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2014年12月30日一大早,湖南润和茶业集团董事长陈社行就到上海股交所排队等候旗下湖南国茯茶业挂牌上市敲锣。两小时后,他终于等到了宣布入场通知,10点18分,陈社行及公司副董事长缪林峰终于举起了棒槌。

当日,人民网发布消息称,作为湖南黑茶界全产业链的领军企业湖南润和茶业集团在上海股交所挂牌,这是最接近IPO条件的黑茶企业。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注重养生和健康的民族,我们的使命就是以茶为媒,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喝得起好茶,让这份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继续发扬光大。”这是陈社行在挂牌上市仪式上的倾情感言。

原来最好的东西就在身边

出生在湖南安化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陈社行,从小就立誓要摆脱贫穷,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1995年,陈社行在一家外资企业里担任销售总监,他在这里先后打造出一支月销售额达2亿元的销售队伍,创造了当时的一个神话。

然而,面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大地上“搜金掘银”,抢占市场,而中国的大批民营企业却发展缓慢的现实状况,让他倍感失落。他想要自主创业。

2009年7月,陈社行回老家湖南安化县考察新项目,有一个县领导向他推荐了安化黑茶。

他依稀记得小时候,自己肚子痛,他的母亲就会到小阁楼里去淘一把老黑茶煮给他喝,随后肚子痛就神奇消失了。

一语唤醒梦中人,他马上查阅了有关黑茶的资料,立即就被它的神奇保健魅力所吸引,如降血脂、暖脾胃、助消化、清理肠道等等,而在茯砖茶中,含有一种堪比灵芝的微生物,是安化黑茶在当地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发花”工艺长成的自然益生菌体,俗称“金花”。

2009年9月,陈社行经过深思熟虑后,注册了一家专门从事黑茶销售的公司,并以“发展黑茶产业,铸造民族品牌”为核心目标,传承老祖宗遗留的黑茶文化和那一碗碗黑茶。

在近5年的调整和快速稳健的发展中,他的公司逐步实现了黑茶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资源的整合,公司先后整合茶园2万多亩,在公司管理和市场开拓上,陈社行凭借他们多年积累的管理和运营经验,积极开拓市场,创新黑茶产业管理模式,黑茶销售额不断突破新高,并形成了一支近4万人的忠实消费群,形成了黑茶全产业链企业。

民族文化的永续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时代,陈社行带领公司一班人抢占先机,把朝气蓬勃的电子商务与历史悠久的黑茶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具备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创新营销模式。在新型营销模式下,目前,公司在全国已拥有近百家的国茯黑茶馆,营业额过亿元,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国三十几个省、“鑫亚”“国茯”“冰维斯”等公司产品在其的精心打造下,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2013年5月30日,在陈社行的策划下,由公司与长沙琴岛演艺中心强强联手,倾力合作打造的国内首个黑茶文化舞秀《黑茶印象》在长沙琴岛隆重公演,这是湖南省第一次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黑茶搬上舞台。

2013年7月,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李薇薇,副省长张硕辅组织的湖南茶产业调研座谈会上,陈社行提出“中国一万多家茶企不及英国一家立顿红茶公司”的话题,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并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湖南茶企的支持力度。不久后,湖南省人民政府专门下发红头文件,在政策层面加大了对茶企的支持力度。

不久前,由陈社行董事长亲自撰写的中国首本黑茶文化轻读本《黑茶全传》也出版上市,这将黑茶文化推广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构建黑茶全产业链

2013年7月,陈社行为了使企业做大做强,他整合资源将所有零散的公司集中起来,打造了被媒体称之为的黑茶帝国——湖南润和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3月16日,湖南润和集团全球启动大会在长沙盛大召开,润和集团董事长陈社行携副董事长缪林峰、集团总经理刘益辉等高管齐齐亮相,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000余名经销商参与。

媒体称,润和集团是国内组建的首个打造黑茶全产业链模式的黑茶产业集团。在这次盛会上,润和集团向茶商发布了国礼茯茶、黑茶原味饮料“冰维斯”等新品。同时,陈社行代表润和集团向湖南省光彩基金投资200万元,将专款专用,为留守儿童、伤残人士提供帮助。

这场以“润泽天下,和谐共赢”为主题的盛会标志着经过全新重组的湖南润和正式起航,陈社行的黑茶帝国梦想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黑茶全产业链,这是弥补中国茶界空白的一次空前的大胆构思和尝试。“整个黑茶产业要持续健康增长,就必须进行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品牌升级。”陈社行对目前的黑茶发展形势看得十分透彻。

仅仅经过一年多的改造,一个以黑茶为主业,凭借安化优质基地原料,传承传统黑茶工艺,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安化黑茶的提档升级的现代产业集团湖南润和茶业集团呼之欲出。

同时,为加快黑茶附属产业的研发,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周围产业裙带发展,拉动相关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目前润和集团已经形成了安化黑茶万亩种植基地,首个国礼茯茶生产及销售系统,首个黑茶原味饮料的开发上市,黑茶的投资与市场交易,中华黑茶文化博览园,黑茶销售精英培训、马来西亚电子商务、黑龙江沙棘生产基地等全产业链的八大板块。其开发的“润和茶系”产品覆盖了黑茶茯砖、天尖、原味饮料等所有黑茶品种,目前产品除了中国市场之外还远销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初,润和集团陈社行领衔创新研发的中国首款黑茶原味功能饮料“冰维斯”正式发布,“这款黑茶功能饮料在2014年3月正式上市,面向全国销售。润和集团立志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健康的保健功能茶饮料产品。”陈社行说道,“公司已为黑茶饮料申请国家专利,并为国家提供了黑茶饮料的生产标准。这一项目的成功运作标志着黑茶深加工行业跨入了新的高度。”

事实上,冰维斯是黑茶行业里第一款黑茶饮料,填补了国内黑茶原味饮料的空白。陈社行十分看好冰维斯的前景,他希望能将冰维斯打造成黑茶界的“王老吉”。

全产业链模式为润和集团在茶叶行业中带来了极大的竞争优势,凭借其特色产品组建而成的“润和茶系”,以及良好的市场背景和杰出的运营策略,润和集团将逐渐成为一家服务于消费者、服务于农民,有研发、有创新、有信誉的全产业链黑茶产业代表。

几年来,他策划的安化黑茶进驻世博会“联合国馆”和“湖南馆”;公司生产的品牌黑茶亮相各种。

以产业扶贫带动黑茶大发展

目前,陈社行及其团队在安化县的小淹、冷市等乡镇,开展了“龙头企业牵头带动、茶农公司同发展,政企传递扶贫责任”的产业扶贫模式。

在他的指导下,先后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集良种推广、生产技术、农资购销等服务为一体的黑茶生产基地部,向农户提供“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护价收购价”的产前、产中、产后“五统一”全方位服务,解决了农民种、管、储、销、运各个环节中的难题。

基础建设薄弱是制约安化乡发展的最大瓶颈。陈社行安排湖南润和茶业集团为此一次性投入公益资金300万元,帮助农民购买发电机、水泵,并大修水利,还为村级图书室增订阅报刊杂志。

在陈社行的努力下,公司总投资达2亿元,先后在安化云台山、小淹、太阳山等地,兴建黑茶生产基地3万多亩,建设各类项目88个,基地涵盖30个村,为周边群众提供1000余名就业机会,帮助基地茶农人均增收5000元,带领当地农民共同致富。

为保护安化县茶农的根本利益,陈社行要求公司全部实行订单种植,并明确其原料收购价格。目前,公司在安化的茶园全部实行了订单生产。

“回馈社会,心系慈善”这是陈社行一直铭记于心的一句话。湖南润和茶业集团在发展历程中,多次参与各种慈善活动,为贫困山区的人们送去了温暖和爱心。

不久前,湖南润和茶业集团设立了湖南省光彩基金润和慈善专项基金,专门帮助各地的失学儿童、孤寡老人,通过专项基金方式扶贫帮困。几年来,陈社行带领的润和茶业集团,已向社会各界捐款累计达2000多万元。

在一次捐赠大会上,陈社行说:“一个有爱的人,哪怕在黑暗之中,也能穿越黑暗,看到生命的光明。一个有爱的企业,才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企业。”

陈社行在外高调行善的同时,也不忘关心每一个员工的健康成长。在公司他积极倡导企业爱心管理,弘扬企业感化文化。

无论对生活还是工作,在润和茶业集团,即便基层员工也拥有优质的生活条件,他安排员工住进了舒适的酒店房间,给予员工最好的升职空间,在公司里“有人的地方就有空调”,所有工作区干净整洁,花团锦簇。

回报国家、回报家乡、回报员工,这就是新时代黑茶文化的传承者陈社行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在安化黑茶一步步成为我们生活品质的需求时,湖南润和集团与他的创始人陈社行必将在黑茶时代的历史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延伸阅读

罗山灵山茶业有个梦追的“女茶王”


罗山县灵山茶叶公司董事长钱晓玲为公司生产的红茶酒代言。

采茶的村民们排队交鲜叶。

信阳毛尖开采了。

面包车上,走下来一位举着吊瓶的女人。

女人是冲着这一大片茶山来的。连续几天春雨,茶树上的小茶芽正在慢慢地冒出,再过几天,今年第一茬春茶就可以开采了。

而这几天,她患了重感冒,不得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但她的心却全都在山上,怎么也躺不住,这不,趁护士不注意,硬是举着吊瓶上山来了。

3月23日,茶山上的第一茬春茶正式开采了,市、县电视台的记者都来了,但她被困在医院,没法露面。第二天,记者来到罗山县医院6楼的一间普通病房里,见到了正在打吊针的她。

她叫钱晓玲,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十佳茶人”、河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河南省“创新能手”、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和大别山下许多清苦而又坚强的女人一样,钱晓玲也有过苦涩的过去。幼年的她因为姥爷被打成右派,跟随母亲下放到周党镇朱楼村。初中毕业就开始在镇贸易公司工作,从站柜台一直干到业务经理。

1998年,她被查出患有胰腺炎,在三次大手术中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她没有倒下,走出医院,着手组建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在开发茶园的日子里,她和伙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拄着棍子和专家、工人们一起登山爬坡、挖山栽苗,最长有一个多月都没下山。“我从来不认为女人比男人差,很多事男人能做到,女人同样也可以做到。”钱晓玲用行动为自己的语言作注。

开挖掘机的师傅说:“她是地地道道的男人性格,就是男人不敢做的事她也敢干。”开辟茶山期间,她曾两天两夜不合眼,在挖掘机上一站就是四天!

武汉协和医院给她做手术的蔡教授说:“我从医20多年,像这样刚做完手术还没拆线就急着回去工作的,她是第一个!”那年年关,在医院刚做完手术离拆线还有3天,她硬是跑回了茶山,她说茶山的事情太多了!

周党镇负责人说:“这么多荒山硬是流转过来了,不说别的,光协调好所有的农民,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5万亩荒山,几千户农民,要挨家挨户说服他们,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如今满目葱郁,“大寨田”里一簇簇新绿整整齐齐绵延到山下,车辆可以沿着水泥路直达山头。公司茶园基地于2010年通过了国家级标准化茶园示范区验收,2011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选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13年被全国妇联、财政部选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前年冬天,信阳遭遇干旱,为了能及时给茶树浇上水,钱晓玲和员工们每天都要在山头上忙碌到凌晨两点钟,公司买了100多个手电筒,也有她一把。手电筒照亮了茶山,也透着种茶人坚韧不拔的毅力。

“我不是卖茶的,我是做茶的。”这是钱晓玲给自己的定位,也是给企业的定位。信阳毛尖是大自然对信阳人的最大馈赠,在国内享有许多殊荣。但为何多年走不出国门?钱晓玲认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丰富产品形态,提高产品内质,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为此,她多次到杭州,拜访我国茶叶生物研究专家——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贤强教授,并派员工去浙大学习,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引进优良茶种。

在杨贤强教授的指导下,公司成立了“河南省茶叶集成创新与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相继研发出仙灵系列茶多酚、茶微粉、红茶酒等十大系列80多个茶产品,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国家发明专利共计20余项。

2012年,钱晓玲把新开荒的2万多亩茶园全部种上了无性系优良茶种,她要把她的茶园做成国际顶级的优质茶园,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采茶那天,灵山茶业公司的总经理易明宇介绍,山上的茶叶都是优良新茶种,发芽率高,而且比普通茶叶提早一个星期出芽,我们现在采摘的是真正的“明前茶”。

当年,“信阳红”风暴从京城席卷到省城,各种品牌的信阳红茶纷纷登台亮相。但在这年深秋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捧走唯一“红茶王”奖杯的就是钱晓玲,由此,她又有了新的名字——“茶王”。

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效忠说,未来信阳最有实力的茶产业开拓者当属钱晓玲,因为她不仅有自己几万亩茶山,而且还有时刻站在科技前沿的新茶种、新产品,这是她真正的“秘密武器”。

“再大干5年,争取带领周边多个行政村的茶农一起致富!”如今,钱晓玲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带领乡亲们致富。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公司牵头成立了罗山县灵山,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3500户茶农及众多小型茶园主签订了合作协议,形成了环环相扣、互惠互利、坚固而又灵活的产业链条,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公司每年还为茶农免费举办茶叶种植、采摘技术培训班,公司的科技特派员还跟踪茶农种植全过程,茶农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和技术员联系。

“茶叶浑身都是宝,茶叶可以做80多个深加工项目,如果我们把深加工产业链做好,茶叶种植不再是农业项目,而是一个庞大的系列产业,那我们的茶农在家门口就能变成产业链上的产业工人。”这是钱晓玲的第二个愿望。

“第三个愿望就是可以把茶园变成游园,现在中央不是明确提出要绿色化吗?我们大别山区的种茶人第一个响应!”她在茶山间环山抱水的山谷处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基地,与之相呼应的还有古色古香的茶艺馆、茶叶博览室、茶叶研究室等彰显茶文化韵味和科技内涵的配套设施,今年秋天她就可以组织茶山游了。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茶王”钱晓玲和她的团队,正在大别山下这一片亮丽的茶山上,编织新时代种茶人波澜壮阔的梦想。

茶艺乐园创始人:陈国义


陈国义先生是广东汕头人,出生于1948年,1950年随父亲到香港,父亲是海员,因父亲长期在外,自小时候开始,陈国义先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就很强,且善于思考,有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性格,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茶艺乐园”就是由陈国义先生所创办,创立的时间是1988年,距今已有24年历史。其总部坐落在香港九龙深水步荔枝角长顺街11号,那是一所老房子,房子坐落在一条老街上,房子很大,房子里面很典雅,内容很丰富,就好像一个博物馆。

陈国义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用12年的时间在夜校苦修英语,他游历过世界很多地方,他早年当过推销员,销售过英国shell自牌石油产品,瑞士国际知名企业Siber-Hegner的高档石油产品。因善于经营和管理,成绩斐然,在业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后被英国高质石油产品ROCOL公司董事局看中,在面对该公司董事局考核时,陈国义先生凭借熟练的英语能力、过人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在资金实力欠缺的情况下,仍然被英国高质石油产品ROCOL公司指定为香港的独家代理商。从此,陈国义先生在商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就。

20世纪80年代初,陈国义先生在台湾经营石油生意时,结缘于同行黄先生,黄先生十分喜爱品茶,是茶道高手。受益于黄先生的影响和点化,陈国义先生开始研究茶叶,并逐渐的喜欢上茶叶。天性使然,有一天陈国义先生突然感悟人生的意义,觉得石油产业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污染,人们应该关爱自然,享受自然,陈国义先生不希望自己是大自然的破坏者,于是在1988年毅然放弃了赚钱的石油生意,一举投资茶叶经营。

陈国义先生在普洱茶领域有两件脍炙人口的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第一件事是当今玩普洱茶、收藏普洱茶和品饮普洱茶的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八八”青饼。其实“八八”青饼被发现、名称来历以及被市场认可,其中有着一些很有趣的故事。

根据陈国义先生讲述,在1993年的时候普洱茶并不为人们追捧,普洱茶是买方市场,做普洱茶的生意很辛苦。

当时,陈国义先生在茶商中实力十分雄厚。有一天,一位名叫陈强的先生慕名登门拜访,自称是名茶比赛中两度获得冠军,成为普洱茶界的佳话。“五谷丰收”圆茶是陈国义先生在仔细分析“八八”青饼的品饮风格,研究建国前后普洱老茶的特点之后,以多种乔木老茶树的原料精心配制而成的优质普洱茶,其采用古法压制,每饼重400克。参加香港茶博会审评的评委认为该茶芳香可口、汤醇味厚、回甘自然、生津效果好,是高山乔木茶中的上品。“五谷丰收”圆茶因为是在香港这个国际都市获得大奖,所以现在为世界各地的普洱茶爱好者收藏。

每一次喝完一泡好茶后,陈国义先生总是喜欢在海滩上、在山间小道上、在闹市的小巷里,或者一个人在静静的小房间,感受着迷人的茶香、美妙的茶味和诱人的茶色带给他的温馨和舒适。茶叶让他宁静、让他遐想、让他沉醉,他为自己选择了茶而自豪、而骄傲。

陈国义先生有两个观点发人深思:

第一个观点是做茶叶生意、喝茶和品茶可修身养性,陈国义先生说:做茶叶生意是与茶打交道,不用杀生……;品茶、喝茶时没有吃荤,没有吃肉……

第二个观点是一杯茶里一个世界,一泡茶就好像一个人的人生。

陈国义先生有两个愿望:

第一个愿望是办一个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民间茶叶博物馆,陈国义先生认为:茶叶不仅可以交易,可以以茶会友,可以解渴和品饮,它更记录了历史、记录了文化、记录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陈国义先生希望通过茶文化的收藏和展示,让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国茶,使起源于中国的茶叶能更广阔的传播世界各地,为人类造福。

第二个愿望是延续“八八”青饼和“真淳雅”号的精神,不断研究和探索普洱茶的真谛,发现和制作有品饮价值的普洱茶精品,为普洱茶爱好者、收藏者服务。最近,陈国义先生制作的“五谷丰收”普洱圆茶在2010年、2011年香港茶博会名茶比赛中两度获得冠军,成为普洱茶界的佳话。“五谷丰收”圆茶是陈国义先生在仔细分析“八八”青饼的品饮风格,研究建国前后普洱老茶的特点之后,以多种乔木老茶树的原料精心配制而成的优质普洱茶,其采用古法压制,每饼重400克。参加香港茶博会审评的评委认为该茶芳香可口、汤醇味厚、回甘自然、生津效果好,是高山乔木茶中的上品。“五谷丰收”圆茶因为是在香港这个国际都市获得大奖,所以现在为世界各地的普洱茶爱好者收藏。

每一次喝完一泡好茶后,陈国义先生总是喜欢在海滩上、在山间小道上、在闹市的小巷里,或者一个人在静静的小房间,感受着迷人的茶香、美妙的茶味和诱人的茶色带给他的温馨和舒适。茶叶让他宁静、让他遐想、让他沉醉,他为自己选择了茶而自豪、而骄傲。

陈国义先生有两个观点发人深思:

第一个观点是做茶叶生意、喝茶和品茶可修身养性,陈国义先生说:做茶叶生意是与茶打交道,不用杀生……;品茶、喝茶时没有吃荤,没有吃肉……

第二个观点是一杯茶里一个世界,一泡茶就好像一个人的人生。

陈国义先生有两个愿望:

第一个愿望是办一个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民间茶叶博物馆,陈国义先生认为:茶叶不仅可以交易,可以以茶会友,可以解渴和品饮,它更记录了历史、记录了文化、记录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陈国义先生希望通过茶文化的收藏和展示,让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国茶,使起源于中国的茶叶能更广阔的传播世界各地,为人类造福。

第二个愿望是延续“八八”青饼和“真淳雅”号的精神,不断研究和探索普洱茶的真谛,发现和制作有品饮价值的普洱茶精品,为普洱茶爱好者、收藏者服务。最近,陈国义先生制作的“五谷丰收”普洱圆茶在2010年、2011年香港茶博会名茶比赛中两度获得冠军,成为普洱茶界的佳话。“五谷丰收”圆茶是陈国义先生在仔细分析“八八”青饼的品饮风格,研究建国前后普洱老茶的特点之后,以多种乔木老茶树的原料精心配制而成的优质普洱茶,其采用古法压制,每饼重400克。参加香港茶博会审评的评委认为该茶芳香可口、汤醇味厚、回甘自然、生津效果好,是高山乔木茶中的上品。“五谷丰收”圆茶因为是在香港这个国际都市获得大奖,所以现在为世界各地的普洱茶爱好者收藏。

每一次喝完一泡好茶后,陈国义先生总是喜欢在海滩上、在山间小道上、在闹市的小巷里,或者一个人在静静的小房间,感受着迷人的茶香、美妙的茶味和诱人的茶色带给他的温馨和舒适。茶叶让他宁静、让他遐想、让他沉醉,他为自己选择了茶而自豪、而骄傲。

陈启东:从“经济能人”到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在安溪县白濑乡下镇村村民眼里,37岁的年轻茶农陈启东是一位走南闯北、头脑活络的“经济能人”,他利用平生所学,创办九凤岩成立,陈启东担任理事长,合作社共吸收了60户茶农,拥有茶园1500亩。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社员们参加茶王赛九成以上获奖,茶叶质量节节攀升,收入逐年提高,毛茶价格平均达到了180元—250元/斤。

陈启东认为,合作社的茶叶能卖到这样一个好价钱除了制作的原因外,还得益于家乡优越的自然条件。下镇村有着海拔高、生态良好等特点,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茶叶质量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他认为,生产出一泡好茶,要具备天、地、人、和条件,即气候、土壤、地理位置、制茶技术等,向阳的茶叶比较缺水,容易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做出来的茶就带有桂花香;而山坳里的茶叶叶子薄、枝头长,脱水比较慢,就适合做消青的茶。他建议,茶叶与土壤的高度最好保持在30厘米左右,修剪成圆形,保证让每一片叶子都能晒到太阳,这样的茶叶子肥厚,大小均匀,质量上乘。

陈启东是计生户,妻子林燕玉是永春达埔人,丈夫为合作社的事忙碌之时,她就打理店里的生意,他们唯一的儿子今年5岁。

陈启东兴趣广泛,除了爱茶外,他还喜欢收集各类奇石,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到海边、河边捡石头。另外他也喜欢收藏名家字画,希望能建一座别墅,来展示他的藏品。他说,自己的最大梦想是扩大合作社规模,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李宗垣的“追茶”人生


李宗垣的“追茶”人生

“借问茶香来何处,安溪乌龙铁观音。”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便身在此山中。

李宗垣被誉为安溪茶界的实践型专家和最具权威性的评茶大师,用毕生的精力审评铁观音,成为安溪铁观音评审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探究铁观音种植、制作方法,在2006年整理出版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一书,为铁观音产业建功立业。记者慕名前往安溪茶都,拜访这位茶界著名的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

总结铁观音300年制茶技艺

一见到李宗垣老师,三杯茶未了,他便拿起《安溪铁观音制作品评》一书,赠与我,我不胜感激。谈及此书,李宗垣老师颇为自豪。2006年初,他将我国300多年来的铁观音的种茶、制茶方法经验,以及他在工作实践中的实验结论写了出来,这也是对铁观音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作了第一次全面的收集、积累、总结与提高。

事实上,早在1980年,李宗垣老师便开始在《福建茶叶》发表《铁观音看青做青技术》,谈及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李老师记忆犹新,回忆道:“当时还没有电脑,全是手写稿,我在平时看青做青时,收集了不少采制技术,后又将稿件寄给安徽的陈椽老师,他将稿子化整为零,仔细修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几经改稿,终于成文。”

李宗垣在之后3年间连续陆续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7篇,1985年还参加《中国名茶研究选集》的撰稿。问及如何能将制茶经验写成文章,如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时,李宗垣说:“其实这要得利于在学校刻苦学习,对茶叶制作的基础知识牢固,将实践经验及时地总结、提高。当然,在平时采茶、制茶的过程中要留心,学习他人经验,不断充实自己。”

茶之道无止境

1962年8月,李宗垣,毕业于福安农业专科学校茶叶专业,之后分配到安溪的产茶区工作,在西坪、大坪等地,一干就是十八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收购茶叶、制茶,他什么样的活都做过,挑水、扫地、做饭样样行。

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李宗垣善于摸索、总结制茶技术,在做青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记录、分析茶青,杀青之后,也要细致地观察水分的变化。“如果只看青,而不亲手去做青,那永远也学不会,而且还要用心学,将学习应用到实践中。”李宗垣感慨道。为计算失水率,他每摇一次青要称一次重量,算出失水的重量与时间长短的关系,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终于在千百次的实践中得出重要结论。

回到县城以后,李宗垣先后在茶叶公司、茶委会、茶果局工作过,当过审评科长,安溪特种茶包装厂厂长,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更广的天地,但活到老,学到老,李宗垣在教学中还在不断地学习。

1982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很多生产队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茶农对如何种茶、制茶有着迫切需求,因此当李宗垣不辞劳苦地下各乡镇给农民讲课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有一次在湖上乡沙堤镇讲课,出乎意料地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个茶农,他们安静地席地而坐,李宗垣老师连续讲三个多小时,竟没一个站起来。而今,李老师到茶都时,常有不认识的中年茶农上前,嘘寒问暖,感谢昔日之恩。

专家评茶也争议

1996年,李宗垣老师参加广州的一次茶王赛的审评工作,当时有铁观音、本山、毛蟹、黄金桂等分门别类进行评比。铁观音是品评的重点,茶样逐渐分成两种不同风格的茶样。其一是传统的制茶方式,这类茶主要以西坪、华祥为主,受台湾茶叶制作方式的影响,以轻发酵为主。其二是混合方式的制茶方式,即拼配的茶。在最后决赛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说,传统的茶叶滋味好且浓厚,香气高,而支持混合型的人群认为,混合型有利于促进茶叶今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的意识。次日便是公布获奖结果的日期了,评委们争议了很久,最终确定传统型获胜,李宗垣老师一看手表,已经是凌晨两点钟。

1999年,清香型的出现是铁观音发展重要转折点,打破了很多铁观音的传统评定标准。清香型在做青时需采用空调做青,掌握茶叶的发酵波,控制烘焙温度,在打青、回青、消青、拖清等都有不同之处。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消费者对茶叶口味的要求,要结合市场需求,清香型也如雨后春笋,逐渐壮大成长起来,新的审评标准也建立起来。如今的评茶更是一种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的生活艺术。

李宗垣认为,茶乃高尚之物,它不但是健康的饮品,而且需人们精心、高雅地品评,方能悟出其道,常以茶会友,不但有亲和力,更能体现随和、平心的一面。(洪嵘)

陈世强:做13亿人喝得起的茶 70亿人愿意喝的放心茶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弘昌集团、河南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先生做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演播室,就中国茶叶的食品安全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弘昌集团、河南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先生。

您曾经提出要做13亿人喝得起的茶,还有全球70亿人愿意喝的放心茶,安全茶,那么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梦想其实涵盖了很多,包括对水的保护,对土壤的保护还有生态的保护以及食品安全等等整个产业链的问题,那您具体是怎么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食品安全的呢?

陈世强: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让13亿人喝得起的茶,实际上就是把我们信阳毛尖高大上的身价给它降下来了,过去大家一说信阳毛尖,就是几千几万块(一斤),甚至中国茶王的价格都在我们这儿产生,十几万块钱一斤,所以大家一看就喝不起。现在我们的信阳毛尖有几十块钱一斤的茶,更加亲民了。其实茶叶的结构不同,我们也有几万块钱一斤的茶,但是这种茶的份额很少。我们现在就在产品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现在80%-90%的茶叶都是大众产品,特别是快消品,大众茶推出出来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要把它变成老百姓都能喝得起的茶,那就得提高产量,提高产量的同时就保护了生态。

第二个就是让70亿人喝得起的放心茶,主要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目前是大家最关心的。大家都说中国茶有残留,如果茶叶都有残留,那么蔬菜都不能吃了,粮食也不能吃了,因为茶叶本身是木本,治虫是需要打点药,但这些药和蔬菜治虫的药相比那是轻太多了。我们现在为了做让70亿人喝得起的放心茶,实行追错制度。比方说我们这一批茶,产在什么山区,产在什么山上,是谁管理的,虽然我们没有实时的追溯,起码有个大致的安全档案记录。起码我们知道一年打了几次药,这个药采摘的时候是否有残留,我们是绝对控制的。主要是通过检验、检测的控制,我们每一批茶都实现了全过程的检测,从采摘,到入库,到半成品的检验,到成品检验,到包装检验,甚至到消费层次的检验也要监管。包括我们的专卖店、我们的经销商,茶出库以后是不是按照我们的恒温,是不是按照我们的要求出厂的。检验茶叶在出厂的过程中,有没有被偷梁换柱,这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保证食品安全的手段和做法。

陈社强: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社强同时也是2012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

1978年,陈社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湖南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成为高考恢复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安化县计委物价办工作,由于表现突出,在单位多次获得先进人物嘉奖,并被评选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

1996年,陈社强离开原单位,加入保健产业,在短时间内成为行业内的拔尖人物。

2007年,陈社强创办了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初期,公司以生产经营芦荟系列保健品为主,在两年之内向国家上交税收百万余元。

2009年起,陈社强把目光投向安化黑茶产业,率领团队成功的完成企业转型变革。至2012年,湖南华莱已发展成一家集黑茶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及黑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注册资金8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近3亿元人民币。其自创的“华莱健”系列安化黑茶产品,达50余款,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辽宁、吉林、浙江、云南、内蒙古、黑龙江、河南、广西等全国30几个省、市、县,外销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年销售额过亿元。华莱黑茶馆、黑茶铺遍地开花,在全国各地发展至150多家。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陈社强以身作则,先后率领团队,向社会各界需要捐助的单位和个人累积捐款超过300万元。

陈社强本人也因对产业的特殊贡献,先后获得“引领行业发展杰出贡献人物”、“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当代湖南杰出经济人物”荣誉称号。来自:

访泾阳砖茶制作技艺传人、陕西省非遗传承人贾根社


2014年9月,为践行中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泾阳县启动了“泾阳茯茶·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由136峰骆驼、8架木轮马拉车(寓意茯茶诞生之年1368年)和100多名身着古装的工作人员组成的驼队,30多辆依维柯组成宣传车队,从陕西泾阳出发,跨两国5省区16个地市,最终到达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州陕西村。活动为期500多天,行程1.5万公里,驼队将驮着“泾盛裕”泾阳茯茶,沿着古丝绸之路行进。这是时隔50多年后,泾阳茯茶再次踏上丝绸之路。对于泾阳砖茶制作技艺第十二代传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根社来说,重塑泾阳茯茶辉煌,是他们家两代人的梦想。

泾阳砖茶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原创于唐元和年间,广泛流行于宋、元、明、清,至康、乾盛世时已达登峰造极,其味、形、花乃至其饮用效果是世之茶中的绝品。产品内销西北各省,外销沙俄、波斯等国家。解放前,泾阳制茶业有80多家,是泾阳砖茶发展的鼎盛时期,前来购茶、送茶之茶商马队、驼队终日络绎不绝,充塞泾阳街市。1956年以后,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泾阳砖茶全部停业。

贾根社与茯砖茶的故事要追溯到他的儿时,那时,父亲常常告诉他关于泾阳砖茶的故事。父亲贾老三(小名)系泾阳茂盛天泰、裕兴等茶店茯砖茶工艺师傅,贾家世代以制茶闻名遐迩。贾老有一身制茶好手艺。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茶店停业后务农。但贾老不忘茶店,常常在儿女面前谈及茶店掌柜、员工以及茶店饮誉中国西北各省,深受少数民族喜爱的情景,言语中时露惋惜之情。根社听在耳里,记在心上,长大以后就暗下决心,要光复泾阳茶业。农作之余,他多次和老父谈起制茶之事,老贾师父遂把制茶秘笈交给他。时逢盛世,百废俱兴。历史给予有志者机遇,素怀复兴泾阳茶业壮志的他,没忘记老父临终期待的目光和嘱托。在20多年跋涉建筑行业中积累人生经验,扩开创业胆识和思路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复兴泾阳茶业。

2006年,贾根社的房地产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便埋头开始了制茶的尝试。最初的生产,虽有老工人指点,且工艺与传统一模一样,即经过剁茶、过箩过筛、备水、熬茶釉、打吊、端壳郎、灌封、捶茶、发花等十多道工序,但还是失败了,近百万的资金泡了汤。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拿着家传的制作工法,再结合现在的气候,水质,时间反复的研究,年复一年,直到2008年下半年,他才终于做出了他记忆里的味道,带着喜悦与泪水,他从湖南进了25卡车毛茶,开始了大批量生产。为了传祖兴业,贾根社开始利用闲暇时间着手调查泾阳古茶楼,并绘制完成了古茶楼的结构图。作为泾阳茯砖茶制作技艺的第十二代传人,他对古茶楼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深感自豪,他决心重振古茶楼文化,传承发扬传统泾阳砖茶。2008年,贾根社便按照曾经从父亲那里听说的样式,参照各类文献资料,还原历史原貌,完整的仿古建筑群集泾阳四街四十八巷于一体,泾阳茶叶盛世再现眼前。随着政府对泾阳茯砖茶产业发展的重视,经过专家评审,因传承脉络清晰且制作技艺与古法最为接近,作为泾阳砖茶第十二代传人贾根社所挖掘出的制作工艺被评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泾阳茯砖茶的发展贾根社充满信心,他说,那怕前方的道路再崎岖,再坎坷、荆棘丛杂,他也要大胆的走下去,吃刀咽剑,疲劳艰辛,也在所不计,他要干下去,干个名堂响亮,干个轰轰烈烈,大张旗鼓!一定要使淹没了五十多年的泾阳茶走向西北,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让昔日丝绸之路上叮当驼铃和现代飞驰火车的长笛组成一支美妙绝伦的交响曲,把泾阳茶送到世界各个角落人们的心里。

.

陈勇:白手创业 一步步朝着“茶叶梦”的方向前行


高中毕业后,高县羊田乡华丰社区的陈勇并未继续求学,而是选择了创业。从对茶叶的种植、制作一无所知,到借钱创业,用四年的时间实现茶叶年销售1000万元,带领四百多户茶农增收。

创业过程中,他也遭遇过“全军覆没”的尴尬局面,在跑市场的时候,也遇到过别人的冷眼相对。面对这些,他并没有被吓到,而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坚守自己的初心,一步步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行。

白手起家

高县本是产茶大县,有川红、峰顶寺、早白尖等享誉川内的知名茶企,不少高县人都有种茶的习惯。“其实还没毕业的时候,我就想自己创业了。”2010年,陈勇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准备开始创业,项目选择的便是制茶销售。他说,从小就帮家里采茶、卖鲜叶,觉得自己对茶叶还是很懂。

很快,陈勇就买回来了三台制茶设备,为节省开支,他租下了一座废弃的厂房。一个制茶师傅一个月的薪资待遇在5000元到8000元之间,那时,家里筹借的10多万元资金已经所剩无几,“我就不敢请制茶师傅,实在没钱了。”说起创业初期,陈勇显得有些无奈。

虽说村里种茶历史比较悠久,但是制茶技术却相对落后,再加上陈勇并没有聘请技术人员,导致制作出的茶叶效果很不好,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2011年,陈勇亏了10几万元,全是从亲友处借来的钱。很快,陈勇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在于,节约了必需的开支,而这笔开支又是整个制茶环节最关键的地方。

2012年,陈勇开始到成都、雅安、乐山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引智”的方法,和乐山一家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乐山方面派一个技术员到陈勇的茶厂做技术指导,负责茶叶的生产加工。然后所有茶叶销往乐山这家公司,陈勇赚取一定的加工费。

“我们知道利润很低,但是没有技术和资金,这是当时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陈勇说,技术指导到厂里后,他就请了几个工人,主要是负责“偷师”。同时,自己也将不懂的制茶技术向对方请教。2012年,陈勇的茶厂开始盈利了,当年就实现了10万元左右的利润。

打开销路

“我们只收取加工费,利润上不去,工人的工资也就跟着上不去。”陈勇说,要想将茶厂做大,就必须自己面对市场终端。在和乐山方面合作了一年多以后,陈勇和对方终止了合作。既然想自己开拓市场,那就需要产品被接受的程度来说话。2013年开始,陈勇开始自己跑销售。

为了节省开支,陈勇要算准外地市场大概是几点开门,然后从羊田乡开车前往。“一般都是凌晨4点出发,到成都差不多别人就开张做生意了。”陈勇说,自己跑销售的那段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他跑10家茶叶经销商,有1家肯多说几句话,他都很高兴。

“一般而言,只要对方让你泡一杯茶来看看,供销关系的建立,就只差具体的进货价格了。”跑了两年多的销售,陈勇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说,一般去谈销售,对方不理睬是很正常的,这需要摆正心态,继续讲解自己产品的优势,让对方有一定的了解。对茶叶而言,对方一般会问产地,看茶叶的外形,然后再泡一开茶看汤色、闻味道等等,最后再谈价钱。

经过大半年的亲力亲为,陈勇的茶厂也建立起了一批自己的客户,当年茶叶的销售就有3万斤,达到了420万元的销售额。2014年,突破了千万元的销售大关。“他一直是一个肯吃苦的人,跑销售那段时间确实很辛苦。”陈杰是陈勇的堂弟,目前在他的茶厂上班,他眼中的陈勇不仅是哥哥,还是一个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榜样。

打造品牌

“我还是想创立一个自己的品牌,带领乡亲共同致富。”陈勇说,建立品牌于他而言,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资金。如扩大规模、产品包装、对外宣传等都是一笔大的资金,“这两年的销售额,肯定了我们的产品质量,我是有信心的。”在陈勇看来,要想实现品牌的打造,还有三到五年的路要走,目前,他需要做的是更好的做好产品。

陈勇说,做企业也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几年来,陈勇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帮助农民工再就业,带动445户种茶,为政府解决城镇人口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出了贡献。

羊田乡的老百姓仅靠种传统农作物很难维持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会选择外出打工,留下老人照顾年幼的儿童,因此,平时在村子里很难看到青壮年,村里的小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陈勇建厂之后,实现了村民的就近就业,这样,村民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挣钱补贴家用。

同时,陈勇清醒的认识到,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决全部村民的就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积极联系兄弟企业,推荐村民们就业,并为无技术、无经验的村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村民就业难的问题。在陈勇的努力下,2013年,村里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合理的运用,仅他的梦宣茶厂就招收了十多名农民工,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工厂规模,解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先做好产品,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户,这就是我2015年的愿景。”陈勇说,他会按照品牌的标准来做产品,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将品牌打造出来,“毕竟,品牌可以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挣更多的钱。”未了,陈勇如是说。

记者手记:

进入羊田乡华丰社区,居民的房前屋后都种有茶叶。此时,已是隆冬,不少茶芽已经“蠢蠢欲动”,争先当2015年早春的第一芽。创业者何尝不想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呢?他们历经磨难、辛酸,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陈勇的创业故事不算精彩,甚至有些平凡,但正是这种平凡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坚持理想的力量。就像马云所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他走过一些弯路,能够很快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同时,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他想到了“引智”,这一点也是值得创业者们学习的。他的扩张并不盲目,甚至有些亦步亦趋,这正是在创业初期,缺少资金、技术、市场的情况下创业者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只要坚持梦想继续前行,我们相信,陈勇心中的“品牌梦”定会像经过寒冬磨练的芽茶一样,在早春慢慢舒展,成为茶叶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宜宾早茶”。

茶人蔡金华的中国品牌梦


中国茶产业链联盟创始人东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天得茶业创始人蔡金华在茶叶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美丽中国”、“中国梦”的宏伟愿景,在谈到自己的“中国梦”时,蔡金华说,他的个人梦想就是要成为中国茶文化的推动者和贡献者。承袭祖上茶之渊源,我要用我的实业报国和社会责任来回馈中国茶农对我的期望,要让中国七万茶企扬眉吐气。

他说:“我的梦想是要让中国茶成为中国健康饮品的引领者,让13亿国人享受我们的健康饮品,把我们的天得茶业做成全世界茶产业链第一平台,让全球70亿人可以分享到中国茶的资源。”作为天得茶业的舵手,一“本”在自心,另一“本”在员工和奉献社会。作为企业家,不仅是自己一个人发家致富,更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同时,要以人为本,让加盟商赚到钱,让员工能够看到希望,让茶农得到实惠,进而提升生活品质。

蔡金华认为,中国茶要成为世界品牌,实现茶通天下,当务之急,要系统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加大对中国茶产业标志性项目工程和中国各大茶产区基地建设的投入扶持力度;二是加大对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多种措施扶持鼓励茶企在品牌创建方面加强投入,实现中国茶真正走出国门的目标;三是加大对茶产业的科技投入,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对茶生产工艺的改进和茶深加工产品的发明;四是建立产学研体系,鼓励茶科技成果的运用和推广。

(中国茶产业链联盟创始人东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天得茶业创始人蔡金华在茶叶基地)

茶人蔡金华,肩负天下茶农重托

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茶代酒敬全国人大代表,彰显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运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智慧,道出了国泰民安的“道本”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用老子的话说出了治理大国的方略“治大国如烹小鲜”。李克强总理亦深有感悟“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

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东莞市人大代表、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蔡金华对记者说。

十多年来,蔡金华走遍了中国每一个茶叶产区,亲身感受了茶农缺乏茶叶营销渠道的困境,因此他成立了天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茶叶生意,天得茶业系列产品在众多茶企中脱颖而出,天得茶业生意做遍世界各地,并在温哥华,纽约等地享有盛誉。他的良苦用心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传播了中国茶为国饮的文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蔡金华因社会贡献获得了“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诚信建设示范企业家”、“广东十大杰出粤商”等许多荣誉。

蔡金华当选为东莞市人大代表,他说他感到莫大的荣耀。“我虽然是东莞人民选出来的,但我所做的事业却是关系到中国茶行业和中华民族的事情,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一个茶人,我感到光荣、崇高,同时又感到沉甸甸的责任。”

蔡金华说:“喝酒容易喝坏身体,喝茶却能越喝越健康,越喝越和谐,还能增加中国茶农的收入,中国茶农和茶从业者超过千万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祖先在唐代就与茶结缘,一千多年过去,作为蔡氏后人能有机会回报天下茶农,是我的荣幸。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中国茶产业做大做强,让全世界的人受惠于茶。”这就是蔡金华,一个茶人一个民族企业家赤子的敬茶情怀。

茶行业市场空间巨大茶消费从“慢销”跑步“快消”

蔡金华不仅爱喝茶,更有经营好中国茶产业的宏图伟业,他要让“名门普洱”走入千家万户,世界上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中国茶。作为管理学博士,他选择了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与茶产品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在这个领域,众多国内知名茶企还处于“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食品领域的大型快速消费品企业尚未关注袋泡茶这类产品,国外茶叶同行巨头没有在中国得到较好发展。眼下人们的泡茶方式开始向冲泡方便、快捷、时尚的袋泡茶转变。相信蔡金华旗下的天得茶业,未来将如立顿一样成为茶领域世界级龙头大企业。

国家商务部经济研究中心学者刘年艳指出,我国目前有净饮茶人口2.6亿,年人均消费量为1.54公斤,如果每人每天沏茶增至3杯,那么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3.28公斤。国内饮茶人口每增加1%,消费量即可增加4万吨。如果饮茶人口达到50%,茶叶消费量将达到200万吨。同时,由于消费人群人对茶有着不同的功能需求,茶消费正逐步走向细分。

蔡金华告诉记者,袋泡茶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好产品。茶企要想快速发展,必须突破品质的壁垒。他指出,速溶茶、茶粉、茶浓缩液的生产,需要应用生物科技等手段。这样能保证茶产品保留茶多酚等有益物质,在泡饮时既快捷,又不失原茶的色、香、味。而在袋泡茶的研发上,茶企还应着重考虑如何更耐储存、味道更好等问题。此外,以袋泡茶为主打产品进入机场、高铁、港口、高速公路服务区、商超等渠道、突破传统茶叶的“慢销模式”也很值得尝试。

中国茶走向世界,袋泡茶为领头羊

虽然中国茶产量、种植面积均占世界第一位,但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显示,中国80%的消费者不懂茶,他们需要的是简单、便捷、确保安全和口味的茶。中国茶需要创新。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蔡金华指出,茶企创新的突破口在于开发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便捷茶”。让高端的普洱茶进入寻常百姓家,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袋泡茶,不仅会成为茶产业的亮点,也将为快速消费品市场开拓一片新蓝海。

其实,袋泡茶的开发亦是对茶叶资源的充分利用。细茶、茶片、茶梗被称为附脚茶,其营养价值也很高。袋泡茶的出现与消费者群体的多样性有关,中国茶产业链联盟创始人蔡金华表示,洋品牌袋泡茶的出现,曾将消费者带入了茶饮的“快时代”,而主攻中端人群的国产袋泡茶的出现,则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茶理念和选择。中山大学周帆教授表示,首先,袋泡茶以方便快捷经济的特点,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其次,随着市场的成熟,茶企应抓住消费群体细分的时机,让袋泡茶满足茶企细分群体和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事实上,袋泡茶与传统茶业丝毫不矛盾,是对传统茶业的延伸而不是替代。知名专家谢付亮告诉记者,虽然袋泡茶在上世纪初就已经诞生,但是一直没有引起业内的关注,甚至被认为是茶产品中不入流的角色。长期以来,袋泡茶的生产和消费一直处于低端的地位。实际上,处于边缘的袋泡茶正是茶产业发展的开阔地,也是未来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制高点。

人物·对话

关于中国茶产业:需要大财团大资本介入

中国广播网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怎样看待中国茶的产业前景?

蔡金华(以下简称蔡):茶产业完全具备打造成数千亿产值的潜力。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大保健食品中,茶被列在第一位。目前我国茶产业发展形势良好,茶叶总产值达到1610亿元。一旦茶产业链延伸出来,前途更加广大,突破数千亿乃至万亿产值并非不可能。

记:您对中国茶走出国门有何见解?

蔡:国外多数是大财团在经营茶叶。中国茶国际化同样需要大财团大资本介入。国内经营茶业的企业数量多,但龙头企业少;家庭式、小农性质的企业多,现代企业少;产品品牌多,名牌少。中国茶名头在国外较弱,是低档茶的代名词,通过大财团大资本介入等多种形式,能够有效改变原来小作坊的运作方式,打响品牌,提高中国茶的国际品牌竞争力。

记:在产品质量上,中国茶叶企业应做哪些努力?

蔡:尽管国外对茶叶进口的农药残留标准近乎苛刻,但随着有机茶、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有效控制茶叶农残含量,提高了茶叶质量,中国茶在全球市场正在提升竞争力。

抢占国际高端市场,茶企应突出其原产地特色,中国六大茶区当塑造精品意识,贵族化,占领高端市场后再推出低价产品。欧洲需要口味重的,而东南亚则喜欢新鲜清香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茶叶的口感要求不同,要在中国茶的深加工上应做足文章,提高中国茶产品附加值,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做出对应的茶产品迎合全球消费市场。

关于社会责任:还要继续回报社会

记:多年来,您做了许多回报社会的公益事业,出于什么原因?

蔡金华:企业家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企业如鱼,人民如水,鱼离不开水;企业脱离社会脱离人民大众就难以发展。这几年我尽己所能,向社会捐献了几千万元,我将以做好企业为根本,造福天下茶农,塑造中国茶品牌,继续为社会为民族多做贡献。

名著《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中国茶道艺术是一种生活艺术,它的传承和发展,几乎是与历朝历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大家熟悉的《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着不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对饮食等方面的养生之道也有其精辟见解。

老君眉。老君眉是贾母最爱喝的养生茶。此茶是湖南洞庭湖中君山所产的一种银针茶。每次贾母喝此茶时,都取用梅花雪水浸泡。此茶色泽鲜亮,香气高爽,其味甘醇,既养心又养生,所以成为贾母最喜爱的养生茶。

女儿茶。女儿茶是川、黔西部的草药,别名岩果紫、黄茶根、女儿红,也叫普洱茶。《红楼梦》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吃了面食,怕停食,林之孝家劝他饮"普洱茶",宝玉饮后,顿时食欲便增。闷此茶时,可加入少许糖,泡一夜即可服之。此茶还有通经的功效。少女食之,效果更佳。

六安茶。这种茶是贾宝玉最爱喝的养生茶。此茶产于安徽霍山,据《长物志》载:"六安,宜入药品,但不善炒,还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佳。"

正念行茶 禅悦心静


一念清净,直下承当,就是禅,就是解脱,禅法不离于日常茶事

行茶的关键是要以正念经行,以正念关照茶息,以正念体会当下步行,将正念融入我们的日常茶事和行茶中来。行茶时要时刻观照胸腹间的那一股氤氲“茶息”,让饮茶后的通畅和喜悦充满身心,此时万缘俱息,万相俱灭,心里不要有任何杂念,只一心观照茶息,调匀呼吸和步伐,在小径上慢步经行。你迈出的脚步是轻快而平实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尊贵、祥和与平静,每一步都蕴含着无限,妙不可言。你踏着小径直行,没有忧伤,没有烦恼,也没有尘世间的纷扰和羁绊。你的脚步间充溢着茶意的芬芳和甘醇,茶息萦绕着你的全身,而沉浸在这茶息中的,是禅的喜悦和平静。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正念,时刻关照自心,一念清净,直下承当,就是禅,就是解脱。所以禅法不离于日常生活,不离于日常茶事,只要我们时刻以正念关照日常茶事,禅就和我们在一起。正如一行禅师说的那样:“在我们修行的道场,与一般人的生活一样,有扫地、吃饭种种事情,不同处是以正念来做。吃饭时以正念来吃、来体验,如同体验柏树子一样。

饮茶、扫地、煮饭时,都应该深入关照去做。要体会涅槃、佛性,并不是非要到禅堂才能体会,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体会。”有僧人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五灯会元》卷第三)不计较、不思索,当下空寂,这就是正念。可见,无论是禅修或者喫茶,无论是行禅或者行茶,保持正念最为重要。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陈社行:黑茶帝国的追梦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