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一壶黄茶如何“闷”出别样香味突破“名气大、产量少”的境遇——“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中的蒙山指雅安境内的蒙顶山,这里产的黄茶从唐至清,延绵千百年。11月15日下午,2018年雅安黄茶(蒙顶山)研讨会在雅安举行,来自全省的30多位茶学专家汇聚一堂,围绕保护贡茶珍稀资源,演进黄茶非遗传承,焕新黄茶市场活力等主题,探讨蒙顶山黄茶的发展之路。

发展之困:

产量有限,黄茶不“黄”

蒙顶山,是历代贡茶鲜叶的采摘地,海拔在1400米以上,气候常年雨雾蒙沫,山势阳崖阴林,土层深厚松软,土质腐质丰富,非常适合高品质茶树的生长。从唐至清都有文献记载,不少文人墨客也有涉及。

不过,近年来黄茶一直遭遇“名气大,产量少”的境遇。“蒙顶黄芽的原料选用春季肥壮饱满的高山茶芽,因此,采摘技术要求高,采工成本高,给批量化的原料供应带来了极大困难。与此同时,由于生长地域的独特性和高山茶的有限性,符合黄芽原料标准的单芽从开场到结束不到一个月,从而导致了生产时期的短暂性。”四川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书谦说道。

除了产量低,生产工艺也制约着黄茶的发展。四川省茶叶学会秘书长陈昌辉说:“散见于各种文献资料和世代口授心传的传统工艺,没有规范的制作标准和指标参数,凭借制作者各自的理解,蒙顶黄芽风格不一、品质风味与历史记载相去甚远。”wWw.cy260.COM

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陈昌辉介绍,黄茶在制作炒青绿茶的过程中,在杀青、揉捻后,如果干燥不足或不及时,茶叶颜色会变黄,这样制成的茶就叫黄茶。因此,“闷黄”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黄芽品质的优劣,如果闷得过深就成了黑茶。此外,蒙顶山黄芽生产时期又正值名优茶生产季节,而黄芽的生产耗时在72小时以上,生产时间的有限同样影响了黄茶的品质。

破题之策:

解决品质标准化和生产批量化

“蒙顶黄芽的外形应该是扁平挺直、色泽嫩黄油润,茶汤浅杏绿明亮,叶底黄亮鲜活,香型口感要甜香、鲜醇、甘爽。”陈昌辉建议,规范蒙顶黄芽的制作工艺,改变口授心传的传统制作模式,逐渐形成蒙顶黄芽的质量判别标准。“当然,这个标准只是成为判定蒙顶黄芽质量的最低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生产出高标准的黄芽。”

而在蒙顶黄芽生产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上,也要寻求突破,建立原料基地,界定生产时间,利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解决其品质标准化和生产批量化的问题。“目前,这个技术已由雅安跃华黄茶研究所与川农大联合研究中心解决,并获得了发明专利。”陈昌辉说,最终再通过品牌化营销,从而形成蒙顶黄芽的完整产业链。

“雅安黄茶在古代是贡品,在现代也要走高端茶的路线。”陈书谦认为,雅安黄茶从来不缺乏市场,只要把好质量关,打好文化牌,就能创造出有灵魂的产品。在营销上,要从品类和品牌两方面着手,品类是公共资源,需要政府介入和推广,品牌则由企业发力,引入新的观念,以特色取胜,而“黄茶的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就是很好的卖点”

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会长何修武也表示,打造“体验游”对茶文化的推广非常有力。他说:“把蒙顶山打造成世界茶文化朝拜地,提供植茶、采茶、制茶的体验项目,帮助消费者深刻理解蒙顶山茶文化,欣赏蒙顶山茶的品质,成为蒙顶山茶的忠实粉丝。”

精选阅读

黄茶制作闷黄,闷黄对黄茶品质的影响!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黄茶的制作工艺流程主要是杀青、闷黄、干燥。今天我们来了解下闷黄对黄茶品质的影响!

闷黄对黄茶品质的影响

闷黄是形成黄茶品质的关键工序。依各种黄茶闷黄先后不同,分为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

湿坯闷黄在杀青后或热揉后堆闷使之变黄,由于叶子含水量高,变化快。消山毛尖杀青后热堆,经6-8小时,即可变黄。平阳黄汤杀青后,趋热快揉重揉堆闷于竹篓内1-2小时就变黄。北港毛尖,炒揉后,覆盖棉衣,半小时,俗称"拍汗"促其变黄。

干坯闷黄由于水分少,变化较慢,黄变时间较长。如君山银针,初烘至六七成干,初色40-48小时后,夏烘至八成干,复色24小时,达到黄变要求。黄大茶初烘七八成干,趁热装入高深口小的篾篮内闷堆,置于烘房5-7天,促其黄变。霍山黄芽烘至七成干,堆积1-2天才能变黄。

总之,尽管各类黄茶堆积变黄有先有后,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时间长短不一,但都是闷黄过程,这就是黄茶制法的特殊性。

黄茶的闷黄是在杀青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杀青温度不是太高,但要求达到破坏酶的活性,制止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如果在杀青初期和杀青后残余酶作用存在的活,只是短暂的,极其有限的,而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湿热的作用促进叶内化学变化。

在闷黄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减少很多,特别是C-EGCG和L-EGC大量减少,由于这些酯型儿茶素自动氧化和异构化,改变了多酚类化合物的苦涩味,形成黄茶特有的金黄色泽和较绿茶醇和的滋味。

闷黄过程中,总量减少很多,但水溶性部分减少得较少,这说明多酚类化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冲酶性氧化与酶促氧化不同。经过杀青后,叶内蛋白质凝固变性与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产物--茶红素的结合力减弱,从而保留较多的可溶态多酚类化合物。

此外,叶绿素由于杀青、闷黄大量破坏和分解而减少,叶黄素显露,这是形成黄茶黄叶的一个重要变化。

如何煮出一壶柑香醇滑的柑普茶?


如何煮出一壶柑香醇滑的柑普茶?

小寒的到来,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此时,邀三五好友,围炉煮茶,满室茶香,于袅袅绕绕中谈笑风声,岂不令人心生暖意?

煮茶,自古就有,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初唐及之前的煮茶法,加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佐料煮制;唐代至南宋的煎茶法则是先将团饼茶经炙、碾、罗,然后加盐煮制。

现代煮茶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一些地域茶俗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像藏族用黑茶煮奶茶,也发展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新式煮茶。

藏族煮奶茶

新式煮茶

新式煮茶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一般不在茶汤中加入太多配料,更加追求茶叶的原汁原味,黑茶、白茶、陈年乌龙茶等都是茶人喜欢用来煮饮的品类。

黑茶类像安化黑茶、普洱熟茶、普洱黄片,皆宜煮。黑茶为后发酵茶,加工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渥堆发酵,成品味厚水丰,其营养物质很难真正冲泡出,很适合煮饮。

除了茶可煮之外,新会的陈皮冲泡出味慢,煮饮味更佳,煮一壶柑普茶,可使柑和茶香气、口感更好的融合。

那么,如何煮出一壶柑香醇滑的柑普茶?

煮茶有两种常见煮法,一是喝过多泡后再拿来煮,二是洗茶后不经冲泡直接就煮。二者用量不同,煮茶时间以及滋味也不一样。

第一种方式,喝过多泡后再把茶叶放入煮茶器中煮。这种方式煮茶,要求茶叶底质好,润元昌熟茶采用春茶发酵,氨基酸、果胶等内含物质丰富,同时精准控制发酵,营养物质丰富。冲泡之后再拿去煮,是很多爱茶之人的选择,用时会相对长,但可较大限度的利用茶叶。

第二种方式,洗茶之后未经冲泡直接煮茶。这种方式煮茶内含物质容易浸出,茶气更烈,滋味浓强,投茶量不宜多,煮茶时间也不宜久。这种方式适合觉得泡茶过程繁琐的茶友,可以一次性煮一大壶茶,慢慢享受。

想要煮出一壶浓淡适宜的柑普茶,自然需要不断的测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适口珍品。

昨日午后时光,在工作的间隙之际,我们尝试着煮了一壶大红柑,选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即先使用盖碗冲泡四五泡后再拿来煮。这样既可以较好地释放茶叶精华、减少浪费,又可避免茶汤煮沸次数太多。

茶器准备:过滤网,盖碗,公道杯,煮茶器,

茶水比把握

茶水比可掌握在1:60左右,取10g茶量,将大红柑冲泡4泡以后,倒入壶中,加入600ml冷水,虽说冷水煮开时间稍微慢些,但因不需将水反复烧开,似乎比较健康。茶水比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增加或减少。

煮茶时间控制

先用大火煮沸后,调至文火慢慢熬煮到汤色红浓透亮时,差不多就煮好了,总用时大概15分钟左右,在关火前先试喝,实际的煮茶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口感需求及出茶汤情况灵活调整。

关火后,将煮茶壶放至桌面静置一段时间后出汤。等到茶汤温度降至50-60℃时就可以享受到一壶香甜醇滑的柑普茶。

续水

煮茶出汤以后,还可再往煮茶器中续一次水,因为之前大红柑已经煮过一次了,这次需要的时间久一些,大概20分钟左右。

刚刚煮出来的大红柑,茶汤红浓透亮,流光溢彩;柑香内敛,夹带着丝丝药香,刚入口舒适迷人,顺滑滋润;而随着茶汤的吞咽,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茶汤的醇度和饱满度,甘甜连绵不断,仿佛一切的纷纷扰扰,都在这茶汤中浸润,而后渐渐散漫开来,饮后心里全是满满的温暖回味。

叶放教你如何泡好一壶柑普茶


中国喝茶喝了几千年不仅喝出了自己的心得(中国茶文化),更喝出了新花样(中国茶艺)。贪嘴的中国人居然还能把茶与食物一起品尝。柑普茶便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佳品,人们将柑橘皮与普洱茶巧妙地合为一体,研发出了一种口感特别的果茶。

柑皮脱水陈化后就是我们常说的陈皮。中国的陈皮以广东新会的最佳,大红味甜,青皮味辛。陈皮自古便是人们常用的保健良药,遇味调味,与茶同饮更可以助茶性。那么如何才能泡好一壶柑普茶呢?

叶放认为想泡好一壶柑普茶,首先必须要选上好柑普。陈皮与茶叶皆可入壶,或煮,或泡两相宜。如果访客的人数有5、6人同席,柑普茶的用量常规的用一只即可,陈皮与茶叶各分一半,就像剥桔子一样。如果觉得柑普茶不够味,饮柑普茶时,还可配以野山栗、无花果等往往能让更柑普茶添滋味。

明朝的苏州人顾元庆在《茶谱》有这样的记载:“橙茶,将橙皮切为细丝一斤,以好茶五斤烘干,入橙丝间和,用密麻布衬垫火箱,置茶于上,烘热……”不过这里提到的橙茶是用橙皮窨茶,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柑普茶却是用柑皮酿茶,在制作方法上更加的耗费时日。

柑普茶的制作必取新鲜收成的新会柑,从顶上钻一个盖,挖去果瓤后,再倒置晾干,依据天气状态,晾数小时有时一天也不为过。接着在新会柑内放入普洱茶,滋味好柑普茶常加入云南小叶种为佳,普洱茶生普熟普皆可。给装好普洱茶后新会柑盖上盖子,再晾晒数小时至半天,其实烘焙柑普茶当以柴烧用时24小时最妙,但是现在很多人也放入烤箱烘焙。

霍山黄芽闷黄茶,闷黄是黄茶加工的关键工序!


霍山黄芽,原本属于黄茶,起源于唐代,在清朝末期失传。今天的霍山黄芽技术属于绿茶的范畴。传统的黄色钻孔技术到底是什么?

霍山黄芽封黄技术

挡黄是制作黄茶的一种特殊工艺。它是指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或趁热初步干燥后堆积起来,使绿茶在湿热作用下逐渐变黄的特殊过程。根据茶叶的含水量,它可以分为湿绿和干绿。叶片含水量和叶面温度是影响黄化的主要因素。湿度和温度越高,变黄越快。

霍山黄芽加工技术

1.采摘:选择品种,采摘,采摘和细化。鲜叶物种为当地金鸡种和綦江种。采摘期约为清明节前后20天。采摘一芽一叶两叶时,要求“三一致”、“四不采摘”,即形状、大小、颜色一致,不采摘开口芽,不采摘虫伤芽,不采摘霜芽,不采摘紫芽。

2.鲜叶处理:采集鲜叶后,按照“四不”原则采摘,除去老叶、茶梗、杂质和不合格的鲜叶,然后将鲜叶摊薄在风选碗中,晴天留2-3小时,雨天留4-5小时。新鲜的叶子早上采摘,下午制作。没有通宵茶。

3.杀青和成型:将生锅和熟锅分开(成型)。扔进每个罐子的叶子数量大约是20-30克。用一个特殊的芒柄采摘、拉动和摇动生锅的鲜叶,使其充分放出水分。煮熟的锅主要是成型的。芒花柄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三点或锅内上升的种子底部,将采摘和拉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形状,使叶身绉成稍直的芽,像麻雀舌头,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从而适度地从锅内取出。

4、摊凉:时间为15-20分钟,厚度为1cm,待叶子凉软时烘烤。

5.初干燥:温度为110-120℃,叶量为2-4罐。采用高温、频繁翻动和快速干燥的方法,直到茶叶有点刺痛。

6.发黄:发黄是霍山黄芽品质形成的关键过程。羊毛在火下烘烤时,趁热放入锅内,厚度为5-6厘米,用80%干棉布覆盖,涂抹8-10小时,直至叶子微黄,花香显露,然后去除黄色薄片和杂质。

7.复烤:温度约为90℃,甩叶量为0.5-0.75公斤,翻叶烘烤每3-4分钟进行一次,动作轻快,时间约为15分钟至90%干燥。

8.传播:它是黄芽黄汤质量的延伸。堆放时间为2-3天,直到干茶呈黄色、绿色和湿润。

9.采摘:采摘漂浮的叶子、黄色薄片、芒状毛发和杂质。

10.重启:这是茶香的关键过程。温度控制在75-80℃,每次干燥叶片量为1.5-2公斤。翻转和干燥需要轻、快、频繁的操作,直到茶叶用手捻成粉末,茶香味浓郁。当茶叶暴露时,茶叶被装入一个管子中,当它们热的时候被密封。

总的来说,闷黄是形成色泽金黄、茶香醇厚的黄茶的关键工序。

冬日,泡一壶小青柑


冬日,泡一壶小青柑

说到小青柑,品尝过的茶友都赞不绝口,个头精巧,口感醇爽,柑香清新。伴随着近几年柑普茶的火爆,小青柑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以其口感和功效上的双重优势迅速被大众消费者所喜爱。小青柑,一般以7、8月份采摘的未完全成熟的柑仔为原料,外形小巧迷人,所以生产难度和成本也要高于大红柑陈皮普洱,既是如此费时费力为何大家对小青柑还是趋之若鹜?小青柑到底有何神奇的功效吸引着大家呢?理气健胃,祛痰润喉

小青柑,果小、皮青、柑质青涩,挥发油含量多,陈皮中的苦味源于挥发油中的柠苦素,具有化痰、润肺、理气的功效,同时还有消积化滞、健胃、保护心血管等功效。

消炎作用

小青柑果皮含有独特黄烷酮成分,具有杀菌、消炎、抗HIV病毒、抗诱变、抗氧化、去除口腔异味、保护牙齿等诸多生物药理活性。

醒脑提神,美白肌肤

小青柑果皮中所含的酚酸能杀菌,还可以使体味芬芳、醒脑提神、美白肌肤、清热解火、滋阴养颜,对女性朋友作用明显;同时还有减少疲劳的功效,而且冲泡方便,日常工作用随手一泡就能缓解长时间连续工作的疲惫感。降脂减肥

国外研究发现辛弗林主要作用为氧化脂肪、减肥。因此,辛弗林常用为减肥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辛弗林是枳实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小青柑中就含有此种成分。同时普洱熟茶也是降脂减肥的好帮手,茶多酚等多种有效成分都能帮助消化及脂肪的分解。

抑制肿瘤、癌细胞增生

小青柑属于新会茶枝柑的未成熟果实,表皮含有多甲氧基黄酮,能抗肿瘤细胞增殖,如骨髓癌细胞,淋巴癌细胞,卵巢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及扁平癌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这类黄酮通过改变癌细胞的细胞膜和酶以及信号传导机制干扰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而起到抗癌防癌的作用。

促进新陈代谢

川陈皮素有抗血细胞凝集、抗血栓形成、抗癌、抗真菌、抗炎、抗过敏、抗胆碱酯酶和抗癫痫作用,是碳水化合物代谢促进剂,而小青柑果皮中便含有川陈皮素。

改善记忆障碍

适用于良性记忆障碍,可显著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行为和心境障碍。对痴呆患者和脑器质性病引起的记忆障碍亦有改善作用。

煮一壶黑茶,等候有缘人


黑茶与我们,有说不清的缘分。上千种茶品,有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等,中华大地,各地的名品、举不胜举,为什么偏偏喜欢黑茶?

或许是因为黑茶生长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或许是因为黑茶与众不同的加工工艺,又或许只是因为黑茶的甘醇和对身体的益处。

1、喜欢黑茶,每个人都有自己具体的缘由

因为黑茶的淡雅,因为黑茶的甘甜,因为黑茶的苦涩,因为黑茶的柔和,因为黑茶的回味……黑茶在爱茶人的心里,早已不仅仅是茶,它更像是百态人生,谱写出不同人的不同状态。

2、一起喝黑茶的乐趣

喝黑茶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情,尽管一个人喝黑茶,也能感受到那种静谧和舒适,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没有了三五个人一起喝黑茶带来的快乐,黑茶要多人一起喝,愈发感觉茶味香醇。

3、放下,才能品出黑茶的真味

常说茶能修心,当我们喝黑茶的时候,请你把身份放在一边;请你把虚荣放在一边;请你把贪欲放在一边。

黑茶承受不起那些分量,平静的人才能从黑茶中寻到惬意时光。希望所有的茶友能抱着一个健康、简单的心态去喝黑茶,真正地在黑茶中喝出健康,喝出快乐。

我愿意把喜欢的黑茶珍藏起来,等到合适的时候,就像期待着等候的那个有缘人,拿出来煮一壶,一起品味着黑茶的香,诉说着黑茶的好。

信阳毛尖一壶可以冲泡多少次


据中国茶科所对车云、集云、黑龙潭等几个名山的春茶一级毛尖茶样的生化分析,氨基酸含量为3.62~4.34%,咖啡碱4.06~4.73%,儿茶素117.71~146.38mg/g,茶多酚20.02~21.87%。茶水浸出物,一般为43%左右,高的达46.5%,高出国家标准≥39%,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信阳毛尖品质非常高,那信阳毛尖一壶可以冲泡多少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信阳毛尖的冲泡次数

品味顶级信阳毛尖茶时,可以仔细观察茶汤和闻香气,由此不但有趣,还能鉴别信阳毛尖茶的等级。优质信阳毛尖头道茶苦,一般是不喝的,第二道甜,并且耐泡,一般能泡3~5道,而劣质的毛尖最多泡2次。

信阳毛尖怎么泡好喝

冲泡第一步:汤壶

相信这一步是很少人去做的,而懂泡茶的人在泡茶前都少不了这一步。冲泡信阳毛尖前首先烧开一壶水用来烫一下茶壶,这样不仅能除掉茶壶的异味还能为泡茶带来好处。另外茶壶里的热水可以用来泡一下茶杯使茶杯有温度,不至于浪费水哦。

冲泡第二步:放茶叶

放茶叶时就要看你自己的经验了,你要喝什么浓度的茶就放多少茶叶,这个要靠自己斟酌了。也可以把茶叶放进茶荷里,这样间隔开来的泡茶法,中国十大名茶,但是有可能会影响口感。

真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

真正的信阳毛的汤色嫩绿或黄绿、明亮,香气高爽、清香,滋味鲜醇、回甘。芽叶着生部位为互生,茎嫩圆形、叶缘有细小锯齿,叶片肥厚绿亮。真毛尖无论陈茶,新茶,汤色俱偏黄绿,且口感因新陈而异,但都是清爽的口感。

信阳毛尖的产地介绍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的闻名特产,首要产地在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信阳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前提,山势升沉多变,丛林密布,植被富厚,雨量充沛,湿度好,泥土肥沃,很是得当茶树的发展,有利于茶叶的氨基酸、咖啡碱等因素的合成和蕴蓄。

冒牌的信阳毛尖有什么影响

1、市场上随处可买毛尖包装袋、包装盒,冒牌信阳毛尖大量存在,假冒的毛尖在市场上销售会严重损害信阳毛尖品牌的形象。假冒产品摇身一变成了正宗的信阳毛尖。消费买来喝觉得质量差,在口碑上就不会再信任信阳毛尖。

2、假冒伪劣的信阳毛尖任凭空包装袋大量外流,以假乱真,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3、造成真正的冒牌的信阳毛尖名茶消不出去。名茶价格肯定会高一点,一旦有冒牌的信阳毛尖抢在先价格又比真正的名茶底,人们就不会再买价格高一点的真正信阳毛尖名茶了。

4、真茶假茶价格参差不齐,品牌甚多,五花八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真假难辨。同时真正的名牌市场占有率小,而销不出去。

总之,信阳毛尖色泽鲜绿光润,白毫显露更显锋芒;汤色清澈、芽叶肥嫩,香气清高,滋味醇厚,饮后回甘生津,冲泡四至五次,茶味仍然浓郁。

沏一壶秋茶,把所有不甘都变回甘


茶道是生活的艺术,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一种对「美」和「修养」的追求。与茶相对的时光,是与内心的对谈。

外表静若湖水,身边却已四季流转,相映衬的案上山水,看似随意,得来却不易。洗涤了秋天的茶韵怡人,也是心与自然的坦诚相待。

秋,是一个品茶的季节,只是多了些许感伤和情怀。茶事里,总是有许多心情际遇,往日的思绪,人间的缘分,纷纷扰扰,总能在茶里浸润,散漫开来。

俗话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秋茶)”。秋季气候特点是秋高气爽,雨水较少,这个季节产的茶,香气馥郁绵长,口感甘醇,观音韵厚重,但较易出苦涩味。

秋茶不涩不苦,叶叶含白露,实为上品。明代许次纾就在《茶疏》里说:“往日无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也曾写过:“吴人于十月采小春茶,此时不独逗漏花枝,而尤喜日光晴暖。”

秋茶之味清香柔软,采摘有限,更显弥足珍贵。悠远的气息,清凉的韵味,能喝到是缘分,亦是福气,更是生命中一场迷人的邂逅。

从绿茶到黄茶,中间隔着闷黄这道坎


在黄茶的工艺中,有一道闷黄的工序,我们都知道黄茶也属于轻发酵茶,那么黄茶与其他的茶叶有什么不同,闷黄对黄茶来说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分享。

黄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与乌龙茶一样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但又与绿茶不同,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

黄茶的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

黄茶闷黄的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叶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的茶叶和汤色。

同样属于半发酵的茶叶,黄茶与乌龙茶不同之处在于,乌龙茶是摇青,其原理是:通过“物理”的叶面磨擦变化,促进物质渗透作用,达到“化学”的多项酶转化,实现青茶的优良品质特征。而黄茶是闷黄,通过生物作用让茶叶闷在一堆发生发酵反应而形成黄茶的特征与口感。

从六大茶类的发酵程度上来看,有人做了一个估计,红茶95%发酵,黄茶85%发酵,黑茶80%发酵,乌龙茶60~70%发酵,青茶15~20%发酵,白茶约5~10%发酵,绿茶完全不发酵。

所以,黄茶是仅次于红茶的发酵程度,从滋味上来讲,也有很大的区别。黄茶的汤色杏黄清澈,茶味爽甜醇厚,被很多人喜爱。

黄茶的功效:

1、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等都可以饮用。

2、黄茶的叶底能用来按摩无名指本节处能使微量元素透入穴位,增强穴位磁场产生调节作用,增加脂肪代谢。

3、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

4、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温州黄汤的闷黄介绍


温州黄汤的外形因种类不同,差异很大,容易混淆不清。有的像白茶类的白毫银针,如君山银针;有的像绿茶类的细烘青,如黄汤;有的像毛峰,如黄芽;有的像绿大茶,如黄大茶。但总的来说,虽然形状各异,其色泽都有所偏黄。

在制茶过程中采用闷黄技术,创制黄茶时代,大约在1591年以前。明朝许次纾《茶疏》说:“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用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者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就,辄笋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段记载说明了三个问题。其一与现时黄大茶的同制法大致相同,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特征;其二黄大茶的制法早在16世纪之前就有;其三由于不善制茶,绿变黄茶。于是,人们发现炒青绿茶在杀青或柔捻后不及时干燥或干燥程度不足,叶质变黄,滋味转醇和,由认识到践,黄茶的制法便应时而生了。

温州黄汤的制法界于绿茶和黑茶之间,与绿茶不同是多一个闷蒸工艺,与黑茶不同是闷堆的温度和程度的差异,其品质也界于两者之间。汤色的色度深浅不同,滋味的醇和程度不同。

温州黄汤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工序,闷黄技术措施因茶叶种类而异。

有的在杀青后趋热闷黄,如台湾省的台北黄茶;有的在揉捻后闷黄,如浙江的黄汤和湖南的沩山毛尖;有的在初干后堆积闷黄,如黄大茶;有的在炒干过程中交替进行闷黄,如纸包低温闷黄的君山银针;有的炒干摊放相结合闷黄,如霍山黄芽。

综上所述,能称之谓温州黄汤的茶叶品质,不仅在叶的外观色泽发生黄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叶的内含物质的转化。而这种温州黄汤品质的形成与黄茶特殊的制茶技术是分不开的。因此,温州黄汤的概念依制法和品质作为依据,则是比较科学的并能被人们逐步接受承认的一种概念。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一壶黄茶如何“闷”出别样香味?》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