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张岱实在是个茶痴,听人说了还不算,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弄个明白,否则就会留下遗憾。有如此的痴情,张岱的茶事,哪里还有不地道之说?

张岱于茶事,一是精于鉴水,二是精制茶。他的家乡有一种茶,叫做“日铸雪芽”,此茶在宋代的时候就被选为贡品,有“越州日铸茶,江南第一”的美誉。但是,到了明代,安徽的松萝茶因制法先进,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把“江南第一”的日铸雪芽压下去了。张岱不甘日铸雪芽没落,就招募技艺先进的人到日铸与他一道改革日铸雪芽。他们用松萝茶的制作方法,提升雪芽的品质,经过“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等技艺的处理,再在茶叶里加进茉莉进行炒制,结果,他制出的雪芽“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日铸雪芽经过张岱的改造后,名声渐大,改名为“兰雪茶”。不久之后,这“兰雪茶”就又称雄茶市,一时间,茶饮者把品兰雪茶视为一种身份和时尚。就这样,张岱把安徽的松萝茶打压下去了。为了生存,安徽的松萝茶也改名为“兰雪”了。

松萝更名兰雪,兰雪强过松萝,这真是:成也张岱,败也张岱也。Cy260.com

扩展阅读

张岱—名符其实的茶道专家


张岱—名符其实的茶道专家

张岱在绍兴茶史上的突出地位罕有伦比,他对中国茶史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此外,张岱在探访名泉、申述茶理,鉴别茶具上都有独到之处,因而,张岱可以称的上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茶道专家。

张岱(1597-1679年),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居杭州,张岱是明宋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见长,其文笔清新,时杂诙谐,著有《石匮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等,堪称一代奇人。而张岱在69岁时作的《自为墓志铭》中,叙述了自己有广泛的爱好,除棋琴字画、娈童美食外,还“茶淫橘虐”;张岱有句口头禅:“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张岱认为人的一生应有爱好嗜好,甚至应该有“癖”,有“瘾”,而张岱的癖好极多,但嗜茶尤甚,他自认为是“水淫茶癖”,因此,称张岱为“茶癖”,当然这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有理有据的,在他现存的各类文章中,就留有很多他嗜茶吟诗、品茶鉴水和以茶结友的故事,同时,还证明张岱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茶道专家。

如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讲自己有七项“不可解”,而茶则是他生活的最重,在他心目中视品茶为最大乐事;“博弈则不知胜负,啜茶尝水则能辨渑淄,如此则智愚杂矣,不可解七”。又如“闵老子茶”详尽记录了张岱与闵汶水的品茶辨泉的经过:1638年9月的一天,张岱专程来到闵汶水家,说“今日不畅饮汶老茶,决不回去”。汶水非常高兴,立即起炉煮茶,并且把张贷带到一间窗明几净的房里,用荆溪壶,成宣窑瓷招待。张岱品了一口便问:“此茶产于何处”?汶水回答:“这是阆苑茶”;而后,张岱又品一口,说:“汶老别哄我,这茶是阆苑的制法,但滋味却不像”!闵汶水听后微微一笑,说:“那么你说是什么茶”?张岱再品一口便说到:“极似罗岕茶”。闵汶水吃惊的答道:“奇、奇”。随后,张岱又问:“水是何水”,闵汶水回答:“惠泉”;于是,张岱又说:“别哄我,惠泉在千里之外,何能鲜爽不损”。汶水对张岱的精鉴连连称奇,便抽身而去,不一会儿,又持一壶满斟,递给张岱;张岱评鉴到:“此茶香烈味醇,乃春茶也,刚才喝的是秋茶”;闵汶水大笑,说:“我年已七十,所见精鉴茶水者,没有人能超过你”!而通过这次品茶,张岱与闵汶水便结为了至交好友。

张岱不仅善于品茶,而且还钻研制茶,还悉心改制家乡的日铸茶,并创制出一种“兰雪茶”。他通过招募安徽歙人,且引入松萝茶制法日铸茶进行改制,同时,还采用了多种手法,如勺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等促进日铸茶品质的改善,除外,还对冲泡用水进行选择。经张岱的改制,冲泡出来的茶色如新竹,香如素兰,汤如雪涛,清亮宜人,于是,他把此茶命名为“兰雪茶”。兰雪茶出现后,立即得到众人的好评,从此,兰雪茶风靡茶市,而原来喝松萝茶的绍兴人现在也只喝“兰雪茶”了;而后,就连松萝茶也改名为“兰雪茶”,可见,张岱对绍兴茶业的发展作出如此大的贡献。

此外,张岱在《露兄》一文中还写有《斗茶檄》文。当时绍兴城内有不少茶店,其中一店用水用茶特别讲究,“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进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有天合之者”。张岱特别喜欢这家茶店,于是就给它取了个“露兄”的店名。而后,张岱便为它作了一篇《斗茶檄》,且指出:“水淫茶癖,爰有古风;瑞草雪芽,素称越绝”。现在这家茶店,“水符递自玉泉,茗战争来兰雪”,而且还有不少可口茶食,因此,尽情地赞美这茶店,如“一日何可少此”,“七碗茶吃不得了,卢仝茶不算知味”。

由以上所述,张岱不仅嗜茶,而且识茶,从饮茶到品茶、评茶,无一不精。他一生兴趣广泛,对各类事物多所涉猎,堪称为博物学家,他爱茶成痴,可谓:“余尝见一杯好茶,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

《茶痴老农文集》


《茶痴老农文集》是一部浸染着作者爱国、爱家乡,从各个侧面表达作者之文学修养和思想情操的个人文集,是一部能够展现作为一个业余草根文学作者不畏艰辛、始终如一地从事文创生涯的个人文集。

该书共分五部分,包括小说散文等17篇、诗词80余首、文论17篇和百余幅作者拍摄的摄影作品。书中所收录的作品,大部分已经分别在国家正规刊物、报纸、中国作家网、好心情原创文学网等公开发表过。此外,书中还附录了部分报刊杂志介绍和评论有关作者生平、作品及创作业绩的报道文章。

没有粉饰,没有夸张,作者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意志与胸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梦想,点点滴滴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漫读于作者充满情感的茶文学,体会着作者充满哲理的人生感悟,啃读于作者严谨的茶学论文,一位常年徜徉山野、问道童叟而勤于采撷,耳闻鸡鸣、结伴晨星而笔耕不辍,日积月累,誓著书章以了所愿”的草根文者便清晰跃然纸上了。值此《茶痴老农文集》面世之际,愿天下所有喜茶和与茶有缘的人们给予《茶痴老农文集》以祝福吧!

提提宋朝的那个茶痴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着,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宋朝茶痴的别离之恨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著,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郭沫若的茶事


自古文人墨客爱饮茶,茶诗茶事一箩筐,这点在郭沫若身上也是一脉相承。郭沫若是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人,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生于茶乡,曾游历过许多名茶产地,品尝过各种香茗。在他的诗词、剧作及书法中,留下了不少珍贵的饮茶佳品,一时传为佳话。

1903年,郭沫若才11岁,就写下了“闲酌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茶溪》一绝。这是他的第一首记游诗,也是他最早写的一首茶诗。四川邛崃山上的茶叶,以味醇高雅著称。据史料记载,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县城开过酒馆和茶铺,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1957年,郭沫若作《题文君井》诗:“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今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于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后来,当地茶厂便以“文君”为茶名,创制了“文君绿茶”。

郭沫若是诗人,又是剧作家,在描写元朝末年云南梁王的女儿阿盖公主与云南大理总管段功相爱的悲剧《孔雀胆》中,郭沫若把武夷茶的传统烹茶方法,通过剧中人物的对白和表演,介绍给了观众。借王妃之口,讲述了功夫茶的冲泡方法: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茶壶烫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茶壶里面,要放大半壶。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这茶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从这段剧情,可以看到郭沫若对功夫茶的冲泡是如此精通,反映出郭沫若对茶文化的热爱。

1959年4月的一天,在黄山山麓,刘祖香见到了郭沫若及其夫人。刘祖香以身许茶,一生嗜茶,凡六十余年,结茶为缘,人称茶人。刘祖香早就知道郭沫若爱茶,他见郭老和蔼可亲,便主动上前攀谈。郭沫若听说刘祖香是研究茶叶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问这问那,谈得甚是投机,堪称茶中知己。同桌品茗时,刘祖香向郭老求字,郭老并没有立即应诺,而是问他:“下午到哪里去?天都峰、北海去不去?”刘祖香实话实说下午不准备去了,因为茶厂还有事等自己回去定夺。郭沫若竟心直口快地说道:“你一不上天都,二不上北海,辜负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啊!”刘祖香没想到郭老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当即表态说一定要上天都、北海看看,不辜负郭老的期望。其实郭沫若是鼓励刘祖香,来黄山一趟不容易,多爬一次是一次。

返回家乡浙江上虞后,刘祖香精心制作了一斤一芽两叶初展的针形茶,并用玻璃瓶盛装,外加木盒套装,寄给了郭沫若,当然随信附上了要求郭老给茶厂题字的请求。过了一个月,刘祖香就收到了郭老寄来的茶厂题字。他喜出望外,立即请人制作了招牌,挂了出去。

自黄山考察回来,郭沫若鼓励登高揽胜之言一直萦绕在刘祖香耳际,从此他竟养成了登山的习惯。若干年坚持下来,其登山速度之快,连年轻人也自愧弗如。刘祖香曾五上黄山,三上庐山,有人祝他健康长寿。可他说,你应该助我“健康茶寿”才好。所谓“茶寿”,即享寿108岁。

“茶痴”郑惠丰


郑惠丰的茶故事讲不完,概括起来就两个字———“茶痴”。

喜欢茶的清悠、高雅,所以大学时选择了茶学,1983年9月,郑惠丰怀揣着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的毕业证书,到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从此更是与茶特别是潮汕功夫茶结下不解之缘。23年来,自己与茶一样,耐得清苦,甘于寂寞,珍惜生活,爱惜“茶”业,无论在公司、茶厂、茶店,还是时下的潮汕工夫茶研究所,他从事的都是茶,特别是工夫茶的产、销、研,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茶的事业。凭着对茶文化执着的追求和深刻的理解,目前他成为汕头唯一的高级评茶师,还担任潮汕工夫茶研究所副所长。

面对红尘滚滚,周边喧嚣阵阵,23年来郑惠丰不为世俗和时尚的假象所惑,潜心于茶的事业,如一叶扁舟,荡漾于绿色的茶海,学种茶孜孜不倦,习制茶业精益求精,问茶事一丝不苟,求茶艺心无旁鹜。郑惠丰用“半斤茶叶千滴汗”的辛苦,经过遍访名师和实践锻炼,他练成自己一套绝招。对各类的茶叶,都能较为准确地评定其茶类,品种、区域、土质、海拔气候的特性及各加工环节对茶叶质量形式的影响,并确定其在市场的定位、定价。那种潮汕工夫对茶文化的理解,更是让人为之刮目。

众所周知,潮汕工夫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其独特的泡制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是潮汕民俗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作为工夫茶故乡的潮汕人,郑惠丰对工夫茶的总结提高,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弘扬潮汕特有的茶文化,不仅要讲究烹制之法,而且对作为原料的乌龙茶,更要予以重视,这是工夫茶色、香、味的根本所在。为此郑惠丰近十年来,潜心于上等乌龙茶的研究和制作,从1996年至今每年茶季,郑惠丰坚持到高山产地茶场中买鲜叶原料制茶。每年有4至5个月的时间在产地制茶,目前,同一种鲜叶,他能够制出五六种不同风味的茶。前不久,我国茶学界泰斗张天福在一次品尝会上,喝了郑惠丰和潮汕工夫茶研究所的同事共同研制的乌龙茶后赞不绝口,还欣然提笔写下:“潮汕工夫出佳茗”。

郑惠丰曾自拟了一副春联“采闽粤灵气,弘潮汕工夫”,他说到做到,目前他已分别在福建省的安溪、武夷山以及潮安县设立铁观音、大红袍、单枞茶的实验基地,并且与母校等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挂钩,决心进一步研制出上等好茶,他和研究所的同事最大心愿就是完整地展示和弘扬家乡特有的工夫茶文化,让潮汕工夫茶的茶香飘向五湖四海,传遍四面八方。

道不尽的茶事


在饮品繁多的今天,茶,依然在中国享有特殊地位。中国是茶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制茶、饮茶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也是将茶事深深嵌入自己文化传承的国家之一。

茶之源

古代的典籍中最早出现茶的文字记载是《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这句中的“荼”到底是茶,还是指苦味的野菜现在还有争论,但这先苦后甘的味道,确是茶味之原。《尔雅·释木第十四》中有“槚,苦荼。”东晋著名博物学家郭璞注此书时写道:“树似栀子,冬生叶,可炙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学者们虽然对于槚、茗、荈具体是指哪种类型的茶有不同的见解,但基本认为这里的“荼”即是“茶”。西汉中期,著名的辞赋家王褒写了一篇充满诙谐趣味的《僮约》赋,在这篇赋里,他给家里的僮仆立下了职责范围,当中就有“烹荼尽具”(煮茶及清洗茶具),“武阳买荼”(到武阳买茶)两种工作。可以看到,在西汉,茶叶已经成为士人生活中的一种饮品,当时的饮用方法主要是用煮羹汤的方法,而且茶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商品,可供买卖。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见,古时中国人将茶视为具有神奇解毒功能的食品。中国的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唐代陆羽的《茶经》即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就一股脑儿把这些字都统到“茶”底下了。

如果说唐代以前中国人喝茶的历史还是比较模糊的,到了唐代因着陆羽所撰写的《茶经》,中国人的饮茶进入了有完整的理论与体例的时代。陆羽是个孤儿,自幼生长在寺院之中,长大成人之后,他谢绝了入朝为宦的邀请,行遍半个中国,采茶制茶,品茶觅水,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完成了7000余字的《茶经》。这部书第一次全面记载、论述了茶的起源、产地、效用、生产过程、饮茶器具、饮茶风俗等与茶相关的问题,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与总结,亦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故宋人梅尧臣有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茶之味

唐代人喝茶法已不似汉代直接摘下煮汤了。为了能让茶叶保持更久时间,并去除其中青涩的草味,人们将茶采下后,放到甑釜里蒸一下,然后将蒸过的茶捣碎,再把茶末放到铁范里压实,制成团饼,然后烘焙、封存。如果要饮用的话,需要经过几个步骤:第一步,把茶饼拿到火上烤,按陆羽的理想状态,烤的时候要不停翻茶饼的正反两面,使其受热均匀,看到茶饼有突起时,拿远一点烤,直至茶叶舒卷展开;第二步,将茶饼放凉,掰小块放入碾中磨成粉末,再用筛子筛一遍,将细末留用;第三步,用风炉煮水,水分为三沸,当水出现“鱼目”气泡,微微有声响时,为第一沸,此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当水泡从釜边像泉涌般上冲时,为第二沸,用勺子从釜里取一瓢水备用,然后用竹夹在茶釜中心顺着一个方向循环搅动,将量好的茶末倒入釜的中心,片刻之后,茶汤如奔涛溅沫烧开,这是第三沸。此时,要将在第二沸时取出的水倒入釜中止沸,培育汤花(陆氏认为汤花是茶汤的精华);第四步,将煮好的茶分置于小杯中饮用,倒出时将汤花分配均匀。可见,要烹煮出一壶好茶不仅需要精致新鲜的原材料,还需要活水、活火以及丰富的经验和十足的耐心。

煮茶既然要花费如此多精力与时间,绝非一般百姓能享受,反倒成了文人雅士的喜好。煮茶也渐渐地被人们添加了许多文化意涵。关于茶在士人中的流行,许多文字将其归功于唐代禅宗的流行,僧人们要坐禅,为了防止打瞌睡,便饮茶提神,后来发展到“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济,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饮茶的习俗与禅宗的结合,在饮茶史上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欲成佛就须发现自己心中的佛性,而要发现佛性,就必须在思想上开悟。开悟有诸多方法与途径,坐禅渐修只是其中一种,更重要的是见性成佛,顿然开悟。如何让弟子们能明心见悟,变成修禅的关键所在,所以,唐宋两代禅学宗师借助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项来启迪子弟。饮茶之道,一直被认为是提神精进的上品,又有繁琐而严格的工序,自然在唐宋时期大当其道。

茶独特的清香与回味,成为禅味的绝佳注脚,受了禅宗文化影响的士人们,在这过程中也将富有禅意的审美方式倾入对茶的品味之中,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大传统”。在陆羽的眼中,这种审美也延伸到茶具。例如他认为茶碗用越州的青瓷比邢州的白瓷要好,首先越瓷如色泽如玉,而邢瓷如银太过耀眼;其次越瓷如冰晶莹剔透,而邢瓷如雪没有通透之感;再次陆羽认为上好的茶汤呈淡黄色,用越瓷装盛能显得茶汤青翠,而用邢瓷装盛则显得茶汤偏红,流于俗气。从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所使用的纯金茶具,到宋代的兔毫盏再到明清盛行的紫砂壶,人们对各种茶具的追求也可看出中国文化在饮茶中的传承。至于茶味,唐诗人卢仝的说法最妙,“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将喝茶的种种好处诸如解渴、破闷、增进灵感、快意、了祛凡尘描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两腋习习清风生”顿时将饮茶之后超尘脱俗之感点睛道出。苏东坡也有诗云:“仙山灵雨行云湿,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日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将佳茗比作佳人,成为茶诗中一绝作。

茶之道

中国的饮茶之道,一方面由于制茶工艺的进一步发展,由唐宋时期以团茶为主的饮用方法,变成了以散茶为主,在茶叶制作上,由原来的蒸青改为炒青,即将新鲜的茶叶摘下后,采用焙炒的方式脱水留香。这种技术上的转变经历了宋、元、明三代,前后约三四百年的漫长历程;另一方面受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在其发展上进一步跟“百姓日用”结合在一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饮品,更成为一些士人的生活方式。

有论者认为唐宋之后茶道在中国衰落,反倒在日本流传下去,其实不然。日常饮用的茶叶从团茶变成散茶后,饮茶程序减化许多,但人们对茶叶的产地、鲜度、煮茶用水、茶器的追求更加精益求精,士人在品茶时更追求“茶有真香”,品赏茶的本味。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在其《茶谱》序言中更是直言饮茶:“本是林下一家生活,傲物玩世之事,岂白丁可共语哉?”明遗民杜浚,一生清贫,唯嗜茶如命,将饮过的茶叶渣存留下来,每年为其筑坟,还特地写过一篇《茶丘铭》来阐述自己与茶的关系:“吾之于茶也,性命之交也。性也有命,命也有性也……吾好茶不改其度……有绝粮无绝茶也。”将饮茶视为自己生命中至为重要的活动。在《红楼梦》中还可以看到妙玉对饮茶的“执着追求”,被她认为“俗人”的人喝过的茶具要扔掉,喝多过三杯,便是“牛饮”,招待重要的客人,自要用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收集的雪水来煮茶,更遑论要拿上品好茶来了。

饮茶风气在文人雅士之中广为盛行,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普通百姓饮茶虽不能如文人雅士般追求精致,但从最初的功能来说,茶可清毒解渴,却是日常生活必需之物。因此,民间一直流行煮茶,后来将其他食物与茶同煮,以消除茶的生涩之味。明代的《金瓶梅》第七十二回,写到潘金莲给西门庆泡了一杯茶,“从新用纤手抹盏边水渍,点了一盏浓浓艳艳,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西门庆刚呷了一口,美味香甜,满心欢喜。”这盏茶中除了六安雀舌芽是正儿八经的茶叶之外,竟然加了10种其他辅料。现在蒙古的奶茶、西藏的酥油茶、客家的擂茶均是这种饮茶方式的留存。民间喝茶更直接省便的方式即是拿大杯或大壶泡了。由清至民国,茶馆遍及全国,茶馆里给普通百姓喝的茶即是拿大壶冲泡的,去茶馆喝茶方便实惠,既解了渴,也可到茶馆歇歇,跟南来北往的人聊聊天,吹吹牛。家长里短、各地新闻,甚至古人头脑中的“世界”大势,都在茶馆中聚集、扩散。“泡茶馆”“坐茶馆”这些词语,十分形象地刻画了百姓与茶馆的关系。此类茶馆在今日中国已较少见,但广式茶楼却又兴起,与亲朋好友一起,叫上一壶茶,点上几个点心,就着茶吃下去,可消磨半天时光,与泡茶馆颇有相似之处。

茶之传播

中国茶和茶文化向外传播的历史同样悠久。茶叶一方面与中华文化、佛教相结合,经由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广播海内外,如唐宋时代日本派遣到中国的大量遣唐使,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将饮茶的习惯也带回了日本。之后,日本的饮茶仪俗与禅宗相结合,形成日本茶道;另一方面,伴随着茶叶贸易,中国的茶与茶文化也向欧洲、美洲进行传播。十七世纪中国的饮茶习俗传入英国,并成为宫廷中的“时髦”饮品,英国皇室经常在宫廷中举办茶会,引起社会各阶层效仿。十八世纪时,茶已成为英国人的普遍饮品,之后的英国政府为了能得到更多的茶,想尽办法从中国移植茶树与茶种,学习制茶技术,甚至为了茶叶发动了贸易战争。

今日,饮茶已成风靡世界的一种生活方式,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也都成了他们自己民族的特征。在中国,茶经历数千年的流变,已然成为人们“柴米油”生活的一部分,品茶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深入骨髓,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和文明符号。不同的人在茶中品出了不同的味道,人生百味,尽付一碗茶中。

普洱茶圈里的茶痴是怎么炼成的?


纵观周围的茶痴们,有的会为了喝一款难得的好茶,尤其是老茶,不惜打飞的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有的会为了心中理想的那口古树纯料茶不惜在茶山上蹲守一两个月;有的会在迈向茶痴的道路上情愿与过去的生活方式彻底决裂,当然,从茶痴走向茶商之路的也大有人在;有些高收入者,可以不惜重金购买大量普洱茶收藏,仓库里动辄几十上百吨的普洱茶;还有的虽是普通收入者,平日生活节俭,但是在买茶、买茶具上却绝不含糊;有的……

那么一个普洱茶的茶痴又是如何养成的呢?首先你需得在某个场合里喝到一款令人难忘的普洱茶,不是被人引导的,而是那杯茶下肚,心里那根弦就被重重拨了一下,绕梁三日。可以在一个茶会中,或者一家不起眼的茶店里,又或者是在朋友家中的一次茶聚上,而在此之前他可能虽然对茶有兴趣却苦于没有喝到过好的普洱茶,直到遇到这泡茶,不带任何的功利心。这就是所谓的茶缘吧!

一旦这茶缘结上了,便一发不可收拾,心中逐渐树立起好茶的标杆后,那便是买买买,于万千茶品中挑选能够再次拨动心弦的那款茶。买得越多就越能体会普洱茶的无穷乐趣,普洱茶恐怕是这世上最复杂的茶类了吧,分清了生茶、熟茶还有老茶,年份不同,产地不同,滋味也是千差万别,价格就更不用说了;老茶还没完全弄明白呢,又来了山头茶,云南普洱茶产区“幅员辽阔”,百山百味的古树茶,不说弄个门清,也得大方向上能辨别吧!

当你在茶痴的进阶之路上越走越深入的时候,喝茶不再仅仅局限于口腔的愉悦,还在乎泡茶以及喝茶过程的愉悦,那便是玩茶,泡茶的器皿从盖碗到紫砂壶,一把还不够,因为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壶啊,于是朱泥、段泥、紫泥、底槽清……石瓢、西施、秦权、半月、美人肩……一把把跟着上,养壶之乐也跟上了;煮水的壶也从不锈钢随手泡到铸铁壶、银壶;喝茶的杯子也不能只用一个啊,那么多赏心悦目的杯子,根本抵挡不住诱惑嘛,于是又一个“杯具控”诞生了。

泡茶玩转了,喝茶的环境也该倒饬倒饬了,于是学着布茶席,设计茶空间;一切就绪,突然又觉得自己与这唯美空间有些格格不入了,这时候茶人服该上身了。说到这里,被说中的人请举手,好了,恭喜你已经成功晋升茶痴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痴”张岱的茶事》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