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相较于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从明代起发端的紫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要晚很多,自明中期至今,不过短短近六百年的历史。虽然如此,紫砂仍然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少有的,其他任何器皿都无法取代的饮茶器具。在紫砂这虽短却独特的历史中,茶文化对其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意义深远。

中国古代的茶书中,也早有对紫砂壶的描述。万历时期许次纡所著的《茶疏》中这样描述:“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所作,颇极精之。”,可以说,紫砂壶作为饮茶所不可或缺的器具,是在茶文化蓬勃发展的大环境熏陶下的产物,也是茶文化发展的必然。

同时,当紫砂文化作为历史的必然产物而出现之后,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古代的宜兴,以产茶而著称于江南,甚至是全国,并以“芬芳冠入他境”而居贡茶之列。再者,宜兴历来山清水秀,风景绝佳。

在唐代,宜兴的金沙泉水曾一度作为煎茶的最佳泉水进贡朝野。得天独厚的紫砂自然资源,为明代大规模的饮茶之风的兴起与变革提供了条件,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参与到紫砂壶的创作中来,更是赋予了紫砂文化与茶文化以新的内涵与生命力。

紫砂文化与茶文化能够如此完美地水乳交融,与文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文人尚茶,因为柔静思想是茶文化的倡导主体,而文人们在个性上要求中庸内敛,在思想上崇尚的是儒释道精神。再说紫砂茶壶,讲求的是温润自然、古朴典雅,与前两者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三者精神上的统一,是他们共同发展的基赐源泉。更重要的是,随着紫砂茶壶的不断盛行,文人开始自主地参与到茶壶的创作中来,从外形的设计,到书画的篆刻,极大地丰富和加深了紫砂茶壶的形式和内涵。

不论是紫砂文化还是茶文化,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盛衰与起伏。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茶文化与紫砂文化再度兴盛起来。如果说在中国的古代,这两种文化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不满时局,用来躲避现实的产物,那么今天,这两种文化则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表达。

精选阅读

铁壶里的茶文化


谈及日本老铁壶的缘起,是绝对不可脱离茶道的,日本茶道史载应溯源于中国的唐朝,当时日本国家派往大唐的僧侣将中国的佛教与茶文化带回本国的同时也将中国的茶种遍全岛,及至中国的宋代更有日本禅僧荣西大力弘扬中国茶道礼仪,并撰写著名茶书《吃茶养生记》宣传茶之养生益处与功效,以致饮茶习惯从日本的寺院扩及民间,茶道文化油然兴盛。

我们所说的日本铁壶,日文是称为铁瓶或急须。在江户时代天明期(1780年代)的古文书中有记载铁瓶(铁壶)此名称,由此可推知铁壶在庶民间开始普及是在此时期,而从幕府到明治时期,民间铁壶的使用更加普遍。铁壶在起初的日本茶道中称之为铁釜,铁釜是没有提梁和壶嘴的,煮沸的水要用小竹勺舀出来,就像我们今天从汤盆里往外舀汤。由于这样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就有聪明人把铁釜的一面造出了一个向外倒水的壶嘴,俗称为“流”,又在釜的上面按了一个能将釜提起来的提梁,这样再用这种铁器皿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这样的铁容器就是铁瓶,也就是现在的铁壶。

制作一把铁瓶需要多达80道以上的工序,想要独自一人完成须修业至少15年,若要将自己的名字篆刻于瓶上,则需要近40年的修业时间。众多纷繁的工序中才能诞生出经久不衰的作品。拿“铁包银点金龙纹壸”为例,光看到名字就能感受到工序的复杂程度了,此壸的作者柳富甚次郎是一位金工名师,“铁包银点金龙纹壸”属于异材质结合的茶具,需先经过反复的锻锤、加热、延展、纯化铁矿砂中的杂质才能将锻造出一体成形的外衬,这个时候才能进行下一步,制作银质的内衬,最后二者谋合后还需再同时锤锻。此壸经百多年使用后包浆古朴浑厚,为目前日本发现唯一有如此独特精工技艺并保存完整之美的古壸。仅介绍这一道程序就已觉繁琐了,可想那一道一道工序背后的手工职人是怎样的细致与耐心。

繁复的工序之后就可以看到初步的壶型,壶型也是颇有学问的,最受人垂青的是代表南部铁瓶的“南部型”,其呈现出的纵长感犹如流畅的山形,常施以霰纹,是高级铁瓶的翘楚,就像富士山落满了雪,所以也被称作“富士型”;还有底部圆润的“铁钵型”,绰号“柚子型”;而“尾垂型”与“万代屋型”尻型底部比瓶身略小的特征减少了热源对瓶身的损害;而“铃兰型”、“枣型”顾名思义由植物灵感而来,与现代水壶也更多份相近。“圆日型”显然是对日月的想像,尺寸也缩小许多,圆圆的可爱造型是现代居家人气的逸品。

壶上肌理纹样是美的集中显现,近3000种传统的纹样中尤以霰纹最为出名,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霰纹的铁瓶即便在大雪时节煮茶也属应景之物,山水、人物、台阁、花鸟、鱼兽,曲尽其妙。其他的如龟甲纹、线纹、樱纹也是常见的纹样,而“无纹”所呈现出的铁与铸型间自然形成的凹凸肌理。“无”,因其无所不包,也就无所不能。也是对斯人、往事的一种饶恕。从纹样上理解,对于同属东方文化体系的中国人来说也不难理解日本壶的纹样含义。

三德堂的铁嵌金银花开富贵壶来便是很好的代表,三德堂是明治时期独特的堂号,“堂号”和堂口里的釜师是离不开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名釜师,名釜师也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紫砂壶的名家,三德堂做工严谨可惜无优秀金工师传承,此堂号作品极为稀有,壶上用整块银雕凿而成牡丹花开、与金银蝴蝶双双对对,和中国传统一样象征着金玉满堂、花开富贵、圆满吉祥。而把手上的葡萄藤蔓象征多子多孙。整把壶的壶身、流、把、盖、钮皆呈圆满,这样的一气呵成很符合东亚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寓意。

集各种文化之所长的紫砂文化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所蕴藏的紫砂艺术文化与中国古老的五行说,儒家,道家文化等实现了完美融合,集各种文化之所长,是浓缩了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精髓的集大成者。

紫砂壶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达成了绝妙的契合。古代的先民们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万物的根本。早在西周末年,就有“五行相杂,以成百物”之说。做茶壶用的紫砂,俗称五色土,正好对应五行。在紫砂壶的泥料中,有水、有土、有金砂;在烧制砂壶的过程中,要用木头、要用火。因此,一把紫砂壶,恰好是金、木、水、火、土的结晶。于是许多人认为,把五行五色捧在手上、揣在怀里,那就是捧着万物的根本,揣着一个大千世界。因此,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其次,紫砂壶与儒家、道家、释家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如果说,酒文化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茶文化具有现实主义的基调,那么,紫砂文化具有什么特征呢?我认为,紫砂文化的鲜明特征,就是自始至终地推崇一种理智的、灵活的包容主义。紫砂文化胸怀开阔,从来不走极端;紫砂文化海纳百川,坚持兼容并蓄。所以,无论是儒家的弟子,还是道家的信徒;无论是出家的僧人,还是还俗的居士,都可以在紫砂壶的世界里,找到情感寄托和精神家园。

以道家文化为例。道家崇尚自然、取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处于最高层次。道家追求“幽野之趣、闲远之思”,推崇“无执、无为、冲虚自然的清净之境”。到了魏晋时期,这一思想化成了归隐山林、浪迹天涯、洒脱不羁、超绝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模式。对于紫砂艺人,尤其是对于制作花货的紫砂艺术大师来说,崇尚自然、取法自然,彰显田园雅趣、精神自由,正是他们矢志不移的追求。据我所知,许多紫砂艺人乐于居住在乡间,不愿意迁居都市。为的就是体验田园雅趣,图的就是方便取法自然。

紫砂壶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艺术品。它得天独厚,应运而生,完美地实现了日常家用与艺术把玩的结合;它扎根民间,尚理崇文,与古老的“五行说”以及民间愿景达成了绝妙的契合;它胸襟开阔,海纳百川,与儒、道、释等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所以历代以来紫砂壶就一直受到天下茶客尤其是文人雅士的偏爱与追捧。

宜兴紫砂深刻影响着中国茶文化


宜兴,古名荆溪,因荆溪河得名。秦始皇灭楚,改名阳羡。晋惠帝为表彰周[王己],改阳羡为义兴。北宋时,为避太宗赵光义讳,改称宜兴迄今沿用。宜兴盛产陶土,颜色多为绛紫,通称紫砂,亦有红、绿、黄、白等色,故又被誉为"五色土".所做茶器具,多通称紫砂器。紫砂器的创始,有文字的记载,始见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诗名:"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器泛春华"(《宛陵集》)。其次,欧阳修也有"喜若紫瓯呤且,羡君潇洒有余清"的诗句(《欧阳文忠公集》)。1976年,在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址发掘出大量紫砂陶片,其断代时间为北宋中期,这也是紫砂器始于北宋时期的佐证。

紫砂器兴起于宜兴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茶文化大环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产物。唐代上元年部,阳羡茶更为"芬芳冠入他境"名列贡茶。诗人卢仝有诗为赞:"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全唐诗》)饮茶须好水,宜兴金沙泉在唐代就是与贡茶同时上贡的煎茶良泉。同时,据考古表明,自母系氏族社会起,宜兴就有制陶业存世,并一直延续到唐、宋、元、明时期的大规模生产。正是这种"绝无仅有"的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紫砂资源,造就出紫砂技艺,随着明代茶饮之风的变革,掀开了中国茶文化新的篇章,赋予茶饮艺术新的文化情趣。

紫砂器受到人们珍视,还在于它具有与品饮散茶相适应的物理特性和实用的艺术价值。近人南海"百壶山馆"主人李景康和顺德"碧山壶馆"主人张虹在其合著的《阳羡砂壶图考》中总结了紫砂器的这一独有特性:"茗壶为日用必需之品,阳羡砂制,端宜论茗,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适于实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汉魏,旁及花果,偶肖动物,或匠心独运,韵致怡人,几案陈之,令人意远,二也。历人文人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不群,别饶韵格,虽景德名瓷价逾钜万,然每出以匠工之手,响鲜文翰习观,乏斯雅趣,也。"紫砂器的蕴香特征,至今没有任务物品能够替代。它的外形艺术创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创造力。

紫砂器与茶文化的交融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光从陆羽《茶经》汇录的茶史人物来看,也几乎全是儒道释三家的代表人物。但在三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中,又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并在茶文化体系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尤以柔静形成茶文化的主体思想特征。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社会问题急趋尖锐,难以解决,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同时,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王阳明倡导"心学",反释家禅宗与道家清静溶于儒学之中,形成新儒学,强调个人内心修养。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活动,推动了士人的购藏风尚,引导了紫砂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制作活动,有着多种的形式,除了邀请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鉴赏价值。这样,也就使一些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艺匠同时成为制作紫砂精器的大家,象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陈鸿寿、杨彭年等都是兼具文人艺匠双重身份的紫砂制作大师。文人对紫创作的参与,同时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凑合附加,而是气血相容多方面的思想意识的交融。紫砂器外在形制的古朴典雅,凝着茶文化的深厚的自然气韵,文人在冲泡品饮的意境中寻求到了天地间神逸的心灵感受。

紫砂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了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紫砂壶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宜兴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紫砂文化与茶文化之间的渊源!》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1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