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普洱茶收藏投资,藏量多,资金大,在东莞都不是稀罕事。但“普洱看山头”,东莞普洱茶叶藏家玩的就是“山头”,出自班章、冰岛、曼峨等名山的普洱备受追捧。

在“山头茶”价格飞涨的时代,有一些投资收藏者很早就只玩单一的“山头茶”,玩出了属于自己的投资空间。岁月知味茶业董事长郑少烘在东莞普洱圈内,以专注易武山头的茶积攒了名气,易武茶藏量接近500吨。他认为,名山普洱茶紧俏,原料价格频频走高,未来市场会转向对小山头话语权的争夺。

市场热衷“山头茶”

郑少烘的仓库,就在他经营的文具礼品批发市场内。文具礼品批发稳固了事业根基,但他更感兴趣的是普洱茶。

2005年,郑少烘闻到了普洱茶散发的财富味,于是申请注册“岁月知味”的商标。起初,他并未选择易武茶区的茶,应该说是还未确定是易武。不过,喜欢喝茶的潮汕人习惯,让他相信喝茶就要某个品种的,不能什么茶都喝。

普洱看山头。“在对比了景迈、布朗山、班章之后,最后决定易武。易武是发源地的底蕴和老茶区的保障,茶的品质比较好;

二是要有一定规模,小规模、小产量的山头茶对投资收藏几乎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三是有年份的传承,对一个山头茶的坚持要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多年的积淀;

四是具备藏茶的专业储藏条件,没有适当的藏茶方法和条件,最后将影响茶的品牌。

CY260.com编辑推荐

乞丐小伙10年变“茶王”


“无论是做人,还是企业的发展,一靠诚信,二靠创新,我就是拥有这两个法宝,同国内的大型百货公司,比如沃尔玛、乐购、家乐福这样的超市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他们的超市开到哪,新恒宝茶叶超市店中店就铺到哪。”柯宝林今年37岁,他的新恒宝茶叶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在东北开设了几百家茶叶连锁店。短短10年时间,一位曾讨过饭、睡过马路的贫苦农民家的孩子何以创造出这样惊人的业绩?昨天,在沈阳新恒宝茶人会馆,记者采访了这位传说中的茶叶王子柯宝林。留着板寸头,身穿白色休闲服的柯宝林一口闽南口音,十余年的沈阳生活,让这位来自福建省的老板有着东北汉的豪爽与热情,谈吐间又时常流露出农民的憨厚与朴实。

首次创业亏掉全部老本创业感言:“大不了从头再来。”1992年,柯宝林与3个朋友合伙做茶叶生意,为了不与北京的师傅抢市场,他们决定去打天津市场。对天津市场几个月的了解后,柯宝林大胆做出选择,弃天津进攻沈阳市场,“去天津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城市,去沈阳我可以纵览东三省。”1992年,初到沈阳,柯宝林还是简单地签几个订单,福建和沈阳两头跑,帮茶厂做推销,从中赚点差价。但顺利的几次合作后,柯宝林觉得东北人的憨厚豪爽与自己的性格很适合,不用签合同就能做生意。他决心扎根沈阳,坐稳东北市场,1994年,柯宝林在沈阳安家落户。与其他茶商不同的是,柯宝林将目光投向了国有企业、茶叶公司、商场。“刚开始也是走街串户,但小茶庄可能几个月、几年就停业了,国有企业、老字号有诚信。当时的定位就是商业城这样的国有百货公司。”想拢住这些老字号企业的心,不仅茶叶质量要过硬,产品包装的创新也是个关键。通过代销形式与老字号合作,柯宝林的事业蒸蒸日上。1996年年底,茶叶市场低迷,柯宝林的茶叶生意濒临危机。几个沈阳员工自发从亲朋好友家凑了10万元,支持柯宝林继续做下去。是什么让月工资200多元的员工,短时间内借了10万元给柯宝林?“大家都很信任我,认为我的茶叶生意有潜力,有市场。”憨厚的柯宝林笑笑说。

做超市店中店做大企业讨饭孩子成茶叶推销员创业感言:做事要扎实,动脑筋把每一件事做好。创业感言:新事物里往往有新商机。1970年,柯宝林出生在铁观音茶叶的产地福建省安溪县一户农民家庭,有兄弟姐妹10人,生活窘迫的家庭造就了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碌的一家。11岁时,读完小学一年级,小宝林走出山沟,到广东、福建一带闯荡。由于年纪小、个头矮、势单力薄,找活做时常常被人冷落,捡垃圾、讨饭吃、睡马路、打杂工、做搬运……少年时的小宝林练就了生存的本事。17岁那年,柯宝林遇到了在某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的关老师。几个小时的启蒙式的聊天让柯宝林茅塞顿开,在关老师的茶叶店里,一向不善与人交谈的柯宝林滔滔不绝说了几个小时,讲述了自己与家里兄弟姐妹的打工生活和茶叶之乡的故事。“你来自茶叶的家乡,为什么不卖茶,为什么要卖苦力?”清华大学毕业的关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平易近人,一席话惊醒了闯世多年只为讨口饭吃的小宝林。在关老师的引荐下,柯宝林来到了某茶叶厂打杂。机遇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在茶叶厂,柯宝林主要负责仓库茶叶的摆放工作,枯燥的工作,柯宝林却做的井然有序。品质、价格不同的茶叶储存的有条有理。“闭着眼睛我就能在库房找到要找的茶叶在什么位置。”凭着这样的工作态度,不到一年,柯宝林的工作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被提拔到茶叶车间。在茶叶车间,柯宝林开始真正接触到茶叶的制作技术,茶叶烘焙工作主要是对火候的掌握。而烘焙工作要长时间作业,许多学徒忍受不住车间内闷热、滚烫的烘干炉,柯宝林却丝毫没有偷懒,“得时常注意火候的变化,不同的茶叶火候的掌握也不同,60°C、80°C、150°C、180°C都不等。我很喜欢茶叶的香气,而且能学技术,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勤奋的柯宝林踏实的工作干劲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在茶叶车间工作了一年后,柯宝林被调到茶叶店做营业员,开始推销茶叶。因为不善于与人沟通,柯宝林开始根本卖不出去货。自己明明是对茶叶有感情,喜欢把茶叶介绍给别人,怎么到了顾客面前却口吃起来,不服输的柯宝林开始对着镜子,自己跟自己讲,这是什么茶,它的茶文化是怎样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的柯宝林胆子大了起来。1997年,柯宝林创办了品牌基地恒宝茶叶有限公司,在沈阳东亚商场(现兴隆大家庭)内开了第一家连锁专卖店,将10万元救火钱全部投资了进去,第一年销售额达到100多万,这在整个茶叶市场低迷的背景下简直是个奇迹。随后,柯宝林以10%的股份加入福建一家茶厂,有了茶源,加上多年的销售经验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在做连锁的同时,柯宝林做起了茶叶出口生意。1999年,超市卖场在全国广泛兴起。将茶叶店引进到超市卖场,那时,超市在中国毕竟还是新生事物,许多茶叶商还不敢涉足这一领域,更不要说在超市内开店中店。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柯宝林凭借其多年的营销经验和过人的胆识预测到,此领域必将成为经济消费的宝地。随后的几年,柯宝林打出“新恒宝”品牌,将茶叶店陆续开进新建起的各大超市。目前,“新恒宝”在全国以超市为依托开的店中店达到了上百家,包揽了包括沃尔玛、乐购、大商集团等超市商场在全国各城市的店铺。“他们的超市开到哪,新恒宝茶叶超市店中店就铺到哪。”业内人士都清楚,想进各大超市开店中店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产品质量、服务上过硬才能赢得超市商家的青睐,柯宝林以其十几年的诚实做事,诚信做人,铸就了“新恒宝”在超市的稳定地盘。“有了信誉,合同签不签都是次要的。我答应的我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我也要诚实地说出来。”开拓北京市场当上经理创业感言:推销成功,积累了自信,工作更有劲头。

创业感言:企业的发展靠诚信、创新。1989年,柯宝林被公司派到北京做茶叶推销。为了多走几个地方推销,柯宝林骑自行车,后面驮着两箱铁观音穿梭在北京的四合院、茶叶店、茶货铺、酒店、马路……“每天都得骑140公里,当时北京人还不认铁观音,大多都喝花茶。北京人说,怎么把树叶卖给我们,喝起来像中药似的。”人们的消费观念不转变,给铁观音的推销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操着一口闽南话的柯宝林在北京的推销举步维艰。柯宝林以他对茶文化的了解,不仅卖好茶,还传授沏茶泡茶技巧,重要的是诚信打动了所有的人。人们不愿意拒绝这位热情、憨厚的闽南小伙。在推销过程中,柯宝林觉得与人沟通是件很快乐的事,何况介绍的是自己喜欢的茶文化。“一天如果能卖一两,都觉得有很大的成就。既与别人沟通了,在讲解中与茶叶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柯宝林渐渐喜欢上了茶叶推销工作。初到北京,由于没有社会经验,憨厚老实的柯宝林被一买家骗走了3000元的茶叶,但他始终把受到的挫折当做是花钱买到的经验,不要过分相信他人。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是柯宝林的一个习惯。也就是这样,在茶叶厂三年没拿工资的柯宝林始终没有放弃茶叶推销工作。从业务员一直到业务经理,成为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柯宝林说,坚持很重要。家乡人都会种茶、采茶、加工茶,但始终没有好的销路,那个年代也没人会想到走出山沟自己推销茶叶可以卖个好价钱。柯宝林说,直到1989年来北京,家乡人仍旧是这个观念。柯宝林介绍说,今后不仅要把目光放在超市商场的店中店上,还要建街边社区店、形象店,提供集中的品牌环境。不仅要销售茶叶,还要把茶文化带进每一个城市。“企业的文化与销售是同步的,有了文化的企业,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新恒宝将以茶叶销售、茶艺表演、茶文化、茶餐等表现形式,做一个体现中华茶文化的企业。“现在出现茶叶饭店,但我们是做茶叶销售的,我们知道茶叶的营养价值,为什么不把茶餐这一绿色消费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就是带着这样的茶叶文化发展新思路,2007年1月,一个融会茶叶销售、品茶、茶餐、茶艺表演的大型旗舰店在沈阳落成了。诚信、创新、发展,柯宝林在他的茶叶之旅中又迈进了一步。

郑炳基的普洱茶经


初闻茶香

这是一次机遇,但也是一种缘分,郑炳基如是说。

郑炳基从小爱茶,但他以前从来没做过茶叶生意。有次去云南出差,约了几个朋友喝茶。有人跟他说,现在云南的烟、药、花、矿都已经过时了,云南茶叶品质好,又缺乏行业领袖,值得关注。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合适的机会。

2004年10月,经朋友介绍,他听说云南普洱县茶厂要改制的消息,立刻进行接洽。仅仅15天,也就是2004年10月23日,郑炳基斥资2100万,完成了对云南普洱县茶厂的收购。对于郑炳基这样大手笔的运作,有朋友说他太冲动,但郑炳基自有主张:普洱茶厂是云南历史上普洱茶生产企业的“四大家”之一,有历史渊源,又拥有自己的茶园基地,虽然在当时的生产状况并不太好,但是郑炳基认为它成为茶叶产业行业领袖的潜质不容忽视。

他笑着对记者说,当时他其实自己都不爱喝普洱茶,收购的时候随身带的还是铁观音。但是,他很清楚地知道,从此他必须用心来品尝这道飘香的普洱茶。

继尝苦涩

不爱喝普洱茶的郑炳基对这道普洱茶其实心里早有一定准备,但却不曾料到这茶会如此的苦涩。

这是一个差不多快要倒闭的国有企业,茶农大量流失,茶园满地荒芜。他进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茶厂基地。整顿生产环境。他派人到外地聘请了有经验的茶农。用专车把他们接到普洱县来,帮他们盖好了住房让他们安心在茶园工作;为了有效控制茶叶的农残含量,他还鼓励茶农养猪积蓄农家肥用于茶园施肥。如是种种,郑炳基终于让这些茶园重焕青春。

一年后,他带着这些凝聚着自己无数心血的普洱茶亲自走市场。可是,那时的市场流行的是老茶,对他刚刚出产的新茶,不管质量如何价格多少,任郑炳基磨破嘴皮,就是不买账,甚至连代售都不肯。这让郑炳基的心跌到了谷底。2005年他计划销售80%,留存20%,但最后结果才销售30%N40%,积压整整1400吨普洱茶,整个仓库堆得满满的,也堵住了郑炳基的心。紧接着,经销商解约、员工大量辞职,资金困难,公司陷入困境,郑炳基体验到了那种苦涩的滋味,但他始终坚信,自己会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终品甘甜

皇天不负有心人。随着云南马帮进京,媒体对的三个要素,一是不要发霉的。二是要选大厂的,第三就是不要买价格太贵的茶。文/刘云

玩山头,他领先老班章一千年


今天继续宋茶的话题。

有的茶友和我争论,你把宋茶说得有点玄,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肯定比古代做得更好嘛。

唉,这话逻辑不对哦。的确现在科技很发达,但这只是说明可以比古代做得更好,但是却未必做得更好,因为你压根没往这个方向努力啊。有的时候,甚至时压根不知道有这个领域,想努力却使不上劲。

不谈文化,那个欺负没文化的人;也不谈工艺,那个宋代人玩得有点太极致、太奢侈了,不好模仿;咱们来谈一个很常见的概念:山头。

山头,在普洱茶里面叫山头、在岩茶里面就叫山场。要说还是武夷的茶文化有底蕴,连着建茶的千年血脉。山场的说法更好,因为山头是个位置概念,山场是个空间概念,这里面包含的因素可就多了。

一提到山场,大家都知道是说一个小产地的概念,普洱茶里面说什么班章冰岛,岩茶说什么三坑两涧,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是再往细里说,很多人就不明所以了。

为什么?因为这些资讯对于炒作,对于商业推广,已经差不多了。但对于对小产地的理解,对于茶品质的提升还远远不够。很多人是大聪明人,但是99.9%的精力都用在商业上了,那对山场的理解,还差的远。

我们拿出一本宋代的茶书,来看看宋人是怎么理解的。这本书就是《东溪试茶录》。是宋代的宋子安写的,宋子安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痕迹,只有这本茶书,而且这本茶书影响力也比宋徽宗《大观茶论》,蔡襄《茶录》这些名著小得多。为什么?因为专业!

太专业了受众就小了,但是不等于不重要,实际上,这本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那些茶学名著,最关键的,就是他把山场这件事,基本讲清楚了。

古文本来对很多人就是障碍,再加上山场地名的考释十分繁琐。所以这本书很少有人去专研。没关系,我来用最简单直白的话,把他要说的几个问题,和大家介绍一下。十来分钟,你就知道山场问题的几个关键点了。

山场细分

都是老班章,其实不一样,甚至大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山场是需要细分的。我们要探讨产地的特性,最基本的单位不是山头、山场、寨子,而是茶园。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那是找不到好茶的。

为什么要这么细致的划分,作者说得清楚:“茶于草木为灵最矣。去亩步之间,别移其性。”什么意思,茶这种东西敏感度太高,和一般的庄稼不一样,别说差一亩,就是差几步,都有可能不一样!

是不是夸张?真正泡茶山的就知道,这个是有道理的。宋子安说的是北苑,那是给皇上喝的,所以肯定是特别讲究,一般来说还达不到那么细致。

从这个角度说,三坑两涧的划分要比老班章靠谱得多,因为范围更加明确,当然还可以再细分。

在山场和茶园之间,有一个纽带,这就是加工场所,普洱茶里面叫初制所,宋代就叫“焙”。这个和划分有关系吗?有关系,因为茶有一个特性,初加工必须就近。那一个“焙”就有一个加工的范围,可以包括几个茶园。

焙是面对市场的一个概念,有点像葡萄酒的酒庄,因为工艺上有一致性,渠道上有唯一性,是大家直接面对的,所以我们还不能绕过焙来谈茶园。但和葡萄酒不同的是,普洱茶和岩茶要面对复杂的山地环境,所以需要更加细致的区分,所以真正能对口感下结论的,还只能是基本的单位——茶园。

这本书很清楚这些问题。所以作者在叙述当中也是两条线:一条是焙的范围划分、一条是茶园的地理线。这个非常繁琐,就不具体举例子了,大家可以关注即将出版的我校注的新书。

我们要问一个问题,那茶园划分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位置不同吗?

不,这里面涉及到一系列参数的问题,我们一个个来说。

品种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品种。如果品种不同,那说什么都不一样。实际上茶园有统一口感的基础也是品种单一或相似。

这方面还是说岩茶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品种分得精细,整个武夷山就有上千品种。普洱茶就太粗了。老班章是一个品种吗?当然不是!冰岛也不是!这都不用植物学专家,稍微认真看一下就知道啦,那为啥当成一个东西卖呢?因为你不懂啊!

《东溪试茶录》专门有一个章节谈品种,这就是“茶名”。这里面提到了七种茶,对于北苑附近来说,这个划分已经够用了。

有人会说,现在植物学划分得多好啊,花果叶萼能说上一大堆呢。要我说,这个不如《东溪试茶录》靠谱,因为基本用不上,而且很多划分上是一个品种,但实际上有差别。对于茶农或者茶人来说,需要的不是把这些东西贴上标签,装进抽屉,需要的是对他们来说有指导意义。

最主要的就是三点,书上都说到了

第一个是外观,这个不用那么细,要直观可区分就行了。

第二个是口感,消费者关注的不是植物分类,而是好不好喝,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口感,这个联系必须要建立起来。否则分类毫无意义。

第三个是发芽时间,是早采还是晚采的品种。

当然再说细了,可以探讨不同品种的加工差异,这个就不说了。

基本上知道这些就够了。这些工作只能是茶农或茶人来完成。

顺便说一句,大树茶好还是小灌木茶好?从《东溪试茶录》的观点来看,大树茶要好的多。他里面提到一种“柑叶茶”,“树高丈余”,这个就口感来说是最好的。当然斗茶求颜色求效果的另说。

丈余就是3米多甚至更高。这种茶树今天就是大树茶,难怪梅尧臣说:“建溪茗株成大树,颇殊楚越所种茶。”,重视古树茶这件事儿,不是今天人心血来潮,有一千多年的传统呐!

土壤

除了品种,我们还要往下看、往上看。往下看,就是土壤。

土壤重要吗?非常重要,因为除了光合作用,植物的营养物质都要靠扎根的土壤来提供。不同的土壤,口感风味大不相同。在葡萄酒里面,有个词叫“风土”,这个词不错,因为比起一般的环境因素,的确,这个“土”占的比重最大。

不同山场的土壤特征差异很大。就北苑一带来说,有肥沃的土壤、有“赤埴”(赤色黏土)、“黑埴”(黑色黏土)、多石、薄土等等不同的自然状态。陆羽《茶经》中“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这个不是绝对的。

黄土要看是哪种,包括黄砂壤、黄棕壤、黄壤、黏土等等。上者生烂石也不绝对,要看海拔气候,还有加工的侧重点。从建茶的角度,加工中要去除大量物质,对茶内含物质的含量要求很高,生烂石的就很难满足要求。这些在《东溪试茶录》里面都有涉及。

除了土壤的分类,还要看土壤的条件。我们到一个地方,把手插到土壤下面,感受一下温度,你会发现,有很大区别。在自然生态较好的地方,土壤是有活力,有温度的。相对来说,植物的生长也更有天然的活力。但现在这种茶园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们常常说伴生植物对茶园有所影响。这个《东溪试茶录》也有涉及,其实这个影响主要还不是通过气味传给茶,主要还是通过土壤。土壤的成分改变了,茶的味道自然就变了。

日照

除了土壤,在山头还要看什么?我们还要向上看,气候降水这些不用说了,因为同一个山头肯定不会有大的差异。我们还要关注的一个差异是日照。

我到一个茶山,喜欢和茶农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朝向的茶园口感的差异。这个特别明显。就是宋子安说的,差几步都不一样。差几步可能土壤差不多,但是如果正好处在山体的分界线上,那日照完全不同,真的口感就差很多。

有的人玩单株,说一棵树阳面和阴面都不一样,这个有没有道理?当然有!最简单的道理,等果子成熟的时候,我们到一个果树稍微大一点的果园,选一棵大树,阳面采一筐,阴面采一筐,你对比着吃。除非你味觉有障碍,一般都能吃出来啊。

当然玩单株这个是奢侈品,大家不太容易参与,我们还是看茶山。

是阳面还是阴面好呢?这个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看海拔气候,如果偏冷的地方,当然希望阳光充足一些。如果是平地坝子,本身日照足,气温高,那最好还是有点遮阴比较好。

这个只是最初步的,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道理。比如同样的日照时间,是偏上午的好?还是偏下午的好?《东溪试茶录》这方面讲得比较细。这个不是胡扯,真的不一样。我们可以用科学来注解,也可以用阴阳来解释。所谓风水,最基本的也就是这个。我偏向于风水来诠释,因为好玩儿。

那我们就可以把茶这种生命和天地运行联系起来,不管科不科学,只要在你经验范围内得到验证,就可以了。

口感地图

山场细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篇幅所限,先大概谈这么多,我们还是要归结到一个核心问题上。

什么问题呢?我们需要把空间和口感建立联系。不管是土壤也好、朝向也好、品种也好,我们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口感上。因为茶,最终还是要喝,要好喝。

那这个地图就不是枯燥的地理信息了,而是有鲜明个性的东西。对老茶客来说,武夷山的山山水水都是和味道密切相关的,提到一个地方,一个味觉记忆就被激活了。普洱茶也是一样。

前些天,品鉴一款存了几年的普洱,沉香味一入口,我就一下子回到哀牢山中段了,不仅如此,这款茶提供的信息更多。

为什么呢?因为香型的分布是基本连续的、有线索的;而不是突兀的、孤立的。当你看着勐库或者勐海的地图,你看到的不是一个个乡镇和寨子,而是一条条香型的分布带,那就不得了了。这个地图就活了。

在无量山来说,从北面的南涧到最南边的易武,在我头脑中这个分布是连续的。但是对于哀牢山,因为对墨江茶不够重视,这条线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仅如此,那对红河、文山的茶的理解也连带着欠缺。多喝一喝墨江茶,不仅你会喜欢凤凰窝那种迷人的沉香味,更重要的是,整个红河和文山的口感地图一下子就活了,甚至对镇沅茶的理解也会有很大提升。这个更加重要!

什么叫玩山头,不是你知道几个名山,作为吹NB的资本,而是你能建立这个口感的地图!别信什么普洱茶山头“北苦南涩”、“东柔西刚”,太过廉价的知识基本没有价值。真正的口感地图是喝出来的,是丰富的,鲜活的。没有这个基础,说定制一款什么口感的茶,那都是胡扯了。

《东溪试茶录》在这方面可以说开了先河,每个茶园都和口感建立起联系,各种口感类型分布都是连续的,千年之后读起来,还是明明白白。当然可惜的是,这些茶咱们都喝不到了。

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了解了这个方法,那我们就可以在普洱茶、在岩茶上去建立这个口感地图。这个东西画出来是死的,只有在头脑中才是活的。

采制加工

建立起这个口感地图,还需要和采制加工联系起来,为什么呢?不同的茶加工所需要的条件不一样。有的茶压榨,需要压得透一点,这样苦味就小得多。而有的茶身子骨弱,你要这么压,就没味儿了。

这方面《东溪试茶录》也有所涉及,但是这个别的宋代茶书也有介绍,这里就不专门展开了。大家要详细了解,可以看即将出版的新书。

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机会喝到真的茶,对的茶,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口感地图。

《云南山头茶》:普洱山头茶时代的开篇之作


《云南山头茶》是资深山头茶人林世兴的一部力作。该书首次把茶学、自然地理学和民族茶文化研究成果融为一体,全面、系统疏理云南第一代级、第二代级的茶树资源,重点介绍云南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古茶树资源的分布、品鉴、自然地理背景和民族茶文化背景。该书的最大亮点是首次提出云南山头茶“三大板块学说”理论,把云南山头茶的分布划分为高黎贡山余脉板块、怒山余脉板块、云岭余脉板块、改变了过去只从“六大茶山”或“四大茶区”的角度描述云南茶的习惯,深刻阐释了“一方水土养一方茶,一方水土养一方民族”的道理,是山头茶时代的开篇之作、奠基之作、创新之作。该书出版发行后,迅速在广大茶人中产生深刻影响,并引起茶叶界专家、学者关注。

一部奇书

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师程亲笔为该书写序。李师程充满喜悦地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当社会大变革、产业大调整时都会伴随着一场“诸子百家”的文艺复兴。当前,中国茶界正处在产业大发展、市场大调整、文化大复兴的盛世兴茶时代。近20年来就云南茶文化的复兴而言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现象。

《云南山头茶》是最近写成的一本专著。“该书最大的亮点是融茶文化、民族文化、自然文化为一体,集中展示了云南多元的民族文化、多种的茶叶资源、多样的茶叶品牌,雄辩地证明了‘一方水土产一方物’,这一朴素真理。”李师程强调:云南山头茶的特色是不能克隆的,因为其环境是不可复制的,这就是本书给世人的重要启示。

最佳工具书

云南省茶科所原所长张俊认为,《云南山头茶》是寻找云南好茶资源的最佳工具书:“站在普洱茶普通消费者角度,面对普洱茶市场五彩缤纷以山头名称命名。这本书的文字是寻找和品鉴云南好茶的工具,近五百幅图片是云南茶山的旅游画册,地图是钻山寻茶的忠实向导。它既是一本古树茶专业的工具书,又是一本自驾游式的茶书。我们期待书籍出版后,能让天下爱茶之人组团到云南茶区采茶、制茶、品茶、观光旅游。我们愿你的忠实的导游。”

《云南山头茶》2014年3月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印一万五千册,于4月底即告售磬。7月第二次印刷,对第一版的差错做了纠正。茶友们对该书的评价是:接地气,贴近生活,适用性强。一书在手,足不出户,可以走遍云南古茶山,喝遍云南古树茶,确实是值得查阅、值得收藏的茶典式的工具书。

“茶痴”郑惠丰


郑惠丰的茶故事讲不完,概括起来就两个字———“茶痴”。

喜欢茶的清悠、高雅,所以大学时选择了茶学,1983年9月,郑惠丰怀揣着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的毕业证书,到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从此更是与茶特别是潮汕功夫茶结下不解之缘。23年来,自己与茶一样,耐得清苦,甘于寂寞,珍惜生活,爱惜“茶”业,无论在公司、茶厂、茶店,还是时下的潮汕工夫茶研究所,他从事的都是茶,特别是工夫茶的产、销、研,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茶的事业。凭着对茶文化执着的追求和深刻的理解,目前他成为汕头唯一的高级评茶师,还担任潮汕工夫茶研究所副所长。

面对红尘滚滚,周边喧嚣阵阵,23年来郑惠丰不为世俗和时尚的假象所惑,潜心于茶的事业,如一叶扁舟,荡漾于绿色的茶海,学种茶孜孜不倦,习制茶业精益求精,问茶事一丝不苟,求茶艺心无旁鹜。郑惠丰用“半斤茶叶千滴汗”的辛苦,经过遍访名师和实践锻炼,他练成自己一套绝招。对各类的茶叶,都能较为准确地评定其茶类,品种、区域、土质、海拔气候的特性及各加工环节对茶叶质量形式的影响,并确定其在市场的定位、定价。那种潮汕工夫对茶文化的理解,更是让人为之刮目。

众所周知,潮汕工夫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其独特的泡制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是潮汕民俗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作为工夫茶故乡的潮汕人,郑惠丰对工夫茶的总结提高,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弘扬潮汕特有的茶文化,不仅要讲究烹制之法,而且对作为原料的乌龙茶,更要予以重视,这是工夫茶色、香、味的根本所在。为此郑惠丰近十年来,潜心于上等乌龙茶的研究和制作,从1996年至今每年茶季,郑惠丰坚持到高山产地茶场中买鲜叶原料制茶。每年有4至5个月的时间在产地制茶,目前,同一种鲜叶,他能够制出五六种不同风味的茶。前不久,我国茶学界泰斗张天福在一次品尝会上,喝了郑惠丰和潮汕工夫茶研究所的同事共同研制的乌龙茶后赞不绝口,还欣然提笔写下:“潮汕工夫出佳茗”。

郑惠丰曾自拟了一副春联“采闽粤灵气,弘潮汕工夫”,他说到做到,目前他已分别在福建省的安溪、武夷山以及潮安县设立铁观音、大红袍、单枞茶的实验基地,并且与母校等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挂钩,决心进一步研制出上等好茶,他和研究所的同事最大心愿就是完整地展示和弘扬家乡特有的工夫茶文化,让潮汕工夫茶的茶香飘向五湖四海,传遍四面八方。

骆少君:殚精竭力只为茶(致敬逝世的院长骆少君)


2016年10月27日零点10分,传来噩耗,骆少君院长在杭州逝世,享年75岁。在此沉痛悼念我们尊敬的骆少君院长,骆老师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茶人心中。您一生为茶所做的一切必定永世留存。

人物档案:

骆少君,福建惠安人,研究员、高级评茶师,我国著名的茶叶品质化学研究专家,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至今,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带茶。是茶打开了传统与现代的通道。

骆少君有两个外孙,一个出生在法国,一个出生在日本,回国时他们只喝可乐,“我一看这架势,心想糟了,连忙把可乐拿走,给他们泡上一杯中国茶,说这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饮料。我还鼓励他们,如果你们有本事,回去后还要把班里的同学也‘拉下水’,让他们也喝茶。”一年后,两个外孙再回国时告诉外婆:“同学都找我要茶喝。”现在,在杭州读中学、小学的两个外孙俨然成了小小“茶博士”。

骆少君特别重视孩子的茶学教育,她说:“我们的教育对茶文化不够重视,应该教育每家每户的孩子学喝茶,茶艺无所谓,把这杯茶泡好喝好就可以了,比如什么体质的人喝什么茶。”她还觉得,“让中国人都喜欢喝茶很重要!第一,茶叶可以解毒;第二,茶叶可以让浮躁的心静下来;第三,茶叶可以让你走到哪里都不发生困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商家争夺的最大市场,为什么我们自己不首先占领?喝茶,可以老老少少在一起,通过轻松的、孩子们乐意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回归忠孝礼仪,唤醒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茶为国饮’,让国人受益,让我们的孩子都很健康,提升国民的养生保健认识,那是最大的贡献。”

郑炳基——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基本信息

出生年月:1960年

出生地:揭阳市葵潭镇

简介

1960年,郑炳基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葵潭镇的一个农民家庭。通过艰苦创业、郑炳基先后从事过许多领域的投资与开发,如贸易往来、餐饮酒楼、建筑工程等。取得辉煌成就后,郑炳基致力于农业领域的投资,这一方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财富。随后长泰绿苑(深圳)旅游休闲观光区、揭阳风景园林种植区、惠来大型鲍鱼养殖加工场相继建成,这些产业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2004年10月,郑炳基成功收购了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普洱县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并于2005年9月成功将其更名为云南省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直属六个生态茶种植基地,是集茶叶种植、粗精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茶业企业,为当地解决了近3000个就业岗位。

公司成立之初,郑炳基就敏锐地意识到,生产出好的普洱茶,原料是根本。因此,重新打造(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步必须是规范六大基地的运营。为此,郑炳基专门派人到外地聘请有经验的茶农,用专车把他们接来,并连同解决家属居住问题,给每位茶农盖新房,为的就是能让他们安心地在基地工作。

林世兴:普洱山头茶时代的开创者


《云南山头茶》出版发行后,在业界引起很大的反响。该书目前已遍布中国数十个大中城市,包括港、澳、台地区和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三个国家,创造了中国茶书发行的奇迹,读者好评如潮。

山头茶时代的开创者

邯郸古雍桥茶友以《林世兴,山头茶时代的开创者》为题撰写文章,对《云南山头茶》主编林世兴给予高度评价:

近半年,我的头脑中始终萦绕着“理想”二字。读《寻觅中华》时,看到余秋雨老师在仕途畅达之际,却违逆众意开启他的文化苦旅,只因他胸怀恢复中华文化记忆的理想;2014年4月7日,廊坊九曲茶坊本良老师到古雁桥交流习茶心得,是在他近五十岁后为圆自己的梦想,才开始专心从事茶文化的宣传;4月9日,从本良老师的习茶日记中看到,邢台曲氏夫妇为实现南茶北引的理想,卖掉城里的房产,扎根山区的执著;5月12日,到石家庄学习交流时,为张金牛做个有理想的茶人规划的蓝图而心生敬佩;8月8日,《山头茶》主编林世兴莅临古雁桥茶业洁朋体验店,分享《山头茶》的诞生历程,为他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付出的汗水与心血而震撼。“理想”在我胸中升腾。

2014年8月8日下午,随着林世兴动听的爱伲族民歌,我们跟随他回忆七年的创作历程。七年前,他辞去令人羡慕的报社工作,钻村走寨,成为一名“山里人”,他七年查阅三百多本茶书,一个人走完云南的万里茶山,崎岖的山路,烈日的曝晒,恶劣的雷暴天气,任何时候都可以把人埋藏的泥石流,还有一个人行走的孤独与无奈,无数次陌生的拜访,与茶山各少数民族沟通的语言障碍……数不清的艰难险阻,横断山区行走的疲惫与孤苦,病痛与伤痛,经济拮据,智力的枯竭……他也曾打算退却,但他懂得“一诺千金”的分量,他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人喝完两瓶酒,痛哭一场,然后擦干眼泪天亮继续前行。就是这样一位坚韧的逐梦人、茶产业上的行者,成就了这部融茶文化、民族文化、自然文化为一体的12万字专著——《山头茶》。

理想是行动的翅膀,活着就有未来。林世兴以地理学家的严谨,哲学家的思想,美学家的看法,文学家的的感受创作了这本《山头茶》,如果说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那么这本山头茶时代的开山、奠基之作也可誉为“普洱的史诗”。2014年3月《山头茶》第1版印刷发行后仅40天便售罄,这是对林世兴莫大的肯定与鼓舞。

“理想”可以升华为一个人的信仰,有了信仰,生命才有意义和方向,试问我们自己当下的状态,是否还怀揣着“理想”,是否为“理想”付出着或付出过行动?当前,中国茶界正处于产业大发展、市场大调整、文化大复兴的盛世兴茶时代,古雁桥茶业义不容辞地将“承载社会责任,传播饮茶文化”作为己任。

一泡化得开的山头茶

《云南网》记者赵刚对林世兴作专题采访,写下如下文字:

瘦瘦的林世兴表示,他用7年时间独自一人跋涉云南数万公里山区,遍访横断山脉、高黎贡山等出产古树茶的山头村寨,调查、整理、撰写出了一本系统介绍云南古茶树资源分布的12万字的《云南山头茶》专著。而作者林世兴是这样说的,翻开这本书吧,这是茶韵、山韵、神韵“三韵合一”的茶书。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林世兴当过19年的中学校长,7年前还是昆明媒体圈中的一位主任,在做、酒歌、情歌完全是部动人的史诗。”

7年过去,为这部书林世兴耗资160万元。“不管多么艰难,我不愿把痛苦展示给别人,微笑总撑着我往前走。”书籍终于出版了,林世兴靠自费发行,一个月就卖掉1.5万册,云南勐海的好多茶农慕名而来,专门买这本书。

“我就是一泡化得开的茶,个人的一切苦难都化作泥土,滋养幸福的茶生活,滋润着每一个来读这本书的人,尽管现在还没靠卖书脱贫。”林世兴自嘲:“7年写书时间,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走了不止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要请教茶农,要寻找古茶树。自己的交通食宿不算,有时为了淘到一个故事,请人喝酒也得花钱。再加上走一路要买一路的茶,债务就这样欠下了。”

经济上拮据不算什么,精神上的孤独才是最要命的。林世兴一个人收集整理撰写资料,挺过无数个深山长夜。白天收拾行李再走,背着个箱子,险情不断,几次遇上泥石流,不是躲闪得快,早就把命丢在大山里了。

“出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尊严和快乐。”林世兴说:“7年前出书的时候没想到云南山头茶这么火爆,现在那么多的人钻进云南各个山头寻觅古树茶,这本书正当其时。”

【郑培峰】:在父亲的茶事中成长


从小就在茶叶的包围里生活,成长过程也见证着父亲郑炳基对普洱茶的执着与热爱,只是当时这种来自父辈的精神并没有在最初时刻就影响到自己,就像一条信仰的道路,总是需要时间的因缘际会来点拨。作为一个大学专攻数学的典型理科男,郑培峰也承认自己对于普洱茶这种比较感性的物质,从不了解到喜欢再到定心去做茶,确实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条承继普洱茶的道路上,父亲对自己有着深远的意义。

毕业不久后,2011年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做茶,对此,郑培峰是被动的并且也从心里排斥的。“当时跟着公司同事上茶山,下基地,到车间,看研发,去销售,父亲要求我很严格,不论任何一个环节,我都必须要去看,并且要跟着茶厂里一线的人员学着去做,最开始的时候,我还耐着性子去做这些,但是只要父亲不在,我也就偷懒了。”回忆起这段习茶之初,郑培峰笑着摇摇头。当然,自己玩的小伎俩是逃脱不了父亲的火眼金睛,很快消息就传到父亲耳中,自然是大发雷霆,他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如此生气,才知道爸爸要求自己做茶这事是极为认真的。

父亲问了他两个问题,“何为普洱茶?好的普洱茶怎样得来?”他回答的支支吾吾,但这次父子之间语重心长的对话,让他明白了父亲对于自己寄予多了多少深厚的希望,那就是让自己的普洱茶事业能够后继有人。

接下来,父亲亲自带着他上茶山,希望茶山这样灵性之地能够让他从根源上认识普洱茶。公司有6个自营的6大生态茶园基地之一,郑培峰最先熟悉的是其中最具有光环的一个茶园——板山清代皇家贡茶园。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去板山,那里山高林深,常年浓雾紧锁,路也都是原始的山路,很不好走,好几次都是路滑差点摔倒”。在山林中行走,父亲跟郑培峰讲板山的历史,当带着他亲自来到1700年高龄的古茶树下时,他看到这样枝杆峥嵘,饱经风霜的普洱茶在大自然中傲然挺立,顿觉自己渺小细微的如一颗沙粒,内心澎湃着莫名的感动,所有的轻狂和骄傲在这样时间的老人面前彻底坍塌。

板山位于宁洱县勐先乡境内,众所周知的古六大茶山之源头,也是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板山皇家贡茶园的所在地。在春季,走进这个古老的茶山,郁郁葱葱的茶树焕发着生机,殊不知这里曾经因为茶而发生过流血的斗争:清朝雍正年间板山茶农不堪压榨揭竿而起,反抗官府后,遭到血洗茶山,大批的茶树也被砍伐。板山茶农后被迫纷纷迁居版纳,和石屏茶商共同开辟创造了古六大茶山。当郑培峰重新回顾起这段父亲讲与他听的历史故事,仍旧十分感慨,然而对他而言,厚重的历史令他心驰神往,真正让他内心深觉震撼,从而爱上那些灵性的叶子们的,还是那些原始森林内生长着的古茶树群。

之后,父亲对他的要求更多了些,让他把普洱茶集团旗下的茶基地做个简单的分布图,每一个茶园基的地理位置、气温、雨量都得标注清楚。集团自营的6大生态茶园基地,分别为板山皇家贡茶园、会连有机茶园、白草地有机茶园、竹山生态茶园、大黑山生态茶园、凉水箐生态茶园,土地总面积约45000亩,茶园面积27000多亩,要做好分布图并记录好位置和不同时期的气温和雨量,无疑是一件花心思的工作,把这些事情一一做好,不仅磨练了郑培峰的耐心,锻炼了他的意志,也让他与普洱茶的距离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爱。

出了茶山,父亲又带着郑培峰去加工车间,从茶叶的杀青、揉捻、摊晾、检验等等环节都仔细讲解每个环节的操作标准,他说只有标准化的生产,全程监控每一个环节,才能充分保留茶叶的天然成分和气韵,才能保证茶的品质,做出好茶。

直到这里,郑培峰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父亲一直反复强调要求打造天然、有机、无污染的茶山茶园,为什么要与院校、科研院所、技术专家联合,年年给茶农培训,严格按有机茶园的标准,统一管理茶园,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这些父亲最重视的,年年亲力亲为的工作正是为了保证茶的品质!郑培峰永远记得父亲对自己的期望:现在你看到的只是一件好的商品,如果只卖普洱茶,不推广的客户需求,他未来的人生规划,是将带领整个部门配合公司其他核心部门,以父亲为标杆,走出一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普洱茶新的道路。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郑少烘:入行普洱10年独钟“易武山头”》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