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父亲的腰弯得深深的,像是融进了茶园无涯的绿意里。漫山遍野的深绿、碧绿、浅绿直逼我的眼球,又像是给大山围上了一层曼妙的绿纱。

我随着父亲走向茶园更深处,四周涌动着如凝脂般厚重的绿意。任南风带着沁人的土香袭乱我们的头发,那不该被打扰的世界似乎在浅斟低唱,山里的孩子喜爱漫游于山林,趁散放的鹧鸪还未归巢,偷偷寻觅它们下的蛋。夕阳西下,肥嘟嘟的小子用衣裳兜着满满的鹧鸪蛋回家。

还记得,曾经的大山却是一片荒芜,粮食广种薄收。山里的人不希望把青春耗费在大山,纷纷外出打工,父亲却坚定地留了下来,因为,山里的老人和孩子都过得很苦,他不忍心弃他们不顾。

于是,无论四季更替,他在无怨无悔的奉献中,诠释了青春。

春天,他整地,开渠,播种。他惊讶地发现大山的土壤呈碱性,怪不得粮食不肯生长。但碱性的土壤却是茶树的温床。于是,他用自己的青春来改变大山。夏天,他浇水,施肥,沃土;秋天,他剪枝,修枝,发枝。

几载光阴转瞬即逝。清明时分,父亲与我带着山村特有的小筐,上山采茶了,清明茶只能站着采摘,米粒一样大的嫩草一棵树上只能摘十几个,必须“打一枪换一靶”。半天下来,父亲却采摘了一、二斤新鲜茶叶。我望着父亲佝偻的背,掂量着绿意盎然的大山,忽然间明白了:父亲的青春,铭刻在大山的一草一木中,绿得苍茫……

临别前,父亲叮嘱我常回山看看。我几步一回头。父亲,正静静地倚在门槛旁。西沉的落日,在他的身上打出昏黄。此刻,炊烟正从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晚霞中四射,分散,消隐。女人们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茶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

cy260.COm小编推荐

张爱玲抒情茶人


张爱玲,原名张煐,是我国当代最高产女作家之一,张爱玲是个喜欢借茶抒情的女人,借文字来表达自己感情的人,她的好文章都是在一杯茶,一本子,一支笔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而你在读完张爱玲的作品后就会很自然的与茶为伍了。

张爱玲本身嗜茶,所以她的女主角们也常与茶打交道。如《怨女》中的银娣,欢喜地一样样东西都指给嫂子看“里床装着什锦架子,搁花瓶、茶壶、时钟”,那茶壶如此郑重被收放,可见是心头爱,说不定银娣上吊前就拿桌上的茶壶,就着壶嘴喝了一口。但是因冷茶泡了一夜,非常苦,而这也是她自杀前的心情写照:清冷又苦涩,一口茶就道尽了银娣的难处,“就着壶嘴喝”有不管三七廿一,死意已决的味道。

银娣应该算是女主角中算最爱喝茶的了。在穿孝期不能戴耳环,她耳朵眼里塞的是根茶叶蒂,如此凡事有茶,可知是真的喜欢,其它借用茶来描画情节的小说颇多,都着眼在男女关系上。

《桂花蒸》里阿小的男人,并没有明媒正娶她,也无金戒指,更养不活她。而阿小自己却在洋人家当阿妈,有时男人来找她,“她给男人斟了一杯茶,她从来不偷茶的,男人来的时候是例外,男人双手捧着茶慢慢呷着……”以一杯偷来的茶,用喜剧效果,完成了阿小的悲壮爱情。

而茶在娇蕊手上又两样了,是拿来调情专哄振保的,不必赶着喝。看他们两个如何各怀鬼胎,互相诱惑,“阿妈送了绿茶进来,茶叶满满的浮在水面上,振保双手捧着玻璃杯,只是喝不进嘴去;他两眼望着茶,心里却研究出一个缘故来了”。振保的定力其实非常有限,禁不起娇蕊一个媚笑,他踌躇半日,只为在找应当和娇蕊睡觉而又不必自责的理由。娇蕊呢,“低着头,轻轻去拣杯中的茶叶拣半天,喝一口”,放肆的“把一条腿横扫过去,踢得他差一点泼翻了手中的茶”。最后娇蕊出去了,“将残茶一饮而尽,立起身来,把嘴里的茶叶吐到栏杆外面去”;把娇蕊一意孤行,准备狠狠地爱一场的决心表露无遗。

大家仍不十分确定对方的心思,又管不住自己的心思时,唯捧着杯茶默然。一则无声胜有声,可藉此眉目传情;二则可一边筹划如何将对方拿下马来,茶在整个调情过程中被描写得富吸引力,兼生活化;张爱玲对喝茶细节的敏锐感受,显示出其喝茶门槛非常精。

再如曼桢与世钧那悠悠《半生缘》,亦算是始自一杯茶。这杯茶,想来和坊间“像洗桌布的水”的茶相似,无香无味,只略带少许茶色,他们几个人要跑堂拿纸来擦擦筷子要不到,曼桢便道:“就在茶杯里涮一涮吧,这茶我想你们也不见得要吃的”,顺手便帮世钧洗了。

张爱玲用旁敲侧击的手法,淡然落笔的“茶”范围不但广,且细致有韵。张爱玲通过曼桢、娇蕊、银娣、敦风和白流苏若干女人的眼里、心里描述着对茶的依恋与喝茶的主张,张爱玲不知是有意地还是无意地将茶的神韵,无数次地在不经意间点进作品,已经随意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我发觉,张爱玲比任何一位茶人更像茶人。

真茶人不多 假茶人不少


如今爱喝茶的人多,被叫“茶人”的也多,不过就跟“吃货”一样,不是光能吃就能叫“吃货”,还得吃得好、吃得有规矩、有心得,茶人亦是如此。

市面上,真茶人不多,假茶人不少,今天就带你盘点一下如何辨别真假茶人。

里暗自哭泣也没人理,泡出的茶苦得跟药一样。要知道假茶人的“真性情”,就是这么得过且过。

请茶:真茶人有问必答,假茶人是“居委会大妈”

真茶人:请别人喝茶时,先不会讲太多关于这款茶的故事,而是待别人喝完后,如果有兴趣问起来才会细细讲解。

假茶人:茶还在茶则里,水都还没烧开,有关这款茶的全部身家底细都已经告诉对方了,且还有不少因为自己不太清楚而添油加醋的地方,这套路,难道不是跟所有热心组织相亲的居委会大妈们一样么?

论茶:真茶人懂得尊重,假茶人只讲好坏

真茶人:除非真的是一款劣质茶,不然对茶是不会整体以“好”和“坏”去评价的,多是就产区、原料、工艺进行猜测性评判。并且他们对茶有着基本的珍爱和尊重,就算特别偏好某款茶,也不会贬低其它茶。

假茶人:千万别让假茶人论茶!他们饥渴难耐的嘴早就想打响一场口炮盛宴,喝到茶汤就开始话当年,瞄一眼叶底就恨不得说山头。“普洱为王,其他是屎”,评价自己不喜欢的茶,刀刀致命,句句撕逼,那刻薄力度,简直令人发指!

存茶:真茶人“科学建筑大师”,假茶人“新思维养殖大户”

真茶人:按不同茶类性情合理存放,努力给茶建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小窝”。

假茶人:胡乱放置,跟散养鸡似的,就差在茶上贴上一张“野生散放茶,质地紧实、滋味鲜爽多汁”的广告标签;要么就是把茶堆在展示架子上,除了营造一种“大家快来看我的这些能照耀地球的茶”的炫耀感之外,还真不知道对于存茶有什么帮助?

找茶:真茶人“实践”,假茶人“随便”

真茶人:找茶时,除了听别人讲,真茶人更相信“实践是检验好茶的唯一标准”,他们会自己亲自进茶山,结合所见所闻与农户、茶商、经销商打交道,再去选择茶叶。

假茶人:找茶基本看嘴,只要遇到像李阳一样具有“妖气”的老板,假茶人就会封他为大师,从此成为大师的信徒,送金送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最可怕是自己还会变成大师,出师后张口大树台地,闭口纯料拼配,可自己连茶山山脚下都没去过。

返乡农民工袁兴顺:9年让荒山变成了茶山


长寿区,袁兴顺在自己的茶场修剪茶树。

9年前,重庆市长寿区云集镇水平村的茶山被农民视为利用价值不高的荒地。9年后,返乡农民工袁兴顺将通往山顶的石子路修成了水泥路,荒山披上绿装,春茶也将迎来第二年采摘。

做五金赚第一桶金

1972年,袁兴顺在长寿云集镇水平村出生。当年,水平村人以种茶为生,水平茶厂的茶叶在当地颇为有名。但由于大量年轻人的外出务工,茶山日渐没落,产品在市场上踪影难寻。

1992年,20岁的袁兴顺也离开家乡。他先后在西藏、广东打工,主要做消防安装工程。

“我经常怀念小时候陪父母上山种茶,制茶的生活。我的梦想就是打工赚足够的钱,回家种茶。”袁兴顺说。2002年,30岁的他回到重庆,在袁家岗买下一个门市做五金件批发生意,并赚到了第一桶金。

砸锅卖铁田地忙

2006年,他拿下儿时水平茶厂约3900亩地的租权,开始了绿化荒山的“征程”。

挖掘机轰隆隆地进场,足足挖了5个月才把这条14.8公里主干路搞定。一算账,仅人工费和油钱就花了35万元,加上几十万元的有机肥,100万元启动资金一转眼就没有了。

“当时我都傻眼了,怎么办?”袁兴顺说,他把袁家岗的门市抵押了,又把后期做建材生意的资金流转过去,前后投入了200多万元进行公路修建、土壤改良。

为什么一定要修路?袁兴顺说,小时候妈妈上山种茶往返要一个小时,太辛苦了,开山种树必须先修路。

为了保证山体,他不敢使用炸药,请来施工队,用挖机一点一点地凿山路。白天一边修路,一边整治茶山土壤,平均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累得几乎没了人形。

因为资金问题,直至2012年,500亩茶树才正式种植。

以有机茶打开了销路

2014年3月,水平村迎来了第一批春茶采摘。3000斤的茶叶为袁兴顺创造了20万元的收入。茶叶销量不错,源于他坚持有机种茶。

“不施农药很简单,尊重自然规律,一年采一季。夏秋长虫季节,茶叶扔掉不要。到了冬季,虫子自然就没了。”袁兴顺说,水平村茶叶要打响名牌,必须走精品路线。

茶叶要好卖,除了好茶,还需要好的炒制技术。加工技术分杀青、揉搓、焙干、理条4个步骤。

除了茶叶,袁兴顺还在荒山上种植了530亩南竹,3万多株日本红枫树、梅树。“南竹可采摘食用,树子可以买卖也可以观赏。”袁兴顺说,他希望茶山不仅有茶,还要打造一个生态基地。

茶人周渝先生:品饮普洱茶是一种生活艺术


生命中会有一些故事难以忘怀,不论岁月如何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总是清晰不变。普洱茶是一种有记忆的茶,它会记录自身的变化,也能记录那些与茶有关的人和事。这个故事,是台湾茶人周渝先生与普洱茶、与六大茶山、与作家雷平阳等人的故事。8年前,六大茶山才子詹本林见证并写下了这个故事。

在风起云涌的普洱茶界,周渝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他是台湾紫藤庐主人,也是台湾小剧场的发起人之一,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不遗余力的努力。上世纪80年代初期,周先生开始接触普洱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沉浸于普洱茶及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是一位普洱茶品鉴与收藏的资深人士,也是普洱茶界的权威发言人之一。但他甚少在江湖行走,即便偶尔出来走走,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因此对他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

但是,周先生与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却是交情颇深,自2003年开始与六大茶山开展业务往来后,他每年都会来六大茶山几次。去年(2005年)八月份周先生来大陆的时候,阮殿蓉董事长专门举办了一次品茶会,邀请了社会各界的朋友一起参加。而正是那一次,相互神交已久的周先生与云南知名作家雷平阳先生正式见面,一位是普洱茶界资深的收藏家、研究家,一位是知名青年文学家、大陆首本普洱茶专著《普洱茶记》的作者,挚爱生活,也同样挚爱着普洱茶的一老一少惺惺相惜、相谈甚欢。

1981年1月,周渝先生在台湾创办紫藤庐茶艺馆,之后开始接触普洱茶。当时台湾茶坛以冻顶乌龙茶为主,一般茶商都是直接上山向茶农购买毛茶,带回去捡梗后再烘焙。周先生也尝试着喝焙茶,但是由于他之前很少接触茶叶制作,一喝焙茶就上火,身体十分难受,后来有一个朋友就建议他喝点老普洱茶试一试,他的这个朋友是台湾较早知道喝普洱茶好处的人,周先生就听了他的建议,果然感觉喝老普洱很舒服,对他的身体是有很好的疏导与保健作用,于是就喜欢上了普洱茶,并且从1982年开始慢慢对普洱茶进行一些研究。正是因为对普洱茶的挚爱,也是因为对普洱茶的信任,周先生多年来奔走于香港、大陆以及其他更多的地方,收藏了许多渐已绝迹的普洱茶珍品。

周先生对茶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就茶论茶,他把茶与生活、与养生、与哲学及个人修养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为了制作出工艺精良、风格独特的普洱茶,周先生总是对原料严格挑选,精心搭配。我们的技术人员把景谷生态茶、易武野生乔木茶、江城野生乔木茶等多个品种摆出来让周先生品鉴。我们一边与周先生一起开汤、品鉴,一边聆听着他对茶、对生活的感受。我发现,当周先生在进行开汤的时候,神态自若之间,思绪似乎进入到一个空灵的世界,在那样的一种氛围中,他用他的眼、他的鼻、他的舌、他的身体的一切和幽静的心感受着普洱茶带给他的欣喜与快乐、平静与激情。

普洱茶已经成为周先生生活的一部分了。他说,我们生活里面最重要的是阳光、空气,还有水,而喝茶早也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的确,普洱茶的特点古人就早已发现,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早有历史记载。早在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即有记载:“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周先生说,赵学敏在文中指明强调的“解牛羊肉毒”,可能是由于普洱茶除了如一般茶的茶多酚解毒作用外,其中的酶菌也加强了解毒作用。

主张生活要简朴的周先生说:“在东方传统文化里,养生与修养是息息相关的。要修养,那得懂如何养生,而修养反过来又影响着他的养生。当养生与修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上升到生活的艺术,而在我们传统中,生活艺术的主流讲究的是简朴、素净,人要回归自然,回到简朴,越简朴,人就越丰富。而生长与制作最自然的普洱茶本身就是自然的典范,是很简朴的一种茶品。”

周先生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的修养和身体的养生是互为修证的,如果你身体没有照顾好,要把修养做好是很难的。养生是根本,然后才是修养。举例来说,夏天很容易上火而心浮气躁,却为了修养而压抑火气,这时候身心就陷入自我表现矛盾之中,如果这时喝点茶把火气化掉,再来谈修养就会事半功倍。喝茶是要调理身心回到自然而中和的状态,因为茶是很微妙的,需要非常敏感精细地处理,才会让茶的美与德显现。茶要越简朴才会把无限的可能性展现出来,真正的美感要从个人的身体与想像中去感受,茶从味到气到神都难以言喻,这只有东方文化背景的人才易了解,但详细的感受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现代社会是很商业化的社会,专鼓励消费者奢侈,但是一种有素养的生活是不可能依靠奢侈来支撑的,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简朴中来。就像我们在品饮茶的时候,最好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宁静下来后人就可以很敏感地感受到很多东西。”周先生娓娓道来,让人有沐春风之感。是啊,在繁忙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断拼搏、前进,有时却忽略了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往往源于那些看似平淡的事物之中。就如这或浓或淡,或苦涩或甘甜的普洱茶,来自于大自然,默默无闻,却总能用自己的生命承载和积淀下岁月的陈香和魅力。

在开汤品鉴的过程中,周先生感受着这些原料给他带来的不同滋味,一边和我们讨论云南普洱茶生长与生产的一些问题。注重茶叶品质的周先生不断向我们主管生产的工作人员咨询,尤其对如何保证茶叶的品质这一问题甚为关注。周先生指出,没有好品质的原料,就无法做出品质优异上乘的普洱茶。对普洱茶研究颇深的周先生对云南的古树茶充满着忧虑,因为普洱茶近几年在市场上盛行的缘故,云南的古树茶受到过度采摘,古树茶园的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周先生指出:“永续经营才是现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建立一种典范,来提醒大家现在的茶应该怎么样去栽培、保护、制作,不能再过度采摘茶叶。只有维护好老茶树的生命与生态,未来古茶园才能有永续发展与经营的可能。”

在周先生看来,茶叶的生长就如人的生长一样,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要让茶有宽广的生长环境,茶树不能种植得太紧密,要保持周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循环,保证茶叶的品质。周先生说:“生态茶园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共同努力,保证普洱茶的魅力,让普洱茶之德永垂不朽,才有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十年来,周先生在香港找到了很多老普洱茶。但是最近这些年来,香港老茶越来越少,他意识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就决定到云南找老树茶,希望能做出更多能继承像红印、蓝印这些好的普洱茶。到云南后,周先生也接触过很多茶叶厂商,但是最终决定选择与六大茶山合作,周先生说:“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品质过硬,阮殿蓉董事长对原料、制作工艺的要求很高,所以制出的茶让我非常放心,而且阮总非常讲究效率与诚信,又是一个很有文化品味的人,写出的文章非常有文采,同时她又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她的身上,文化和商业得到了很好的结合,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使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我多次参观了六大茶山的生产场所,发现六大茶山在管理上很规范,而且六大茶山汇集了一大批有制茶经验的专家、人才,为我制出的茶在台湾受到很好的反响。每一次我到云南来,都受到六大茶山的热情接待,大家都很真诚,又很好学,我很喜欢和这样的年轻人打交道。”

那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到六大茶山品茶室。在这里,著名作家、《普洱茶记》作者雷平阳,即将出版的《普洱》杂志执行主编周重林来了,还有很多各界的朋友也来了,大家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而又活跃。一见到雷平阳,率直的周先生就先和他交流起来,雷先生把自己的著作《普洱茶记》(修订本)赠送给周先生,周先生则把自己珍藏的红印、73厚砖等极为珍贵的陈年普洱茶拿出来给大家品尝。要知道,在中国大陆,要想品尝到如此珍贵的普洱茶实属不易,即便能喝到,那也是要有相当的缘分,或是有相当的条件才能做到的。品味着这些珍贵的普洱茶,我们觉得自己已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了。阮殿蓉董事长亲自把盏,为大家开泡73厚砖。大家注视着那历经岁月沧桑,承载着时间重量的普洱茶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尽展魅力。茶盖轻启,陈香弥漫,满室芬芳。周先生举起茶杯,凝望着这暗栗色的茶汤,思绪似已伴云悠然而又空灵。轻啜一口,唇齿留香,茶汤厚滑,微甜顺喉而回甘,众人皆已沉醉。品饮过无数稀世茶品的周先生轻放茶杯,然后和我们一起分享他品饮的感想。周先生说:“这72厚砖最为珍贵的就是虽历经岁月变幻,但依然是茶气十足。品普洱茶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品出茶气,喝普洱茶最有福份的就是能喝到茶气十足的茶。”而后品饮的红印等茶皆是茶中极品。

曾有茶友说“茶气”一说乃故弄玄虚之说,这时候,我蓦然明白茶友的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确切。如果有这种看法,我想那也定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少了许多磨砺,少了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而缺乏对生活、对生命的感知。因为就在此刻,坐在我面前的周先生就是一位长者,一位历经了世态炎凉、沧桑岁月的长者,举手投足间,谈笑风生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长者风范,大家精神,更有如这陈年普洱茶所蕴涵的厚重而又空灵的茶气。举杯、入喉、茶气升腾,众人已忘情于这一杯又一杯的陈年普洱茶;屏气,凝神,思绪悠然,众人已沉浸在这陈香之间……

时间总是在我们开心和幸福的时候悄悄然溜走,当我们都还沉浸在这陈年普洱茶的厚重与岁月的积淀中的时候,天色已近傍晚。阮总提议让周先生与雷平阳先生趁着茶兴挥毫留墨。雷平阳先生为周先生题写的是“吃茶无度”,为阮总题写的是“静变之美”,神采飞扬、厚重凝练,周先生为阮总题写的是“太美”,二字笔随意动,飘逸非凡,博得满堂喝彩!

我在心中则写下这样的语句:某年某月某日,周渝先生与雷平阳先生因为普洱茶而再度相聚于六大茶山,因为普洱茶而书写了一段忘年交的茶坛佳话。

来日方长,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

茶人告白--茶缘之旅


润枫堂茶业哈哈茶庄总店历经二十几年风风雨雨,述说着太多茶人故事,总店是我们小城爱茶人心底的回忆,每当你推开总店的门,就仿佛进入了怀旧梦……

我们将继续展示茶人告白。。。。。

我们在每天与时间的赛跑中,一年又过去了!总结走过的一年,丰富而充实。感恩我所热爱的茶事业,让我努力尽我所能,证明我的存在,实现我自己的价值。

与茶结缘,是偶然也是必然!我时常感慨,我是幸运的人。2007年,我在收获爱情的同时与茶结缘。就这样心怀感恩,在2011年,我“半路出家”来到茶庄,开始了我的茶缘之旅。

从学会冲泡第一壶茶,到如今可以娴熟操作,从了解辨识茶叶,到懂得茶色香味、苦涩回甘,一杯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感谢哈哈茶庄,让我的人生得到丰盈,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而更有意义。

新的一年,我会带着感恩的心重新出发,用真诚传递茶香,让更多人,了解茶,走进我们茶人之家!

作为茶人的蒋士铨


“诸葛大名垂宇宙”,武侯祠为游成都之中外旅客首选之处。武侯祠的旅游纪念品中,有一款比较特殊的有盖茶杯,式样一律,但茶杯各以百家姓之一为标记,赵、钱、孙、李等等莫不齐备。

我姓蒋,买了一只大书“蒋”字的茶杯。上面有两个蒋姓历史人物的小传。一位蒋琬,诸葛亮临终时,刘禅问他继任丞相人选,他先说的就是蒋琬。另一位是蒋士铨,清代人,著名诗人、历史学家,还是乾隆中期最有成就的戏曲作家。

我很惭愧,改革开放之初,上饶师范专科学校召开纪念、研讨蒋士铨对文学、戏曲贡献的会议,我根本没有认真阅读《忠雅堂集》,戏曲作品也只是详细分析评论了《临川梦》,忽略了他对茶的研究、爱好。其他王永健、熊仁宇、姚品文诸教授也未谈蒋士铨的《四弦秋》。现在,我把蒋士铨的诗文与剧作重读一遍,觉得四川成都在百家姓茶壶的“蒋氏壶”上载了蒋士铨的传略,是十分明智的。

我们现在讨论元代杂剧,都是以“关、马、郑、白”并称四大名家,就马致远而论,其小令以[天净沙·秋思]为历代散曲之最杰出者,迄无异议。杂剧则推《汉宫秋》,除此之外,仅《青衫泪》勉强可以充数,系取材白居易《琵琶行》,写白居易与青楼女子裴兴奴之悲欢离合故事,但有重大情节与历史真实相悖,故后世极少好评。明、清两代如此,至今未变。明代顾大典作传奇《青衫记》,篇幅增加五六倍,内容空洞无戏。

而蒋士铨之杂剧《四弦秋》内容紧凑,情节与史实完全吻合。尤可贵者,白居易诗中“老大嫁作商人妇”之商人为经营茶叶之商人,而蒋士铨生平爱茶嗜茶,家庭中亦洋溢茶香。其故乡与江西茶叶经营中心浮梁甚近,所以写来历历如绘,远非马致远、顾大典所能望其项背。

上昆梁谷音上世纪九十年代演的《琵琶行》,剧本系王仁杰编写,主要参考了《四弦秋》,与《青衫记》均无任何关系,效果甚佳。

蒋士铨《四弦秋》的成功,首先是他对唐代历史的熟悉,对《琵琶行》的研究深入远远超过马致远、顾大典。因为《琵琶行》中的“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商人是茶客刘一郎,因此蒋士铨的嗜茶、生长在茶商往来的铅山这两点自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弦秋》第一出名《茶别》,就显示他的功力:

(外净旦丑扮客、二杂挑茶箩随上)(中吕过曲)(尾犯序)百草听惊雷,谷雨将临,才过寒食。约伴牵车,看筠笼分携。

这里“谷雨将临”,是个关键,雨前茶才是上品。后来也许是天气变暖,也许是品茶者要求更高,于是清明之前也采撷,明前茶就成了比雨前茶更嫩更清香的珍品。这“筠笼”本是用以卖花的竹器,此时用以盛茶了。以下的对话很值得注意:

外:我等江湖茶客,每年合伙向各处产茶之地,贩卖新芽,以资利息。兄等共有几种了?

净:我在浙江买得龙井、日铸、鸠坑、顾渚茶各五十斤。

旦:我在汉口买得四川雀舌鸟嘴、麦颗露芽各五十斤,外有雅州也读得熟透,自己吟诗时信手拈来。

“红盐点未匀”则有些费解,因为唐宋时制茶喝茶的方式、方法和后来的从明、清沿袭至今的方式、方法完全不同,那时品茶用得着“盐”,到蒋士铨的时代,制茶、喝茶和盐已经完全不相干了。此诗称嫩芽为“枪旗”而非“旗枪”,也值得注意。

蒋士铨于乾隆十二年曾到杭州,当然不会忽略有关茶的景观,所以《登城隍山》七律第二首写到了“酒垆旗影招红袖,山店茶烟绕翠鬟”。大概酒店、茶馆的侍者都是少女吧!

他对泡茶的用水比一般人重视,曾有诗文提到“中泠泉”的确切地点。《南安东山诗为游心水太守作》组诗之《曲水》:“山泉如何绕岩阿,乳沫涓涓写薜萝。明日亲尝甘洌味,试将茶灶一经过。”就是指的用山泉泡茶才能有甘洌的感觉。《开先瀑布》为七言古诗,最后,以“恶诗走笔不敢写,山亭汲煮烧松钗。明朝竹杖青芒鞋,凌风踏碎烟云堆。飞泉三叠绝倚傍,坐观一洗尘氛怀”作结,还是要把泉水泡茶吃,以洗涤心胸中的凡俗之气。

蒋士铨一生甘于贫困,但仍尽可能救济饥寒之士。乾隆皇帝两次召他进京,让他参与修撰《明史》,他都逗留不久,即恳请准予回乡侍奉老母或托病离京。其衣食住行都与平民一样,毫不考究,唯一的嗜好,也就是品茶了。

这些,成都生产百家姓茶杯的工厂,卖百家姓茶杯的商店恐怕都未必知晓吧。

茶人普建华


2004年初,普建华退休后,毅然将江城县整董镇整董村白沙坡基地承包下来,带领周边群众开创一番事业。几经考察和思索,他最终选择发展茶叶,并把“种、产、销”一体化的产业模式作为努力方向。

这时的整董镇,已有许多群众在种植茶叶,但都因粗放型的种植管理模式,导致产值偏低,为此普建华心想一定要努力开发出有规模上档次的生态茶叶基地。于是,他相继到相邻县(区)、乡(镇)考察当地的优质茶种植经验。2004年初,他雇用30余户外来的工人,在500余亩园地采用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的种植模式定植优质茶苗。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不但起早贪黑地精心管护自己的百亩茶园,还定期不定期地走村串户及时向村民传授种茶、采茶、制茶经验,组织他们通过看书看报观看电教片的形式学习先进技术。有了他的帮助,整董镇广大茶农已掌握了相应的茶叶种植技术,为有效推进茶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商场如战场”。历经几年的精心培植,白沙坡茶场的茶叶陆续投产。可是,茶叶市场的潮起潮落又让普建华措手不及,他不得不再次面对新的考验。2007下半年、2008年,由于茶叶价格大幅回落,普建华同所有的茶叶人一样面临从未经历的困境,当附近的私营小茶叶加工厂纷纷停厂后,鲜叶无人收购。他考虑到鲜叶若无销路,茶农无法维持生计,茶农就会转向经营,而荒废茶园。为此他不顾自己亏损的风险,决定每公斤鲜叶不低于10元的保护价收购,虽然他知道收的鲜叶越多亏损就越大,但他坚信辛辛苦苦培植的产业不会这样的不堪一击,总会有重振的一天,他的这一决策让广大茶农对他更加信任和佩服。

在困难中执着,终于让普建华和白沙坡茶场熬过了茶市的寒冬,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普建华现已经拥有10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和100多名员工。细数十余载的创业风雨坎坷路,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中。现已62岁的普建华感慨:“我没什么大本事,只是做到一勤、二俭、三精、四硬、五实,凭自己一双勤劳的手带头致富,带领茶农共同致富。”

朴实、坚定,实践者、探路者,就是这位可敬的茶人的真实写照。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荒山种茶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