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唐伯虎一生作过不少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唐伯虎的茶画,也是明代茶画的一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上述特征。

唐寅《事茗图》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文人,诗词书画,样样精绝,他的画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豪放的风格,但又不是放荡不羁。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房中,门户大开,一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韵荡然飘出。屋外右边,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跟着小童,小童手中抱着古琴……也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此画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仕隐居图。《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如果说,《事茗图》是一种朦胧的意境韵味美,那么,唐伯虎的另一幅茶画《品茶图》,则是清晰美。《品茶图》宛如一幅特写镜头的画。画中一位雅士稳坐于旷野之中,松树之下,他的身边放着茶杯,边品茶边听琴女弹琴。琴女坐姿雅美,弹琴情入曲境,茶童在石后煮茶。此画,人物的画面较大,人物的表情清晰可见。

从唐伯虎的这两幅茶画中,可以看到,他的茶画作品,是与明代的茶文化特点紧紧相连的。上面说过,明代的茶艺思想,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茶人友爱,和谐共饮。这些意韵,在两幅茶画中都得到很好地反映。

为什么明代的茶文化主张契合自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明代开基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是明代茶文化的主导与发展者,是自然派茶人的主要代表。在政治上,他失了意后,十分厌恶宫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因而,他走向了人生的另一面,隐逸。他在隐逸的道路上,创出了自然派茶道。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失意的文人,开始步入并留恋起此道来。

唐伯虎的茶画,是明代的绝品,在中国茶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心田)

延伸阅读

品味唐伯虎的茶画


说起唐伯虎,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想起电影中他临场作画解救相府之情节,令人不能忘怀。唐伯虎的画,的确了得,他一生作过不少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唐伯虎的茶画,是明代茶画的主作,明代茶画的一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二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所以,明代的茶文化中,也突出地反映了这些特点。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这些特点。

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

明代文征明与唐伯虎的茶画


明代文征明与唐伯虎的茶画可以说是双绝,各有千秋。文征明的作品,如《陆羽烹茶图》、《品茶图》、《惠山茶会记》等,与唐伯虎相比,明显出现场面宏大与狭小的反差。文征明作品反映了与世俗隔绝,希望谋求一点宁静的心理,总使人想到“不得已”,“无奈何”的滋味。恰恰表现出明代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文人想以茶避世的复杂心态。同样是在山中,文征明笔下的山峰似几座屏风;而唐伯虎的山中景色则又进一步,好像真进入一个“桃源世界”,与尘世离得更远,因而也可更自由些。同样画树,文征明的画中,一棵棵老树紧密“扎”在茶棚周围,好像是为茶人画下的“界桩”(见《惠山茶会记》),说明茶人想避世,因为社会给茶人留的自由天地太小太小。

唐伯虎是个风流才子,对人间道路与事理看得更开更透。正如他在个人生活中所表现的,充满浪漫情调与豪放不羁,但并非放荡不羁。他的茶画意境实在太美。如《琴士图》,画的是一位儒士在深山旷野中弹琴品茗的情形。画中,把行云流水,松簌飞瀑,琴韵炉风,茶汤的煮沸声与茶人的心声都交副为一体,使人感到不仅可观自然之“动态”,而且可“听”到自然的呼吸之声。这样,整个画,既包括人,也包括物,统统都画活了。然而,无论是琴士本身或两僮仆,在安祥中又透着十分的严肃。这恰恰说明,不少隐士表面避世,实际并未放弃自己的责任感,并非全是消极。而是从茶与自然交融契合中认真的抚琴,也在认真的思考。

唐伯虎的另一幅画《品茶图》除去了层峦叠障,而进入烟波浩渺,无边无际的水域之中。那水中的小岛,又成为隐士们暂时与尘世相隔的一处休养生息的驻足之地。但小岛并未真的与世完全隔绝,一支小船正向小岛划来,又有一位朋友从尘世带来各种消息。表面隐于苍茫自然之中,实际又有活水舟船沟通着社会。可见,茶人的避世未必就是消极。人们常注意到自然派茶人讲“枯石凝万象”,但很少注意另一面“石中见生机”。

唐伯虎的茶画好像描绘“世外桃源”、“水中蓬莱”,而给人带来的总是一种自然的生机和美好的希冀。他的另一幅茶画《品茶图》把这一点表现得更为鲜明。这幅画同样是画在山中品茶,但那山不仅层层叠叠,而且茶树满山,春意浓重。

唐伯虎又自题诗云:“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烹煎已得前人法,蟹服松风联自嘉”。画家兼诗人的唐伯虎正是以此表现对春芽的希望与洁身自好的严肃态度。所以,文征明与唐伯虎的茶画绝不是只提供烹茶方法与技艺的历史资料,而更注重从画中体现茶人的精神境界。从这一点说,元明之时的茶画实在是深刻的思想表现。此后由明至清,虽也有些较好的茶画,但论精神意境则远无法与文征明、唐伯虎相比拟。

紫砂壶收藏妙趣在于体会其中的书卷气


小小的壶身上,可诗,可书,可画,可印,可雕塑。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具更成为传承与体现茶文化的主体,其中尤以紫砂壶最为闻名。老话讲:“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在日复一日的用壶和年复一年的养壶岁月中,人的性情也日渐被艺术的乐趣蕴养的淡定。

紫砂壶属于陶和瓷之间,为半烧结精细特殊陶器,表里都不上釉,壶的砂质中有肉眼看不到的气孔,既不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夏季使用好比土制冰箱,存茶过夜不起腻苔,还不易变馊。冬天用沸水冲茶,或置于火炉上煮茶,都不易炸裂,更妙的是砂质壶壁能吸附茶汁,蕴蓄茶香,用久了壶壁内可积聚“茶锈”,即使不放茶叶,冲水时也有茶味的余香。

从明代伊始,紫砂壶一直为历代名人雅士所追捧,也由此赋予紫砂壶很多的艺术元素。在小小的紫砂壶上,可诗,可书,可画,可印,可雕塑,使其艺术价值远远超出了壶的实用功能。从历史上看,不少著名的文人和学者都曾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壶的艺术创作,并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影响着紫砂壶艺的发展,如董其昌、陈鸿寿、吴昌硕、吴大澂、蔡元培、黄宾虹、吴湖帆、李可染、启功、吴作人等等,使得紫砂壶具有了极好的收藏价值。

收藏紫砂壶之妙趣,在于体会其中浓浓的“书卷气”。紫砂壶堪称中国文化一大艺术瑰宝,也因而广为文人雅士所偏爱。如有的紫砂壶壶盖上刻有“也可清心”四个字,因为茶盖是圆的,四个字排列均匀,人们品茶时可品味壶盖上文字多种读法的意趣:如“也可清心”“可清心也”“清心也可”“心也可清”,从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境界。

紫砂壶因其材质的特点,表现出一种其他器皿所无法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它能与使用者进行情感交流,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它会越发得光润、古雅、可爱。明人周高起说:“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好茶壶不要束之高阁,而应该经常使用把玩。

真正的好壶,仅仅是泥好、工好、款好还不够,还必须经过长久的“养”,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壶不养不出神”,紫砂壶只有多用多养,才能在表面呈现出如玉的光泽。这种光泽由内而外,幽亮内敛,自有古朴高雅的神气。

用紫砂壶泡茶之前,可先用热水冲洗一下醒醒壶,紫砂气孔预热后有利于吸收茶水,洗茶的水可用来淋壶,再用软毛刷子轻刷壶身,让茶水在壶身分布更均匀,同时也防止茶水中的杂质和茶垢堆积在壶身上堵塞气孔。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以岁月为茶,去涵纳岁月也让岁月蕴养自己,日子久了,人也如壶有着带不走的茶香。

明代茶画的文化特色画


茶画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盛唐时期。茶画发展到明代,已十分成熟,茶画的创作,以反映当时的茶文化思想为主。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所以,明代的茶文化中,也突出地反映了这些特点。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这些特点。

明代画茶画的画家不少,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说起唐伯虎,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想起电影中他临场作画解救相府之情节,令人不能忘怀。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明代一位著名的文人,诗词书画,样样精绝,他的画,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豪放不羁的风格,但又不是放荡不羁。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房中,门户大开,一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蕴荡然飘出。屋外右边,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跟着小童,小童手中抱着古琴也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此画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士隐居图。《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如果说,《事茗图》是一种朦胧的意境韵味美,那么,唐伯虎的另一幅茶画《品茶图》,则是清晰美。《品茶图》宛如一幅特写的镜头画。画中一位雅士稳坐于旷野之中,松树之下,他的身边放着茶杯,边品茶边听琴女弹琴。琴女坐姿雅美,弹琴情入曲境。茶童在石后煮茶。此画,人物的画面较大,人物的表情荡然可见。

从唐伯虎的这两幅茶画中,可以看到,他的茶画作品,是与明代的茶文化特点紧紧相连的。上面说过,明代的茶艺思想,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茶人友爱,和谐共饮。这些意蕴,在两幅茶画中都得到很好的反映。

为什么明代的茶文化主张契合自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明代开基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是明代茶文化的倡导与发展者,是自然派茶人的主要代表。在政治上,他失意后,十分厌恶宫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因而,他走向了人生的另一面,隐逸。他在隐逸的道路上,创出了自然派茶道。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失意的文人,开始步入并留恋起此道来。

明代还有另一名著名的画家文徵明,他也画了不少茶画,如《惠山茶会记》、《品茶图》等,画面都是在高山丛林之间,突出一个“隐”字,反映出了当时茶文化契合自然的特点。

明代也有不少茶画,如书斋、庭院品茶,洞房对饮、仕女闺中品茶等等,虽然都反映了明代民间的百姓生活,但这些茶画,与唐伯虎、文徵明的茶画相比,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皆不足为道。唐伯虎、文徵明的茶画,是明代茶画的主流作品,是少有的绝品,在中国茶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茶诗中画 宋朝古茶艺为何如此出名


茶兴于唐,盛于宋。在宋朝,喝茶是当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消遣活动,无论何时,总是要聚在一起来喝一杯茶。这个时候,吟诗作赋、笔墨丹青是少不了的,所以不知不觉之中茶与诗画就牵扯在了一起。当诗画融于茶中,使得茶文化又有了更深的内涵,宋朝的分茶法,就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宋朝的分茶法有别于现代人常说的“分茶”,宋朝的分茶不像现在我们理解的那样,将茶均匀地倒给客人。分茶,是宋朝流行的一种茶道,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古茶艺。分茶,是要将茶汤分开,让汤花在瞬间展示出美丽多变的图案,这个对茶艺人有着很高的要求。通常汤花的形象可以通过“搅”或“点”来实现,用勺子或筷子飞快地搅动茶水,在提起勺子、筷子的那一刻,茶汤变幻莫测,先凸起,再慢慢向周围散开,再一搅动,茶汤表面悠然出现一幅画。

“点”就是注茶,用手提壶,将沸水由上而下注入盛有茶末的杯内,让其在注水过程中变幻出不同的景象。汤面的景象受注水高低、手势以及壶嘴造型的影响,这就要考验茶艺人的功力了。

分茶,还有一个雅致的名字:水丹青。它是用泡沫来表现字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展现方式,它使得中国字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从固体到液体,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分茶,看茶汤呈现出的水墨壁画,犹如在看百态人生,一笔一划无不是在勾画自己的人生,浓墨重彩,转瞬间就为人生画下了一幅美丽的风景。饮茶,吟诗作画,赏茶艺,体会茶中传达的与世无争,让内心回归宁静。

茶水画丹青 千年茶艺重焕光彩


焚香静心,筝声悦耳。经过“临泉听涛”、“竹筅沐淋”、“兔瓯出浴”等十几道工序,两尾吐着泡泡的“金鱼”跃入深褐色的茶水中。8月29日,在武夷山茶人章志峰家中,记者见到了已有千年历史却又失传数百年的茶百戏。

3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章志峰与茶百戏结缘,苦心研究后,得以传承。如今茶百戏已是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章志峰不希望它止步于此。他表示,“茶百戏作为宋代最经典的文化,希望为更多人所知,继续发扬光大。”

千年茶艺失传百年

不少人知道咖啡拉花,即在咖啡上用牛奶、奶油等画出各种形状的图案,所以在见到章志峰的茶百戏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茶水拉花”。为了说明这种本质上的不同,章志峰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大家解释,“茶百戏是仅用茶和水,使水脉分成不同层次,从而形成各种文字和图案,不用掺杂别的东西,同时茶汤还可以饮用。”

茶百戏并非新技艺,它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茶艺。茶百戏始于唐代,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不少文人墨客在自己的作品中,有关于茶百戏雏形的描述。

宋代,茶百戏因宋徽宗的推崇而达到顶峰,他不仅撰书论述点茶、分茶,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北宋陶谷的《chuǎn茗录》中记载:“茶百戏,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为物象,如禽兽虫鱼花鸟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陶谷所述“茶百戏”便是“分茶”了。

许多文人如陆游、李清照、杨万里、苏轼都喜爱分茶,并留下了许多描述分茶的诗文。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描述了分茶的情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但现在不少书中将这句诗中的“分茶”理解成“品茶”。元代后,分茶开始衰落,到清代时,就未再见到关于分茶的记载了。

“这也意味着,茶百戏已经失传数百年了。”章志峰感叹道。

且茶且画


喝茶已有很多个年头了,虽然学习茶艺的时间不长,但是对于茶,却有着执著的爱好。

知道如何选茶,如何识别茶,如何了解一款茶的茶性、特征与泡法。

泡茶有很多讲究,首先就要了解那款茶的茶性,为了使茶叶的色、香、味充分地展示出来,也使茶叶的营养成分尽量地被饮茶者享用到,就应注意用哪一种茶壶来泡比较适宜、茶水的比例、需要多大的投茶量、用什么水、水温多高、高冲还是低注、多长时间出汤,等等。当然,不同的地方泡茶的方法虽有不同,但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大致是差不多的。

但不管怎样,泡茶人都需要提壶注水。而要尽量泡好每一道茶,就必须要平心静气,在提壶注水时稳稳地提稳水壶(不管是不锈钢煮水壶,还是瓷质烧水壶,还是铁壶,抑或是银壶红泥紫砂壶等其他壶),这样才能在定点注水或巡回注水或高冲冲泡时,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动作优雅,这样的情景下,看着美,闻着香,喝着惬意!

整个泡茶的过程应是一个美妙的过程,玻璃杯中绿茶的随性曼舞,如同知音一般的和谐与激荡。茶只有在这时才一展美姿,将多时裹藏的自身点点打开,那或许叫情不自禁,或许叫形骸放浪。雨舒云卷,风披雾腾,茶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茶。而此时的水也随着茶一并舒展,一道释放,因美妙而改变了自身,成一杯清雅而又浓烈的醉。

就是因为这些,也艳羡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李渔,他是一个热爱生活且生活得很艺术的人,他能够把生活的经验很艺术地写成书,这也是他高出许多风流才子的地方。李渔的《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林语堂在谈到李渔的《闲情偶寄》这本书时说:“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是专门研究生活乐趣,也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

泡茶、品茶,是需要心静气和的;写字临画,也需要凝神与静气。由茶痴到艳羡,由艳羡到模仿,于是乎,就为臂定手稳,一并爱上了同样应该凝神静气的泡茶和画画!

不承想,在且茶且画的一路上,竟然如我般,有着众多的志同道合者!

幸哉!且茶且画!叶茹

趣谈“唐伯虎”式茶道


唐伯虎点秋香大家都熟的很,但是小编就是能将唐伯虎也和茶联系到一块,因为你们并不知道的是其实唐伯虎是自然派茶道的创始人。现在我们就好好看看以下的文献资料。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着,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他是一位热衷于茶事的画家。他曾画过大型《茗事图卷》、《品茶图》。这位桃花庵主,经常在桃花庵圃舍同诗人画家品茗清谈,赋诗作画。画家在诗中,颇有风趣地写道,若是有朝一日,能买得起一座青山的话,要使山前岭后都变成茶园,每当早春,在春茶刚刚吐出鲜嫩小芽之时,即上茶山去采摘春茶;按照前代品茗大师的烹茶之法,亲自烹茗品尝,闻着嫩芽的清香,听着水沸时发出的松鸣风韵,岂不是人生聊以自娱的陶情之道吗?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二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所以,明代的茶文化中,也突出地反映了这些特点。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这些特点。

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房中,门户大开,一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韵荡然飘出。屋外右边,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跟小童,小童手中抱古琴。也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此画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士隐居图。《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如果说,《事茗图》是一种朦胧的意境韵味美,那么,唐伯虎的另一幅茶画《品茶图》,则是清晰美。《品茶图》宛如一幅特写的镜头画。画中一位雅士稳坐于旷野之中,松树之下,他的身边放茶杯,边品茶边听琴女弹琴。琴女坐姿雅美,弹琴情入曲境。茶童在石后煮茶。此画,人物的画面较大,人物的表情荡然可见。题名《品茶图》,突出一个"品"字,把茶艺术化,表明画家和茶情有独钟。整幅画见不到画家一丝家国情怀。画家的"志趣",已由科考时的"言志",自然地、更多地转向了"言趣".画家处在明王朝兴盛的"王纲解纽"时代,赶上了可以不照着正经文章去做的时候,从而转向了强烈的追求人生个性表达的愿望,传达着自然的美感和积极乐观的情趣。从《品茶图》中似乎可以看到,他把从茶中品到的为茶、为人的滋味,让整个社会也要从中体验到茶的悠远淳厚的味道--品茶让人感到愉快。

从唐伯虎的这两幅茶画中,可以看到,他的茶画作品,是与明代的茶文化特点紧紧相连的。上面说过,明代的茶艺思想,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茶人友爱,和谐共饮。这些意韵,在两幅茶画中都得到很好的反映。

为什么明代的茶文化主张契合自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明代开基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是明代茶文化的主导与发展者,是自然派茶人的主要代表。在政治上,他失了意后,十分厌恶宫廷斗争,因而走向了人生的另一面,隐逸。他在隐逸的道路上,创出了自然派茶道。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失意的文人,开始步入并留恋起此道来。

唐伯虎的茶画,是明代的绝品,在中国茶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综上,虽然唐伯虎的自然派茶道并不为多人知,但是他的这种风格却是很多文人骚客的共性,也算是茶道中的佼佼者。

心静茶至 道现其中


心静茶至 道现其中

茶本就是文雅之物,国人饮茶更是早已脱离了解渴的低层次需求,在饮茶上我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道,一种情趣,一种境界。纵观历代文人雅士,饮茶时他们所追求的也大都是一种品茗与心境特殊的融合。于是,很自然地禅与茶结合到了一起。茶道中人常说“一人品茶,谓之禅茶”,而佛家则更是有着“禅茶一味”之说。

“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慧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

饮茶最易将人导入禅境。茶性清凉,可伏心中燥热,可涤体内沉浊;茶味枯淡,可去名利之欲、可息奔竞之心。由实物之茶冲水泡为有形有态有色、可视可触可饮之茶汤,茶汤复冒出丝丝缕缕、飘飘渺渺、视之则无、嗅之若有之茶味,茶味又让人进入无限广大、清朗空明、不可言说之茶境,这是茶逐渐由“有”入“无”、由形而下升华为形而上的过程,这是茶在虚化、淡化中不断超越自身、超越时空的过程,这是茶由“形质”蜕变为“精神”、由“实物”蜕变为“灵物”的“返魅”与“显灵”过程。入此境者,即茶即禅,即禅即茶,饮茶即是参禅,参禅即是饮茶。唯恍唯惚,若有若无,非出非入,不即不离。道心冥契,天人合一。可观照实相,可体悟本真。其妙味佳境,唯宜心领,实难言传。如赵州禅师,只是一味“吃茶去”。

其实,心静之处就是最好的茶场。深谙此道者,无论行走坐卧,无论有茶与否,他随时都在“吃茶”。直如淤泥之中可绽莲花、火宅之上可得清凉。饮此心茶者,不拘茶迹,不落茶痕。不取茶相,不取非茶相。有茶亦饮,无茶亦饮。饮而不饮,不饮而饮。无心用茶,茶灵自附。茶灵附体者,心饮之间,与空相应,与真相冥,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物相谐,与人相和。看得破,想得通。提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事来即应,事过即忘。无所不备,无所不可。随其所便,因其所宜。随时做主,立处皆真。在世出世,妙行无住。轻安自在,活泼空灵。情不随境转,心不被物迷。生死一瞬,常作终极之想;自他不二,尽可悲天悯人。荣辱在所不计,毁誉无动于衷。信念八风不动,名利云淡风轻。直饮得地老天荒乾坤转,直饮得神清气爽逍遥游。

心静茶至,茶至灵来。灵来神往,道现其中。善饮心茶者,最得茶灵三昧。此乃饮茶之上上境。

唐伯虎与茶的不解之缘


去苏州旅游观光者大多冲着其充满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不经意中往往会把江南才子唐寅故居遗址给遗漏了。

说起唐伯虎,可谓妇孺皆知。“唐伯虎点秋香”、“三笑”、“三约牡丹亭”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人们更多知道他的是“风流才子”的一面。

唐伯虎是姑苏趋里人,生于明成化6年庚寅年(1470年),故名唐寅,因排行老大,又称唐伯虎。史书记载,他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因家道中落在姑苏吴趋坊皋桥开酒店,当时文徵明父亲文林去酒店喝酒,见唐寅才学过人,决定让唐寅与文徵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从此唐寅的绘画天赋得到了充分展现。后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与文徵明、祝枝山、徐祯卿合称为吴中四杰。他的画风纤柔委婉、清隽生动,

尤擅长山水仕女画,而且兼善书法,诗文俱佳。唐寅家住今苏州城北桃花坞,故自称桃花坞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他自幼性格不羁,称已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29岁时中乡试第一,人称唐解元。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就此唐寅绝意仕途,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正德9年(1514年)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身陷宁王政治阴谋之中,遂佯装疯癫,脱身回归故里,直到嘉靖3年(1524年)去世,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动乱期间墓地遭毁坏,后又修复。

尽管当年唐家在皋桥开的酒店已不复存在,唐寅故居也仅存遗址,但与唐伯虎有关的地名,在今天苏州地图上还能找到不少,如桃花坞大街、桃花坞桥弄、唐寅坟巷等,唐寅墓和唐寅读书处----准堤庵更是列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纳入苏州市旅游路线。唐寅墓是一规模较大的园林建筑群,包括闲来草堂、六如堂、梦墨堂、墓区、神道、牌坊。整个墓地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墓碑上刻有“唐解元之墓”。闲来草堂后辟为茶室。唐寅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曾写过不少茶诗,留下《琴士图》、《品茶图》、《事茗图》等茶画佳作。他的茶画意境优美,在描绘世外桃源、水中蓬莱景色的同时,给人带来自然生机和文化希冀。梦墨堂陈列唐寅的生平事迹。关于“梦墨”两字还有一段故事,一晚,唐寅梦见武夷山九鲤祠仙女赠其宝墨万锭,从此感到下笔有神助,于是在桃花坞建了梦墨亭。六如堂取自唐寅晚年佛名六如。唐寅读书处即昔日桃花坞旧址,修复后成为一处充满江南才子书卷气的景观。因此,在饱鉴苏州园林名胜之余,去唐寅墓和唐寅读书处一游,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茶诗与茶画


中唐诗人卢仝(约公元795~835年),自号玉川子。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先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从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一碗、二碗至七碗时的不同感受和情态,故此诗又有《七碗茶歌》之称。

诗中描述诗人收到好友孟谏议差人送来新茶之时,在珍惜喜爱之际,自然想到了新茶采摘与焙制的辛苦,来之不易。关闭柴门,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接着诗人以神乎其神的笔墨,描写了饮茶七碗的感受。

茶对诗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解渴之饮,更能为他创造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而自古以来,诗人与画家的“灵犀”常常是相通的。卢仝的诗,深深打动了宋末元初擅诗的大画家钱选(约公元1239~1299年)。他以笔功柔劲、着色清丽的风格,根据400余年以前卢仝的《七碗茶歌》所描述的意境创作了《卢仝意茶图》,把诗人的千古绝唱再现于画面,形象生动传神。

明代大画家、能诗的丁云鹏(公元1547~1628年),自号圣华居士,他绘了一幅《玉川烹茶图》,把卢仝诗中“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先凝碗面”的煎茶、品茶情景活现于画上。

开茶是用来调整思想的


我买了一个新的罐子,比我以前拿的紫色陶罐稍微大一点。

喝茶时,我犹豫了一下。茶的量必须超过一茶匙,但要多加多少再来半勺。水煮沸了。像往常一样,冲泡杯子,洗茶,暖壶,放开第一个泡泡。但是茶有点苦。有点厚。我该怎么办

茶友们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让水在壶里停留的时间更短;另一种是当第二道菜要喝完时,把茶舀出来,用新茶泡制。

好吧,是的。如果我们多放点茶,我们泡茶的方式就会改变。这就是对策。茶是用来调整一个人的思想,以了解如何喝茶和调整一个人的心。

冲泡时间长或短,冲泡者必须随时更换,茶具、茶量和水的冷热度都在随时变化,因此这颗茶心也应及时反映出相应的对策。

对策是,除了茶道和茶道之外,让我们采取一种灵活的应变方式。一定的规则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不要离茶道太远,但在死规则下,错误和偏差必然会导致不同的情况。此时,茶人的智慧在于懂得如何进退,如何调整。

我也见过一些人愤怒地喝茶。每一次每一分钟,我都对这种情况的偏离感到遗憾,并回忆起过去的完美。有人说,一旦海水被水搅浑,那么就要恢复乙二醇的泡沫,多年来却无能为力。

我深知喝茶的深情,很难摒弃原来的喝茶习惯,但要安慰那些深爱这茶的人,培养一颗开朗的心。

人们已经尝到了最好的茶味,应该珍惜它。然而,如果它变得坚持不懈,责怪后者的软弱和强烈,甚至为此而悲伤,那么珍惜就变成了一种锋利的边缘。

茶的味道就像生活的风景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境界变化的影响。在风景中,攀登高峰有艰辛,攀登望远镜有陶醉,没有更多的山峰,也没有几条下坡路。

欣赏美丽风景的眼睛也要看平常的一闪,珍惜美丽的风景,坦然接受和容忍一闪是我们的茶心。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观唐伯虎茶画 体会其中的茶艺思想》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