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蔡旭芳在老枞园传授茶叶知识。

在今年第八届海峡的茶企,在数百家的茶企里,白塔山茶业吸夺人眼球,脱颖而出,受到好评,和国内10多家客商签订了订单。

18日,白塔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旭芳说,今年在布馆上,我们非常大胆地用了一个紫色和白色相间,紫色是包容,白色是洁净的、是纯自然的,也代表我们茶业是纯天然的,在包装上,使用简约的风格,今年推出的两款新茶“随手礼”和“全家福”,市场反响非常好,销售很火。

为与家人常聚,她弃医从茶

天资聪慧的蔡旭芳,毕业于浙江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后又考入第四军医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深造,学习外科学、营养学。在单位,她是唯一的女外科医生并担任分管业务的副院长,曾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科技带头人。

人生的转折点在2007年。从事了15年外科医生的蔡旭芳突然决定辞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外人看来,蔡旭芳能力强,事业顺,前途远大……可蔡旭芳却有不得已的苦衷:事业和家庭无法两全,丈夫是远在建阳的一名公安干警,整天忙于公事,夫妻聚少离多,距离带给他们的是生活的缺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经反复思考,她毅然决然地离开浙江,来到了丈夫和孩子身旁,做一个贤妻良母。

蔡旭芳丈夫的老家位于建阳市麻沙镇白塔山下。白塔山是一座道教名山,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修炼之地,山势险峻,林木葱郁,常年云雾缭绕,自古遍植武夷山岩茶。丈夫特别喜欢岩茶,对岩茶也颇有研究。从小长在城市的蔡旭芳对茶一窍不通,但见丈夫痴迷岩茶,爱屋及乌的她跟着学习研究。2010年,蔡旭芳敏锐地意识到岩茶市场的春天已经来临,果断地投资成立了福建省白塔山茶业有限公司。

蔡旭芳把自己的茶叶基地选在白塔山区。1500多亩自营的茶园,分布于近千米的高山绵延带上。“白塔山是武夷山脉的道教名山,道教茶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茶品在加工、包装、推广上把握这一理念,形成独具匠心的白塔山道茶文化体系。这里山高林密,云雾缭绕,土壤为砾石红砂岩,有机质含量高,茶树朝夕饱受高山雾露之滋润,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是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基地。”

交茶一样的朋友,做像朋友一样的茶

建阳白塔山区的茶农有种植水仙茶的传统,2012年蔡旭芳不惜成本从茶农手中陆续收购了2000多棵有近百年历史的高山老丛水仙,她想建立一个武夷山脉最大的老丛资源保护基地,让更多的茶人喝到高品质的好茶。

“让茶叶在最生态的环境下生长,运用最优良的种植方法,播施有机肥,绝不使用高残农药,最大限度保证茶叶品质。”走在茶园的小径上,感受最深的是茶丛之下的青草新绿茂盛,蔡旭芳告诉笔者,这是自己有意留下的,目的是给茶树固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蔡旭芳把“种生态茶叶,产良心食品”作为立业之本,把交茶一样的朋友,做像朋友一样的茶作为经营之道。除了建立高海拔地区无污染的茶叶基地之外,在加工环节,采用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以绿色食品标准作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产品的加工、包装、检测、存储、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产品质量从内到外符合标准。目前,公司已通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获得QS证书,也荣获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证书。

2013年5月,白塔山茶业有限公司签约了一个5个亿的项目,以茶文化为主题,以养生休闲为核心。项目中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茶文化来展开,有农家乐、休闲游等。“说到底,就是一个以茶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业,我们已在着手稳步推进。”蔡旭芳说。

为了推动闽北茶产业发展,蔡旭芳出资牵头举办了2012年南平市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来自延平、建瓯、武夷山、政和等闽北十县市的百余名茶艺师及省内外茶行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次茶艺交流活动。“培养高技能茶艺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促进闽北茶业的发展与进步,我责无旁贷。”蔡旭芳说。

延伸阅读

一样的茶,不一样的闽南茶俗


闽南人喜欢喝乌龙茶。乌龙茶最负盛名的是安溪茶,安溪茶中以铁观音为上品,铁观音如青橄榄,除入口略有苦涩,入喉后渐渐回甘,韵味无穷。厦门人把饮茶叫作泡茶。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

首先是茶具。红色的宜兴陶壶最常用。只有掌心大小。叫"小掌".相应的茶杯就更小了。用这样的茶具泡出的茶叫"小掌茶".还有搁茶杯的茶盘和一个碗状的放置茶壶的茶洗。每一次喝完茶和泡茶之前。都要将茶杯置茶洗中。用煮沸的开水冲烫。此即茶洗的功能之一。

第一道程序就是烫壶。烫杯。随后。倒掉茶洗中的水。将茶壶置茶洗中。放上茶叶。茶叶往往要放满壶。冲出来才够味。水一开。立刻就冲入茶壶中。这时会浮起一些泡沫。用壶盖轻轻拨动。把泡沫拨出。盖上壶盖后。再从壶盖上淋下开水。把壶外的泡沫冲走。同时使茶壶内外温度差不致太大。把茶壶提起。将这第一遍茶全部倒入茶洗中。

第二道水立刻冲进去。要冲到壶盖盖下去后水有少许溢出。盖上盖子。再淋一些水。然后马上斟茶。不能延后。最忌浸茶。一浸就出茶碱。茶就苦了。斟茶是很讲究功夫的。必须用一个手指按住茶壶盖。将壶翻转九十度。壶嘴直冲下。迅速绕着已经排成一圈的茶杯斟下去。开始叫"关公巡城".每一个杯子都要巡到。

最后叫"韩信点兵"。那后边的几滴最是甘美。也是每一个杯子都必须点到。这样斟出的茶。每一杯色泽浓淡均匀。味道不相上下。一泡茶。一般冲五六次。讲究一点的。冲泡三四次。要将茶叶渣倒出。重新烫壶。烫杯。

福建盛产茶,福建人对茶自然情有独钟。闽南民间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闽北山民也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在许多地方,人们均有早晚饮茶的习惯,对茶的依恋几乎到了迷醉的地步。

滇红王天权:像小米一样玩茶叶粉丝经济


一个月前,滇红集团昆明东寺街专卖店正式开业,这是滇红集团今年实施直营店战略以来的第三家门店。“未来一年,我们要再开500家直营体验店和10个观光茶园,强化我们的参与感,像小米一样做‘粉丝经济’。”滇红集团董事长王天权认为,茶叶市场经过前两年的过山车式的价格变局,经受了市场的充分考验,沉淀下来的中国茶叶,应该从过去的原料输出调整为品牌输出。

近日,南都记者独家专访滇红集团董事长王天权,畅谈其对中国茶叶现状及未来互联网转型的看法。

小规模的“品质上佳”无法构成品牌化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这些年,您眼中的茶叶市场环境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王天权:一开始我们茶厂成立是承担“出口创汇”的任务,100%对外出口,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出口渠道受阻,而国内渠道完全没有,也是经过十多年的市场洗礼才建立自己的经销商体系。现在主要以国内批发零售为主,国外市场主要是立顿等品牌的原料供应商,但市场越来越小了,每年出口100万美金左右,占销售总额5%都不到。

南都:滇红过去主要是原料供应商,今年则把营销直达终端做自己的品牌,这是为什么?

王天权:滇红集团2006年进行一轮改制,把员工持股收归企业所有,集中股权提高效率,也将公司定位从原料供应商转为品牌供应商。打造品牌是必需的,滇红给立顿原料价格20元/公斤,贴上它的牌子就卖到400-500元/公斤,这就是差距。

南都:那为什么国内没有立顿这样的国际品牌?

王天权:计划经济时代,茶叶都由国有茶厂经营,靠政府资源控制整个行业,也奠定了产地品牌的基础。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规模化产业散落到各家各户,但大家资本不够、基础不好,又需要政府给予财政等方面支持。像需要管理维护,而茶叶城信息不对称,主要靠与茶店老板的宣传推销,价格都没有统一标准;其次,茶叶城销售一般把茶叶定位为政商礼品或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

其次,包括我们许多茶企选择做电商,但电商一开始图个新鲜感,很快就变成价格竞争,对品牌是有伤害的。我们做体验店就是为了提高消费者参与感,形成体验为基础的社区文化,像小米一样发展“粉丝经济”。我们现在发展旅游茶庄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南都:那么礼品跟消费品有什么主要区别?这种转变的困难主要是哪些方面?

王天权:消费品是有依赖感的,是今天买了明天还想买,而不是放在家里等升值。现在主要困难就是人的思维的转变,我们过去对怎么做零售,怎么做互联网一无所知。为什么中国茶企一直是“一触电就死”,就是缺乏互联网思维的销售人才。中国茶叶发展一直是“重种植,轻市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主动营销。茶艺推广、品牌策划都基本没有。

滇红现在开了三家终端店,第一家店开在了哈尔滨,因为那里不产茶,我们想在那里试点,摸索一套店长培训方案。未来我们的模式是“单店授权,区域营销”,自己的直营店会很少,主要还是依赖经销商加盟。

南都:那在品牌国际化上,我们有没有一些举措?

王天权:首先我们把运营中心放在北京,吸引国际化管理人才;第二是国际化基地,去年3月我们与斯里兰卡合资企业2200公顷基地正式投产。然后再是国际化品牌,目前主要依赖于“文化交流推介会”在英国肯辛顿宫、冬奥会中国馆推广。

以前是做原料供应商,中国有成本优势,但现在肯尼亚、印度等地方的人工成本都低于中国,所以只能做品牌优势了。

黄小元: 像古树茶一样再活500年


对茶园、茶树的呵护,伺候,黄小元近乎成了一种另类。

的根源。”黄小元说,目前我们的古茶园正逐渐消失,这是我们愧对上天对云南的馈赠与恩赐。

在他看来,现在的古树普洱茶太乱,需要有人来揭示真相;古树普洱太好,需要有人来展现内在美。古树普洱茶太小,需要有人来担当呵护——停止沉默,站出来说话,是必需的,而这也是他接受我们采访的最真实原因。

竭尽全力,借茶渡身,黄小元说这不仅是一个梦想,还是在做一项事业。成功与否,关乎生命健康,关乎伦理道德,关乎文化传承,关乎普洱茶,乃至中国茶的出路。

在这样的理念下,黄小元目前正团结一批、凝聚一批,关爱云茶、关心普洱茶、关注古树茶的茶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一道绸缪一个平台,一个圈层——云南古树茶研究会,帮助更多做好茶的人,保护更多古树,帮助更多善良贫苦的农民,回馈社会。

“如果说守候是一个人的狂欢,品茗众饮是一群人的欢娱。那么我乐意为众人的欢娱,去守候一份清寂与孤独。”黄小元说,守护一棵棵,一片片,一座座古茶树、古茶园、故茶山,就是传承和未来。所以,我们一定得像古树茶那样,好好的再活五百年。

首席记者廖兴阳摄影报道

不一样的信阳茶


茶客们都知道,多少年来,信阳茶就是绿茶毛尖,近两年在省委书记的大力倡导下,又开发出信阳红,而在年轻的信阳茶农孔伟眼里,品质上佳的信阳茶完全可以也应该有许多种面目,而且他正在把这种设想变成现实。

不一样的信阳茶

明明是烫嘴的热茶入口,口腔里却是感觉冰凉,极淡的茶汤,滋味却甘美异常,像山上的山泉一样甘甜清冽。抿着嘴唇,口腔内的津液似要冲出,张开嘴巴,又似有凉风从齿间升起。这是记者品饮孔伟亲手泡的信阳白茶的感受。

信阳白茶,是孔伟研制的几个信阳茶系列之一。此外还有信阳古茶、信阳乌龙。每款茶都与信阳毛尖的品饮感受大异其趣,不告诉你,你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是信阳茶。

信阳白茶是薄荷香气,而信阳乌龙则是桂皮香、松花粉香,而且气味馥郁,挂杯香非常持久。入口则是口感绵滑,口腔里像丝绸一样。

从唐宋遗种发掘信阳古茶

听了孔伟的讲述,记者才明白为什么这些不起眼的茶叶,有着如此独特而非凡的味道。这几款茶都是采自唐宋时期的遗种,恢复发掘了古茶制作工艺后研制而成。

孔伟是个有想法的茶人,“我本是一个茶农,信阳茶的品质极好,却连家门口都走不出去。开发新的信阳茶,把它的特性发挥出来,才对得起信阳茶”。

信阳茶区目前还保留着一些唐宋年间遗种。孔伟说,唐宋时期是中原茶文化最鼎盛时期,当时信阳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而且信阳茶当时被作为贡茶,可见品质绝佳,后来由于古老的制茶工艺流失,才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信阳茶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久存,通常放一年就不能喝了,非常可惜。遍览典籍,星星点点的信息当中,茶人能够发现的,是这些文字反馈出的古茶制作工艺。用唐宋遗种,用古老工艺,恢复发掘与研制新的信阳茶的想法,在孔伟的头脑中渐渐形成,并且一天天强烈起来,2005年,他开始着手试制。

唐宋遗种散布在茶园、山野、石缝间,寻觅采摘是项艰辛而耗时的工作。“一个上午,我和父亲两个人采来的茶仅能炒制出30克茶叶”。反复地试验,而原则就是保留茶叶原原本本的味道,使信阳茶的品性得到最丰富而完美的体现。还特别赴福建武夷山请了一位老茶师做乌龙。老茶师叫陈鸿棉,近八旬高龄,是岩茶泰斗陈书省的侄子。老茶师采用传统纯手工工艺制茶,发酵中就有阵阵奇香,像松花粉,又像桃香,老茶师也发出惊叹:“真是好茶!”好茶遇到好工艺,成就的正是孔伟想要的佳茗。

六七年的摸索,孔伟的信阳古茶、信阳乌龙、信阳白茶等相继研制出来。

信阳茶有了生命力

起初的试验,反对的人非常多,“都说我瞎胡搞”。但孔伟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做,费尽心力做出的不一样的信阳茶,产量极少,只能给懂得的人品尝,交流意见。而今,各方来的反馈让他更增浓了研究的兴趣:没想到信阳茶能有这么好的味道,有这么丰富的香气。

更为难得的是,这几款信阳茶克服了以往信阳茶不耐泡、不耐存放的问题。2008年做的茶,放了几年,想着不能喝了,拿出来一尝,没想到有了当初所没有的桂皮香,这是自然发酵形成的香气,信阳茶,有了生命力,可以随年月而释放出更丰富的内涵。并且,这种生命力在几款茶上都得到体现。每年,茶都有一定的变化发生,滋味一年醇厚似一年,茶汤也发生变化。一年青绿,二年黄中透红,2005年做的茶,现在茶汤已经是酒红色了。

几款茶工艺不同,而茶性相近,都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特点,生津好,回甘好,完美地保留了信阳茶的品质。生长在信阳的山野间,茶的整个生命过程,它的生长环境,都可以在入口的瞬间呈现出来。这就是所谓好茶叶的内涵。

年轻的茶人孔伟,投入巨大的精力和热情,要“恢复唐宋年间信阳茶的历史地位”。对于经济效益,他未置可否。拿信阳白茶来说,这一季春茶只做出一斤多,产量极低,产业化还遥遥无期。“慢慢做,希望有人响应支持,把河南茶做得更有影响力一些”。

茶与秋风一样清


题记:秋天的夜,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开始为自己沏上一杯茶。一杯茶能喝出的是秋意,是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苍凉。

平素喜喝绿茶,猴魁尤甚。最初喝猴魁也是云淡风轻的初秋,从太平小镇买回的猴魁装在一个简易的袋子里,袋子上山峦云遮雾绕,“猴魁”二字显得疏朗质朴。这猴魁叶片扁平挺直,取些许置于玻璃杯中,看它们在杯中雄姿英发,就连香气也有豪放之气。猴魁价贵,偶尔喝之,有心仪的茶喝也是一种缘分,恰如人生,不可能事事圆满。连周作人在《吃茶》中也感叹:在南京一个安徽的朋友那里吃到太平猴魁,都觉得很好,但是以后不可再得了。

临近山野的绿茶便在日常生活中挑大梁,随意抓一把茶叶,兑入水,就着苦苦的茶汁喝下去,也是一番神清气爽。好茶要有好茶具,可生活不能太挑剔,我的茶泡在一个极为普通的紫砂茶杯中,并不精致,手感甚至有些粗糙,上面的兰花影影绰绰的,叶瘦且长。同样的茶,在瓷杯里茶味显得薄,在紫砂杯里显得厚,茶叶在紫砂杯中,似乎有了沧桑之感。虞山的白茶、黄山的毛峰、敬亭的绿雪、闽地的铁观音,还有来自九华的佛茶,都是手中之杯的过客,即使无茶的时候,兑入的水,也有了若有若无的茶味。

每个喜茶之人有自己的茶事。闹市之中,寻一茶楼,与友喝茶。只点猴魁,原来不经意间交流的喜好已被对方默记心中。这是茶以外的情意。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虽然红尘之中都难得清闲,为生活琐事奔波在所难免,但喝一盅茶的时间愿意为对方挤出来,放弃自己喜喝咖啡的嗜好陪对方一起喝茶,暂听彼此的唠叨,在一杯茶喝浅的时候,起身为对方续水,茶汁淡了,再相互告别,这样的情意也淡而有味了,正是一番“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茶意种种,有的豪迈如侠士,有的婉约如小家碧玉,有的香艳如丽人,有的清雅如隐者。前些日子得茶一盒,名曰天山真香,这名字有点俗,像是网名,不够含蓄。看看介绍,来自旌德,距黄山主峰八公里,千山重叠,竹木葱茏,兰花夹杂其间。往杯里放茶叶时,叶形平扁秀气,淡香扑鼻,忍不住凑近闻着,茶香若兰。可是这天山真香遇到紫砂杯,像是佳人遇雅士,情意缱绻。心想,这天山真香会不会像碧螺春的笔名“吓煞人香”呢?

喝着茶,继续看说明,说汤色浅绿清明,因紫砂杯色深,不知汤色如何。那些原本细腻秀气的茶叶倒是挤在一起,一下子年老色衰,叶色黄绿,倾情于水,让茶也迅速苍老。茶汁到唇边,有些微苦,入口,微苦到浓苦,一杯茶能喝出的是秋意,是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苍凉。真香,其实是真苦,茶的两重天,两种极致的境界,这茶未泡之前的香和冲泡之后的苦都是毫不掩饰的,茶之种种,均是真性情。

习惯晚睡,与文字缠绵,茶功不可没。茶味,喝着喝着淡了,心思,在茶香袅袅中放飞。茶为伴,书为友,这夜,渐渐就短了。

韩国:不一样的茶之风


韩国茶文化泛指韩国的制茶、饮茶的文化。韩国的茶叶最初是朝鲜三国时期从中国引入,历史上曾盛行。朝鲜王朝中后期茶叶茶开始在朝鲜半岛衰退。目前在韩国喝茶叶茶的人很少。不过1980年代以来,茶叶茶开始在韩国复兴。

韩国最著名的茶叶产地是全南宝城郡。宝城位于韩国全罗南道,是韩国最大的产茶县,茶叶产量占韩国茶叶总产量的40%左右,而且韩国的名优茶都缘于宝城。宝城临海,所以形成高温而多湿的风,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茶树。

韩国茶礼作为韩国茶仪式有千年的历史。韩国茶礼以“和、敬、俭、真”为宗旨。“和”,即善良之心地;“敬”,即敬重、礼遇;“俭”,即俭朴、清廉;“真”,即以诚相待。

韩国的茶礼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按名茶类型区分,可分为“末茶法”“饼茶法”“钱茶法”“叶茶法”四种。

韩国茶与传统茶叶茶不同,韩国本地传统茶在韩国非常流行。“传统茶”不使用茶叶,可以放几百种材料,大多数会加入蜂蜜。“传统茶”不用开水冲泡,而是将原料长时间浸泡、发酵或熬制而成,是一种天然与健康的饮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柚子茶,把柚子切成细细的,然后放到糖里泡制一下,再用水泡来喝的茶。

好茶和笑话一样,都是有梗的!


茶梗无处不扮演着反面角色。然而,我们却往往容易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其实,茶梗并非一无是处,茶梗里面也有好东西,有时候对于一些特定茶叶产品甚至有重要作用。

一、何谓“茶梗”?

顾名思义,所谓茶梗,是指茶叶的叶梗。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解释。而这里所谓的“茶梗”,则特指从成品茶上拣下的叶梗。

对绿茶来说,一般都是采摘嫩叶,嫩叶中极少有茶梗。特别是名优绿茶,茶叶是不能带梗,如果带梗,便被视作劣质茶的特征。带梗的茶叶品质就要受影响,价格一般较低,初制茶在收购或者验收时,要把茶梗作为茶叶夹杂物直接挑出。茶梗成为判断茶叶品质净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的采摘标准中,都是需要较为成熟的鲜叶,所以在这三类茶里,茶梗的存在是很正常的现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对于安化黑茶和普洱茶等品类的含梗量有明确的规定:

二、为什么会有茶梗?

由于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甚至还认为有茶叶梗或茶叶梗较多的茶叶,就一定是劣质的茶叶。殊不知,茶梗对茶叶制作和泡出的口感品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口感的需要

茶梗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含有较高的糖分。茶鲜叶中含有很多糖类,除水溶果胶外,成熟叶、茎中几乎有的糖类均比幼嫩芽叶高。此外,高糖含量是黑茶鲜叶原料的重要生化特性,这是幼嫩芽叶所不能替代的。鲜叶原料这一生化特征,与黑茶品质的甜醇滋味的形成密不可分。

所以在拼配普洱茶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放入茶梗。当你冲泡有年份的茶梗时,你会发现茶汤滋味很甜爽,伴着浓郁陈香。甚至还有茶友会专门收集普洱茶梗压制成砖,陈化一段时间后再取出来喝,香甜可口,风韵迷人。

2、制作的需要

茶梗对于压制来说,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黑砖茶。黑砖茶在加工储存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及氧气条件才能进行发酵。一定量的茶梗,能增加砖身内空隙,保证氧气充足,有利于品质的形成。此外,一定的含梗量更有利于砖内水分的排出,以及增加砖身的结构力和强度。

当前普洱茶原料以三、四、五、六级为大宗,其中也要求有一定量的梗片,从而保证成品茶内空隙,保证氧气充足,有利于普洱后期陈化品质的形成。有个别产品甚至特地拼配多量茶梗,以形成独特的品质风格。

3、保健的需要

此外,茶梗中含有大量的茶多糖、木质素和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食物消化、降血糖等作用。不少人还将茶梗作为糖尿病食疗中重要的用材。

因此,对于茶梗,我们大可不必一看见就“梗梗”于怀。对于多种茶类而言,茶梗可在一定程度上助益品质

红茶一盏,体味不一样的人生


现代人的脚步似乎要赛过无情的时光,每一个在身边飘过的身影都像是没有体温的精灵,带过一阵风,不留余温。可生活本身不应该是疾步如飞的,而应是静静流淌。

道,重于修身、怡情,红茶的内涵是和、敬、清、寂。空闲的时候,不妨与红茶为伴,是品味慢生活的极佳方式。泡一盏红茶,留住时间。

红茶一盏,体味不一样的人生

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经由医学实验发现,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他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好的红茶加上好的水,才能冲泡出好茶。无色无味,含氧量高的水最适宜用来泡茶,泉水、井水及溪水就是水品中的佼佼者。可惜以现代环境来看,要找到这种自然的饮水怕是非常困难了。市面上销售的矿泉水,还有天然水也可以代替,但使用之前,宜在大容器中静置一夜,待氯气散尽后再煮沸。如果水质富盈氧气,就能引出红茶内蕴的香气。

作为直接接触茶水的承载者,茶具的选择也有考究。一般来说,红茶崇尚杯饮法,即将茶置于白瓷杯中,再用沸水冲泡后饮用。茶道最考功夫的始终是泡茶一环,因此,泡茶的时间还有温度一定要掌握好。

泡红茶的时候,放入茶叶后,要记得将壶盖盖上,红茶的香气能够在热水中充分释放出来。按照茶叶的大小,宜在90到100度的沸水中闷置3至5秒不等,待茶叶全部绽开,沉在壶底,就可以饮用了。

在那个慵懒的午后,泡上一盏红茶,伴随着醇香的馥郁,人的精神似乎也跟着茶汤上飘起的白烟升腾着。

泡上一盏红茶,能够静下心来,饮涤尘嚣;泡上一盏红茶,能在恬静的空气中,迎着明媚的晴空,静静思考;泡上一盏红茶,能够摆脱狂风暴雨般的追逐,留住时间,体味时光。

不一样的独龙族婚俗——喝茶定婚


独龙族,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僳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洛等地。现有人口7426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

独龙族自称“独龙”,“迪麻”,史称、他称“撬”、“俅”、“俅人”、“俅子”、“洛”、“曲洛”等。1952年,依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独龙族”。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过去多靠刻木结绳记事、传递信息。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贡山怒语基本相通。

独龙族自古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条件恶劣,交通闭塞,所以社会发展较为迟缓,生产力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前后仍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经济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为主,采集和狩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妇女还曾有文面之俗。住房多为木房或竹房。唯一的节日是过年。过去无固定时间,多在农历腊月举行,节期长短也不一样。

独龙族行族外婚,为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恋爱自由,独龙族青年男女相爱之后,便相互赠定情物。

到了提亲的时候,小伙子会请一个能说会道的男子去女方说婚。说婚人去时要提上一个茶壶,背囊中带上茶叶、香烟和茶缸。

到姑娘家,不管对方态度如何,说婚人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茶壶灌满水,自己走到火塘将火烧得大大的,放上茶壶。然后从背囊中取出茶叶和茶缸,到姑娘家的碗柜中拿出碗来,做好泡茶准备。姑娘家的人不管同意与否,都只能围在火塘边等候。水一开,说婚人立即在茶缸中泡好茶,再倒入碗中。按顺序先敬姑娘父母,然后是姑娘的兄弟姐妹,最后是姑娘自己。接下来,就开始说婚事,说的无非是小伙子如何好,家中人如何喜欢姑娘等。

说到一定时候,姑娘家的人虽没有说什么,但只有姑娘的父亲或母亲将茶一饮而尽了,姑娘和其他人也跟着将茶喝了,这门亲事就算成了。如果说到深夜,茶水还是没人喝,那第二天晚上再来。如果接连三个晚上仍是没人喝茶,说明姑娘家不同意婚事。如果还想说,需要等到明年再来。

(责任编辑:李宗梅)

不一样的紫砂艺术表现形式


作为宜兴的一个标志,紫砂壶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都喜爱的一类艺术品,不仅仅因为其泡茶香醇所带来的实用功能,更因其造型古朴优雅所散发出的艺术美感,紫砂的艺术气息是让每一位文人雅士所折服的。然紫砂不仅仅只用来制作紫砂壶,更多的时候也会用来制作一些其他风格的摆设或把玩之物。比如:文具、佛像、仿古彝器、陈设摆件、清供果品、花盆等。这些紫砂工艺品收藏价值高,升值空间大,深受收藏者的喜爱。

自古以来就不乏有优秀的紫砂文具作品,以明代时大彬制的山峰形笔架,清初陈鸣远所制梅根笔架,杨季初的泥彩绘笔筒,晚清有杨彭年制陈曼生铭的仿古井栏式水盂等文具最为著名。这些精美的紫砂文具运用紫砂泥优良的可塑性,以精湛的工艺技巧,别出心裁的构思设计,创制了种种造型优美,功用合理,富有紫砂独特工艺风貌。

仿古彝器主要仿制老三代青铜礼器,如羊,一是明清时代社会上好古之风盛行和恋古之士的追求,推动对老三代青铜礼器的仿制;二是紫砂艺人通过仿古,掌握青铜礼器的造型特点,充实艺人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力,提高工艺技巧,仿古而不泥古。

陈设摆件面较宽,既有工艺品,也有实用器。主要有桂枝歇蝉摆件、罗汉形象摆件、花插、花瓶、挂屏等,这是紫砂工艺扩展的反映。

清供果品,是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紫砂珍品,由于紫砂泥料优良的可塑性能和丰富的天然色泽,使这类艺术珍品不仅制作得形象毕肖,色泽逼真,与真品不差丝毫,真假不分。常见有扁豆、慈姑、莲子、花生、藕片、白果、蘑菇、荔枝、菱角、荸荠、栗子、核桃等,人见人爱。

花盆,分盆景盆、种花盆二类。紫砂花盆平面形状千变万化,以几何形为多,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多边形、三角形、菱花形、海棠形、树桩形、竹节形、梅干形等,大小差别巨大。明清两代制品现在已比较少见,所见民国制品为多,不难寻觅。紫砂艺术品还有枕头、鼻烟壶、围棋罐、钵、蟋蟀罐、餐具和酒具等。

从事紫砂艺术创作的有明代时大彬、陈子畦,清代陈鸣远、杨彭年、杨季初等,以及民国以后蒋燕婷等一批名家大师,他们的作品充溢文化气息和文人品味。紫砂艺术品的投资收藏策略首选名家作品,其次选存世量少的作品。记得当年笔者买得一件紫砂布袋和尚摆件,落款“许忠明”,他当时并无名声,如今已是副工艺美术师了,作品自然就升值了。(编辑:杨哲)

对话天得茶业创始人蔡金华博士


(天得茶业创始人蔡金华博士)

华夏茶博汇:蔡总您好!一直都是闻其名而不见其人,非常感谢您能接受《华夏茶博汇》杂志的专访。您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企业运行的那个环节,为什么?

蔡:咱们今天是谈“天得”,“天得”只是我产业中的一部分,因此做茶对我个人而言,只是基于个人爱好、业余的在做。但即使是业余的在做,为了把它做好,我也同样投入了自己的很多精力。

华夏茶博汇:市场往往最能考验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能力,目前茶业品牌层出不穷,商业模式也是千变万化,“天得”遵循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蔡:“天得”是一个多功能、多模式、多渠道的复合企业,立体化商业模式是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

天得茶业按照上市企业标准进行打造,专注流通服务领域,以打造3000家终端连锁销售服务实体店为战略目标,同时建设规模化的天得茶叶交易服务平台,天得茶叶银行、天得茶叶拍卖中心以及天得茶文化博物馆,还有几万多立方的天得专业干仓陈储及物流配送中心,自有藏茶已超过了5000吨。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单纯的网络和单纯的实体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实现规模和模式上的创新上,天得率先不惜重金建设“产业链网、电子商务网、实体终端网”。24小时无障碍跨界营销,打造全球营销网。建设3000家终端连锁销售服务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个性体验服务。与茶业同行建立长期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倡导茶为国饮,共同打造民族茶产业。通过集结众多厂商的优质产品,重塑茶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互动式茶叶交易服务平台,实现资源集结,降低供应商销售成本和采购商采购成本,增强茶行业的竞争力,推动茶业整体进步。

第一,“天得”茶业功能强大:以实现茶叶流通消费的经济、安全、快捷、便利为目的,提供茶叶审评鉴定、买卖交易、仓储物流、质押融资、行情发布、宣传展示、文化传播等多项服务功能。第二,模式新颖:创新交易模式,采取委托采购、委托销售、委托存管、委托融资、拍卖交易、订单交易、仓单交易、专场交易,线上线下全新O2O商业模式,建设茶叶定价新机制。第三,渠道多样:创立统一采购、定点检验、专业仓储、展贸推广、渠道开发、健康体验服务体系,集批发、零售、进出口三大业务体系,建设社区便利店、商业街标准店、大型商超店中店、商业中心旗舰店、茶生活超市、茶养生会所,并开展礼品团购、定制直销等新型渠道,举办茶文化论坛、茶友会、品茗会等活动,多渠道开拓市场。

华夏茶博汇:你理想中的“天得”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现在的“天得”,离你理想中的样子,差距还有多远?

蔡:我的梦想是要让中国茶成为中国健康饮品的引领者,让13亿国人享受我们的健康饮品,把我们的天得茶业做成全世界茶产业链第一平台,让全球70亿人可以分享到中国茶的资源。

未来的天得茶业将是一个集茶叶评审、鉴定、买卖、连锁、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收藏、典当、质押融资、期货、行情发布、宣传展示及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现代数据型茶业领导企业。

现在描绘出的这种蓝图,很快你就会看到实景。

华夏茶博汇:“天得”现在所践行的这种模式几乎涵盖了除茶叶生茶之外的所有环节,目前天得博物馆、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品牌专营连锁店、文化传播中心、电子商务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碍?

蔡:其中有些项目我们已经成立很多年了,有些项目我们现在才刚起步,为了满足新的商业模式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对旧有项目我们现在也在进行升级改造,因为我们有一些已经成熟的项目的支撑和带动,因此其中一些新的项目发展,也会变得相对顺利了很多。

华夏茶博汇:在我看来,这样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商业运作模式,对仓储的要求一定会很高,“天得”怎样满足这么庞大的仓储要求?

蔡: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上乘,确保茶叶的储存和陈化环境达到最佳标准,天得茶业投入巨资打造了自己几万立方的专业干仓陈储及物流配送中心。天得茶仓选址在东莞市长安镇沙头358省道,茶仓建立在一片山水环绕的风水宝地,三面环山绿树围绕的自然环境净化了空气,交通极为便利,关键是这里完全没有工业污染,这是对茶叶储存和陈化过程安全性和品质的最高保障。天得茶业在品质监控方面也有一套严格的检验流程,例如,所有茶叶及相关产品运送到仓库,必先进入检验仓,检验合格后,运送入保洁区进行清理,确保没有任何杂质灰尘附在茶叶包装上,然后进入陈化仓,最后进入流通仓。在整个陈化及储存过程,严格把控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仓库有先进的通风设计,而且加了紫外线杀菌设备,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的污染,整个环节科学严谨,可控可视。

华夏茶博汇:有人说茶行业品牌意识率先在黑茶市场崛起,“天得”品牌目前在茶市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它的优势在哪里?

蔡:现在的“天得”更像是一头养精蓄锐了很久、已经完全醒起的“睡狮”,我们的目标感很强烈,因为通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完善的商业理念和发展思路,我们全新的商业模式,必将开创一个新的格局。

华夏茶博汇:一个品牌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也需要坚守,这种坚守很多时间都是孤独的,甚至需要很大的耐心,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或者说一些趋利性的炒作,“天得”在这种短期利益和长期效益的取舍中、或者平衡中,您有没有出现过彷徨?

蔡:我们在完善发展思路和商业模式的过程中,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论证,但没有彷徨过。

中国茶业的复兴首先要跳出传统观念和习惯方式对茶文化诠释的拘囿,以品质、标准、品牌、模式和机制等价值体系来重新评价自己并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方式来面对市场经济环境和大众生活。

曾经我反复的问自己:在国外,中国茶叶是低档茶的代名词,整个中国民族茶业品牌年销售额抵不上一个国外的立顿茶业品牌。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我们做为产茶大国,拥有着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自己本土的销售市场都占领不到,这难道仅仅是历史问题,模式问题吗?现在“天得”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理念,是我对这样一个问题长期思考的结果。

华夏茶博汇:关于目前茶业市场的走势,很多人都说看不懂,那么在您看来,未来茶业市场将会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格局,或者趋势?

蔡:茶叶品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营的专业化和品牌的趋势化将会是茶叶行业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华夏茶博汇:用“风云翻覆”形容黑茶市场,您觉得对吗?针对目前黑茶市场的局部动荡,对“天得”在完善自己的经营方式方面有没有哪些积极的促进作用?

蔡:普洱茶的暴涨暴跌走势客观上让消费者加深认识并了解普洱茶,最近两年,普洱茶市场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市场两极分化”、“品牌化趋势”等,越来越多的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将给茶市场带来一次革新,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追求,让品牌化将成为茶行业的趋势。

华夏茶博汇:最近黑茶市场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感觉,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蔡:市场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因为有这种深层的规律,所以市场不会因为个别行为而失去理性。

短期、局部的炒作行为,现在已经很难影响到市场的整体走势,更影响不到市场的整体发展规律。

华夏茶博汇:在您的观念里,一个健康的茶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未来黑茶市场,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在未来黑茶市场竞争中获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蔡:近几年内,中国茶业开始慢慢觉醒,茶业品牌纷纷涌现,但整个行业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企业还比较弱小,产值上亿的企业寥寥无几,传统的卖茶方式还占大多数。炒茶方式虽然新颖,但最终只会给茶行业带来短暂的繁华和热闹,中国的茶行业更需要一些龙头企业的带动,需要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根本的还需要靠“品质”、“品牌”,这才是真正的基石。茶企要想快速发展,必须突破品质的壁垒。

华夏茶博汇:在产品质量上,中国茶叶企业应做哪些努力?

蔡:尽管国外对茶叶进口的农药残留标准近乎苛刻,但随着有机茶、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有效控制茶叶农残含量,提高了茶叶质量,中国茶在全球市场正在提升竞争力。

抢占国际高端市场,茶企应突出其原产地特色,中国六大茶区当塑造精品意识,贵族化,占领高端市场后再推出低价产品。欧洲需要口味重的,而东南亚则喜欢新鲜清香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茶叶的口感要求不同,要在中国茶的深加工上应做足文章,提高中国茶产品附加值,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做出对应的茶产品迎合全球消费市场。

华夏茶博汇:黑茶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作为饮品的属性,逐渐成为了一种投资品,甚至是投机品,尤其是一些品牌产品,更是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这种情况将会给黑茶市场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哪些影响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

蔡:虽然会在局部出现一些“乱象”,但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熟悉了黑茶。

华夏茶博汇:茶行业文化滞后,被忽略,文化也需要创新,茶行业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蔡:关于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一个席位,但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的精神境界层面的,这跟人的体悟能力有关,很高深的东西并不一定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

这几年中国茶文化的推广更加偏重于养生、健康,我个人比较赞成把茶与它本身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推广,比如黑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养身,因此应该大力地推动茶文化,推广茶健康的养生理念,让更多人爱茶喝好茶,让好茶的价值最大化发展。

华夏茶博汇:茶逐渐成为一种世界的共同语言,中国茶走向世界目前还有很多瓶颈,您认为要突破哪些瓶颈?

蔡:国外多数是大财团在经营茶叶。中国茶国际化同样需要大财团大资本介入。国内经营茶业的企业数量多,但龙头企业少;家庭式、小农性质的企业多,现代企业少;产品品牌多,名牌少。中国茶名头在国外较弱,是低档茶的代名词,通过大财团大资本介入等多种形式,能够有效改变原来小作坊的运作方式,打响品牌,提高中国茶的国际品牌竞争力。

中国茶要成为世界品牌,实现茶通天下,当务之急,要系统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加大对中国茶产业标志性项目工程和中国各大茶产区基地建设的投入扶持力度;二是加大对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多种措施扶持鼓励茶企在品牌创建方面加强投入,实现中国茶真正走出国门的目标;三是加大对茶产业的科技投入,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对茶生产工艺的改进和茶深加工产品的发明;四是建立产学研体系,鼓励茶科技成果的运用和推广。

中国茶叶,必须摆脱农产的烙印,并分工合作,建立贸易标准和技术标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才能快速流通,才能受到消费者青睐,才能最终赢得世界。

华夏茶博汇:做茶给您个人带来的最大收益是什么?

蔡:从目前来看,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益还是“快乐”,这种快乐是平静的、也是恒久的,让自己能够驻守在“真我”这样的一个状态里。说到“真”,比如: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二、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华夏茶博汇:作为一个老茶人,作为东莞茶文化促进会的会长,您对茶行业同仁有哪些劝勉?

蔡:还是那句话:中国茶叶,只有团结起来成为一个“大家”,才能快速流通,才能受到消费者青睐,才能最终赢得世界。中国茶业正如睡狮醒来,决不至于长落于人后,愿大家一起努力吧。

蔡金华:唐代茶中“亚圣”唐仝(tong)后裔,现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东莞市人大代表、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天得茶业创始人、天得茶博物馆(中国最大普洱茶博物馆、中国茶文化教育基地)董事长、中国茶产业链联盟创始人、广东省工商联直属会员商会主席、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商会主席、香港广东外商公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工商联常委、东莞市工商联副主席、世界莞商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世界华商总会副秘书长等42个社会职务。(特约记者:高翔)

狠抓茶业质量——采访做茶人


奇苑茶业总经理徐茂兴:高铁开通,肯定对茶业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茶业质量安全卫生是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事关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大事。因此对茶叶无公害生产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严把源头,建立生产基地和结合生产季节开展技术培训,确保茶叶生产用药安全,同时大力推进无公害产地认证和市场准入认证。要推行质量可追溯体系——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对基地实施质量管控,从源头控制茶叶质量安全,保证茶园种植的规范化、生态化,并最终形成茶叶质量的前期保障和后期问责机制。我们奇苑公司茶园基地一律下豆饼肥或茶仔饼肥,以改善土质,在景区内茶园基地四周从不扩大开发茶园,以保持茶园生态。

富泉茶叶厂厂长黄廷富:武夷山一定要紧紧围绕“生态、健康、安全”的目标来做茶。茶叶的加工工序,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武夷茶制作过程要求更高,除了温度,湿度外,对生产环境、水质、酵种都有严格的标准。目前我们已建立了独有的质量管控体系,它涵盖了茶树种植、鲜叶采收、车间卫生、鲜叶摊凉、鲜叶杀青、鲜叶揉捻、茶叶渥闷、茶叶干燥、晒青毛茶存储、运输、筛分、拣剔、发酵、茶叶压制、包装、运输等生产流程,严把质量关,每一道流程都有专人监控记录备案,如一款茶品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源头。

星村镇茶农田见秀:我们厂是严格按茶叶食品安全QS的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的,管理很细,要求很严。如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进入车间时要洗手、消毒并穿工作服、帽、鞋;工作帽、服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统一发放。不同卫生要求的区域或岗位的人员要穿戴不同颜色或标志的工作服、帽,以便区别。车间门窗结构严密,保证操作人员手的清洗消毒,保持洗手间设施的清洁;防止润滑剂、燃料、清洗消毒用品及其它污染物对食品造成安全危害;在加工过程中,对制品要按等级、规格存放并标识;落地茶和废弃物要分别在指定地点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装,并及时处理。(蔡锦生刘小林张熠丰整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蔡旭芳:建阳白塔山茶业,做像朋友一样的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