化的传承。我们现在培养人才方面,包含学士、博士人才培养,比较齐全。另外我们的团队里有30多个老师,80%都是硕士以上,60%都是博士以上,而且是多学科交叉的。我希望我们的学院,成为一个引领普洱茶发展方向的国际化的学院,发挥“三导”作用——指导、引导、领导,要领导普洱茶发展的潮流和一直引领普洱茶发展的方向。我现在承担的任务,是国家茶产业体系里的普洱茶岗位“岗位科学家”的职责。从我个人到学院来说,应该竭尽全力,在普洱茶产业中发挥人才和研发的支撑作用。

cy260.COm小编推荐

“柘荣青茶”: 一个大学生的创业梦想


冲上一泡,浓香扑鼻,呷上一口,唇齿留香,一种初恋般的感觉油然而生。这就是“柘荣青茶”的味道。

“它糅合了多种制茶工艺(红茶、冻顶乌龙、白茶、绿茶的工艺),兼具绿茶的鲜爽清幽、红茶的甘甜浓醇、白茶的清纯毫香;冲泡方式简单,用盖碗、飘溢杯、玻璃杯等冲泡出来,高香、醇厚的滋味各有不同,每个品茗者,都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茶主人吴春祥如此介绍。

30出头的吴春祥,柘荣人。3年前就怀揣这么一个梦想:从红茶、白茶、绿茶的夹缝中研制“青茶”,打造柘荣优质茶叶的公共品牌。

有梦想,就能飞翔。

爱上一个人,传承一项技艺

2001年大学毕业的吴春祥,带着恋人到深圳一家外企打工。恋人出身茶叶世家,是柘荣茶叶泰斗级人物刘绍安之女。在相濡以沫中,吴春祥深受感染,爱上了喝茶、研究茶,对茶叶情有独钟。

在柘荣茶叶界,提起刘绍安无人不晓。他曾是县国有茶场场长、高级农艺师,在茶叶领域摸索了50年,有40多年的制茶经验,是国家级名优绿茶“仙岩雪峰”的创始人,也很想把一手制茶绝活传承下去,他十分看重吴春祥。

2005年,吴春祥跳槽到了厦门,开始在茶叶领域寻找自己的人生支点。此时安溪铁观音甚嚣尘上,他接触了不少安溪茶叶,多次到安溪茶厂调研考察。

这年底,他毅然决然来到福安晓阳镇,与人合作创办了锁泉乌龙茶场,他是主要的股东之一,20多万元高薪聘请了安溪最顶尖的制茶师,建立起1000多亩乌龙茶茶叶基地。

他一边耳濡目染制茶师的制茶技艺,一边参阅大量的茶叶杂志,最古老的茶叶书籍当数1956年出版的《茶叶加工技术》,其中有红茶、白茶、绿茶等各种茶叶的加工技术介绍。到2009年,虽然诸多原因把锁泉乌龙茶场转让了,但他却学到了安溪师傅制茶技艺的精髓。

也是这段经历,让他领悟到一点:办茶厂,制茶技艺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此时,他心中已经萌生了研制自己品牌茶的念头。

他决定回到柘荣单干,办自己的茶叶公司,得到了老丈人大力支持。

做“订制茶”,走精品路

2010年,他注册了以他老丈人刘绍安为主要茶技师的“安记茶业有限公司”,开始租借柘荣县城郊乡仙后村的茶叶培训基地办起了厂房。刚开始为维持生产,他主要仿制大红袍,跟着市场跑,市场热卖什么茶,他就生产什么茶。

“但不管做什么茶,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制茶技艺和茶叶品质得到认可。”他决定以传统工艺取胜,做质量最好的茶,找到一批最优质的客户,由此萌生了生产“订制茶”的理念。

他通过在济南、上海、北京、天津从事茶叶经营的朋友面对面推销自己的茶叶,征求客户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组织生产,推销“订制茶”。很快,北京的一个客户向他要了500多公斤的第一单“订制茶”,这大大鼓舞了他的信心。“订制茶”也成了大卖点,此后便一发不可收。

“既然是‘订制’,就要在质量上下功夫,诚信经营。”他亲自考察原料的来源地,海拔必须在550米以上,对用药用肥也有严格的要求,并在全县确定了2个200亩基地,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他甚至提出了“原料三不收”原则:混料青区域,不收;采摘不标准,不收;雨水青、露水青,不收。制作过程中甚至还分天分批分区域,分早上下午。

精细严格如此,加工制茶上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纯正,深受客户的好评。

虽然如此,他深深感到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技艺品牌。经过再三思考,他把眼光定格在研制“青茶”上。

心中有大局,梦想终成真

2012年,坦洋工夫、正山小种等红茶品牌一度名声鹊起,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茶青1公斤卖到400多元,也由此掀起了全县种植金观音热,全县三分之一茶农种植了金观音,甚至建起了市茶科所第一个金观音种植基地。

也是在这年初,吴春祥回到老家绸岭村,租用闲置的学校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开始了用金观音研制“柘荣青茶”之旅。

在研制青茶工艺过程中,如何通过简单的工艺把金观音的高香留下来,把苦涩味去掉,是个大难题。他每年都要试验七八次,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他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到2014年,随着红茶市场淡销,金观音等茶青价格也一落千丈。而吴春祥研制“青茶”工作也进入第三个年头。“金观音是制作青茶的最好原料,如果没有后续产业来支撑,就会出现价贱伤农的后果。”吴春祥油然而生了一种责任感和大局观念,也更激发了他加快研制青茶的紧迫感。

无独有偶,在这一年,柘荣县把茶产业作为“五特好柘荣”之“一特”加以推动,正思考柘荣茶叶公共品牌定位问题。吴春祥研制“柘荣青茶”很快进入县领导视野,并得到了资金、项目等多方面的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年底,经过三年的艰苦研制,“柘荣青茶”工艺基本定型,在赠送品尝中,得到了很高评价。“今年开始试生产,正申请发明专利。”吴春祥笑着说。

吴春祥的成功,让人刮目相看。今年,他还当选为柘荣县大学生创业协会会长。他介绍,接下来将在做精“柘荣青茶”工艺的基础上,做好团队组建、厂房规模、基地建设、品牌包装、市场销售等规划。

如今,他已经投入200多万元建起了150亩的老茶树基地,老茶树树龄均在30年以上,最长的100多年。“老茶树要三年后才有绿叶,而且不用农药,全部采用有机肥,一年一采,用它制作青茶,味道纯正、醇和。”吴春祥看的很远。

空无静清 一片茶叶的涅磐


清风拂过松枝千篇一竹梢,泉溪水流在乱石上跳跃,茶炉里的红炭着茶烟升腾起暖和的舞蹈。茶香则把人的思绪引向空灵的悠远,这便是禅意了。如是在茶亭中行茶,那么竹杓的舀水声,瓦釜中水的鸣唱,花瓶中寓意诚挚的插花和洁净优美的茶具,空气中弥漫着的茶香或檀香的气息,把眼、耳、口、鼻的观感集中在一起,这就是在浮躁城市中的一方净土,一片禅境的空间。人们用心去构造一切,用心去品味这一切,就压缩了与历史时空的距离,超脱于尘寰喧嚣于一刻,让我们的身心冷静又睿智的思考过去未来,得到的是自信与振奋。

请你审视一下泡过的茶叶吧。宛若人生结束,它奉献出一切,让别人健康、愉悦、向上,茶叶在茶的世界里无碍地涅磐圆寂了。

中国本土道家中的“无”与外来又经融会了佛家的“空”,两种观念的交流、最完美、最高境界。然而它又是“无”与“空”的。在禅家看来,“静”与“清”这两个字是可以作为表达的。韩国把禅与茶高度概括为“清和礼乐”;日本把禅与茶归为“和敬清寂”四个字就反映了茶道精神中的审美内涵。道家的“清静自在”,佛家的“般若清静”,儒家的“清心寡欲”,清的审美意识和“无”与“空”一样丰富。深奥的玄淡称“清淡”;论人的气质品格是“清者贵,浊者下”;还有“木清则仁、火清则礼、金清则义、水清则智、土清则思。”

作为茶,集五清为一身,在茶室中与清新的音乐,清气的书画,清净的茶道具,清而礼的言谈都达到养心务必先清心的环境要求。无论茶室内外,在茶中修心,在修心中喝茶。因为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意识。眼下,原本东方民族主导的人文科学,西方民族重自然科学的大区域已被现代的通讯传播手段瓦解。人们在多元的文化中失去了精神的信仰支撑和心理平衡。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东方的茶,这虽是一碗由茶叶浸泡出来的汤水,然而它又是已杯容纳了东方文化精髓的东西,已不是一杯有固定价值的解渴的饮料了。当我们以清醒的思维去净滤这杯茶汤的时候,它就像一口贮满了禅思的深井,清而不浮,静而不滞,淡而不薄,能汲取多少,全在个人。

茶把它的根细细密密地扎根于大地,吸收着天地日月的精华,它的本身就是美德;它再经过各种加工在淡而无味的水中复活奉献,这是一种可观可触的轮回。其实,一个人就是一片茶叶。人生下来就分分秒秒在变化,只是这一过程一个人要六七十年,一百年,不易很快察觉而已。茶中的美就是我们身边时时刻刻的“当下”。体会并发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体悟到思维的乐趣和心底的收获,得到会心的一笑,那就是茶汤中的美与禅了。

一片茶叶 以清净心布施


一片茶叶,以清净心布施。

抓一把茶叶丢在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哥哥那一把茶叶中的每一片所释放出来的。我们喝茶的人,从来不会去分辨每一片茶叶,常常忘记一壶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叶所组成的。

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布施不就是这样吗?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我们应以茶叶为师,最好的茶叶需要五六斤茶青才能制成一斤茶,而每一片茶都是泡在壶里才能还原、才能温润、才有做为茶叶的生命的意义;我们也一样,要经过许多岁月的涮洗才能锻炼我们的芬芳,而且只有在奉献时,我们才有了人的温润,有生命的意义。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

一壶好茶,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说珍惜世界,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做一片茶叶!当我们这样想时,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邓时海:一个谈经验,一个说科学


经验与科学太难完全交集了!我有个经验问了科学,科学说"应该不会吧!"我的经验是"喝陈老普洱比喝新生普洱,有尿尿的感觉比较慢比较少。"

事件回放:白水清先生一篇刊登在《老茶文摘》的文章,被某些人和网站别有用些地炒作攻击,把白水清和陈文品两篇文章拼接成了现在广为流传的《白水清VS陈文品》,事态持续发酵,陈文品继续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抨击此事。

2014沉寂了一年的茶界,因为一篇短文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默默无闻的陈文品,一夜成了“名人”,众多大师,专家,学者,权威也纷纷出场,此事件炒作大于讨论,其实就是学院派“茶呆”挑战经验派“茶人”的闹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文品先生您品过老茶吗?一个看似对老茶的理解近似于真理的教授,在没有长期的接触就妄自攻击才是最不科学,最不道德的!你的科学符合事实规律吗?有多少你可以研究的强项和很多迫在眉睫的茶课题你不去参与,偏偏趟这坛子混水,没事儿闲的蛋痛,不务正业地炒作,好玩吗?

一个呆在学院的井底之蛙看外面的东西必定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白先生的经验是实事求是,是整体性的,是系统性的,我想也是对老茶普遍性的最有代表的归纳总结,所以我看了大部分内容都非常亲切,反而对这个不务正业,学术上没有建树地教授非常鄙视!

一个茶商和一个贫困村的情缘


“小陈”陈焕华(中)正在茶园查看贫困户茶叶长势。

7月4日一大清早,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钟灵镇凯堡村的茶山上,贫困户张正贵哼着小调和邻居们上山采茶。看着满山遍野的茶叶,张正贵无比踏实地说:“小陈不走了,我家今年脱贫有了底气!”

张正贵口中所叫的小陈,名叫陈焕华,今年38岁,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4年前,大学刚毕业的他就与凯堡村“结缘”。这些年来,他动员村民开荒山、种茶叶、办企业、创品牌,让凯堡村甩掉了特困村的“帽子”。

如今,在异乡漂泊14年了,小陈已不是当初的年轻小伙,思乡的情绪也越来越浓。不过,为了帮助张正贵等贫困户彻底脱贫,他决定留在“第二故乡”再干几年。

小陈进山震惊了——

特困村的人均年纯收入仅800元

陈焕华告诉记者,2002年,刚从大学毕业的他随朋友从福建赶来钟灵镇考察投资项目时,刚一来到这里,就被当地贫困的面貌所震惊:全镇11个村有一半属特困村,人均耕地不足6分地,人均年纯收入仅800元。

作为生意人,陈焕华的朋友打起了退堂鼓:谁会到这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来投资?不过,拗不过当地人的热情邀请,陈焕华答应到其中一个特困村——凯堡村看一看。

“我们山里人想致富,找不到出路,也没有思路。小陈,你是大学生,你来帮我们找找出路吧!”见有大学生来村里考察投资了,凯堡村村干部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带着陈焕华翻山越岭四处考察。

凯堡村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相邻,全村668户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不过,陈焕华发现,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茶。可惜的是,村里的茶园不成规模,茶叶卖不出去。有了这个发现,陈焕华决定留下来,对当地茶叶品质作进一步考察。

很快,他找来专业团队驻扎村中,用4个月时间,勘查当地气候、土壤、水质,检测所产茶叶的内在品质。最终,检测结果令陈焕华喜出望外:凯堡村具备发展茶叶的绝佳环境,所产茶叶品质也属上乘。

小陈留下创业了——

凯堡村依靠茶叶产业整村脱贫

得知陈焕华要来村里投资办厂,村民们奔走相告:“小陈不走了,要带领我们种茶叶、办茶厂!”

不过,纵使凯堡村有种茶的绝佳环境,但要把茶叶产业发展起来,对于非农业专业毕业的陈焕华来说并非易事。

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小陈从家乡带来600万元资金,在凯堡村成立了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开始了进山创业的漫漫长路。

经过多方学习与多渠道“取经”,很快,小陈在凯堡村实施了“基地+农户”的“两步走”计划:一是将零散的几百亩低产茶园流转过来,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打造成一个茶叶种植示范基地;二是将有头脑、有经验的茶农培育成大户,统一实行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

令村民们佩服的是,小陈种茶不走老路:为提高育苗基地的茶苗成活率,小陈组织科研人员发明出“茶苗黄土覆盖无性扦插法”;为指导茶农建设优质高产茶园,他专门聘请西南大学的教授前来现场授课;为让茶农吃下发展茶叶的“定心丸”,他在钟灵镇建起了一个设备一流的加工厂;为将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他还致力于新产品研发及品牌培育工作,先后开发出21个绿茶品牌、3个红茶品种,其中,“钟灵毛尖”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

“跟着小陈干,不愁不发财。”杨正友一家4口人原本是贫困户。自从2003年起,跟着小陈种了4亩茶叶后,每年仅卖茶叶就有2万元收入。后来,杨正友还应聘到小陈基地上班,每月工资还有1500元。如今,杨正友已盖起了砖瓦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和杨正友一样,跟随小陈种茶的农户越来越多,一度占到全村户数的八成。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户有5户,10亩以上的农户有76户。后来,在小陈的影响下,凯堡村还成立了3个,5个茶叶大户又相继成立了茶叶公司。

2012年,凯堡村茶叶面积发展达到6000余亩,茶叶亩产值超过4000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跃至6500元,凯堡村实现整村脱贫。

渐渐地,小陈的茶叶基地还扩大至其他乡镇,茶叶示范基地达1560亩、茶苗基地400亩,带动全县发展茶叶8.5万亩。2015年,小陈的茶叶公司销售额达3500万元,实现利税298万元。

小陈暂时不走了——

“最后的贫困户”有了脱贫的信心

14年过去了,小陈已经把凯堡村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乡情绪越来越浓,也有意回老家去发展。

凯堡村村主任秦显忠告诉记者,去年年初,得知村里还有贫困户生活困难,小陈改变了主意,决定留在大山里再干几年。

小陈调查后得知,凯堡村的34名贫困户中,有7户丧失了劳动能力,可享受国家兜底帮扶政策。“对于其他的27户贫困户,怎么帮呢?”小陈想,输血式扶贫不是长久之计,必须采取造血式扶贫,才能让这些贫困户彻底脱贫。

经过周密考虑,小陈想出一个“企业+大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他的企业负责“领头”,为大户提供茶叶种植材料、技术服务及原料收购;安排大户负责“结对”,定期与贫困户开展多样化的帮扶活动;发动贫困户负责“出力”,发展茶叶种植或参与基地务工。

“现在正是茶叶盛产期,我每天都可采35斤鲜叶,再卖到小陈公司去!”贫困户张正贵是个残疾人,妻子患有严重脑部疾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是小陈结对帮扶对象。今年,他种植的4.5亩茶叶长势喜人,预计可卖1.8万元。

“小陈就是我的‘靠山’,我家脱贫有信心了。”张正贵高兴地说。

贫困户龙友元的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自从去年小陈安排大户杨再应与她结对后,就免费给她提供了种子、肥料、技术扶持。今年,龙友元的3亩茶叶产量倍增,有望突破1.1万元,脱贫有望。

如今,小陈的“企业+大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已从凯堡村“复制”到洪安、海洋等贫困村,正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搭上产业脱贫的“快车”。

何建梅:一片冰心在茶园


她出生在拉祜山乡,没有多少文化,也不懂得市场营销理论,但她却成了拉祜山乡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成了大家口口声声的“老板娘”。她不喜欢“老板娘”的称呼,更喜欢茶农们叫她“大姐”。她叫何建梅,澜沧县建梅茶厂的法人。

今年4月16日,她的茶厂开展10周年纪念活动,她与茶农们度过了一个欢乐而有意义的节日。虽然她也请了相关部门和领导,但她说:“领导来不来不要紧,重要的是我和茶农得一起庆祝,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厂,就没有我这个老板。”

走进澜沧县富邦乡的佧朗、半山、麻栗坪等村,展现在眼前的是千亩连片、管理有序、生机盈然的茶山和茶园。偶然遇到的田间地头劳作人员,只要提起何建梅无人不竖大拇指:“达贾哟(很好)”。何建梅的家在澜沧县富邦乡邦奈村核桃寨,2005年4月她创建了第一个企业——澜沧建梅茶厂,从此开始了她艰苦的创业历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建梅茶厂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种植、养殖和酒店服务业的综合型企业,现有资产4000多万元,直接带动和促进了山区各族群众的经济发展。

历程:从农民到老板

何建梅1984年涉足茶叶购销经营,日积月累,用辛劳和智慧换来了第一桶金。何建梅在小有收获后,坚定了经营茶叶的信心和方向,2002年她以96万元的资金购买了经营管理存在困难的佧朗村茶厂的生产经营权。为了让群众支持并从中获得利益,在经营管理中,她首先从无偿提供化肥、农药出发,让茶农看到了她真诚经营、共同致富的愿望;其次,从稳定鲜叶收购的价格出发让利给茶农,随行就市,实行最低保护价稳定人心。2008年是茶行低迷的一年,许多茶叶经营者因此破产,但建梅茶厂仍然以原定最低保护价悉数收购鲜叶,当时其它茶厂收购每公斤鲜叶0.6元,而建梅茶厂照样以确定的最低保价每公斤1.6元收购,使茶农看到了她真心为民、诚信经营的作风。她从不拖欠一分钱的鲜叶款,日常生产、生活中,茶农有急需,可预支一定的款额应急,待交鲜叶时抵扣,重大节日还购买慰问品慰问茶工。日久见人心,群众的顾虑逐步消除,完成了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的思想转变过程。为强化茶园管理工作,何建梅设立了基地最佳管理奖,每年评选6户给予现金奖励;又设立了最高单产奖,每年评选6户给予奖励;还设立了超产奖,超过亩产定额的每公斤鲜叶奖励0.2元。这样做调动了广大茶农管理茶园的积极性,也使茶厂的产量大幅增加。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建梅茶厂建有一个茶叶精加工厂、7个茶叶初制所,形成了年可加工茶叶3000吨的生产能力。这些加工厂解决了73人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当地的劳动力转移工作。建梅茶厂共开发茶叶、咖啡种值基地9292亩,直接带动了1234户5000余人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她“建一个厂,带动一方百姓”的建厂初衷。

发展:办一个社,富一方人

结合农村实际,建梅茶厂在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的同时,积极调整的产业结构,于2009年成立了“建梅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农户161户。合作社创办了富邦乡的佧朗、半山、麻栗坪村茶场、肉牛、猪、鸡养殖场及2000多亩咖啡基地和勐朗镇佛房陆松养鸡场、大平掌阿柳寨400多亩咖啡基地、东回镇南嗡500亩咖啡基地、酒井乡税房茶厂、糯福乡阿木嘎500亩咖啡基地。三年来共出栏肉牛1006头,社员收入达96万元,存栏能繁母牛468头。2011年佧朗村肉牛养殖基地被国家农业部考核认定为国家级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先后接待了县内外300多人的考察学习,在全县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富邦佧朗、半山、麻栗坪三个村就有受益农户866户3464人,人均纯收入达2000多元。据统计,佧朗村邦朵村民小组前几年外流妇女达25人之多,现已有22名回到了家乡创业。半山村养猪场“80”后刘贵生、何芳夫妇前期养猪所产生费用包括猪苗、饲料、预防针针水、药品等由建梅茶厂提供,后期销售也由建梅茶厂负责,扣除所产生费用后,夫妇俩2012年纯收入达到60多万元。合作创办的陆松养鸡场已出售肉鸡7.6万只,出售雏鸡30万只,产值达300余万元,带动和扶持专业合作社社员12户发展养鸡产业,已取得明显效益。

在稳步发展种植和养殖业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何建梅以500万元的资金收购了原康达酒店,建成了现在的芦笙恋大酒店。芦笙恋大酒店占地面积4102.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82.1平方米,总投资3200多万元,有高中低等档次的客房114间,大中小各型会议室三套,餐厅可同时接待2000余人就餐,标准的现代化厨房配备了现代化的厨具和餐具,具有时代的特征。酒店已于2013年2月6日开业,招收员工41名。为了解决更多人员的就业问题,何建梅在澜沧县民族街(大桥头街35米后)收购了土地4809.55平方米,收购价为360万元,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后,可解决20多人就业问题。

实效:从社会获得,回报给社会

在创业的过程中,何建梅从各方面关心茶工茶农,如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她都购买慰问品,到各分厂去慰问和组织联欢活动,重大节日都安排资金给佧朗邦朵、半山、麻栗等村寨开展娱乐联欢活动,增加了节日的气氛。每年她都要安排资金购买服装送给在佧朗村和在茶厂工作过的60岁以上老人,让这些老人们也分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何建梅在自己的企业得到了发展后,积极回报社会。近三年来,捐资助学3万多元,帮助了30多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五年来为村、组修路、修水利、建房捐助28万元。她所创办的产业直接带动了山区各少数民族1234户、5000多人的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了114个就业岗位,促进了就业工作。她所取得的成绩和为回报社会作出的贡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曾荣获“热心公益事业”奖和民族茶艺技能大奖赛铜奖。2008年1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澜沧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2009年1月被推荐成为普洱市第二届政协委员。2010年她又被评为“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优秀民营企业家”。同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澜沧县第三届民族团结先进模范称号;2011年3月被普洱市授予普洱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同年5月被评为普洱市首届劳动模范;2012年被授予普洱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何建梅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她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在各级党委政府关怀、帮助下取得的,也是广大群众支持的结果,只有心里想着群众,群众心里才会有你,只有群众富裕了,企业也才会茁壮成长。

茶人高海燕:在茶业界闯出一片天地


采茶

炒茶

几年前,对于高海燕来说,她还只是一个收茶叶的个体户,属于茶人大军里的“散兵游勇”。

进茶山、接触茶农、不断学习……在不懈努力下,高海燕成长为一位爱茶、懂茶,全身充溢着茶叶“草根气息”的茶人,闯出了自己在茶业界的一番天地。

2011年,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以带动当地农民利用区位优势,实现脱贫致富”为服务宗旨,高海燕在镇康县凤尾镇建起了凤尾精制加工厂,涉及公司基地面积300多亩及周边农户茶园面积近3000亩,年生产加工规模300吨。

2013年建成镇康县勐捧镇岩子头村御贡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涉及茶园面积6445.4多亩、农户480户,并为每位农户每年带来11000元收入,年生产规模210吨;茶叶初制所分布在镇康县岩子头、大山、乌木兰、凤尾、勐堆、永德县明郎乡6个乡镇,年加工总规模800吨,带领2100多名当地茶农闯市场,走上了致富道路。

2014年11月,高海燕趁热打铁,注资100万元成立了临沧御贡茶业有限公司,年生产加工能力1200吨。公司坚持以“用心专注经营纯天然、无农残、高品质的茶叶产品,坚持以茶会友,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为经营理念,产品从采摘开始选料,秉承传统手工工艺,石磨压制而成。

公司还注重品牌打造,其出品的“茗古茶乡”牌荣获名优茶金奖。在2015年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交易会上,公司出品的“茗古茶乡”牌乙未藏(箐梅山古树)、乙未藏(坝村古树)产品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被正式确定为推荐产品并颁发了推荐证书。

一杯茶的信仰(一)一个时代的记忆


沈红的世界,平和、恬淡,辗转业界三十余年,只是一杯清茶的岁月流长。这杯茶被稳稳的根治在内心,不随外力颠覆、倾斜,也不随日月干涸、滋长。仅凭舌尖的触感,坚守一杯茶的信仰。

2007年,当北京茶叶总公司成功回购“京华茶叶”(以下部分简称“京华”)的消息传出,沈红终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

八年的等待之后,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尽管沈红已经从初出茅庐的女大学生变成了一个风韵犹存的成熟妇人,从师从老一辈的茶评人,靠着口传身教学习茉莉花茶的拼配技术,到历时十余年方始独立开单创立自己的拼配工艺,再到担任联合利华技术部主管,随着“京华”的雪藏而赋闲回家,沈红的职业生涯乃至生活轨迹无一不和“京华茶叶”的命运缕缕牵系,激荡沉浮。

没有人知道沈红总是隐含淡淡笑意的和煦面容背后藏匿了多少隐忍、无奈。“京华”的回归,终于可以让沈红接续心头始终缭绕不去的茉莉茶香……自此,沈红的身影再也没有从“京华”离开。即使是在退休之后,审评室里,沈红的白大褂依然会在每天清晨出现在工作台前。三十多年的时间,在被茉莉花和茶香充盈的时光里,沈红齐肩的乌黑长发已经银丝斑驳。

一个时代的记忆

在北京护国寺古玩市场的杂项货摊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标着“京华”字样的茶叶铁罐被作为民俗品摆放着。1981年,北京茶叶总公司申请注册“京华茶叶”,并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茶叶类商标,首开国内铝箔袋包装茶叶的先河。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京华茶叶”几乎成为京城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乃至惟一的。即使在1985年茶叶市场开放之后,这种情况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京华茶叶”对习惯喝花茶的老北京而言,意味着在喉舌之间贯穿几十载的不变口味,杯中浓淡相宜的茉莉花香伴着木柴的烟熏气味,才会让隆冬的街巷彻底从夜的清冷中苏醒过来。

“京华”注册成功之后的第二年的七月(1982年),沈红从安徽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茶叶加工厂。当时,北京茶叶加工厂是北方地区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叶龙头企业,隶属于北京茶叶总公司。沈红一进厂,就被分配到审评室,师从杨、傅两位师傅,分别学习拼配和审评。当时北方地区都有饮用花茶的习惯,一来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均不在产茶区,再者因为运输和保存方面的配置相对滞后,绿茶、白茶等茶品经过千里迢迢的运输和长时间的储存,很容易在中间环节因为不可抗力的影响而导致茶叶品质的不稳定。而花茶则完全规避了这种非人为导致的运输和储存风险。

人们常说的花茶,一般是指茉莉花茶,即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这种花、茶窨制的结果,既让茶胚彻底干燥适合长途运输又能长时间保存,同时茉莉花在加工的过程中其内质也会发生一定的理化作用,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茶单宁在水湿条件下的自然分解,使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有效的减弱喝绿茶时的涩感,也成为北方人喜爱茉莉花茶的原因之一。三十年前,北京所有的茶叶店几乎都只售卖各式花茶,而沈红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按照当时5块、6块、8块、10块的标价拼配出质量对应的花茶。“京华”作为首创的国内铝箔袋包装茶叶,沈红一面和审评组的同事坚守在质量的关口,同时利用各地区茶叶的品质特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拼配加工,使得茶叶品质能够相互弥补,她研制出的拼配加工方法,迄今仍然为同行传承沿用。

时间打败了多少英雄美人,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片普洱茶


时间打败了多少英雄美人,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片普洱茶。

昆明回暖,外衣还需加身。

今日,阮殿蓉让我喝一款台湾周渝送她的茶,这茶我在2006年喝过,周渝说茶乃1960、70年代之物,是茶中少有的霸气之物(茶气强)。我想起在普洱街头看到周渝时,双肩包,白胡子,稀疏的头发,在冷风中瑟瑟微颤抖。在广州,他从包里拿出一片宋聘,供大家品鉴,直言茶来之不易。后来,又在《三联生活周刊》看到他,谈得是尽是对茶局的失望。

忆其当时的《六大茶山报》主编詹本林兄存有照片,空了讨来。

2002年六大茶山出品的易武野生茶,10年后,这些浓烈味俨的大叶种,终究还是被时间驯化得可以熨喉舒鄂,那一年阮殿蓉组建了自己的公司,有一套成熟的普洱茶理论。

我请教阮殿蓉,这浓郁的杯底香要怎么来形容??

她说,“嗅觉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为什么它不能就是茶本来的香气呢?”

是啊,茶香,来自茶自身的香气。我曾经与许多人讨论过普洱茶的香气问题,还委托李扬专门撰写了《普洱茶的香气类型分析》。我们用其他熟悉的香味来类比茶,有些时候往往适得其反。以前总会听到有人说兰花香,可是兰花香本身比茶香复杂得多。而樟香这些,就更是会让人无从联想。如果说,茶营造的氛围,让我们想起许多,那么为何不能只言茶香,一种很正的茶香?在我们的日常里,茶香更是一种经常可以遇到并熟悉的东西。

她笑笑说,“观其形,嗅其香,体其味,像我们今天这样,喝喝茶,聊聊往事与近事,不是很好么?”

1999年,阮殿蓉在厂长,是年才30岁,茶厂比她小的只有10多个。当时勐海茶厂严重亏损,帐面上只有8000元,而欠茶农的茶款却高达1590多万元,收购单是白条…

勐海茶厂时年并不主产普洱茶,年产4000多吨的茶厂,主要是绿茶和红茶,一年普洱茶400来吨,只占总量的十分之一。“2台饼茶机,1台沱茶机,1台砖茶机,一天最多能产1吨,还要天天开工。”但是当时红茶绿茶效应不好,“我主张关闭CTC红茶,绿茶车间,当时这些产品销量很一般,甚至要贴钱,但有人不同意,理由是亏本也要保住市场。”阮殿蓉不解这点,卖1公斤红绿茶就要亏5毛钱,国家已经不贴补这些国有企业,工人是用自己的工资来补贴市场,而普洱茶的市场已经起来,之后她顶住压力,果断关闭了红茶、绿茶生产车间。这些都为勐海茶厂今天的发力,奠定了莫大的基础。

1999年,勐海茶厂做了一批92高山普洱茶。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茶卖到陕西渭南、甘肃天水、海南等地,但的货款迟迟收不到,人家没有钱,但原料还在,阮殿蓉便把货收回来,重新做了这批茶,后来这批茶成为许多人追捧的对象。

茶之因缘,又有许多人能解?时间打败了多少英雄美人,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片普洱茶。

一个“老茶头”的独白


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关注的焦点渐渐瞄准了“我”,以前难登大雅之堂的边角料茶,如今竟有了一个小清新的美名——自然沱。这美名的由来,大抵是因为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能够自然纠结成“块”的,恰恰都是这批茶叶中等级较高,较为柔嫩的部分,也可“自恋”点说是这批熟茶中的精华。

“我”是一个老茶头,不是那所谓佛家禅宗始祖灵前,献茶或煮茶待客的役僧,而是发酵池底所剩下的边角料,以前茶工们都称我为“疙瘩茶”,亦称茶头。

相对于普通的普洱茶,我们是渥堆发酵时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自然结块的茶,外形都是一团一团的疙瘩,不大美观。相对于条索状的茶,发酵度正常范围内的茶头,内含物会更加丰富,茶汤更浓,更耐泡,但泡到最后也有大部分茶头不会散开,还是黏稠在一起的状况,相对同等发酵程度的熟普,甜度和汤水的亮度都会更高,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老”的假相,所以也被称为“老茶头”。

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关注的焦点渐渐瞄准了“我”,以前难登大雅之堂的边角料茶,如今竟有了一个小清新的美名——自然沱。这美名的由来,大抵是因为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能够自然纠结成“块”的,恰恰都是这批茶叶中等级较高,较为柔嫩的部分,也可“自恋”点说是这批熟茶中的精华。

“我”是随着熟茶工艺的出现而产生的,以“颗粒”、“紧”、“甜”、“糯”为主要特色,干茶色泽乌润呈褐色、紧实而饱满,冲泡后汤色红浓清亮,滋味醇厚甘爽。“我”和常规的熟普相比,更是多了一份醇和与自然,历经时间的洗礼,无论以后大家还是否热衷,“我”都将在时光的点点滴滴中,不慌不忙地改变着。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吕才有:普洱茶,一片小树叶,一个大产业》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